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肯减少县城读者借阅也要坚持送书下乡(论文文献综述)
赵春花[1](2021)在《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则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重要衡量指标。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政府或社会组织向人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正在对这项公共文化服务产生深刻影响,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通过网站、手机APP、便携式阅读器轻而易举地而且是跨越物理空间地进行阅读,获取知识信息。公共图书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优化服务,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于广大读者,既是应对挑战的必然要求,又是其发展绕不开的一个时代课题。本文把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作为切入点,选取云南西部县份——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为研究样本,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对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服务优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研究了新公共服务理论等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理论基础;其次收集了国家及云南省关于公共图书馆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权威资料以及洱源县图书馆的相关资料,回顾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并采用基于Lib QUAL+TM模型的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洱源县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找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在服务上存在问题及原因,然后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提出了洱源县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对策。通过研究发现,近年来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上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但在提供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上还存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政府“掌舵”式提供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受限;二是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管理者主观服务意愿不强烈;三是忽视了公民权益保障,需求表达不足;四是责任意识不强,考核评价缺位。针对于此,应采取的优化措施有:一是由“掌舵”到服务,优化内部管理;二是突出战略性地思考,优化发展思路;三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项目;四是强化责任意识,优化考核评估。洱源县公共图书馆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地在服务中学习服务,才能发挥出应有作用和价值,满足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拥有一席之地。
张燕松[2](2020)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林州市Y镇为例》文中认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关键期,经济体制、利益格局、社会体系都在发生着深刻变革。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在不断在增强。然而,由于诸多现实因素,城乡发展水平并不均衡。人口城镇化水平加快,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入,政府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了城市,而对农村地区的投入远远比不上城市,客观上造成了城乡之间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差异越来越大。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也正在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但是,整体来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农村地区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比较薄弱的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依然存在,比如供给主体比较单一、供给资金投入不足、农民参与度和满意度不高、供给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供给内容与农民实际需求不匹配等,阻碍了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林州市是河南省西北部一个典型的山区县级市,2019年,在河南省百强县排名中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前十。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各项投入,从政策倾斜、资金投入到人才支持、农村地区生活环境、农村人民的生活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显得更加突出。但是单从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情况来看,并不容乐观,也普遍存在着供给水平比较低,供给手段单一,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基础,选取了林州市范围内Y镇41个行政村为例,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实现在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供给路径,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本文综合利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Y镇的供给实践中,提出供给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薄弱,社会化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动力不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匹配、供给方式与供给载体单一四个方面,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理念与认知的偏差,政府职能履行不充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运行不畅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从重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理念,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主体,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供给体制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等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本研究试图探索出符合林州地方实际的优化路径,进而对其他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参考和建议。