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草坪主要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论文文献综述)
李广硕[1](2019)在《北京和海南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初步调查及病原真菌分类学研究》文中指出草坪草是高尔夫球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坪病害的发生不仅会严重降低球场草坪的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还会为球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真菌病害是高尔夫球场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害种类,但目前我国对其研究甚少。本研究在2017-2018年间,以北京和海南省高尔夫球场为代表,对我国高尔夫球场主要建坪草种早熟禾(Poa pratensis)、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等草坪草的真菌病害进行了调查,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部分病原真菌进行了分类学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在调查期间,对北京的8家和海南的6家高尔夫球场进行了病害发生及分布情况的调查。共采集病害样品130份,通过单孢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土悬液分离法,分离纯化菌株603株。基于形态学以及ITS的初步鉴定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属于40个属。其中报道可以造成草坪病害的真菌共计452株,分属于16个属。主要的病原真菌属包括弯孢属(Curvularia),镰刀菌属(Fusarium),微座孢属(Microdochium),小光壳属(Leptosphaerulina),漆斑菌属(Myrothecium),茎点霉属(Phom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等。2.以北京为代表的冷季型草种建植的高尔夫球场和以海南为代表的暖季型建植的高尔夫球场主要病原菌存在差异,其中北京高尔夫球场草坪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病原菌属于弯孢菌属,其次是漆斑菌属(Myrothecium)和小光壳属(Leptosphaerulina),。在海南高尔夫球场草坪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病原菌属于镰刀菌(Fusarium),还有弯孢菌属(Curvularia),微座孢属(Microdochium)。此外,果岭和球道的病原真菌的多样性比发球台和高草区高,这可能与果岭和球道的修剪频率较高有关。3.发现了一种引起冷季型草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匍匐翦股颖(Agrostis stolonifera)的叶斑病,命名为微座孢叶斑病,利用形态学和系统发育学鉴定其病原菌为真菌新物种,禾生微座孢(Microdochium poae)。致病性试验发现侵染后匍匐剪股颖的发病时间(35天)早于草地早熟禾的致病性比早熟禾(45天)更高。4.首次报道漆斑类(Myrothecium-like)真菌可以造成草坪叶枯病和根腐病。对本研究获得的84株Myrothecium-like菌株进行分类学研究。利用ITS,tub2,rpb2和cmdA对Myrothecium-like菌株和参考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显示其中14个菌株被鉴定为4个已知种(Albifimbria verrucaria,Alb.Terrestris,Striaticonidium brachysporum和Paramyrothecium nigrum),其余菌株被划分为5个具有高支持率的进化分支,通过形态比对,将其描述为5个新种,Alfaria humicola,Alf.poae,Dimorphiseta acuta,D.obtusa和Paramyrothecium sinense。5.在球道草地早熟禾根际土和高草区马塘根际土中分离获得4株Phoma-like菌株,对用ITS,LSU、tub2、rpb2对其与参考菌株构建系统发育树,结合形态学显示,这4株菌株在Pyrenochaetopsis属中形成独立分支,由于这些菌株可以产生器菌核,区别于该属所有已知种,因此描述为新种Pyrenochaetopsis sinensis。
刘敏[2](2019)在《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认为中国城市园林建设正在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更加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化和特色化。但绿化养护管理方面的研究处于早期状态,设计人员重设计,轻养护,使得后期养护无法与前期绿化相结合,导致道路绿化成效不明显,道路维护的工作量巨大,精细而专业的养护,才能更好地保证道路绿化的景观效果使其发挥重要的绿化功能。城市主干道及其示范道路代表了一个地区的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水平,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带植物应用现状、与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相关的措施和养护管理模式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和资料收集法等方法首次调查了芙蓉中路、韶山北路、凌霄路、荷花路等城市主干道和具有文化特色的次干道及支路共14条,走访了负责道路绿化的相关单位,取得了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绿化带植物应用情况、管理模式和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措施现状。分析了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模式、道路绿化植物应用现状和道路断面形式及道路绿化带植物的分布情况,记录了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措施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提出建议。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的问题有:(1)杜鹃的修剪方式不符合其花灌木的观赏特性,使道路绿化中的杜鹃只长叶却不见开花;(2)大多数采用模纹形式栽植的绿篱,其内膛无法通风透光,导致植物生长势较弱,易感病虫害,营养被杂草抢夺,出现大量枯枝败叶、滋生杂草和病虫害,增加养护难度,影响其观赏性;(3)除草过程中,只有少数地被中的杂草采用了化学防治的方式,多数绿带中的杂草只能人工拔除,且除草时间没有根据杂草特性合理安排,每年重复除草工作,大大增加了养护人员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4)只有少数养护人员熟练掌握养护管理措施,大部分养护人员无法独挡一面,许多养护工作需要带队队长亲自指导,否则无法按时按效完成。建议:(1)调整杜鹃的修剪方式,使其充分发挥观赏价值;(2)根据道路绿地杂草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除草时期,灵活运用多种除草方式对杂草进行综合防治;(3)加强养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的组织力度,确保在养护过程中做到合理、明确、精准;(4)适当调整绿化植物比例,丰富绿化植物品种;(5)建立养护管理措施标准及阶段性养护方案,确保养护工作的延续性。
周瑜[3](2016)在《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糜子生育期短、抗旱、耐瘠、营养丰富,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丝黑穗病是糜子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是制约糜子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病原菌遗传多样性水平和毒力分化程度,研究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生理机制,筛选高效防治药剂,明确适宜栽培措施,对抗病品种选育及病害绿色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糜子属区域性作物,目前国内外关于糜子及糜子丝黑穗病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试验利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我国糜子主产区的病原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糜子种质资源和育成品种丝黑穗病抗性水平,筛选鉴别寄主并对病原菌进行毒力分析,比较分析糜子不同生育时期感染丝黑穗病后叶片抗氧化酶系、抗病相关酶活性,蛋白质、糖含量,及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和差异,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防治糜子丝黑穗病高效杀菌剂,并且研究不同播期对抗、感品种丝黑穗病发病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田间调查结果显示,糜子丝黑穗病为害的穗部症状主要表现为黑粉包状、簇叶状、刺猬头和黑粉粒4种类型。糜子丝黑穗病菌冬孢子在光学显微镜下,呈褐色,球形,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壁表具微小突起。冬孢子形态特征和ITS序列比对结果表明,本试验所用菌株为Sporisorium destruens。