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都产业园全线提速

国都产业园全线提速

一、郭杜工业园全线提速(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贺建雄[2](2018)在《西安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需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城市日常生活空间错配,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促动城市经济活动方式转型,收入增加消费升级促使居民生活方式转变。大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作为其生活行为的载体,正发生深刻的改变和剧烈的重组。一方面,人文地理学研究人文化和社会化特征明显,研究由宏观描述向宏观微观相结合发展,学界日益关注居民生活空间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考察。另一方面,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其供需问题已成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焦点。调查、分析、评价和优化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供给与需求,成为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选题。本文以西安市居民日常生活行为和空间为研究对象,大数据方法和问卷调查方法相结合,采用地理信息系统、交通等时圈和网络调查平台等新技术手段,结合空间分析、计量分析和统计分析,对西安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给和需求进行耦合研究。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归纳。第二章为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从不同研究主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整理和评述,并总结了研究框架。第三章和第四章在建立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对西安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给的基本特征进行梳理,并对生活设施空间供给的充足度进行了客观评测。第五章至第七章在居民日常生活线上线下调研的基础上展开,总结了居民生活行为的特征和偏好,对居民日常生活空间需求的满意度进行了主观评价。第八章将前述的客观评测和主观评价进行耦合研究,并对西安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宜居性进行评价。第九章剖析了诸要素对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需的影响。对日常生活空间子系统相互关系、多要素相互作用进行探究,总结了影响因素间的作用机理,并对西安日常生活空间供需中凸显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第十章是结论和展望,对上述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并展望未来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文章主要结论有:(1)基于步行耗时等时圈评测,西安生活设施空间供给充足度结果为比较不充足,不同于基于服务半径生活圈的评测结果比较充足;基于步行耗时等时圈的评测,技术性更强、准确性更高,更能反映出生活设施供给的实际情况。由城市中心到城市外围,生活设施空间供给充足度逐渐降低。其中,交通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空间供给充足度一般,且区位差异明显;商业、文体设施空间供给充足度较高,充足;教育、养老、休闲设施空间供给充足度较低,且不充足;传统住区、单位房住区生活设施供给充足度较高,充足;城中村、商品房住区供给充足度较低,不充足;保障房住区供给充足度最低。(2)基于线上线下调查,西安居民住房空间、服务设施空间和生活设施空间需求满意度总体不高,介于一般与比较满意之间。生活设施空间方面,满意度三环内区域高于三环外区域;传统住区、单位房住区、商品房住区比较满意,城中村一般而保障房住区比较不满意。商业、交通空间接近比较满意;教育、医疗、户外休闲空间比较满意接近一般;文体和养老空间比较不满意接近一般。居民行前路径规划智能化,日常出行慢行化、公交化,出行范围扩大化;出行次数减少,日常出行夜间化和出行时间的增长。(3)西安日常生活空间供需总体耦合结果为一般适应,比较宜居BI-。其中医疗、商业、交通方面评价为一般幸福,宜居A-;教育、户外休闲方面为一般适应,比较宜居BI-;在文体娱乐方面为一般不协调,一般宜居BII+;在养老方面为一般剥夺,不宜居C+。二环内区域为一般幸福,宜居A-;二环外区域为一般适应,比较宜居BI-。传统住区和单位房住区为一般幸福,宜居A-;城中村和商品房住区为一般适应,比较宜居BI-;保障性住房为一般剥夺,不宜居C+。(4)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供需是诸多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下的产物。日常生活空间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技术因素是城市日常生活空间供需的时代助力,治理因素是直接推力,经济因素是基础保障,人本因素是目标和主体,城市特质是空间条件和城市特色。(5)优化策略为鼓励强化住房空间功能,提倡租购并举、房住不炒;改进住区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和方法,营造更高品质智慧社区;补短板、挖存量、优品质,精准化供给城市生活设施空间;尝试建立基于上门耗时的网络化生活设施供给评测标准。文章主要创新点有:(1)利用GIS和信息技术,搭建西安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数据平台;依据城市规划相关规范标准,探索基于路径耗时交通等时圈的生活设施空间可达性评测方法。基于14万余POI、AOI数据,对西安市2567个不同供给类型的住区进行了评测。(2)构建居民生活设施空间可视化供需耦合评价矩阵,对空间供给充足度和需求满意度进行耦合;基于耦合结果,建立西安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指标分为四类12档。(3)从技术、治理、经济、人本因素和城市特质五方面梳理其对西安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需的影响,揭示日常生活空间子系统相互关系,并总结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