同时,多角度、多层次的供给研究,对于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任洁[3](2020)在《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农村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情况,其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对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昌乐县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显着的效果,但是距离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归纳法等,借鉴吸收公共服务供给理论、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等,以昌乐县为研究对象,将当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料有效收集,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昌乐县的人文地理、经济文化发展等特点,全方位的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实际,总结出目前存在的如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基础设施陈旧、文化供给贫乏、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进一步探究其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认识缺位、公共文化监管机制不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不明确、区域发展失衡、财政投入不足等。结合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情况,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思想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落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构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体系、加强文化阵地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李冰[4](2020)在《李杭育创作研究 ——以“寻根文学”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八十年代中期的寻根思潮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潮流,关于这场文学潮流三十多年来许多的学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与解读,但是这座文化宝藏依然还有许多未开采的地方。由于寻根潮流本身的复杂与丰富,所以想要真正进入八十年代的文学现场,从具体的作家创作入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李杭育的创作贯穿寻根潮流,一方面如同大多数的寻根派作家,他也是知青出身,另一方面他也是寻根口号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不仅令他成为了知名作家,并且后者让他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大奖,而此后这两篇被当时主流文坛所赞赏的作品,转身成为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二。而1988年左右李杭育逐渐放弃了他的“葛川江”文学世界,开始从寻根转向,这不仅是兴趣的转向,也是他的寻根文学创作遭遇困境之后的挣脱。故本论文主要聚焦于李杭育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后期的创作,试图通过对其创作之旅的解读来透视寻根本身的发展历程。此外,本文还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以李杭育的“葛川江”世界与汪曾祺的作品为例,在对比中大致廓清寻根小说与风俗文化小说的异同。并且还用单独用一章来解读“审美现代性”在李杭育的寻根小说中的展现。
张世定[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赖文君[6](2019)在《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雕子塘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乡村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的精神财富。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民族乡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加强民族乡村文化建设是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是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决胜阶段,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统筹推进民族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本文以乳源瑶族自治县的雕子塘村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民族乡村实际情况,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乳源民族乡村文化建设在文化教育、公共基本设施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乳源的民族乡村文化建设也存在着文化体制机制不完善、文化活动贫乏单调、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力、文化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完善,不断提高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针对民族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思想、体制、经济、社会等方面深入剖析制约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的原因,结合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最新理论,并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围绕着完善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文化活动形式等方面,探索适合民族乡村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路径。
范伟[7](2019)在《抗战动员中的《新中华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第一份延安时期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办刊近4年半,历经了土地革命后期和全面抗战初期。《新中华报》前身是长征后复刊的《红色中华》陕北版,后囿于条件维艰而停刊并入《解放日报》,在中共党报史上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华报》充分发挥中共党报的宣传媒介和政治武器职能,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抗战动员工作。它不仅全面宣传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而且组织、鼓舞、激励、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和一切抗日资源,投入到中国抗日战争中,在陕甘宁边区乃至全国都留下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从简要介绍《新中华报》基本情况破题,全面梳理《新中华报》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进行的抗战动员工作,客观分析《新中华报》在抗战动员中的主要作用和显着特点,科学总结其历史经验和时代局限。其具体内容框架如下:首先,简要介绍《新中华报》基本情况,以了解该报进行抗战动员的背景和条件。