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甲醛处理促进萌发。丝黑穗病菌最适碳源和氮源为葡萄糖和KNO3,25℃比较适合此病菌生长和产孢,pH为7时生长最快、产孢量最大,在Czapek和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2)来自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和甘肃的糜子丝黑穗病菌(S.destruens)遗传变异程度不高,遗传背景比较单一。选出的28条RAPD引物和40对SSR引物分别扩增出381和11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373和109条,多态率分别为97.90%和91.60%。RAPD的多态性水平及检测效率高于SSR。两种标记的聚类结果有差异。将两种标记的数据结合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425时,51个菌株可以分为3个系谱群。菌株的遗传多态性和地理分布及寄主品种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3)连续3年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261份种质资源的抗性差异明显,抗病种质所占比重较大,其中12MD-2和12MD-250连续3年均表现免疫;66份育成品种中,来自俄罗斯的品种blest jachee和orlovski karlik表现高抗,而我国的品种均未表现出稳定抗性。参试糜子种质资源中,3份具有高抗、矮秆、早熟和高产等优良性状,可直接用于实际生产。我国S.destruens存在毒力分化现象,根据各鉴别寄主对各菌株的抗性等级,可将16个菌株分为3个致病类型。(4)糜子接种S.destruens后,SOD活性升高,三叶期抗病品种的升高幅度显着大于感病品种,且抗病品种的SOD活性显着高于感病品种;抗病品种POD活性持续升高,而感病品种POD活性在后期下降;抗病品种MDA含量低于感病品种。糜子受S.destruens侵染后,抽穗期和灌浆期APX活性与抗性呈负相关;GR活性与抗性成反比;抗病品种AsA含量迅速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感病品种升高较慢且后期下降幅度较大;抗、感品种GSH含量在三叶期和拔节期升高,在抽穗期和灌浆期下降。在S.destruens诱导下,抗病品种PAL活性升高幅度在三叶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均高于感病品种,三叶期和拔节期抗病品种几丁质酶活性显着高于感病品种,β-1,3-葡聚糖酶活性在抽穗期与抗性呈正相关。接种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发病率无显着相关性;在三叶期和灌浆期可溶性总糖含量与抗性呈负相关;而还原糖含量在三叶期和拔节期接种后与抗性呈负相关。丝黑穗病菌侵染能引起不同抗病类型糜子品种POD、EST、SOD和PPO同工酶谱的变化,抗病品种谱带增加数大于感病品种。综上,在糜子抗病育种和生产实践中,SOD、POD、APX、GR、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MDA、AsA、GSH、可溶性总糖及还原糖含量,POD、EST和SOD同工酶均可作为鉴别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的辅助指标。(5)通过对戊唑醇、甲基硫菌灵、烯唑醇、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和福美双6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和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发现,戊唑醇对冬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福美双最弱;烯唑醇对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大;戊唑醇田间防效最好,其次为烯唑醇、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福美双防治效果最差。多菌灵显着降低主茎倒二叶面积、主茎倒三叶面积、叶干重和分蘖数,各药剂处理下的单株粒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产量均增加,其中戊唑醇处理下的产量两年均最高。戊唑醇能以较低浓度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利用。(6)不同糜子品种对播期的响应不同,但除05在5个播期均不发病外,其他品种均在播期Ⅰ发病率最高,其他播期无显着差异。抗病品种巴盟小黑糜和05在播期Ⅲ产量最高,因此6月15日左右可作为这两个品种的适宜播期;感病品种杂黍和黄硬糜在播期Ⅱ产量最高,因此可将6月1日作为这两个品种的适宜播期。发病率和5 cm土层温度呈显着负相关,低温有利于丝黑穗病的发生;发病率与20 cm土层水分含量无显着相关性。
曾凡勇[4](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林树文[5](2016)在《基于模式物种的草坪草与病原真菌蛋白互作预测与分析》文中认为褐斑病、锈病、镰刀枯萎病等真菌病害是我国草坪草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我国草坪业的发展。深入研究病原真菌与草坪草的互作机理是实施病害综合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草坪草模式生物二穗短柄草的基因组信息,采用计算方法分析几种草坪草病原真菌与二穗短柄草之间的蛋白互作关系(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以期为病原真菌与草坪草的互作研究奠定基础。主要获得如下结果:基于共进化法(Interolog法)和结构域互作法(DDI法)的计算方法,获得禾草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二穗短柄草(Brachypodium distachyon) (BS-BD)、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二穗短柄草(RS-BD)、镰刀枯萎菌(Fusarium graminearum)-二穗短柄草(FG-BD)及禾柄锈菌(Puccinia graminis)-二穗短柄草(PG-BD)的跨物种蛋白互作组,分别包括109050、29297、109315和86498个互作对。经数据过滤后,获得高支持度的BS-BD、RS-BD、FG-BD和PG-BD互作组,其中的互作对数分别减少为10396、4435、7892和17934,同时过滤后互作组的数据质量有所提高。高支持度互作组中连接度较高的病菌蛋白主要涉及跨膜转运和蛋白折叠等生物学功能。基于PPI网络节点属性特征,对二穗短柄草物种内蛋白互作网络中病菌靶标蛋白和非病菌靶标蛋白的连接度和介数中心性值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病原真菌更倾向于攻击二穗短柄草PPI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和瓶径节点;而对病菌靶标蛋白的GO和KEGG富集分析则表明,病菌靶标蛋白除了涉及植物防御响应、植物-病原互作等生物过程外,还参与了物质转运、蛋白修饰、糖类物质代谢、信号转导等多种不同生物过程。深入分析预测互作组中的功能相关了网络发现了一些新的病原与寄上蛋白互作关系。在病菌糖基水解酶家族蛋白与寄主蛋白的互作子网络中,除了已验证的病菌木聚糖酶与寄主木聚糖酶抑制子间的互作外,还有一些未见报道的蛋白互作,如病菌内切葡聚糖水解酶(EG)与植物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病菌蔗糖转化酶与植物ATP酶、病菌糖苷水解酶与植物β-半乳糖苷酶等互作;此外,病菌候选效应子与寄上防御蛋白的互作子网络则提示病菌SOD酶、病菌肽酰-脯氨酰-顺反式异构酶(PPlases)可能与植物防御相关的激酶类分子存在互作。
姚祥[6](2015)在《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病害的生态调控作用》文中认为本论文研究了一种由于种传内生真菌(Epichloe gansuensis)侵染而导致有毒的乡土草-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在我国北方甘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的六个过度放牧多年草地上,对其它植物结种、节肢动物多样性和病害的生态调控作用。1.相比过度放牧区域,由于醉马草的存在排斥了家畜的取食活动为其它植物提供一个保护所,使得其它可食牧草完成生活周期而产生更多的种子。在甘肃夏河,调查的31种结种植物中,25种植物在醉马草草丛区域比过度放牧的对照区域有显着高的穗数或结种株数(P<0.05);在青海贵南,12种结种植物中有9种植物在醉马草草丛区域比过度放牧的对照区域有显着高的穗数或结种株数(P<0.05);在内蒙古阿拉善,5种均在醉马草草丛区域比过度放牧的对照区域有显着高的穗数或结种株数(P<0.05)。在三个试验点,几乎所有的节肢动物类型均在醉马草草丛区域比在没有醉马草生长的过牧对照区域有显着高的数量(P<0.05)。因此,在过度放牧的草地上醉马草的存在为其它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和节肢动物的生物多样性起到保护作用。2.醉马草在6个调查点均严重感染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锈病(Puccinia stipae-sibiricae)、黑粉病(Ustilago hypodytes)和麦角病(Claviceps purpurea)。在醉马草发病叶部具有高的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和锈寄生孢(Sphaerellopsis filum)的重寄生率;与过牧地相比,本研究发现在22个科不同节肢动物中,仅在醉马草草丛下的土壤中发现具有食菌作用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Aleocharinae亚科昆虫。在围封一年的有、无醉马草的过牧草地病害比试验发现,与有醉马草的草地相比,在无醉马草的草地中,大部分植物具有显着高的发病水平。表明醉马草对草地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3.醉马草可以在鼢鼠Myospalax baileyi)和鼠兔(Ochotona curesezoniae)等啮齿类草地挖掘动物通过挖掘产生的裸地上定植,并通过该裸地进行传播。播种后,醉马草幼苗在鼢鼠产生的鼠丘和仍然有一定植被盖度的过牧地上的定植率差异显着,分别是15.6%和0.6%(P<0.05);一龄醉马草幼苗在鼠兔产生的秃斑和过牧地上的平均密度差异显着,分别是2.48株/m2和0.03株/m2(P<0.05)。4.经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对比,醉马草具有较强的分蘖、生长和结种能力;平均株高115.47 cm,平均株分蘖数为123.30个,单株可产生5800粒成熟的种子。作为乡土草种,醉马草广泛分布在中国西北气候各异的草地上,具有强的抗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的能力。因此,醉马草具有作为环境与城市绿化草种的巨大潜力。
