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优432在上虞试验中表现良好

协优432在上虞试验中表现良好

一、协优432在上犹试种表现良好(论文文献综述)

汪玥[1](2019)在《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山区抗病性鉴定及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稻瘟病和稻曲病是危害安徽省皖南山区水稻生产的两种主要病害。在防治水稻病害的众多方法中,效果最好、安全性最强的一种方式就是培育抗病品种。但病菌本身种类较多,存在明显的分化现象,培育好的抗病品种在推广过程中,极有可能会丧失抗性,因此,在筛选水稻抗病品种时,需要有效鉴定水稻田间抗性。针对审定品种,本文连续四年对田间病圃进行抗病性鉴定,对审定品种的稻曲病抗性和稻瘟病抗性进行准确评估。主要结果如下:(1)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中粳稻、晚粳稻五个类型水稻品种的稻瘟病抗性存在十分显着的差异,而早籼稻的感病频率最明显,晚粳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在10个选育的水稻品种中,对稻瘟病高抗的品种为新优188和当育粳10号;中抗品种为Ⅱ优838、嘉兴8号以及1148;感病品种为协优92、竹青早、嘉兴早。(2)当水稻品种不同时,该水稻的稻曲病抗性也存在差异性,早籼稻、中籼稻、晚籼稻、中粳稻、晚粳稻五个类型水稻在焦村镇具有十分显着的稻曲病抗性差异,这5种水稻的感病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晚籼稻>中籼稻>早籼稻>中粳稻>晚粳稻。相对来说粳型品种比籼型品种对稻曲病抗性更好。在10个水稻品种中,对稻曲病高抗的品种为新优188、当育粳10号、Ⅱ优838;中抗品种为嘉兴8号、1148、天协1号、当粳8号、协优92、竹青早、嘉兴早。

富昊伟[2](2008)在《水稻伽玛射线辐射诱变:突变体质量保证与若干重要突变性状的研究》文中指出四十多年来,辐射诱变技术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中取得了卓越成就。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诱发突变体更加受到重视。γ射线作为行之有效的水稻突变体诱发手段,也被应用于基因组学的研究。本研究选用三份特殊的水稻遗传材料进行诱变处理和选育突变体。研究了入选突变体的真实来源,在比较突变体和亲本微卫星标记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的突变体质量控制方法。此外,通过对黄叶材料的诱变处理,探讨了互作基因突变体的选育和基本特性;通过培育和研究长穗颈(eui)突变体,探讨了其应用于杂交水稻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生育期这类常见突变体,探讨了利用突变技术改良数量性状进而培育新品种的育种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采用100、200、300、400Gy剂量γ射线分别处理黄叶品种黄玉B、Bt转基因水稻科龙B和BT110的干种子,发现辐照处理可使M1植株结实率显着降低,300、400Gy还使株高显着降低,但基因型之间存在差异。M2代长穗颈、谷色金黄等质量性状的单株诱发突变频率在10-4数量级,但叶色、生育期性状的频率在10-3数量级。对带叶色标记的黄玉B M2群体中绿叶植株的观察,证实存在0.81%的异源窜粉植株,从而证实天然异交可能是M2群体中中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对从科龙B后代选到的早熟单株后代的潮霉素叶面喷施检测证实,非真实突变体可占选择变异体的25.0~42.1%,显着高于该性状的诱发突变频率。(二)经真实性鉴定的三组突变体(科龙B早熟突变体Kr1,Kr2,Kr3;BT110早熟突变体M110;黄玉B的3份叶色或谷色突变体欣玉B、金玉B和翠玉B)为材料,开展了突变体与亲本间全基因组SSR组型差异的研究。所分析的353个SSR标记在水稻品种间和亚种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多态性(5.57~68.22%),但诱发突变体和亲本之间没发现任何差异。突变体和相应亲本的SSR组型完全一致。随后,对另外8组突变体与亲本的SSR组型的比较进一步证实该发现。在假设品种间SSR标记多态性最低值为5%前提下,参考前人在其它作物中发现的SSR突变频率的上限,以95%和99%为置信区间,鉴别突变体真伪需要分别检测59对和90对SSR标记。据此提出了应用SSR标记分析建立对γ射线诱发突变体进行质量控制的技术体系。(三)在经200Gy处理的黄玉B M2代穗行中发现了1份翠绿叶突变体,经加代选择定型并命名为翠玉B。翠玉B苗期、分蘖期、穗期的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比黄玉B提高87.0、51.6、59.1%;比龙特浦B(黄玉B亲本)减少32.4、38.5、32.4%;龙特浦B、翠玉B、黄玉B在田间叶色明显表现为绿色、翠绿、黄色,差异显着,可用目测鉴定。早粳R/翠玉B F1叶色表现与早粳R一致,说明早粳R的绿叶性状对翠玉B的翠绿叶性状具有遮盖作用;在其F2群体中出现了绿叶、翠绿叶及黄叶单株,统计分析符合12∶3∶1的分离比例,证实翠绿叶性状由两对独立的基因控制。在109个翠绿叶单株产生的F3代株系中,74个株系表现翠绿叶和黄叶的分离,35个表现翠绿叶不再分离,符合2∶1理论值,进一步证实翠绿叶和黄叶互相独立遗传。在绿叶×翠绿叶的F2群体中出现亲本没有的黄叶表现型及翠叶源自黄玉B诱发突变两个证据,支持翠绿叶基因是黄叶基因的上位基因突变,将翠玉B的该显性上位基因命名为VG(t)。利用早粳R/翠玉B的F2群体中52个黄叶和35个翠绿叶纯合基因型构建了2个基因池对VG(t)进行定位研究,对353个SSR标记的检则发现RM492在亲本和基因池间均有差异,但该标记在对构建基因池的全部单株进行分析时,未能发现存在连锁现象,定位实验尚在继续进行。(四)对由不同材料中获得的3个长穗颈(eui)突变体欣玉B-100、欣玉B-300和e龙B的农艺性状观察证实,突变体主要表现为顶部1、2、3节间的长度较亲本呈极显着伸长,4、5、6节间呈伸长趋势但统计分析未达显着。遗传研究证实它们的长穗颈性状均受1对等位eui基因控制。比较欣玉B和外源GA3对亲本黄玉B节间伸长效应发现,欣玉B的节间伸长效应达到405g/hm2外源GA3施用的效果。此外还证实对欣玉B继续施用GA3会致使第3节间显着伸长。在喷水加湿处理下,eui突变体的穗萌率在25.0-26.7%,而亲本的穗萌率在3.9-4.6%,F1的穗萌率在13.2-14.5%,表明eui突变会促进穗上发芽。欣玉B和e龙B在与不育系杂交、回交过程中,不育单株的可育性不断增加;欣玉B转育的BC1、BC2代的套袋自交结实率达到11.39%和11.41%,是黄玉A(2.48%)的4.59、4.60倍;黑染花粉率分别为30.87%和29.12%,分别是黄玉A(9.46%)的3.26、3.08倍。该趋势在用e龙B转不育系时表现完全一致。这些结果表明,虽然eui突变不育系在制、繁时可以减少外源GA3的使用,但是也存在可能导致穗上发芽频率提高、不育系花粉育性提高等不利效应。(五)对科龙B及BT110的生育期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亲本比较发现,生育期突变体的结实率、每穗粒数、株高、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总体上均和亲本存在显着差异。通过对F2分离群体的研究表明,科龙B的8个生育期突变均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等位性测验证实,4个早熟突变体携带互为等位的突变基因,4个迟熟突变体也携带互为等位的突变基因。短日照试验证实BT110的早熟突变体CRD2、CRD5的短日促进率分别为22.1%和19.8%,和典型感光的亲本BT110的38.8%有极显着差异,说明CRD2和CRD5已突变为弱感光品种。在此基础上,对隐性单基因控制的诱发生育期突变体在杂交水稻高产制种上的应用价值作了分析。(六)通过对黄玉B的诱变处理,获得了翠玉B和金玉B两个突变体;以野败型胞质的黄玉A为不育胞质的供体,翠玉B和金玉B分别为轮回亲本连续回交,育成了带翠绿叶标记的翠玉A和带黄叶叶色和金黄色谷壳标记的金玉A。观察表明除突变性状外,它们在农艺性状、不育性等方面和黄玉A相似。通过紫兴05B和金玉B杂交选育保持系的方法,育成了一份优质、长粒、高柱头外露率的带黄叶标记的保持系紫金46B,以黄玉A为不育胞质的供体,经连续回交转育成不育系紫金46A,对其特性的观察表明紫金46A具有败育彻底、大穗长粒、外观米质优、高柱头外露率(75.1%)等特点。

