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英语书写能力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稂建中[1](2019)在《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文中提出英语曾经是偏安于世界一隅的一个欧洲岛国的民族语言,它在短短几个世纪里从不列颠出发,遍布“日不落帝国”,进而发展成为如今的国际通用语。英语及其承载的文化留给人们一笔具有全球价值的财富,这笔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通过英语教育得以传承和发展。本文基于历史视角,在社会话语理论框架下,运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等方法,系统地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及其背后的影响因素。具体地说,在回顾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确立这一背景基础上,本文重点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文化殖民”和“全球化视野”等主要特征,并探讨其教育价值和历史局限性。英国“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是在“古英语”(盎格鲁-撒克逊语)和“中世纪英语”的基础上,经过漫长历史时期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发展而形成。“现代英语”始于16世纪,具体界定是:1500-1800年间为“早期现代英语”时期,1801年至今为“晚期现代英语”时期。本文聚焦16-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由六部分组成,除了绪论和结语外,还有五章。第二章是背景分析,探究“现代英语”教育如何在英国得以兴起。第三、四、五章分别从不同专题角度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特征。第六章是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总体评价。具体而言:第二章主要从英格兰民族国家的建立、民族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语言的形成等方面分析英国“现代英语”教育背景。随着民族国家的建立,英语取代法语,由老百姓的语言提升为官方语言;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英语由生活语言转变为文学和学术语言;英语自身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现代英语”的形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驱动以及语言学家的贡献综合地为“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第三章重点探析16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通过梳理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近代英语教育政策和不同层次的英语教育,以及外来移民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政策,发现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在致力于提升民众识字能力的同时,试图通过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民族同化提升民族意识、重构少数族裔民族身份、培养民族和国家认同,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性。第四章重点探析17世纪之后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特性。英国殖民地英语教育伴随着其海外贸易、传教和殖民统治的步伐,在殖民早期采取语言和文化同化政策,致使本地语教育和本地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在殖民晚期调整其语言教育政策,通过英语教育培植本地精英阶层(如印度),或构建英国化主流社会阶层(如北美、澳洲),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殖民地社会结构和文化身份重构,使殖民地英语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殖民特征。第五章针对18世纪末及19世纪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基于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英国社会不同话语主体权力关系,阐释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英国的语言政策从民族同化逐渐走向文化宽容,语言教育政策从单语走向双语或多语教育并存;同时,由于英国文化多重特质的影响,“现代英语”教育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加重视文化传承和文化认同,从而呈现出文化转向的突出特征。第六章从语言文化教育、民族身份教育和国家发展战略等维度对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性进行反思。在语言文化教育维度,“现代英语”教育体现出语言与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和偏重语言形式和工具性作用、过分倚重社会力量等特点;在民族身份教育方面,“现代英语”教育对英国本土民众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和公民身份建构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体现民族身份的统一性,同时它对海外殖民地民众的英国化和本土化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体现了民族身份的多样性;在国家发展战略维度,在王国、大英帝国和英联邦不同历史时期,“现代英语”教育均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对我国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规划、语言政策以及语言教育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认为,国家语言规划应符合话语主体社会关系和国家战略,国家语言政策应尊重话语主体社会身份和民族身份认同,国家语言教育政策也应有利于知识与信仰体系重构和跨文化交流。
李华[2](2019)在《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语教学中,读写活动,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路径。读与写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统一共同体。尤其是英语写作能力是学习者英语水平的重要体现。不过,当前的英语读写教学存在诸多问题,读写教学处于分离断层的状态,师生对读写教学重视度不够;读的程度欠缺,写的环节落实不到位;写作教学脱离真实语境;写作成了英语教学中的一块软肋,是当今英语教学中急待解决的一大问题。因此,本研究从宏观层面思考写作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以输入输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过程写作理论为指导,在语篇主题语境视域下,通过英语学习活动,恢复阅读的整体感,学习理解并探究主题意义,从阅读中挖掘其中有用的写作元素,融主题意义、语篇结构、内容要点、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为一体,高度整合读写,强化语言输入,创设较真语境,统合语言,以读促写,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主动积极建构意义模型,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落实语言输出,以探索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与初中生英语写作兴趣和动机,写作成绩和水平的关系,从而完善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率。本实验以贵州省兴义市阳光书院七年级11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时长20周。其中11班为对照班,采用读写分离的传统教学模式,21班为实验班,采用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通过教学实验、问卷调查、课堂观察、问题访谈和作文测试研究以下问题:(1)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是否有助于提高初中生的整体英语写作成绩和写作水平?特别是在语篇结构、语言表达、内容要点、逻辑思维等内在方面和外在书写方面,该模式是否有助于初中生提升写作能力?(2)初中生对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持有什么态度?该模式是否有助于增强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3)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成绩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是可行有效的。主要体现在:(1)该模式可以提高初中生的整体英语写作成绩和写作水平。特别是在语篇结构、内容要点、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等内在美方面和书写外在美方面对学生的帮助较大;(2)大多数初中生对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持有积极满意的态度。该模式能增强初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和动机;(3)该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初中生写作成绩的影响不同。对优等生和待优生的写作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该模式对待优生帮助最大。该研究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发是:(1)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可以运用于写作教学,立足于同一主题整合读写,提炼阅读中的语言、内容和结构等写作元素。此外,补充足量的多体裁多模态的课外阅读语篇,实现课堂内外交融互通,加大语言输入,创设真实语境,迁移运用,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激发英语写作兴趣和动机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催化剂。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是先导,积极主动写作是关键;(3)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学思悟行,以学生为中心,发现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因材施教,探寻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教学高效智慧;(4)英语读写课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充分利用资源,打造高效读写课堂,培养高素养的英语人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当然,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也不是万能的办法,并不能解决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运用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达到写作教学的最优化和高效化。
