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唯是”是发语词(论文文献综述)
施佳虹[1](2017)在《古汉语“盖、且、故、今”语法化过程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语法化是当前国内外语法学界关注的热点。语法化研究主要从语义、句法、语用、语音等方面来考察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的过程或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发语词,它是上古汉语文言句首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而现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使用频率最高的“夫”上,对其他发语词论述较少。本文运用语法化相关理论和方法,将共时描写和历时分析相结合,对上古汉语中文言句首虚词“盖、且、故、今”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作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与考察,并提出一定的见解。全文总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内容包括语法化、发语词的研究综述,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主体,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概念的界定。这一章旨在分析“发语词”类术语的内涵及其相关性,并对文言句首虚词“盖、且、故、今”做概念上的界定。初步分析得出,这四个词属于发语词中表“叙事的开端”一类,在篇章中具有话题标记功能。第二章,“盖”的语法化及其功能考察。本章主要考察“盖”从名词到连词、副词到发语词的语法化动因及机制。名词“盖”到发语词的语法化,主要受认知域的改变、语义主观化、句法分布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影响而逐步产生。发语词“盖”在篇章中主要引入已发生的事实类话题。第三章,虚词“且”的语法化及其功能考察。本章包括“且”语法化为连词,连词“且”的进一步语法化以及发语词“且”的话题标记功能三部分内容。分析得出,“且”的语法化路径为:时间副词>并列连词>递进连词>发语词。发语词“且”在篇章中能够引入次话题和对比性话题。第四章,“故”的语法化及其功能考察。本章从实词“故”的语法化,发语词“故”的产生与发语词“故”的话题标记功能三部分展开研究。分析得出,“故”的语法化路径为:名词>连词>发语词。发语词“故”在篇章中主要引入对比性话题和转换话题。第五章,“今”的语法化。本章包括“今”为发语词之再议和“今”的语法化路径考察两方面内容。第一节从汉梵互译佛经、异文校勘、同义连文“今夫”三方面证实上古汉语中存在发语词“今”。第二节从句法位置、语义、时间名词的显着性特征等方面分析“今”的语法化动因,并归纳出“今”引入的话题大多具有“当下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是结语,分析“盖、且、故、今”四个词语法化过程中的异同现象及理据,并力求证明这几个发语词是否有历史维度。
朱婧[2](2020)在《《国语》、《左传》语气词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语气词是虚词的一种,更是汉语区别於其他语言的重要标志之一。先秦是汉语语气词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国语》和《左传》都是典范性的先秦散文作品,篇幅较大,内容丰富,在历史、思想文化、语言等方面,都具有珍贵的研究价值。尤其《国语》,在语言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根据本文的判定标准,《国语》和《左传》共有的单独使用的语气词有13个:“也”、“乎”、“矣”、“焉”、“者”、“夫”、“为”、“已”、“而已”、“哉”、“邪(耶)”、“兮”、“与”,共有的连用的语气词有9个:“也已”、“也哉”、“也夫”、“也乎”、“也者”、“者也”、“乎哉”、“矣乎”、“也乎哉”。《国语》独有的语气词是“而已矣”,《左传》独有的语气词有“居”、“矣哉”、“已矣”、“矣夫”、“而已乎”。本文以上述语气词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深入描写其特点,试图填补《国语》专书研究在语气词方面的一点空缺,进一步完善《左传》已有的语气词研究成果,争取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材料,为先秦汉语语气词研究的进一步推进起到一些帮助。另一方面结合现代语法理论进行比较,希望从语气词角度为《国语》、《左传》的作者同一性之争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证据,争取为解开这一历史迷案贡献绵力。
