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10kV等级电力变压器油箱结构形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林爱弟[1](2014)在《变压器绕组振动特征提取及其状态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电力变压器绕组是发生故障最多的部件之一,研究其监测与诊断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由于变压器绕组松动或变形等机械结构参数的改变,必然会导致变压器器身的机械结构动力学性能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研究变压器的振动特性来监测和诊断绕组状况与故障成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旨在基于振动分析法研究变压器绕组状态识别方法,实现变压器绕组在线状态监测。本文定义了多测点振动特征矢量和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取变压器绕组振动特征,研究基于特征矩阵相似度的变压器绕组状态识别方法,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基于变压器振动理论,研究变压器绕组的基本振动特性、变压器振动的传播特性,进而提取变压器油箱壁振动信号中变压器绕组的振动特征;2.研究变压器油箱表面绕组振动敏感区域及振动测点位置选取方法,针对500kV、220kV变压器的测点选择问题,分别对各电压等级的主变进行振动监测与进一步的数据分析,研究了变压器油箱表面振动不同测点的振动特性,提出能反映绕组振动特性的指标,由此给出变压器绕组状态监测的测点位置选取方法;3.研究变压器整体振动特性与各个测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基于特征矩阵相似度的变压器状态识别等分析诊断方法和和算法;4.为利用油箱表面振动对电力变压器绕组进行带电监测与诊断,以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电力变压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吕腾飞,陈传明,徐永伟,马淑慧[2](2019)在《110 kV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优化设计》文中提出以某110 kV有载调压变压器为例,从绕组涡流损耗计算、引线结构及电场分布、油箱机械强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选取合理的线规和匝绝缘厚度,来降低线圈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涡流损耗和线圈幅向尺寸。通过仿真软件分析及样机试制,此优化结构实现了电力变压器小型化设计的目的,节省了原材料用量,降低了储油柜选用规格,节省了变压器运输费用。
邓光源[3](2019)在《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与诊断算法及其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变压器是电网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行是电网安全的首要前提,大型电力变压器在运行时一旦发生突发事故,可能引起大面积的停电,造成重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损失。而且电力变压器的维修成本高、维修周期长,产生的各种经济损失也是十分巨大的。本文采用振动分析法开展电力变压器带电检测与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在课题组提出的振动特征及提取算法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机器学习模型,并用于实际变压器的故障诊断。应用日益成熟的物联网技术与架构,开发、实现了基于Android平台的变压器振动监测与诊断软件系统。该系统通过云平台可以实现全天候、远程地对电力变压器进行带电、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本课题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电力变压器振动机理和基于振动的特征值及其提取算法。(2)基于振动特征值,分别对朴素贝叶斯分类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实验和现场变压器实测数据结果的对比与分析,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针对电力变压器带电监测和故障诊断更为有效的机器学习模型及其诊断算法。(3)在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应用物联网技术及架构,设计、开发和实现了变压器带电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软件系统。实际使用效果表明,所设计的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电力变压器的健康运行状态进行远程和实时监测,提高了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杜劲超[4](2019)在《真型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与仿真建模研究》文中认为超高频检测法是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有效手段,该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高、易于实现在线监测等优点,已成为局部放电检测的重要方法。然而,目前基于真型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研究较少,对电磁波在变压器中的传播特性和规律了解得不够充分;局部放电电磁传播仿真建模方法较为单一且没有得到充分的验证;超高频检测天线的安装位置缺乏参考依据。这些问题制约了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在变压器上的良好应用。