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浙江省仙岩地区火山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殷惟侯[1](1983)在《浙江省仙岩地区火山机构》文中认为 一、区域火山地质概述 浙江省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的东缘有一系列大型环状火山机构,已经调查过的有:矾山火山洼地、望州山破火山口、大罗山火山洼地、北雁荡山破火山口等(图1)。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区位于大罗山火山洼地西南部次级火山构造发育区内。 大罗山火山洼地面积二百五十余平方公里,大致呈等轴状,核心被钾长花岗岩(43.42平方公里)侵位(图2)。该火山洼地的确定有以下一些依据:
殷惟侯[2](1983)在《浙江省仙岩地区火山机构》文中指出一、区域火山地质概述浙江省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区的东缘有一系列大型环状火山机构,已经调查过的有:矾山火山洼地、望州山破火山口、大罗山火山洼地、北雁荡山破火山口等(图1)。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区位于大罗山火山洼地西南部次级火山构造发育区内。
陈鹤年,巫全淮,贺菊瑞,余根峰[3](1983)在《浙江仙岩次生石英岩容矿型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浙江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区的蚀变成矿作用,可以分为主要蚀变成矿和迭加蚀变矿化两大蚀变矿化期。 第一期与第一旋回(J3)火山作用有关,表现为多阶段次生石英岩化与明矾石—黄铁矿矿床的形成。其中又以呈大规模面型蚀变与矿化的容矿次生石英岩主体的形成阶段和以呈网脉角砾状充填的主要明矾石—黄铁矿成矿阶段(隐爆成矿作用阶段)最为重要;
任维[4](2017)在《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环境风貌显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但于此同时,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也使得广袤国土之上丰富多样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是维持我国景观多样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关乎中国本土文化之存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不言而喻。开展国土层面各地区地域景观的深入研究,以明晰其发展过程与核心特征,汲取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独特视角与珍贵经验,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点研究内容。浙闽丘陵地区峰峦逶迤、河流纵横、海岸曲折、地少人多,地域景观类型多样。本论文从风景园林学综合视角出发,选取清末民初之前(1912年之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这一浙闽丘陵地区的典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多方面分析了自然环境基础,以明确其自然地理特征;多阶段研究了地区历史发展过程,以总结各因素对不同时期的主要影响。基于以上自然与文化两方面的梳理,本论文将地域景观视为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与城乡营建四个层面耦合叠加的结果,结合地方志、舆图、军事测绘图、老照片等历史资料,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展开了详细的分层解析研究,具体包括叙山与叙水的自然山水层面,水利设施系统与水利管理制度的水利建设层面,农田建设、作物种植与生产工具的农业生产层面,城邑营建、卫所营建与村镇营建的城乡营建层面。本论文进而将清末民初时期相对稳定与成熟的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概括为山峦为骨、水网成脉、农耕立本、城卫安民、人文成境的总体格局与永嘉、瑞安、平阳、乐清四邑地域景观两个层面。在明确了城邑、卫所与村镇地域景观特征异同的基础上,基于以城邑为核心统筹卫所与村镇的视角,挖掘四邑的城乡“八景”,并运用舆图、测绘图与辞翰艺文等历史图文资料对主要景观意象开展了详细解读。本论文最后从外部扩张与内部变迁两方面简述了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概况,初步分析了新时期背景下地域景观所遭受的来自人与自然疏远、农本观念淡化、城防体系解体、审美情趣变迁四方面的剧烈冲击。进而基于风景园林学的学科特征与研究视角,尝试从保护为先、择要修复、转译调适、古今相承这四个方面对其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初步展望。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成果创新。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完成了浙闽丘陵地区典型地域景观样本的基础性研究工作。2、方法创新。研究过程之中展现了历史舆图、“八景”在传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探讨适用于中国地域景观体系的研究方法。3、思路延展。发展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形成了突破城乡二元界限的“自然山水—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多层面耦合叠加的地域景观研究思路。
