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与洛克的认识论斗争

莱布尼茨与洛克的认识论斗争

一、萊布尼玆在認識论上和洛克的斗爭(论文文献综述)

陈修斋[1](1963)在《萊布尼玆在認識论上和洛克的斗爭》文中研究说明 莱布尼芘是西欧早期資产阶級革命时期哲学的认識論中唯心主义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他的认識論观点,是以他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单子論"的理论原则为依据,在和洛克的唯物主义經验論的斗爭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洛克的巨著《人类理智论》,詳細地論証了弗兰西斯。培根所开创而为霍布斯所系統化了的唯物主义經驗論的原則,并对以笛卡儿为其主要創导者的唯理論观点如"天賦观念"等学說进行了批判和駁斥,因此成为唯物主义經验论的一部代表作。虽然洛克的唯物主义是很不彻底的,包含着许多唯心主义或二元论、不可知諭的因素,并且到后来也有越来越向唯理論观点靠拢或甚至投降的傾向,但他的主要观点是唯物

徐汉南[2](2020)在《人格同一性研究 ——从洛克到新洛克主义》文中认为人格同一性的核心是人格者的持存问题,目前有三大基本立场:一是心灵实体观点,把人格者的同一建立在心灵实体的同一之上;一是物理连续性观点,以大脑标准或身体标准进行人格同一性判断;一是心理连续性观点,把人格同一性还原为心理因果连续性。心理连续性观点是从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发展而来的,因而又被称为“新洛克主义”。本文旨在探究从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到新洛克主义的内在发展逻辑,找到二者的根本问题与出路。尽管人格者概念以及对灵魂实体的追问可以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但是人格同一性之成为问题乃肇始于洛克。洛克明确提出同一性具有类名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区分自然人和人格者,前者以生命连续性为同一性标准,后者以自我意识为同一性标准。自我意识是一种“视自己为自己”并且“异时异地认自己是自己”的反思性知觉,一个人格者只有对过去行为具有自我意识,才和那一行为的主体具有人格同一性。新洛克主义也强调人格者与过去行为的主体的心理连续性,然而,由于洛克旨在解决末日审判的公正性问题,这就使得“自我意识”和“心理连续性”具有根本差别:后者是经验主义的概念,而前者兼具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色彩,因为自我意识既和记忆等心理经验密不可分,又凸显了自我的本体论地位。事实上,正是经过对自我意识概念的不断解读,才发展出新洛克主义人格同一性理论。目前对洛克的自我意识概念有三种解读:记忆解读、归属解读和因果解读。近代的巴特勒和里德为了辩护神学的心灵实体观点,最早采取记忆解读并提出循环反驳和非传递性反驳。当代哲学家弗卢将记忆解读和语言分析结合,指出记忆标准的每种可能含义都至少面临以下问题中的一个:一是错误记忆问题,即一个人的表面记忆可能基于他人而非自己的真实经历;二是循环问题,通过定义可以将错误记忆排除在外,但是记忆既然预设了人格同一性再来充当后者的标准,就构成了循环;三是失忆问题,失忆导致记忆链条中断,使人格同一性呈现出同一性本身所不具有的非传递性。此外,弗卢还提出二元论反驳,指责洛克对心理方面的单独强调。记忆解读陷入“稻草人谬误”,过度批判了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最终遭到摒弃。贝汉从道德哲学角度提出归属解读,把自我意识当作一种将事件归属于自身道德所有物的意识。物理层面的自然人由于实践上的道德归属而成为道德人,其道德所有物构成第一人称视角的“自我”以及第三人称视角的“人格者”。但是,归属解读赋予了人格同一性过多的第一人称权威,也面临潜在的循环反驳、非传递性反驳和二元论反驳。休斯采取一种因果解读,他指出,洛克强调的并非记忆陈述,而是记忆的真实形成基础。人格者的历时心理关联可以解释为因果系统,无论失忆问题、错误记忆问题、循环问题,还是心理因果模式的分裂问题,都可以通过经验研究和因果分析予以解决。正是基于对自我意识的因果解读,新洛克主义的心理连续性概念得以产生。然而,由于心理连续性的具体内涵以及人格者的本体论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新洛克主义人格同一性理论自产生之后体现为不同形态。早期新洛克主义者昆顿强调人的心理方面的独立性与重要性,从而构造出经验的灵魂概念,以“灵魂阶段”表示瞬时心理方面的总体,以“灵魂阶段的有序集合”表示人格者的实质。其中暗含的四维主义本体论,正是休梅克、帕菲特等新洛克主义者得以提出“直接心理连续性”“间接心理连续性”或者类似概念的关键。休梅克通过构造“准记忆”和“准因果记忆”,推出记忆的亲历性并非对记忆的定义所致,而是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记忆的形成必须具有因果性条件,否则建立于同一性之上的全部语言和知识都将不可能。在此基础上,帕菲特把人格同一性还原为比记忆更丰富的心理连续性,指出心理连续性链条的分裂情况说明了人格同一性的根本标准是心理连续性而非逻辑同一性。刘易斯则充分发挥四维主义本体论,构造“人相”“连续体人”“R-关系”“I-关系”等概念,以揭示心理连续性和逻辑同一性的深刻内在关联。而在威金斯看来,四维主义本体论将导致众多心理谓词无法应用,要真正解决失忆问题、错误记忆问题、循环问题以及分裂问题,必须辅以身体标准,承认心理连续性作为人格者的名义本质产生于人格者的实在本质——智人。可以说,新洛克主义正是在解决洛克观点所面临问题的尝试之中逐渐产生、发展的。新洛克主义者以“直接和间接的心理连续性”取代洛克的“自我意识”,从而解决了基于失忆问题的非传递性反驳。休梅克凭借记忆的因果性条件解决了循环反驳,这和补充身体标准的威金斯方案殊途同归,因为在实际操作当中,对心理现象的归因绕不过发生心理现象的物质身体。同时,新洛克主义的新尝试也导致了一些新问题。四维主义本体论使得洛克观点所隐含的副本难题得以突显。这一难题根源于同一性的形式特征和莱布尼兹法则之间的矛盾,是还原论观点所无法避免的,但在实践中并不构成问题:通过调整描述现象的谓词系统,我们总能将副本区分开,而在不能区分开的时候,往往也没有区分的实践意义。新洛克主义从洛克继承而来的内在-外在二元论困境则更为棘手,即使补充身体标准或者采取单一身体标准依旧会面临。其根源在于,身体标准(以及洛克的自然人概念)依据第三人称外在视角,贬低了人格同一性的第一人称权威,心理标准(以及洛克的人格者概念)依据第一人称内在视角,过分强调了人格同一性的第一人称权威。心灵哲学中的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也有类似的关于第一人称权威的争论,其出路在于结合个体历史彻底地解释个体的语词意义,最终在语言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之中达到动态平衡。同理,新洛克主义的出路就在于把第一人称人格同一性判断当作可错但不可忽视的参考,在实践中进行动态的因果性分析,不断调整并得到阶段性的第三人称人格同一性判断。可见,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以及新洛克主义所面临的副本难题和二元论困境,从根本上说都是“有关人格者的纷繁经验事实”以及“同一性本身的形而上学特征”之间的矛盾。二者的出路在于,动态地进行因果性分析与人格同一性判断,根据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事实不断调整语言的可能性边界。

