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其国民经济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郑丹[1](2021)在《审视重建:“六艺之学”的演进与学校知识现代转型》文中研究说明
林佳慧[2](2021)在《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吕彩霞[3](2021)在《从蔡元培到胡适:现代中国大学品格的锻造》文中研究指明
宋静[4](2021)在《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姜文娜[5](2021)在《专家型教师和普通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郭金海[6](2021)在《再论《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与实施》文中研究指明考察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性科学技术发展长期规划,即《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背景和原因,探讨了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情况。该规划在周恩来、陈毅、李富春、聂荣臻等中央高层领导下制订和实施,是中国和苏联科技合作的结晶。其制订工作于1956年分两阶段进行,全国数百位科学家和多位苏联专家参加工作,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中坚力量。该规划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作为中国发展科学的方针,密切结合国家工业、农业、国防,以及医药卫生建设的需要。1957年,苏联组织约600位专家对该规划草案进行了研究。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苏联科学院提出了纲要式的综合性意见。该规划实施成效显着,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科技事业和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工业、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规划树立了中国政府组织、领导科学家规划科学技术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科技事业的一座历史丰碑。
常君慧[7](2021)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招生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科招生制度是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科招生制度连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是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途径。西南联合大学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培养了大批人才,有些学者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西南联合大学的本科招生制度可以作为当今大学的重要参考。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开始首次招生。直到1945年,西南联合大学才接受了最后一批学生,并完成了西南联合大学8年的招生任务。本文以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掌握史料的基础上采用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方法来研究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的演变,分析其各个阶段招生制度的背景、考试内容、录取情况,结合当前招生改革,力图找到借鉴和启示。本文以西南联大招生制度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西南联大成立以前,高校从清末到抗战前招生制度的形成以及演变过程,并概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招生制度的演变及特点。从时间阶段划分了西南联大招生制度:统一招生制度和多样化招生制度。分析了西南联大在统一招生制度下的背景、相关招生文件、招考机构、招考内容、录取的具体状况。还分析了在统一招生制度废除的背景下,西南联大采取了联合招生、自主招生、委托招生的多元化招生制度的招生考试与录取的具体状况。从而概括出西南联大招生制度的总体特点及启示。总体而言,西南联大采取灵活的招生制度,从而为其招收到高质量学生。
冯卓[8](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刘晗[9](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社会,在实学导向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探求天意、编写历法的工具。西方天文科学自明末入华以来,与中国本土天文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博弈,直至晚清,二者在以《谈天》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着作的翻译中达成会通,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本研究在翻译文化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的观点,构建翻译摄动论。作者以《谈天》1859和1874版译本,及其1851和1869版底本Outlines of Astronomy(直译为《天文学纲要》)为一手资料,通过文本细读、比对,从译法选择、概念理解和译名废立,研究西方天文学概念的引入和科学思想的容受,分析西方天文学的翻译如何使中国古代天文思想偏离其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天文学新轨道,并探讨其中的翻译摄动作用。研究发现,中西天文思想的博弈经历了激烈对垒、反复较量、吸收融会三个阶段。阻碍其翻译和传播的原因,有学科差异产生的天文知识的断层、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天人关系的矛盾、西学中源和夷夏之辨等主流社会思潮的抵制。即使在18世纪译有《崇祯历书》等着作,天文仍仅作修改历法之用,无法摆脱皇权的辖制。直至晚清,敏感于新学的士大夫与崇尚科学的新教传教士延续并发展了自明末以来的“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以李善兰为代表的秉笔华士调节儒学价值观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删述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西方近代天文学集大成之作Outlines of Astronomy译成适于国人了解新天文学前沿的《谈天》。在新概念的翻译上,译者沿袭旧词或创立新词,在天算、天官、天文、天学等与astronomy的意义有所交叉的词语中选择“天文”为译名,以除旧立新;又新译nebulae为“星林”、gravitation为“摄力”,引入恒星天文学和天体力学两门新学问。本文认为,以《谈天》为中心的近代天文学译作体现了晚清学者在中西天文博弈和中国新旧天文思想承接上审慎的批判和选择。译者以翻译为媒介,引入新的研究范式,细化学科分类,在理论上满足重建天文学科的必要条件;在关键译名的确立上,以客观实体的“天”取代天人映射的研究主题,一方面解构实学,改变天文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动摇天道观的哲学传统,在思想上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此后,官民合力兴建学堂普及天文教育,在物质上符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于开设新学科的要求。晚清译介西方近代天文学,借它山之石,使中国天文学思想发生了近代转向。
