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东省农药技术情报经验交流会在新会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陈轲[1](2019)在《再释广州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文中认为广州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主要设计建造于1962~1966年,是新中国岭南现代建筑实践中特点鲜明的一组作品,因建设地点、建设时间、设计人员集中而形成高度关联的建筑“群落”。有关双溪别墅、山庄旅舍等现代庭园建筑的研究已历经两个阶段,通过设计建设过程亲历者的项目介绍与理论建构、后辈学人的脉络梳理与个案解析,已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研究,并被置于“岭南建筑学派”的框架之下。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广州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群落”整体为新的切入点进行再阐释,试图拼接不同方向的已有研究成果,并就部分仍有待深入的学术问题拾遗补阙。在系统梳理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生发过程的基础上,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以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为代表的岭南现代庭园建筑对内的自我实现与对外的范式建构如何达成,二者又如何相互影响?松涛别院设计图纸等史料的发掘与双溪别墅、松涛别院现状精细测绘图纸的补充为建筑“群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而对实体建设与观念建构关系的考察则主要依靠对已有文献的重新解读。本文的论述依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生发过程的三个主要时段展开;岭南庭园早期调查研究归纳与提取了庭园建筑要素及空间布局特征,并在莫伯治的园林酒家设计中得到应用;在双溪别墅、松涛别院、山庄旅舍等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的设计建设过程中,传统庭园特征在山林地形条件与现代功能需求下被不同的建筑师以不同策略转化运用,通过比较研究的展开,寻找整体与个体的相互影响;第三阶段以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的传播过程为主要关注对象,包括对后续现代庭园建筑的影响和学术讨论中理论范式的建构,从“概念-实体-范式”的角度去回看传统庭园特征的延续和新模式的建立。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广州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是岭南现代庭园建筑发端根基性的集中实践,通过调整设计策略来应对山林地形,利用旧址提供的便利条件,并在庭园建筑要素和空间构图手法两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庭园设计意匠的传承与改造。现代庭园建筑的生发过程表现出文本与实物的对应和观念与实体的缠绕。
王佳男[2](2019)在《基于白星花金龟幼虫活体筛选高致病力白僵菌菌株》文中提出白僵菌Beauveria是一类重要的生防菌,对许多农林害虫都有良好的控制作用。目前国内多采用液固双相发酵法生产白僵菌,但长期使用发酵法会出现菌种退化问题。白星花金龟Protaetia brevitarsis幼虫为腐食性昆虫,主要以腐烂的秸秆杂草、尾菜烂果、餐厨垃圾等废弃物为食。目前,利用白星花金龟幼虫过腹转化处理上述废弃物的生态循环模式已建立,该循环模式在处理大量农田和餐厨废弃物的同时,还产出了副产品白星花金龟。本研究充分利用这一伴生资源筛选培养高致病力白僵菌菌株,对解决因长期使用发酵法生产白僵菌而出现的菌种退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提升了农田和餐厨废弃物的利用价值。从野外采集的不同种类僵虫上分离得到5株白僵菌菌株,编号为B01、B02、B03、B04、B05,通过系列筛选,最终获得白星花金龟幼虫高致病力菌株。主要研究结果为:1、白僵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将原始菌株纯化,纯化后的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上培养,进行形态学观察。通过镜检,观察菌株的菌丝形态、产孢结构、分生孢子形态等;同时进行ITS测序,将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菌株B01-B04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B05为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2、白僵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对5株白僵菌菌株的菌落直径、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5株白僵菌的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均有显着差异。菌落直径表现为:B05>B04>B03>B01>B02;产孢量表现为:B04>B03>B01>B02>B05,B05菌株的产孢量显着小于其它4株菌株,15天时产孢量仅为0.59×107个/cm2,而B04菌株的产孢量则为2.87×107个/cm2。5株白僵菌的孢子萌发率表现为:B04>B03>B05>B01>B02,其差异性不显着,均在90%以上。综合比较菌株的生长速度、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三项指标,得出生物学特性较优异的是B04菌株,虽然B05菌株的生长速度显着高于其它4株菌株,但该菌株产孢量太低。3、白星花金龟幼虫高致病力菌株的筛选将5株白僵菌对白星花金龟幼虫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和孢子浓度均会影响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死亡率和僵虫率。5株白僵菌达到一定浓度,均可对白星花金龟幼虫造成侵染,但幼虫的死亡率和僵虫率均有显着差异,死亡率表现为:B05>B04>B03>B02>B01,菌株B04和B05之间差异性不显着;僵虫率表现为:B04>B05>B03>B02>B01,菌株B04和B05之间差异性不显着。结合菌株生物学特性和生测结果,综合比较,最后筛选出理想菌株为B04菌株。4、不同接菌方法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采用直接浸渍法和针刺浸渍法对白星花金龟幼虫进行处理。结果表明,针刺浸渍法处理的幼虫死亡率和僵虫率显着升高,死亡率为86.67%,僵虫率为83.33%;直接浸渍法处理的幼虫死亡率为73.33%,僵虫率为70%,因此选用针刺浸渍法作为白星花金龟幼虫接菌的最佳方法。5、温湿度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白僵菌对幼虫造成的死亡率和感染率也显着不同。在25℃和30℃条件下,菌株B04对白星花金龟幼虫表现出较强的致死力,两种温度下幼虫的死亡率差异性不显着,但僵虫率有显着差异,25℃时幼虫的僵虫率最高,温度为20℃时,幼虫的死亡率和僵虫率较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白星花金龟幼虫死亡率和僵虫率也在升高。在相对湿度为95%时,幼虫的死亡速度最快,僵虫率最高。最后选定的环境条件为温度25℃,相对湿度95%。因此,确定培养白星花金龟幼虫僵虫的最适条件是温度25℃,相对湿度95%。6、白僵菌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毒力测定为了测试筛选出的菌株对其它害虫是否有致病力,将B04菌株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增长,幼虫死亡率在升高,处理30天后,幼虫的死亡率达到72%,感染率为68%,对照组的死亡率为0。
邵凡晶[3](2018)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学有关“物”的研究认为,人与物之间是相互界定的,物像人一样具有生命,物与人在共同的文化语境下互为主客体,相互定义,相互建构。民族学的研究应该追随物的本身,以它们的形式、它们的用途和它们的轨迹去描述它们的意义,通过追溯物的社会生命来探讨物如何作用于人,人如何赋予物以不同的意义。物与人的互动不仅局限于单一区域内,而是由于世界经济体系的扩张和资本的渗透,被置于历时的、世界性的范围内。通过深刻分析物的社会生命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观一个区域的社会发展史。鉴于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产地与消费地分离的特殊性,书写茶的生命史,不仅可以理解茶在不同时期流通的商品意义,还可以以茶为媒勾连处于不同时空中的人及其社会,进而将民族学观察人类社会的视角扩展到一个更为广阔的时空里,以“古与今”“内与外”“上与下”为线索勾勒出与茶相关的人类社会的立体图景。六堡茶属黑茶类,因产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具有“味隔宿而不变”的特质。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地区殖民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内沿海各地农村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大批闽粤移民以“契约华工”的形式迁往海外,并在移民之初依然保持着在迁出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从而形成华人在东南亚的国货消费市场。又,粤商在广州丧失“一口通商”的政策优势后,积极往来于两广、港澳及东南亚之间,从事国内土产出口和国外日用品等商品贸易活动,对广西尤其是梧州等地的商业控制尤为突出。六堡茶在此背景下,从广西山区土产的身份转换为侨乡土产,继而转换为商品,凭借六堡与粤省便利的水运交通环境,藉由粤商之手走出大山、走出国门,畅销南洋劳工市场。以往之研究多集中于东南及西南之茶,对岭南地区的茶关注得不多,以六堡茶为研究对象正可弥补这一环节的不足。