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钮信号编码输入在PC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程艺[1](2021)在《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能源需求日益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备受关注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实用的洁净能源技术非常重要。核能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能长期满足将来的洁净能源需求。作为洁净核能技术之一,加速器驱动次临界(ADS,Accelerator Driven Sub-critical System)系统可在核能应用中承担多项任务,包括将放射性废料中长寿命高放射性核素嬗变成为短寿命放射性核素或者稳定的同位素,用于发电和产生热量等。ADS系统包括高功率质子加速器、散裂靶和次临界反应堆。为了解决高功率质子加速器中的关键技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了一台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样机(CAFe,China ADS Front-end demo linac)。本论文研究CAFe加速器机器保护系统里的关键技术,并重点研究了下面三项关键技术:用于机器保护系统历史数据事故分析中的高精度时间戳技术、机器保护执行信号时序控制技术、机器保护系统控制器集成技术等。首先,在后事故分析过程中,软件系统可实现的故障事件的时间分辨率为毫秒量级,而CAFe加速器腔体频率为162.5 Mhz,束团时间结构为6 ns左右,束测系统中束流位置探测和束流损失探测的故障信号的时间分辨在微秒量级。若采用基于系统软件的时标技术,其时间分辨率不能为实验人员提供详细的事件过程数据,不能精准的还原故障场景及其故障事件的先后顺序。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为机器保护系统提供高精度时间戳的方法。本文采用基于White Rabbit系统中的TAI时钟和分布式时钟同步技术,实现了高精度时间戳的获取及显示,保证了故障发生时,各设备故障信号的时间标记,其时间戳精度为4 ns。其次,机器保护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动作控制方法单一,不能灵活设置控制时序,存在设备被打坏的风险。如LEBT段的Chopper电源还没关闭,真空系统的真空阀或其他系统的相关插入式元件已插入,此时这些插入式元件存在被束流直接轰击的风险,严重时会被瞬间击穿,而造成真空破坏、腔体环境变差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为设备增加时序控制的想法,通过将原有PLC硬件平台实现的部分时序控制功能转移到FPGA控制器中,实现了可实时在线调整时序关系的能力。经过实际测试,FPGA控制器可以实现对设备保护的触发信号延时可调,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最后,本论文研究了机器保护系统的控制器集成技术。通过研究机器保护系统中现有的FPGA控制器和PC机上现有的控制功能,提出了将IPC机上运行的软件控制功能集成在FPGA控制器内,并在其内部嵌入EPICS框架的策略,实现PV变量本地发布功能。这为机器保护系统实现前端控制器智能化迈出了坚定一步。论文针对高功率质子加速器运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了高精度时间戳技术、时序控制技术和嵌入式控制器技术。设计实现的高精度时间戳系统可实现纳秒量级的设备故障信号发生时刻的标定,这为事故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技术途径。基于FPGA控制器的事例触发延时模式,探索了可在线灵活修改设备控制时序的功能。嵌入式智能化前端控制器将FPGA板卡和工控机的功能进行整合,为智能化前端控制器的现场大规模分布式部署提供了技术方案。
刘艳[2](2021)在《HIAF-Kicker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gh Intensity heavy-ion Accelerator Facility,HIAF)是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Kicker电源是HIAF装置中的重要环节,负责为踢轨磁铁提供所需的准矩形电流脉冲。HIAF-Kicker电源拟采用多种设计结构,要求电源控制系统具备高速、可靠、稳定的工作性能。HIAF-Kicker电源对控制系统提出了以下设计要求:1)电源控制系统需具备多模块多设备控制能力,为了兼顾Kicker电源闸流管开关和全固态开关两种方案,需有上百路高精度同步快脉冲输出能力。2)为了将Kicker电源输出的大电流快脉冲波形进行数字化采集,需具备直流脉冲高速采集能力。3)为了适应HIAF装置纳秒级同步定时设计要求,需要在Kicker电源控制系统中引入White Rabbit同步定时设备输出的定时信息,并完成时间信息的解析和应用。针对HIAF-Kicker电源的控制需求,本论文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种Kicker电源结构的数字控制器方案。数字控制器硬件由核心板、核心底板、光纤扩展板、光纤子板卡四部分组成。基于这种控制器结构完成了控制器核心软件的设计,并在固态Kicker电源IGBT驱动中完成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设计满足HIAF-Kicker电源多路驱动控制需求。Kicker电源高速波形采集系统基于全国产ADC芯片方案,采用前端采集子卡加FPGA载板的设计结构。采集速率高达2.5Gsps,分辨率为12Bit。根据Kicker电源波形参数特点对高速波形进行重新编码和数字信号处理,并提出了一种Kicker波形监测算法。通过对信号发生器拟合双极性固态Kicker电源输出波形的采集对系统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采集系统能够较完整地恢复出波形信息。最后,论文采用White Rabbit同步定时设备在Kicker高速采集系统中引入高精度时间信息、对定时设备输出的TAI时间编码进行解码和计算,并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采集卡载板FPGA内完成时间信息的转换。本论文的工作为HIAF-Kicker电源控制系统核心关键技术,同时为HIRFL注入引出Kicker下一步改造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技术参考方案。