王思源[10](2021)在《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性是地理学科基本属性之一。晚清学校地理课程诞生至今的百年的时间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一直在地理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考察、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中学地理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是地理教育育人模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途径与手段。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作为培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主要途径,引起了国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地理实践教学的诸多因素中,教学内容是决定性的因素,不同的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决定了相应的活动形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因此,本文通过对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分析,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为地理实践教学提供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的课程文本凝聚了当时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实践结晶。课程文本承载着国家意志,体现了科学精神,是课程与教学的物质载体。课程文本可以视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点的文字语言表达,具有纲领性和强制性。尽管实践丰富多彩,但是教育实践被要求必须如此执行,实质精神不能偏离课程文本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对课程文本历史考证,揭示我国中学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进程与特点。本研究从课程计划的角度,把握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变化的整体学科背景;从地理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地理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变化过程与趋势;最后从地理教科书的角度探寻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方面的内容特征。以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作为课程文本研究的时间起点,基于课程文本的视角,聚焦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以时间为线索,依据课程文本的历史演化进程,运用内容分析法探寻晚清至今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和规律。在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历史梳理过程中,找到课程文本及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相关研究提供详实的历史依据,为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和课程文本修订提出合理化建议。绪论部分主要对研究缘起、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等进行综合阐述,并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和地理课程文本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文献综述。第一、二、三章围绕课程文本的历史变化过程,展现百年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脉络。将百年中学课程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之前,包含晚清政府、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后,以改革开放为分界包含前后两个时期;21世纪之后为新课改时期。从课程计划(课程方案)、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地理教科书三个层次的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内容分析。从课程名称、课时与科目、课程类型和课程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不同时期地理课程设置特点;归纳了不同时期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课程要求;分析了教科书内容体系基本特征及审定出版概况;总结并分析了不同时期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及其原因。最后综述了各阶段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成就和局限。第四章基于百年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历史经验,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形式、实施途径和意义等角度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在特点与规律做出研究和阐述,以此作为阐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依据。第五章采取内容分析方法,从地理实践活动的主题、形式、数量和难度四个方面,聚焦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对人教版教科书进行了纵向的历史研究,对现行七版初中教科书和四版高中教科书的实践活动内容特征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找到初中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第六章分析和总结了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和实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在课程设置、课程要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课程文本的角度提出了修订建议。最后从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优化和教学评价的转向四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建议。
二、地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其国民经济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其国民经济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6)再论《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1《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背景和原因 |
2《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过程 |
2.1 第一阶段的工作 |
2.2 第二阶段的工作 |
2.3 制订工作中的争议 |
3《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内容与特点 |
3.1 规划的内容 |
3.2 规划的特点 |
4 征求意见的工作与反馈 |
5《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实施及其成效 |
6 结论 |
(7)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招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西南联大招生制度特点 |
(二)为当前的招生改革提供借鉴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中国近代高校招生研究 |
(二)西南联大的研究 |
(三)西南联大招生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招生 |
(二)招生制度 |
(三)高校招生制度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西南联大招生制度确立的历史基础 |
第一节 近代招生制度的确立 |
一、清朝末期招生制度的萌芽期 |
二、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期 |
第二节 抗战前三校的招生制度 |
一、清华大学招生制度 |
二、北京大学招生制度 |
三、南开大学招生制度 |
四、三校招生制度特点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统一招生制度(1938 年-1940 年) |
第一节 统一招生制度的背景 |
一、为了战时的需要 |
二、单独招生的弊端 |
三、中学质量的提升 |
第二节 统一招生制度的主要内容 |
一、统一招生的组织形式 |
二、统一招生考试 |
三、统一招生录取 |
第三节 统一招生制度下西南联大招生情况 |
一、西南联大录取学生概况 |
二、西南联大招收其他类型考生 |
第四节 统一招生制度评价 |
一、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
