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轻松踏入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的世界(一)(论文文献综述)
钟超[1](2018)在《互联网对市民社会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世界的改变,已经深刻颠覆了很多传统领域,改变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而且,这种变化的趋势可能还会类似“摩尔定律”,呈现几何级数的加速变化趋势。因此,由信息技术及其衍生科技对于未来世界的影响很值得研究和发掘,它们对由单个个体联结组成的、构成国家和观念上层建筑基础的市民社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本文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市民社会理论为基本框架,以亚里士多德、西塞罗、霍布斯、洛克、卢梭以及葛兰西、哈贝马斯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思考为理论线索,结合当今时代信息化影响下的社会结构和关系发生的种种新变化、新特征,在继承与创新中概括出“市民社会”发生的种种变革及其深远影响。本文立论和研究力求着眼于时代,着眼于问题,着眼于实践,探讨信息科技对当今时代和社会产生的深层次的影响。在研究框架上,本文选择从生产方式、社会结构、交往方式、公共权力等四个与市民社会密切相关的方面展开研究,其中生产方式是从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和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之间关系视角分析,社会结构是从市民社会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视角分析,交往方式是从构成市民社会的个体间人际交往和媒介选择视角分析,公共权力是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相互作用视角分析,四个维度涵盖了市民社会的内涵和外延、结构与功能、宏观与微观,以便于全面达到分析研究的目的。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选题聚焦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变革,以技术哲学的反思性品格考量互联网信息技术对市民社会的真实影响,在技术日益昌明的当下重申人的主体性精神和价值尊严,实现马克思主义追求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此,本文在研究理路上主要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观点为分析工具,在章节布局上分别从互联网对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结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交往方式(系统世界与生活世界)、公共权力(政治社会与市民社会)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分析,深入考察了互联网影响下的市民社会的结构、特征和发展变化,审慎探讨了网络市民社会、网络交往行为理论、网络公共权力、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民族主义等一系列新出现的科技哲学、网络政治学等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研究得出的基本观点是,首先,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它不仅是作为技术工具性的社会生产动力,而且通过为其它生产要素赋能优化整个生产力结构;同时,信息技术塑造了新的交往媒介,重构了社会交往模式和结构,这使得市民社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其次,市民社会虽然是决定现实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物质关系的总和,但上层建筑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以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权力部门将动用各种文化、宣传、教育、法律、道德等工具规范、调节和约束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将在互联网的影响下进行长程博弈,而不同文化传统的国家将会出现差异悬殊的局面。再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内在规律和逻辑脉络,人类无法阻挡信息技术及相关的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因此未来非生物智能超越生物智能的“奇点临近”或将不可避免,而人类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强,对于这种前所未有的变局我们的思考远远不够。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创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未来,本文认为技术进步的脚步是难以限制的,忧虑和恐惧于事无补,关键在于通过人类的理性自觉掌控未来。我们应高扬人的主体性精神,扞卫人的尊严和价值,尽可能克服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潜在风险,培育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健康生态,提高人们在信息时代的基本素养,完善信息时代的法律法规,同时接受变革、适应变革,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更加不确定的未来。
王永志[2](2014)在《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庙宇乃闽、粤、台三地信仰之寄托及其庶民文化之荟萃,屋顶装饰内容与装饰形式,完整体现此三地庶民文化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藉由装饰图像的分析研究认识蕴藏于审美现象背后的审美意涵与审美规律,是美学研究向建筑历史探索和理论落实的重要贡献。本文以广泛而扎实的调研,对闽南、粤东、台湾这文化与地缘关系深厚紧密的三地庙宇屋顶装饰进行分析,藉由建筑学、文化学、图像学等跨学科领域的角度,析以功能性、文化性、地域性之论证,解读装饰图像隐藏的深层蕴意与文化象征,揭示长久以来隐匿于闽、粤、台三地庙宇屋顶,晦而未明的审美逻辑关系与理论系统。三地区庙宇高度相似的建筑布局与风格,归因于相似的自然环境与同源的文化背景,深受封建文化与礼教制度的影响,呈现于和谐有序、敬天重人、师法自然、细腻琐碎、亲海而艳彩的装饰风格。装饰体量、图样、材料与技法之差异,则导因于地域性气候、社会、物产、经济与科技发展之差异,以致于形成台湾之装饰形式、图样、体量、材料较闽粤两地更多元且丰富。经多层次之装饰解读,导引出三地文化承袭建构潜在共性、地域特性造就审美风格、以及时代发展导引审美价值的建筑审美文化特征,藉由“敬”、“畏”的态度与五行、风水的理论克服潜在恐惧,体现以海为主的文化属性,凝聚出紧密且浓烈的认同感,衍生出追高竞丽的炫耀性,并汇聚形成纳新守旧以博采兼融的审美价值。庙宇屋顶装饰呈现三地人民坚守的传统精神、追寻的生存价值,藉由从建筑美学入手之审美文化研究,是真正深入认识三地建筑、文化、社会差异,理解地域性文化当前处境与困境之手段,也是探求地域性潜在文化、建立彼此深层互动的有效方法,对庙宇屋顶装饰此重要文化资产除极需予以重视,更应投入更高度之研究与保护。
鲁先锋[3](2014)在《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为标志的第五次信息革命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点。从互联网社会的形成及依存关系看,它不是对原有社会结构的彻底抛弃或重构,而是在多重因素作用下新技术和社会结构相互嵌置的产物。在政治领域,网络舆论、网络民主、网络权利、网络决策等日益成为影响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网络背景下政治系统能否完成自身调适,能否实现政策议程设置方式的转变将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阐释主义和实证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交叉视角对政策议程设置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内外文献成果,归纳形成“网络公共领域—公众议程—政策议程”的理论建构。最后运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原理论假设进行印证,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修正和完善的措施。本研究认为,政策议程设置是在触发机制作用下而产生的一个连续的、多阶段的递进过程。这种变化过程和特点在理性模型和非理性模型之中都有不同的体现。为缓解政策议程的理性模式与普适性之间的矛盾,“权力距”模型作为一个改良模式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政策议程设置过程是各主体相互竞争的过程,排斥的价值体系、封闭的政治系统、隔阻的信息传递和隐蔽的议程操纵等多重因素容易对政策议程设置构成障碍。政策议程设置离不开政策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网络的普及实际扩大了公众的话语权,有利于民主参与和网络协商,使日益被公共权力和商业资本侵蚀的公共领域获得重新崛起的希望。究其内在效应而言,网络公共领域具有重塑功能、整合功能、协商功能、批判功能。而外在效应在于搭建了政治公共领域与公共权力领域之间的民意反馈渠道,有助于提升政策质量,增加公众对政策行为的认可。在网络情境下,公共决策机构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输入——转化——输出”关系具体表现为网络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之间的互动转化关系。在网络化背景下,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和公民参与式议程设置模式都发生了变化。网络扩大了公民参与渠道,使原先局限于精英和少数决策者的政策议程设置日益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网络并没有完全消除公民参与的不平等,原有的政策主体也千方百计地将网络纳入决策过程,并对自身的决策模式作出调适。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后,公民的主体性复位迫使政策议程设置由少数政治精英的“锁定”状态向公民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趋势变化。尤其在网络条件下,政治精英能够觉察到社会需求并主动将其提上政策议程,或者公众作为外在参与诉求者利用网络动员迫使决策者对政策问题作出回应。网络公共领域影响政策议程设置的方式和特点可以从不同的网络案例分析中获得解释。通过对比“孙志刚事件”、“厦门PX事件”和“新医保改革”等三个不同的典型案例,发现政策议程设置的外部环境、运行过程及主体等方面已经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但政策议程与网络公共领域之间的脱配也导致了政策议程设置的被动性、应急性和非理性等问题。因此,为推动政策议程设置的有序发展,需要及时、有效地调适网络、传统媒体、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更加民主、开放、透明、高效的公共决策系统。但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解决。