贾玉树[3](2009)在《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可能世界是现代哲学尚未充分发掘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可以作为人类理性超越感性具体的现实世界后建构起来的形形色色世界的统称。可能世界未必是传统理性主义向往的实在世界,也肯定不是后现代反理性主义解构一切之后留下的碎片化界面世界,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可能的实在世界和可能的真实世界。而可能世界之所以被称为可能世界,纯粹是相对于实在世界而言的。它可以作为传统哲学中实在世界的一种替代品而肩负起理性主义理性本体化的神圣职责。因为超越感性具体的现实世界是人类理性的本质属性。一般说来,理性本体化涉及理性与本体世界两个方面。走出理性本体化困境的出路相应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后现代主义否定和告别理性是一种选择;而我们在这里否定和告别实在世界而走向可能世界也是一种可能的选择。重建哲学可能世界范畴,取代传统实在世界,可以为当代哲学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主义信念提供一个全新的思想平台。可能世界范畴可以为当代哲学在后现代语境中的合法性提供一种客观的思想基础。重建哲学可能世界同时也是人类理性对于科学理论的形而上学重构,它可以为当代科学哲学超越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经院哲学式的争论回归生活世界,开辟一个全新的思想空间。本文的核心内容是重建哲学可能世界。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重返历史深处,简要地考察了以自然哲学为代表的思辨理性主义和以自然科学为代表的经验理性主义在后现代语境中面临的共同困境,即理性的超越性、独断性和实在世界的虚幻性,进而从理性本体化的后现代困境中引出可能世界概念,并进一步具体地阐述了可能世界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本文的总体构想及其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也就是说,把重建理性具体地落实到重构可能世界中。在前言部分,特别阐述了自然哲学是关于可能世界的误读和科学哲学是关于科学理论的误读这样两个重要观点,并通过它们把可能世界全面引入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语境中,表明这里关于可能世界的全部讨论,都是在这样一种语境中进行的,是关于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正文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重构及其在科学哲学中可能的应用。第一部分从重构可能世界开始,主要讨论哲学可能世界范畴的具体界定问题。由于选择的是一条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进路,所以本文可以顺利地重返主客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可能世界。具体说来,包括这样三个环节:首先是界定主客体相互作用界面;然后是根据这样一个界面阐释现实世界;最后则是从现实世界存在的各种必然性中界定和阐释可能世界。也就是说,可以把可能世界阐释为主客体界面之外的所有世界。它是理性超越现实世界的产物。在第一部分最后,从理论上集中地阐述了可能性、必然性和现实性之间的关系,把必然性和可能性完全建立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它同模态逻辑关于可能世界的阐释截然相反,并构成了我们后面进一步讨论可能世界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二部分进一步讨论可能世界的性质问题。首先全面系统地疏理了古希腊以来哲学、逻辑学和物理学三个领域中形形色色的可能世界思想,使前面关于可能世界范畴的抽象规定进一步具体和充实起来。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刘易斯关于可能世界的实在论阐释和克里普克关于可能世界的现实主义阐释这样两个在模态逻辑领域中极具特色的可能世界理论进行专题述评,指出了刘易斯放弃现实世界的优先性和绝对性、破碎了统一的实在世界等四个误区,以及克里普克可能世界概念中的世界缺席和解释学循环等内在的缺陷。在第二部分最后,提出从可能与世界两方面全面阐释可能世界,也就是说,它既不可能是实在论的,也不能够被理解为唯名论的,权且把它称为可能论,即可能的实在论。第三部分讨论可能世界的种类问题。把传统理性主义在实在世界框架中讨论的各种所谓实在世界转换成为可能世界框架中的共相可能世界、逻辑可能世界及其拓展、物理可能世界和历史可能世界等真理本位主义文化中四种十分典型的可能世界。在共相可能世界中,主要讨论了有关实体、属性和关系的共相可能世界;在逻辑可能世界及其拓展中,比较和概括了刘易斯模式和克里普克模式各自的基本特征,提出了想象的可能世界和否定的可能世界;而在物理可能世界中,则更进一步简要地归纳和概括了空间、时间、物质和运动等4类16种可能世界;在第三部分的最后,提出探索历史可能世界问题,并简要地概述了历史本体可能世界、历史史料可能世界和历史建构可能世界三种形式。第四部分还是讨论可能世界的种类,主要是历史上被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误读了的几种十分典型的可能世界。数理可能世界是数学本体化的产物,可以利用刘易斯模式和克里普克分别加以建构;机械论可能世界是机械必然性本体化的产物,同数理可能世界一样,是真理本位主义文化中被误读十分严重的一种可能世界;量子世界是柏拉图洞穴世界的翻版,也可以归结为数理可能世界;在目的论可能世界中,进一步区分了神创论、生机论、生成论和进化论四种不同的表象。在第四部分最后,从理论上讨论了可能世界框架中的可能世界与不可能世界。并不是所有的可能世界都是平权等价的。可能世界的可能性取决于它同主客体界面的关联。否则,可能世界难以同后现代主义划清界限。第五部分讨论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核心是关于科学理论的性质问题。首先不妨根据人们关于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的区分把人类的全部经验知识区分为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两大类,它们都是人类关于可能世界的知识;语言、逻辑和数学则是一种关于共相可能世界的结构性知识;科学理论是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同化在特定数学逻辑结构中的产物,它首先指称一种可能世界;科学真理是一种呈现在主客体界面上的感性具体的“真”,是人们关于呈现在感性直观中的现象世界的各种具体描述的“真”;在可能世界语境中,科学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争无非是发生在可能世界Ⅲ中一个同实在世界无关的地区性纠纷。这是在可能世界中关于科学理论性质的一种新的和可能的总体性构想。结语部分重返理性问题,同前言呼应,以可能世界作为走出理性本体化困境的一条可能的出路,从而完成了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的总体构想。理性、经验及其超越中进一步具体地重申了人类理性的超越本性;理性本体化的种种困境中从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学和价值论四个方面归纳和概括了理性本体化的十几种困境;在可能世界作为一种新的可能的本体论选择一部分,则主要讨论了可能世界选择的可能性与合法性问题;而结语部分的最后,以科学哲学的新天地为题总结和概括了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一部分讨论的几个主要结论。从总体上讲,后现代主义不是解决理性本体化问题的唯一的出路。走向可能世界,应当是一种后现代语境中拯救传统理性主义及其本体论的无痛疗法。这是一项关于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元理论研究,虽然涉及更多的是可能世界范畴、性质、种类及其同现实世界的关系,然而归根到底讨论的还是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问题。本文既然被从总体上定位在形而上学本体论层面上,从而贯彻始终的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思辨方法。可能世界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在全文论述的过程中,也同时交织着语言分析方法、逻辑分析方法、现象学方法、解释学方法、历史分析方法等。从总体上讲,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个是所有的论述都是在主客体关系的大框架中加以展开的;另一个是抽象的思辨与具体的实证、逻辑的推演与非逻辑的想象等这样一些彼此矛盾和对立的思想方法常常辩证地综合起来加以运用。

