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教育》创办10周年刊庆座谈会发言(摘登)(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黄维忠,玉珍,央宗[1](2018)在《《中国藏学》30年(1988-2018)大事记》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藏学》是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藏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社科类学术期刊,汉藏文版均于1988年正式创刊,季刊。英文版创刊于2003年,半年刊。截至2018年底,本刊共刊发文章(含学术动态与信息、综述、书评、书目索引等)近6000篇,其中《中国藏学》3000余篇,《中国藏学》(藏文版)
马英杰[2](2014)在《权威与秩序:西北伊斯兰教哲合忍耶门宦政治参与的人类学研究(1871-1994)》文中认为"哲合忍耶"((?),al-Jahriyyah,意为高声赞颂)自乾隆年间传入中国,在其传播过程中,因清廷地方处理"教争"不当,引发第一次反清起义,开始了一百多年的反抗、镇压、转移的历史过程。曾经集体处于"封闭"状态,外界较少了解其学理、文化和隐形秩序,被穆斯林((?),Muslim,信仰伊斯兰教者)和非穆斯林误解较多,成为一个生活在"夹缝中"的群体。本文在吸取前辈研究成果的前提下,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仔细甄选文献,把哲合忍耶教群放在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民族宗教政策的背景下,尝试使用宗教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的分析方法,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研究:首先从哲合忍耶的来源和学理上交代哲合忍耶宗教权威的形成,发展。以哲合忍耶门宦三次起义过程为线索,介绍其宗教场域的表达和现状,探讨此教群从一隅走向全国的深层原因。第二,通过阐释宗教权威马元章的宗教自觉,勾勒马元章以儒释教、以诗言国,以笔为兵,以文为武,营救马进西,委派"热伊斯",募贤纳才,兴办经济的历史图景。阐释其以"在野"方式参与国家权力,争取政治空间,达到"和平复教"的意义。第三、分析马元章子侄参政情况,探讨沙沟道宗马震武,板桥道宗马腾霭、宣化冈道宗马重雍在教群中的权威力量,表明了宗教界进步人士以政协委员的方式参政议政的中国性,并进一步诠释了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划时代意义。结论部分凝炼了哲合忍耶门宦发展中"教派导师"权威力量的双重性,教民认同的双重性,以及民族、宗教问题在我国当下的意义,阐明宗教与国家政治体系相适应的必要性。由于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教群的独特性,在现实生活中因"不了解"而引发"误解"的现象较多,影响宗教生态平衡和社会和谐。本文研究的主要学术价值在于使人们客观认识伊斯兰教的苏非修持方式,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强不同族群间的交流,加大宗教内部的沟通,更好的了解伊斯兰教的本土化过程,丰富中华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哲合忍耶教群在三个时代下的政治参与方式,表明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合法合理性及其历史必然性。
黄淑美,伍慕仪[3](2005)在《《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文中研究说明
张静[4](2021)在《张庚年谱简编》文中提出例言一、本谱的家族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家谱、官报及家族史着作等;个人史部分,资料来源主要为个人日记、论着及相关档案等。因谱主交游甚广,且与其交往的不少为文艺界、戏剧界知名人士,所以也从相关者的年谱、日记、回忆文章中采取可用之线索。
戴勇[5](2015)在《《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杂志—文体——文学”的理论思路,考察《中华诗词》杂志与旧体诗词文体的互文关系。通过分析《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讨论以《中华诗词》为代表的旧体诗词传播媒介,对于推动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发展的意义与作用。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内部与外部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分析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创作的关系;《中华诗词》与中华诗词诗词学会创立的过程及宗旨;《中华诗词》杂志所刊载的不同类型旧体诗人诗作的创作特征;《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文学场中的传播机制以及民国《学衡》与岭南《当代诗词》对于《中华诗词》杂志运行发展的启示。具体而言,本文第一章从文体与媒介的关系,考察民国以来旧体诗词传播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关系。以新时期为界,民国初年至改革开放期间,旧体诗词传播主要以传统纸质媒介为主,其发展趋势是从遮蔽到疏离(1910-1920年代)、从复苏到初兴(1930-1940年代)、从压抑到抗争(1950-1970年代)。新时期以来随着电子媒介与传统媒介的互动,旧体诗词在新媒体时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状态,开始由抗争走向复苏。第二章讲述《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对旧体诗词地位重中的意义。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成立,1994年《中华诗词》杂志创刊,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促成了这一权威旧体诗词刊物的诞生。