因此,本研究选取鸦片战争(1840年)后至抗日战争(1938年日军占领广州)前的六堡茶从萌发到繁荣的历史阶段,对六堡茶在广府地区以及东南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展开讨论,并阐释六堡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整体意义,六堡茶获得自己意义的同时将世界市场与乡村社会连接起来的意义,以及在人、物与交通的互动下,“物”的意义转换与市场、社会之间的作用关系。本研究共分五章。第一章描述了六堡茶的生长环境、自然流通环境及其仰依的文化环境,以明确其区域地理状况和人文社会背景。第二章介绍了六堡茶的名称、产地、工艺、历史等基本情况,进而讨论人如何加持六堡茶的意义。第三章将视角集中在六堡茶走出大山的过程。这一过程源自于梧州商品经济发展的外部力量刺激,也包含六堡内部的经济动能释放。粤商通过对物资交换和水运交通的控制,促使内部与外部的力量形成合力,从而对山区中的六堡产生深刻的社会影响,使其成为粤商在梧州建立的商品经济网络中的一个分支。第四章书写六堡茶走出国门的促成要素,即在广州茶叶贸易衰落、香港转口贸易日趋完备的大背景下,粤商适时地发掘出六堡茶的商业价值,并运用发达的西江航运、远洋运输的进步和遍布中外的联庄经营,将六堡茶远销南洋以满足当地“下南洋”移民群体的生存需求和身份识别需求。第五章着重刻画六堡茶的身份转换过程。六堡茶自广西大山而出,在粤商的操作和控制下向粤省的侨乡茶转换,继而在其完成商品化后仰依华商在马来亚的商业网络深入到马来亚华人的日常生活,并在锡矿场的劳工大量消费下,被赋予劳工的身份标识成为人们口中的“劳工茶”。通过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随着新的区域经济环境创造出外销渠道和消费的历史契机,六堡茶的产量和销量皆达到空前。在粤商的商业运作以及交通因素的催化下,六堡茶形成“内地生产—香港转口—南洋消费”的流通路径。在生产地形成以茶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作活动,加速当地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促使人们从家庭分工走向社会分工。在流通地,粤商凭借血缘、地缘建立联号经营网络,对六堡茶的各个流通环节实施掌控,使其完成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在消费地,六堡茶成为马来亚矿工的生活必需品,被赋予人的籍贯和身份。人的认同通过茶被分享和强化,其情感的凝结与经济利益的保护在茶的选择中得到具化和彰显,而茶的意义则在人的社会关系中得到升华。进一步地,茶不仅在区域转换中与人发生互动,还在时间的流转中将人与社会勾连起来,通过“内与外”评价话语的不同获得丰富的社会意义,凭借给人的不同感官体验实现与人的身心交流。在古今轮转中,六堡茶已由“劳工茶”华丽转身为地方的符号标识,在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之下,其历史被反复挖掘,其价值被不断评说,其意义被重新塑造,呈现出一段时间与空间交互的社会文化生命。
中腐协秘书处[4](2018)在《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是我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为了纪念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走过的60年,我们通过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并向全行业同仁广泛征集相关素材,归纳、汇总了中国腐植酸环境友好产业发展60年的大事记,共286项(包括重要事件215项,四大腐植酸化学会议23项,腐植酸类图书/专辑38项,腐植酸宣言、倡议书、自律公约10项)。现按各类型的时间顺序编排于后。
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郑尧,吴伟,陈家长,邴旭文[5](2018)在《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稻渔综合种养可使农业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从平面生产转变为立体生产,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进一步促进稻渔综合种养研究的深入开展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综述了中国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的发展概况,阐明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增产增效作用及与之配套的稻田工程技术、安全植保技术、安全施肥技术、鱼病防治技术、水质管理技术的实施过程,指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展望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重点研究方向。
姚婷[6](2017)在《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文中认为台山侨乡是中国典型的传统侨乡,台山侨刊《新宁杂志》被认为是中国侨刊的滥觞。无论在哪一个时期,台山侨刊的数量和种类在同级行政区域中都是最多的,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关注台山侨刊的史料价值,以侨刊所登载的内容为资料去研究侨乡社会,这便使得1949年前的台山侨刊受到学术界重视,而1950年后的侨刊则经常被学术界忽略,甚至被认为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台山侨刊进行研究,不仅将侨刊看作史料,更将其当作一个可供解构的文本,将“人”的因素纳入其中,从侨刊相关者的视角动态地分析侨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构了什么样的侨乡社会和为何如此建构侨乡社会,以及由此而致的侨刊功能的实现或缺失。本文将台山侨刊的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前,1950-1966年,1978年至今。而1966年后的十年“文革”期间,所有侨刊被迫停刊。1949年前,侨刊无“侨刊”之名,有“侨刊”之实;1950年之后,“侨刊”一词出现,并被广泛应用,而这也意味着它们所受到的社会控制加剧。侨刊的相关者包括传播者、受众和政府。在不同的时代,传播者的年龄结构、知识体系和生命历程有较大差异。侨刊以“侨”属群体为主要受众。受众的分布形态和由此而成的“侨”“乡”网络形成侨刊传播的基本路径。政府对侨刊的控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益形成严格的界线与明确的体系。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过程中,侨刊所建构的侨乡社会由立体化转而平面化,由“弊端丛生”转而“进步美好”。这其中既因侨乡本身的变化,也因为在政府控制和传播者认知的共同作用下,传播者对相关的传播信息进行了把关和筛选。侨刊最根本的功能是沟通“侨”“乡”。但侨刊并不总能实现这一显功能,不在其控制把握之下的潜功能,乃至负功能都有可能出现。而侨刊社则有效延展了当代台山侨刊的功能。本文所指称的“侨刊”的基本要点包括,侨乡民间(或由与侨乡相关群体)主办的出版物,受众主体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归侨和侨眷,传播内容主要是受众所对应的群体在侨乡内部发生的事件,办刊经费部分或主要来自以海外为主的群体成员的捐助的民间出版物。侨刊本身是连接“侨”“乡”两端的通道之一,同时又参与其他“侨”“乡”之间通道的构建。随着侨乡社会、海外华人社会和信息传播手段的改变,侨刊“通道”的形态也在发展变化,逐渐由“侨乡—海外移民”式转变为“国内宗亲—侨乡—海外移民”式的信息传播通道。
刘玮[7](2014)在《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进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大农户增产增收、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当前和今后我国“三农”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近年来,党和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没有明确的方向,很多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推进受到层层阻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其实施可以加快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的交互、共享、推广和应用,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提升和实践创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在多学科理论的支撑下,将标准化理论、公共品理论、系统论、信息资源规划理论与“双螺旋结构”理论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充分结合进行了理论分析,先从“应然”视角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再从“实然”视角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采取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和受限因变量模型对当前影响我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整理,并借鉴国内国际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促进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有序高效发展。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与结论。首先,由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较复杂,影响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因也很多,从内生性和外生性两个方面都会对各地的标准体系建设和发展有所影响。