胡建荣[3](2017)在《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层级划分与模式选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本支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城市正常功能的发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轨道交通具有节能、运量大、准时性、舒适度高、全天候、少污染等优点,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剂良药。但随着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的投入的越来越多,轨道交通网络线路越来越密集,轨道线网规划中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层级与模式的划分问题涉及的甚少,更是缺乏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层次与模式体系建设的思考,且全国在轨道线路层级划分与模式选择问题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本文从都市区轨道线网的层次、等级划分、模式选择三个问题的研究出发,为都市区轨道交通规划合理的线网层次、等级以及各线路的模式选择问题,提出成套的研究方法。对轨道线网层次,本文从线路的空间从属度角度出发,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其进行划分;针对线网等级,本文提出采用灰色定权聚类的方法,选取相应指标定量化,将线网划分成四个等级,并基于此提出关于轨道建设时序的安排建议;最后各线路的模式选择,本文采用“层次分析+熵计算+灰色关联度综合决策模型”,针对线网中每一条线路的模式选择进行决策研究。最后本文以西安都市区轨道线网为实例,搜集相关资料数据,对西安都市区轨道线路采用上述方法,进行了层次等级划分以及各线路的模式选择决策研究,最终得到相应结论。望能为都市区轨道交通建设节约成本、为都市区建设成合理、优良的轨道交通线网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魏琰[4](2016)在《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开始席卷世界,带来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工具由人机体的工具变为机械装置即工具机的工具以后,发动机取得了独立的、完全摆脱人力限制的地位”[1],机器作为工具,从出现开始就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在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不仅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且引发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城市从封建手工城市逐步向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转化,开启了人类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中都重视对工业的建设,M.D.布瑞斯指出“在全世界,工业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叶(1)一个使人着魔的字眼。”[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提出的第一个宏伟目标。1950年中苏同盟关系确立,其后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并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开始对中国展开大规模援助。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西安被列为全国新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大批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在西安设立,在苏联援助西安建设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城市建设设计理论和原则、建设程序和方法,以及经济技术指标,影响了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和管理等城市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苏联援助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开始由中国典型传统手工业商贸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转变,奠定西安当代城市的格局基础。本论文从五部分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解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视角,归纳了苏联援建中国的研究现状,同时确定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研究苏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业化发展政策和意识形态对城市建设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理想的建设特征;第三、四章从梳理西安城市传统城市格局入手,分析手工业时期城市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而分析苏联援助建设的工业化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建设和转变,以及形成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和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建设特征;第五章对苏联援助建设的中国其他城市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梳理、归纳与总结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与苏联影响的源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建设呈现出与苏联关联与交集特征,显现为具有苏联印迹的城市范型;第六章提出苏联援助建设引入的社会主义城市理论在当代城市发展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虽然苏联理论在中国城市建设引入移植中出现问题和冲突,但还需对苏联援助建设给予价值肯定,其中部分设计理念依旧对当今社会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第七章对苏联援建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王毓婕[5](2011)在《大西安地区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区域经济政策致力解决的重点问题。建国以来,围绕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差距过大和区际冲突等问题,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效。