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固氮性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洪江[1](2020)在《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烟草青枯病是烟草种植中一种典型的土传根茎类病害,此病害发生范围广,防治困难,一旦大面积发生便会对烟草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发生严重地区,烤烟甚至绝收,是如今限制烟草生产,阻碍烟草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现代农业烟草生产过程中,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方法有轮作、抗病品种选育等,但主要防治手段还是依赖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是近年来在根茎类病害防治上应用广泛的一种防治手段,生防微生物因其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容易获得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相较于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本身具有绿色无污染,安全,成本低廉等优点。本研究主要通过在烟草青枯病发病区域的健康地块健康烟株采集根际土壤,采用稀释涂布的方式分离纯化获得一株生防菌哈茨木霉TMN-1,评估了分离菌株对烟草生长及烟草青枯病的生物活性,并结合室内及田间防治青枯病发病情况,通过软件统计,从而明确了分离菌株对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理及效果。为生防菌株哈茨木霉TMN-1在烟草根茎病害防治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1.分离、纯化、鉴定出一株哈茨木霉菌株,明确了该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及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得到了实验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学鉴定;通过ITS序列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菌落初期为白色,菌丝絮状或丝状,由中心向外呈辐射状生长,菌落后期为绿色孢子簇密实围绕接菌点呈环状或同心圆分布;分生孢子梗主轴和各分支末端瓶梗3-5个轮状排列;瓶梗安瓿型或烧瓶型,顶部下方缢缩变细呈细颈,顶端产孢;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浅绿色,边缘光滑无凸起。形态学特征与木霉属哈茨木霉相同;ITS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Hypocrea lixii同源性为100%,再结合形态学特征,将分离菌株鉴定为木霉属的哈茨木霉并命名为哈茨木霉TMN-1。在得到纯化的菌株基础上,本研究继续开展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生长的影响。采用浸种法在平板上检测了不同浓度的木霉孢子悬浮液(1×108孢子数/mL、1×107孢子数/mL、1×106孢子数/mL)对烟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并确定了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烟草种子的生物学效应,继而在以上浓度的基础上采用灌根的方式探究了该浓度下对烟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种子经过不同浓度的木霉孢子悬浮液浸泡后,可以显着地提高烟草种子的发芽势(P<0.05),烟草种子在60 h后达到发芽高峰期,与对照组相比,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22.03%、22.92%、20.86%和19.33%、36.31%、23.81%。96 h后,计算烟草种子发芽率,各个处理间种子发芽率没有显着性差异。温室中,烟株根部灌根使用生防菌株孢子悬浮液后,能显着地促进烤烟平均株高、平均叶长、平均叶宽和最大根长的增长,1个月后,处理组各项农艺性状比照组高1.57、1.22、1.16、2.48倍;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地下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处理组比对照组高1.79、2.17、3.73、2.94倍。通过平板拮抗实验初步评价了生防菌株对烟草青枯菌的平板抑菌活性,同时评估生防菌株液体无菌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青枯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在PDA平板上对青枯菌不表现出抑菌作用,同时,后续实验也表明,分离菌株的无菌发酵液提取物对青枯菌在B培养基中也不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灌根方式,探究了不同浓度的孢子悬浮液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哈茨木霉菌株孢子悬浮液的适用浓度为1×108孢子数/mL,在适用浓度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不同使用时间对烟草青枯病发生的影响。通过不同时间灌根使用孢子悬浮液,结果表明,提前3d灌根可以显着提高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作用。通过SMSA检测,探究了灌根使用哈茨木霉TMN-1后在不同时间段对烟草根部青枯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根使用哈茨木霉TMN-1菌株孢子悬浮液后接种烟草青枯菌,1-5天可以显着降低烟草根部青枯菌含量。2.明确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性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机制在明确了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生防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测定了烟草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比活力,结果表明,木霉可以显着诱导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提升。在探究哈茨木霉TMN-1菌株对烟草植株防御酶比活力影响的基础上继续探究木霉对烟草体内水杨酸信号途径、茉莉酸/乙烯信号途径相关基因PR1a/c、PR2、EFE-26、ACC Oxidase和PDF1.2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霉可以显着刺激水杨酸途径的两条基因PR1a/c、PR2显着上调表达,以及茉莉酸/乙烯途径ACC Oxidase基因的上调表达。3.分析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使用后对烟株根际土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在烟苗移栽期窝施使用哈茨木霉TMN-1菌株发酵生产的生防菌剂,在烟叶采收期分别采集了烟株根际土,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土壤中真菌微生物和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alph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木霉菌剂会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且对真菌影响大于对细菌的影响;对细菌微生物类群丰度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处理组中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克雷伯菌属(Klebsiella)、根瘤菌属(Allorhizobium)、Paenarthrobacter、鞘脂菌属(Sphingobium)、贪噬菌属(Variovorax)、地杆菌属(Pedobacter)丰度高于对照组。其中,金黄杆菌属、根瘤菌属、Paenarthrobacter、贪噬菌属的丰度显着的高于对照组。真菌类群属水平分析结果显示,真菌主要以镰刀菌属真菌为主其丰度占真菌类群的80%以上。对照组Campylospora、被孢霉属(Mortierella)丰度高于处理组,其中Campylospora丰度显着性的高于处理组。通过LEfSe分析对处理土壤根际中影响青枯病发生的关键微生物因子进行筛选得到7个细菌类群分别是:链孢子囊菌属、Chitinophaga、Chthoniobacter、Filimonas、Parafilimonas等,以及真菌类群7个:Cyberlindnera、Apiotrichum等可作为潜在的抑制青枯病的指示菌群。4.探究了哈茨木霉TMN-1菌株生防菌剂的发酵条件,验证了其对青枯病的室内相对防效可达61.56%,大田相对防效可达56.80%。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了不同的固体发酵基质,不同的接种量,不同含水量,不同接种浓度,不同发酵温度对固体发酵产物的影响,同时,探究了在实验室获得的最佳发酵条件下,对生防菌株发酵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菌条件下,稻壳粉是最佳的固体发酵基质。哈茨木霉TMN-1菌株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在28℃的条件下进行固体发酵,同时保持发酵基质初始含水量在30%-50%,接种量在不低于4%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木霉的最佳发酵效果,发酵周期为7-8天,发酵产物中木霉孢子浓度最佳可达1×1010孢子数/g左右。发酵菌剂的室内盆栽实验结果表明,固体发酵的木霉菌剂可以有效的防控烟草青枯的发生,对青枯病的相对防效可达61.56%;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移栽期窝施木霉菌剂可以有效的促进烟草的生长,同时对烟草青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可达56.80%。
周小静,任小平,黄莉,罗怀勇,陈玉宁,刘念,陈伟刚,廖伯寿,雷永,姜慧芳[2](2020)在《花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种质资源是花生生物学研究和育种改良的重要基础。本文综述了花生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1)国内外对花生起源以及分类方法的研究;(2)我国及其他几个花生资源大国的花生收集保存概况;(3)花生优异种质鉴定评价方面取得的一系列进展;(4)介绍了我国花生品种的历次更新并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5)简述了我国花生种质创新的主要方法及取得的成效;(6)国内外关于花生基因组研究的重要成果及应用前景;(7)花生优异基因挖掘的现状。文中指出,对于栽培种花生起源问题还存在争议,在花生资源收集保存、优异种质鉴定评价、种质创新、优异基因挖掘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并对今后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期望为未来花生种质资源的利用和育种提供可参考的信息。