李冬冰[4](2005)在《新观念,新道路 ——启蒙语域下的洛克观念论研究》文中指出观念是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的使用最为频繁的一个词汇,它承载着洛克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理解洛克哲学的关键所在。同时,洛克在传统的观念论中所注入的新的元素也揭开了启蒙运动的序幕,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者多数只关注洛克通过观念所展示的物性、和经验主义因素,或者是在黑格尔体系中对洛克作出单一视角的阐释,并没有对观念论所蕴涵的洛克的独特思想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对洛克观念论在启蒙运动中担当的重要作用给以相应的展开,所以本文不揣愚陋,试图以观念论为切入点,为充分阐释洛克思想中的独到性另辟一个视角。 1、洛克的观念集传统与创新为一体,既包含着对传统的柏拉图式观念论因素的继承,同时也在笛卡尔主义和霍布斯的感觉主义的双重影响下融进了近代西方哲学到洛克为止新思想发展的全新元素。通过对西方哲学史的两千年发展的回顾可清晰地发现观念论从柏拉图到洛克的发展线索,这一新观念、新道路既表现了对千年思想传统的延续,也以清晰易懂的方式极大的扩展了自文艺复兴始的近代思想发展中的人本主义,理性、自由等进步元素在社会中的影响,开了哲学的一代新风。 2、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赋予观念一词三重含义,一是一种精神性的实在,二是一种媒介,三是一种标记,这三重含义,通过对洛克赋予观念的三重含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看出,除却对传统中学术术语和实质的一些继承,影响洛克思想最甚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原子主义在自然科学中的成就;英伦唯名论传统和培根霍布斯的经验主义;笛卡尔主义三股潮流。 3、洛克思想极富原创性,许多思想对近代乃至现代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通过理性批判确定人类理性的能力范围,实在本质的不可知性;概然性真理概念;两种语言的不可统译;简单观念的基础主义地位;等等,这些思想为近现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迄今为止仍然在哲学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 4、在洛克的观念论中蕴涵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原则其内核却是理性主义,他把这种经验的理性主义原则也运用到他的宗教思想之中,对启蒙思想冲破传统的,或者表现为复兴柏拉图派的宗教势力的禁锢,扩大影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岳介先[5](1978)在《从欧洲哲学史看真理标准问题》文中指出 关于真理标准的论争,从认识史上看,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算得上是哲学史里最古老的争论问题,也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斗争的一个焦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对于这个问题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点作为自己哲学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样才使得真理标准问题第一次得到了正

王策[6](2017)在《分析哲学思想的溯源研究—从康德、波尔查诺到弗雷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分析哲学家更加关注对自身历史的研究。长久以来,分析哲学总是被看作“非历史的”,但分析哲学的发展历程却不断地显示着这种哲学传统的历史性特征。无论在基本观念方面,还是其基本方法,分析哲学都和传统西方哲学尤其是欧陆哲学相互纠结、密不可分。因此,如何从传统哲学资源中找到分析性思想的出发点,如何评价分析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关系,对于表明西方哲学发展的连续性和分析哲学对西方哲学传统的继承性,对于真正理解分析哲学的独特性及其思想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分析哲学领域内就开始关注与分析哲学有着深刻思想联系的莱布尼兹、康德以及近代德国哲学。众所周知,“语言转向”是分析哲学诞生的标志。分析性思想的起源,体现为从传统认识论转变为语义学的过程,然而这一“转变”的历史性脉络,至今还晦暗不明,亟待澄清。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致力于弥合从康德理论哲学(《纯粹理性批判》)到分析哲学(弗雷格的逻辑语义学)之间的历史性断裂。弗雷格是现代逻辑的创始人和分析哲学的奠基者。然而,对语言给予“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为特征的弗雷格的逻辑语义思想,其起源具有更为深久的欧洲哲学之根基。分析哲学思想的起源,除了现代逻辑因素,更是19世纪德国众多哲学家对康德理论哲学进行不间断地批判、重构和回应的过程。弗雷格的目的就是要重新面对和回答康德的问题:理性(在康德那里是“先天综合知识”,在弗雷格那里是“数学知识”)的条件和最终基础是什么?他把“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这一康德式的问题,转换为“命题涵义之所以可能(必然为“真”)的先天(逻辑)条件是什么?”正是这种关心真理、知识和信念的“最终基础”,就把弗雷格和康德联系在一起。此外,逻辑语义思想的产生还基于19世纪后半叶面临的两大哲学困境及其任务,一是反对当时欧洲流行的对哲学给予自然主义、生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各种解释,二是反对传统逻辑以及建构新的逻辑和哲学语言,包括对新的数学基础的重视。这两个任务的完成不但是一个相互交织的理论过程,而且是对康德理论哲学给出普遍回应的历史过程。因此,逻辑语义思想起始于康德(包括莱布尼兹),期间经历了波尔查诺的新逻辑,特伦德伦堡的逻辑语言观念、洛采的逻辑思想、新康德主义逻辑学派对康德先验逻辑的改造、布尔的逻辑代数、现代数论等众多人物的思想要素和哲学流派,这些支流形成一股合流,最后汇集于弗雷格。因此,分析哲学应当具备历史性研究的资格,它不但拥有明晰的发展史,而且有着自己的史前史。这篇论文就属于分析哲学史前史的一种考古性、溯源性研究。整个研究的论证思路和框架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步,弗雷格逻辑语义学的历史根源及其影响因素(第一、二章)。第二步,弗雷格逻辑语义学发生之际所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第三章)。第三步,弗雷格逻辑语义理论的内容、哲学基础以及与康德的内在关联(第四、五章、结论)。第一章阐述了波尔查诺的逻辑思想。他最早从逻辑方面对康德的理论哲学给予批判,反对康德基于“直观”和“先天综合”的认识论思想,发明了“命题自体”和“概念自体”等诸多重要的语义学概念,并用“概念/变元”法完成了新的逻辑构造。这种具有外延特质的逻辑,不但突破了传统的内涵逻辑,更成为弗雷格意义理论中“函项/自变元”概念的雏形。波尔查诺逻辑的概念和方法,是从康德认识论到弗雷格逻辑语义学的关键因素。然而,波尔查诺并不是对弗雷格造成影响的唯一过渡人物,还有许多先驱者的思想贡献不可忽视。根据逻辑语义学萌生的思想脉络,第二章选取并论证了新康德主义的逻辑学派、洛采的纯粹逻辑观念和布尔的逻辑代数思想。这些思想潮流皆是弗雷格逻辑语义学不可或缺的催生因素,它使得从康德到弗雷格的思想过渡显得更为细密和充实。新康德主义中的马堡学派推进了康德的“纯粹思想”、“先验方法”等重要概念,它主要通过对康德先验逻辑的重新解释影响了弗雷格;洛采逻辑学的“判断先于概念”、“函项理论”和“思想的客观性”等重要思想,预兆了弗雷格逻辑语义学的到来;布尔的逻辑代数学的目的,要把逻辑还原为代数运算,然而在其形式化操作和表达方面,径直地影响了弗雷格对逻辑的形式化塑造,即现代的形式化逻辑。弗雷格身处的时代环境,即19世纪后半叶直至20世纪初对康德哲学遗产的态度,以及在数学基础、逻辑领域的哲学观念的变革,则成为逻辑语义学产生的直接因素,这也是本研究第二步(第三章)必须要廓清的任务。本章着重论证了导致弗雷格逻辑语义思想发生的四方面的因素:(1)弗雷格对莱布尼兹给予了迥异于康德式的回应,沿袭了对数学进行逻辑论证的唯理论思想;(2)面对自然语言的不完善和建立完善语言的构想,弗雷格创立了数理逻辑的基本框架——“概念文字”;(3)从逻辑中驱除心理主义成为19世纪末期的哲学潮流,相比于现象学的反心理主义,弗雷格从逻辑中彻底清除了心理主义;(4)建构意义理论是逻辑客观化的理论延伸,相比现象学中的基于先验思想的意义理论,弗雷格则走向了基于现代逻辑的意义理论。总之,正是弗雷格对上述哲学问题的回应和解决,才使逻辑语义思想得以真正建立。第四章阐明了在康德哲学的参照下,弗雷格把分析性、先天性、客观性、真理论等这些同属于认识论和分析哲学核心概念,都给予了逻辑主义的论证。这样做的目的是凸显弗雷格逻辑语义学在基本内容、论证过程和哲学基础方面,它们与康德先验哲学的内在分野和隐秘关联。作为本研究收尾的第五章,阐明并论证了弗雷格与康德之间更深刻的关联,还集中体现在二者对数学基础的不同看法。康德认为数学属于先天综合的判断,而弗雷格认为数学是一种基于纯粹逻辑推导的能够扩展知识的先天分析性真理。弗雷格对数学基础的逻辑主义证明,不但是他的逻辑语义理论最关键、最深刻之处,也是其回归康德的折返之地。当弗雷格的逻辑主义纲领遭遇罗素悖论时,他反而诉求直观,把数学最终建立在几何直观的基础上。本研究结论部分对弗雷格现代逻辑与康德先验逻辑的内在关系做了进一步阐发和更为深入的探讨,认为基于现代逻辑的分析哲学与基于先验逻辑的先验哲学,二者呈现为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弗雷格从批判康德的判断理论入手,通过谓词逻辑的构造,成功地清除了康德在判断理论中隐藏的逻辑学与心理学的混淆,为哲学从认识论走向语义学奠定了基础。然而,弗雷格倡导的现代量词理论、逻辑的形式主义、判断先于概念以及把“函项/自变元”作为判断结构的现代逻辑思想,又深深扎根于康德的“范畴/直观”这一先验性的逻辑结构中。因此,康德先验逻辑对弗雷格现代逻辑做了在某种程度上的奠基性工作。本研究主体结论是:弗雷格分析性(逻辑语义)思想发源的历程,起始于康德(批判把数学知识作为先天综合的真理),背离康德(排除任何类型的直觉因素,把算术基础纳入纯粹逻辑领域),最后又返回康德(把算术基础纳入康德意义的几何直觉或空间直觉中)。可以这样说,弗雷格和康德追问的是相似的哲学问题:人类理性尤其是纯粹理性究竟是什么?理性是如何展现自身的?他们从不同的哲学观念出发,并通过先验逻辑和符号逻辑这种迥异的方法论论证,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看法,即理性的真正对象就是理性本身。