金平斌[5](2009)在《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浙江省既是旅游资源大省又是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到再上台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如何充分发挥旅游资源潜力,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关键课题。地文旅游资源在浙江旅游资源整体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探索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和深度开发是浙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也为浙江旅游资源的总体利用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旅游地学和旅游学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数据,采用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的地文旅游资源进行系统分析;并借鉴区域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方法,创新性地引入资源储量、丰度、品质分等概念指标对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储量特征、类型品质、区域分布等进行科学评价;最终通过综合品质优势度的比较得出浙江地文旅游资源的五大综合优势类型,即山岳景观旅游资源、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岩溶洞穴旅游资源和海岸海岛旅游资源。针对地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普遍存在的对资源科学内涵认识不足、缺少空间整合、产品结构上不合理、利用形式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在浙江省各地新一轮的旅游开发中应突出以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为核心的开发战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综合优势在旅游品牌及旅游目的地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提出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旅游产品功能结构,开发旅游新产品,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等重大战略新举措;以开拓旅游发展新思路和创新旅游资源利用方式为主要原则导向,提出五大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策略,进一步提升地文旅游资源的整体利用水平,为浙江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指导依据,以期带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最后,论文以雁荡山为案例进行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探索研究,提出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利用的思路、品牌效应的提升策略以及资源保护的措施;这不仅有利于雁荡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将为浙江省其他地文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陈鹤年,巫全淮,贺菊瑞,余根峰[6](1983)在《浙江仙岩次生石英岩容矿型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初探》文中认为浙江仙岩明矾石—黄铁矿矿区的蚀变成矿作用,可以分为主要蚀变成矿和迭加蚀变矿化两大蚀变矿化期。第一期与第一旋回(J3)火山作用有关,表现为多阶段次生石英岩化与明矾石—黄铁矿矿床的形成。其中又以呈大规模面型蚀变与矿化的容矿次生石英岩主体的形成阶段和以呈网脉角砾状充填的主要明矾石—黄铁矿成矿阶段(隐爆成矿作用阶段)最为重要;
唐钟毓[7](2021)在《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正面临外部城市侵占以及内部建设混乱等多方面的问题,景城关系逐渐失控,亟待协调。论文以紧邻温州、景城矛盾显着的仙岩风景名胜区为例展开研究,旨在总结其规划策略,在总体规划层面引导仙岩风景名胜区与温州市协调发展。论文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明确了城市型风景名胜区及景城协调的概念,分析了城市型风胜景名区的发展历程及其典型特征。梳理总结了仙岩风景名胜区的基础概况以及其现存与城市紧密相关的保护、游赏、设施、发展与管理等四方面问题。(2)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案例研究,针对仙岩现存问题,提出了以景城协调为导向的总体规划策略即:(1)调控“三线”,分级保护。调整风景名胜区范围,理顺景城用地重叠关系;衔接城市需求,建立分级保护体系。(2)特色彰显,风貌协调。明确风景名胜区特色定位,发挥资源优势,满足市民日常休闲需求;协调其景观风貌,与城市相融合。(3)设施完善,道路畅通。依托城市布局景区服务设施,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畅通景城交通体系,加强景城联动。(4)协调发展,加强管理。合理调控景区内人口及产业结构,保障可持续发展;优化景城管理体系,维持长效管控。(3)应用规划策略完成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布局及专项规划,并在规划实践过程中,对规划策略进一步拓展与完善。以保护培育规划、游赏规划、设施规划以及发展与管理规划,分别对仙岩风景名胜区现存问题作出回应,提出具体规划方案。以景城协调为导向进行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为仙岩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其保护、利用与管理提出了具体实施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供借鉴参考。