赵文宗[3](2019)在《嫁接番茄抗青枯病特性及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在我国广泛栽培,但近年来青枯病等土传性病害加剧,目前已成为制约我国番茄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和土壤产生联系的重要介导物质之一,在调控根际微生物组成和植株抗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别用抗青枯病番茄砧木“番砧1号”(No.1)和番茄、茄子通用砧木“茄砧21号”(No.21)与高感青枯病樱桃番茄品种“粉贝贝”(Fb)进行嫁接,设置砧穗嫁接组合(Fb/No.1、Fb/No.21)、砧木自根嫁接组合(No.1/No.1、No.21/No.21),以接穗“粉贝贝”(Fb)自根嫁接组合(Fb/Fb)作为对照(CK)。采用稀释平板法对各嫁接组合根际基质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研究了在人工接种青枯病病原菌(Ralstoniasolanacearum,以下简称青枯菌)条件下,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采用水培的方法在嫁接植株现蕾期连续收集根系分泌物,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不同有机组分进行检测、分析。依据不同嫁接组合接种青枯菌前后根系分泌物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变化,推测可能与抗病性相关的特异活性物质。通过化感验证,探讨嫁接番茄根系分泌物及可能存在的活性物质对青枯病的防治效果。旨在进一步揭示抗病砧木嫁接提高番茄对青枯病抗性的作用机理,为利用抗病砧木根系分泌物防控青枯病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人工气候室接种和自然病圃栽培的方法,鉴定了各嫁接组合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结果表明,砧穗嫁接和砧木自根嫁接植株表现为高抗(HR)或抗病(R),说明两个供试砧木嫁接显着提高了感病番茄的抗病性,降低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延缓了发病时间。采用苗期伤根灌注法接种青枯菌后,根据嫁接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的变化情况,确定了嫁接番茄青枯病的发病进程:接种后第5-10 d为发病初期,第10-25 d为发病高峰期,第25 d后为发病末期。2、青枯菌在侵染植株过程中呈现动态变化,其数量从根系到地上茎部逐渐减少。随着病期的发展,砧穗嫁接植株、砧木自根嫁接植株的根际基质和根系中的青枯菌数量逐渐降低,至发病末期地上茎部中的青枯菌数量为3.03×105 CFU·g-1及以下水平,极显着低于CK(21.21 ×105 CFU·g-1)。说明采用抗病砧木嫁接可有效阻止青枯菌向根系和地上茎部侵染,同时抑制了青枯菌的增殖。3、接种青枯菌后,各嫁接组合根际基质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随病期的发展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采用抗病砧木嫁接总体上提高了植株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总量、细菌及放线菌的数量,降低了真菌的数量;提高了植株根际细菌种群的丰富度,降低了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增加了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抑制了包括病原菌在内的有害微生物的增殖。说明采用抗病砧木嫁接能够改善根际微环境,对提高嫁接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有重要作用。4、收集各嫁接组合的根系分泌物,通过青枯菌接种试验和平板抑菌试验发现:抗病砧木自根嫁接和砧穗嫁接植株的根系分泌物使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CK降低了4.44%-7.78%和5.59%-12.49%,其对青枯菌的增殖也具有显着抑制作用,相对抑菌率为7.69%-18.63%。说明抗病砧木嫁接植株的根系分泌物中存在具有抑菌作用和提高抗病性的活性物质。5、对接种青枯菌前后各嫁接组合的根系分泌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嫁接组合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存在一定差异,接种青枯菌后,根系分泌物的物质成分和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其中,抗病砧木嫁接植株根系分泌物中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IOP)和2,4-二叔丁基苯酚(2,4-DTBP)的相对含量在接种青枯菌后普遍提高,而CK中的相对含量则降低。说明这3种物质可能与嫁接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有关。6、为了验证根系分泌物中的DBP、DIOP和2,4-DTBP与嫁接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有关,采用不同浓度的以上3种模拟活性物质进行青枯菌化感验证,结果发现:DBP、DIOP和2,4-DTBP溶液均能够抑制青枯菌的增殖,相对抑菌率为34.65%-51.32%,其中抑菌效果最好的是1.0 mL·L-1的2,4-DTBP溶液。接种试验表明,用不同浓度的3种模拟活性物质对番茄植株灌根处理均能够显着降低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其中防治效果最好的是1.0mL·L-1 DBP溶液,较无菌水处理分别降低了47.78%和57.28%。7、用不同浓度的3种模拟活性物质对番茄种子和幼苗进行处理,结果发现:0.05-1.0 mL·L-1的DBP与较高浓度(0.5-1.0 mL·L-1)的DIOP和2,4-DTBP对番茄种子萌发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处理浓度的提高,抑制效果增强;较低浓度(0.05-0.2 mL·L-1)的DIOP和2,4-DTBP则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其中效果最好的是0.2 mL·L-1的DIOP,平均发芽率比无菌水处理提高4.00%。用3种模拟活性物质处理番茄幼苗,均能够促进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的增长,提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作用,但对干重无显着影响。
汪涛[4](2019)在《茄科砧木根际菌群移植对番茄青枯病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连作障碍严重限制经济作物的生长,而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积累是造成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施用单一的生防菌或简单生防菌株的组合制剂防控连作障碍正面临着大田效果不稳定且无法广泛推广的难题。因此,从群落的角度寻找一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的方法来防控连作土传病害势在必行。本研究通过抗病性试验鉴定出两种青枯病抗病性不同的野生茄科砧木,并将该两种砧木根际菌群分别移植到受体植物根际,测定其生防效果和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差异,最后通过测序分析研究了移植根际菌群后番茄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确定了在菌群移植中发挥生防功能的核心菌群。本研究获得的试验结果如下:1.抗病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2个野生茄科砧木对茄科劳尔氏菌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ZM19是抗病砧木,ZM2为感病砧木。ZM2根际土病原菌数量显着高于ZM19根际土病原菌数量。ZM2茎部检测到的病原菌数量为2.61×108CFU/g,而ZM19茎部未检测到病原菌。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发现,ZM2、ZM19的根际土壤pH值差异不显着,但电导率、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存在显着差异。移植ZM19根际菌群后,受体番茄Micro-Tom的发病率、发病植株根际病原菌数量显着降低。2.16S rRNA扩增子测序分析发现,ZM2、ZM19根际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差异不显着,但群落的β多样性存在显着差异。LEfSe分析显示在不同分类水平上有15种微生物在抗病砧木间显着富集,7种微生物在感病砧木间显着富集。抗病砧木的根际微生物区系核心OTU共有2399个,主要集中分布于11个门,其中相对含量最大的是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28%)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13%)。3.ZM2、ZM19菌群移植均显着改变了受体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但在接受ZM19菌群移植后受体番茄Micro-Tom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幅度显着大于接受ZM2的菌群移植。LEfSe结果显示,ZM2R与ZM19R菌群的根际菌群结构在目科属各个水平均有显着差异。有8种微生物在ZM19R菌群中显着富集,22种微生物在ZM2R菌群中显着富集。4.菌群移植试验中来自于ZM19根际与抗病相关的OTU有303个,其与根际病原菌数量及发病率显着相关,主要分布于10个门,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27%)、厚壁菌门(Firmicutes)(11%)、Patescibacteria(11%、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10%)、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8%)、绿弯菌门(Chloroflexi)(7%)、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5%)、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4%)、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4%)、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4%)。比对抗病相关菌群和菌群成功移植相关菌群的共享OTU对应的菌群,主要分布在8个门,分别是Proteobacteria(26%)、Firmicutes(17%)、Gemmatimonadetes(12%)、Chloroflexi(8%)、Patescibacteria(7%)、Bacteroidetes(6%)、Actinobacteria(4%)、Acidobacteria(4%),核心菌群总体上保持稳定。菌群移植前根际菌群中存在的微生物驱动因子有38个,而在菌群移植前后均存在的与茄科劳尔氏菌相关的微生物驱动因子为酸杆菌属Acidobacteriales—norank。综上所述,将抗病茄科砧木根际土悬液接种到感病番茄Micro-Tom根际,能够有效地降低根际病原菌的数量和番茄植株的发病率,具有较好的防控番茄青枯病的效果。