章武[7](2015)在《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尔夫球运动是我国近20年来兴起的体育运动项目。植物病害是高尔夫球场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但目前我国对其研究甚少。本研究以海南省高尔夫球场为研究对象,于2011至2014,通过试验室、温室和田间试验,对全省高尔夫球场主要建坪草种海滨雀稗(Paspalum vaginatum)、杂交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 C. transvalensis)和结缕草(Zoysia spp.)等草坪草的真菌病害进行了普查,监测了海口市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的发生动态,利用常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主要病害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在海南全省高尔夫球场杂交狗牙根、海滨雀稗、结缕草等3种草坪草共鉴定出植物病原真菌20种,引致15种病害(有时数种病原引致同一种病害),其中杂交狗牙根上发现16种病原,引致13种病害;海滨雀稗上发现10种病原,引致9种病害,结缕草上发现11种病原,引致10种病害。3种草坪草均发生的病害有5种,包括红丝病(Lartisaria fuciformis)、币斑病(Sclerotinia homoeocarpa)、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 spp.)、丝核菌枯萎病(Rhizoctonia spp.)、蘑菇圈(Marasmius spp.和 Lycoperdon spp.)。同时为害其中两种草坪草的病害有7种,包括黑痣病(Phyllachora graminis)、粉斑病(Limonomyces roseipellis)、全蚀病(l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锈病(Puccinia sp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spp.)、黑孢霉枯萎病(Nigrospora sphaerica)、变孢霉枯萎病(Curvularia spp.)。仅为害一种草坪草的病害为别是:杂交狗牙根离蠕孢枯萎病(Bipolaris peregianensis)、海滨雀稗稀疏斑块病(Microdochium paspali),结缕草壳针孢叶斑病(Septoria nodorum)。2.海口市高尔夫球场海滨雀稗红丝病可全年发生,主要在3月至5月和9月至11月的春秋两季为害严重,4月和10月分别为两个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分别可达13.5%和8.9%;海滨雀稗币斑病在10月至翌年的4月期间为害最大,2月底至3月初是发病高峰期,发病率为15.6%;海滨雀稗镰刀菌枯萎病、杂交狗牙根离蠕孢枯萎病和海滨雀稗稀疏斑病在冬末春初的12至翌年的3月为害最严重,它们均在2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期,发病率可达20.2%,48.0%,24.0%。3.确定了海南省高尔夫球场普遍发生的草坪草红丝病病原为La etisaria fuciformis;粉斑病病原为Limonomyces roseipellis,均为我国首次报道。L.fuciformis和Li.roseipellis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12h光暗交替,25~28和28℃,pH 6,最适碳源和最适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L-谷氨酰胺。L.fuciformis最适培养基为燕麦片煎液琼脂培养基(OMA);Li.roeipellis最适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5%杀菌剂烯唑醇在14种测试的杀菌剂中对L. fuciformis 和 Li.roseipellis毒力最高,其EC50值分别为0.113 mg/L和0.282 mg/L。4.发现并命名了引致海滨雀稗稀疏斑块病的一致病病原真菌新种雀稗微座孢(Microdochium paspali W.Zhang,Z.B.Nan,& M.J.Hu,sp.nov.)。该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条件为12h光暗交替,25~28℃,pH6,最适碳源为纤维二糖和乳糖,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为海滨雀稗煎液琼脂培养基(SPDA)。设计了一对针对雀稗微座孢的高度特异性PCR引物并与通用引物EFMspF/EFMspR组合进行的巢式PCR可从5×104ng的菌株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目的条带,检测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00倍,可用于发病叶片中该病原菌的快速检测。5.人工接种条件下,真菌新种雀稗微座孢可侵染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海滨雀稗,百喜草(Paspalum natatum),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日本结缕草(Zoysia japonica),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剪股颖(Agrostis palustri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等9种27个品种的草坪草,对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2个品种无致病力。与未接种处理为对照,接种雀稗微座孢9后,海滨雀稗的密度、色泽、盖度、均一度分别下降了50.3%、62.5%、72.0%、75.8%。丙二醛(MDA)的含量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接种后的第3天和第9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等5种保护性酶,均表现为接种前期活性达到最大,分别为对照的147.3%~342.1%;而后逐步下降,在接种第9天达到最小,分别为对照的46.4%~141.0%。在接种雀稗微座孢前2d、4d、6d、8d分别对盆栽海滨雀稗喷施10%苯醚甲环唑,对其引致稀疏斑块病的防效均达100%。接种雀稗微座孢后24 h喷施12.5%苯醚甲环唑·20%嘧菌酯具有良好治疗效果,防效可达100%。
王肇庆[8](2014)在《施肥量与修剪高度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褐斑病的综合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斑病(Brown patch)是危害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草坪最严重的病害。在午夜、英派克、长征等比例混播的草地早熟禾草坪上,设置不同的修剪高度(2.7cm和4.5cm)和施肥量(年施氮量分别为8g/m2、15g/m2和25g/m2),观测不同处理小区草坪褐斑病的发病情况。于2012年、2013年在大田中进行了2年重复性试验,以探求修剪、施肥因素对褐斑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两年研究共测定供试草坪近40个周期的病害指标,包括发病率、病害严重度,计算病害流行速率、草坪恢复速率;并对各处理组的病害指标进行了显着性分析与线性分析。研究同时测定了坪观质量、草屑量等草坪指标及叶片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可溶性糖含量等草坪生理指标,并就光照与病原菌培养速率进行相关探索。研究发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低修剪处理草坪发病率上升,高修剪处理草坪发病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研究通过分析因素间各处理互作下草坪的发病率,得出施肥量、修剪高度两因素各梯度组合下褐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并分病害盛发期、病害衰退期建立了相关的线性模型。研究同时表明高、低修剪组的病害流行速率差别不大,高修剪组具有更高的恢复速率,其光合速率、草屑量也较高。总之,研究认为不同因素间的互作影响对草地早熟禾褐斑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草地早熟禾草坪在病期到来前应减少施肥量,提高修剪高度以减轻褐斑病的危害,提高坪观质量。