曹银忠[4](2012)在《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迅猛发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拓展和延伸到了网络空间。大学生网民群体既是网络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在网络上的思想和行为特点日益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高度关注的热点。因为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行为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人是环境的产物,既受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也会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着环境。网络的出现不仅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场域,同时也建构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环境。由于网络的无中心、无权威、自由、匿名和身体缺场等特征,使得大学生网民能够更为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准确地掌握网络舆情,即时、高效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容易引发网络聚众、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出现一些有违道德和法律的失范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不仅群居于现实社会,也群居于网络之中。大学生网民群体既是院系、班级、团组织等现实群体在网络的延伸和扩展,也可能是完全基于兴趣、爱好等自发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群体规范和凝聚力,但“群体的盲思”极易引起“网络群极化”效应,并且这种效应经常被网络放大,成为一只轻轻拍动翅膀就能带来北美飓风的蝴蝶。因此,必须对大学生网民群体高度重视,了解其网络互动的特点与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思想引导与行为规范,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网络聚众事件发生,带来社会的震荡与不稳定。基于上述的理解和认识,本文将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基本框架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思路、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本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作为立论的基础,详细阐述了“现实的人”的存在形态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出发点,人的本质理论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石,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归宿。然后梳理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关于“群己观”的主要内容、西方思想史上关于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思想论争,以此作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资源和思想借鉴。第三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范畴、现状与价值,本章详尽地论述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描述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及其网上活动的主要特点,考察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价值。第四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生成与发展,本章首先勾勒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轨迹、发展的特点,然后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原因,最后抽象概括出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机制。第五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与矛盾,本章指出网络互动是维系大学生网民群体持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内涵、互动的结构以及互动的主要模式,通过网络跟踪观察、问卷调查等实证方法概括出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中存在的问题。第六章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与规范,本章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引导与规范的主体,提出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基本思路、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引导的方式和策略,概括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基本路径。从上述研究框架可以看出,第一章是本文研究的起点,第二章是本文立论的基础和研究的出发点,第三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论题能否立得起的关键所在,第四章是本文研究的难点,也是对论题的进一步展开,第五章则是在第三、四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所作的实证研究,它揭示出了大学生网民群体互动中的矛盾和问题,既是前几章的自然延续,也为第六章的写作埋下了伏笔,第六章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总之,本文基于从理论到实际、从抽象到具体、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的逻辑,层层推进,剥丝抽茧,详细论证了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与外延、功能与价值、生成与发展、现状与问题,最后进行归纳与概括,提出引导与规范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具体策略。
何正玲[5](2012)在《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日益成为中国公民赖以生存的一种存在方式,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崛起了一种新的政治现象——网络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改变着中国政治的传统逻辑,激活了中国的民主活力,给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使之面临严峻的挑战。网络政治参与究竟会对中国的政治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引导当代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使之真正成为推动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契机?本文以传统的政治参与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我国公民传统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践为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采取政治学、哲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域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除去引言还包括六章内容。引言是论文的导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阐述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背景: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兴起的语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社会的日益崛起。于是理清网络社会的形成及其特征、中国网络社会的发展历史及其对中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影响就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将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理论概述。笔者以传统政治参与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提出了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并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进行了概括。对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客体、以及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形式等概念,也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政治参与的新的思考。本章还对制约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诸要素进行了分析,并就网络政治参与的“虚拟”与“现实”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第三章,描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当前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践的发展轨迹。本章通过追溯网络时代前中国公民传统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对照研究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从而真正把握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内在逻辑及其发展脉络,更好地引导和推动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发展。第四章,主要阐述网络政治参与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机遇的角度来看,网络政治参与拓宽了参与的渠道,提高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有助于推动中国公民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提高公民素质;有助于推动中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加快公民社会的形成;有助于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完善政治发展机制。从挑战的角度来看,网络政治参与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稳定提出了挑战;对公民主流政治文化建设提出了挑战;增加了政府治理的难度,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等。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对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章首先探讨了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非理性倾向、无序化状态、网络技术的“数字鸿沟”问题、网络环境下的政治信任问题等。其次,对这些问题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挖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富有建设性的对策。第六章,对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章首先分析了目前存在着的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然后表明了笔者对于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前景的基本观点:超越盲目乐观或悲观主义的论调,以积极、理性的建设性态度对待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网络民主发展道路。
