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

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

一、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竺开华[1](1965)在《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文中提出 农业生产是广泛应用自然科学和技术成就的场所。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进展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別是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农业科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但是,在应用这些学科的同时,却少不了数学方法这一有力的工具。因为一切物质的运动形态都表现有量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试验观察和仪器测量来积累资料,经过归纳分析,找出事物的量变规律,从而更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了解。每当我们谈到农业科学与数学的关系时,立刻就会想到农业试验设计和变量分析法。这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概率论为基础、误差理论和最小二乘法为手段的数学统计方法,这种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科学,而且颇有成效。因为农业生产受到许多内部的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利用变量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复杂的关系中,排除次要的和偶然的因素,肯定主要因素对作物生长的作用,并能概括出试验数据的特征,为农业生产提供客观的、数量化的判別标准和理论基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除了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外,人为的活动因素起着更大的影响。我们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经常用不同的处理来改变作物的生长条件,促进农

赵小刚[2](2019)在《日中性小菊新品种选育及小菊开花期遗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日中性小菊开花不受光周期影响,大大节省了花期调控成本,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根据培育日中性小菊的育种目标,本研究综合使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种质资源调查,杂交亲本选配和杂交后代筛选,最终获得19个符合育种目标的小菊株系;并以杂交群体为试验材料,使用主基因+多基因模型对开花期进行遗传分析,初步解析了日中性小菊开花期的遗传规律。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根据培育株型大、分枝力强的日中性小菊新品种的育种目标,对119份小菊种质资源的株高、冠幅,盛花期、分枝密度等15个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筛选出2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作为候选杂交亲本。(2)以筛选的24个小菊株系为基础,使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计算了这24个小菊株系能组配的552个杂交组合间的遗传距离;并通过对盛花期,株高,冠幅进行三维分析,筛选出了最适合作为母本和父本的株系,最终选配了 37个遗传距离不同的杂交组合,杂交790个朵花,获得6418粒种子。2018年选取9个遗传距离不同的杂交组合播种,共获得876株杂交后代。(3)根据天文台对北京市日出日落时间的记录,计算了 876株杂交后代处于柳芽头,现蕾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的光照长度,结合日中性小菊的定义筛选了109株日中性小菊杂交后代,并使用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了 19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4)植物数量性状遗传体系中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冠幅、末花期3个性状符合OMG模型,无主效基因控制,可能由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多基因控制。柳芽头和现蕾期符合2MG-A模型,由两对加性主基因控制;初花期和重瓣性符合2MG-ADI模型,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基因控制;盛花期符合1MG-AD模型,由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开花持续期符合2MG-AD模型,由两对加性-显性主基因控制;重瓣性符合2MG-ADI模型,由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基因控制。综上所述,本文作者在对119份种质资源调查的基础之上,组配了 37个杂交组合,并选取9个遗传距离不同的杂交组合播种,获得876株杂交后代,最终得到了19个综合性状优良的日中性小菊株系,并使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解析了日中性小菊开花期的遗传规律。

李秀阁[3](2011)在《典型相关分析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对多元统计方法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是多元统计方法中的典型相关分析法。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注重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结合实例分析利用计算机实现的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数理统计理论、方法、实践,数据挖掘理论、技术、算法以及计算机软件。具体的实施方案是首先系统的学习理论和计算机软件,其次是阅读相关的文献,再次确定论文的框架和理论部分,最后通过分析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与计算机结合解决问题。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要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法、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介绍了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方法,典型相关分析的步骤、典型相关变量的性质、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等内容。介绍了数据挖掘的产生、数据挖掘的定义、数据挖掘的过程、数据挖掘的应用和发展。数据挖掘与数理统计学相互渗透,数据挖掘的发展离不开数理统计学,同样的,数据挖掘为数理统计学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通过对长春工业大学2006级基础科学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间的成绩进行分析,编写算法程序,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分析实验结果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文章以学生成绩为分析数据,将统计学中典型相关分析法运用到数据挖掘中。挖掘出了具有一定可信度的规则,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些结论可以对以后的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任课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所教课程的与其他课程的相关性,适当的为学生能够补习一下以前的课程中的一些相关知识,对老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胡彪[4](2019)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药用山药的适宜区划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道地性是中药材品质的核心标志,道地药材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特性,山药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发育,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气候条件是除土壤因子外对山药的产量及品质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将给药用山药品质和产量带来极大的挑战,并间接影响人类健康。因此,确定药用山药的生态适宜区域对于提高山药品质、指导山药产业布局,以及保障人类健康所需药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我国药用山药为研究对象,通过耦合气候模式、农业生态区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建立系统的我国道地药材产地适宜性评估体系。