沈昶伟[9](2013)在《宁波市镇海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宁波市镇海地处我国经济活力最强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与上海隔钱塘江相望。随着城区建设和居民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增加,带动了本区园林事业的迅猛发展。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断上升的绿地覆盖面积,外来植物种类的不断增加,加之植保工作的滞后,直接造成镇海区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成上升趋势。为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危害,巩固园林绿化的成果,本研究对镇海区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进行了调查,并对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主要害虫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镇海区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调查,发现镇海区发生的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种类76种,虫害50种,病害26种。其中发生严重的病害为紫薇白粉病、紫薇煤污病、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金叶女贞轮纹病等4种;发生严重的虫害为红蜡蚧、杜鹃冠网蝽、樟脊网蝽、星天牛、樟巢螟、黄杨绢野螟、槐尺蛾、丝绵木金星尺蠖、斜纹夜蛾、珊瑚勾蛾等10种。2.对蚜虫采用了龟纹瓢虫捕食、黄板诱杀、高效低毒农药筛选等无公害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这三种措施均能明显控制蚜虫的数量。龟纹瓢虫可捕食多种农林作物上的蚜虫,是蚜虫天敌的优势种,能控制蚜虫数量的增长。蚜虫发生期以1∶100的益害比释放龟纹瓢虫成虫,可有效的控制一部分蚜虫,是无公害防治技术的重要补充;黄板对有翅成蚜诱杀效果明显,但并不能完全能控制蚜虫的危害,需要结合化学防治的手段;吡虫啉、抗蚜威、高效氯氰菊酯等对蚜虫具有理想的防治效果,田间防治效果优于50%辛硫磷乳油和40%乐果乳油。3.本文针对斜纹夜蛾性采用了性诱捕器防治的方法,数据显示表明该防治技术可有效的控制斜纹夜蛾的种群数量,是值得推广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另一方面,园林绿地投放的杀虫灯防虫效果进行了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对鳞翅目昆虫的诱集数量达到92.3%,是该类昆虫无公害防治的重要手段。4.结合前人的资料和调查内容,编写出紫薇霉污病、紫薇白粉病等五种重要植物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对丝棉木金星尺蠖、红蜡蚧、月季长管蚜等七种镇海区重要的植物害虫的形态和生活进行详细整理;进一步结合宁波镇海区的气候状况整理出了园林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年历。
龙艳艳[10](2014)在《腐霉属的DNA条形码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提出腐霉(Pythium)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类菌物,大多数物种腐生于土壤、水和动植物残体中,有些物种是动植物的重要病原菌。中国幅员辽阔,多样的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富的腐霉资源。本文以从我国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的腐霉菌株和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CCC)收集到的腐霉菌株为材料,开展了腐霉属的分类学、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并应用筛选到的DNA条形码对广西草坪腐霉的群落组成与物种多样性进行系统调查。主要取得如下结果:1、根据形态特征与COI(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基因)和ITS序列分析,将分离和收集的525株腐霉菌鉴定为51个分类单元,其中包括已发表的5个新种:田野腐霉(Pythium agreste)、百色腐霉(P.baisense)、短枝腐霉(P. breve)、广西腐霉(P.guangxiense)和武汉腐霉(P. wuhanense),12个中国新记录种:引雄腐霉(P.attrantheridium)、钟形腐霉(P.campanulatum)、囊形腐霉(P.folliculosum)、长囊腐霉(P.longisporangium)、卵突腐霉(P.oopapillum)、满器腐霉(P.pleroticum)、多卵腐霉(P.plurisporium)、固执腐霉(P.recalcitrans)、稻根腐霉(P.rhizo-oryzae)、高山腐霉(P.takayamanum)、土栖腐霉(P.terrestris)和姜腐霉(P.zingiberis),还有10个待发表的疑似新种。2、从4个DNA片段即COI、COII(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2亚基基因)、ITS和β-tub(Beta-微管蛋白基因)中筛选腐霉的条形码。综合PCR和测序成功率两项指标,获得DNA片段的容易程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COII(100%)>COI(97.1%)>ITS (83.1%)>β-tub(68.7%).COI(平均种内相似率,简称AS=0.993)的种内相似水平接近COII(AS=0.994)和ITS(AS=0.993).但低于β-tub(AS=0.996),而COI(平均种间相似率,简称ASi=0.921)的种间相似水平接近CoII(ASi=0.912)、但高于ITS(ASi=0.627)和β-tub(ASi=0.881)。COI和COII序列的种内和种间相似率之间有一条相对清晰的分界线,而ITS和β-tub序列的种内和种间相似率之间重叠严重。对于本研究的51个腐霉分类单元,4个备选DNA片段都不能区分的为P. folliculosum与簇囊腐霉(P. torulosum)以及P. guangxiense与周雄腐霉(P. periilum),COI和β-tub不能区分的为群结腐霉(P. myriotylum)与P. zingiberis, COII和ITS不能区分的为异丝腐霉(P. diclinum)与宽雄腐霉(P. dissotocum),ITS和β-tub不能区分的为寡雄腐霉(P. oligandrum)与疑似新种Pythium sp. nov.4, ITS不能区分开的为P. folliculosum、P. torulosum与P. rhizo-oryzae以及刺腐霉(P. spinosum)与疑似新种Pythium sp. nov.7, B-tub不能区分开的为P. spinosum与疑似新种Pythium sp. nov.6以及林栖腐霉(P. sylvaticum)、疑似新种Pythium sp. nov.9与P. terrestris,因此,COI、COII、ITS和β-tub等4个DNA片段对腐霉物种识别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OI (88.2%)=COII (88.2%)> ITS (78.4%)> β-tub (74.5%)。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OI和COII对腐霉属的识别效果比ITS和β-tub更好,由于目前公用分子数据库中腐霉属COII序列数据所涉及到的物种还非常有限,COI序列数据相对丰富,因此,建议把COI作为腐霉的主要条形码,COII作为腐霉的辅助条形码。3、单基因和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ITS、ITS与COI联合以及COI、COII、ITS和β-tub四片段联合都能反映出腐霉属的系统演化关系。经过对比发现,四基因结合系统树上的主要进化分枝与形态特征的对应关系最好,该系统树根据进化分枝的演化关系将腐霉的孢子囊清晰地划分为三种类型:丝状或丝状与球形结构组成的复合体孢子囊类型、串生球形或肿囊状与球形结构组成的复合体孢子囊类型以及单生球形孢子囊类型。其中串生球形或肿囊状与球形结构组成的复合体孢子囊类型处于丝状或丝状与球形结构组成的复合体孢子囊类型和单生球形孢子囊类型之间,这种类型是两者之间的过渡阶段。传统上,在分类检索表中作为区别腐霉属物种的有性繁殖体的形态特征与各分子系统发育树上的大进化枝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4、以COI作为主要条形码对从广西草坪土壤中分离到的122个腐霉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得到24个分类单元。广西草坪腐霉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季节对腐霉的物种丰度(F=8.945, P=0.000)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F=4.599,P=0.004)有极显着影响,其中物种丰度在冬季(1.10±0.18)显着高于夏季(0.43±0.12)和秋季(0.20±0.10),春季(0.80±0.15)显着高于秋季(0.20±0.10);Shannon’s多样性指数在冬季(0.26±0.07)显着高于秋季(0.04±0.03)和夏季(0.03±0.03)。同样地理位置对腐霉的物种丰度(F=3.087,P=0.013)也有显着影响,其中桂林的物种丰度(1.00±0.22)显着高于北海(0.15±0.08)。单变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腐霉的物种丰度与季度平均气温呈显着负相关(R2=0.4259,P>0.001)。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分析结果显示,地理位置对腐霉群落组成有显着影响(R2=0.257,P=0.004),其中北海显着区别于其它地点。
二、杭州草坪主要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草坪主要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和海南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初步调查及病原真菌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
