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论文文献综述)
张可治[1](1915)在《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文中研究说明
张可治[2](1915)在《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续第六号)》文中研究指明
张可治[3](1915)在《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继第四号)》文中研究表明
赵声兰,陈朝银[4](2014)在《保健食品小考》文中研究指明保健食品目前尚无统一和完全对应的名称,日本称为功能食品,美国称为膳食补充剂,欧盟多称为功能食品和食品补充剂,我国称为保健食品。文中对保健食品一词的词(辞)源、渊源、崛起、定义及我国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项数和名称用语的演变等方面进行了小考,说明了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的主要区别,以期为保健食品的研制、健康发展及其正确食用奠定一定基础。
王博[5](2013)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时期的教育,处于中学与西学、新学与旧学大汇合、大变革的交错点。新式学堂产生以前,教学主要是在各类官学、私塾和书院里进行。在广大民间私塾,课程内容主要是初等程度的读书和识字,教材主要是“三百千”;而在官学和书院里,所教的都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儒家经典,讲究的是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这些学校名目不同,教育对象也各有所别,但实际上都不过是科举的附庸;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教学。新式学堂产生以后,特别是清末推行新政后,普通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班级授课制建立起来了,近代中小学课程体系建立起来了,教学方法彻底革新了,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教育期刊《教育世界》,是如何记录、探讨、推动这些开创性变革举措的出台和完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民主、自由、个性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不断涌现的教育期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新教育》等,又在整个教学变革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产生了什么作用?它们凭借什么样的策略来推动教学变革不断往纵深方向发展?这些,就是本研究所要探究和回答的核心问题。除引言、结语外,本文共分六章进行阐析和论述。第一章,分析了清末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阐述了中国第一本教育期刊《教育世界》创刊的动因、由来以及罗振玉、王国维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办刊数量、主体、种类三个方面对清末民初教育期刊群的形成及态势做了一个大致扫描。第二章,集中探讨了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教学变革的发生发展总有它的思想动因和理论指导,而且这种观念上的引领又是多种思想元素碰撞交融、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特点,在新旧教育理论交汇冲突、各种教育思潮风云际会的清末民初,显得尤为突出。本章主要在教育期刊助推教育理论的传播、教育思潮的勃兴、教学目的的变革等方面作出深入分析,并兼以个案研究,描述了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第三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逐步确立。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内容,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本章从课程制度演变的视角,探讨清末民初教育期刊是如何关注、推动中小学课程改造的,它们在现代课程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中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第四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学科发展水平的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本章主要从教科书的价值选择、编撰创新、营销推介三个方面,再现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在中小学教科书的现代转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第五章,集中探讨了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教学实验的渐次展开,是清末民初时期一道独特的文化教育景观。教学实验既探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推陈出新,又促进了教学观念的与时俱进。近代教育期刊以其独到的观察视角和独特的传播平台,深度介入了分团教学法、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教学实验的起步、推广以及成果运用的每一个阶段,成为各种教学实验在中国试行的舆论先声和推进加速器。第六章,在前文基础上,尝试对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采取的策略进行提炼概括,并试图对其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作出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评判。
姜虹[6](2005)在《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变迁 ——以1900-1911年的山东省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中国的经济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态开始逐渐瓦解,新的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开始植入中国大地。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逐渐代替小农经济在中国大地上成长起来。资本主义经济代替传统的小农经济的过程,也就是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过程。 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变迁的力量来自方方面面,有经济本身发展的惯性,有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冲击,有民间力量的推动,也有本国政府的影响。政府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别。