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转印刷机的噪声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兰[1](2019)在《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文中提出认同是个体在社会中形塑的、以自我为轴心展开的对自我身份的确认。职业认同是认同在职业领域的反映。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社会,个体的职业认同危机问题日渐凸显。具体到我国的传媒行业,由于体制转轨和媒体转型以及技术赋权下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专业记者已经无法保持他们对这一职业的管辖权,新闻进入了“去专业化”的过程。在此背景下,不少新闻从业者高调离职或转型,而在职的很多新闻从业者则自诩为“新闻民工”,职业认同危机严重。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不仅可能影响他们的新闻实践及报道风格,也可能影响媒体的社会功能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基于此,本研究提出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议题并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法国着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指导,分两大部分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第一大部分由第2、3、4、5四章构成,主要从理论层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理论基础、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因缘与影响。第二大部分由第6、7、8三章构成。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开发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借助大样本数据分别对转型期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的现状、影响效应模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建议。第9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新闻职业化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这是讨论职业认同的前提基础,论文从商业报刊的发展、专职记者的出现、职业团体的组建、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等五大方面考察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与孤立地关注职业团体、伦理规范等职业组织形态问题不同的是,职业社会学强调每一个职业在这一领域中对某些工作的“管辖权”,职业化是在不同职业对管辖权边界的冲突中得以实现的。从职业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新闻职业的特性,包括:专业化程度不高、辐射面很广、对技术和信源的依赖性强等。新闻业的不景气导致新闻从业者待遇下滑、个人发展空间受限,新闻业的危机引起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这种危机主要体现在从“无冕之王”到“防火防盗防记者”的社会认同危机,多重角色冲突的个人认同危机以及从知识分子到“新闻民工”的自我认同危机。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论文主要从管理政策、经济、技术三个维度五个方面分析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具体体现为:行业管理不断规范、专业技术更新迭代、传播主体日趋多元、经济压力难以纾解。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陷入重重危机,已有的新闻职业理念和新闻职业精神日益弱化,粗浅浮躁充斥着新闻生产过程,新闻品质下降:虚假新闻泛滥,新闻低俗化、娱乐化趋势明显;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行为失范现象严重,自诩为“新闻民工”的新闻记者受到商业化逻辑的侵蚀,职业道德和操守严重受到侵蚀,“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新闻寻租现象屡禁不止;从业者对新闻职业的满意度急剧下降,“离职潮”时现。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先后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等编码方法,获取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相关条目,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编制《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经由预调研与正式调研,运用问卷调查获取一手研究数据,在SPSS与Amos软件平台上进行数据处理。最终开发了信效度均良好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量表由23个题项组成,是一个二阶五因子构成结构维度,五个维度分别为:职业情感、角色价值观、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职业信念。以此量表检验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状况,发现其职业认同总体水平较低(3.10)。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受到性别、年龄、从业年限、收入水平、职务、编制性质、媒体属性、媒体类型等个体背景变量的影响,工作压力对其职业认同具有显着负影响,自我效能感对职业认同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与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正影响。新闻从业者职业压力对其离职意愿具有显着负影响,并通过职业认同间接影响离职意愿,职业认同是工作压力影响离职意愿的中介变量。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提升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提出了如下建议:再造新闻采编流程,减轻工作压力;提高人职匹配度,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实施差异化管理,注重新闻从业者职业发展。本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发展:第一,深化了新闻传播主体的研究领域,拓展了职业认同研究的职业领域;第二,首次开发了适合我国新闻从业者的符合测量学要求的《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量表》;第三,实证研究了媒体转型期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揭示了我国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在个体背景变量上的特点;第四,揭示了新闻从业者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初步构建了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效应整合模型。
刘中秋[2](2018)在《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印刷行业持续低迷,产能过剩和市场萎缩双重冲击下,市场无序竞争和价格搏杀逾发激烈,人力成本及以纸张为主的原辅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绿色印刷和数字印刷发展新趋势,逼迫传统印刷企业加大投入,加强技改,创新求变。行业洗牌加剧,优胜劣汰,转型、升级、重组、兼并、改革、创新是传统印刷企业熬过寒冬的必然路径。TH印刷公司为国有企业,历经近六十年发展,积累了丰富且专业的印刷行业经验,在中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因历史原因及企业性质,长期以来,TH印刷公司业务制定,定额生产,也无市场营销的必要和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化的数字经济新时代,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未来何去何从是摆在每个员工面前都要面对的残酷现实。TH印刷公司在内部抓管理,外部抓市场,近几年来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拓展海外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一步需要思考如何精准定位,如何锁定目标市场,如何拓宽业务、客户、市场渠道与壮大发展规模,利用自身优势赢得一片新天地,获得企业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本文在研究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基础上,运用市场营销理论以及SWOT分析方法,提出从渠道、价格及产品等角度优化营销策略并提出实施措施保障的建议。首先,对关键概念、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综述进行综述;然后分析了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现状,并利用SWOT工具分析了主要因素,剖析了企业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WT(弱势威胁)战略基础上重点确定WO(弱势机会)战略观点,根据因素组合分析提出营销组合策略优化方案;最后,就TH印刷公司实施市场营销策略的措施保障。本文通过TH印刷公司的案例研究,运用营销理论及SWOT分析方法,结合案例的运营实践对传统国有企业在市场营销策略方面的尝试进行了剖析,为印刷企业实施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韩晓良[3](2017)在《China Print 2017观后感》文中提出1984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主办首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至今每四年一次的该展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展会不仅成就了我国印刷包装界的民族品牌,也为技术创新搭建了一个平台。每一个展会周期,都有大量的新产品、新技术涌现,其展出规模、参展企业数量、技术水平已经在全球印刷展
