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经济乃人才经济——从上海经济发展看湖北经济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肖肖[1](2020)在《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相对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由此制约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企业家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关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研究,学者们的关注点还较多的停留在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增长数量效应上,企业家精神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的作用机理及实证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将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质量置于一个统一的框架下,以中国30个省(市、区)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机理及作用,以期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首先,本文基于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质量的相关理论,对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测度指标及两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阐述,并指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体现在企业家的创新和将创新转化为市场价值的创业活动。其次,将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质量置于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分别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这两个方面来系统分析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接着,为了进一步对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本文基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的理解及新时代发展理念的要求构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30个省(市、区)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然后,构建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面板实证模型,运用广义差分矩估计方法检验2008-2017年间中国30个省(市、区)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作用,同时也通过对主要解释变量(企业家精神)指标进行替换来进行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均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显着正向作用。最后,从培育企业家精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周琦[2](2020)在《城市创意产业区的空间集聚度及组织驱动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创意产业是构成国家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作为推进城市产业区域建设的新趋势和新方向,在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强化产业空间驱动效应、实现深层次区域创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指标关联系统十分复杂,它成功借鉴了经济地理及管理工程的研究成果,高度融合了空间经济、创意文化、集聚扩散、企业组织等创新指标,持续强化了城市区域空间战略的产业管控。虽然国内外相关学者注重分析产业空间集聚下组织关联的特征,但在城市创意产业空间战略研究领域,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驱动效应、影响因素之间的指标体系是部分缺失的。所以,完善城市空间集聚指标创新体系,完善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可视化,对促进产业组织管理、营造创意空间环境、保障创意产业高效运转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拓展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可视驱动系统具有创新意义。论文研究的目标是构建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驱动创新体系。基于多因素理论模型指标,提出区域空间动态集聚轨迹算法(Density-Based Interest Spatial Clustering of Path,DBICP),并与计算机浏览器共建聚类可视化图像,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首先,根据文献资料分别从组织驱动和影响因素两个层面提取指标,建立空间集聚的关联框架,构建结构方程,形成初级理论模型。其次,进行实证检测,深入剖析了驱动效应与影响因素的强弱关联性,完善了多因素空间集聚模型。再次,基于理论模型创建了DBICP算法,对上海全域进行寻优求解。最后,基于卡口数据和浏览器策略进行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动态可视化图像。本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内容是概念简述及文献综述(第一、第二章)。主要是绪论、描述背景、评述进展、阐述相关概念。对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演化、创意产业空间重构、空间影响因素、组织驱动效应等进行文献综述,找到研究的理论位置及问题症结,提出研究视角、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构建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内容是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度、影响因素、驱动系统指标框架的建立(第三章)。首先,基于扎根理论对创意产业区空间影响因素和驱动效应进行质性研究,利用文献调查、量表访谈、问卷调研等方法,借助QSR NVi Vo12进行程序转译统计,基于AMOS构建了结构方程,形成了驱动效应和影响因素的指标框架。其次,基于耦合理论将其指标进行层级划分,得出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初级多因素理论模型。第三部分内容是模型验证及完善(第四章)。首先,基于赫芬达尔指数、就业人数以及产值区位熵进行测度分析,基于固定效应模型结合TOPSIS算法选取空间集聚度对影响因素的七项关联性指标。其次,实证了驱动效应对影响因素指标的相关性,完善了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多因素理论模型。第四部分内容是模型求解及应用(第五章)。首先,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区域寻优,用GA遗传算法以较快的全局寻优能力搜寻到满意区域。其次,采用空间聚类DBICP算法得到空间集聚线性轨迹图。第五部分内容是图像输出(第六章)。首先,基于新算法的代码与计算机浏览器代码进行交互转译,在CANVAS容器中实现3D动态模拟,进一步挖掘空间集聚簇群在数值和语义上的驱动模式。其次,把集聚图像BubbleSet和ARCGIS进行地理视图叠合,最终实现了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动态可视化。以上海市为例,普陀区、浦东新区、徐汇地区的创意产业空间分布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聚类模式,并相应提出了分摊、均布、虹吸的管控策略,是对多因素理论模型的应用。第六部分内容是结论展望(第七章)。凝练论文主要观点,展望研究前景,提出城市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发展创新驱动路径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大数据动态图像的集聚方法提供了全新视角和借鉴价值。论文的研究结论是构建了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多因素模型,根据模型中的指标,利用影响因素指标中车流量动态数据和其他静态面板数据,进行了动态聚类的DBICP算法优化,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再通过计算机浏览器媒介生成了上海市创意产业区域动态集聚可视图像。体现出地理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融合。其主要贡献和价值在于,(1)针对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提出了一种综合可视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7项创意空间指标选取、4000余条卡口地理定位选择、2项算法测试、3套Bubble-set初步轨迹视图、3组Canvas动态模拟时序视图和E-charts空间动态局部视图。(2)采用上述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普陀区、徐汇区3大区域内的创意产业地标进行检测,表现区域创意产业的集聚度比重大约占卡口检测量的30%,平均移动轨迹4.88km,区域集聚度量值0.84,动态集聚评价指数5.01,证实了方法的实用有效。(3)对城市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进行归纳,提出了分摊、均布、虹吸的管控响应策略。丰富了城市经济地理可视化与测绘信息管控服务领域,具有一定的探索价值。论文的创新点,(1)定性定量梳理了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指标资料,建立了驱动系统和影响因素指标的关联框架。在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基本概念界定以及对其内涵的区域经济学原理、管理科学模型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概念理解。尝试构建了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研究逻辑构架,并根据广义的驱动效应下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运用扎根理论和耦合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对城市创意产业区的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解构和重构,得到创意产业区空间影响因素的十四项要素指标和驱动效应的六项指标,形成了空间集聚度——驱动效应——影响因素的指标关联构架,构建了城市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的初级多因素理论模型。具有较强的学科前沿性与理论创新性。(2)实证探究了创意产业关联框架下指标强弱相关性,拓展了多因素理论模型中各指标的应用范畴。利用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测度分析和Topsis算法,实证检验了该模型空间集聚的相互作用机理。