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陈凌白[1](2014)在《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文中认为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在未来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或资产集合出售给特设信托机构(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分离和重组资产的收益和风险并增强资产的信用,最终将其转化成由资产产生的现金流担保的可自由流通的证券,销售给金融市场上的投资者。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二十世纪以来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是金融实践和金融创新领域最为惊心动魄的事件。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产品分支和类型。自资产证券化诞生以来,发展迅速,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三分天下有其一,并成为金融创新浪潮中崛起的一种主流融资技术,同时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资产证券化不断得到深化和推广---“这种信用体制也逐渐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正在改变全球的金融结构和信用配置格局”(李传全,2001)。由于资产证券化过程通过精巧的结构安排,可以设计出标准型的衍生金融商品,可以增强资金在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优化资金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因此,资产证券化功能与效应的充分发挥对推动各国乃至全球经济与金融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次贷危机席的爆发席卷全球。次贷危机的一个关键元凶就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这让人们充分认识了资产证券化狰狞和残酷的一面。后次贷危机时代,做为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美国和欧洲都进行了监管改革的努力和尝试,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监管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旨在约束和限制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杠杆化和自由化发展。未来,这些监管改革措施无疑会对重塑投资者的信心起到重要作用,并帮助提高信息披露要求和产品透明度。因此,资产证券化业务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实质性的恢复性发展和增长。即资产证券化在全球依然蓬勃振兴。国外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有力复苏未来将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巨大的正向影响和效应。同时,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实践已经深刻证明,资产证券化工具本身作为一项优质的金融创新工具,其丰富的内在效用和机制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制度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一点还将在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不断印证。因此,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的效应在中国的研究,深入探讨资产证券化效应如何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得到有效发挥,以及充分研究如何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迫切需求,深化其效应与功能的运用,亟待破题。论文正是以此为研究目标和出发点,在着力分析了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着力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在金融与经济宏观和微观领域所发挥的作用以及未来即将产生的影响和意义做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并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为样本,建立模型,对实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前后,其经济指标与财务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以检验和论证信贷资产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实施对我国银行业发展所产生的效应和影响。此外,还对未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深入发展及其效用和功能的进一步充分发挥所需要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经总结归纳,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较高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的对策与措施。在研究过程中,论文综合运用了多种研究手段和方法,包括: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归纳与具体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方式。论文的主要结论是:一方面,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促进我国银行业的财务效应与经济效应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正向的影响和作用,对推进我国银行业的业务发展与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分析当前我国的金融发展形势,不难看出,我国的金融体系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正在逐步发展、完善,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还必须看到,我国的金融市场结构还有诸多问题尚需得到进一步解决和完善:各市场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贯通,直接融资比重依然很低,企业长期融资依然主要依赖银行业贷款,银行业与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功能与职能错位等问题,这些问题依然严重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此外,从我国金融产品发展趋势看,金融业产品品种和结构还很不丰富、合理,银行资产过于向信贷集中,资本市场上固定收益类的债权产品还较少,可以有效联系和沟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品种和规模还很有限,等等。因此,大力推进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效应是大势所趋,且时不我待。
杨光[2](2014)在《CRT视角下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筑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稳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当前为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诚然如此,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融资约束,这一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顽症,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日益旺盛的融资需求和金融资源的非平衡配置这一矛盾更加尖锐地暴露出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11年央行明确表示要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201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盘活资金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等。在国外,欧洲作为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市场,从2000年至2007年,已累计发行中小企业抵押贷款证券1900亿欧元。我国在2008年由浙商银行发行了第一单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实践结果表明,通过将中小企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释放了资本,银行可以获取更多用于专项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的广泛的金融支持,也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贷款成本。但是,中小企业贷款相对于大型企业贷款来说,是非“优质资产”,风险的不确定性更为复杂,客观上对发行中小企业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机构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区别于传统金融机构发行的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2013年由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发起国内首单由券商作为发起人的中小微企业及网商个人创业者的无担保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此单产品是绕过了银行系统以互联网为平台,利用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来甄别与研判贷款的信用风险,这类风险可能不同于传统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转移,并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如何根据风险特点设计一整套可行有效的风控制度,是实施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基于上述认识,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国内外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市场环境、法律安排、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我国未来发展思路,总结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特点并提出相应的风控措施;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带来的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并以案例印证前述分析结论;最终提出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及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全文共七章: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做出说明。第二章对本文涉及的资产证券化基础理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及信用风险转移理论做了梳理。第三章论述了国内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现状。首先对比了国内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我国一波三折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从SPV(特殊目的机构)的组织架构形式和处理基础资产的方式、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模式选择、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法律安排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市场交易量等几方面详尽对比了国内外的异同点;其次,分析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与法律制度,肯定了相关部门自试点工作以来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所付出的努力;再次,基于信息不对称与道德风险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问题及其原因。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首先分析了一般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其次探讨了中小企业信贷资产化的特有风险,特别是探讨了中小企业“两权”质押贷款与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再次分析了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风险评估模型及度量;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策略。第五章分析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转移机制及影响。首先分析了银行之所以能够借助资产证券化将信用风险转移至投资者处的原因,主要是依赖资产池的资产组合、SPV风险隔离及结构转换;其次是从三个角度分析了该类产品在证券化过程中的风险放大效应。接着对国内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信托产品进行信用风险转移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量银行进行信用风险转移是否会导致银行信贷规模扩张、风险水平增加和收益水平改善;通过对上海清算所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托管数据的统计分析来考察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中的信用风险转移水平、趋势。上述分析目的是预估推行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对各类银行行为、风险水平的影响。第六章是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以案例形式分别分析了浙商银行2008年第一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下称浙元一期)、东证资管-阿里巴巴的专项计划的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下称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本章着重从基础资产池情况、贷款组合情况分析了前者。其次,进一步以浙元一期为例展开分析了产品的信用风险转移的特征,该部分借鉴了产品评估报告中详实的数据,分析了信用风险在银行机构体系内及跨部门转移情况,使理论得到实践的检验,进一步深化了论文主题。第七章为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思考及政策建议。本章在总结上述六章分析的基础上,肯定了我国建设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具有良好的环境,政府制定了对于信用风险转移的支持政策,近十年开展了包括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内的信用风险转移试点工作,已经显现出了市场对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巨大需求,以及我国为完善的金融市场环境所作出的努力。在看到市场巨大发展前景时,我们也必须面对信用转移工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论文从从法律制度创新、参与者的组织创新及市场交易结构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思考,以求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当然如何建设完善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是任重而道远。本章就建立完善的CRT法律体系、培育充满活力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体系、完善产品定价、提升信用增级技术以及加快CRT市场监管创新步伐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曹彬[3](2017)在《中国资产证券化模式、定价及监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第一单类似资产证券化产品是1992年发行的三亚地产投资券。我国资产证券化正式开始于2005年,2005年至2007年是第一阶段,试点规模150亿元,实际发行了187.7亿元;2007年到因金融危机暂停是第二阶段,试点规模600亿元,实际发行了480.1亿元;2012年重启至今是第三阶段,截止2016年12月底,我国资产证券化余额(面值)4779亿元。我国正逐步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面对复杂局面和诸多挑战,政府提出“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目标。资产证券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工具,对我国有如下四点特殊意义:1、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率,缓解流动性严重不足;2、推动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融资结构调整,协调金融市场发展;3、分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4、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内生增长动力。