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治理整顿中改进与加强物资流通(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苏峰[2](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王剑[3](2018)在《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国有军工企业是国家富强、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国有军工企业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统筹考虑国家背景、体制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索,中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研究是实现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科学的领导体制是保障一个组织规范高效运作的基础。六十多年来,我国国有军工企业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不容置疑,但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运营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历史演变和现实反思的基础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依据,遵循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着重思考并探索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方案。其改革方案从有利于发挥管理者效力、提高企业运营水平、规范国有企业权力使用与监督以达到公司治理的最优化、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落实好“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等问题出发,聚焦企业内部权力结构,将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同实现公司股权多元化相结合,在“新三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老三会”(党委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结构中,论证了新老三会如何代表利益相关者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国有军工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党政一肩挑”的实现形式,建构了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前提,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领导体制模型,为国有军工企业提高运营效率,强化党的领导,合理规避风险,兼顾各方利益,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施方案。
高鹏远[4](2016)在《《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研究(1977-1992)》文中研究说明“读者来信”是新闻单位专门为读者来信反映情况与问题,提出批评、建议与要求设置的专栏。它是新闻单位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纽带,也是其了解实际情况、获取新闻线索的重要渠道。《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依托中央党报的核心媒体资源,长期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功能。它不仅需要实现最基础的政治传播与宣传的功能,而且在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大变革下还需要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的舆论监督与政治参与功能的实现。1977-1992年中国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政治上进一步纠正左倾错误,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上着眼改革开放,聚焦现代化建设。此背景下,大众传媒与公众之间的意见互动大为增强。一方面,面对更为复杂的国内环境与改革任务,中央特别需要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需要知晓人民群众对政策的态度与建议,特别需要人民群众对党政系统的监督与参与;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公民社会也在相应的成长,民众表达意识逐步提高,各种诉求不断加强。该时期,群众进行民意表达的途径并不多,作为大众传媒的代表,《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尤显重要。该专栏以中央党报的优势为依托,集政治性、公信力和影响力于一身,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有效途径,实现了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互动。本文将人民群众、《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与机关单位(领导干部与职员)作为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变量,以读者来信中的主题、性质、子栏目设置的变化为线索,分析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与关注重点,体会读者信件的批评、建议、叙述与赞扬的字里行间,潜藏的关于国家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社会化和意识形态的多维向度张力,探究暗藏在读者在来信行为背后的文本,解读群众在变革社会的背景之下对行政体系的运行、领导干部的作为、社会突出问题的变化的态度、情感与感受。
康学芹[5](2013)在《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文中指出20世界80年代以来在”温特尔”主义国际分工背景下,在多边贸易谈判进入僵局情况下,国际经济区域合作迅猛发展起来,成为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竞争的主要形式,国际经济发展中区域、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的产业集聚成为增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产业组织形式。为此,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十八大报告中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又进行了深入发展的部署。而中国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历程,又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经济、政治关系,国际大国在中国周边布满势力,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定充满艰辛与挑战。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突破性的、符合现实需要的选择,通过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经济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华南乃至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经济辐射核心区域成为中国整体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增长极,成为中国经济对外交往的甬道,成为中国经济整体跃迁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以经济发展需要在开放体系条件下才能够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指导,基于当前“温特尔”国际分工背景,边界效应转变为线索,以国际经济学、区域空间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跨学科对粤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促进经济增长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深入探讨,通过静态、动态经济效应两个维度探讨粤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总结其可供借鉴的经验,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发展经验不仅丰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对中国乃至其他国家进行经济发展、区域合作都具有现实参考价值。着名经济学家赫希曼主张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平衡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出现区域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涓滴扩散效应达到整体的发展,这就涉及到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有效投资顺序问题,打破常规的按部就班的发展顺序,会催生一些环节或地区跳跃式、更高效发展。