熊爱生[3](2007)在《标记基因的克隆、化学合成和体外定向分子进化及其在果树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标记基因是一种用来筛选和鉴定转化细胞、组织和转基因植株的DNA片段,包括起富集转化细胞作用的选择基因和易于检测表达产物的报告基因。抗生素类和抗除草剂类是当前转基因作物中采用的选择标记基因。目前常用的报告基因主要包括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gus)、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荧光素酶基因(Lu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和冠瘿碱合成酶基因等。植物转基因中最广泛应用的报告基因是gus。转基因作物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其外源基因的逃逸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使用安全的标记基因和报告基因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是发现和改造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方法,提供了一种高效获得多样性的方法。DNA改组是重要的体外分子进化技术,结合高通量筛选在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化学工业、基因治疗、疫苗、蛋白药物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许多体外分子进化的新策略和新方法层出不穷。DNA改组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体外分子进化技术在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推动下,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推理设计是基于基因和蛋白质信息进行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的改造,作为基因和蛋白质体外快速改造有其重要的一面。化学法合成DNA是生物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工程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化学法合成基因提供了一种改造基因,阐明基因功能,分析蛋白质-核酸相互作用的强有力手段,通过化学法合成和改造后能够实现高表达,也是消除多个点突变的好方法。近年来化学法合成DNA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合成较长DNA序列成为可能。随着化学合成寡核苷酸链广泛的用于各类引物、基因全合成、DNA芯片等领域,实现了合成寡核苷酸链的小型化,自动化及高通量化。诞生了一些界面友好的设计基因软件。基因全合成自从出现后一直就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重叠延伸PCR合成基因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两步PCR的简单高效经济合成长DNA序列方法:PTDS。该方法主要涉及两步:首先通过12个长度60 nt且20 nt重叠的寡核苷酸,使用高保真的DNA聚合酶pfu合成4个长度为500 bp左右的的DNA片段;其次通过第一步PCR产物作为模板,使用最外侧的引物和高保真DNA聚合酶pyrobest进行第二步的PCR扩增,从而合成完整的目的抗虫基因vip3aI。另外进一步通过改良的PCR精确合成方法(PAS)合成了一编码普鲁兰酶的pulA基因和一编码耐高温β-葡萄糖苷酸酶的Tm-gus基因。大肠杆菌的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是一个使用广泛的报告基因。由于其具有检测灵敏,酶性质稳定,完善的酶学分析方法和可见的表型等特点,已经成为研究体外分子进化技术的一个好的模式。本文建立了一个高通量β-葡萄糖苷酸酶基因的体外分子进化体系,并通过该高通量体系获得了一个较野生型显着耐受高温的突变体:GUS-TR。该突变体的大肠杆菌转化子在膜上能够耐受100℃的高温达30分钟,而对照不能耐受70℃的高温。通过6-His表达和镍离子螯合层析得到纯化的突变体和野生型蛋白GUS-TR和GUS-WT。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经过70℃处理10分钟,表达的野生型的GUS-WT活性明显下降,而表达的耐高温的GUS-TR,经过80℃加热10分钟处理活性依然保留88%左右,经过80度加热30分钟,活性依然保留在50%以上。gus-tr基因序列测定分析共有15个核苷酸位点发生改变,导致了12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分别是:I149T,N181S,D436E,V446A,A451V,Q493R,T509A,M532T,N550S,G559S,N566S和M591I。以gus-tr基因为模板进一步使用定点突变结合耐高温性状分析,发现存在于定点突变个体GUS-TR中的六个突变位点(Q493R,T509A,M532T,N550S,G559S和N566S)对于耐高温性的获得是重要的,且存在关联效应。其中Q493R和T509A位点是两个新发现的耐高温β-葡萄糖苷酸酶关键位点。通过定点突变技术获得含有上述六个关键位点的突变个体GUS-TR3337。通过对突变个体GUS-TR3337和野生型大肠杆菌β-葡萄糖苷酸酶(GUS-WT)的蛋白质纯化后分析,野生型蛋白质在70℃处理10分钟后酶活性完全丧失。而突变体GUS-TR3337在80℃处理10分钟后酶活性保留在75%以上。进一步通过蛋白质模型分析研究了耐高温突变个体和野生型之间的关系,从分子机制上探讨了β-葡萄糖苷酸酶之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为了直观地证明获得的耐高温β-葡萄糖苷酸酶突变体在植物转基因中作为报告基因的可行性,将获得的突变基因gus-tr3337和来自大肠杆菌的野生型gus基因分别转入拟南芥植株中进行植物中耐高温性能研究。通过农杆菌蘸花法分别获得多个转基因株系,编号分别为YG8557(耐高温GUS基因gus-tr3337)和YG8555(野生型GUS基因gus-wt)。通过对转基因YG8557拟南芥植株和YG8555拟南芥植株进行了高温处理后X-Gluc染色的实验发现,野生型GUS基因(gus-wt)转基因拟南芥未经高温处理显色良好,呈现蓝色。而经过60℃处理5分钟时略微显蓝色,且非常微弱,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转基因植株均不能显蓝色。而耐高温改组GUS基因(gus-tr3337)转基因拟南芥植株未经高温处理显色良好,呈现蓝色。经过60℃处理20分钟、30分钟;70℃处理10分钟、20分钟、30分钟;80℃处理10分钟、20分钟很好的显蓝色。甚至80℃处理30分钟仍能够较明显的显示蓝色,说明经过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改组突变的耐高温β-葡萄糖苷酸酶(GUS-TR3337)在植物中依然能够保持耐高温性能。通过RACE技术从苹果中克隆了一个编码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的基因(mdepsps),多重序列比对分析发现苹果来源的EPSPS与蒺藜苜蓿的EPSPS关系最近。将mdepsps基因构建入原核表达载体pYPX251中,发现含有该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不能够在含有30 mM的草甘膦的M9培养基正常生长。通过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对mdepsps进行了改造,获得了在M9培养基上添加50 mM的草甘膦仍能正常生长的阳性克隆15个。本文从果树基因工程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报告基因(β-葡萄糖苷酸酶)和有潜在应用前景的选择标记基因(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两方面入手,分别通过基因分离、设计、化学合成、体外定向分子进化等手段进行研究。通过化学合成和体外定向分子进化获得的耐高温的β-葡萄糖苷酸酶可以作为新型报告基因在果树基因工程中应用,尤其是一些具有较高内源GUS的果树物种。从苹果中克隆并通过改组提高功能的编码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的基因具有:来源于苹果,安全可靠,功能良好等特点,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强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上述研究丰富了果树基因工程中的报告基因种类,对果树遗传转化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果树基因工程中的基因来源,尤其是安全性的来源果树本身的基因,为果树基因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金伟栋[4](2006)在《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杂交粳稻经过30多年的研究,在杂种优势、品质、抗性等方面已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杂交粳稻通过审定的组合达100多个。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仍不到25万hm2,仅占粳稻面积的3%。与杂交籼稻相比,杂交粳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近期内最有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对粮食总产贡献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也是着名的“鱼米之乡”,水稻单产居全国前列。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粳稻以来,该地区已经成为杂交粳稻育种和生产应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了进一步发展该地区的杂交粳稻,本论文从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粳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不同生态型粳稻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3个不同角度的研究,以期为该地区杂交粳稻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利用太湖流域育成的7个BT型晚粳不育系和该地区常用的7个粳稻恢复系按NCⅡ遗传设计配制49个杂交组合,研究10个重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亲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10个性状的优势有正有负,其中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为明显,竞争优势(纯系、杂粳)和高亲优势平均值分别为52.0%、22.6%和8.6%;单株产量性状的高亲优势最大,平均值为9.5%,变幅为-38.0%~43.9%,但与纯系和杂粳推广品种相比,竞争优势平均值仅为-7.0%和-10.0。