《新中华报》的创办,有着其复杂的时代场域、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独特的现实基础。就其时代场域而言,该报有助于唤醒民众的抗战意识以粉碎日寇的文化侵略,有助于引领抗日的进步思想言论以冲破国民党文化专制。就其理论渊源而言,该报赓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报思想和经验。就其现实基础而言,该报得益于陕甘宁边区提供的宽松的政治、文化环境和边区革命知识分子的智力支持。《新中华报》的发展经历了初创和改革两个时期。《新中华报》的初创时期,是指该报从1937年1月29日创刊,一直到1938年12月25日准备改版而暂时休刊为止。初创时期的《新中华报》一般是4开4版的5日刊,每逢重大纪念还有增版。第1版主要发表党的政策主张和国内的重要时事,第2版则专以介绍和分析国际形势为主,第3版报道陕甘宁边区抗战动员和建设现状,第4版为边区民众团体主办的各种副刊和一些会议、人物和节日纪念的特辑、特刊、专刊。《新中华报》的主编是向仲华和徐冰,不少中央、边区和民众团体负责人都在该报上发表过文章或讲话。《新中华报》的改革时期,是指1939年2月7日起出版刷新第1号,至1941年5月15日停刊为止。《新中华报》刷新版改为3日刊,第1版专载党和政府的对于重大问题的立场观点和军队的抗日战绩,第2版报道国际新闻和评论,第3、4版宣传陕甘宁边区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现况。194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停办《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改出《解放日报》。在管理机构上,《新中华报》曾归口中央党报委员会和中央出版发行部领导。1937年重建的党报委员会,主管材料研究和出版发行事务,兼理中央印刷厂。1939年新成立的出版发行部,下设出版、发行、印刷、总务等4个部门,接替负责《新中华报》的出版、印刷和发行工作。在印刷和发行上,中央印刷厂为主的延安四大印刷厂为《新中华报》提供了坚强的印制后援。《新中华报》依赖于新华书店为主,光华书店和西北抗敌书店为补充的发行网络,通过门市销售、邮局寄购和流动贩卖等方式,发行到根据地、沦陷区、大后方和南洋等地。其次,全面梳理《新中华报》在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进行的抗战动员工作,以具体呈现出该报抗战动员的内容。就军事动员而言,抗日战争主要表现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军事力量的角逐和博弈。日本的军事实力虽然远超于中国,但也存在着人力和物力的不足。有鉴于此,《新中华报》积极配合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广泛的军事动员,组织和训练民众武装以加强边区自卫力量,肃清土匪和汉奸以创造巩固的抗战后方,加紧防空防毒教育和建设以保全国防后备力量。就经济动员而言,经济基础决定政治和文化等上层建筑,而经济动员亦是抗战动员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无法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经济动员为抗战动员之第一要务。《新中华报》亦热烈响应这一中心任务,配合党和政府,开展救国公粮运动以充实抗战的粮食供给,发展合作社经济以在经济上组织民众。就政治动员而言,战争实质上是政治的继续,是另一种暴力形式的政治。因此,政治动员是抗战动员的题中应有之义。《新中华报》积极配合边区的政治动员工作,通过民主普选以保证实现彻底的民主政治,加强肃贪反腐以厉行廉洁政治,发展民族统战以共同救亡图存,从而唤醒和调动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动员他们投身到抗战工作之中。就文化动员而言,抗日战争不仅是中日两国间军事力、经济力等硬实力的比拼,而且也是文化软实力的博弈。因此,文化动员是抗战动员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积极配合党和政府,在陕甘宁边区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文化动员,开展学习运动以推高政治文化水准,发展抗战体育以武装手足,推行卫生运动以预防疾病,以期健全边区民众的精神和体魄,应对艰苦的持久抗战。就社会动员而言,为了最大限度调动和凝聚一切可资利用的抗战力量,《新中华报》在积极引导工人、农民、士兵、学生和商人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同时,还紧密联系儿童、妇女、抗属和残废军人等特殊群体,发展儿童保育工作以培养抗日的后备军,开展妇女解放运动以提高妇女民族觉悟,抓紧优抚工作以巩固军民关系,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全民抗战的群众基石,保障持久抗战进行到底。再者,客观分析《新中华报》在抗战动员中的主要作用和显着特点。就主要作用而言,《新中华报》在进行抗战动员时,努力充当整合全国抗日力量的“万能胶”,阐发正确主张,纠正错误倾向,抨击反动行径,以期协调和整合全国一切抗日力量;努力充当凝聚民族抗战精神的“兴奋剂”,揭露日军残暴兽行,公布中国抗战业绩,以期激发全民抗战的勇气和展现抗战胜利的图景;努力充当塑造中共抗战形象的“扩音器”,介绍边区抗战动员成果,以期展示中共抗战的良好形象和提升中共的影响力:努力充当发展反法西斯同盟的“集结号”,谴责德意日罪恶,关注世界各国动向,以期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早日形成。就其显着特点而言,《新中华报》充分利用中央党报这一平台优势,积极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战动员工作,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呈现出对象广泛性、领域多维性和方式灵活性的鲜明特点。《新中华报》在抗战动员中,呈现出对象广泛性,努力团结和整合一切热爱和平的反法西斯的团体和个人;呈现出领域多维性,直接涵盖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方式灵活性,注重正反对比,图文并茂。最后,科学总结《新中华报》在抗战动员中的历史经验和时代局限。就历史经验而言,《新中华报》的抗战动员工作,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代表党的意志,传播党的声音;一直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敢于直面问题,针贬时弊;深入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贴近群众的生活,反映群众的疾苦;一向服务于时代的现实需求,与时俱进,永立潮头。就时代局限而言,《新中华报》的抗战动员工作,思想上有一定偏差,残存着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错误倾向,出现了“反革命托派”和“一切经过民族统一战线”的言词;实践中显现出一些问题,如照搬了苏联的办报经验,采用了不适当的题材和语言,从而造成了与边区实际脱节,影响了抗战动员效果。
齐家梦[8](2019)在《从《海南日报》看1950-1966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文中认为《海南日报》是在1950年5月7日创办的,是当时海南地方政府的报纸,该报纸对于1950-1966年期间的黎族地区的社会状况有详细的报道。笔者选择了从《海南日报》相关报道的角度来研究1950-1966年期间的海南黎族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1950—1966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科技事业的情况。介绍了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以后,海南黎族地区开展了以农业科研为主的研究工作。第二章,论述了1950—1966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贯彻党中央的方针和政策,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上而下建立了一系列的教育机构。第三章从广播事业的普及、农村俱乐部的兴起、电影事业的开展、歌舞团的文艺汇演、各种层次的业余文娱活动、美术书法展览、群众性的体育运动等十一个方面分析1950—1966年海南黎族地区文化事业开展情况。第四章从医疗防疫、爱国卫生运动、妇幼保健等9个层面分析1950—1966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卫生事业开展情况。最后,笔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概括。
