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交通大学运输工程系启事(论文文献综述)
李恒[1](2021)在《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问题复杂性的提升以及工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增加,使得工程师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在高等工程教育中,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程伦理教育被以美英为代表的世界工程强国视为培养伦理卓越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手段。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末,现阶段,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缔约国以及“新工科”项目的扎实推进为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尽管如此,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仍面临三个重大挑战:一是工程伦理教育在供需对接上未实现动态平衡;二是工程伦理教育治理手段乏善可陈;三是工程伦理教育与我国工程情境的适配性不高。针对上述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特征,提炼关键机制。本研究围绕“系统分析符合工程伦理教育内在发展规律的关键机制”这一核心议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建构;第二,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第三,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首先,本文运用系统文献综述法和文献计量法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其次,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分析与比较分析法对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和实现路径进行建构性研究;再次,以本研究提出的关键机制为指标来源,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为方法指导,针对113份评价样本,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开展实证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作出以事实为导向的客观判断;最后,整合所有研究结论,消除理论话语和实践话语的阻隔,归纳用于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四个结论:(1)工程伦理教育的复杂性决定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复杂性,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优化教育策略、汇聚协同力量、把握国内国际动向等核心要点,主要涵括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三个维度。(2)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是“合理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在“合理性”方面,情境机制契合了价值合理性的意蕴,培养机制和协同机制则契合了工具合理性的表征。在“合规律性”方面,情境机制是控制单元,情境机制通过构建了一个包括社会因素、自然因素和精神因素在内的场域而成为关键机制的“指挥控制中心”;协同机制是存储单元,通过“各种协议”(如,伦理准则)和“软硬件”(如,经费资源)的配合而成为了“制度池”和“资源池”;培养机制则是运算单元,高校根据“情境机制”的“指令”并在“协同机制”的干预下,整合各类教育要素、深入本土教育实践、打造教育新模式。(3)本研究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施现状进行评估。实证评估结果显示,按权重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情境机制(36.0%)、协同机制(33.7%)和培养机制(30.3%);按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培养机制(71.711分)、情境机制(70.319分)和协同机制(68.339分);按优秀(80-100分)、良好(70-79分)、合格(60-69分)和不合格(≤59)进行等级分类,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现状的综合评价等级为“良好”(70.074分)。(4)深入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立足“培养机制”、“协同机制”和“情境机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其一,通过扎根理论研究、规范研究、案例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揭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实现路径及其规范性特征;其二,通过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价体系并开展了实证评估;其三,立足中国情境,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实践启示。