首先,调研我国药用山药道地产区和当前主产区品种参数信息、种植分布情况及各生育期气象指标。其次,利用基于GIS的数学分析法评估了历史(Baseline,1981-2010年)气候条件下药用山药的生态适宜性区划,并分析了在本世纪中期(2050s,2041-2070年)气候变化影响下药用山药的适宜性区划相对于历史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然后,将表达山药品质和特性的品种参数转换为AEZ模型的生态生理参数,更新AEZ模型中的山药品种信息库,在历史气候条件下,基于药用山药种植分布和单位产量双重指标对AEZ模型进行校验,完成对AEZ模型中山药品种的本地化。最后,通过改进后的AEZ模型模拟山药生产潜力并进行等级划分,模拟并分析了历史气候变化条件下和未来2050s气候变化影响下药用山药的适宜性区划和生产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气候条件下药用山药主产区发生变化,山西道地产区种植面积缩小,以河南、河北、山东、山西为主的几大产地构成了国内药用山药的主要栽培区,新的药用山药适宜种植区有沿着华北黄河流域附近发展的趋势。未来50年气候变化影响下,与药用山药道地产区生态相似性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东北部,河北东南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和陕西中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药用山药当前主产区的大部分区域的气候适宜性将增强,河南、河北和山东等省份还有充足的农田适宜种植药用山药,在一定条件下可适当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以保证中药资源和山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匡兵[5](2018)在《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是保证耕地休耕政策可持续、高效运行的主要依据,也是构建耕地休耕制度基本框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立足于当前既有研究成果和耕地休耕政策的现实发展状况,紧紧围绕耕地休耕政策评估这条主线,首先利用多源流模型阐述了耕地休耕政策的形成过程,并利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耕地休耕政策工具选择及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遵循事实与价值融合的评估思路,将费希尔的“两个顺序+四种形式”评估框架运用到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中,把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分解为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四个方面,构建了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基础指标体系,并在对常用的政策评估量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后,选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量化模型。最后以湖南省为实证分析对象,对湖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治理式休耕政策进行综合评估与情景模拟,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优化路径与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耕地休耕政策议程是政策企业家在政策窗口开启时推动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汇合的结果。本文利用多源流模型对耕地休耕政策的议程设置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耕地质量退化严重、粮食储备库存过大、社会焦点事件的转化及现行相关政策的反思反馈构成了耕地休耕政策的问题源流,不同领域专家学者、政治官僚及人大代表等的政策建议构成了耕地休耕政策的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形成了耕地休耕政策的政治源流。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这个关键时间点上,三大源流充分互动,政策之窗开启,并在专家学者、政协委员及其他政策企业家的“软化”助推下,三大源流成功交汇,从而实现了耕地休耕政策的议程设置。(2)耕地休耕政策工具是分析耕地休耕政策发展状况的有效手段。本文借鉴罗斯威尔和泽格费尔德的思想,将耕地休耕政策体系所涉及的基本政策工具分为环境型、供给型和需求型三种,并将其作为分析耕地休耕政策的X维度。同时根据“服务链理论”构建包括资源捐赠、资源递送、服务提供和服务监管在内的耕地休耕政策分析的Y维度。以所构建的耕地休耕政策二维分析框架为基础,选取《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为分析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揭示耕地休耕政策工具分布数量与组合结构的差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耕地休耕政策的执行状况。(3)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是以目标为联结的事实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结合。本文在对西方哲学史上“事实”与“价值”的关系及现代意义上政策评估范式进行梳理与考察后,指出系统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应该包括事实维度和价值维度两个层面的内容,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框架。其中,事实维度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侧重于政策运行后所产生的现实影响,价值维度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通常包括对政策本身及政策执行所采取的手段、方法等的评估。(4)事实与价值双重约束下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可以分解为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四个方面。本文参照费希尔教授提出的事实与价值结合的公共政策评估思路,构建了“两个顺序+四种形式”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模式。其中,第一顺序评估对应事实评估,主要由项目验证与情景确认组成,侧重于耕地休耕政策目标达成情况及与问题情景的相关性;第二顺序评估转换到了更大的社会系统中,包括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评估,强调耕地休耕政策的社会影响和社会价值。在系统阐述耕地休耕政策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的基本内涵后,确定了不同形式政策评估的度量指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耕地休耕政策评估指标体系。(5)系统动力学可以为耕地休耕政策量化评估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在对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动力学等常用的政策评估量化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后,结合耕地休耕政策的复杂系统特征,将系统动力学建模思想运用到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中。把耕地休耕政策作用系统分解为项目验证、情景确认、社会论证和社会选择四个子系统,理清了各个子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因果关系,并在“熵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6)耕地休耕政策运行状况较好,且为实现耕地休耕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在耕地休耕后续政策完善与设计时,应该在耕地休耕政策制定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和政策评估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合理优化。本文以湖南省的相关基础资料为支撑,利用前文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湖南省耕地休耕政策进行了实证评估与情景模拟。指出湖南省耕地休耕政策系统逐渐由早期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功能上或时空上的有序状态,现行的耕地休耕政策安排有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为增强耕地休耕政策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本文基于不同优化方案下的情景模拟结果与研究主旨,提出在耕地休耕后续政策设计时,应该注重耕地休耕政策制定过程优化、政策执行过程优化和政策评估过程优化,并分别围绕不同的优化路径提出了具体策略。