卢斌[6](2011)在《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部社会生活,被网络社会交往的普遍化逻辑以不同的强度所贯穿。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同时发生、相互联系的三个过程:信息网络以技术不断创新、功能向后兼容的方式迅猛发展,在全球尺度上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形成深度渗透和全面覆盖;个体拥有了信息和知识的生产传播工具——网络终端(PC、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在社会劳动、交往自由和意见市场上获得了更大自主性;社会组织在政府、公司和NGO(非政府组织)/NPO(非盈利组织)这三种传统方式之外,出现了以价值认同为主要特征的网络群体,他们不需要现实接触却能通过网络交往迅速组织起来并达成行动目标,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的“第四种力量——网络群体”。这三个过程的互动和它们所触发的社会反应,带来一个以网络中介为载体的新的支配性社会结构,即以网络社会交往为核心的社会发展图景:一个新经济,即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个新文化,即真实/虚拟的文化。而深植于这种经济、社会和文化之内的网络交往逻辑,已经成为整个相互依赖的世界里的社会运行与制度供给的基础。本文立足于信息时代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对影响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基于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会性网络服务)的网络社会交往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分析。作者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立论基础,通过对社会交往、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梳理和现实探索,努力发现和发掘网络社会交往的内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网络社会交往的理论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本文在结构上分为绪论、理论基础、理论主体和结论四个大的部分。1、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论文框架和研究的主题,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选题研究现状和评析以及选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等。2、理论基础部分为第一、二章。第一章“社会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重点回顾和梳理传统哲学思维中的社会交往观,为后续展开的网络社会交往分析奠定理论基础。本章开头开宗明义地建立了社会交往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顺序整理了中国和西方的古典交往思想、现象主义和存在主义的社会交往思想、社会资本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与社会交往思想,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并结合网络交往现实进行了初步理论展开。第二章“网络与网络社会交往”是从生产力发展角度,以社会交往中介的技术发展和特征为主线,分析网络社会交往中介的技术发展基础。这部分讨论了语言、交通、媒介和货币在交往中的作用以及在网络时代的新发展,以及在“摩尔定律”、“梅特卡夫规则”影响下的网络社会交往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扁平化、两极化、集成化和协作化等特征。3、理论主体部分为第三、四、五章,讨论网络交往与社会(个体和组织)、经济和政治方面的互动及影响。第三章“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体与组织”,分析了个体在网络交往中的发展阶段、动机和特征,如网络交往对“六度空间”理论和人际交往“150原则”的创新与突破等,然后分别研究了网络交往对传统社会中的政府组织、企业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影响。第四章“网络社会交往与经济”则着力分析了以知识经济和全球协作为特征的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经济交往形式和发展特点,如“众包经济”、“长尾经济”、个体商业行为的可计量性、消费偏好分析、网络货币等。第五章“网络社会交往与政治”关注了传统政治活动被网络交往所改变的现象、特征和发展规律,分析了网络交往对选举、政权更迭(如2011年上半年发生于北非的网络民主化浪潮)的影响,研究了跨国政治组织、地缘政治弱化、政见多元化、网络意见市场等概念。4、结论部分包括第六章和结语。第六章“网络社会交往的文化反思”分析了网络社会交往中的典型文化现象如黑客文化、粉丝文化、网络语言、游戏文化等,总结了网络交往中介对文化生产的影响及其时代特征,辩证地反思了网络社会交往对传统道德、法律和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冲击。结语是在对本文理论基础部分和主体分析部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网络社会交往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和预测,指出网络社会交往的继续发展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和对社会个体行为组织形态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把握和利用好网络社会交往的发展规律对于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认识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刘保卫[7](2009)在《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对内蒙古包头九原、土黙特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彻底地改变青少年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将成为一种对青少年发展有极其深刻影响的社会化力量。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选择对内蒙古两城市青少年的抽样调查,研究和分析了边远地区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重点从网络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价值观念、行为倾向和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入手,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社会化效果,及其蒙族青少年社会化与民族认同和归属,针对青少年网络社会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采取实证研究,主要选取文献分析法与调查研究法,以内蒙古包头九原、土默特两个地区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使用“互联网与青少年社会化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对所收集的资料,以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双变量的交互分类,t检验,方差分析,典型的相关统计,多元线性回归,二项Logisitic回归及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资料分析。本研究主要发现,大多数文献资料显示网络对青少年存在很多不良影响,但本文的实证调查情况结果却表明,在本研究样本所及的范围内,青少年在普遍接触网络的情况下,他们的社会化状况总体良好。总体而言,目前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有显着影响,但并无普遍的不良影响。这表明目前人们对网络及青少年上网的认识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各项数据显示经常在网上攻击他人,主动搜寻色情网站,发布虚假信息,接触侵犯性内容,模仿黑客行为者等在被调查者只占少数,大多数青少年更愿意在网上与他人互助合作,建设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调查显示,虽然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影响还不普遍,调查整体上反映出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相对有限的。但是可以预见,随着青少年接触网络时间的延长,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本文已证实青少年接触媒介时间的长短是决定媒介对青少年影响程度的重要指标,在被调查者群体中,上网时间较长的学生,他们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因此,如果不对青少年上网予以科学管理,听之任之,青少年沉迷网络,时间越久,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会延缓其社会化的进程。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因其性别、家庭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家庭关系等社会变化的不同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调查显示,与女生相比,男生更易接受网上的不良信息,更可能出现侵犯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父母文化程度较高、家庭气氛较为融洽可能会使青少年在网上的时间更少,而且即便上网也不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青少年文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对不良信息的吸收和鉴别能力,文化水平较高者可能更能抵挡网络的负面影响,利用网络来学习,提高自己。而文化水平较低者可能会在网上失去方向,对色彩斑斓的信息束手无策,坠入网络营造的虚拟世界中,延缓其社会化的进程。研究发现青少年对网络的认识直接影响其在网上的表现;在网上的表现直接影响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上网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又对其它人产生显着影响。由此笔者认为,“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中,通过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使人的社会化角色得以成功塑造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双向建构的动态的实践过程”。这样对网络规范、网络价值的正确认识可能会促使青少年在网上出现更多规范行为,而对网络的错误认识极有可能使青少年在网上产生更多失范行为。研究表明:青少年学生在网上的行为表现会迁移到现实生活中,直接影响上网后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我们常常听闻一些沉溺于网络世界而不能自拔者,极有可能是误将网络当作现实,以假乱真,亦真亦幻,这与我们的调查结论是有某种相通之处的。网络痴迷度对蒙族青少年的民族习俗认同、民族归属感有影响,但并无普遍的不良影响。网络世界是没有国界的,沉迷于网络世界的蒙族青少年,视野开阔了,但网络生活将淡薄他们的民族观念。民族归属感方面的回归分析发现,互联网在强化了蒙族青少年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消解。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转变对网络的敌对态度和漠视态度,以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二、对青少年上网进行科学管理,控制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积极的社会化功能;三、全社会积极行动,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活空间。