卜祥记[7](2004)在《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马克思哲学革命之所在的探索本质地要求着“让历史出场”。然而,纵观对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的历史,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历史并未真正出场。由于作为诠释者和接受者之理论前见的特定的近代哲学境域,在这里出现的并不是作为本来意义上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并不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革命本身的历史,而是思辨哲学境域中的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是近代形而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由此一来,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革命不仅再度被强制性地推回到他所本质超出的近代形而上学的境域中去,而且由于思辨理性的当代意义,即科技理性的霸权地位,这种近代形而上学、思辨哲学境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空前巩固的形式不断地被建构起来;由此一来,“让历史出场”的必要性就空前强烈地凸现出来,让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历史过程历史地呈现出来,就成为最具当代性的研究课题。 让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历史过程历史地呈现出来,就是依托于整个欧洲哲学历史的宏观背景,把马克思的哲学文本置归于它本源于并本质地超出于其中的近代形而上学、思辨哲学的境域中,把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放置于近代欧洲哲学的历史进展中给予历史地诠释,通过历史地解读马克思哲学革命文本动态地呈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思想历程和哲学革命的本质所在。由于马克思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经历,由于青年黑格尔派直接构成马克思展开哲学批判的直接针对性和进行哲学革命的理论参照系,也由于马克思对作为青年黑格尔派本质的整个思辨哲学的批判必得首先从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性反思开始,并不断地由对整个哲学的批判再度回到对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因而,青年黑格尔派就成为我们解读马克思哲学革命文本的直接切入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研究是历史地再现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即“让历史出场”,让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本自己说话的必经途径;或者说,是客观地、历史地展示马克思在哲学根基上本质地超越思辨哲学、构建全新的哲学根基、草创新世界观、实现哲学革命的历史原貌的根本途径。

毛林林[8](2017)在《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自由之可能这一哲学根本问题,对费希特的知识学理论的建构进行了深度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费希特的自由理论的结构与马克思以“对象性活动”概念为核心的自由理论,表明了两种理论之间所具有的相关性。本文将自由的构建作为逻辑脉络分析了费希特前后两个版本的知识学,《全部知识学的基础》和《知识学新方法》,梳理出两个版本中自由构成的基本要素,推演逻辑及其理论的最终结果,指出《知识学新方法》对前一版本理论中的基本要素自我、非我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修正。这种修正指向一个理论目的,即为一种自由理论之可能做出辩护。本文认为,费希特基于自我的自由理论是一种从主体出发向感性世界跨越的尝试,既是试图克服因康德对“物自体”的承认所导致的二元论,亦是为了弥补唯心主义一直以来无法走出意识内部、忽视感性世界的理论缺陷。在费希特尝试实现从理性世界向感性世界的跨越过程中,想象力凭借其“摆荡”的特性被认作是桥梁和关键,并且其重要性在后一版知识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想象力概念之所以在费希特的理论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他认为想象力作为一种无定形的力量,以自由为本质,这使得它能够在理智世界与感性世界之间穿梭,将二者统一起来。费希特的这个推理逻辑建立在他的这一信念之上,即自由作为一种跨越性的能力,能够使得自我超出主体领域达至感性世界。然而,费希特这一理论结构以及其中包含的实践理论要素被自我的绝对设定能力所掩盖,其后继者无论是谢林还是黑格尔都只将注意力集中于费希特的绝对自我概念。经过青年黑格尔派的过渡,特别是在吸收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之后,马克思在他的实践理论中发展出了类似的模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对象性活动为核心在感性的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的多重关系在结构上与费希特在《全部知识学的基础》中以设定为核心建立起来的自我与非我之间的结构类似。借助这个结构马克思建立起了以能动的感性主体为承担者的对自然界的改造模式,在其中,感性的人实现其本质和自由。这种由结构的类似生发出来的理论上的共性证明,费希特理论影响了青年马克思的实践思想。

薛峰[9](2020)在《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人工智能热议不断。除去直接现实原因外,人工智能热潮背后暗含历史与逻辑的必然性。人工智能是一个历史生成的概念,它首先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曲折发展的历史表明,技术的发展也会经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辩证过程。人工智能哲学领域的基本问题是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问题。人工智能目前在问题求解、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应用广泛。符号主义、行为主义和联结主义三种研究范式之间哲学理念的转换,启示我们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须依赖三种范式的互相融合。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体现在其将劳动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创建。“智能劳动”同属马克思劳动理论所关涉范畴之内。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符合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规律。马克思劳动理论时代性展现在其内含的肯定性、批判性和理想性维度,这也是我们能够将其与人工智能现实对接的理论基础。作为时代产物的人工智能,其仍属于人类“对象性活动产物”这一物质范畴。人工智能既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又具有人类劳动产物的普遍性特征。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按时间维度可分为短期、中期和远期,按空间维度可从主体(劳动者)、中介(人工智能技术)和客体(人类社会)三个方面来解析。如何运用劳动逻辑应对人工智能挑战,将是马克思劳动理论在智能时代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从劳动本体论看,人工智能无法取代劳动在人类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地位;从劳动价值论看,人工智能技术下催生的“智能经济”与“智能劳动”对传统劳动理论的阐释提出新的要求;从劳动幸福论来看,人工智能有利于人的劳动解放、人的劳动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表明人工智能本质依然符合马克思劳动理论所揭示的一般规律。从生产力来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变革劳动者的思维方式,使作为劳动工具的人工智能获得有限的自主性,更拓展了人类劳动对象的时空范围;从生产关系来说,人工智能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劳动者地位趋向平等,同时也会推动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历史和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体现了其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人工智能自身面临哲学悖论的解决在于以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为指导,以人类劳动的现实存在为基础。未来人工智能与人类将会组成新的“人机命运共同体”,马克思劳动理论将指导我们处理“后人类中心主义”中的人机关系。