胡伟杰[6](2020)在《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学科交叉渗透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尖锐的问题:人口问题,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不再是靠单一学科就能实现的,需要从多学科交叉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学科综合化与学科交叉渗透的形式日趋显著。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中美两国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找出两国教材各自的特点,为我国教材的不足提供借鉴。本文是以我国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和美国《科学探索者》教材为研究对象,并且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举例说明法等研究方法,从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来源,学科交叉渗透的呈现方式,学科交叉渗透的意义,学科交叉案例比较研究四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以下结论。中美两国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多学科交叉点的数量都非常的多,也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发展的大趋势。在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来源方面,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各学科比例均匀,与美国教材相比尤其重视与历史学的交叉;美国版教材学科交叉数量远远高于人教版,其中与文学,数学的交叉数量最多。在学科交叉渗透的呈现方式方面,人教版教材的学科交叉内容内隐在课本的各个位置,并未做标注或说明;而美国版教材在目录中就设置了相应的栏目解释说明学科交叉的内容,并且在课本正文中也有提示或者标注,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在学科交叉渗透的意义方面,中美两国的教材都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融入教材当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的事务当中。综合来看,中美两国教材在学科交叉渗透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与美国教材中学科交叉渗透内容相比,我国教材中的学科交叉渗透内容数量较少且跟新较慢,呈现形式的逻辑性不强,学科交叉内容的表述比较正式,缺乏亲和力,但是两国教材都体现出了“STS”的教育思想。因此对我国教材的建议:(1)更新学科交叉内容,挑选反映时代特征的内容;(2)以生活和社会为选材点,增加学科交叉内容的情境载体;(3)增强各学科交叉内容渗透的联结性,构建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教材体系;(4)使教材编排更加具有逻辑性,增设学科交叉特色栏目;(5)凸显学科交叉的目的性,增加与文学和数学的学科交叉内容;(6)使学科交叉内容的表述具有亲和力。

王保红[7](2013)在《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描述科学发展的历史本身就是科学史研究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到目前为止,对20世纪科学的发展态势,很少有全面系统地给予科学史视角的分析论证。因此,本论文将20世纪的科学整体作为研究的对象,选取在国际上影响卓著的最典型的两份综合性科学期刊——Nature和Science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1901~2000年各100年间的内容做计量分析,并对20世纪科学发展的内史做了进一步阐释,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梳理20世纪科学发展的微观历史过程,探索20世纪科学发展动态与趋势,并对21世纪科学发展做一点预测。计量分析的基础是针对计量对象设置出科学有效的计量指标。本文计量指标的设定关键是要对科学进行分类。因此我们首先对现今存在的科学分类方式分六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从宏观上对科学分类做了探讨,同时也为本文涉及到的科学的相关词汇进行了界定或说明;其次对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及现今采用的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进行了微观上的实证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上厘清了科学的分类,为本文计量分析提供了理论保障和实践基础,也是本文探讨科学发展趋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指导。结合计量对象Nature和Science本身所使用的科学分类方式,最后确定了本文的计量指标,并对资料概况、指标的范畴、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做了详细的陈述。分别对Nature和Science进行计量分析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将Nature内容分13类学科、Science内容分11类学科进行分类统计,按照年代和期刊号生成相应的学科分布表,将此作为原始数据进一步做出学科发展曲线图、柱形图以及比较图,阐明就此反映出的学科发展态势,并将其归于基础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类,分别讨论了其学科发展态势,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了比较分析,得出由Nature和Science各自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进一步将Nature和Science共有的六大基础科学、两个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个应用科学,分别做相对应的比较分析,得出各个学科的发展态势,以及三大类的相应发展态势,再与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对比分析,得出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在此基础上,继续考察各个学科20世纪的发展内史,将计量分析结果与内史的分析论证相结合,归结出各个学科20世纪发展的特点和态势,以及各个学科可能的21世纪发展趋势,最后利用物质层次结构与科学学科结构的关联性分析,阐明了科学发展的关联性、整体性、共融性和逻辑层次性。关于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本文提出几点结论:20世纪科学发展以物理学为先导,带动其他基础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已经成为生命科学的时代;20世纪科学发展整体上是上升的,但有兴盛期、静默期,甚至是停滞和消退阶段的存在;基础科学发现、应用技术发明、改变人类生存模式、再到人文社会价值体系的转变,是科学发展的完整链条等。在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研究的基础上,对21世纪的科学发展做了一点科学预测,认为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和能源科学将是21世纪的科学前沿,而且物理学和生命科学仍然是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学科,21世纪科学将是充分考虑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将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高度融合并生成崭新的综合学科发展的时代。

赵晓春[8](2007)在《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文中提出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总的趋势是综合化和整体化,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我国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状况来看,还只是止于跨学科表象和经验的层面,更没有从跨学科的角度上,就如何提高我国科研创新能力,展开实质性的探讨和研究。本论文以跨学科研究和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两个核心。对跨学科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系统阐述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和特征;对学科、跨学科学科的分类进行了介绍;指出了国内外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研究,即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和发生模式;并对跨学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从计量学的角度对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进行精密化描述。