张为义[3](2021)在《井下随钻电磁波传输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研究》文中提出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此类非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开采这些不可再生资源时,探测技术尤为重要,使用先进的探测技术有利于降低勘探成本,更有效率地发现油气资源。在地下资源探测中,随钻电磁波传输技术是当前研究中的重点之一。由于在地层中电磁波的传输特性,电磁波衰减相较于在空气中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高频电磁波基本上难以运用在介质为地层的传输系统中,由于衰减特性和实际钻井平台的噪声大等原因,低频信号在地层中传输相较于高频信号更不容易被噪声淹没。但是极低频传输也带来了传输效率低的缺点,效率过低可能会导致无法达成勘探信息实时监控的目的。所以如何在使用极低频信号的情况下保证信息传输的效率是本课题的难点之一。经过比较分析几种调制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从ASK、BPSK、FSK等调制方案中选择了FSK方案作为系统中的调制方法。基于对通信原理的仿真,提出了相关技术设计方案,然后对相关方案进行了原理上的分析阐述。基于提出的发射机中的实现原理,使用MSP430F169芯片作物发射机电路的核心芯片,完成FSK信号的编码调制,在地面接收机中,基于DFT的相关算法,完成了对FSK信号的同步及解调操作,完成对接收信号处理程序的编写。最后上位机完成对数据的实时监控。经过实验室中的模拟测试,最后完成实际钻井平台的传输实验。完成深度为1000米的传输测试,验证了随钻无线电磁波传输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为随钻技术的后续改进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翟浩原[4](2021)在《基于嵌入式平台及双光谱成像的可用于电力自动巡航检测的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电网已经遍布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高压输电线路上的绝缘子等部件因常年暴露在外而经受各种自然界的侵蚀,常常会出现破损、老化等问题,继而对电力系统产生不必要的损失。而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十分辽阔,许多输电线路都架设在山川、沼泽等地形十分复杂的地方,且往往处于几十米到上百米的高空,这些因素都对电力巡检提出了相当大的考验。传统的人工电力巡检方法因为其极低的巡检效率、高昂的人工成本以及极高的安全隐患,已经渐渐的不能满足当前的电力巡检需求。由于无人机在飞行时可快速的飞过各种复杂地形,且可以完全实现巡检人员的远程作业,无人机电力巡检方法在工作效率、人工成本以及安全性上要远远的高于传统的人工电力巡检方法。对此,本文以输电线路的异常电晕放电原理为理论基础,以海思半导体公司的嵌入式处理器为平台,设计并研发了基于嵌入式系统及双光谱成像的可用于电力自动巡检的系统。(1)针对绝缘子异常电晕放电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针对日盲区紫外光图像的电晕放电位置检测方法。通过二值化分割、形态学滤波、连通域标记等图像处理算法对日盲区紫外光的光斑图像进行离散光斑的抑制,并提出了电晕放电情况判断流程,来进一步排除掉微弱放电情况时的紫外光光斑图像,最后计算出电晕放电的大致位置,并标记在可见光通道的图像上。不仅如此,本文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直接将可见光与日盲区紫外光的图像进行融合,使放电的情况更加直观的反映在可见光通道的图像上。最后在搭建的嵌入式平台上进行实验证明,电晕放电位置检测功能以及双光谱图像融合功能具有十分优秀的实时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其中电晕放电位置检测每帧的运算时间为:无目标时1.5ms左右,存在目标时16.5ms到18ms之间。图像融合每帧的运算时间为4.0ms到4.9ms之间。(2)针对电力巡检中的目标识别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绝缘子及输电杆塔的目标识别方法,利用YOLOv3网络模型,对绝缘子的图片以及电力铁塔的图片进行了训练,然后通过模型转换成功的移植到了海思嵌入式平台,并针对嵌入式平台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设计了针对嵌入式平台优化的目标识别功能。最后通过在搭建的嵌入式平台上进行实验证明,视频输出的帧率为每秒25帧,目标识别框体刷新速率为每秒12帧。该功能的输电杆塔识别准确率为90.27%,绝缘子识别准确率为93.44%。(3)针对当前电力巡检领域的需求,本文设计了双模式的系统基础框架。该系统利用双光谱图像采集系统分别对可见光以及日盲区紫外光进行采集,视频信号在嵌入式系统中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和输出。第一种方式为MIPI液晶屏可视化输出,用于手持模式下的使用,第二种方式为经H.264编码后利用以太网进行输出,用于未来无人机负载模式时与无人机进行通信。