多因素理论模型显示了城市创意产业的影响因素的构成要素与驱动效应的动态关系。并从十四项影响因素指标中选取了七项强相关作用指标,完善了多因素理论模型。研究发现,指标间的相互作用符合空间集聚指标的多功能区间函数描述,体现了城市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下的演化规律。(3)基于多因素理论模型指标提出空间动态集聚DBICP算法,实现了创意产业空间动态集聚可视化的有效途径。说明了多因素理论模型在城市区域可视化方面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基于Matlab程序代码与JavaScript代码进行后台交互。在浏览器层面对权重信息进行赋值。在CARVAS、ARCGIS中展现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效果。最终导入E-CHARTS浏览器,生成大数据动态可视化动态图像,表现出理论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为国家完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区建设提供了从理论到技术操作的依据,具有较强的学科开拓性与学术创新性。对城市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区域、创意发展以及政策环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还可以对城市工程管控、规划决策实施和经济建设实践提供驱动支持。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促进创意产业空间集聚与驱动系统的创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王培颖[3](2020)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重要的产权制度,研究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本文根据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制度演进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创新驱动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理论建立起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基于该理论框架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长期促进作用,并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结论为:(1)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指数逐年增长,保护力度逐步加强,并且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立法强度很高,但执法力度层面相对较弱;同时,专利申请授权量数量增长较快,但质量增长相对较慢。(2)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方面存在长期正向的促进作用,创新发展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直接影响。(3)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四个方面受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间接作用,并对政策的实施存在时滞性,需要一定时期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实现增长。(4)总体来看,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促进功能。基于理论基础研究及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包括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运作水平、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发展、鼓励绿色科技、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公共意识等政策建议。
唐袤程[4](2020)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人口质量问题研究 ——基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判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将其明确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依靠要素投入驱动我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和“富不富”的问题。但是,过去我们的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大规模的资金与资源投入来拉动的,若再像那样以要素投入为主带动发展,既没有当初的条件,也会受到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制约。总而言之,需求侧竞争优势的弱化本质还是供给侧出现了问题,因而我们要从供给侧发力,注重要素供给的质量。所谓的要素供给质量提升,也就是提高生产力的质量,而人的因素在生产力质量中起核心支撑作用,因此,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升,从总体上看也就是人口质量问题。而从实际国情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7年内出现了双降,即绝对数量和占比都在不断下降,表明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退,需要将人口数量红利转变为人口质量红利。但同时,我国的人口质量在身体素质与教育文化上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即已经具备了转变为人口质量红利的条件。因此,怎样开发人口质量红利,推动数量向质量的转化,完成劳动力供给质量的提升是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首先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出发,在理论上论证了高质量的生产力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高质量的生产力需要高质量的人口。然后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实际情况变化,发现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消退,同时我国已经具备一定的人口质量基础,即人口质量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并且人口质量对于人口数量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人口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联矩阵,计算出两者的关联度,在定量上验证了两者的关系。最后,由于跨越“刘易斯拐点”的视角涉及到人口红利消退,提升人口质量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借鉴学界关于跨越“刘易斯拐点”的思路上提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文章在结构上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第三章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人口质量的现状分析;第四章为人口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第五章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人口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并结合实际研究,给出了具体的理论阐释。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动力变革的核心力量。据此,本文通过结合跨越“刘易斯拐点”的思路,在短期上,既要从人口质量本身发掘经济发展的动力,又要通过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来实现人口质量的提升,而在长期上,围绕人口因素,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并注意二元经济结构的解决。
郭书剑[5](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郑婷[6](2019)在《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人才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才资源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资源的竞争,新一轮的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人才争夺战,各个地方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保障上下狠功夫,不断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2018年4月13日,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自贸区(港)的建设发展必然带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各类型的人才需求必然大大增加。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和江东新区自贸区所在的地区,为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出台了《中共海口市委关于贯彻落实<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的实施意见》及完善了相关人才引进政策,该政策的执行为海口市吸引了各类型的国内外人才,为海口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然而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运用史密斯过程执行理论,全面分析了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本文以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的执行情况为研究重点,主要内容框架为: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现有文献研究进行梳理,阐述相关理论基础,确定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我国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及执行情况。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从政策本身、执行主体、目标群体、执行环境等四方面分析了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指出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主要是政策目标及体系结构不完善、执行主体人才观念意识不强、目标群体利益需求不同及作用发挥不充分和地方财政经济实力有限等。第五部分通过对国内上海自贸区、广东自贸区、福建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的分析,对完善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提供经验借鉴。第六部分以问题为导向,尝试性提出完善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的对策和建议。第七部分为结语。