而《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又极大重中了旧体诗词的文体地位、社会地位及文学史地位。第三章研究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从《中华诗词》所刊载的诗人群体的年龄层次来看,可以分为“诗坛耆老”、“吟坛百家”及“吟坛新人”三大类别。“诗坛耆老”诗人群的代表有夏承焘、唐玉虬、俞平伯等;“吟坛百家”诗人群的代表有叶嘉莹、林从龙、刘征、李汝伦等;“吟坛新人”诗人群的代表有尽心、熊东邀、程羽黑、王亚平等。这三大诗人群体基本上涵盖了20世纪旧体诗词诗人群的老、中、青三代。“诗坛耆老”旧体诗人群常常书写抗日救国相关的重大题材;“吟坛百家”诗人群亦以诗作记录历史的重大事件,及反映现实针砭时弊;而“吟坛新人”诗人群由于其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其诗作充满了新时代的气息及现代色彩。此外《中华诗词》杂志所载不乏“老干体”诗作,“老干体”诗作在内容上以反映时代主题为旨归,在艺术上有“官气化”、“口号化”之弊,种种弊端最终导致了诗歌意境的缺失。第四章透视《中华诗词》杂志的传播机制。《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其运作方式有四。其一是政治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请名人做主编,利用名人的效应增加杂志的影响力度。其二是商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举办各类旧体诗词大赛,开设各类中华诗词研修班,以发掘人才培养新人。开通中华诗词学会网,实现网络与纸媒的联姻。刊载广告,增加杂志收益。其三是社会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是诗教走进校园,走向西部,走向大众。其四是文学化运作策略,具体表现在开辟专栏,培养新人。此外分析《中华诗词》杂志在传播旧体诗词时所形成的误区。第五章以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分别以民国《学衡》与当代岭南《当代诗词》作为参照系,探讨这两本杂志对《中华诗词》杂志运营的启示。结语部分叙述旧体诗词暨《中华诗词》杂志在新时期的命运。由于国家权力部门的重视及民间文化保守思潮的兴起,旧体诗词在新时期复苏姿态不容置疑,与此同时,《中华诗词》也将迎来杂志蓬勃发展的新的契机。
邱铁鑫[6](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吴友法,车英[7](2000)在《《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史略(1949—2000)》文中认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我国出版的最早的学报之一,在我国学报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以 1930年正式创办的《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和《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为始,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探寻武汉大学学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足迹,总结武汉大学学报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办好今天的《武汉大学学报》,繁荣武汉大学的学术事业、促进教学和科研,对于了解我国学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都有重要的意义。
刘勇[8](2008)在《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以来,伴随新闻改革的历程,我国报纸新闻文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其背后蕴涵了哪些规律性的质素?不同因素又如何促发和影响了新闻文体的发展?本论文立足历时性维度,试图在考察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脉络的研究中,对这些问题予以回答。本研究从“历史—现实”、“理论—实践”两条路径切入,着力贯通新闻学研究的三大领域,将新闻文体研究置于历史、理论与业务的立体网状的研究框架中,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既立足于新闻文体自身的发展逻辑,又力图跳出单纯的业务研究层次,从更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历时地考察新闻文体的实存状态和发展脉络,从中探寻新闻文体与社会生态环境、媒体竞争格局、读者的接受心理以及新闻从业者自身独立的文体意识、学术界的对应性研究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求其中的普适性规律,最终从“实然”中探索“应然”。论文还借鉴文体学的相关知识,从内涵上厘清新闻文体的基本特质及其发展的逻辑线索,加强对不同历史分期新闻文体的原色分析、原因解析以及规律探寻,进而探索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基本趋势,从整体上为新闻工作者勾勒出新闻写作理论、历史与实务的“知识地图”。本文以报纸新闻文体作为研究切口,不仅对10届“全国好新闻评选”(1979-1988年)和17届“中国新闻奖”(1990-2006年)获奖作品中的796件样本进行了定量与定性分析,还选取了不同历史分期具有代表性的文本进行了个案解读,力图透过不同阶段具体的新闻作品来描述、解释和评价新时期新闻文体的发展历程。本论文也着力探究新闻文体发展进程中“人”(记者)的因素的影响,对记者群体和“名记者”个体的研究交相呼应。