基于此,本文针对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传播特性、电磁传播仿真建模以及超高频检测天线的优化布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内容包括:(1)搭建了110kV和380kV真型变压器超高频信号检测试验平台,分别以典型油中局部放电模型和单极子天线作为电磁波激励源,系统研究并得到了对应两种不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中多检测点处超高频信号的幅值、累积能量、频带能量、时频特性和传播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规律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变压器中超高频信号幅值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非线性地减小,衰减速率减慢;信号的累积能量与幅值的衰减规律相似,但衰减范围更大;电磁波的频率越高,衰减越严重,衍射能力越弱,导致超高频信号的主要能量集中在300MHz至600MHz频带内;检测位置被绕组和铁芯阻挡时,电磁波以绕射方式到达天线,信号波头衰减严重,造成首波到达时刻滞后。(2)基于真型变压器研究了电晕放电、沿面放电、悬浮放电和气隙放电超高频信号的衰减特性,揭示了不同放电类型超高频信号衰减特性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发现,不同放电类型的超高频信号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均呈现出非线性的衰减趋势,但不同放电类型的超高频信号衰减程度存在差异。电晕放电的衰减范围最大,其次是沿面放电、悬浮放电和气隙放电。由于频率越高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越严重,导致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中包含的高频分量越多,衰减范围越大。(3)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有限积分算法(FIT)的变压器局部放电电磁传播仿真建模方法,能够实现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波形的准确计算。提出基于间隙馈电法的单极子激励天线、介质窗式接收天线和油阀式接收天线的建模方法,建立了与实验室超高频检测平台和110kV真型变压器结构相同的仿真模型,通过对比仿真和实测超高频信号的波形、幅值、累积能量和频谱分布,验证了仿真建模方法和结果的正确性。这项仿真技术能够为评估超高频信号在变压器中的传播特性、校验超高频法的检测灵敏度、优化超高频天线的安装布置提供指导和帮助。(4)基于时域有限积分算法建立了110kV变压器超高频检测天线优化布置仿真模型,提出了超高频检测天线优化布置的仿真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位置处检测天线对变压器内多放电点的覆盖率和检测灵敏度,获得了变压器超高频检测天线的布置方案。结果表明,将单个检测天线布置在两相绕组之间中等高度的箱体上具有较好的覆盖率和检测灵敏度,为了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局部放电检测,建议将两个天线呈对角线布置在变压器正面与背面的不同高度处。研究结果将为超高频检测天线的布置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依据。
李龙女[5](2016)在《自然油循环变压器的油流分布与温度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电力变压器单台容量和电压等级越来越高,随之带来的损耗过大、热点温升超标问题成为工程制造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同时,大容量电力变压器主要采用油浸冷却方式,为了降低运行成本及防止“油流带电”,80%以上采用自然油循环冷却方式,自然油循环变压器流动的动力为热浮升力,散热源绕组的冷却路径和散热源散热器的油流路径自成一体,内部油流路径复杂,而其内部损耗以及油流分布是影响热点温升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针对自然油循环变压器的油流分布以及温度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损耗建模计算,油流建模和特性分析,以及热点温升的计算和研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和工作如下:(1)针对变压器损耗计算以及由于漏磁集中可能引起的局部过热问题,建立了考虑趋肤效应的三维时谐非线性涡流场计算模型,对变压器漏磁场以及结构件杂散损耗进行了详细的分解计算,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针对一种新型的器身磁屏蔽—压板嵌入式磁屏蔽,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压板嵌入式磁屏蔽对自身磁路和损耗分布的影响,通过改变压板嵌入式磁屏蔽的厚度以及绕组与嵌入式磁屏蔽的间距提出了16套设计方案对压板嵌入式磁屏蔽进行优化分析,为该嵌式磁屏蔽结构的技术产业化提供了依据。(2)针对自然油循环变压器内部传热以及油流特性问题,建立了基于有限体积法的自然油循环变压器绕组区域油路模型,分析了其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油流分配情况以及油流特性,研究单独考虑单个绕组以及考虑整体模型对动力源确定的影响,使得计算模型更加合理,提高了油流分析的精度,并综合考虑了不同垫块个数、撑条厚度等结构因素对绕组油流特性的影响,为变压器绕组区域油路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3)建立了变压器绕组区域温升计算的三维有限体积数值分析模型,基于电磁场、油流场以及温度场的多场耦合分析方法确定绕组区域热点温升,这种方法考虑了温度对材料特性的影响,更加合理的描述了磁-流体-热之间的耦合现象,计算热点温升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吻合,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垫块个数以及不同撑条厚度对绕组区域温升的影响规律,为变压器的热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4)建立了变压器整体油路模型,通过利用多孔介质模型的简化计算得到变压器整体油路特性,得到结构件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在此基础上进行电磁场和温度场的耦合分析,确定结构件热点位置以及温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为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以及结构件热点温升的确定提供了新思路。(5)提出了三种针对嵌式磁屏蔽的冷却油路模型,对比分析其油流和温升特性,为嵌式磁屏蔽本身的油路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为验证本文设计方法的工程实用性,运用本文方法针对一台实际自然油循环变压器产品器身磁路以及绕组区域油路进行优化设计,最终改善了变压器结构件以及绕组温升,设计产品通过试验考核。
