一、农业要闻综述(1)(论文文献综述)
房子怡[1](2021)在《临沂党报对沂蒙红色文化的报道研究》文中提出
王鑫[2](2021)在《传媒转型中深度报道的守正与创新 ——基于《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的分析》文中认为
王雪晴[3](2021)在《框架理论视角下《人民日报》中的中国家庭媒介形象研究(2011-2020)》文中研究表明
王晓晨[4](2021)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分析》文中认为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乡村建设成果斐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乡村通过具体实践,进入了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走向了现代化新征程。《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报道中呈现的乡村形象是我国乡村发展的缩影,体现了国家对乡村的重视态度,凸显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优越性,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媒介形象作为大众了解外部信息的重要渠道,始终影响着大众认知。本文运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话语分析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分析了《人民日报》报道中“产业兴旺、群策群力、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乡村形象的呈现过程。其中,文本向度以词语为分析要素。《人民日报》将事件过程具化为名词,通过建立意义域的方式用隐喻手法展示乡村建设的具体环节。话语实践向度以互文性为分析要素,从话语描述的双重联系角度展现了深刻而立体的乡村形象。社会实践向度以经济、政治和媒介环境为分析要素,凸显了乡村形象的导向性。整体而言,《人民日报》呈现的乡村形象有助于缩近刻板媒介形象与乡村现实之间的差距,弥合乡村振兴战略与社会认知,进而建立起乡村振兴第一阶段更为合理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形成媒体、国家战略和社会之间的合力,为乡村振兴战略二、三阶段发展提供借鉴,更好助推现代化新征程。
孙芳圆[5](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人口大国,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居住人口占总人口的50.32%。“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十分重视和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中央数次印发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作为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群体理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为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形象呈现,选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两年时间内的涉及农民的文章的全部文本,从基于大数据的宏观角度和基于抽样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经大数据基础上的农民形象的宏观分析,获得全文本分割下的词频表,其中高频词包括发展、中国、建设、工作、农村、农业、乡村、国家、改革等。基于LDA主题模型可以将农民形象归为四类:粮食生产下的丰收农民形象、脱贫攻坚战下的脱贫农民形象、科技创新下的现代农民形象以及新时代新政策下的积极农民形象,从文本的情感分析结果来看,《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文章绝大部分都为正面情感。对议程设置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进行微观研究,以定额抽样法抽取时间段内的303篇文本,对“涉农”文章频次、“涉农”文章版面、“涉农”文章体裁、“涉农”文章领域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涉农”文章频次较高;文章版面以要闻版面为主,且《人民日报》设有专门聚焦“三农”的《新农村》周刊栏目;文章体裁方面以深度报道和通讯为主,文章内容方面,政治领域的文章最多,其余依次为生活领域、经济领域、文化领域等。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对比研究,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贫困发生率以及农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农村贫困发生率持续减少,农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中的高学历所占比例有明显提升。研究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的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真正落实了关注农民群体,纠正了对“旧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人民日报》对积极的农民形象的传播,是党媒责任的体现,对提升农民地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的呈现也有一定的问题,如部分农村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正面情感过高以及报道和宣传基调模板化现象严重。
马月晗[6](2021)在《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框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荒漠化是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2017年9月11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通过了《鄂尔多斯宣言》,毛乌素沙漠防沙治沙的成功经验引来媒体大量关注与报道。本文基于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的理论视角,分析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的特点,探讨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建构了怎样的报道框架,毛乌素沙漠治理的新闻图景又是被如何呈现的。研究发现: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采用“主体叙事—认同建构—社会动员”的报道框架,从报道议题、叙事结构、文本修辞三个维度记录毛乌素沙漠的治理进程。在报道议题方面,通过治沙实践、治沙成就、治沙精神、治沙理念四个方面,呈现毛乌素沙漠治理的理念、动向和成就,向受众展现了毛乌素人“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治沙精神;叙事结构上,呈现出相对固定的“情节框架”和“议题框架”相结合的结构,通过还原毛乌素沙漠的治沙图景,表达媒体对毛乌素沙漠治理成就、意义的认同和支持;在文本修辞层面,通过词汇、句式、修辞的灵活运用,传达毛乌素沙漠治理的精神内涵,发挥媒体的社会动员和舆论引导作用,传递环保理念,提升社会对沙漠治理问题的关注度。