同时,对于新闻学术界的贡献,我们亦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着力从梳理文体研究史的角度出发,重新剖析和评价了文体发展中的重要学术观点、学术论争,进而探察学术界之于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相比而言,在同类研究中,这种整合式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阎英琏[9](2003)在《《津图学刊》编辑部20年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晓娜[10](2015)在《走向经典—铁凝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铁凝作品的经典化,梳理铁凝作品的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借此来一窥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经典化的复杂情况,是一个颇具价值和意义的命题。关于铁凝作品在传播和接受的过程中是如何走向经典的,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前经典化时期的构建。1957年出生的铁凝自1973年发表处女作《会飞的镰刀》到1984年底当选中国作家协会理事,成为作协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一位理事。铁凝在早期取得的成绩,除了铁凝自身的创作才华和农村插队期间所获得的丰富的实践经验,河北优秀老作家徐光耀、孙犁等人对后辈作家的大力提携和引介也是极其重要的;早期铁凝的作品发表的主要阵地在河北省主要文艺刊物《河北文艺》,彼时的编辑张庆田对铁凝的作品的推介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最后,在前经典化构建时期,当时着名的作家评论家如茹志鹃、雷达、王蒙、贺绍俊等人对铁凝作品的批评,对其传播和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第二章,走向经典。当代作家作品的经典化,文学制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铁凝被文艺圈和大众所知,第一步便是从获得全国性的文学奖项开始的,获奖使她在走向经典之路上获得了助力;同时,《人民日报》、《文艺报》等官方媒介通过刊登她的文章这一方式的肯定,以及《哦,香雪》和《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影视改编,这两种分别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声音,也是她走向经典的重要因素。第三章,学术交融中的经典建构。铁凝作品在中学教材和大中专院校的《大学语文》里出现,扩大了铁凝及其作品的认知度;走进权威文学史,在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王庆生的《中国当代文学》、杨匡汉和孟繁华编写的《共和国文学50年》、董健、丁帆、王彬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等当代权威文学史里面,女性文学篇章,铁凝是一位不可回避的作家,这也是对铁凝和她的作品的经典地位的一种肯定,至少在女性文学这一领域内。
二、《宁夏教育》创办10周年刊庆座谈会发言(摘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教育》创办10周年刊庆座谈会发言(摘登)(论文提纲范文)
(2)权威与秩序:西北伊斯兰教哲合忍耶门宦政治参与的人类学研究(1871-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导论 哲合忍耶及其学术 |
第一节 缘由与意义:研究对象的设定 |
一、被"误读"者:哲合忍耶教群 |
二、作为意义世界的哲合忍耶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文本与域内东方学:哲合忍耶研究的学术史 |
一、国内:建构文本的"他写" |
二、国外:猎奇搜集与理论初探 |
三、学术现状简评 |
第三节 文化释解:哲合忍耶门宦的人类学研究 |
一、"一点两面三学科" |
二、从思路到研究点 |
三、田野场 |
第一章 教道:哲合忍耶信仰与权威 |
第一节 明扬教道:伊斯兰世界的哲合忍耶 |
一、伊斯兰教中的苏非 |
二、纳格什班迪耶与哲合忍耶 |
第二节 凝聚符号:秩序象征与权威生长 |
一、内里符号:"诗乐" |
二、外显符号:秩序的文化 |
三、克里斯玛:宗教的权威 |
第三节 场域:被锻造的空间(1781-1871) |
一、追寻信仰:撒拉尔与早期村庄 |
二、守卫信仰:空间场的再移动 |
第二章 拓界:宗教权威的在野"政治"(1875-1920) |
第一节 教道自觉:清同治后的宗教革新 |
一、观势:清同治后的时代背景 |
二、教道自觉:重释教理 |
三、习俗调适:吸纳"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凝聚教群:宗教权威的复兴路 |
一、以暴治暴:营救化龙后人 |
二、刀笔兵墨:因事以诗的认同在场 |
三、扩展空间:委派热伊斯 |
四、和平复教:缔造宣化冈 |
第三节 安民护教:从黄钺书牍解析辛亥前后马元章 |
一、史海钩沉:《陇右光复记》及其致马元章的两封书牍 |
二、出卒护教:卷入辛亥革命的哲合忍耶民团 |
三、还原史实:黄钺秦州起义与马元章 |
第四节 "大转折":共同体的"合法化" |
一、心忧国家:"共和"期的穆热什德 |
二、义聚共同体:二次营救马进西 |
三、进兰州:哲合忍耶门宦大时代的终结 |
第五节 教绅精英:权威事实与理论回应 |
一、在野"政治":抗衡诸侯 |
二、权威的魅力:道宏功备 |
三、兄弟:宗教权威与地方秩序 |
四、教绅精英:回应李普曼 |
第三章 护卫:宗教权威的"在朝参与"(1942-1958) |
第一节 分派:权威消解与重塑 |
一、和平互鉴:同与不同之间 |
二、分的宿命:权威消逝 |
三、分的尴尬:新权威的"合理合法" |
四、纠结的心:到底该如何认同 |
第二节 转折的角色:马绍武、马锡武步入政坛 |
一、"瘦大人"马绍武 |
二、"老司令"马锡武 |
第三节 承续前贤:海固起义与马震武 |
一、官逼民反:海固三次起义 |
二、起义谜团新解:马震武对马元章"和平复教"的承续 |
三、海固的三次起义:一代"光阴"里的政治自觉 |
第四节 教政双兼:权威重构与回民自治 |
一、马震武的宗教创建 |
二、回民的化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县级自治政权 |
三、从民兵团到西吉县:作为教派核心的马震武 |
四、教政双兼:马震武的双重身份 |
第四章 有序:双重权威的民间力量(1978-1994) |
