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最简三角方程的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余玚[1](2015)在《上海高一学生三角函数学习的SOLO水平调查研究》文中认为三角函数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函数,它具有周期性、对称性、奇偶性等性质,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因此,三角函数在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传统的学习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形式进行量化评价的,评价重视结果,本文以Biggs(1982)提出的着重于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的SOLO分类评价理论为研究的基本框架。笔者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上海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学习目标和历年高考题及辅导资料中试题编制了测试上海高一学生三角函数学习的SOLO水平的预测试卷。预测试后,根据对回收的32份有效试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笔者发现对于题目的SOLO水平判定,各层次之间具有重复性和不明确等缺点。因而笔者决定选择Trigwell, Prosser(1991)和Burnett(1999)提出的SOLO分类理论的次层次结构作为本文的研究基本框架;同时,根据学生的测试反馈生成了三角函数正式测试卷,并应用SOLO分类次层次结构制定了测试题的SOLO水平标准。在正式研究中笔者以上海三所重点高中的教师以及204名高一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1)高一学生在三角函数学习上的SOLO水平结构;(2)学生使用的三角函数解题方法;(3)影响学生SOLO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近80%的学生处于较高的多元结构水平或关联结构水平,但对于不同的三角函数内容学生的水平分布有一定差异。在三角函数模型y= sm(wx+φ)实际应用能力,正切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和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及性质的综合知识方面,近50%及以上的学生处于最高的关联结构水平。学生使用的主要三角函数解题方法有分段函数拟合法,三角函数模型拟合法,辅助角公式,1的代换法,待定系数法,单位圆法和图像法。影响学生三角函数学习SOLO水平的主要因素:(1)学生是否全面掌握三角函数整章内容知识;(2)学生是否理解三角函数基本概念;(3)学生能否合理使用计算器;(4)教师三角函数教学观念及方法;(5)学校使用的不同校本教材。
彭朴,陈非[2](2016)在《不拘泥于教材》文中指出教材是师生开展数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式,要由"重教"转为"重学",由"强制学生适合教学"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活动,教学实施要贯彻"教"为"学"服务,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和"会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钻研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用活、用好
倪萍[3](2014)在《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基础。数学概念是数学定理、公式、法则的最基本组成单位,可以说数学的理论系统是由数学概念逐步建立起来的;数学概念还是学生认知的出发点,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和数学思维的起点。学生通过数学概念的获得,不仅是学会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见,数学概念不仅是建立理论系统的中心环节,同时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因此,笔者把概念理解、技能习得与问题解决组成一个系统,进行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整体思考和设计,作为开展数学教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本研究以数学学习理论为依据,针对学生概念学习,以问题解决为目的设计课堂概念教学案例,探索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途径、环节。教师寻找学生学习新知的思维生长点,通过合理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体验概念学习的思维过程。学生在问题环境中学习新知,探求新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迁移运用解决新的问题。这样,学生通过问题解决不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获得了数学概念、学会了数学知识,构建起新的认知结构,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本研究主要在高中阶段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概念教学实践,致力于通过教学案例分析和实践反思,关注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在此基础上,通过课堂观察的分析与改进,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特别是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翻转课堂进行教学设计,转变课堂教与学的方式。在实践中发现,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概念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解决问题生成新规则(概念、定理);二是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来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三是通过解决相关后续问题提升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研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紧紧抓住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开展教学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总结提炼有效做法,反思存在的不足,归纳形成有效经验。