通过计量分析,从大体上反映出跨学科学科发生的整体状况与一般规律。如何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是本文的关键。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当代新兴学科发展是以跨学科为主导;二、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三、从知识背景、研究领域、研究主体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四、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的实证分析。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述,系统地探讨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从跨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角度上,提出跨学科研究和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六个问题,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线路安排。第二章首先对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的含义进行了界定,阐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特征,国内外对学科和跨学科的分类模式,指出我国的学科分类存在问题,介绍了我国跨学科学的状况。第三章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学科的层级结构和交叉发生域理论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另一方面从研究客体、研究主体和学科理论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跨学科学科发生模式。在理论论述的基础上,以蛋白质组学为案例,进行了跨学科模式的实证研究。第四章以23本学科辞典为样本,以第二章的理论为前提,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和文理交叉学科;对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的整体的跨学科状况,内部的跨学科状况和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状况进行了计量分析;文理交叉学科则是从相互转移的角度进行了计量研究。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这一章将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第六章是在第五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意义,并考察了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举措,分析了国外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经验,结合国内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现状,从课题管理、组织管理、成果管理、人才培养及其管理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最后一部分对全文的主要问题和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纵观全文,主要有如下的创新点:1.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跨学科模式。2.对跨学科学科的发生状况进行计量分析。3.从跨学科的角度研究科研创新能力建设。4.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管理模式。

赵倫彝[9](1962)在《遗傳学中开展百家爭鳴的問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在科学領域内,不同学派的自由討論,能够推动学术的迅速发展,国內外都曾有过这样的历史经验;诚如陆定一同志所指出:“我国的历史証明,如果沒有独立思考的鼓励,沒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的发展,便会停滞。反过来說,有了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有了自由討論,

卢德成[10](2018)在《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玉米市场供需形势发生改变,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情况,玉米产业进入供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然而,玉米生产成本的快速增加不断压缩种粮农民收益,在制约玉米生产的布局调整的同时,也造成了国内外价格倒挂,直接影响玉米产品国际竞争力,玉米产业出现“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不利局面。“降成本”是玉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现阶段保障农民收益,优化玉米生产结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成本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深入阐述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及构成要素的演变历程和变动规律,总结不同区域生产成本差异,分析影响生产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率,测算玉米主产省成本效率,提炼中美玉米成本差异的启示,并探索提出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的可选路径,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的相关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基于因素归类与权重解析方法,测算出我国5个玉米生产区域的平均生产成本。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不同区域的玉米生产成本呈现东部低于西部,北方低于南方的主要特点。不同区域成本变动特征均与全国水平相似,年均增长率西南区>东南区>西北区>全国平均>黄淮海区>北方区。2、基于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双对数线性回归分析模型,运用ADF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贡献率分析等方法,对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劳动力投入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最大;物质资料投入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程度高于西部地区;租赁作业投入对北方区、黄淮海区和西北区产生显著影响;生产规模对北方地区产生显著影响,对南方地区则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大小各不相同,且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变动规律。3、基于参数估计方法,通过随机前沿分析(SFA)理论,构建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成本函数(TCF)模型,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LE),估算出20个主产省玉米成本效率值。结果表明:中国玉米生产的成本效率与潜在的最优成本相比,尚处于中等水平,且成本效率均值呈小幅下降趋势;不同样本省间成本效率极值差距较大,均值差距“两头大、中间小”。不同地区、播种面积和病虫害三个要素对成本无效率项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不同地区对玉米成本无效率影响程度不同;播种面积、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的增加会使成本无效率升高,继而造成成本效率下降。4、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探索提出中国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的可选路径。北方区可选择集约化生产经营,推广适宜机械化生产的良种、良技,加强高标准农田及配套设施建设等方式;黄淮海可选择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降低种子和肥料的施用量等方式;西北区可选择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种植结构等方式;南方区可选择因地制宜提高规模化水平,利用先进农技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种子用量等方式;西南区可选择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优化种植结构等方式优化成本。

二、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日中性小菊新品种选育及小菊开花期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小菊开花期改良研究进展