论文以山东省为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1900-1911年间,在中央政府经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对地方实业建设的推动,以及对区域经济变迁的影响。 论文共分5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主题、先行研究情况、研究方法和资料状况。 第一章:时局变迁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主要探讨晚清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开始和深入发展的轨迹。认为:近代以前,在小农经济的影响下,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以政治职能为主,经济职能少之又少。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时局开始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开始植入中国大地。随之,中国地方政府的职能也开始发生转变,其表现就是经济职能的逐渐增强。就全国来看,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开始于中央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就山东来看,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则开始于袁世凯的到来。袁世凯的继任者们又使这种转变进一步向前发展。 第二章:地方政府与实业建设。主要探讨地方政府在农业改良、路矿建设以及工商业发展方面的所作所为,从而揭示地方政府在地方实业建设中的领导责任及其践行程度。认为:清末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近代资本主义经济转变的时代。在时局的逼迫下,地方政府开始承担起了对地方实业建设的领导责任,从而使自身也成为这一转变过程的推动者之一。在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地方实业建设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三章:地方政府与自开商埠。主要探讨地方政府自开商埠的动因、地方政府对自开商埠的建设与管理,以及自开商埠对区域经济变迁的影响等问题。认为:在近代中国,自开商埠是地方政府实行的保护利权,发展近代经济的重要举措。就山东而言,地方政府自开济南、周村、潍县为商埠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时期山东经济发展所提出的内在要求,直接原因则在于,随着胶济铁路的开通,上述三地经济发展已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前台。在对自开商埠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山东地方政府
肖妮[7](2010)在《《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文中指出1919年6月,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认识到人的现代化是政治变革、社会变革的前提。他们积极投身当时汹涌澎湃的新文化运动,先后创办了《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建设》三大刊物,对新文化运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星期评论》的创办人戴季陶、沈玄庐和孙棣三,主要撰稿人有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罗家伦、蒋梦麟等名噪一时的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刊物供过稿,朱执信、胡汉民、廖仲恺等国民党的重要理论人物也有一些言说在上面发表。《星期评论》的发行量在高峰时超过了3万份,当时它与《每周评论》齐名,一起被誉为“舆论界中最亮的两颗明星”。深入探讨《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关系对研究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星期评论》的第一大特色是研究劳工运动。从创刊到停刊,几乎每期都有关于劳工问题的重要文章。这些文章主要包括三大类:(1)介绍世界劳工运动;(2)调查中国劳工状况,(3)探讨解决中国的劳工问题的途径。女子解放是五四时期的热门话题,《星期评论》曾开辟专题《女子解放从那里做起》,引来了多方的积极参与。《星期评论》关于女子解放问题的探讨主要包括女子解放的主体是谁;女子解放与男子解放的关系;“女子解放”还是“女子神圣”;女子解放与教育平等、经济独立、改造家庭组织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星期评论》是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该刊向读者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李卜克内西等国际共产主义史上的重要人物,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并提出马克思主义要与各国国情相结合这一命题。该刊对十月革命以后俄国的发展情况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星期评论》是国民党人创办的理论刊物,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推崇自然是题中之义。在宣传三民主义方面,该刊的侧重点是介绍全民政治和直接民权思想,探讨如何发展中国的实业,实现民生主义。《星期评论》对五四时期喧嚣一时的互助论、新村主义等思想也给予了不少关注,对当时在北京等地兴办的工读互助团给予了舆论上的支持。在国内工读互助团的实践失败后,又曾刊文探讨失败的原因。总之,《星期评论》积极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探讨中国的前途和未来,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是五四时期从属于新文化阵营的一份进步刊物。该刊的中的一些文章用今天的眼光看可能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那大多数是时代造成的,不足为怪,更不影响其在当时的进步性。