刘轶然[7](2021)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分析》文中指出经济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中国也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政府构建国家形象的意识不断加强。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这不仅是我国施行的一个外交战略,也是我国进行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的重要机会。《人民日报·海外版》是我国对外发声,表达中国观点与态度的重要渠道,其如何通过“一带一路”主题报道进行国家形象的传播与展示,以及建构了怎样的国家形象,值得进一步分析与探讨。研究对《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至2020年的“一带一路”的报道展开分析,包含对报道内容的高、中、低三层次结构框架分析,其中高层次结构分析包括报道数量、版面设置、报道主题、体裁及来源;中层次结构包括对报道议题和消息来源进行分析;低层次结构即对报道倾向和报道话语进行呈现。在报道的框架分析基础上,对报道内容的主题选取、议题设置、消息来源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民日报·海外版》构建国家形象过程中具有凸显政治与经济主题,议题设置针对性强,采取政府与专家视角等策略。结合前文对报道的内容分析、话语分析及文本分析,进一步概括出报道所呈现的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政治形象,繁荣发展,互利共赢的经济形象,丰富多元,交流互通的文化形象,快速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形象以及积极主动,合作共赢的外交形象。《人民日报·海外版》在国家形象的构建过程中采取了合理有效的自塑策略,但仍存在报道倾向以正面为主、报道主题失衡、话语方式固化及传播模式传统等不足,应该在日后的对外报道中客观呈现国家形象,选取共性文化内容,转变话语表述方式,进行分众传播,并整合对外传播渠道,提升国家形象的构建能力。
李金春[8](2021)在《《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闻语言是用于表述、传播新闻事实的规范化语言。《中国青年报》肩负“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之重任,在发布和传递全国“两会”新闻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特定的群体受众倾向,其新闻语言作为重要的媒介符号,连接了国家、社会和青年。本文从新闻文本研究的角度出发,重点分析《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组合运用。语料选取自《中国青年报》2015—2020年的全国“两会”新闻,全文共计五章。第一章明确研究对象并对其做简要概述;第二章、第三章分别研究新闻语言生成中所使用到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描写阐释法等,深入研究该报所刊“两会”新闻语言的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具体使用,包括词汇、句式的运用及特点,以及修辞、语篇的运用及特点;第四章分析“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探讨语境因素对其生成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的影响;第五章基于前文研究,结合问卷分析当前《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青年群体中的传播现状,并结合语言学和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知识,对新闻语言的生成和建构进行更全面的思考。《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以客观、准确为基础,以直观、通俗为原则。在语言手段运用方面,名词、动词为主要的语言连接要素,词的选用准确、客观,缩略语的使用让语言简洁、精练;句子方面,以长单句为主,冗长、信息量大是其句型最大的特点,“某某表示”的是其“两会”新闻语言句式的最大特色,同时使用了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主语隐现句,句类运用以陈述句为主疑问句为辅。在非语言手段运用方面,语篇以连接、照应、省略以及词汇手段实现语篇衔接,构成顺承型、因果型、转折型的语篇结构;表层修辞为主,深层修辞为辅的辞格运用,使得“两会”新闻语言少了些严肃多了些生动。“两会”新闻语言的生成与传播实现了言内语境与言外语境高度契合。可以说,《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在保留新闻语言正式、严谨的基础上,正尝试更加灵活的语言运用手段,贴合当下传播的语境,实现“两会”新闻语言的有效传播。
刘佳美[9](2021)在《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组成部分为新中国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媒体将辽宁形容为共和国工业的起跑点。进入新世纪后,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过程中弊端问题开始显现,国家因地制宜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对辽宁省报道重点集中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辽宁沿海经济带”、“辽宁国企改革”等方面,对辽宁形象建构总体上起到积极作用。然而新世纪后随着信息传播主体的增加,传播内容也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辽宁自身形象在传播过程中开始面临困境与阻碍。媒体在报道中设置议程,舆论引导力不足导致受众对辽宁负面刻板印象不断加深等问题不断出现,这与辽宁现实形象存在很大差异,不利于辽宁形象的传播和自身的发展。