其次,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以“分散存储、集中管理、共享应用”为目标,构建出以组织体系、标准文本体系和实施体系三大子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体系框架。最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以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为核心,建设成具有持续性、战略性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施瑛[8](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指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张新兴[9](2012)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纪之交,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图书馆服务理念的复兴与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技术的日臻完善,共同推动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和发展。继“十一五”规划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十二五”规划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为发展目标,预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将迎来一个新的高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整合不同图书馆各自为政的信息资源建设业务,优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本效益,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涉及到经费来源、人事安排、业务规范,以及信息资源产权、整合、物流等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介绍和分析了图书馆事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情况。以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为依据,提炼出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模式。系统探讨了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并以山西省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展望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但已在全国形成蔓延之势;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服务区域以城市为主,但已开始向农村延伸;按照服务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县级等不同的规模;地方政府主导与图书馆自发推动两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启动模式并行。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变革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改进了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投入机制,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第2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的稳步发展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并坚持科学的指导原则。集群理论、长尾理论、劳动分工理论、资源配置理论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全局导向原则、协同合作原则、各尽所能原则、用户参建原则应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坚持的指导原则。第3章,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美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拥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多渠道的经费来源,完善的理事会制度和图书馆协会标准条例的规范。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全面的用户需求调查,严格的评估制度,详细的发展规划,细致的建设标准为特征。澳大利亚的州政府和市县政府共同以实物或经费划拨的方式,州立图书馆以配置图书或参与书目加工等方式支持各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工作,但各州的具体实施方式又不尽相同。第4章,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香港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被划分为不同的层级,信息资源实行分层收藏;建立中央备用书库作为贮存图书馆;通过专业公司和审计署等第三方组织对信息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严格审计。澳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分工收藏文献,通过法定收藏制度全面收藏本地出版物,注重馆藏资源保护与特藏开发。台湾总分馆体系由总馆承担信息资源建设业务,按照学科专业特色为分馆配置馆藏。台湾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的信息资源建设有专门的法规保障,并且非常强调馆藏统计工作。第5章,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其模式。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是多元化的经费投入主体,多样化的资源采编方式,因地制宜的文献物流方案等。根据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经费来源和实施主体,可以把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划分为统一建设模式、委托建设模式、联合建设模式、自主建设模式。从信息资源建设经费来源、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保障措施等方面归纳了各种模式的特点。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条件等方面对各种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6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按照覆盖的行政区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划分为省级、地级、县级服务体系。不同等级的服务体系适用不同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同一等级,不同面积和结构的行政区的服务体系适宜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也各不相同。在省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面积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和面积较小的省级行政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地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混合型和单一型地级行政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资源建设模式。在县级服务体系层面,分别分析了县、县级市、市辖区范围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适合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以山西省为例,在细致分析了各个行政区的面积、经济状况、政府财政能力、图书馆基础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地适合采取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第7章,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合作构建跨系统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是大势所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将与其他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融合,从而转变为更高层级的跨系统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混合型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实现模式转变的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持。第8章,结语。系统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庄少庞[10](2011)在《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师个体的创作实践是建筑发展进程中最为鲜活的部分,岭南建筑师的建筑创作注解了现代岭南建筑发展的进程。