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经济、文化、生活、民族都呈现多元性,可以清晰的看出经济发展水平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而且层次间落差较大,如果全国采取平衡发展最终结果只能是“不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只有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因势利导,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发展经济才有可能发展起来,此意识对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实证研究实质上是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道路的实践证明。经济学理论中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有深刻系统的论述,区域合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贸易创造、投资创造使区域内部成员间要素更有效配置,相对区域合作之前内部成员间更外向性、更开放;对外贸易、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是否增加及增加程度是衡量区域合作绩效的最传统也是最有效的静态经济效应研究方式,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来证明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绩效;而为什么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会对“后厂”地区的经济模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这就是在次区域合作过程中生产制造企业根据空间经济学原理进行生产区域选择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会创造、解放生产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经济效应,往往比容易计量的静态经济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的效应更大影响更长远,产业转移调整、产业集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这一切都源于在区域合作过程中区域间空间相互作用、协调;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本身就是在参与方积极主动的相互协商中发展进行的,制度在区域(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起了重要作用甚至是合作前提,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的进展与中国内地改革开放进度密切相关,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具体体现就是边界效应的转变,促使边界以前的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移,所以整个研究以大陆开放政策制定、边界效应的转变为线索来研究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对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业集聚、经济增长的作用。本研究主体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前三章内容,主要是对研究的国际分工背景、本文思想渊源、前人研究基础进行梳理总结,为后面的研究打下理论根基;第二部分包含第四章、第五章内容,第四章主要基于国际经济生产制造区位选择理论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空间经济结构进行分析,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香港、澳门、中国华南乃至大陆经济发展都具有攸关历史意义,第五章主要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理论、以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边界效应转化程度为线索,分阶段定性分析了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前店后厂”模式的形成、发展演变升级,分析了合作对华南区域外向型经济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带动的城镇化运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及CEPA签订以来穗港澳增长三角制度化下经济发展、意义以及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基于相关理论构建模型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包含第六章、第七章内容。首先利用经济增长收敛测度出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对“后厂”地区经济发展有正效应,随后对穗港澳增长三角促进经济发展运行机理进行一系列实证检验分析。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合作方消除边界屏蔽效应是一切合作工作开展的前提,根据研究目的的需要对引力模型核心方程加入新变量进行扩展,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边界效应的转化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区位熵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机理探讨,最后基于前面实证分析本章落脚在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使“后厂”地区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吸纳大量港澳直接投资,快速形成外向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在引力模型理念指导下,基于时间序列计量模型进行了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研究探讨。第七章通过测度大陆与香港、广东省与香港的贸易成本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合作过程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解读,在贸易成本趋势分析中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国内外影响因素、事件、政策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是前面分析基础上形成的对本研究进行总结性质的第九章,通过与五个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次区域经济一体化进行比较、评析,得出穗港澳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的国际上一般性具有参考意义的经验与特征;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今后发展的具有可供借鉴参考价值的经验、特征。
丁雅娟[6](2011)在《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监察管理研究》文中认为开展企业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对企业实行内部监督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最佳途径,电力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大对效能监察的资金投入和实施投入,努力提高效能监察工作,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内蒙古送变电的效能监察近年来在内蒙古电力公司的严格要求以及本公司的努力下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公司的效能监察管理分析研究,制定公司效能监察方案,完善效能监察流程,以期促进效能监察的制度化、规范化,堵塞企业漏洞,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在国外内研究现状总结的基础上,对企业效能监察相关理论进行简单介绍,包括效能监察内涵、内容、特点和企业效能监察的学科理论依据。接下来分析内蒙古送变电公司的效能监察管理实践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效能监察管理体系的构建理论,对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管理体系总体构建,包括效能监察原则,组织领导,范围和内容,方法和程序,奖惩等等。接下来对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监察管理流程进行设计。最后针对内蒙古送变电效能监察管理实施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王利中[7](201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工业变迁的历史是新疆工业化建设的真实写照,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广大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建设边疆的奋斗历程。通过研究这段历史,使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疆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存在的不足,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为更好地建设新疆提供帮助。新疆工业发展的资源基础雄厚,但历史起点低。1949年以前,新疆工业发展水平低下,主要以传统手工业为主,机器工业发展缓慢。20世纪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带领新疆各族群众,在新疆创建了一大批现代工矿企业,并形成了新疆现代工业体系。