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1](2018)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指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刘江生[2](2003)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文中指出此文主要内容系作者为陈在嘉,高润霖主编的《冠心病》(2002年出版)的“第五十一章 心脏康复”,卓大宏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的“第七十八章冠心病患者康复”撰写的内容。
刘江生[3](2006)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文中研究说明此文系作者为陈在嘉,高润霖主编的《冠心病》(2002年出版)的"第五十一章心脏康复",卓大宏主编的《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的"第七十八章冠心病患者康复"的2006年修改稿。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4](2016)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冠心病概述1.1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1.2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冠状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杨曾桢[5](2019)在《基于循证的PCI术前访视模式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调查心导管室护士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访视的知识水平和态度倾向,为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提供现实依据。2.调查PCI患者对术前访视的需求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符合患者需求和偏好的访视内容提供参考。3.基于循证方法学结合患者需求、护士态度构建的PCI术前访视模式,为PCI术前访视的实施提供借鉴。方法以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为概念框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心导管室护士PCI术前访视知识、态度情况,掌握PCI患者术前需求现况;在系统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分析PCI术前访视的相关证据,通过头脑风暴法对整合的证据进行组内讨论,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初步拟定术前访视内容,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建立标准化的PCI术前访视内容,最终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数据使用Excel 2013和SPSS 22.0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结果1.心导管室护士的调查共发放问卷528份,回收有效问卷519份,有效回收率98.3%。心导管室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平均得分(59.85±15.91)分;总体及格率64.16%。心导管室护士对实验室检查指标、术前用药、术中配合训练及电离辐射剂量正确率不足50%。不同年龄段、职称、是否为专科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8.44%的心导管室护士认为有必要进行术前访视,85.16%的心导管室护士表示愿意执行。不同年龄段、实施过术前访视的护士对执行PCI术前访视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绝大部分心导管室护士表示术前访视培训很有必要(94.22%),访视宜在术前1日下午进行(65.92%),时间控制在10~20min(51.25%),由心导管室护士负责完成(41.04%),建议访视对象包含家属(91.71%),更青睐于医护联合式访视模式(30.44%)。2.患者需求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84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有效回收率为95.4%。PCI患者需求总分(145.76±21.20)分,标准化得分66.25分。问卷各维度标准化得分情况从高到低分别为相关费用(90.13)、心理支持(79.16)、术前准备(74.40)、术前指导(72.25)、术前访视形式(65.70)、手术过程(57.83)、环境信息(57.16)。需求得分排列前10位的条目分别为口头宣教(单一)、告知家属手术当日如何陪同、医务人员使用鼓励性语言、支架价格、术中用药费用、术中一次性耗材费用、获得同伴支持、手术开始时间、术前深吸气-屏气-咳嗽练习及两种以上访视方式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居住地、医保类型是PCI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的影响因素。3.通过系统的文献检索和质量评价,获得文献29篇(英文12篇,中文17篇),汇总得到了 26条证据,考虑患者的需求情况,初步确立了 PCI术前访视内容。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构建了包含“术前评估、“术前宣教”、“术前指导”3个一级条目、二级条目13项、三级条目58项的PCI术前访视内容,结合护士态度倾向,最终构建PCI术前访视模式。结论1.心导管室护士对术前访视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足,但态度积极,护理管理者应考虑护士态度倾向,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规范的术前访视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判断,促进PCI术前访视的高效落实。2.PCI患者总体上对术前访视有较高需求,其中对相关费用、心理支持等方面需求强烈。PCI术前访视的开展应以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人群开展个性化、多元化、人性化的术前访视,从而提高术前访视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3.基于循证方法学、专家意见、患者需求、护士态度下构建的PCI术前访视模式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PCI术前访视的开展及完善提供参考。