通过比较与抗病性相关的菌群和菌群成功移植的相关菌群发现,抗病茄科砧木绝大部分的根际抗病相关菌群被移植后能够在受体番茄植株根际成功定殖并在群落结构上保持稳定,从而重塑了受体植株根际微生物区系。研究结果为通过核心菌群移植防控番茄土传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许秀玉[5](2017)在《木麻黄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EST-SSR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木麻黄科(Casuarinaceae)植物原产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包括4属86种13亚种,“木麻黄”是该科植物的统称。由于具有抗风、抗旱、耐盐碱、速生的特点,被广泛用于防风固沙、盐碱地改良和干旱区造林。我国引种木麻黄有近百年历史,现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及南海诸岛沿海防护林的主栽树种。由于少量无性系长期大面积种植,自2012年起,广东省木麻黄青枯病爆发并蔓延,严重摧毁了整个沿海防护林体系。木麻黄青枯病是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通过土壤传播引起,是世界范围内最难防治的细菌性重大病害之一,目前抗病育种被认为是防治木麻黄青枯病的根本途径。本研究在木麻黄青枯菌的分离与鉴定基础上,利用可靠有效的抗性鉴定方法对我国现有木麻黄种质资源开展青枯病抗性鉴定,研究木麻黄感染青枯病的生理变化,利用开发的235个EST-SSR标记分析了木麻黄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并开展了分子标记与抗病性状的关联分析,为木麻黄抗病分子辅助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以上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稀释分离法及根系溢出法在TTC培养基上共分离出了31个病原菌株。根系溢出法操作简便,杂菌含量低,分离率在60%左右,可作为常规稀释分离法的补充。31个菌株进行16s rRNA测序鉴定,有22个菌株扩增出了特异性条带并经测序比对确定这22个菌株为青枯菌。青枯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致病性在无性系间、菌株间及菌株与无性系间的交互作用均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接种方法间菌株致病性具显着相关(P<0.05)或极显着相关(P<0.01),相关系数值(r)介于0.4970.731之间。选择在不同无性系及不同接种方法中均具有较强致病性的GL-2、H、M、TC-1、F、Q菌株作为木麻黄种质资源抗性鉴定试验菌株。(2)以木麻黄无性系A8为试验材料,设计8种人工接种方法,系统探讨了水培生根苗、嫩枝、绿梗小枝、褐梗小枝、青枯菌粗毒素及盆栽小苗伤根接种、盆栽小苗无伤接种等不同接种方法对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的影响,试验表明,盆栽幼苗伤根接种及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是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较好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木麻黄抗、感无性系,这两种方法鉴定结果呈极显着正相关(r=0.857),可靠性强;盆栽幼苗不伤根接种及水培生根小苗、嫩枝室内水培接种不适宜作为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绿梗小枝与青枯菌粗毒素室内水培接种也不是优选方法。利用褐梗小枝室内水培接种法,对53份木麻黄育种材料进行抗性评价,筛选出X1、45、平5、30、W6、杂交、501、G1、503、41、A1及A1-3等12份高抗材料。(3)采用幼苗伤根接种法接种木麻黄强致病性青枯菌,研究侵染前后木麻黄功能小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防御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考察各指标的抗病响应规律。结果表明:接种后木麻黄A8无性系防御酶活性发生了显着变化,青枯菌诱导了SOD、PPO、PAL酶活性的增加,表现出“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在植株枯萎死亡前,酶活性下降。相反,青枯菌抑制了木麻黄A8无性系CAT、POD的活性,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处理。此外,接种后植株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也增加,其含量变化与SOD、PPO和PAL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4)利用NCBI网站上的37902条木麻黄茎组织转录组序列,得到含有SSR位点的序列有3861条,搜索获得4187个SSR位点,检出率为10.2%,平均8.3 kb出现1个SSR位点。二核苷酸和三核苷酸重复基元在所检出的SSR位点中占主导地位,分别占总数的39.5%和24.2%;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G/CT为主导,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AG/CTT为主导;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以6、7、8次重复为主,五核苷酸与六核苷酸以3、4重复为主。设计合成引物404对,有235对能有效扩增,其中151对引物所在的EST序列与已知基因同源,其功能可归入到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组件等3大类36亚类上,许多序列涉及多重功能;新开发235个标记在木麻黄4个树种中通用性良好,缺失程度(DD)均小于5%,其中223个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8558,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243,平均等位基因数5.4个,平均PIC值为0.63;参试木麻黄核心种质资源遗传距离平均为0.5523,在遗传距离0.30处将63个无性系分为三大组。(5)利用235对EST-SSR标记对我国现有的木麻黄种质资源进行了基因组扫描,共获得在抗感基因池差异表达标记49个。该群体由2个亚群组成,亚群的划分与材料的地理来源没有必然联系,群体结构比较简单,遗传变异较为丰富,适于遗传关联分析。利用MLM(Q+K)模型通过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0个标记(CeSSR253、CeSSR022、CeSSR359、CeSSR241、CeSSR242、CeSSR056、CeSSR263、CeSSR052、CeSSR176及CeSSR258)与供试群体青枯病抗病指数显着关联(P<0.05),对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2.6%60.7%,初步推断这些标记可能与某个贡献率较大的抗病/易感位点连锁。CeSSR052-237bp及CeSSR052-255bp这两个等位片段在木麻黄青枯病抗性中有最大增效效应(37.1)和表型效应比(70.1%),CeSSR359-370bp、CeSSR359-386bp、CeSSR241-265bp等抗性关联位点-等位片段的抗性增效效应均在20.0以上;CeSSR022-190bp、CeSSR022-196bp等位片段抗病指数减效效应均大于40.0,表型效应比均大于40%,CeSSR253-186bp、CeSSR253-202bp、CeSSR242-227bp、CeSSR176-204bp等抗性关联位点-等位片段的抗性减效效应均在20.0以上。
郑世燕[6](2014)在《矿质营养Mo对烟草抗青枯病的影响及生理生化机理》文中研究表明立足于作物健康栽培的理念,从营养-病理学角度出发,采用室内与田间验证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调查、测定青枯病发病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营养状况,根外增施铝素等不同矿质元素后青枯病的发病情况、烟草农艺性状以及烟株体内防御酶系指标的变化,统计分析比较健康与发病烟株根际土壤营养的差异、不同元素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探讨营养调控措施防控烟草青枯病的可行性,从控病效果、生理生化调控途径方面明确钼素对烟草抗青枯病的影响,从植物防御相关酶角度探索其生理生化机理,以期为从增强作物自身抗病性层面解决茄科类青枯病防控难的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践依据。1.初步明确土壤中有效钼、交换性钙含量偏低可能是导致连作土壤发生青枯病的主要矿质营养因子。以从重庆市烟草青枯病发生十分典型的黔江植烟区采集的177份根际土壤样品为供试材料,测定并采用t检验、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等13项指标。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效硼、有效钼含量偏低以及土壤碱解氮、交换性镁、有效锰含量偏高均有可能降低土壤的抑病效果,导致青枯病严重发生;烟草青枯病发病烟株根际土壤的钙镁比(4.04)明显低于健康烟株根际十壤的钙镁比(9.86);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土壤中低水平的有效铝、交换性钙可能是导致青枯病发生流行最主要的因子;通过判别分析可知,烟株根际土壤中速效钾、交换性钙、有效钼、有机质、有效硼5个成分的含量情况可能是判别青枯病发病与否的关键因子,同时也构建了相应的判别函数。2. Mo、Ca处理对青枯雷尔氏菌具有一定的直接抑制作用,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控病效果。采用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Ca、B、Mg、Mo4种中微量元素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烟株正常生长营养的基础上增施Ca、B、Mg、Mo4种矿质元素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控病效果,(NH4)6Mo7O24·4H2O处理最好,其次为CaN2O6·4H2O处理,两者对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推迟、延缓发病的作用;两处理对青枯病的室内最终控病效果依次为64.79%、57.67%,病程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显着低于其余处理;对青枯雷尔氏菌具有一定的直接抑制作用,最高抑菌率分别为35.93%、33.1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向烟草补充Ca、B、Mg、Mo4种矿质营养,对烟草青枯病均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以Mo、Ca处理最好,两处理对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分别为45.28~62.17%、42.91~62.57%(新华试验地)和48.03%~62.23%、48.36%~61.56%(水市乡烟科所试验地);此外,补充Mo、 Ca矿质营养后烟草株高、最大叶宽、茎围、最大叶面积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对田间烟草的健康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进一步明确了0.20%(w/v)(NH4)6Mo7O24·4H2O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控病效果。