但随着经济发展环境与条件的变化,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趋于复杂化,既有区域差距扩大和利益冲突的问题,更有空间失衡的问题,仅靠现有的政策很难解决。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新举措,其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立足于空间整体的功能最大化、总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本文以大西安地区为实例,搜集了大量数据与文献资料,对大西安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劳动力状况、历史基础及经济发展程度上的差异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分析,结合大西安地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进一步明确了大西安产业布局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从解决产业空间失衡问题出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章:介绍了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梳理了区域协调发展、区域产业布局、主体功能区等基本概念,然后论述了区域协调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评价区域产业布局是否协调发展的标准以及主体功能区对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为本文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大西安地区及其产业布局现状。首先界定了大西安地区的范围,并理顺了其历史渊源,然后具体分析了大西安地区的基本情况、经济差异、资源禀赋,指出其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引出大西安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第四章:从主体功能区产业布局分级、五大优势产业和不同功能区的产业布局三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大西安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第五章:是结语,对本文研究进行了理论总结。

鲁晓勋[6](2006)在《区域一体化视野下大西安都市圈空间结构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区域发展理论认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是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和强力辐射源。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尤其以作为经济中心的特大城市组成的都市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广州为中心的都市圈,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90年代以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创造了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又一奇迹;同时以京津唐为中心的华北都市圈,也极大的带动了环渤海地区的发展。分析国内外区域发展的成功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都市圈已成为共识,而针对地域特征的空间结构问题研究亦成为规划研究的热点。 西安是快速城市化的特大城市,也是陕西省政治、经济、商贸、科教、信息、交通中心,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则是重要的城镇密集区,其工业基础雄厚,产业结构合理,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对外开放条件较好,科技实力强,科研成果转化率高,是亚欧大陆桥(中国段)最发达的地区,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以西安为中心的放射性快速交通系统趋于完善,核心城市扩散作用不断增强,区域城镇群体呈现出典型的核心——圈层结构,大西安都市圈进入成长发育期。与此同时,暴露出一些区域性问题,例如:中心城市综合辐射和影响力不突出、城市间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布局不合理、城镇间发展缺少政策性联系等。 本论文通过论述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对都市圈的定义、空间范围界定、功能与空间组织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实证性的研究了大西安都市圈空间结构,分析其发展中遇到的区域性问题,建议性的对空间组织结构进行了优化,以促进都市圈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论文不仅可以充实都市圈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为大西安都市圈的发展提供积极有效的参考和建议。

赵红茹[7](2006)在《西安市综合交通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交通发展战略选择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合目前西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正处于变革时期的具体实际,通过分析单中心城市结构下城市交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依据城市用地与城市交通发展的互动关系,如何从交通需求的源头出发,构筑发达的交通体系,合理地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土地的合理布局,疏解城市中心区过度集中的功能,提出为构筑“一城多心”城市空间结构在不同层面的交通发展战略。 并在对西安市城市交通状况进行全面把握和详细剖析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上,探索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展望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探讨适合西安特点的区域和城市道路交通战略方案,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从微观上提出“十一五”期间城市综合交通建设项目和改善措施,进而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矛盾。