单株有效穗的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最低。(2)在产量性状上配合力较优的不育系有852-77A、后36A和9522A,恢复系有3402、161-10、C166、C418,优良组合有9522A/161-10、9522A/C166、852-77A/3402。(3)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主要是非加性效应作用,而播抽历期、株高、穗长、粒长、粒宽、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等7个性状主要是由加性效应引起的;在加性效应为主的7个性状中千粒重性状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要大于恢复系,而其它6个性状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要大于不育系。表明该地区杂交粳稻产量的高亲优势明显,但产量优势主要依靠亲本的特殊配合力。而其它农艺性状的优势主要来自于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因此,整体提高太湖流域杂交粳稻亲本一般配合力水平、特别是改良恢复系是该地区杂交粳稻选育下一步的重点。2.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对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9个表型性状对823个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颖壳色、稃尖色、芒和粒型等4个形态性状分别有17、12、5和4种变异类型,其中颖壳色和稃尖色的变异较大。其它1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值为4.6%~33.7%,其中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变异较大,粒长和千粒重变异较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值变化范围为0.757~1.930,平均为1.559。多样性指数值位于前列的是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和每穗总粒数,粒型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穗颈长等8个性状是解释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多样性的重要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一个性状能够解释另一性状49%以上变异的成对性状为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和着粒密度。将总体资源按生育期分为:中粳亚群、早熟晚粳亚群和中、晚熟晚粳3个亚群,以性状的极差符合率、变异系数、表型方差和多样性指数为参数比较3个亚群的多样性,中、晚熟晚粳亚群的颖壳色与稃尖色表型最丰富,并且8个数量性状的表型方差、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18个性状平均的H′值与中粳亚群和早熟晚粳亚群相比均最大,表明中、晚熟晚粳亚群的遗传多样性大于其它两个亚群。反之说明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冗余,宜缩小群体规模,便于进一步研究。(2)以表型性状为依据,利用均值差异率(MD%)、极差符合率(CR%)、方差差异率(VD%)、变异系数变化率(VR%)、表型保留率(PR%)和多样性指数率(H′%)6个评价参数,通过对2种遗传距离(欧氏遗传距离、马氏遗传距离)、6种聚类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3种核心种质抽样法(多次聚类随机法、多次聚类优先法和多次聚类偏离度法)和不同抽样比例(10~50%)的组合策略的比较研究,明确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聚类、优先取样法和10~20%为构建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并以此策略构建的Core215-15群体为基础,形态性状遗失基因型为补充,构建了以129份资源材料组成的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数量占总资源的15.7%。与初始群体相比,核心种质数量性状的均值差异率为0、极差符合率和方差差异率均为100%、变异系数变化率为123.4%、形态性状表型保留率为100%、多样性指数率为106.91%。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在保持初始群体性状平均数和方差不变的前提下,既保留了极端材料,同时又增加了表型性状的异质性和分布均度。(3)利用60对SSR引物对129个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核心种质进行了DNA分子水平的多态性分析,进一步研究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53个SSR位点共得到216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位点检出率为88.3%,每个多态性位点等位变异数的变化范围为2~7个,平均4.08个,PIC值的变幅为0.031(RM125)~0.773(RM349),平均0.413。71.7%的SSR位点具有3个以上等位变异,47.7%的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小于0.1,表明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不仅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保留了大量的稀有等位变异。比较染色体间等位变异和位点PIC值的平均数,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在第5和第11染色体上的变异较其它染色体丰富。以群体多态性位点数、等位变异总数、平均PIC值、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品种间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为比较参数,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江浙现代育成品种。基于品种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比较好的反映了类型间以及类型内各品种的遗传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在相似系数0.63处,可以明确将地方品种和江浙现代育成品种区分,表明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和江浙育成品种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研究还表明,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中的同名品种基因型并不相同,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3.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115个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间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结果如下:(1)根据65×103 Da带的有无,70×103 Da、60×103 Da、57×103 Da、37×103 Da~39×103 Da(谷蛋白α亚基)、22×103 Da~23×103 Da(谷蛋白β亚基)、13×103 Da(醇溶蛋白)、10×103 Da(清蛋白)带染色的深浅,35×103 Da(a-4)带迁移的速率,及57×103 Da位置带的数量4种蛋白谱带变异,共鉴别出19种品种蛋白图谱类型。(2)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60×103 Da带的深浅变化代表品种直链淀粉的高低,37×103 Da~39×103 Da、22×103 Da~23×103 Da、13×103 Da带的同步的深浅表示品种蛋白含量的高低。此结果可以用于杂交粳稻低直链淀粉和高蛋白含量亲本的早代选择。(3)品种间蛋白谱带相似系数范围在0.75~1.00之间,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894处,明显地可以将供试品种分为3组:第1组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8个;第2组高贮藏蛋白含量的品种15个;其它92个品种为第3组,占供试材料的80%。除了高直链淀粉含量组与中熟中粳生态型有关联外,生态型与贮藏蛋白多态性间没有明确的关联。表明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间蛋白水平差异较小,利用种子贮藏蛋白作为鉴定杂交粳稻纯度的标记难度较大。