李淑君[9](2018)在《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以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为例》文中指出县级公共图书馆,作为设在县级地区的重要文化信息服务机构,连接着城镇和农村,负担着服务县域民众、提升城乡居民精神文明、提高人口素养的重要机能。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日益趋向成熟,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趋于移动化和数字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日益弱化。由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政府重视程度的差异等原因,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服务理念、人才队伍建设等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拉大。针对当前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困境,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是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的需要,也是国家实现文化软治理、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的需要。本文以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为例,以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服务创新读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县级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对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员的访谈和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文献资料,了解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服务创新现状和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现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总结阻碍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共性问题,即服务水平存在差异、缺乏创新理念、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体制落后、资源设施缺乏、服务内容单一、专业人才匮乏、经费投入不足,并采取具体的解决办法,即创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品牌、创新经费机制、延伸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服务措施。希望对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全面发展提供借鉴,从而提升我国县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能。
朱子静[10](2017)在《董时进农民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阐述了近代中国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董时进如何与农民问题发生关联。近代中国农民面临人地关系的日趋紧张,贫穷落后问题突出;农民在政治上力量弱小,而晚清时出现的农会未能担负起维护其日常利益的实际代言人;不仅如此,生存环境的恶化,包括自然灾荒以及动荡不安的时局,都严重威胁着农民的日常生活。董时进作为“农之子”,一方面受到祖辈善于经营农业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另一方面天然地对农业发生兴趣,而近代中国农民面临的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力量的弱小,进而无法维护自身利益的困境,势必会激起他的一系列思考。董时进初涉农民问题的时机,正是1920年代前后中国思想界展开的关于“工农立国”的辩论。作为“农国论”的主要辩手,董时进在这一时期提出了指导其一生思想的“大农国”理论。毫无疑问,如何破解近代中国农民的贫穷是其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通过“无时无地”的思考、观察、体验,他认为“人多地少”是制约农民贫穷的主要瓶颈。为打破这一制约瓶颈,他在1934年至1937年年底,担负江西农业院政务工作的同时,不断发表关于江西地区农业政策的文章,试图唤起人们改变单一的农业种植结构。全面抗战爆发后,在救国的时代召唤下,董时进在家乡四川创办《现代农民》杂志,以刊物为阵地,将解决农民物质的匮乏,启发民治思想为宗旨,担负起培育现代农民的历史使命。在这一时期,董时进利用掌握的农业专家人脉资源,在《现代农民》杂志上刊发当时国内一流的农学家关于农业知识的文章,这些文章通常以“浅说”的形式与读者见面,便于农民的阅读和理解;更重要的是,在救国的特殊时代环境中,他注重采用通俗的语言,激发农民增加生产的积极性,为国家捐献财物,让农民意识到自身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义务。在启发农民救国的同时,董时进十分关注国家政策对农民权益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关于粮食价格问题,他竭力反对政府强制打压价格,认为政府的做法打击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而且在百物价格皆涨的时期,唯独打压粮价,对农民是不公平的。在这一时期,他继续完善了关于农业政策的思考,提出进取主义的新农业政策,打破粮食自给政策,主张农业应该担负起维护国家富强的重任。在注重探索农民经济贫困出路的同时,董时进不断认识到农民政治力量的弱小同样应该引起重视,甚至认为培养农民的政治参与比帮助解决农业问题更急迫。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各种党派如雨后春笋,董时进认为组建政党的时机已经成熟,通过政党的形式培养农民的政治力的时机也已经到来。1947年5月中国农民党在上海宣告成立,选举董时进为党主席。中国农民党作为近代中国政党中的一个小党派,从建设性的立场出发,强调农村和城市平衡发展,发出农村不是城市的刮金板的呼声,要求政府尊重农民土地所有权,这些充满理性的政纲内容虽然难免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与同时期各路学人只是从学术视野出发相比较,董时进显然在农民农村经济问题和农民政治权益的维护方面的思索和实践都更为深入。在规模和实力上,它自然无法与国民党和共产党相提并论,尽管如此,作为战后成立的一个主要以农业界人士领导的小型的政党,它的成立是董时进一生关于农民问题思考与实践的顶峰,也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维护农民权益的实践上的有益探索。董时进在战后对土地问题的关注,集中在1947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时间内,他坚守土地私有制度的主要思考依据是:地主的土地是否是不劳而获所得;佃农制度是否具有明显的劣势;土地是否集中到少数地主手中;土地平均分配后生产是否一定能够提高。董时进的这些思考意见,遭到了同时代的人士的谴责和嘲讽,但这些谴责和嘲讽很难说是从科学角度给予这些问题有力的反驳。如同近代多数的知识分子一样,因为不能昧于自己的良心,他最后一次将自己对土地问题的思考意见上书毛泽东,却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本文的结论是:董时进农民思想的显着特征是将农业视为农民的职业,在这一基本认知前提下,借助进取主义农业政策和政党力量,继而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入手,积极培育传统小农向现代农民的转化,既强调农民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又强调国家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权利,这些前瞻性的思考是其他各派农民思想中并不多见的。其思想价值的特殊意义在于:他坚守“大农国”理论,抱定中国国家经济发展道路不应以农民为牺牲品,而在其长期的与底层农民相处过程中,更进一步认识到农民要有出路,必须培养他们的政治力。
二、宁肯减少县城读者借阅也要坚持送书下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肯减少县城读者借阅也要坚持送书下乡(论文提纲范文)
(1)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的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支撑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公共图书馆 |