向熹[3](2017)在《传统训诂学与古汉语语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中国传统语文学叫做"小学"。"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文字学主要研究汉字的形、音、义及其关系,如《説文解字》《玉篇》《类编》。音韵学主要研究汉语的声、形、调结构及其演变,如《广韵》《集韵》《中原音韵》。音韵学着作往往也要解释字义。训诂学主要研究古书字句的意义。19世纪以前,其着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训释某一古书的字词句,如《毛诗传笺》《论语注疏》《春秋左传集解》;一类是汇集词语分类编次进
杨文昱[4](2020)在《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文中指出张亚初先生是当代卓有成就的古文字学家,学术造诣颇深,尤其擅长金文研究,在学术界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张亚初先生研究古文字所取得的成就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汉字理论、有关专着等方面的成就。文章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张亚初先生的生平和主要学术成就,国内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对张亚初先生的求学经历、工作经历以及学术活动的特点进行了简短的概括。第二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文字学考释与研究”,是本文的重点章节,分类讨论了张亚初先生在甲骨文考释、金文考释与研究、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在甲骨文考释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甲骨文中“铸”、“(?)”、“挞”、“讯”等字的理解;在金文考释与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金文中“免”、“(?)”等字的考释成果以及对多友鼎、太保罍、作册嗌卣等器铭文的研究成果;在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本文介绍了张亚初先生对乙辛时期青铜容器、对商周青铜盉及卣壶等内容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撰写的包括《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商周古文字源流疏证》《商周金文姓氏通考》在内的诸多着作进行了概括总结。第三部分为“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提出的关于古文字形体、造字法以及古文字考释方法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评析,另一方面对张亚初先生所做的包括编写年鉴在内的其它工作进行了梳理。第四部分“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为“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附录部分搜集、整理了张亚初先生发表、合作发表论文以及会议发言稿42篇,按发表年代先后顺序升序排列,并选用较为清晰的古文字形体代替了部分模糊形体,将部分手抄本文章录入为更加清晰的印刷体文章,以方便读者阅读与推进后续研究的深入发展。
王亚男[5](2016)在《两汉经籍传注中古楚方言词之义、音探析》文中指出所谓方言,自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因此,透过方言可以窥探文化的殊异、历史的变迁。楚方言是华夏语言中辐射范围最广,至今对南方方言区有着深刻影响的一支。湖北位于荆楚文化圈的腹心地带,关于湖北各地方言的研究,追溯到古楚国,与古楚方言研究一脉相承;因此,湖北方言学界现在有一批学者和专家都在深入的开展古楚方言词的研究工作。本文避开学术界常用于研究古楚方言词的《楚辞章句》、《方言》、《说文》三部着作,以时代为背景,研究两汉时期古籍经传中的古楚方言词。以涉及方言现象的经籍传注为研究语料,主要有14种:刘向《战国策》、刘歆《西京杂记》、杜子春《周礼》注、王逸《楚辞章句》、郑众《周礼》注、郑玄《周礼》《仪礼》《礼记》注、班固《汉书》注、服虔《通俗文》、许慎《淮南子》注、何休《春秋》公羊传注、赵歧《孟子》注、刘熙《释名》、高诱《吕氏春秋》注、应劭《风俗通义》、《越绝书》。据笔者初步统计:楚方言词约有106条,另外还有12条记录楚音的语例。与以往学者们对于单本着作中古楚方言词的研究整理相异,本人以某一时代背景下所有古籍经传中的古楚方言词为研究对象,研究更为系统,更有利于反映一个时代背景作品对于楚方言的使用和遗存状况;同时,也更容易从大量语料中总结出一些方言词的词义演变规律和语音变化情况,从而窥探古楚方言与今音或同时期其他方言、雅言的语音差别。本文主要撰写了“古楚方言词释义”和“楚语词汇语音探析”两大部分内容,即以所搜集整理古楚方言词的“音”、“义”为文章的主体脉络。一、“古楚方言词释义”部分。首先,笔者以古楚方言区划将古楚方言又细分为仅楚国本土使用方言区和楚国与邻国共用方言区。其中,楚国本土使用方言区,诸如:楚地、沛、汝南淮泗等29区;楚国与邻国共用方言区,诸如:楚越、青徐、充冀三区。以区为单位依次细致梳理了108例古楚方言词的词义,以今释古的方式深入阐释了这些方言词的词义演变,和在各时期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有些方言词出现孤证的情况,仅在某一部文献中记载有其楚言义,而其他文献不载,如:“瀿”,“楚人谓水暴溢为‘瀿’”,仅《淮南子·俶珍训》:“树木者,灌以瀿水。”