段尊雷[2](2021)在《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文中认为【目的】以提升非知名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为侧重目标,探讨新形势下高校科技期刊的发展策略。【方法】采用文献法、数据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科技期刊的总体情况、学科分布特点和影响力等现状进行分析,并重点分析影响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超过80%的高校仅主办1种科技期刊;有52.92%的期刊属于占学科总数7.69%的几大类综合学科;除少数知名高校综合性学报外,数量较多的几大类综合学科期刊的影响力优势不足;在30种变更刊名并强化专业特色的高校科技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增加的期刊数量分别占86.67%和96.67%。【结论】专业化办刊对影响力的提升是积极有效的,高校科技期刊应乘势而上、克服困难谋发展,转变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拓宽渠道、走多元化服务之路,尝试新的体制机制、走专业领域内的集团化发展道路,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黄凯,王健[3](2020)在《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区域物流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物流概念从1980年在我国被首次引入,得到国内的专家学者持续深入研究。选取2000年1月—2019年10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发表的区域物流方面1 018篇论文作为数据来源,使用Cite Space工具进行论文年度时间分布统计、学科分布、高产机构、作者、关键词聚类分析以及突变词演进的整体分析,旨在探索国内区域物流领域的研究前沿,在理论上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建设提供支持。
郭书剑[4](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蓝晔[5](2019)在《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研究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亟待改进,以激发高校科技人才创新活力,优化高校科技创新生态。因此,以高校科技人才对现行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为视角,从整体制度层面考量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对于调整现有制度中与科技人才发展不适应的部分并寻求改革的可能路径非常有必要。本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指导,以解释型序列混合研究法为主要方法,选取我国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探究科技人才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情况。研究发现,样本高校均在推进评价制度改革,但评价制度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相对单一的量化指标的使用仍然比较频繁等。高校科技人才对制度整体认知情况较好,对评价程序和评价目的的认同度较高。但对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的认同度不高,认为学术共同体在评价中的话语权有待提升,仍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和“重数量轻质量”的导向。评价制度本身、评价主体能力、目标群体成本收益分析和科研环境等因素影响了科技人才的制度认同。因此,本研究建议:高校要努力保障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地位,支持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切实保证分类评价有效推行,关注科技人才的专业发展需求,助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石萍,周蓉,熊霞[6](2013)在《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特色数据库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从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发展历程和学科特色,以土木工程特色数据库为例,探索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有效途径,提高专业特色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
和二晴[7](2019)在《《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文中认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统区妇女界开展一系列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宋美龄召开庐山妇女工作座谈会,改组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为领导战时妇女工作的总机构,标志着国统区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国统区妇女运动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妇女抗日统一战线的领导下,无论在前线还是后方,广大中国女性都积极投身于维护民族独立和争取自我解放的浪潮中,文章将通过《妇女新运》重温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发展轨迹。妇女刊物的出现,成为宣传妇女运动的前沿阵地,同时也为近代妇女运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角度。