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楼长妈妈”的爱心(论文文献综述)
范琳[1](2017)在《关于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内不同文化的互相融合与发展,为我国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思路、新观点和新机遇,开展关于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通过公寓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全员育人,全面提升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促进山西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为视角,首先结合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特点,确定了选题的理论依据。其次,根据山西省高校新区的基本情况、建设规模、发展模式,得出了近年来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如:以电子屏、楼内文化宣传板为主要宣传型教育、以发挥共产党员模范作用为重点的影响型教育、以辅导员“同吃、同住、同学习”为基础的引导型教育。接下来,笔者以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社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究,认为主要存在:文化底蕴薄弱、多元文化冲击,公寓环境单一、周边环境多样,沟通合作疏离、考评机制缺乏的问题。再次,以近年来在高校公寓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受到多次国内和省市表彰的的太原理工大学为例,为探索可行性措施和对策提供借鉴:完善公寓制度建设、抓好公寓队伍建设,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推进学生党建进公寓,加强公寓精细化建设、推进学生公益组织进公寓。最后,文章从坚持正确导向、转变育人观念,提高合作水平、优化教育环境,创新考评机制、打造过硬队伍,创新育人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四方面出发,寻求加强和改进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以期为全国范围内的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梁宏超,鲁晋[2](2020)在《以学生公寓为平台实现全员育人——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员育人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学校作为"四位一体"的首位,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以实现学生全面教育为宗旨,太原理工大学公寓服务中心以"11357"规划为指引,提升管理服务品质,创造特色育人环境。以"精细服务"为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实现公寓多方位建设并促使学生自我教育以实现全员育人。
王立文[3](1993)在《“楼长妈妈”的爱心》文中指出 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召开的一次会议上,有一位被大学生誉为"楼长妈妈"的优秀共产党员——她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离休干部阎瑞英。阎瑞英1987年离休之后,本可以在家安度晚年或到其它地方挣钱。但是,她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为
梁宏超[4](2021)在《劳动育人在大学公寓生活中的实践——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越来越重视劳动育人体系的创建,学生公寓作为高校生活基础部分之一,必须致力于全面实现劳动育人目标。本文从劳动育人的重要性、公寓劳动育人对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新时代的实践要求,提出了太原理工大学创新的公寓管理模式,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劳动教育体系。
教育部关工委[5](2007)在《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之中》文中提出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中央8号、16号文件的制定和印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大举措。对贯彻落实这两个文教
教育部关工委[6](2004)在《在培养教育青少年中“五老”队伍能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文中研究指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了要建设一支包括“五老”在内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队伍。八部委发出的《关于发挥“五老”队伍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的通知》提出:“离退休老同志是一个特殊群体,是一个丰富的人才库。‘五老’是这个群体的重要组部分,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长期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坚定的政治信念、丰富的智慧经验、崇高的精神风范、优良的传统作风,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多年来,他们为培养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受到了广大青少年及社会各界的赞誉”。这完全符合教育系统“五老”队伍的实际。
张娇倩[7](2019)在《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山西某高校为例》文中提出中共十九大报告对青年提出殷切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生长生活于新时代的青年,要在新的时代机遇与挑战下,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做好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也强调,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1]在国家重视青年发展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背景下,结合需要层次理论,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后勤青年职工的思想现状,研究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阐述文章的选题来源、选题目的与意义,其次归纳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述评,最后提出文章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是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首先,概述高校后勤青年职工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其次,概述基本理论。主要是需要层次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以及两者相关性概述,结合青年职工不同层次需要,研究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了解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第三部分是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研究。包括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的成效,主要体现为:后勤组织建设良好、教育内容紧贴工作实际、教育形式丰富多样、教育载体发挥作用。对应存在的不足包括教育内容不全面、管理载体运用不合理、教育环境建设不完善等方面。第四部分是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首先是宏观环境影响,包括社会发展状况、国家对高校后勤政策以及高校后勤工作与社会服务行业差异的影响。其次是后勤工作的影响,主要是规章制度建设、成长体系以及后勤文化建设影响。最后是青年职工本身差异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青年职工需要的层次性和类别多样化的影响。第五部分是加强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首先发挥宏观环境的积极作用影响。在教育青年职工中要立足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优势、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正面引导、注重国家政策引导与落实、发挥高校后勤工作优势。其次要完善后勤规章制度与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完善规章制度建设、改进有关青年职工成长体系、建设积极向上后勤文化、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最后青年职工要加强自我教育。结合时代要求,明确时代使命,正确认识本职工作,积极迎接挑战,提升自我,加强全面发展。通过文章研究,了解青年职工不同层次需要,明确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结合不同层面环境影响,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教育效果。这样有利于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中,促进青年职工在后勤工作中发挥群体优势,发挥后勤的服务与教育功能,促进高校建设,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提供良好保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楼长妈妈”的爱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楼长妈妈”的爱心(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案例分析法 |