徐洁[10](2019)在《走向意志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为对受教育者内在道德动机的激发与善良意志的培育,倡导受教育者在以形式性普遍原则作为自身意志规定根据的基础上实现道德自由和精神意义的建构。然而,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一种以功利、情感、自爱、称誉等质料性实践原则为基础的“意志他律性”教育,由此而导致道德教育实践的低效率与形式化。在此意义上,道德教育无法真正培育出受教育者的责任与义务意识,遑论从内心深处产生康德意义上的道德敬重感与崇高感。通过对康德道德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与深入研究,能够剖析出义务论伦理学及其德育思想的理论价值,也能够为建构以意志自律为导向的道德教育实践模式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继而引领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变革。促进受教育者的意志自律是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要义。意志自律主要表现为理性主体自立法与自守法的道德意向和实践能力。康德基于人的意志自律,对道德教育的内涵、目的、过程、方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首先,康德从人的“善之禀赋”和“恶之倾向”出发,提出道德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它是一种使受教育者主观准则见之于客观道德法则的实践理性方法论,其本质在于激活受教育者道德奋进的意向,凸显人的积极自由和释放人性中的“善之禀赋”。其次,康德基于“人是目的”的价值基点,强调道德教育要从促进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过程中彰显人的绝对价值和崇高尊严。走向意志自律也就意味着,道德教育必须要将普遍性、形式化的先验道德律令而非质料性的偏好原则作为受教育者意志的规定根据,由此唤醒受教育者内心之中基于纯粹实践理性的善良意志,继而在祛除经验性关切的基础上体现有限理性存在者基于道德的本质规定性。再次,康德基于人的两重性与教育的两重性,认为道德教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亦即作为意志自律准备阶段的自然知性开化过程和作为意志自律形成阶段的实践理性启蒙过程。前者主要包括对儿童生蛮性的训诫、各种心灵技能的养炼以及文明化教养的培育,统称为“自然的教育”;后者致力于培育受教育者敏锐的道德感受性与道德判断力,激发受教育者内在的道德兴趣与道德动机,统称为“实践的教育”。这两类教育形式共同构成了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完整过程,并且在时间上既有延续性又有交叉性。最后,康德一方面联系其批判哲学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又立足道德教育实践,提出道德性的惩罚和自然性的惩罚、道德问答法、自我修行法、审美实践法等多种道德教育方法,它们共同承担着促进受教育者走向意志自律的教育使命。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是其道德哲学在教育场域中的实践运用。他在富有逻辑性地论证善良意志、道德律令、善与恶、幸福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等道德哲学内容的过程中,导引出其道德哲学的核心理念——意志自律,并使之成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历史地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渊源于对古希腊以来西方道德教育思想的批判性继承,同时也凝聚了同时代基督教虔信派、泛爱主义、卢梭、洛克等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智慧成果。并且,他的道德教育深刻启发了后世诸多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认识,在道德教育史上勾勒出一条以意志自律为旨要的主线索。但是,由于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也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过于形式性和理想性、完全摒弃经验性的情感等等。基于对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体系的整全性阐释和历史评析,并且立足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一种依循于善良意志的自律德育理念应该成为未来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关注对象。

二、萊布尼玆在認識论上和洛克的斗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萊布尼玆在認識论上和洛克的斗爭(论文提纲范文)

(2)人格同一性研究 ——从洛克到新洛克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人格同一性的基础问题
        1.1.1 同一性的逻辑
        1.1.2 四维主义本体论
        1.1.3 人格同一性问题的不同方面
    1.2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3.1 从洛克切入
        1.3.2 新洛克主义
第2章 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
    2.1 洛克的思想背景
        2.1.1 人格者概念的缘起
        2.1.2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人格同一性立场
        2.1.3 从中世纪到近代的人格同一性立场
        2.1.4 笛卡尔的灵魂和意识概念
    2.2 洛克论同一性
        2.2.1 同一性观念不是天赋的
        2.2.2 共时和历时的同一性原则
        2.2.3 同一性的类名依赖性
    2.3 自然人及其同一性
        2.3.1 动植物和人造物的连续性
        2.3.2 自然人的生命连续性
        2.3.3 老鹦鹉思想实验
    2.4 人格者及其同一性
        2.4.1 意识和自我意识
        2.4.2 记忆和错误记忆
        2.4.3 人格同一性不是实体同一性
    2.5 洛克人格同一性理论的特点
        2.5.1 分裂思想实验的雏形
        2.5.2 人格者的内在性和宗教律法色彩
        2.5.3 对实体的悬置
第3章 对洛克人格同一性观点的解读
    3.1 对“意识”的近代解读与发展
        3.1.1 巴特勒和里德的记忆解读与反驳
        3.1.2 科伯恩和劳的辩护
        3.1.3 柯林斯、休谟和哈兹里特的发展
    3.2 弗卢的记忆解读与激烈批判
        3.2.1 记忆标准的四种可能含义
        3.2.2 洛克式人格者概念的问题根源
    3.3 贝汉的归属解读
        3.3.1 洛克的自然人及其同一性
        3.3.2 意识、人格者和人格同一性
        3.3.3 对洛克的意识概念的误解根源
    3.4 休斯的因果解读
        3.4.1 记忆与心理因果联系
        3.4.2 形成记忆的恰当因果进程
        3.4.3 心理因果模式的特例
    3.5 休斯对洛克的辩护
        3.5.1 休斯对二元论和记忆问题的回应
        3.5.2 几种对循环反驳的失败回应
        3.5.3 休斯对循环反驳的回应
        3.5.4 休斯对非传递性反驳的回应
第4章 新洛克主义人格同一性理论
    4.1 昆顿:经验的灵魂概念
        4.1.1 灵魂≠精神实体
        4.1.2 灵魂的独立性与至上性
        4.1.3 记忆标准是人格同一性的根本标准
    4.2 休梅克:记忆的亲历性
        4.2.1 休梅克的辩护思路
        4.2.2 准记忆
        4.2.3 准因果记忆
        4.2.4 强记忆和弱记忆
    4.3 帕菲特:心理连续性
        4.3.1 还原主义与非还原主义
        4.3.2 物理标准的不同版本
        4.3.3 心理标准与不同原因
        4.3.4 帕菲特和刘易斯对逻辑同一性的争论
    4.4 威金斯:意识的丰富性与身体的重要性
        4.4.1 对新洛克主义的传统批判
        4.4.2 意识连续性的丰富内涵
        4.4.3 人格者只能在概念上超越身体
        4.4.4 人格者的智人本质
        4.4.5 身体标准与失忆问题
第5章 新洛克主义的问题与出路
    5.1 新洛克主义能否解除洛克的困境?
        5.1.1 洛克观点所面临的反驳及其解决
        5.1.2 新洛克主义所面临的反驳
    5.2 分裂思想实验和副本“难题”
        5.2.1 副本难题产生的根源
        5.2.2 洛克及新洛克主义对副本的态度
        5.2.3 新洛克主义对分裂思想实验的利用
    5.3 二元论困境及其出路
        5.3.1 洛克和新洛克主义的二元论困境
        5.3.2 内在主义和外在主义之争
        5.3.3 新洛克主义如何突破内在-外在二元论困境?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理性
    1、重返历史深处
    2 、自然哲学:可能世界的误读
    3 、科学哲学:科学理论的误读
    4 、走向可能世界
    5 、总体构想
    6 、理论和方法
一、重构可能世界
    1、主客体相互作用及其界面
    2 、什么是现实世界
    3 、什么是可能世界
    4 、可能性、必然性与现实性
二、可能世界:在唯名论与实在论之间
    1、哲学、逻辑学和物理学中的可能世界理论
    2 、刘易斯的可能世界实在论阐释及其误区
    3 、克里普克可能世界现实主义阐释中的哲学问题
    4 、还"可能世界"以可能世界
三、理性:从实在世界到可能世界
    l、共相可能世界
    2 、逻辑可能世界的拓展
    3 、物理可能世界
    4 、探索历史可能世界
四、可能世界的本体论误读
    1、数理世界本体化之误
    2 、必然性统治下的机械论世界
    3 、柏拉图影壁上的量子世界
    4 、目的论可能世界的四种表象
    5 、灵魂世界的可能阐释
    6 、从可能世界到不可能世界
五、可能世界中的科学哲学
    1、现象知识与理念知识
    2 、语言、逻辑和数学知识
    3 、科学理论中的真与真理
    4 、超越实在论和反实在论之间的信念纠纷
结语 理性本体化的困境与出路
    1 、理性、经验及其超越
    2 、理性本体化的种种困境
    3 、可能世界:一种新的可能选择
    4 、科学哲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本人简况和联系方式