李季航[5](2006)在《亚种间杂交与玉米C4型pepc基因利用改良水稻光合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超级稻”计划于1996年正式启动,在保持良好株型、高光能利用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单叶光合效率,将是“超级稻”育种计划实现的可靠保证。本研究以单叶光合效率为研究重点分别对通过杂种优势利用和外源基因转移两种方式配制的F1进行了研究。一方面,用Kitaake作父本,分别与蜀恢527、蜀恢881、绵恢725、Lemont及香大粒等5个遗传差异不同的母本杂交,考察不同遗传距离F1的光合特性和干物质转运等情况,拟揭示遗传距离远近与生物学优势和产量优势的关系。另一方面以转玉米pepc基因种质为基因供体,设计pepc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MAS选育,培育了含有pepc基因、且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相似性达到95%以上的蜀恢881改良系,并研究了它与3个籼型不育系冈46A、776A及2480A配制的F1光合特性以及改良蜀恢881不同株系配合力。主要结论如下: 1、亲本与F1之间叶肉细胞对CO2的同化能力存在差异。在高光通量密度(PFD)条件下,5个F1净光合速率(Pn)明显高于双亲或双亲之一,且在没有气孔限制情况下,亲本胞间CO2浓度(Ci)值相对于F1还有上升。 2、5个F1因为具有不同的遗传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光合优势。在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CO2补偿点(CCP)等光合生理指标方面的比较中,籼粳亚种间F1(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蜀恢881/Kitaake)对2个亚种内F1香大粒/Kitaake(粳爪交)、Lemont/Kitaake(不同生态型的粳粳交,美国稻属于特殊粳稻)具有明显的优势,而蜀恢881含有粳型血缘,蜀恢881/Kitaake也比典型籼粳亚种间F1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优势稍逊一筹。 3、籼粳亚种间F1农艺性状的竞争优势明显,株高、有效穗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在理论产量—库容的比较中,蜀恢881/Kitaake>绵恢725/Kitaake>蜀恢527/Kitaake>Lemont/Kitaake=香大粒/Kitaake。 4、印证了“亚种优势、距离适度”这一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可行技术路线。极差的结实率限制了籼粳交F1生物学优势向经济产量优势的转化,阻碍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结果也显示了籼粳交杂种大量的同化产物积存在茎秆中未能转运。蜀恢881/Kitaake虽同为籼粳交,但蜀恢881具有一定的粳性血缘,库容优势明显,而且结实率仪次于香大粒/Kitaake,达63.1%,同化产物的转运也较另外两个籼粳交F1好得多。

王卫中[6](2005)在《中国种业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整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如何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析和掌握产业整合的内在逻辑,无论是在宏观层面为制定适应市场发展方向的产业政策,还是在微观层面帮助企业在产业整合的浪潮中求生存、谋发展,都是任何一个关心产业长期发展的政府和企业所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育,在我国一些竞争激烈的产业中,产业整合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哪个企业在产业整合中取得了主导地位,这个企业就可以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获得长期发展的宝贵空间。我国的种业发展也不例外。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在产业整合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种业整合的分析框架,探讨我国种业整合的路径。 种子是各项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特别是种子已成为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特殊商品。种业的特殊性和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些特点,决定了我国种业整合的路径既与国外种业整合不同,也与国内其他产业的整合不同。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种业整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从一般产业整合的角度出发研究种业整合的特殊性。本文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产业整合的阶段性特点,构建了一个分析我国产业整合的基本框架,特别地,这个分析框架可以用来分析影响产业整合的决定性因素,以及检验产业整合是否存在着规模经济。本文成功地将这一框架用于解释我国啤酒业的整合过程。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很好地解决了产业整合过程中存在的政府干预的问题以及企业数量与企业平均利润之间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得出了我国啤酒业整合开始于1998年的初步结论。实证研究的结论对于我们分析种业整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国外发达国家种业整合的经验分析我国种业整合的路径。从世界发达国家现代种业的发展过程来看,产业化即育繁推一体化是发展现代种业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仔细分析了我国种业整合的特殊性,特别是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以及地区间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巨大差异可能会使得整合的好处被整合后高昂的经营成本所抵销,认为在现阶段,我国种子产业整合必然有其阶段性特点,不宜盲目追求在短期内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几十年才完成的整合过程。现阶段的整合的主要特点应该是横向整合,通过并购低端企业的方式扩大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在横向整合的基础上进行以产品差异化为基础的适度的纵向整合。 从市场整合和企业整合的角度分析我国现阶段种业整合的特点。在分析我国种子市场整合的过程中,本文运用了大量的资料证明了我国种业存在着整合的趋势,并指出不同种子产品之间存在着整合程度上的差异,特别是科技含量较高的高端种子产品的整合市场程度较低。我们还发现,我国2000年出台的《种子法》是我国种业市场整合的重要转折点。 结合对我国种业上市公司和德农种业的案例分析,总结我国种业整合的经验。本文的结论是,现代资本市场是改造传统产业的一个有效工具,合理利用资本市场这一有效工具可以推动我国种业的整合。 根据前面的研究,本文提出了推动我国种业整合和发展的政策建议。一个市场友善的产业政策,再加上适度的金融支持和知识产权保护,是保证我国种业整合健康发展,实现国家支持“三农”的这一长期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

谢建坤[7](2001)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应用水稻协青早A/(协青早B/密阳46)F6、协青早A/(珍汕97B/密阳46)F6及珍汕97A/(珍汕97B/密阳46)F6三套测交群体,开展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遗传机理及恢复基因定位研究。首次对水稻矮败型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进行定位,填补了该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同时通过对三套测交群体进行的分子定位结果进行比较,研究(1)不同遗传背景条件下CMS-DA育性恢复遗传控制的差异,为矮败胞质不育在生产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2)密阳46对协青早A和珍汕97A育性恢复遗传控制的差异,以探讨水稻CMS育性恢复基因间的相互关系。 对三套测交群体育性恢复的经典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水稻CMS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不同遗传背景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在微效QTL的不同及基因间互作的差异。 应用(协青早B/密阳46)F6重组自交系群体,建立了由95个RFLP标记和20个SSLP标记组成的连锁图谱,总图距为1572.1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5.57cM。水稻矮败型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定位研究表明:在第10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主效基因(qRf-10-2),同时在第1、8、10染色体上各检测到一个QTL。