但是,依据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1)方针,资产证券化的实施规模和步骤还要考虑当前“去杠杆”的要求,要在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稳步有序发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分析和借鉴外国资产证券化经验的基础上,以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分析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模式、评级与定价及监督等问题,并提出建议。本文主要包括如下三部分:1、研究前提与基础,包括导论、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共三章;2、重点研究核心内容,包括资产证券化的模式、定价、监管及部分功能实证分析,共四章;3、对策与建议,共一章。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了说明,特别对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特殊意义进行了阐述;其次,对资产证券化的范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及其与传统融资方式的区别;再次,依据传统理论,按基础资产和交易结构的不同,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了分类,并对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了界定;最后,简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二章“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本章是后续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根据。首先,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评析,揭示前人对本问题研究的成果、结论和不足,并对资产证券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随后,通过对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动因与运行机理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其产生、发展与运行理论基础。第三章“国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研究”。国外特别是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较早较快,积累很多经验出现许多矛盾。这就需要分析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本章前四节分别按发展历程、产品、运作模式及监管,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资产证券化实践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第五节指出了国外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三种模式”。我国金融行业实行的分业监管制度,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根据监管部门的不同,划分为三种模式,即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管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主管的资产支持票据。本章第一节对三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第二、三、四节对三种模式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在每节最后对相应模式进行了案例说明。第五章“资产证券化产品评级与定价”。首先,本章对定价的前提信用增级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增信后续的评级工作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理论与我国实际的结合,对上述工作的最终结果---定价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通过实际案例给出针对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议。第六章“资产证券化监管”。首先,本章讨论了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内容;其次,从国际视角,探讨了《巴塞尔协议》对资产证券化的规定;再次,从国内视角,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现状与体制改进;最后,探讨了“新常态”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未来趋势。第七章“我国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作用的实证分析”。本章通过实证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全章分为两节,第一节,资产证券化功能的理论分析;第二节,通过对2012年我国资产证券化重启后上市商业银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八章“对策与建议”。首先,针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对策。其次,对前文论述的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模式、评级与定价,以及监管问题逐一指出问题,分别给出建议。本文的创新点:一、本人认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应作为我国今后较长时期资产证券化的主体首先,通过银行系统的信贷融资在我国融资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证券化潜力巨大。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解决《巴塞尔协议》等针对银行流动性监管标准不断提高问题的有效途径。再次,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质量相对其他两种模式基础资产质量较高,市场认可度较高。最后,因为我国国有银行是银行业主体,这种体制优势可使监管机构对相关业务风险进行有效的把控。二、完善和创新监管模式的建议通过比较国外资产证券化监管体制,提出辩证的吸收国际成功经验,逐步改进现有资产证券化分业监管体制,分步实现资产证券化统一监管的建议。首先,鉴于我国分业监管的体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可以尝试由一行三会设立专门资产证券化协调监管机构,实现证券化业务的协调统一监管。其次,以上述监管机构的名义出台有关管理办法,逐步统一监管制度。再次,在前述两点成为常态化基础上,设立专门的资产证券化监管机构。最后,在法律层面上,出台有关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立法,并对相关配套法规进行完善。三、利用我国2012年资产证券化重启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数据,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资产证券化发展程度对资产规模较大银行的盈利能力无显着影响,但对资产规模较小银行有显着正向影响的结论。本文的不足:第一,资产证券化创新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本文主要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对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形式研究不足。而资产证券化作为20世纪末最为重要的金融创新,保持持续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是其不断发展的生命力。没能提出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是本文的一个缺憾。作者也希望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这一课题的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研究成果,从而丰富这一研究课题。第二,本文以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一方面是由于本文研究对象的性质所决定,定量研究发挥的空间比较小,对资产证券化进行模型的量化分析比较困难;另一方面我国资产证券化形式非常少,可用数据也比较匾乏,对定量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作者对资产证券化的研究时间不长,研究成果较少,研究能力的限制。
张利[4](2013)在《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金融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世界经济的白热化竞争和对金融创新的强烈需求,使得世界各国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同时也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其中,作为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当代国际金融、资本市场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针对流动性较差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信用增级、信用评级等手段转换为可以自由买卖的证券的过程,使之具有流动性。资产证券化作为近年来出现的金融创新思想和方法,为各国有效管理经济和金融风险,发挥金融市场投融资功能并促进经济稳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资产证券化产品是成熟资本市场的重要品种,无论是从政府的管理视角和金融创新规律来看,还是从银行、企业和广大社会投资者的不断变化和增加的需求来看,资产证券化理论研究及其创新应用的构筑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金融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美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因此,美国在金融工具的创新与应用方面的经验均受到各国的关注,美国是助推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尽管在2007年爆发了以资产证券化为罪魁祸首的美国次贷危机,但是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却未因此而消失,而是通过迅速的政策调整使得资产证券化向着更良性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美国证券业和金融市场协会统计,2011年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规模为1.79万亿美元,2012年全美发行2.26万亿美元资产证券化产品,仅次于美国国债的2.31万亿美元的发行量。相比之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应用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自2005年起试点运行到2008年,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停滞不前,此间共发行了约为667.85亿元人民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之后,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影响,又开始加大对资产证券化的关注与实践,2012年9月7日,国开行发行了101.66亿元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央行、银监会等也宣布要进一步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在重启后开始出现继续加速前行的可喜局面。那么,为什么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规模会快速增长并最终高居美国债市榜首,甚至一度超过美国国债规模?美国政府为何如此重视这一金融创新工具?美国次贷危机究竟体现了资产证券化运作过程中的哪些问题,美国又是如何进行的监管调整与制度改革?与资产证券化经验丰富的美国相比,我国资产证券化路在何方?特别是在次贷危机过后的新的经济形式下,如何借鉴美国经验把握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以金融创新与稳定为出发点,营造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繁荣局面,充分发挥其最大效用?上述问题均是本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针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源、演进、构建、特点、运作、监管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探讨与研究,以次贷危机为时间点对其进行纵向剖析,再依据我国实际情况与美国进行横向比较,以最终寻求指导我国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合理化方案。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⑴对国内外资产证券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全面掌握资产证券化在世界各国的广泛应用与研究,指出了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研究与发展方向,并最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视角。⑵在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类别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不对称、制度经济学等原理,提出在资产证券化的研究与实践中引入这些原理的重要意义。⑶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地剖析。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起源开始分析,注重论述了其历史发展进程及其每一阶段的发展特征,并对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以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明晰资产证券化产生及发展的缘由。⑷结合演进的历史特征,对美国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及特点进行了全面地阐述,主要从美国独特的资产池构造机制、破产隔离机制、信用增级与评级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次贷危机后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方面的调整进行了分析。⑸次贷危机凸显了美国金融监管和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本文对保障资产证券化良好运作的监管模式及法律制度安排进行阐述,着重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体系、危机后监管模式的变革及相关制度的安排。⑹通过深入研究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评价其改进的措施及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在我国新一轮资产证券化重启之际,本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思路等进行研究,并给出有关实施措施与建议。在论文最后,总结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主要贡献。同时也指出了进一步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