吕世虎[4](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汪跃中,刘诗雄[5](1986)在《最简三角方程教学的三部曲》文中指出 最简三角方程教学的困难在于:对方程f(x)=a(f代表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之一,下同)的求解公式的推导,学生好象明白而往往不尽明白:对其求解公式学生容易记混记错;对方程f〔(?)(x)〕=a常常因周期处理不当而造成增解和失解。为了克服上述困难,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最简三角方程的求解公式和熟练地掌握解三角方程的技巧,我们对最简三角方程的教学采取了下面三部曲: 一、方程f(x)=f(a) 为了减缓最简三角方程教学的难度,我们专门用了一个课时,首先介绍同名等值型三角方程f(x)==f(a)的求解公式,具体做法是: 1.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周期(可结合三角函数图象进行复习)。 2.已知f(x)=f(a),让学生求x、a所满足的关系。给出下表,学生根据函数的图象,在表中填写适
康延明[6](2014)在《慢教育:化难为易的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中数学中的反三角函数与三角方程问题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在高中数学中先学习三角函数,后学习反三角函数,会出现先入为主现象.学生容易将反三角函数与三角函数混淆.由于学生对反三角函数知识理解和掌握得不好,势必影响三角方程的学
赵宪初[7](1960)在《三角方程》文中指出 §1.为什么要学习三角方程我们可以先从金工车间里车床上车圆锥体的计算“退拔”角度的问题谈起。上面是一个圆锥体(实际上几何里叫做圆台)的一个轴截面,两头的直径分别为D和d,车件的长是(?),那末“退拔”的角度是从tgα=(D-d)/2(?)这一方程里α的角度求出的。这里是一个三角方程。在军队里炮击敌人阵地时,我们要将炮弹不前不后地击中敌人防御工事,就要从敌人阵地的距离s和
江仁俊[8](1965)在《“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文中提出 (一)教材的概略分析 1.内容的特点。三角方程这一单元,可以说是三角函数的解析理论的综合题材,也是中学三角课中的重要内容。从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恒等式以至反三角函数等,无一不与三角方程有关,它们都是研究三角方程的基础。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有较好的理解与正确地掌握,则学习这一单元的知识和技能,应该说不是十分困难的。可是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到,由于三角方程是一种超越方程,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用初等方法来解。在中学主要也只研究个别的或几种可以用初等方法求解的极特殊形式的三角方程。因此,对它的研究,一般仅能从具体出发,根据不同的具体的三角方程指出具体的解法;当然,在可能情况下,这里并不排斥进行某些归类,或根据已有的经验指出一些可循的线索,以便对初学者有所帮助。正由于超越方程与它们解法(假定那是可以用初等方法作到的)的多样性
王晶晶[9](2019)在《高中数学沪教版和IBDP版教材比较分析 ——以三角函数为例》文中提出本文以三角函数为载体,对沪教版和IBDP版高中数学教材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分析比较,以期望发现它们在教材设计、内容选择、内容分布、知识结构、呈现方式、学生要求等六个方面的共性与差异。通过研究分析笔者得到如下结果:1、在教材设计上,两版教材的设计差别并不巨大。不过沪教版的编排体例显得更详细,层次感更强。IB教材则更简洁明了一些,知识呈现更集中。2、在内容选择上,两版教材中选取的内容总体数量比较接近,沪教版教材内容数相对少一些。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经过课程改革之后,我国普通高中数学课标中删减了部分三角函数内容,而IB教材根据其教学大纲有包含高等数学的少量内容。3、在内容分布上,两版教材都是通过集中的章节将三角内容呈现给学生,知识设置也都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方式。不过两者中“三角恒等公式”内容设置的位置略有不同。4、在知识结构上,笔者将三角函数内容划分为“三角比与三角函数”,“三角方程与恒等式”,“三角学的应用”这三个方面来比较两版教材中的知识点。而在这三块内容中,两版教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角函数与方程”方面。5、在呈现方式上,笔者将教材知识呈现方式划分为解释、范例、图表和习题四部分进行分析。两版教材差别较大是“范例”这部分。6、在学生要求上,笔者从习题的“背景类型,作答类型和认知要求”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两版教材均以纯数学背景的习题为主,主要考察学生的程序性技能,而概念理解和论述类习题相对偏少。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笔者对沪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以下建议:1、适当增加三角函数内容。2、增加范例中分析性语言。3、丰富习题的种类。4、适当增加习题数量。
田江琛[10](2010)在《如何在常规课堂中实施“探究”——“最简三角方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二期课改的理念深入课堂教学的大环境下,如今的数学课堂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不再仅仅是传授者,还是引导者,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一时间,"探究"纷纷流行起
二、解最简三角方程的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最简三角方程的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高一学生三角函数学习的SOLO水平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术语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2.1 SOLO分类理论 |
2.2 三角函数教与学的研究 |
三、研究设计 |
3.1 研究工具 |
3.2 研究对象 |
3.3 预研究 |
3.4 正式研究 |
3.5 SOLO水平判定标准 |
3.6 研究流程图 |
四、数据整理与分析 |
4.1 高一学生三角函数学习的SOLO水平分析 |
4.2 学生使用的三角函数解题方法分析 |
4.3 影响学生SOLO水平的因素分析 |
五、研究结论及教学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5.3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3)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理论支撑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内容 |
1.4.1 概念的界定 |
1.4.2 研究的设想 |
1.4.3 研究的基础 |
1.5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概念的研究综述 |
2.1.1 数学概念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