除此之外,在第3染色体上还检测到一个影响结实率QTL,其杂合子具有降低结实率的作用;未检测到与环境互作的育性恢复基因;在对育性恢复显性效应及加性效应进行分析时,认为对育性的恢复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这些研究结果与经典遗传学分析的结果相符。 对协青早A/XM-RIL及协青早A/ZM-RIL两个群体所检测到的恢复基因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控制育性恢复的主效基因qRf-10-2和恢复能力较强的2个微效恢复基因qRf-1和qRf-10-1,在两个群体中同时检测到,两个群体中所检测到的效应最小的恢复基因则各不相同,说明不同遗传背景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微效QTL的不同,当群体中协青早B的成分被珍汕97B取代后,群体中恢复基因的效应得到加强。 对密阳46中控制协青早A及珍汕97A的育性恢复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控制育性恢复的主效基因qRf-10-2和恢复能力较强的2个微效基因qRf-1和qRf-10-1均相同;不同的是在珍汕97A/(珍汕978/密阳46)F6测交群体中并未检测到其他几个微效QTL,而上位性效应对该群体的结实率的遗传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上位性QTL的总贡献率达12.6%。而在其它两个测交群体中,上位性效应对性状变异贡献率仅分别为1.8%和3.9%。 综上所述,遗传背景对恢复基因的影响及同一恢复系对不同CMS的育性恢复差异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川 同一个恢复基因,对不同不育系的恢复能力,可能有所不同。(2)效应较小的恢复基因可能只有在特定的遗传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3)背景中其它控制结实率的基因是否存在,将影响到恢复基因对育性恢复的最终效应。(4)背景因子与恢复基因的相互作用,将影响到恢复基因的效应。(5) 在不同组合中,上位性效应的变异较大。

黄兴作[8](1990)在《协优432在上犹试种表现良好》文中认为协优432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华联杂交水稻开发公司育成。上犹县于1989年引进该组合在东山镇南河一村作早稻连片示范,面积104.17亩,总产55003.9公斤,平均亩产528公斤,最高亩产620.4公斤。一般比大面积种植的威优48-2增产75公斤左右。参加10个早杂新组合比较试验,小区平均亩产580.9公斤,比对照协优49增产58.8公斤,增长10.12%。上犹县于3月12日播种,4月15日移栽,6月16日齐穗,7月11日成熟,全生育期121

二、协优432在上犹试种表现良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协优432在上犹试种表现良好(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山区抗病性鉴定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2 文献综述
    2.1 水稻稻瘟病的概述
        2.1.1 水稻稻瘟病的病原及发病症状
        2.1.2 水稻稻瘟病的鉴定方法
        2.1.3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2.2 水稻稻曲病的概述
        2.2.1 水稻稻曲病的病原及发病症状
        2.2.2 水稻稻曲病的危害
        2.2.3 水稻稻曲病的防治
        2.2.4 水稻稻曲病抗性鉴定
    2.3 水稻抗病性研究进展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时间及地点
    3.2 试验材料
        3.2.1 供试菌株来源
        3.2.2 供试水稻品种
    3.3 试验方法
        3.3.1 自然诱发鉴定圃种植与管理
        3.3.2 自然诱发鉴定
        3.3.3 病情级别和病级划分标准
        3.3.4 计算方法
        3.3.5 抗性评价方法
        3.3.6 主要措施
4 结果与分析
    4.1 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4.1.1 稻瘟病感染率评价
        4.1.2 稻瘟病抗性评价
        4.1.3 水稻新品种的稻瘟病抗性评价
    4.2 稻曲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4.2.1 稻曲病感染率评价
        4.2.2 稻曲病抗性评价
        4.2.3 水稻新品种的稻曲病抗性评价
5 小结与讨论
    5.1 研究小结
        5.1.1 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5.1.2 稻曲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5.1.3 水稻新品种稻瘟病与稻曲病综合抗性评价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水稻伽玛射线辐射诱变:突变体质量保证与若干重要突变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图一览表
表格一览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诱发突变体的重要价值
        1.1.1 诱发突变培育植物新品种
        1.1.2 突变体在基因发掘和克隆中的应用
        1.1.3 反向遗传学的TILLING技术与突变体库构建
    1.2 诱发突变体真实性质疑及质量控制
        1.2.1 诱变处理后代群体的遗传变异来源
        1.2.2 突变体与亲本的SSR多态性
    1.3 长穗颈突变体研究
        1.3.1 水稻eui基因的发现
        1.3.2 eui基因等位性
        1.3.3 eui基因定位、克隆
        1.3.4 eui基因的作用机理
        1.3.5 eui基因在杂交水稻上商业应用
    1.4 诱发叶色突变体的研究
        1.4.1 叶色突变体的种类
        1.4.2 叶色抑制基因
        1.4.3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的定位
        1.4.4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克隆
        1.4.5 水稻叶色突变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1.5 熟期突变体的研究
        1.5.1 生育期的遗传特性
        1.5.2 早熟突变体生育期的遗传
        1.5.3 水稻生育期基因定位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
第二章 突变体的诱发及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诱变处理
        2.1.3 M_1材料的种植
        2.1.4 M_2代种植、观察与突变体选择
        2.1.5 潮霉素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M_1代农艺性状的表现
        2.2.2 突变体类型及突变频率
        2.2.3 异交频率
        2.2.4 潮霉素抗性剔除非真实突变体
    2.3 讨论
第三章 突变体与亲本全基因组SSR差异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微卫星标记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品种间多态性差异
        3.2.2 真实突变体与亲本之间的SSR组型差异
        3.2.3 一组例外(黄玉B和Ⅱ-32B)的分析和重新验证
    3.3 讨论
第四章 黄叶显性上位基因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突变材料的培育
        4.1.2 突变体叶色及农艺性状观察
        4.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4.1.4 突变性状的遗传分析
        4.1.5 翠绿叶突变基因的定位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翠玉B的农艺性状表现
        4.2.2.亲本与F_1的叶绿素含量
        4.2.3 翠绿叶突变性状的分离
        4.2.4 翠绿叶的遗传控制
        4.2.5 显性上位基因的定位
    4.3 讨论
第五章 EUI突变对杂交稻制种影响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水稻材料
        5.1.2 田间试验与观察
        5.1.3 遗传分析
        5.1.4 CMS系转育与观察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突变体与亲本的农艺特性
        5.2.2 突变基因的遗传
        5.2.3 突变基因的等位性
        5.2.4 外源GA_3效应
        5.2.5 eui对种子穗上发芽的影响
        5.2.6 eui突变体对CMS可育性的影响
    5.3 讨论