胡振振[6](2020)在《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是危害我国城乡居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CHD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保守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由于外科手术创伤大、恢复慢,PCI已成为治疗CHD患者的主要方法。PCI术后靶病变处再狭窄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随着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的应用,再狭窄的发生率已显着降低,但再狭窄的发生仍有10%。大量研究证实影响PCI术后再狭窄的因素有许多,比如:糖尿病、高脂血症、支架或球囊的种类、病变的类型等。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DCB)是一种继DES之后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它通过将均匀涂于球囊表面的抗增殖药物快速释放于靶病变血管壁处,以达到抗血管内膜增生的目的。DCB在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n stent restenosis,ISR)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治疗包括小血管病变及分叉病变等原位病变时也体现了一定的优势。但是关于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国内外鲜有研究。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纳入2016.01-2019.01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成功行DCB成形术并于我院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冠心病患者134例,根据复查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其中再狭窄组24例,男性17例,平均年龄60.3±11.2岁;无再狭窄组110例,男性84例,平均年龄59.0±10.9岁。两组患者中共计156支血管成功行DCB成形术,其中29支靶血管再狭窄,127支无再狭窄。单因素分析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靶病变特征(靶血管直径、靶病变位置、靶病变长度、预扩张球囊类型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1.患者临床资料中,再狭窄组患者的高血压(66.7%vs43.6%,P=0.041)、糖尿病(58.3%vs 33.6%,P=0.024)及吸烟史(62.5%vs 38.2%,P=0.029)高于无再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靶病变的特征中,与无再狭窄组相比,再狭窄组靶病变长度更长(18.9±5.3mm vs 16.8±4.2mm,P=0.021),切割球囊/棘突球囊预扩张的比例低(48.3%VS 76.4%,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糖尿病(OR=3.002,95%CI:1.164~7.744)、吸烟(OR=2.682,95%CI:1.038~6.949)是患者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靶病变长度(OR=1.113,95%CI:1.012~1.225)是靶病变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切割球囊/棘突球囊预扩张(OR=0.284,95%CI:0.121~0.666)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糖尿病、吸烟、靶病变长度是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DCB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切割球囊/棘突球囊预扩张是其保护因素。
潘淑红[7](2017)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文中指出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2014年8月—2015年12月期间在该院行PTCA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该次的研究观察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手术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为95.0%,显着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结论对行PTCA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着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谢喜英,张果,赵新培[8](2021)在《优质护理干预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术后低血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7月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低血压的发生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周负性心理状态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低血压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徐雯,孙海英,张娅娅,陈晓锋,陶丹[9](2015)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6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选患者根据护理侧重点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n=32)和对照组(n=32),对照组采取随机对症护理,干预组着重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着(P<0.05)。介入治疗后,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χ2=6.348,P<0.05)。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达12.50%,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达31.2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围术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10](2020)在《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文中提出马方综合征(Marfan syndrome,MFS)是常染色显性遗传的结缔组织病,同时累及心血管、肺、眼、骨骼肌肉等多个系统[1]。90%的MFS患者在10~12年内发生主动脉事件。主动脉扩张形成动脉瘤或夹层导致破裂成为MFS患者的最常见死因。如果未接受有效治疗,平均寿命不超过45岁。有效的外科干预改善了MFS患者的预后[2]。随着研究的深入,应用药物预防MFS主动脉扩张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论文提纲范文)