(4)新观念,新道路 ——启蒙语域下的洛克观念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观念论的古代渊源
    第一节、古希腊的idea
    第二节、奥古斯丁与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督教化
    第三节、中世纪观念论的发展与唯名论唯实论之争
第二章、洛克之前的启蒙准备及不同的观念论
    第一节、催生新哲学的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运动
    第二节、近代哲学的产生和洛克之前的哲学家
    第三节、剑桥柏拉图学派与洛克观念论的动因
第三章、洛克的新观念、新道路
    第一节、关于启蒙的几个问题
    第二节、心灵、思维和观念
    第三节、观念的来源
        §1、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
        §2、观念和白板
        §3、经验辨正
    第四节、各种观念的分析
        §1、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
        §2、人心的作用和复杂观念的形成
        §3、各种复杂观念的产生和样态
        1、情状观念
        2、实体观念
        3、关系观念
        §4、如何获得好的观念
    第五节、观念的表达
        §1、原子主义的语言观
        §2、词的种类
第四章、洛克观念论的归宿和影响
    第一节、观念和知识
    第二节、观念和信仰
    第三节、观念和理性
参考书目
论文独创性_击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6)分析哲学思想的溯源研究—从康德、波尔查诺到弗雷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康德与语义学问题
    第二节 研究基础、文献综述和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国外研究状况
        二、国内研究状况
        三、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四、本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五、本研究的主导思想和原则
第一章 逻辑语义学的雏形——波尔查诺的逻辑思想
    第一节 波尔查诺逻辑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一、波尔查诺的命题论:“句子自体”
        二、波尔查诺的概念论:“概念自体”
        三、布尔查诺的方法论:“概念—变元法”
    第二节 波尔查诺逻辑向语义学的拓展
        一、“有效性”与“分析性”
        二、“效度”与概率论
        三、“根据”与“逻辑后承”
    第三节 波尔查诺对康德的批判
        一、从“直观”到“单称词项”
        二、对康德分析性定义的批判
        三、波尔查诺的分析性概念
    第四节 波尔查诺的意义理论及其对弗雷格的影响
        一、“命题自体”的涵义设定及其限制条件
        二、“命题自体”与“思想”:一种比较研究
第二章 其他先驱者的语义学思想及其对弗雷格的影响
    第一节 弗雷格与新康德主义
        一、赫尔曼·柯亨的新逻辑
        二、新康德主义与弗雷格的关联
    第二节 洛采的纯粹逻辑观念
        一、洛采的“有效性”理论
        二、批判心理主义
        三、判断先于概念与函项理论
        四、思想的客观性
    第三节 布尔的逻辑代数
        一、布尔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逻辑代数的应用及其对传统哲学问题的处理
        三、布尔逻辑的缺陷及其弗雷格对之的超越
        四、弗雷格逻辑与布尔代数的差异
第三章 弗雷格逻辑语义学的发生
    第一节 康德与弗雷格对莱布尼兹哲学的不同回应
        一、康德与莱布尼兹
        二、弗雷格与莱布尼兹
        三、三者的关联
    第二节 自然语言与建立人工完善的语言
        一、自然语言与哲学谜题
        二、建立完善语言的构想
        三、弗雷格的“概念文字”
    第三节 从逻辑中驱除心理主义
        一、心理主义之种种
        二、波尔查诺对心理主义的批判
        三、胡塞尔《逻辑研究》中的反心理主义
        四、弗雷格从逻辑中彻底清除心理主义
    第四节 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分野
        一、弗雷格的意义理论
        二、胡塞尔的意义理论
        三、两种意义理论的共通和分歧
第四章 弗雷格的逻辑语义理论及其哲学基础——以康德为鉴
    第一节 数学基础
        一、康德的直觉主义数学哲学
        二、弗雷格对康德的批驳与数学逻辑主义的建构
        三、数学逻辑主义完全战胜直觉主义了吗?
    第二节 分析性
        一、康德:基于认知限度内的分析性
        二、弗雷格对分析性的逻辑定义
        三、两种分析概念的特征、联系和缺陷
    第三节 先天性
        一、康德:基于主体认知能力的先天性
        二、弗雷格:基于逻辑主义的先天性及其内在矛盾
        三、两种先天性概念的关联与区别
    第四节 客观性
        一、康德:通过主体的客观性
        二、弗雷格:基于逻辑的客观性
        三、两种客观性的内在关联
第五章 弗雷格向康德的回归
    第一节 逻辑主义及其终结
        一、弗雷格的逻辑主义纲领
        二、罗素悖论及其逻辑主义纲领的失败
    第二节 诉求“直观”——算术的新基础
        一、几何学基础及其与希尔伯特之争
        二、算术的新基础
结论
    第一节 康德与分析哲学的根基
    第二节 当代分析哲学视野下的康德哲学
    第三节 康德先验逻辑对弗雷格现代逻辑的奠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让历史出场
第一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前提
    第一章 “先验自我”的构建与哲学、宗教的划界
        第一节 “先验自我”的构建与“自在之物”的对峙
        第二节 哲学与宗教的划界
    第二章 “绝对自我”的逻辑设定与理性主义的道德宗教
        第一节 消解“先验自我”独断论成分的“绝对自我”
        第二节 理性主义道德泛神论的宗教哲学
    第三章 实体与主体无差别的同一与启示神学
        第一节 作为直接真理的实体与主体的“绝对同一”
        第二节 非理性主义浪漫主义的启示神学
    第四章 实体与主体、哲学与宗教的思辨统一
        第一节 实体即主体
        第二节 泛逻辑主义的宗教哲学
    小结: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第二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诞生与发展
    第五章 作为一个学派的青年黑格尔派
        第一节 知识考古学语境中的政党界定与青年黑格尔派
        第二节 知识考古学语境中的政党、派系与青年黑格尔派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政治主张与党派
    第六章 斯特劳斯的实体哲学
        第一节 实体哲学的宗教背景
        第二节 “神话说”的实体哲学
        一、 对福音历史的历史批判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手段
        二、 福音书中的历史与真实的历史
        三、 神话论
        第三节 实体哲学的反响
    第七章 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
        第一节 基督教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基督教的起源
        第三节 宗教异化论
    第八章 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立场的宗教批判
        第一节 从康德到黑格尔
        一、 马克思的哲学情结
        二、 思想转向的必然性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哲学立场及其潜在的张力
        一、 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立场
        二、 自我意识立场的内在张力
    小结:黑格尔思辨哲学的世俗化
第三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分化
    第九章 宗教批判的政治化
        第一节 从实体哲学出发的短暂的自由主义宗教批判
        第二节 以自我意识哲学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政治批判
        第三节 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怀疑与民主主义的政治批判
        第四节 马克思与卢格的决裂
    第十章 从宗教批判到政治批判
        第一节 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
        第二节 宗教本身是没有内容的
        第三节 从“自我意识”到“人民理性”
        第四节 对黑格尔哲学的怀疑与动摇
    第十一章 从宗教批判到哲学批判
        第一节 从黑格尔的学生到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者
        第二节 神学的秘密就是黑格尔思辨哲学的秘密
        一、 “感性对象性原则”是宗教批判的基本原则
        二、 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
        第三节 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深入批判
        一、 思辨哲学的本质是理性化了的上帝的本质。
        二、 黑格尔哲学是思维与存在、实体与主体矛盾的扬弃,但却是在思维范围内的扬弃。
        三、 新哲学才是黑格尔哲学的真理,才是整个近代哲学的真理
        第四节 费尔巴哈与施特劳斯、鲍威尔的哲学之争
        一、 费尔巴哈与施特劳斯的论争
        二、 费尔巴哈与鲍威尔的论争
    第十二章 从政治批判到社会批判
        第一节 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本质影响
        第二节 作为现象层面的社会批判(暂缺)
        第三节 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初始批判
        一、 《克罗茨纳赫笔记》本质上从属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问题的研究
        二、 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研究,本质上是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
        三、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积极成果。
    小结:对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怀疑与批判
第四篇 青年黑格尔派的瓦解(暂缺)
    第十三章 《文学总汇报》极端化的宗教批判(鲍威尔)
    第十四章 真正社会主义的社会批判(赫斯)
    第十五章 无政府主义的哲学批判(施蒂纳)
    小结: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怪胎
第五篇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第十六章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与新世界观的萌芽
        第一节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一、 对黑格尔思辨哲学本质的深入批判
        二、 对整个哲学的批判和对新世界观基地的要求
        三、 发生在根基处的对思辨哲学的超越
        第二节 对国民经济学前提的哲学批判
        一、 国民经济学直接理论前提的矛盾
        二、 国民经济学直接理论前提之矛盾的哲学本质和哲学境域
        第三节 对“共产主义”思潮的哲学批判
        一、 多样化的“共产主义思潮”
        二、 “共产主义思潮”的思辨哲学基础
        三、 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哲学境域
    第十七章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初步清算与新世界观的初步归纳(《神圣家族》,暂缺)
    第十八章 对青年黑格尔派的彻底批判与新世界观的草创
        第一节 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
        一、 施蒂纳对思辨哲学的批判
        二、 施蒂纳批判的批判的发现
        三、 马克思对施蒂纳批判的批判
        四、 呈现形而上学的现实根基,构建全新哲学的理论前提
        第二节 对费尔巴哈的清算
        一、 德国的批判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
        二、 费尔巴哈还是一个理论家和哲学家
        第三节 新世界观的草创
        一、 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
        二、 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
    小结:全新的哲学境域
参考文献
后 记