徐帅[5](2021)在《车辆CAN数据帧信号提取与分析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增加,车辆内电子组件间的通信也越来越复杂。CAN总线是车辆内各电子组件间重要的通信方式,车辆厂商一般对CAN数据帧内信号的解析格式严格保密,而获取CAN数据帧内信号的解析格式在车辆后装市场、渗透测试、入侵检测以及逆向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现有研究工作基于CAN数据帧报文设计了信号提取方法,但没有考虑CAN数据帧字节间编码格式,导致小端字节序的跨字节信号被错误分割为多个信号,而且对提取的信号缺乏进一步分析,难以完成信号物理含义的标注。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无监督的车辆CAN数据帧信号提取与分析系统,无需标注车辆状态,能够自动完成CAN数据帧字节间编码格式的估计,信号的比特位分割,信号的类别划分以及相似信号的聚类。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数据采集终端的设计与开发。明确车辆内数据采集需求,设计并开发了基于无线传输并支持CAN数据帧、模拟信号和电平信号多路采集的数据采集终端,利用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实际车辆CAN数据并结合开源数据完成数据集的构建。2.无监督的CAN数据帧信号提取算法设计与实现。根据CAN数据帧内信号编码规范和编码特征,结合贪婪搜索,设计了无监督的CAN数据帧信号提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正确识别CAN数据帧字节间编码格式,并有效提升信号比特位分割的准确度。3.CAN数据帧信号类别划分与聚类算法设计与实现。提取信号后,根据各类别信号的编码特征设计了信号类别划分算法,并基于余弦相似度,对连续物理信号进行层次聚类,形象并且直观地展示了信号间相关关系,有助于信号物理含义的标注。4.集成平台开发与测试。设计并开发了 CAN数据帧采集与信号提取的集成软件平台,支持离线进行信号的提取,在线完成数据采集、信号解析与波形绘制。并对数据采集终端和集成软件平台进行整体测试,验证了数据采集终端和集成软件平台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张钰哲[6](2020)在《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确保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改善,箱式变电站建设作为配电网改造升级的重要环节,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改进,一些远程变电站正开始从有人值守变为无人值守。随着室外变电站数量逐渐增多,视频监控作为箱式变电站关键环节,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很多缺陷,在实际运行中存在许多隐性安全问题。为了改进存在的隐性技术安全问题,论文针对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与讨论。首先,论文针对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相关技术展开研究,研究与分析了视频处理及目标检测技术,运用背景差分技术来完成对运动目标的检测分析,同时研究和分析了视频传输和压缩技术。其次,针对系统功能需求,论文进行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硬件选型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硬件设计主要由总体结构设计、视频监控设计、门禁设计、电源控制模块设计等组成。软件设计基于箱式变电站网络拓扑展开系统架构,所设计系统端采用C/S架构,现场端采用C++进行通信与视频计算程序的设计。运动目标检测设计基于三帧差分和背景差分进行了目标物的提取将两者获取的目标物相与,以便得到相对准确的位置信息。最后,研究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及调试,给出监控系统布置方案,完成视频采集与显示、运动目标检测调试。论文所设计的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具有模块化体系结构,通过对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功能设计,视频监控中心将各子系统集成于监控管理平台上,从而实现各系统间的无缝对接、信息共享,使视频监控系统应用起来更加方便,为箱式变电站的维护人员提供了统一的监控平台。同时,提高了对变电站检修维护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系统可用性,降低系统维护成本。
梁新强[7](2020)在《PC构件布料机控制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提升PC构件布料机的功能和效率成为设备厂家和有关机构的研究热点。在人机交互效率方面,目前的遥控器或触摸屏交互方式存在输入不便或观察不便等问题,因其设备功能单一、不便扩展,效率提升困难,而智能移动终端的日益广泛应用和开放式用户通信的出现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本文的目的就是在开放的标准以太网通信下用智能移动终端取代遥控器和触摸屏来进行布料机控制,提供灵活的功能和智能化扩展,且兼具产品通用性。本文通过对当前布料机控制模型和交互方式的分析评价与改进,提出基于以太网开放式用户通信的智能移动终端布料机控制模型,结合MVC编程思想,将控制分成数据识别、数据整理、数据传输三个层次,以达到较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在布料机现场环境中,智能移动终端经过Wi Fi与PLC进行开放式用户通信的效果尚无据可考,因此进行了通信实验,验证了通信的高效和可靠。针对布料机的控制特点定义基于UDP传输的通信协议和标志、校验以及数据桢格式增强数据安全性,并将数据传输流程抽象为数据传输引擎,以增强系统结构通用性。针对智能移动终端缺少工控组件支持的情况,在对布料机控制信号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仿造触摸屏设计“虚拟组态按钮”,仿造遥控器实体按钮接线方式设计“虚拟端子排”和“虚拟接线”过程,将以上数据识别过程抽象为数据识别引擎,以简化系统程序设计。发现了智能移动终端多点触控下的控制按钮复归失败问题,并给出了两个应对方法。将智能移动终端的语音输入应用在了布料机的参数输入上,提出了三个语音输入物料名和叫料量的方法。将以上研究内容在一个典型的12门布料机控制系统上进行了实现和应用。提高了布料效率,同时便于在原有布料机系统上升级,对于产品的标准化和可维护性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该论文有图84幅,表13个,参考文献88篇。
