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论文文献综述)
孙磊[1](2022)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三重逻辑》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动民族工作取得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理论逻辑、时代逻辑、价值逻辑的有机统一。从理论逻辑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时代逻辑看,它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关系中回答民族工作时代命题。从价值逻辑看,它是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同。在今后的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工作实践中,要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认知和把握。
采守宽[2](2021)在《紧抱民族团结石榴籽 共圆中华民族复兴梦》文中提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民族地区广大有志青年成长的摇篮,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育人全过程,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全面加强"红色、明德、法治、书香、匠心"职院建设,打牢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思想基础。
殷洁,王振宪,衣翠翠[3](2021)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中医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文中认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研究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新时代中医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玉,冀录[4](2021)在《高校抗“疫”志愿者的价值引领与实践培育》文中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病毒肆虐,在这场全民抗"疫"战争中,涌现出一批高校抗"疫"志愿者。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呈现出时代性、融合性、创新性、发展性和共情性的内质特征。高校抗"疫"志愿者展现出凝聚家国情怀自豪感、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现代化治理效能、践行核心价值观理念和培育人类共同体意识的当代价值。但是,高校抗"疫"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也要面对内部和外在的现实挑战。为此,提出有效的培育路途有助于高校抗"疫"志愿者积极应对现实挑战,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助益于抗"疫"工作有效开展。
崔悦[5](2021)在《栖居的形式——当代锡伯族诗歌的空间诗学观照》文中认为"空间转向"是20世纪的重要文化事件之一,从空间角度观照当代锡伯族诗歌创作,不仅可以解释其代表性意象的生成背景,还可以探寻意象的深层内涵和现实意义。作为当代锡伯族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幸福空间"意象,"牛录""山河"和"国家"聚合了锡伯族人深厚的族群情感和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在上述三种意象的相互参照中,当代锡伯族诗歌为逗留于物的当代人建构了一个诗意的栖居空间。
蔡志强,陈梦琳[6](2021)在《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文中研究说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结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百年奋斗的主题。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的"两个确立",总结的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是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遵循。新时代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全民族共识,面对艰难险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以严密组织、严明纪律和成熟定型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引领社会创造,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实现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目标任务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刘子成[7](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国家的国魂。爱国主义精神是调节个人与民族、个人与国家关系的一项政治原则、道德规范,同时它也是一种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梦是我们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作为担当历史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主体,让他们在坚定的爱国信念下不断奋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此为着力点,共从五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介绍了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内涵和特征,分别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第二部分研究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的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的内生动力;爱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战胜困难的壮丽旗帜。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现状。调研现状分为成就和问题两个部分。成就方面包括:大学生的爱国认知越发理性、高涨和自觉,载体越来越丰富,内容越来越系统。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教育的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形式缺乏创新性、制度缺乏系统性。究其原因,主要有:第一,全球化冲击爱国主义。它动摇了国家主权的神圣性,淡化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弱化了民族国家意识。第二,多种错误思潮削弱爱国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民族虚无主义动摇了爱国主义的历史根基;文化保守主义冲击了爱国主义的认同根基。第三,新媒体时代淡化爱国主义精神。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碎片化影响爱国主义信息监管防范;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和匿名性影响爱国言行文明。第四部分研究了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的鲜明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要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精神的着力之处在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新时代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提振民族精神的内在需要,是凝聚奋斗力量的客观需要,是战胜重大风险的现实需要。第五部分主要从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先导、依托载体平台、加强制度建设三个方面研究了新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的践行爱国主义精神。这些路径包括:第一,必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先导,包括: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学校关键作用,完善和优化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模式;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奠定和夯实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根基;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营造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氛围。第二,必须要依托载体平台。包括:做好重要人物纪念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通过重大爱国主义事件,强化爱国主义精神;利用重要纪念日有效载体,坚定爱国主义信念;发挥主旋律电影引导作用,弘扬爱国主义旋律。第三,必须要加强制度政策的建设。包括:加快法治建设进程,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制度保障。贯彻落实方针政策,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提供纲领指导。注重制定相关规章,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实践遵循。