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 |
1 冠心病概述 |
1.1 冠心病的定义 |
1.2 冠心病的解剖及病理生理学机制 |
1.3 冠心病的临床分型 |
1.3.1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
1.3.1.1隐匿型冠心病 |
1.3.1.2稳定型心绞痛 |
1.3.1.3缺血性心肌病 |
1.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1.3.2. 1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3.2.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
1.3.2. 3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1.4 冠心病的流行病学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冠心病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改善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钙通道阻滞剂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 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 替格瑞洛 |
2.2.4抗凝药物 |
2.2.5 β受体阻滞剂 |
2.2.6 他汀类药物 |
2.2.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2.2.8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2.3 用于冠心病的相关中成药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3.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概念 |
3.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3.2.1 诊断 |
3.2.2 鉴别诊断 |
3.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 |
3.3.1 低危患者 |
3.3.2 中危患者 |
3.3.3 高危患者 |
3.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 2 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5 调脂治疗 |
3.6 其他治疗 (表3-5) |
3.7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 |
3.7.1 一般治疗 |
3.7.2 抗缺血治疗 (表3-7) |
3.7.3 抗血小板治疗 (图3-8) |
3.7.4 抗凝治疗 (表3-11, 表3-12, 表3-13) |
4 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 |
4.1 概述 |
4.2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4.3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评估 |
4.3.1 临床评估 |
4.3.2 负荷试验 |
4.3.3 左心室功能 |
4.3.4 单电子发射CT成像 |
4.3.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
4.3.6 冠状动脉造影 |
4.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原则 |
4.4.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4.2 循证药物治疗 |
4.4.3 血运重建 |
4.5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5.1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5.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定义 |
5.2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病因与机制 |
5.2.1内皮功能不全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 |
5.2.2 炎性因子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微血管性心绞痛的临床表现 |
5.4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微血管性心绞痛的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硝酸酯类药物 |
5.5.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5.5.4他汀类药物 |
5.5.5 尼可地尔 |
5.5.6 钙通道阻滞剂 |
5.5.7 其他药物 |
5.5.8 中成药 |
5.6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定义 |
6.1.1完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2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3心绞痛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2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机制 |
6.2.1 血浆内啡肽升高 |
6.2.2 致痛物质未达到痛阈 |
6.2.3 疼痛信号神经的改变对心绞痛的影响 |
6.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降压治疗原则 |
