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瘦猪杂交新母系

优质高产瘦猪杂交新母系

一、优质高产瘦肉猪杂种新母系(论文文献综述)

赵冬冬[1](2020)在《岳西黑猪与北京黑猪、巴克夏猪的杂交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岳西黑猪是安徽省岳西县地方特有猪种,具有肉质好、耐粗饲、抗病性强、适应性强等优点,其杂交后代有着优良的杂交优势,但同时也因其产仔数较低,生长速度慢、瘦肉率低而导致养殖效益差,从而制约其产业化开发进程。因此,在做好岳西黑猪原种猪保种选育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培育高效、低耗、优质岳西黑猪新品种,加快新品种开发利用工作,对于促进岳西黑猪保种选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针对以上情况,岳西黑猪的品种改良尤其显得重要,因此通过导入高产父系种猪北京黑猪和巴克夏猪以达到改善的目的。本论文主要针对岳西黑猪与北岳黑猪、巴岳黑猪进行繁殖性状等方面的比较,后续对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的胴体性能、肉质进行了研究分析,试验采用2012-2018年度的岳西黑猪、北岳黑猪和巴岳黑猪的繁殖数据和岳西黑猪、北岳黑猪的屠宰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岳西黑猪、北岳黑猪和巴岳黑猪的母猪繁殖情况的分析,结果显示岳西黑猪总产仔数9.54头,北岳黑猪总产仔数10.82头,巴岳黑猪9.18头,差异显着性分析表明北岳黑猪的产仔数相对于岳西黑猪、巴岳黑猪呈显着上升。并对北岳黑猪和岳西黑猪分别进行不同年份的产仔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除北岳黑猪2016年的总产仔数较低以外,其他年份的总产仔数均维持逐步上升,并且在2017年和2018年的总产仔数维持11胎左右。岳西黑猪不同年份的总产仔数均差异不显着,但呈现上升趋势。2.对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进行了相同胎次的总产仔数比较和相同胎次的活产仔数比较,均有显着性提升。3.利用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胎次与平均窝产总仔数、产活仔数使用二项式进行拟合,其回归方程分别为y=-0.0873x2+0.7215x+7.6629、y=-0.0757x2+0.6568x+9.6039、y=-0.0886x2+0.6054x+8.6717、y=-0.0916x2+0.64x+8.4759。通过胎次与平均总产仔数的回归曲线趋势和胎次与平均活产仔数的回归曲线趋势分析说明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回归曲线的趋势大体相似,北岳黑猪的总产仔数在第三胎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随胎次继续增加,总产仔数逐渐下降平缓,而岳西黑猪到达第4胎后才开始下降。4.对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进行屠宰测定,对胴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岳西黑猪的肉色评分显着低于于北岳黑猪(P<0.05),岳西黑猪的b*、Y显着高于北岳黑猪(P<0.05),两个群体的大理石纹评分、p H1、p H24、滴水损失、系水力、失水率、水分、肌内脂肪、嫩度都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北岳黑猪的肉质和岳西黑猪相比差异不显着,仅肉色发生改变。

黄维江[2](2020)在《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试验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苏太猪、巴克夏猪、柯乐猪为试验素材,针对纯种柯乐猪繁殖性能差和瘦肉率低的缺点,采用不同品种纯系亲本进行杂交,力求使F1代猪表现出双亲的优良性状,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的杂交后代,探索科学可行的柯乐猪杂交利用方案,为后期柯乐猪杂交配套系选育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苏×柯)杂交组在窝产仔数、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断奶窝重、断奶头数、育成率方面高于(巴×柯)杂交组和柯乐猪纯繁组,其中,断奶仔猪数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巴×柯)杂交组在初生个体重、20日龄个体重、断奶个体重方面高于(苏×柯)杂交组和柯乐猪纯繁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2.28日龄断奶个体重(巴×柯)组F1代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极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F1代(P﹤0.01),(苏×柯)组F1代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F1代(P﹤0.05);断奶10日龄平均个体重(巴×柯)组F1代极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1);断奶10日龄平均个体增重柯乐猪纯繁组F1代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断奶10日龄总增重柯乐猪纯繁组高于(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巴×柯)组F1代在耗料量、料重比方面高于(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保育期平均个体重(巴×柯)组F1代极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1);保育期结束平均个体重(巴×柯)组F1代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P﹤0.05);(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在保育期平均个体增重方面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在保育期总增重、保育期总耗料量、料重比方面都高于柯乐猪纯繁组;柯乐猪纯繁组在保育期间的患病数、死亡数、患病率、病死率、死亡率均高于(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治愈率最低。(苏×柯)组F1代在中猪育肥期的日增重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柯乐猪纯繁组中猪、大猪在整个育肥期料重比均大于(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但差异不显着(P>0.05);柯乐猪纯繁组在患病数、患病率均高于(巴×柯)组F1代和(苏×柯)组F1代,杂交组抗病能力高于柯乐猪纯繁组,无死亡记录。3.(巴×柯)组F1代活重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柯乐猪纯繁组胴体重极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1),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苏×柯)组F1代屠宰率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巴×柯)组F1代瘦肉率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巴×柯)组F1代骨率极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1);(巴×柯)组F1代皮厚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柯乐猪纯繁组膘重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后腿脂重纯繁组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后腿脂重比例(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巴×柯)组F1代后腿肉重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极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1),(苏×柯)组F1代后腿肉重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巴×柯)组F1代后腿肉重比例极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和柯乐猪纯繁组(P﹤0.01);(巴×柯)组F1代头重显着高于柯乐猪纯繁组(P﹤0.05);失水率柯乐猪纯繁组显着高于(苏×柯)组F1代(P﹤0.05);柯乐猪纯繁组熟肉率显着高于(巴×柯)组F1代(P﹤0.05),其他肉质性能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4.选择10头繁殖性能优异的(苏×柯)二元母猪进行生长发育测定,在2-6月龄期间,体现出了优良的生长性状,可作为二元母猪推广。5.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优越性及推广效益分析,(苏×柯)组每一窝比柯乐猪纯繁组多产1.25头,苏太公猪配种了153头柯乐猪母猪,预计增产95500.00元;(巴×柯)组F1代胴体瘦肉率比柯柯纯繁组高出平均值(11.33℅),巴克夏公猪配种了240头柯乐猪母猪,预计增产194400.00元。

