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结合治疗突发性聋12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王湘芸[1](2006)在《中医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突发性聋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是至今尚未充分认识的一种疾病。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很多,众多医家学者也做了大量研究,但由于突发性聋的临床特殊性,如病因不明、预后受多因素影响、存在自愈倾向等,致使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公认有效的。基于突发性聋的治疗现状,本着体现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的思想,通过对突发性聋进行中医综合治疗,以全面了解从中医角度治疗本病的确切疗效,并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方法:实验组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住院部2004年12月到2006年2月收入院的突发性聋患者组成,将口服中药(辩证分型治疗)、静滴中成药针剂(红花注射液、香丹注射液)、针灸(针刺、穴位注射和穴位贴压)及声信息等多种临床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手段结合起来,组成治疗方案,并从既往5年的突发性聋病例中按标准以一比一的比例抽取对照组,与实验组进行历史对照研究,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结果:(1)总体疗效:实验组和对照组病例各35例,两组在病程、年龄、伴随眩晕的比例、耳聋程度等方面都有可比性(P>0.05)。实验组痊愈8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8.6%,痊愈率为22.9%;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1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4.3%,痊愈率为8.6%。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痊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治疗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方案为患者节约了时间和费用。(2)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两组病例的病程长短与疗效都存在相关性(P<0.05)。两组病例的年龄、耳聋程度与疗效无相关性(P>0.05)。实验组病例发病时伴随眩晕者的疗效差于不伴随眩晕者(P<0.05),而对照组病例是否伴有眩晕与疗效不存在相关性(P>0.05)。实验组的中医证型与疗效无相关性(P>0.05)。实验组病例中未加用高压氧治疗者的疗效好于加用高压氧治疗者(P<0.05)。 结论:(1)中医综合方法治疗突发性聋35例,总有效率为68.6%,痊愈率为22.9%。(2)突发性聋的病程与疗效存在相关性,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就诊时间在2周以内的,效果较好,就诊时间在2周以后的,疗效较差,说明突发性聋一旦发病,需要及时就诊,一旦超过2周时间,预后大多不良。(3)患者年龄、发病时是否伴随眩晕症状及耳聋程度与突发性聋的疗效是否存在相关性,结论尚不明确,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本组资料中观察到,中医综合疗法中加入高压氧使疗效降低,因此对于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聋应慎用。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1977)在《中西结合治疗突发性聋12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特发性突发性聋已是并不少见的疾病。我们在学习祖国医学的基础上,近一年多来应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12例,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导如下:一、诊断标准1.单侧耳突然聋(可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耳堵塞感等症状)。2.发病前无明显病因。3.耳聋多为重度感觉神经性聋。
戴艳红[3](2018)在《鼓室灌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Nrf2作用初探》文中指出第一部分:鼓室灌注甲强龙挽救性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目的:评估鼓室灌注甲强龙挽救性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科2007年4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常规治疗无效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97例。根据一线常规治疗无效后、选择的二线继续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选择鼓室灌注甲强龙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的患者纳入实验组;将仍选择继续常规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发病后、一线治疗前和治疗后、二线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所有治疗结束后3个月均进行了纯音测听检测,根据纯音听阈变化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选择鼓室灌注甲强龙挽救性治疗、纳入实验组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83例,选择继续常规治疗、纳入对照组的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14例;实验组中,起病至鼓室灌注的间隔时间≤15天的患者39例,>15天的患者44例,对照组所有病例起病至继续常规治疗的间隔时间均≤15天;实验组中,起病至灌注间隔≤15天组的总有效率和平均听阈改善值,均优于间隔>15天组;将实验组中起病至灌注间隔≤15天病例的听力恢复与对照组(起病至继续常规治疗间隔均<15天)相比,实验组的总有效率和平均听阈改善值均优于后者;实验组中起病至灌注间隔≤15天的病例中,听力恢复达有效者24例,无效15例,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一线常规治疗前后的PTA改善值,前者显着优于后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听力恢复存在相似的频率特点,即低频听力改善优于中频和高频。