新疆传统手工业也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成为新疆轻工业的组成部分。1978年后,改革成为了新疆国有工业企业发展的主线。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的发展,使新疆工业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不仅有了巨大的发展,新疆地区的工业布局也发生了从南至北的转变,形成了以首府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工业分布。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渐成为了新疆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而且,工业的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的产业结构,推动了新疆地区工业化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新疆的现代工业是由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创办,在中央政府以及内地省市的支援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新疆工业逐渐形成了中央企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企业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企业三大主体。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地区之处。虽然新疆工业发展成果斐然,但仍存在技术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条块分割、民营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困扰新疆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反思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的变迁,可以认识到,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在新疆工业变迁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由于新疆工业基础薄弱,只能以政府为主来选择工业发展模式,中央以及新疆地方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主导产业投资、规划工业项目,来推动新疆工业的发展。但是,市场的作用并没有被排斥,在满足新疆本地居民的消费需求,以及国际市场需求上,市场依旧对新疆工业发挥着作用。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在新疆工业发展中的关系,将是未来新疆工业发展所要面临的问题。
沈永青[8](2008)在《试论体制改革卷(编、章)的编写》文中提出体制改革是续志应该编写好的一个重要事类。以上海市《奉贤县续志》和河南省《陕县志(1986-2000)》为例,分析其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卷(编、章)的编写,为续志纂修者提供参考。
冯刚[9](2008)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英明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与升华。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是体现其“新”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少农村地区为片面发展工、农、旅游业而过度使用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新农村建设不能以牺牲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代价,新农村建设应该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从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关系以及协调模式的研究是很少的。基于此,论文以各类农村发展理论为基础,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实际情况和建设类型,提出了合理完善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模式,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论文主要内容有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内涵和任务出发,结合农村建设现状,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迫切性。通过对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国内研究文献的分析,确定了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为研究目标。进一步介绍了农村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补偿理论、和谐发展理论以及农业多功能性等多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理论。第二部分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首先从观念的角度明确了生态经济价值,分析了农民经济发展观念;其次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展障碍以及建设中各方的博弈关系;最后分析了协调模式的基本形态、产业形态和生产组织形态,提出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来建设新农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协调模式的发展思想。第三部分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简单分析,设计出具体的协调模式,提出了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和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等六种模式。然后提出了保障协调模式发展和实施的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和法律对策。第四部分对苏北新农村建设进行实例研究,并以邳州市大蒜产业为实例建立了邳州市特色大蒜产业发展的协调模式,提出了这种协调模式的制度保证。最后,对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其研究方向,即实践中模式的选择问题、生产组织形态的设计、政策的制定与法律的完善、协调发展模式的改进。
尹锋[10](2007)在《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 ——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明》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着重研究了三方面的问题:(1)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与现实依据是什么;(2)土地(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途径与效果是怎样的?(3)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完整体系应如何构建?论文第一、二章首先回顾了地租理论、土地经济学、土地调控的相关理论和我国土地调控的制度背景。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形势,主要是国内经济过热与国际社会施加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存,导致宏观调控内外均衡目标上的冲突,要求土地政策作为新的政策工具参与宏观调控。我国的土地制度与土地市场表现出典型的转轨特征,既有计划的成分,又有市场化的运作,意味着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用地非农化的行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自发完成,而必然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这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客观条件。第三、四章是理论研究的重点,其中第三章研究了建设用地供应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研究了建设用地供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三章首先说明了在转轨过程中,供给因素依然是决定我国投资行为的重要约束;其次说明建设用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为投资提供了场所和空间,是约束投资行为最重要的经济要素之一,而我国特有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又强化了这种约束力度;然后利用修正的弹性加速投资模型和1999—200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对建设用地供应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的证据表明,建设用地供应的确是影响投资增幅的重要原因,进而也是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政府完全可以利用土地政策来调控投资增幅、平抑经济周期波动。在第四章中,我们认为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间接的,它的作用途径是通过影响投资,进而影响社会资本存量,再而间接的影响经济增长。