于宝亮[5](2017)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化解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方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商业银行结束了长达十年(2004-2013年)的“黄金增长期”。在经济增速下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宏观信贷投放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明显放缓,信贷资产质量下滑、存量信贷资产亟需盘活、传统盈利模式日渐式微、对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均构成挑战。2012年,我国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被认为是我国商业银行“盘活存量、化解不良”的重要工具。多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为系统深入地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实践基础。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我国商业银行是否有动力、能否有条件充分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工具解决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具体可以分解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在自身具备何种条件时,会倾向于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以及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第二,我国商业银行在试图利用证券化方式化解风险问题时,需要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具备哪些必要条件?而商业银行自身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信贷资产的供给者,应该重点发展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向是什么?本文以我国2012年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重启以来的经验数据为基础,通过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和Tobit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发起信贷资产证券化决策和规模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这些因素包括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贷款增长率、非利息收入占比等反映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指标。总体来看,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贷款增长率和非利息收入占比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行为的驱动作用显着,银行存款规模也和信贷证券化行为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同时,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性质和规模的差异性,本文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进行了分组研究。实证结果显示,与中小型银行相比,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发起信贷资产证券化方面的内生动力相对不足,其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行为更多是由“外部政策驱动”;而中小型商业银行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解决其面临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问题的内生动力比较强劲。针对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所表现出的差异,本文给出了可能的解释。同时,本文进一步地提出,除了完善市场和监管环境之外,我国商业银行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产品供给端,应着力发展的两个证券化方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和不良贷款证券化(NPLS)。其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应发挥住房贷款规模和信用良好的优势,前瞻性、大规模地开展MBS,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提供优质、安全、标准化的证券化产品,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为市场持续发展构建稳定“底部”。中小型商业银行则应充分利用其灵活优势,发展不良贷款证券化,进一步丰富证券化市场的产品供给,构建各类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多层次证券化市场。
赵运豪[6](2016)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思考 ——以招元2015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例》文中认为资产证券化是一个金融创新产品,是金融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是盘活信贷资金存量的迫切需要,是银行业转型发展的一大助力,发展资产证券化正是商业银行谋求转型改革所跨出的重要一步。用市场化理念进一步推动资产证券化的创新发展,已经在监管层和金融业界内达成共识,未来的金融市场监管层对信息披露机制等可控风险措施将进一步改善,资产证券化业务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2013年,国务院发放了4000亿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而在2015年的5月国家国务院开放了5000亿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额度,在市场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累积计价值规模近万亿;接着从银行准入资格上来讲,在除原有已获得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的银行外,2014年中国银监会批准了27家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金融市场上,各金融机构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竞争一触即发;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对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了改革,对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的监管条件进一步宽松,政策对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利好显而易见。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信贷市场的爆发只是朝夕之事。一、论文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主要概括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因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是近几年才开始的,所以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在未来都是需要慢慢解决的,例如,在这个银行业结构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不断扩大,发行速度不断加快,商业银行如何在保证收益、扩大规模并在防范风险的同时积极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业务呢?所以,研究我国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现状部分首先先通过国内外学者所发表的文献进行梳理,了解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概念,着重论述国内外学者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业的影响、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探索本文要研究的重点。第二章首先介绍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和分类,接着阐述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当下概况,并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目前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引出了本文分析的主要案例产品——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从产品的交易结构以及产品的内部结构、信用增级的产品设计方面大致介绍了该产品的发行概况,在此基础上继续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比较。第三章详细分析了招商银行发行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案例。第一,从招商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动因开始分析,包含了自身动因以及政策动因,得出在我国金融市场大力推广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可以同时缓解资本金和流动性的压力;第二,从产品基础资产特征、贷款地域分布特征、借款人特征、贷款类型、贷款期限特征、贷款利率特征等各方面细致评价了该产品的优势与劣势;第三,本文从参与主体、产品信用增级方式、发起人风险收益等方面分析了目前商业银行发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共同点;第四,本文将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与工元2015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招商银行2014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了横向、纵向的比较,发现不管是从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来看,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都有着诸多的相同点,根据产品自身设计,也有着一些值得探讨的差异。第四章在前面三章的铺垫以及案例分析基础之上,预测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提出了三点建议。二、论文主要贡献(一)主要观点1、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现发展到一个突破口时期,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种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不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有着各方面优势值得借鉴,同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瑕疵值得反思。在顺应发展的大趋势下,行政干预色彩会逐渐淡化,商业银行应该从发起人自身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不断改进,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2、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从参与主体到入池资产质量方方面面都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以本文案例为首的许多产品都有着资产池信用与未来差异较大导致入池资产质量下降、信用增级方式单一等问题有待改善。中介机构作为发行主体应该严格做好发行相关事项,积累经验的同时弥补自已的缺陷。3、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类型需要进一步的丰富,产品的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吸引投资者的眼光。商业银行应该在控制好自身风险的前提下加大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创新,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通过对风险承担机制的完善,来达到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目的。(二)本文创新之处本文在研究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内容上,本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首先建立一个研究框架,然后在建立框架以后结合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现实情况深入分析了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普遍特征及缺陷并提出发展建议。2、在形式上,本文紧紧围绕市场热点问题,以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案例来进行分析,这样的分析结果就更能说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征。3、在分析方法上,本文对招元2015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数据和对比分析,细致分析了我国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典型产品,探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趋势。(三)本文不足之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在资料的获取上,只能够以现有公布的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无法获得更多资料作深入研究,只对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是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分析的简化处理,在这种简化处理中,可能忽视一些重要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得到的结论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2、由于中国还处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初期,市场上产品交易数据获得较为困难,因此本文无法运用计量模型对具体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来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更为中肯的实证结论。
宋怡欣[7](2014)在《按揭贷款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文中认为按揭贷款从其诞生到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期间各国的按揭贷款制度逐步走向趋同,继而在英美法与大陆法系中形成了以抵押贷款为核心的银行业务制度,并为各国银行业所普遍采用。从表面上看,按揭贷款制度以房产为抵押、并可兼顾质押保证等方式,又属于零售贷款风险较小,但从实质上看按揭贷款制度的特殊之处在于既与银行业相关又与房地产业联系密切,与银行业相关使其可能对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使其充满风险,因此按揭贷款制度实际上是一项风险波动极大的制度。也正是因此,虽然按揭贷款制度已经存续了百年,但各国有关按揭贷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却从未停止过,之所以会如此在于虽然各国的按揭贷款制度是近似的,但各国按揭贷款市场的情况及发展却有所差异,这种差异的结果是各国往往需要根据本国的市场情况对按揭贷款制度进行调整,从而确立适合于本国的按揭贷款体系,以最早确立按揭贷款制度的美国而论,虽然其本身的按揭贷款制度已经非常完善,但在其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法案》中专门就有对于按揭贷款问题的新增规定。按揭贷款风控制度十分强调有关的体系性建设,而这一制度的核心则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狭义的按揭贷款制度指银行向居民贷出的以其使用贷款所购买的商品房为抵押的一种银行零售业务,而广义的按揭贷款制度是随着现代按揭贷款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形式不断多样、风险不断加剧而形成的以控制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风险为目的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因此亦可称为按揭贷款风控制度。按揭贷款风控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基础按揭贷款业务信息不对称性的风险控制制度。按揭贷款制度设计之初的目的在于通过房产抵押保证银行获得还贷,但是作为一种银行零售贷款业务对贷款的审核制度与借款人的征信制度同样不可或缺,特别是在按揭贷款总量不断膨胀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其次,对按揭贷款资产管理活动信息不对称性的风险控制。按揭贷款资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差,期限长,根据《巴塞尔协议》之规定会对银行产生比较高的资本要求,由此引发了银行对按揭贷款资产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这些活动多以表外业务的方式进行且交易方式复杂,继而将引起按揭贷款业务在性质上的变化,从而在按揭贷款市场交易各方之间产生风险;最后,对按揭贷款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的控制。系统性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来自于按揭贷款总量增加所带来的杠杆率的提高与业务种类复杂化所引发的法律责任上的不确定性,是量变与质变共同的结果,往往容易造成整个市场的判断失误,是各国监管部门最为关注的风险,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过热时往往风险难以避免。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性风险控制既需要政府参与也需要银行参与。通常按揭贷款的风险控制制度可以分为外部监管制度与内部风控制度。外部监管制度塑造市场结构、市场环境。我国的按揭贷款外部监管制度起源于1997年的《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之后在2005年开展了一系列有关表外业务的试点工作但直到今日进展缓慢,而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按揭贷款市场的风险逐渐暴露,针对系统性风险的限贷政策逐渐出台并不断被强调但却收效甚微;内部风控制度是银行风险控制的业务规范,从体系上看主要是以《巴塞尔协议》系列为核心,适当配属业务规范,但是这一体系的建设却始终无法得到重视,致使其推进缓慢。继而得出按揭贷款市场的基本制度体系:外部监管基础制度、外部监管资产管理(亦可称为表外业务)制度、外部监管系统性风控制度、内部风控基础制度、内部风控资产管理制度、内部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而本文的核心问题即在于找出这六类制度相互之间的关联即信息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称问题是按揭贷款市场风控制度的核心。