采用室内和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了0.20%、0.10%、0.05%、0.02%4个Mo营养水平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烟株正常生长营养的基础上,增施不同浓度的Mo营养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控病效果,0.20%Mo处理最好,对青枯病的室内最终控病效果为57.06%,可显着降低病程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404.17(DI)和405.21(DS),可明显推迟、延缓烟草青枯病的发生。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向烟株补充Mo营养有利于增强烟草对青枯病的抵抗能力,以0.20%Mo处理效果最好,对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为46.97~58.82%(新华试验地)和51.15~63.44%(水市乡烟科所试验地);此外,0.20%Mo处理烟株株高、最大叶长和宽、茎围、最大叶面积均显着高于对照处理,对田间烟草健康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4.明确了以叶面喷雾方式补充Mo营养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效果最佳。通过比较喷雾、灌根、窝施3种方式向烟草补充Mo营养对青枯病的影响发现,在室内环境(温室)条件下以喷雾、灌根、窝施3种方式根外增施Mo素对烟草青枯病均具有一定的控病效果,以叶面喷雾方式补充钼营养对青枯病的控病效果最佳,其可明显推迟青枯病典型萎蔫症状出现的时间、降低烟草青枯病的严重度。当对照青枯病发病率为100%1时,3种补充方式控病效果依次为63.69%、59.23%、41.07%,病情指数依次比对照低38.89、36.11、25.00,病程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比对照低405.56、316.67、188.89(DI)和359.72、318.06、247.22(DS);田间控病效果分别为41.82~59.63%、36.31-58.09%、24.28~52.04%,对田间烟草各农艺指标的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化作用。5.进一步明确了以叶面喷雾方式增施(NH4)6Mo7O24·4H2O营养提高烟草抗青枯病的相关生化机理。根据不同防御酶系指标的特性,采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测定室内感病烟草体内相关防御酶的活性发现,在发病初期,与对照相比,0.20%Mo处理可显着提高感病烟株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和POD、CAT、PPO的活性,增强SOD和PAL活性,依次比对照增加1.64、2.62、1.34、1.21、0.76、0.67倍,可降低MDA的含量0.54倍;与Ca处理相比,Mo、 Ca处理均可提高感病烟株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25、1.39倍;可增强感染青枯病烟株体内POD、CAT、SOD、PPO、PAL活性,依次比对照处理增加3.11、1.10、0.82、1.68、0.60倍和1.26、0.73、0.90、1.00、0.32倍;可降低MDA的含量,分别比对照低0.50倍和0.26倍。总之,采用田间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钼素与烟草抗青枯病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以叶面喷雾方式根外增施0.20%(NH4)6Mo7O24·4H2O可显着提高感病烟株体内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强烟草部分防御酶的活性(特别是POD、CAT、PPO)、巩固其防御机制、提高烟株的抗病性,显着降低烟草青枯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有效延缓青枯病的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优化烟草株高、最大叶宽、茎围、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指标。这对从营养病理学角度解决茄科类作物青枯病防控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钱益亮[7](2013)在《烟草青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文中提出烟草青枯病是一种由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病害,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显着的病状是枯萎,一旦发病即可造成全株死亡,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质量,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本论文在对安徽省宣州区的寒亭、文昌、黄渡、杨林,以及芜湖县三元镇的青枯病病菌分离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安徽省烟草青枯病病菌对烟草的致病力及与相关生物学性状的关系,开展了抗青枯病基因RRS1的烟草同源性筛选研究,利用15个亲本配置的双列杂交组合进行了烟草青枯病抗性种质的主微位点组效应和配合力分析,利用BSA集团分离分析方法对2个烟草F2随机群体(TI448A×Enshu和TI448A×岩烟97)进行了烟草青枯病抗性的QTL定位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检测及致病力分化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青枯病菌株8个。对其中5个进行了较详细研究,分别为:RS1、RS2、RS06、RS07、RS08。从菌株的致病性来看,RS23、RS07、RS71的致病性较强,对烟株叶片进行注射接种,叶片均有不同程度发病,但发病程度没有灌根法严重;供试菌株用注射和灌根对烟株均有致病性。同时针对烟草青枯菌生化型测定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除RS3不能利用卫茅醇外,其余都能利用三糖三醇;同时也均能利用硝酸盐,发生还原反应。根据青枯雷尔氏菌生化型划分标准,确定了从皖南烟区分离的菌株为生化型Ⅲ型。分析表明,不同菌株利用糖、醇的能力存在部分差异, RS23利用纤维二糖、卫茅醇的能力均较弱,RS22对卫茅醇利用能力也弱,但对其它糖、醇能完全利用,也能使硝酸盐还原,因此也属于生化型Ⅲ;RS3不能利用卫茅醇,但能利用其它双糖、双醇和还原硝酸盐,这个菌株划为生化型Ⅲ-1。2、青枯病抗性基因RRS1的烟草同源性研究研究针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单棵发病统计,病情等级,大田发病面积,进行重复性,多层次,多样本的人工统计,在拟南芥青枯病抗性基因RRS1的同源性检测试验中共筛选出3个烟草种质(G28,K346,LMAFC34)含有RRS1特异性扩增序列,针对筛选出3个烟草种质(G28、K346、LMAFC34)含有RRS1特异性扩增序列片段进行多重复的特异扩增纯化,增强结果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由于RRS1基因含有有4个内含子,所以在引物设计上需要进一步加密,保证准确的特异性扩增,研究可以选用另外一种分子标记进行辅助和验证检测,能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3、烟草青枯病抗性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主-微位点组联合分析研究了青枯病病率和病指在始病期后第5天、第15天和第25天的效应值,主位点组效应均达到显着,而微位点组效应未达到显着。其中J1=13056和J1=13055相邻的2个主位点组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联合分析中均检测到,且效应值较大;J1=14080和J1=14079相邻的2个主位点组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的联合分析中同样被检测到,且效应值较大。15个亲本青枯病病率第5天、第15天和第25天的微位点组加性效应中云烟85、DB101和RG11的效应值均最大,该检测结果和这3个品种的田间抗病指标表现一致,与之相对应的广义遗传率均在20%以上,在品种的青枯病抗性改良中可以重点考虑如何利用云烟85、DB101和RG11品种的遗传抗性。遗传纯合显性位点(++)表现为青枯病病指增加(感病),而纯合隐性位点(––)使青枯病病指减少(抗病),且加性效应值均较大,显性效应值均较小,表明青枯病抗性的遗传规律主要是以加性遗传为主,进而为改良亲本的青枯病抗性能力以创新种质资源提供新策略。4、烟草青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研究了烟草青枯病抗性各个调查时期各项指标的一般配合力都达到显着差异水平,而特殊配合力表现不一致,其中2010年7月26日调查数据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都达显着差异,研究列出了该次调查病情指数的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并提出了几个效应强的组合。该实验结果并不表明整个试验抗性群体的特殊配合力能够这样应用,只能说明如果在一般配合力组合间决选时差异不大或难以确定时,可以选择参考一些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例如方差分析显着的调查时期或指标,故该研究主要考虑一般配合力,一般情况下可按烟草青枯病抗性强强组合应用于育种,烟草青枯病抗性配合力的差异可能涉及到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以及遗传率等抗性遗传方面的研究分析。5、烟草青枯病抗性QTL定位研究研究利用TI448A×Enshu群体及TI448A×岩烟97群体在第3染色体及第5染色体上定位到4个烟草青枯病抗性QTLs (qBWR-3a, qBWR-3b, qBWR-5a和qBWR-5b),在LOD极大似然值大于或等于3的筛选条件下,分别解释青枯病抗性表型变异9.00%,19.70%,17.30%和17.40%。初步推断出测定烟草青枯病抗性的特异引物,以及利用该特异引物测定烟草青枯病抗性的的方法;所述特异性引物为两对,其核苷酸序列如下: PT20275:5′GTTCTATTTGATCGCCCC3′;5′AACAGCACCAACAGCATT3′; PT30229:5′GTTGCTCGTGTGCCTGACTA3′;5′AATGTGGAAACAGGA。利用上述特异性引物对待检测的烟草种质的DNA进行PCR扩增,采用PT20275引物能特异性的扩增出380bp大小的特异带,采用PT30229引物能特异性的扩增出200bp大小的特异带,即可判定其为抗性。本研究首次将青枯病抗性基因初步定位于第三染色体19.45cM区域,在国内外前人的研究中均未有报道,且本研究中3个群体(TI448A×岩烟97、TI448A×Enshu及长脖黄×G28)均验证了此连锁标记,为精细定位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艳[8](2013)在《桉树青枯病的快速检测及生物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桉树(Eucalyptus)青枯病(Ralstonia solanacearum)是我国桉树人工林生产的重要病害。