邱尹[8](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培育具有浓厚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是应对世界百年变局风险挑战的应然体现,是事关能否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本研究基于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时代价值出发,以家国情怀的内涵阐释为理论基础,以大学生家国情怀现状实证调查和权威数据考察为实践基础,落脚于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策略研究。一方面从学理上把握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从实践对策层面给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提供思路及建议。本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对家国情怀培育的理论内涵、结构要素、理论资源以及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现状进行理论构建和现实探索。以家国情怀中的家、国家、世界为分析框架,探索当代大学生在家国结构、家国关系、家国认同、国际视野等维度的知情意行状态,为家国情怀培育实效性提供精准策略。为了更详实地探讨大学生家国情怀现状,本研究分别从问卷调查、案例分析进行多层次多角度深入考察。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体现出了勇往直前、不畏困难和敢于担当的强烈家国情怀,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群体强烈的家国情怀。同时在问卷调查和一些个案中也发现少部分大学生在家国关系、家国认同方面的认知意识有待加强。首先,大学生的家教、家风习得主要依靠家长口头零散教育为主,严格的家风习惯养成还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历史沉淀。其次,大学生家国认同有待于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大学生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等方面的认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方面还有待提高和深化。再次,大学生在面对开放的世界格局时,需要更好地处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家国情怀与人类关怀的关系。最后,涉及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的国际视野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给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更为便利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大学生不论是站在国内还是走出国门都获得了更多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大学生在接触西方文化中,可以更方便快捷地了解西方文化并获得更全面的国际视野,但国际视野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我国在校大学生实际上获得国际交流合作机会的人数整体上还是小部分,一些大学生在对待中西方文化上,倾向于西方文化认同的同时对本民族国家的传统文化认知度却在下降,部分大学生在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历史认知中还存在认识不全不深不足的地方,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生成发展。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在家国情怀方面的表现以及问题呈现,需要按照家国情怀培育的目标和原则来探讨创新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方法、形式、载体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必须扎根于中国大地,要充分体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性原则;要根据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实际状况,坚持注重理论培育和实践养成相统一的知行合一性原则;坚持培育的生动性原则,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新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也要坚持开放性原则。在坚持培育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根本目标、具体目标和发展目标。在具体培育路径上丰富培育形式,有效利用家庭、学校、社会载体和国际交流平台促进立体化育人模式发展,同时注重网络空间建设实现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家国情怀培育的有机统一。而完成这一系列工作,没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过硬的思政工作队伍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还要在原有人才队伍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不断实现创新。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要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高度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家国情怀重要论述思想为方法论指导,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家国文化为基础,使大学生达到政治强、情怀深、人格正、视野广的目标。站在“两个大局”历史方位看待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需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优秀家风涵养为基础、以四史教育为内容、以国际视野为背景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家国情怀培育内容,不断实现家国情怀培育策略在内容与形式、方法与路径方面实现创新发展。
章文,訾谦,尕玛多吉[9](2021)在《让壮美信念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辉》文中认为拉萨河畔,一座高大纪念碑掩映在苍松翠柏中,碑上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着“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这座有形的丰碑背后,是无形的精神丰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60多年前,十几万名各族筑路军民战天斗地、勇?
韩涛,修悦[10](2021)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隐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运用概念隐喻理论,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中的23篇讲话为例,归纳和总结其中的概念隐喻,探讨了隐喻在政治话语中的作用。研究发现:1.这23篇讲话共出现隐喻用法748处、隐喻类型12种。2.战争、旅程和建筑是所有类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三类隐喻。3."补钙""软骨病"等隐喻表达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三重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赓续与发展 |
(二)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继承与发展 |
(三)对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吸纳与升华 |
三、时代逻辑: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的互动关系中回答民族工作时代命题 |
(一)应时代之变:从历史和现实的时空架构中把准民族工作的时代脉搏 |
(二)发时代之声: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中回答民族工作的时代命题 |
(三)顺时代之势:从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互动中指明民族工作的时代方向 |
四、价值逻辑: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协同 |
(一)以维护国家统一为最高利益 |
(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根本目标 |
(三)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 |
五、结语 |
(2)紧抱民族团结石榴籽 共圆中华民族复兴梦(论文提纲范文)
一、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 |
二、坚决扛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责任使命 |
(一)立足培根铸魂,培育时代新人。 |
(二)强化组织基础,夯实就创工作。 |
(三)加强宣传教育,打牢思想基础。 |
(四)找准重点抓手,拉进情感距离。 |
三、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目标 |
(一)坚实思想引领基本原则,推动“红色职院”建设。 |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要求,推动“明德职院”建设。 |
(三)贯彻依法治校工作理念,推动“法治职院”建设。 |
(四)坚持文化熏陶重要途径,推进“书香职院”建设。 |
(五)加强实践育成关键举措,推进“匠心职院”建设。 |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中医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医院校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
2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意义 |