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最终贡献,不仅要看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刺激的投资数量,还要看其对投资质量的影响。我国目前的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在促进社会资本存量数量上升的同时,却导致资本产出效率的降低,其中可能的原因有四个:(1)建设用地规模的过度扩张使得投资总量过度;(2)建设用地规模的过度扩张使得投资主要集中在建筑上,挤占了机器设备更新改造的资源,因而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要求;(3)建设用地规模的过度扩张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化主要依靠走外延式扩张道路而不是内涵式发展道路,不能充分利用工业活和城市化的积聚效应;(4)政府低价供应土地的政策降低了土地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利用修正的增长要素分析法和1999—200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发现现阶段我国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小,每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增长1倍只能使得经济增长率提高0.05个百分点左右。因此,政府严格土地管理的政策,并不一定以牺牲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为代价,反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第五章回顾了2002年底开始,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历程和调控的效果,并分析了影响土地政策有效性的原因。第六章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土地政策的调控实践,初步提出了构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完善体系的一些政策建议。
二、在治理整顿中改进与加强物资流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治理整顿中改进与加强物资流通(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2)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
(一)“放开”“搞活”阶段 |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
(二)三次风波 |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
第八章 结语 |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
三、几点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
二、着作 |
三、论文 |
四、报刊及档案 |
后记 |
(3)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源自新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对国企变革的要求 |
1.2.2 研究源自军工集团对旗下各企业高管提高企业家素质的需要 |
1.2.3 研究源自加强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 |
1.2.4 研究源自寻求助力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求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实证分析法 |
1.4.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
1.4.5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1.4.6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有企业的性质、目标与社会责任 |
2.1 关于企业的性质与边界 |
2.1.1 西方学者对企业性质与边界的论述 |
2.1.2 马克思对企业性质与边界的阐释 |
2.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性质 |
2.2 国有企业的分类及目标 |
2.2.1 国有企业的分类 |
2.2.2 经济目标与非经济目标 |
2.3 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2.3.1 体现国家意志 |
2.3.2 支撑引领并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2.3.3 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社会政治风险 |
2.4 国有军工企业的性质及特征 |
2.4.1 国有军工企业的性质及地位 |
2.4.2 国有军工企业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概述及发展 |
3.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及意义 |
3.1.1 企业领导体制的内涵 |
3.1.2 领导制度、体制、机制的关系 |
3.1.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作用 |
3.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 |
3.2.1 领导体制的初步探索 |
3.2.2 全面试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3.2.3 领导体制的十年混乱期 |
3.2.4 恢复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
3.2.5 厂长、经理负责制 |
3.2.6 现代企业领导体制探索 |
3.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3.3.1 国际政治与经济竞争挑战军工核心竞争力 |
3.3.2 新时代的安全发展新需求挑战军工国防保障力 |
3.3.3 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挑战军工市场竞争力 |
3.3.4 国企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使军工企业改革进入机遇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当代反思与检视 |
4.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变革反思 |
4.1.1 党、政、工三位一体的权力结构 |
4.1.2 领导体制变革的时代背景 |
4.1.3 领导体制的确立及变革依据 |
4.1.4 领导体制贯彻的原则 |
4.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的利弊分析 |
4.2.1 党政分设领导模式 |
4.2.2 党政“一肩挑”领导模式 |
4.2.3 党政一体化领导模式 |
4.2.4 党政交叉兼职或交流任职 |
4.2.5 总经理负责制和企业委员会制 |
4.2.6 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
4.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当下反思 |
4.3.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成就 |
4.3.2 领导体制改革过程中暴露的现实矛盾 |
4.4 国外典型国家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参考 |
4.4.1 美国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2 俄罗斯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3 日本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式 |
4.4.4 国外典型国家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启示 |
4.5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个案检视 |
4.5.1 红林公司企业概况 |
4.5.2 红林公司领导体制回顾 |
4.5.3 红林公司领导体制现状剖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理论基础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立论依据 |
5.1.1 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为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指明政治方向 |
5.1.2 中国特色的根本经济制度为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确立了所有制格局 |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提供机制框架 |
5.2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理论基点 |
5.2.1 现代企业制度为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提供了选择基础 |
5.2.2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要件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主要基石 |
5.2.3 新时代对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求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行动指南 |
5.2.4 领导体制相关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中的重要指导 |