饶传平[8](2010)在《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文中提出宪法中的基本权利(basic rights),又称基本人权(fundamental human rights),或人权(human rights),包含自由权(liberty)、公民权(political rights,也称公民的政治权利,或民主权、参政权,本文统称公民权)、社会权(social and economic rights,也称社会经济权利)三类。与之相关的思想,则涉及到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研究近代中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不但要梳理近代中国宪法中自由权、公民权、社会权的条款变迁,更应梳理自由权、公民权、社会权背后的三种思想: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及其在近代中国的不同的影响、不同命运。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不同命运,又直接与近代中国自身的命运紧密相连,也即,与近代中国的政治任务密切相连。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近代中国政治任务的特殊性,而决定了自由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不同命运。对近代中国而言,人权的观念和制度都是舶来品。清末民初,虽然经由严复的翻译,英国自由主义传统的人权观在中国得到一定的传播,但因为严复不完全了解弥尔自由概念的所以然,以及受到儒家传统的“乐观主义的认识论”之影响,而且因为当时中西弱强情势的对比之下,由危机情境所产生的“救亡”心态,使他无法把密尔建立自由理论之时所具有的热情与背后的推理,亦即密尔思想中个人自由的所以然,精确地译介到中文世界。相反,严复所极力反对的革命派所推崇的卢梭和天赋人权、民主共和等理论,因其思想的“体系性”、解决方案的“彻底性”,更多地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欢迎,并一步步走向“激进化”。由此,国家主义的情绪和社会主义的追求,逐渐成为主流。梁启超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致良知”、“克己”、“齐”等概念,灌注进西方自由和权利的概念,这与自由、权利概念的本原,便产生了微妙的差异。西方近代的自由和权利概念,基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理念,旨在强调于个人与国家之间,个人有国家所不得干涉的自由,是谓以个人为本位的“免于国家干涉的自由”之自由权,在此意义上,法律以保障自由为依归。而梁启超从自由到自治、自制的概念,则更为强调以法律作为整齐驳杂、追求群利(遂而可能箝制个人自由)的工具。严复的国情论与群己观,以及梁启超从自由到自制的思想,在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上,都明显带有“个人服从群体”的倾向。实际上,无论是严复还是梁启超,都深受中国传统的影响,他们强调在互动辨证的关系中理解个人与群体、国民与国家的关系。作为清末民初中国思想界的两大钜子,梁、严的思想有巨大的影响力,对此一时期中国的立宪事业不能不产生深远深远影响。从《钦定宪法大纲》的“臣民与法律范围内”到《临时约法》的“得以法律限制之”,对基本权利条款的措辞一再强调其法定性和法律制限性,便能明显地看到梁、严二氏自由观、权利观的巨大影子。从来源上看,《钦定宪法大纲》中的基本权利条款则主要受日本的影响,而日本又受德国的影响,尤其是受德国一些宪法学者对“法律保留”原则的误解所造成的影响。清廷的立宪,一方面是为“立宪日本战胜专制俄国”所激,另一方面更在“定人心而维国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弥”之冰消革命、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所以,对于自由权,即便明载于《钦定宪法大纲》,却也可通过《大清报律》等肆意侵夺;对于仅有的一些公民权,还加以诸多的严格限制,无异于少数达官宗室的特权。在向来官吏异常专横,于人民之生命财产,往往视之如草芥的中国,所谓人民基本权利的观念和制度,要让其得到真正的运作,可谓难之又难。近代中国思想界对自由和权利的理解,挣脱梁启超、严复的影响,这就要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尤其是,此一时期,日本影响减弱,更多的欧美留学生开始大量回国参政、言政。作为职业学者,他们对西方自由、权利的原理及其最新发展有更深刻的认知,他们的言论和行动直接带来了1920年代中国制宪中的新局面。与1910年代不同的是,在1920年代,一些研习法政专业的赴欧美留学生纷纷归国,他们利用所学积极参政言政,成为制宪和议宪的主力军。此一时期,由于南北分裂和中央政权的式微,对地方各省和报刊舆论成失控状态,这也正好为他们制宪和议宪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们一边撰文翻译介绍欧美新宪法,一边积极投身到各省或民间团体的制宪中去。经由他们所制定的宪法,极大地容纳了欧战之后新宪法中有关社会权和直接民主的内容,对国会的制宪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当然,由于欧美传统本身存在英美自由主义和欧陆民主主义的差异,以及这些赴欧留学生们自身兴趣、关注甚至党派的差异,他们在对宪法理论的阐述和宪法条文的拟定上,也便具有相当的差异性。比如,受德国魏玛宪法影响至深的张君劢,在基本权利方面,他对社会权的关注无疑更甚于自由权、民主权,他所起草的国是宪草,对自由权便无所着墨,他即使曾撰文大为赞赏德国魏玛宪法的直接民主条款,但在自己起草的宪法中,却对直接民主不甚了了。而相对受英美宪法影响较多的李剑农,对欧战之后兴起的社会权也相当重视,但他似乎更注目于自由权的实质性保护和直接民主的实现,由他主持起草(起草委员也多为英美留学生)的湖南省宪,对于自由权和直接民主的规定,在1920年代的宪法中可以说无出其右者。而且,李氏主张直接民主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由权,这充分说明了李氏宪法思想中的自由主义色彩。1920年代初的中国制宪运动,基本保持了与世界宪法发展的同步性,并在相当程度上照应了中国自身的政情民情,因此,在宪法文本的水准上,达到了中国制宪史上的一个高峰。但是,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国民党截断民国十几年的历史,采用革命的方法,取代北京政府,重新造党以建国,从此,党统代替法统,中华民国由宪政而入党治,中国制宪事业受政局裹挟,不得不经历一次新的涅槃。孙中山在提倡民权和民生的同时,批评个人的自由和平等,强调团体和国家的自由和平等。在训政时期,孙中山所谓的民权,即国民的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个政权,也即宪法理论上的公民权,已由国民党代为行使。由宪政而入党治,虽已成了历史的事实,但毕竟有悖一般知识分子的期望。由此,以胡适为代表的知识界虽然也默认了国民党的训政统治,但仍忍不住要以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为由,强烈呼吁“快快制定约法以确定法治基础”。制定约法的呼吁不仅来自知识界,也来自国民党内部的蒋介石政敌,他们为实现反蒋目标也呼吁尽快制定约法。出自他们之手的“太原约法”第一次出现了“不得以法律限制之”的措辞,斩钉截铁地废止了除宪法、戒严法外的其他任何立法限制自由权的机会。这不啻是中国自由权的观念史和宪法保护史上的一次革命,也是对自由之天赋性的一定程度上的承认。“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外“结束训政、实行宪政”的呼声渐高。迫于压力,国民党内开始讨论开启宪政的问题。从五五宪草到期成宪草、政协宪草、1947年宪法(有学者根据通过时间,称该宪法为“1946年宪法”,本文则根据生效时间,统称为“1947年宪法”),无论是人身权保障条款的进一步明确、完善,还是生存权、工作权的新增,以及至关重要的“不得以法律限制之”之宪法保障主义的确立,还有民主权、社会权的条款演变,等等,无不凝聚了国民党之外各民主党派的心血。被称为“民国宪法之父”的张君劢,在1946年参加政协会议之际,曾写成一书《中华民国民主宪法十讲》,参照各国宪法例,对期成宪草作逐条的说明,以之为会议讨论的底稿。张氏说,此书稿之立脚点在调和中山先生五权宪法与世界民主国宪法之根本原则。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张氏知道,中山之五权宪法与欧美之自由民主宪法,实有不少相悖之处。中山先生为民国之创始人,其宪法要义必须尊重,然民主国宪法之根本要义,如人民监督政府之权,政府对议会负责,既为各国通行之制,吾国自不能自外。张氏之用心,可谓精良。张氏自青年时代即有志于制宪事业,他既参加过晚清的政闻社,又主持过1920年代国事宪草的拟定,1930年代后,他更先后组织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中国民主同盟,以民主党派负责人的身份参加期成宪草、政协宪草以及1947年宪法的制定。