可见;又如:“畛挈”,“楚人谓泽浊为畛挈”,仅《淮南子·要略》:“玄眇之中,精摇靡览,弃其畛挈,斟其淑静。”可见。并不是说孤证就表示这个词已经没有研究的价值,至少我们可以从有限的语料当中知道这个词确为古代楚国人特定时期的用法。其次,古楚方言词从词性来看,大致包括发语词(“羌”、“夫唯”、“夥颐”等)、动物名词(“服”、“麃”、表示“老虎”的一系列古楚语词等)、器物名词(“五两”、“?”、“皂”等)、虫蛇类名词(“短弧”、“拒斧”、“腾”等)、植物名词(“菹”、“麤”、“枳”等)、动词(“沤”、“吐”、“瀿”等)、状貌词(“昧”、“铢”、“精摇”等)、楚官职词(“求盗”、“亭父”、“亭部”等),一类虚词,七类实词,实词中以名词居多,故又将名词细分小类。最后,笔者又据各方言词义源走向,将其分为“基本词汇”和“通语借词”两类。“基本词汇”是指古楚方言词本义即为故楚方言义的词汇,如:“羌”之本义为“发语词”,也是其在楚语表达中的用义;“通语词汇”是指本义异于古楚方言义的词汇,如:“服”本义“用也”,“事也”,不同于其古楚方言义“鴞”。二、“楚语词汇语音探析”部分。首先,笔者着重讲述了12例仅记“楚音”的语音音转或混读情况。在两汉时期古籍传注中载录的一小部分通语词汇不能完全确认为方言词,但是可以确定其记录的语音却为“楚音”,比如:“贵”汝颖地区读如“归”,“殷”兖州地区读如“衣”,“厚”青徐地区读如“后”等。其次,从古楚方言词声母、韵母入手,归纳同时期通语与古楚方言词发音上的特点。比如:南方地区“都”作“猪”,二者叠韵,看声母的区别,古“端母字”和“知母字”混读,今南方地区方言中同样将“都”读作“猪”。本文中的大部分古楚方言词都为之前学者在研究特定时期方言时随之点到的方言词,我在这些学者的前期研究上又进行了系统语音特色的分析和细致的意义阐述。同时,笔者也找到了个别学者们还未提及的楚方言词,虽然不多,但也算是古楚方言词搜集整理上小小的扩展。比如:“合”,西楚江沔之间谓“相配耦”;“服”,楚人谓鸮为“服”;“颜”,楚人谓“额颡”为“颜”;“舣”,南方谓“整船向岸”为“舣”等,还有楚国特有的官职名称表达方式:N+敖、N+尹,都为笔者自己归纳整理所得。对于各别词的用法和注解,笔者也有一些不同看法,如:“夥颐!涉之为王沉沉者。”笔者认为“夥颐”是发语词,同时“夥”独用时也为发语词。“沉沉”,一词解释据刘伯庄在《史记》[索引]中的注解,也为楚人谓“故人”的特殊表达,并非一直以来“宫殿深邃貌”的释义。又根据发语词“羌”、“夫唯”、“夥颐”、“夥”、“其”等源义分析,笔者认为古楚人在说话时有用语助词来引起将要说的话,特别是“羌”、“其”二词,实同一发语词在古楚地不同地域发音上的细微区别,表现为韵母的开合不分和阴阳对转。基于以上选题缘由、创作构思以及创新观点,笔者认为所作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孙园园[6](2012)在《发语词的功能及其与虚化的关系探讨》文中认为文章主要从言语行为和语篇角度分析,认为发语词具有提示和语篇衔接的功能。同时,发语词的功能与其虚化程度关系密切。完全虚化的发语词只具有人际功能;虚化程度较高的发语词既具有人际功能,同时也具有语篇功能;虚化程度较低的发语词,除具有人际和语篇功能外,尚保留有一定的概念功能。
武振玉[7](2006)在《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文中指出两周金文作为语料的价值被认识并且自觉运用到古汉语研究中是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的。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学者利用金文材料进行《尚书》的语言研究,此后亦不断有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也多集中在虚词方面,但到目前为止,全面而系统的两周金文虚词研究尚付阙如。而随着《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引得》的编撰,对两周金文中的所有虚词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查研究已成为可能,并且应是上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两周金文中的虚词进行专门研究。研究范围包括两周金文中的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语气词,共六类。其中对代词的词类归属考虑到了传统的看法及本文的体例。研究方法上则采用汉语史研究中常用的穷尽性数量统计、历时分析、共时比较的方法,以期全面揭示两周金文的虚词系统。
朱其智,朱学斌[8](2020)在《西周金文句首提起连词“■(且)”辨证》文中研究指明对於西周金文句首的"■",学术界有"动词説""时间词説""叹词説"诸説,本文一一予以辨析,最後证明西周金文句首的"■",当读爲"且",其功能与传世文献的提起连词相同。"■(且)"作爲提起连词用法有二:(一)用在引语或篇章首句的开头以发端;(二)用在篇章中句子的开头,承上文补充説明具体情况、原因或条件。