1.2 中国高尔夫球场的现状 |
1.3 高尔夫球场草坪真菌病害统计 |
1.3.1 草坪病害研究现状 |
1.3.2 冷季型草 |
1.3.3 暖季型草 |
1.4 研究目和意义 |
第二章 高尔夫球场草坪真菌性病害的调查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调查区概况 |
2.2.2 调查方法 |
2.2.3 标本采集 |
2.2.4 菌株分离 |
2.2.5 形态学研究 |
2.2.6 DNA提取 |
2.2.7 PCR及测序 |
2.2.8 序列比对 |
2.3 结果 |
2.3.1 高尔夫球场草坪主要病害 |
2.3.2 高尔夫球场草坪病原菌统计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真菌新种禾生微座孢引致的病害——微座孢叶枯病 |
3.1 前言 |
3.1.1 分类学 |
3.1.2 生活习性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形态学鉴定 |
3.2.3 DNA提取 |
3.2.4 PCR及测序 |
3.2.5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3.2.6 致病性鉴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实验菌株 |
3.3.2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 |
3.3.3 物种描述 |
3.3.4 致病性鉴定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真菌漆斑类新种引致的病害——漆斑根腐叶枯病 |
4.1 前言 |
4.1.1 分类学 |
4.1.2 生活习性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形态学研究 |
4.2.3 DNA提取 |
4.2.4 PCR及测序 |
4.2.5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实验菌株 |
4.3.2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4.3.3 物种描述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Pyrenochaetopsis分类学研究 |
5.1 前言 |
5.1.1 分类学 |
5.1.2 生活习性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菌株 |
5.2.2 形态学研究 |
5.2.3 DNA提取 |
5.2.4 PCR及测序 |
5.2.5 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菌株 |
5.3.2 系统发育学分析 |
5.3.3 新物种描述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调查背景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
1.4.1 调查目的 |
1.4.2 调查意义 |
第2章 调查内容、方法及芙蓉区概况 |
2.1 调查内容 |
2.2 调查方法 |
2.2.1 调查道路 |
2.2.2 走访单位 |
2.2.3 调查方式 |
2.3 长沙市芙蓉区概况 |
2.3.1 地理位置 |
2.3.2 气候概况 |
2.3.3 土壤条件 |
第3章 主要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 |
3.1 主要理论依据 |
3.2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相关概念 |
第4章 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及分析 |
4.1 芙蓉区道路绿地养护管理模式现状及分析 |
4.1.1 管理部门 |
4.1.2 片区划分情况 |
4.1.3 养护人员情况 |
4.1.4 养护工作分配 |
4.2 芙蓉区道路绿地植物应用现状及频度分析 |
4.2.1 主要植物应用现状 |
4.2.2 植物应用频度分析 |
4.3 道路断面形式和绿化带植被分布现状及分析 |
4.3.1 道路断面形式 |
4.3.2 道路绿化带植物分布 |
4.4 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措施现状及分析 |
4.4.1 道路植物的养护 |
4.4.2 绿化维护措施现状 |
第5章 道路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养护管理的因素分析及建议 |
5.1 存在的问题 |
5.2 影响因素分析 |
5.3 建议 |
5.3.1 调整杜鹃的修剪方式,使其充分发挥观赏价值 |
5.3.2 根据道路绿地杂草的生长特点合理安排除草时期,灵活运用多种除草方式对杂草进行综合防治 |
5.3.3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专业养护队伍,确保养护工作科学、精准 |
5.3.4 适当调整绿化植物比例,丰富绿化植物品种 |
5.3.5 建立养护管理措施标准及阶段性养护方案,确保养护工作的延续性 |
第6章 结论及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糜子生产与产业发展概况 |
1.1.1 分布与生产 |
1.1.2 营养与功能特性 |
1.2 糜子丝黑穗病研究进展 |
1.2.1 抗病性鉴定 |
1.2.2 防治措施 |
1.3 植物病原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1.3.1 RAPD |
1.3.2 AFLP |
1.3.3 SSR |
1.3.4 ISSR |
1.4 植物抗病生理机制研究 |
1.4.1 活性氧清除系统与寄主抗病性 |
1.4.2 抗病相关酶与寄主抗病性 |
1.4.3 植物体内生化物质与寄主抗病性 |
1.4.4 同工酶与寄主抗病性 |
1.5 栽培措施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1 播期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2 播种密度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3 施肥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5.4 灌溉对作物病害发生的影响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拟解决问题 |
1.8 本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糜子丝黑穗病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ITS序列测定 |
2.1.3 环境因子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2.1.4 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为害症状 |
2.2.2 ITS序列比对 |
2.2.3 环境因子对冬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4 环境因子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第三章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DNA提取 |
3.1.3 RAPD扩增 |
3.1.4 SSR扩增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分子标记的多态性 |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聚类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第四章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丝黑穗病抗性鉴定结果 |
4.2.2 农艺性状和产量 |
4.2.3 抗病资源和育成品种的综合评价 |
4.2.4 鉴别寄主的选择 |
4.2.5 不同菌株的毒力差异 |
4.3 讨论 |
4.3.1 糜子种质资源和品种丝黑穗病抗性评价 |
4.3.2 糜子种质资源和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评价 |
4.3.3 鉴别寄主评价 |
4.3.4 S. destruens菌株毒力分化 |
4.4 小结 第五章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指标筛选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变化 |
5.2.2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 |
5.2.3 丙二醛(MDA)含量变化 |
5.2.4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变化 |
5.2.5 抗坏血酸(As A)含量变化 |
5.2.6 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变化 |
5.2.7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 |
5.2.8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变化 |
5.2.9 几丁质酶(Chitinase)活性变化 |
5.2.10 β-1,3-葡聚糖酶(β-1, 3-glucanase)活性变化 |
5.2.11 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含量变化 |
5.2.12 可溶性总糖(Soluble Sugar)含量变化 |
5.2.13 还原糖(Reducing Sugar)含量变化 |