本文以《人民日报》和《辽宁日报》2000—2019年对辽宁的报道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报道样本进行抽取、分类和归纳,详细分析两报如何通过报道建构辽宁形象,并对辽宁形象呈现特点进行总结。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分阶段按照历史进程梳理辽宁形象嬗变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老工业基地形象的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后老工业基地从曲折中走向最好发展时期,再到新世纪前期调整发展方式后辽宁老工业基地形象重振与巩固。第二章重点分析《人民日报》与《辽宁日报》自新世纪以来对辽宁的报道,从报道题材数量、报道内容、报道倾向、报道版面、报道体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对比两报报道在建构辽宁形象过程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第三章在分析第二章的基础上对《人民日报》和《辽宁日报》报道中的话语进行分析,总结出两报报道下辽宁形象在政治、经济、民生、文化、生态五方面的呈现特点。第四章针对两报在辽宁形象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媒体设置议程固化、报道倾向失衡、报道模式和内容缺乏创新等问题给出合理设置议程、精准定位辽宁形象、平衡报道倾向、加大软新闻关注度等相应的解决措施。
刘洪亮[10](2021)在《《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研究(2012-2020年)》文中认为贫困,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共性问题,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阻碍之一。消除贫困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为此,各国都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减贫反贫困活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媒体纷纷开展扶贫报道,在记录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伟大进程、展现扶贫开发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果、阐释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与制度体系、开展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在这其中,《人民日报》凭借其权威的信息、详实的内容、丰富的视角、多样的风格、优良的文风成为扶贫报道的主力军。因此本研究以《人民日报》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于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在2012年至2020年开展的扶贫报道进行研究。依据相关理论和研究实际情况,共设置19个分析类目。通过对类目变量的数据统计,较为完整地呈现所选时期《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内容特性,包括扶贫议题的显着性、报道内容的指导性、报道主题和视角的倾向性、扶贫报道体裁和形式的多样性、扶贫报道观点和地域的平衡性等。在此基础上,从高层次、中层次、低层次三个角度对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在建构扶贫议题时所使用的新闻框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高层次上,主要采用了领导人扶贫框架、脱贫成果展示框架、精准扶贫框架、基层探索框架等九个框架结构。在中层次上,突出主要事件框架、口头反应框架和结果影响框架,较为淡化事件背景框架与评估框架。在低层次上,以扶贫报道文本的词语为分析对象,利用Python进行精准分词并构建语料库,通过高频词统计与共词分析的方法,发现这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扶贫报道大量使用限制性修饰语突显报道客观性、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建构新闻文本、将贫困群众的形象建构为贫穷苦难的群体和扶贫开发事业的受益者,将政府形象建构为扶贫开发事业的积极推动者。基于新闻框架的分析结果、综合内容分析中部分类目的统计数据以及所选文本的具体内容,进一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探究这一时期《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所建构的社会现实图景,主要包括:新时期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党和国家对扶贫事业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保障、精准是扶贫开发与脱贫攻坚的核心与要义、呈现出脱贫攻坚统一战线与“三位一体”扶贫格局、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创造的幸福生活、中国扶贫开发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重要力量等七个方面。这一时期《人民日报》在进行扶贫议题建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即贫困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呈现边缘化、配角化的现象。主要体现在扶贫报道没有充分展现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贫困群体缺乏足够关注,报道对政治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涉及较少等三个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同时结合当前国家关于巩固脱贫成果,稳定脱贫成效,进一步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政策方针,提出新时期《人民日报》进一步做好扶贫宣传舆论工作的着力点,即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首创精神;链接多种媒体,形成传播合力;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加强返贫趋势监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加强国际传播,建构减贫领域的大国形象等五个方面。《人民日报》开展的扶贫报道是中国扶贫开发事业的真实记录,是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的生动缩影,也是党带领全体人民砥砺前行的鲜明写照。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弊端,但在过去的8年间,依然出色地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任务和使命,也为其他媒体开展扶贫报道提供了有益参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时期的宣传舆论工作中,《人民日报》也将继续发挥好建设性作用,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二、农业要闻综述(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要闻综述(1)(论文提纲范文)