二、郭杜工业园全线提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郭杜工业园全线提速(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西安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需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日常生活空间错配
        1.1.2 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和城市经济活动方式转型
        1.1.3 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日常生活空间供给充足度客观评测
        1.3.2 日常生活空间需求满意度主观评价
        1.3.3 日常生活空间供需的耦合评价
        1.3.4 影响日常生活空间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相关概念
        2.1.2 日常生活空间概念界定
        2.1.3 日常生活空间与生活圈
        2.1.4 日常生活空间与交通出行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日常生活空间研究综述
        2.2.2 生活设施可达性研究综述
        2.2.3 城市宜居和居住环境评价研究综述
    2.3 本文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2.3.1 研究框架
        2.3.2 研究区域选择
第三章 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供给特征
    3.1 数据平台搭建
        3.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3.1.2 研究方法和数据
        3.1.3 数据库建立和工作流程
    3.2 人口分布特征
        3.2.1 人口总体分布
        3.2.2 年龄结构和人口分布
        3.2.3 受教育程度和人口分布
        3.2.4 收入水平和人口分布
    3.3 居住空间的分类和供给特征
        3.3.1 居住空间的分类
        3.3.2 居住空间的供给特征
    3.4 生活设施空间的分类和供给特征
        3.4.1 生活设施空间的分类
        3.4.2 教育培训设施
        3.4.3 文体娱乐设施
        3.4.4 医疗卫生设施
        3.4.5 养老福利设施
        3.4.6 商业餐购设施
        3.4.7 户外休闲设施
        3.4.8 日常交通设施
    3.5 小结
第四章 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给的评测
    4.1 生活设施空间可达性的评测方法
        4.1.1 评测标准
        4.1.2 评分规则
        4.1.3 工作流程
        4.1.4 评测结果体系
    4.2 日常生活空间时空范围的绘制
        4.2.1 绘制方法
        4.2.2 绘制方法的比较
        4.2.3 绘制结果的比较
    4.3 城市整体日常生活空间供给充足度
        4.3.1 基于服务半径生活圈的评测
        4.3.2 基于路径耗时等时圈的评测
        4.3.3 两种评测结果的比较
    4.4 不同视角日常生活空间供给充足度
        4.4.1 城市区位视角
        4.4.2 住区类型视角
    4.5 小结
第五章 居民居住行为和居住空间需求分析
    5.1 问卷调查概况
        5.1.1 调查问卷和数据整理
        5.1.2 受调查居民基本特征
    5.2 居民住房空间需求特征
        5.2.1 工作时间和居家时长
        5.2.2 住房功能的隐私化和复合化
    5.3 居民住区空间需求特征
        5.3.1 闲暇时间差异
        5.3.2 成长中的居民社会交往行为及社交空间
        5.3.3 增长的居民生活服务及服务设施空间
    5.4 居民居住空间的需求满意度
        5.4.1 居民住房空间的满意度
        5.4.2 居民服务设施空间总体的满意度
    5.5 小结
第六章 居民日常生活行为和生活设施空间需求分析
    6.1 居民日常教育培训
        6.1.1 日常教育培训行为
        6.1.2 日常教育培训的空间偏好
        6.1.3 日常教育培训空间的满意度
    6.2 居民日常文体娱乐
        6.2.1 日常文体娱乐行为
        6.2.2 日常文体娱乐的空间偏好
        6.2.3 日常文体娱乐空间的满意度
    6.3 居民日常医疗卫生
        6.3.1 日常医疗卫生行为
        6.3.2 日常医疗卫生行为的空间偏好
        6.3.3 日常医疗卫生空间的满意度
    6.4 居民日常养老福利
        6.4.1 日常养老福利行为
        6.4.2 日常养老福利行为的空间偏好
        6.4.3 日常养老福利空间的满意度
    6.5 居民日常商业餐购
        6.5.1 日常商业餐购行为
        6.5.2 日常餐饮行为的空间偏好
        6.5.3 日常购物行为的空间偏好
        6.5.4 日常商业餐购空间的满意度
    6.6 居民日常户外休闲
        6.6.1 日常户外休闲行为
        6.6.2 日常户外休闲的空间偏好
        6.6.3 日常户外休闲空间的满意度
    6.7 居民日常交通设施
        6.7.1 日常出行行为
        6.7.2 日常交通设施空间的满意度
    6.8 居民生活设施空间总体满意度和空间偏好
        6.8.1 日常设施空间总体的满意度
        6.8.2 居民生活设施空间总体的满意度
        6.8.3 满意度的整体性与居民生活设施空间偏好
    6.9 小结
第七章 居民日常出行行为和路径耗时需求分析
    7.1 居民日常出行的空间特征
        7.1.1 日常出行目的地
        7.1.2 日常出行规划
        7.1.3 日常出行方式
        7.1.4 日常出行距离
    7.2 居民日常出行的时间特征
        7.2.1 日常出行的频率
        7.2.2 日常出行的时间段
        7.2.3 日常出行的时间长度
    7.3 居民日常出行环境的满意度
    7.4 居民日常交通出行的耗时需求
        7.4.1 居民“走出去”耗时需求
        7.4.2 服务“送上门“耗时需求
    7.5 小结
第八章 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需的耦合评价
    8.1 数据处理和耦合评价矩阵构建
        8.1.1 数据标准化处理
        8.1.2 构建耦合评价矩阵
    8.2 供需总体耦合评价
    8.3 供需分项耦合评价
        8.3.1 教育培训
        8.3.2 文体娱乐
        8.3.3 医疗卫生
        8.3.4 养老福利
        8.3.5 商业餐购
        8.3.6 户外休闲
        8.3.7 交通设施