相对“圣君贤相之宪法”,他所坚持的“以人民为基本之宪法”,诚为识者之言,真正指示了未来中国立宪的方向。“以人民为基础之宪法”的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虽然不否认“紧急危难、社会秩序、公共利益”对权利的限制,但一句“不得以法律限制之”,在在强调的,仍是人民权利对法律的先在性、固有性。面对“要国家来干什么”的问题时,张君劢干脆利落地回答道,第一,国家的目的是在维持人民的生存,第二,人民所以要国家是在保障人民的自由。这种回答,实在是“不得以法律限制之”的最好注脚。张氏背负严酷的舆论批评与“民主同盟”令其退盟之屈辱而起草的1947年宪法,虽也遭“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的长期封冻,但毕竟熬到“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流出前村”。台湾今天政治之基础,仍建筑在1947年宪法之上,不可谓不是“以人民为基础之宪法”的最终胜利。比较于西方各国的宪法,本文首先对晚清、民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及其措辞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规范结构分析。我们可从中看出近代中国人权制度的发展史。我们再进一步去追索这些宪法条文的制定者,去追索条文背后的思想来源,我们又可从中见到了一部近代中国人权观念的输入史和形成史。而无论人权制度还是人权观念,我们都必须把它放在它所在的时代中去加以考察和理解。由此,遵循“制度的条文—条文的思想—思想的时代”的脉络层层追寻(制度反映思想,思想反映时代),或者层层反推(一定的时代产生了此一时代的思想,该一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制度形态),我们便可以“法条”之“一管”而窥见“时代”之“全貌”,或以“时代”之“全貌”而理解“法条”之“一管”。从更广阔的范围看,通过中西近代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的规范结构及其思想根源的比较研究,我们更可见中西不同时代里“人”的概念的不同。个体的人与整体的人,政治的人、阶级的人、经济的人、与社会的人,同族人与异族人,男人与女人,富人与穷人,老人与儿童,等等。宪法的核心是对“人”的保护,那么,“人”的概念的多样性,便决定了人权制度的多样性。从传统的政治学说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作为“整体的人”的概念,比如“天下”、“万民”、“公”、“群”、“家”等。在梁启超、严复的“群”、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民族主义”的概念中,便得到了很好的说明。正是这种“群”、“公”的观念,使近代中国的主流思想中带有了浓郁的国家主义色彩,由此,国家的统一与建设强有力中央政府便一直成为内忧外患之近代中国的主旋律,使中国的共和革命趋向了社会主义的方向。即便是如胡适般的自由主义者,在那特定的历史下也选择默认国民党的训政地位。这种对中国“人”的群体性理解,或许指示了中国宪法的现在与未来。但决定中国宪法未来的,不仅仅是“传统的残照”,更有来自“西方的参照”。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西学东渐,以及民国从宪政到党治的痛苦经历,自由与民主的思想在1940年代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自身的理想和追求。由是,自西而东的自由与民主,当然也决定了中国宪法的未来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兼顾“传统的参照”与“西方的参照”,贯通古今中西对“人”的概念之理解,厘清中国人心目中个人与国家、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奠立中国之“人学”在宪法学中的核心地位,也便成了中国人权思想与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
岳远尊[9](2013)在《《东方杂志》作者群社会主义观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政治文化作为方法论来研究《东方杂志》作者群的社会主义观念,主要基于两个目的:一是试图在一定程度上拓宽政治文化的研究领域。政治文化概念是当代西方政治科学发展的产物,中国的政治文化研究在其传入中国的几十年时间里,不但汲取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科学性成分,而且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理论体系,政治文化研究在研究对象、方法、范畴、功能、结构等各个方面日益丰满,引发了人们对民主政治的文化思考。政治文化研究的繁荣体现在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主题的逐渐深人、研究成果的日益丰富以及研究机构的设立等多个方面。同时,在一些传统的研究领域也可借鉴政治文化的研究方法,为政治现象的多样图景提供新的解说思路。二是论证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并最终被接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近代中国,《东方杂志》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营造了一个话语平台。它既从理论层面对社会主义进行翻译、评介,注重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而且俞颂华、胡愈之等亲赴苏联进行实地考察,从实践层面观察到了实施社会主义政策的效果。它的局限性在于,对社会主义的传播主要囿于知识界的狭小圈子里,没有影响到下层民众。尽管如此,作为持中间立场的商业刊物,它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帮助人们理解社会主义,既体现了其爱国主义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也客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并最终被接受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而是历史进程的必然。在近代中国,为了挽救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关注政治或者参与政治,积极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论政参政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创办报刊。报刊不仅是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生存领域,也是他们传播知识、宣扬爱国救国主张的重要载体。在近代中国的报刊中,《东方杂志》是见证知识分子群体思想变动轨迹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分析文本。因为:一是《东方杂志》(The Eastern Miscellany)为近代中国办刊时间最长的综合性、学术型杂志,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料库”。它由商务印书馆创刊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3月11日,终刊于1948年12月,见证和记录了民国时期的重大问题,涉及内务、外交、军事、教育、财政、实业、交通、商务、宗教、文学等领域。