(4)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内容分析法 |
2.话语分析法 |
(五)创新点 |
(六)研究综述 |
1.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综述 |
2.乡村的媒介形象研究综述 |
一、《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内容分析设计 |
(一)时间段选取 |
(二)检索关键词 |
(三)选取样本 |
(四)类目建构 |
(五)编码设计 |
(六)信效度检验 |
二、《人民日报》呈现的乡村形象分析 |
(一)产业兴旺的乡村经济形象 |
1.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
2.创新乡村旅游形式 |
3.支持乡村电商发展 |
(二)群策群力的乡村政治形象 |
1.战略意见的指导作用 |
2.村干部的带头作用 |
(三)治理有效的乡村社会形象 |
1.完善基础公共服务 |
2.健全法治服务体系 |
(四)乡风文明的乡村文化形象 |
1.促进教育进步 |
2.培育优良家风 |
3.积极开展文化活动 |
(五)生态宜居的乡村生态形象 |
1.加强生态建设 |
2.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
三、《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文本向度分析 |
(一)主题中及物性的“名词化”表现 |
1.经济主题 |
2.政治主题 |
3.社会民生主题 |
4.科学文化主题 |
5.生态主题 |
(二)文本中的意义域延伸 |
1.意义域建立 |
2.意义域分析 |
(三)乡村形象的隐喻表达 |
1.关于“创新”的隐喻 |
2.关于“合作”的隐喻 |
3.关于“竞争”的隐喻 |
四、《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话语实践向度分析 |
(一)明确的互文性:乡村报道的话语描述 |
1.描述来源中村民话语的感知效用 |
2.话语借用中政府官方话语的导向效用 |
(二)建构的互文性:乡村报道的维度联系 |
1.垂直互文性: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联系 |
2.水平互文性:正面与反面的双重叙述 |
五、《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社会实践向度分析 |
(一)经济环境 |
(二)政治环境 |
1.长期政策指导 |
2.具体政策指导 |
(三)媒介环境 |
1.传播者的主观影响 |
2.传播媒介的客观影响 |
六、《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思考 |
(一)《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不足 |
1.形象呈现地域失衡:聚焦东部地区 |
2.形象呈现立场失衡:欠缺负面报道 |
3.形象呈现形式失衡:缺乏新闻配图 |
(二)《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策略 |
1.均衡报道要素 |
2.发挥农民主体地位 |
3.摆正媒体报道视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设计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三)内容分析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流程图 |
第一章 农民媒介形象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乡村振兴 |
1.2 农民概念阐述 |
1.3 媒介形象概念阐述 |
1.4 关于农民媒介形象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大数据基础上的农民形象宏观分析 |
2.1 2014-2019 年间《人民日报》中涉及农民的文章数量、频次与趋势 |
2.1.1 《人民日报》涉及农民的文章数量分析 |
2.1.2 《人民日报》涉及农民的文章占总发文量的比例变化趋势 |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2.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2.2.2 文本处理与词频统计 |
2.2.3 词频可视化 |
2.3 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章主题分析 |
2.3.1 LDA主题模型构建与生成 |
2.3.2 对LDA主题模型的解释与案例分析 |
2.4 文本的情感分析 |
2.4.1 基于词频及基于词典分类的情感分析 |
2.4.2 情感分析结果:正面情感下的积极农民形象占据多数 |
第三章 议程设置理论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的微观研究 |
3.1 抽样设置与类目构建 |
3.1.1 抽样设置 |
3.1.2 类目构建 |
3.2 抽样样本的频次和版面设置 |
3.2.1 文章频次 |
3.2.2 版面设置 |
3.2.3 《新农村》周刊 |
3.3 文章体裁设置 |
3.3.1 抽样样本文章体裁统计 |
3.3.2 抽样样本文章体裁分析 |
3.4 文章内容领域设置 |
3.4.1 抽样文本内容领域设置统计 |
3.4.2 抽样文本内容领域设置分析 |
第四章 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对比研究 |
4.1 信息环境:《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呈现的特征 |
4.1.1 经济方面:脱贫攻坚逐步实现,致富型农民形象凸显 |
4.1.2 政治方面:惠民政策真正为民,受惠型农民形象昭彰 |
4.1.3 教育教学:农民教育提升技艺,高素质农民形象涌现 |
4.1.4 科技创新:创新模式服务三农,现代化农民形象显着 |
4.1.5 社会生活:社会结构日趋完善,幸福型农民形象昭着 |
4.1.6 绿色生态:青山绿水深入人心,生态化农民形象突出 |