宋海宾[4](2017)在《Edison and the Raise of Innovation(节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此次翻译实践报告,以托马斯·爱迪生国家历史公园档案管理员莱纳德·德格拉夫(Leonard DeGraaf)写的托马斯·爱迪生传记《爱迪生和创新的崛起》(Edison and the Raise of Innovation)这本书为源文本,为了纪念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逝世80周年(2011年),于2013年出版了本书,同时,今年(2017年)也是爱迪生诞辰170周年,另外,《爱迪生和创新的崛起》(Edison and the Raise of Innovation)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的中文译本,因此,关于爱迪生的翻译题材显得十分必要和意义重大。在这里,译者从本书的前四章选取了关于爱迪生的教育、发明工厂(门洛帕克实验室)、锡箔留声机、电气照明系统的故事为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翻译过程经历了5个阶段:(1)精读并理解源语言文本;(2)查阅相关平行文本信息;(3)初译;(4)校对;(5)定稿。翻译实践报告总体由5部分构成:(1)导入;(2)任务过程描述;(3)翻译理论指导;(4)案例分析;(5)关于本次翻译实践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和经验总结。实践报告的主体是,为了使汉译文本更加衔接连贯,贴近目标语英语表达习惯,在语境理论和韩礼德、哈桑衔接连贯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比学习案例分析中的初译和终译、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结构的不同,译者选用了汉译语篇重构,并从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1)逻辑顺序;(2)时间顺序;(3)空间顺序。鉴于译者能力有限,本报告仅局限于汉译语篇重构的3个方面,其他方面有待后续学者进一步挖掘补充。
李斐飞[5](2017)在《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今天数字技术趋于成熟,并在应用领域内迅速普及,将人类社会带入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数字时代。新技术与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带来了全新的价值创造方式和商业规则。对于广告公司而言,如何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下去,是业界和学界的共同关注课题。价值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永恒的主题,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今天的信息经济乃至数字经济,社会价值系统呈现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变化特征,唯一不变的是社会经济系统的终极使命——创造“价值”。从微观层面商业模式是企业组织的价值逻辑,它必然折射出特定阶段更为宏观的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逻辑。本研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试图回答“从工业社会价值生产系统走向数字社会价值系统的过程中,广告公司如何通过商业模式来实现生存和发展”这一现实问题。本研究将这一复杂问题分解为四个子问题:第一,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是什么;第二,对比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出现了哪些创新?第三,主导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推动性因素是什么;第四,从传统到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可行性路径。为了得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本研究采用了理论演绎与经验研究两种研究路径。一方面以价值理论为工具,通过理论演绎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这一具体问题置于社会价值系统的范畴内,通过社会价值系统的演变过程分析和研究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方向和方式。另一方面,从现实材料中,采用定性为主体的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结合部分定量分析,采用NVIVO.11作为案例研究的数据储存、分析工具,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子研究,总结业界在实践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思考。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可以将从上至下的理论研究与从下至上的经验研究相互对比、相互补充,试图对以上的四个子问题做出比较客观,又具有一定理论前瞻性的解答。全文分七个部分:前两章是论文的基础,第一章绪论,对本研究的基本介绍,包括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并界定研究对象核心概念,澄清研究的基本问题内容、研究方案的设计;第二章文献综述以及理论资源。通过梳理商业模式理论、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统一本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商业模式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并通过对以往学者的研究范式的梳理,确定了以理论演绎和案例归纳作为本研究的两个研究方法路径。并在此部分梳理了经济学与管理学体范畴内的价值理论体系,明确了本文的理论工具选择;第三、四、五章,是采用理论演绎的路径对四个问题进行具体的研究。这三章的基本理论工具是经济学与管理学中的价值源泉与价值工具理论,通过对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人类社会价值系统的历史性梳理,总结不同社会价值系统下的价值创造的一般性规律和决定性力量。并由外在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创造规律,推导作为企业组织的广告公司价值创造的基本逻辑——商业模式的变化规律以及发展趋势。第三章,回顾了工业社会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探讨了广告公司在工业社会中的价值定位以及商业模式的一般演进规律,并提出在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是基于工业社会内在价值逻辑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主导下的价值创新;第四章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中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从技术社会学视角提出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这一全新的构念。商业模式创新,都是由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和主导的,因此整个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发展,必然导致广告公司旧有商业模式的解构,继而建构符合新的技术价值范式的新商业模式。第五章,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创新路径。本章并通过阐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内在逻辑,分析其主导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能范式,并解析其理想范式的价值创造机制、竞争机制,并进一步分析从传统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向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重构的可行性路径。