5.3 组织行为理论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1 组织结构原理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坚持的基本原则 |
5.3.2 群体行为基本原理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注意的基本范式 |
5.3.3 领导力及其相关理论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需考虑的关键因素 |
5.4 领导理论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重要补充 |
5.4.1 领导的本质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力量源泉 |
5.4.2 领导的职能是建构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精神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现实基础 |
6.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基础及差异 |
6.1.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构建基础 |
6.1.2 企业领导体制的差异性比较 |
6.2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法人治理结构 |
6.2.1 公司治理的基本问题 |
6.2.2 企业法人治理的原则 |
6.2.3 法人治理结构框架组成 |
6.2.4 国有军工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现状 |
6.2.5 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 |
6.3 股权多元化为国有军工企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
6.3.1 股权结构思考 |
6.3.2 我国企业的股权构成 |
6.3.3 国有军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
6.3.4 股权多元化对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影响 |
6.3.5 股权多元化改革对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要求 |
6.3.6 国有军工企业的改制上市 |
6.4 党的领导是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政治核心 |
6.4.1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军工企业的独特优势 |
6.4.2 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建工作要求 |
6.4.3 党组织在现代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定位 |
6.4.4 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军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理念及方略 |
7.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应当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
7.1.1 产权与政权的关系 |
7.1.2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
7.1.3 规范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关系 |
7.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价值标准 |
7.2.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基本原则 |
7.2.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检验标准 |
7.2.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的责任目标 |
7.2.4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改革目标 |
7.3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建构层次 |
7.3.1 国有军工企业治理结构层面 |
7.3.2 企业运行机制层面 |
7.4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机理 |
7.4.1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维度和方向 |
7.4.2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建构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建构 |
8.1 股份制国有军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8.1.1 股东 |
8.1.2 经营层 |
8.1.3 企业职工 |
8.1.4 用户(部队或厂所) |
8.1.5 供应商 |
8.1.6 债权人 |
8.1.7 政府 |
8.2 “新三会”、“老三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
8.2.1 “新三会”与“老三会”的关系 |
8.2.2 “新三会”、“老三会”与企业利益相关者 |
8.3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现实特色 |
8.3.1 党组织在国有军工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
8.3.2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 |
8.3.3 法人代理的信托责任 |
8.4 “六会七方”领导机构设置的科学组合 |
8.4.1 主次型机构设置 |
8.4.2 参与型机构设置 |
8.4.3 兼职型机构设置 |
8.4.4 复合型机构设置 |
8.5 侧重于利益相关方的领导体制组合 |
8.5.1 识别军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 |
8.5.2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事权路径 |
8.5.3 侧重于利益相关方的领导体制组合模式 |
8.6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及应用 |
8.6.1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权力结构 |
8.6.2 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的建构模型及解读 |
8.6.3 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模型的具体应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学习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
(4)《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研究(1977-199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建国后《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的发展历程 |
一、“读者来信”专栏的起源 |
(一) 建国前报刊“读者来信”专栏的设立 |
(二)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的起源 |
二、建国后《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的发展历程 |
(一) 探索时期:1949~1956年 |
(二) 曲折发展时期:1957~1976年 |
(三) 恢复与改革时期:1977年至今 |
第三章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分析(1977~1992) |
一、《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总览 |
(一) 专栏信件数量变化趋势 |
(二) 专栏来信数量波动分析 |
二、专栏信件态度类型分析 |
(一) 批评建议类信件占比最高 |
(二) 政府单位作者身份比重最大 |
三、专栏信件内容分析 |
(一) 党政主题成为读者批评的主体 |
(二) 社会主题成为读者关心的重点 |
(三) 经济工商业成为读者关注的热点 |
四、专栏子栏目分析 |
(一) 专栏政治宣传的代表:“专题”、“新风集” |
(二) 专栏舆论监督的代表:“批评以后”、“毖后录” |
第四章 《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的功能 |
一、《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的政治传播功能 |
(一) 宣传国家的路线、方针与政策,引领改革开放 |
(二) 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 |
二、《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的舆论监督功能 |
(一) 保障人民舆论监督的权利 |
(二) 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 |
(三) 监督领导干部,批评违法行为 |
(四) 保障人民权利,维护群众路线 |
三、《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的政治参与功能 |
(一) 以关注个体权益为中心的政治参与 |
(二) 促进民主发展,维护主人翁地位 |
(三) 推进政治体制规范化,缓解社会矛盾 |
四、《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的局限 |