系统地研究岭南建筑师个体的建筑创作历程与思想,既是对现有岭南建筑师研究的有益补充,也有利于岭南建筑创作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建筑大师莫伯治是岭南建筑师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与合作者以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精神,结合岭南文化、地域环境和现代建筑思想开展建筑创作实践,成绩斐然,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推动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扩大了岭南建筑的影响,提升了岭南建筑的地位以及岭南人的文化自信。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经济、专业领域的发展为背景,通过史料的挖掘整理与典型作品分析,探索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的发展脉络、思想内涵及个性特征,较为整体地研究这位岭南建筑大师的建筑创作,并由此探讨其对当代建筑教育、建筑创作以及岭南文化发展的启示。论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目的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提出莫伯治建筑创作在范例、方法、文化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并将其落实至本研究的三个创新点中。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的基础条件,包括现有研究的概况、不足与空白,提出莫伯治建筑创作的阶段划分,并且分析了其创作的客观基础,将个体研究置于宏观视野之下。第三章梳理了莫伯治建筑创作各个阶段的主要活动及相关背景和影响因素,通过史料的挖掘、整理,从实践活动层面较为整体地认识其创作发展历程。第四章分析了莫伯治建筑创作四个主要阶段的典型作品,每阶段选取五个典型作品,针对形态特征进行个案分析,由此总结出各阶段的创作特点,从作品形态层面较为具体地认识其创作发展历程。第五章以前文的历程梳理和作品分析为基础,沿着庭园研究与新用、地域化创作路径、审美构图和形式表现四条发展脉络,分析各阶段的主要特点,从内在逻辑层面揭示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中各阶段的有机联系。第六章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对莫伯治建筑创作的思想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客观务实的理性精神、和谐自然的人本精神与开放多元的包容精神三个核心内容,并从思想内涵和创作表现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深入分析。第七章引入相关学科研究成果与方法对莫伯治建筑创作的个性因素加以探讨,重点从人格特质与创作之路、文化人格与创作思想、知识结构与创作思维、艺术意识与创作发展的内在关联展开,并通过与林克明、夏昌世两位岭南建筑师的比较,揭示莫伯治建筑创作的个性特征,确认其在现代岭南建筑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坐标。论文最后在结论中总结了莫伯治建筑创作的主客观基础、发展脉络及个性内涵,并探讨了其对当代建筑教育、建筑创作与岭南文化发展的启示。
二、广东省农药技术情报经验交流会在新会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东省农药技术情报经验交流会在新会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再释广州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术语 |
1.1 庭园 |
1.2 建筑结合庭园 |
1.3 建筑“群落” |
2 研究范畴 |
2.1 “现代庭园建筑”其义涵 |
2.2 对象范畴与时间范畴 |
(1) 对象范畴 |
(2) 时间范畴 |
3 研究基础与学术目标 |
3.1 研究综述 |
(1)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设计特点研究与理论建构 |
(2) 岭南现代庭园建筑的系统梳理与个案研究 |
(3) 岭南现代庭园建筑研究的新动向 |
3.2 学术问题 |
3.3 学术意义 |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1) 核心材料 |
(2) 研究方法 |
4.2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岭南庭园早期研究与实践中的庭园特征 |
1.1 岭南庭园早期研究及其特征的构建 |
1.1.1 岭南庭园调查与实测(1952-1962) |
1.1.2 岭南庭园早期研究文献中的庭园特征 |
(1) 《中国园林布局与空间组织》中的庭园 |
(2) 《漫谈岭南庭园》中的庭园 |
(3) 《潮州庭园散记》中的庭园 |
1.1.3 “庭”的隐含特征 |
1.2 不同类型岭南园林中的庭园特征 |
1.2.1 文人私园和行商庭园的庭园特征 |
1.2.2 城市公园中的庭园特征 |
1.2.3 茶楼酒家中的庭园景观应用 |
1.3 莫伯治酒家园林设计中的“建筑结合庭园”现象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设计特征再阐释 |
2.1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建设历史背景与概况 |
2.1.1 创办广交会 |
2.1.2 开发白云山 |
2.1.3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建设概况 |
(1) 双溪别墅(1963年) |
(2) 松涛别院(1964年) |
(3) 山庄旅舍(1965年) |
(4) 黄婆洞度假村(1966年) |
2.2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选址与基地处理 |
2.2.1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对旧址的重视 |
2.2.2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应对山林地形的设计策略 |
(1)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对地形的处理 |
(2)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对水型的处理 |
2.3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庭园要素比较 |
2.3.1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屋顶比较 |
(1) 郑祖良的建筑坡屋顶 |
(2) 莫伯治的建筑坡屋顶 |
(3) 平屋顶 |
2.3.2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连廊比较 |
(1) 廊的尺度与尺寸 |
(2) 爬山廊 |
(3) 蛇形廊 |
2.3.3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石墙比较 |
(1) 石墙的建构逻辑 |
(2) 石墙的细部处理 |
2.4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空间“构图”处理手法 |
2.4.1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的轴线控制 |
2.4.2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庭园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图底关系 |
2.4.3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的转折关系 |
2.4.4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立面构图的空间效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的对外传播 |
3.1 现代庭园建筑的传播 |
3.1.1 “岭南建筑轻骑队”的现代庭园建筑实践 |
3.1.2 矿泉客舍:现代庭园建筑从山地到平地的转变 |
3.1.3 改革开放前后的广东现代庭园建筑建设(1972-1985) |
(1) 高层宾馆建筑 |
(2) 庭园旅游旅馆建筑 |
(3) “新庭园”建筑 |
3.2 现代庭园建筑进入学术讨论 |
3.2.1 主流学术刊物上的现代庭园建筑(1977-1985) |
3.2.2 香山饭店:讨论现代庭园建筑与话语的标尺 |
3.2.3 《建筑实录》与《中国旅行》画册中的现代庭园建筑形象 |
3.3 建筑画中的现代庭园建筑特征 |
3.3.1 内庭透视中的现代庭园建筑特征 |
3.3.2 剖面透视中的现代庭园建筑特征 |
3.3.3 立面透视中的现代庭园建筑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松涛别院设计图纸(部分) |
附录二: 林兆璋先生访谈记录 |
附录三: 吴庆洲先生访谈记录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基于白星花金龟幼虫活体筛选高致病力白僵菌菌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白星花金龟及其研究概况 |
1.1.1 白星花金龟的分类地位及分布 |
1.1.2 白星花金龟幼虫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1.2 昆虫病原真菌及其研究概况 |
1.2.1 昆虫病原真菌的研究意义 |
1.2.2 我国利用真菌防治害虫概述 |
1.3 白僵菌及其研究概况 |
1.3.1 白僵菌的分类及形态特征 |
1.3.2 白僵菌退化及复壮 |
1.3.3 白僵菌的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
1.3.4 白僵菌的毒力及其影响因素 |
1.3.5 白僵菌对昆虫的侵染机制 |
1.3.6 昆虫对白僵菌的防御机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供试菌种 |
2.1.3 培养基及养虫饲料 |
2.1.4 试验器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白僵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2.2.2 白僵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