崔泽[8](2020)在《止口法兰调姿装配设备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大型止口法兰工件装配工序精度低、效率慢、过度依赖人工经验、无法满足复杂工业化生产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几何原理与数字控制技术,设计出一种适合工业数字化装配的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空间平面定位和空间圆心定位原理,以运动控制器为下位机,触摸屏为上位机,以触摸屏与手摇脉冲发生器对系统进行控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供操作人员高效直观了解系统运行状态和相关参数。为了提高工件的柔性装配效果,运动执行机构选用绝对值编码器的伺服电机,以位置模式驱动,建立多个轴组动力学模型,通过接触式光学探针测量工件位置姿态,以NURBS空间插补运动曲线测量工件位姿和调整工件姿态。同时在测心算法的软件编写上,以间接平差方式提高圆心定位精度,采用牛顿迭代法求解方程组,并转换为工件的相对坐标调整量。在对控制系统设计时,依据止口法兰工件机械结构和实际装配需求设计硬件模块并开发软件。硬件模块包括逻辑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信号模块,开发软件分为下位机软件和上位机软件,下位机软件包括基于梯形图开发的逻辑控制程序,以及基于G代码和运动指令开发的运动控制程序。上位机开发软件包括基于C语言的算法计算脚本文件和人机交互界面。最后对系统进行测试,搭建系统软硬件平台,建立各元器之间的通讯,完成了系统的功能性测试,实现各模块的基本功能,并在工业现场部署系统,完成系统的联合调试,达到课题预期目标,可自动化测量、调姿、装配止口法兰工件,同时分析可能产生的系统误差,不断完善系统设计。
蔡炳利[9](2020)在《DALI 2.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可寻址调光接口(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DALI)是专用的照明调光控制协议,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兼容互通性优、配置灵活、易于管理和维护等优点,可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照明场所。早期的DALI 1.0系统没有纳入传感器等“感知设备”,系统功能不强,应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随着标准的升级,基于DALI-2协议的DALI 2.0系统增加了DALI输入设备,填补了DALI系统感知层的空白。本课题立足于DALI-2协议,设计了包含DALI 2.0主控器和配套PC上位机应用软件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采用主流的USB通信协议作为控制系统的内部数据传输协议,并将主控器设计成USB-HID设备。本课题主要解决了两个重点问题:DALI输入设备具有不同类型控制单元——实例,且实例的功能不尽相同,这对控制系统的兼容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有鉴于此,本课题将实例的功能参数化,提出一种“触发源对象——目标对象”的动态链接模型,使不同实例类型的功能均可被控制系统充分使用,从而兼容不同厂家的输入设备产品。不仅如此,链接模型还整合了主控器内部的RTC时间管理功能,达到定时控制效果;另一方面,为解决随着DALI输入设备增加,DALI总线资源不足、实时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本课题采用实时操作系统Free RTOS开发主控器的控制程序,使主控器具有响应快速、高效的优点,达到了自主运行、智能管理的控制效果。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深入研究了DALI系统特征,探索了DALI照明装置和DALI输入设备的控制方法。(2)提出以DALI实例的事件报告与虚拟定时器实例的定时事件为触发源对象,以照明装置为目标对象的链接模型,并制定了链接模型的数据存储结构。(3)以高性能ARM微控制器STM32F429为控制核心,设计了完整的主控器硬件电路,包含AC-DC电源、总线电源、MCU外围电路及DALI总线接口电路,并给出了关键电路参数的计算过程。(4)基于Free RTOS开发主控器程序,实现DALI编解码操作、基于二分法查找算法的DALI系统的快速地址分配、基于CSMA/CD技术的数据冲突检测机制,以及基于链表数据结构的链接模型匹配过程。(5)采用C#设计了PC上位机应用软件,描绘了软件的UI界面,并详细分析了链接模型对象的设计原理。(6)控制系统与市场上主流的DALI产品进行了互通性测试,并搭建会议室照明工程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控制系统标准互通性高,链接模型方案可靠易用。
陈琰鑫[10](2020)在《船舶虚拟机舱内部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如今船舶机舱模拟器的研制也日益更新,逐步完善。在当代轮机模拟器中,各项技术不断发展,利用创建三维模型,结合虚拟现实等技术,模拟器中的各种效果都在不断逼近真实船舶,模拟器也更加具有真实性。而虚拟舱室内各种机械的使用方法,设备的操作流程规范也更加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真实船舶中的操作体验。所以在轮机模拟器中构建一套完整的内部通讯系统,对于在现代船舶模拟器中实现真实性的操作体验有着更大的帮助。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大连海事大学轮机操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轮机三维模拟器项目为原型,以船舶内部通讯系统为研究对象,制作开发通讯系统的各项功能。本文首先对实时语音数据传输及处理展开研究学习,提高通讯过程中的语音数据传输效果以及通讯质量,并且解决语音通讯中常见的回声和噪声干扰问题。再研究了船舶内部通讯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并学习运用了制作船舶虚拟机舱内部通讯系统所需要的相关技术,包括了应用程序接口高级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软件联网同步技术、VoIP技术以及Dissonance:Unity Voice Chat语音通讯技术等。其中分析运用了一些应用程序接口中相关的函数回调过程,以及对本文中运用到的网络实时语音通讯程序中所使用的相关接口。在此基础上研究设计制作了整个系统的网络搭建、系统登录以及对基础音频通讯模块。最后对船舶内部通讯系统的具体功能进行设计与制作,具体开发完善船舶内部通讯系统中的各项模块功能。实现了船舶自动电话、船舶声力电话、广播系统及对讲系统的各项功能。各子系统功能主要包括电话系统中的响铃系统、灯光系统以及优先级系统;广播系统中的全区分区广播功能、直播录播功能:对讲系统中的按键语音功能等。本文在Unity3D平台进行编程制作,二次开发虚拟机舱内部通讯系统。其中轮机模拟器功能、通讯逻辑与实船通讯系统相一致。根据船舶内部通讯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所需要的具体功能开发一套网络语音通话系统,利用语音程序模拟船用电话系统并应用于轮机模拟器中。