(一) 专栏所刊登的来信数量有限且内容受到过滤 |
(二) 欠缺法律约束力且效果有限 |
第五章 结语 |
一、主流价值的宣传 |
二、有效的政治社会化 |
三、建构党群良性互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及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研究综述及本研究视角 |
第一节 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文献综述 |
第二节 测度区域一体化程度:边界效应、贸易成本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文献综述 |
第四节 关于穗港澳增长三角的文献综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穗港澳次区域合作的国际经济生产关系基础 |
第一节 “温特尔主义”生产模式 |
第二节 “温特尔主义”国际分工模式的条件及特点 |
第三节 “温特尔主义”:增长三角合作模式的国际生产关系基础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空间经济结构动态优化互补 |
第一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空间地理范围 |
第二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空间经济联动“前店后厂”跨境生产体系形成 |
第三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优势互补“前店后厂”跨境生产一体化意义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衡量标准 |
第二节 入世前穗港澳增长三角“前店”港澳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入世前穗港澳增长三角“后厂”地区外向型经济形成与发展 |
第四节 CEPA制度化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
第五节 CEPA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促进港澳经济发展 |
第六节 CEPA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促进内地经济发展 |
第七节 新阶段穗港澳增长三角模式积淀问题凸显出来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经济效应运行机理分析、实证检验 |
第一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收敛性实证检验 |
第二节 基于引力模型穗港澳增长三角边界效应转变实证研究 |
第三节 区位熵测度穗港澳增长三角合作下“后厂”地区产业集聚 |
第四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合作与“后厂”地区经济发展关系实证检验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基于贸易成本测度对穗港澳增长三角效应再认识 |
第一节 贸易成本 |
第二节 穗港澳增长模式下贸易成本测度 |
第三节 贸易成本走势分析解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征、经验总结 |
第一节 国际上典型跨境次区域经济合作 |
第二节 “温特尔”国际分工背景下穗港澳增长三角的特征 |
第三节 穗港澳增长三角国别特色经验总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中文书籍参考文献 |
中文论文参考文献 |
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6)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监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2章 企业效能监察相关理论 |
2.1 企业效能监察内容 |
2.2 企业效能监察学科依据 |
2.2.1 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
2.2.2 风险管理 |
2.2.3 内部控制 |
2.2.4 审计技术与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监察现状 |
3.1 内蒙古送变电公司简介 |
3.2 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监察的实践 |
3.3 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监察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效能监察管理体系构建 |
4.1 效能监察工作体系构建思想 |
4.2 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监察管理体系建设 |
4.2.1 效能监察总则 |
4.2.2 文件与记录控制 |
4.2.3 效能监察的组织领导 |
4.2.4 效能监察的范围和内容 |
4.2.5 效能监察的方法和程序 |
4.2.6 效能监察的奖惩 |
4.2.7 效能监察项目的评比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效能监察流程设计 |
5.1 选题立项 |
5.2 组织实施 |
5.2.1 实施准备 |
5.2.2 监察实施 |
5.3 提交报告 |
5.4 督促落实 |
5.5 成果核定 |
5.6 立卷归档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效能监察管理实施建议 |
6.1 提高认识和加强学习 |
6.2 重视选题立项工作 |
6.3 健全效能监察工作机制 |
6.4 注重效能监察的实施与落实 |
6.5 建立重点工作流程管理监察制度 |
6.6 群众监督制度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论文摘要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二、关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的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与史料依据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新疆工业的资源基础和历史起点 |
一、新疆工业开发的经济地理条件 |
二、新疆工业开发的资源优势 |
三、近代新疆工业的发轫 |
第二章 20世纪50—70年代的新疆工业 |
一、新疆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与手工业的变化(1950—1957年) |
二、新疆工业的曲折发展(1958—1977年) |
第三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疆工业(1978年至今) |
一、新疆国有工业企业管理体制的变革 |
二、新疆工业经济的发展 |
三、新疆非国有工业经济的发展 |
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制的恢复以及兵团工业的发展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的工业布局与结构 |
一、新疆工业布局的演变 |
二、新疆工业结构的转化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现代工业发轫于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大生产运动 |
二、政府主导的、嵌入式工业开发方式 |
三、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重工业结构 |
四、"内向型"部门占多数的工业部门结构 |
五、区域内发展不均衡的工业布局 |
六、"三分天下"的工业格局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成效 |
一、新疆工业经济规模的增长 |
二、新疆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
三、新疆的工业化水平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新疆工业基础薄弱 |
二、以初级产品为主的新疆工业 |
三、新疆工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 |
四、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制约 |
五、新疆民营经济力量薄弱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的反思与借鉴 |
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发展模式的演化 |
二、现代工业的崛起和传统手工业的嬗变 |
三、政府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四、市场对新疆工业发展的影响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新农村建设概述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基础 |
2.1 农村发展理论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 生态补偿理论 |
2.5 和谐发展理论 |
2.6 生态经济理论 |
3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研究 |
3.1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的机理分析 |
3.1.1 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
3.1.2 能够带动农村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产生 |
3.1.3 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环保资金与环保设备 |
3.1.4 能够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
3.1.5 能够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