        1.1.1 有性杂交育种
        1.1.2 诱变育种
        1.1.3 分子育种
    1.2 有性杂交在观赏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1.2.1 观赏植物有性杂交育种成果
        1.2.2 有性杂交育种亲本选择
        1.2.3 有性杂交育种在菊花开花期改良中的可行性
    1.3 植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1.3.1 数量性状遗传模型
        1.3.2 菊花表型性状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1.4 观赏植物新品种的评选体系
        1.4.1 百分制法
        1.4.2 模糊数学法
        1.4.3 层次分析法
        1.4.4 灰色关联法
        1.4.5 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1.5 本研究的设计思想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目标
        1.5.3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种质资源评价与杂交亲本筛选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数据观测
    2.2 数据分析
        2.2.1 多元统计分析
        2.2.2 层次分析法
        2.2.3 灰色关联度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
        2.3.2 主要质量性状的数量统计
        2.3.3 各评价因子权重的总排序
        2.3.4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株系的评价
    2.4 讨论
        2.4.1 小菊种质资源的形态多样性
        2.4.2 数学分析方法在杂交育种亲本评选中的应用
    2.5 小结
3 有性杂交培育日中性小菊新品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杂交试验
        3.1.3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主成分分析结果
        3.2.2 杂交亲本的聚类分析
        3.2.3 亲本选配方法
        3.2.4 有性杂交结果
    3.3 讨论
        3.3.1 主成分分析在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3.3.2 聚类分析在小菊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3.3.3 影响小菊杂交结实率因素
    3.4 小结
4 日中性小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目标性状观测
        4.1.3 日中性小菊杂交后代选择
        4.1.4 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日中性小菊株系
        4.2.2 各评价因子权重的总排序
        4.2.3 加权灰色关联度的计算和株系的评价
    4.3 讨论
        4.3.1 日中性小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3.2 日中性小菊杂交育种成效
        4.3.3 日中性小菊花期改良育种策略
    4.4 小结
5 小菊开花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田间性状调查
        5.1.3 开花阶段分级及指标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
        5.2.1 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5.2.2 F_1代表型性状分布统计
        5.2.3 杂交群体开花期性状的混合遗传分析
        5.2.4 开花期相关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遗传参数估计
    5.3 讨论
        5.3.1 菊花开花期性状的描述
        5.3.2 菊花开花期性状的杂种优势
        5.3.3 菊花开花期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和展望
    6.1 全文总结
        6.1.1 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和杂交亲本筛选
        6.1.2 有性杂交培育日中性小菊新品种
        6.1.3 日中性小菊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
        6.1.4 小菊开花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6.2 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典型相关分析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及意义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引言
    1.3 数理统计学与数据挖掘
第二章 多元统计介绍
    2.1 多元统计分析的简介
    2.2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第三章 数据挖掘概况
    3.1 数据挖掘的定义
    3.2 数据挖掘的基本功
    3.3 数据挖掘的应用和发展
第四章 模型与算法
    4.1 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4.2 典型相关分析的数学描述
    4.3 典型相关变量的性质
    4.4 典型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第五章 学生成绩分析
    5.1 数据的选择
    5.2 变量及符号说明
    5.3 模型假设
    5.4 模型建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药用山药的适宜区划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我国中药材产地适宜性的研究
        1.2.2 气候变化与中药材产区变迁的相关性研究
        1.2.3 山药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1.2.4 山药品质与地理环境的相关性研究
        1.2.5 山药模型相关的研究
        1.2.6 山药生态适宜性区划的研究进展
        1.2.7 基于气候变化情景的农业影响模拟评估和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创新与特色
第2章 研究资料与研究区域
    2.1 药用山药统计资料
        2.1.1 山药调研概况
        2.1.2 山药种植分布
        2.1.3 药用山药生理生态参数
        2.1.4 药用山药品质的影响因子
    2.2 研究区域
    2.3 研究数据
        2.3.1 气候数据
        2.3.2 耕地数据
        2.3.3 土壤数据
    2.4 研究方法
        2.4.1 基于GIS的数学分析法
        2.4.2 AEZ模型模拟方法
第3章 基于GIS的数学分析法评估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3.1 基于GIS的数学分析法
        3.1.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生态因子权重
        3.1.2 基于GIS分析各生态因子最适宜值范围
    3.2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评估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3.2.1 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3.2.2 适宜区验证
        3.2.3 药用山药适宜区面积
    3.3 基于GIS和优化的层次分析法评估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3.3.1 生态因子权重计算
        3.3.2 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3.3.3 全国耕地灌溉比例提取
        3.3.4 历史灌溉条件下药用山药适宜区划和站点验证
    3.4 小结
第4章 基于AEZ模型评估药用山药单产潜力和适宜区划
    4.1 模型参数的改进
    4.2 模型的验证
        4.2.1 单位生产潜力验证
        4.2.2 种植区验证
    4.3 药用山药农业生态适宜性评估
    4.4 小结
第5章 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药用山药适宜性区划评估
    5.1 基于GIS的数学分析法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药用山药适宜性区划
        5.1.1 基于GIS和层次分析法评估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5.1.2 基于GIS和优化的层次分析法评估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5.1.3 小结