邱萍[3](2019)在《小学中段英语词汇的教学反思探究》文中认为我国英语语言学家受国外研究进程影响,于90年代开始关注词汇教学在英语语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自此,词汇教学理论逐步完善,词汇在英语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地位也至关重要。本研究致力于在了解国内外词汇教学研究进程的基础上,基于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分析教师在词汇教学中的反思现状,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提出词汇教学提升的有效建议。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笔者首先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我国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小学英语教育实习启示等方面对研究缘起进行阐述,并提出问题。其次,基于研究主题分析研究目标、研究意义与本文的核心概念界定。最后,参考大量国内外词汇教学文献,分析国内外有关词汇教学的已有研究与研究进程,并结合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对国内外研究做评述与启示。第二章,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引导下的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一方面,笔者从反思性思维、反思性实践以及批判性反思对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进行阐述;另一方面,分析小学英语学科特点、中段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及中段英语词汇习得。综合两方面的分析,将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与“反思性实践”理论相结合。第三章,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现状调查,主要从研究前期准备、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第四章,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问题与成因,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归纳词汇教学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分析问题成因。第五章,从反思的四个阶段提出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优化与可行性建议。总之,本研究对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现状以及教学反思的问题与成因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基于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提出教学优化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为词汇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昊天[4](2019)在《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与理论性知识相对的一种重要知识类别,是在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下,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使用以指导教学决策的动态知识体系。如若说理论性知识用于武装教师的头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则对教师在具体或特定情境中的行动起指引作用。教学的实践属性要求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理论性知识的同时,还拥有相应的实践性知识。由于理论性知识无法直接复制到实际教学情境中,相关研究也证明职前教师所学教学理论与资深教师实际教学经验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且新手教师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常出现“现实冲击”现象。因此,支撑教师教学实践的实际上是融合了其个人价值观、教学信念、过往教学及生活经验的实践性知识。该知识影响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同时,还支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进行专业判断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正是意识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知识相关研究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外部传授过程转为教师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研究,并从显性的学科理论性知识转向隐性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上。目前,实践性知识在教师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以及教学行为背后真正的主宰,也是教师进行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它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整体教育学的繁荣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后方法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刺激回忆、绘制概念图、深度访谈、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探寻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共性特征,探究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阶段性特征,探讨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人来源及外在来源,进而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动态生成机制。本文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上有何共性特征及阶段性特征?在知识结构上有何异同?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从何而来?生成机制如何?全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对研究核心概念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阐释本文理论基础。第二章为研究设计。首先展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随后对本文所实施的刺激回忆、绘制概念图、深度访谈、教育叙事等研究设计的过程及方法进行如实、详尽的介绍与描述。第三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性考察。本章按照阿卜杜拉哈菲兹(Abdelhafez)于2014年提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分类标准,选取八位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具有典型性的教师作为样本开展研究。在一轮完整的教学周期(一学期)内,进行课堂观察共计48课时、刺激回忆24次(时长为45小时41分56秒)。经过科学转写与修改,获得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原始数据约17万字。在运用专家指导、第三方检测、成员检测等方式保证研究效度的情况下,对上述原始数据进行切分、归类与编码,共获得知识单位1943个,提炼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本土概念共计51个,其中样本教师共性高级编码29个,非共性高级编码22个。随后,以阿卜杜拉哈菲兹(Abdelhafez)类属分析结论为分析框架,将共性高级编码划入关于教师自我、学生、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等六类教师实践性知识中,并结合样本教师刺激回忆的内容,运用后方法教育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性内容构成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分析。第四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阶段性特征。本章以教师职业发展阶段为线,以教师刺激回忆内容为依据,结合八位样本教师分别绘制的实践性知识概念图,从知识内容及知识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群体特征。第五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本章以“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为主题,运用半结构性访谈的形式对八位样本教师分别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总时长达5小时31分4秒,获得采访录音转写文本约5.1万字。在此基础上,从个人来源及外在来源两个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师9种实践性知识来源进行分析,并对两类知识来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与讨论。第六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本章选取1名样本教师进行个案叙事研究,以职业发展阶段为纲,通过将其撰写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的18篇教育叙事进行词云分析,对其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进行动态描述,尝试揭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第七章为结论,总结了主要研究发现,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与启示,并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第一,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内容构成上具有共性特征。