《妇女新运》作为新生活运动促进总会妇女指导委员会的会刊,1938年12月于重庆创刊,致力于提高各界妇女的思想觉悟,引导妇女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探究其创刊与出版情况、分析其刊物栏目及主要内容,呈现全面抗战时期的妇女救亡活动:在动员妇女参战过程中,结合抗战局势,依托全国性妇女组织,加强妇女动员的宣传形式,借用妇女纪念日动员妇女,创作大量文艺作品、歌曲、戏剧等,传播抗日救国思想,激励国人抗战热情,鼓舞广大军民的抗战勇气及必胜的信心;在自我解放方面,国统区进步妇女力量先后组织妇女宪政运动、妇女职业运动,同时提倡妇女接受教育,并积极开展禁娼运动,从妇女参政、职业平等、女子教育及废除封建习俗等方面探讨妇女自我解放的途径,深入探析抗战时期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深层次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妇女运动基本实现了支援抗战、保家卫国的目标,并且在追求妇女解放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努力。虽然这一时期的自我解放让位于民族解放、个人权利服从于国家利益,但毕竟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迈出了重要一步,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而《妇女新运》作为战时重要的妇女期刊,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妇女运动的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与史料价值。
黄文成,帅斌,张光亚[8](2018)在《基于改进的WBS-RBS识别铁路危险品运输风险》文中指出为预防铁路危险品运输安全事故,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工作分解结构-风险分解结构(WBS-RBS)的风险识别方法。首先,通过专家打分的区间数耦合判断矩阵改进WBS-RBS风险矩阵;然后,采用区间数中点值和区间半宽对WBS-RBS耦合判断矩阵进行全过程全系统整体风险识别并排序,同时采用可能度排序向量进行分过程分风险识别并排序;最后,以锂电池运输为例进行方法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货运检查时相关人员失职、未经培训人员装卸货物、检修不当的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最大;列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最多;相关人员失职、机车车辆检修不当、锂电池燃爆等3类风险在各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频率最高。使用区间数有助于减小风险识别过程中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于露[9](2017)在《城市旧区更新设计分析方法研究 ——以空间句法及其应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对于城市的含义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和理解。人们创造了环境,反之,环境又影响了人。旧城更新改造对自然环境质量、生态景观质量和文化环境质量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这种影响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近三十多年来,旧城改造中那种一切推倒重建的做法已经停止,很多国家现今又重新评价旧建筑在旧城改造中的意义,并认为,旧建筑是一种储存着的现成可以利用的能源,而建造新的高楼大厦却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同时,人们普遍认识到,城市新旧并存及渐进生长方式有其存在的优点和必然性。在处理新建筑与旧建筑的关系方面,不外乎有协调和对比两种办法。在具体做法上,总的趋势是在力求保护旧城原有结构的前提下,嵌插一些小型的改造的建筑。强调深入研究城市历史,注重调查现状,同时,有层次地进行城——区——街坊——组群——单体的分析。但并不是简单的重建传统、恢复历史。城市环境建设和发展中不同时代的物质痕迹总是相互并存的——“城市本身就应该是一个教育人的、活的、有秩序的博物馆”。同时,城市旧区改造不能只停留在面貌层次上。当前我国最迫切也是最重要的工作首推城市现状调查,重新评价旧城的综合价值构成,越是文化深厚、历史悠久的城市,调查愈要细致,有条件的应把重要街区,乃至单体建筑编制现状图,并将其建造年代、房屋产权、使用条件、立面、保留价值、毗邻建筑环境现状及建议分别建立档案,编制评价记录。其次要尽量与社会科学工作者合作,对该城市的历史演化、文化传统、居民心理、行为特征及价值取向等作出分析。只有在这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开展进一步的城市更新改造工作。应该认识到,城市保护、改造和更新工作是一项永续的事业,决不可急功近利而铸成大错。城市设计的各种分析方法是开展具体城市旧区更新设计研究和实施项目的必要手段,它为城市旧区更新设计过程的组织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现代城市设计运用的各种分析方法是随着城市设计领域本身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完善的。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模拟分析、GIS、空间句法、多媒体技术、相关学科的理论模型、GPS乃至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分析方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发展标志着城市设计的数字化科技创新平台正在逐步形成。数字化城市设计技术分析方法提高了从宏大尺度到精细尺度的空间层次和包括社会、经济、环境、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空间形态综合研究能力,拓展了空间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强化了城市设计的定量化分析,完善了现代城市设计专业的方法体系、工具手段和作业方式,推进城市设计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从而从根本上突破城市设计传统经验决策和技术方法的局限,使建立某种客观的评判标准成为可能,将深刻影响城市设计学科的未来发展。