谢俊[8](2008)在《虚拟自我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自我即自我虚拟性问题,是人的精神性征在表象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里的显现及实践超越性表征,是人之为人的基础和源泉,是人发展和创造自己并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和自我实现的本性和能力,是人本虚拟的表象和论据。虚拟自我是自我的核心内容,是人学研究的关键所在,是社会认识论的单体认识目标。人要认识自己,就要认识自我。人要认识自我,就要首先认识虚拟自我。对虚拟自我的研究、论证和构架,是古今中外哲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一直致力攻克的难点和堡垒,但是迄今为止,尚没有得出十分完善且使人满意的结论,也没有能够具体提出有关虚拟自我的第一手材料。截止目前,自我所能进入、所能存在、所能体验、所能践履的虚拟实践的空间惟两类:一曰表象空间,一曰网络虚拟空间,其中网络虚拟空间又细分为:Internet空间、普通游戏、通讯、工具性软件空间和灵境技术空间等三种。与上述空间相对应,虚拟自我也就有两类四种:两类即表象虚拟自我和网络虚拟自我;四种即表象虚拟自我、Internet空间虚拟自我、普通软件空间虚拟自我和灵境空间虚拟自我等。表象虚拟自我是人猿稽别以来与现实自我共在的第二自我、影子自我和副本自我。在表象空间,自我的虚拟性不论表现为善意或恶意、正向或负向、积极或消极,都是自我自选的精神规划和布局,结语也是具有自我事先知道的并必须自己接纳的事件前定性。表象虚拟自我就是前数字化时代自我唯一可以进入表象空间并虚拟出的与现实自我形成对应关系的虚拟自我。网络虚拟自我是以灵境技术为主的计算机技术、网络联接技术和应用软件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信息技术的产物。由于这些综合性极强的信息技术的实践性超越,由于灵境技术所具有的高人-机结合性、高机动性的协载,自我由以前仅在表象虚拟空间意构、虚化、体验虚拟性的精神生活过程,发展到自我不仅可以继续享受在表象空间里的这种精神性虚拟,而且还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进入电子网络空间进行具有实在性征的虚拟实践。虚拟自我在网络虚拟空间里的虚拟实践,由于其具有的超越在表象空间里的意构,造成了网络虚拟实践吞并、异化自我的现实性及其自我现实人格的非正常、出人意料的结局。自我的现实性和虚拟性之间的张力和平衡被撕裂,复杂化了的虚拟性,排挤、淡漠自我的现实性,就是自我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自我由此陷入虚拟性异化陷阱。为了解除自我虚拟性征异常以及人对自我认识的这种“千年之结”,就要首先对自我的虚拟性进行哲学史、心理学史和文化史的梳理和探索,以对自我的认同问题、调节问题、实现问题以及自我的时代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并揭示出虚拟自我羁留虚拟空间的真实原因和探究虚拟自我返回现实的途径,并在合适的机遇,以恰当的手段,通过健康的诱导和规整的教诲,指引自我做出利于身心、他人和社会的正常、合理、健康、积极的虚拟,摈弃盲目、低级、庸俗、消极的虚拟,自然最终塑造出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身体合格、智力健全、精神健康的朝气蓬勃的大写的人。自我从虚拟空间返回现实社会,立足自我和社会的整体一致并达到人-物生态圈的和谐与统一,正是本文理论落脚点之所在。
孟庆军[9](2007)在《网络学习代价研究》文中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项调查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教育滞后于现实需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三世界国家,因此,改善学习成为全球性任务。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成为革新学习模式的重要“动力”。不能否认的是,信息技术的使用确实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不但改变了我们看待学习的目光,也将影响学习的未来。但是,在信息时代,我们不仅关注学习的当前效果,更重视其可持续发展。随着网络的发展,其对学习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也伴随着代价的付出,而这种代价是巨大的,制约着学习者的发展。本文利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代价的根源及其影响。在理论方面,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代价理论多理论并存,并以社会交往理论作为研究主线,对网络学习代价问题展开研究。在实证方面,一方面吸纳一些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为论据;另一方面本人以内蒙古赤峰学院的部分教师、普通全日制大学生、网络学院的网络学员和赤峰第二中学(高中)、赤峰第十一中学(初中)部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近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网络学习代价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着重从如下几个维度展开:第一,问题的提出。由于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在促进学习方面确有其优势,但学习者似乎进入一种无批判的狂热境界,对网络学习代价没有清晰的认识。第二,研究方法与方法论。社会学理论、哲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代价理论是本研究的理论前提。网络学习需要交往和网络学习具有代价是本研究的基本观点。第三,网络学习交往环境的制约性。由于网络交往的不在场特征,亦即面对面交往的缺失和符号交往的简单化,导致学习者健康人格和对事物判断、理解能力的培养受到很大的影响。第四,网络伦理环境的无序性。网络空间交往主体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伦理空间呈无序态,这是网络交住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伦理困境。网络空间中的交往是一种无实体的交往,缺乏身体的道德担保容易导致网络学习者伦常松懈。第五,网络学习虚拟交往的局限性。虚拟的交往环境隐匿了人的身份,消解了现实环境中的角色义务,自主性学习异化为独立学习,缺失了竞争性人格的培养以及学习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第六,网络学习数字技术的负效应。人类在使物人化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使自己物化了,计算机与网络是把学习者的主体的、复杂的、创造的思维异化为客体的、简单的、重复的操作过程,这种学习方式造成了学习者思维、能力和身心等多重负面影响。第七,网络学习代价控制策略。网络学习的价值在于虚拟,而代价也在于虚拟。针对技术异化和面对面的学习交往缺失所导致的网络学习代价,必须实施必要的代价控制策略,以优化网络学习环境。第八,结语。技术异化和面对面交往缺失导致代价的产生,网络学习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的要求而独立实现。网络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学习者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交互的过程。网络使学习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性、对话的平等性、网络的交互性和虚拟性等,同时也由于现实中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缺失而导致学习者全面发展受到极大地限制。学习者可以利用计算机所提供的脑思维功能而辅助学习,同时也承担着计算机所带来的对学习者素质形成的负面影响。虚拟的网络世界改变了现实环境中人们在场交往方式的同时,也屏蔽了现实世界中人的身份特征,必然要产生虚拟性角色与现实性角色的价值冲突。美国《教育周刊》调查认为:如果不正确使用计算机,会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而美国儿童电脑教学课程专家毛尔科维奇说:“先进工业国,如美国和德国,所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以为电脑可以代替教师。到了最近,他们才逐渐明白,人才是最好的教育工具。”决不可用计算机去“教”科学,去“教”人。利用社会交往理论研究网络学习过程,阐述人与人交往对学习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强调教师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过程就是交往的过程,这是教育的重要所在。没有一种理论可以下这样的结论:教师可以离开教育舞台,电脑是最好的老师。网络提供了一种学习环境,但这种环境是以面对面交往缺失为代价,因而导致人的发展的不完整。代价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在为他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使他付出代价。在网络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为了获得一定的学习价值,也总要作出某种或某些放弃、付出或牺牲。没有代价就不可能有价值创造,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是合理的代价思维。网络学习需要实施代价控制策略,即成本性代价限制策略和损失性代价控制策略。