5.2.14 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 |
5.2.15 酯酶(EST)同工酶分析 |
5.2.16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分析 |
5.2.17 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第六章 糜子丝黑穗病的杀菌剂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室内毒力测定 |
6.1.3 杀菌剂对糜子丝黑穗病的田间防效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室内毒力测定 |
6.2.2 杀菌剂对糜子丝黑穗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
6.3 讨论 |
6.4 小结 第七章 播期和品种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品种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7.1.4 数据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丝黑穗病发病率的影响 |
7.2.2 不同播期下的土壤含水量和温度 |
7.2.3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
7.2.4 播期对不同品种糜子产量的影响 |
7.3 讨论 |
7.3.1 播期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 |
7.3.2 不同播期土壤温度、含水量与发病率的关系 |
7.3.3 播期对糜子产量的影响 |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发病特点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8.1.2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 |
8.1.3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
8.1.4 糜子抗丝黑穗病生理生化指标筛选 |
8.1.5 防治糜子丝黑穗病的杀菌剂筛选及田间防治效果 |
8.1.6 播期和品种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
8.2 讨论 |
8.2.1 糜子丝黑穗病田间症状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8.2.2 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 |
8.2.3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鉴定及病原菌毒力分析 |
8.2.4 糜子丝黑穗病抗性生理机制研究和抗性指标筛选 |
8.2.5 防治糜子丝黑穗病杀菌剂筛选 |
8.2.6 播期对糜子丝黑穗病发病和产量的影响 |
8.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其他黑粉菌冬孢子扫描电镜图 附录2 糜子种质资源和育成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性状 致谢 作者简介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5)基于模式物种的草坪草与病原真菌蛋白互作预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草坪草真菌病害研究概况 |
1.1.1 病害调查 |
1.1.2 病原真菌的致病机理及草坪草的防御响应 |
1.1.3 病害防治 |
1.2 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机理研究 |
1.2.1 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的形态学变化 |
1.2.2 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的生理生化变化 |
1.2.3 病原真菌与植物互作的分子机理 |
1.2.4 病原真菌与二穗短柄草的互作研究 |
1.3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
1.3.1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3.2 跨物种蛋白互作的预测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1.1 病原真菌与二穗短柄草的全基因组数据来源 |
2.1.2 作预测方法的相关数据来源 |
2.1.3 互作蛋白的GO注释信息来源 |
2.1.4 二穗短柄草物种内蛋白互作数据来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病原真菌分泌蛋白的筛选 |
2.2.2 病原真菌与二穗短柄草的跨物种蛋白互作预测 |
2.2.3 蛋白互作网络构建与节点分析 |
2.2.4 二穗短柄草物种内互作网络的节点连接度和介数分析 |
2.2.5 病菌效应子的预测及效应了相关子网络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病原真菌与二穗短柄草的跨物种PPI预测与分析 |
3.1.1 病原真菌分泌蛋白及其与寄主蛋白的互作情况 |
3.1.2 高支持度预测结果的网络构建与分析 |
3.2 二穗短柄草物种内PPI网的病菌靶标蛋白分析 |
3.2.1 病菌靶标蛋白是二穗短柄草PPI网的关键节点 |
3.2.2 病菌靶标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多样 |
3.2.3 病菌靶标蛋白互作子网络的模块化分析 |
3.3 病菌与二穗短柄草的重要互作蛋白对分析 |
3.3.1 病菌致病因子与二穗短柄草蛋白的互作 |
3.3.2 病菌候选效应子与二穗短柄草防御相关蛋白的互作 |
4 讨论 |
4.1 病原真菌与寄主之间的蛋白互作预测 |
4.2 预测结果的功能富集分析 |
4.3 病原真菌致病因子与二穗短柄草的互作 |
5 小结及展望 |
5.1 小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基于Interolog法的高可信度互作预测结果(部分) |
附表2 基于DDI法的高可信度互作预测结果(部分) |
附表3 Interolog法和DDI法共有的高可信度互作预测结果(部分) |
附表4 过滤前的互作网络中二穗短柄草蛋白的KEGG富集分析结果(部分) |
附图1 病菌靶标蛋白互作子网络的模块 |
(6)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病害的生态调控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1.1 放牧对草地生物的影响 |
1.2 围封对草地生物的影响 |
1.3 草地病害研究概要 |
1.4 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及其生态作用研究现状 |
1.5 醉马草研究进展 |
第二节 材料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实验设计 |
2.2.1 醉马草形态学调查 |
2.2.2 醉马草对过度放牧草地植物结种的影响 |
2.2.3 醉马草对过度放牧草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2.2.4 醉马草的病害调查 |
2.2.5 醉马草对过牧地草地病害的影响 |
2.2.6 醉马草病原的重寄生菌调查 |
2.2.7 鼢鼠和鼠兔对醉马草传播的影响 |
2.3 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结果 |
3.1 醉马草的形态学 |
3.2 醉马草对过度放牧草地植物结种的影响 |
3.3 醉马草对过度放牧草地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
3.4 醉马草病害 |
3.5 醉马草对过牧地草地病害的影响 |
3.5.1 过牧地和围封地草地植物病害对比 |
3.5.2 无醉马草(AO)和有醉马草(AI)过牧地围封一年后植物病害对比 |
3.5.3 无醉马草(AO)和过牧地植物病害对比 |
3.5.4 无醉马草(AO)和围封地植物病害对比 |
3.5.5 有醉马草(AI)和过牧地植物病害对比 |
3.5.6 有醉马草(AI)和围封地植物病害对比 |
3.6 白粉寄生菌和锈寄生菌在醉马草病叶上的重寄生率 |
3.7 鼢鼠和鼠兔对醉马草传播的影响 |
第四节 讨论 |
4.1 醉马草对生物多样性及草地恢复的影响 |
4.2 醉马草与草地病害的关系 |
4.3 醉马草的传播 |
4.4 重寄生菌对草地病害和草坪病害的生物防治 |
4.5 醉马草作为绿化草种的潜力分析 |
第五节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在学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热带地区高尔夫球场草坪建植与管理 |
2.1.1 主要建坪草种 |
2.1.2 养护和管理 |
2.1.3 我国海南省高尔夫产业现状 |
2.2 热带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真菌病害 |
2.2.1 狗牙根属 |
2.2.2 海滨雀稗 |
2.2.3 结缕草属 |
2.3 草坪草红丝病与粉斑病 |
2.3.1 分布 |
2.3.2 寄主范围 |
2.3.3 症状及危害 |
2.3.4 病原菌的研究 |
2.3.5 病害发生发展规律 |
2.3.6 防治措施 |
2.4 微座孢属的研究进展 |
2.4.1 分类学 |
2.4.2 生活习性 |
2.4.3 生物和生理学特性 |
2.4.4 经济价值 |
2.5 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研究方法 |
2.5.1 草坪真菌病害的常规诊断方法及步骤 |
2.5.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草坪真菌病害诊断的应用 |