朱家玮[7](2019)在《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研究》文中提出教育公平决定了人的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的推进,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1),可以看出习近平对于教育事业尤其是教育公平的重视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开始有了新的诉求,所以我们在对待教育公平的问题上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从多种角度、多个层面去分析解决。本文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绪论部分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思路方法。本部分在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学习后,深入分析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内涵,为文章创作提供思路。第一章对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问题进行论述,阐述了习近平教育公平观内涵、背景和理论基础。习近平教育公平观是在吸收和借鉴前人教育公平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并赋予了其新的时代内涵。本章深刻分析了习近平教育公平思想的精髓,将教育公平分为三方面: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条件公平、教育保障公平。第二章论述了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内容体系。习近平教育公平观旨在针对国家的教育不公平现状做出指导性的意见,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让每个人都有发展进步的机会。本章对习近平教育公平观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目标、原则、主要内容上进行了具体阐述,构建了相对清晰的逻辑框架。同时笔者针对这些意见和建议提出了实施方法,这是本文的重要章节。第三章论述了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特征和现实意义。其基本特征被概括为: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正确地认识和学习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精神实质。在价值意义方面习近平教育公平观是在吸收前人关于教育公平的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与国家的实际际情况相结合而提出的,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同时,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提出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了力量。
柏豪[8](2019)在《高校层次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与创业效果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自主创业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之后,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学界的诸多学者对毕业生创新创业与高校创业教育展开了大量研究。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需要对毕业生自主创业规律充分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水平。本研究从高校聚类的角度出发,较为系统地研究了不同高校层次下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与大学生创业的关系,通过建构决策树模型,合理筛选输入和输出指标,利用决策树中的CART算法,针对高校层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发掘学生创业数据背后所隐含的内在关系。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大学生创业研究领域的成果,也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进行梳理,进而确定本文研究的对象、研究的角度与研究的方法,奠定理论和方法论上的基础。(2)深入研究我国高校聚类、分层的方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大学生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之间的特征;另一方面,对于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技能型大学的学生创业能力特点进行解析。(3)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分类预测模型。本研究运用决策树CART算法,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10个输入指标和9个创业效果指标,对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数据进行挖掘。针对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技能型大学分别挖掘出不同创业效果的决策树可视图形,并用卡方检验对应分析等方法,发现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生创业效果,在多个创业效果指标中有明显优势。(4)基于政府和高校层面,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建议要从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方面,全面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要结合高校层次,分别制定不同的政策和评价标准。
杨昊[9](2017)在《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文中认为产业转移,指的是一些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资源、市场等因素发生了变化,引发其由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向另一个国家或者区域进行转移。这种经济行为对中国己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特别是制造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产业转移的转出地和承接地能借此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从而推进区域间协同发展,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格局。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上海,肩负着深化改革开放,服务全国和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一系列重大使命。本文从产业转出方的角度,选取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现实意义:一是上海作为制造业重地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典型性;二是上海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处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的产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引领性;三是上海空间资源的稀缺事实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决定了其产业转移的紧迫性。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上海许多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产业开始向其他区域进行转移。在此背景下,本文着重研究上海向国内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现象,旨在摸清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规律和企业在转移过程中的动因和需求,期望推动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形成自身提升与辐射周边区域城市的有机结合,实现上海市域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跨区域产业融合、区域产业联动有机结合,统筹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对区域产业转移的激励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实践依据。从城市角度,通过对上海城市定位、空间结构、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背景研究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趋势和特点,为后续上海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功能提升提供现实依据,并给出实际的建议。从企业视角,结合中国国情,探讨上海不同所有制企业在产业拓展转移进程中的时空演化规律,为上海结合产业转移制定企业发展和服务战略提供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切入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进一步分析。本文主要分为九章,主要由绪论(第一章)、理论和借鉴(第二至第三章)、实证(第四至第七章)和结论(第八至第九章)四大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论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要概述文章的研究思路、框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主要对区位论、梯度转移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等为代表的相关基础学科理论以及产业转移研究综述进行一定梳理和解剖等;第三章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对城市有序产业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一步聚焦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和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构建本文的研究框架。