二、按钮信号编码输入在PC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按钮信号编码输入在PC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机器保护系统 |
1.3 国内外机器保护系统现状 |
1.3.1 欧洲散裂中子源 |
1.3.2 费米实验室质子改进 |
1.3.3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
1.3.4 注入器II机器保护系统 |
1.4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课题研究意义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4.3 论文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精度时间戳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时间同步技术对比 |
2.3 White Rabbit技术 |
2.3.1 WR技术应用 |
2.3.2 WR应用的关键技术 |
2.4 基于WR的设计方案 |
2.4.1 硬件选型 |
2.4.2 Zynq简介及开发设计 |
2.4.3 程序设计及实现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序控制技术研究 |
3.1 背景需求 |
3.2 技术调研 |
3.3 事例同步设计 |
3.3.1 整体设计方案 |
3.3.2 事例处理流程设计 |
3.3.3 事例编码和TCP报文的定义 |
3.3.4 事例存储表的设计 |
3.3.5 创建WRPC |
3.3.6 事例界面设计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控制模块集成化的搭建及实现 |
4.1 嵌入式技术在加速器领域的应用 |
4.2 前端控制模块的设计 |
4.3 构建开发环境 |
4.3.1 Linux系统搭建 |
4.3.2 EPICS环境的搭建 |
4.4 设备驱动模块 |
4.5 设备支持模块 |
4.6 事例模块开发及实现 |
4.7 网络设计及实现 |
4.7.1 硬件环境搭建 |
4.7.2 SDK模块实现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 |
5.1 故障数据时间戳标定 |
5.2 MPS时序控制功能 |
5.2.1 动作事例码下发 |
5.2.2 故障响应测试 |
5.3 嵌入式控制器 |
5.3.1 网络通信功能测试 |
5.3.2 硬件资源消耗统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写及其英文全称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HIAF-Kicker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加速器踢轨磁铁电源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电源控制方式研究现状 |
1.2.2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
1.2.3 加速器定时技术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第2章 Kicker电源数字控制器 |
2.1 控制需求及系统架构 |
2.2 电源数字控制器硬件 |
2.2.1 核心板+核心底板 |
2.2.2 光纤扩展板 |
2.2.3 光纤子板 |
2.3 数字控制器核心软件设计 |
2.3.1 数据通信模块 |
2.3.2 电源控制事例解析模块 |
2.3.3 百路快脉冲同步触发模块 |
2.4 Kicker电源上位机操作软件 |
2.4.1 Socket编程流程 |
2.4.2 上位机操作界面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国产ADC芯片的Kicker电源高速波形采集系统 |
3.1 高速数据采集相关理论 |
3.1.1 时间交替采样技术 |
3.1.2 JESD204 高速接口及协议 |
3.2 Kicker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硬件方案 |
3.2.1 高速ADC芯片 |
3.2.2 高速采集子卡硬件 |
3.2.3 高速采集载板硬件 |
3.2.4 高速采集卡功能测试 |
3.3 Kicker高速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
3.3.1 ADC芯片的SPI配置 |
3.3.2 数据接收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
3.3.3 Kicker电源波形实时监测算法设计 |
3.3.4 Kicker电源高速波形采集实验 |
3.4 小结 |
第4章 WR定时技术在Kicker高速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
4.1 WR定时技术简介 |
4.1.1 PTP定时协议 |
4.1.2 WR同步链路模型 |
4.1.3 全数字双混频鉴相器 |
4.2 WR定时技术在Kicker高速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
4.2.1 时间输入接口及Sync Node节点TAI时间编码 |
4.2.2 Sync Node节点TAI时间信息转换的Verilog实现方法 |
4.2.3 Kicker高速采集系统内时间信号转换 |
4.3 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井下随钻电磁波传输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随钻电磁波传输基础 |
2.1 随钻电磁波传输基础 |
2.1.1 电磁波传输基础 |
2.1.2 无线电通信原理 |
2.2 随钻电磁波传输通信原理 |
2.3 系统整体方案 |
2.3.1 井下发射系统 |