    8.4 基于供需耦合的居民日常生活空间宜居性评价
        8.4.1 宜居性评价指标
        8.4.2 宜居性评价和优化指引
        8.4.3 不同住区的宜居性评价和优化指引
    8.5 小结
第九章 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需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9.1 影响因素
        9.1.1 技术因素
        9.1.2 治理因素
        9.1.3 经济因素
        9.1.4 人本因素
        9.1.5 城市特质
    9.2 作用机理
        9.2.1 相互关系
        9.2.2 机理分析
    9.3 优化策略
        9.3.1 鼓励强化住房空间功能
        9.3.2 改进住区服务设施空间配置
        9.3.3 精准化供给城市生活设施空间
        9.3.4 建立网络化生活设施供给的评测标准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主要创新点
    10.3 不足与展望
附录
    附录一:西安市居民日常生活调查表
    附录二:空间数据统计表
    附录三:属性数据统计表
    附录四:专家打分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层级划分与模式选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1.1.2 国内的轨道交通发展历程
        1.1.3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 都市区的概念
        1.4.2 都市区轨道交通
        1.4.3 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
    1.5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第二章 都市区多层级多模式轨道交通网络概况
    2.1 轨道交通技术特征
        2.1.1 城市轨道交通的技术特征
        2.1.2 轨道交通的优势及局限性
    2.2 轨道交通与都市区空间的发展关系
        2.2.1 都市区空间结构是都市区轨道交通空间布局的基础
        2.2.2 轨道交通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适应关系:解决城市交通需求
        2.2.3 轨道交通对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引导作用
    2.3 世界各大都市区的轨道交通概况
        2.3.1 日本东京都市区轨道交通简介
        2.3.2 法国巴黎都市区轨道交通简介
        2.3.3 美国纽约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简介
        2.3.4 小结
    2.4 我国都市区轨道交通概况
        2.4.1 北京都市区
        2.4.2 上海都市区
        2.4.3 广州都市区
        2.4.4 国内轨道交通总体现状
    2.5 我国都市区发展需要多层级多模式的轨道交通支撑
        2.5.1 我国都市区交通需求及轨道交通的多样性
        2.5.2 我国都市区需要多层级多模式的轨道交通支撑
        2.5.3 层级划分与模式选择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层次划分标准
    3.1 层次划分的必要性、目标及原则
    3.2 层次划分类别
    3.3 层次划分影响因素
    3.4 层次划分标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等级划分模型
    4.1 等级划分的必要性、目标、原则
    4.2 等级分类
    4.3 等级划分影响因素
    4.4 等级划分模型
        4.4.1 基于灰色聚类的城市轨道线网层级划分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都市区轨道交通线网模式选择模型
    5.1 模式选择的必要性、目标、原则
    5.2 模式分类
    5.3 模式选择指标
    5.4 模式选择模型
        5.4.1 模式选择综合决策模型
        5.4.2 模型的构建及计算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例分析
    6.1 西安都市区规划情况
        6.1.1 规划背景
        6.1.2 核心区空间结构
        6.1.3 用地规划
    6.2 西安都市区轨道线网规划情况
    6.3 西安都市区线网层次划分
    6.4 西安都市区线网等级划分
        6.4.1 西安都市区线网等级划分
        6.4.2 基于西安都市区线网分级的建设时序安排
    6.5 西安都市区轨道线路模式决策
        6.5.1 基于轨道交通需求特性的模式选择
        6.5.2 西安轨道9号线路模式选择实例
        6.5.3 西安都市区轨道线路模式选择综合决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政治背景——中苏同盟关系
        1.1.2 经济背景——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
        1.1.3 区位背景——西安工业地位的确立
    1.2 课题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相关定义、时间范畴和概念界定
        1.4.1 相关定义
        1.4.2 时间范畴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综述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难点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二十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论
    2.1 20 世纪 20-60 年代初苏联政治与经济特征
        2.1.1 苏联历史文化源流
        2.1.2 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1.3 苏联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政策
    2.2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思想根源和建设特点
        2.2.1 苏联城市建设主导意识形态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2.2.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目的
    2.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规划建设