本研究的第六、七两个章节,则从丰富的实践案例中,以多案例研究的方式对这四个问题进行了归纳式的研究。第六章,价值重构: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证研究。本章采用一种对比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与数字时代商业模式的比较,去回答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以及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是否存在创新,哪些方面存在创新。第七章殊途同归:基于多案例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及动力机制研究。本章通过纵向解剖个案的方式,通过对新进入的广告公司与传统在位者的创新过程研究对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推动力量与创新路径进行深描,并提出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一般路径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构想。本研究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则在总结了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从组织层面为商业模式转型中的提出广告公司提出策略性建议,在制度层面为政策制定提出一些思考,并在最后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的基本特征是价值创新,其创新的方向是由其所属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技术-价值范式”所决定的,在“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企业家扮演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推动者角色。“技术-价值范式”是复杂性系统:其中技术与价值需求(包括媒体、广告主、消费者)是外部根本性驱动力量;竞争者与合作伙伴,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推动是影响广告公司商业模式模式变迁的重要的外部影响因素;推动企业商业模式变革内在驱动是企业内部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这些因素对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并不是直线型因果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演进。它表示在社会价值系统演进过程中,通过系统内彼此相关的元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第二,从传统到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迭代决定了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必然发生价值重构。其理想的发展范式是构成营销价值网络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模式。在“大广告产业”的范畴内,现阶段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是打造“大平台”或“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而少数具有较强实力的企业正在设计打造“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整体价值网络系统。“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或“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建立的基础是基于稀缺知识资源的互补,参与者必须建构或者嵌入到特定的营销价值网络系统中,从而获取网络租金。“大平台+小服务前端”的商业模式本身是与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专业分工相互匹配的一种组织合作和价值生产的治理制度,它主动通过关系构建从而进行价值创造,这种商业模式中的价值模块之间通过嵌入到这种组织形态中形成彼此的利益相关者,它们通过相互耦合实现价值的创造,价值转移、价值分配以及价值消费。第三,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实现了创新。广告公司的价值主张发生了创新性的演进:从为广告主提供整合营销传播迁移到提供更加丰富的营销服务演进。以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智能投放等企业的商业模式中服务范畴出现较明显的扩展,他们为具有营销或营销传播需求的小微创新者提供营销服务。此外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广告公司提供的价值内容实现了飞跃:一方面大幅度低营销传播过程的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二,是通过创造体验价值,增加商品的价值总和。此外,价值主张创新带动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价值建构方式以及价值获取也实现了创新,从价值建构角度来看,数据、信息、知识,广告公司中愈来愈成为核心资源,而传统价值链式的组织治理方式向价值网络转变;从价值获取视角来看,广告公司的成本结构向大数据技术转移,并在盈利方式上显现出更加弹性、多元化的特征。第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从传统走向数字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不同基因的企业有不同的创新路径。从价值系统的层面来看,价值实现机制的演进,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带来价值链模式的解体和价值网络的建构,这是一个从解构到建构的过程,具有普遍性。从具体的企业组织角度来看,在位企业与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路径具有显着的差异。新进入者的价值定位是全新的,直接进入数字营销价值系统的核心区域。其商业模式创新是从无到有创新路径:设计—建构—优化。与新进入企业不同,位企业在传统价值系统中的原有价值定位受到新的“技术—价值逻辑”侵蚀后,会有两种选择:固守或创新。采用商业模式创新也与新进入企业不同,在位企业一般选择在原有商业价值主张的基础上,以最小风险成本为目标,渐进性迁移到数字营销价值系统中,采用一种迂回路径:补充—设计一整合—优化。
林畅茂[6](2016)在《印刷企业必须学会做“加减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刷企业必须学会做"加减法",做加减法应该成为企业毎天都必须要做的一门功课。看上去非常简单的加减算式,不是1+1=2那么容易,有它特定的内涵,不是每家企业都能做好的,有的甚至不及格。究竟什么是企业加减法?简言之就是算算企业的加减账而已。说的复杂一点,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陈珧[7](2016)在《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研究 ——基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作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造协同潜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快速通道,近年来在我国对外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完成海外并购仅仅是一个开始,预期协同效应仍然需要通过并购后整合活动来实现。由于并购整合实施不当而导致并购未能获得预想成功的案例并不鲜见,如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并购后整合策略以最大化地实现并购后协同效应是众多中国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企业所面临的现实难题,也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现有文献将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视作并购整合策略的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但对于如何选择恰当的并购整合策略,以及并购整合策略对于协同效应的进一步影响仍属两块割裂的研究,未能形成一条考虑三者之间关系的连贯的逻辑链条,且其内在机制较为薄弱,有待细化;此外,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不同于一般性国内并购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海外并购中的并购方企业需要面对与目标方之间巨大的制度差异,制度距离能够调节企业并购后整合行为。而在现有海外并购整合领域的研究中,缺乏将基于制度的理论和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理论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研究,这不得不说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缺失。