第六章 生育期突变体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突变体、亲本及其它材料
        6.1.2 田间试验与农艺性状观察
        6.1.3 遗传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突变体的生育期表现
        6.2.2 突变体的农艺性状
        6.2.3 熟期突变体的遗传特性
        6.2.4 用突变体配组的杂交稻的播始历期
        6.2.5 BT110熟期突变体的光温特性
    6.3 讨论
第七章 标记不育系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7.1 翠玉A的选育及特性
        7.1.1 翠玉A的选育
        7.1.2 翠玉A的特征特性
    7.2 金玉A的选育及特性
        7.2.1 金玉A的选育
        7.2.2 金玉A的特征特性
    7.3 紫金46A的选育与特性
        7.3.1 紫金46A的选育
        7.3.2 紫金46A的特性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3)标记基因的克隆、化学合成和体外定向分子进化及其在果树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和缩略词
引言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植物基因工程中标记基因的研究进展
        1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
        2 安全的标记基因
        3 植物转基因中最广泛应用的报告基因gus
    第二章 全基因化学合成的策略、方法和应用的研究进展
        1 早期的基因全合成的策略
        1.1 退火和连接的策略
        1.2 互为模板同时合成两个基因的策略
        1.3 鸟枪法合成基因
        2 基因全合成进一步的发展
        2.1 合成单链的策略
        2.2 模板直接连接PCR方法
        2.3 基于PCR方法的DNA序列合成
        2.4 结合PCR和连接的策略
        3 最新基因全合成的策略
        3.1 基于PCR的一步合成法
        3.2 连续延伸PCR基因合成方法
        3.3 基于PCR的二步合成法
        3.4 合成单元结合连接的方法合成长DNA序列家族
        4 高通量化学合成寡核苷酸链的进展
        5 合成基因中使用的软件
        6 基因全合成的应用
    第三章 基因体外定向分子进化的策略和应用研究进展
        1 体外定向分子进化的新策略及新应用
        1.1 DNA家族改组
        1.2 部分基因片段改组
        1.3 单链DNA家族改组
        1.4 简并引物基因改组
        1.5 基因组改组
        1.6 其它DNA改组方法
        2 基因的推理设计与改造—体外分子进化的捷径
        2.1 简单实用的遗传密码偏爱设计
        2.2 基于多个相关基因序列的推理设计
        2.3 关键功能区域的简并引物设计
        2.4 位点直接蛋白质重组
        2.5 功能蛋白质的设计
        3 酶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在环境生物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3.1 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3.2 杀虫剂五氯苯酚的降解
        3.3 三氯丙烷降解
        3.4 三氯乙烯的降解
        3.5 联苯类芳香族复合物的降解
        4 基因体外定向分子进化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4.1 转基因作物中除草剂抗性基因的改造
        4.2 扩大植物抗虫谱和提高抗虫能力
        4.3 植物抗病保护方面应用
下篇 研究论文
    第四章 基于PCR的长DNA序列合成体系的建立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化学试剂和菌株
        1.2 基因设计
        1.3 引物设计
        1.4 引物纯化
        1.5 克隆与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设计vip3A、pulA和Tm-gus基因
        2.2 vip3AI基因的合成策略以及引物合成
        3 讨论
    第七章 耐高温β-葡萄糖苷酸酶在转基因拟南芥中的表达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植物材料
        1.1.2 细菌菌株和质粒
        1.1.3 化学试剂和酶制剂
        1.1.4 培养基
        1.2 实验方法
        1.2.1 电击法转化农杆菌
        1.2.2 拟南芥转化
        1.2.2.1 拟南芥的培养
        1.2.2.2 农杆菌的准备
        1.2.2.3 拟南芥蘸花法转化
        1.2.2.4 拟南芥种子的筛选
        1.2.3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杆菌转化双元载体pYG8557和pYG8555的构建
        2.2 pYG8557和pYG8555转化拟南芥获得转基因植株
        2.3 改组定向进化的耐高温GUS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分析
        3 讨论
    第八章 苹果EPSPS基因的克隆及其体外分子进化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生化试剂和菌株
        1.3 引物合成和序列测定
        1.4 RACE获得全长cDNA序列
        1.5 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DNA改组,建库和筛选
        2 结果与分析
        2.1 苹果cDNA RACE文库的构建
        2.2 PCR的方法获苹果mdepsps基因的保守片段
        2.3 通过RACE方法获得mdepsps全长cDNA序列
        2.4 MdEPSPS同源性分析
        2.5 mdepsps基因的定点突变和改组
        2.6 改组突变体库的建立和筛选
        3 讨论
全文讨论
全文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杂交粳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1 杂交粳稻的发展回顾
        2 杂交粳稻的选育理论
        3 杂交粳稻选育的实践
        4 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
        5 杂交粳稻的发展对策
        6 展望
    第二节 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2 核心种质的研究进展
        3 我国水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4 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资源概述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太湖流域晚熟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49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2 35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2.3 配合力分析
        2.4 主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
    3 讨论
第三章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田间种植与性状考察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19个性状表现和多样性分析
        2.2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3个亚群间表型多样性比较
        2.3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的主成分分析
        2.4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数据
        1.2 构建策略
        1.3 评价参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核心种质构建策略比较
        2.2 核心种质取样比例的确定
        2.3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核心种质的建立
    3 讨论
第五章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SSR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SSR多态性分析