结论:起病至鼓室灌注的间隔时间是影响全聋型突发性聋听力恢复的重要因素,一线常规治疗无效后应当及早给予鼓室灌注甲强龙进行挽救性治疗,可促进听力恢复;鼓室灌注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同样存在低频听力恢复优于中频和高频的特点。第二部分: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突发性聋中的作用初探目的:通过突发性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体外增殖抑制试验以及检测PBMC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蛋白表达量,初步探讨Nrf2在突发性聋治疗和预测预后中的作用。方法:(1)突发性聋患者49例,治疗前空腹抽取外周血提取PBMC进行体外增殖抑制试验,观察Nrf2激动剂萝卜硫素(sulforaphane,SUL)和/或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PBMC的增殖抑制作用。(2)突发性聋患者28例,治疗前后分别抽取外周血提取PBMC,正常对照组10例抽取外周血提取PBMC,Peggy Sue微量蛋白法定量检测PBMC中Nrf2蛋白表达量,比较突发性聋组与对照组、突发性聋中有效组与无效组、突发性聋治疗前后PBMC中Nrf2蛋白表达量的差异。结果:(1)SUL组,DEX组和SUL+DEX组的增殖抑制率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DEX组抑制率为3.38%(-1.98%,9.79%),SUL组抑制率为24.12%(7.00%,40.66%),DEX+SUL组抑制率为10.95%(-1.60%,34.97%),比较三组的增殖抑制率,SUL组大于SUL+DEX组(P=0.009),SUL+DEX组又大于DEX组(P=0.014),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2)PBMC中Nrf2蛋白表达量不符合正态分布,用中位数(四分位数)表示。突发性聋组(28例)治疗前PBMC中Nrf2蛋白表达量为0.0245(0.0097,0.4188),对照组(10例)Nrf2蛋白表达量为0.0040(0.0018,0.0161),突发性聋组Nrf2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28例突发性聋患者治疗后有效和无效各14例,有效组Nrf2蛋白表达量为0.0103(0.0080,0.0167),无效组为0.0412(0.0266,0.0474),有效组表达量低于无效组,有极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突发性聋治疗前Nrf2蛋白表达量为0.0245(0.0097,0.0419),治疗后为0.0152(0.0090,0.0376),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820)。结论:(1)Nrf2激动剂SUL对突发性聋患者体外培养的PBMC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率高于DEX,SUL具有用于突发性聋治疗的潜力;(2)突发性聋患者PBMC中Nrf2蛋白表达量反映氧化应激损伤的严重程度,可用于预测突发性聋的听力预后。
段晓欢[4](2008)在《中药耳聋2号冲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中药耳聋2号冲剂治疗突发性聋[中医属暴聋(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本病提供客观依据,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11月至2008年3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药门诊耳鼻喉科就诊的、符合入选条件的突发性聋患者54例(76耳),依据病程长短分为病程小于1周(包括7天)的A区组和病程大于1周的B区组,各区组内的患者依就诊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A区组的观察组19耳,对照组19耳;B区组的观察组19耳,对照组19耳。观察组采用中药耳聋2号冲剂加西药(凯时注射液2ml、维生素B1 100mg、B12500ug)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凯时注射液2ml、维生素B1 100mg、B12500ug)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记录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区组内观察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统计结果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两个区组间的观察组比较结果显示病程对疗效的影响具有显着意义(P<0.05)。结论:本课题研究证明:第一、中药耳聋2号冲剂治疗突发性聋临床疗效肯定:第二、中西药联合治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第三、病程对疗效的影响具有显着意义;第四、突发性聋伴眩晕症状者预后较差;第五、疗前耳聋程度与预后无必然联系;第六、年龄与耳聋疗效存在相关性。
伍映芳[5](2009)在《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献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和背景:突发性耳聋,又称特发性突聋,简称突聋。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是目前医学界对突发性耳聋的病因认识仍无突破性进展,认为主要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代谢障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由于对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明确,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目前治疗主要以改善内耳微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糖皮质激素类及营养神经药物为主。另外,突聋还有一定的自愈率,据国外报导,约有50%-60%的病例在发病的15天内听力可得到不同程度的自行恢复。突发性耳聋的药物干预究竟从何时开始,仍在争论中。而近年的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着,其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具有具有潜在的优势,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1978-2008年发表在国内各大期刊的关于突发性耳聋中医药治疗的现代文献研究,分析目前中医对突聋的治疗现状,探讨其存在的不足,为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初步的循证学依据。