在关于教师自我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拥有较强的职业动机与责任感;个性心理及过往经历对其当下的教学有重要影响;丰富的生活及语言知识储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在关于学生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尊重各国学生带入汉语课堂的身份特征,重视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状态的观察,并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关于课程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可较为准确地把握各级各类汉语教学的目标及重点,关注课程间的关联,在课程呈现明显课型特征的同时,兼顾训练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在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对词汇、语法的讲解重视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的展示,并兼顾语音、汉字等其他语言要素教学;对教学内容分类处理,注重其实用性、渐进性与复现性;教学环节完整且稳定,讲求教学节奏,重视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在积极实践启发式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在关于教学媒介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重视对教材的使用及对教学素材的补充,运用较为严格的标准选择教学资源,并综合运用板书与多媒体设备对语言知识进行合理呈现。在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认为客观环境影响教学体验,并具备一定的非预期教学情境应对能力;他们将汉语课堂与中国社会生活建立密切联系,并将中国文化元素教学蕴于语言教学中。第二,使用“合理弹性空间”的概念概括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群体在实践性知识内容上的差异,指出:教师群体间知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教学要素体察力与对学生的忽略空间、教学行为目标力与对标准的让步空间、教学过程贯通力与对资源的延展空间、教学示范呈现力与对自我的内控空间四个方面;知识结构方面,随着职业发展阶段的推进,不仅教师所绘概念节点数量、节点表述的专业化与精炼度有着明显提升,单一知识类别内部组织结构、层级划分亦更为复杂与优化,且各知识类别间逐渐打破独立封闭的状态,存在明显互动关系。第三,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均是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重要生成渠道,两大来源虽相互作用,但个人来源起决定性作用。在个人来源方面,过往经历是实践性知识的最稳定的来源,日常生活体验则实现了教师教学素材的积累;教师的个性心理为课堂打上了明显的个人“烙印”,自发性反思则是实践性知识更新与发展的推动力。在外在来源方面,合作共同体、教学观摩与培训对教师各类实践性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外汉语教师对科(教)学研究活动、教学资源、行业与国家政策等三种来源的利用程度及范围较为有限。第四,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一个包括观察与体会、外化与接收、实践与反思、生成与强化等四个阶段的循环发展、动态开放的过程。实践性知识经过感知与初构后并未停止,而是进入新一轮知识生成的循环与扩散。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第一,以多名教授各级各类汉语课程样本教师通过刺激回忆呈现的大量一手实践性知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知识类别划分标准,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的共性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形成了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较为全面的认识;第二,以“合理弹性空间”概括并分析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特征,创造性地运用样本教师所绘概念图,从结构上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了立体化分析;第三,对对外汉语教师具有独特性的实践性知识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进行了全面展示,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知识生成过程,构建起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为教师知识建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在理论上,拓宽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范围,深化了对外汉语教师知识领域学术研究,作为将后方法教育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结合的首次尝试,有效扩展了后方法教育理论的适用范围,也为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提供了理论支撑。现实上,实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凝练与分享,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及社会对对外汉语教师的了解。此外,本研究所用研究方法可为对外汉语教师师资培养模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邹群霞[5](2020)在《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背景下《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研究已成为早期儿童教育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语言领域是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其中一个领域,对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以下简称《标准·语言领域》)的比较研究不仅可以为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语言领域的修订确立相应的参照,也为我国早期儿童的语言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与思考。本文以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比较法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价值取向、目标和《标准·语言领域》的内容、实施及效果等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在国际背景方面,全球化时代背景是影响中美两国《标准》制定及其推进极其重要的元素;国内外学前教育相关研究成果交流直接或间接对中美《标准》制定起推进作用。同时,中美两国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进而对《标准》制定产生影响;(2)从课程政策视角探析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与目标,研究发现我国《指南》价值取向以幼儿为中心和幼儿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美国《标准》则呈现自由主义取向、保守主义取向和社会效率取向等多元价值取向态势。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与能力、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施教学范式改革、实施评价改革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中美《标准》制定的目标,但中美目标方向并不一致;(3)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形式结构、内容结构和结构性质的比较分析,发现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同为指导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学前教育课程政策文件,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不仅表现在编排体例、语言表述等形式结构方面,在基本框架设计上也呈现各自的特点,美国《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框架所反映的框架性质和一体化衔接值得我们学习;(4)在借助于NVivo12软件对《标准·语言领域》相关内容进行编码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在子领域分类、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策略与建议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反映了两国语言领域的教育理念与理论取向。两国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上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关注语言发展的全面性。美国《标准·语言领域》关注语言与文化的相互渗透,为特殊需要儿童的语言发展提供支持,语言发展强调向早期读写偏移等理念。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也分别体现了“全语言教育”取向和“平衡化教育”取向;(5)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状况、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总体没有美国的实施现状乐观;我国受访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评价感知与认同度较低;在样本数据下,美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高于我国受访教师的实施效果测度值总均值。通过对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的研究得出主要的启示:一方面,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是标准修订需兼顾稳定性与发展性;标准修订需考虑连续性与阶段性;标准修订需考虑综合性与个别化;标准修订需注重指引性与操作性的统一;标准修订需平衡统一性与适宜性。另一方面,对《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是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构建《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支持系统;发展我国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项目与评估体系。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唐书哲[7](2019)在《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界是对现有边界的跨越和既定秩序的挑战,是少数族裔跨越基于种族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美国主流社会以种族为中心建构各种边界,试图维持以白人为中心的种族秩序。华裔在美国面临来自主流社会的规训,并试图跨越压迫性的边界。作为再现华裔在美国生活经验的文学作品,美国华裔文学再现了华裔在语言和空间等方面的越界经验。