风控制度的目的在于控制风险,因此关键的问题是找出风险来自于何处,笔者认为按揭贷款市场作为一种借贷业务,最大的风险即来自于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在按揭贷款市场广泛存在:从按揭贷款基础业务制度的角度看,银行是否能获得还贷取决于对房价与借款人收支情况的准确了解,其中常见的是借款人对于自身还款能力的欺诈;从按揭贷款债权管理的角度看,银行作为交易的发起人往往与其他交易对手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各种交易中介组织之间对按揭贷款资产池的处理亦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按揭贷款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角度看,监管部门力图控制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但这一风险实际起源于银行的微观按揭贷款业务,只有银行才知道其真正的风险,这种信息不对称不仅会造成监管部门风险信息的缺乏,亦有可能延误对有关风险的及时处理。由此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对按揭贷款市场有三大帮助:一是提高按揭贷款市场的资产质量,降低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二是提高按揭贷款市场的专业化程度,信息的对称可以降低机构之间的成本从而允许更多的专业机构存在,继而使市场成熟起来;三是提高对系统性风险的处理效率,降低银行的杠杆率。由解决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对按揭贷款风控体系中制度不协调问题的研究继而得以开展。上述六方面制度虽然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为核心的思路就是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处理,外部监管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主要是信息披露,具体到基础制度领域是指按揭贷款人的征信制度,表外业务领域是指交易对手的信息披露制度,系统性风控领域则是指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披露制度;内部风控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主要是信用评级,银行的信用评级发展趋势表现为由外部评级向内部评级的发展,从法理上看,两种制度刚好可以从外部与内部共同促进市场各方的信息对称性。目前我国风控制度中的不协调之处主要表现为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之间缺乏应有的联系:外部监管的发展趋势是相关制度的加速、扩张发展,也许不是刻意的,但监管部门的大量立法都以外部监管为导向解决市场问题,随着近年来系统性风险的加剧,限贷政策出台频繁但效果却甚微,从而使监管部门的权力过于膨胀;内部风控制度的发展趋势则刚好相反,呈现出逐步细化继而集中的趋势,这一发展趋势源于《巴塞尔协议II》所确立的基础风险内部管理制度的稳固。两种制度之间协调性的缺乏表现为彼此之间都力图确立本身的体系性却忽视了彼此之间可能带来的阻碍与促进,继而影响制度整体的发展。对于协调性缺乏的解决思路以两种制度的信息不对称解决方式以及制度的地位为出发点。在基础业务制度中,外部监管确立了市场的基本框架,统一的按揭贷款业务框架是业务得以开展的出发点,由此决定了所有银行的按揭贷款风险内控规则应该以此为基点发展,从而避免内控制度过于宽泛没有重点的情况;在系统性风控制度中,目前的以外部监管为主的信息不对称性风控制度似乎走到制度发展的尽头,虽然监管部门拥有较大的权利,但真正的系统性风险来源于银行,且也只有银行才具有真正的了解并且能够及时处理自身所面对的系统性风险的能力,由此认为系统性风险的控制应该以银行内控为中心,外部监管制度应该围绕其中。由此得以建立两种制度的联系:对于基础业务制度,内部风控制度中的评级制度应该以外部监管所确立的征信制度为基点开展,对于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外部的系统性风控制度应该以对评级市场的监管与银行的内部评级监管为主要方向。从按揭贷款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制度有关信息不对称性的联系继而可以找出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整体发展趋势。基础业务制度中外部监管的核心地位意味着对其有关的立法规范应该被重点关注,其中最为核心的制度是对借款人的外部征信制度,即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体系。征信体系的建立长期以来缺乏制度规制,直到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出台才算有所好转,但也只是刚刚开始制度化进程,离建立适应按揭贷款市场的规范尚距离很远;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中内控制度的核心地位意味着银行有关按揭贷款的资本计量不应再继续作为重点,更加主动的将评级结果纳入信息不对称性风控体系进行实际操作的规范应该逐步开始探索。外部监管基础制度、外部监管系统性风控制度、内部风控基础制度、内部系统性风险控制制度由此形成了按揭贷款制度体系的发展趋势:监管部门对市场风险的介入应该逐步间接化,譬如建立征信制度、监督评级机构等,而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该更加自主化,建立更加全面的贷款审核机制与系统性风险处理机制。按揭贷款风控体系对信息不对称性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具有顺序性的过程。制度的推进应该是渐进式的,监管部门监管的间接化过快将会导致市场风控体系的真空,而内控机制发展过快同样也肯能引发对业务效率的抑制,相比之下,采用先发展内控机制外部监管逐步退出的模式更加合理,同时应该注重的是两者之间的衔接,制度不宜整体推进,从推进的次序上看应该采用的顺序是:外部监管基础规则、银行内部风控方面的基础业务规则、银行内部表外业务规则、银行内部系统性风控规则、外部系统性风险监管规则、外部表外业务准入规则,这一顺序意味着银行与监管机构在制度体系的推进中具有不同的地位:银行根据市场的变化要发展业务,就必须在外部监管基础制度发生变更的情况下整体性的完善其基础制度、表外业务制度与系统性风控制度,表外制度不可能单独发展,否则将会使银行难以面对风险,由此决定了银行是按揭贷款风控体系制度推进的重要推动力;政府的责任则是根据银行的系统性风控变化决定外部系统性风控的监管,继而根据整体的制度变化情况决定表外业务的发展,也就是说政府在此处属于守夜人的角色。本文共八章内容,大体框架如下所述:首先,本文的前三章主要着力于通过对我国现有按揭贷款外部监管制度的介绍与分析形成一个外部监管的制度发展架构,从而理出该体系的立法思路、趋势与不足:第一章探讨按揭贷款外部监管基础制度的信息不对称性。按揭贷款具有悠久的历史,该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以赎回权为抵押的表现形式,后逐步发展为现代的按揭贷款制度;美国1930年后逐步引入了按揭贷款的制度体系,并将政府外部监管的概念引入了按揭贷款市场;香港地区是“按揭贷款”一词的发源地,我国的按揭贷款制度主要源于香港。我国的按揭贷款基础规则由法律与具体规范组成,法律确定按揭贷款的合同、抵押等基础制度,使具体的规范有了制度依据,规范则建立起了按揭贷款的基础交易形式,使银行按揭贷款业务得以开展。按揭贷款的基本法律关系包括:房产交易法律关系、资金借贷法律关系与担保法律关系,三项法律关系在按揭贷款制度中缺一不可,但担保法律关系是其核心,抵押是担保法律关系的主要形式,但质押、保证亦可,期房是按揭贷款的主要形式,而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则在于解决银行与购房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我国的按揭贷款的外部监管制度相对简单,包括对相关指标的控制以及对银行业务的检查措施,主要是为了保证银行能够充分审核借款人的资信情况,但由于按揭贷款不但涉及银行业,同时还涉及房地产业,同时还包括公积金管理,因此对按揭贷款的管理包括各种行政机构,权力架构十分复杂,最终导致了监管者自身的信息不对称性。第二章探讨按揭贷款债权管理外部监管制度的信息不对称性。银行对于按揭贷款债权的管理是基于本身按揭贷款的特点所决定的,银行之间按揭贷款债权各有特点,因此这种管理的方式不会相同,其主要是通过表外业务的方式开展,基本的方式包括证券化,进一步发展还涉及按揭贷款的其他衍生品业务。我国从2005年后开始试点按揭贷款的表外业务,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一整套相关的制度,目前按揭贷款表外业务主要以信托方式开展,法律关系主体涉及银行、信托机构、服务银行、资金保管银行等多个中介机构,客体包括债权、资产池、信托财产、衍生品等多种形式,并由此展开了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问题的核心是对其性质的认定,由此引入了表外业务的核心理念经济实质原则,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此变得明显从而需要进行信息披露,外部监管规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保证信息的有效披露,比较先进的方法是交易各方之间建立诱导机制或采用《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超额资本机制。第三章探讨按揭贷款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制度的信息不对称性。伴随着按揭贷款的系统性风险逐步提高,由此形成了监管部门对系统性风险的重视。目前对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由于按揭贷款总量的增加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市场过热,手段主要是限贷政策;二是对于按揭贷款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所产生的系统性风险,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已经证明了这一问题,其手段主要是进一步规范相关的业务制度。从法理的角度看,对系统性风险的控制方法主要是动态调节,《巴塞尔协议III》中的逆周期超额资本是一种创新,是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的结合,外部监管机构将根据对有关指标的判断决定银行的超额资本要求并由银行作为其内部风控的部分,其理念主要在于强调动态化。按揭贷款风险披露是整个风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涉及对按揭贷款及其资产管理信息的定量披露与定性披露,是对按揭贷款宏观信息的一种披露。其次,本文的第四到第六章着力于通过对我国建立在《巴塞尔协议》上的按揭贷款内部风控制度的介绍与分析形成一个内部风控制度的发展架构,从而理出该体系的立法思路、趋势与不足:第四章探讨按揭贷款内部风控基础制度对信息不对称性的处理。按揭贷款内部风控制度在我国并未受到重视,我国的银行业风控制度在银行股份制改革后逐步开展,核心是《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共有三个版本,呈现逐步细化演进的趋势,其中《巴塞尔协议II》是最为详细全面的一个版本,是我国按揭贷款风险内控的主要依据。按揭贷款基础业务的风险内控主要有三种方式:一、贷款审核。2004年开始银监会出台了有关规则,但遗憾的是过于笼统;二、资本计量。《巴塞尔协议》所确立的按揭贷款内部风控以资本计量为主,即由监管当局给出风险权重乘以按揭贷款的风险暴露得出按揭贷款业务的资本要求,较高级的方法是通过银行内部自己计量按揭贷款的有关违约数据确定风险权重,被称为内部评级法,但这一评级体系的引入对银行的风险内控管理却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三、风险缓释。由于按揭贷款的长期性,将会占用银行较大量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选择购买专业机构的担保或衍生产品以降低其资本要求。第五章探讨按揭贷款债权管理风险内控制度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按揭贷款表外业务的形式多样复杂,对其应该采用经济实质原则进行风控,具体而言核心的两个问题是债权的权属归属问题与风险责任的承担问题,由此产生出资本计量与风险缓释两种风险内控思路。表外业务资本计量的核心问题是风险评估,根据银行评估能力的由弱到强依次是非外部评级法、外部评级法、推测评级法、评级基础法、监管公式法、内部评估法,其中主要涉及对银行数据收集统计能力的能定与计量能力的认定。风险缓释问题同样涉及到按揭贷款债权资产池的评级,除了抵押、质押、保证等风险缓释方法的不同,相同评级的按揭贷款资产池与不同评级的按揭贷款资产池所能够达到的风险缓释在效果上是有所差异的。第六章探讨按揭贷款系统性风险内控机制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对按揭贷款系统性风险内控制度的改革源于2008年次贷危机后出台的《巴塞尔协议III》,其中主要包括对原有计量体系的改革、内部风险控制的系统化与周期化、流动性风险计量。对按揭贷款资本计量体系的改革包括修改指标来有效应对按揭贷款信用风险及信用估值调整、降低按揭贷款的资产价值相关性(Asset valuecorrelation,AVC)乘数、对折扣系数的修改;按揭贷款表外业务涉及到银行资本的认定问题,内部风险控制的系统化与周期化包括重建按揭贷款风险控制的资本计量体系、超额资本留存机制与逆周期超额资本计量体系的建立;按揭贷款偿付的分期性使其成为银行稳定的流动性来源,流动性风险强调压力情况下银行应具有充足的流动性以防止其违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引入了短期的流动性覆盖率(LCR)与长期的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进一步对按揭贷款贷后管理的信息不对称性进行了细化。再次,第七章主要对上述按揭贷款体系中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缺乏联系的弊端进行分析并由此形成一个以信息不对称为联系的按揭贷款体系。按揭贷款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目前表现为各自独立发展:外部监管体系呈现出扩张化的趋势,但这一趋势表现出的制度效率却在逐渐降低,内部风控呈现出集约化的立法趋势,但却无法很好的发挥其作用。很明显问题的根源是制度之间缺乏联系,外部监管的主要思路是信息披露,内部风控的主要思路是信用评级,两种制度从内外两个方向促进着信息的对称性,对于基础市场制度,外部监管决定着市场的架构,由此内部风控制度应该围绕外部监管制度开展,以避免内控精力的分散,主要应该建立细致的贷款审核制度;对于系统性风控制度,内部风控比外部监管的效率更高,由此决定了系统性风险的外部监管工作应该围绕内部风控开展,主要是建立对评级机构与银行内部评估的监管。最后,第八章对该体系解决信息不对称性的发展趋势及运行规律进行了分析。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运行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除了第七章的基础制度内部风控改革与系统性风险外部监管的改革外,基础制度的外部监管与内部的系统性风控制度同样需要改革,改革的思路则是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进行,基础制度领域的改革强调征信制度的建立,系统性风险内控制度则强调将资本计量应用于按揭贷款业务的实践操作进行风险的主动调节,由此得出的整体立法趋势是政府外部监管介入市场的间接化与银行内部风控的自主化。通过分析这一趋势的改革必须逐步进行,外部监管间接化过快容易引发风险,风控自主化过快容易与外部监管冲突降低效率,但总的趋势是内控自主化适当领先于监管间接化。内控领域要得以发展必须依靠制度的整体发展,这一发展如上文所述具有一定顺序,银行与政府在其中担负着不同的角色。本文以解决按揭贷款体系的协调性为目标,共得出三项有关的结论:一、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主要目标在于解决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外部监管制度以信息披露为主要手段,而内部风控制度则以评级为主要手段;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改革趋势为政府外部监管的间接化与银行内部风控的自主化,银行的自主化发展应领先于外部监管的间接化以避免风险;三、风控体系应该渐进的顺序性发展,判断这一目标是否达成的责任在于政府,而完成这一目标主要的推动力是企业对于按揭贷款市场业务扩展的需求。
李杜若[8](2017)在《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截止至2016年底,市场存量规模超过六千亿元人民币,年度发行量近四千亿元人民币。然而,从2012年试点重启至今,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2013年和2016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都压到了“减速带”,增长速度突然放缓,发行量相比前一年甚至出现倒退。如果说2013年的减退还有试点期的政策影响作为解释,2016年的减退则更多体现出市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冷落。发行量上的减退是否说明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丧失了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信贷资产证券化可否在其中发挥一些积极作用?为了回答这两个问题,本文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和影响效应展开分析。从银行为什么要进行证券化、到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够给银行以及更大范围内的金融市场和其参与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最终分析得出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可以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七个章节的论述,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对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实践进行比较剖析,深入探讨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特点和实践中观察到的一些潜在问题。针对我国的实践情况从商业银行动因和基于银行稳健性视角的作用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扩展讨论视角至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中的其他参与者的影响效应,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前景和作用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文献回顾。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集中在第三至第七章。在第三章中本文梳理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阶段和监管政策变迁,对最新的市场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通过横向的国际比较,本文发现,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证券化产品品种、产品结构、基础资产构成、交易机制、法制法规等方面都同欧美等发达金融市场中的资产证券化实践有所不同。金融市场体系和银行日常经营状况也都较为不同。本文总结出我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一些中国特色并观察到,我国的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热情度存在疑问。