二是《东方杂志》作者群始终保持着自己客观的政治立场和文化品格,注重社会主义研究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权威性。他们不仅从理论层面上对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翻译和评介,而且俞颂华、胡愈之等曾经亲赴苏联进行实地考察,发表《莫斯科印象记》等文章,从实践层面观察、思考实行社会主义政策的效果。三是目前学界对《东方杂志》作者群社会主义观念的材料发掘还较为薄弱。因此,笔者认为,对《东方杂志》有进一步展开研究的必要,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垂要目的。全文分为以下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以政治文化作为方法论来研究《东方杂志》作者群的社会主义观念的缘起及其意义,梳理了《东方杂志》的研究现状,说明了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政治文化分析方法和历史文献分析方法。界定了政治文化这一主要概念,主要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等基本范畴,进而为以下各章的分析论述作理论铺垫。第一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与社会主义观念谱系。一是作者群的办刊宗旨与作者群。二是社会主义观念谱系。通过检索《东方杂志》全文数据库,发现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总数较多的作者也是发表有关“社会主义”的文章较多的作者,这也在定程度上表明,该刊一直在关注、介绍社会主义学说以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情况。由此,笔者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背景之下,社会主义学说己经或隐或现地成为主流政治思潮,对国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也为以下各章的叙述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第二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认知。一是对“马克思派”社会主义学说的认知,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等。二是对“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学说的认知,如法学的社会主义、社会学的社会主义等。《东方》作者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既有共同的观点,也有不同的见解。通过对社会主义观念较为系统的梳理,展现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传播社会主义的多样图景。第三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情感。一是对俄国革命的关注和评价。俄国革命是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中最为重大的事件,对周围国家政治的发展以及世界局势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是对各国的劳工运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同情。广大的被压迫民族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已经逐步觉醒,《东方》作者对他们的活动给予了及时的报道。第四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东方》作者逐步认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对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功过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认为社会主义“生长于资本主义的胎里”。二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关系的认识,认为社会主义是在与资本主义的“相反而相成”中逐步得到发展的。第五章介绍《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平等观念和民主观念。《东方》作者吴恩裕的民主观念必须制度化的思想,邓初民的中国政治必然归宿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直到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结语部分总结了《东方杂志》作者群社会主义观念的历史影响。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东方杂志》作者群作大量引介社会主义学说,注重社会主义传播的知识性、学术性、系统性,体现了他们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为传播社会主义作出了一定贡献。
邵俊[10](2017)在《关于形式动词“进行”“加以”的发生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不表示实在行为意义的他动词被称为形式动词。以往有关形式动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时描写层面,至于这类词如何由一般动词演变为形式动词,包括演变过程和转变动因,有关研究明显滞后。为补苴罅漏,本文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检索,利用收集到的相关史料,对现代汉语形式动词中的两个典型成员即"进行"和"加以"开展历时考察,揭示它们如何由一般动词演变为形式动词。全文由五章组成。论文第一章,从总体性研究和个案性研究两个方面回顾形式动词研究历程,在指出不足的基础上,说明本文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同时对本文研究的语料来源、研究思路、操作方法等等给予必要交代。论文第二章,首先利用有关史料客观展示形式动词"进行"演进过程。指出:起初(1920年以前)"进行"属于自动词,表示物体位移;后来(1920年至1930年)该词衍生出"从事"之意,并产生了他动词用法;再后来(1930年以后)在作为他动词使用的情况下意义虚化,并由一般动词转变为形式动词。然后,对引发"进行"词性演变的原因——即为什么原来只是作为自动词使用,后来有了他动词用法,再后来又从一般他动词转化为形式动词的原因——从"进行"的意义特点、语法分布、语用背景、社会需要等角度,作了较为全面的发生学探讨。论文第三章,首先利用所掌握的有关史料客观展示形式动词"加以"演进的历程。指出:"加以"原本属于跨层结构,后在词汇化作用下演化为一般他动词,同时由表示"加上"之义演变为表示"施加"之义。起初(1920年以前?)在"加以"后面出现的宾语都是名词性的,后来(1920年以后)随着"加以"的逐步凝固化,其后出现的宾语不仅有名词性的同时也有谓词性的,再后来(1930年以后)其后出现的宾语几乎都是谓词性的了。至此,"加以"意义彻底虚化(虚化到即便拿掉也无损句义表达),并走完了向形式动词转变的全过程。完成以上描述后,文章对"加以"先由跨层结构演变为一般动词再由一般动词演变为形式动词的原因,从内部成分、整体构造、语法分布、社会背景和语用需要以及音步组合规律等角度,作了全方位的发生学探讨。论文第四章,对"进行"和"加以"的发生学过程进行对照。在比较异同的基础上,着重就汉语形式动词的产生原因和发展规律,加以提炼性总结。论文第五章,盘点本文所做工作,坦诚说明本文不足和遗憾,汇报笔者对于本课题研究的未来设想。