广东、广西及海南三省是我国桉树人工商品林主产区,种植面积达280万hm2,占我国桉树人工林总面积的76%,随着桉树人工林的不断增加,青枯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当前发展桉树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通过对我国桉树人工林主产区发病桉树无性系的研究,以期为生产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快速鉴定方法,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本研究对11株病原菌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桉树组培苗潜伏期及轻基质中青枯菌的PCR快速检测、以及抗青枯桉树无性系的测定及多粘类芽孢杆菌生防效果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桉树青枯病早期的快速检测和后期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采集了我国华南沿海三省桉树主产区共11株病原菌,系统的鉴定了其细菌学特征、生物型、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桉树青枯病是由Ralstoniasolanacearum病原菌引起,分离获得的病菌进行致病性的初步测试,接种桉树组培苗后,能观察到与林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差异显着(P<0.01和P<0.05),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K=3),以发病高峰期、高峰期发病率和平均发病率为变量,结果表明HY01、HY02、DA01、HP04和HP05聚为一类,DA02和DA03聚为另一类,其余为第三类。四个不同采样点的发病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广东阳江来源菌株与其他三个来源地间致病性差异显着(P <0.01)。(2)本研究采用以苯酚红为指示剂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其中10株属于生物型3,另一株HP03无法归类到相应的生物型。根据Seal等以16S rRNA为靶基因的青枯菌特异性引物序列OLI1/Y2,能在4h小时内准确快速的扩增出单一的特异性条带,为检测及进一步研究有效控制病原菌的携带和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3)为了实现桉树组培苗和轻基质带菌情况的早期快速检测,将不同浓度青枯菌悬液人工接种于桉树组培苗和轻基质中,利用特异性寡核苷酸引物OLI1/Y2,能快速的检测出潜伏期组培苗,以及带菌轻基质中青枯菌的数量。检测结果表明: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纯度较高,A260/280均在1.7-1.9之间。桉树组培苗组织和轻基质中检测限分别为102cfu mL-1和103cfu mL-1。因此,潜伏期PCR快速检测法为预防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4)采用伤根法对3种常用桉树无性系组培苗进行初步的抗青枯病性能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桉树不同桉树无性系抗性强弱差异显着。采用打孔法和浸根法测定了0.1亿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对青枯病原菌的室内拮抗作用和温室生防效果,结果表明:多粘类芽孢杆菌对青枯菌具有显着的抑菌效果,抑菌圈平均直径达到10.3mm。浸根法处理后不同桉树无性系组培苗青枯发病率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生防效果随着抗性增加而升高。总体来看,多粘类芽孢杆菌细粒剂对桉树组培苗青枯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乔焕英[9](2011)在《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茄子青枯病是由茄科劳尔氏菌(Ral 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世界范围内毁灭性土传病害之一,该病害的防治方法已经成为茄子生产的研究热点。然而,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治目前尚无理想的化学药剂和抗病品种,一些栽培管理措施也只能起到局部的控制作用,因此加强该病的防治迫在眉睫,生物防治作为综合防治茄子青枯病的措施之一,对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制成的微生物有机肥料对茄子青枯病的生防效果及其生防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从茄子种植区的健康茄子植株的根际与土体土壤中分离、初筛获得拮抗茄科劳尔氏菌的菌株14株,再经过复筛,最终得到一株拮抗活性较强的菌株Ⅱ-36。该菌株能抑制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广谱拮抗效果。根据形态特征观察、常规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确定该拮抗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养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30℃、初始pH为7.0、碳源为蔗糖、氮源为蛋白胨或谷氨酸时,菌株Ⅱ-36可达到最大的生长量。按照20%(V/W)的比例将拮抗菌发酵液接种到等比例混合的猪粪堆肥和氨基酸有机肥中发酵4天,制得微生物有机肥(BOF)。利用微生物有机肥进行了两次盆栽试验。第一次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有机肥能显着增加茄子苗期的生物量,提高根系活力。两种肥料都能抑制茄子青枯病(防病效果分别为96%和91%),植株叶片中CAT(过氧化氢酶)、POD(过氧化物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性显着提高,而MDA(丙二醛)含量显着下降,叶片中CAT酶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5%和23.7%,POD酶活性分别增加了99.5%和93.6%,SOD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2.7%和29.8%,MDA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9.5%和26.3%。此外,根际土壤的真菌、放线菌数量显着提高,细菌数量增加幅度不大,青枯劳尔氏菌数量显着减少。其中BI0-36比BI0-23的防治效果最好。第二次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期和盆栽期都施用微生物有机肥能显着降低茄子青枯病的发病指数,迅速降低青枯菌的数量,延缓拮抗菌的数量的降低。第40 d时,BIO+BIO组中的拮抗菌数量为CK+CK组的3.91倍,病原菌数量比CK+CK组降低了77.5%。经摇瓶振荡培养实验,筛选出了枯草芽抱杆菌Ⅱ-36产抗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即:最佳培养基为LB液体培养基,最佳发酵条件为:pH8.0,30℃~34℃,装液量50mL,210~240r/min,此时对茄子青枯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大,即产生的活性物质最多。通过硫酸铵沉淀得出最佳硫酸铵饱和度为90%,该抑菌蛋白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00℃、121℃处理30min,其抑菌活性仍保持为59.2%、46.8%。抑菌蛋白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比较稳定,在pH9、pHll时其抑菌活性仍保持为92.1%、63.8%。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对粗提液儿乎没有影响。Ⅱ-36菌株分泌的抗菌蛋白能减少茄子青枯病菌分泌胞外多糖的量,可以产生橙色铁载体圈。
曹恩珲[10](2011)在《促生抗青枯病复合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生物肥料作为一种新型肥料,施入土壤后,通过其特定菌株的快速繁殖,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释放土壤中固定态的磷、钾元素,使得环境的养分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并为作物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土壤微生物环境,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作物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集固氮促生及拮抗作物病害于一身,具有药肥特性的复合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以10株多功能菌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菌株固氮活力,菌间拮抗、抗青枯病菌抑菌活性,并结合单菌盆栽测效试验,尝试构建较好的多功能的复合菌群,再经复合菌剂的盆栽测效试验筛选得到最佳复合菌剂,为进一步大田试验提供依据。本研究主要结果归纳如下:(1)对各功能菌进行固氮活力测定,用改良的瓦克斯曼77号无氮培养基培养5天后测定结果,显示功能菌GD1、GD8、XH、KC、JD、DN3、DN4均有一定的固氮效果,其中DN4 (26.12 mg/50mL)、DNS (24.87 mg/50mL)、GD1 (18.97 mg/50mL)、GD8 (17.00 mg/50mL)效果明显。(2)进行功能菌间拮抗作用测定,除XH与部分菌株(KC、DY等)有轻微拮抗外,其他菌株间拮抗作用均不明显;经拮抗青枯病菌测定试验,确定功能菌CB、KC、DY、XH、DN3、GD8、DN4、GD1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拮抗效果,其中CB、KC、DY、XH拮抗效果显着。(3)单菌盆栽测效试验表明,功能菌DN3在改良土壤、促生植株生长及拮抗病害三方面均有显着作用,为构建多功能复合菌群的核心菌株。功能菌CB、NJ、JD为土壤改良促进菌株、CB、GD8为植株生长促进菌株、KC、DY为提高植株抗病力的菌株。结合(1)、(2)试验结果,构建复合菌群:C1 (DN3/CB/GD8/KC)、C2 (DN3/CB/DY/NJ)。(4)复合菌剂盆栽测效试验表明,复合菌剂C2不论在土壤改良,还是在植株促生抗病上菌效均显着,且经主成分分析得复合菌剂C2综合得分最高(2.9323)。有益微生物在土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多种有益微生物同时施用不仅可以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还可以调节土壤微生物菌群,达到对植株促生抗病的效果,且显着优于单施化肥及单一功能菌的试验效果,各功能微生物间可能存在协同增效作用。
二、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固氮性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固氮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烟草青枯病及其生物防治 |
1.1 烟草青枯病及其生物防治 |
2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的机制研究 |
2.1 哈茨木霉对种子的影响 |
2.2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的生理变化 |