侯仰风[6](2018)在《双分裂变压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电力系统中使用分裂变压器能够有效限制系统发生短路时的电流,进而可以减小短路对系统所造成的危害,并且相应系统中可以选用较轻型设备,其一机多用的特殊功能更可以有效减小基建等投资,大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及整体经济性。但分裂变压器在系统中的应用目前并不普遍,运行经验方面也不够完善,且其特殊的绕组结构造成其生产制造方面存在很大困难,现今能生产分裂变压器的厂家并不多。基于此,展开对分裂变压器更深入的研究与设计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对分裂变压器做了详细的研究分析,包括其运行方式、优缺点、等效电路等,并对比了其与传统变压器的经济性;其次,对分裂变压器的重要参数短路阻抗做出具体研究分析,创新性的提出使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其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短路阻抗值,并推导出各种方法的具体求解公式,为之后的设计制造提供了参考;再次,根据轴向双分裂变压器的结构特征及课题要求,对其各方面结构型式包括铁心、绕组、散热结构等做出了具体设计与优化;最后,对容量为10O0kVA的轴向双分裂变压器做出了完整的电磁设计计算,并对所设计的变压器各项性能参数做出了校验。本文所研究设计双分裂变压器来源于公司实际课题,经过对其结构特点及等效电路的研究分析,证明了分裂变压器能够有效降低系统短路电流,相应系统中可以使用轻型设备进而节省一次投资;通过对比分析分裂变压器与传统变压器各性能参数及各原材料使用量,说明了其较传统变压器在各方面所具有的巨大优势;通过对其型式及主要结构做出具体设计与优化,有效的降低了分裂变压器制造成本并提高了其各方面性能;提出使用箔绕代替传统线绕来作为其分裂绕组,解决了分裂绕组因短路电动力较大不容易控制的问题,最终经过完整的电磁计算设计出了符合公司课题要求的轴向双分裂变压器,并通过了各项技术参数校验,为之后的生产制造铺平了道路。
王田[7](2018)在《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变压器行业关于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开发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很少真正应用于生产实践。因此,开发一套适用于35kV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提高设计效率,节省产品原材料,从而提高变压器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开发的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包括电磁优化设计和参数化绘图系统两部分。首先,在查阅大量设计手册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 35kV油浸式变压器的结构设计和电磁设计原则,并给出电磁计算流程。进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35kV油浸式变压器的电磁优化设计模型,并对其中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和优化变量进行了具体化。其次,明确了电磁设计系统所要实现的功能,并对电磁计算系统软件界面和主要功能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C#编程语言,采用循环遍历法开发的电磁优化设计系统的主程序运行流程以及采用不同绕组型式时的具体运行流程。然后,分析了电磁优化设计系统和参数化绘图系统中所用到的数据,利用Access创建了对应的数据库,并给出连接数据库的方法。再次,基于Visual Basic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介绍了基于特征建模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给出了参数化设计模型及建立系统窗体和菜单的方法,并以绘制铁心图为例,分析了基于特征的参数化设计理论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以型号为S11-3000/35的油浸式变压器为例,测试运行本课题开发的电磁优化设计和参数化绘图系统,得到了优化设计方案,输出了对应的变压器图纸,并将得到的优化方案与手工电磁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方案有较好的的节材优势,若推广应用,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汲胜昌,师愉航,张凡,陆伟锋[8](2019)在《电力变压器振动与噪声及其控制措施研究现状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大容量、高电压电力变压器不断增多,其振动与噪声对设备自身及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变压器振动与噪声及其控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中从变压器振动噪声机理、特性、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措施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硅钢片的磁致伸缩特性及Maxwell应力特性,得出铁心振动噪声的主要来源及数学模型;根据绕组磁场分布及受力分布,分析了绕组轴向及幅向振动特性及数学模型;总结了冷却设备等部件的振动特性。从振动产生、传递到噪声辐射等过程分析了变压器传播特性。从激励—模态—振动—噪声入手,在源、传递路径两方面对减振降噪措施进行了总结。对未来研究重心进行了展望,包括:绕组振动数学模型的完善;铁心和绕组振动的相互影响;仿真研究的完善;基于调整模态特性的变压器减振降噪措施研究;测量手段的多样化。