二、减轻学生负担 |
三、加强考试公平 |
四、录取标准过宽 |
五、学校缺乏自主性 |
第三章 西南联大多样化招生制度(1941 年-1945 年) |
第一节 1941 年西南联大联合招生制度 |
一、1941 年国家招生政策及背景 |
二、西南联大联合招生考试 |
三、西南联大联合招生录取 |
四、西南联大招收其他类型考生 |
第二节 1942 年——1944 年西南联大自主招生制度 |
一、1942 年-1944 年国家招生政策及背景 |
二、西南联大自主招生考试 |
三、西南联大自主招生录取 |
四、西南联大招收其他类型学生 |
第三节 1945 年西南联大学多样化招生制度 |
一、1945 年国家招生政策及背景 |
二、西南联大联合招生考试 |
三、西南联大联合招生录取 |
四、西南联大委托招生 |
五、西南联大招收其他类型学生 |
第四节 西南联大多样化招生评价 |
一、合理的招生方式 |
二、制定科学有效的试卷 |
三、高标准的录取 |
四、政府的宏观控制 |
五、增加学生负担 |
第四章 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
第一节 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的特点 |
一、全面组织招考系统,科学管理学生招录 |
二、考试科学严谨,保障考试顺利进行 |
三、考试为主、保送为补充 |
四、考生分类,多元录取 |
第二节 西南联大本科招生制度的启示 |
一、坚持政府宏观管理与学校自主招生相结合 |
二、坚持以考为主的招生方式和融合多种方式 |
三、坚持考试科目文理融合发展 |
四、坚守招生标准,录取多种类型学生 |
五、合理组织招考体系,维护考试公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
2.1 复合式构词 |
2.1.1 偏正式复合词 |
2.1.2 联合式复合词 |
2.1.3 动宾式复合词 |
2.1.4 主谓式复合词 |
2.1.5 补充式复合词 |
2.2 派生式构词 |
2.2.1 词缀界定 |
2.2.2 词缀考察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
3.2 造词法分析 |
3.2.1 语法造词法 |
3.2.2 仿词造词法 |
3.2.3 简缩造词法 |
3.2.4 修辞造词法 |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
4.1 异形词 |
4.1.1 异形词界定 |
4.1.2 异形词成因 |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4.2 同素异序词 |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
5.1 新词研究 |
5.1.1 外来新词 |
5.1.2 本土新词 |
5.2 新义研究 |
5.2.1 词汇义的演变 |
5.2.2 色彩义的演变 |
5.2.3 语法义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译史研究:文史学的贡献 |
2.1.1 专着类 |
2.1.2 期刊类 |
2.2 译者研究:宗教学的贡献 |
2.3 译文研究:天文学的贡献 |
2.4 问题和缺憾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基础:翻译文化史观 |
3.2 新解: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 |
3.3 建构:翻译摄动论 |
第4章 中西天文博弈历程 |
4.1 钩沉:域外天文入华 |
4.1.1 印阿天文中译 |
4.1.2 西方天文中译 |
4.2 冲突:天文传统对垒 |
4.2.1 中国天文 |
4.2.2 西方天文 |
4.3 较量:明末接受与拒斥 |
4.3.1 概述 |
4.3.2 《崇祯历书》 |
4.3.3 拒斥之因 |
4.4 会通:晚清翻译终成 |
4.4.1 概述 |
4.4.2 《西国天学源流》 |
4.4.3 《谈天》 |
4.4.4 其他译作 |
4.5 小结 |
第5章 《谈天》翻译研究 |
5.1 译者剖析 |
5.1.1 新教传教士译者 |
5.1.2 秉笔华士 |
5.1.3 翻译模式 |
5.2 译介动机 |
5.2.1 最初原因:“道”“器”之辩 |
5.2.2 最终原因:时代因素 |
5.2.3 形式原因与效率原因:译者的使命 |
5.3 译法探究 |
5.3.1 预翻译 |
5.3.2 七条基本规则 |
5.3.3 删述 |
5.4 小结 |
第6章 核心译名与概念建构 |
6.1 译名的沿用与创立 |
6.1.1 沿用旧词 |
6.1.2 创译新词 |
6.2 学科名称翻译:定义中国近代天文 |
6.2.1 术语的历史考察 |
6.2.2 “天学”与“天文” |
6.2.3 “天文”的学科意义 |
6.3 学科名词翻译:搭建天文话语空间 |
6.3.1 星林词群:恒星天文学诞生 |
6.3.2 摄力词群:天体力学的萌芽 |
6.4 小结 |
第7章 天文学译介的影响 |
7.1 学界接受考察 |
7.2 知识体系:学科重心转移 |
7.3 治学理念:实学传统解构 |
7.4 哲学基础:天道观念嬗变 |
7.5 物质资源:台站仪器投建 |
7.6 教育准备:教材科普编译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贡献 |
8.1.1 译史梳理 |
8.1.2 史料发现 |
8.1.3 译本分析 |
8.1.4 译名挖掘 |
8.2 研究创新 |
8.2.1 扩展翻译史研究范畴 |
8.2.2 提出翻译摄动论假说 |
8.2.3 增添学科史研究视角 |
8.3 后续研究 |
附录1.《谈天》沿用的中国古代汉语词 |
附录2.《谈天》借用古汉语词形构建的新词 |
附录3.《谈天》创建的新词 |
附录3.1 《谈天》新创译名中发生更改的部分 |
附录3.2 《谈天》新创译名中延续使用的部分 |
参考文献 |
(10)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是实现地理实践活动目标的基本保证 |
(二)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特征与规律的研究薄弱 |
(三)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存在问题 |
二、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倡导地理实践活动 |
(二)国际共识:地理教育国际宪章的修订引发课程改革 |
(三)学科要求:课程文本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现状 |
(二)课程文本研究现状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五、研究思路 |
(一)跨学科的研究范式 |
(二)“理论-历史-现实”的三维分析框架 |
(三)以课程文本为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载体 |
(四)以确定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内容的依据为逻辑线索 |
六、研究方法 |
(一)多维联动的研究方法原则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初创 |
一、20 世纪50 年代前课程文本概况 |
(一)学制的变革推动课程文本发展 |
(二)课程文本修订的历史沿革 |
二、晚清政府时期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 |
(一)地理课程设置中朦胧的地理实践活动意识 |
(二)官民合作的地理教科书中的地理实践活动 |
(三)晚清课程文本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缺失的反思 |
三、民国时期北洋政府课程文本首次出现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一)新学制后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出现在课程文本中 |
(二)教科书编写有所突破但仍未见地理实践活动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现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
四、民国时期南京政府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基本确立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要求体系基本形成 |
(二)地方志为主的教科书仍缺少地理实践活动内容 |
(三)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不做具体规定 |
五、20 世纪50 年代前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从无到有 |
(二)地理实践活动教学未落实到行动层面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发展 |
一、20 世纪50 年代后课程文本概况 |
(一)社会主义建设需要课程文本更新 |
(二)教学计划和地理教学大纲新变革 |
二、改革开放前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课外自然地理内容体系 |
(一)借鉴苏联经验的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技能技巧的培养 |