邓建国[10](2007)在《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文中提出传播学集大成者威尔伯·施拉姆曾就传播与社区的紧密关系指出: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而美国社会政治学家罗伯特·普特南指出,社区对人们的社会资本至关重要;在社区中,传播是产生和保有社会资本的关键前提。由此可见传播、社区和社会资本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研究表明,社会资本对人们的健康、教育、有效的公共治理、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以及人类福利等都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而由以上传播、社区和社会资本三者的关系可以看出,提高和促进人类的传播以及创造新的传播空间是增加人们的社会资本,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和人类福利进步和繁荣的根本途径。如今,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超乎想象地变革了而且还在变革人类的传播活动。作为这一变革大潮中新的浪花,Web2.0现象正在扩散的力量将如何改善人类的传播、提高我们的社会资本,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本研究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解答。本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三种主要的Web2.0网络应用(博客、网络大众分类网站和社会交友网站)的原理、传播学意义以及它们对网民社会资本的潜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社会学中关于社会资本的理论,从传播学的角度使用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了以上三种网络使用行为对网民社会资本的影响。本研究发现:博客使用者、网络大众分类网站使用者和社会交友网站使用者比非使用者具有更多的网络社会信任、更广更多样的社会网络以及更倾向于认为上网增加了或没有降低他们的网下社会参与;网民的以上三种网络使用时间与他们拥有的社会资本呈正相关关系;三种网络使用行为分别作用于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社会信任、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参与),而其中受影响最大的维度是社会信任。本研究发现的意义是:在Web2.0时代,网民因为不同的网络使用行为而在社会资本上存在差异;Web2.0网络应用的使用者与非使用者之间可能存在着“社会资本沟”。本研究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借用社会学中社会资本的理论研究互联网的最新进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在选题上也首开先河、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属于创新性的研究。
二、轻松踏入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的世界(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轻松踏入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的世界(一)(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对市民社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市民社会的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 |
第一节 市民社会的理论溯源 |
一、古典市民社会理论 |
二、近代市民社会理论 |
三、现当代市民社会理论 |
第二节 市民社会的概念界定 |
一、市民社会的内涵外延 |
二、市民社会的结构要素 |
小结 |
第二章 互联网促进生产方式转型 |
第一节 互联网的兴起和特征 |
一、虚拟性 |
二、开放性 |
三、互动性 |
四、复杂性 |
第二节 互联网成为关键基础设施 |
一、信息技术推动内生增长 |
二、大数据成为生产资料 |
三、云计算成为“新生产力” |
第三节 生产关系互联网化 |
一、共享经济与所有制变革 |
二、细化分工与跨领域协作 |
三、技术批判与“小世界网络” |
小结 |
第三章 互联网推动市民社会结构变革 |
第一节 私人领域的结构转型 |
一、个体社会化加速的价值悖论 |
二、信息化与家庭制度变革 |
第二节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
一、互联网创造新型市场关系 |
二、公共领域呈现“众声喧哗” |
第三节 网络时代市民社会结构转型的突出特征 |
一、公私模糊: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互相侵入 |
二、话语博弈: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交融交锋 |
三、权力转移: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动态平衡 |
四、城乡鸿沟:智慧城市与传统农村分化断裂 |
小结 |
第四章 互联网导致交往方式变革 |
第一节 媒介技术决定社会交往方式 |
一、媒介技术发展的五个阶段 |
二、社会交往方式变革的深层逻辑 |
第二节 网络交往行为理论 |
一、网络社交的主要形式 |
二、社交网络与生活世界的交汇 |
第三节 网络时代交往方式的颠覆与重构 |
一、数字交往的主体重塑 |
二、人与网络的关系同构 |
三、赛博空间的环境嬗变 |
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对公共权力的结构重塑 |
第一节 互联网带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权力博弈 |
一、网络市民社会蕴藏巨大政治资源 |
二、政治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市民社会 |
第二节 互联网重塑公共权力结构的机制 |
一、互联网改变了当今社会的经济基础 |
二、互联网创造了民主政治的“数字模式” |
三、互联网重塑公共权力受文化传统制约 |
第三节 互联网重塑公共权力的影响 |
一、传统公共权力“线上化”延伸 |
二、网络民粹主义兴起 |
三、技术寡头攫取公共权力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现况 |
1.1.1 研究起源与背景 |
1.1.2 相关研究的现况与缺憾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价值与预期目标 |
1.3.1 创新与价值 |
1.3.2 预期达成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架构 |
第二章 闽粤台文化圈的亲缘性分析 |
2.1 地理条件造就相似环境 |
2.1.1 地理环境倚山面海 |
2.1.2 夏热多雨四时皆作 |
2.2 社会背景形成特色文化 |
2.2.1 移民色彩浓厚的闽南文化圈 |
2.2.2 与航海关系密切的宗教信仰 |
2.2.3 因经济发展演变的屋顶型态 |
2.3 地域文化凸显庙宇特色 |
2.3.1 闽南祀神乡土性浓厚 |
2.3.2 粤东庙宇主祀神明显 |
2.3.3 台湾庙宇成原乡核心 |
第三章 闽粤台庙宇屋顶形式及屋顶装饰 |
3.1 庙宇的屋顶形式 |
3.1.1 传统屋顶形式的程序化与多元化 |
3.1.2 闽粤台庙宇的平面布局与屋顶形式 |
3.2 屋脊的装饰 |
3.2.1 正脊装饰突出显眼 |
3.2.2 垂脊装饰着重纵线 |
3.2.3 戗脊装饰侧面为主 |
3.2.4 博脊装饰小巧简洁 |
3.2.5 马背装饰以形为主 |
3.3 庇面装饰 |
3.3.1 庇面以瓦材、铺法与颜色为变化 |
3.3.2 瓦檐据功能而巧装饰 |
3.4 其他装饰 |
3.4.1 围栏 |
3.4.2 看牌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闽粤台庙宇屋顶装饰的形式比较 |
4.1 各类型屋顶装饰分布位置比较 |
4.1.1 庑殿分南北两式 |
4.1.2 歇山最具装饰性 |
4.1.3 硬山、悬山装饰精简特色浓 |
4.1.4 其他形式屋顶繁多 |
4.2 各分布位置主题、技法与体量比较 |
4.2.1 闽粤屋脊装饰纯熟均衡,台湾量硕多元 |
4.2.2 闽南庇面色稳质朴,粤台鲜艳质华 |
4.2.3 其他装饰 |
4.3 各类装饰主题图样比较 |
4.3.1 颂扬类以歌颂神德 |
4.3.2 祈愿类取寓意谐音 |
4.3.3 驱避类藉形意厌胜 |
4.3.4 教化类以图代言传 |
4.3.5 装饰类寓意隐而浅 |
4.4 各类制作技法材料比较 |
4.4.1 泥塑为屋顶装饰基础 |
4.4.2 彩绘以彩描扮演衬角 |
4.4.3 剪黏塑造闽、粤、台特色 |
4.4.4 陶作以细腻鲜艳闻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闽粤台庙宇屋顶装饰的文化诠释 |
5.1 流异源同的历史文化底藴 |
5.1.1 以儒道思想为底藴的社会次序 |
5.1.2 以天人合一为依归的生命向往 |
5.1.3 以安定祥和为主导的社会价值 |
5.2 大同小异的地域环境特征 |
5.2.1 技法与功用反映气候类型 |
5.2.2 鸟兽与花果呈现地理生态 |
5.3 由同而异的时代发展现象 |
5.3.1 政治型态的反映 |
5.3.2 社会经济的投影 |
5.3.3 科技技术的纪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闽粤台庙宇屋顶装饰蕴藏的审美文化特征 |
6.1 文化承袭建构的审美共性 |
6.1.1 儒道礼教与封建体制思想内化已久 |
6.1.2 趋吉避凶与神格人性观念宰制信仰 |
6.2 地域性造就的审美文化 |
6.2.1 依海慕海的亲水性 |
6.2.2 琐碎繁复的细腻性 |
6.2.3 活泼艳彩的热闹性 |
6.2.4 聚内排外的乡土性 |
6.2.5 追高竞丽的炫耀性 |
6.3 时代发展导引的审美价值 |
6.3.1 允文修武以富家强族 |
6.3.2 纳新守旧以博采兼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结论与发现 |
一.庙宇建筑形式导因于文化与环境而相似 |
二.屋顶形式与装饰受礼教影响而主次分明 |
三.屋顶装饰取决于面子、寓意与耐度 |
四.庙宇屋顶装饰显现闽粤台三地由同而异的发展特性 |
五.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导引三地审美文化 |
参考文献 |
学术期刊论文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附录 |
附件一 本研究进行田野调查清单 |
附件二 2001-2011 侵袭台湾的台风 |
附件三 调研过程访谈(摘录) |
附件四 闽、粤、台庙与屋顶装饰构件比较 |
附件五 闽、粤、台屋顶装饰图样分类 |
附件六 常见灰浆配制方法 |
附件七 神明官帽种类比较 |
附件八 屋顶装饰构件与技法之名词与别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网络社会的兴起 |
(一) 网络对社会生态的影响 |
(二) 网络对传播及话语权影响 |
(三) 网络对民主参与的影响 |
(四) 网络对政策议程影响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多重分析视角 |
(一) 传播学视角下的政策议程设置 |
(二) 政治学视角下的政策议程设置 |
(三) 社会学视角下的政策议程设置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政策议程设置的行为研究 |
(二) 网络议程对公众议程及政策议程的影响研究 |
(三) 国内外研究评价及本研究的切入点 |
四、 研究主旨与问题网络 |
(一) 研究主旨 |
(二) 问题网络 |
五、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
(二) 研究创新点 |
六、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政策议程的结构与动力机制 |
一、 政策议程的结构分析 |
(一) 政策议程主体及场域分布 |
(二) 政策议程客体及结构关系 |
(三) 政策议程环境及网络化的影响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动力机制 |
(一) 政策议程设置的触发机制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运行模式 |
(三) “权力距”与政策议程设置 |
三、 政策议程设置的阻力分析 |
(一) 主体价值的规导与排斥 |
(二) 政府体系的保守与封闭 |
(三) 信息传递的过滤与障碍 |
(四) 隐蔽议程的垄断与操纵 |
第二章 网络公共领域及政策议程的功能偏向 |
一、 公共领域的消融与重建 |
(一) 公共领域的含义 |
(二) 公共领域的消融 |
(三) 公共领域的重建 |
二、 网络公共领域的崛起 |
(一) 公共领域重建的技术契机 |
(二) 网络公共领域的功能 |
(三) 网络公共领域影响政策议程的条件 |
三、 网络协商与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偏向 |
(一) 网络协商的基本特点 |
(二) 网络舆论与网络民意的形成 |
(三) 网络协商对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三章 政策议程设置的多元模式及网络化影响 |
一、 精英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
(一) 精英主义议程设置的特点 |
(二) 精英主义议程设置的功能 |
(三) 网络对精英主义议程设置的影响 |
二、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
(一)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 |
(二) 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 |