美国华裔文学也中出现了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超越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越界文本,构成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就美国华裔文学的越界研究而言,学界多关注华裔文学在种族、性别和文化上的越界现象,研究的重心不在越界本身,而在华裔的身份认同,对文本和空间越界关注不够。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既可以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华裔的越界策略和华裔经验的变化,为华裔族群提供借鉴,又可以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拓展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围绕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规训和华裔的抗争,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讨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认为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在本质上表现为华裔和华裔作家对主流社会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逾越。论文以规训和“越界”为理论框架,从“解域”、“越界文本”以及空间与权力和意识形态之关系的角度,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分析边界的运作机制,解读华裔和华裔作家面临的规训和他们跨越压迫性边界的越界行为,并探讨越界的意义。论文第一章以汤亭亭的《中国佬》《女勇士》和赵健秀的《唐老亚》为研究对象,从沉默与言说、言说的形式、言说的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就沉默与言说而言,美国主流社会期待早期华人以沉默被动、缺乏主体性的种族“他者”形象出现,维护白人的权威。《中国佬》中以叙事者的伯公为代表的早期华人以“捣鬼者”的形象出现,使用编码的语言进行言说,逾越了不许说话的戒律,彰显了华人的主体性。在言说的形式上,华裔面临来自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训和宰制。他们跨越语言边界,从本族裔语言中吸取元素,打破标准英语的规范,形成了一种带有族裔色彩的英语,既传达了族裔经验,又对标准英语及其背后主流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解域”。《女勇士》中以鬼故事为代表的非理性言说再现了华裔在美国越界的勇气和策略,解放了华裔被主流社会压抑的语言成分,解构了美国主流社会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此外,美国华裔文学跨越语言和文化边界,形成了语言上的“杂糅性”和“陌生化效应”,实现了不同语言文化及其背后价值观的对话。第二章聚焦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以谭恩美的《拯救溺水鱼》和伍绮诗的《无声告白》为例,在美国华裔文学的谱系中以点带面地探讨文本越界,重点分析文本越界的方式以及文本越界对华裔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启示与挑战。文本越界是指文本中作家的族群身份和主人公的族群身份呈现出差异,或文本超越了华裔文学的传统题材和主题。本章分析了两类文本越界现象——经典华裔作家书写普适性主题的文本越界、新生代华裔作家革新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的文本越界,并借此分析当前华裔文学创作跨界、去族裔化和多元化的趋势。第一节结合“越界文本”的概念,在考察美国华裔文学边界的基础上,指出华裔文学边界的人为建构性和流动性,并界定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第二节分析《拯救溺水鱼》的文本越界,认为作品探讨人权与传媒等主题,超越了以华裔经验为内核的美国华裔文学传统题材和主题,表现出明显的去族裔化倾向。第三节解读《无声告白》的文本越界,认为文本整合了传统美国华裔文学中基于性别的父系书写传统和母系书写传统,通过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揭示“血统”与“认同”之间的矛盾,以及种族和性别歧视的创伤,性别批评指向是美国社会的性别歧视。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拓展了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疆域,挑战了暗藏在文学创作和批评中的种族隔离现象及其背后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第三章考察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选取天使岛移民检查站、唐人街和唐人街之外的美国本土三个空间,分析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边界的建构方式,探讨华裔为拓展生存空间的抗争。《埃伦诗集》折射了早期华人在美国的空间经历和体验,美国主流社会将种族主义思想融入空间的规划和使用中,并通过各种规训手段来控制华人的身体和主体,对华人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华人通过刻写诗歌,利用“再现的政治”进行反规训的抗争。邝丽莎的《在金山上》再现了空间与种族和资本的关系,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空间区隔以及对华裔生存空间的话语建构与种族主义思想合谋,服务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邝泗通过坚守唐人街这一异质和否定的空间和异族通婚等策略来跨越压迫性的空间边界。哈金的《自由生活》刻写了华人在新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空间体验,表现在具体意义上的地理空间和抽象意义上的精神空间两个方面。以武男为代表的华人新移民在隐蔽的空间限制下,因物质和精神空间的缺位而感到强烈的存在危机。武男通过异化劳动安家置业,确立了物质世界的中心,然后自我放逐,与异化的现实保持距离,通过诗歌创作建构了精神家园,确立了精神世界的中心,解决了存在危机。华裔的空间经验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必要”到“奢侈”的历时性变化,既是具体的地理空间经验,又是抽象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的空间经验。华裔所面临的边界和规训随着历史语境的变迁表现出从明显到隐蔽、从暴力到温和的转变,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也为华裔的越界提供了助力。通过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可以发现边界的运作机制和华裔的越界方式,把握当前华裔文学创作的趋势,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论文试图强调,作为社会文化建构,以种族为中心的各种压迫性边界是美国主流社会为不同族群及其文化划定疆域、维持种族和文化秩序的重要手段,它们限制了华裔的生存空间和生命体验,以及华裔文学的题材和主题。只有跨越这些压迫性的边界,才能在客观上改善华裔的生存状况,扩大华裔文学的创作和批评空间。
韩建岗[8](2016)在《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状况调查是近年来语言田野调查的重点课题。国内学者已对内蒙古、黑龙江、河北等地蒙古族使用本民族语的情况,兼通其他语言的情况以及本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杂居区的蒙古族母语使用情况不容乐观,特别是城市地区青少年一代母语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蒙古族母语传承出现了显著的代际差异;处于聚居区的蒙古族母语保存相对较好,但也因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影响,母语使用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母语实用功能受到新的挑战。相比较而言,国内外学者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简称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较少,关注程度不够,仅有的研究仍是20世纪80年代所做的调查,已不能反映新时期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真实面貌。巴州作为一个蒙汉维多语共存且蒙古语属于弱势语言的地区,是蒙古语使用的一个语言孤岛。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巴州蒙古族与外界交往的加深,其语言使用出现了新的状况,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探明这种状况并阐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对新时期巴州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双语教育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同时,巴州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蒙古族作为跨境民族,蒙古语作为跨境语言,充分掌握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各民族"语言相通"和"民心相通"的早日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全面把握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我们从巴州蒙古族的语言使用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语言接触、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利用社会语言学分析方法,分别从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网络关系、语域、语言环境、族际通婚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社会因素,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了研究起因、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语言调查情况概述,探讨了巴州蒙古族在家庭内部和社区的语言使用状况,同时对不同年龄段和城乡语言使用差异也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章探讨了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种语言的使用能力。第四章从语言认知、语言情感和语言行为倾向三个方面阐释了巴州蒙古族的语言态度。第五章从语言接触的视角,探讨了多语环境中语言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重点从汉语对蒙古语的影响进行了说明。第六章探讨了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的社会因素。第七章从宏观层面阐述了巴州蒙古族的语言教育和语言规划。第八章为结论部分,提出了全文的结论和未来研究的一些思考。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一、巴州是一个多元重叠的言语社区。巴州居住着蒙古、汉、维吾尔、回、哈萨克等41个民族,除回族外,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巴州各民族共同构成了一个大的言语社区,每个民族又分属若干小的言语社区,因此,每个人同时具有多个言语社区身份,在不同的言语社区使用不同的语言。巴州蒙古族在家庭内部或是在和本民族人交流时均以蒙古语为主,在社区内或是在和非本民族人交流时以国家通用语(汉语)或是地区通用语(维吾尔语)为主。