    5.2 基于AEZ模型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下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5.2.1 未来气候情景下药用山药生产潜力
        5.2.2 未来气候情景下药用山药适宜区划
        5.2.3 未来气候情景相对历史气候条件适宜区变化
    5.3 两种方法对比总结
        5.3.1 基于GIS的数学分析法的优缺点
        5.3.2 基于AEZ模型模拟方法优的缺点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问题讨论
    6.3 下一步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5)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回顾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主要理论基础
    2.3 本章小结
3 耕地休耕政策议程设置及工具选择
    3.1 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析框架
    3.2 耕地休耕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分解
    3.3 耕地休耕政策议程设置的多源流汇合
    3.4 耕地休耕政策工具选择与应用
    3.5 本章小结
4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逻辑框架与体系设计
    4.1 事实与价值:政策分析的两个基本维度
    4.2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以目标为联结的事实与价值的结合
    4.3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
    4.4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
    4.5 本章小结
5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量化模型构建
    5.1 量化分析在耕地休耕政策评估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2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量化方法的比较
    5.3 系统动力学对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适用性
    5.4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实证分析
    6.1 研究区域选择
    6.2 基础资料采集与分析
    6.3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的湖南实证
    6.4 本章小结
7 耕地休耕政策的优化路径与策略
    7.1 耕地休耕政策优化的思路与路径
    7.2 耕地休耕政策制定过程优化
    7.3 耕地休耕政策执行过程优化
    7.4 耕地休耕政策评估过程优化
    7.5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
附录2 研究区域耕地休耕申请表
附录3 研究区域耕地休耕审批表
附录4 样本村耕地休耕情况访谈表
附录5 耕地休耕农户问卷调查表
附录6 管理部门、执行部门、专家学者等的问卷调查表

(6)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学科交叉渗透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社会现代化的选择
        (二)时代变化的抉择下
        (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二、研究意义
        (一)重视基础教育教材,进一步完善教材研究体系
        (二)通过对比分析,学习借鉴优点和特色为我国教材改革提供参考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教师素养
    三、相关概念界定
        (一)教材
        (二)学科交叉
        (三)渗透
    四、研究现状
        (一)生物教材比较研究综述
        1.1 国内外中学生物学教材研究现状
        (二)生物教材中学科交叉渗透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学科交叉渗透研究现状
    五、研究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学习迁移理论
        (三)STS教育理论
第二章 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一)《生物学》教材
        (二)《科学探索者》教材
        (三)具体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内容分析法
        (四)举例说明法
第三章 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整理归纳分析
    一、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归纳分析
        (一)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来源方面整理归纳分析
        (二)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呈现方式整理归纳分析
        (三)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意义归纳分析
    二、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科学探索者》学科交叉渗透归纳分析
        (一)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科学探索者》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来源方面整理归纳分析
        (二)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科学探索者》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呈现方式整理归纳分析
        (三)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科学探索者》学科交叉渗透意义归纳分析
第四章 中美初中生物学教科书中的“学科交叉”案例比较研究
    一、案例一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显微镜
    二、案例二细胞内的化合物
    三、典型案例分析比较的结论
第五章 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比较分析
    一、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内容来源比较分析
    二、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内容呈现方式比较分析
    三、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学科交叉渗透意义比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一、分析比较中美两国教材中学科交叉渗透的内容得出以下结论
    二、对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学科交叉渗透内容编写的意见
    三、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1 选题目的与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 研究思路及内容结构
    4 难点、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科学的分类与计量的基础
    1.1 科学分类的维度分析
        1.1.1 科学的一维分类
        1.1.2 科学的二维分类
        1.1.3 科学的三维分类
        1.1.4 科学的四维分类
        1.1.5 科学的五维分类
        1.1.6 科学的六维分类
    1.2 科学分类的实证研究
        1.2.1 国际标准学科分类体系
        1.2.2 国际标准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1.2.3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学科分类体系
        1.2.4 国际实用信息资源自然科学学科分类体系
        1.2.5 结论与启示
    1.3 计量指标的设定
        1.3.1 资料来源
        1.3.2 计量指标的确定与范畴
        1.3.3 计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二章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2.1 NATURE的综述