2.2.3 白星花金龟幼虫高致病力菌株的筛选 |
2.2.4 不同接菌方法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 |
2.2.5 温度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 |
2.2.6 湿度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 |
2.2.7 白僵菌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毒力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白僵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1.1 形态学鉴定 |
3.1.2 分子学鉴定 |
3.2 白僵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
3.3 白星花金龟幼虫高致病力菌株的筛选 |
3.4 不同接菌方法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 |
3.5 温度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 |
3.6 湿度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 |
3.7 白僵菌对松褐天牛幼虫的毒力测定 |
4 讨论 |
4.1 白僵菌菌株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4.2 白僵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
4.3 白星花金龟幼虫高致病力菌株的筛选 |
4.4 不同接菌方法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 |
4.5 温湿度对白僵菌侵染效果的影响 |
5 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视角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视角与分析框架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六堡茶的研究 |
二、广府社会的研究 |
三、民族学中“物”的研究 |
第三节 六堡茶的研究意义 |
一、物的意义——关于茶本身的书写 |
二、流动的意义——茶船里的广府人社会 |
第一章 六堡茶仰依的自然与文化背景 |
第一节 六堡茶的生长环境 |
一、六堡茶的产地范围 |
二、六堡茶产地的自然环境 |
三、茶产地孰优孰劣的话语重塑 |
第二节 六堡茶的自然流通环境 |
一、河流分布与船行线路 |
二、丰盈庙:文化意义的转换 |
三、六堡茶的山路贩运 |
四、公路建成后的古今对比 |
第三节 六堡茶依托的茶文化环境 |
一、茶食一体的茶文化观 |
二、茶药一体的茶文化观 |
三、茶馆与茶楼:以茶为媒的社会分层 |
小结 |
第二章 初识六堡茶:六堡茶的身份辨析 |
第一节 六堡茶的身份勾勒 |
一、“六堡茶”之名辨析 |
二、六堡茶的类别归属 |
第二节 六堡茶的诞生——从一片叶子到一件商品 |
一、茶叶的种植与管理 |
二、茶叶的采摘 |
三、茶叶的制法 |
第三节 六堡茶的成长——人对茶的意义加持 |
一、六堡茶的早期历史发展 |
二、四季的味道:六堡茶品评话语的内与外 |
三、老茶的“新生” |
小结 |
第三章 走出大山的六堡茶 |
第一节 外部的力量 |
一、“无市不趋东”的梧州经济 |
二、密集圩市下的物资流动 |
第二节 内部的力量 |
一、以六堡茶为主体的物的交换 |
二、茶物交换渠道下的社会关系映射 |
第三节 粤商的促成:内力与外力的合成 |
一、以物为媒的粤商经营:土货收购与洋货进口 |
二、粤商的社会经济角色 |
三、粤商影响下的社会分工和人口繁荣 |
小结 |
第四章 走出国门的六堡茶 |
第一节 粤港对六堡茶外销的影响 |
一、行业基础:“一口通商”期间形成完备的茶叶流通体系 |
二、逆境下的发展:粤商将茶叶出口东南亚 |
三、联号经营:六堡茶在香港的转口 |
第二节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 |
一、西江内河航运的发展 |
二、远洋运输的进步 |
三、马来亚内地的铁路交通发展 |
第三节 “下南洋”群体的需求 |
一、“下南洋”的闽粤移民 |
二、华人在马来亚的茶叶消费需求 |
小结 |
第五章 身份转换:粤商形塑下的六堡茶 |
第一节 从广西茶到侨乡土产 |
一、六堡茶向侨乡茶的身份转换 |
二、超低价格与竞争优势 |
第二节 从土产到商品的转换 |
一、粤商对六堡茶的形塑 |
二、六堡茶仰依的商业网络 |
第三节 矿场中的“劳工茶” |
一、华人涌入马来亚发展锡矿业 |
二、恶劣环境下华人矿工的茶叶消费 |
小结 |
结论 |
一、时间里的生命:六堡茶的“两个五十年” |
二、茶船上的生命:六堡茶与交通的互动 |
三、社会中的生命:六堡茶与人的互动 |
(一) 粤商的商业控制 |
(二) 茶农的家庭调节 |
(三) 劳工的群体表达 |
四、意义中的生命:六堡茶在现代话语中的重塑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地方志 |
三、民国图书及期刊文献 |
四、着作 |
五、学术期刊 |
六、报纸/杂志 |
七、学位论文 |
八、译文文献 |
九、外文文献 |
十、工具书、标准及其他历史档案资料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要事件 (215项) |
二、四大腐植酸化学会议 (23项) |
(一) 第一次至第四次全国腐植酸化学学术讨论会 |
(二) 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
(三) 第一届至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 |
(四) 第一至二届全国土肥和谐大会 |
三、腐植酸类图书/专辑 (38项) |
(一) 腐植酸类图书 |
(二) 腐植酸类专辑 |
四、腐植酸产业宣言、倡议书、自律公约 (10项) |
(5)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概况 |
2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现状 |
2.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 |
2.1.1 增产增效研究 |
2.1.2 稻田工程技术 |
2.1.3 安全植保技术 |
2.1.4 安全施肥技术 |
2.1.5 鱼病防治技术 |
2.1.6水质管理技术 |
2.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的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 |
3 稻渔综合种养对产业的支撑作用 |
4 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研究方向 |
4.1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种养要素优化 |
4.2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物质平衡特征研究 |
4.3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物质循环规律研究 |
4.4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的互利共生关系研究 |
4.5 稻渔综合种养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估 |
4.6 稻渔综合种养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研究 |
5 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前景 |
(6)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问题和内容框架 |
三、文献综述 |
四、本文对“侨刊”的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文对相关术语和注释方式的说明 |
第一章 百年变迁中的台山侨刊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改良社会与联络侨情 |
二、与宗旨相应的栏目设置 |
三、多管齐下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宣传“新社会”与联络乡侨 |
二、稳中有变的栏目设置 |
三、《新宁杂志》与其他侨刊间二元化的经费筹集方式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 |
一、刊物宗旨——沟通侨情与激发华侨爱国爱乡之情 |
二、传统与创新并存的栏目设置 |
三、以获取捐赠为主的经费筹集方式 |
小结 |
第二章 台山侨刊相关者 |
第一节 1909-1949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正当壮年、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期盼落叶归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行控制的政府——管而不严 |
第二节 1950-1966年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延续前一阶段且经过重组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被侨乡所“争取”的海外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着手控制 |
第三节 1978年至今的台山侨刊相关者 |
一、侨刊传播者——以老年为主,经历政治运动洗礼的“知识分子”群体 |
二、侨刊受众——已然落地生根的移居者 |
三、对侨刊实施控制的政府——严格管理 |
小结 |