第一节 宣化冈与马重雍 |
一、教事分离:"三善人"的教改思想 |
二、导引秩序:马重雍与宣化冈哲合忍耶 |
三、孰是孰非:宽容生态下的宗教现状 |
第二节 板桥支派与马腾霭 |
一、祖荫下:落居金积 |
二、不拘一格:马腾霭的"参政路" |
三、续弦灵州:板桥道堂(拱北) |
第三节 政协委员:"进步人士"的参政议政 |
一、顺势而为:中国政协制度的产生 |
二、参政符号: "政协"与"委员" |
三、从"在野"到"在朝":哲合忍耶的参政史 |
第四节 个案分析:共产党人吴鸿宾的爱国记教 |
结语 |
一、双重变奏:哲合忍耶共同体的民间秩序 |
二、回汉无异心:马元章对西北回汉民族关系有重要影响 |
三、群体善治:民族、宗教非小事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对照表 |
附录二: 结构化访谈样表 |
附录三: 调查问卷样表 |
附录四: 尔曼力时间表 |
附录五: 部分图片 |
参考文献 |
期间的成果 |
致谢 |
(4)张庚年谱简编(论文提纲范文)
例 言 |
1911年 |
1912-1916年 |
1917-1923年 |
1924年 |
1925年 |
1926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927年 |
5月 |
7月 |
1928-1931年 |
1932年 |
1-5月 |
本年 |
1933年 |
1934年 |
1935年 |
1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36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37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3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本年 |
193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7月 |
10月 |
1940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1941年 |
4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42年 |
1月 |
2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43年 |
2月 |
3月 |
4月 |
12月 |
本年 |
1944年 |
4月 |
5月 |
6月 |
本年 |
1945年 |
4月 |
6月 |
11月 |
12月 |
1946年 |
1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2月 |
1947年 |
1月 |
3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48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49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0年 |
1月 |
4月 |
5月 |
本年 |
1951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52年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53年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54年 |
1月 |
3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55年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56年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8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59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1960年 |
1月 |
2月 |
3月 |
6月 |
7月 |
8月 |
11月 |
1961年 |
1月 |
4月 |
7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196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本年 |
1963年 |
1月 |
2月 |
3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本年 |
1964年 |
1月 |
6月 |
8月 |
10月 |
本年 |
1965年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966-1976年 |
1977年 |
3月 |
5月 |
10月 |
11月 |
1978年 |
1月 |
5月 |
6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79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0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1月 |
12月 |
1981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本年 |
198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83年 |
1月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1984年 |
2月 |
3月 |
5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5年 |
2月 |
4月 |
5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6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11月 |
1987年 |
2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89年 |
1月 |
3月 |
5月 |
9月 |
10月 |