        2.3.1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思想
        2.3.2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2.3.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特点
    2.4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工业区、工厂区与工业建筑理论
        2.4.1 苏联城市工业区规划理论与特征
        2.4.2 苏联工厂区规划、工业建筑理论
    2.5 苏联工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建筑理论
        2.5.1 工人住宅区与住宅
        2.5.2 苏联住宅区规划理论
        2.5.3 苏联工人住宅建设特点
    2.6 小结
3 手工业及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1 西安城市地理环境特征概述
        3.1.1 地理环境特征
        3.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3.2 手工业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2.1 手工业时期西安空间区位优势
        3.2.2 手工业时期西安城市格局的演变
        3.2.3 手工业时代的西安城市空间特征
    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3.3.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工业发展
        3.3.2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规划
        3.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工业分布特征
    3.4 西安近代工厂、工业建筑和城市居住形态
        3.4.1 西安近代工厂区和工业建筑
        3.4.2 西安近代民居形态
    3.5 小结
4 苏联援助建设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1 城市建设背景
        4.1.1“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4.1.2“一五”时期西安工业建设
    4.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城市规划
        4.2.1 1950、1951、1952 年西安都市发展计划
        4.2.2 借鉴苏联规划理论的《西安市 1953—1972 年城市总体规划》
        4.2.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次都市计划与 1953-1972 年西安城市规划比较
        4.2.4 苏联城市理论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4.3 《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工业区规划及工厂建设
        4.3.1《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的工业区规划
        4.3.2 苏联援建的西安工厂区规划建设
        4.3.3 苏联援建的工业厂房建筑
    4.4 苏联援助建的工人住宅区与住宅建筑
        4.4.1 西安工业建设与工人住宅需求
        4.4.2 苏联援建影响下的工人住区规划
        4.4.3 苏联设计理论影响下的工人住宅
    4.5 小结
5 苏联援助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
    5.1 新中国初期工业城市建设概述
        5.1.1 影响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因素
        5.1.2 依托“156 项工程”的新中国工业分布
        5.1.3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城市类型的划分
    5.2 苏联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途径
        5.2.1“苏联模式”的引入方式
        5.2.2“一五”时期苏联专家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
        5.2.3“苏联模式”影响形成的建设理念、方式与特点
    5.3“苏联模式”影响的中国城市建设
        5.3.1 城市内部整合
        5.3.2 城市外部新区
        5.3.3 新建工业城市
    5.4“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和住宅区建设
        5.4.1“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建设
        5.4.2“苏联模式”影响的住宅区建设
    5.5 小结
6 苏联援建的价值与启示
    6.1 苏联援助建设的指导意义
        6.1.1 城市建设全面师从苏联
        6.1.2 城市建设以工业为核心
        6.1.3 城市建设与计划相结合
    6.2 苏联援助建设的作用
        6.2.1 苏联援建的现象
        6.2.2 苏联援建的文化内涵
        6.2.3 苏联援建的时代性作用
    6.3 当代城市转型中的保护与发展
        6.3.1 城市工业遗产视角的传统工业区保护
        6.3.2 城市更新视角的传统工业区发展
    6.4 小结
7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1 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
附录2 《1953~1972 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附录3 苏联援建西安建设大事记
附录4 1949-1960 年苏联城市建设相关译着

(5)大西安地区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区域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2.1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概念
        2.1.1 区域协调发展
        2.1.2 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
    2.2 区域经济理论基础
        2.2.1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2.2.2 高科技产业集聚理论
    2.3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地理学基础