(8)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关于费希特理论的研究现状
        2、关于费希特与马克思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第一章 思想冲突中“自由”问题的中心化
    第一节 哈曼与自由问题
    第二节 康德的自由理论
        1.2.1 因果律与自由意志的二律背反
        1.2.2 实践自由
        1.2.3 自由感
        1.2.4 反思判断中的想象力与自由
第二章 费希特与同时代哲学的对话
    第一节 费希特对康德哲学的继承与发扬
    第二节 费希特对莱因霍尔德基础哲学的继承
    第三节 费希特与舒尔茨的论辩
第三章 一种自由体系的初次尝试
    第一节 自由自我的三大原则
        3.1.1 “大写自我”的提出
        3.1.2 知识学的三大原则
    第二节 理论知识学中的自我设定
        3.2.1 对理论知识学所包含的矛盾的提出
        3.2.2 对理论知识学中矛盾的克服
        3.2.3 对活动和交替之间相互规定的考察
        3.2.4 关于想象力所留下的疑问
    第三节 实践知识学中的自我与自由
        3.3.1 绝对自我与认知自我
        3.3.2 对限制的不断克服
        3.3.3 客体被区分问理想客体与现实客体
        3.3.4 “努力”是对自我的离向心活动的综合
        3.3.5 从努力出发达到感性世界
        3.3.6 想象力的“翱翔”
第四章 以想象力为最高点的自由体系
    第一节 对想象力概念的回顾
        4.1.1 柏拉图理论中的想象力思想
        4.1.2 笛卡尔的想象力理论
        4.1.3 康德的想象力理论
    第二节 《知识学新方法》及其纲要
        4.2.1 关于《知识学新方法》
        4.2.2 对《知识学新方法》的纲要的分析
    第三节 从基础到被澄清的意识
        4.3.1 从实践与理智同一的自我出发的推演
        4.3.2 从意志个体出发的推演
    第四节 知识学的综合与想象力
        4.4.1 自我之内的多重综合
        4.4.2 自我的综合的可能性条件——想象力
第五章 从费希特到马克思
    第一节 谢林的自由理论
        5.1.1 自由与必然
        5.1.2 上帝与自由
        5.1.3 小结
    第二节 黑格尔的自由理论
        5.2.1 对费希特理论的批判
        5.2.2 黑格尔的自由理论
        5.2.3 自由与国家
        5.2.4 小结
    第三节 青年黑格尔学派
        5.3.1 施特劳斯和鲍威尔对宗教的批判
        5.3.2 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
        5.3.3 小结
    第四节 青年黑格尔派时期的马克思
        5.4.1 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哲学的一般差别
        5.4.2 伊壁鸠鲁与德谟克利特哲学的具体差别
第六章 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费希特元素
    第一节 对黑格尔哲学及其劳动概念的批判
        6.1.1 从青年黑格尔学派及费尔巴哈切入
        6.1.2 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批判
    第二节 通过对象性活动建立起的关系结构
        6.2.1 对象性存在物与自然
        6.2.2 对象性活动与劳动
        6.2.3 对象性活动与自由
    第三节 费希特与马克思的共性
        6.3.1 青年费希特与青年马克思的共性
        6.3.2 后期马克思思想与费希特理论的暗合
结束语:理论之限度与超越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二、外文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一、个人简历
    二、博士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9)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工智能现象的哲学分析
    第一节 人工智能存在论:由人工智能现象引发的哲学思考
        一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直接现实原因
        二 引起人工智能热潮现象的历史与逻辑必然性
        三 人工智能现象的进一步追问:人工智能存在论
    第二节 人工智能认识论:概念生成史
        一 人工智能发轫于古代追求劳动解放的美好夙愿
        二 人工智能生长于近代关于身心问题的哲学之辩
        三 人工智能实现于现代“图灵测试”的可操作化标准
        四 后“图灵测试”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哲学启示
    第三节 人工智能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四节 人工智能价值论:研究目标分歧及其现实应用
        一 强弱人工智能的划分
        二 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第五节 人工智能方法论:研究范式及其哲学意蕴
        一 三种研究范式: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二 人工智能范式转换依据的哲学原理及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与时代性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一 劳动观念演进史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变革的问题逻辑与思想历程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内在契合智能时代之需
        一 劳动被理解为实践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二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三个维度
        三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时代性
第三章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回应
    第一节 人工智能对劳动的挑战
        一 弱人工智造成冲击人类现有就业结构的短期挑战
        二 强人工智能造成动摇人类主体地位的中期挑战
        三 超人工智能造成人类生存危机的远期挑战
        四 应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劳动逻辑
    第二节 马克思劳动理论视域下回应人工智能挑战的三个维度
        一 劳动本体论:存在论维度
        二 劳动价值论:经济维度
        三 劳动幸福论:伦理维度
        四 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三个诠释维度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马克思劳动三要素理论对人工智能挑战的再回应
        一 人工智能是劳动手段而非目的
        二 人工智能仍属劳动对象范畴
        三 人工智能是对机械性劳动资料的超越
第四章 人工智能为马克思劳动理论注入的新内涵
    第一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一 变革劳动者生活和思维方式
        二 劳动工具获得有限的自主性
        三 拓展劳动对象
    第二节 人工智能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一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更加合理
        二 生产者地位趋向平等
        三 财富分配方式的转变
第五章 余论
    第一节 人工智能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一 人机交互的工作原理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二 人工智能发展史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三 人工智能的双重属性体现历史唯物主义意蕴