张震[9](2014)在《骨干粒子群算法及其在电力变压器设计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产业化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当前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出现大量具有维度更高、参数耦合更强、数据量几何级数增长等特征的工程问题。传统的确定性优化算法对此类问题求解有较大局限性,而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和骨干粒子群(Bare Bones PSO, BBPSO)算法由于对目标函数要求低、理论与实现简洁、可并行计算、优化性能良好等特征,自提出以来便获得了广泛关注。然而算法以下三点主要问题需要解决:早熟问题广泛存在各种PSO及BBPSO中,同时求解不稳定,算法鲁棒性有待提高;算法并非全局收敛;针对算法求解特性的理论研究过少。本文针对BBPSO的这些问题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一)从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入手,阐述了PSO的研究背景,详细介绍了BBPSO的发展及算法理论研究、改进研究和应用情况。在对几种典型BBPSO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BBPSO的一般形式。(二)分析了BBPSO算法的客观性和求解特性。针对BBPSO算法的两种不同实现,分别分析了其平移特性、旋转特性和粒子多样性。本文提出并从理论上论证了Ⅰ型实现粒子直线化运动现象和Ⅱ型实现粒子倾向于沿坐标轴运动现象,证明了几种主流分布下的Ⅱ型BBPSO都有坐标轴偏向现象。在这些结论的指导下给出了算法的求解特性以及应用建议。(三)提出并详细分析了一种基于剪枝策略的骨干粒子群算法(记NPSO)。算法使用了一个基于粒子多样性改进的进化方程,方程中包含一个控制粒子程度的参数。从理论上分析了能确保群体收敛的参数范围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基于随机优化算法收敛性判断准则证明了新方程是全局收敛的;详细描述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剪枝策略对求解性能的影响,给出了能同时改善算法全局探索能力和局部开发能力的剪枝策略要求。最后标准测试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性能性能相比几种经典PSO算法有显着提升。(四)研究了基于NPSO算法的电力变压器优化设计问题。详细阐述了变压器优化设计问题,建立了电磁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归纳了四种常用的目标函数以及三类约束条件,并据此分析了问题的解空间。采用NPSO算法实施求解,并提出一种新的约束处理方法以处理多重约束问题。此外设计了一种针对低复杂度变压器设计优化求解的枚举类算法,以该算法和完全枚举法作为对照,指出NPSO算法具有优异的求解性能。(五)研究了基于NPSO算法的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箱强度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变压器油箱模型,基于等价弹簧模型模拟上下节油箱连接螺杆在压力下的运动,提升了模型计算精度。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用NPSO算法拟合得到弹簧的弹性系数。数值计算结果证实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以该计算模型分析了常用两种油箱类型结构形变和应力,给出最大形变和应力的分布,提出设计应注意要点。
王泽波[10](2014)在《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特性和状态监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由于安装方便、又不影响变压器运行,而且对变压器内部机械结构变化敏感,能检测变压器早期故障等优点,而成为当前变压器在线监测技术研究热点之一。变压器的振动主要源自变压器铁心和绕组,但是同时变压器振动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对绕组振动和铁心振动已经有人做了研究,但是由于变压器振动的复杂性,这些研究都有其不足之处。本文结合实验数据,对比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变压器油箱壁振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变压器油箱不同的位置振动的差异。提出了多测点的变压器振动分析方法:谐波比重分析、频率复杂度分析以及振动分布特性分析。其中谐波比重分析通过分析振动100Hz谐波占振动信号的能量比重研究绕组状态;频率复杂度分析通过研究振动信号频率的复杂程度来判断变压器是否正常;振动分布特性是通过振动在油箱壁上的分布的变化来诊断变压器状态。同时结合变压器在短路冲击前后的振动信号及短路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多测点的振动分析方法能较好的反映绕组机械结构参数的变化。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变压器电-振动模型,分别使用F检验和T检验等统计量分析模型假设的合理性及模型系数的显着性。以一台110kV变压器稳态运行时采集的油箱壁振动信号和变压器负载电流、电压信号为建模数据,计算变压器电-振动模型系数,并进行了模型的检验分析。最后基于建立的模型,通过对比变压器油箱壁振动的实际测量值和模型预测值对该变压器的状态进行分析。检验分析和实际使用的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电-振动模型是准确和有效的。