具体来讲,信贷资产证券化主要存在四个动因假说:流动性假说、盈利性假说、风险管理假说、监管资本套利假说。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中,资产证券化主要作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补充工具而出现并发展壮大。但是,我国金融市场中流动性一直相对较为宽裕,商业银行可能不会从流动性方面考虑进行证券化。但是,在利率市场化挤压商业银行利润空间的环境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改善效应可能会对商业银行构成吸引力。因此,本文在第四章对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展开更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在于改善盈利性和实现监管资本套利,没有证据显示商业银行是基于提高流动性的目的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观测期间内,资本充足情况不佳、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实证研究结果验证了前述研究假设:商业银行将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改善盈利性的工具,所以那些效益较差的银行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希望借此来拓展盈利渠道、扩展业务范围、优化营收结构等;基于多个子样本的研究也发现,在2013年末监管层面放宽发起银行的风险自留要求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资本套利行为开始出现,一些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可能寄希望于通过证券化改变自身的风险资产组合构成,达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效果。至于为何流动性较好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证券化,本文认为,可能是受到银行试点期间一定的监管导向和审批倾向的制约而形成的一种反常现象,同现行实践阶段较为宽松的货币环境下银行流动性充裕也可能有一定关系。在动因分析之后,分析方向转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动因和影响效应是互相匹配的,商业银行寄希望于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达到的目的就是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但是与此同时,其他一些银行经营中至关重要的变量也被改变。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主动改变了自身的资产组合构成,直接改变了其风险承担属性。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下行压力较大,优质资产稀缺,考虑到证券化后难以获得更优质资产做补充,商业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的积极性会降低。据此推论,在现行条件下继续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本文继续在第五章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银行风险种类繁多,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稳健性指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稳健性的影响是依商业银行规模大小而变化的:对大银行有一定的风险分散效应,对小银行则恰恰相反,会负面影响银行的稳健性。这一结论验证了本文的假设,即一些银行对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热情不足的情况可能是基于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会负面影响自身的稳健性。考虑到信贷资产证券化并不是独立存在于金融市场中,基于微观银行视角的研究必须被拓展到中观的金融市场的视角内才可以更全面地看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其他潜在影响效应。本文在第六章中继续就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三个主要参与者:银行业、融资者、投资者展开讨论。尽管银行并不是基于补充流动性考虑进行的证券化,但是证券化的确会给银行带来额外的流动性补充。这种流动性补充效应,又会传导至融资者和投资者两端。所以,基于银行业的视角,从流动性出发,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在经济周期中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路径。信贷资产证券化有益于市场更好地匹配融资者的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投资产品选择。针对我国经济现在经历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助力“三去一降一补”的前景进行讨论。最后,本文基于国际经验比较、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研究和影响效应研究做出结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对理想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提出规划,并以设计一条通往理想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路径为出发点提出如下政策建议。首先,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必须被继续推进扩大,应当从原则上允许商业银行以风险分散为目的进行证券化、努力提升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的吸引力、引入更多投资者。其次,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亟待完善,具体的政策选择包括市场的互联互通、搭建做市机制、探讨进一步增强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流动性,构建定向的政府支持机构等。最后,应当积极探索更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和产品种类。另外,信息披露机制必须确保有效和透明,相关的税收机制也需要加以明确。
陈志鹏[9](2016)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90年代起,在改革开放和金融深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变得越来越大,直接融资市场规模在我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对商业银行来说,银行吸收储户存款的能力减弱,金融“脱媒”压力日益骤升,银行流动性风险愈发凸显,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营的难度变大。在2005年前后,国内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局面比较充足,处于流动性过剩状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蔓延,以及受央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由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变为基本维持平衡,流动性格局俨然发生了变化。至2010年,市场上商业银行流动性局面开始变得较为紧张,特别是2013年5月份资本市场资金利率的飙涨,进入6月中下旬,上海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利率骤升,市场上“钱荒”事件频发,我国商业银行承受的流动性风险也日益加剧,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上了紧弦。从2014年11月初至2015年6月,中国股市迎来牛市,股票市场指数迅速攀涨,社会资金批量涌入股市,这也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变得严峻,面临着流动性风险的承压。随着当下流动性冲击愈渐闪现,银行承受流动性风险的压力趋增,因此,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化融资的创新工具,可以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较差的中长期信贷资产进行重组、打包和出售,实现了将银行未来的贷款本息向高流动性的存量现金的转化,以达到控制流动性风险的目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历经10年发展和3次重大变更,逐渐完成了由审核制向备案制的过渡,实现了稳步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研究和分析,结合理论与具体实践,探讨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路径和机制,并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研究结论,以期能够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相关建议。本文正文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研究目的和意义,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本文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为正文章节:第一章为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分析;第二章为信贷资产证券化作用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分析;第三章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效果的实证分析;第四章为研究结论与建议。第三部分为结语。
沈彬彬[10](2020)在《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去杠杆力度加大,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其流动性管理压力日益增大,而流动性风险是最致命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做好流动性风险管控工作是重中之重。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结构性金融工具,其设计初衷便是用来增强流动性,化解银行风险。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结构化设计将流动性较差的贷款转化成流动性强的资金,可以帮助商业银行盘活存量资产,提升银行整体流动性,但也有学者认为商业银行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提供流动性的便利性,降低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缓冲,并增加风险贷款,进而提高流动性风险。为此,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对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理论加实证的方法探究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首先,本文系统介绍信贷资产证券化原理以及流动性风险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从理论角度阐述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机理,从正反两个方面理论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其次,详细介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再次,选取21家商业银行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并用替换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检验结果均表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对降低流动性风险具有正向影响。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为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此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降低流动性风险的积极作用。
二、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1.4.2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
1.4.3 综合归纳与具体分析相结合 |
1.5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5.1 基本结构 |
1.5.2 主要内容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研究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及实质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
2.1.3 资产证券化的效应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 |
2.2.2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
2.2.3 资产证券化的效应 |
2.2.4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
2.3 总结与评价 |
第3章 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分析 |
3.1 资产证券化基本原理 |
3.1.1 资产证券化原理主要内容 |
3.1.2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和类别 |
3.1.3 资产证券化的动因 |
3.2 资产证券化效应理论 |
3.2.1 资产证券化宏观效应 |
3.2.2 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 |
第4章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现状 |
4.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2012 年重启前) |
4.1.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动因 |
4.1.2 试点方案设计特点 |
4.1.3 法制法规建设历程 |
4.1.4 试点运作与实践历程 |
4.2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重启 |
4.2.1 中国资产证券化重启的原则与思路 |
4.2.2 中国资产证券化重启后的新特征与新趋势 |
4.2.3 重启后中国资产证券化发行现状 |
4.3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特点 |
第5章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宏观效应 |
5.1 资本市场发展完善的促进效应 |
5.2 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效应 |
5.3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化解效应 |
5.4 保险市场发展完善的推动效应 |
5.5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突破效应 |
第6章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 |
6.1 影响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的因素 |
6.2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经济效应 |
6.2.1 资本补充效应 |
6.2.2 资产盘活效应 |
6.2.3 风险化解效应 |
6.3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财务效应 |
6.3.1 我国银行业受传统经营模式制约,盈利能力薄弱 |
6.3.2 成本降低与收益促进效应 |
第7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效应模型检验 |
7.1 模型设计分析 |
7.2 指标的设定与样本的选取 |
7.4 实证检验过程 |
7.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8章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
8.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8.1.1 金融市场基础条件仍显薄弱 |
8.1.2 金融市场环境条件尚不完善 |
8.1.3 金融市场效率与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
8.1.4 金融监管仍显滞后 |
8.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
8.2.1 传统型资产证券化风险 |
8.2.2 现代型资产证券化风险 |
8.3 深化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对策 |
8.3.1 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亟需加强政策设计与环境建设 |
8.3.2 加快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要与加强金融监管创新并举 |
8.3.3 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需要加强风险防控机制的构建 |
8.3.4 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技术操作规范 |
8.3.5 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急需加快人才培养 |
8.3.6 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需要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国际合作 |