(三) 网络对多元主义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三、 民主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
(一) 民主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特点 |
(二) 民主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功能 |
(三) 网络对民主参与式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四、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模式 |
(一)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政策议程设置 |
(二) 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历史变化及特点 |
(三) 网络对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 |
第四章 网络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跨案例研究 |
一、 多重案例呈现 |
(一) 孙志刚事件 |
(二) 厦门 PX 事件 |
(三) 新医改政策出台事件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新特点 |
(一) 议程设置环境的网络化 |
(二) 议程运行过程的复杂化 |
(三) 议程设置主体的多元化 |
三、 政策议程设置的问题 |
(一) 政策议程设置的被动性 |
(二) 政策议程设置的应急性 |
(三) 政策议程设置的非理性 |
第五章 网络背景下政策议程设置的改进 |
一、 促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议程互动 |
二、 加强政府系统与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 |
三、 推进非政府组织网络策略的创新 |
四、 建立多主体参与的利益表达机制 |
五、 实现政策制定过程的程序正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大学生网民群体是网络的先行者和生力军,是网络社会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
1.1.2 开展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是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研究的需要 |
1.1.3 重视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教育与引导已成为党和国家的明确要求 |
1.1.4 应对网络的多元多向和干扰冲突已成为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
2.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现实的人”的存在形态: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出发点 |
2.1.2 人的本质理论: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理论基石 |
2.1.3 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归宿 |
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己观”: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群己观”的内涵 |
2.2.2 中国传统文化中“群己观”的主要内容 |
2.2.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己观”对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
2.3 西方思想史上的“群己观”: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
2.3.1 西方思想史上“群己观”的主要内容 |
2.3.2 西方思想史上的“群己观”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的思想借鉴 |
第三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内涵、现状与价值 |
3.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基本内涵 |
3.1.1 网民和大学生网民的界定 |
3.1.2 群体与网民群体 |
3.1.3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内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
3.2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及其网上活动的基本特点 |
3.2.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现状 |
3.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上活动的基本特点 |
3.3 大学生网民群体存在的价值 |
3.3.1 丰富和发展了人的社会关系,有助于大学生网民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本质的实现 |
3.3.2 扩大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途径,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
3.3.3 网民群体的多样化可以弥补现实社会群体生活的不足 |
3.3.4 对社会文化具有引领的作用 |
3.3.5 能够满足大学生网民多种层次的需要 |
3.3.6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网民的社会化 |
3.3.7 有利于大学生网民的情感宣泄 |
第四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生成与发展 |
4.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轨迹 |
4.1.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历程 |
4.1.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特点 |
4.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原因 |
4.2.1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
4.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外在原因 |
4.3 大学生网民群体生成与发展的基本机制 |
4.3.1 情感共鸣机制 |
4.3.2 话题牵引机制 |
4.3.3 符号互动机制 |
4.3.4 角色扮演机制 |
第五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与问题 |
5.1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存在需要网络互动 |
5.1.1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内涵 |
5.1.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结构 |
5.1.3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模式 |
5.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 |
5.2.1 场域理论的主要内容 |
5.2.2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的场域类型 |
5.3 大学生网民群体网络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
5.3.1 网络信息的泛滥导致大学生网民的信息异化 |
5.3.2 网络强化了部分大学生的人际隔离,使他们成为“茧居族” |
5.3.3 网络道德失范现象频仍 |
5.3.4 网络剽窃和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时有发生 |
5.3.5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不时出现 |
5.3.6 网络互动中涌动着“三俗化”的逆流 |
5.3.7 网络舆论生成的蝴蝶效应明显 |
第六章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与规范 |
6.1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6.1.1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必要性 |
6.1.2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可能性 |
6.1.3 大学生网民群体引导与规范的主体 |
6.2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引导 |
6.2.1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指导思想 |
6.2.2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基本原则 |
6.2.3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主要内容 |
6.2.4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引导的方式与策略 |
6.3 大学生网民群体的规范 |
6.3.1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指导思想 |
6.3.2 对大学生网民群体进行规范的具体措施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附录 |
(5)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社会的崛起: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时代 |
一、 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结构的新形态 |
二、 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形式 |
第二章 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 |
一、 网络政治参与的涵义与特征 |
二、 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 |
三、 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形式 |
四、 制约网络政治参与的诸要素 |
五、 网络政治参与的“虚拟”与“现实”问题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实践发展轨迹 |
一、 网络时代前中国公民的传统政治参与状况 |
二、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几个发展阶段 |
三、 中国网民的发展情况与网络政治参与 |
第四章 网络政治参与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一、 政治发展与政治参与的关系 |
二、 网络政治参与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机遇 |
三、 网络政治参与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挑战 |
第五章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一、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三、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路径 |