二、110kV等级电力变压器油箱结构形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10kV等级电力变压器油箱结构形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变压器绕组振动特征提取及其状态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2.1 振动特性实验测试分析 |
1.2.2 振动信号分析与诊断方法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2 变压器振动的基本理论 |
2.1 变压器绕组的基本振动特性 |
2.2 变压器振动的传播特性 |
2.3 油箱体结构振动特性 |
2.4 变压器绕组的振动特征提取 |
2.5 小结 |
3 变压器油箱表面绕组振动敏感区域研究 |
3.1 实验与测试方法 |
3.1.1 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
3.1.2 实验与测试方案 |
3.2 500kV变压器振动敏感区域分析 |
3.2.1 监测对象、测点分布 |
3.2.2 绕组振动敏感区域特征分析 |
3.2.3 振动测点位置选取 |
3.3 220kV变压器振动敏感区域分析 #,36 |
3.3.1 监测对象、测点分布 |
3.3.2 振动测点位置选取 |
3.4 小结 |
4 基于特征矩阵相似度的变压器绕组状态识别算法 |
4.1 多测点振动特征矢量和矩阵 |
4.2 一种基于特征矩阵相似度的变压器状态识别算法 |
4.2.1 相似度:Similarity Analysis(SA) |
4.2.2 基于特征矩阵相似度的变压器状态识别 |
4.3 基于特征矩阵相似度的变压器状态识别算法稳定性校验 |
4.3.1 研究对象 |
4.3.2 较高负载下振动分布分析 |
4.3.3 中等负载下振动分布分析 |
4.3.4 较低负载下振动分布分析 |
4.4 试验研究与结果 |
4.4.1 绍兴局变电站现场应用 |
4.4.2 绕组模拟故障振动研究 |
4.4.3 绕组短路冲击前后振动研究 |
4.5 小结 |
5 基于互联网的电力变压器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
5.1 系统搭建 |
5.1.1 系统结构 |
5.2 系统软件 |
5.2.1 数据采集器软件设计 |
5.2.2 服务器软件设计 |
5.3 变压器状态识别算法移植 |
5.4 现场测试与使用结果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2)110 kV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关键技术研究 |
1.1 绕组涡流损耗 |
1.2 引线结构 |
1.3 油箱 |
2 110 k V有载调压变压器优化设计 |
2.1 绕组导线规格与匝绝缘厚度选取 |
2.2 引线结构优化及电场分析 |
2.3 油箱结构优化及强度分析 |
2.4 优化设计结构 |
3 实例分析 |
4 结语 |
(3)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与诊断算法及其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诊断算法研究 |
2.1 概述 |
2.2 振动特性 |
2.2.1 变压器绕组振动特性 |
2.2.2 变压器铁芯振动特性 |
2.3 振动特征值提取 |
2.3.1 频率复杂度(FCA)分析 |
2.3.2 振动平稳性(DET)分析 |
2.3.3 能量相似度(EDR)分析 |
2.3.4 振动相关性(MPC)分析 |
2.3.5 基于单特征值的样本分布 |
2.4 基于机器学习的诊断算法研究 |
2.4.1 概述 |
2.4.2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诊断算法 |
2.4.2.1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原理 |
2.4.2.2 多种朴素贝叶斯算法原理与适用场景 |
2.4.2.3 需求分析与应用 |
2.4.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诊断算法 |
2.4.3.1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
2.4.3.2 需求分析与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诊断算法实现及验证 |
3.1 现场数据采集 |
3.2 模型训练与诊断算法的实现 |
3.2.1 样本处理 |
3.2.2 基于朴素贝叶斯模型的诊断算法 |
3.2.2.1 建立模型 |
3.2.2.2 分析与讨论 |
3.2.2.3 基于SMOTE样本均衡和朴素贝叶斯模型的诊断算法的改进 |
3.2.2.4 实验验证 |
3.2.3 基于SVM模型的诊断算法 |
3.2.3.1 建立模型 |
3.2.3.2 分析与讨论 |
3.2.3.3 基于多测点信息和SVM模型的诊断算法的改进 |
3.2.3.4 实验验证 |
3.3 诊断算法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与诊断系统的架构设计 |
4.1 整体架构 |
4.2 现场测点布置 |
4.3 数据采集终端与处理子系统 |
4.4 云平台软件 |
4.4.1 数据管理软件 |
4.4.2 数据应用软件 |
4.5 基于Android平台的振动监测与诊断软件系统 |
4.6 本章小结 |
5 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与诊断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概述 |
5.2 系统总体模块划分 |
5.3 用户管理模块 |
5.3.1 模块设计 |
5.3.2 模块实现 |
5.4 实时监测模块 |
5.4.1 模块设计 |
5.4.2 模块实现 |
5.5 分析诊断模块 |
5.5.1 模块设计 |
5.5.2 模块实现 |
5.6 历史趋势模块 |
5.6.1 模块设计 |
5.6.2 模块实现 |
5.7 信息管理模块 |
5.7.1 模块设计 |
5.7.2 模块实现 |
5.8 本章小结 |
6 测试与结果 |
6.1 系统功能测试 |
6.2 现场测试 |
6.2.1 现场检测说明和设备情况 |
6.2.2 现场测点布置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振动信息结果 |
6.3.2 变压器实时监测与分析诊断系统测试 |