本研究围绕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这一焦点,从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视角切入,通过数理模型刻画、仿真实验、中外对比实证研究和多案例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论来检验和支持理论的发展。本研究强调资源相似性、互补性及其交互作用,研究在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协同效应最大化的目标下,与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互补性强弱特征相匹配的并购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策略选择,并且考察海外并购双方制度距离对上述匹配模式的有效性的影响,为中国企业的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在理论机理分析与论证部分,本文首先分析了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对并购后协同效应的作用机制,并由此提出了应如何选择与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互补性不同强弱特征相匹配的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决策以实现并购后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引入制度理论的观点,探讨了并购双方制度距离对上述匹配模式有效性的影响,从而构建了不同制度距离下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资源联系性、整合策略、并购协同效应三者之间关系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并提出了本文的核心理论假设。在数理模型分析部分,本文结合前文理论机理部分的思想,根据跨国公司追求并购后协同收益最大化的动机,使用一个垄断竞争模型刻画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互补性、并购双方制度距离等因素在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阶段中的作用,从而得出在海外并购双方制度距离高低不同情形下,与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互补性特征相匹配的最优整合程度和目标方自主性的数理表达式,利用数学工具为前部分理论框架提供了逻辑支撑。在仿真分析部分,本文探索在海外并购双方制度距离高低不同情形下,针对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互补性不同强弱组合选择不同的并购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对并购后协同效应的影响机制,验证并掌握其动态演化规律。仿真研究的开展,弥补了前文数理模型章节无法直观地考察资源相似性和互补性同时变化、形成不同强弱组合下的整合行为动态的缺失,对理论机理提供了来自仿真实验的支持。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以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事件和韩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事件为样本,通过中外对比实证研究,检验在海外并购双方制度距离高低不同情形下,为最大化并购协同效应,并购双方资源联系性特征与整合程度、目标方自主性程度之间的匹配。本部分研究的结果在验证了理论假设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样本和韩国样本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从韩国样本中可能得到的有益启示,填补了现有文献从中外对比的角度进行实证研究的空白。在案例研究部分,本文甄选海外并购双方制度距离不同、资源联系性不同情况下的四个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典型案例,通过对其资源联系性、制度距离、整合行为、并购协同效果的深入分析,来印证前文理论机理,即在海外并购双方资源相似性互补性强弱不同、制度距离不同等条件下,为最大化并购协同效应,应与之匹配的最优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通过案例横向对比,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为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提供借鉴指导。
滕斌[8](2014)在《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探讨》文中认为报业印务中心源自报社的印刷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步从纯粹的工业建筑转变为以印刷业务为主,包含多种相关功能的综合性建筑。现代报业印务中心的发展受报纸媒体行业的发展所影响,不仅具有行业的一般特点和工业建筑的特征,而且具有独特的个性。本文试图通过对报业印务中心较全面的分析,阐明这种特殊工业建筑的设计思路,并总结方法与经验。目前国内关于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比较少,缺乏明确的设计规范与建筑法规,本文试图探究该类建筑的设计规律。文章从6个章节进行论述,前三章主要内容为:陈述报业印务中心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提出报业印务中心的概念,并分析报业印务中心的影响因素,指出报业印务中心建筑在设计中应具有的特点:文化性与科技性、博览性与开放性、综合性与多样性、加工服务性与人文关怀性。论文的后半段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对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项目策划、基地选址、建筑空间布局与功能组织的综合分析,总结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创作的一般规律:从策划阶段开始,合理定位,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应以满足其“工艺流程”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印务中心主体厂房进行设计与分析,合理安排各种流线与功能分区。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与工程实践进行分析、验证,并归纳设计经验,给出工程设计建议。本文通过对此类建筑的剖析,希望能够构建对这种建筑类型的整体认知,以期对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有所帮助,为报业印务中心的建筑设计提供一些经验与借鉴。
张立勤[9](2012)在《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 ——以《申报》、《新闻报》为考察中心》文中指出在中国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民营报业曾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民营报纸诞生于清末,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开始初现繁荣,1927-1937年“黄金十年”达到发展高潮。本文以1927-1937年的《申报》、《新闻报》为考察中心,试图从经营体制、组织管理、广告经营和发行经营等方面呈现这一时期民营报业的经营概貌与经营特性,着力对同期民营报业的体制转型、组织变革及其动因进行深描和探讨,以期对当下中国报业转型实践提供现实观照的历史资源。媒介生态学认为,媒介的生长状态是由环境所提供的各项资源状况所决定的,尤其是国家作为公权力持有者层面的制度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27-1937年“弱势独裁政党”和特殊的租界体制形成的“权力缝隙”客观上给民营报业创造了相对宽松、自由的经营环境,使之达到发展高潮;另一方面,制度环境演变又是影响民营报业历史命运的根本因素,抗战前夕民营报业的渐趋衰落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制度环境演变的必然逻辑。这时期公司制在民营报业中逐渐普及并出现了集团化倾向,昭示着民营报业真正实现了从“个人时代”到“股份公司时代”的转型,而这种转型是报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影响制度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经营体制转型的直接影响,加之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的东渐和激烈的报业竞争压力,成为民营报业组织变革的最大动因。这时期民营报业组织呈现出从“能人时代”迈入“制度化时代”的渐进式变革特征,并力求将管理现代化与民族文化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的组织管理理念。基于民营报业经营体制和组织管理的转型分析,从市场营销学角度进一步研究十年间民营报业广告和发行的经营理念和实践,尤其是《申报》和《新闻报》全面确立了“广告本位”经营观并加以践行,同时在自主发行模式上开始了诸多有益探索。值得注意的是,民营报业在广告和发行经营中自觉结合本土社会和文化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拿来”西方先进的报业经营理念为我所用,从而形成切合本土实际的经营理念和策略。总之,经过20世纪一二十年代的企业化经营积累,到1930年代民营报业的发展进入高潮期,报业经营呈现出独特的转型轨迹和特征,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经营业绩。尽管这种转型因种种原因尚未彻底完成,但其间积累的经营理念和策略以及变革之道足以为当下报业改革实践奉献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匡导球[10](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二、轮转印刷机的噪声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轮转印刷机的噪声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