        2.3.1 主体功能区
        2.3.2 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
        2.3.3 动态的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
第3章 大西安地区及其产业布局现状
    3.1 大西安的概念、范围、目标、任务
        3.1.1 大西安都市圈的概念
        3.1.2 大西安地区的历史范围
        3.1.3 建设大西安的目标、任务
    3.2 大西安地区产业布局现状
        3.2.1 大西安地区基本情况
        3.2.2 大西安地区经济差异情况
        3.2.3 大西安地区各区县资源禀赋情况
        3.2.4 大西安地区产业布局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
    3.3 大西安地区四类主体功能区划分
        3.3.1 划分依据
        3.3.2 划分结果
第4章 大西安地区的产业布局协调发展对策
    4.1 主体功能区产业布局分级
        4.1.1 西安城市核心区
        4.1.2 西安城市中心区
        4.1.3 产业开发区
        4.1.4 外围城镇区
    4.2 不同功能区产业布局
        4.2.1 优化开发区产业布局
        4.2.2 重点开发区产业布局
        4.2.3 限制开发区产业布局
        4.2.4 禁止开发区产业布局
    4.3 制订配套政策
        4.3.1 资金配套政策
        4.3.2 人力资源配套政策
        4.3.3 土地管理配套政策
        4.3.4 其他综合配套政策
    4.4 综合协调统筹
        4.4.1 进一步完善综合协调的组织机构
        4.4.2 强化区域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4.4.3 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
        4.4.4 全面推进各个功能区域的一体化进程和统筹协调
    4.5 实施重大工程
        4.5.1 交通一体化工程
        4.5.2 信息一体化工程
        4.5.3 公共服务均衡化工程
    4.6 创新管理机制
        4.6.1 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城市管理体制
        4.6.2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4.6.3 建立高效的公共管理机制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区域一体化视野下大西安都市圈空间结构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对象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 区域一体化发展及其空间特征
    2.1 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及理论研究
        2.1.1 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
        2.1.2 区域一体化的理论研究
    2.2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特征与战略选择
        2.2.1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空间特征
        2.2.2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选择:都市圈规划
    2.3 都市圈的概念及空间成长的动力因素
        2.3.1 都市圈的概念
        2.3.2 都市圈空间成长的动力因素
    2.4 都市圈的空间界定
        2.4.1 都市圈空间界定构成要素分析
        2.4.2 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
    2.5 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及组织类型
        2.5.1 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发展模式
        2.5.2 都市圈空间组织方式
        2.5.3 都市圈空间结构组织类型
        2.5.4 都市圈中绿色开敞空间的配置
    2.6 都市圈的功能定位与功能整合
        2.6.1 都市圈的功能定位
        2.6.2 都市圈的功能整合
    2.7 小结
3. 西安与周边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3.1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与协调模式
        3.1.1 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3.1.2 区域一体化的协调模式
    3.2 西安与周边地区一体化现状
        3.2.1 西安发展背景分析
        3.2.2 西安与周边地区一体化现状
    3.3 区域发展比较研究
        3.3.1 区域基本情况
        3.3.2 区域发展模式
        3.3.3 区域发展经验
        3.3.4 区域发展启示
    3.4 构建大西安都市圈
        3.4.1 西安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进程
        3.4.2 大西安都市圈的构建
    3.5 小结
4. 大西安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发展问题研究
    4.1 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1.1 古代时期西安城市的空间发展
        4.1.2 近代时期西安的城市空间结构
        4.1.3 50年代后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
    4.2 大西安都市圈空间界定与圈层结构
        4.2.1 大西安都市圈的空间界定
        4.2.2 大西安都市圈的圈层结构
    4.3 大西安都市圈功能组织
        4.3.1 大西安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
        4.3.2 大西安都市圈城镇职能组织
    4.4 大西安都市圈空间布局
        4.4.1 大西安都市圈空间发展
        4.4.2 大西安都市圈城镇空间结构
    4.5 小结
5. 大西安都市圈空间结构的发展与优化
    5.1 大西安都市圈发展分析
        5.1.1 发展现状
        5.1.2 发展策略
        5.1.3 发展时序