二、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论文提纲范文)
(4)保健食品小考(论文提纲范文)
1 词 (辞) 源 |
2 渊源 |
3 崛起 |
4 保健食品定义 |
5 我国保健食品保健功能项数和名称用语的演变 |
6 保健食品与食品、药品的主要区别 |
(5)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发展概览 |
第一节 教育期刊产生的历史条件 |
一、“教育图强”的时代诉求 |
二、教育变革的必然产物 |
三、早期中文报刊的实践示范 |
第二节 《教育世界》:中国教育期刊的嚆矢 |
一、罗振玉和王国维的教育情怀 |
二、《教育世界》的办刊实践及反响 |
第三节 教育期刊群的态势及成型 |
一、办刊数量渐增 |
二、办刊主体多元 |
三、刊物种类多样 |
第二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变革的思想蕴育 |
第一节 教育期刊对教育理论的传播情有独钟 |
一、系统输入西方教育理论和学说 |
二、热情追踪20世纪初国外新兴教育理论 |
三、鼎力推介国内最新教育研究成果 |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教育思潮的勃兴推波助澜 |
一、助推国民教育思潮 |
二、助推军国民教育思潮 |
三、助推实利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
四、助推职业教育思潮 |
五、助推科学教育思潮 |
第三节 教育理论传播和教育思潮勃兴蕴育教学目的之变 |
一、从读书做官到“五育并举” |
二、从培养“顺民”到倡导“自动”、“自主”、“自由” |
三、从“明人伦”到注重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养成 |
四、从倚重知识的记诵到突出生活技能的培养 |
第四节 案例:《新教育》聚焦杜威、孟禄来华前后的教育言说 |
一、《新教育》与杜威热 |
二、《新教育》与孟禄的“实际教育调查” |
第三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现代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
第一节 清末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嬗变 |
一、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孕育 |
二、清末中小学课程制度的现代转向 |
三、民初中小学课程制度的蜕变 |
四、现代中小学课程制度的初步确立 |
第二节 教育期刊为新课程的引入和改造摇旗呐喊 |
一、对“读经讲经”的质疑 |
二、对“格物数理之学”的关切 |
三、对“养成健全人格”的诉求 |
四、对“言文不一”的批判 |
第三节 教育期刊为“分科”、“选科”出谋划策 |
一、传递政府意图和民间声音 |
二、成为“分科”、“选科”改革论坛 |
三、热心“分科”、“选科”个案研究 |
第四节 案例:《教育杂志》助推壬戌学制课程方案出台 |
一、前期探讨:设置改革议题 |
二、策划专号:掀起改革热潮 |
三、资讯服务:推动改革进程 |
第四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科书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清末民初教科书发展梳理 |
一、国人自编教科书之肇始 |
二、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 |
三、教科书编撰的百花齐放 |
四、教科书的现代转型驶入快车道 |
第二节 教育期刊热议教科书的价值追求 |
一、探讨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 |
二、传播教科书的现代理念 |
三、关注教科书的制度选择 |
四、重视教科书的选择与使用 |
第三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科书的编撰创新 |
一、启发编撰思路 |
二、建言编撰队伍 |
三、商榷选材及体例 |
四、开阔编撰视野 |
第四节 教育期刊配合教科书的营销推介 |
一、刊发“编辑要点”或“编辑大意”,以特色促销售 |
二、悬赏征集“教授案”,以服务促销售 |
三、援引外界各方好评,以信誉促销售 |
四、推出系列教科书广告 |
第五节 案例:《中华教育界》教科书广告之创意 |
一、内容表述:突显核心竞争力 |
二、引题制作:增强阅读吸引力 |
三、刊布节奏:形成整体冲击力 |
第五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与教学实验的蓬勃开展 |
第一节 教育期刊助推教学实验的引入和勃兴 |
一、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的引入与风靡 |
二、单级教授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三、自学辅导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四、分团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五、设计教学法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六、道尔顿制的引入与实验推介 |
第二节 教育期刊推进教学实验之特点 |
一、全面展开与重点关注相结合 |
二、理论推介与实践追踪相结合 |
三、宣传倡导与总结反思相结合 |
第三节 教育期刊促进教学研究的科学化追求 |
一、大力倡导“实验主义” |
二、热情引介西方心理科学 |
三、积极策应教育测验运动 |
第六章 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审思 |
第一节 教育期刊在教学变革中扮演的角色 |
一、理论前沿 |
二、思想空间 |
三、瞭望窗口 |
四、中间地带 |
第二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策略 |
一、集聚名流,推出“意见领袖” |
二、深度观察,开掘时代主题 |
三、精心策划,谋求“集聚效应” |
四、媒介呼应,形成“舆论共振” |
第三节 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评价 |
一、影响的独特性而非决定性 |
二、影响的深广性而非局部性 |
三、影响的互动性而非单向性 |
结语 |
一、教学变革需主动争取专业化的媒介支撑 |
二、教育期刊须牢固树立“服务教育”的精神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6)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变迁 ——以1900-1911年的山东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时局变迁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 |
一、甲午战后中央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与地方政府的职能转变 |
二、袁世凯抚东——山东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开始 |
三、袁世凯的继任者与山东地方政府经济职能的进一步增强 |
第二章 地方政府与实业建设 |
一、地方政府与农业改良 |
二、地方政府与路矿建设 |
三、地方政府与工商业发展 |
第三章 地方政府与自开商埠 |