1.4.1 可能遇到的困难 |
1.4.2 解决措施 |
1.5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1.5.1 论文结构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2.1.1 研究对象 |
2.1.2 本研究的核心概念 |
2.2 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
2.2.1 场域理论 |
2.2.2 建构主义理论 |
第3章 新闻职业化的建构 |
3.1 我国新闻职业化的萌芽 |
3.1.1 商业报刊的发展 |
3.1.2 专职记者的出现 |
3.1.3 职业团体的组建 |
3.1.4 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的建立 |
3.1.5 新闻专业教育的萌生 |
3.2 职业社会学视角下的新闻职业化 |
3.2.1 职业的概念与职业化 |
3.2.2 新闻职业的特性 |
第4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及其症候 |
4.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1.1 “认同”的概念 |
4.1.2 “职业认同”的内涵 |
4.1.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概念 |
4.2 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危机 |
4.2.1 职业认同危机的界定 |
4.2.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症候 |
第5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与影响 |
5.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因缘 |
5.1.1 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
5.1.2 专业技术更新迭代 |
5.1.3 传播主体日趋多元 |
5.1.4 经济压力难以纾解 |
5.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危机的影响 |
5.2.1 新闻品质下降 |
5.2.2 职业失范频发 |
5.2.3 “离职潮”时现 |
第6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结构维度研究与量表开发 |
6.1 职业认同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
6.2 预备性研究 |
6.2.1 深度访谈法 |
6.2.2 扎根理论 |
6.3 实证检验 |
6.3.1 被试及样本特征 |
6.3.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3.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7章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研究假设 |
7.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7.1.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作用效应 |
7.1.3 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 |
7.2 变量的测量 |
7.2.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的测量 |
7.2.2 职业认同前因变量的测量 |
7.2.3 离职意愿的测量 |
7.2.4 控制变量的设置 |
第8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
8.1 数据分析 |
8.1.1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现状 |
8.1.2 人口学变量和媒体变量的影响 |
8.2 研究假设检验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影响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式分析 |
8.3 管理建议 |
8.3.1 再造新闻采编流程 |
8.3.2 提升职业自我效能感 |
8.3.3 实施差异化管理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期刊论文 |
二、中文着作(含译作) |
三、学位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访谈提纲 |
一、对新闻从业者的访谈 |
二、对专家的访谈 |
附录2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初始问卷 |
附录3 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正式问卷 |
附录4 工作压力量表 |
附录5 自我效能感量表 |
附录6 离职意愿量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印刷行业营销研究与文献综述 |
1.2.1 营销策略研究 |
1.2.2 市场营销选择 |
1.2.3 市场营销模式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2章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1 关键概念 |
2.1.1 市场营销 |
2.1.2 营销策略 |
2.2 SWOT分析方法 |
2.3 营销理论 |
第3章 TH印刷公司现行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
3.1 TH印刷公司概况 |
3.2 TH印刷公司国内现行的市场营销策略 |
3.2.1 产品结构调整与品质提升 |
3.2.2 价格优化控制与管理规范 |
3.2.3 市场业务整合与新业务拓展 |
3.2.4 加强人员培养与营销团队建设 |
3.3 TH印刷公司海外市场营销现状 |
3.3.1 海外市场营销概况 |
3.3.2 海外现行的市场营销策略 |
3.4 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4.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4.1.1 机会因素分析 |
4.1.2 威胁因素分析 |
4.2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3 内外部环境因素组合分析 |
第5章 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 |
5.1 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 |
5.2 产品策略优化 |
5.3 价格策略优化 |
5.4 营销推广策略优化 |
5.5 渠道策略优化 |
第6章 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的保障措施 |
6.1 创新管理机制,调整经营结构,实现转型升级 |
6.1.1 效益导向,管理精细化 |
6.1.2 精品意识,产品优质化 |
6.1.3 资本驱动,发展多元化 |
6.2 优化内部环境,强化科学管理,提升竞争力 |
6.2.1 成本控制,优化内环境 |
6.2.2 提质增效,强化内管理 |
6.3 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团队活力,增强聚合力 |
6.3.1 加强作风建设与责任担当 |
6.3.2 打造一支干事创业团队 |
6.3.3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 |
6.3.4 营造和谐进取蓬勃的文化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China Print 2017观后感(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印刷设备 |
二、数字化自动化印后设备 |
三、胶印设备新技术 |
四、环保印刷设备 |
五、自动化检测设备 |
(4)Edison and the Raise of Innovation(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3 Language features of translation project |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Pre-translation |
2.2 While-translation |
2.3 Post-translation |
3. Translation Theory Guidance |
3.1 Context theory |