3.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 |
3.2.1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的长期成本 |
3.2.2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保证经济发展需要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3.2.3 保护生态环境存在正的外部效用 |
3.2.4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
3.2.5 保护生态环境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
3.3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障碍分析 |
3.3.1 经济方面的障碍 |
3.3.2 制度政策方面的障碍 |
3.3.3 思想意识方面的障碍 |
3.3.4 法律方面的障碍 |
3.4 新农村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博弈分析 |
3.4.1 企业与政府博弈 |
3.4.2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博弈 |
3.4.3 新建企业与原有企业间博弈 |
3.4.4 企业与公众的博弈关系 |
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分析 |
4.1 生态经济价值分析 |
4.1.1 生态经济 |
4.1.2 生态价值理论 |
4.1.3 能值价值理论 |
4.1.4 绿色GDP理论 |
4.1.5 生态足迹理论(EF) |
4.1.6 生态价值评估方法 |
4.2 农民经济发展的观念 |
4.2.1 农民观念分类 |
4.2.2 当前农民经济发展观念现状 |
4.2.3 影响农民经济观念的因素 |
4.2.4 农民要转变的经济观念 |
4.3 生态破坏的现实后果分析 |
4.3.1 我国农村生态破坏现状 |
4.3.2 生态破坏的后果 |
4.4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思想观念的形成 |
5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论模式研究 |
5.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形态研究 |
5.1.1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内涵 |
5.1.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主要特点 |
5.1.3 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模式分析 |
5.1.4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衡量 |
5.2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产业形态研究 |
5.2.1 产业形态内涵、特点及意义 |
5.2.2 生态农业 |
5.2.3 生态型工业 |
5.2.4 生态旅游业 |
5.3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产组织形态研究 |
5.3.1 农业生产组织形态对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作用 |
5.3.2 我国现行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 |
5.3.3 新兴的农业组织形态 |
5.3.4 分包制 |
5.3.5 专业合作组织 |
5.3.6 社区合作组织 |
5.3.7 股份合作组织 |
5.4 小结 |
6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模式设计 |
6.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1.1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的总体分析 |
6.1.2 工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协调的问题 |
6.1.3 协调模式解决方法 |
6.1.4 小结 |
6.2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2.1 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问题 |
6.2.2 策略和措施 |
6.2.3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2.4 小结 |
6.3 畜牧养殖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3.1 发展畜牧养殖业需要的条件 |
6.3.2 畜牧养殖产业化急需解决的问题 |
6.3.3 协调模式设计 |
6.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4.1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要具备的条件 |
6.4.2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模式 |
6.4.3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
6.4.4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 |
6.4.5 休闲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5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5.1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发展目标及条件 |
6.5.2 农村专业市场——农村商贸流通的传统形式 |
6.5.3 农村专业市场对环境的影响 |
6.5.4 商贸流通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设计 |
6.6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模式 |
6.6.1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中函需解决的问题 |
6.6.2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总体方针 |
6.6.3 旅游型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协调的具体措施 |
7 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对策研究 |
7.1 经济对策 |
7.1.1 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7.1.2 经济发展目标由单一目标型向综合目标型转变 |
7.1.3 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目标与衡量发展水平的尺度 |
7.1.4 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 |
7.1.5 推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
7.1.6 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
7.1.7 加速经济生态示范区建设和推广 |
7.1.8 增加资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 |
7.1.9 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力度 |
7.1.10 建立反映生态环境状态的价格体系 |
7.1.11 提供优惠的财政政策 |
7.1.12 运用消费政策引导社会的绿色消费倾向 |
7.1.13 建立健全资源与环境生态补偿机制 |
7.1.14 资源和产品定价策略 |
7.2 环境对策 |
7.2.1 加强环境管理 |
7.2.2 环境保护市场化 |
7.2.3 大力推行环境规划和建设 |
7.2.4 积极引用环境安全预测、预警、预报技术 |
7.2.5 加强生态技术创新和推广 |
7.2.6 强化环保目标责任管理 |
7.2.7 征收环境税 |
7.2.8 控制农业自身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
7.2.9 加强对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的监督治理 |
7.3 社会对策 |
7.3.1 加强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建设 |
7.3.2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
7.3.3 建立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 |
7.3.4 明确政府的生态责任 |
7.3.5 把生态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
7.3.6 防灾减灾的战略与对策 |
7.3.7 推进科技进步,建立人才支持体系 |
7.3.8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广新技术 |
7.3.9 强化宣传教育,依靠公众参与 |
7.3.10 加强法制建设与宏观调控机制 |
7.3.11 加强国际、区际合作 |
7.4 资源对策 |
7.4.1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和管理 |
7.4.2 从对自然资源的单纯消耗向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相统一的资源发展战略转变 |
7.4.3 开展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资源利用的科学化和环境保护的最佳化 |
7.4.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
7.4.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