6.3.3 常规诊断结果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真型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与仿真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的研究现状 |
1.2.3 局部放电电磁传播仿真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变压器超高频检测天线布置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真型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试验平台与试验方法 |
2.1 引言 |
2.2 基于典型油纸绝缘放电缺陷的110kV真型变压器试验平台与试验方法 |
2.2.1 变压器结构与箱体改造 |
2.2.2 放电源与典型缺陷模型设计 |
2.2.3 试验回路与检测系统 |
2.2.4 阿基米德螺旋天线特性 |
2.2.5 试验方法与波形分析 |
2.3 基于单极子激励天线的380kV真型变压器试验平台与试验方法 |
2.3.1 变压器结构与箱体改造 |
2.3.2 激励源与检测系统 |
2.3.3 单极子天线特性 |
2.3.4 试验方法与波形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真型变压器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的机理分析 |
3.2.1 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的产生与辐射特性 |
3.2.2 电磁波在变压器内传播特性的理论分析 |
3.3 超高频信号幅值和能量的衰减特性分析 |
3.3.1 超高频信号幅值的衰减特性分析 |
3.3.2 超高频信号能量的衰减特性分析 |
3.4 超高频信号频率的衰减特性分析 |
3.4.1 频带能量的衰减特性 |
3.4.2 小波时频分析 |
3.4.3 频率衰减的机理分析 |
3.5 超高频信号的传播时间分析 |
3.5.1 绕射路径计算模型 |
3.5.2 超高频信号传播时间分析 |
3.6 不同放电类型超高频信号的衰减特性及其差异分析 |
3.6.1 电晕放电的衰减特性 |
3.6.2 沿面放电的衰减特性 |
3.6.3 悬浮放电的衰减特性 |
3.6.4 气隙放电的衰减特性 |
3.6.5 不同放电类型衰减特性差异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的电磁传播仿真建模与结果验证 |
4.1 引言 |
4.2 时域有限积分算法的基本原理 |
4.3 天线的仿真建模方法 |
4.3.1 单极子激励天线的建模方法 |
4.3.2 介质窗式接收天线的建模方法 |
4.3.3 油阀式接收天线的建模方法 |
4.4 基于时域有限积分算法的仿真建模与结果验证 |
4.4.1 超高频检测试验平台的搭建 |
4.4.2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4.3 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
4.4.4 变压器的建模方法与结果验证 |
4.5 110 kV真型变压器的仿真建模与结果分析 |
4.5.1 110 kV变压器的模型建立 |
4.5.2 激励源与激励波形 |
4.5.3 仿真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超高频检测天线布置方法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高频检测天线安装深度的研究 |
5.2.1 检测天线特性分析 |
5.2.2 检测天线安装深度研究 |
5.3 超高频检测天线的优化布置 |
5.3.1 放电源与检测天线的布置方法 |
5.3.2 检测天线的优化布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授权的专利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自然油循环变压器的油流分布与温度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变压器负载损耗以及屏蔽的研究现状 |
1.2.2 变压器油流特性研究关键问题及现状 |
1.2.3 绕组温升研究关键问题及现状 |
1.2.4 结构件热点温升研究关键问题及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电力变压器漏磁场以及杂散损耗研究 |
2.1 引言 |
2.2 杂散损耗计算模型 |
2.2.1 单相自耦变压器计算模型 |
2.2.2 铁磁部件电磁性能分析 |
2.3 变压器漏磁场以及杂散损耗计算 |
2.3.1 结构件漏磁场和杂散损耗 |
2.3.2 绕组区域杂散损耗 |
2.3.3 漏磁计算验证 |
2.3.4 负载损耗实验 |
2.4 压板嵌入式磁屏蔽特性研究 |
2.4.1 嵌式磁屏蔽对结构件漏磁场以及杂散损耗的影响 |
2.4.2 嵌式磁屏蔽厚度优化 |
2.4.3 绕组与嵌式磁屏蔽间距优化 |
2.5 小结 |
第3章 自然油循环变压器内部传热与油流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自然油循环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以及散热过程 |
3.3 自然油循环变压器油流特性 |
3.3.1 自然油循环变压器物理数学模型 |
3.3.2 自然油循环变压器油温升计算 |
3.3.3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油流特性分析 |
3.4 不同物理结构和边界对变压器绕组区域油流特性的影响 |
3.4.1 垫块数对绕组油流特性的影响 |
3.4.2 撑条厚度对绕组油流特性的影响 |
3.4.3 底层油温对绕组油流特性的影响 |
3.4.4 挡油板数对绕组油流特性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变压器绕组温度场数值分析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绕组三维温度场计算分析 |
4.2.1 物理数学模型 |
4.2.2 基于有限体积法的绕组三维温度场计算 |
4.2.3 绕组温升实验 |
4.3 不同物理结构对绕组区域温升影响 |
4.3.1 垫块数对绕组温升的影响 |
4.3.2 撑条厚度对绕组温升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变压器结构件温升问题研究 |