3.2 Halliday and Hasan’s cohesion & coherence theory |
4. Case Analysis of Translation |
4.1 Textual reconstruction by logical order |
4.2 Textual reconstruction by chronological order |
4.3 Textual reconstruction by spatial order |
5. Summary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
Acknowledgements |
(5)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趋向成熟的中国广告业迎来数字时代变革的机遇与挑战 |
1.1.2 理论背景:数字时代的新价值、新管理视角 |
1.2 问题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以及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和基本结构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主要结构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述评与理论资源 |
2.1 商业模式与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研究评析 |
2.1.1 多元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内涵 |
2.1.2 静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研究 |
2.1.3 商业模式理论的功能与价值研究 |
2.1.4 创新理论与动态视角下的商业模式创新 |
2.1.5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述评 |
2.2 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视角下的价值研究 |
2.2.1 价值的理论内涵 |
2.2.2 一元与多元之争:价值源泉理论 |
2.2.3 价值链到价值网:价值工具论的演变 |
3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演进规律 |
3.1 工业社会价值系统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 |
3.1.1 单一价值模块的报业广告批发商模式 |
3.1.2 价值链延伸的全面服务广告代理制模式 |
3.1.3 多价值链条并行的整合营销传播集团模式 |
3.2 广告公司的价值定位及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3.2.1 从客观价值到主客观价值并重:广告公司在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价值定位演进 |
3.2.2 价值创新: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征 |
4 从解构到重构:“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与商业模式创新 |
4.1 社会价值系统的内在价值逻辑:“技术-价值范式” |
4.1.1 社会价值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
4.1.2 “技术-价值范式”:社会价值系统的价值逻辑 |
4.2 解构与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规律 |
4.2.1 人类社会价值系统发展的连续与非连续性 |
4.2.2 “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社会价值系统的演进过程 |
4.3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演进决定性因素 |
4.3.1 社会价值系统中的企业组织 |
4.3.2 “技术-价值范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决定性力量 |
4.3.3 企业家:“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历史推动者 |
4.4 从“自我完善”走向“价值重构”:“技术-价值范式”主导下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1 从建构到解构:工业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主导的传统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4.4.2 从解构到重构: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迭代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5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以及其创新路径 |
5.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特征以及价值实现机制 |
5.1.1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的基本特征 |
5.1.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价值实现机制:价值网络 |
5.2 数字时代“技术-价值范式”下的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基本范式 |
5.2.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5.2.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价值创造机制 |
5.3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竞争机制 |
5.3.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竞争优势来源 |
5.3.2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内部竞争机制 |
5.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
5.4.1 “大平台”与“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形成的基础 |
5.4.2 从解构到建构:大平台+小服务前端商业模式的形成过程 |
6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一:基本范式的价值重构 |
6.1 研究方案 |
6.1.1 问题、方法与工具 |
6.1.2 案例的选择 |
6.1.3 资料搜集与处理 |
6.2 从传统到数字,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比较分析 |
6.2.1 以价值主张为主要判断依据的商业模式创新标准 |
6.2.2 传统广告商业模式范式 |
6.2.3 基于案例研究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
6.2.4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结论 |
7 数字时代商业模式创新实证研究二:新进入者与在位者的殊途同归 |
7.1 多案例研究设计 |
7.2 乘势而起:新进入者商业模式创新 |
7.2.1 抓住市场的风口:新进入者在数字环境下的价值主张创新 |
7.2.2 回应数字“技术-价值范式”:新进入者的商业模式建构的内在逻辑 |
7.2.3 多赢:新进入者价值获取的意图 |
7.3 基因的选择: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 |
7.3.1 基因的不对称动机:在位者的商业模式价值主张创新 |
7.3.2 如何实现大梦想: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建构方式 |
7.3.3 多元化的价值获取方式: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中的价值获取 |
7.3.4 如何突破亚历山大难题:在位者的商业模式创新的思考 |
7.4 结论与探讨一:数字“技术-价值范式”下的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驱动因素 |
7.4.1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技术与价值需求的选择 |
7.4.2 “大平台+小服务前端”:价值竞争与价值共创的耦合 |
7.4.3 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内部驱动者:企业家(企业家精神) |
7.5 结论与探讨二:价值视角下新进入者与在位者商业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结论 |
8.2 广告公司未来商业模式创新的策略性思考 |
8.2.1 培育内部企业家精神,塑造持续创新文化 |
8.2.2 建设二元性组织,协调创新与效率矛盾 |
8.3 制度创新促进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 |
8.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研究 ——基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论述 |
1.2.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 |