空间句法作为一种从城市整体到局部都可以运用的理性分析工具,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和量化分析中证明了空间形式与空间功能之间存在着相关性,空间形式对人的使用功能、活动具有反馈与影响作用,形式与功能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性。我们终于不再只能依靠直觉思维来进行空间研究和规划设计,空间句法已经提供了一种理性科学的系统性辅助手段。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转型为空间句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面对越来越多旧城中存量型土地规划与设计中的问题。应用空间句法对旧城区的空间网络和空间视域的分析,在交通网络的织补、土地使用性质与强度的确定、公共空间系统的组织、地区空间活力的提升等多方面进行的前期研究可发挥重要作用,并可对规划与设计方案作实施后成效的预评估,同时它改变了单凭直觉经验进行规划设计与建设的方式,为避免造成不尊重建成环境而大拆大建提供了技术支撑。这种方式与方法本身不存在文化与形态的差异性,从实证的成果来看能够适应于中国城市与人居环境的分析研究。为此,论文分为六个逻辑组成部分,共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部分明确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归纳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并梳理得出研究方法和框架,为后文打下基础。第二章:对城市旧区更新设计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等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旧区更新存在的问题,为后文分析方法研究部分提供了框架。第三章:对城市旧区更新设计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总结出城市旧区更新设计的一些重要的分析方法及有效的手段,提出数字化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性,为后文引出空间句法做铺垫。第四章:对空间句法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总结出空间句法在城市旧区更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技术方法。第五章:设计实践部分,基于空间句法对重庆市沙坪坝中心区进行分析,总结其空间网络结构演变特征及街道网络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更新策略和方法建议。第六章: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提出研究当中存在不足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希望。
刘洋[10](2017)在《滚石冲击棚洞防护结构动力响应及作用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伴随地震频发,滚石灾害必将呈长期高发态势,对其有效防治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在众多滚石灾害防护措施中,棚洞工程是最为有效且环保的方式之一。然而,我国滚石灾害及棚洞工程研究基础还比较薄弱,减灾防灾能力还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公共安全的需要。因此,科学认识滚石灾害的形成演化规律,发展有效的棚洞工程防护关键技术,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论文针对现阶段滚石灾害减灾基础理论及棚洞工程研究存在的问题,搭建滚石灾害动力过程数值仿真平台,系统开展滚石冲击钢筋混凝土棚洞冲击动力响应理论及数值研究,从而构建滚石冲击棚洞动力过程的定量分析理论与方法,进一步研发新型滚石棚洞耗能垫层结构等滚石防治关键技术,为滚石防灾减灾领域提供技术支持。论文取得了如下成果:(1)提出一种滚石冲击荷载下棚洞钢筋混凝土板的弹塑性动力响应理论解基于Olsson冲击动力控制方程,通过引入―弹性接触—塑性变形—回弹卸载‖多阶段弹塑性接触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弹塑性接触准则的滚石冲击棚洞钢筋混凝土板动力响应理论计算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分析滚石冲击力、棚洞顶板振动位移等动态响应结果,克服使用传统滚石冲击力计算方法时由于仅考虑Hertz弹性接触而忽略材料塑性变形而造成的结果偏差,为滚石减灾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2)揭示砂土垫层在滚石冲击棚洞过程中的耗能减震机理基于理论及数值分析,揭示了砂土垫层在滚石冲击棚洞过程中的耗能减震机理,并得到如下结论:砂土垫层结构延缓了滚石与棚洞结构接触时间,大幅度降低了滚石冲击力的峰值,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效果,但不同厚度、不同密度的砂土垫层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能量吸收表现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在较高冲击能量作用下,增大砂土垫层厚度或减小砂土垫层密度均可有效减弱滚石冲击对棚洞钢筋混凝土顶板造成的变形影响;然而,当继续增大冲击能量后,不同厚度及密度组合的砂土垫层缓冲减震效果却呈现出相似的趋势;故在工程上选择砂土垫层厚度、密度时,要同时权衡滚石冲击力大小与工程成本的关系。通过野外调查潜在滚石的质量、失稳下落高度,预估滚石冲击能量,结合本文所得拟合关系式,可预判各种厚度及密度组合的砂土垫层的缓冲减震效果,得到最优化的砂土垫层组合,为滚石防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3)设计出基于土工格栅加筋土及EPS(聚苯乙烯泡沫)复合材料的新型棚洞耗能减震垫层为探求轻质、经济且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新型棚洞缓冲耗能垫层,本文结合复合材料领域相关成果,采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将土工格栅加筋土与EPS材料组合运用于棚洞缓冲垫层结构,设计出减震效果优良的土工格栅加筋土——EPS复合垫层,阐释其耗能减震机理,并建立相应的设计计算方法。此新型垫层结构在减轻结构自重的同时,有效分散滚石冲击的集中效应,延滞滚石碰撞的接触时间,大幅降低滚石冲击力,从而确保防护结构安全。经研究发现,土工格栅强度和安置层数是此新型垫层结构缓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得到:增大土工格栅强度可持续提升垫层缓冲能力,但是,增加土工格栅层数并不能带来垫层缓冲减震效果的持续增强。综合考虑土工格栅加筋土-EPS垫层优异的缓冲减震效果、低廉的造价及受冲击破坏后简便的更换操作,本文推荐使用更多土工格栅加筋土-EPS垫层替换传统砂土垫层。