随着族际通婚的增多、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速度的加快,巴州已有的言语社区也在经历重新建构的过程。二、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代际差异明显。年长一代母语水平普遍较高,无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区之中,年长一代使用母语的频率最高。同时兼通汉语和维吾尔语的也较多,在和非本民族人交际时能熟练使用汉语和维吾尔语。年青一代母语水平相对较低,主要是母语读写能力相对较弱,绝大多数"民考汉"学生不会书写、识读母语文字。相比较而言,兼通汉语的人最多,且有极少数人只掌握汉语,同时少部分人也会说维吾尔语。三、巴州城乡蒙古族语言使用差异明显。巴音布鲁克镇农牧区距离库尔勒市、和静县城相对较远,由于90%以上人口都是蒙古族,蒙古语仍是农牧区主体语言和强势语言,因此蒙古语传承较好。而居住在城市的蒙古族人口较少,又与其他民族杂居相处,除了家庭内部仍以母语为主外,社区交际则基本上以汉语和维吾尔语为主,蒙古语属于非主体语言和弱势语言,城市蒙古族母语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四、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是多种社会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的主要因素。不论是家庭内部还是社区之中,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年青一代汉语化趋势较为明显。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因工作岗位的需求和受职业习惯的影响在语言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试在语言交际中使用蒙汉双语或是汉语单语的较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则使用母语较多。同时巴州蒙古族所保持的社会网络关系、所处的语言环境、自身语言观念、族际通婚也同样对其语言使用产生了深刻影响。五、母语传承和发展必须重视年青一代的母语教育和母语意识培养。母语是每个民族的情感纽带,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尽管巴州蒙古族对母语的喜爱程度非常高,但认为学好汉语才能在升学、就业、晋升等方面获得更多机会和好处,而母语在这些方面未能提供。在现实利益的驱使下,年青一代母语水平普遍不高,学习和使用母语的动力不足,这一现状必然对巴州蒙古语的传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巴州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都需要大批量"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一味地看重某一强势语言而忽视弱势语言,都不利于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不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的今天,国家更需要兼通跨境语言的人才。因此,巴州蒙古族年青一代既要学好国家通用语,又要学习掌握好自己的母语,增强母语保护意识。
朱璟昱[9](2018)在《基于《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视角下的绘本作业册开发研究 ——以昆明市JX小学为例》文中提出小学一年级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能力不一样,家长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同,给一年级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教师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将教材中的知识教授清楚,还要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与应用英语的能力。随着绘本教学在小学教学阶段的运用,这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学生讲解知识的方法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绘本作业册的开发与使用”为研究内容,在昆明市盘龙区JX小学开展研究。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现状,研究中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开发绘本作业册的可行性研究:本章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的分析、结合昆明市盘龙区JX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师资情况,学生学习的特点,家长对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校所给政策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绘本作业册的开发能够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第三章绘本作业册开发研究流程:以一年级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为原则,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的,对绘本作业册开发的指导思想、思路进行论述,详细介绍了绘本作业册设计的方法和内容,并结合内容对其特点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第四章将开发成形的绘本作业册运用于日常教学中的注意事项,及教学建议。并提供了使用绘本作业册进行教学的具体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案例。第五章绘本作业册开发使用的总结反思,将绘本作业册开发并投入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本研究通过对昆明市盘龙区JX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开发绘本作业册,并将开发的绘本作业册运用于实际教学中,通过课堂使用反应出来的问题再对开发的绘本作业册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使之对英语课堂实际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探讨将绘本教学运用于小学一年级英语启蒙阶段的可行性及方法,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为开发与使用绘本作业册进行英语日常教学提供思路。
苏笑悦[10](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二、培养英语书写能力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英语书写能力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英语史和英国英语教育研究 |
二、影响英国语言教育的要素研究 |
三、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及语言教育政策研究 |
四、国内外研究评析 |
第四节 概念界定 |
一、古英语、中世纪英语与现代英语 |
二、语言与语言教育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六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话语理论 |
二、英国语言教育话语分析 |
第二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地位的确立 |
第一节 民族国家的建立 |
一、从族群到民族王国 |
二、从民族王国到民族国家 |
第二节 民族文学的发展 |
一、民族文学的发端 |
二、民族文学的奠基 |
第三节 民族语言的形成 |
一、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的古英语 |
二、中世纪英语 |
三、现代英语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的兴起 |
一、文艺复兴的影响 |
二、宗教改革的驱动 |
三、语言学家的贡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民族特性 |
第一节 作为英格兰民族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格兰的英语教育政策 |
二、英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二节 作为威尔士和苏格兰通用语的英语教育 |
一、威尔士的英语教育 |
二、苏格兰的英语教育 |
第三节 作为英国移民第二语言的英语教育 |
一、英国移民的主要来源 |
二、英国移民的语言规划 |
三、英国移民的语言教育政策 |
第四节 “现代英语”教育民族特性的体现 |
一、英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 |
二、威尔士和苏格兰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同化 |
三、英国移民基于英语教育的民族身份重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文化殖民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本族语教育的冲击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语言教育的冲击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对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一、英语教育对爱尔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二、英语教育对北美及澳新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三、英语教育对印度殖民地意识形态的渗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全球化视野 |
第一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社会语境 |
一、基于话语理论的英语教育要素分析 |
二、影响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主体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发展的话语秩序 |
第二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政策调整 |
一、民族同化的语言教育政策 |
二、文化融合的语言宽容政策 |
三、多元文化语境下的多语政策 |
第三节 英语教育全球化视野的文化转向 |
一、文化概念与英国文化的特质 |
二、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使命 |
三、英国英语教育全球化的文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重与轻 |
一、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社会文化特性 |
二、“现代英语”教育的社会文化特征与功能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语言文化教育的反思 |
第二节 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得与失 |
一、语言文化与身份建构的关系 |
二、英国本土“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建构 |
三、英国殖民地“现代英语”教育与民族身份重构 |