此外,对其他国际大都市产业转移的基本特点和经验进行了阐述和借鉴;第四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从宏观层面梳理了上海产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并通过实证分析总结出上海产业转移的特征趋势;第五到第七章从微观层面,分别以外资企业、国资国企、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梳理企业发展历程,并依托上海市在外地投资企业工商注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数据对企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态势和动因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采用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由点及面”地研究微观主体——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行为方式和政策需求,以期为上海政府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有序产业转移提供方向;第八章是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产业转移行为进行了比较,并针对上海与重点区域的制造业转移进行了区位熵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第九章是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总体而言,本文在对上海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进行分析基础上,从不同所有制企业类型入手,探讨了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模式、机制、态势和规律,为揭示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具有“中国情境”的产业转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各章节分析发现以下主要结论:(1)从理论角度,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其时空演化的研究必须在多学科响应的基础上多元化地展开。(2)从机制角度,产业转移的产生最终还是落到微观主体企业的转移行为上,受政府和市场机制的影响和引导,企业的转移行为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区域分工的合理化、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距。上海市的产业转移应证中国改革开放背景下制度成本和市场成本削弱的实效,不仅能优化城市自身产业结构,还能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3)从形势角度,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战略的升级,上海产业转移成为上海城市功能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转移的产业不再限于低端、区域范围也更广,各地政府、企业间的联动效应不断加强。上海有序的产业转移,将更好地实现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大局,同时在全国起到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4)从实证角度,上海产业转移步伐稳步加快,且梯度化的特征明显,呈现明显的以上海为中心“由近及远”圈层式扩散特点,主要的产业转移集中在长三角城市圈,尤其是江浙地区,且江苏偏好制造业,浙江偏好租赁商务服务业。企业由于所有制的不同,在转移动因上存在个性化差异,需要匹配不同的政策:上海的外资企业产业转移主要受规模扩张和成本节约等因素的影响;上海国有企业受市场扩张、成本节约、功能整合和政策驱动等因素影响;上海民营企业的产业转移以节约成本为主,扩大市场为辅。同时,在转移模式的选择上,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的优先选择。(5)从政策角度,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围绕区域政策和顶层机制的构建,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对产业转移企业进行利益保障和指导引领三个方面,按照产业有序转移的机理要求,着力强化上海与重点区域特别是江浙的产业有序转移,提出行之有效且具有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从而为上海产业有序转移夯实基础。
张宏海[10](2015)在《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教育需要一定的教学基础设施与知识传授环境,而高等院校是以一个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授为纽带的整合体,大量积累性经验知识的传授,以及进行科研与学术研究是高等院校的显着特征。高校集群就是这样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积累性与经验性的知识传授联盟系统。高校集群这个基于地理空间关系聚集的知识传授联盟系统对知识的传授与传播、对学术的研究与创新、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和人才的培养都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集群是在某些城市的特定区域,所形成的一些高等院校渐渐集中建设和发展的趋势及现象。高校集群是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现象之一。譬如以纽约、费城、波士顿等为主的美国东海岸城市周围就几乎囊括了全美一百所最优秀大学中的三分之一高校,以洛杉矶和旧金山等都市组成的加利福尼亚洲城市圈也集聚美国最优秀大学中的十余所。在英国的首都大伦敦市区及其周围小镇,就集聚了世界着名的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同经济学所研究的产业集群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生长发育的基石一样,世界各国的高校集群现象,以及我国高等院校在扩招后的建设发展所形成的高校集群,特别是大学城、职教城、高教园区、大学科技园区等高校集群的大学空间布局关系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区域人才培养的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高校集中的城市都是经济发达和人才聚集的地区,譬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和广州等都是高等院校较多的城市,也是我国经济发达和人才聚集的地方。即使是深圳、东莞和佛山等新兴发达城市,也得利于高校较多的内地都市,比如武汉、西安和成都等地的大批高校毕业生南下,以及广州等周边教育发达地区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以上教育发达都市的某些特定区域所形成的高校集群区域,更是这些城市人才集聚、技术发达和经济雄厚的地方,如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集群的北京市海淀区,就形成了中关村这个人才集聚,技术密集的大学科技园区。北京市海淀区的高校集群对北京,甚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知识和技术支撑。高校集群是高等院校基于地理空间关系的聚集,同产业集群所产生的聚集效应一样,高校集群有利于聚集在一起的各个高等院校的广大师生共享资源、共同学习与协同创新。这些高等院校也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竞争,它们在竞争中发展,在借鉴与创新中发展,在优势和特色中互补。同产业集群兴起成为区域经济生长发育的基石一样,高等院校在扩招、扩建中发展形成的大学城、高校群、高教园区等地理空间布局所产生的人才聚集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受到了广泛关注。高校集群有三种形成的方式或模式,即自然演进模式、政府规划建设模式,以及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模式。第一种形成方式即自然演进模式的高校集群多成于大学建立初期,通常是建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北京的海淀和武汉的武昌。高等院校在这些区域高度集中,主要有交通、资源获取优势和管理便利、以及人才集聚优势等几种原因。政府规划建设是因为自然演进的高校集群空间布局结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政府大量财政性投资高校建设所形成的大学城、职教城、高教园区。有学者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分析,认为高校集群会产生外部效应、竞争效应、文化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某些大城市政府就集中调整一些高校到特定区域,如北京着重建设了昌平区的沙河高教园,广州着重建设了小谷围岛大学城,贵阳着重建设了花溪区党武大学城。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方式是在某些城市特定区域,本来就是高校聚集区,后来规划其他高校进入。譬如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本来就有贵州大学和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后来又规划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先后入驻贵阳市花溪区,产生自然演进与政府规划调整之混合方式形成了贵阳市花溪高校集群区。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知识和技术,甚至观念都要不断的创新,这些都只有在高等院校通过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来完成。高校集群是一个人才培养、科研和学术研究的结合体,便于知识的共享、交流与传播,也能促进人才的优化培养,促进区域人才的聚集,实现区域经济的有效增长与发展。培养创新性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教育工程,而高校集群是由众多高智力、高体质、高素质人员所组成的集合体,有利于知识的传播、技术的创新和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容易培养有创新潜质的人才,更能创造有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因此,高校集群是有助于人才聚集,有助于知识资源的共享与流动,高校集群有类似于经济学领域研究的产业集群,以及非经济领域研究的生物集群和社会组织集群等所产生的集群效应、集体学习与创新效应、规模与激励效应。高校集群能使不同高等院校,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得到有效的交流或培养,能够促进新知识的创造,从而产生广泛的经济效益,实现规模经济效应,这些都值得去深入的挖掘与研究,以便更好的推进我国培养创新型人才、更好的推动我国经济有效的增长与发展。
二、知识经济乃人才经济——从上海经济发展看湖北经济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乃人才经济——从上海经济发展看湖北经济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可能贡献及不足 |
一、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综述 |
第一节 企业家精神相关研究 |
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
二、企业家精神的测度 |
第二节 经济增长质量相关研究 |