附录:中国资产证券化案例统计表(2012 年重启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2)CRT视角下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中小企业融资及商业银行管理的意义 |
1.1.2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风险转移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及其监管的影响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系统性风险 |
1.2.2 资产证券化 |
1.2.3 信用风险转移与信用风险蔓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4.1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研究综述 |
2.1.1 资产证券化成因及作用 |
2.1.2 资产证券化风险计量 |
2.1.3 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 |
2.1.4 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
2.1.5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 |
第二节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
2.2.1 资产管理理论 |
2.2.2 负债管理理论 |
2.2.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2.2.4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 |
2.2.5 风险资产管理理论 |
2.2.6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三节 信用风险转移研究综述 |
2.3.1 信用风险转移理论 |
2.3.2 信用风险转移工具 |
2.3.3 信用风险转移市场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国内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情况分析 |
3.1.1 国外信贷资产证券化现状分析 |
3.1.2 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情况 |
3.1.3 国内外信贷资产证券化情况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与法律制度分析 |
3.2.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市场环境分析 |
3.2.2 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制度与市场环境评述 |
第三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3.1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3.3.2 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推行缓慢的原因探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的一般性评估 |
4.1.1 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当中的风险识别 |
4.1.2 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传导效应分析 |
第二节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
4.2.1 中小企业信贷的风险 |
4.2.2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技术风险 |
4.2.3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 |
4.2.4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市场风险 |
4.2.5 中小企业“两权”质押贷款进入资金池的风险 |
第三节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风险评估模型及度量 |
4.3.1 违约风险度量模型 |
4.3.2 早偿风险度量模型 |
4.3.3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综合风险评估 |
第四节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
4.4.1 一般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管理 |
4.4.2 基于交易结构设计角度的信用风险管理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CRT分析 |
第一节 信用风险转移的实现路径 |
5.1.1 资产池的“资产组合” |
5.1.2 SPV的风险隔离 |
5.1.3 结构转换 |
第二节 信用风险放大的理论分析 |
5.2.1 银行的风险放大效应 |
5.2.2 证券评级机构的风险放大效应 |
5.2.3 资本市场羊群行为的风险放大效应 |
第三节 基于非标准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CRT实证分析 |
5.3.1 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
5.3.2 模型假设及设定 |
5.3.3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风险的跨部门转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传统金融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以浙元一期为例 |
6.1.1 产品的基本信息 |
6.1.2 基础资产池的基本特征分析 |
6.1.3 产品的风险分析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阿里小额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例 |
6.2.1 产品信息 |
6.2.2 产品的交易结构、交易流程、资金回拨流程 |
6.2.3 风险控制 |
6.2.4 产品创新情况 |
第三节 信用风险转移以浙元一期为例 |
6.3.1 交易结构分析与基本流程 |
6.3.2 产品风险及CRT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思考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对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创新思考 |
7.1.1 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创新 |
7.1.2 建立参与者的创新联盟 |
7.1.3 探索资产池风险防范的新思路 |
7.1.4 打破固有的市场交易模式提高流动性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7.2.1 建立完善的CRT法律体系,强化顶层设计 |
7.2.2 在风险可控下,培育充满活力的信用风险转移市场体系 |
7.2.3 不断完善产品定价及信用增级技术 |
7.2.4 不断加快CRT市场监管创新步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中国资产证券化模式、定价及监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范畴界定 |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二、资产证券化与传统融资方式的区别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类型 |
一、按基础资产类型区分 |
二、按交易结构设计区分 |
三、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担保债券(CMO)及其相互关系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
一、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 |
二、资产组合理论 |
三、破产隔离 |
四、信用增级原理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动因 |
一、监督技术假说 |
二、管制税假说 |
三、担保假说 |
四、道德风险假说 |
五、市场原理假说 |
六、流动性假说 |
第三章 国外资产证券化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比较 |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
二、欧洲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
三、日本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产品模式比较 |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主要产品 |
二、欧洲资产证券化主要产品 |
三、日本资产证券化主要产品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运行模式比较 |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 |
二、欧洲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 |
三、日本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 |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监管模式比较 |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模式 |
二、欧洲资产证券化监管模式 |
三、日本资产证券化监管模式 |
第五节 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三种模式 |
第一节 三种资产证券化模式的界定及主要区别 |
一、分类和界定 |
二、三种模式的主要区别 |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和交易结构 |
一、信货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及作用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与交易结构 |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原理 |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2013 年工元一期信贷资产支持债券 |
第三节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和交易结构 |
一、企业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及核心要素 |
二、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与交易结构 |
三、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操作重点。 |
四、企业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2013 年隧道股份BOT项目企业资产证券化 |
第四节 资产支持票据(ABN)的特征和交易结构 |
一、资产支持票据的特征和交易结构 |
二、资产支持票据的最新修订 |
三、资产支持票据相关对比分析 |
四、资产支持票据案例分析---16 九州通ABN001证券信息 |
第五章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评级与定价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增信研究 |
一、信用增级的实质及意义 |
二、信用增级的成本收益分析 |
三、信用增级过程中的风险与控制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评级流程及分析 |
一、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操作流程 |
二、原始权益人与基础资产信用质量分析 |
三、交易结构风险分析 |
四、主要参与机构与法律分析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研究 |
一、金融商品的定价特点 |
二、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三、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比较 |
四、资产证券化定价案例分析---开元 2005-1 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 |
第六章 资产证券化监管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内容 |
一、资产证券化的监管内容 |
二、《巴塞尔协议》中对资产证券化监管的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体制改进 |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 |
二、针对巴塞尔协议的专门改进 |
三、法律体系的完善化 |
四、完善各种机制,推动证券市场有序发展 |
第三节“新常态”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之未来趋势 |
一、针对资产证券化“增加流动性”功能的监管 |
二、针对资产证券化“风险转移”功能的监管 |
三、针对资产证券化“信用中介”功能的监管 |
第七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功能的理论分析 |
一、资产证券化功能的一般分析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意义 |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一、模型设定及数据来源 |
二、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四、结论及启示 |
第八章 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我国资产证券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一、现状及未来展望 |
二、存在主要问题 |
第二节 综合对策 |
一、宏观层面 |
二、微观层面 |
第三节 针对资产证券化产品模式、定价与监管问题的建议 |
一、针对资产证券化产品模式问题的建议 |
二、关于资产证券化评级及定价问题的建议 |
三、加强资产证券化监管问题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4)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客观地认识美国资产证券化 |
1.2.2 系统研究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动态变化 |
1.2.3 探讨理性发展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问题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外主要研究视角分析 |
1.3.3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4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析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及其相关理论 |
2.1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分析 |
2.1.1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特征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2.1.3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2.1.4 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运作流程 |
2.1.5 资产证券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意义 |
2.2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2.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产生与发展 |
3.1 美国资产证券化产生的背景及动因 |
3.1.1 产生背景 |
3.1.2 动因分析 |
3.2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
3.2.1 萌芽阶段 |
3.2.2 形成与发展阶段 |
3.2.3 创新与全面发展阶段 |
3.2.4 稳定发展阶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制及其特点 |
4.1 美国独特的资产池构造机制 |
4.1.1 基础资产选择多元化 |
4.1.2 次级基础资产备受青睐 |
4.1.3 结构创新不断 |
4.2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隔离机制 |
4.2.1 资产转移的真实销售 |
4.2.2 SPV 的破产隔离 |
4.2.3 隔离制度评析 |
4.3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机制 |
4.3.1 信用增级的意义 |
4.3.2 信用增级的一般做法 |
4.3.3 次贷危机后信用增级 |
4.4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机制 |
4.4.1 信用评级机制的内容及意义 |
4.4.2 信用评级机制存在的问题 |
4.4.3 次贷危机前后的信用评级机制 |
4.5 美国政府的担保机制及新型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
4.5.1 政府的担保机制 |
4.5.2 新型信用风险管理工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模式及制度安排 |
5.1 美国相关法律和监管体系对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影响 |
5.1.1 美国法律制度体系促进证券化创新 |
5.1.2 美国金融监管体制对证券化风险的控制 |
5.2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模式 |
5.2.1 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原则与内容 |