    2.2 NATUR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2.2.1 NATUR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2.2.2 NATUR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2.2.3 NATUR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2.2.4 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2.3 从NATUR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三章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3.1 SCIENCE的综述
    3.2 SCIENCE 1901-2000内容的计量分析
        3.2.1 SCIENCE反映的基础科学发展态势
        3.2.2 SCIENCE反映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
        3.2.3 SCIENCE反映的应用科学发展态势
    3.3 从SCIENCE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四章 NATURE和SCIENCE的计量结果比较分析及验证
    4.1 总信息量的比较
    4.2 NATURE和SCIENCE反映出的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1 基础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2 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3 应用科学发展态势对比分析
        4.2.4 与国内外对NATURE和SCIENCE相关研究的比较分析
    4.3 NATURE和SCIENCE共同反映出的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
第五章 20世纪科学发展态势分析
    5.1 20世纪基础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1.1 20世纪生物学发展态势
        5.1.2 20世纪化学发展态势
        5.1.3 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态势
        5.1.4 20世纪数学发展态势
        5.1.5 20世纪物理学发展态势
        5.1.6 20世纪天文学发展态势
    5.2 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2.1 20世纪人类学发展态势
        5.2.2 20世纪历史学及艺术与文学发展态势
    5.3 20世纪应用科学发展态势研究
        5.3.1 20世纪医学发展态势
        5.3.2 20世纪工程技术发展态势
    5.4 20世纪科学发展总态势分析
结束语 21世纪科学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附录1 NATUR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附录2 SCIENCE 20世纪内容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问题的意义
        1.1.2 问题的设定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安排
        1.3.1 对跨学科学科群的研究方法
        1.3.2 对跨学科科研创新的研究方法
        1.3.3 研究线路安排
第2章 学科、跨学科学科、跨学科学
    2.1 什么是学科
        2.1.1 学科的定义及其特征
        2.1.2 学科的两大系统
        2.1.3 学科系统的转换
    2.2 跨学科学科的内涵和特征
        2.2.1 跨学科概念的源起
        2.2.2 跨学科学科概念的界定
        2.2.3 跨学科学科的特征
    2.3 学科、跨学科学科分类研究
        2.3.1 学科分类思想的历史回顾
        2.3.2 当代学科分类模式
        2.3.3 跨学科学科分类模式
    2.4 跨学科学的内涵和研究状况
        2.4.1 跨学科学的内涵
        2.4.2 跨学科学的研究状况
第3章 跨学科模式研究
    3.1 跨学科学科的结构模式研究
        3.1.1 现代学科的层级结构及交叉发生域理论
        3.1.2 非全域跨学科模式分析
    3.2 跨学科学科的发生模式研究
        3.2.1 学科的创生与演化分析
        3.2.2 研究客体的跨学科
        3.2.3 研究主体的跨学科
        3.2.4 学科理论的跨学科
    3.3 跨学科模式实证研究——以蛋白质组学为例
        3.3.1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客体跨学科分析
        3.3.2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主体的跨学科分析
        3.3.3 蛋白质组学的学科理论的跨学科分析
第4章 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计量分析
    4.1 计量分析的样本选择和统计
        4.1.1 样本的选择
        4.1.2 跨学科学科的数量统计
    4.2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2.1 自然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2.2 自然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2.3 自然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3.1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总体分析
        4.3.2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内部跨学科学科发生状况的分析
        4.3.3 人文社会科学部类与其它学科部类的跨学科发生状况分析
    4.4 文理交叉学科发生状况的计量分析
        4.4.1 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4.4.2 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计量分析
第5章 跨学科与科研创新
    5.1 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理论
        5.1.1 科研创新能力概述
        5.1.2 科研创新的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5.2 跨学科研究的理论概述
        5.2.1 跨学科研究的特征
        5.2.2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5.3 跨学科学科与科研创新关系
        5.3.1 当代新兴学科演化是以跨学科为主导
        5.3.2 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存在互动关系
    5.4 跨学科研究对科研创新的影响
        5.4.1 知识背景的跨学科特性分析
        5.4.2 研究领域跨学科方法应用
        5.4.3 研究主体跨学科集体协作
        5.4.4 跨学科研究对产生原创性成果规律的实证分析
第6章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探索
    6.1 推动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的意义
        6.1.1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新领域新观念的主要途径
        6.1.2 跨学科研究是产生原始创新的主要途径
    6.2 推动跨学科研究的国际借鉴
        6.2.1 美国推动跨学科研究的战略思想
        6.2.2 美国对跨学科研究资助的状况
        6.2.3 美国大学推动跨学科研究的举措
        6.2.4 美国跨学科研究现状的计量分析
        6.2.5 发达国家跨学科研究机构的案例简介
    6.3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现状
        6.3.1 我国跨学科研究活动的总体现状
        6.3.2 我国跨学科研究的主要模式
        6.3.3 我国部分高校教师学科背景和研究论文跨学科计量分析
        6.3.4 中国的跨学科教育状况
    6.4 促进跨学科科研创新能力建设的管理
        6.4.1 跨学科研究的课题管理
        6.4.2 跨学科研究的组织管理
        6.4.3 跨学科研究的评价管理
        6.4.4 跨学科研究的人才培养及其管理
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自然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医学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工程与技术科学跨学科学科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玉米成为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农产品