方法:通过主题词及自由词两种途径,检索1978-2008年发表在国内各大期刊关于突发性耳聋中医药治疗的现代文献题录,阅读题录、全文进行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治疗方案的内容分析,提取相关信息,总结目前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方法规律。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40篇文献,阅读全文,根据每篇文献设计方案中述及主要的研究对象分类,其中中药汤剂治疗有92篇,占总篇数的27%;中成药治疗有88篇,占总篇数的26%;针灸治疗有58篇,占总篇数的17%;综合治疗有102篇,占总篇数的30.0%结论:1.中药汤剂治疗方面:[1]辨证分型:突发性耳聋的辨证分型主要按虚实分型,其中实证以肝火上炎型、气滞血瘀型、痰火郁结型为多见,虚证以肾精亏虚型为多见。[2]方药治疗:风邪外袭型的4个基本方剂中,普济消毒饮的疗效更值得临床参考和借鉴;肝火上炎、肝阳上亢4个基本治疗方剂中,龙胆泻肝汤疗效较为可靠;肝郁气滞血瘀型提到的5个方剂中,通窍活血汤较适合用于头颅上部的血瘀诸证;肾精亏虚型、肝肾两虚型提到的4个方剂中,以六味地黄丸为底方;痰火郁结型治疗的3个方剂中,温胆汤是在二陈汤基础上加用枳实、竹茹,加味二陈汤和清气化痰丸疗效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脾胃虚弱型中药汤剂治疗的文献一致认为用益气聪明汤。文献提及痰瘀互结型、痰浊中阻型等其他证型的治疗方剂则均为极少数文献的个别报道,其疗效均需要进一步研究。[3]中药组成:开窍药菖蒲应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活血化瘀药川芎。2.中成药治疗方面:[1]单种中成药治疗:葛根素与丹参的疗效比较公认,且文献报道葛根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优于丹参;但是统计纳入文献中各中成药的总有效率得出的结果显示,各中成药治疗疗效不存在显着差异;[2]中成药综合治疗:因有大量的文献认为单种中成药治疗已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中成药的综合治疗有过度治疗的嫌疑;两种不同的中成药联合应用是否会产生疗效的叠加,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针灸治疗方面:[1]从文献报道的疗效来看,各种治疗方案均取得一定疗效;[2]从对文献中提及的穴方进行穴位的统计来看,针灸治疗取穴最多的是听会,其次是翳风,再次是听宫;[3]穴位注射取穴最多的是翳风,其次是听宫,再次是听会;穴位注射的用药尚无统一意见,维生素B12的使用率最高。4.综合治疗方面,以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的文献最多,综合治疗的方案目前尚无趋于一致的意见。
孙玲玲[6](2006)在《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突发性耳聋中医治疗指导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涵义:突发性耳聋也称特发性或特异性耳聋,为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常为中度或重度。其发展过程常较快,几小时至几天,可以伴有耳内鸣响及眩晕。除第Ⅷ颅神经外,一般无其他颅神经症状。以40~60岁成年人发病率最高,其发病多只累及单耳,且春秋季节容易发病。 目的:通过运用TCD对于椎动脉血流情况的观察,以助于临床中的中医辨证,从而指导中医药的治疗。 方法:本研究属于临床前瞻性研究,采用序惯研究的方法。将因听力突然下降而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收住入院,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进行辨证施治,且运用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中成药如脉络宁、丹参注射液等,并辅以中医针灸治疗及西医治疗方法如激素等。治疗10天后,按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疗效。患者入院时纯音测听、声阻抗、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客观评价患者听力水平;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椎动脉血流状态。 结果:在统计中我们发现TCD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CD正常的患者,因此TCD异常的患者临床辨证中当有气滞血瘀的存在,在治疗中尽早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是有意义的,从而证实了TCD对于突聋中医临床治疗的指导性作用。
孙文媛,周绪红[7](2017)在《国内BPPV研究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国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研究的特征和热点,为今后对该病的研究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2015年以前国内关于BPPV研究的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和可视化方法分析文献的时间分布、期刊分布、高产作者分布、研究机构分布、高频主题词以及研究热点分布。结果自1981年到2015年共检索到国内关于BPPV研究的文献922篇(共2 021位作者,涉及研究机构309所),发表于297种期刊上,文献数量整体呈逐步上升趋势,期刊分布较广;核心期刊群尚未完全形成,排名前13种期刊(4.38%,13/297)共发表相关论文292篇(31.67%,292/922),主要发文期刊相对较集中;排名前17位的作者共发表文献222篇(24.08%,222/922),排名前12位的研究机构共发表文献137篇(14.86%,137/922);高产作者大多属于高产机构;通过对主题词的分析发现,BPPV的研究集中在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手法等方面,近几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方向,如:药物治疗和手法治疗的对比分析研究,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继发性BPPV的研究。结论我国关于BPPV的研究逐渐深入,继发于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的继发性BPPV将会成为研究的新重点。
杨振昌,周亚萍,刘哲,朱云玲[8](2001)在《突发性聋的治疗及病因探讨》文中研究表明