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1年 |
3月 |
4月 |
5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2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9月 |
12月 |
本年 |
1993年 |
1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4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5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6年 |
1月 |
3月 |
4月 |
6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7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1998年 |
1月 |
2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本年 |
1999年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8月 |
12月 |
本年 |
2000年 |
7月 |
9月 |
10月 |
12月 |
2001年 |
1月 |
2月 |
5月 |
6月 |
7月 |
9月 |
10月 |
本年 |
2002年 |
8月 |
本年 |
2003年 |
2月 |
6月 |
7月 |
9月 |
本年 |
(5)《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体与媒介的互动共荣 |
二、新时期以来旧体诗词研究的历史回眸 |
三、选题意义与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民国以降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一节 从遮蔽到疏离:“五四”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传播与旧体诗词文体的命运 |
第二节 从复苏到初兴:三、四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三节 从压抑到抗争:五十至七十年代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四节 从抗争到复苏:新时期旧体诗词媒介与旧体诗词的命运 |
第二章 《中华诗词》杂志的创办与旧体诗词地位的重申 |
第一节 中华诗词学会的创立与《中华诗词》杂志的诞生 |
第二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体地位的重申 |
第三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文学史地位的重塑 |
第四节 《中华诗词》的诗论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社会文化地位的重建 |
第三章 以《中华诗词》杂志为中心的旧体诗人群体的旧体诗词创作 |
第一节 “耆旧遗音”与诗坛耆老的旧体诗词创作特征 |
一、《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耆旧遗音》栏目所载诗人职业身份管窥 |
三、以《耆旧遗音》栏目为中心的诗坛遗老旧体诗作的精神特征 |
第二节 “吟坛百家”与实力派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年龄层次透视 |
二、《吟坛百家》栏目所载诗人职业类别透视 |
三、以《吟坛百家》为中心的实力派旧体诗人群创作的精神特征 |
第三节 “吟坛新人”与中青年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的诗坛新秀年龄层次及身份背景 |
二、《吟坛新人》栏目所推出诗坛新秀诗歌创作的类型特质 |
第四节 “红色”诗词与“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一、“老干体”与“红色”诗词的概念及关联辨析 |
二、以《中华诗词》为平台的“老干体”诗人群体的创作特征 |
第四章 《中华诗词》杂志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机制透视 |
第一节 《中华诗词》杂志权威传播地位的形成及表现 |
一、新时期文学场与旧体诗词媒介传播的形成及表现 |
二、《中华诗词》杂志的官方色彩与权力话语 |
三、《中华诗词》杂志的民间色彩与权力合谋 |
第二节 以《中华诗词》为中心的旧体诗词传播策略 |
一、政治化运作策略 |
二、商业化运作策略 |
三、社会化运作策略 |
四、文学化运作策略 |
第三节 《中华诗词》杂志的旧体诗词传播误区 |
一、传播权力影响下的传播策略的失误 |
二、市场化环境中传播方式的商业化 |
三、杂志定位的模糊与缺失 |
第五章 比较视域中的《中华诗词》杂志暨旧体诗词的发展前景 |
第一节 民国《学衡》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学衡》杂志对旧体诗词文体复兴的伦理诉求 |
二、《学衡》杂志对新时期《中华诗词》运行的启示 |
第二节 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岭南《当代诗词》的创刊宗旨及特色 |
二、岭南《当代诗词》对《中华诗词》的启示 |
第三节 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杂志的启示 |
一、网络诗词的概念及创作现状与特点 |
二、网络诗词及媒介对《中华诗词》办刊暨纸媒旧体诗词发展的启示 |
结语 旧体诗词在新时期的复苏 |
参考文献 |
附录:《中华诗词》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文化 |
3.1.2 铁路文化 |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
3.1.4 文化自信 |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8)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二、本选题的研究状况 |
三、本论文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