        2.2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SSR等位片段分析
        2.3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遗传距离和同名异物现象
        2.4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聚类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种子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种子贮藏蛋白的提取
        1.3 SDS-PAGE
        1.4 蛋白质分子量标记
        1.5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1.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3种不同提取液提取的种子贮藏蛋白效果比较
        2.2 不同浓度分离胶分离种子贮藏蛋白的效果比较
        2.3 粳稻品种种子贮藏蛋白谱带变异
        2.4 粳稻品种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
        2.5 聚类分析
        2.6 杂交粳稻三系及组合种子贮藏蛋白标记
    3 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1 全文结论
    2 本研究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杂种优势及其计算公式
    二 pxq交配设计配合力分析线性数学模型
    三 水稻种子贮藏蛋白SDS-PAGE实验程序及相关试剂
    四 SSR实验程序及相关试剂
    五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SSR基础数据
    六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品种间遗传距离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5)亚种间杂交与玉米C4型pepc基因利用改良水稻光合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光合效率与作物产量
        1.1.1 光合速率与作物产量
        1.1.2 光合速率是选育优良品种的一个指标
    1.2 水稻光合生产潜力
    1.3 水稻光合速率的遗传控制
    1.4 高光效育种的研究进展
        1.4.1 超高产水稻光合生理研究进展
        1.4.2 C_4光合特性改造C_3植物的光合效率
        1.4.3 利用不同光强生态型组配杂交稻
        1.4.4 利用野生稻资源提高栽培稻光合能力
    1.5 C_3植物中C_4途径的研究进展
        1.5.1 酶学研究
        1.5.2 CO_2同化后的最初产物转化
    1.6 C_4途径在C_3植物中作用机理的探讨
        1.6.1 C_4途径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6.2 影响C_3植物中C_4途径出现和表达的因素
        1.6.3 几种C_3植物中C_4途径的作用机理
    1.7 C_4光合酶的分子进化研究
        1.7.1 C_4-specific型ppdk基因的进化
        1.7.2 其他C_4-specific光合基因的进化
    1.8 提高转基因C_3植物的C_4光合酶活力
        1.8.1 定位于叶肉细胞的酶
        1.8.2 定位于维管束细胞的酶
        1.8.3 C_4-specific型基因在不同细胞器之间的过量表达
        1.8.4 影响外源基因在宿主内表达的因素
    1.9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enolpyruvate carboxylase,PEPCase)
        1.9.1 PEPCase及其编码基因
        1.9.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代谢调控
        1.9.3 PEPCase参与氨基酸回补合成
        1.9.4 pepc的转基因应用
    1.10 开题设想
2 材料与方法
    2.1 亚种间F_1“源、库”特性
        2.1.1 材料与设计
        2.1.2 光反应曲线的测定
        2.1.3 CO_2反应曲线的测定
        2.1.4 农艺性状考察
        2.1.5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2.2 含有玉米pepc基因杂交稻的光合特性
        2.2.1 材料与设计
        2.2.2 pepc基因的PCR检测
        2.2.3 PCR分析
        2.2.4 含有pepc基因杂交稻PEPCase活性的测定时期
        2.2.5 含有pepc基因杂交稻PEPCase活性的测定方法
        2.2.6 净光合速率的测定
        2.2.7 光反应曲线的测定
        2.2.8 CO_2反应曲线的测定
        2.2.9 主要农艺性状的考察
3 结果与分析
    3.1 亚种间F_1“源、库”特性
        3.1.1 净光合速率对光通量密度的响应
        3.1.2 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对光通量密度的响应
        3.1.3 亲本及F_1的羧化效率及CO_2补偿点
        3.1.4 亚种间F_1农艺性状及“厍”表现
        3.1.5 干物质运转考察
    3.2 含有玉米pepc基因杂交稻的光合特性
        3.2.1 pepc基因在杂交稻中的检测和筛选
        3.2.2 含有pepc基因杂交稻不同生育时期光合特性的动态研究
        3.2.3 含有pepc基因杂交稻自剑叶完全展开后不同生长时期光合特性的动态研究
        3.2.4 含有pepc基因杂交稻及其对照的光合生理指标
        3.2.5 含有pepc基因杂交稻及其对照的水分利用效率
        3.2.6 含有pepc基因杂交稻农艺性状分析
        3.2.7 配合力相对效应分析
4 讨论
    4.1 亚种间F_1“源、库”特性
        4.1.1 叶肉细胞的CO_2同化能力是亲本与F_1以及F_1之间净光合速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4.1.2 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基因组协调是关键
    4.2 含有玉米pepc基因杂交稻的光合特性
        4.2.1 MAS筛选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4.2.2 pepc基因在杂交稻中的表达
        4.2.3 发挥转pepc基因杂交稻的产量潜力、实现水分的高效利用
        4.2.4 加快蜀恢881改良系向大田的推广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中国种业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1.5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
    1.6 章节安排
第2章 产业整合理论与实践
    2.1 产业整合理论
        一、产业整合与规模经济
        二、产业整合与结构合理化
        三、产业整合与结构高度化理论
        四、产业整合的多层性
        五、产业整合效果的衡量标准
    2.2 企业并购理论
        一、交易成本理论
        二、企业并购有效理论
        三、企业并购效益怀疑论
        四、关于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理论
        五、其他
    2.3 发达国家产业整合实践
        一、发达国家产业整合实践概述
        二、发达国家产业整合的特征
        三、发达国家产业整合的动因
        四、发达国家产业整合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启示
        五、跨国种业公司及其发展
        六、世界种子产业竞争的特点
    2.4 我国产业整合实践
        一、产业整合的基本分析框架
        二、产业整合的实证分析:以啤酒业为例
        三、对种业的启示
第3章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3.1 我国种业发展的历史演变
        一、1949~1957年,“家家种田,户户留种”阶段
        二、1958~1977年“四自一辅”阶段
        三、1978~1994年,“四化一供”阶段
        四、1995~1999年,种子工程阶段
        五、2000年至今,市场化阶段
        六、小结
    3.2 现阶段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现阶段我国种业市场发展现状
        二、我国种业市场的特点
        三、我国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3 我国种业的发展趋势
        一、政策引导的规范化发展趋势
        二、种子市场的整合趋势
        三、种子企业的发展方向
第4章 我国种业市场整合