马迎春[3](2019)在《国外引进猪种不同杂交组合生产及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长大二元猪作为母本,杜洛克为终端父本,生产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的生产模式在我国商品猪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虽然杜长大的生长速度较快,饲料报酬较高,但是肉质满足不了人们对优质猪肉的需求。因此,根据我国生猪消费市场和人们的饮食习惯的需求,培育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同时兼顾肉质性能的优质猪新品种或配套系,是目前我国猪种育领域的主要科研攻关方向。本研究以美系杜洛克猪、巴克夏猪、长白猪、大约克猪为育种素材,在持续开展纯种选育的基础上,进行杂交配套试验,通过配合力测定和生产性能比较分析,筛选优秀的杂交组合模式,为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系选育及示范推广提供数据支持。试验结果如下:1、繁殖性能方面,与亲本相比,长大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均优于亲本(P>0.05)。杜巴二元猪的产活仔数、仔猪出生重及初生窝重均高于亲本杜洛克及巴克夏(P<0.05)。2、生长性能方面,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背膘厚显着低于亲本,杜巴二元猪的100kg校正日龄、校正日增重及校正背膘厚均显着优于亲本巴克夏,达30kg校正日龄显着低于亲本杜洛克(P<0.05)。杜巴长大的生长性能优于杜长大(P>0.05)。3、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方面,杜巴长大的屠宰率、瘦肉率及腿臀比例均优于亲本及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P<0.05)。胴体品质方面,杜巴长大四元杂交猪的剪切力、眼肌面积和系水率均优于杜长大(P<0.05),但肉色、熟肉率及屠宰后1h内pH较杜长大差(P<0.05),4、肌肉的营养成分方面,杜巴长大的和杜长大的肌内脂肪、肌内蛋白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杜巴长大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鲜味氨基酸的含量高于杜长大(P>0.05)。杜长大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均高于杜巴长大(P>0.05),但是亚麻酸低于杜巴长大(P<0.05)。研究结果表明,杜巴二元猪遗传了杜洛克的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瘦肉率高等特点,同时也遗传了巴克夏的繁殖性能,其与长大二元母猪杂交得到的杜巴长大在生长性能、繁殖性能和屠宰性能等方面均优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本试验的结果可为杜洛克及巴克夏的利用提供依据。

魏小红[4](2019)在《宗地花猪杂交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宗地花猪、贵州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为试验素材。在确保宗地花猪肉质、体型外貌等优良特性的前提下,通过杂交试验,探索能提高宗地花猪产仔数的杂交组合,解决宗地花猪遗传资源开发利用中产仔数低的瓶颈问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黔×宗)二元母猪产仔数显着性高于(江×宗)二元母猪、纯种宗地花猪产仔数。(黔×宗)二元母猪初产和经产产仔数分别为10.00±0.71头、11.50±1.73头;(江×宗)二元母猪初产和经产产仔数分别为7.68±0.65头、9.60±1.34头;纯种宗地花猪母猪初产和经产产仔数分别为6.30±1.74头、8.40±1.14头。不同组间母猪(初产、经产)产仔数存在差异显着性(p<0.05),利用(黔×宗)二元母猪作为母本能很好解决宗地花猪产仔数低的“瓶颈”问题。2.杂交组合后代肉质优良,不同杂交组合后代肉质性能指标与纯种宗地花猪差异不显着(p>0.05)。宗地花猪及其不同杂交组合后代肉质指标pH值、肉色、大理石纹较接近,且较优良,均无PSE肉和DFD肉。不同杂交组合后代廋肉率差异不显着(p>0.05)。3.选择繁殖性能最优异的(黔×宗)二元母猪进行推广应用,已向全县推广(黔×宗)二元母猪777头,共计推广养殖场(小区、户)396个,其中规模养殖场2个,规模养殖小区12个,散养户382户。

吴买生[5](2017)在《猪配套系育种及湘沙猪配套系选育工作体会》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有关猪配套系育种的概念、关键技术环节、育种目标的科学制定及专门化品系选育的主要方法;介绍了湘沙猪配套系选育背景、主要育种技术措施及选育工作进展;提出了培育含地方猪种血统的优质猪配套系,有利于建立我国地方猪种繁育利用体系、有利于促进地方猪种市场开发、有利于地方猪种资源的科学保护、有利于利用国外种猪的高性能加快育种进程、有利于提升地方猪种的种质研究水平。