李红艳[9](2020)在《《红楼梦赋》研究》文中提出《红楼梦》问世以来备受关注,题咏之作不断涌现,成为红学史上的重要现象。乾嘉之际,随着程甲本、程乙本的排印,题红作品数量增多,题咏内容庞杂繁复,题红作者范围扩大。嘉庆年间,在数量较多的题红诗词之外出现题红律赋,《红楼梦赋》是目前可见的唯一一部以律赋题红的作品。沈谦在会试失意时作《红楼梦赋》,选取《红楼梦》中的典型情节和场景,以律赋形式创作二十篇系列论文评价《红楼梦》,开创了《红楼梦》批评的新模式,显示出当时文人雅士对《红楼梦》的推崇。沈谦的人生经历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推动了题红律赋的产生,《红楼梦赋》也因此具有与众不同的审美特征。第一章主要考察沈谦生平对其不同阶段题红作品的影响,并分析《红楼梦赋》创作时所依据的《红楼梦》版本。首先,比较沈谦前期的题红诗与后期的题红律赋,发现前期题红诗主要体现出对红楼闺秀才情的欣赏,人物品评较为客观,后期《红楼梦赋》则融入较多作者自身感慨,其人生遭际对题红形式的选择和咏红情感的转变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次,系统梳理《红楼梦赋》的刊刻流播情况,统计分析赋中名物词的运用,与《红楼梦》各版本异文相比勘,推论《红楼梦赋》所依据的版本可能是程乙本。第二章主要分析题红律赋的审美特征。题红律赋在体式特征、书写内容、创作风格、抒发情感方面与其它律赋皆有不同。体式特征方面,统计分析《红楼梦赋》的用韵情况,限韵相较于清代其它律赋更为宽松,以服从律赋情感内容的表达为主;分析题红律赋的结构,与清代其它律赋一样重视开篇破题,但并不强求在首韵中正面点醒题面中的字;统计分析二十篇律赋的句式,在律赋句法的基础上兼有骚体风格和诗化倾向。内容上,由清代律赋对经世致用的强调转向吟咏小道,体现了对《红楼梦》的推崇,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科场失意的排遣。风格上,由“冠冕正大”转为香奁绮艳,同时又借香草美人抒发情志,寄托精神。情感上,由歌功颂圣转为申秋士之悲。体现了题红律赋对科举试赋的偏离和超越,以及作者生平遭际与当时社会文化对《红楼梦赋》的双重影响。第三章主要探究题红律赋作为《红楼梦》批评新形式的传播特点。据统计,律赋题咏的红楼情节、场景较匀散地分布于《红楼梦》全书,以前八十回为主,兼顾后四十回,相比诗词题红、红楼说唱等关注了一些较少为人题咏的情节。另外,沈谦较为偏爱“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黛玉,对其相关情节形成较系统的题咏。律赋题红既有对《红楼梦》的评价,也有对相关情节、场景的补充,以铺叙之能弥补小说中未尽然之处。评点及评者方面,分析《红楼梦赋》的2种评点体例,统计《红楼梦赋》各版本批语,共约有187条行间夹评,67条赋末尾评,按其内容可分为5类,考察《红楼梦赋》评者的生平、交游及其亲友对《红楼梦》的题咏。《红楼梦赋》传抄刊刻过程中产生的评点、序跋、笺注,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红楼梦》的态度,以及《红楼梦》的传播情况。
宋晖[10](2014)在《话语标记研究三题》文中研究说明话语标记与关联词的关系、话语标记与发语词的关系,话语标记的意义问题是话语标记"汉化"的三个重要问题。话语标记在于建构话语与语境之间关系,而关联词则主要关联句间关系。话语标记经常用在口语中,发语词则应用在书面语中。话语标记的意义即功能。话语标记的核心功能旨在引导话题。
二、“唯是”是发语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唯是”是发语词(论文提纲范文)
(1)古汉语“盖、且、故、今”语法化过程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方法 |
第一章 “盖、且、故、今”的概念界定 |
第一节 相关术语的分析 |
第二节 三种概念外延与内涵的相关性考察 |
第二章 “盖”的语法化及其功能考察 |
第一节 “盖”的语法化 |
第二节 发语词“盖”的产生及其话题标记功能 |
第三章 虚词“且”的语法化及其功能考察 |
第一节 连词“且”的产生 |
第二节 递进连词“且”的进一步语法化 |
第三节 发语词“且”的话题标记功能 |
第四章 “故”的语法化及其功能考察 |
第一节 实词“故”到连词的语法化 |
第二节 发语词“故”的产生 |
第三节 发语词“故”的话题标记功能及分类 |
第五章 “今”的语法化 |
第一节 “今”为发语词之再议 |
第二节 “今”的语法化路径考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语》、《左传》语气词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语气与语气词 |
第二节 《国语》、《左传》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系统概览 |
第三章 《国语》、《左传》句中语气词“也”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句中语气词“也”与话题 |
第二节 《国语》、《左传》句中语气词“也”比较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国语》、《左传》句末语气词“也”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句法分析比较 |
第二节 句类分析比较 |
第三节 复句类型分析比较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国语》、《左传》句中语气词“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分析比较 |