4.2 现实环境: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生活的改观 |
4.2.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2.2 农村贫困发生率 |
4.2.3 农村居民家庭户主文化程度 |
第五章 农民形象呈现的研究的现实意义及批判反思 |
5.1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人民日报》对农民形象呈现的现实意义 |
5.1.1 真正落实了关注农民群体 |
5.1.2 纠正了对“旧农民”群体的刻板印象 |
5.2 党媒责任:对积极的农民形象的传播,提升农民地位 |
5.3 批判与反思 |
5.3.1 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呈现的批判 |
5.3.2 对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农民形象呈现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论文 |
致谢 |
(6)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一、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特点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1.样本选取 |
2.类目建构 |
3.信度检验 |
(二)报道特点 |
1.报道数量:数量逐年递增 |
2.报道地域:聚焦西北沙区 |
3.发稿媒体:党报发稿居多 |
4.报道版面:非要闻版分布 |
5.报道议题:议题较为集中 |
6.叙事结构:建构社会认同 |
7.新闻标题:组合要素构成 |
本章小结 |
二、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 |
(一)报道议题:绿色发展理念下的沙漠治理叙事 |
1.治沙实践:因地制宜,科学治沙 |
2.治沙成就:经济发展,生态恢复 |
3.治沙精神:众志缚沙,久久为功 |
4.治沙理念:绿色发展,统筹兼顾 |
(二)叙事结构:媒体议题导向下的社会认同建构 |
1.情节框架:还原治沙图景 |
2.议题框架:阐述媒体观点 |
(三)文本修辞:媒体情感选择下的积极社会动员 |
1.微观文本:引导社会舆论 |
2.话语修辞:助推社会动员 |
本章小结 |
三、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效果分析 |
(一)受访者基本情况分析 |
1.性别分布情况 |
2.年龄分布情况 |
3.学历分布情况 |
4.新闻获取渠道 |
(二)建构受众认知结构 |
(三)影响受众治沙态度 |
(四)带动受众治沙行为 |
本章小结 |
四、反思与建议 |
(一)不足之处 |
1.报道框架因循化 |
2.报道内容模式化 |
3.报道基调不全面 |
(二)优化策略 |
1.打破固定框架 |
2.创新报道形式 |
3.兼顾负面报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毛乌素沙漠新闻治理报道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7)《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阐释 |
1.2.1 国家形象 |
1.2.2 “一带一路”倡议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问题 |
1.4.3 研究方法 |
1.4.4 技术路线 |
2 《人民日报·海外版》塑造国家形象概述与理论基础 |
2.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与国家形象塑造 |
2.1.1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发展历程 |
2.1.2 《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角色定位 |
2.1.3 《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2.2 理论基础与研究设计 |
2.2.1 理论基础 |
2.2.2 研究设计 |
3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的框架分析 |
3.1 高层次结构框架分析 |
3.1.1 报道数量 |
3.1.2 报道版面 |
3.1.3 报道主题 |
3.1.4 报道体裁 |
3.1.5 报道来源 |
3.2 中层次结构框架分析 |
3.2.1 报道议题 |
3.2.2 消息来源 |
3.3 低层次结构框架分析 |
3.3.1 报道倾向 |
3.3.2 报道话语 |
4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的国家形象建构分析 |
4.1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的国家形象建构策略 |
4.1.1 政治与经济主题凸显 |
4.1.2 议题设置针对性较强 |
4.1.3 政府与专家视角为主 |
4.2 《人民日报·海外版》“一带一路”报道建构的国家形象 |
4.2.1 开放包容,和平发展的政治形象 |
4.2.2 互利互惠,繁荣发展的经济形象 |
4.2.3 丰富多元,交流互通的文化形象 |
4.2.4 快速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形象 |
4.2.5 积极主动,合作共赢的外交形象 |
5 《人民日报·海外版》建构国家形象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
5.1 《人民日报·海外版》建构国家形象存在的问题 |
5.1.1 正面倾向为主,媒体公信力减弱 |
5.1.2 报道主题失衡,文化形象建构不足 |
5.1.3 忽视受众偏好,报道话语方式固化 |
5.1.4 传播模式传统,缺乏互联网思维 |
5.2 《人民日报·海外版》建构国家形象问题的成因分析 |
5.2.1 媒体定位导致报道政治性强 |
5.2.2 媒体缺乏多维度互动与合作 |
5.2.3 缺少用户思维无法与之建立连接 |
5.2.4 互联网人才与渠道聚合能力短缺 |
5.3 《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家形象建构的策略与建议 |
5.3.1 客观呈现国家形象,注重报道平衡 |
5.3.2 选取共性文化内容,推进文化认同 |
5.3.3 转变话语表述方式,进行分众传播 |
5.3.4 整合对外传播渠道,重视智媒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8)《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的缘由 |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三、选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四、选题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五、选题研究的范围及语料 |