李生贵[6](2017)在《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年生产力研究》文中认为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是以二花脸猪和杜洛克为亲本,利用现代遗传育种理论,通过杂交合成、横交固定和继代选育培育而成的一个新品系猪。育成以来在甘肃省各地已广泛推广,得到了普遍认可。为探索其生产性能及年生产力,本试验设计高、中、低三个粗蛋白水平日粮,研究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的影响,并以大白猪为对照,测定其2.56.5月龄肥育性能及不同屠宰体重阶段的胴体性能和肉质,分析其年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研究工作分两部分内容:试验一: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15 kg左右的新品系猪30头(15阉15母),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在1530 kg(H:18.5%、M:18.0%、L:17.5%)、3060 kg(H:17.5%、M:17.0%、L:16.5%)和6090 kg(H:16.5%、M:16.0%、L:15.5%)阶段分别设计高、中、低三个粗蛋白水平日粮,饲养至90 kg结束后,统计各阶段各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与料重比,分析日粮粗蛋白水平对其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生长阶段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试验猪平均日采食量逐渐增加。在1530和3060 kg,均以中粗蛋白组日增重最大(390.63 g/d和699.16 g/d),料重比最低(2.43和2.81),育肥天数最少(41 d和44 d),但高、中、低三组平均日增重差异均不显着(P>0.05);在6090 kg阶段,中粗蛋白组和低粗蛋白组日增重未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但都极显着高于高粗蛋白组(P<0.01)。按2016年11月甘肃省饲料和生猪价格,中粗蛋白组猪育肥全期头均饲料成本为566.34元,分别比高粗蛋白组和低粗蛋白组低89.71元和37.22元;育肥猪头均盈利为363.66元,分别比高粗蛋白组和低粗蛋白组多104.71元和42.22元;每头母猪年纯盈利为7188.90元,分别比高粗蛋白组和低粗蛋白组多2804.15元和1130.80元。试验二:试验以大白猪为对照,选择2.5月龄的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及大白猪仔猪各20头(10阉10母),经过1周预试期后进入正试期。正试期按月称重并每天记录采食量,待6.5月龄肥育期结束后,分析两组的肥育性能;当试验组平均体重分别达60、70、80、90 kg,对照组活重达100 kg时,各选择3头(公母比例一致)进行屠宰测定,分析试验组不同体重阶段的胴体性能、肉质、年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并与对照组对比。结果表明: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全期平均日增重为614.00 g/d,极显着低于大白猪(P<0.01),全期料肉比为3.19,高于大白猪,3.54.5月龄生长速度最快,日增重达774.19 g/d;各体重阶段屠宰率均在68%左右,胴体瘦肉率在5156%之间,90 kg屠宰时胴体重、眼肌面积最大,分别是61.48 kg和40.73 cm2,80 kg屠宰时后腿比例、净肉率最大,分别是29.34%和73.12%,肉质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新品系-HN每头母猪年提供育肥猪比大白猪多10.16头,60、70、80、90 kg屠宰时,母猪年生产力(产肉量)分别为1107.25 kg、1282.98 kg、1461.98 kg、1644.24 kg,年生产力(除60 kg)高于100kg屠宰的大白猪;根据2015年11月甘肃省生猪价格,各体重阶段育肥猪出栏时,母猪年纯盈利分别为3681.34元、5415.34元、6335.50元、6497.25元,综合经济效益高于100 kg出栏的大白猪。综合分析,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经济效益有影响,在1530 kg和3060 kg阶段,以中粗蛋白日粮生长性能最佳,在6090 kg以低粗蛋白日粮最佳;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2.56.5月龄肥育性能好,不同屠宰体重对胴体性能、肉质及年生产力有影响,其适宜的屠宰体重为80 kg。

王鹏飞[7](2017)在《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年生产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能进行遗传分析,揭示其遗传规律,并探索其年生产力,本研究利用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 04世代经产母猪192的窝繁殖成绩,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估计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状的育种值,分析各性状表型参数、遗传参数以及各世代表型趋势和遗传趋势;同时,以60头24胎大白母猪繁殖性能为对照,对45头同胎次新品系-HN母猪窝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35日龄断奶存活仔数(S35)、初生个体重(BW)、初生窝重(LBW)、21日龄个体重(W21)、21日龄窝重(LW21)、35日龄断奶个体重(W35)、35日龄断奶窝重(LW35)和有效乳头数(ETN)等指标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繁殖性能、年生产力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结果如下:(1)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在1.75%6.42%之间;TNB、NBA、S35、ETN、BW、LBW、W21、LW21、W35和LW35的遗传力分别为0.160、0.091、0.112、0.072、0.167、0.170、0.116、0.119、0.202和0.114;TNB、NBA、S35与BW、W21、W35的表型相关(-0.220、-0.121、-0.061、-0.249、-0.125、-0.099、-0.179、-0.057、-0.217)呈弱的负相关,其他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都呈正相关,且LW35与其他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均呈中等或强的正相关;TNB、NBA、S35、ETN、BW、LBW、W21、LW21、W35和LW35的每个世代的遗传进展分别为0.000440头、0.001019头、0.000112头、0.003106对、0.004361kg、0.000115kg、0.002620kg、0.010261kg、0.001875kg和0.011226kg。(2)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的TNB(14.81头)、NBA(14.14头)、S35(13.28头)、LBW(16.88kg)、LW35(81.03kg)和ENT(7.98对)都极显着高于大白猪(P<0.01);BW(1.19kg)、W21(4.00kg)和W35(6.10kg)都极显着低于大白猪(P<0.01);LW21(53.36kg)显着高于大白猪(0.01<P<0.05);仔猪育成率为93.92%,高出大白猪11.78%;每头新品系-HN猪和大白猪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分别为27.90头和17.31头,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纯盈利分别达6524.95元和3940.43元。以上结果表明: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各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变异系数较小,繁殖性状的遗传力符合一般规律,说明该新品系具有稳定的遗传基础,已达到选育的目标;在选育过程中,可以把LW35作为早期主选性状之一,用于选择高繁殖力个体;新品系-HN猪年生产力及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都优于大白猪。