四、“现代英语”教育作为民族身份教育的反思 |
第三节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成与败 |
一、语言教育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 |
二、“现代英语”教育作为英国的发展战略 |
三、“现代英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反思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2)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的地位及其作用 |
1.1.2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概念的界定 |
2.2.1 主题语境 |
2.2.2 阅读与阅读教学 |
2.2.3 写作与写作教学 |
2.2.4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
2.2.5 以读促写模式 |
2.3 理论基础 |
2.3.1 Krashen输入假说理论 |
2.3.2 Swain输出假设理论 |
2.3.3 建构主义理论 |
2.3.4 过程写作理论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内外英语写作教学法研究现状 |
2.4.1.1 成果教学法 |
2.4.1.2 过程教学法 |
2.4.1.3 体裁教学法 |
2.4.1.4 过程体裁教学法 |
2.4.2 国内外的英语读写结合研究现状 |
2.4.2.1 国外英语读写研究现状 |
2.4.2.2 国内英语读写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引言 |
3.2 研究问题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4.1 调查问卷 |
3.4.2 问题访谈 |
3.4.3 课堂观察 |
3.4.4 英语写作测试试卷 |
3.4.4.1 前测和后测 |
3.4.4.2 评分方法 |
3.5 实验过程 |
3.5.1 实验前数据采集与分析 |
3.5.2 研究实施阶段 |
3.5.2.1 实验材料 |
3.5.2.2 对照班实施读写分离模式 |
3.5.2.3 实验班实施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 |
3.5.2.4 实验班实施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的教学内容及步骤 |
3.5.3 实验分析总结 |
3.6 小结 |
第4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1 引言 |
4.2 学生英语写作整体成绩和写作水平的分析与讨论 |
4.2.1 英语写作前测数据分析 |
4.2.2 英语写作后测数据分析 |
4.2.3 英语写作前测与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
4.3 学生英语写作五个细节层面的分析与讨论 |
4.3.1 实验前测学生英语写作五个具体层面的分析 |
4.3.2 实验后测学生英语写作五个具体层面的分析 |
4.3.3 实验前后测学生英语写作五个具体层面的对比 |
4.4 学生对主题语境以读促写模式的态度、写作兴趣和写作动机的分析与讨论 |
4.4.1 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4.2 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4.4.3 实验前问题访谈结果分析 |
4.4.4 实验后问题访谈结果分析 |
4.4.5 实验前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4.4.6 实验后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
4.5 实验班优等生和待优生英语写作成绩和写作能力提升幅度的分析与讨论 |
4.6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5.1 引言 |
5.2 主要研究发现 |
5.3 本研究对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
5.4 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相关研究的建议 |
5.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小学中段英语词汇的教学反思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英语本土化与全球化 |
1.1.2 我国教育发展趋势 |
1.1.3 小学英语教育实习启示 |
1.1.4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意义与核心概念界定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2.3 核心概念界定 |
1.3 英语词汇教学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与启示 |
2 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对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的引导 |
2.1 舍恩“反思性实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2.1.1 反思性思维 |
2.1.2 反思性实践 |
2.1.3 批判性反思 |
2.2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 |
2.2.1 小学英语学科特点 |
2.2.2 小学中段学生身心发展与认知特点 |
2.2.3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习得 |
2.3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与“反思性实践”理论的结合 |
2.3.1 词汇教学前反思 |
2.3.2 词汇教学中反思 |
2.3.3 对词汇教学反思 |
2.3.4 反思性词汇教学实践 |
3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现状调查 |
3.1 研究前期准备 |
3.1.1 研究问题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对象 |
3.1.4 研究方案 |
3.2 课堂观察分析 |
3.2.1 教学环节对比 |
3.2.2 同课异班对比 |
3.3 访谈分析 |
3.3.1 词汇教学备课情况 |
3.3.2 师生词汇教学重难点判断对比 |
3.3.3 教师课后反思方式 |
3.3.4 反思结论的实践检验 |
4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问题与成因 |
4.1 词汇教学反思的问题 |
4.1.1 生成性事件处理的不稳定性 |
4.1.2 同课异班教学受框架局限 |
4.1.3 课后反思方式的运用单一 |
4.1.4 反思及实践标准的不规范 |
4.2 问题成因分析 |
4.2.1 缺乏对已有经验的整合运用 |
4.2.2 问题发现思维欠缺 |
4.2.3 词汇教学反思认知不完善 |
4.2.4 词汇教学反思缺少层次性与连续性 |
5 小学中段英语词汇教学反思的优化与可行性建议 |
5.1 培养有预见性的反省思维 |
5.1.1 了解具有预见性的反省思维 |
5.1.2 培养预见性反省思维的方法 |
5.2 有目的性的积累词汇教学经验 |
5.2.1 词汇教学经验的选择 |
5.2.2 词汇教学经验的连续性 |
5.2.3 词汇教学经验的组织 |
5.3 制定完整的词汇教学反思计划 |
5.3.1 全面的教学反思方式 |
5.3.2 连续性的推翻与扬弃 |
5.4 词汇教学反思的深度探究 |
5.4.1 以概念形成作为教学反思目的 |
5.4.2 反思与行动相结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二 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4)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1.4.1 研究综述 |
1.4.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总体安排 |
2.1.1 研究问题 |
2.1.2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刺激回忆法 |
2.2.2 概念图法 |
2.2.3 深度访谈法 |
2.2.4 叙事研究法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共性考察 |
3.1 关于教师自我的知识 |
3.1.1 职业动机与责任感 |
3.1.2 知识储备与跨文化能力 |
3.1.3 个性心理与课堂教学 |
3.1.4 过往经历与课堂教学 |
3.2 关于学生的知识 |
3.2.1 学生身份及学习背景 |
3.2.2 学习特点及学习状态 |
3.2.3 学生性格及师生关系 |
3.3 关于课程的知识 |
3.3.1 教学目标及安排重点 |
3.3.2 课型特征与语言综合能力 |
3.3.3 课程与课程间的关联 |
3.4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 |
3.4.1 语言要素与句法、语义及语用 |
3.4.2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渐进性及复现性 |
3.4.3 教学环节、教学节奏与学生参与度 |
3.5 关于教学媒介的知识 |
3.5.1 教材的使用与素材的补充 |
3.5.2 板书的运用与多媒体设备 |
3.5.3 教学资源的选择及其标准 |
3.6 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 |
3.6.1 教学内容联系中国社会 |
3.6.2 文化教学蕴于语言教学 |
3.6.3 物理环境影响教学体验 |
3.6.4 非预期情境及其应对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阶段性特征 |
4.1 职业发展阶段内容特征:合理弹性空间 |
4.1.1 教学要素体察力与对学生的忽略空间 |
4.1.2 教学行为目标力与对标准的让步空间 |
4.1.3 教学过程贯通力与对资源的延展空间 |
4.1.4 教学示范呈现力与对自我的内控空间 |
4.2 职业发展阶段结构特征:概念图的视角 |
4.2.1 概念节点特征与分析 |
4.2.2 层级结构特征与分析 |
4.2.3 交叉链接特征与分析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 |
5.1 个人来源 |
5.1.1 过往经历与日常体验 |
5.1.2 个性心理 |
5.1.3 个人反思 |
5.1.4 科(教)学研究活动 |
5.2 外在来源 |
5.2.1 合作共同体 |
5.2.2 教学观摩与职业培训 |
5.2.3 教材与教学资源 |
5.2.4 行业与国家政策 |
5.3 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的关系 |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 |
6.1 基于个案的实践性知识生成分析 |
6.1.1 职前教师阶段 |
6.1.2 新手教师阶段 |
6.1.3 胜任教师阶段 |
6.1.4 成熟教师阶段 |
6.1.5 走向专家教师阶段 |
6.2 基于个案的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 |
6.2.1 生成机制模型 |
6.2.2 实践性知识的感知与初构 |
6.2.3 实践性知识的循环与扩散 |
第七章 结语 |
7.1 回顾与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1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1-2 课堂观察记录实例 |
附录2- 刺激回忆实例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访谈实例 |
附录5- F老师教育叙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内容 |