7.1.3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4 血压目标管理 |
7.1.5 药物推荐 |
7.1.6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风险评估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前提 |
7.3.2 规范抗栓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2. 1《2014年欧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 (或) 接受经皮冠脉/瓣膜介入治疗联合共识》相关推荐 (表7-14) 。 |
7.3.2. 2《2016年ESC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相关推荐 (表7-15, 图7-2, 图7-3) |
7.3.2. 3《老年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诊治中国专家建议 (2016) 》相关推荐 |
7.3.2. 4 华法林及新型口服抗凝药的应用 |
7.3.2. 5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管理 |
7.4 冠心病合并瓣膜性心脏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 4 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与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2.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 |
7.5.2. 1. 1 抗栓药物致颅内出血的机制:颅内出血 |
7.5.2. 1. 2 抗栓治疗的出血风险评估:对于ACS患 |
7.5.2. 1. 4 冠心病患者缺血相关评估及意义:当颅 |
7.5.2.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7.5.3 具体治疗方案 |
7.5.3. 1 抗血小板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石。 |
7.5.3. 3 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 |
7.5.3. 4 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 3 临床常用溶栓药物及用法 |
7.6.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质子泵抑制剂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障碍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
7.9.7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预防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7.1 0. 1 概述 |
7.1 0. 2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和分期 |
7.1 0.2.1 定义 |
7.1 0.2.2 分期 |
7.1 0. 3 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合理药物治疗 |
7.1 0.3.1 抗栓药物治疗 |
7.1 0.3.1. 1 溶栓治疗:尽管直接PCI是STEMI患 |
7.1 0.3.1. 2 抗凝治疗 |
7.1 0.3.1. 3 抗血小板治疗 |
7.1 0.3.2 他汀类药物 |
7.1 0.3.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1.5.1 一般治疗 |
7.1 1.5.2 抗缺血治疗 |
7.1 1.5.3 调脂治疗 |
7.1 1.5.4 β受体阻滞剂 |
7.1 1.5.5 硝酸酯类药物 |
7.1 1.5.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7.1 2.2.1 |
7.1 2.2.2 诊断 |
7.1 2.2.3 治疗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7.1 2.3.1 |
7.1 2.3.2 诊断 |
7.1 2.3.3 治疗 |
7.1 2.3.4 特殊情况管理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钙通道阻滞剂 |
7.1 4.2.8 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7.1 5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
7.1 5. 1 概述 |
7.1 5.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7.1 5.1.1 冠心病诊断方法见本书相关章节。 |
7.1 5.1.2 外周动脉疾病诊断方法 (图7-11) |
7.1 5. 3 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治疗 |
7.1 5.3.1 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治疗 (表7-40) |
7.1 5.3.2 缓解症状的治疗 (表7-41)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诊断 |
8.1.2. 2 美国心脏协会制定的冠状动脉瘤分类 |
8.1.3. 1 阿司匹林 |
8.1.3. 2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
8.1.3. 3 冠状动脉瘤的治疗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筛查 |
8.2.3 诊断 |
8.2.4 调脂药物治疗 |
8.2.4. 1 调脂治疗原则FH目前尚不能在精准诊 |
8.2.4.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4.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表8-2) |
8.2.4. 5 联合治疗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 |
8.3.1. 1 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相关中成药治疗 |
9.1 中医分型及用药 |
9.1.1 心血瘀阻 |
9.1.2 痰浊内阻 |
9.1.3 气滞血瘀 |
9.1.4 气虚血瘀 |
9.1.5 寒凝血瘀 |
9.1.6 瘀热互结 |
9.1.7 气阴两虚 |
9.1.8 心肾阳虚 |
9.1.9 心肾阴虚 |
9.2 中药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9.2.1 抗血小板作用 |