5.2.2 IMF 金融稳定相关监管建议 |
5.2.3 新巴塞尔协议资产证券化监管框架 |
5.2.4 次贷危机以前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评析 |
5.2.5 次贷危机以后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改革 |
5.2.6 美国资产证券化监管新框架 |
5.3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制度安排 |
5.3.1 美国资产证券化制度演变分析 |
5.3.2 法律制度 |
5.3.3 会计制度 |
5.3.4 税收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评析 |
6.1 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程度的评析 |
6.1.1 资产证券化将呈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 |
6.1.2 适时调整结构和运行方式 |
6.1.3 管理机构职能较为全面 |
6.2 次贷危机前美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分析 |
6.2.1 资产证券化链条复杂 |
6.2.2 资产证券化涉及主体过多 |
6.2.3 监管不完全到位 |
6.3 次贷危机后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改进及其效果分析 |
6.3.1 对美联储改进措施的效果分析 |
6.3.2 对金融市场及金融体系变化的分析 |
6.4 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的总结 |
第7章 美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
7.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 |
7.1.2 我国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 |
7.2 中美资产证券化的比较分析 |
7.2.1 资产证券化程度的比较 |
7.2.2 证券化资产种类及运行机制的比较 |
7.3 美国资产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
7.3.1 推进 MBS 及扩展基础资产范围 |
7.3.2 实现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 |
7.3.3 完善监管框架和制度安排 |
7.3.4 谨慎推行结构创新及加强资产表外化处理 |
7.3.5 注重本土化市场培育 |
7.3.6 加强风险评估与防范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化解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方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标 |
第二节 选题意义和贡献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论文的贡献 |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 |
一、本文结构安排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
第一节 宏观经济背景 |
一、经济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
二、持续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改革 |
一、日渐盛行的直接融资 |
二、银行的信用中介地位受到挑战 |
三、不断下降的盈利能力 |
四、复杂多样的商业银行风险 |
五、迫在眉睫的商业银行转型 |
第三节 日趋严格的金融监管 |
一、宏观审慎评估(MPA)体系正式确立 |
二、大银行和中小银行的监管影响有所差别 |
第三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起源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
三、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原理 |
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 |
五、信用违约互换、资产证券化与美国次贷危机 |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
第四章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效应的理论综述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盈利性效应 |
一、国外盈利性效应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盈利性效应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资产证券化的流动性效应 |
一、国外流动性效应相关研究 |
二、国内流动性效应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效应 |
一、国外安全性效应相关研究 |
二、国内安全性效应相关研究 |
第四节 资产证券化的安全性效应 |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驱动因素的实证数据检验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的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 |
一、相关文献回顾 |
二、理论假设 |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二、模型构建 |
三、数据描述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和分析 |
一、检验结果 |
二、结果分析 |
三、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基于商业银行性质和规模的分组研究 |
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检验结果及其解释 |
二、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检验结果及其解释 |
第五节 实证分析小结 |
第六章 实证结论分析及其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对分组实证结果差异的解释 |
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优势可缓解其流动性压力 |
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基于利差的盈利模式短期内仍有存续空间 |
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证券化具有潜在约束 |
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利用证券化方式调整特定类型信贷规模的需求较强 |
第二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市场条件 |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发展动因——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 |
二、市场驱动的条件之一:积极发起人和投资人 |
三、市场驱动的条件之二:一级市场的发行效率和二级市场的流动性 |
四、市场驱动的条件之三:强有力的信息披露约束机制 |
五、市场驱动的条件之四:有效的公司治理 |
第三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监管环境 |
一、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划定风险边界 |
二、打破刚性兑付困局,实现金融产品风险与收益匹配 |
第四节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方向的提出 |
一、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前瞻性地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二、中小型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快不良贷款证券化试点 |
三、监管机构应实施差别化的证券化监管政策 |
第七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之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的内涵 |
一、住房抵押贷款及其特征 |
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内涵 |
第二节 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验启示 |
一、美国住房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历程 |
二、美国MBS运行情况 |
三、美国MBS主要特点 |
四、美国MBS的重要作用 |
五、美国次贷危机对住房抵押贷款及其证券化的启示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探索与实践 |
一、我国商业银行开展MBS相关文献回顾 |
二、我国商业银行MBS的实践——以建元 2015-1MBS为例 |
第四节我国发展MBS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
一、我国MBS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现阶段促进我国MBS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方向之二:不良贷款证券化 |
第一节 不良贷款及其证券化的内涵 |
一、不良贷款证券化(NPLS)的含义 |
二、商业银行开展NPLS业务的重要意义 |
三、NPLS与普通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区别 |
第二节 NPLS的国际经验——以美、韩、日、意为例 |
一、美国开展NPLS的情况 |
二、韩国开展NPLS的情况 |
三、美国、韩国NPLS经验之比较 |
四、日本和意大利开展NPLS的经验和教训 |
五、国际经验对我国的主要启示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NPLS的探索与实践 |
一、试点、暂停与重启 |
二、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贷款的模式比较——NPLS或转让AMC |
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NPLS面临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
第九章 结语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 |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和其他金融工具的比较分析 |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效应分析 |
三、地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因素的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6)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思考 ——以招元2015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案例介绍 |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分类和原理 |
2.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
2.1.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
2.1.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 |
2.1.4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五大特点 |
2.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和当下概况 |
2.2.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 |
2.2.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当下概况 |
2.3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情况总结 |
2.3.1 监管机构出台一系列新举措,推动资产证券化大发展 |
2.3.2 发起机构类型进一步丰富 |
2.3.3 基础资产类型多元化 |
2.4 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概况 |
2.4.1 产品结构介绍 |
2.4.2 产品设计介绍 |
3. 招商银行发行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案例分析 |
3.1 招商银行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 |
3.1.1 招商银行自身动因分析 |
3.1.2 政策动因分析 |
3.2 产品基础资产特征分析 |
3.2.1 贷款分布地域特征分析 |
3.2.2 借款人特征分析 |
3.2.3 贷款类型分析 |
3.2.4 贷款期限特征分析 |
3.2.5 贷款利率特征分析 |
3.2.6 手续费率特征分析 |
3.2.7 担保情况分析 |
3.3 产品其他特征分析 |
3.3.1 参与主体方面 |
3.3.2 产品设计方面 |
3.4 发起人收益风险分析 |
3.4.1 发起人收益 |
3.4.2 发起人风险 |
3.5 本期产品与其他产品横纵向比较分析 |
3.5.1 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与工元2015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横向比较 |
3.5.2 招元2015第二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与招商银行2014年第一期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的纵向比较 |
3.6 案例分析总结 |
4.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趋势和建议 |
4.1 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
4.1.1 行政干预色彩淡化,发行机制更加市场化 |
4.1.2 基础资产类型进一步丰富 |
4.1.3 发行主体范围扩大 |
4.1.4 入池资产质量可能出现下降,违约风险上升 |
4.2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建议 |
4.2.1 商业银行间的流动性需要提升 |
4.2.2 产品创新需要加强 |
4.2.3 中介机构能力需要加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按揭贷款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三、 研究范围与论文结构 |
四、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按揭贷款表内业务的基础监管法律制度及其信息不对称性 |
第一节 英美、中国香港按揭贷款法律制度的演进及价值 |
一、 英国按揭法律制度—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二、 美国按揭贷款法律制度—制度的成熟 |
三、 香港按揭贷款法律制度—我国按揭贷款制度的渊源 |
第二节 我国按揭贷款基础法律规则的架构 |
一、 基本法律体系的构建 |
二、 相关监管法律规则的配套 |
第三节 按揭贷款基本法律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一、 房产买卖交易法律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
二、 资金借贷法律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三、 担保法律关系的信息不对称性 |
第四节 基础监管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及缺憾 |
一、 市场主体准入标准的确定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 |
二、 对信息不对称性风险监管的法律措施 |
三、 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配置所带来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二章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的的信息不对称性及其监管法律制度 |
第一节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的法律界定 |
一、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范畴的法律界定 |
二、 表外业务制度在按揭贷款风控法律体系中的定位 |
第二节 我国按揭贷款表外业务法律制度的发展脉络 |
一、 国外表外业务法律制度的起源 |
二、 我国表外业务法律制度的引入 |
三、 现有信息不对称问题下我国表外业务的法律体系 |
第三节 我国按揭贷款表外业务法律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一、 表外业务法律关系主体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
二、 表外业务法律关系客体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
三、 表外业务法律关系内容上的信息不对称性 |
第四节 以信息不对称性为核心的表外业务外部监管 |
一、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的监管原则:经济实质 |
二、 核心监管原则下的相关信息对称性监管标准 |
三、 信息对称性监管标准下的具体监督措施 |
四、 监管措施对信息不对称行为的规制实践 |
第三章 按揭贷款系统性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外部监管 |
第一节 按揭贷款系统性的信息不对称性与制度发展 |
一、 监管法律目标的变迁 |
二、 监管法律目标变迁对表内业务监管手段的影响:动态化 |
三、 监管法律目标变迁对表外业务监管政策的影响:体系化 |
四、 监管制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强制规定取代自由选择 |
五、 外部监管制度的整体架构 |
第二节 按揭贷款系统性风险信息不对称性的监管思路 |
一、 切入点与定位 |