二、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美《标准》制定背景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际背景 |
一、全球化趋势时代的发展 |
二、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的推广 |
三、早期儿童理论研究成果的产出 |
第二节 中美《标准》制定的国内背景 |
一、政党的教育政策主张 |
二、政府财政的支持 |
三、教育立法的推进 |
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五、学前教育的改革 |
第二章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与目标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价值取向的比较 |
一、中美课程政策的决策模式 |
二、中美《标准》的价值取向 |
第二节 中美《标准》目标的比较 |
一、促进教育公平 |
二、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
三、实施教学范式改革 |
四、促进教育质量评价方式改革 |
五、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 |
六、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
第三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形式结构的比较 |
一、文本呈现形式 |
二、文本编排体例 |
三、文字表述形式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结构的比较 |
一、组成要素 |
二、基本框架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结构性质的比较 |
一、框架的性质 |
二、一体化的衔接 |
第四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概况 |
一、中美语言领域“语言”的内涵 |
二、语言领域内容的分析框架 |
三、语言领域指标统计概况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引言的比较 |
一、引言的内容 |
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念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子领域的比较 |
一、子领域的内容划分 |
二、子领域的比较分析 |
第四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 |
一、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的内容 |
二、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的比较分析 |
第五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策略与建议的比较 |
一、策略与建议的内容 |
二、策略与建议的比较分析 |
第五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与效果的比较 |
第一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现状的比较 |
一、调查问卷设计及数据处理 |
二、现状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过程的比较 |
一、《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推进的层级 |
二、课程实施计划制订 |
三、教师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 |
第三节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实施效果的比较 |
一、实施效果测度指标体系 |
二、实施效果测度统计分析 |
三、教师对《标准·语言领域》及实施效果评价 |
第六章 中美《标准·语言领域》研究结论、启示与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 |
一、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共性 |
二、中美《标准·语言领域》之差异 |
第二节 研究的启示 |
一、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修订的启示 |
二、对我国《标准·语言领域》实施的启示 |
第三节 研究的反思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Abbreviations |
导论 |
美国华裔文学研究综述 |
理论框架与关键词 |
各章内容概述 |
第一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越界 |
第一节 从沉默到发声:《中国佬》中言说的政治 |
第二节 边缘者的言说方式:《唐老亚》中的族裔化英语 |
第三节 鬼神言说与华裔经验:《女勇士》中的非理性言说 |
第二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文本越界 |
第一节 变化的边界和文本越界 |
第二节 《拯救溺水鱼》的去族裔化书写 |
第三节 《无声告白》对华裔文学传统主题的革新 |
第三章 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空间越界 |
第一节 规训与越界:《埃伦诗集》中的空间政治 |
第二节 空间种族·资本:《在金山上》中的空间边界建构与越界 |
第三节 漂泊与“落地”:《自由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空间建构 |
结论 |
引用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起因 |
1.2 研究对象 |
1.2.1 历史 |
1.2.2 地理、人口分布 |
1.2.3 宗教习俗 |
1.2.4 语言文字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外对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 |
1.3.2 国内外对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调查方法 |
1.5.2 分析方法 |
1.5.3 解释和描述相结合的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1.7 几个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 |
2.1 巴州蒙古族语言调查概述 |
2.1.1 抽样及样本构成 |
2.1.2 调查前期准备、调查方法及问卷结构 |
2.2 家庭语言使用 |
2.2.1 语言习得 |
2.2.2 与父母交谈语言 |
2.2.3 与兄弟姐妹交谈语言 |
2.2.4 与子女交谈语言 |
2.3 社区语言使用 |
2.3.1 与本民族人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3.2 与维吾尔族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3.3 与汉族在各种场合的语言使用 |
2.4 不同年龄段的语言使用情况 |
2.5 城乡蒙古族在不同场合使用汉语情况 |
2.6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情况 |
2.6.1 语言习得 |
2.6.2 巴州蒙古族学生家庭语言使用 |
2.6.3 巴州蒙古族学生学校语言使用 |
2.7 与科尔沁左翼中旗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比较 |
2.8 巴州蒙古族学生和非学生语言使用比较 |
2.9 小结 |
第3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能力 |
3.1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能力 |
3.1.1 可与他人交谈的语言 |
3.1.2 巴州蒙古族接触汉语媒介的频率 |
3.2 巴州蒙古族口头语言使用能力 |
3.2.1 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语的听懂能力 |
3.2.2 巴州蒙古族蒙汉维三语的表达能力 |
3.3 巴州蒙古族书面语言使用能力 |
3.3.1 蒙汉维三语文字阅读能力 |
3.3.2 蒙汉维三语文字书写能力 |
3.4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使用能力 |
3.4.1 可与他人交谈的语言 |
3.4.2 巴州蒙古族学生蒙古语使用能力 |
3.4.3 巴州蒙古族学生汉语使用能力 |
3.4.4 巴州蒙古族学生维吾尔语使用能力 |
3.4.5 巴州蒙古族学生英语使用能力 |
3.5 小结 |
第4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态度 |
4.1 语言认知 |
4.1.1 巴州的通用语 |
4.1.2 巴州蒙古语的发展前景 |
4.1.3 巴州汉语发展前景 |
4.1.4 对巴州蒙古语的评价和看法 |
4.1.5 学习汉语的目的 |
4.1.6 对巴州蒙汉双语的看法 |
4.2 语言情感 |
4.2.1 哪种语言最重要 |
4.2.2 哪种语言好学、易懂 |
4.3 语言行为倾向 |
4.3.1 父母对子女上什么样的学校的行为倾向 |
4.3.2 父母对子女和自己说汉语的喜好程度 |
4.3.3 要求子女学习语言的顺序 |
4.3.4 对熟人和自己说汉语的看法和认识 |
4.3.5 对巴州蒙汉双语的看法和认识 |
4.4 巴州蒙古族学生语言态度 |
4.4.1 对母语的态度 |
4.4.2 对汉语的态度 |
4.4.3 对双语的态度 |
4.5 小结 |
第5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与当地语言接触 |
5.1 语言接触理论 |
5.2 巴州蒙汉语言的接触 |
5.2.1 蒙汉语言接触的一般情况 |
5.2.2 巴州蒙汉语言接触 |
5.3 巴州蒙维语言的接触 |
5.4 小结 |
第6章 影响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的社会因素 |
6.1 性别因素 |
6.2 年龄因素 |
6.3 职业因素 |
6.4 教育因素 |
6.5 居住地因素 |
6.6 社会网络因素 |
6.7 语域因素 |
6.8 其他因素 |
6.8.1 语言使用者自身语言观念的转变 |
6.8.2 语言环境 |
6.8.3 族际通婚 |
6.9 小结 |
第7章 巴州蒙古族语言教育与语言规划 |
7.1 语言教育 |
7.1.1 早期的语言教育 |
7.1.2 近代的语言教育 |
7.1.3 现代的语言教育 |
7.2 语言规划 |
7.2.1 巴州蒙古族语言规划的理论思考 |
7.2.2 巴州蒙古族语言规划的具体实施 |
第8章 结论和思考 |
8.1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研究结论 |
8.1.1 巴州是一个多元重叠的言语社区 |
8.1.2 巴州城乡蒙古族语言使用差别较大 |
8.1.3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的代际差异和年青一代汉语化趋势明显 |
8.1.4 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现状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8.2 几点思考 |
8.2.1 增强母语学习意识 |
8.2.2 从年青一代抓起,做好基础工作 |
8.2.3 借鉴内蒙古经验,加强与其合作力度 |
8.2.4 本研究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基于《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视角下的绘本作业册开发研究 ——以昆明市JX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情况 |
二、国内研究情况 |
三、核心概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路线 |