二、西南交通大学运输工程系启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交通大学运输工程系启事(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工程”的频发引起人们对工程伦理的广泛关注 |
1.1.2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框架 |
1.3.1 章节安排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键概念解读 |
2.1.1 伦理与道德的辨析 |
2.1.2 工程伦理的内涵 |
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演绎:基于系统文献综述法的分析 |
2.2.1 研究方法 |
2.2.2 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Q1) |
2.2.3 工程伦理的教学策略(Q2) |
2.2.4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评估手段(Q3) |
2.2.5 工程伦理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Q4) |
2.2.6 本节述评 |
2.3 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主题聚类: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
2.3.1 文献计量方法概述 |
2.3.2 资料收集 |
2.3.3 共词分析 |
2.3.4 共词网络分析 |
2.3.5 多维尺度分析 |
2.3.6 本节述评 |
2.4 文献述评 |
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构成 |
3.1 扎根理论研究设计 |
3.1.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流程 |
3.1.2 资料采集 |
3.2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理论结构 |
3.2.1 开放式编码 |
3.2.2 主轴式编码 |
3.2.3 选择性编码 |
3.2.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2.5 本节小结 |
3.3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实现路径 |
3.3.1 微观维度的培养机制:以认知发展为指导再造教育要素 |
3.3.2 中观维度的协同机制:以协同优势为指导赋能中介对象 |
3.3.3 宏观维度的情境机制:以现象学为指导调适多元场域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2 培养机制的案例分析 |
4.2.1 知识生成:聚焦伦理教育知识建构者的职能重构 |
4.2.2 具身认知:创设面向真实世界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
4.2.3 学习进阶:用“全周期”课程序列搭建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梯 |
4.2.4 伦理体验:强化解决工程伦理现实困境的实践基质 |
4.2.5 案例分析讨论 |
4.3 协同机制的案例分析 |
4.3.1 工程社团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2 政府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作用 |
4.3.3 案例分析讨论 |
4.4 情境机制的案例分析 |
4.4.1 美英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职业主义催化的路径选择 |
4.4.2 德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对技术负责的民族传统 |
4.4.3 法国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消解”在精英工程师的培养中 |
4.4.4 中日的工程伦理教育场域:“二元构造”下的层序互补 |
4.4.5 案例分析讨论 |
5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 |
5.1 调研对象 |
5.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5.2.1 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
5.2.2 初始评估指标的选取 |
5.2.3 问卷设计与预测试 |
5.3 现状的实证评估 |
5.3.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赋值 |
5.3.2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实施现状的评估结论 |
5.4.2 延伸讨论:我国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潜在障碍 |
5.5 本章小结 |
6 完善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对策建议 |
6.1 工程伦理教育关键机制的规范性审视 |
6.1.1 合理性的审视 |
6.1.2 合规律性的审视 |
6.2 细化培养机制,在供需对接上实现动态平衡 |
6.3 强化协同机制,丰富工程伦理教育的治理手段 |