3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运用的思路 |
3.1 坚持实事求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 |
3.2 坚持群众路线,引导青年学生奔赴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3.3 坚持独立自主,引导青年学生要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
4 结语 |
(4)高校抗“疫”志愿者的价值引领与实践培育(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高校抗“疫”志愿者的内质特征 |
1.1 时代性:国家期许与使命担当时代鲜明 |
1.2 融合性: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紧密融合 |
1.3 创新性:志愿领域与服务形式丰富创新 |
1.4 发展性:服务意识与团队组建发展进步 |
1.5 共情性: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深入共情 |
2 高校抗“疫”志愿者的当代价值 |
2.1 淬炼担当,凝聚家国情怀自豪感 |
2.2 传承文化,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 |
2.3 联动合作,提升现代化治理效能 |
2.4 倡导道德,践行核心价值观理念 |
2.5 消除壁垒,培育人类共同体意识 |
3 高校抗“疫”志愿者的现实挑战 |
3.1 内在挑战 |
3.1.1 亲友担心牵绊,缺乏鼓励引导 |
3.1.2 缺少应急专业知识与应急经验 |
3.1.3 缺乏实践经验,沟通能力有限 |
3.2 外在挑战 |
3.2.1 缺乏保障保险机制 |
3.2.2 缺乏长效激励机制 |
3.2.3 缺乏信息协调机制 |
4 高校抗“疫”志愿者的实践提升 |
4.1 积极鼓励,创造丰富实践机会 |
4.2 强化培训,提升应急知识技能 |
4.3 适度引导,尊重志愿发挥专长 |
4.4 维护权益,健全安全保障体系 |
4.5 多元协作,构建长效激励机制 |
4.6 整合资源,搭建信息协同平台 |
(5)栖居的形式——当代锡伯族诗歌的空间诗学观照(论文提纲范文)
一、安放身心的“地方”——牛录 |
二、民族精神之寄托——山河 |
三、 民族认同之归属——国家 |
(6)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内涵与思想渊源 |
1.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了人类文明进步全新的内涵 |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彰显了党领导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价值 |
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 |
4.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理论渊源 |
二、党的百年奋斗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脉络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社会条件 |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
三、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思考 |
1.有效落实《决议》精神,不断增强思想武装的实效性 |
2.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确保党始终拥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能力 |
3.严明铁的纪律,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
(7)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关于“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
2.关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面临的现实挑战 |
3.关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历程 |
4.关于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提升路径 |
(二)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研究的展望 |
1.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理论性研究 |
2.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实践性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
1.1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相关概念 |
1.1.1 爱国主义 |
1.1.2 爱国主义精神 |
1.1.3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
1.2 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基本特征 |
1.2.1 爱国情感和理性爱国相统一 |
1.2.2 爱国认知和行动自觉相统一 |
1.2.3 历史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统一 |
1.2.4 立足民族和面向世界相统一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思想渊源 |
2.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
2.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家国观 |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 |
2.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
2.2.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爱国思想 |
2.2.2 列宁关于爱国主义的思想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思想 |
2.3.1 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思想(1921 年--1978 年) |
2.3.2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爱国思想(1978 年--2012 年)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现状 |
3.1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现状调查分析 |
3.1.1 调研的基本情况概述 |
3.1.2 调查问卷分析及结论 |
3.2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成效显着 |
3.2.1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热情越发高涨理性也更自觉 |
3.2.2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载体越发丰富 |
3.2.3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内容越发系统 |
3.3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存在不足 |
3.3.1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不足 |
3.3.2 培育形式的创新性不够 |
3.3.3 部分大学生积极性不高 |
3.4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经济全球化冲击了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
3.4.2 历史虚无主义削弱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
3.4.3 新媒体时代淡化了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价值 |
4.1 培育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内容 |
4.1.1 精神内核: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4.1.2 本质特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
4.1.3 鲜明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4.1.4 着力之处: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之间团结 |
4.2 新时代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价值 |
4.2.1 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提振民族精神的内在需要 |
4.2.2 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奋斗力量的客观需要 |
4.2.3 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战胜重大风险的现实需要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主要路径 |
5.1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先导 |
5.1.1 发挥政府统筹作用,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
5.1.2 发挥家庭基础作用,奠定和夯实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根基 |
5.1.3 发挥学校关键作用,完善和优化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模式 |
5.1.4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营造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氛围 |
5.2 依托重要的平台载体 |