第六章 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前景探析 |
一、 乐观主义:古典直接民主的复兴 |
二、 悲观主义: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 |
三、 理想与现实之间: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政治图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出版着作情况 |
(6)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原因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学术目标 |
第一章 社会交往理论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经典哲学中的社会交往思想 |
1.1 中国古典文化中的 社会交往观 |
1.2 西方古典思想中的社会交往理论 |
1.3 近代西方哲学中社会交往思想的发展 |
第二节 社会交往理论的现代化过程 |
2.1 “超人”要求“重估一切价值” |
2.2 现象主义与存在主义对社会交往的致思之路 |
2.3 社会资本理论与社会网络 |
2.4 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和主体间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观 |
3.1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的发展过程 |
3.2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中的重要概念 |
3.3 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观的主要特征 |
第二章 网络与网络社会交往 |
第一节 媒介、交通与社会交往 |
1.1 语言与形体交往时代 |
1.2 交通技术与文字交往时代 |
1.3 电子视听觉交往与大众传媒 |
1.4 交互型超媒介与全球化 |
第二节 网络作为社会交往的新中介的特征 |
2.1 客体间性与网络中介的生产 |
2.2 影响网络中介生产的三大外部因素 |
2.3 网络中介的特征 |
第三节 网络交往的本质与特征 |
3.1 网络社会交往的本质 |
3.2 网络社会交往的特征 |
第三章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体与组织 |
第一节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个体 |
1.1 网络社会中个体交往方式的演进 |
1.2 个体网络社会交往的动机分析 |
1.3 个体网络社会交往的特征 |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与传统社会组织 |
2.1 网络社会交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
2.2 网络社会交往与政府组织的变革 |
2.3 网络社会交往对企业组织的重塑 |
2.4 网络社会交往对非政府组织的促进 |
第三节 新兴力量‐网络群体 |
3.1 网络群体的形式 |
3.2 网络群体与其他群体的差异 |
3.3 网络群体中的个体关系 |
第四章 网络社会交往与经济 |
第一节 网络经济交往的生产力特征 |
1.1 网络经济交往的发展基础 |
1.2 网络经济交往的特征 |
第二节 网络经济模式 |
2.1 网络交往对传统经济的直接影响 |
2.2 传统经济在网络上的延伸 |
2.3 网络上的全新经济交往形式 |
第三节 个体在网络上经济交往中的地位 |
3.1 锁定客户与持续服务 |
3.2 个人需求与定制生产 |
3.3 网络商业交往的可计量性、信息捕捉与偏好分析 |
3.4 网络经济交往个体更为自由 |
第五章 网络社会交往与政治 |
第一节 网络交往对个体政治参与的影响 |
1.1 个体政治参与和网络工具 |
1.2 个体网络参与网络政治的特点 |
第二节 网络政治交往的运行机制及特征 |
2.1 国际政治与网络交往 |
2.2 国内政治与网络交往 |
2.3 网络交往时代政治事件的特征 |
第三节 网络交往影响下的政治趋势 |
3.1 全球网络交往导致政治同质化 |
3.2 地缘政治的弱化 |
3.3 网络交往中政见多元化与平民化 |
第六章 网络社会交往的文化反思 |
第一节 网络社会交往与文化 |
1.1 网络社会交往文化 |
1.2 网络社会文化的研究发展历史 |
1.3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文化现象 |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中介对文化生产的影响 |
2.1 文化信息的传播-自媒体 |
2.2 文化与知识的传承-网络教育 |
第三节 网络社会交往文化的特征 |
第四节 网络社会交往文化中的道德、法律和价值观 |
4.1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观念 |
4.2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法律 |
4.3 网络社会交往中的价值观 |
结论、 网络社会交往的未来 |
附录 参考文献 |
(7)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对内蒙古包头九原、土黙特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互联网的发展与青少年社会化 |
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
三、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格局和西部地区的欠发达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研究及简评 |
第一节 社会化理论回顾与探讨 |
一、被动社会化理论模式 |
二、主动社会化理论模式 |
三、发展生态学的社会化理论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网络的研究概述 |
第三节 网络与青少年社会化的研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地点 |
一、地理历史背景 |
二、研究地点之一:土默特右旗 |
三、研究地点之二:九原区 |
第二节 调查对象及抽样统计方法 |
一、调查对象和抽样方法 |
二、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方法 |
三、样本的基本概况 |
四、统计模型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青少年社会化的新途径及主要概念界定 |
二、研究架构及研究假设 |
三、主要分析指标的操作化测量 |
四、信度、效度分析 |
第四章 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一节 青少年网络行为现状分析 |
一、是否上过网 |
二、网络涉入程度 |
三、网络使用习惯 |
四、网络行为 |
五、网络体验及其评价 |
六、网络行动的心理动机分析 |
小结 |
第二节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影响青少年是否上网的因素分析 |
二、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的因素分析 |
三、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体验及其评价的因素分析 |
四、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动机的因素分析 |
五、小结 |
第五章 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社会化分析 |
第一节 网络痴迷对青少年道德认知、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交往能力的影响 |
一、青少年对网络及网上内容的认识 |
二、青少年在网上的表现 |
三、青少年学生上网之后在现实中的表现 |
四、上网后的青少年和未上过网的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对比 |
五、相关分析 |
六、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网络背景下的各种社会因素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关联 |
一、青少年自述上网带来的影响 |
二、网络背景下的人口学变量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三、网络背景下的民族类型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四、网络背景下的家庭阶层地位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五、网络背景下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
六、小结 |
第三节 网络背景下的蒙族青少年社会化与民族认同和归属 |
一、网络背景下的日常语言和蒙族青少年社会化 |
二、网络背景下的民族习俗认同和蒙族青少年社会化 |
三、网络背景下的民族英雄认同和蒙族青少年社会化 |
四、网络背景下的民族归属感与蒙族青少年社会化 |
五、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发现 |
一、网络行为现状 |
二、青少年网络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
三、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社会效果 |
四、网络背景下的各种社会因素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关联 |
五、网络背景下的蒙族青少年社会化和民族认同和归属 |
第二节 结论 |
第三节 对若干问题的讨论 |
一、互联网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契合 |
二、青少年社会交往与网际互动 |
三、网络环境下的青少年个性发展 |
四、网络失范:青少年社会化的新问题 |
五、冲击: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负面作用 |
六、转型:网络背景下青少年社会化的变化前瞻 |
第四节 网络管理建议 |
一、网络管理的紧迫性 |
二、网络管理建议 |
第五节 研究过程难点及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虚拟自我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由来 |
1.2 虚拟自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虚拟自我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虚拟自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虚拟自我诸概念考辩及分类 |
1.5.1 自我、虚拟、虚拟自我 |
1.5.2 虚假、虚幻以及诸虚拟自我考辩 |
1.5.3 虚拟自我的分类 |
2 表象虚拟自我 |
2.1 主观思维空间与虚拟自我 |
2.2 虚拟自我的时间、空间与角色 |
2.2.1 虚拟时间 |
2.2.2 虚拟空间 |
2.2.3 虚拟角色 |
2.3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缘由探析 |
2.3.1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途径 |
2.3.2 自我进入虚拟空间的缘由 |
3 网络虚拟自我 |
3.1 网络虚拟技术与虚拟自我 |
3.2 网络虚拟自我存在的“四因” |
3.2.1 虚拟自我的技术支撑 |
3.2.2 虚拟自我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
3.2.3 虚拟自我体现了人对精神性的虚拟追求 |
3.2.4 虚拟自我存在的物质载体 |
4 西方学术史对自我虚拟性征思想的考察 |
4.1 西方哲学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表征 |
4.2 对西方哲学自我虚拟性思想的评价 |
4.3 西方心理学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辩 |