2.3.2 井下中继系统 |
2.3.3 地面接收系统 |
2.3.4 工程中系统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井下随钻电磁波信息处理研究 |
3.1 调制方法 |
3.2 调制方法的简介 |
3.2.1 ASK(振幅键控调制) |
3.2.2 FSK(频移键控调制) |
3.2.3 BPSK(相移键控调制) |
3.2.4 QPSK(正交相移键控) |
3.2.5 MSK(最小频移键控) |
3.3 调制方式性能比较 |
3.3.1 功率谱与功率谱密度 |
3.3.2 误码率的比较 |
3.3.3 调制方式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调制解调系统实现 |
4.1 FSK数字系统 |
4.2 发射系统 |
4.2.1 MSP430F169 单片机介绍 |
4.2.2 FSK信号调制的软件实现 |
4.2.3 M序列 |
4.2.3.1 M序列介绍 |
4.2.3.2 M序列的自相关特性 |
4.2.3.3 M序列的同步算法原理 |
4.2.4 CRC校验序列编码 |
4.2.4.1 CRC校验码编码生成原理 |
4.2.4.2 CRC校验编码软件实现 |
4.3 接收系统 |
4.3.1 FPGA芯片介绍 |
4.3.2 FIR数字滤波模块 |
4.3.3 基于DFT的FSK信号的同步和解调软件实现 |
4.3.4 CRC校验的软件实现 |
4.4 上位机软件实现 |
4.4.1 上位机的界面与总体功能 |
4.4.2 上位机操作流程 |
4.4.3 上位机中数据显示及处理子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与实地测试结果 |
5.1 FSK信号调制解调的MATLAB仿真 |
5.2 实验室测试 |
5.3 十米刻度井测试 |
5.4 千米实验井测试 |
5.5 实际钻井平台随钻测试 |
5.5.1 第一次单节无中继实验 |
5.5.2 第二次添加中继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基于嵌入式平台及双光谱成像的可用于电力自动巡航检测的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1.2.1 无人机电力巡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多传感器电力巡检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针对输电线路的目标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架构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架构 |
1.4 本章小结 |
2 针对日盲区紫外光图像的电晕放电位置检测方法 |
2.1 架空输电设备的异常电晕放电原理 |
2.2 日盲区紫外光图像的预处理 |
2.2.1 日盲区紫外光图像的二值化分割 |
2.2.2 日盲区紫外光图像的形态学滤波 |
2.3 日盲区紫外光二值图像的连通域标记 |
2.4 电晕放电情况的判断流程 |
2.5 日盲区紫外光图像的质心求取 |
2.6 日盲区紫外光图像电晕放电位置检测方法的实现及硬件加速 |
2.7 双光谱图像融合设计与实现 |
2.8 本章小结 |
3 针对绝缘子及输电杆塔的目标识别方法 |
3.1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识别原理 |
3.1.1 卷积神经网络 |
3.1.2 YOLOv3算法 |
3.2 针对嵌入式平台优化的绝缘子及输电杆塔目标识别方法 |
3.2.1 针对卷积特征图的上采样实现 |
3.2.2 YOLOv3模型的训练与移植 |
3.2.3 模型的读取与系统参数初始化 |
3.2.4 基于NNIE模块的目标识别线程的设计与实现 |
3.2.5 基于VGS模块的目标标记线程的设计与实现 |
3.3 本章小结 |
4 双模式电力巡检设备基础框架设计 |
4.1 双光谱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 |
4.2 嵌入式开发平台的选择 |
4.3 双模式电力巡检设备多媒体模块的设计 |
4.3.1 双光谱视频信号的采集 |
4.3.2 手持模式下人机交互界面的实现 |
4.3.3 手持模式下视频信号的可视化输出 |
4.3.4 无人机负载模式下视频信号的编码 |
4.3.5 无人机负载模式下视频信号的以太网输出 |
4.4 本章小结 |
5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平台的搭建以及实验内容的设计 |
5.1.1 实验平台的搭建 |
5.1.2 实验内容的设计 |
5.2 实验验证 |
5.2.1 实验准备 |
5.2.2 视频融合效果及运算速度实验验证 |
5.2.3 电晕放电位置检测效果验证 |
5.2.4 针对输电杆塔及绝缘子的目标识别实验验证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车辆CAN数据帧信号提取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及研究现状 |
1.2.1 协议逆向研究 |
1.2.2 车辆CAN总线逆向研究 |
1.3 本文工作与章节安排 |
2 车辆内通信网络介绍 |
2.1 车辆内通信网络架构 |
2.2 CAN总线 |
2.3 SAE J1939 |
2.4 CAN通信矩阵 |
2.5 OBD Ⅱ |
2.6 本章小结 |
3 车辆CAN数据帧采集 |
3.1 车辆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3.1.1 数据采集终端功能需求 |
3.1.2 数据采集终端功能设计 |
3.2 数据采集终端设计 |
3.2.1 硬件电路设计 |
3.2.2 硬件PCB及外壳设计 |
3.2.3 软件设计 |
3.3 车辆CAN数据集构建 |
3.4.1 自测数据 |
3.4.2 开源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CAN数据帧信号提取算法设计与实现 |
4.1 CAN数据帧编码规范与编码特征 |
4.1.1 数据帧编码规范 |
4.1.2 数据帧编码特征 |
4.2 数据预处理 |
4.3 基于编码规范和翻转频率的信号提取算法 |
4.3.1 比特位翻转频率的确定 |
4.3.2 字节间编码格式的估计 |
4.3.3 比特位的分割 |
4.4 算法有效性验证 |
4.4.1 有效性验证方法 |
4.4.2 字节间编码格式估计方法有效性验证 |
4.4.3 信号提取算法有效性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CAN数据帧信号类别划分与聚类算法设计与实现 |