林旭[8](2012)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资源特色及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景名胜资源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浙江省山川秀丽,生态优良,人文荟萃,物产富饶,风景名胜资源非常丰富,特色鲜明,历来是着名的风景名胜大省,加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区域经济,便捷的交通等先天有利条件,发展风景名胜区事业优势明显。与此同时,对风景名胜资源重开发轻保护、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不顺等诸多问题已严重威胁到风景名胜资源的安全和永续利用。基于上述状况,对浙江省风景名胜区进行全面、科学的资源特色评价和发展策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对浙江省省域概况、风景名胜资源及风景名胜区概况进行的全面、详细的分析,并阐述了国际上国家公园以及遗产保护运动的发展历程及成功经验,以浙江省风景名胜资源和风景名胜区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认识风景名胜资源和风景名胜区的本质和特征着手,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类型及资源特色。论文以自然资源学、景观生态学、遗产保护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指导,通过SWOT分析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探讨并提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策略。
朱安庆,黄飚沛,陈维君[9](1991)在《浙江东部中生代火山矿床的旋回—构造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浙江东部中生代火山矿床可综合为火山旋回—构造模式,并划分成四类九型。Ⅰ类贵金属和多金属矿床受早燕山旋回早阶段火山构造控制;Ⅱ类似层状铅锌矿床和非金属矿床产在晚阶段火山洼地或破火山口中;ⅢA型似层状非金属矿床产在晚燕山旋回早阶段火山洼地或破火山口中;ⅢB型银铅锌矿床和ⅢC型萤石矿床形成于早阶段晚期,产在构造火山盆地边缘断裂内;Ⅳ类似层状沸石矿床受晚阶段强酸性火山岩及破火山口或构造火山盆地控制。
王光明[10](2020)在《“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厦门地区传统八景自南宋末年开始,历经元、明的发展,清朝时达到巅峰,民国开始衰落,影响继续发展至今。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标题受到宗教理想、自然山水美学以及人文胜迹因素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方风格。其作为古人寄情山水、探幽揽胜的佳地,以多元化的造景方式展现了对择址布局、建筑山石、理水植物等诸多方面的考量,营造了优美的风景观览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在查阅相关地方史志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挖掘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存、遗址尚存或有相关历史资料的45处传统八景,以及部分传统八景的详细测绘,从历史演变、整体布局以及个体营构等方面,梳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发展概况,分析其择址布局的影响因素、位置选择、空间形态特征,归纳其景观理法和营造方式特点。花岗岩石蛋地貌的自然景观背景是厦门地区传统八景形成的基础,传统八景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文化分为宋朝(起源)、元朝和明朝(发展)、清朝时期(巅峰)、民国时期(衰落)四个时期。整体布局受到宗教理想、山水美学、人文胜迹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位置选择与空间形态方面,山体、水体、山水组合以及人文胜迹因素是影响位置选择的主要原因,山体、水体为主要因素。平面形态与透视特征共同促成了空间形态的变化。平面形态类型可分为集中式与散点式,集中式平面形态类型主要存在于寺院景观;散点式平面形态类型则主要存在于人文胜迹景观。透视特征的构图类型有两种:以山为背景和以天空为背景,主要为了突出主体特征。个体营构方面分别对山体景观、水体景观、山水组合景观、人文胜迹景观进行个案总结,主要从历史沿革、空间布局、山石、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其景观理法特征。在研究过程中,本文通过搜集大量的历史照片进行分析、对比与总结,并结合实地调研、测绘,以复原不同时期传统八景的概况,力求真实客观的反映其景观特点。并根据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景观现状,明晰其在修复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传统八景在当代的使用价值和保护措施,以期为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修复提供参考,为完善闽南地区传统景观体系乃至复兴中国传统景观文化做出贡献。