    4.1 种业的市场规模和潜力
        一、我国种业的市场潜力
        二、我国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4.2 种业市场结构分析
        一、不同种子品种的结构分析
        二、同一种子产品的市场结构分析
    4.3 种子价格协同性分析
        一、市场整合的判定标准
        二、杂交种子与常规种子的价格比较分析
    4.4 种业整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共性因素
        二、个性因素
    4.5 种业市场整合的阶段分析
        一、产业发展阶段相关理论
        二、种业市场整合的阶段定位
第5章 我国种业企业整合
    5.1 种子的供求关系分析:以水稻为例
    5.2 种子企业整合的过程
        一、种子企业整合的基本流程
        二、种子企业的横向整合
        三、种子企业的纵向整合
        四、种子企业横向整合与纵向整合比较
    5.3 农户行为与种业市场整合
    5.4 企业整合程度的判断
第6章 我国种业上市公司分析
    6.1 种业上市公司发展概况
    6.2 种业上市公司发展特点
    6.3 市场营销分析
        一、资料来源
        二、我国种业上市企业市场营销的比较
        三、结论
    6.4 产业链分析
        一、国外种业公司的产业链比较
        二、我国种业上市公司产业链的特点及差距
    6.5 总体评述
第7章 德农种业整合案例分析
    7.1 公司发展概况
        一、组织结构
        二、整合历程
        三、业务范围
        四、科学研究
        五、主要产品
        六、对外投资
    7.2 德农种业整合思路
        一、北方玉米种子生产线
        二、南方水稻种子产品线
        三、中部瓜菜种子产品线
        四、三大产品线核心企业对其子公司的控股模式
    7.3 德农种业整合的优势分析
    7.4 德农种业整合绩效
        一、销售收入
        二、利润
        三、企业的规模
第8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初步结论
    8.2 制定种业整合战略规划
        一、种业整合战略及其制定原则
        二、我国种业整合战略规划的内容设想
    8.3 制定有效的种业整合政策
        一、财政和税收政策
        二、金融政策
    8.4 保护种业知识产权
    8.5 加强政府对种业整合的宏观调控
        一、加强种业市场管理
        二、种业技术管理
        三、加强种子认证制度
        四、其他管理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摘要(中文)
摘要(英文)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水稻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现状概述
        1.1 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和方法
        1.2 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
        1.3 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三系杂交水稻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1.3.2 两系杂交水稻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2 遗传标记与水稻基因定位
        2.1 分子标记的种类
        2.1.1 RFLP
        2.1.2 RAPD
        2.1.3 SSLP
        2.1.4 AFLP
        2.1.5 STS
        2.2 分子标记与遗传图谱的构建
        2.2.1 选择亲本
        2.2.2 建立构图群体
        2.2.3 连锁群的确立
        2.3 分子图谱与水稻基因定位概述
        2.4 基因定位在水稻标记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2.4.1 有利抗病基因的聚合
        2.4.2 分子标记辅助高产育种
        2.4.3 转移野生资源中的有利基因
        2.5 基因定位与图位克隆
    3 水稻胞质雄性不育机理及育性恢复基因定位的研究进展
        3.1 胞质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
        3.1.1 胞质雄性不育的来源及类型
        3.1.2 雄性不育的分子基础
        3.2 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
        3.2.1 雄性不育育性恢复机理研究
        3.2.2 水稻恢复基因来源
        3.2.3 育性恢复的遗传
        3.3 育性恢复基因定位
    4 论文的提出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1 水稻材料和性状考查
    2 DNA提取
    3 RFLP分析
        3.1 限制性内切酶降解DNA
        3.2 琼脂糖凝胶电泳
        3.3 Southern转移
        3.4 探针制备
        3.5 探针标记、分子杂交和信号检测
    4 SSLP分析
        4.1 反应体系
        4.2 循环条件
        4.3 电泳
        4.4 结果检测
    5 数据分析
        5.1 连锁图谱构建
        5.2 QTL分析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第1章 研究群体结实率性状表现
        1.1 协青早A/XM-RIL测交群体育性遗传分析
        1.2 协青早A/ZM-RIL和珍汕97A/ZM-RIL测交群体育性遗传分析
        1.3 父本结实率对测交组合结实率的影响
        1.4 讨论
    第2章 连锁图谱的构建
        2.1 多太性检测
        2.2 标记位点的分离
        2.3 连锁遗传图谱
        2.4 讨论
    第3章 协青早A/XM-RIL测交群体中育性恢复基因的定位
        3.1 主效应QTL的检测
        3.2 主效应QTL的效应值分析
        3.3 上位性QTL的检测
        3.4 育性恢复基因的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分析
        3.5 讨论
    第4章 遗传背景对密阳46中控制协青早A育性恢复基因效应的影响
        4.1 协青早A/ZM-RIL测交群体中主效应QTL的检测
        4.2 协青早A/ZM-RIL测交群体中主效应QTL的效应值分析
        4.3 协青早A/ZM-RIL测交群体中上位性QTL的检测
        4.4 育性恢复基因的显性效应和加性效应分析
        4.5 两套测交群体中育性恢复基因定位结果的比较
        4.6 讨论
    第5章 密阳46对不同CMS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控制
        5.1 珍汕97A/ZM-RIL测交群体中检测到的主效应QTL及其效应
        5.2 珍汕97A/ZM-RIL测交群体中检测到的上位性QTL及其效应
        5.3 密阳46对协青早A和珍汕97A育性恢复作用的比较
        5.4 讨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协优432在上犹试种表现良好(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水稻品种在皖南山区抗病性鉴定及评价[D]. 汪玥.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2]水稻伽玛射线辐射诱变:突变体质量保证与若干重要突变性状的研究[D]. 富昊伟. 浙江大学, 2008(09)
  • [3]标记基因的克隆、化学合成和体外定向分子进化及其在果树基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 熊爱生.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2)
  • [4]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金伟栋.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5]亚种间杂交与玉米C4型pepc基因利用改良水稻光合特性[D]. 李季航. 四川农业大学, 2006(12)
  • [6]中国种业整合研究[D]. 王卫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5(07)
  • [7]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机理研究[D]. 谢建坤. 浙江大学, 2001(01)
  • [8]协优432在上犹试种表现良好[J]. 黄兴作. 江西农业科技, 1990(01)

标签:;  ;  ;  ;  ;  

协优432在上虞试验中表现良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