一、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 |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
第三节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研究 |
第三章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作用机理 |
第一节 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机理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企业家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机理 |
二、产业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机理 |
三、组织创新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机理 |
第三节 企业家创业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企业家创业精神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
二、企业家创业精神通过促进竞争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
三、企业家创业精神通过纠正和创造市场不均衡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
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二、相关指标的选取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综合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数据预处理和测算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数据预处理 |
三、经济增长质量的测算方法 |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测算及结果分析 |
一、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 |
二、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分析 |
第五章 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设定、变量选取与说明 |
一、实证模型设定 |
二、变量选取 |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一、模型设定检验 |
二、模型估计结果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城市创意产业区的空间集聚度及组织驱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方法和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化理论及方法 |
2.1.1 空间集聚指标化简介 |
2.1.2 指标类耦合概念分类 |
2.1.3 空间集聚度测算方法 |
2.1.4 BP神经网络模型简述 |
2.1.5 SWARM群智能算法 |
2.2 城市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相关概念 |
2.2.1 空间集聚的发展缘起 |
2.2.2 空间集聚的概念特征 |
2.2.3 空间集聚的概念认知 |
2.3 创意产业区空间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 |
2.3.1 影响因素的概念 |
2.3.2 影响因素的识别 |
2.4 创意产业区组织驱动效应的研究评述 |
2.4.1 组织驱动的概念及特点 |
2.4.2 创意产业组织驱动 |
2.4.3 驱动系统的概念 |
2.4.4 驱动效应的识别 |
2.4.5 驱动效应的机制 |
2.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3章 创意产业区集聚度、影响因素及驱动关系研究 |
3.1 研究前提 |
3.2 系统流程 |
3.3 调研数据来源 |
3.3.1 客观数据 |
3.3.2 访谈设计 |
3.4 扎根过程分析 |
3.4.1 初始译码的设计 |
3.4.2 开放式编码设计 |
3.4.3 主轴编码的解析 |
3.4.4 选择性编码设计 |
3.4.5 扎根的识别结果 |
3.5 扎根结果检验 |
3.5.1 描述性统计 |
3.5.2 信度检验 |
3.5.3 效度检验 |
3.6 结构方程分析 |
3.6.1 驱动效应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构建 |
3.6.2 综合驱动效应检验 |
3.7 空间集聚度初级耦合模型建立 |
3.7.1 耦合内涵及特点 |
3.7.2 耦合类型的假设 |
3.7.3 耦合关系及指标框架建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的驱动效应实证研究 |
4.1 空间集聚度的测量方法 |
4.1.1 数值选取 |
4.1.2 指标筛选 |
4.2 空间集聚度测算分析 |
4.2.1 就业区位熵LQ1测算 |
4.2.2 产值区位熵LQ2测算 |
4.2.3 赫芬达尔指数HHI测算 |
4.3 空间集聚度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TOPSIS模型实证分析 |
4.3.2 面板数据模型的选择分析 |
4.3.3 面板数据模型平稳性检验 |
4.3.4 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 |
4.4 驱动效应对影响因素的计量与验证 |
4.4.1 面板模型的构建检验 |
4.4.2 实证结果的回归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4.5.1 研究结果 |
第5章 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的驱动机制应用研究 |
5.1 空间集聚度的多因素理论模型求解应用 |
5.2 基于BP-GA神经网络下遗传算法的空间寻优 |
5.2.1 BP神经网络建模流程 |
5.2.2 BP神经网络指标构建 |
5.2.3 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 |
5.2.4 GA算法优化神经网络 |
5.2.5 GA算法空间寻优求解 |
5.3 基于寻优区域内DBICP密度算法的空间聚类 |
5.3.1 空间集聚数据选取及属性 |
5.3.2 DBSACN算法规则及标记 |
5.3.3 DBSCAN算法改进及优化 |
5.3.4 DBICP空间集聚轨迹迭加 |
5.3.5 DBICP空间集聚初步可视 |
5.4 本章小结 |
5.4.1 研究结果 |
5.4.2 研究结论 |
第6章 创意产业区空间集聚度的驱动机制图像研究 |
6.1 基于DBICP的源JS代码交互实现 |
6.1.1 JS的环境建模 |
6.1.2 JS的代码实现 |
6.2 基于JS实现CANVAS可视化3D效果 |
6.2.1 CANVAS的技术构建 |
6.2.2 CANVAS效果输出及对比 |
6.3 基于CANVAS实现ARCGIS动态地图 |
6.3.1 ARCGIS三维图底加载 |
6.4 基于ARCGIS实现E-CHARTS可视图像 |
6.4.1 E-CHARTS的技术构建 |
6.4.2 E-CHARTS的效果输出 |
6.5 本章小结 |
6.5.1 研究结论 |
6.5.2 政策建议 |
6.5.3 不足之处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BP输入样本原始量表 |
附录二 :空间集聚研究量表附录 |
附录三 :调研问卷 |
附录四 :研究访谈 |
附录五 :代码附录 |
附录六 :JSON和 E-CHARTS的大数据动态代码 |
附录七 :ARC-GIS完整三维代码创建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综述 |
1.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2.1.2 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 相关理论 |
2.2.1 交易费用与产权理论 |
2.2.2 制度演进理论 |
2.2.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创新驱动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 |
2.3.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创新发展的作用机理 |
2.3.2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 |
2.3.3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绿色发展的作用机理 |
2.3.4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开放发展的作用机理 |
2.3.5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共享发展的作用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3.1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现状 |
3.1.1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历程 |
3.1.2 专利产出视角下的知识产权保护 |
3.2 实证指标选择与描述 |
3.2.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指标 |
3.2.2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 |
3.3 实证检验过程与结果 |
3.3.1 VAR模型的构建及相关检验 |
3.3.2 Granger因果检验 |
3.3.3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3.3.4 方差分解分析 |
3.3.5 实证结果 |
3.4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4.1 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运作水平 |
4.2 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及成果转化 |
4.3 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发展 |
4.4 鼓励绿色科技的发展 |
4.5 加强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能力 |
4.6 增强公众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人口质量问题研究 ——基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二元经济 |
2.2 剩余劳动型经济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2.4 人口质量红利 |
2.4.1 人口红利及其构成 |
2.4.2 人口质量红利的内涵 |
2.4.3 人口质量红利的实现条件 |
2.4.4 人口质量红利的替代效应 |
第3章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人口质量现状分析 |
3.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 |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生产力 |
3.1.2 生产力质量的决定因素 |
3.2 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 |
3.2.1 人口红利消退 |
3.2.2 人口质量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
3.3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 |