第二节 小结 |
第六章 《国语》、《左传》句末语气词“乎”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分类描写 |
第二节 分析比较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七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矣”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矣”的分类描写 |
第二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矣”异同比较 |
第八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焉”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焉”的判定与描写 |
第二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焉”异同比较 |
第九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者”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语气词“者”概说 |
第二节 《国语》语气词“者”的判定与描写 |
第三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者”异同比较 |
第十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夫”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夫”的判定与描写 |
第二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夫”异同比较 |
第十一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为”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为”的判定与描写 |
第二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为”的异同比较 |
第十二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哉”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语》语气词“哉”的分类描写 |
第二节 《左传》语气词“哉”的分类描写 |
第三节 《国语》、《左传》语气词“哉”的异同比较 |
第十三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已”、“而已”比较研究 |
第十四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邪”比较研究 |
第十五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与”比较研究 |
第十六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兮”比较研究 |
第十七章 《国语》、《左传》语气词“居”比较研究 |
第十八章 《国语》、《左传》连用的语气词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语气词连用现象概说 |
第二节 《国语》、《左传》连用的语气词分类描写 |
第三节 《国语》、《左传》连用的语气词异同比较 |
第十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张亚初先生生平及其学术成就述略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意义 |
第二章 张亚初先生文字学考释与研究 |
第一节 甲骨文考释 |
第二节 金文考释和研究 |
第三节 青铜器及历史文化研究 |
第四节 有关专着 |
第三章 张亚初先生的汉字理论及其它 |
第一节 汉字理论 |
第二节 其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张亚初先生论文汇编 |
附录说明 |
附录1 吴史新证 |
附录2 《对扬补释》质疑 |
附录3 周厉王所作祭器?簋考——兼论与之相关的几个问题 |
附录4 从商周八卦数学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
附录5 甲骨金文零释 |
附录6 谈多友鼎铭文的几个问题 |
附录7 商周族氏铭文考释举例 |
附录8 殷墟都城与山西方国考略 |
附录9 两周铭文所见某生考 |
附录10 《北京图书馆所藏青铜器铭文拓片汇编》序 |
附录11 张亚初先生关于淅川下寺楚墓的发言稿 |
附录12 论鲁台山西周墓的年代和族属 |
附录13 论楚公(?)钟和楚公逆镈的年代 |
附录14 于省吾先生在学术方面的贡献 |
附录15 淅川下寺二号墓的墓主、年代与一号墓编钟的名称问题 |
附录16 解放后出土的若干西周铜器铭文的补释 |
附录17 宋代所见商周金文着录表 |
附录18 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 |
附录19 对商周青铜盉的综合研究 |