二、公共文化服务 |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 |
四、服务优化 |
第二节 理论支撑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
第二章 洱源县图书馆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洱源县图书馆发展历史沿革 |
第二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体制机制 |
一、洱源县图书馆服务管理体制 |
二、洱源县图书馆服务运行机制 |
第三节 洱源县图书馆主要服务内容 |
一、图书借阅 |
二、信息咨询 |
三、阅读推广 |
四、送书下乡 |
五、网络服务 |
六、讲座活动 |
第四节 新形势下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变革现状分析 |
一、洱源县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 |
二、洱源县级图书馆的变革与发展 |
第三章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读者满意度调查 |
第一节 参考Lib QUAL+TM模型的满意度调查 |
一、问卷设计 |
二、问卷发放与回收 |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满意度分析 |
一、相关数据统计 |
二、对各项目的满意度分析 |
三、读者综合评价及意见建议分析 |
第四章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洱源县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内部管理不健全,工作效率不高 |
二、藏书数量少,馆舍基础设施落后 |
三、服务内容不丰富,缺乏多样性 |
四、服务覆盖面小,群体针对性不强 |
五、服务标准不清晰,缺乏有效评估体系 |
第二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掌舵”式提供服务,图书馆事业发展受限 |
二、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管理者主观服务意愿不强烈 |
三、忽视了公民权益保障,需求表达不足 |
四、责任意识不强,考核评价缺位 |
第五章 优化洱源县图书馆服务的对策 |
第一节 由“掌舵”到服务,优化内部管理 |
一、完善组织和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服务 |
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力度 |
四、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改善办馆条件 |
第二节 突出战略性地思考,优化发展思路 |
一、着眼长远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二、注重群众参与,突出共商共建共享 |
三、推进总分馆制建设,盘活县域阅读资源 |
四、适应信息化发展,打造县域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 |
第三节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项目 |
一、进行需求调查,有的放矢地开展服务 |
二、延伸服务领域,拓展形式多样的服务 |
三、重视形象宣传,提高图书馆的知名度 |
四、关注公民权益,增强对特殊群体的服务 |
第四节 强化责任意识,优化考核评估 |
一、完善服务标准,重视读者意见 |
二、引入第三方评估,接受社会监督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致谢 |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林州市Y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公共文化服务 |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二、理论基础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二章 Y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
一、Y镇基本情况 |
二、Y镇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的举措 |
(一)政府主导,文化阵地建设逐步夯实 |
(二)建管并重,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
(三)创新载体,拓宽群众广泛参与渠道 |
第三章 Y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一)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薄弱 |
(二)社会化主体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动力不足 |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匹配 |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与供给载体单一 |
二、成因分析 |
(一)传统理念与认知的偏差 |
(二)政府职能履行不充分 |
(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运行不畅 |
第四章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
一、重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理念 |
二、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 |
(一)强化政府服务地位,促进政府职能不断优化 |
(二)正确引导企业参与到文化供给中来 |
(三)鼓励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来 |
三、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供给体制机制 |
(一)完善公民参与决策的需求反馈机制 |
(二)改革优化财政和融资机制 |
(三)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监督考核机制 |
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 |
(一)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和内容 |
(二)规范现有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
(三)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
结论 |
一、本文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3)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核心概念、政策依据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公共文化 |
2.1.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2.1.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2.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策依据 |
2.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3.1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 |
2.3.2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
2.3.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
3.1 昌乐县人文地理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分布 |
3.1.1 人文地理简况 |
3.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分布 |
3.2 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
3.2.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策体系 |