第4章 人口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
4.1 人口质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3 相关概念理解与指标阐释 |
4.2 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口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5.1.1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劳动力就业人口有效转移 |
5.1.2 加强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 |
5.1.3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 |
5.2 大力开发人口质量红利 |
5.2.1 有序推行二胎政策,全面鼓励二孩 |
5.2.2 充分发挥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全面提升人口素质 |
5.2.3 推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奠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健康人力资本基础 |
5.3 加速传统部门革新转型 |
5.3.1 平衡利益格局与本地居民诉求,明确发展方向 |
5.3.2 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释放更多剩余劳动力 |
5.3.3 加强科技创新,缩小发展差距 |
5.4 提高现代部门生产效率 |
5.4.1 革新产学研三个环节,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
5.4.2 提高创新效率,保障专利质量 |
5.4.3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人力资源的核心作用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6.2.1 本文研究的不足 |
6.2.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6)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问卷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1.4 理论基础 |
1.4.1 人力资本理论 |
1.4.2 双因素激励理论 |
1.4.3 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理论 |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2 我国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概述及执行情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由贸易区 |
2.1.2 人才 |
2.1.3 人才引进 |
2.1.4 人才引进政策 |
2.1.5 政策执行 |
2.2 我国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概述及执行情况 |
2.2.1 我国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概况 |
2.2.2 我国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执行成效 |
3 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现状调查 |
3.1 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介绍 |
3.1.1 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基本概况 |
3.1.2 取得的成效 |
3.2 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情况分析 |
3.2.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3.2.2 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的调查结果分析 |
3.3 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
3.3.2 政策执行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3.3.3 政策目标群体存在的问题 |
3.3.4 政策执行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
4 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问题原因分析 |
4.1 政策本身的原因 |
4.1.1 政策目标制定不切合实际 |
4.1.2 政策体系结构的不成熟 |
4.1.3 政策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 |
4.2 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
4.2.1 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
4.2.2 受传统行政体制的影响,全能型政府特点明显 |
4.2.3 受政绩观影响,地方政府在执行政策中选择性执行 |
4.2.4 服务型政府观念较弱 |
4.3 政策目标群体的原因 |
4.3.1 目标群体利益需求不同 |
4.3.2 人才本身对自贸区(港)产业结构的支撑力度不够 |
4.3.3 目标群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
4.4 政策执行环境方面的原因 |
4.4.1 经济综合实力竞争较弱 |
4.4.2 地方财政有限 |
4.4.3 自贸区(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生活设施不够便捷 |
4.4.4 创新创业氛围不浓 |
5 国内其他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的经验借鉴 |
5.1 国内其他自贸区的人才引进政策执行情况 |
5.1.1 上海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 |
5.1.2 广东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 |
5.1.3 福建自贸区人才引进政策 |
5.2 经验借鉴与启示 |
5.2.1 人才引进政策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5.2.2 重视宣传,提高政策知晓率和影响力 |
5.2.3 政府的重视及政策的兑现有利于更好的吸引人才 |
5.2.4 完善的后续服务配套措施是政策执行落实的重要保障 |
5.2.5 良好的引才环境能更好地留住人才 |
6 完善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问题的对策建议 |
6.1 政策本身层面 |
6.1.1 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要进行深度的社会调研,确保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
6.1.2 完善人才引进工作法律法规,提高行政效率 |
6.1.3 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政策体系 |
6.2 政策执行主体层面 |
6.2.1 切实转变人才意识,树立起科学的用人观念 |
6.2.2 转变政府职能,多主体共同参与,发挥其能动作用 |
6.2.3 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率 |
6.2.4 政府的服务由粗放型向精准服务型转变 |
6.2.5 明确分工,夯实职能部门职责 |
6.2.6 建立健全科学考核评价机制 |
6.2.7 打造具有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 |
6.3 政策目标群体层面 |
6.3.1 完善对人才的绩效考评机制 |
6.3.2 多方式引才,丰富引进人才类型 |
6.3.3 以项目和产业吸引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
6.4 政策执行环境层面 |
6.4.1 加大人才引进资金的投入和监管 |
6.4.2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
6.4.3 优化人才引进服务体系,营造良好引才环境 |
6.4.4 建立起符合自贸区(港)发展需要的企业文化 |
6.4.5 探索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3 |
致谢 |
(7)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概述 |
1.1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内涵 |
1.1.1 教育公平的内涵 |
1.1.2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内涵 |
1.2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1.2.1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需要推进教育公平 |
1.2.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促进教育公平 |
1.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需要推动教育公平 |
1.3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形成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教育公平思想 |
1.3.2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公平思想 |
1.3.3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教育公平思想 |
第二章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内容体系 |
2.1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目标 |
2.1.1 推进全面的教育公平 |
2.1.2 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公平 |
2.1.3 促进可持续的教育公平 |
2.2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原则 |
2.2.1 坚持平等原则 |
2.2.2 坚持利益补偿原则 |
2.3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
2.3.1 教育机会公平 |
2.3.2 教育条件公平 |
2.3.3 教育保障公平 |
2.4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实施途径 |
2.4.1 缩小教育经费区域差异 |
2.4.2 推进师资力量均衡化 |
2.4.3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 |
2.4.4 构建教育均衡发展制度体系 |
2.4.5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
2.4.6 加强公平的教育法治建设 |
第三章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特征与现实意义 |
3.1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基本特征 |
3.1.1 科学性 |
3.1.2 时代性 |