9.2.3 改善冠状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
9.2.4 抗氧化及炎性反应作用 |
9.2.5 改善冠心病患者精神焦虑及抑郁状态的作用 |
9.2.6 改善缺血性心律失常作用 |
1 0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1 0.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1 0.3 冠心病介入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1 0.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3)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节概述 |
一、定义 |
二、发展简史 |
(一)欧美的心脏康复医学史[4] |
(二)我国的心脏康复医学史[4] |
第二节运动疗法 |
一、运动生理 |
(一)心血管系统 |
(二)呼吸系统 |
(三)肌肉系统 |
二、运动试验 |
(一)心脏负荷运动试验在心脏康复中的作用 |
(二)运动试验在心血管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
(三)气体代谢运动试验 |
三、运动处方[4] |
(一)热身期 |
(二)锻炼期 |
(三)恢复期 |
第三节饮食调节 |
一、饮食对血脂、冠心病的影响 |
(一)动物试验 |
(二)流行病学调查 |
(三)脂肪酸及其有关的研究 |
二、饮食调节(干预)的效果 |
三、饮食调节原则 |
(一)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开始治疗标准值及治疗目标值 |
(二)保健饮食营养素推荐标准 |
第四节心理康复[4] |
一、心理行为因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
(一)A型行为与冠心病 |
(二)心理因素与心血管事件 |
(三)心理因素与康复 |
二、心理调整 |
第五节戒烟 |
一、吸烟的流行病学研[21] |
二、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致病的机理 |
(一)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 |
(二)吸烟增加冠心病危险的可能机理 |
三、吸烟的评估 |
(一)病人吸烟上瘾的水平 |
(二)戒烟史 |
(三)家人对戒烟的支持 |
(四)心理社会状况 |
(五)饮酒史 |
四、戒烟的实施 |
(一)教育、咨询 |
(二)充分利用医院的环境动员戒烟 |
(三)帮助制定戒烟方法 |
(四)增加和戒烟者的接触 |
(五)尼古丁替代治疗 |
(六)运动 |
(七)防止复发措施 |
第六节冠心病康复疗法的实施 |
一、调脂治疗 |
(一)血脂评价 |
(二)开始饮食、药物治疗的血脂及其治疗目标水平 |
(三)调脂治疗步骤 |
二、高血压的干预 |
(一)高血压的评价 |
(二)高血压干预的实施 |
二、运动疗法[24] |
(一)运动疗法的效果 |
(二)运动疗法的安全性、监护和合并症的预防 |
(三)适应证 |
(四)绝对禁忌证 |
(五)运动处方 |
四、减肥 |
(一)流行病学调查[26] |
(二)肥胖与冠心病的关系 |
(三)减肥前的评估 |
(四)减肥的实施 |
五、综合康复疗法[4] |
六、恢复工作 |
(一)影响恢复工作的因素 |
(二)复工时间 |
(三)复工率 |
第七节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 |
一、康复疗法的意义和作用机制 |
(一)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疗法的作用 |
(二)急性心肌梗塞康复疗法的作用机制 |
二、急性心肌梗塞后病人预后危险分级[29] |
1.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性分层表 |
2.冠心病人心脏康复危险性分层表的补充说明 |
三、心脏康复程序和临床流程 |
(一)心脏康复程序 |
(二)临床流程 |
(三)急性心血管事件恢复期的划分 |
(四)康复程序分类 |
(五)心脏康复工作人员 |
(六)心脏康复设施和设备 |
四、住院和过渡性设施中的心脏康复 |
(一)住院康复 |
(二)过渡性康复程序 |
五、门诊康复程序 |
(一)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评价 |
(二)教育、咨询 |
(三)运动 |
第八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康复 |
一、概况 |
(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 |
(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康复医疗的作用 |
(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适应证 |
(五)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近期死亡率和合并症 |
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康复医疗 |
(一)住院心脏康复 |
(二)过渡性心脏康复及门诊心脏康复 |
第九节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康复 |
一、概况 |
(一)定义 |
(二)简史 |
(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疗效 |
(四)合并症及冠状动脉再狭窄 |
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的康复疗法 |
第十节心血管病人性功能障碍的康复[48,49] |
一、性功能障碍 |
(一)男性性功能障碍 |
(二)女性性功能障碍 |
二、心血管病人性活动的机体反应 |
三、心血管病患者性活动危险性分层 |
四、心血管病人恢复性活动的指征 |
五、降低性生活危险性的治疗 |
(一)咨询 |
(二)运动疗法的效果 |
(三)药物 |
六、恢复性功能 |
(一)矫正危险因素 |
(二)心理及药物治疗(一线治疗)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冠心病概述 |
1.1 定义 |
1.2 解剖及病理生理机制 |
1.3 临床分型 |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
1.5 危险因素及预防 |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
2.1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 |
2.1.1 β受体阻滞剂 |
2.1.2 硝酸酯类药物 |
2.1.3 CCB |
2.1.4 其他治疗药物 |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
2.2.1 阿司匹林 |
2.2.2 氯吡格雷 |
2.2.3替格瑞洛 |
2.2.4 β受体阻滞剂 |