第三章 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的鉴定及主要病害的发生动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区概况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2.3 病原菌的分离 |
3.2.4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 |
3.2.5 致病性测定 |
3.2.6 海口市主要草坪草病害监测 |
3.2.7 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 |
3.3.1 真菌病害种类 |
3.3.2 海口市主要草坪草病害的发生动态 |
3.4 讨论 |
3.4.1 真菌病害种类 |
3.4.2 海口市主要草坪草病害的发生动态 |
第四章 红丝病与粉斑病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田间调查,标本采集和病原菌分离 |
4.2.2 病原菌的形态鉴定 |
4.2.3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 |
4.2.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4.2.5 杀菌剂对病原菌室内毒力测定 |
4.2.6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4.2.7 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病害的分布与危害 |
4.3.2 病原菌的形态学 |
4.3.3 病原菌分子生物学特征 |
4.3.4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4.3.5 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毒力 |
4.3.6 病原菌的致病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真菌新种雀稗微座孢(Microdochium paspali)引致的病害——海滨雀稗稀疏斑块病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病害标本采集与病原鉴定 |
5.2.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 |
5.2.3 病原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5.2.4 病原菌寄主范围测定 |
5.2.5 雀稗微座孢对海滨雀稗危害的测定 |
5.2.6 病害化学防治的初步研究 |
5.2.7 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 |
5.3.1 病原菌导致的病害及其分类学 |
5.3.2 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
5.3.3 病原菌PCR快速检测方法 |
5.3.4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5.3.5 病原菌对海滨雀稗的危害 |
5.3.6 病害的化学防效 |
5.4 讨论 |
5.4.1 病原菌导致的病害及其分类学 |
5.4.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
5.4.3 病原菌PCR快速鉴定方法 |
5.4.4 病原菌的寄主范围 |
5.4.5 病原菌对海滨雀稗的危害 |
5.4.6 病害的化学防效 |
第六章 结论性讨论与后续工作 |
6.1 结论性讨论 |
6.2 主要创新 |
6.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项目资助 |
致谢 |
(8)施肥量与修剪高度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褐斑病的综合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前言 |
1.2. 研究综述 |
1.2.1. 草坪病害研究回顾 |
1.2.2. 我国草坪草分布及主要病害 |
1.2.2.1. 我国草坪草分布概述 |
1.2.2.2. 我国草坪草主要病害 |
1.2.3. 我国草地早熟禾的常用品种与主要病害 |
1.2.3.1. 我国草地早熟禾的常用品种 |
1.2.3.2. 我国草地早熟禾主要病害 |
1.2.3.3. 我国草地早熟禾主要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性 |
1.2.4. 褐斑病的分布、病症及发病规律 |
1.2.4.1. 褐斑病的分布 |
1.2.4.2. 褐斑病的症状 |
1.2.4.3. 褐斑病的发病规律 |
1.2.5. 褐斑病的病原菌 |
1.2.5.1. 褐斑病的病原菌种类 |
1.2.5.2. 褐斑病的主要病源 |
1.2.5.3. 立枯丝核菌的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1.2.5.4. 丝核菌的侵染过程 |
1.2.6. 褐斑病的防治 |
1.2.6.1. 褐斑病化学防治 |
1.2.6.2. 褐斑病生态防治 |
1.2.6.3. 褐斑病生物防治 |
1.2.6.4. 褐斑病综合防治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草坪的准备 |
2.2.1.1. 供试草坪草种 |
2.2.1.2. 供试草坪建植 |
2.2.1.3. 供试草坪的养护管理 |
2.2.2. 病原菌的获得与培养 |
2.2.2.1. 病原菌来源 |
2.2.2.2. 病原菌的培养研究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1. 试验方案设计 |
2.3.2. 试验区设计 |
2.3.3. 供试草坪的染病方法 |
2.3.4. 供试草坪的修剪方法 |
2.3.5. 褐斑病病情指标的测定 |
2.3.5.1. 发病率指标测定 |
2.3.5.2. 严重度指标测定 |
2.3.5.3. 病害流行速率、草坪恢复速率测定 |
2.3.6. 草地早熟禾草坪指标的测定 |
2.3.6.1. 草地早熟禾草坪草屑量测定 |
2.3.6.2. 草地早熟禾草坪坪观质量测定 |
2.3.6.3. 草地早熟禾生理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施肥量与修剪高度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1.1. 施肥量与修剪高度对褐斑病发病率影响概述 |
3.1.2. 同修剪高度、不同施肥因素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1.2.1. 低修剪处理组不同施肥因素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1.2.2. 高修剪处理组不同施肥因素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1.3. 同施肥量、不同修剪高度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1.3.1. 低施肥量处理组不同修剪高度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1.3.2. 中等施肥量处理组不同修剪高度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1.3.3. 高施肥量处理组不同修剪高度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1.3.4. 零施肥量处理组不同修剪高度对褐斑病发病率的影响 |
3.2 褐斑病盛发期、草坪恢复期相关模型的建立 |
3.2.1 病害盛发期褐斑病发病率的相关模型 |
3.2.2. 草坪恢复期褐斑病发病率的相关模型 |
3.3. 褐斑病病期草地早熟禾病草严重度的演变 |
3.4. 病害流行速率与草坪恢复速率 |
3.4.1. 病害流行速率 |
3.4.2. 草坪恢复速率 |
3.5. 草地早熟禾草坪指标 |
3.5.1. 草地早熟禾草坪坪观质量测定 |
3.5.2. 草地早熟禾草生理指标测定 |
3.5.2.1. 叶片光合速率 |
3.5.2.2. 叶片相对含水量 |
3.5.2.3. 可溶性糖含量 |
3.5.3 草地早熟禾草屑量测定 |
4. 结论与讨论 |
4.1. 主要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9)宁波市镇海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表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园林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研究现状 |
1.2.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镇海主要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种类调查 |
1.3.2 镇海重要园林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研发 |
1.3.3 镇海重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的制定 |
第二章 宁波市镇海区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种类调查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系统调查 |
2.2.2 定点、定期调查 |
2.2.3 病虫害危害程度评估 |
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1 镇海区园林植物病害种类及危害状况 |
2.3.2 镇海区园林植物虫害种类及危害状况 |
2.4 讨论 |
2.4.1 不合理的引种导致了一些外来的或原次要的病虫害猖獗发生 |
2.4.2 种植结构不合理和管理粗放是病虫害严重发生的重要因素 |
2.4.3 防治工作和防治手段相对落后 |
第三章 镇海区园林植物主要重要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
3.1 龟纹瓢虫防治蚜虫实验 |
3.1.1 试验方法与内容 |
3.1.2 试验结果 |
3.2 黄板诱集实验 |
3.2.1 试验方法与内容 |