1.2.2 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 |
1.2.3 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 |
1.2.4 制度距离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研究综述 |
2.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程度与目标方自主性研究 |
2.1.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程度 |
2.1.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目标方自主性 |
2.1.3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模式 |
2.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资源相似性、互补性与并购整合研究 |
2.2.1 海外并购中的资源分类 |
2.2.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中的资源相似性 |
2.2.3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中的资源互补性 |
2.2.4 资源相似性与并购整合 |
2.2.5 资源互补性与并购整合 |
2.3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制度距离与并购整合研究 |
2.3.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中的制度因素和制度距离 |
2.3.2 制度距离与并购整合 |
2.4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并购协同效应研究 |
2.4.1 并购中的协同效应 |
2.4.2 并购协同影响因素 |
2.4.3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并购协同效应 |
2.5 现有文献评述 |
2.6 研究空间分析 |
3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的机理研究与假设提出 |
3.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中的整合程度与目标自主性 |
3.1.1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程度 |
3.1.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目标方自主性 |
3.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程度、目标自主性与资源相似性互补性的匹配 |
3.2.1 资源相似性、互补性不同强弱组合与整合程度 |
3.2.2 资源相似性、互补性不同强弱组合与目标方自主性 |
3.2.3 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交互作用 |
3.3 制度距离对资源联系性与整合策略匹配模式有效性的影响 |
3.4 总体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4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的数理模型分析 |
4.1 模型结构 |
4.2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过程刻画 |
4.3 整合决策:制度距离较高和较低情形的分类讨论 |
4.4 制度距离较低情形下的比较静态分析 |
4.4.1 资源相似性对整合程度的影响 |
4.4.2 资源互补性对整合程度的影响 |
4.4.3 资源相似性对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 |
4.4.4 资源互补性对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 |
4.4.5 资源相似性互补性交互作用对整合程度的影响 |
4.4.6 资源相似性互补性交互作用对目标方自主性的影响 |
4.5 并购决策 |
4.6 本章小结 |
5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的动态仿真分析 |
5.1 多主体仿真方法简介 |
5.2 仿真实验环境设置 |
5.3 仿真实验参数设置 |
5.4 制度距离较低情形下的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5.4.1 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弱的仿真结果分析 |
5.4.2 资源相似性弱互补性强的仿真结果分析 |
5.4.3 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强的仿真结果分析 |
5.5 制度距离较高情形下的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的中外对比实证分析 |
6.1 样本和数据 |
6.2 变量测度 |
6.2.1 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 |
6.2.2 制度距离 |
6.2.3 整合程度 |
6.2.4 目标方自主性 |
6.2.5 并购协同效应 |
6.2.6 控制变量 |
6.3 实证模型设定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6.4.1 中国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6.4.2 韩国样本实证结果分析 |
6.4.3 中外对比结论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7 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的案例分析 |
7.1 上海电气并购高斯国际 |
7.1.1 上海电气并购高斯国际背景 |
7.1.2 上海电气并购高斯国际资源联系性分析: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弱 |
7.1.3 上海电气并购高斯国际制度距离分析:制度距离相对较低 |
7.1.4 上海电气并购高斯国际整合策略分析:高整合程度与低目标方自主性 |
7.1.5 上海电气并购高斯国际协同效应分析 |
7.2 中联重科并购CIFA |
7.2.1 中联重科并购CIFA背景 |
7.2.2 中联重科并购CIFA资源联系性分析:资源相似性弱互补性强 |
7.2.3 中联重科并购CIFA制度距离分析:制度距离相对较低 |
7.2.4 中联重科并购CIFA整合策略分析:低整合程度与高目标方自主性 |
7.2.5 中联重科并购CIFA协同效应分析 |
7.3 TCL并购汤姆逊 |
7.3.1 TCL并购汤姆逊背景 |
7.3.2 TCL并购汤姆逊资源联系性分析: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强 |
7.3.3 TCL并购汤姆逊制度距离分析:制度距离相对较低 |
7.3.4 TCL并购汤姆逊整合策略分析:两个市场两种整合模式 |
7.3.5 TCL并购汤姆逊协同效应分析 |
7.4 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公司 |
7.4.1 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公司背景 |
7.4.2 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公司资源联系性分析:资源相似性强互补性强 |
7.4.3 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公司制度距离分析:制度距离相对较高 |
7.4.4 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公司整合策略分析:低整合程度与高目标方自主性 |
7.4.5 沈阳机床并购希斯公司协同效应分析 |
7.5 案例间横向对比 |
7.6 本章小结 |
8 总论 |
8.1 研究路线与主要结论 |
8.1.1 研究路线总结 |
8.1.2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理论进展与现实意义 |
8.2.1 理论进展 |
8.2.2 现实意义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8.3.1 研究局限 |
8.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起源 |
1.2 选题的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报业印务中心综述 |
2.1 报业印务中心的历史 |
2.1.1 印刷及印刷机的历史 |
2.1.2 中国报业印刷的历史 |
2.2 报业印务中心的发展 |
2.2.1 报业集团的发展 |
2.2.2 报业印务中心的发展 |
2.3 报业印务中心的现状 |
2.4 印务中心的概念 |
2.5 印务中心的影响因素 |
2.5.1 报业集团化经营的影响 |
2.5.2 行业特点对印务中心的影响 |
2.5.3 技术发展对印务中心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特点 |
3.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文化性与科技性 |
3.1.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文化特性与印刷文化内涵的统一 |
3.1.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科技特性与印刷技术发展的统一 |
3.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博览性与开放性 |