二、浙江省仙岩地区火山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省仙岩地区火山机构(论文提纲范文)
(4)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快速城镇化的剧烈冲击 |
1.2.2. 新农村建设的迅猛浪潮 |
1.2.3. 新型城镇化与“乡愁”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概念辨析 |
1.4.1.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 |
1.4.2. 乡土景观 |
1.4.3. 地域景观 |
1.4.4. 其他 |
1.5. 研究对象 |
1.6.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6.1. 借鉴“文化景观”研究思路,强调自然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
1.6.2. 继承人居环境与国土景观研究方法,综合地域上的人类活动 |
1.6.3. 一定程度填补对“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域景观”的研究空白 |
1.6.4. 挖掘舆图、“八景”在地域景观意象构建中的重要价值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综合 |
1.7.2. 田野调查 |
1.7.3. 图解分析 |
1.7.4. 归纳整理 |
1.8. 研究框架 |
2.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地质形成与地形地貌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3. 水文条件 |
2.4. 气候条件 |
2.5. 土壤条件 |
2.6. 小结 |
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城乡发展概述 |
3.1. 秦汉以前——源起与孕育阶段 |
3.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原始氏族社会 |
3.1.2. 东瓯国的兴起与消亡 |
3.2. 魏晋南北朝——萌芽与奠基阶段 |
3.2.1. 三国争战期间的北人南下 |
3.2.2. 首次衣冠南渡与永嘉郡的设立 |
3.2.3. 文人太守兴教化 |
3.3. 隋唐五代——融合与发展阶段 |
3.3.1. 政区趋于稳定及“温州”之名的由来 |
3.3.2. 安史之乱与区域人口的快速增长 |
3.3.3. 佛教传播与寺院、古塔的兴建 |
3.3.4. 城乡建设不断发展 |
3.4. 宋元时期——转型与创新阶段 |
3.4.1. 纳土归宋的和平过渡 |
3.4.2. 二次衣冠南渡与城乡建设的全面发展 |
3.4.3. 港口城市的确立 |
3.4.4. 重文抑武背景下的文化繁荣 |
3.4.5. 蒙汉民族矛盾下的城市变迁 |
3.5. 明清时期——曲折与成熟阶段 |
3.5.1. 明代海禁与港口城市的没落 |
3.5.2. 倭寇袭扰与海防卫所的设立 |
3.5.3. 城乡建设生产的全面恢复 |
3.5.4. 迁界禁海的严重破坏 |
3.5.5. 康乾盛世之后的恢复发展 |
3.5.6. 园林体系逐步成熟 |
3.5.7. 辟为通商口岸之后的新发展 |
3.6. 小结 |
4.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解析 |
4.1. 自然山水 |
4.1.1. 叙山 |
4.1.2. 叙水 |
4.2. 水利建设 |
4.2.1. 水利设施系统 |
4.2.2. 水利管理制度 |
4.3. 农业生产 |
4.3.1. 农田建设 |
4.3.2. 作物种植 |
4.3.3. 生产工具 |
4.4. 城乡营建 |
4.4.1. 城邑营建 |
4.4.2. 卫所营建 |
4.4.3. 村镇营建 |
4.5. 小结 |
5. 传统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体系 |
5.1. 总体格局 |
5.1.1. 山峦为骨 |
5.1.2. 水网成脉 |
5.1.3. 农耕立本 |
5.1.4. 城卫安民 |
5.1.5. 人文成境 |
5.2. 四邑地域景观 |
5.2.1. 永嘉 |
5.2.2. 瑞安 |
5.2.3. 平阳 |
5.2.4. 乐清 |
5.3. 小结 |
6.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
6.1. 清末民初以来温州滨海地区的城乡发展 |
6.1.1. 温州滨海地区的外部扩张 |
6.1.2. 温州滨海地区的内部变迁 |
6.2. 传统地域景观遭受剧烈冲击 |
6.2.1. 人与自然疏远——自然山水的破坏 |
6.2.2. 农本观念淡化——水网农田的衰弱 |
6.2.3. 城防体系解体——城乡格局的巨变 |
6.2.4. 审美情趣变迁——传统意象的消隐 |
6.3.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
6.3.1. 保护为先——珍视土地并审慎保护 |
6.3.2. 择要修复——择景之要以恢复再生 |
6.3.3. 转译调适——源于传统而适用当下 |
6.3.4. 古今相承——承古之脉与塑今之体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7.1.2. 曲折发展、逐步成熟的历史发展历程 |
7.1.3. 逐层叠加、耦合发展的景观形成机制 |
7.1.4. 基于自然、融于文化的地域景观体系 |
7.1.5. 保护修复、调适相承的保护发展展望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附录一: 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1 浙江省旅游发展背景 |
1.2.2 旅游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4.1 浙江省旅游资源普查 |