第一章 《中国青年报》与“两会”新闻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概述 |
一、 《中国青年报》的创刊历程 |
二、 《中国青年报》的办刊特色 |
三、 《中国青年报》的社会影响 |
第二节 “两会”新闻概述 |
一、会议新闻 |
二、《中国青年报》的“两会”新闻 |
第二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言手段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词汇运用 |
一、词类的运用 |
二、缩略语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句子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型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式 |
三、《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句类 |
第三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非语言手段及特点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辞格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表层辞格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深层辞格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篇运用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衔接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的语篇结构 |
第四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语境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主观语境分析 |
一、新闻语言信息传播主体因素 |
二、新闻语言信息接受主体因素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客观语境分析 |
一、新闻语言传播的时空语境 |
二、新闻语言传播的背景语境 |
第五章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 |
第一节 从语言传播看《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功能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基础功能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传播的派生功能 |
第二节 《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及对策 |
一、《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现状 |
二、《中国青年报》“两会”新闻语言的传播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样本选取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新世纪前后辽宁形象的媒介呈现 |
第一节 新中国老工业基地形象的确立 |
第二节 曲折中巩固辽宁老工业基地奋斗形象 |
第三节 新时代长子形象的精准画像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辽宁日报》对“辽”报道分析 |
第一节 《人民日报》“涉辽”报道分析 |
一、样本说明与内容概述 |
二、《人民日报》“涉辽”报道整体分析 |
第二节 《辽宁日报》对“辽”报道分析 |
一、样本说明与内容概述 |
二、《辽宁日报》对辽宁报道的整体分析 |
第三节 两报对“辽”报道的对比分析 |
一、两报对“辽”报道框架选取契合 |
二、两报对“辽”报道的差异化价值定位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辽宁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呈现 |
第一节 《人民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 |
一、坚守老工业初心,政府廉洁清正的政治形象 |
二、新形式新政策依托,改革与发展齐头并进的经济形象 |
三、民生政策惠及,社会秩序与风貌向好的民生形象 |
四、文化产业健全发展,东北精神薪火相传的文化形象 |
五、生态保护修复与经济发展共赢的生态形象 |
第二节 《辽宁日报》报道建构下的辽宁形象 |
一、践行与弘扬新时代“长子”担当的政治形象 |
二、各行各业创新发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的经济形象 |
三、物质生活有保障,民众情感认同增强的民生形象 |
四、弘扬红色精神,传承本土优秀文化的文化形象 |
五、投身生态治理,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的生态形象 |
第四章 关于两报报道对辽宁形象传播的思考及对策 |
第一节 两报报道对辽宁形象传播的思考 |
一、媒体议程设置固化,受众刻板印象根深蒂固 |
二、新闻报道倾向失衡,“旧”内容缺乏“新”创新 |
第二节 辽宁媒介形象多维建构新路径 |
一、合理设置议程,打造“专属”文化品牌 |
二、平衡报道倾向,适度增加批评性报道 |
三、探索全媒体融合,多媒体联动合力展现辽宁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研究(2012-202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扶贫报道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关于扶贫报道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1.3.1 框架理论 |
1.3.2 建设性新闻学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与时间跨度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研究选取的时间跨度 |
2.2 研究问题与章节设置 |
2.2.1 研究问题 |
2.2.2 研究章节设置 |
2.3 研究方法 |
2.3.1 内容分析法 |
2.3.2 话语分析法 |
2.4 研究开展 |
2.4.1 抽样方案 |
2.4.2 类目建构与编码 |
2.4.3 编码员间信度检测 |
第三章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呈现特性 |
3.1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议题的显着性 |
3.1.1 报道数量:总体增长,时有下降 |