二、 银行主体处理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具体义务 |
三、 我国相关规则与《巴塞尔协议》的比较 |
四、 按揭贷款市场信息披露的制度管理 |
第三节 按揭贷款系统性信息不对称风险的动态监管 |
一、 系统性信息不对称风险的立法思路 |
二、 实现信息不对称风控的动态监管原则 |
三、 监管原则下的具体信息对称性监管标准 |
四、 信息对称性监管标准的动态调整 |
第四章 按揭贷款表内业务内控规则对信息不对称性的处理 |
第一节 以信息不对称性为核心的按揭贷款内部风控体系 |
一、 风险内控规则的制度意义 |
二、 以资本计量为手段《巴塞尔协议》对信息不对称性的解决 |
三、 我国信息对称性风险内控的制度框架 |
第二节 表内业务信息不对称性风险的内控规则 |
一、 借款人真实情况审核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二、 相关信用风险控制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三、 贷款中介机构选择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四、 贷后清收管理程序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 |
五、 现有风险内控规则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的缺憾 |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内部风控计量手段的发展 |
一、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初级市场下标准法的适用 |
二、 信息获得能力提高后内部评级法的发展 |
第四节 对局部风险信息的分析确定制度 |
一、 评级体系的规则结构设计 |
二、 针对信息不对称性风险评级体系的运作规范 |
三、 信息不对称风险量化计量的规则要求 |
第五节 担保方式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风险控制 |
一、 质押方式对按揭贷款债权风险的缓释 |
二、 保证方式对按揭贷款债权风险的缓释 |
第五章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内控制度对信息不对称风险的控制 |
第一节 表外业务对信息不对称性内控的制度框架 |
一、 表外业务风险暴露认定的法律原则 |
二、 按揭贷款债权转移的认定标准 |
三、 表外业务风险暴露的法定形式 |
四、 表外业务下按揭贷款风险转移信息不对称性的规制标准 |
第二节 表外业务资本计量制度对信息不对称的处理 |
一、 表外业务资本计量的法律适用 |
二、 标准法下表外业务的资本计量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处理 |
三、 内部评级法下表外业务资本计量法律规则 |
四、 未评级情况下推测评级法律规则 |
五、 针对表外业务外部评级的市场准入法律规则 |
第三节 表外业务资本计量信息获取方式的法律规制 |
一、 内部评级法下表外业务资本计量的规则适用 |
二、 监管公式法下表外业务风险计量的法律规则 |
三、 内部评估法下表外业务资本计量的法律规则 |
第四节 表外业务对担保作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内控 |
一、 债权评级等级相同情况下的风险缓释计量规则 |
二、 债权评级等级不相同情况时风险缓释的计量规则 |
第六章 按揭贷款系统性信息不对称性风险的去杠杆化 |
第一节 按揭贷款内控制度体系化、动态化的发展趋势 |
一、 《巴塞尔协议 III》资本计量的改革思路 |
二、 内控法律体系信息不对称性风控指标的动态化调整 |
三、 按揭贷款债权人资产的去杠杆化 |
四、 对按揭贷款保证人信息不对称性的审慎监督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风险去杠杆化手段之一:资本结构的重新调整 |
一、 内控资本计量法律体系的重构 |
二、 银行超额资本留存义务 |
三、 外部监管机构对风险内控标准的管理 |
四、 对潜在风险的逆周期抑制机制 |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风险去杠杆化手段之二:流动性指标的计量 |
一、 流动性风险管理在风控法律体系中的制度价值 |
二、 压力情景下流动性覆盖率标准的引入 |
三、 净稳定资金比例标准的法律意义 |
第七章 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风控法律体系的静态横向构建 |
第一节 按揭贷款信息不对称风控制度的演进思路 |
一、 按揭贷款外部监管制度的演进趋势 |
二、 按揭贷款内部风控制度的演进趋势 |
第二节 信息不对称性风控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
一、 外部监管与风险内控风控在体系上的独立性 |
二、 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在法律体系上的相互依赖性 |
三、 我国风控法律体系上的不适当性 |
第三节 基于信息不对称性联系下风控体系的建立 |
一、 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的制度主线 |
二、 基础业务法律制度中以外部监管信息披露为核心的风险内控 |
三、 系统性风控法律制度中以内部评级为核心的外部监管 |
四、 外部监管与内部风控制度的横向法律联系 |
第八章 按揭贷款风控法律体系纵向协调性的动态构建 |
第一节 按揭贷款风控体系的重构 |
一、 市场的发展与法律制度的协调 |
二、 基础市场外部监管法律架构的转型:征信机制 |
三、 系统性风险内控法律体系的转型:降低对外部评级的依赖性 |
第二节 以权力转移为动力的风控法律体系协调性目标 |
一、 风控法律体系的协调性重构 |
二、 再论外部监管法律制度改革的协调性目标 |
三、 再论内部风控法律制度改革的协调性目标 |
第三节 按揭贷款表外业务发展的协调性与制度体系的改革 |
一、 表外业务制度发展对风控法律体系协调性的影响 |
二、 风控法律体系发展的协调性路径选择 |
三、 风控法律体系的动态化协调性架构 |
本文的相关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8)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 |
1.3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2 基础理论和文献回顾 |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概念的界定 |
2.1.1 广义资产证券化定义 |
2.1.2 狭义资产证券化定义 |
2.2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础原理 |
2.2.1 资产重组原理 |
2.2.2 风险隔离原理 |
2.2.3 信用增级原理 |
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机理回顾 |
2.3.1 增加流动性 |
2.3.2 改善盈利性 |
2.3.3 风险管理 |
3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现状和国际比较 |
3.1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历程 |
3.1.1 规模趋势统计 |
3.1.2 试点阶段和监管政策演进 |
3.2 国外资产证券化介绍 |
3.2.1 美国的资产证券化 |
3.2.2 欧洲资产证券化 |
3.2.3 亚太地区的实践 |
3.2.4 国际比较 |
3.3 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特色总结 |
3.3.1 监管主体明晰 |
3.3.2 基于SPT架构的证券化设计 |
3.3.3 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具有特点 |
3.3.4 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3.3.5 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阻碍 |
本章图汇总 |
4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因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1.1 增加流动性动因假说 |
4.1.2 改善盈利性动因假说 |
4.1.3 风险管理需要动因假说 |
4.1.4 监管资本套利动因假说 |
4.2 研究设计 |
4.2.1 模型设定 |
4.2.2 数据来源 |
4.2.3 变量定义 |
4.2.4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 |
4.3 实证研究 |
4.3.1 基于全部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动因分析研究 |
4.3.2 针对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银行的动因分析研究 |
4.3.3 针对上市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分析研究 |
4.3.4 实证研究分析汇总 |
4.3.5 监管资本套利的政策驱动性检验 |
4.3.6 稳健性检验 |
4.4 小结 |
5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资产证券化对银行稳健性的影响详解 |
5.1.1 直接影响相关文献 |
5.1.2 间接影响相关文献 |
5.2 研究思路和理论推导 |
5.3 研究设计 |
5.3.1 模型设计 |
5.3.2 数据来源 |
5.3.3 变量定义 |
5.3.4 描述性统计 |
5.3.5 相关性检验 |
5.4 实证研究 |
5.4.1 固定效应模型检验 |
5.4.2 基础实证研究:基于全部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
5.4.3 基于上市银行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
5.4.4 基于城商行和农商行样本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和银行风险研究 |
5.4.5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
5.4.6 稳健性检验 |
5.5 引申讨论:直接影响vs.间接影响 |
5.6 小结 |
6 多视角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影响效应 |
6.1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影响 |
6.1.1 对银行业的影响 |
6.1.2 对融资者的影响 |
6.1.3 对投资者的影响 |
6.2 信贷资产证券化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 |
6.2.1 信贷资产证券化协助去产能 |
6.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协助去库存 |
6.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去杠杆 |
6.2.4 信贷资产证券化促进降成本 |
6.2.5 信贷资产证券化助力补短板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结论 |
7.2 试论理想中的信贷资产证券化 |
7.2.1 银行的主动资产组合管理工具 |
7.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必须实现真正的风险分散 |
7.2.3 交易量活跃基础上的市场化定价机制 |
7.2.4 匹配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高收益债券产品 |
7.2.5 小结 |
7.3 促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1 继续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规模 |
7.3.2 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 |
7.3.3 积极探索更多的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种类 |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资产证券化文献综述 |
(二) 流动性风险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 本文的创新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一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内涵 |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 |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的界定 |
第二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理论 |
一、资产管理理论 |
二、负债管理理论 |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第三节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一、银行内部影响因素的转化 |
二、银行外部影响因素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分析 |
一、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 |
二、负债结构单一 |
三、信贷资产质量低 |
第二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作用于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运行机制和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 |
一、资产证券化界定 |
二、资产证券化基本结构 |
三、资产证券化运作流程 |
四、资产证券化分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 |
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界定 |
二、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分类及基础资产 |
第三节 信贷资产证券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路径分析 |
第四节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状况及现状分析 |
第三章 资产证券化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效果实证分析 |
第一节样本和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
二、指标选取 |
第二节 实证分析过程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一、监管当局层面 |
二、商业银行层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文献研究 |
1.2.2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文献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
2.1 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理论 |
2.1.1 信贷资产证券化内涵 |
2.1.2 信贷资产证券化原理 |
2.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理论 |
2.2.1 流动性风险的内涵 |
2.2.2 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
2.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理论分析 |
2.3.1 降低流动性风险 |
2.3.2 提高流动性风险 |
第3章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 |
3.1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
3.2 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状分析 |
3.2.1 发行规模 |
3.2.2 基础资产种类 |
3.2.3 发起机构 |
3.2.4 二级市场流动性状况 |
3.3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现状分析 |
第4章 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 |
4.2 变量选取 |
4.3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4.4 模型构建 |
4.5 实证分析 |
4.5.1 描述性统计 |
4.5.2 相关性分析 |
4.5.3 模型类型检验 |
4.5.4 回归结果分析 |
4.5.5 稳健性检验 |
4.6 实证结论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研究[D]. 陈凌白. 辽宁大学, 2014(12)
- [2]CRT视角下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 杨光. 南开大学, 2014(04)
- [3]中国资产证券化模式、定价及监管问题研究[D]. 曹彬.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 [4]美国资产证券化研究[D]. 张利. 吉林大学, 2013(08)
- [5]信贷资产证券化与商业银行风险化解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驱动因素和发展方向研究[D]. 于宝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7(10)
- [6]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思考 ——以招元2015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为例[D]. 赵运豪.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7]按揭贷款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 ——以信息不对称为核心[D]. 宋怡欣. 华东政法大学, 2014(03)
- [8]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微观动因与影响效应分析[D]. 李杜若. 东北财经大学, 2017(06)
- [9]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分析[D]. 陈志鹏. 华东政法大学, 2016(08)
- [10]信贷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D]. 沈彬彬. 苏州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