2.2.5 他汀类药物 |
2.2.6 ACEI或ARB |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
3.1 定义 |
3.2 危险分层 |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3.3.1 诊断 |
3.3.2 鉴别诊断 |
3.4 治疗策略 |
3.4.1 治疗原则和目标 |
3.4.2 STEMI的治疗 |
3.4.2. 1 住院后初始处理 |
3.4.2.2溶栓治疗 |
3.4.2. 3 抗栓治疗 |
3.4.2. 4 抗心肌缺血 |
3.4.2. 5 调脂治疗 |
3.4.2. 6 其他治疗 |
3.4.3 UA及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治疗 |
3.4.3. 1 一般治疗 |
3.4.3. 2 抗缺血治疗(具体推荐见表1) |
3.4.3. 3 抗血小板治疗(表2) |
3.4.3. 4 抗凝治疗 |
4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合理用药指南 |
4.1 诊断与鉴别诊断 |
4.2 病情评估 |
4.2.1 临床评估 |
4.2.2 负荷试验 |
4.2.3 左心室功能 |
4.2.4 心肌缺血成像(SPECT) |
4.2.5 冠状动脉CTA |
4.2.6 冠状动脉造影 |
4.3 治疗原则 |
4.3.1 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 |
4.3.2 循证药物治疗 |
4.3.3 血运重建 |
4.4 药物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
4.4.1 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治疗的药物 |
4.4.2 预防危险事件治疗的药物 |
5 微血管性心绞痛 |
5.1 定义 |
5.2 病因与机制 |
5.2.1 内皮功能不全及MCD |
5.2.2 炎性反应 |
5.2.3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失调 |
5.2.4 雌激素水平紊乱 |
5.2.5 冠状动脉慢血流综合征 |
5.2.6 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
5.3临床表现 |
5.4 诊断及鉴别诊断 |
5.5 药物治疗 |
5.5.1 β受体阻滞剂 |
5.5.2 CCB |
5.5.3 硝酸酯类药物 |
5.5.4 ACEI |
5.5.5 他汀类药物 |
5.5.6 其他药物 |
5.6 非药物治疗 |
6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
6.1 定义及分型 |
6.1.1 完全SMI |
6.1.2心肌梗死后的SMI |
6.1.3 心绞痛伴SMI |
6.2 可能机制 |
6.3 诊断 |
6.3.1 动态心电图 |
6.3.2 心电图运动试验 |
6.3.3 负荷超声心动图 |
6.3.4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6.4 预防及治疗 |
6.4.1 预防 |
6.4.2 治疗 |
7 冠心病特殊合并症的用药治疗原则 |
7.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
7.1.1 概述 |
7.1.2 药物选择 |
7.1.2. 1 降压治疗的启动 |
7.1.2. 2 目标管理 |
7.1.2. 3 药物推荐 |
7.1.3 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
7.2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 |
7.2.1 概述 |
7.2.2 冠心病合并急性心力衰竭 |
7.2.2. 1 发病机制 |
7.2.2. 2 诊断及评估 |
7.2.2. 3 药物治疗 |
7.2.3 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 |
7.2.3. 1 发病机制 |
7.2.3. 2 诊断及评估 |
7.2.3. 3 药物治疗 |
7.3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 |
7.3.1 概述 |
7.3.2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评估 |
7.3.3 规范抗栓治疗是平衡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血栓和出血风险的关键 |
7.3.3. 1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3. 2 NSTE-ACS合并心房颤动的抗栓治疗 |
7.3.3. 3 STEMI合并心房颤动行直接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
7.3.4 NOAC |
7.3.4. 1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
7.3.4. 2 直接因子Ⅹa抑制剂 |
7.3.5 注意事项 |
7.4 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疾病 |
7.4.1 概述 |
7.4.2 一般药物治疗 |
7.4.2. 1 主动脉瓣反流 |
7.4.2. 2 主动脉瓣狭窄 |
7.4.2. 3 二尖瓣反流 |
7.4.2.4二尖瓣狭窄 |
7.4.2. 5 三尖瓣反流 |
7.4.2. 6 三尖瓣狭窄 |
7.4.3 抗凝治疗 |
7.4.3. 1 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心房颤动 |
7.4.3. 2 瓣膜置换术后 |
7.5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 |
7.5.1 概述 |
7.5.2 流行病学 |
7.5.3 冠心病合并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原则 |
7.5.3. 1 冠心病合并出血性脑卒中是否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 |
7.5.3. 2 冠心病合并缺血性脑卒中/TIA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
7.5.4 一般治疗 |
7.5.4. 1 抗血小板治疗 |
7.5.4.2降压治疗 |
7.5.4. 3 他汀类药物治疗 |
7.5.4.4其他 |
7.6 冠心病合并肺栓塞 |
7.6.1 概述 |
7.6.2 稳定性冠心病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2. 1 初始抗凝治疗 |
7.6.2. 2 溶栓治疗 |
7.6.2.3长期抗凝治疗 |
7.6.3 ACS合并急性肺栓塞 |
7.6.4 PCI合并急性肺栓塞 |
7.7 冠心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7.7.1 概述 |
7.7.2 COPD影响冠心病的发病机制 |
7.7.3 冠心病合并COPD的药物治疗 |