3.2.1 报业印务中心的博览性 |
3.2.2 报业印务中心的开放性 |
3.3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
3.3.1 报业印务中心的工业性与民用性 |
3.3.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功能组成与分类 |
3.3.3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中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
3.4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加工服务性与人文关怀性 |
3.4.1 报业印务中心的加工服务性 |
3.4.2 报业印务中心的人文关怀性 |
3.5 报业印务中心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空间造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分析 |
4.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项目策划和基地选址 |
4.1.1 报业印务中心服务目标的确定 |
4.1.2 报业印务中心建设规模和功能组成的确定 |
4.1.3 报业印务中心基地选址的确定 |
4.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布局 |
4.2.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形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4.2.2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
4.2.3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空间布局的基本形式 |
4.3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各类用房要求和功能组织 |
4.3.1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主要功能组成 |
4.3.2 各类用房使用要求 |
4.3.3 功能组织的基本原则 |
4.3.4 功能组织的基本关系 |
4.4 报业印务中心建筑的环境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内印务中心案例与设计实践 |
5.1 国内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案例 |
5.1.1 羊城晚报印务中心 |
5.1.2 广州日报印务中心 |
5.1.3 河南日报印务中心 |
5.1.4 北京日报印务中心 |
5.1.5 福州日报印务中心 |
5.1.6 南宁日报印务中心 |
5.1.7 本节小结 |
5.2 设计实践-广西日报印务中心建筑设计 |
5.2.1 广西日报社印务中心慨况 |
5.2.2 设计依据 |
5.2.3 设计目标 |
5.2.4 设计理念 |
5.2.5 总体布局和功能分区 |
5.2.6 交通流线设计 |
5.2.7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5.2.8 办公、厂房综合楼各层平面图及立面图 |
5.2.5 本节小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印务中心建筑设计经验 |
6.1 建筑设计中存在问题 |
6.2 印务中心建筑设计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 ——以《申报》、《新闻报》为考察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缘起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考察时段与个案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五、研究意义、思路、方法以及局限性 |
注释 |
第一章 “黄金十年”与民营报业的发展高潮 |
第一节 政治空间:一统江山下的“有限自由” |
一、弱势独裁政党:“消极的自由环境” |
二、新闻统制制度:难以实现的舆论控制 |
三、租界:西方报业文明传播的“飞地” |
第二节 经济景气:“黄金时代”的繁荣再现 |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复兴景观 |
二、民族资本的萎缩与官僚资本的形成 |
第三节 社会图景:都市化与现代化的汇流 |
一、市民生活与阅报风习 |
二、职业报人与新闻教育 |
三、传播技术与报业现代化 |
第四节 民营报业迎来发展高潮 |
一、繁荣与转型:规模化、集中化、现代化 |
二、作为考察中心的《申报》、《新闻报》经营简史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体制转型:从“个人时代”到“股份公司时代” |
第一节 从“个人时代”到“股份公司时代”的转型 |
一、转型背景:股份制的确立、公司观念的盛行 |
二、转型概貌:从“不求津贴”到“灵便之机器” |
第二节 “股份公司时代”的全面到来 |
一、公司制普及原因:新《公司法》的助推效应 |
二、公司化经营概貌:规范化、产业化、封闭性 |
第三节 民营报业托拉斯的萌芽 |
一、西方报团的兴起及其示范效应 |
二、本土实践:从“成氏报系”到“四社”联营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组织变革:从“能人时代”到“制度化时代” |
第一节 《申报》与《新闻报》组织变革动因分析 |
一、泰勒制:本土科学管理革命的“引擎” |
二、报业大战:从“新闻竞争”到“广告竞争” |
第二节 结构性变革:从科层化到专业化 |
一、《新闻报》组织:从创意科室的增设到基层股的扩张 |
二、《申报》结构:从直线制到直线-参谋制的变革 |
第三节 人事管理变革:从“人治”到“法治” |
一、人员招聘与任用:从“关系本位”到公开招考制度 |
二、薪酬与福利待遇:刚性制度与柔性管理相融合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广告本位”经营观的全面确立及其实践 |
第一节 民营报业广告经营的基本特征 |
一、国货广告显着增长 |
二、经营规模呈非均衡态 |
三、广告技术日益精进 |
四、经营失范乱象丛生 |
第二节 民营报业广告经营理念概述 |
一、“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观 |
二、“现代报业一体观”的萌芽 |
三、广告的传播效果研究 |
第三节 《申报》与《新闻报》的广告经营实践 |
一、广告策略运用 |
二、广告业务管理 |
三、广告传播特色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自主发行模式的有益探索及其经营策略 |
第一节 民营报业发行经营的行业环境 |
一、报纸发行定价 |
二、报贩与派报社 |
三、邮局递送系统 |
四、报馆自主发行 |
第二节 民营报业的发行经营理念概述 |
一、影响报纸发行的因素 |
二、“控制发行观”的产生 |
三、发行经营方法研究 |
第三节 《申报》与《新闻报》的发行经营策略 |
一、快速发行策略 |
二、内容竞争策略 |
三、广告促进策略 |
四、联合发行策略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抗战前夕民营报业的经营危机 |
第一节 民营报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演变 |
一、国民党的独裁地位渐趋巩固 |
二、租界治外法权体制逐步削弱 |
三、“九一八”后的国民党新闻统制政策 |
第二节 民营报业发展的行业环境演变 |
一、报业结构的多元化格局 |
二、报业种群的冲突与融合 |
第三节 民营报业托拉斯道路的破灭 |
一、史量才收购《新闻报》的股权风波 |
二、《新闻报》在苏州发行的纠纷事件 |
三、张竹平的“四社”被劫夺事件 |
第四节 抗战爆发阻断民营报业发展进程 |
一、救亡背景下的停刊与内迁 |
二、高压政治下的新闻管制 |
三、孤岛时期的“洋旗报”生存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轮转印刷机的噪声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转型期新闻从业者职业认同研究[D]. 张兰. 南昌大学, 2019(01)
- [2]TH印刷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刘中秋. 南昌大学, 2018(12)
- [3]China Print 2017观后感[J]. 韩晓良. 印刷杂志, 2017(06)
- [4]Edison and the Raise of Innovation(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 宋海宾.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3)
- [5]价值重构:数字时代广告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D]. 李斐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6]印刷企业必须学会做“加减法”[J]. 林畅茂. 印刷杂志, 2016(12)
- [7]技术获取型海外并购整合与目标方自主性研究 ——基于资源相似性与互补性的视角[D]. 陈珧. 浙江大学, 2016(12)
- [8]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探讨[D]. 滕斌.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9]1927-1937年民营报业经营研究 ——以《申报》、《新闻报》为考察中心[D]. 张立勤. 复旦大学, 2012(03)
- [10]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