第三章 台山侨刊的内容侨刊对侨乡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1949年前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恶”与“善”并存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小事”与“大事”同在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二节 1950-1966年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消除旧弊端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农工文教全面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第三节 1978年后台山侨刊的内容 |
一、落实任务政策,重建“侨”“乡”关系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二、宗亲往来频繁、乡情亲谊浓郁的台山侨乡社会 |
三、盛赞华侨捐赠公益慈善事业的台山侨乡社会 |
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台山侨乡社会 |
五、追根溯源、建构集体记忆的台山侨乡社会 |
小结 |
第四章 台山侨刊的功能——沟通“侨”“乡” |
第一节 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一、1949前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二、1950-1966年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三、1978年至今台山侨刊中海内外群体成员的互动 |
第二节 侨刊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
一、侨刊相关者与非相关者对侨刊的认知 |
二、侨刊社——华侨与侨乡之间的联结点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基本理论分析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信息、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 |
2.1.2 标准、标准化与农村信息标准化 |
2.1.3 标准体系与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
2.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标准化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系统理论 |
2.2.4 信息资源规划理论 |
2.2.5 “双螺旋结构”理论 |
2.3 标准功能及标准化作用 |
2.3.1 标准功能 |
2.3.2 标准化及农村信息标准化的作用 |
2.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作用 |
第3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及内容 |
3.1 目标体系的分析 |
3.1.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目标 |
3.1.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纵向目标 |
3.1.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横向目标 |
3.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
3.2.1 总体思路 |
3.2.2 建设原则和方法 |
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基本内容的构建 |
3.3.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程序 |
3.3.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组织体系 |
3.3.3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内容体系 |
3.3.4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实施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 |
4.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已取得的成就 |
4.1.1 农村信息化所取得的成就 |
4.1.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及成就 |
4.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标准体系建设方面 |
4.2.2 标准体系内容方面 |
4.2.3 标准体系的实施和评估方面 |
4.3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3.1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4.3.2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现状 |
4.3.3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湖南省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相关文献借鉴 |
5.1.1 研究方法的借鉴 |
5.1.2 农村信息化及标准体系影响因素的文献借鉴 |
5.2 影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因素分析 |
5.2.1 DEMATEL理论模型及基本原理 |
5.2.2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5.2.3 结果分析 |
5.3 影响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外生性因素分析 |
5.3.1 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达标情况 |
5.3.2 Tobit理论模型及基本原理 |
5.3.3 基于Tobit模型的农村信息化标准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6.1 国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机构 |
6.1.1 国外信息化标准制定的组织机构 |
6.1.2 区域信息化标准制定组织机构 |
6.2 各国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发展 |
6.2.1 英国——公益性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2 德国——数据规范化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3 法国——政府主导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4 美国——多元化的信息标准体系 |
6.2.5 日本——国家标准为中心的信息标准体系 |
6.3 国外农村信息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6.3.1 全社会的高度认同 |
6.3.2 多层次的组织结构 |
6.3.3 多渠道的资金投入 |
6.3.4 较完善的法规政策 |
6.3.5 国际化的信息化标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完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途径 |
7.1 积极调整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思路 |
7.2 稳固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组织体系 |
7.2.1 建立跨部门的信息标准研究机构 |
7.2.2 制定农村信息标准体系的研究规划 |
7.2.3 初步形成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体系 |
7.2.4 逐步建立标准体系管理的协调沟通机制 |
7.3 完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内容体系 |
7.3.1 加快农村信息术语标准的制定 |
7.3.2 加快农村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的制定 |
7.3.3 加快农村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 |
7.3.4 加快农村信息化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 |
7.3.5 建立农村信息化标准的研制、修订和维护机制 |
7.4 强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实施体系 |
7.4.1 强化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示范区的作用 |
7.4.2 加强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 |
7.4.3 提高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 |
7.4.4 加快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实施的人才队伍建设 |
7.4.5 加大对农村标准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 |
7.4.6 建立与民众需求相对应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 |
7.4.7 形成“公益+市场”的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运行机制 |
7.4.8 充分发挥农村行业协会的作用 |
7.4.9 健全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监督和评估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深化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
8.1.2 构建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基本内容 |