5.2.1 做好重要人物纪念活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5.2.2 通过重大爱国主义事件,强化爱国主义精神 |
5.2.3 利用重要纪念日等载体,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
5.2.4 发挥主旋律电影的引导,弘扬爱国主义旋律 |
5.3 加强制度政策的建设 |
5.3.1 加强法治建设,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根本保障 |
5.3.2 完善方针政策,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提供纲领指导 |
5.3.3 制定规章制度,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实践遵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问卷调研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五、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家国情怀及其培育 |
第一节 家国结构关系的历史发展 |
一、近代以前的家国结构关系 |
二、近代以来的家国结构关系转变和发展概述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家国结构关系的历史性发展和转化 |
第二节 家国情怀的内涵 |
一、家国情怀的含义 |
二、家国情怀的构成要素 |
三、家国情怀的特征 |
四、家国情怀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阐释 |
一、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特性 |
二、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内涵 |
第二章 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指导思想及理论资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家国情怀培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家国关系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
第二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家国情怀培育的指导思想 |
一、家风建设是家国情怀培育的基础 |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家国情怀培育的最高目标追求 |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家国情怀培育的内在要求 |
四、家国情怀培育要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视野 |
五、爱国主义教育是家国情怀培育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与途径 |
第三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家国情怀培育的文化底蕴 |
一、中华优秀传统家国文化思想 |
二、传统家国思想对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意义 |
第四节 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及相关知识借鉴 |
一、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用 |
二、心理学中的心理认同理论借鉴 |
三、政治学中的政治认同理论借鉴 |
四、社会学中的共同体思想借鉴 |
第三章 当下大学生家国情怀现状的实证调查与案例剖析 |
第一节 大学生家国情怀现状考察 |
一、调查总体概况 |
二、调查基本结论与值得关注的问题 |
第二节 大学生家国情怀典型案例剖析 |
一、大学生强烈家国情怀个案剖析 |
二、大学生家国情怀扭曲个案剖析 |
第四章 提升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实效性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的结构性矛盾及其影响 |
一、经济全球化悖论阻碍大学生家国认同和国际理解 |
二、多样化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和选择 |
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性影响 |
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发展不平衡矛盾 |
二、不同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可能造成的视野落差 |
第三节 社会转型发展造成的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冲突 |
一、价值观转换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
二、价值观张力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
第四节 大学生知行转化能力方面的缺失与不足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和转化力不足 |
二、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政治实践力不尽匹配 |
第五章 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目标与原则 |
第一节 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目标 |
一、根本性目标 |
二、具体性目标 |
三、发展性目标 |
第二节 强化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原则 |
一、政治性原则 |
二、知行合一性原则 |
三、生动性原则 |
四、开放性原则 |
第六章 提升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实效性的基本策略 |
第一节 创新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方式方法 |
一、创新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方法 |
二、丰富和发展家国情怀培育的内涵和外延 |
三、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着力点 |
第二节 有效利用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载体 |
一、学校载体:夯实思政课主渠道关键作用 |
二、家庭和社会载体:加强优良家风建设和社会风气建设 |
三、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国际视野 |
第三节 注重发挥网络空间在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中的作用 |
一、从网络空间走向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二、网络空间复杂意识形态影响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 |
三、网络空间家国情怀培育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
第四节 加强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人才队伍建设 |
一、完善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
二、创新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人才队伍工作职能 |
结语 |
附录 大学生家国情怀现状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让壮美信念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辉(论文提纲范文)
1.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
2.顽强拼搏 甘当路石 |
3.军民一家 民族团结 |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论背景与相关研究 |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
三、结果与分析 |
四、结语 |
四、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三重逻辑[J]. 孙磊.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2(01)
- [2]紧抱民族团结石榴籽 共圆中华民族复兴梦[J]. 采守宽. 西藏教育, 2021(12)
- [3]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在中医院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运用[J]. 殷洁,王振宪,衣翠翠. 卫生职业教育, 2021(24)
- [4]高校抗“疫”志愿者的价值引领与实践培育[J]. 王玉,冀录.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1(12)
- [5]栖居的形式——当代锡伯族诗歌的空间诗学观照[J]. 崔悦.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1(06)
- [6]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J]. 蔡志强,陈梦琳. 思想理论教育, 2021(12)
- [7]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研究[D]. 刘子成. 山西大学, 2021
- [8]新时代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D]. 邱尹.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9]让壮美信念在雪域高原熠熠生辉[N]. 章文,訾谦,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 2021
-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隐喻研究[J]. 韩涛,修悦. 汉字文化, 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