1.4.2 杭州市旅游资源普查 |
1.4.3 浙江省“三带十区”及海洋旅游规划调查 |
1.4.4 杭州市旅游资源研究丛书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与启示 |
2.1.1 喀斯特洞穴旅游资源研究 |
2.1.2 滨海旅游资源研究 |
2.1.3 山地旅游资源研究 |
2.1.4 温泉旅游资源研究 |
2.1.5 国家公园研究 |
2.1.6 国外相关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与评价 |
2.2.1 地文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 |
2.2.2 技术与方法研究 |
2.2.3 不同类型地文旅游资源研究 |
2.2.4 国内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与评价 |
第三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形成背景 |
3.1 地层环境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1.1 前震旦系 |
3.1.2 震旦系至中三叠统 |
3.1.3 上三叠统至白至系 |
3.1.4 新生代新近系/古近系 |
3.2 构造特点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3 地形地貌及其对旅游资源的影响 |
3.3.1 地貌总体格局 |
3.3.2 山地丘陵与旅游资源 |
3.3.3 构造盆地与旅游资源 |
3.3.4 平原河谷与旅游资源 |
第四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总体评价 |
4.1 评价依据与标准 |
4.1.1 资源评价依据 |
4.1.2 相关标准与概念引入 |
4.2 资源总体评价 |
4.2.1 资源类型丰度 |
4.2.2 旅游资源储量丰度 |
4.2.3 旅游资源品质差异 |
4.3 资源空间分布规律 |
4.3.1 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 |
4.3.2 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 |
4.4 资源类型优势特征 |
4.4.1 类型储量比较优势 |
4.4.2 类型品质比较优势 |
4.4.3 综合品质优势度 |
4.5 资源组合与开发保护 |
4.5.1 资源集合区基本情况 |
4.5.2 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4.5.3 地文旅游资源利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设计 |
5.1 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 |
5.1.1 发挥资源综合优势,提升整体利用水平 |
5.1.2 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完善旅游产品结构 |
5.1.3 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加强资源保护力度 |
5.2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结构优化 |
5.2.1 依托优势地文旅游资源,构建三带十区旅游格局 |
5.2.2 利用海洋旅游资源潜力,建设十大海洋旅游板块 |
5.2.3 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综合体 |
5.2.4 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造省域经典旅游线路 |
5.3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功能结构优化 |
5.3.1 稳步提升传统旅游产品 |
5.3.2 创新发展高端旅游产品 |
5.3.3 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产品 |
5.4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与途径创新 |
5.4.1 挖掘资源科学内涵,大力提倡科学旅游 |
5.4.2 加强地质遗迹保护,探索资源利用新途径 |
5.4.3 加强区域资源联合,拓展资源利用新方式 |
第六章 浙江省优势地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1 山岳景观旅游资源 |
6.1.1 花岗岩类旅游资源 |
6.1.2 火山岩类旅游资源 |
6.1.3 丹霞景观类旅游资源 |
6.2 地层与矿山遗迹旅游资源 |
6.2.1 金钉子地层剖面 |
6.2.2 矿山遗迹旅游资源 |
6.3 江河湖泊峡谷地貌旅游资源 |
6.3.1 峡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2 江河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3 湖泊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3.4 湿地与温泉旅游资源 |
6.4 岩溶洞穴(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 |
6.4.1 地下溶洞的开发 |
6.4.2 地表石林与天坑 |
6.5 海岸海岛旅游资源 |
6.5.1 远岸岛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6.5.2 近岸岛屿及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七章 地文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案例研究 |
7.1 基本概况 |
7.1.1 自然地理概况 |
7.1.2 地质概况 |
7.2 开发历程 |
7.2.1 开发历史 |
7.2.2 开发现状 |