张芩娜[9](2003)在《血小板CD62p在突发性聋治疗中的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根据血小板细胞黏附分子CD62p的变化,为突发性聋患者的治疗提供有用的指标。 方法:229例突发性聋患者血小扳CD62p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将血小板CD62p≥2%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施以基础治疗、基础治疗+中医汤药治疗和基础治疗+溶栓(巴曲酶)治疗,观察三种方案的疗效;同样血小板CD62p<2%患者亦施以相应治疗,观察对比临床疗效,评价CD62p在突聋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结果:在血小板CD62p≥2%组中,基础治疗有效率为60.5%,基础治疗+汤药治疗有效率为80.6%,基础治疗+溶栓治疗的有效率为84.6%,三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血小板CD62p<2%组中,基础治疗、基础+中药治疗和基础治疗+溶栓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5%、67.6%、71.8%,差异无显着性。 结论:CD62p≥2%组行基础治疗+中药治疗及基础治疗+溶栓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基础治疗,CD62p可作为临床选择溶栓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参考指标。CD62p<2%组行基础治疗即可,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及毒副作用。
朱丽军[10](2018)在《补肾聪耳方对庆大霉素致聋大鼠耳蜗P38MAPK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实验意在评估补肾聪耳方对药物性耳聋大鼠的治疗作用,同时研究该方剂对细胞凋亡信号通路P38MAPK的影响。通过对比三组大鼠的一般状态、体重变化、听力变化、血cAMP和cGMP的改变、耳蜗病理切片以及耳蜗P38蛋白的表达从而整体的评估补肾聪耳方的治疗作用,以期为临床使用补肾聪耳方防治药物性耳聋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通过ABR听力筛查的SD大鼠(45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中药组及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庆大霉素(100 mg·kg-1·d-1)连续14天的方法制造药物性耳聋大鼠模型,中药组在造模的基础上给予补肾聪耳方灌胃,空白组注射并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三组大鼠一般情况,测量大鼠体重上升的差距,ABR测听力下降幅度。实验第15天取材,测量大鼠血浆cAMP和cGMP含量,使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耳蜗病理改变,采用Western-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耳蜗P38蛋白的含量。结果(1)一般状态评价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一般状态出现改变,空白组大鼠表现正常。中药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均出现了躁动不安,容易受到惊吓,怕人怕物,食量明显减少,但饮水增多,体重增长缓慢,大便干,尿量明显减少等一系列表现。但与模型组大鼠相比,中药组大鼠一般状态明显优于模型组。(2)体重增长幅度三组大鼠两周后体重评估,空白组、模型组和中药三组相比,空白组平均体重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空白组体重增长快(P<0.01),空白组与中药组相比,空白组体重增长快(P<0.01),模型组与中药组相比,中药组体重增加较快(P<0.05)。(3)血浆cAMP和cGMP值比较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cAMP/cGMP值上升(P<0.05),中药组与空白组相比cAMP/cGMP值上升(P<0.05),模型组与中药组相比,模型组cAMP/cGMP值较高P<0.05)。(4)ABR测听比较三组大鼠ABR阈值相比空白组最低,其次是中药组,最后是模型组。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其ABR阈值最低(P<0.01),空白组和中药组相比,其ABR阈值最低(P<0.01);模型组与中药组相比,中药组ABR阈值较低(P<0.01)。(5)耳蜗病理切片比较空白组大鼠耳蜗切片正常。模型组大鼠和中药组大鼠耳蜗病理切片均出现毛细胞数量减少,排列不规则,螺旋神经节数量减少等情况。但整体上看,中药组病理切片相对模型组较好。(6)耳蜗P38蛋白含量Western-Blot与RT-PCR结果均显示:与模型组和中药组相比,空白组P38蛋白的表达偏低(P<0.05),而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P38蛋白的表达相对较低(P<0.05)。结论三组大鼠ABR阈值的情况以及病理切片表明,药物性耳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结合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变化以及cAMP/cGMP值提示模型组与中药组两组大鼠整体状态与中医肾虚证型耳聋相似。中药组大鼠ABR阈值的改善以及耳蜗病理切片结果提示补肾聪耳方对药物性耳聋大鼠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因此采用补肾法治疗药物性耳聋方法可行。三组大鼠耳蜗P38蛋白表达提示庆大霉素所致药物性耳聋发病机制可能与开启MAPK细胞凋亡通道有关。而采用补肾聪耳方能有效抑制P38MAPK通道的开启从而对药物性耳聋起到防治作用。
二、中西结合治疗突发性聋12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结合治疗突发性聋12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突发性聋的治疗现状 |
(一) 中医治疗突发性聋的研究现状 |
(二) 西医治疗突发性聋的研究现状 |
(三) 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聋的研究现状 |
(四) 评价与展望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耳聋程度分级标准 |
(三) 治疗方法 |
(四) 疗效判断标准 |
(五) 对照组的选择 |
(六) 统计分析 |
三、结果 |
(一) 一般资料 |
(二) 疗效 |
(三)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
四、讨论 |
(一) 研究方法分析 |
(二) 疗效分析 |
(三) 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五、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鼓室灌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Nrf2作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第一部分:鼓室灌注甲强龙挽救性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在突发性聋中的作用初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Nrf2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其复杂性(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课题基金项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中药耳聋2号冲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综述 |