2.1.2 数学概念的理解 |
2.1.3 数学概念的获得 |
2.2 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1 数学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2.2.2 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
2.2.3 数学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
2.2.4 数学概念学习是“再创造”的过程 |
2.3 数学问题的研究综述 |
2.3.1 “问题”及“数学问题”的界定 |
2.3.2 基于问题的数学概念教学 |
2.3.3 数学问题解决和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实践研究 |
3.1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设计 |
3.1.1 基于问题解决的概念教学设计的依据 |
3.1.2 基于问题解决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原则 |
3.1.3 问题设计的策略 |
3.2 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案例研究 |
3.2.1 类型一:新授课 |
3.2.2 类型二:复习课 |
3.2.3 类型三:拓展课 |
3.3 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的初步收获 |
3.3.1 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概念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
3.3.2 研究的启示 |
3.3.3 研究的反思 |
第4章 基于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
4.1 课堂观察的启发 |
4.2 课堂教学的深入思考 |
4.2.1 重构学习流程——先学后教 |
4.2.2 拓展教学空间——翻转课堂 |
4.2.3 促进学习交流——小组合作 |
4.3 课堂教学的实践 |
4.3.1 教学设计的改进 |
4.3.2 教学改进的收获 |
4.3.3 构建教学的基本环节 |
第5章 研究的总结 |
5.1 研究的过程 |
5.2 研究的成果 |
5.3 研究的不足 |
5.4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一) 当代 |
(二) 中学 |
(三) 数学课程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
(二) 中学数学教材 |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文献法 |
(三) 比较法 |
(四) 文本分析法 |
(五) 访谈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
(三) 结论 |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
(三) 结论 |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三) 结论 |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三) 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敎材的概略分析 |
1. 内容的特点. |
2. 教学目的. |
3. 基础知识. |
4. 基本技能. |
(二)敎法建议 |
1. 概念敎学. |
2. 最简单的三角方程的教学. |
3. 一般的三角方程的敎学. |
4. 其他. |
(9)高中数学沪教版和IBDP版教材比较分析 ——以三角函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综述 |
2.1 数学教材比较研究的现状分析 |
2.1.1 宏观比较研究 |
2.1.2 微观比较研究 |
2.2 IB数学教材相关研究 |
2.3 IB三角函数相关研究 |
2.4 文献综述小结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具体的研究问题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研究法 |
3.3.2 比较研究法 |
3.3.3 内容分析法 |
3.3.4 案例分析法 |
3.4 研究框架 |
3.5 研究的意义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教材宏观比较 |
4.1.1 教材设计 |
4.1.2 三角函数内容选择 |
4.1.3 三角函数内容分布 |
4.2 教材微观比较 |
4.2.1 教材知识结构 |
4.2.1.1 三角比与三角函数 |
4.2.1.2 三角方程与恒等式 |
4.2.1.3 三角学的应用 |
4.2.2 教材知识呈现方式 |
4.2.2.1 量化总体结果 |
4.2.2.2 对“解释”的深入分析 |
4.2.2.3 对“范例”的深入分析 |
4.2.2.4 对“图表”的深入分析 |
4.2.2.5 对“习题”的深入分析 |
4.2.3 教材对学生要求 |
4.2.3.1 习题背景类型研究 |
4.2.3.2 习题作答类型研究 |
4.2.3.3 习题认知要求研究 |
5. 研究结果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宏观维度 |
5.1.2 微观维度 |
5.2 建议 |
5.3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如何在常规课堂中实施“探究”——“最简三角方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次:失败的“探究”,沉闷的课堂. |
第二次:“探究”成了问答式 |
第三次:学生动起来了 |
四、解最简三角方程的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高一学生三角函数学习的SOLO水平调查研究[D]. 余玚.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1)
- [2]不拘泥于教材[J]. 彭朴,陈非. 新课程(综合版), 2016(05)
- [3]基于问题解决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 倪萍.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4]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5]最简三角方程教学的三部曲[J]. 汪跃中,刘诗雄. 中学数学, 1986(07)
- [6]慢教育:化难为易的艺术[J]. 康延明. 新课程(综合版), 2014(12)
- [7]三角方程[J]. 赵宪初. 数学教学, 1960(01)
- [8]“三角方程”的教材教法[J]. 江仁俊. 数学通报, 1965(05)
- [9]高中数学沪教版和IBDP版教材比较分析 ——以三角函数为例[D]. 王晶晶. 扬州大学, 2019(02)
- [10]如何在常规课堂中实施“探究”——“最简三角方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J]. 田江琛.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0(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