附录20 商代职官研究 |
附录21 殷代乙辛时期青铜容器的形制 |
附录22 论商周王朝与古蜀国的关系 |
附录23 谈古文字中的变形造字法 |
附录24 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 |
附录25 金文研究(1988) |
附录26 北京琉璃河出土西周有铭铜器座谈纪要 |
附录27 金文研究(1990) |
附录28 蔡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29 从古文字谈胡、胡国与东胡 |
附录30 殷周青铜鼎器名、用途研究 |
附录31 太保罍、盉铭文的再探讨 |
附录32 金文新释 |
附录33 金文研究(1992) |
附录34 现代已故史学家于省吾 |
附录35 疑难铭文拟定字一览表——摘自《殷周金文集成引得》 |
附录36 金文考证例释 |
附录37 商周卣壶考述 |
附录38 甲骨文字新解(二则) |
附录39 《汉语古文字字形表》订补 |
附录40 燕国青铜器铭文研究 |
附录41 谈四种整体文字及其意义 |
附录42 古文字源流疏证释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两汉经籍传注中古楚方言词之义、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两汉时期分区词例释义 |
一、文献中提及的区划罗列 |
(一)楚国本土 |
(二)与楚相邻 |
二、古楚地区划方言词表及具体释义 |
(一)古楚地区划方言词表 |
(二)具体区划词例释义 |
三、古楚方言词义源走向 |
(一)古楚地的专有词 |
(二)楚夏同形词 |
(三)“义源走向”区分“专有词汇”和“楚夏同形词” |
四、古楚方言词词性归类 |
(一)具体词语归类 |
(二)词语归类图 |
第二章 两汉时期楚语词汇语音探析 |
一、其他仅记“楚音”的词例 |
(一)“贵”读如“归” |
(二)“殷”读如“衣” |
(三)“厚”读如“后” |
(四)“歌”读如“柯” |
(五)“摋”读如“杀” |
(六)“杼”读如“抒” |
(七)“露”读如“路” |
(八)“苑”读如“宛” |
(九)“扑”读如“山陵” |
(十)“元”读如“穴” |
(十一)“风”读如“[-m]韵尾” |
(十二)“陈”读如“陵” |
二、两汉古楚方言词语音特点分析 |
(一)声母 |
(二)韵母 |
三、两汉古楚方言之“同源词”梳理 |
(一)“箑”、“翣”、“扇” |
(二)“(纟争)”、“綪” |
(三)羌”、“刚”、“姜”、“工”、“句”、“嗟”、“且”、“其” |
(四)“舣”、“檥” |
(五)倦”、“卷”、“卷”、“据”、“踞” |
(六)“况”、“荒” |
(七)“罧”、“槮”、“涔” |
(八)“槷”、“摋”、“榝” |
(九)“闵”、“敏” |
(十)“於菟”、“於檡” |
(十一)“果郁”、“裹摇” |
(十二)“搴”、“攓”、“” |
(十三)“沤”、“涹”、“渐” |
第三章 个例研究——“桯” |
一、古楚方言里的“桯” |
(一)古楚方言义 |
(二)今南方方言义 |
(三)相关同源词 |
二、雅言里的“桯” |
(一)古雅言义 |
(二)今北方方言义 |
(三)相关同源词 |
三、现代方言分布及用例分析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发语词的功能及其与虚化的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语词功能 |
(一) 提示功能 |
(二) 语篇衔接功能 |
二、发语词的功能与虚化的关系 |
(一) 完全虚化的发语词 |
(二) 虚化程度较高的发语词 |
(三) 虚化程度较低的发语词 |
三、结语 |
(7)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金文的语料价值及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的历史回顾 |
第三节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的方法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
第二章 两周金文中的代词 |
第一节 人称代词 |
第一人称代词 |
第二人称代词 |
第三人称代词 |
己身代词 |
第二节 指示代词 |
第三节 疑问代词 |
第四节 无指代词 |
第三章 两周金文中的副词 |
第一节 否定副词 |
第二节 范围副词 |
第三节 程度副词 |
第四节 时间副词 |
第五节 频率副词 |
第六节 情态副词 |
第七节 语气副词 |
第八节 关联副词 |
第九节 方式副词 |
第四章 两周金文中的介词 |
第一节 引进处所的介词 |
一、引进动作行为所在的处所 |
二、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 |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起始处所 |
四、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方面或范围 |
第二节 引进时间的介词 |
第三节 引进对象的介词 |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偕同对象 |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受事对象 |