6.4 深化情境机制,适应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阶段和独特需求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评估问卷 |
附录3 评估指标赋权表 |
附录4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课程大纲 |
附录5 弗吉尼亚大学课程大纲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2)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 高校科技期刊总体情况及学科分布特点 |
2.1 高校科技期刊的总体情况 |
2.2 高校科技期刊的学科分布 |
3 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 |
3.1 学科影响力优势分析 |
3.2 影响因子变化分析 |
3.2.1 影响因子变化总体分析 |
3.2.2 更名期刊影响因子变化分析 |
4 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建议 |
4.1 乘势而上,克服困难谋发展 |
4.2 转变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
4.3 拓展渠道,走多元化服务之路 |
4.4 尝试新的体制机制,走专业领域内的集团化发展道路 |
5 结语 |
(3)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区域物流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区域物流研究的外部性特征分析 |
(一)年度分布 |
(二)学科分布 |
(三)高产机构分布 |
(四)高被引文章分布 |
(五)高产作者分布 |
四、研究主题及趋势 |
(一)关键词分析 |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
1. 指标构建 |
(1)新颖度指标 |
(2)关注度指标 |
2. 聚类分析 |
3. 关键词演进分析 |
4. 突变词分析 |
五、区域物流主要研究内容 |
(一)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
(二)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研究 |
(三)区域物流效率评价研究 |
(四)区域物流需求预测研究 |
(五)区域物流空间研究 |
六、结论与展望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5)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研究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校科技人才 |
1.3.2 科研评价 |
1.3.3 评价制度认同 |
1.4 理论基础 |
1.4.1 社会认同理论 |
1.4.2 政策执行过程模型 |
第二章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研究综述 |
2.1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现状研究 |
2.1.1 制度认同维度 |
2.1.2 制度认同情况 |
2.1.3 制度认同建构 |
2.2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影响因素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本分析法 |
3.3.2 混合研究法 |
3.4 问卷调查 |
3.4.1 问卷设计与修订 |
3.4.2 问卷质量的评估 |
3.4.3 问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5 访谈研究 |
3.5.1 访谈提纲设计与修订 |
3.5.2 访谈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3.6 研究有效性 |
3.7 研究伦理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文本特征 |
4.1.1 评价导向:分类管理导向突出,依据学科和岗位类型分类 |
4.1.2 评价标准:“质量”标准重视度提升,强调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 |
4.1.3 评价周期:周期更趋灵活,服务科技人才成长 |
4.1.4 评价程序:程序更为公正,接受科技人才监督 |
4.1.5 评价指标:量化指标仍为高频指标,呈现国际化倾向 |
4.1.6 评价方法:重视作者署名顺序,依据署名顺序确定权重 |
4.1.7 评价结果:结果多与利益挂钩,体现奖惩性评价导向 |
4.2 高校科技人才对科研评价制度的认同情况 |
4.2.1 认知维度:整体认知情况较好,部分要素认知存在提升空间 |
4.2.2 情感维度:对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认同度不高 |
4.2.3 评价维度:科研评价制度给个体带来的消极影响比较明显 |
4.2.4 行为维度:愿以行动支持科研评价、关注制度未来发展 |
4.2.5 认同差异:不同背景特征的科技人才存在认同差异 |
4.3 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影响因素 |
4.3.1 理想化制度:对制度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认同度不一 |
4.3.2 执行机构:相较于行政领导评价,更为认同同行评价 |
4.3.3 目标群体:评价带来一些负面影响,较少参与评价制定与执行 |
4.3.4 科研环境:基础设施条件较为完善,科研保障环境有待改善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高校科研评价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对制度发展充满期待 |
5.1.2 制度整体认知情况较好,对评价程序和评价目的认同度较高 |
5.1.3 对评价主体、指标和方法认同度不高,产生一定消极影响 |
5.1.4 科技人才对制度的认同存在差异,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 |
5.1.5 制度设计与执行、执行机构等要素影响了制度认同 |
5.2 讨论 |
5.2.1 研究创新点 |
5.2.2 研究局限性 |