(二)以苏联教材为蓝本的地理教科书有一定实践活动内容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以自然地理为主 |
三、改革开放后以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课内外结合的内容体系 |
(一)地理课程秩序的恢复与现代地理课程体系的确立 |
(二)教科书活动栏目注重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设计 |
(三)观察和调查为实践活动主要形式及其实施 |
四、20 世纪50 年代后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逐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基础教育地理课程体系 |
(二)不同时期局限性因素的克服促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发展 |
第三章 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改革 |
一、21 世纪以来课程文本修订概况 |
(一)重修课程文本是构建中国特色课程体系的必然要求 |
(二)中学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 |
二、21 世纪以来多样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各具特色 |
(一)地理课程结构优化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
(二)各具特色的地理教科书有种类丰富的活动栏目 |
(三)地理实践活动内容联系实际反映时代特征 |
三、21 世纪以来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的成就与局限 |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和教科书的修订推动地理实践教学 |
(二)教科书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存在差距 |
第四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的历史经验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一)课程文本对地理实践活动的认识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概念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特点 |
(一)能动性 |
(二)实践性 |
(三)真实性 |
(四)发展性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特点 |
(一)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一般特点 |
(二)初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三)高中地理实践活动主要内容与特点 |
四、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形式 |
(一)地理观察与观测 |
(二)地理考察与实习 |
(三)地理实验与制作 |
(四)地理调查与参观 |
五、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 |
(一)学科课程 |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
(三)课外活动与研学旅行 |
六、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意义 |
(一)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 |
(二)对学生认识和智力发展的价值 |
第五章 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方法 |
(一)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分析基本思路 |
(二)基于言语信息符号的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分析框架 |
(三)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研究模型 |
(四)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难度的计算方法 |
(五)中学地理教科书选择与活动栏目解读 |
二、人教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历史研究 |
(一)同一年代不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二)不同年代相同内容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分析 |
三、现行各版中学地理教科书实践活动内容特征比较研究 |
(一)七版初中实验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二)四版高中 2019 教科书“活动”栏目与活动内容特征的比较研究 |
四、基于内容特征分析的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一)初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二)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
第六章 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与教学建议 |
一、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
(一)课程设置欠缺对初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整体规划 |
(二)课程要求的学理论证和历史考证不充分 |
(三)课程实施的阻力是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不完善 |
(四)课程评价对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的关照较少 |
二、中学地理实践活动内容改革的课程文本修订建议 |
(一)课程计划联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设计 |
(二)课程标准加强对核心概念变化的说明提供理论支持 |
(三)教科书精选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内容实现意义建构 |
(四)课程文本发挥育人合力完善地理实践活动评价与考核制度 |
三、中学地理实践活动教学建议 |
(一)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为追求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
(二)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结构化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体系 |
(三)以真实情境中活动体验与主体性学习结合的教学方法 |
(四)以社会交互性发展为主的过程性学习质量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地学的研究对象、分科及其国民经济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审视重建:“六艺之学”的演进与学校知识现代转型[D]. 郑丹. 江南大学, 2021
- [2]高中历史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 林佳慧. 阜阳师范大学, 2021
- [3]从蔡元培到胡适:现代中国大学品格的锻造[D]. 吕彩霞. 西南大学, 2021
- [4]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 宋静.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5]专家型教师和普通教师化学学科理解的比较研究[D]. 姜文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再论《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制订与实施[J]. 郭金海. 科技导报, 2021(12)
- [7]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招生制度研究[D]. 常君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8]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9]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D]. 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10]百年中学课程文本中的地理实践活动内容研究[D]. 王思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