8.1.3 阐述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8.1.4 分析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影响因素 |
8.1.5 构建了系统化的地方标准文本 |
8.1.6 提出了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完善策略 |
8.2 研究展望 |
8.2.1 实施评估的可行性推进 |
8.2.2 标准体系框架的权威性选择 |
8.2.3 内容分析的广泛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
1.3 研究范围 |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
1.4.2 期刊文章研究 |
1.4.3 其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
1.8 研究价值 |
1.9 研究成果 |
1.10 研究创新之处 |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
1.11 文章结构 |
1.12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2.1 学院派 |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
2.2.2 包豪斯 |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
3.1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1.2 教学体系 |
4.1.2.1 教学思想 |
4.1.2.2 教学计划 |
4.1.2.3 师资情况 |
4.1.2.4 学生情况 |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2.2 教学体系 |
4.2.2.1 教学思想 |
4.2.2.2 教学计划 |
4.2.2.3 教材建设 |
4.2.2.4 教学方法 |
4.2.2.5 教学条件 |
4.2.2.6 师资情况 |
4.2.2.7 学生情况 |
4.2.3 学术科学研究 |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
4.2.3.2 教授演讲 |
4.2.3.3 对外交流 |
4.2.4 建筑工程实践 |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4.3.2 教学体系 |
4.3.2.1 教学思想 |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
4.3.2.3 教学方法 |
4.3.2.4 师资情况 |
4.3.2.5 学生情况 |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
4.3.3.1 举办展览 |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
4.3.4 建筑工程实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1.2 教学体系 |
5.1.2.1 教学思想 |
5.1.2.2 教学计划 |
5.1.2.3 教材建设 |
5.1.2.4 教学方法 |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
5.1.2.6 师资情况 |
5.1.2.7 学生情况 |
5.1.3 学术科学研究 |
5.1.3.1 论文着作 |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
5.1.3.3 访问交流 |
5.1.4 建筑工程实践 |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
5.2.2 教学体系 |
5.2.2.1 教学思想 |
5.2.2.2 教学计划 |
5.2.2.3 教材建设 |
5.2.2.4 教学方法 |
5.2.2.5 师资情况 |
5.2.2.6 学生情况 |
5.2.3 学术科学研究 |
5.2.3.1 科研机构 |
5.2.3.2 展览会 |
5.2.3.3 调查测绘 |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
5.2.3.6 科学报告会 |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
5.2.3.8 设计竞赛 |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
5.2.4 建筑工程实践 |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
(1)师资的开放性 |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
三、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
附 4.1 金振声访谈 |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
附 4.3 何镜堂访谈 |
附 4.4 蔡德道访谈 |
附 4.5 邓其生访谈 |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外研究进展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评析 |
0.3 国内研究进展 |
0.3.1 国内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评析 |
0.4 研究目标与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研究难点与创新 |
0.5.1 研究难点 |
0.5.2 主要创新 |
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及其信息资源建设 |
1.1 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兴起与发展 |
1.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内涵 |
1.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 |
1.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 |
1.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与特点 |
1.2.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1.2.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特点 |
1.3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给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变革 |
1.3.1 改变了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 |
1.3.2 形成了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
1.3.3 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利用 |
1.3.4 创新了信息资源产权解决方式 |
2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指导原则 |
2.1 理论基础 |
2.1.1 集群理论 |
2.1.2 长尾理论 |
2.1.3 劳动分工理论 |
2.1.4 资源配置理论 |
2.2 指导原则 |
2.2.1 全局导向原则 |
2.2.2 协同合作原则 |
2.2.3 各尽所能原则 |
2.2.4 用户参建原则 |
3 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3.1 美国 |
3.1.1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表现形式 |
3.1.2 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1.3 地区图书馆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 |
3.2 英国 |
3.2.1 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
3.2.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2.3 特点分析 |
3.3 澳大利亚 |
3.3.1 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 |
3.3.2 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 |
3.3.3 特点分析 |
4 港澳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 |
4.1 香港 |
4.1.1 组织架构 |
4.1.2 信息资源建设 |
4.1.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2 澳门 |
4.2.1 组织架构 |
4.2.2 信息资源建设 |
4.2.3 特点及可资借鉴之处 |
4.3 台湾 |
4.3.1 总分馆体系 |
4.3.2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 |
5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及模式 |
5.1 大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 |
5.1.1 信息资源建设现状 |
5.1.2 特点分析 |
5.2 信息资源建设的模式划分 |
5.2.1 统一建设模式 |
5.2.2 委托建设模式 |
5.2.3 联合建设模式 |
5.2.4 自主建设模式 |
5.3 统一建设模式 |
5.3.1 典型案例 |
5.3.2 特点分析 |
5.3.3 适用性分析 |
5.4 委托建设模式 |
5.4.1 典型案例 |
5.4.2 特点分析 |
5.4.3 适用性分析 |
5.5 联合建设模式 |
5.5.1 典型案例 |
5.5.2 特点分析 |
5.5.3 适用性分析 |
5.6 自主建设模式 |