    5.2 增强核心城区的综合辐射和影响力
        5.2.1 存在问题
        5.2.2 发展原则
        5.2.3 空间发展方向
        5.2.4 功能结构完善
    5.3 合理构建产业布局,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5.3.1 存在问题
        5.3.2 产业发展目标
        5.3.3 合理构建产业布局
        5.3.4 强化中心城市产业发展
    5.4 完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
        5.4.1 存在问题
        5.4.2 构建城市规模等级结构
        5.4.3 完善重点城镇,优化空间体系
    5.5 发展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促进空间结构功能
        5.5.1 存在问题
        5.5.2 建设原则
        5.5.3 建设措施
    5.6 建立区域“管制”理念,优化区域协调机制
        5.6.1 空间管制
        5.6.2 管制机构
    5.7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7)西安市综合交通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1.5 综合交通战略研究评述
第二章 国内外发展经验及借鉴
    2.1 国外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
        2.1.1 美国的交通发展模式
        2.1.2 巴黎的综合交通体系
        2.1.3 国外典型城市交通模式经验借鉴
    2.2 国内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
        2.2.1 青岛公共交通
        2.2.2 上海交通一体化
    2.3 交通发展经验借鉴
    2.4 小结
第三章 西安市城市交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对外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3.1.1 对外交通现状
        3.1.2 对外交通存在问题
    3.2 城市土地利用现状
    3.3 城市道路交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3.1 城市道路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3.3.2 交通工具及机动车保有量
        3.3.3 道路网特征
        3.3.4 西安旧城区交通状况
        3.3.5 公共交通现状
        3.3.6 停车场现状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交通发展背景研究
    4.1 城市区位分析
        4.1.1 概况
        4.1.2 交通区位
        4.1.3 经济发展
        4.1.4 西安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战略地位
    4.2 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西安展望
        4.2.1 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4.2.2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展望
    4.3 西安城市发展定位
        4.3.1 城市性质
        4.3.2 城市的空间结构
    4.4 城市交通发展趋势
        4.4.1 城市机动化趋势分析
        4.4.2 交通需求预测
    4.5 小结
第五章 区域交通发展战略
    5.1 规划原则与目标
    5.2 区域交通发展定位
    5.3 区域交通发展战略的制定
        5.3.1 中心城市内外交通一体化
        5.3.2 都市圈内外交通一体化
        5.3.3 区域内外交通一体化
    5.4 区域交通建设内容
        5.4.1 交通网布局框架
        5.4.2 铁路
        5.4.3 公路
        5.4.4 航空港
        5.4.5 交通枢纽布局与分工
    5.5 小结
第六章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6.1 西安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拟定
    6.2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6.3 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发展规划
        6.3.1 战略目标
        6.3.2 战略措施
    6.4 停车场
        6.4.1 停车场战略选择
        6.4.2 战略目标
        6.4.3 战略对策
        6.4.4 对停车场建设的一些建议
    6.5 小结
第七章 “十一五”综合交通战略
    7.1 交通发展战略
    7.2 对外交通
        7.2.1 铁路
        7.2.2 公路
        7.2.3 航空
        7.2.4 客、货运枢纽
    7.3 城市道路交通
        7.3.1 交通引导用地(TOD)发展
        7.3.2 完善城市道路网略
        7.3.3 完善城市道路网略
    7.4 公共交通
    7.5 轨道交通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问题和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郭杜工业园全线提速(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西安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供需耦合研究[D]. 贺建雄. 西北大学, 2018(01)
  • [3]都市区轨道交通网络层级划分与模式选择问题研究[D]. 胡建荣. 长安大学, 2017(02)
  • [4]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D]. 魏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5]大西安地区产业布局协调发展研究[D]. 王毓婕.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 [6]区域一体化视野下大西安都市圈空间结构发展问题研究[D]. 鲁晓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09)
  • [7]西安市综合交通战略研究[D]. 赵红茹. 长安大学, 2006(12)

标签:;  ;  

国都产业园全线提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