7.3 旅游资源评价 |
7.3.1 景观特色评价 |
7.3.2 旅游资源储量评价 |
7.3.3 旅游资源品质评价 |
7.4 深度开发思路与导向 |
7.4.1 地文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 |
7.4.2 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路 |
7.4.3 开发利用原则导向 |
7.4.4 深度利用提升策略 |
7.5 资源与环境保护 |
7.5.1 资源保护 |
7.5.2 生态环境保护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研究课题 |
(7)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风景名胜区 |
1.2.2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
1.2.3 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
1.2.4 景城协调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城市型风景区发展历程与特征 |
2.1 城市型风景区的发展历程 |
2.1.1 景城相对独立发展阶段 |
2.1.2 景城协调促进阶段 |
2.1.3 景城失调矛盾对立阶段 |
2.1.4 景城再协调一体化发展阶段 |
2.2 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分析 |
2.2.1 自然基底,生态保障 |
2.2.2 临近城镇,交通发达 |
2.2.3 城市公园,服务大众 |
2.2.4 文化深厚,传承历史 |
2.2.5 景城一体,联动发展 |
2.3 城市型风景区价值研判 |
2.3.1 生态“绿肺”价值 |
2.3.2 社会“精神”价值 |
2.3.3 经济“反哺”价值 |
3 景城协调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3.1 相关理论研究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3 山水城市理论 |
3.1.4 协同学理论 |
3.2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
3.2.1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
3.2.2 广东省惠州西湖风景区 |
3.2.3 四川省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 |
3.3 对城市型风景区总体规划的启示 |
4 仙岩风景区基础概况与现状分析 |
4.1 仙岩风景区基础概况 |
4.1.1 仙岩风景区所在区域概况 |
4.1.2 仙岩风景区概况 |
4.2 相关规划研究 |
4.2.1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年) (2016 年修订)》 |
4.2.2 《温州生态园总体规划(2014-2030)修编》 |
4.3 .仙岩风景区风景资源评价 |
4.3.1 风景资源分级分类评价 |
4.3.2 风景资源特色评价 |
4.4 仙岩风景区景城关系历史演变 |
4.5 仙岩风景区现存问题分析 |
4.5.1 仙岩风景区景城关系现状 |
4.5.2 风景区保护问题 |
4.5.3 风景区游赏问题 |
4.5.4 风景区设施问题 |
4.5.5 风景区发展与管理问题 |
5 景城协调下的仙岩风景区总体规划策略探究 |
5.1 规划指导思想 |
5.2 规划原则 |
5.2.1 保护优先,保护与利用统一原则 |
5.2.2 整体视角,资源与环境共生原则 |
5.2.3 发展导向,定位与特色凸显原则 |
5.2.4 高瞻远瞩,管理与发展持续原则 |
5.3 规划目标与定位 |
5.3.1 规划目标 |
5.3.2 总体定位 |
5.4 规划策略 |
5.4.1 调控“三线”,分级保护——保护培育规划策略 |
5.4.2 特色彰显,风貌协调——游赏规划策略 |
5.4.3 设施完善,道路畅通——设施规划策略 |
5.4.4 协调发展,加强管理——发展与管理规划策略 |
6 景城协调下的仙岩风景区总体布局与专项规划 |
6.1 规划范围划定 |
6.1.1 风景区范围划定思路 |
6.1.2 风景区范围及调整情况 |
6.2 规划总体布局 |
6.2.1 总体布局 |
6.2.2 布局结构 |
6.2.3 分区规划 |
6.3 保护培育规划 |
6.3.1 建立分级保护体系 |
6.3.2 外围保护地带的设置与管控 |
6.4 游赏规划 |
6.4.1 风景游赏特色提升 |
6.4.2 典型景观风貌控制 |
6.5 设施规划 |
6.5.1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6.5.2 道路交通规划 |
6.6 发展与管理规划 |
6.6.1 社会调控与经济引导 |
6.6.2 风景区管理的措施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录 |
附表 |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浙江省风景名胜区资源特色及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3 工作基础和研究过程 |
2 基本概念阐述 |
2.1 风景名胜资源 |
2.2 风景名胜区 |
3 风景名胜区发展历程及理论基础概述 |
3.1 风景名胜区发展历程 |
3.2 风景名胜区理论基础概述 |
4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资源特色评价 |
4.1 浙江省省域背景 |
4.2 浙江省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
4.3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资源特色评价 |
5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及SWOT分析 |