四、核心概念与论文体例 |
第一章 新时期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脉络分析——基于历时性维度的考察 |
第一节 新时期新闻文体发展的纵向展示 |
一、1978—1982年:拨乱反正——突出"短新闻"、强化"可读性" |
二、1983—1988年:核心追求——"信息"与"启蒙" |
三、1989—1991年:认知转型——启蒙淡出,信息凸显 |
四、1992—1999年:多元化发展——信息化·故事化·深度化 |
五、2000年至今:走向"专业" |
第二节 互动与博弈:三种范式下的新闻文体写作 |
一、"范式"(Paradigm)与新闻文体 |
二、宣传范式 |
三、故事范式 |
四、专业范式 |
第二章 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奖项的设置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
第一节 新闻评奖:意识形态与专业标准的互动 |
一、新时期我国新闻评奖的历史沿革 |
二、新时期我国国家级新闻评奖的特质分析 |
三、记录、认可与导向:新闻作品评奖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从样本分析看新闻文体的发展变化 |
一、标题的变化 |
二、导语的变化 |
三、时效性方面的变化 |
四、引语的变化 |
五、文体技巧层面的变化 |
第三章 自发到自觉:记者文体意识的勃兴与新闻文体创新 |
第一节 记者在新时期新闻文体变革中的特征描述 |
一、现实问题与个体困惑导引记者文体意识的自发 |
二、新闻改革的内在要求强化了记者文体意识的自觉 |
三、"名记者"在文体创新中具有示范效应 |
四、新闻专业主义逐渐成为新闻共同体的文体追求 |
第二节 记者文体创新的因素剖析 |
一、记者与新闻文体的关系 |
二、促发记者寻求新闻文体创新的因素分析 |
第四章 引领与示范:"名记者"的文体实践与文体创新 |
第一节 穆青与"新闻三论" |
一、"散文式新闻" |
二、"视觉新闻" |
三、"实录性新闻" |
第二节 郭玲春对"新华体"的突破 |
一、"追悼会新闻"的突破 |
二、常规会议新闻的突破 |
第三节 张建伟与"张建伟模式" |
一、"张建伟模式"的开创 |
二、会议新闻的再突破 |
第五章 因应与建构:来自新闻学术界的影响 |
第一节 新闻学术界与新闻文体的发展 |
一、学术界在新时期新闻文体研究中的特征描述 |
二、学术界对新闻文体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直面时代的问题——80年代关涉新闻文体发展的三次学术争鸣述评 |
一、关于"新闻与宣传"关系的大讨论 |
二、关于"典型报道"的争鸣 |
三、关于"新闻散文化"的论争 |
第三节 文体理念与规范的建构——"学院派"的贡献 |
一、引入西方新闻传播理念与方法 |
二、"实践指南"——教材的变迁 |
结语: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与趋势前瞻 |
一、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因素分析 |
二、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的趋势前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走向经典—铁凝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当代文学的“经典化”略论 |
一、“经典”是什么 |
二、“文学史经典”与“文学经典” |
三、“经典化”——经典形成的诸要素 |
四、铁凝“经典化”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铁凝研究现状 |
一、整体研究 |
二、文本研究 |
三、方法论研究 |
第一章 经典的前期建构 |
第一节 引导——与徐光耀、孙犁等作家前辈的交往 |
一、徐光耀——“文学启蒙老师” |
二、孙犁——文学领路人 |
第二节 推介——与张庆田等编辑工作者的联系 |
一、铁凝与《河北文艺》 |
二、“新苗”专栏与文学学习班 |
三、《河北文艺》的“换稿事件” |
第二章 走向经典 |
第一节 获奖——强大的助力 |
一、文学奖 |
二、获奖后 |
第二节 官方媒介与影视改编——来自民间和官方的声音 |
一、官方的声音——《人民日报》 |
二、改编的力量——小说与影视改编的双向互动 |
第三章 学术交融中的经典建构 |
第一节 教育体系——经典化的重要“推手” |
一、文学经典与文学教育 |
二、文学经典与中学教育 |
三、文学经典与大学教育 |
第二节 走进教材及权威文学史 |
一、走进教材 |
二、走进文学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铁凝年谱简编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宁夏教育》创办10周年刊庆座谈会发言(摘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藏学》30年(1988-2018)大事记[J]. 本刊编辑部,黄维忠,玉珍,央宗. 中国藏学, 2018(S1)
- [2]权威与秩序:西北伊斯兰教哲合忍耶门宦政治参与的人类学研究(1871-1994)[D]. 马英杰. 兰州大学, 2014(06)
- [3]《农业考古》《中国农史》《农史研究》《古今农业》论文资料目录索引(1980——2004)[J]. 黄淑美,伍慕仪. 农业考古, 2005(03)
- [4]张庚年谱简编[J]. 张静. 艺海, 2021(10)
- [5]《中华诗词》与新时期旧体诗词的传播及创作研究[D]. 戴勇.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7)
- [6]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史略(1949—2000)[J]. 吴友法,车英.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6)
- [8]嬗变的轨迹 ——1978年以来中国报纸新闻文体发展研究[D]. 刘勇. 复旦大学, 2008(03)
- [9]《津图学刊》编辑部20年大事记[J]. 阎英琏. 津图学刊, 2003(06)
- [10]走向经典—铁凝作品传播与接受研究[D]. 王晓娜. 河南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