5.2.3 研究展望 |
5.3 政策建议 |
5.3.1 保障学术共同体的评价主体地位,推动科研评价去行政化 |
5.3.2 支持科研团队建设和管理,激发科技人才科研合作积极性 |
5.3.3 切实保证分类评价有效推行,促进科研创新和技术攻关 |
5.3.4 关注科技人才的专业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附录三 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样本高校名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特色数据库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优势 |
1.1 学科特色资源 |
1.2 馆藏优势资源 |
2 数据库框架设计 |
3 数据库构建方式 |
3.1 梳理历史,从学校发展历史中挖掘特色资源 |
3.2 挖掘馆藏,收集特色文献 |
3.3 了解学科设置,完整收集特色文献 |
4 特色数据库发展与利用 |
4.1 加强文献保护工作 |
4.2 全面收集特色文献 |
4.3 促进图书馆文献采访 |
4.4 加强数据库的宣传和用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工作 |
(7)《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妇女新运》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抗战时期妇女运动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及难点 |
第一章 《妇女新运》的创刊与出版 |
一、“新运妇指会”与《妇女新运》的创刊 |
(一)“新运妇指会”的改组 |
(二)《妇女新运》的创刊 |
二、《妇女新运》的出版与发行 |
(一)出版概况 |
(二)刊物栏目 |
(三)作者群体 |
第二章 《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动员 |
一、战时妇女的动员 |
(一)动员理念的形成 |
(二)动员组织的建立 |
(三)战时国民政府的妇女动员 |
二、《妇女新运》视域下妇女抗日救亡的动员 |
(一)指导妇女的生产生活 |
(二)报道国内外妇女的参战 |
(三)加强各种妇女节日的纪念宣传 |
(四)刊载反映社会现实的文艺作品 |
三、《妇女新运》中妇女动员经验总结 |
(一)融合抗战的时代局势 |
(二)依托全国性的妇女组织 |
第三章 从《妇女新运》看抗战时期的妇女解放 |
一、各界妇女运动的新高涨 |
(一)上层女性的宣传与组织 |
(二)中层女性积极参与民主宪政 |
(三)广大劳动妇女的主力军作用 |
二、《妇女新运》视角下的战时妇女解放运动 |
(一)争取妇女政治参政权 |
(二)寻求妇女职业平等权 |
(三)把握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 |
(四)反对公娼与救济私娼 |
三、从《妇女新运》看战时妇女解放运动的特点 |
(一)妇女解放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统一性 |
(二)妇女解放运动的复杂性 |
第四章 对《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评价 |
一、《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积极进步性 |
(一)促使广大妇女自我意识普遍觉醒 |
(二)成为前线与后方战时讯息传递的桥梁 |
(三)积极探索妇女解放运动的途径 |
(四)关注国际妇女思想解放的动态 |
二、《妇女新运》在战时妇女运动中的时代局限性 |
(一)受政治因素影响显着 |
(二)思想内容与对象影响方面的局限 |
(三)妇女解放中义务大于权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妇女新运》目录 |
致谢 |
(8)基于改进的WBS-RBS识别铁路危险品运输风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铁路危险品运输过程WBS分解 |
2 铁路危险品运输过程RBS分解 |
3 区间数及其排序方法 |
3.1 全过程全系统整体风险识别排序 |
3.2 分过程分风险因素识别排序 |
4 案例分析 |
4.1 全过程全系统整体风险识别排序结果 |
4.2 分过程全系统整体风险识别排序结果 |
5 结论 |
(9)城市旧区更新设计分析方法研究 ——以空间句法及其应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城市旧区更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空间句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城市旧区更新设计背景概况 |
2.1 城市旧区更新设计的产生及其基本特征 |
2.1.1 西方近现代的城市旧区更新设计 |
2.1.2 现代城市旧区更新设计的产生 |
2.1.3 现代城市旧区更新设计的基本特征 |
2.2 城市旧区更新设计的内涵 |
2.2.1 城市旧区的特征 |
2.2.2 城市旧区更新的概念 |
2.2.3 城市旧区更新的内容 |
2.2.4 城市旧区更新的目的和意义 |
2.3 我国城市旧区更新存在的问题 |
2.3.1 我国城市旧区更新的现状特征 |
2.3.2 当前我国城市旧区更新的社会经济动因 |
2.3.3 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旧区更新设计分析方法综述 |
3.1 早期基于美学视角的分析方法 |
3.1.1 图底分析 |
3.1.2 视觉秩序分析 |
3.2 现代主义时期的分析方法 |
3.2.1 几何秩序分析 |
3.2.2 场所结构分析 |
3.3 城市主义者对城市的再思考 |
3.3.1 认知意象分析 |
3.3.2 城市活力分析 |
3.4 数字化分析方法 |
3.4.1 虚拟现实分析 |
3.4.2 数字化模拟分析 |
3.4.3 GIS空间信息处理及分析 |
3.4.4 空间句法分析 |
3.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
3.5.1 定性分析 |
3.5.2 定量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旧区更新设计中空间句法的应用研究及方法 |
4.1 空间句法理论及研究方法 |
4.1.1 空间句法理论 |
4.1.2 空间句法研究方法 |
4.1.3 线段角度模型 |