5.1 信号类别划分 |
5.1.1 信号类别 |
5.1.2 信号类别划分算法 |
5.2 连续物理信号聚类 |
5.2.1 信号相似性度量 |
5.2.2 层次聚类 |
5.2.3 连续物理信号聚类算法 |
5.3 算法有效性验证 |
5.3.1 信号类别划分有效性验证 |
5.3.2 连续物理信号聚类有效性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CAN数据帧采集与信号提取集成平台开发与测试 |
6.1 平台整体架构 |
6.2 数据采集软件模块 |
6.2.1 数据采集终端Wi-Fi配置 |
6.2.2 数据采集配置 |
6.2.3 采集数据传输 |
6.3 CAN数据帧信号提取模块 |
6.4 信号解析与可视化模块 |
6.5 终端与集成平台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电站视频监控技术现状与发展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相关技术 |
2.1 视频监控技术综述 |
2.2 视频处理技术 |
2.3 目标检测技术 |
2.4 视频压缩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视频监控对象与工况简介 |
3.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3.3 视频监控系统选型设计 |
3.4 门禁系统选型设计 |
3.5 电源控制模块选型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平台简介 |
4.2 主程序设计 |
4.3 系统架构 |
4.4 视频监控中心设计 |
4.5 运动目标检测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及调试 |
5.1 监控系统布置方案 |
5.2 视频采集与显示调试 |
5.3 运动目标检测调试 |
5.4 建设后经济效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PC构件布料机控制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2 PC构件布料机控制结构研究 |
2.1 PC构件布料机设备概述 |
2.2 布料机控制通用结构模型 |
2.3 开放式用户通信 |
2.4 布料机交互方式优劣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开放式用户通信改进的控制模型与数据传输 |
3.1 引言 |
3.2 基于OUC的PC构件布料机智能移动控制模型 |
3.3 通信实验与分析 |
3.4 通信协议和数据传输 |
3.5 本章小结 |
4 人机交互数据识别封装 |
4.1 引言 |
4.2 布料机操作动作的识别研究 |
4.3 “仿组态按钮”与“虚拟端子排”下的数据识别封装 |
4.4 多点触控中同步调速和按钮复归失败问题 |
4.5 布料机控制中的语音输入设计和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Android和 OUC的布料机控制系统设计实现 |
5.1 控制需求分析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3 控制系统实现 |
5.4 运行界面和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止口法兰调姿装配设备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分析与系统组成 |
2.1 大型止口法兰工件装配工序 |
2.2 止口法兰调姿装配系统组成 |
2.2.1 装配工件 |
2.2.2 调姿装配设备 |
2.2.3 控制系统要求 |
2.3 技术难点 |
2.3.1 空间平行度控制算法 |
2.3.2 空间圆寻心算法 |
2.3.3 多轴柔性运动插补算法 |
2.3.4 牛顿迭代法方程求解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止口法兰调姿装配设备的硬件设计 |
3.1 系统方案设计 |
3.1.1 系统架构 |
3.1.2 硬件电路拓扑关系 |
3.2 逻辑控制模块设计 |
3.2.1 控制器模块设计 |
3.2.2 I/O模块设计 |
3.2.3 人机交互模块设计 |
3.2.4 电源模块 |
3.3 运动控制模块设计 |
3.3.1 伺服驱动模块设计 |
3.3.2 电机执行模块设计 |
3.4 信号模块设计 |
3.4.1 位姿检测模块 |
3.4.2 限位开关 |
3.4.3 手摇脉冲发生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止口法兰调姿装配设备的软件设计 |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1 逻辑程序设计 |
4.1.2 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2.1 测心算法计算 |
4.2.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止口法兰调姿装配设备实验分析与调试 |
5.1 系统功能性调试 |
5.1.1 运动功能调试 |
5.1.2 测量功能调试 |
5.2 工业现场调试 |
5.3 误差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DALI 2.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智能照明系统概述 |
1.2.1 LED调光原理 |
1.2.2 智能照明协议简介 |
1.2.3 DALI系统的应用现状 |
1.3 本课题来源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工作原理与规划 |
2.1 DALI协议 |
2.1.1 DALI信号电气特征 |
2.1.2 DALI系统的通信结构 |
2.1.3 DALI照明装置的控制 |
2.1.4 DALI输入设备的控制 |
2.2 构建基于链接模型的控制效果 |
2.2.1 链接模型原理 |
2.2.2 链接模型数据结构 |
2.3 控制系统规划 |
2.3.1 USB-HID设备简介 |
2.3.2 控制系统工作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控器的硬件设计 |
3.1 整体硬件框图 |
3.2 电源设计 |
3.2.1 主电源设计 |