3.2.2 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
3.2.3 文化惠民工程 |
3.2.4 品牌文化活动 |
3.2.5 文化志愿服务 |
3.3 对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评估 |
3.3.1 群众满意度 |
3.3.2 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价 |
3.3.3 与相关县市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1 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导致积极性不高 |
4.1.2 文化基础设施不达标且使用率低下 |
4.1.3 公共文化供给不足 |
4.1.4 基层文化人才匮乏 |
4.2 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地方政府对文化建设认识缺位 |
4.2.2 公共文化监管机制不健全 |
4.2.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不明确 |
4.2.4 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区域发展失衡 |
4.2.5 财政资金投入不足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优化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
5.1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思想建设 |
5.1.1 转变政府职能定位 |
5.1.2 培育农民文化自觉意识 |
5.2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
5.2.1 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 |
5.2.2 丰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式和内容 |
5.3 落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 |
5.3.1 加大公共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
5.3.2 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 |
5.4 构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体系 |
5.4.1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
5.4.2 壮大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 |
5.5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 |
5.5.1 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 |
5.5.2 推进文化站和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
5.5.3 持续深入打造文化活动品牌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李杭育创作研究 ——以“寻根文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寻根文学”研究现状之考察 |
2、李杭育文学创作研究现状之考察 |
第一章 “寻根”前声:从“知青”书写到“葛川江”文学世界的产生 |
一、从“知青文学”创作出发 |
二、创作的探索与转向 |
三、“葛川江”:对于乡土传统的关注与思考 |
第二章 “葛川江”文学世界的魅力 |
一、“寻根”与“风俗文化小说”关系的探讨 |
二、“葛川江”文学世界的独特魅力 |
第三章 “寻根”文学的现代性审美展现 |
一、关于审美现代性的追寻 |
二、对于李杭育笔下三种人物形象的分析 |
三、焦虑与幽默:乡土意识与现代性的焦虑与幽默 |
四、死亡意识:在文化传统中追寻生命价值 |
第四章 李杭育的创作困境与“寻根热”的落潮 |
一、从获奖造成的“误会”谈起 |
二、“娘娘俱乐部”与李杭育的艺术困境 |
三、“寻根”落潮:李杭育后期的探索与转变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雕子塘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建设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理论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乳源瑶族自治县雕子塘村文化建设概况 |
第一节 田野点简介 |
一、乳源瑶族自治县概况 |
二、雕子塘村概况 |
第二节 雕子塘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一、乡村教育文化事业有所发展 |
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
三、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重视 |
四、民族乡村文明风尚有所提升 |
第三节 雕子塘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 |
一、民族文化建设自觉性不强 |
二、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
三、文化活动贫乏单调 |
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不力 |
第三章 雕子塘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建设体制不完善 |
第二节 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三节 文化活动缺乏创新性 |
第四节 现代化进程对民族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 |
第四章 加强雕子塘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完善文化建设体制 |
一、完善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管理机制 |
二、健全民族乡村文化法律保障制度 |
三、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 |
第二节 增强文化建设自觉 |
一、提高领导干部对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
二、提高农民群众对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
第三节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
一、重视民族乡村义务教育 |
二、加强民族乡村专业人才建设 |
三、发挥乡贤作用 |
四、积极引进人才 |
第四节 创新文化活动形式 |
一、提高“三下乡”质量 |
二、继承与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
三、鼓励农民群众自主开展文化活动 |
第五节 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
一、国家要成为资金投入的主体 |
二、拓宽筹资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7)抗战动员中的《新中华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综述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概念界定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三) 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华报》概述 |
一. 《新中华报》的创办背景 |
(一) 《新中华报》创办的时代场域 |
(二) 《新中华报》创办的理论渊源 |
(三) 《新中华报》创办的现实基础 |
二. 《新中华报》的发展变迁 |
(一) 《新中华报》的初创时期 |
(二) 《新中华报》的改革时期 |
三. 《新中华报》的管理与运行 |
(一) 《新中华报》的管理机构 |
(二) 《新中华报》的印刷发行 |
第二章 抗战军事动员中的《新中华报》 |
一. “加强人民自卫力量”:陕甘宁边区的民众武装工作 |
(一) 宣传边区民众武装的意义 |
(二) 见证边区民众武装的建设 |
(三) 介绍边区民众武装的活动 |
二. “巩固抗战后方”:陕甘宁边区的剿匪锄奸工作 |
(一) 宜讲边区剿匪锄奸政策 |
(二) 阐明边区剿匪锄奸意义 |
(三) 介绍边区剿匪锄奸方法 |