3.1.3 创新性 |
3.2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现实意义 |
3.2.1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理论意义 |
3.2.2 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的实践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高校层次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与创业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路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校层次 |
1.3.2 大学生创业 |
1.3.3 大学生创业教育 |
1.3.4 大学生创业能力 |
1.3.5 大学生创业效果 |
1.3.6 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人力资本理论 |
2.1.2 Timmons创业过程理论 |
2.1.3 创业资源禀赋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大学生创业行为研究 |
2.2.2 大学生创业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
2.2.3 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
2.2.4 创业胜任力的研究 |
2.2.5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研究 |
2.2.6 大学生创业政策问题研究 |
2.2.7 对现有成果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层次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生成特征 |
3.1 高校分类与高校层次划分 |
3.1.1 卡耐基分类方法 |
3.1.2 国内分类方法 |
3.1.3 本文高校划分办法 |
3.2 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生成特征 |
3.2.1 知识结构与专业能力的关系 |
3.2.2 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转化 |
3.2.3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形成—创业能力的转化发展 |
3.2.4 大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效果的关系 |
3.3 高校层次与大学生创业特征 |
3.3.1 “创新—创业驱动”模式: 研究型大学学生创业特征 |
3.3.2 “创业—就业并举”模式: 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创业特征 |
3.3.3 “创业—就业拉动”模式: 技能型大学学生创业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校层次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的模型建构 |
4.1 数据挖掘的决策树理论 |
4.1.1 决策树分类方法 |
4.1.2 决策树模型的基本特点 |
4.1.3 CART决策树的优势与原理分析 |
4.2 本文模型建构 |
4.2.1 高校知识结构与创业能力指标 |
4.2.2 高校大学生创业指标要素分析 |
4.3 建模准备 |
4.3.1 分析目标 |
4.3.2 数据设置 |
4.3.3 信度与效度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高校层次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实证分析 |
5.1 高校层次与大学生创业效果的卡方检验 |
5.1.1 调查问卷样本说明 |
5.1.2 高校层次与大学生创业效果的卡方检验 |
5.2 CART决策树算法树图分析 |
5.2.1 CART决策树图形分析 |
5.3 影响研究型大学创业效果因素的决策树特征 |
5.3.1 输入指标影响输出效果的决策树特征 |
5.3.2 选项指标影响输出效果的决策树特征 |
5.3.3 研究型大学学生创业效果的预测评估分值及分析 |
5.4 影响教学研究型创业效果因素的决策树特征 |
5.4.1 输入指标影响输出效果的决策树特征 |
5.4.2 选项指标影响输出效果的决策树特征 |
5.4.3 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创业效果的预测评估分值及分析 |
5.5 影响技能型大学创业效果因素的决策树特征 |
5.5.1 输入指标影响输出效果的决策树特征 |
5.5.2 选项指标影响输出效果的决策树特征 |
5.5.3 技能型大学创业效果的预测评估分值及分析 |
5.6 高校层次与大学生创业效果总决策树特征比较 |
5.6.1 研究型大学总决策树特征 |
5.6.2 教学研究型大学总决策树特征 |
5.6.3 技能型大学总决策树特征 |
5.6.4 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创业效果总决策树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6.1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表现 |
6.1.1 基于政府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问题 |
6.1.2 基于高校角度分析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问题 |
6.2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改革的对策建议 |
6.2.1 基于政府的创业教育政策改革 |
6.2.2 基于高校的创业教育政策改革 |
6.3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不足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研究创新点 |
7.3 本文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A CART决策树算法操作过程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创业大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D 决策树图示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界定 |
1.2.1 产业转移界定与分类 |
1.2.2 产业转移的宏观作用:产业结构优化 |
1.2.3 产业转移的微观表现:企业跨区域投资行为 |
1.3 研究思路及总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总体框架 |
1.4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和主要数据说明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理论分析框架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区位论 |
2.2.2 梯度推移理论 |
2.2.3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2.2.4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1 国外产业转移综述 |
2.3.2 国内产业转移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业转移的作用机理与分析模型 |
3.1 产业转移的形成及作用机理 |
3.1.1 效应分析 |
3.1.2 形成要件 |
3.1.3 驱动机制 |
3.1.4 核心要素 |
3.1.5 演进路线 |
3.2 产业转移区域视角:中心城市 |
3.2.1 中心城市区域定位 |
3.2.2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城市群的形成 |
3.2.3 中心城市区域效应:产业结构演进 |
3.2.4 中心城市经验借鉴:国际大都市的产业转移 |
3.3 产业转移企业视角:基于不同所有制 |
3.3.1 企业转移的一般行为分析 |
3.3.2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企业动因研究 |
3.3.3 基于所有制视角的动因分析框架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背景及特点研究 |
4.1 上海产业发展演化历程研究 |
4.1.1 城市功能演化历程 |
4.1.2 产业结构演化历程 |
4.1.3 产业布局演化特征 |
4.2 上海产业转移的外部影响:政策导向 |
4.2.1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
4.2.2 上海市级的政策导向 |
4.3 上海产业转移的宏观态势 |
4.3.1 总体规模 |
4.3.2 空间特征 |
4.3.3 目标形式 |
4.3.4 发展趋势 |
4.4 上海产业转移区域载体演化研究:园区层面 |
4.4.1 国内园区合作共建的发展历程 |
4.4.2 合作共建园区行为模式的演化 |
4.4.3 上海与异地合作园区的主要形式 |
4.4.4 上海园区异地合作案例:漕河泾开发区 |
4.5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产业层面 |
4.5.1 时间维度 |
4.5.2 空间维度 |
4.6 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企业层面 |
4.6.1 时间维度 |
4.6.2 空间维度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外资企业视角 |
5.1 上海利用外资的进程及基本特征 |
5.1.1 起步探索阶段:以直接投资为主 |
5.1.2 快速发展阶段:外资来源渠道多元化 |
5.1.3 稳步提高阶段:总部经济初显成效 |
5.1.4 新常态化阶段:调整结构保持增长 |
5.2 外资对上海国民经济的作用与贡献 |
5.2.1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
5.2.2 有效弥补资金缺口 |
5.2.3 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
5.2.4 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
5.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
5.3.1 时间维度的总体态势:稳步向外转移 |
5.3.2 空间维度的总体态势:趋向东部的圈层式扩散模式 |
5.3.3 产业维度的总体态势:向外转移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
5.3.4 转移企业的主要区域:浦东新区和中心城区 |
5.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外资企业 |
5.4.1 以长三角地区为集聚地的区位选择态势 |
5.4.2 以东部省份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
5.4.3 以东部地区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
5.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
5.5 重点案例研究:巴斯夫集团 |
5.5.1 案例选择原因 |
5.5.2 案例简介 |
5.5.3 区位选择 |
5.5.4 动因研究 |
5.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外资企业 |
5.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
5.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国资国企视角 |