三、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视角下绘本作业册开发的可行性 |
第一节 教育教学理论为绘本作业册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一、建构主义理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
二、认知学习理论——作业册与教材紧密联系 |
三、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
第二节 《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为绘本作业册开发提供了文本依据 |
一、《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为绘本作业册开发提供了内容编排依据 |
二、绘本作业册的开发较好契合了《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图文并茂形式 |
三、绘本作业册开发可弥补《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作业册相对缺乏的不足 |
四、绘本作业册的开发能够较好辅助实现《英语(一年级起点)》教学目标 |
第三节 昆明市盘龙区JX小学具备开发绘本作业册的各项条件 |
一、常规教学为绘本作业册开发提供了教学保障 |
二、教师科研水平为绘本作业册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
三、学生和家长支持为绘本作业册开发提供了动力保障 |
四、学校政策支持为绘本作业册开发提供了保障条件 |
第三章 《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视角下绘本作业册的开发 |
第一节 开发的原则及依据 |
一、有效服务英语课程标准的一年级教学目标 |
二、补充服务《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学习 |
三、以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
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及科研开发水平 |
第二节 开发的思路及方法 |
一、依据《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学习要求制定实施编写目标 |
二、依据《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单元内容发掘英语绘本资源 |
三、依据《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知识要素适当编写练习题目 |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绘本作业册编写技术问题 |
第三节 绘本作业册内容设计 |
一、选择符合《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话题的绘本作业册素材 |
二、补充《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相关的英文词汇及短语知识 |
三、结合《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相关知识提炼绘本作业册词汇练习 |
四、结合《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引用绘本中句型形成作业册句型练习 |
五、出示规范字母笔顺补充《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编排缺憾 |
六、根据《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单词形成趣味性绘画练习 |
第四节 绘本作业册的特色 |
一、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趣味 |
二、话题词汇的补充扩展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 |
三、细致规范的书写练习牢固学生的书写基础 |
四、趣味丰富的习题形式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
第四章 《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视角下作业册的使用 |
第一节 绘本作业册使用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
一、绘本作业册的适用范围 |
二、绘本作业册的使用方法 |
第二节 JX小学使用绘本作业册的案例研究 |
一、JX小学使用绘本作业册的常规课教学案例 |
二、JX小学使用绘本作业册的示范课教学案例 |
三、JX小学使用绘本作业册教学案例的比较 |
第五章 《英语(一年级起点)》视角下绘本作业册开发使用的总结反思 |
第一节 绘本作业册开发的经验总结 |
一、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设计绘本作业册 |
二、以教材为核心依据开发编写绘本作业册 |
三、立足学生实际学情设计绘本作业册内容 |
四、借助家校合作获得绘本作业册开发支持 |
五、提升教师研发能力确保绘本作业册开发 |
第二节 绘本作业册使用的问题反思 |
一、授课教师正确理解并处理好绘本作业册与教材的主次关系 |
二、绘本作业册辅助教师英语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
三、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用绘本作业册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
四、及时反思绘本作业册使用效果并形成持续改进思路及方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B 小学一年级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致谢 |
(10)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
1.2 研究边界 |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
1.2.5 时间语境:当代 |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
1.3 研究内容 |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
1.4 研究综述 |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
1.4.4 总体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跨学科研究 |
1.6.2 比较研究 |
1.6.3 类型学研究 |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
1.6.5 文献研究 |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
1.7 研究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北美洲 |
2.1 美国 |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
欧洲 |
2.2 芬兰 |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3 英国 |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
2.4 法国 |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
2.5 德国 |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
大洋洲 |
2.6 澳大利亚 |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
亚洲 |
2.7 日本 |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
2.8 韩国 |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
2.9 新加坡 |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
3.5.2 深圳荔湾小学 |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
4.2.1 影响因素纳入 |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
4.3.1 行政班制教学 |
4.3.2 包班制教学 |
4.3.3 走班制教学 |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
4.3.5 研究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
5.2.1 “做中学”理论 |
5.2.2 建构主义理论 |
5.2.3 问题求解理论 |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5.2.5 学校城市理论 |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
5.6 本章小结 |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6.1.1 教学空间集 |
6.1.2 组成要素 |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
6.4.1 串联组合 |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7.1.1 教学中心 |
7.1.2 技术路线 |
7.2 设计原则 |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
7.1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
8.1.1 概念与分类 |
8.1.2 技术路线 |
8.2 设计原则 |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
8.3 室内开放空间 |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
8.4 校园景观 |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成果与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培养英语书写能力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民族性到全球化:英国“现代英语”教育的变迁研究[D]. 稂建中.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2]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李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小学中段英语词汇的教学反思探究[D]. 邱萍.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4]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李昊天. 山东大学, 2019(02)
- [5]中美《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标准·语言领域》比较研究[D]. 邹群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规训与抗争:美国华裔文学中的语言、文本和空间越界研究[D]. 唐书哲. 南京大学, 2019(01)
- [8]新疆巴州蒙古族语言使用状况研究[D]. 韩建岗.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9]基于《英语(一年级起点)》教材视角下的绘本作业册开发研究 ——以昆明市JX小学为例[D]. 朱璟昱. 云南师范大学, 2018(02)
- [10]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