7.7.3. 1 β2受体激动剂 |
7.7.3. 2 β受体阻滞剂 |
7.7.3. 3 他汀类药物 |
7.8 冠心病合并消化道出血 |
7.8.1 概述 |
7.8.2 抗血小板药物与PPI联用 |
7.8.2. 1 抗血小板药物损伤消化道机制 |
7.8.2. 2 PPI |
7.8.3 消化道出血风险评估与预防策略 |
7.8.4 消化道出血的处理 |
7.8.4. 1 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
7.8.4. 2 药物治疗 |
7.8.4. 3 内镜止血治疗 |
7.8.5 止血后治疗药物选择 |
7.9 冠心病合并肝功能异常 |
7.9.1 概述 |
7.9.2 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
7.9.3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改变 |
7.9.4 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用药原则 |
7.9.5他汀类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 |
7.9.6 他汀类药物在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应用 |
7.9.8 他汀类药物所致肝损害的治疗 |
(1)非特异性抗炎药:代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异甘草酸镁等。 |
(2)解毒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谷胱甘肽、硫普罗宁。 |
(3)肝细胞膜修复保护剂:代表药物为多烯磷脂酰胆碱。 |
(4)抗氧化类药物:代表药物为水飞蓟宾。 |
(5)利胆类药物:代表药物为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
7.9.9 其他冠心病常用药物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影响 |
7.1 0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脏病 |
7.1 0. 1 CKD的定义和分期 |
7.1 0.1.1 CKD的定义 |
7.1 0.1.2 CKD的分期 |
7.1 0. 2 冠心病合并CKD患者的药物治疗 |
7.1 0.2.1 抗栓治疗 |
7.1 0.2.2 他汀类药物 |
7.1 0.2.3 抗缺血治疗 |
7.1 1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 |
7.1 1. 1 概述及流行病学 |
7.1 1. 2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
7.1 1. 3 临床特点 |
7.1 1. 4 诊断 |
7.1 1. 5 治疗 |
7.1 2 冠心病合并甲状腺疾病 |
7.1 2. 1 概述 |
7.1 2. 2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
7.1 2.2.1 流行病学 |
7.1 2.2.2 一般治疗 |
7.1 2.2.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2. 3 冠心病合并临床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
7.1 2.3.1 流行病学 |
7.1 2.3.2 一般治疗 |
7.1 2.3.3 特殊治疗推荐 |
7.1 3 冠心病合并风湿免疫疾病 |
7.1 3. 1 概述 |
7.13.2药物治疗推荐 |
7.1 4 冠心病合并外科手术 |
7.1 4. 1 概述 |
7.1 4. 2 药物选择 |
7.1 4.2.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2.2 他汀类药物 |
7.1 4.2.3 ACEI或ARB |
7.1 4.2.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2.5 抗血小板药物 |
7.1 4.2.6 抗凝药物 |
7.1 4.2.7 CCB |
7.14.2.8α2受体激动剂 |
7.1 4. 3 注意事项 |
7.1 4.3.1 β受体阻滞剂 |
7.1 4.3.2 他汀类药物 |
7.1 4.3.3 ACEI |
7.1 4.3.4 硝酸酯类药物 |
7.1 4.3.5 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
8 冠心病特殊类型的用药治疗原则 |
8.1 川崎病所致冠状动脉病变 |
8.1.1 概述 |
8.1.2 临床诊断 |
8.1.2. 1 KD合并CAL的诊断 |
8.1.2. 2 AHA制定的CAA分类 |
8.1.3 药物治疗 |
8.1.3. 2 大剂量IVIG |
8.1.3. 3 CAA治疗 |
8.1.3. 4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
8.1.3. 5 其他药物 |
8.1.4 预后及随访 |
8.2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所致冠心病 |
8.2.1 概述 |
8.2.2 诊断 |
8.2.3 调脂药物治疗 |
8.2.3. 1 调脂治疗原则 |
8.2.3. 2 调脂药物开始时间 |
8.2.3. 3 调脂药物治疗目标 |
8.2.3. 4 调脂药物种类及选择 |
8.3 非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
8.3.1 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 |
8.3.1.1疾病概述 |
8.3.1.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2 冠状动脉肌桥 |
8.3.2. 1 疾病概述 |
8.3.2. 2 药物治疗策略 |
8.3.3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
8.3.3. 1 疾病概述 |
8.3.3. 2 药物治疗策略 |
9 冠心病常用药物用药小结 |
9.1 冠心病一级预防常用药物 |
9.1.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的常用药物 |
9.1.2 调脂治疗的常用他汀类药物 |
9.2 冠心病二级预防常用药物 |
9.3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术期抗凝及溶栓治疗常用药物 |
9.4 冠心病合并其他疾病的用药 |
(5)基于循证的PCI术前访视模式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操作性定义 |
4 概念框架 |
5 研究设计 |
第二部分 心导管室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态度现况调查 |
1 研究对象 |