7.5 法律制度保障 |
7.6 本章小结 |
8 实例研究——以苏北新农村建设为例 |
8.1 苏北概况 |
8.2 苏北新农村建设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
8.2.1 苏北地区经济发展问题 |
8.2.2 苏北地区“三农”问题现状 |
8.2.3 苏北农村现状分析 |
8.2.4 苏北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 |
8.3 苏北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
8.4 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实例——邳州大蒜产业 |
8.4.1 邳州简介 |
4.4.2 邳州大蒜产业 |
4.4.3 邳州生态环境保护举措——“一池三改” |
8.4.4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8.4.5 邳州特色型新农村建设将来要注意的问题 |
8.4.6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协调模式 |
8.4.7 邳州市特色大蒜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保证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 ——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明(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命题的提出 |
1.1.1 宏观调控面临的新形势 |
1.1.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这一新命题的提出 |
1.2 有关的概念与定义 |
1.2.1 土地 |
1.2.2 土地政策 |
1.2.3 宏观调控 |
1.3 相关理论的回顾与评论 |
1.3.1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
1.3.2 新古典土地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1.3.3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 |
1.4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我国土地制度与土地市场发展述评 |
2.1 我国现行的土地所有制度 |
2.1.1 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 |
2.1.2 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制 |
2.1.3 土地征收与土地所有权的变动 |
2.2 我国现行的土地使用制度 |
2.2.1 农村土地的使用制度 |
2.2.2 城市土地的使用制度 |
2.3 我国现行的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
2.3.1 我国土地利用计划体系的构成 |
2.3.2 我国土地利用计划的管理 |
2.4 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现状 |
2.4.1 土地储备制度 |
2.4.2 土地一级市场 |
2.4.3 土地二级市场 |
2.5 简要结论 |
3 土地供应、投资增长与经济波动 |
3.1 经济波动与投资增长 |
3.1.1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事实 |
3.1.2 投资增长与经济周期:投资波动是引起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 |
3.2 土地供应与投资增长:理论说明 |
3.2.1 投资理论的回顾与述评 |
3.2.2 土地供应是解释投资增长的重要变量 |
3.3 土地供应与投资增长: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3.3.1 模型设定 |
3.3.2 数据说明 |
3.3.3 实证结果 |
3.3.4 进一步分析 |
3.4 简要结论 |
4 土地供应、资本存量与经济增长 |
4.1 土地供应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4.1.1 需求决定供给还是供给决定需求 |
4.1.2 投资的需求效应与供给效应 |
4.1.3 土地供应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4.2 资本产出效率的衡量:资本-产出比率 |
4.2.1 我国省际资本存量的估计:1999-2005年 |
4.2.2 资本产出效率的降低: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事实 |
4.3 土地供应与资本产出效率 |
4.3.1 土地供应扩张与投资增幅过快 |
4.3.2 土地供应扩张与投资结构失衡 |
4.3.3 土地廉价供应导致土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 |
4.3.4 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4.4 土地供应与经济增长 |
4.4.1 国内相关研究的述评 |
4.4.2 方法与模型 |
4.4.3 数据说明 |
4.4.4 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
4.5 简要结论 |
5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述评 |
5.1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践历程 |
5.1.1 2002年底至2003年底 |
5.1.2 2003年底到2005年初 |
5.1.3 2005年初到2006年底. |
5.2 我国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效果分析 |
5.2.1 土地政策的落实情况 |
5.2.2 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 |
5.3 影响我国土地政策有效性的原因 |
5.3.1 土地制度和土地市场发展的内在缺陷 |
5.3.2 对经济高增长率的盲目崇拜和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清 |
5.3.3 土地政策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 |
5.3.4 国土资源部的权威性和主动性不足 |
6 构建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完善体系 |
6.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总体框架 |
6.1.1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 |
6.1.2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操作工具 |
6.1.3 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实施主体 |
6.2 土地政策的中介指标和传导机制 |
6.2.1 土地政策的中介指标 |
6.2.2 土地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时滞 |
6.3 增强土地政策的有效性 |
6.3.1 加强土地管理和统计工作 |
6.3.2 加强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
6.3.3 加强与其他宏观政策的配合 |
文中相关附表 |
附表3-1:1999-2005年中国省际固定资产投资测算(亿人民币,2000年价格) |
附表3-2:1999-2005年中国省际居民点及工矿企业用地(万公顷) |
附表4-1:1999-2005年中国省际物资资本存量估计(亿人民币,2000年价格) |
附表4-2:1999-2005年中国省际资本-产出比率测算 |
附表4-3:1999-2005年中国省际GDP数据(亿人民币,2000年价格) |
附表4-4:1999-2005年中国省际人力资本存量估算(万人×平均受教育年龄) |
附表4-6:1999-2005年中国省际农业用地数量(万公顷) |
附表4-6:1999-2005年中国省际建设用地数量(万公顷) |
附表5-1:2003-2006年我国主要的土地调控政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四、在治理整顿中改进与加强物资流通(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中国特色国有军工企业领导体制研究 ——基于企业内部权力结构视角[D]. 王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4]《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专栏研究(1977-1992)[D]. 高鹏远. 南京大学, 2016(10)
- [5]穗港澳增长三角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康学芹.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6]内蒙古送变电公司效能监察管理研究[D]. 丁雅娟.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 [7]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疆工业变迁研究[D]. 王利中. 西北大学, 2010(09)
- [8]试论体制改革卷(编、章)的编写[J]. 沈永青. 广西地方志, 2008(05)
- [9]新农村建设中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模式研究[D]. 冯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8(07)
- [10]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绩效研究 ——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明[D]. 尹锋. 复旦大学,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