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锌缺乏对小鼠巨噬细胞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袁菊花[1](2021)在《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剥脱苔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提出舌苔是疾病重要的临床表观特征,在中医临床中,不同颜色和厚度的舌苔对应不同病因。目前研究显示口腔微生物的特征变化是不同舌苔类型变化的基础,而人体另一重要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却与口腔微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病理变化上存在相互联系。剥脱苔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特征性舌象,评价不易受光线及自我主观意识干扰。中医认为其多因胃气、胃阴不足或气血两虚而导致。但到目前为止,剥脱苔主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已经提出的学说主要集中在口腔菌群异常、遗传、维生素缺乏等方面。目前研究已证实,剥脱苔常出现在过敏性疾病、病毒感染、银屑病、干燥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食管癌等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中。而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肠道菌群,基于其与口腔菌群的相互联系性,剥脱苔患者是否可通过肠道菌群对人体免疫功能造成影响等一系列问题均亟待解决。所以本研究期望通过胃、食管相关疾病下剥脱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的研究,以客观、定量的科学数据来反映其微生物学特征,并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探索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机制,以期用舌象作为临床表征来评估病情及其相关免疫功能提供客观化依据。第一部分胃、食管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研究目的:对比分析胃、食管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剥脱苔与薄白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差异及特征,寻找剥脱苔患者特征性肠道菌群。方法:入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剥脱苔、薄白苔胃、食管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患者,评估了胃、食管癌前疾病患者50例(剥脱苔:25例;薄白苔:25例),胃、食管癌患者20例(剥脱苔:10例;薄白苔:10例)。采集患者舌象、一般资料,肠道菌群,并根据剥脱苔剥脱程度不同,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来评估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特点及差异。结果:与薄白苔相比,①剥脱苔患者的肠道菌群在β多样性、结构组成方面均与薄白苔患者存在显着差异(P<0.05);②癌前疾病剥脱苔患者特征性肠道菌属中厌氧菌属,反刍真细菌属会随着舌苔剥脱程度加重而相对含量逐渐增加;薄白苔富集的瘤球菌科UCG-014、毛螺菌属、光岗菌属会随着舌苔剥脱程度加重而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在发生癌变的剥脱苔患者中特征性肠道菌属链球菌则会随着舌苔剥脱程度加重而相对含量逐渐增加。④胃、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剥脱苔患者双歧杆菌/肠杆菌比值(B/E)、普氏菌均低于薄白苔患者,其中普氏菌属比较(P<0.05),剥脱苔患者链球菌相对含量则明显高于薄白苔患者(P<0.05)。结论:胃、食管癌前疾病及癌变剥脱苔患者有其特征性肠道菌群,并且会随着剥脱面积的大小而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结合既往文献对菌群的作用机制研究,剥脱苔的出现可能预示着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低下。第二部分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研究目的:通过人源性粪菌移植技术对伪无菌小鼠进行肠道菌群种植,以期通过肠道菌群对小鼠表型改变而去探讨胃癌前疾病剥脱苔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本研究将8周龄C57BL/6J小鼠经抗生素联合灌胃处理后造成伪无菌鼠模型,收集符合胃癌前疾病诊断的剥脱苔及薄白苔患者、以及既往剥脱苔经治疗后好转的患者、健康人的粪便各5例,制作人菌液,予伪无菌小鼠进行粪菌移植14日,待28日处死后观察不同种类人菌液对小鼠免疫器官、细胞因子、免疫分子的影响,以探讨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的免疫功能及作用机制。结果:①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会降低受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与其余各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其免疫功能减弱;②血清中INF-α指数明显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其可能会削弱受体小鼠抗病毒功能;③TNF-α、IL-12p40则高于其他各组(P<0.05),提示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可能会加重受体小鼠炎症反应;④另外,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移植组受体小鼠sIgA表达也低于其余各组(P<0.05),预示其肠道黏膜防御相关功能偏弱。⑤CD11c+和CD80+双阳表达研究未呈现出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移植受体小鼠在摄取、加工和提呈抗原能力方面存在差异(P>0.05)。⑥其机制研究表明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对宿主免疫系统产生影响,但并未激活TLR-2受体相关的NF-κB相关信号通路,但可能通过TNF-α、IL-12p40的升高从而去激活NF-κB而产生炎症反应。结论: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可加重宿主炎症免疫反应,削弱宿主抗病毒及黏膜防御能力,从而最终降低宿主免疫功能。