1.1 抽样方法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调查工具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PCI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抽样方法及样本量估计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调查工具 |
2.3 质量控制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第四部分 基于循证初步构建PCI术前访视内容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检索证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4 证据质量评价标准 |
1.5 证据的质量评价过程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证据的一般情况 |
2.3 文献的质量评价 |
2.4 证据汇总 |
3 讨论 |
第五部分 德尔菲专家咨询确立PCI术前访视内容 |
1 咨询对象 |
1.1 专家的人数 |
1.2 专家的遴选标准 |
2 方法 |
2.1 成立研究小组 |
2.2 咨询问卷的形成 |
2.3 专家咨询的实施 |
2.4 质量控制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创新之处 |
2 不足之处 |
3 下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附录二 综述 |
附录三 心导管室护士对PCI术前访视知识及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伦理审批表 |
附录五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前访视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六 约翰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定工具 |
附录七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
附录八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前访视内容的构建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
附录九 致谢 |
附录十 个人简介 |
(6)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7)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手术方法 |
1.2.2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判 |
1.4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结论 |
3.1 急性心肌梗死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3.1.1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3.1.2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
3.2 护理体会 |
3.3 护理效果 |
(8)优质护理干预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组标准 |
1.3 护理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术后心理状态比较 |
2.2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低血压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9)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 SAS 和 SDS 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
2.3 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比较 |
3 讨论 |
(10)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方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概述 |
2.药物治疗现状 |
3.思考与展望 |
四、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06)
- [2]冠心病患者的康复[J]. 刘江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S1)
- [3]冠心病患者的康复(2006年版)[J]. 刘江生.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6(S1)
- [4]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J].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06)
- [5]基于循证的PCI术前访视模式的构建研究[D]. 杨曾桢. 贵州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冠状动脉原位病变在药物涂层球囊成形术后靶病变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D]. 胡振振. 郑州大学, 2020(02)
- [7]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的护理[J]. 潘淑红. 系统医学, 2017(18)
- [8]优质护理干预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术后低血压的效果观察[J]. 谢喜英,张果,赵新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11)
- [9]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徐雯,孙海英,张娅娅,陈晓锋,陶丹. 中国现代医生, 2015(02)
- [10]药物治疗与预防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扩张-基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进展[J]. 陈苏伟,陈宏,钟永亮,乔志钰,里程楠,葛翼鹏,于海,朱俊明,孙立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12)
标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方法;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硬化; 冠状动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