一、地方政府自开商埠的动因 |
二、地方政府对自开商埠的建设与管理 |
三、自开商埠与区域经济变迁 |
结论 |
附录1 清末山东经济变迁大事年表 |
附录2 图 |
征引文献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7)《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一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星期评论》的创刊 |
一、中国现代化运动对人的现代化的呼唤 |
二、新文化运动:改造国民性,重塑中国人 |
三、五四运动与《星期评论》的创刊 |
第二章 《星期评论》简介 |
一、宗旨、性质 |
二、出版周期、版式、栏目 |
三、主编、撰稿人 |
四、社址、发行、影响 |
五、停刊原因 |
第三章 《星期评论》对中国劳工问题的研究 |
一、中国劳工运动的状况 |
二、中国与"先进国"劳工运动的差距 |
三、解决中国的劳工问题办法 |
第四章 《星期评论》对中国女子解放问题的讨论 |
一、女子解放的主体是谁? |
二、"女子解放"还是"女子神圣" |
三、教育与女子解放 |
四、女子解放与经济独立 |
五、女子解放与改造家庭组织 |
第五章 《星期评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 |
一、《星期评论》对马克思等人的介绍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
二、《星期评论》对布尔什维克以及苏维埃俄国的介绍 |
三、《星期评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运用 |
第六章 《星期评论》对三民主义思潮的宣扬 |
一、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追捧 |
二、关于中国实业如何发展的建议 |
三、关于全民政治和直接民权的介绍 |
第七章 《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的工读互助思潮 |
一、对克鲁泡特金"互助论"的认识 |
二、对新村主义的介绍 |
三、《星期评论》对工读互助团的看法 |
四、《"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团员施存统的总结 |
第八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论题来源与研究动机 |
二、既有的研究及其不足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与后续研究 |
第一章 宪法与基本权利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英国人权概念的发展 |
一、大宪章 |
二、权利请愿书 |
三、人身保护法 |
四、权利法案 |
第二节 美国各州及联邦宪法中的权利法案 |
一、弗吉尼亚权利宣言 |
二、美国独立宣言 |
三、美国宪法中的权利法案 |
第三节 法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及与英美的差异 |
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其影响 |
二、法国与英美人权观念的差异性 |
第四节 德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的变迁 |
第五节 西方各国人权观念和制度的历时性 |
第六节 基本权利的类型 |
第七节 施米特对德国宪法学中“法律保留”原则的阐述 |
小结 |
第二章 Constitution的汉译与晚清立宪思潮兴起 |
第一节 徒“议院”不足以言“立宪” |
第二节 康梁何时开始谈“立宪”? |
第三节 Constitution汉译考 |
第四节 严复与晚清立宪思想的传播 |
第五节 宪政救国论与清廷的预备立宪 |
小结 |
第三章 “臣民于法律范围内 |
第一节 《钦定宪法大纲》中的基本权利条款及其来源 |
一、《钦定宪法大纲》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二、《钦定宪法大纲》与日本明治宪法 |
三、《钦定宪法大纲》中基本权利条款的措辞 |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报律》与言论控制 |
第三节 咨议局章程、资政院院章中的公民权条款 |
小结 |
第四章 “得依法律而限制之”:1910 年代宪法中基本权利的限制性 |
第一节 临时约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及其措辞 |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渊源 |
三、章士钊对临时约法保障法的缺乏及第10 条的批评 |
四、李剑农对《临时约法》第15 条的批评 |
第二节 国会法中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第三节 天坛宪草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第四节 私拟宪草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一、梁启超宪草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二、王宠惠宪草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第五节 袁记约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第六节 清末民初的自由观与1910 年代宪法中基本权利的限制性 |
一、自由·自治·自制:梁启超的自由观与权利的法定性 |
二、群己权界论:严复的国情论与自由的相对性 |
小结 |
第五章 “政府…得…”:1920 年代宪法中社会民主 主义的兴起 |
第一节 1920 年代联省自治运动的兴起 |
第二节 湖南省宪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一、湖南省宪第二章“人民之权利义务”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二、湖南省宪中的公民权 |
三、湖南省宪第七章“行政”中的社会权 |
四、其他省宪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五、对省宪中基本权利条款的评论 |
第三节 1920 年代国宪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一、1922 年国是宪草的制定及其基本权利条款 |
二、“贿选宪法”和“善后宪草”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三、汪馥炎、李祚辉合编联省宪法草案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第四节 1920年代世界宪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宪法基本权利条款的演进 |
一、法政留学生与清末民初的制宪史 |
二、张君劢、魏玛宪法与1920 年代中国宪法中的社会民主主义 |
三、李剑农、湖南省宪与1920 年代中国宪法中的自由权保护 |
四、1920 年代学术界的基本权利讨论——以《东方杂志》为例 |
小结 |
第六章 “不得以法律限制之”:1947 年宪法中自由权的固有性 |
第一节 1920 年代宪政向革命的转向 |
一、解决时局的种种方案 |
二、法律人转向革命:以《孤军》杂志为例 |
第三节 三民主义、训政约法与基本权利 |
一、三民主义与基本权利 |
二、《新月》对国民党侵犯人权的抗议 |
三、张奚若对人权概念的学术梳理 |