5.1 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
5.2 风景名胜区SWOT分析 |
6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SWOT对策及发展策略 |
6.1 风景名胜区SWOT对策 |
6.2 风景名胜区发展策略 |
7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10)“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对“八景”文化的研究 |
1.4.2 对景观理法的研究 |
1.4.3 闽南地区相关研究 |
1.4.4 小结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1.7 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厦门地区历史文化背景 |
2.1 厦门自然景观背景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气候气象 |
2.1.3 水文地理 |
2.1.4 天然植被 |
2.2 厦门的地域文化 |
2.2.1 文化渊源 |
2.2.2 文化特质 |
2.3 小结 |
第3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的演变 |
3.1 宋、元、明时期 |
3.1.1 宋朝 |
3.1.2 元、明时期 |
3.2 清朝时期 |
3.2.1 轮山八景 |
3.2.2 东皋笠庵十景 |
3.2.3 金嶝六景 |
3.2.4 《鹭江志》八景 |
3.2.5 浯州八景 |
3.3 民国时期 |
3.3.1 集美八景 |
3.3.2 丙洲八景 |
3.3.3 厦门小八景与景外景 |
3.4 小结 |
第4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整体布局理法分析 |
4.1 影响因素 |
4.1.1 宗教理想 |
4.1.2 山水美学 |
4.1.3 人文胜迹 |
4.2 位置选择 |
4.2.1 山体 |
4.2.2 水体 |
4.2.3 山水组合 |
4.2.4 人文胜迹 |
4.3 空间形态 |
4.3.1 平面形态 |
4.3.2 透视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的个体营构 |
5.1 山体景观--天界晓钟 |
5.1.1 造园沿革 |
5.1.2 空间布局分析 |
5.1.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
5.1.4 理水与花木配置 |
5.1.5 结语 |
5.2 水体景观--高读琴洞 |
5.2.1 历史沿革及其内容特征 |
5.2.2 布局分析 |
5.2.3 理水 |
5.2.4 山石处理方法与花木配置 |
5.2.5 结语 |
5.3 山水组合景观--万石锁云 |
5.3.1 历史沿革 |
5.3.2 布局分析 |
5.3.3 山石处理方法分析 |
5.3.4 理水与植物配置 |
5.3.5 结语 |
5.4 人文胜迹--瞻亭石倒 |
5.4.1 历史沿革 |
5.4.2 构景分析 |
5.4.3 审美与文化 |
5.4.4 结语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余论 |
6.1 本文研究成果 |
6.2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现状及问题 |
6.2.1 现状 |
6.2.2 存在问题 |
6.3 厦门地区传统八景价值与保护 |
6.3.1 历史文化方面 |
6.3.2 景观艺术方面 |
6.3.3 社会服务方面 |
6.4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古籍方志中厦门地区传统八景相关记载 |
附录 B 厦门岛传统八景历史照片 |
附录 C 测绘图纸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浙江省仙岩地区火山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仙岩地区火山机构[J]. 殷惟侯.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3(04)
- [2]浙江省仙岩地区火山机构[A]. 殷惟侯.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 1983
- [3]浙江仙岩次生石英岩容矿型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初探[J]. 陈鹤年,巫全淮,贺菊瑞,余根峰.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83(04)
- [4]温州滨海丘陵平原地区地域景观研究[D]. 任维.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5]浙江省地文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D]. 金平斌. 浙江大学, 2009(03)
- [6]浙江仙岩次生石英岩容矿型明矾石—黄铁矿矿床形成机理初探[A]. 陈鹤年,巫全淮,贺菊瑞,余根峰.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 1983
- [7]景城协调下的温州市仙岩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研究[D]. 唐钟毓.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8]浙江省风景名胜区资源特色及发展策略研究[D]. 林旭. 浙江大学, 2012(S1)
- [9]浙江东部中生代火山矿床的旋回—构造模式探讨[J]. 朱安庆,黄飚沛,陈维君. 浙江国土资源, 1991(01)
- [10]“八景”文化视域下的厦门地区传统景观理法探析[D]. 王光明. 华侨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