5.1 引言 |
5.2 变压器结构件温升计算方法 |
5.2.1 物理模型的建立 |
5.2.2 对流换热系数的确定 |
5.2.3 磁热耦合计算模型 |
5.2.4 多孔介质模型 |
5.3 变压器结构件温升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变压器油路以及温升优化设计 |
6.1 引言 |
6.2 压板嵌入式磁屏蔽油路设计 |
6.3 变压器结构件温升优化 |
6.4 变压器绕组区域油路优化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双分裂变压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课题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工作 |
2 变压器原理及分裂变压器的分析介绍 |
2.1 变压器基本工作原理 |
2.2 分裂变压器研究介绍 |
2.3 分裂变压器经济性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3 双分裂变压器不同运行方式下短路阻抗分析 |
3.1 穿越阻抗的分析求解 |
3.2 分裂阻抗的分析求解 |
3.3 半穿越阻抗的分析求解 |
3.4 本章小结 |
4 双分裂变压器结构设计 |
4.1 结构型式设计 |
4.2 铁心结构设计 |
4.3 绕组结构设汁 |
4.4 散热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双分裂变压器电磁设计计算 |
5.1 变压器设计计算流程及相关参数问题 |
5.2 双分裂变压器技术要求及技术指标 |
5.3 电压、电流及铁心参数计算 |
5.4 绕组匝数计算及电压比校核 |
5.5 导线选取及绕组高度计算 |
5.6 主纵绝缘结构及铁心尺寸的确定 |
5.7 各参数校验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7)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变压器优化设计研究现状 |
1.3 变压器参数化绘图系统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2 35kV油浸式变压器设计原则 |
2.1 油浸式变压器电磁计算的一般程序 |
2.2 35kV油浸式变压器结构设计原则 |
2.3 35kV油浸式变压器电磁设计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3 35kV油浸式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 |
3.1 电磁优化设计的数学描述 |
3.2 优化设计程序的开发 |
3.3 工程数据库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35kV油浸式变压器参数化绘图系统设计 |
4.1 AutoCAD二次开发 |
4.2 基于特征建模的参数化设计 |
4.3 参数化绘图系统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5 实例应用 |
5.1 电磁优化设计系统的实现 |
5.2 参数化绘图系统的运行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8)电力变压器振动与噪声及其控制措施研究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振动噪声产生机理及特性 |
1.1 铁心振动 |
1.1.1 硅钢片的磁致伸缩特性 |
1.1.2 硅钢片的Maxwell应力 |
1.1.3 铁心的振动数学模型 |
1.2 绕组振动 |
1.2.1 绕组受力分布 |
1.2.2 绕组轴向振动 |
1.2.3 绕组幅向振动 |
1.3 冷却设备及磁屏蔽等部件振动 |
2 传播特性及控制措施 |
2.1 振动传播特性 |
2.2 噪声辐射特性 |
2.3 振动与噪声控制措施 |
2.3.1 电磁激励 |
2.3.2 模态特性 |
2.3.3 传递路径 |
3 结论与展望 |
(9)骨干粒子群算法及其在电力变压器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最优化问题及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研究背景 |
1.1.2 电力变压器设计优化的研究货景 |
1.2 课题研究现状综述 |
1.2.1 粒子群算法研究现状 |
1.2.2 骨干粒子群算法研究现状 |
1.2.3 变压器设计优化研究综述 |
1.3 本文工作及组织结构 |
2 骨干粒子群算法回顾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粒子群及骨干粒子群重要改进形式回顾与分析 |
2.2.1 原始粒子群算法(PSO) |
2.2.2 带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PSO-In) |
2.2.3 带收缩系数的粒子群算法(PSO-Co) |
2.2.4 全面学习粒子群算法(CLPSO) |
2.2.5 高斯骨干粒子群算法(GBBPSO) |
2.2.6 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 |
2.2.7 高斯量子粒子群算法(GQPSO) |
2.3 基准测试函数 |
2.4 骨干粒子群的一般形式总结 |
2.4.1 GBBPSO的发展 |
2.4.2 邻域模型的表示 |
2.4.3 BBPSO一般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骨干粒子群算法客观性及求解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BBPSO算法的两种实现形式 |
3.3 BBPSO平移不变性分析 |
3.4 BBPSO-Ⅰ特性分析 |
3.4.1 旋转特性分析 |
3.4.2 粒子多样性分析 |
3.4.3 理论分析 |
3.5 BBPSO-Ⅱ特性分析 |
3.5.1 粒子多样性分析 |
3.5.2 坐标轴偏向分析 |
3.5.3 理论分析 |
3.6 优化性能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剪枝策略的骨干粒子群算法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基于剪枝策略的骨干粒子群算法(NPSO) |
4.2.1 进化方程 |
4.2.2 剪枝策略 |
4.2.3 标准NPSO及算法流程 |