3.2.2 总线电源设计 |
3.2.3 内部工作电源设计 |
3.3 MCU及外围控制电路 |
3.3.1 MCU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3.2 FLASH存储电路设计 |
3.3.3 RTC电路设计 |
3.3.4 USB接口电路设计 |
3.4 DALI接口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主控器程序设计 |
4.1 程序架构 |
4.1.1 实时操作系统Free RTOS |
4.1.2 设计框架 |
4.1.3 主控器的任务规划 |
4.2 DALI协议与算法设计 |
4.2.1 DALI编码与解码 |
4.2.2 快速短地址分配 |
4.2.3 数据冲突检测机制 |
4.3 基于链表的链接模型的实现 |
4.3.1 事件项链表和照明装置链表 |
4.3.2 触发源匹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图形化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开发环境与开发语言简介 |
5.2 用户界面设计 |
5.2.1 整体界面布局 |
5.2.2 系统配置界面 |
5.2.3 触发条件与控制效果设定 |
5.3 关键服务程序设计 |
5.3.1 USB端口程序设计 |
5.3.2 链接模型程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功能验证 |
6.1 基本功能测试 |
6.1.1 测试设备 |
6.1.2 测试结果 |
6.2 链接模型控制效果测试 |
6.2.1 会议室照明系统搭建 |
6.2.2 定时控制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研究课题总结 |
2.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致谢 |
(10)船舶虚拟机舱内部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船舶内部通讯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1 系统功能简介 |
2.2 内部通讯系统设计原则 |
2.3 船舶内部通讯系统设计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实时语音数据传输及处理 |
3.1 实时语音数据传输 |
3.1.1 语音传输质量 |
3.1.2 语音数据传输 |
3.1.3 基于自动编码器的语音增强 |
3.1.4 语音触发脚本与通信组件 |
3.2 语音通信中的回声消除 |
3.2.1 回声问题及回声消除的基本原理 |
3.2.2 基于LMS算法的回声消除方案 |
3.2.3 语音通信系统中的回声问题解决 |
3.3 语音通信中的噪声消除 |
3.3.1 噪声的产生及其基本原理 |
3.3.2 噪声问题解决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4 船舶内部通讯系统软件设计 |
4.1 应用技术 |
4.1.1 Unity3D开发平台 |
4.1.2 网络通讯技术 |
4.1.3 高级API (HLAPI)技术 |
4.1.4 软件联网同步技术 |
4.2 模型构建 |
4.2.1 三维模型构建 |
4.2.2 角色模型 |
4.2.3 设备模型 |
4.3 局域网设计建设 |
4.3.1 网络音频通讯流程 |
4.3.2 HLAPI建立链接 |
4.3.3 为客户端分配用户 |
4.3.4 跨机器同步MonoBehavior |
4.4 客户端设计 |
4.4.1 UI登录函数 |
4.4.2 编写客户端界面 |
4.5 数据通信 |
4.5.1 Unity网络通话 |
4.5.2 触发器的添加与使用 |
4.6 本章小结 |
5 船舶内部通讯系统功能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通讯功能实现 |
5.1.1 电话系统 |
5.1.2 对讲系统 |
5.1.3 广播系统 |
5.1.4 优先级系统 |
5.2 功能演示 |
5.2.1 登陆系统 |
5.2.2 船用通讯系统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界面登录脚本 |
附录B 角色相关脚本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按钮信号编码输入在PC控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CAFe机器保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程艺.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HIAF-Kicker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刘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井下随钻电磁波传输信号采集与信息处理研究[D]. 张为义.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基于嵌入式平台及双光谱成像的可用于电力自动巡航检测的系统研究[D]. 翟浩原. 浙江大学, 2021(09)
- [5]车辆CAN数据帧信号提取与分析研究[D]. 徐帅. 浙江大学, 2021(01)
- [6]箱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设计[D]. 张钰哲.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7]PC构件布料机控制研究与应用[D]. 梁新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8]止口法兰调姿装配设备控制系统设计[D]. 崔泽.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9]DALI 2.0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D]. 蔡炳利.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7)
- [10]船舶虚拟机舱内部通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陈琰鑫.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