3.2.2 试验结果 |
3.2.3 结论与讨论 |
3.3 防治蚜虫的高效低毒农药筛选 |
3.3.1 试验方法与内容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小结与结论 |
3.4 昆虫性诱捕器防治斜纹夜蛾的材料与方法 |
3.4.1 标准样地设置 |
3.4.2 在室内进行饲养 |
3.4.3 宁波市镇海区斜纹夜蛾的性诱剂防治 |
3.5 昆虫性诱捕器防治斜纹夜蛾的结果与分析 |
3.5.1 斜纹夜蛾形态特征 |
3.5.2 斜纹夜蛾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
3.5.3 宁波市镇海区斜纹夜蛾生物学特性 |
3.5.4 宁波市镇海区斜纹夜蛾危害特征 |
3.5.5 宁波市镇海区斜纹夜蛾性诱剂防治 |
3.6 昆虫性诱捕器防治斜纹夜蛾的结论与讨论 |
3.6.1 宁波市镇海区斜纹夜蛾爆发的原因分析 |
3.6.2 利用性信息素控制斜纹夜蛾的优势 |
3.7 杀虫灯应用研究的试验方法与内容 |
3.7.1 试验工具 |
3.7.2 试验地选择 |
3.7.3 调查方法 |
3.8 杀虫灯应用研究的试验结果与分析 |
3.8.1 杀虫灯的杀虫原理 |
3.8.2 杀虫灯的安装及诱杀技术 |
3.8.3 诱集效果分析 |
3.9 杀虫灯应用研究的结论与讨论 |
3.9.1 杀虫灯诱集效果明显 |
3.9.2 杀虫灯的管理及维护 |
3.9.3 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四章 宁波市镇海区园林植物重要病虫害防治规程制定 |
4.1 宁波市镇海区园林植物重要病害发生规律 |
4.1.1 紫薇白粉病 |
4.1.2 紫薇煤污病 |
4.1.3 狭叶十大功劳白粉病 |
4.1.4 金叶女贞轮纹病 |
4.1.5 樱花根癌症病 |
4.2 宁波市镇海区园林植物重要虫害发生规律 |
4.2.1 丝棉木金星尺蠖 |
4.2.2 红蜡蚧 |
4.2.3 月季长管蚜 |
4.2.4 杜鹃冠网蝽 |
4.2.5 樟脊网蝽 |
4.2.6 樟巢螟 |
4.2.7 黄杨绢野螟 |
4.3 宁波镇海区园林植物病虫害无公害防治年历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是开展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基础 |
5.2 蚜虫是园林植物重要的吸汁液害虫,不但影响植物生长,而且诱发煤污病 |
5.3 昆虫性诱剂和杀虫灯是园林植物无公害防治的重要内容 |
5.4 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制定防治规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腐霉属的DNA条形码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腐霉属的形态分类学 |
1.2.1 分类历史和分类地位 |
1.2.2 形态分类学依据 |
1.2.3 形态分类学的局限性 |
1.2.4 国内外腐霉种类资源调查 |
1.3 植物病原腐霉及腐霉病害 |
1.3.1 我国植物腐霉病害的种类及其发生情况 |
1.3.2 国内草坪草腐霉病害的研究现状 |
1.4 腐霉属的DNA条形码研究 |
1.5 腐霉属的分子系统学 |
1.6 本研究的目标 |
2 腐霉属的分类鉴定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2.2.2 培养基 |
2.2.3 腐霉的分离培养和保存 |
2.2.4 腐霉的形态鉴定 |
2.2.5 DNA提取、扩增、测序和分子比对 |
2.3 结果 |
2.3.1 瓜果腐霉 |
2.3.2 德里腐霉 |
2.3.3 田野腐霉 |
2.3.4 Pythiurn sp.nov.1 |
2.3.5 囊形腐霉 |
2.3.6 簇囊腐霉 |
2.3.7 稻根腐霉 |
2.3.8 群结腐霉 |
2.3.9 姜腐霉 |
2.3.10 无性腐霉 |
2.3.11 多卵腐霉 |
2.3.12 周雄腐霉 |
2.3.13 广西腐霉 |
2.3.14 肿囊腐霉 |
2.3.15 芒孢腐霉 |
2.3.16 强雄腐霉 |
2.3.17 Pythium sp.nov.2 |
2.3.18 异丝腐霉 |
2.3.19 宽雄腐霉 |
2.3.20 卵突腐霉 |
2.3.21 四季腐霉 |
2.3.22 棘腐霉 |
2.3.23 Pythium sp.nov.3 |
2.3.24 寡雄腐霉 |
2.3.25 Pythium sp.nov.4 |
2.3.26 Pythium sp.nov.5 |
2.3.27 奇雄腐霉 |
2.3.28 满器腐霉 |
2.3.29 高山腐霉 |
2.3.30 顶生腐霉 |
2.3.31 长囊腐霉 |
2.3.32 刺腐霉 |
2.3.33 Pythium sp.nov.6 |
2.3.34 武汉腐霉 |
2.3.35 畸雌腐霉 |
2.3.36 Pythium sp. nov.7 |
2.3.37 Pythium sp. nov.8 |
2.3.38 Pythium sp. nov.9 |
2.3.39 Pythium sp. nov.10 |
2.3.40 土栖腐霉 |
2.3.41 林栖腐霉 |
2.3.42 固执腐霉 |
2.3.43 引雄腐霉 |
2.3.44 间型腐霉 |
2.3.45 终极腐霉 |
2.3.46 异宗腐霉 |
2.3.47 华丽腐霉 |
2.3.48 百色腐霉 |
2.3.49 奴氏腐霉 |
2.3.50 钟形腐霉 |
2.3.51 短枝腐霉 |
2.4 讨论 |
3 腐霉属的DNA条形码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腐霉菌株 |
3.2.2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 |
3.3.1 供试菌株4个备选DNA片段的PCR和测序成功率 |
3.3.2 备选DNA片段的种间种内相似率 |
3.3.3 备选DNA片段的聚类分析 |
3.4 讨论 |
3.4.1 PCR和测序的难易 |
3.4.2 备选DNA片段的分化阈值 |
3.4.3 备选DNA片段的聚类分析 |
4 腐霉属分子系统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土壤样品的采集 |
4.2.2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
4.2.3 腐霉的分离培养、纯化和保存 |
4.2.4 腐霉的形态鉴定 |
4.2.5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
4.2.6 系统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腐霉属的ITS系统发育关系 |
4.3.2 腐霉属的COⅠ系统发育关系 |
4.3.3 腐霉属的COⅡ系统发育关系 |
4.3.4 腐霉属的β-tub系统发育关系 |
4.3.5 利用ITS和COⅠ双基因片段联合建树分析探讨腐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4.3.6 利用COⅠ、COⅡ、ITS和β-tub等4基因片段联合建树分析探讨腐霉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4.3.7 从形态学角度评估分子系统学 |
4.4 讨论 |
5 DNA条形码在广西草坪腐霉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研究地点与土样采集 |
5.2.2 腐霉的分离培养、纯化和保存 |
5.2.3 腐霉的形态鉴定 |
5.2.4 分子鉴定 |
5.2.5 数据处理 |
5.3 结果 |
5.3.1 草坪土壤中腐霉的种类组成 |
5.3.2 不同季节草坪腐霉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 |
5.3.3 不同地点的草坪腐霉的组成和多样性 |
5.4 讨论 |
5.4.1 草坪土壤中丰富的腐霉资源 |
5.4.2 广西草坪腐霉的季节变化规律 |
5.4.3 广西草坪腐霉的地理分布 |
6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杭州草坪主要病害调查及综合防治(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和海南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病害初步调查及病原真菌分类学研究[D]. 李广硕. 河北大学, 2019(08)
- [2]长沙市芙蓉区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D]. 刘敏.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1)
- [3]糜子丝黑穗病菌遗传多样性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D]. 周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3)
- [4]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5]基于模式物种的草坪草与病原真菌蛋白互作预测与分析[D]. 林树文. 福建农林大学, 2016(09)
- [6]醉马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对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病害的生态调控作用[D]. 姚祥. 兰州大学, 2015(01)
- [7]海南省高尔夫球场草坪草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D]. 章武. 兰州大学, 2015(01)
- [8]施肥量与修剪高度对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褐斑病的综合影响[D]. 王肇庆.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9]宁波市镇海区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D]. 沈昶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11)
- [10]腐霉属的DNA条形码和分子系统学研究[D]. 龙艳艳. 广西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