3.1.2 报道版别:要闻版居多,涵盖版别广泛 |
3.2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内容的指导性 |
3.2.1 报道基调:正面报道为主,负面报道为辅 |
3.2.2 新闻背景:广泛交代背景,彰显新闻事实 |
3.3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主题和视角的倾向性 |
3.3.1 报道主题:以政治经济为主,其他领域略有涉及 |
3.3.2 报道对象:突出扶贫主体,兼顾扶贫对象 |
3.4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体裁和形式的多样性 |
3.4.1 报道体裁:消息通讯占比较高,综合运用多种文体 |
3.4.2 报道形式:图文并茂,信息形态多元 |
3.5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消息来源和报道地域的平衡性 |
3.5.1 报道的消息来源/观点出处:政府信息主导,多方观点并存 |
3.5.2 报道地域:关注特困地区,覆盖辽阔地域 |
第四章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新闻框架 |
4.1 高层次新闻框架:新闻议题的建构与呈现 |
4.1.1 领导人扶贫工作框架 |
4.1.2 脱贫成果展示框架 |
4.1.3 精准扶贫框架 |
4.1.4 基层探索框架 |
4.1.5 国际减贫事业框架 |
4.1.6 典型宣传框架 |
4.1.7 舆论监督框架 |
4.1.8 新闻专题框架 |
4.1.9 建设性新闻学框架 |
4.2 中层次新闻框架:新闻要素的凸显与强调 |
4.2.1 中层次新闻框架定义与解释 |
4.2.2 分析结果:强化“主要事件”框架,弱化“评估预测”框架 |
4.3 低层次新闻框架:新闻隐含意义的表征与延伸 |
4.3.1 大量使用限制性修饰语突显报道客观性 |
4.3.2 围绕“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建构新闻文本 |
4.3.3 建构扶贫主体与扶贫对象媒体形象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所建构的社会图景 |
5.1 宏观层面:扶贫开发事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与取得全面胜利的制胜之道 |
5.1.1 新时期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 |
5.1.2 党和国家对扶贫事业的高度重视 |
5.1.3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根本保障 |
5.2 中观层面:扶贫开发事业的战略擘画与行动方略 |
5.2.1 精准是扶贫开发与脱贫攻坚的核心与要义 |
5.2.2 呈现脱贫攻坚统一战线与“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
5.3 微观层面:扶贫开发事业带来的可喜变化与积累的宝贵经验 |
5.3.1 扶贫开发为贫困群众创造的幸福生活 |
5.3.2 中国扶贫开发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重要力量 |
第六章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不足之处与提升策略 |
6.1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的不足之处 |
6.1.1 没有充分展现自发脱贫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
6.1.2 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新贫困群体缺乏足够关注 |
6.1.3 对政治经济领域以外的其他领域涉及较少 |
6.2 新时期《人民日报》做好脱贫巩固与乡村振兴宣传舆论工作的着力点 |
6.2.1 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首创精神 |
6.2.2 链接多种媒体,形成传播合力 |
6.2.3 聚焦脱贫成果巩固,加强返贫趋势监测 |
6.2.4 加强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 |
6.2.5 加强国际传播,建构减贫领域的大国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2012-2020年)抽样样本目录 |
附录2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2012-2020年)编码表 |
附录3 《人民日报》扶贫报道(2012-2020年)部分高频词词频统计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农业要闻综述(1)(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沂党报对沂蒙红色文化的报道研究[D]. 房子怡.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传媒转型中深度报道的守正与创新 ——基于《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的分析[D]. 王鑫. 安徽大学, 2021
- [3]框架理论视角下《人民日报》中的中国家庭媒介形象研究(2011-2020)[D]. 王雪晴.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4]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日报》乡村形象呈现的分析[D]. 王晓晨.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乡村振兴视域下《人民日报》中的农民媒介形象研究[D]. 孙芳圆. 吉林大学, 2021(01)
- [6]毛乌素沙漠治理新闻报道框架研究[D]. 马月晗.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7]《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国家形象的建构研究 ——基于“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分析[D]. 刘轶然.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8]《中国青年报》(2015-2020)“两会”新闻语言研究[D]. 李金春.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新世纪以来主流媒体对辽宁形象建构研究 ——基于《人民日报》《辽宁日报》(2000-2019)报道[D]. 刘佳美.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10]《人民日报》扶贫报道研究(2012-2020年)[D]. 刘洪亮. 河北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