三、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
四、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对象 |
五、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对象 |
第四节 引进原因的介词 |
第五章 两周金文中的连词 |
第一节 并列连词 |
第二节 承接连词 |
第三节 因果连词 |
第四节 假设连词 |
第五节 让步连词 |
第六节 递进连词 |
第六章 两周金文中的叹词 |
第七章 两周金文中的语气词 |
第一节 句首语气词 |
第二节 句首句中语气词 |
第三节 句中语气词 |
第四节 句尾语气词 |
引书简称表 |
词语索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9)《红楼梦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概述 |
二、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 |
(一) 《红楼梦》诗词题咏及《红楼梦赋》概述 |
(二) 《红楼梦》诗词题咏及《红楼梦赋》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一章 沈谦及《红楼梦赋》版本考 |
第一节 沈谦生平对其题红作品的影响 |
一、前期《金陵十二钗诗》对红楼闺秀的客观评价 |
二、后期《红楼梦赋》融入仕途坎坷的自身感慨 |
第二节 《红楼梦赋》现存版本面貌特征 |
一、《红楼梦赋》的4种抄本 |
二、《红楼梦赋》的11种刻本 |
三、《红楼梦赋》的2种木活字本 |
四、《红楼梦赋》的4种铅印本 |
第三节 《红楼梦赋》体现的《红楼梦》版本信息 |
一、嘉庆年间流行的《红楼梦》版本 |
二、《红楼梦赋》依据的《红楼梦》版本 |
第二章 题红律赋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题红律赋对律赋体式特征的因循与新变 |
一、“押韵”——限韵相对灵活 |
二、“赋制”——结构尤重开篇破题 |
三、“赋式”——句式灵活多元兼有骚体风格、诗化倾向 |
第二节 题红律赋对科举试赋的偏离与超越 |
一、吟咏小道,不期乎杨意 |
二、香奁绮语,仿冬郎之体 |
三、弹铗而歌,申秋士之悲 |
第三章 《红楼梦》批评的律赋新形式 |
第一节 以律赋传播的《红楼梦》情节和场景 |
一、题咏情节以前八十回为主,兼顾后四十回 |
二、黛玉相关情节的系统题咏 |
三、题红律赋对小说情节、场景的补充 |
第二节 《红楼梦赋》评点及评者探究 |
一、《红楼梦赋》的评点体例与批语数量 |
二、《红楼梦赋》批语的内容类型 |
三、《红楼梦赋》评者形成的《红楼梦》交流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以传奇杂剧唱词评《红楼梦赋》的批语统计 |
(二)、《红楼梦赋》序跋、原文、批语、注释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话语标记研究三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话语标记与关联词 |
2.1“关联”的视角不同 |
2.2 语法化层次不同 |
2.3 形式多样 |
3. 话语标记与发语词 |
3.1 应用层面不同 |
3.2 位置影响功能 |
3.3 形式特点不同 |
4. 话语标记的意义问题 |
4.1 意义及话语标记的意义 |
4.2 话语标记的性质 |
4.3 话语标记的功能 |
4.3.1 对于出现的句首的话语标记 (4) , 有引发话题的作用。如例 (9) 中“对了”。 |
4.3.2 对于出现在小句间的话语标记, 在语用上其一般功能则明显地体现为话题连贯作用。如“这么一来”。 |
4.3.3 对于出现在小句后的话语标记, 在语用上通常表现为结束话题作用。如“好了”。 |
5. 结语 |
四、“唯是”是发语词(论文参考文献)
- [1]古汉语“盖、且、故、今”语法化过程考察[D]. 施佳虹. 浙江师范大学, 2017(07)
- [2]《国语》、《左传》语气词比较研究[D]. 朱婧.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传统训诂学与古汉语语法[J]. 向熹. 国学, 2017(02)
- [4]张亚初先生的古文字学研究[D]. 杨文昱.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5]两汉经籍传注中古楚方言词之义、音探析[D]. 王亚男. 中南民族大学, 2016(04)
- [6]发语词的功能及其与虚化的关系探讨[J]. 孙园园.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2(03)
- [7]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D]. 武振玉. 吉林大学, 2006(10)
- [8]西周金文句首提起连词“■(且)”辨证[J]. 朱其智,朱学斌.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20(00)
- [9]《红楼梦赋》研究[D]. 李红艳.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10]话语标记研究三题[J]. 宋晖. 外语教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