        1.1.2 高成本成为制约我国玉米供需结构调整的主要原因
        1.1.3 高成本成为影响我国玉米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1.2 研究意义
        1.2.1 优化成本有利于提高种粮农民收益
        1.2.2 优化成本有利于优化玉米产业布局
        1.2.3 优化成本有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农产品生产成本构成研究
        1.3.2 农产品生产成本影响因素研究
        1.3.3 农产品生产成本比较研究
        1.3.4 农产品生产成本优化研究
        1.3.5 国外农产品成本研究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数据来源
    1.6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6.1 创新点
        1.6.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玉米生产成本相关理论概述
    2.1 生产成本相关经济学理论
        2.1.1 成本的经济学概念
        2.1.2 规模经济理论
        2.1.3 比较优势理论
        2.1.4 成本效率理论
    2.2 玉米生产成本内涵及结构
        2.2.1 玉米生产成本内涵
        2.2.2 玉米生产成本结构
        2.2.3 玉米生产成本核算体系
第三章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及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特征研究
    3.1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3.1.1 中国玉米生产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3.1.2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的演变及主要特征
    3.2 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主要构成要素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3.2.1 物质与服务费用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3.2.2 人工成本的演变及特征分析
        3.2.3 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的比较分析
    3.3 未来中国玉米生产成本发展趋势展望
        3.3.1 短期内生产成本呈现温和下降趋势
        3.3.2 物质与服务费用结构发生一定改变
        3.3.3 短期内人工成本将有所下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差异性比较研究
    4.1 玉米生产区域划分与生产成本测算
        4.1.1 生产区域划分
        4.1.2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测算
    4.2 中国不同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差异分析
    4.3 中国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玉米生产成本差异分析
        4.3.1 北方春玉米区
        4.3.2 黄淮海夏玉米区
        4.3.3 西北灌溉玉米区
        4.3.4 南方丘陵玉米区
        4.3.5 西南山地玉米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区域玉米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率研究
    5.1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5.1.1 分析方法
        5.1.2 数据说明
    5.2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影响因素分析
        5.2.1 分析指标确定
        5.2.2 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5.2.3 分析模型检验
        5.2.4 模型分析结论
    5.3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影响因素的贡献率分析
        5.3.1 贡献率测算方法
        5.3.2 测算结果与结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玉米成本效率研究
    6.1 随机前沿成本分析理论框架
        6.1.1 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
        6.1.2 随机前沿成本效率分析过程
    6.2 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成本模型构建与分析结果
        6.2.1 样本选取
        6.2.2 变量设定
        6.2.3 数据与时间说明
        6.2.4 分析模型
        6.2.5 分析结果
    6.3 基于SFA测算结果的玉米成本效率分析
        6.3.1 玉米成本效率特征总体分析
        6.3.2 不同区域玉米成本效率分析
        6.3.3 不同区域不同省份玉米成本效率分析
    6.4 基于SFA分析结果的玉米成本无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美玉米成本差异比较研究
    7.1 中美农作物成本核算体系及指标调整
        7.1.1 中美农作物成本核算体系概述
        7.1.2 中美玉米成本比较指标调整
    7.2 中美玉米成本差异比较
        7.2.1 中美玉米成本水平差异
        7.2.2 中美玉米成本结构差异
    7.3 中美玉米成本差异的成因分析
        7.3.1 生产规模不同
        7.3.2 生产方式不同
        7.3.3 科技含量不同
        7.3.4 保障手段不同
    7.4 中美玉米成本差异对中国玉米生产的启示
        7.4.1 因地制宜采取集约化、机械化方式生产
        7.4.2 提高玉米生产的科技含量
        7.4.3 科学制定玉米相关产业政策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优化路径探索
    8.1 成本优化目标
    8.2 成本优化思路
    8.3 区域玉米生产成本优化路径
        8.3.1 北方春玉米区
        8.3.2 黄淮海夏玉米区
        8.3.3 西北灌溉玉米区
        8.3.4 南方丘陵玉米区
        8.3.5 西南山地玉米区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研究结论
    9.2 相关政策建议
        9.2.1 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以规模化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9.2.2 增加农机玉米专项补贴以机械化生产替代劳动力投入
        9.2.3 加强玉米生产的农艺措施以提升玉米生产的成本效率
        9.2.4 制定玉米主产区生产规划以合理布局提高玉米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J]. 竺开华. 数学通报, 1965(12)
  • [2]日中性小菊新品种选育及小菊开花期遗传分析[D]. 赵小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典型相关分析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D]. 李秀阁. 长春工业大学, 2011(05)
  • [4]气候变化影响下我国药用山药的适宜区划评估[D]. 胡彪.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
  • [5]耕地休耕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D]. 匡兵.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6]中美初中生物学教材内容学科交叉渗透的比较研究[D]. 胡伟杰.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基于Nature和Science20世纪内容计量分析的科学发展态势研究[D]. 王保红. 山西大学, 2013(12)
  • [8]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D]. 赵晓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7(03)
  • [9]遗傳学中开展百家爭鳴的問题[J]. 赵倫彝. 安徽农业科学, 1962(03)
  • [10]中国玉米生产成本优化研究[D]. 卢德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标签:;  ;  ;  ;  

数学分析在农业科学中的一些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