4.3 控制参数对群体收敛的影响 |
4.3.1 理论分析 |
4.3.2 实验验证 |
4.4 新方程对算法全局收敛性的影响 |
4.4.1 全局收敛准则 |
4.4.2 NPSO的全局收敛性 |
4.5 控制参数实验分析 |
4.5.1 固定控制策略分析 |
4.5.2 时变控制策略分析 |
4.5.3 参数控制分析小结和讨论 |
4.6 剪枝策略实验分析 |
4.7 算法对比实验 |
4.7.1 算法对比实验描述 |
4.7.2 算法对比实验结果 |
4.7.3 粒子轨迹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基于改进BBPSO算法的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 |
5.1 引言 |
5.2 电力变压器电磁设计和计算过程 |
5.3 电力变压器电磁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
5.3.1 目标函数 |
5.3.2 约束条件 |
5.3.3 解空间 |
5.3.4 数学模型 |
5.4 基于回归分析的启发式求解 |
5.4.1 算法流程 |
5.4.2 计算分析 |
5.5 基于NPSO算法的求解 |
5.5.1 问题复杂度分析 |
5.5.2 约束处理 |
5.5.3 算法流程 |
5.5.4 参数分析 |
5.5.5 案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改进BBPSO算法的大型电力变压器油箱强度分析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6.2.1 油箱整体模型 |
6.2.2 弹簧连接模型 |
6.2.3 边界条件 |
6.3 基于NPSO算法的弹簧刚度计算方法 |
6.4 弹簧刚度计算和模型验证 |
6.5 实例计算与分析 |
6.5.1 加强筋型油箱模型强度分析 |
6.5.2 波纹壁型油箱模型强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和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变压器关键结构设计和计算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成果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10)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特性和状态监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不足 |
1.2.1 变压器振动特性及振动模型研究的现状 |
1.2.2 研究的难点以及不足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工作 |
2 变压器振动原理 |
2.1 变压器绕组振动 |
2.2 变压器铁心振动 |
2.2.1 叠片间电磁力引起的振动 |
2.2.2 铁心的磁致伸缩 |
2.3 振动的传递及油箱对振动的响应 |
2.4 小结 |
3 变压器振动特性研究 |
3.1 变压器振动监测系统 |
3.1.1 硬件设计 |
3.1.2 软件设计 |
3.2 变压器振动普测实验 |
3.2.1 实验对象 |
3.2.2 变压器振动测点选择 |
3.3 振动及其特征研究与分析 |
3.3.1 110kV电力变压器振动及其特征分析 |
3.3.2 220kV电力变压器振动及其特征分析 |
3.3.3 500kV电力变压器振动及其特征分析 |
3.4 小结 |
4 多测点的变压器振动特征研究 |
4.1 多测点振动分布特征矩阵 |
4.2 谐波比重及频率复杂度 |
4.2.1 单相负载试验 |
4.2.2 三相负载试验 |
4.3 振动分布特性研究 |
4.3.1 相同条件下的油箱壁振动分布 |
4.3.2 冲击前后振动分布的变化 |
4.4 短路冲击试验结果及讨论 |
4.5 小结 |
5 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的变压器电-振动模型研究 |
5.1 基于多项式逼近的变压器振动模型 |
5.2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
5.2.1 偏最小二乘回归概述 |
5.2.2 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 |
5.2.3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3 基于模型的变压器状态监测 |
5.3.1 数据采集 |
5.3.2 模型计算及验证 |
5.3.3 基于模型的变压器状态监测 |
5.4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四、110kV等级电力变压器油箱结构形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压器绕组振动特征提取及其状态识别方法研究[D]. 林爱弟. 浙江大学, 2014(08)
- [2]110 kV有载调压变压器的优化设计[J]. 吕腾飞,陈传明,徐永伟,马淑慧. 电工电气, 2019(06)
- [3]基于物联网的电力变压器振动监测与诊断算法及其系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D]. 邓光源. 浙江大学, 2019(03)
- [4]真型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传播特性与仿真建模研究[D]. 杜劲超. 重庆大学, 2019(01)
- [5]自然油循环变压器的油流分布与温度场研究[D]. 李龙女. 沈阳工业大学, 2016(06)
- [6]双分裂变压器的研究与设计[D]. 侯仰风.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7]35kV油浸式变压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王田. 山东科技大学, 2018(03)
- [8]电力变压器振动与噪声及其控制措施研究现状与展望[J]. 汲胜昌,师愉航,张凡,陆伟锋. 高压电器, 2019(11)
- [9]骨干粒子群算法及其在电力变压器设计中的应用[D]. 张震. 浙江大学, 2014(02)
- [10]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特性和状态监测方法研究[D]. 王泽波. 浙江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