孙秉耀[8](2016)在《晋汾白猪推广及应用效益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晋汾白猪是山西省第一个国家级猪新品种,具有产仔多、抗病性强和肉质好的特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品种在全省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在全省选择带动辐射能力强、基础条件完备的生猪养殖大县、重点县开展了新品种繁育推广及产业化示范工作。通过新品种的繁育推广、杂交改良有序推进、新成果精准应用、配套技术集成使用、科技培训全方位开展,使得生猪优势区域内猪群结构明显优化,生猪生产水平显着增强,晋猪产业化程度全面提高,良种繁育科技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加快全省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品种推广试验的进行,累计推广种猪4.1万余头,生产商品猪176余万头,实现企业效益2.7亿元,实现社会产值28.8亿元,此外,通过种猪联合育种和生猪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晋汾白猪母猪经产总产仔数达到13.15头,产活仔数达到12.73头,70日龄育成率为97.38%,在提高晋汾白猪生产性能的同时也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肉质品质。本研究的进行推动了山西生猪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进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同时,探索出一条民族猪业优质、生态、安全、高效的产业化发展的路径,为我国生猪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提供了成功经验。

方晓敏,涂枫,王学敏,李碧侠,付言峰,赵为民,赵芳,任守文[9](2016)在《2种不同杂交组合生产的优质杂种猪性能比较》文中指出为筛选优质黑猪生产杂交方式,以淮猪及苏钟猪为亲本,开展淮猪(♂)×苏钟猪(♀)、苏钟猪(♂)×淮猪(♀)正反、反正杂交试验,在相同营养水平及饲养管理条件下统计杂种猪繁殖、生长、肥育性能,比较2种杂交方式生产杂种猪的性能。结果表明:淮苏杂种猪头胎产仔数[(11.86±2.21)头]高于苏淮杂种猪[(10.89±2.20)头],但产活仔数略低于苏淮杂种猪;初生个体质量[(1.41±0.22)kg]极显着小于苏淮杂种猪[(1.52±0.35)kg](P<0.01),但28日龄断奶个体质量、120日龄平均个体质量均高于苏淮杂种猪,180日龄平均个体质量、4060 kg阶段平均日增质量略低于苏淮杂种猪,提示淮苏杂种猪虽早期增质量快,但育肥期效果不如苏淮杂种猪;且淮苏杂种猪表现为高、短、壮体型,而苏淮猪相对细长。因而,生产75%优质黑猪应以后期育肥效果好的苏淮杂交组合为优势选择。