(四) 宣传边区剿匪锄奸成绩 |
三. “保全国防力量”:陕甘宁边区的防空防毒工作 |
(一) 进行边区防空防毒的报道 |
(二) 开展边区防空防毒的教育 |
(三) 报道边区防空机构的工作 |
第三章 抗战经济动员中的《新中华报》 |
一. “充实抗战的粮食供给”:陕甘宁边区的救国公粮运动 |
(一) 宣传边区公粮征收的方针政策 |
(二) 介绍边区公粮征收的实际状况 |
(三) 总结边区公粮征收的经验教训 |
二. “在经济上组织群众”:陕甘宁边区的合作社运动 |
(一) 宣讲边区合作社之政策 |
(二) 追踪边区合作社之进步 |
(三) 树立边区合作社之典型 |
第四章 抗战政治动员中的《新中华报》 |
一. “保证实现彻底的民主”: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普选运动 |
(一) 阐释边区民主普选方针政策 |
(二) 介绍边区民主普选工作情况 |
(三) 推广边区民主普选经验方法 |
二. “厉行廉洁政治”:陕甘宁边区的肃贪反腐工作 |
(一) 宣传边区反腐法规和政策 |
(二) 介绍边区腐化事例和案件 |
(三) 总结边区肃贪反腐之经验 |
三. “共同抗日图存”: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宗教工作 |
(一) 关注少数民族发展现状 |
(二)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
(三) 维护少数民族团结统一 |
第五章 抗战文化动员中的《新中华报》 |
一. “提高政治文化水准”:陕甘宁边区的学习运动 |
(一) 阐明边区学习运动的方针政策 |
(二) 聚焦边区学习运动的实际状况 |
(三) 反思边区学习运动的经验教训 |
二. “武装我们的手足”:陕甘宁边区的抗战体育运动 |
(一) 介绍边区体育组织的工作 |
(二) 展现边区军事体育的特色 |
(三) 反映边区群众体育的热潮 |
三. “讲究卫生,健全身体”:陕甘宁边区的卫生运动 |
(一) 协助边区禁毒戒烟的工作 |
(二) 介绍边区药物生产的扩大 |
(三) 展现边区医护教育的进步 |
(四) 配合边区防疫工作的推进 |
第六章 抗战社会动员中的《新中华报》 |
一. “保育革命的后代”:陕甘宁边区的儿童保育工作 |
(一) 关注边区儿童保育工作 |
(二) 宣传边区儿童保育政策 |
(三) 展现边区保育机构现状 |
二. “提高妇女民族觉悟”:陕甘宁边区的妇女解放运动 |
(一) 树立边区妇女解放榜样 |
(二) 维护边区妇女合法权益 |
(三) 展现边区妇女解放英姿 |
三. “巩固和加强边区抗战力量”:陕甘宁边区的优抚工作 |
(一) 阐释边区优抚工作意义 |
(二) 介绍边区优待工作现状 |
(三) 展现边区抚恤安置成绩 |
第七章 《新中华报》抗战动员评析 |
一. 《新中华报》抗战动员的作用 |
(一) 整合全国抗日力量的“万能胶” |
(二) 凝聚民族抗战精神的“兴奋剂” |
(三) 塑造中共抗战形象的“扩音器” |
(四) 发展反法西斯同盟的“集结号” |
二. 《新中华报》抗战动员的特点 |
(一) 对象上的广泛性 |
(二) 领域上的多维性 |
(三) 方式上的灵活性 |
三. 《新中华报》抗战动员的经验 |
(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二) 遵循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
(三) 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四) 服务于时代的现实需求 |
四. 《新中华报》抗战动员的局限 |
(一) 思想上存在着一定偏差 |
(二) 实践中显露出一些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新中华报》头条文章列表 |
附录二: 《新中华报》要人文章统计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8)从《海南日报》看1950-1966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依据 |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四 1950-1966 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 |
五 研究现状 |
(一)着作和期刊类 |
(二)关于《海南日报》的相关报道 |
1.科技类 |
2.教育类 |
3.文化类 |
4.医疗卫生类 |
六 内容结构、研究方法与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内容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1950—1966 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科技的事业 |
一 海南黎族地区的农业科技改革 |
二 林业科技的发展 |
三 渔业技术改革 |
四 畜牧科研与推广 |
五 工业技术革命运动 |
第二章 1950-1966 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的教育事业 |
一 幼儿教育的创办与发展 |
二 小学教育的普及 |
三 快速发展的中学教育 |
四 中等专业学校的创办 |
(一)开办卫生学校 |
(二)积极创办劳动大学 |
五 师范教育的创办 |
六 成人教育的创办与发展 |
(一)干部教育培养和发展 |
(二)扫盲教育的开展 |
(三)职工教育的创办 |
七 勤工俭学活动的开展 |
八 自治州教育事业的其它相关情况 |
第三章 1950-1966 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的文化事业 |
一 广播事业的普及与发展 |
二 歌舞团的文艺汇演 |
三 各种形式业余文娱活动的开展 |
四 电影放映事业的开展 |
五 报刊机构的成立与发行 |
六 兴起的农村俱乐部 |
七 新华书店送书下乡 |
八 美术书法活动的开展 |
九 琼剧团的文艺表演 |
十 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 |
十一 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 |
第四章 1950-1966 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的卫生事业 |
一 黎族地区医疗机构的创建与发展 |
二 红十字会医防队的巡回医疗 |
三 黎族草医与草药的采集 |
四 积极开展疫病防治 |
(一)麻风病的治疗 |
(二)灭虐工作的开展 |
(三)丝虫病和钩虫病、恙虫病的防治与调查 |
(四)天花的流行与防治 |
(五)痢疾的流行与防治 |
五 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 |
六 除害防病活动的开展 |
七 饮水卫生的改善 |
八 医资力量的来源 |
九 妇女保健的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以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实地考察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创新点 |
2 理论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图书馆 |
2.1.2 图书馆服务 |
2.1.3 图书馆服务创新 |
2.2 理论支持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图书馆学五定律 |
2.2.3 图书馆均等化服务理论 |
2.3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 |
2.3.1 县级公共图书馆地区差异分析 |
2.3.2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全国资源服务占比 |
2.3.3 各地区指标占总量比例 |
2.3.4 各地区馆平均指标增长率比较 |
2.4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实证研究 |
2.4.1 县级公共图书馆自身定位 |
2.4.2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内容 |
2.4.3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条件 |
2.4.4 县级公共图书馆宣传方式 |
2.4.5 县级公共图书馆吸引读者的服务方式 |
2.4.6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方法 |
2.4.7 制约县级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因素 |
2.4.8 县级公共图书馆员访谈 |
3 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服务 |
3.1 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简介 |