2.3 哈茨木霉在植物根系的定殖 |
2.4 哈茨木霉与植物互作过程中植物中的基因表达 |
3 哈茨木霉与根际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3.1 哈茨木霉与病原微生物的互作 |
3.2 哈茨木霉与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的互作 |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抗烟草青枯病的哈茨木霉菌株筛选与生物活性测定 |
第一节 抗烟草青枯病活性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的促生活性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青枯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哈茨木霉TMN-1菌株的室内控病效果及发酵技术探究 |
第一节 哈茨木霉TMN-1的室内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固体发酵条件初探及发酵菌剂的室内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哈茨木霉TMN-1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哈茨木霉TMN-1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分子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节 哈茨木霉TMN-1影响烟草抗青枯病的微生态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哈茨木霉TMN-1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Reference)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花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花生的起源与分类 |
2 花生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状况 |
3 花生优异种质的鉴定评价 |
4 我国花生的育种历史与发展趋势 |
5 花生种质创新与利用 |
6 花生基因组研究 |
7 花生优异基因挖掘前沿与展望 |
(3)嫁接番茄抗青枯病特性及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引言 |
1.1 青枯病 |
1.1.1 青枯病病原菌的种类和生理小种 |
1.1.2 青枯病的危害及致病机理 |
1.1.3 青枯病的防治手段 |
1.2 嫁接对青枯病的抵抗机制 |
1.2.1 组织结构抗性 |
1.2.2 生理生化抗性 |
1.3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进展 |
1.3.1 根系分泌物的种类及组成 |
1.3.2 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方法 |
1.4 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 |
1.4.1 根系分泌物与植物 |
1.4.2 根系分泌物与植物根际微生物 |
1.4.3 根系分泌物与病原菌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及青枯菌数量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检测 |
2.1.3 不同嫁接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
2.1.4 发病情况调查 |
2.1.5 根际基质取样 |
2.1.6 嫁接植株取样 |
2.1.7 不同嫁接组合植株体内及根际青枯菌数量的测定 |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青枯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 |
2.2.2 不同嫁接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表现 |
2.2.3 不同嫁接组合接种青枯菌后的病情动态变化 |
2.2.4 不同嫁接组合根际和植株体内的青枯菌数量动态变化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砧木嫁接对植株根际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1.4 植株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
3.1.5 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检测 |
3.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嫁接组合的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总量变化 |
3.2.2 不同嫁接组合的根际可培养细菌数量变化 |
3.2.3 不同嫁接组合的根际可培养真菌数量变化 |
3.2.4 不同嫁接组合的根际可培养放线菌数量变化 |
3.2.5 不同嫁接组合的抗病性与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3.2.6 不同嫁接组合植株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3.2.6.1 样本测序信息统计 |
3.2.6.2 根际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3.2.6.3 根际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分析 |
3.2.6.4 根际优势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3.2.6.5 根际优势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嫁接组合根系分泌物的化感作用及其组分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根系分泌物收集与浓缩 |
4.1.4 青枯菌平板抑菌试验 |
4.1.5 番茄青枯病抗性鉴定 |
4.1.6 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及测定 |
4.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嫁接组合的根系分泌物对青枯菌的抑制作用 |
4.2.2 不同嫁接组合的根系分泌物对番茄青枯病抗性的防治效果 |
4.2.3 不同嫁接组合的根系分泌物物质成分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模拟根系分泌物活性物质的化感作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青枯菌平板抑菌试验 |
5.1.3 番茄青枯病抗性鉴定 |
5.1.4 番茄种子萌发指标测定 |
5.1.5 番茄幼苗生长指标测定 |
5.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模拟活性物质对青枯菌的抑制作用 |
5.2.2 模拟活性物质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效果 |
5.2.3 模拟活性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 |
5.2.4 模拟活性物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不同砧木嫁接对番茄青枯病的抗性及青枯菌数量的影响 |
6.1.2 嫁接植株抗病性与根际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的关系 |
6.1.3 不同嫁接组合根系分泌物对青枯病菌的防治效果 |
6.1.4 不同嫁接组合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分析 |
6.1.5 根系分泌物模拟活性物质对青枯病菌的化感作用 |
6.1.6 根系分泌物模拟活性物质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
6.2 本研究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活动、论文发表情况 |
(4)茄科砧木根际菌群移植对番茄青枯病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连作障碍 |
1.1.1 番茄连作障碍 |
1.1.2 连作障碍发生的因素 |
1.2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健康的重要作用 |
1.2.1 根际与根际微生物 |
1.2.2 根际微生物如何影响宿主健康 |
1.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于植物健康的影响 |
1.3 影响根际微生物装配的因素 |
1.3.1 土壤类型 |
1.3.2 植物基因型 |
1.3.3 植物发育时期 |
1.3.4 根系分泌物 |
1.3.5 植物昼夜生物钟 |
1.4 常用防治连作障碍的措施 |
1.4.1 物理防治法 |
1.4.2 化学防治法 |
1.4.3 生物防治法 |
1.5 菌群移植 |
1.5.1 菌群移植的概念与发展 |
1.5.2 根际菌群移植在农业上的相关研究 |
1.5.3 根际菌群移植的优点与可行性 |
1.6 试验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意义 |
1.6.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两种不同茄科砧木青枯病抗性鉴定及菌群移植效果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不同茄科砧木抗病性鉴定 |
2.1.3 菌群移植 |
2.1.4 抗病性试验及菌群移植试验不同砧木根际病原菌数量检测 |
2.1.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砧木ZM2和ZM19对青枯病的抗性鉴定 |
2.2.2 感病茄科砧木ZM2的发病程度 |
2.2.3 ZM2和ZM19根际病原菌数量 |
2.2.4 ZM2和ZM19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2.2.5 菌群移植后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
2.2.6 菌群移植后受体植物根际病原菌数量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砧木ZM2和ZM19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差异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温室试验 |
3.1.3 根际土的采集 |
3.1.4 土壤DNA提取 |
3.1.5 16S rDNA扩增子测序与分析 |
3.1.6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青枯病抗性菌群多样性的差异 |
3.2.2 不同青枯病抗性菌群的组成与差异 |
3.2.3 ZM19根际抗病相关菌群的鉴定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植ZM19和ZM2菌群前后Micro-Tom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土壤微生物DNA的提取 |