1.3.2 实地访谈法 |
1.3.3 问卷调查法 |
1.4 创新点 |
1.4.1 研究视角创新 |
1.4.2 研究成果创新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
2.1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概念 |
2.1.1 内涵界定 |
2.1.2 相关概念 |
2.2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
2.2.1 改革开放后起步阶段 |
2.2.2 八十至九十年代逐步发展阶段 |
2.2.3 九十年代后探索发展阶段 |
2.3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主流意识形态 |
2.3.2 教育与管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
2.3.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影响原理 |
2.4 高校学生公寓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与特点 |
2.4.1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
2.4.2 高校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第三章 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 |
3.1 山西省高校新区总体情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建设规模 |
3.1.3 发展模式 |
3.2 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3.2.1 以电子屏、楼内文化宣传板为主要宣传型教育 |
3.2.2 以发挥共产党员模范作用为重点的影响型教育 |
3.2.3 以辅导员“同吃、同住、同学习”为基础的引导型教育 |
3.3 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3.3.1 意识形态方面 |
3.3.2 教育管理方面 |
3.3.3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方面 |
3.4 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文化底蕴薄弱,多元文化冲击 |
3.4.2 公寓环境单一,周边环境多样 |
3.4.3 专业化队伍缺失,外聘人员偏多 |
3.4.4 沟通合作疏离,考评机制缺乏 |
第四章 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经验——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 |
4.1 完善公寓制度建设,抓好公寓队伍建设 |
4.1.1 推行公寓制度标准化 |
4.1.2 打造队伍建设品牌化 |
4.2 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推进学生党建进公寓 |
4.2.1 塑造文化育人全面化 |
4.2.2 树立党员模范榜样化 |
4.3 加强公寓精细化建设,推进学生公益组织进公寓 |
4.3.1“楼长妈妈”公寓工作精细化 |
4.3.2“爱心家园”公益组织常态化 |
第五章 加强和改进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
5.1 坚持正确导向,转变育人观念 |
5.1.1 高度重视,坚持意识形态统领 |
5.1.2 立德树人,转变公寓育人理念 |
5.2 提高合作水平,优化教育环境 |
5.2.1 整合资源,提高全员合作水平 |
5.2.2 优化环境,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
5.3 创新考评机制,打造过硬队伍 |
5.3.1 双向互动,以考评推进合力育人 |
5.3.2 学做相长,以学习打造过硬队伍 |
5.4 创新育人手段,利用新媒体技术 |
5.4.1 形式创新,以心理辅导润物无声处 |
5.4.2 载体创新,以新型媒体抢占新阵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以学生公寓为平台实现全员育人——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11357”规划引领公寓教育 |
二、一个目标、一个中心与“三大工程” |
(一)一个目标 |
(二)一个中心 |
(三)三大工程 |
1. 和谐工程 |
2. 安全工程 |
3. 育人工程 |
三、“五大品牌”思想教育与“双7T”管理 |
(一)“党员先锋岗”—队伍建设品牌 |
(二)“党员宿舍”—思想教育品牌 |
(三)“楼长妈妈”—服务育人品牌 |
(四)“爱心家园”—育人帮扶品牌 |
(五)“安全宣讲进课堂”—安全育人品牌 |
(六)“双7T”管理 |
四、学生自我教育 |
(7)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山西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概述 |
2.1.1 高校后勤青年职工 |
2.1.2 思想政治教育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需要层次理论 |
第三章 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3.1 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效 |
3.1.1 后勤组织建设良好 |
3.1.2 教育内容紧贴实际 |
3.1.3 教育形式丰富多样 |
3.1.4 教育载体发挥作用 |
3.2 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 |
3.2.1 教育内容整合不全面 |
3.2.2 管理载体运用不合理 |
3.2.3 教育环境建设不完善 |
第四章 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
4.1 宏观环境的影响 |
4.1.1 社会发展状况与社会群体认知的影响 |
4.1.2 国家对高校后勤政策落实情况的影响 |
4.1.3 高校后勤工作与社会服务行业差异影响 |
4.2 高校后勤工作影响 |
4.2.1 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的影响 |
4.2.2 成长体系建设不健全的影响 |
4.2.3 后勤文化建设不到位的影响 |
4.3 青年职工本身差异性影响 |
4.3.1 青年职工需要层次化的影响 |
4.3.2 青年职工类别多样化的影响 |
第五章 加强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
5.1 发挥宏观环境积极作用 |
5.1.1 立足社会大环境的发展优势 |
5.1.2 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正面引导 |
5.1.3 注重国家政策的引导与落实 |
5.1.4 发挥高校后勤工作的优势 |
5.2 完善后勤规章制度与文化建设 |
5.2.1 积极改进后勤规章制度 |
5.2.2 完善青年职工成长体系 |
5.2.3 建设积极向上后勤文化 |
5.2.4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 |
5.3 青年职工加强自我教育 |
5.3.1 正确认识后勤工作 |
5.3.2 树立正确价值追求 |
5.3.3 积极面对工作挑战 |
5.3.4 加强自我全面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楼长妈妈”的爱心(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山西省高校新区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D]. 范琳.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2]以学生公寓为平台实现全员育人——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J]. 梁宏超,鲁晋. 高校后勤研究, 2020(01)
- [3]“楼长妈妈”的爱心[J]. 王立文. 党建, 1993(01)
- [4]劳动育人在大学公寓生活中的实践——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J]. 梁宏超. 高校后勤研究, 2021(03)
- [5]把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16号文件精神融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之中[A]. 教育部关工委. 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 2007
- [6]在培养教育青少年中“五老”队伍能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A]. 教育部关工委. 全国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 2004
- [7]高校后勤青年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山西某高校为例[D]. 张娇倩.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