5.6.1 典型案例 |
5.6.2 特征分析 |
5.6.3 适用性分析 |
6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选择 |
6.1 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
6.1.1 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 |
6.1.2 成员图书馆的原有基础 |
6.1.3 图书馆领导的思想观念 |
6.1.4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模 |
6.1.5 政府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
6.1.6 社会力量对文化事业重视程度 |
6.2 各级行政区适用的模式 |
6.2.1 省级行政区 |
6.2.2 地级行政区 |
6.2.3 县级行政区 |
6.3 模式选择案例分析 |
6.3.1 省级行政区 |
6.3.2 地级行政区 |
6.3.3 县级行政区 |
7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发展趋势 |
7.1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发生转变的原因 |
7.1.1 单一系统的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存在封闭性 |
7.1.2 不同系统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具有互补性 |
7.2 实现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条件 |
7.2.1 政府部门提供政策的保障 |
7.2.2 统一管理机构的统筹规划 |
7.2.3 信息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 |
7.3 信息资源建设模式转变的成功实践 |
7.3.1 协作网的组织运行机制 |
7.3.2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内容 |
7.3.3 协作网资源建设的成效 |
7.3.4 特点及启示 |
8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后记 |
(10)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1.5.1 创作历程的梳理及发展脉络归纳 |
1.5.2 思想方法的核心内涵与表现剖析 |
1.5.3 建筑创作的个性因素探析及比较 |
注释 |
第二章 课题研究现状及客观创作基础 |
2.1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2.1.1 课题研究的现有文献基础概述 |
2.1.2 莫伯治对创作思想的主要论述 |
2.1.3 现有创作思想研究及不足之处 |
2.1.4 现有分析创作历程的三种方式 |
2.1.5 本文研究创作历程的基本思路 |
2.2 客观创作基础分析 |
2.2.1 岭南文化的优秀基因 |
2.2.2 庭园建筑的传统经验 |
2.2.3 现代主义的学术土壤 |
2.2.4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实践历程 |
3.1 前期:成长积累(1914~1955) |
3.1.1 乡土田园的童年 |
3.1.2 理性思维的培养 |
3.1.3 传统文化的积淀 |
3.1.4 工程实践的磨砺 |
3.1.5 转入创作的伏笔 |
3.2 早期:初步探索(1956~1964) |
3.2.1 集体背景:城建委的设计组 |
3.2.2 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
3.2.3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
3.3 中期:发展成熟(1965~1982) |
3.3.1 集体背景:“旅游设计组” |
3.3.2 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
3.3.3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
3.4 后期:再创高峰(1983~1993) |
3.4.1 集体背景:华南工学院的师生集体 |
3.4.2 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
3.4.3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
3.5 晚期:大胆表现(1994~2003) |
3.5.1 集体背景:建筑师事务所的团队 |
3.5.2 创作背景及影响因素 |
3.5.3 主要建筑创作与活动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典型作品 |
4.1 早期:岭南庭园建筑的现代蜕变(1956~1964) |
4.1.1 北园酒家(1957~1958) |
4.1.2 泮溪酒家(1959~1960) |
4.1.3 双溪别墅(1963) |
4.1.4 伏波楼(1964) |
4.1.5 山庄旅舍(1964~1965) |
4.2 中期:现代建筑空间的岭南格调(1965~1982) |
4.2.1 新爱群大厦(1965~1966) |
4.2.2 广州宾馆(1966~1968) |
4.2.3 矿泉客舍(1972~1974) |
4.2.4 白云宾馆(1972~1976) |
4.2.5 白天鹅宾馆(1979~1983) |
4.3 后期:历史文化内涵的沟通融合(1983~1993) |
4.3.1 深圳泮溪酒家(1983) |
4.3.2 南越王墓博物馆(1986~1993) |
4.3.3 岭南画派纪念馆(1988~1992) |
4.3.4 东方宾馆翠园宫(1990) |
4.3.5 中山大学岭南堂(1992) |
4.4 晚期:建筑主题涵意的多元表现(1994~2003) |
4.4.1 广州地铁控制中心(1996~1997) |
4.4.2 红线女艺术中心(1997~1998) |
4.4.3 澳门新竹苑(1998) |
4.4.4 广州艺术博物院(1998~2000) |
4.4.5 新会梁启超纪念馆(1999~2001)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内在脉络 |
5.1 庭园研究与新用发展脉络 |
5.1.1 早期:调研与新用的初步探索 |
5.1.2 中期:体型与序列的设计总结 |
5.1.3 后期:庭园空间研究的理论化 |
5.1.4 晚期:研究的拓展及历程梳理 |
5.2 地域化创作路径发展脉络 |
5.2.1 早期:功能转译 |
5.2.2 中期:感情移入 |
5.2.3 后期:文化隐喻 |
5.2.4 晚期:空间意境 |
5.3 审美构图衍变的发展脉络 |
5.3.1 早期:庭园体型 |
5.3.2 中期:功能空间 |
5.3.3 后期:轴线序列 |
5.3.4 晚期:片断并置 |
5.4 形式表现手法的发展脉络 |
5.4.1 早期:旧材新用 |
5.4.2 中期:简材妙用 |
5.4.3 后期:丰材精用 |
5.4.4 晚期:个性语言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思想方法 |
6.1 创作思想的形成发展 |
6.1.1 由创作实践解读思想发展 |
6.1.2 由理论研究解读思想发展 |
6.1.3 创作思想的核心内涵探析 |
6.2 客观务实的理性精神 |
6.2.1 思想内涵 |
6.3.2 创作表现 |
6.3 和谐自然的人本精神 |
6.3.1 思想内涵 |
6.3.2 创作表现 |
6.4 开放多元的包容精神 |
6.4.1 思想内涵 |
6.4.2 创作表现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莫伯治建筑创作的个性因素 |
7.1 个性因素对莫伯治建筑创作的影响分析 |
7.1.1 个性特质对创作之路的影响 |
7.1.2 文化人格对创作思想的影响 |
7.1.3 知识结构对创作思维的影响 |
7.1.4 艺术意识对创作发展的影响 |
7.2 莫伯治与林克明、夏昌世的创作个性比较 |
7.2.1 成长经历的比较 |
7.2.2 创作实践的解读 |
7.2.3 思想策略的异同 |
7.2.4 历史坐标的确认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莫伯治主要建筑活动年表 |
附录2 莫伯治主要建筑作品列表 |
附录3 莫伯治文章及言论索引表 |
附录4 莫伯治建筑作品获奖情况 |
附录5 访谈记录 |
5.1 曾昭奋先生访谈录 |
5.2 蔡德道先生访谈录 |
5.3 林兆璋先生访谈录 |
5.4 莫京先生访谈录 |
5.5 马威先生访谈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四、广东省农药技术情报经验交流会在新会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再释广州白云山现代庭园建筑[D]. 陈轲.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基于白星花金龟幼虫活体筛选高致病力白僵菌菌株[D]. 王佳男.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3]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六堡茶的社会生命史研究[D]. 邵凡晶. 中央民族大学, 2018(01)
- [4]中国腐植酸行业六十年大事记[J]. 中腐协秘书处. 腐植酸, 2018(01)
- [5]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研究进展[J]. 孟顺龙,胡庚东,李丹丹,裘丽萍,宋超,范立民,郑尧,吴伟,陈家长,邴旭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8(02)
- [6]建构侨乡 沟通“侨”“乡” ——台山侨乡百年侨刊研究[D]. 姚婷. 厦门大学, 2017(08)
- [7]农村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研究[D]. 刘玮. 湖南农业大学, 2014(08)
- [8]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9]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研究[D]. 张新兴. 武汉大学, 2012(06)
- [10]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D]. 庄少庞.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