4.1.2 测序数据分析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菌群移植前后Micro-Tom根际菌群多样性差异 |
4.2.2 不同移植效果根际细菌群落组成的差异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菌群移植前后Micro-Tom根际菌群组成及抗青枯病核心菌群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测序数据分析 |
5.1.2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菌群移植前后抗病微生物区系组成 |
5.2.2 菌群移植前后抗病核心菌群组成 |
5.2.3 核心菌群与病原菌数量的相关性 |
5.2.4 核心菌群网络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硕士期间(待)发表论文 |
(5)木麻黄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EST-SSR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1 青枯菌特性研究现状 |
1.4.2 本论文所利用的木麻黄种质资源概况 |
1.4.3 木麻黄青枯病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
1.4.4 分子标记在木麻黄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4.5 木麻黄青枯病抗病育种存在的问题 |
1.4.6 林木抗病育种发展趋势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木麻黄青枯病菌分离及强致病菌株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害标本采集 |
2.1.2 病原菌不同分离方法的比较 |
2.1.3 病原菌 16s rRNA测序鉴定 |
2.1.4 青枯病菌致病性测定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分析 |
2.2.2 病原菌 16s rRNA测序鉴定 |
2.2.3 菌株致病性测定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木麻黄青枯病抗性鉴定方法比较及抗病种质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木麻黄种质资源抗性评价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 |
3.2.2 木麻黄种质资源抗性评价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木麻黄感染青枯病的生理变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接种与取样 |
4.1.3 指标测定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木麻黄青枯菌侵染对木麻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4.2.2 木麻黄青枯菌侵染对木麻黄SOD活性的影响 |
4.2.3 木麻黄青枯菌侵染对木麻黄CAT活性的影响 |
4.2.4 木麻黄青枯菌侵染对木麻黄POD活性的影响 |
4.2.5 木麻黄青枯菌侵染对木麻黄PPO活性的影响 |
4.2.6 木麻黄青枯菌侵染对木麻黄PAL活性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木麻黄EST-SSR分子标记的开发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木麻黄基因组DNA的提取 |
5.2.2 木麻黄转录组EST-SSR的总体特点及出现频率 |
5.2.3 木麻黄EST-SSR的特性 |
5.2.4 木麻黄EST-SSR引物设计与有效性检测 |
5.2.5 新开发标记的EST功能注释 |
5.2.6 木麻黄EST-SSR标记的多态性 |
5.2.7 新开发EST-SSR标记在木麻黄属植物中的通用性检验 |
5.2.8 木麻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5.3.1 木麻黄EST-SSR分布特点及频率 |
5.3.2 木麻黄EST-SSR标记多态性及通用性 |
5.3.3 新开发标记功能注释 |
5.3.4 木麻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六章 木麻黄抗青枯病关联的EST-SSR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植物材料及DNA提取 |
6.1.2 参试材料抗性鉴定 |
6.1.3 木麻黄EST-SSR标记分型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木麻黄EST-SSR标记分型 |
6.2.2 群体结构 |
6.2.3 关联分析 |
6.2.4 位点和等位片段的表型效应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矿质营养Mo对烟草抗青枯病的影响及生理生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作物青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 |
1.1 作物青枯病的发生与危害 |
1.2 青枯雷尔氏菌的致病机理 |
1.3 作物青枯病的防治现状 |
2 矿质营养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
2.1 植物的抗病机制 |
2.2 矿质营养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
3 矿质营养与作物青枯病的关系 |
3.1 Si营养对茄科作物抗青枯病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3.2 Ca营养对茄科作物抗青枯病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 |
3.3 其它 |
4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4.1 选题依据 |
4.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烟草青枯病发病烟株根际土壤营养状况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青枯病发病烟株根际土壤营养状况的差异性分析 |
2.2 烟草青枯病发病烟株根际土壤部分中微量元素之间的比值 |
2.3 烟草青枯病发病烟株根际土壤营养状况的因子分析 |
2.4 烟草青枯病发病烟株根际土壤营养状况的判别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第三章 矿质营养Mo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控病效果 |
第1节 Ca、B、Mg、Mo 4种元素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结论 |
3.2 讨论 |
第2节 钼素不同用量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节 不同方式补充钼素对烟草青枯病的室内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矿质营养Mo影响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 |
第1节 钼素影响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节 Ca、B、Mg、Mo 4种元素影响烟草抗青枯病的生理生化机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矿质营养Mo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 |
第1节 Ca、B、Mg、Mo 4种元素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2节 钼素不同用量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节 不同方式补充钼素对烟草青枯病的田间控病效果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7)烟草青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性状缩写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植物青枯病的研究概述 |
1.1 青枯菌的遗传多样性 |
1.2 青枯菌的寄主适应性 |
1.3 植物青枯菌基因组学研究 |
2 烟草青枯病的研究现状 |
2.1 烟草青枯病的分布及危害 |
2.2 烟草青枯病致病菌及致病性分析 |
2.3 抗青枯病种质的筛选鉴定 |
2.4 烟草青枯病抗病性遗传机制分析 |
2.5 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在烟草中的应用 |
2.6 烟草品种的青枯病抗性选育 |
2.7 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
3 分子标记在烟草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3.1 分子标记的发展及分类 |
3.2 烟草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引言 |
第二章 烟草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 |
1.3 青枯病病原菌致病性试验 |
1.4 青枯病病菌生化型试验 |
1.5 烟草内生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青枯菌致病性试验分析 |
2.2 烟草青枯菌生化型测定分析 |
2.3 烟草内生菌生化测定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青枯病抗性基因 RRS1 的烟草同源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烟草DNA的提取方法 |
1.3 烟草DNA浓度的测定与稀释 |
1.4 RRS1 基因的 SSR 引物筛选 |
1.5 PCR 特异性扩增反应 |
1.6 烟草种质病害指数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 DNA 特异引物 PCR 反应的优化扩增 |
2.2 RRS1 基因的烟草同源性检测 |
3 讨论 |
第四章 烟草青枯病抗性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抗性鉴定方式 |
1.4 病级调查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青枯病病率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
2.2 青枯病病指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烟草青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田间试验设计 |
1.3 抗性鉴定方式 |
1.4 病级调查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草青枯病一般配合力 |
2.2 烟草青枯病特殊配合力 |
3 讨论 |
3.1 烟草青枯病抗性配合力应用的适宜范围 |
3.2 烟草青枯病抗性特殊配合力 |
第六章 烟草青枯病抗性 QTL 定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病害调查 |
1.3 烟草DNA的提取方法 |
1.4 抗、感病池连锁标记的筛选 |