四、太原约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五、训政约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第三节 宪政再造:从五五宪草到46 年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条款 |
一、从五五宪草到1947 年宪法中的自由权条款 |
二、从五五宪草到1947 年宪法中的民主权条款 |
三、从五五宪草到1947 年宪法中的社会权条款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9)《东方杂志》作者群社会主义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政治文化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东方杂志》作者群与社会主义观念谱系 |
第一节 《东方杂志》的办刊宗旨与作者群 |
一、《东方杂志》办刊宗旨 |
二、《东方杂志》作者群 |
第二节 社会主义观念谱系 |
一、社会主义观念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思想谱系 |
二、《东方杂志》作者群在社会主义观念谱系中的定位 |
第二章 《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学说的认知 |
第一节 对“马克思派”社会主义的认知 |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学说的“指南针” |
二、剩余价值学说是社会主义的“大宗” |
第二节 对“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的认知 |
一、法学的社会主义 |
二、社会学的社会主义 |
第三章 《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运动的情感 |
第一节 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情感 |
一、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欢欣鼓舞 |
二、对俄共领导的共产国际的关注与支持 |
第二节 对世界劳工运动的情感 |
一、对劳工阶级前途命运的担忧 |
二、对劳工阶级“阶级自觉心”养成的欣喜 |
第四章 《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 |
一、社会主义“生长于资本主义的胎里” |
二、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相反而相成”中发展 |
第二节 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 |
一、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肯定与批评 |
二、对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仰慕与反思 |
三、对苏联人民生活的理解与同情 |
第五章 《东方杂志》作者群对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平等观念 |
一、经济平等观念 |
二、政治平等观念 |
第二节 民主观念 |
一、经济民主观念 |
二、政治民主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表 |
(10)关于形式动词“进行”“加以”的发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前人关于形式动词的研究 |
(一) 总体性研究 |
(二) 个案性研究 |
二、有关本文选题缘起以及研究计划说明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预期目标 |
(三) 语料来源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关于形式动词"进行"的发生学研究 |
一、"进行"词性演进的概略过程 |
(一) 起初:属于地道的自动词 |
(二) 后来:衍生出一般他动词用法 |
(三) 再后来:主要以形式动词身份出现 |
二、现代汉语时期"进行"词性演进的具体过程 |
(一) 1915年-1920年:主要以自动词身份存在 |
(二) 1920年-1937年:既作自动词使用又作一般他动词使用 |
(三) 1937年以后:主要以形式动词面貌出现 |
三、"进行"词性不断演变的原因探析 |
(一) 何以起初只是作为自动词出现 |
(二) 何以后来衍生出一般他动词用法 |
(三) 何以再后来主要以形式动词面貌而存在 |
第三章 关于形式动词"加以"的发生学研究 |
一、"加以"语法性质演进的概略过程 |
(一) 起初:属于跨层结构 |
(二) 后来:日益凝固最终词化 |
(三) 再后来:主要以形式动词身份而存在 |
二、"加以"语法性质演进的具体过程 |
(一) 1920年以前:只是作为跨层结构而存在 |
(二) 1920年以后:逐步作为他动词使用 |
(三) 1930年以后:主要作为形式动词面貌出现 |
三、"加以"语法性质不断演变原因探析 |
(一) 何以起初只是作为跨层结构而存在 |
(二) 何以后来逐步作为他动词使用 |
(三) 何以再后来主要以形式动词面貌出现 |
第四章 "进行"和"加以"演进过程比较以及有关机理的提炼性总结 |
一、形式动词"进行"和"加以"演进过程比较 |
(一) 演进过程的不同之处 |
(二) 演进过程的相同之处 |
二、形式动词生成原因和发展规律的提炼性总结 |
(一) 关于生成原因的提炼性总结 |
(二) 关于发展规律的提炼性总结 |
第五章 结束语 |
1. 本文研究盘点 |
2. 未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论文参考文献)
- [1]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J]. 张可治.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15(00)
- [2]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续第六号)[J]. 张可治.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15(00)
- [3]选论——美国实业发达记(继第四号)[J]. 张可治.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15(00)
- [4]保健食品小考[J]. 赵声兰,陈朝银.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3)
- [5]清末民初教育期刊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之研究(1901-1922)[D]. 王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13(10)
- [6]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变迁 ——以1900-1911年的山东省为中心[D]. 姜虹. 复旦大学, 2005(07)
- [7]《星期评论》与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D]. 肖妮. 复旦大学, 2010(03)
- [8]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 饶传平. 华东政法大学, 2010(05)
- [9]《东方杂志》作者群社会主义观念研究[D]. 岳远尊. 山东大学, 2013(10)
- [10]关于形式动词“进行”“加以”的发生学研究[D]. 邵俊. 安徽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