4.1.4 对应用领域与技术方法的误用 |
4.1.5 空间句法研究方法的用途及优势 |
4.2 空间句法在城市旧区更新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技术方法 |
4.2.1 交通网络的织补 |
4.2.2 土地使用性质与强度的确定 |
4.2.3 公共空间网络的组织 |
4.2.4 地区空间活力的提升 |
4.2.5 城市历史空间保护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空间句法的具体案例分析:以重庆市沙坪坝中心区为例 |
5.1 沙坪坝区概况及历史发展 |
5.1.1 沙坪坝区概况 |
5.1.2 沙坪坝区的历史发展及演变 |
5.2 沙坪坝中心区空间网络结构演变研究 |
5.2.1 相关文献分析 |
5.2.2 技术路线设计 |
5.2.3 沙坪坝中心区空间网络结构演变分析 |
5.3 沙坪坝中心区街道网络研究 |
5.3.1 空间句法的空间逻辑性发现 |
5.3.2 基于空间句法的街道可达性分析 |
5.3.3 基于空间句法的街道穿行性分析 |
5.3.4 对比校核 |
5.3.5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旧区街道网络更新设计策略 |
5.4 三峡广场视域研究 |
5.4.1 三峡广场现状及规划概况 |
5.4.2 三峡广场空间可见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滚石冲击棚洞防护结构动力响应及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滚石灾害方面研究现状 |
1.2.2 滚石冲击力研究现状 |
1.2.3 滚石棚洞防护结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滚石灾害机理研究及棚洞防护技术概述 |
2.1 滚石灾害发育特征 |
2.2 滚石灾害触发机制 |
2.2.1 自然条件触发 |
2.2.2 生物因素触发 |
2.3 棚洞防护技术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滚石冲击棚洞钢筋混凝土板动力响应研究 |
3.1 冲击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板动力控制方程 |
3.2 基于弹塑性接触理论的滚石-钢筋混凝土板接触特性研究 |
3.2.1 Hertz接触理论 |
3.2.2 弹塑性接触理论 |
3.3 滚石荷载下钢筋混凝土板的动力响应 |
3.3.1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滚石冲击钢筋混凝土板动力响应方程 |
3.3.2 算例应用描述 |
3.3.3 结果分析及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滚石防护结构棚洞砂土垫层耗能缓冲机理研究 |
4.1 滚石冲击砂土垫层模型 |
4.2 滚石冲击砂土垫层数值模拟 |
4.2.1 材料参数及本构方程 |
4.2.2 数值模型建立 |
4.3 砂土垫层厚度对结构耗能减震的影响 |
4.3.1 冲击力与时间的关系 |
4.3.2 结构挠度时程分析 |
4.3.3 棚洞结构基底应力分析 |
4.4 砂土垫层密度对结构耗能减震的影响 |
4.4.1 冲击力响应分析 |
4.4.2 结构挠度时程分析 |
4.4.3 结构吸能比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滚石防护棚洞缓冲垫层结构研究 |
5.1 缓冲垫层结构设计 |
5.1.1 砂土缓冲垫层 |
5.1.2 基于EPS材料的缓冲垫层 |
5.1.3 基于土工格栅加筋土—EPS的缓冲垫层 |
5.2 实验设计 |
5.2.1 冲击模型物理特征 |
5.2.2 边界条件 |
5.2.3 加载及测试方法 |
5.3 滚石冲击各垫层结构数值模型 |
5.3.1 数值模型建立 |
5.3.2 材料特性及本构模型 |
5.3.3 敏感性分析 |
5.4 各垫层结构冲击响应结果对比及缓冲作用研究 |
5.4.1 砂土垫层响应分析 |
5.4.2 EPS垫层响应分析 |
5.4.3 土工格栅加筋土—EPS垫层响应分析 |
5.5 土工格栅加筋土—EPS缓冲垫层的缓冲作用研究 |
5.5.1 土工格栅层数对垫层缓冲作用的影响 |
5.5.2 土工格栅强度对垫层缓冲作用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结论 |
问题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西南交通大学运输工程系启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工程伦理教育的关键机制研究[D]. 李恒. 浙江大学, 2021(01)
- [2]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分析及发展策略探讨[J]. 段尊雷.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4)
- [3]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区域物流研究现状及热点可视化分析[J]. 黄凯,王健.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4]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高校科技人才科研评价制度认同研究 ——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D]. 蓝晔. 上海交通大学, 2019(10)
- [6]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特色数据库实践[J]. 石萍,周蓉,熊霞. 图书情报工作, 2013(S1)
- [7]《妇女新运》与抗战时期的妇女运动[D]. 和二晴. 河南大学, 2019(01)
- [8]基于改进的WBS-RBS识别铁路危险品运输风险[J]. 黄文成,帅斌,张光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8(08)
- [9]城市旧区更新设计分析方法研究 ——以空间句法及其应用为例[D]. 于露. 重庆大学, 2017(06)
- [10]滚石冲击棚洞防护结构动力响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 刘洋.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