1.5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表型数据分析 |
2.2 特异引物的 PCR 扩增分析 |
2.3 抗、感病池连锁标记的筛选分析 |
2.4 连锁图谱的构建 |
2.5 2个群体3个世代联合QTL定位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项目资助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桉树青枯病的快速检测及生物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桉树青枯病研究概述 |
1.2.2 青枯病快速检测研究概况 |
1.2.3 桉树青枯病生物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1.2.4 多粘类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关键的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桉树青枯病原菌 PCR 快速检测及致病性测试 |
2.1 试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桉树青枯病原菌细菌学特征 |
2.2.2 桉树青枯病原菌生物型测定 |
2.2.3 桉树病原菌 PCR 快速检测 |
2.2.4 桉树青枯病原菌致病性初步测试 |
2.3 小结 |
第三章 桉树组培苗潜伏期和轻基质青枯菌 PCR 快速检测 |
3.1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桉树组培苗中青枯菌 PCR 检测灵敏度的测定 |
3.2.2 桉树组培苗轻基质中青枯菌 PCR 检测灵敏度的测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桉树无性系抗青枯性的测定及多粘类芽孢杆菌生物效果研究 |
4.1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青枯菌接种浓度的测定结果 |
4.2.2 伤根法桉树抗青枯病无性系的测定 |
4.2.3 病原菌培养性状及 PCR 快速鉴定 |
4.2.4 多粘类芽孢杆菌室内拮抗效果 |
4.2.5 多粘类芽孢杆菌对桉树组培苗盆栽防治效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9)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茄子青枯病的发生及其研究进展 |
1.1 茄子生产及其茄子青枯病的发病症状 |
1.2 茄子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类学地位及其生物学特性 |
1.3 茄子青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机理及其发病条件 |
2 国内外目前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治研究 |
2.1 培育抗病品种 |
2.2 农业栽培措施 |
2.3 化学防治 |
2.4 生物防治 |
3 当前防治措施的不足及其展望 |
4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前景 |
4.1 微生物肥料的含义和特点 |
4.2 微生物肥料的类型和作用机理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茄子青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茄子病原菌生长曲线测定 |
2.2 茄子青枯菌的致病性测定 |
2.3 病原菌的分离和纯化 |
2.4 病原菌菌悬液不同浓度对茄子青枯病发病率的影响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茄子青枯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
2.2 拮抗菌株抗菌谱的测定 |
2.3 菌株Ⅱ-36的分类鉴定结果 |
2.4 菌株的Ⅱ-36 16S rDNA序列分析 |
3 讨论 |
3.1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
3.2 菌株Ⅱ-36的分类鉴定 |
3.3 不同培养条件对拮抗菌生长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微生物有机肥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治效应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测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物有机肥营养钵育苗对茄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
2.2 第一次盆栽试验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治效应 |
2.3 第二次盆栽试验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茄子青枯病的防治效应 |
3 讨论 |
3.1 生物有机肥对茄子植株生长的影响 |
3.2 生物有机肥对茄子植株发病率的影响 |
3.3 生物有机肥对抗氧化酶的影响 |
3.4 生物有机肥对茄子根系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 |
3.5 营养钵育苗和大田期都施用生物有机肥对茄子生长和发病率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Ⅱ-36产拮抗物质的最佳发酵条件的筛选及其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分析 |
2.1 发酵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Ⅱ-36产拮抗物质活性的影响 |
2.2 Ⅱ-36抗菌物质的生化特性分析 |
2.3 生防菌Ⅱ-36对茄子青枯病菌抑菌的可能机理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作者简介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10)促生抗青枯病复合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微生物肥料概述 |
1.2.1 微生物肥料的含义和种类 |
1.2.2 发展微生物肥料的意义 |
1.2.3 微生物的作用 |
1.2.4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 |
1.2.5 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化肥三者的关系 |
1.2.6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效果 |
1.2.7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2.7.1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2.7.2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趋势 |
1.3 固氮芽孢类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
1.3.1 固氮芽孢菌资源的发掘与应用研究 |
1.3.2 固氮芽孢菌与植物的相互作用研究 |
1.3.3 固氮芽孢菌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
1.4 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进展 |
1.4.1 番茄青枯病简介 |
1.4.2 番茄青枯病主要的生物防治技术 |
1.4.2.1 无致病力青枯病菌的利用 |
1.4.2.2 拮抗菌的利用 |
1.4.2.3 其他生物技术的应用 |
1.4.3 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1.5 选题意义及技术路线 |
1.5.1 选题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固氮功能菌固氮活力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菌间拮抗作用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功能菌间拮抗作用测定结果 |
3.2.2 功能菌拮抗青枯病菌室内测定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4 单一功能菌对番茄促生抗病效果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功能菌对番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温室盆栽单一功能菌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4.2.3 温室盆栽功能菌对番茄促生抗病效果 |
4.3 小结与讨论 |
5 复合菌对番茄促生抗病效果的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温室盆栽复合菌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
5.2.2 温室盆栽复合菌对番茄促生抗病效果 |
5.2.3 植株青枯病病情调查及抗病效果描述 |
5.2.4 对各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 |
6.1 结果与讨论 |
6.2 不足之处 |
项目资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花生抗青枯病材料的固氮性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哈茨木霉TMN-1菌株诱导烟草抗青枯病的活性及机理研究[D]. 朱洪江. 西南大学, 2020(01)
- [2]花生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与展望[J]. 周小静,任小平,黄莉,罗怀勇,陈玉宁,刘念,陈伟刚,廖伯寿,雷永,姜慧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1)
- [3]嫁接番茄抗青枯病特性及根系分泌物化感作用的研究[D]. 赵文宗. 广西大学, 2019(01)
- [4]茄科砧木根际菌群移植对番茄青枯病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D]. 汪涛. 南京农业大学, 2019
- [5]木麻黄青枯病的抗性鉴定及EST-SSR关联分析[D]. 许秀玉.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11)
- [6]矿质营养Mo对烟草抗青枯病的影响及生理生化机理[D]. 郑世燕. 西南大学, 2014(09)
- [7]烟草青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QTL定位研究[D]. 钱益亮. 安徽农业大学, 2013(05)
- [8]桉树青枯病的快速检测及生物防控技术研究[D]. 王艳.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04)
- [9]茄子青枯病生防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其微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D]. 乔焕英. 南京农业大学, 2011(06)
- [10]促生抗青枯病复合菌的筛选及其应用研究[D]. 曹恩珲. 海南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