段晓红[10](2015)在《不同地方猪品种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二花脸猪是我国优良地方猪种,具有产仔数高、肉质好、耐粗饲等优良特性。为研究二花脸与不同父本的杂交效果,最终筛选最佳杂交组合,本研究选取二花脸猪为母本,松辽黑猪、莱芜猪和八眉猪分别为父本的松二二元猪、莱二二元猪和八二二元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杂交组合的父母本繁殖性能和二元猪的肥育性能进行测定比较,对松二二元猪的胴体和肉质进行测定,并与亲本进行杂种优势比较。测定结果表明:1.不同杂交组合的父母本繁殖性能比较松二、莱二和八二二元猪的初生重、出生窝重和35日龄断奶活仔数均没有显着的影响;莱×二和松×二总产仔数高于八×二;莱×二组合乳头数比其它两组高;二元杂交猪松×二、莱×二和八×二分别在21日龄个体重、21日龄窝重和35日龄断奶重,三个杂交组合之间均有明显差异。松×二、莱×二杂交组合繁殖性状的杂种优势率表现比较好,与松×二、八×二相比,莱×二今后更适合作二元母本进行杂交利用;若用于二元商品使用最佳组合应选松×二组合。2.不同二元猪育肥性能比较松二、莱二和八二二元猪在120日龄、150日龄和180日龄体长、体高、胸围和腿围差异均极显着。不同二元猪体尺测量在120日龄,松二、莱二和八二二元猪体尺指数均有显着性,松二二元猪体尺指数显着高于莱花和八二二元猪(P<0.05),八二二元猪体尺指数显着低于松二和莱二二元猪(P<0.05)。八二二元猪胸围指数最高为172.06%,显着高于莱二和松二二元猪(P<0.05),而松二二元猪胸围指数显着低于莱二和八二二元猪(P<0.05)。体躯指数莱二二元猪显着高于松二和八二二元猪(P<0.05),而松二二元猪体躯指数最低为83.58%,显着低于莱二和八二二元猪。不同二元猪体尺测量在150日龄,体长指数松二和莱二二元猪显着高于八二二元猪(P<0.05),而松二和莱二二元猪间差异不显着(P>0.05)。胸围指数八二二元猪最高为164.63%,显着高于松二和莱二二元猪(P<0.05),且松二二元猪最低为155.61%。松二二元猪体躯指数显着高于松二和莱二二元猪(P<0.05),而莱二二元猪显着低于其他两个二元猪(P<0.05)。不同二元猪体尺测量在180日龄,体长指数松二、莱二和八二二元猪均显着,莱二二元猪显着高于松二和八二二元猪(P<0.05),而八二和莱二二元猪显着低于松二二元猪(P<0.05)。胸围指数莱二二元猪最高,与松二和八二二元猪差异显着(P<0.05),八二二元猪最低。体躯指数松二、莱二和八二二元猪间差异不显着(P>0.05)。松二二元猪育肥效果理想,平均日增重为524.91 g,松二二元猪平均日增重极显着高于莱二和八二二元猪(P<0.01),八二二元猪极显着低于松二和莱二二元猪(P<0.01)。松二二元猪料重比极显着低于莱二和八二二元猪(P<0.01),而八二二元猪料重比显着高于莱二和松二二元猪(P<0.05)。3.松二二元猪及其父母本的胴体和肉质的比较松二二元猪屠宰率为73.13%,范围为73%78%,瘦肉率60.19%,范围为44.11%53.11%,痩肉率超出了这个范围。脂肪率为19.42%,范围为30.0937.04%,背膘厚为28.44 mm,范围为34.5143.55 mm,板油率为2.12%,范围为5.37.19%,上述指标都没有在脂肪型数据范围之内。眼肌面积为27.09 cm2,范围为11.3837.63cm2;腿臀比例为4.12%,皮率为10.14%,皮厚为4.36 mm。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胃占胴体重分别为0.36%、1.20%、1.09%、0.12%、0.68%。肉色3.5分,范围均在34分;大理石纹2.85分,范围也为34分;p H1为6.13,p H24 6.02,在5.986.48之间,无PSE肉和DFD肉;滴水损失率为2.94%,范围是1.29-1.7%之间;失水率为7.69%,范围为5.5610.58%;熟肉率为71.02%;剪切力为31.9 N。肉质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松二二元猪在屠宰率和瘦肉率方面,与亲本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平均背膘厚松二二元猪为28.44 mm与亲本没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眼肌面积亲本数值高,而松二二元猪低。松二二元猪的大理石花纹与亲本相比,杂种优势为负值,没有产生杂种优势,这可能与松二二元猪瘦肉率高有密切关系。肉色、滴水损失率以及熟肉率方面均有杂种优势,其中肉色杂种优势最好,有高到低依次为肉色4.79分、熟肉率3.16%、滴水损失率3.15%、PH24 2.73,可以看出常规肉质与亲本相比除大理石花纹都有所提高。

二、优质高产瘦肉猪杂种新母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质高产瘦肉猪杂种新母系(论文提纲范文)

(1)岳西黑猪与北京黑猪、巴克夏猪的杂交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性能测定指标和测定方法
        2.2.1 检测指标
        2.2.2 测定方法
    2.3 选种选配方案
    2.4 选择指数
    2.5 杂交路线
    2.6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岳西黑猪、北岳黑猪和巴岳黑猪的繁殖性能分析
        3.1.1 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巴岳黑猪繁殖性能的比较
        3.1.2 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繁殖性状年度选育进展
        3.1.3 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相同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比较
        3.1.4 胎次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回归方程的建立
        3.1.4.1 北岳黑猪胎次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回归方程的建立
        3.1.4.2 岳西黑猪胎次对总产仔数、产活仔数的回归方程的建立
    3.2 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胴体和肉质的分析
        3.2.1 胴体性状的分析
        3.2.2 肉质的比较分析
4 讨论
    4.1 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巴岳黑猪的繁殖性能
    4.2 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4.3 岳西黑猪和北岳黑猪的胴体性能和肉质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试验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地方猪品种资源
        1.1 中国地方猪品种资源
        1.2 贵州地方猪品种资源
    2.柯乐猪简况
        2.1 产区自然地理条件
        2.2 品种形成及分布
        2.3 体形外貌
        2.4 繁殖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质性能
        2.5 品种开发与保护
    3 巴克夏猪简介
    4 苏太猪简介
    5 杂交技术概述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1.2 试验地点及时间
        1.3 试验方案
        1.4 日粮配方
        1.5 数据分析
    2 测定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窝活产仔数的影响
        3.2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初生个体重和初生窝重的影响
        3.3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后代与柯乐猪20日龄个体重和20日龄窝重的对比分析
        3.4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的影响
        3.5 利用苏太猪、巴克夏猪杂交对柯乐猪断奶头数和育成率的影响
        3.6 其他因素
    4 小结
第三章 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F1代生长性能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1.2 试验方法
        1.3 日粮配方
        1.4 数据采集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断奶10日龄增重结果分析
        2.2 断奶40日龄增重结果及分析
        2.3 保育期患病死亡情况结果与分析
        2.4 中猪育肥性能结果与分析
        2.5 大猪育肥性能结果与分析
        2.6 F1代育肥结果与分析
        2.7 F1代育肥期患病死亡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保育期生长性状
        3.2 保育期的料重比
        3.3 保育期的患病死亡情况
        3.4 中猪育肥性能
        3.5 大猪育肥性能
        3.6 F1代育肥性能
        3.7 F1代育肥期患病死亡数情况
    4 小结
第四章 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F1代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器材
        1.3 检测指标与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F1代胴体品质结果与分析
        2.2 F1代肉质性能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3.1 杂交对屠宰性能的影响
        3.2 F1杂交对肉质性能的影响
    4 小结
第五章 苏太猪与柯乐猪杂交F1代母猪生长发育测定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1.2 试验方法
        1.3 日粮配方
        1.4 数据收集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六章 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推广应用及效益分析
    1 柯乐猪自身的发展
    2 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效果分析
        2.1 繁殖性能
        2.2 瘦肉率
        2.3 后腿瘦肉率及其占胴体比例
    3 苏太、巴克夏种公猪配种情况
    4 推广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4.2 社会效益
        4.3 生态效益
    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发表论文
    附录Ⅱ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申请的专利
    附录Ⅲ 部分英文缩略词
    附录Ⅳ 图版