程玉鑫[2](2020)在《干酪乳杆菌发酵蓝莓果渣对高脂膳食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高脂膳食的持续摄入所导致的机体肠道屏障功能损伤是诱发机体患肥胖等疾病的关键因素,功能性的植物化学成分能有效缓解这一损伤作用。蓝莓果渣是果汁加工中的副产物,富含多种植物化学成分,而乳酸菌发酵后的蓝莓果渣中活性物质的组成及含量发生了变化,其功能活性进一步提高并且具有改善机体肠道屏障功能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了。并且,目前缺乏针对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的系统性的研究。因此,本论文旨在以经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发酵的蓝莓果渣(Fermented blueberry pomace,FBP)为研究对象,从肠道机械、化学、微生物和免疫多屏障肠道功能调节的角度出发,深入探究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和大肠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探究FBP改善肠道菌群结构的潜能。分析了L.casei发酵蓝莓果渣的过程中FBP的功能活性变化,并测定了FBP对体外模拟肠道体系中粪便菌群和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的影响,结果指出:经L.casei(5%,v/v)发酵0-6天的FBP中L.casei活菌数、总多酚类化合物含量(Total polyphenols content,TPC)和抗氧化能力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发酵不同时间后的FBP都体现出对粪便菌群相对丰度及SCFA浓度的调节作用,而发酵42 h的FBP最能有效抑制肠道中潜在致病菌的增殖、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提高SCFA(特别是丁酸)的浓度。研究提示:FBP具备较高的抗氧化活性并能改善体外模拟肠道体系中肠道菌群的结构。(2)探究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小肠的机械、化学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测定了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小肠的抗氧化、抗炎能力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对小肠机械、化学屏障相关功能性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FBP提高了高脂膳食小鼠小肠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和抗炎因子的含量,并降低了促炎因子的水平及髓过氧化氢酶(Myeloperoxidase,MPO)的活性;FBP改善了高脂膳食小鼠小肠的组织形态及杯状细胞密度;在m RNA及蛋白水平观察到FBP能显着提高高脂膳食小鼠小肠的紧密连接蛋白、黏附连接蛋白以及黏蛋白(Mucin,MUC)的表达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BP能有效抑制高脂膳食小鼠小肠中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和肌球蛋白轻链蛋白激酶(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的激活过程。研究指出:FBP能通过抑制NF-κB-MLCK通路的信号传导,提高高脂膳食小鼠小肠的机械和化学屏障功能。(3)探究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大肠的机械、化学及微生物屏障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了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大肠机械、化学屏障相关功能性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并测定了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大肠肠道菌群、SCFA及SCFA受体的影响,结果显示:FBP改善了高脂膳食小鼠结肠的组织形态;在机械和化学屏障方面,FBP上调了高脂膳食小鼠大肠的紧密连接蛋白、黏附连接蛋白以及MUC的表达量;在微生物屏障方面,FBP提高了高脂膳食小鼠大肠中功能性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SCFA的含量以及SCFA受体的基因表达量;进一步的研究发现FBP能有效抑制高脂膳食小鼠结肠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激活、NF-κB信号通路和MLCK的激活过程。研究表明:FBP能通过抑制MAPK-NF-κB-MLCK通路的信号传导,提高高脂膳食小鼠大肠的机械、化学和微生物屏障功能。(4)探究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和大肠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肠道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ed immunoglobulin A,s Ig A)分泌量的多少作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高低的评价靶点,分析了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和大肠中s Ig A产生和分泌途径的调节作用,并研究了肠道菌群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FBP能通过改善具有分泌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 A)能力的B细胞(Ig A+B)的产生过程、具有分泌Ig A能力的浆母细胞(Ig A+浆母细胞)的归巢过程、Ig A的产生过程和s Ig A的迁移过程来实现促进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和大肠中s Ig A分泌的作用;FBP改善了高脂膳食小鼠小肠派伊尔淋巴结(Peyer’s patches,PPs)中内化的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提高了高脂膳食小鼠盲肠内容物中功能性有益菌群的相对丰度以及SCFA的浓度;机体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与肠道菌群丰度、SCFA的含量之间的正相关性表明了肠道有益菌群丰度的增加与肠道免疫屏障功能的提高密切相关。