6.1 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发展历程 |
6.1.1 探索启动阶段 |
6.1.2 先行先试阶段 |
6.1.3 不断突破阶段 |
6.1.4 提高再探索阶段 |
6.2 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6.2.1 生产总值占据主导地位 |
6.2.2 经济效益显着提升 |
6.2.3 经济社会效益联动发展 |
6.2.4 引领服务产业结构调整 |
6.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
6.3.1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内 |
6.3.2 产业转移总体趋势和特征:境外 |
6.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国资国企 |
6.4.1 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
6.4.2 重点行业的区位选择态势 |
6.5 重点案例研究:上汽集团 |
6.5.1 案例选择原因 |
6.5.2 案例简介 |
6.5.3 区位选择和布局 |
6.5.4 动因模式 |
6.6 产业转移主要动因研究:国资国企 |
6.6.1 规模扩张型产业转移 |
6.6.2 成本节约型产业转移 |
6.6.3 功能整合型产业转移 |
6.6.4 政治驱动型产业转移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时空演化研究:民营企业视角 |
7.1 上海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
7.1.1 萌芽阶段 |
7.1.2 快速发展阶段 |
7.1.3 提速腾飞阶段 |
7.1.4 新常态化发展阶段 |
7.2 上海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 |
7.2.1 经济健康发展的坚实保障 |
7.2.2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
7.2.3 科创建设的有力支撑 |
7.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力量 |
7.2.5 保障就业的关键渠道 |
7.3 产业转移的总体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
7.3.1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特征 |
7.3.2 民营企业产业转移主要问题 |
7.4 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态势研究:民营企业 |
7.4.1 以三大经济圈为集聚地的总体区位选择态势 |
7.4.2 以主要经济区为集聚地的重点行业区位选择态势 |
7.4.3 以长三角重点城市为核心区域的区位选择态势 |
7.4.4 以梯度递减为特征的制造类企业区位选择态势 |
7.5 重点案例研究:复星集团 |
7.5.1 案例简介 |
7.5.2 区位选择 |
7.5.3 动因模式 |
7.6 基于近400份问卷的产业转移实证研究:民营企业 |
7.6.1 问卷设计及发放 |
7.6.2 问卷描述性统计 |
7.6.3 民营企业三阶段产业转移动因分析:Logit模型的建立 |
7.6.4 民营企业转移模式的交叉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上海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及政策建议 |
8.1 基于企业视角和重点区域的比较研究 |
8.1.1 企业视角下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的比较研究 |
8.1.2 基于区位熵的上海与江苏制造业比较研究 |
8.2 强化区域政策构建与机制安排:区域层面的政策建议 |
8.2.1 落实国家政策发挥上海龙头引领作用 |
8.2.2 加强促进产业转移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建设 |
8.2.3 加强上海向重点区域产业转移规划的引导作用 |
8.2.4 把握国家战略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开放市场体系建设 |
8.2.5 以政府间协议为基础构建多层次行政协调机制 |
8.2.6 加强上海与重点区域间的错位发展和分工协作 |
8.3 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领与指导:产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8.3.1 加强体制改革为上海产业转移夯实基础 |
8.3.2 以价值链整合为方向明确上海产业转移定位 |
8.3.3 不断探索园区共建的产业利益共享机制 |
8.3.4 学习国外经验进一步为上海产业转移服务 |
8.4 企业行为与发展的保障引导:企业层面的政策建议 |
8.4.1 以明确重点为抓手提供服务保障和支持 |
8.4.2 以企业联盟为纽带鼓励企业创新合作模式 |
8.4.3 以对接平台为基础建立企业跨区域合作体系 |
8.4.4 以园区合作共建为方向推动企业集聚发展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论文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0.2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0.3 论文研究的文献综述 |
0.4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高校集群现象及其相关研究 |
1.1 高校集群现象、内涵与外延 |
1.1.1 高校集群现象及其发展 |
1.1.2 高校集群的内涵与外延 |
1.1.3 高校集群研究的概念界定 |
1.2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研究 |
1.2.1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现象 |
1.2.2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 |
1.2.3 高校集群的人才聚集效应评价 |
1.3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与引领 |
1.3.1 高校集群创造产业集聚的环境 |
1.3.2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 |
1.3.3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
2 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 |
2.1 高校集群与资源共享 |
2.1.1 共享集群高校资源 |
2.1.2 优化集群高校资源 |
2.1.3 促进高校交流与合作 |
2.2 高校集群与人才协同创新 |
2.2.1 协同引进教学科研人才 |
2.2.2 协同促进人才培养创新 |
2.2.3 促进高校人才交流与合作 |
2.3 高校集群催生产学研的聚合效应 |
2.3.1 高校、政府、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 |
2.3.2 产学研协同创新与创新流程系统 |
2.3.3 高校集群与人才聚集效应 |
3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3.1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1.1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
3.1.2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
3.1.3 高校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效应 |
3.2 高校集群对区域经济的支撑与引领 |
3.2.1 高校集群促进美国东西海岸经济发展 |
3.2.2 高校集群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 |
3.2.3 高校集群对贵安新区经济发展的引领 |
4 高校集群、人才创新与经济发展案例 |
4.1 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1 北京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2 上海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1.3 广州高校集群与人才培养创新 |
4.2 高校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案例 |
4.2.1 高校集群与北京经济发展 |
4.2.2 高校集群与上海经济发展 |
4.2.3 高校集群与广州经济发展 |
5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 |
5.1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海外借鉴 |
5.1.1 英国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英国经济的发展 |
5.1.2 美国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美国经济的发展 |
5.1.3 新加坡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
5.2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 |
5.2.1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 |
5.2.2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系统构建 |
5.2.3 高校集群、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联动效用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知识经济乃人才经济——从上海经济发展看湖北经济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D]. 王肖肖.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2]城市创意产业区的空间集聚度及组织驱动系统研究[D]. 周琦. 东华大学, 2020(01)
- [3]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王培颖. 广西大学, 2020(07)
- [4]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人口质量问题研究 ——基于刘易斯拐点的视角[D]. 唐袤程. 南昌大学, 2020(01)
- [5]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6]自贸区(港)建设背景下海口市人才引进政策执行研究[D]. 郑婷. 海南大学, 2019(05)
- [7]习近平教育公平观研究[D]. 朱家玮.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8]高校层次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知识结构、专业能力与创业效果的分析[D]. 柏豪.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7)
- [9]基于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上海产业转移时空演化研究[D]. 杨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10]高校集群促进人才培养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张宏海. 武汉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