(3)国外引进猪种不同杂交组合生产及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说明
文献综述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杂交亲本及饲养
        1.1.2 试验试剂
        1.1.3 试验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杂交方式
        1.2.2 性能测定
    1.3 测定的性状及方法
        1.3.1 繁殖性能测定方法
        1.3.2 生长性能测定方法
        1.3.3 屠宰性能测定方法
        1.3.4 肉质性状测定方法
        1.3.5 肌肉部分营养成分测定方法
        1.3.6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杂交组合初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2.2 不同杂交组合经产母猪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2.3 不同品种生长性能的比较分析
    2.4 不同品种屠宰性能的比较分析
    2.5 不同杂交组合肌肉品质的比较分析
    2.6 不同品种肌肉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2.6.1 不同品种肌肉常规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2.6.2 不同品种肌肉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2.6.3 不同品种肌肉脂肪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3 讨论
    3.1 不同纯种生长及繁殖性能的比较分析
    3.2 不同二元杂交猪生产及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3.3 四元杂交肉猪与杜长大生产及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宗地花猪杂交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中国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概述
    2 贵州地方猪种遗传资源概述
    3 宗地花猪概述
        3.1 产区自然生态条件
        3.2 品种形成及数量
        3.3 体型外貌
        3.4 胴体及肉质性状
        3.5 繁殖性能
        3.6 品种保护和研究利用
    4 杂交优势概述
    5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宗地花猪杂交试验的研究
    1 试验一: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杂交试验研究
        1.1 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正反交试验研究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材料来源
        1.1.1.2 饲养管理
        1.1.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1.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1.1.2 结果与讨论
        1.1.2.1 宗地花猪与江口萝卜猪正、反交组F1代母猪生长育肥指标(见表2.1)
        1.1.2.2 宗地花猪与江宗杂交后代育肥、屠宰、肉质指标(见表2.2、表2.3、表2.4)
        1.2 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正反交试验研究
        1.2.1 材料与方法
        1.2.1.1 材料来源
        1.2.1.2 饲养管理
        1.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2.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1.2.2 结果与讨论
        1.2.2.1 宗地花猪与黔北黑猪正、反交组F1代母猪生长育肥指标(见表2.5)
        1.2.2.2 宗地花猪与黔宗杂交后代育肥、屠宰、肉质指标(见表 2.6、表 2.7、表 2.8)
    2 试验二:宗地花猪与江×宗、黔×宗二元母猪(初产)繁殖性能试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来源
        2.1.2 饲养管理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宗地花猪仔猪及其与江×宗二元母猪(初产)、黔×宗二元母猪(初产)回交仔猪生长育肥指标
        2.2.2 宗地花猪及其与江×宗二元母猪(初产)、黔×宗二元母猪(初产)回交猪屠宰性能(见表2.10)
        2.2.3 宗地花猪及其与江×宗二元母猪(初产)、黔×宗二元母猪(初产)回交猪肉质性能(见表2.11)
        2.2.4 不同试验组初产母猪繁殖性能比较(见表 2.12)
        2.2.5 杂交优势及杂交优势率研究
    3 试验三:宗地花猪与江×宗、黔×宗二元母猪(经产)繁殖性能试验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来源
        3.1.2 饲养管理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处理
        3.2 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黔×宗二元母猪推广应用
    1.组织领导
    2.推广计划与方法
        2.1 推广计划
        2.1.1 摸底调查
        2.1.2 资源储备
        2.1.3 激励机制
        2.1.4 启动推广
        2.1.5 技术跟踪服务
        2.1.6 搭建销售体系
        2.2 推广方法
        2.2.1 示范推广
        2.2.2 “傻瓜式”推广
        2.2.3 产品回收保障体制
        2.3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2.3.1 政府和公司
        2.3.2 政府和农户
        2.3.3 公司和公司
        2.3.4 公司和农户
    3.推广应用保障措施
        3.1 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
        3.2 进一步优化政策
        3.3 产业链培育
        3.4 大力创立生态品牌
        3.5 建立健全市场、防疫监测预警机制
        3.6 鼓励成立新兴的市场销售主体
    4.黔×宗二元母猪初步推广应用情况
    5.推广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5.2 社会效益
        5.3 生态效益
第四章 总结
    1.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改良,能显着提高宗地花猪产仔数
    2.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改良,杂交后代能保持宗地花猪体型外貌、优良肉质、原生态养殖的适应能力等优质特性
    3.通过江口萝卜猪、黔北黑猪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很难提高宗地花猪的瘦肉率
    4.通过杂交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5.贵州其他地方猪品种对宗地花猪进行杂交改良,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参与科研项目与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Ⅱ 英文缩写字母表
    附录Ⅲ
    附录Ⅳ 图版