4.4 对西方心理学虚拟性研究的评价 |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思想考证 |
5.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虚拟性征的探索 |
5.2 对中国传统文化虚拟性征研究的评析 |
5.3 自我的虚拟性存在 |
5.4 虚拟自我的特征 |
5.4.1 实在性 |
5.4.2 目的性 |
5.4.3 副本性 |
5.4.4 永恒性 |
5.4.5 虚拟性 |
5.4.6 异流性 |
5.4.7 电子性 |
6 虚拟自我的行为、主体性、现实性 |
6.1 虚拟自我的行为 |
6.1.1 虚拟能力的特质和形式 |
6.1.2 虚拟行为的特征和作用 |
6.2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 |
6.2.1 主体、自我及虚拟自我 |
6.2.2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困惑 |
6.2.3 虚拟自我的主体性特征 |
6.3 虚拟自我的现实性 |
6.3.1 虚拟自我的现实性前提 |
6.3.2 虚拟自我的现实困境 |
7 虚拟自我的认同 |
7.1 自我认同与虚拟自我认同 |
7.2 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 |
7.2.1 表象虚拟自我认同危机 |
7.2.2 网络虚拟自我的认同危机及表现 |
7.2.3 网络虚拟自我认同危机原因分析 |
7.2.4 虚拟自我认同危机造成的不良后果及其补救 |
8 虚拟自我的调节 |
8.1 虚拟自我的正负功能及调节 |
8.1.1 自我调节与虚拟自我调节 |
8.1.2 人的自我需要自我调节的理论根据 |
8.1.3 虚拟自我调节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
8.2 虚拟自我调节的内容 |
8.2.1 虚拟自我的重新定位和塑造 |
8.2.2 虚拟自我主体角色调整 |
8.2.3 虚拟自我的人格调整 |
8.2.4 虚拟自我心理调节 |
8.2.5 虚拟自我伦理自律探索 |
8.2.6 虚拟自我的虚拟生存调适 |
8.2.7 虚拟自我的法律存有意识 |
9 虚拟自我的实现 |
9.1 表象虚拟自我实现及其理论确证 |
9.1.1 人的自我实现及其动机 |
9.1.2 马斯洛、马克思等对人的自我实现的理论确证 |
9.2 不同视角下的表象虚拟自我实现思想考查 |
9.2.1 从人的“二属性”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的可能性 |
9.2.2 从人的“生存境遇”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向度 |
9.2.3 从人的“动力系统”谈人的虚拟自我实现 |
9.2.4 从艺术创作动机的“艺术情结”看虚拟自我的实现 |
9.3 网际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实现的途径(以虚拟游戏为例) |
10 从伦理及法律角度对虚拟自我的辩析 |
10.1 虚拟自我伦理观念自备的必然性 |
10.2 对表象虚拟自我的伦理探索 |
10.3 对网际虚拟自我的伦理考究 |
10.3.1 网络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的伦理失衡现象 |
10.3.2 建构虚拟空间中虚拟自我必须遵守的网络伦理规范 |
10.4 网络空间中虚拟自我的法律简释及建构规则 |
11 虚拟自我的时代思考 |
11.1 哲学需要思考的新的时代课题 |
11.1.1 网络技术是自我虚拟性征加剧的技术根源 |
11.1.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自我的虚拟性、精神性表证 |
11.1.3 从认识论角度考查虚拟自我 |
11.1.4 虚拟实践对虚拟自我的影响 |
11.2 人学对自我虚拟人性的探微 |
11.2.1 虚拟自我促就自我人性的丰富和发展 |
11.2.2 虚拟自我的人学生存困境及出路 |
11.3 虚拟自我:人类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 |
11.3.1 人的自我表达 |
11.3.2 虚拟自我的未来与人学展望 |
12 虚拟自我的最终归宿:回归现实达致自我和谐 |
12.1 自我的小和谐:心理自我与生理自我的和谐统一 |
12.2 自我的现实与未来的和谐: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和谐统一 |
12.3 自我的现实与虚拟的和谐:现实自我与虚拟自我的和谐统一 |
12.4 自我的大和谐:小我与大我的和谐统一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及科研项目 |
(9)网络学习代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网络学习的界定 |
(二) 网络学习代价的涵义 |
(三) 网络学习现状及发展 |
二、问题的研究意义 |
(一) 网络学习社会观的认知 |
(二) 网络学习辩证观的构建 |
(三) 网络学习模式观的确立 |
三、问题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第一章 研究方法与方法论 |
一、基本观点 |
(一) 网络学习具有代价 |
(二) 网络学习需要交往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调查法 |
(三) 比较法 |
三、研究视角 |
(一) 社会学视角 |
(二) 哲学视角 |
四、基本框架 |
(一) 网络学习代价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论文的层次结构 |
第二章 网络学习交互环境的制约性 |
一、网络交互宜境与交互困境 |
(一) 网络交往宜境 |
(二) 网络交往困境 |
二、网络学习信息传递局限性 |
(一) 社会交往是信息传递方式 |
(二) 网络学习不在场交往弊端 |
第三章 网络学习伦理环境的无序性 |
一、网络环境的无序性及其后果 |
(一) 网络不良信息充斥网络学习环境 |
(二) 网络不良信息妨碍学习者的学习 |
二、网络学习主体道德失重 |
(一) 网络道德环境的自律与他律缺失 |
(二) 虚拟性角色与现实性角色的冲突 |
第四章 网络学习虚拟交往的局限性 |
一、自主性学习障碍 |
(一) 自主性学习的内涵 |
(二) 网络自主性学习的交往局限 |
二、学习过程的竞争性缺失 |
(一) 竞争性是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 |
(二) 主体学习活动需要竞争性行为 |
(三) 网络学习过程缺失主体竞争性 |
三、网络学习评价信度和效度缺失 |
(一) 网络学习的评价模式 |
(二) 网络学习环境的“屏蔽效应” |
(三) 网络学习评价中社会比较缺失 |
第五章 网络学习数字技术的负效应 |
一、学习者语言素养的弱化 |
(一) 网络学习去口语交互的弊端 |
(二) 网络学习去书写交互的弊端 |
二、学习者知识认知的局限 |
(一) 知识建构的数字化局限 |
(二) 知识学习的技术制约性 |
三、学习者身心健康的损害 |
(一) 电脑对学习者身体的负面影响 |
(二) 网络对学习者心理的负面影响 |
第六章 网络学习代价解决策略 |
一、网络学习代价思维 |
(一) 代价合理性和背理性 |
(二) 网络学习价值与代价 |
二、网络学习代价控制 |
(一) 网络学习环境设计 |
(二) 网络学习成本性代价限制 |
(三) 网络学习损失性代价控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本研究的意义 |
三、本研究的结构安排 |
四、本研究的架构 |
第一部分:Web2.0、社会资本和媒介使用的基本理论 |
第一章 Web2.0与社会性软件 |
一、Web2.0的定义 |
二、Web2.0的技术基础 |
三、Web2.0出现的原因 |
四、社会性软件的兴起 |
五、Web2.0的三大原则 |
六、Web2.0的意义 |
第二章 社会资本与媒介使用 |
一、社会资本介绍 |
二、社会资本的历史 |
三、社会资本的界定 |
四、社会资本的产生 |
五、社会资本的测量 |
六、社会资本与媒介使用 |
第二部分:Web2.0时代的网络应用与网民社会资本 |
第三章 博客及其传播学意义 |
一、博客的力量 |
二、关于博客 |
三、关于博客的研究 |
四、博客的传播学意义:人际对话与自我披露 |
五、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大众分类及其传播学意义 |
一、介绍 |
二、人类信息分类的概念与意义 |
三、传统信息分类法及其不足 |
四、网络时代对传统信息分类法提出的挑战 |
五、网络信息的大众分类和分享—以Del.icio.us为例 |
六、网络大众分类的传播学意义:信息的分类、过滤和共享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交友网站及其传播学意义 |
一、介绍 |
二、关于社会交友网站 |
三、若邻网络(Wealink) |
四、社会交友网站的特点 |
五、社会交友网站所基于的理论 |
六、社会交友网站的传播学意义:信任的转移与弱连结的增加 |
七、社会交友网站面临的挑战 |
八、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Web2.0时代网民社会资本的实证研究 |
第六章 研究方法和研究假设 |
一、研究结构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变量的操作化定义与测量 |
四、研究方法 |
五、样本获得 |
六、问卷设计 |
七、网络问卷正式调查和数据初步处理 |
八、数据回收和处理 |
第七章 研究数据分析 |
一、问卷信、效度检验 |
二、研究样本基本描述 |
三、博客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 |
四、网络大众分类网站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 |
五、社会交友网站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 |
六、三种网络使用的时间与网民社会资本的多元回归分析 |
七、统计分析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研究发现 |
二、具体研究发现及讨论 |
三、本研究的贡献、限制与建议 |
第九章 关于Web2.0时代的最后思考 |
一、Web2.0:控制的革命与和谐社会的建立 |
二、"媒介即信息"与"整体性技术" |
三、Web2.0:匿名与实名 |
四、Web2.0:传统新闻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附录 |
致谢 |
四、轻松踏入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的世界(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对市民社会的影响研究[D]. 钟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4)
- [2]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D]. 王永志.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3]网络背景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D]. 鲁先锋. 苏州大学, 2014(09)
- [4]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D]. 曹银忠.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5)
- [5]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 何正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哲学视域下的网络社会交往[D]. 卢斌.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7]互联网对边远地区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对内蒙古包头九原、土黙特的实证研究[D]. 刘保卫. 上海大学, 2009(06)
- [8]虚拟自我论[D]. 谢俊. 华中科技大学, 2008(12)
- [9]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 孟庆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4)
- [10]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 邓建国. 复旦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