一、中医对暴聋的认识 |
1.古代医家对暴聋的认识 |
2.现代医家对暴聋的认识 |
3.暴聋从"瘀"论治的观察研究 |
4.针灸治疗 |
二、现代医学对突发性聋的认识 |
1.流行病学 |
2.病因病机 |
3.临床表现及检查 |
4.突发性聋的西医治疗方法 |
5.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研究概况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1.一般资料 |
2.区组内各组病例的一般情况 |
3.诊断标准 |
4.分级标准 |
5.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
6.安全性评价标准 |
二、试验方法 |
1.试验设计 |
2.药物与剂量 |
3.用药方法 |
4.仪器来源 |
5.试验步骤 |
6.注意事项 |
三、观察项目及指标 |
1.一般情况 |
2.一般体格检查 |
3.影响疗效因素 |
4.疗效性观测 |
四、疗效评定标准 |
1.听力疗效评定 |
2.耳鸣疗效评定 |
3.眩晕疗效评定 |
五、结果与分析 |
1.耳聋症状疗效分析 |
2.耳鸣症状疗效分析 |
3.眩晕症状疗效分析 |
4.疗前耳聋程度与疗效的关系 |
5.年龄与耳聋疗效的关系 |
6.典型病例 |
讨论 |
一、立题依据 |
二、方药论述 |
三、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
四、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1.病程因素 |
2.年龄因素 |
3.是否伴随眩晕症状 |
4.耳聋程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献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 |
一、突发性耳聋的研究概况 |
二、突发性耳聋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
(一) 对病因的认识 |
(二) 对辨证分型的认识 |
(三) 对治疗的认识 |
(四) 结语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一、研究对象 |
二、资料及方法 |
(一) 检索策略 |
(二) 筛选过程 |
三、检索结果 |
(一) 一般情况描述 |
(二) 中药汤剂治疗 |
(三) 中成药治疗 |
(四) 针灸治疗 |
(五) 综合治疗 |
(六) 各年份文献中治疗方案的分布 |
四、讨论 |
五、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突发性耳聋中医治疗指导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综述 |
临床研究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附录 |
(7)国内BPPV研究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方法 |
1.2 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内容 |
2 结果 |
2.1 时间分布统计 |
2.2 期刊分布统计 |
2.2.1 期刊统计 |
2.2.2 前13种期刊发文量 |
2.3 文献作者分布统计 |
2.4 研究机构统计 |
2.5 主题词及热点分布统计 |
2.5.1 高频主题词统计结果 |
2.5.2 时间脉络知识图谱 |
3 讨论 |
(9)血小板CD62p在突发性聋治疗中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致谢 |
(10)补肾聪耳方对庆大霉素致聋大鼠耳蜗P38MAPK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实验一 补肾聪耳方对庆大霉素致聋大鼠听力及耳蜗形态学影响..3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观察指标及意义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实验二 补肾聪耳方对庆大霉素致聋大鼠耳蜗P38蛋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观察指标及检验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西结合治疗突发性聋12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综合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研究[D]. 王湘芸.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6(10)
- [2]中西结合治疗突发性聋12例报告[J].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重庆医药, 1977(S1)
- [3]鼓室灌注激素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及Nrf2作用初探[D]. 戴艳红.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6)
- [4]中药耳聋2号冲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观察[D]. 段晓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8(01)
- [5]中医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文献评价[D]. 伍映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9(11)
- [6]脑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对突发性耳聋中医治疗指导作用研究[D]. 孙玲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4)
- [7]国内BPPV研究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J]. 孙文媛,周绪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7(02)
- [8]突发性聋的治疗及病因探讨[J]. 杨振昌,周亚萍,刘哲,朱云玲. 临床荟萃, 2001(17)
- [9]血小板CD62p在突发性聋治疗中的意义[D]. 张芩娜. 山西医科大学, 2003(02)
- [10]补肾聪耳方对庆大霉素致聋大鼠耳蜗P38MAPK的影响[D]. 朱丽军.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