(6)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年生产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我国养猪业现状
    2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概况
        2.1 地方猪种遗传资源现状
        2.2 中国地方猪种对国外养猪业发展的影响
    3 关于猪品种(系)繁育概述
        3.1 我国的猪育种历程
        3.2 品种(系)建立的途径
        3.3 培育品种(系)的特征
        3.4 近几年我国育成的新品系猪
        3.4.1 川藏黑猪高繁殖力新品系
        3.4.2 高原瘦肉型猪品系
        3.4.3 嘉兴黑猪新品系
        3.4.4 华特猪配套系
        3.4.5 沂蒙黑猪新品系
    4 日粮营养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4.1 日粮消化能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4.2 日粮粗蛋白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4.3 日粮粗纤维水平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5 屠宰体重对猪胴体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6 母猪年生产力概述
    7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概述
        7.1 品种来源
        7.2 体型外貌
        7.3 生长发育
        7.4 繁殖性能
    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试验动物与分组
        1.3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 饲养管理
        2.1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1 生长性能
        2.1.2 经济效益及母猪年产效益
        2.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3.3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母猪年产效益的影响
    4 讨论
        4.1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生长性能的影响
        4.2 不同粗蛋白水平日粮对经济效益和母猪年生产效益的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肥育性能、胴体品质与年生产力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方法
        1.2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3 饲养管理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1.4.1 肥育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1.4.2 胴体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1.4.3 肉质性能测定指标及方法
        1.4.4 母猪年生产力
        1.4.5 经济效益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与大白猪肥育性能比较
        2.2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不同屠宰体重胴体性能比较及与大白猪的对比
        2.3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不同屠宰体重肉质比较及与大白猪的对比
        2.4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与大白猪母猪年生产力比较
        2.5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不同体重阶段经济效益比较及与大白猪的对比
    3 讨论
        3.1 肥育性能
        3.2 胴体性能及肉质
        3.3 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
        3.4 适宜的屠宰时间
    4 小结
第四章 试验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7)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年生产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略词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猪种概况
        1.1 外引猪种
        1.2 地方猪种
        1.3 培育猪种(品系)
    2 猪育种概况
        2.1 国内外猪育种历史回顾
        2.1.1 国外猪育种历史
        2.1.2 国内猪育种历史
        2.2 国内外猪育种趋势
    3 育种值估计
    4 猪的遗传分析
        4.1 遗传分析模型
        4.2 遗传分析的方法
        4.2.2 表型参数的估计方法
        4.2.3 遗传参数的估计方法
        4.2.3.1 遗传力估计
        4.2.3.2 遗传相关估计
        4.2.4 遗传进展的估计方法
        4.3 国内猪种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4.3.1 外引猪种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4.3.2 地方猪种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4.3.3 培育的品种(系)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
    5 母猪年生产力
        5.1 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5.2 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5.3 日粮的营养水平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5.4 环境温度与季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6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第一章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遗传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试验方法
        1.3.1 繁殖性状的测定
        1.3.2 育种值估计
        1.3.3 表型参数的估计方法
        1.3.4 遗传参数的估计方法
        1.3.4.1 遗传力估计
        1.3.4.2 遗传相关估计
        1.3.5 遗传进展的估计方法
        1.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估计
        2.2 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2.2.1 繁殖性状的遗传力
        2.2.2 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
        2.2.3 繁殖性状遗传与表型变化趋势
        3 讨论
        3.1 繁殖性状的表型参数
        3.2 繁殖性状的遗传力
        3.3 繁殖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与遗传相关
        3.4 繁殖性状的遗传与表型变化趋势
        4 小结
    第二章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能及年生产力研究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1.2.1 试验的设计与方法
        1.2.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2.2.1 繁殖性状
        1.2.2.2 年生产力
        1.2.2.3 经济效益
        1.3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与大白猪繁殖性能比较
        2.2 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与大白猪年生产力比较
        2.3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3.1 繁殖性能
        3.2 年生产力及经济效益
        4 小结
第三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8)晋汾白猪推广及应用效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1 品种推广背景
    1.2 主推品种与技术
        1.2.1 晋汾白猪新品种
        1.2.2 纳米液体多维免疫保健制剂
        1.2.3 猪人工授精技术
        1.2.4 晋汾白猪新品种杂交合成技术
二、新品种推广方案
    2.1 品种推广试验的总体思路
    2.2 实施方案
    2.3 实施范围
    2.4 任务计划
    2.5 经济及技术指标
    2.6 组织分工
    2.7 试验实施进度安排
三、试验实施情况
    3.1 种猪推广情况
        3.1.1 各县任务完成情况
        3.1.2 济指标完成情况
    3.2 晋汾白猪联合育种
    3.3 晋汾白猪选育与扩繁
    3.4 晋汾白猪配套杂交技术推广
    3.5 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3.6 纳米液体维生素的推广
        3.6.1 液体纳米维生素对母猪断奶后发情状况的影响
        3.6.2 液体纳米维生素对猪窝产仔数的影响
        3.6.3 液体纳米维生素对哺乳期仔猪的影响
        3.6.4 纳米液体维生素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3.6.5 不同类型维生素对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3.7 晋汾白猪推广应用及产业化示范
        3.7.1 晋汾白猪产业化生产技术指标
        3.7.2 产业化开发
    3.8 技术培训情况
        3.8.1 举办各种型培训,印发技术资料
        3.8.2 示范带动,实地指导
        3.8.3 职业教学,多媒体讲座
    3.9 社会效益
四、品种推广应用工作总结
    4.1 加强组织保障,营造舆论氛围,确保试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4.2 组建技术团队,加强分工协作,保证试验实施能够整体推进
    4.3 优化工作机制,精准谋划安排,确保试验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4.4 整合有关试验,争取多方支持,确保试验实施的质量与进度
    4.5 发挥协会职能,加快“繁推”速度,确保试验工作取得应有成效
    4.6 加强培训指导,发挥示范作用,确保试验技术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五、创新点、成效与体会
    5.1 试验创新点
        5.1.1 科技创新
        5.1.2 模式创新
        5.1.3 机制创新
        5.1.4 服务方式创新
    5.2 试验成效
        5.2.1 取得了民族品种产业化发展的经验
        5.2.2 取得了节本提质增效的改良成效
        5.2.3 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5.3 经验体会
        5.3.1 把试验实施与推广典型经验有效结合起来
        5.3.2 把试验实施与落实扶持政策有效结合起来
        5.3.3 把试验实施与法制化管理有效结合起来
        5.3.4 把试验实施与技术推广工作有效结合起来
六、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9)2种不同杂交组合生产的优质杂种猪性能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及杂交方式
    1.2 饲养管理及性能统计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种猪繁殖性能比较
    2.2 杂种猪生长中期育肥性能比较
    2.3 杂种猪6月龄体尺测定与比较
3 讨论与结论
    3.1 杂交组合的选择与品种性能特征
    3.2 2种杂交方式生产杂种猪性能比较