3.2 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服务现状 |
3.2.1 实施免费开放服务 |
3.2.2 深入拓展延伸服务 |
3.2.3 加强古籍保护 |
3.2.4 开展志愿者服务 |
3.2.5 重视未成年人服务 |
3.2.6 推广数字化与资源共享 |
3.3 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服务实证研究 |
3.3.1 读者情况分析 |
3.3.2 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 |
3.3.3 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原因 |
3.3.4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定位 |
3.3.5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 |
3.3.6 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建议 |
3.3.7 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
4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 服务水平差异 |
4.2 缺乏创新理念 |
4.3 宣传力度不够 |
4.4 管理体制落后 |
4.5 资源设施欠缺 |
4.6 服务内容单一 |
4.7 专业人才匮乏 |
4.8 经费投入不足 |
5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建议 |
5.1 创新服务理念 |
5.1.1 现代化服务理念 |
5.1.2 泛在图书馆理念 |
5.1.3 图书馆法制理念 |
5.2 创新服务品牌 |
5.2.1 加强图书馆宣传 |
5.2.2 加强图书馆营销 |
5.2.3 公众平台推广 |
5.3 创新经费机制 |
5.3.1 建立县级公共图书馆专项基金 |
5.3.2 发行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彩票 |
5.3.3 强调社会组织和个体参与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 |
5.4 延伸服务范围 |
5.4.1 构建城乡统一的公共图书馆联盟 |
5.4.2 加大对县域经济主体服务 |
5.4.3 开展跨界联合服务 |
5.5 丰富服务内容 |
5.5.1 坚持人性化服务 |
5.5.2 加强信息服务 |
5.5.3 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服务 |
5.5.4 开展24小时自助服务 |
5.5.5 提供流动服务 |
5.6 创新管理模式 |
5.6.1 创新管理思想 |
5.6.2 组建专业团队 |
5.6.3 组织培训学习 |
5.6.4 完善法人制和馆长负责制 |
5.6.5 建立监督与评价机制 |
5.7 创新服务措施 |
5.7.1 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
5.7.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
5.7.3 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
5.7.4 加强信息技术建设 |
5.7.5 将县级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规划 |
6 总结 |
附录1: 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调查问卷 |
附录2: 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服务读者满意度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董时进农民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概念解释 |
四、研究重点、难点 |
五、内容安排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农民问题与董时进的“农缘” |
一、近代中国农民问题 |
(一) 农民经济的落后 |
(二) 农民政治力量的弱小:利益代言人角色之失缺 |
(三) 农民生存社会环境的恶化 |
二、董时进的“农缘” |
(一) 家乡:新旧交替之际的传统农业区 |
(二) 家庭:善于经营农业的殷实人家 |
(三) 个人机缘:农趣日增 |
第二章 北洋时期董时进的大农国理论 |
一、近代中国农学教育的兴起 |
二、“要使劳力用于报酬最厚的地方” |
(一) “兴农”更迫切的时代舆论 |
(二) “困农民即所以危国本” |
(三) “董恽之争” |
(四) 《食料与人口》 |
三、大农国理论 |
(一) 与章士钊形似神异:被误解的后“甲寅派” |
(二) 大农国理论 |
第三章 南京十年时期董时进对农民农业出路的探索 |
一、农村合作对于农民之重要 |
(一) 提倡合作事业 |
(二) 开设农村合作教学 |
(三) 思想和实践的成果:《农村合作》 |
(四) 对“自上而下”合作运动的意见 |
二、调查、研究与讨论 |
(一) “农村朋友”协助下的大样本抽样调查 |
(二) 学术着作:《中国农业经济学》 |
(三) “旅行”、“居住”式考察中加深认识 |
(四) 与吴景超关于“农业机械化”论争 |
三、农业学术与农业建设冶为一炉之实验:创办江西农业院 |
(一) 江西农业院的创办 |
(二) 《江西农讯》中的思想 |
第四章 农民与救国:董时进培育现代农民的思想和实践 |
一、要解决平民生计问题,必须赶办平民教育 |
二、创办启发农民现代化的杂志 |
(一) 《现代农民》杂志的创办 |
(二) 如何利用刊物以及通过政府力量扩大销量 |
三、抗战救国中农民与国家的关系 |
(一) 动员农民积极抗战 |
(二) 反对政府抑制粮价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
(三) 要求政府修订农民节 |
(四) 屡次呼吁合作社不应该为外人包办 |
(五)农民民治思想之启蒙 |
四、“现代农民”之榜样:董时进创办大新农场 |
五、极力鼓吹农政机构合理化 |
(一) 运动设置农务部 |
(二) 鼓吹农政机构合理化 |
六、进取主义新农业政策与国家国防之关系 |
(一) 新农业政策的依据 |
(二) 新农业政策主要内容 |
(三) 新农业政策与国家国防之关系 |
第五章 农民与建国:组建中国农民党及坚定土地私有政策 |
一、中国农民党成立之前奏 |
(一) 董时进等积极壮大农协会力量与政府之忽视 |
(二) 《现代农民》读者之呼声:成立农民的政党 |
二、利用政治力量维护农民权益:董时进组建中国农民党 |
(一) 加强农民政治力量的重要及加入中国农民党的手续 |
(二) 农民党的政治活动及对政府的监督批评 |
(三) 农业界知识分子与中国农民党的互动 |
(四) 社会舆论下中国农民党的定位:农民职业的政党 |
三、董时进关于土地私有政策的思考 |
(一) 地主是否应该一律盲目被打倒 |
(二) 佃农的效率是否劣于自耕农 |
(三) 二五减租是否能够促进生产事业 |
(四) 农民的土地私有权是否应该得到尊重 |
(五) 土地改革争议达到沸点状态下的不时髦之音 |
结论 |
一 国家现代化建设视野下董时进农民思想的历史价值 |
二 代言人角色之尴尬:董时进培育现代农民的现实困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宁肯减少县城读者借阅也要坚持送书下乡(论文参考文献)
- [1]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优化研究 ——以洱源县图书馆为例[D]. 赵春花.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林州市Y镇为例[D]. 张燕松. 河南大学, 2020(06)
- [3]昌乐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任洁. 燕山大学, 2020(06)
- [4]李杭育创作研究 ——以“寻根文学”为中心[D]. 李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6]民族乡村文化建设研究 ——以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雕子塘村为例[D]. 赖文君.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7]抗战动员中的《新中华报》研究[D]. 范伟.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8]从《海南日报》看1950-1966年期间海南黎族地区的科教文卫事业[D]. 齐家梦.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 [9]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以开封市祥符区图书馆为例[D]. 李淑君. 云南大学, 2018(01)
- [10]董时进农民思想研究[D]. 朱子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