        四 人工智能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原则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面临的哲学困境及未来通途
    第三节 后人类中心主义时代的人机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走向意志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基于对康德义务论伦理学及其德育价值的理论思考
        (二) 基于对现实道德教育问题的反思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关于康德道德哲学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康德教育思想的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比较研究法
        (三) 历史研究法
    六、关于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简要说明
第一章 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溯源
    一、康德的生平及其与道德教育相关的论著
        (一) 康德生平:在自律中创造思想圣殿
        (二) 与道德教育思想有关的康德论著
    二、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直接动力
        (一) 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 基督教虔信派的伦理思想
        (三)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四) 泛爱派的教育实践活动
    三、康德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一) 古希腊时期崇尚美德的道德教育思想
        (二) 中世纪封建时期信奉宗教的道德教育思想
        (三) 近代早期情感主义、自然主义和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思想
第二章 面向实践理性: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根据
    一、康德道德哲学:道德领域中的“哥白尼式革命”
    二、“我应该做什么”:康德道德哲学的逻辑推演
        (一) 善良意志与道德责任
        (二) 道德律令的普遍性、目的性与综合性
        (三) 作为实践理性对象的“善”与“恶”
        (四)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三大悬设
        (五) 基于权利与正义的法哲学
    三、意志自律:康德道德哲学的核心理念
        (一) 作为实践理性自立法自守法的意志自律
        (二) 道德的本质在于理性主体的意志自律
    四、道德教育:康德道德哲学的实践场域
        (一) 道德教育与对道德律令的服从
        (二) 道德教育与善良意志的唤醒
        (三) 道德教育与道德敬重感的激发
        (四) 道德教育与道德自主性的彰显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启蒙:康德论道德教育的内涵
    一、人性与道德教育
        (一) 人的两重性与教育的两重性
        (二) 人之本性的可塑性:“善的禀赋”与“恶的倾向”
    二、作为启蒙艺术的道德教育
        (一) 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具有意志自律的意向
        (二) 道德教授法在实践上是一种可行的启蒙艺术
    三、道德教育的本质内涵
        (一) 道德教育属于实践理性的领域
        (二) 道德教育的本质关乎人的积极自由和意志自律
        (三) 道德教育是使主观准则见之于客观法则的方法
第四章 康德论道德教育的目的:促进人的意志自律
    一、“人是目的”:道德教育的价值基点
        (一) 作为有限理性存在者的人具有绝对价值
        (二) 道德教育:从意志自律的养炼中彰显人的价值与尊严
    二、实现纯粹的意志自律是道德教育的目的
        (一) 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意志的规定根据:形式抑或质料
        (二) 道德教育旨在唤醒受教育者心中的善良意志
        (三) 道德教育的目的转型:从意志他律走向意志自律
    三、受教育者意志自律的具象描绘
        (一) 服从实践理性法则的道德律令
        (二) 诚实:作为一项道德命令的“勿说谎”
        (三) 对人的尊严与权利保持敬重的义务
        (四) 怀有作为世界公民的仁爱之心
第五章 “自然”与“实践”:康德论道德教育的过程
    一、自然知性的开化过程:意志自律的准备阶段
        (一) 对儿童生蛮性的训诫
        (二) 培养儿童心灵诸技能
        (三) 文明化教养的生成
    二、实践理性的启蒙过程:意志自律的生成阶段
        (一) 道德感受性的孕育
        (二) 道德兴趣的激发与意志自律的实现
第六章 自主与自律:康德论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培育纯粹德性的几个要点
        (一) 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二) 注重道德意念的纯粹性
        (三) 强调蕴含敬重的道德情感
        (四) 倡导强制与自由的辩证统一
    二、基于意志自律的道德教育方法
        (一) 道德性的惩罚与自然性的惩罚
        (二) 道德问答法
        (三) 自我修行法
        (四) 审美实践法
第七章 康德道德教育思想评析及其当代启示
    一、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世界性影响
        (一) 启发了后世诸多教育家关于道德教育的理论认识
        (二) 在道德教育史上勾勒出一条以意志自律为旨要的主线索
    二、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
        (一) 纯粹形式化的道德教育思想难以有效关联教育实际问题
        (二) 对经验性情感的摒弃无法诠释道德教育的完整意涵
        (三) 德性与幸福的二律背反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法获致解决
    三、自律德育: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 他律德育:当前道德教育的困境
        (二) 走向“自律德育”:破解道德教育困境的康德路径
        (三) 自律德育的理念内涵
        (四) 自律德育的实践路径
结语 道德教育中的意志自律及其边界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萊布尼玆在認識论上和洛克的斗爭(论文参考文献)

  • [1]萊布尼玆在認識论上和洛克的斗爭[J]. 陈修斋.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63(03)
  • [2]人格同一性研究 ——从洛克到新洛克主义[D]. 徐汉南. 吉林大学, 2020(03)
  • [3]理性与可能世界 ——科学的形而上学重构[D]. 贾玉树. 山西大学, 2009(01)
  • [4]新观念,新道路 ——启蒙语域下的洛克观念论研究[D]. 李冬冰. 复旦大学, 2005(07)
  • [5]从欧洲哲学史看真理标准问题[J]. 岳介先. 安徽大学学报, 1978(04)
  • [6]分析哲学思想的溯源研究—从康德、波尔查诺到弗雷格[D]. 王策.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D]. 卜祥记. 复旦大学, 2004(01)
  • [8]费希特自由体系及其对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影响[D]. 毛林林. 南开大学, 2017(03)
  • [9]人工智能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影响研究[D]. 薛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走向意志自律:康德道德教育思想研究[D]. 徐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莱布尼茨与洛克的认识论斗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