(10)不同地方猪品种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国内外猪种的种质特性
        1 国内养猪业生产
        2 世界养猪业生产
        3 国内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的研究和利用
        3.1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概况
        3.2 我国地方猪种优良的种质特性
        3.3 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3.4 我国地方猪种质特性研究现状
        3.5 我国猪杂交模式的研究现状
        3.6 我国猪杂交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 国外猪种种质特性和对我国地方猪种的影响
        4.1 国外猪种种质特性
        4.2 国外猪种对我国地方品种的影响
        5 二花脸部分种质特性的研究
        5.1 外貌特征
        5.2 繁殖性能
        5.3 体重体尺
        5.4 杂交效果
        6 技术路线
试验研究 不同地方猪品种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研究
    前言
    第二章 不同杂交组合的父母本繁殖性能比较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测定繁殖指标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结果
        2.1 不同杂交组合的父母本繁殖性能比较
        3 讨论
        3.1 不同杂交组合的父母本繁殖性能比较
        3.2 不同杂交组合父母本杂种优势率的分析
        4 小结
    第三章 不同二元猪育肥性能比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测定指标与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二元猪的体尺测定比较
        2.2 不同二元猪育肥性能的比较
        3 讨论
        3.1 不同二元猪的体尺性能比较分析
        3.2 不同二元猪育肥性能的比较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松二二元猪及其父母本的胴体和肉质的比较研究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1.3 试验仪器和试剂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松二二元猪胴体性能
        2.2 松二二元猪常规肉质
        2.3 松二二元猪与父母本胴体性能比对分析
        2.4 松二二元猪与父母本常规肉质的比对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创新点
进一步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优质高产瘦肉猪杂种新母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岳西黑猪与北京黑猪、巴克夏猪的杂交效果分析[D]. 赵冬冬.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苏太猪、巴克夏猪与柯乐猪杂交试验研究及应用[D]. 黄维江. 贵州大学, 2020(02)
  • [3]国外引进猪种不同杂交组合生产及肉质性状的比较分析[D]. 马迎春.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4]宗地花猪杂交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D]. 魏小红. 贵州大学, 2019(09)
  • [5]猪配套系育种及湘沙猪配套系选育工作体会[J]. 吴买生. 中国猪业, 2017(11)
  • [6]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生长性能、胴体品质及年生产力研究[D]. 李生贵.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7]高繁殖力猪新品系-HN繁殖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年生产力研究[D]. 王鹏飞. 甘肃农业大学, 2017(02)
  • [8]晋汾白猪推广及应用效益的研究[D]. 孙秉耀. 山西农业大学, 2016(04)
  • [9]2种不同杂交组合生产的优质杂种猪性能比较[J]. 方晓敏,涂枫,王学敏,李碧侠,付言峰,赵为民,赵芳,任守文.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 [10]不同地方猪品种杂交组合生产性能研究[D]. 段晓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1)

标签:;  ;  ;  ;  

优质高产瘦猪杂交新母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