研究表明:FBP通过改善高脂膳食小鼠小肠PPs和盲肠内容物中的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参与调节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和大肠中s Ig A的分泌过程,提高了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和大肠的免疫屏障功能。(5)探究FBP中多酚类化合物(Fermented blueberry pomace phenolic extraction,FBPE)调节小肠和大肠细胞屏障功能的潜能。研究以IPEC-J2小肠细胞和Caco-2大肠细胞为模型,以肠道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的高低为判断肠道细胞屏障功能变化的靶点,分析了FBPE对肠道细胞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FBPE能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调IPEC-J2细胞和Caco-2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中浓度(50-100μg/m L)FBPE对IPEC-J2细胞和Caco-2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的促进作用优于低浓度(25μg/m L)和高浓度(200μg/m L)FBPE的作用效果。研究提示:FBPE具有提高小肠和大肠细胞屏障功能的潜能。综上所述,本论文首先通过体外模拟肠道体系,确定了FBP具备改善粪便菌群结构及SCFA含量的潜能;其次,以高脂膳食小鼠为研究模型,从肠道机械、化学、微生物和免疫屏障的角度出发,分别探究了FBP对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和大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并对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索;最后,通过分析小肠和大肠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的变化,推测FBPE具有提高肠道屏障功能的潜能,证实了FBPE可能是促使FBP改善高脂膳食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成分的推论。
李礼[3](2020)在《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菌群及肠道健康的影响》文中认为本论文以虹鳟为研究对象,以肠道为靶组织,探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肠道组织学结构、Toll样受体家族基因表达量及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丰富了虹鳟免疫增强剂的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试验幼鱼平均体重为(145.56±4.12)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分别在虹鳟基础饲料中添加浓度为0%(对照组)、0.5%、1%、2%和4%杜仲皮的水提物,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1)2%和4%组Simpson指数显着高于0.5%和1%组(P<0.05),但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1%组Shannon指数显着高于2%和4%组(P<0.05),但与对照组和0.5%组无显着差异(P>0.05)。(2)在门水平上,优势菌群为软壁菌门(Tenericu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3)与对照组相比,有害菌群物种丰度在2%组肠道中下降最为明显,4%组除布鲁氏菌科Brucell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物种丰度显着升高外,其余均显着降低(P<0.05)。(4)与对照组相比,4%组肠道有益菌群慢生根瘤菌科Bradyrhizobi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物种丰度显着升高(P<0.05)。结论:虹鳟饲料中添加4%杜仲皮水提物能有效改善其肠道菌群结构。2.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组织学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皱襞结构、固有膜及肌层结构无明显地影响;其中4%组与对照组肠绒毛排列整齐,但0.5%组、1%组和2%组肠绒毛排列整齐度稍差;4%组与对照组杯状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变化,但0.5%组、1%组和2%组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结论:饲料中添加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皱襞结构、固有膜及肌层结构无明显地影响,但0.5%、1%和2%组杯状细胞数量增多、肠绒毛排列整齐度稍差。3.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Toll样受体家族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1%和4%组肠道TLR1基因mRNA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4%组肠道TLR3基因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1%组(P<0.05)。(3)对照组TLR5基因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1%和4%组(P<0.05)。(4)TLR2、TLR4、TLR5m、TLR7、TLR9、TLR19和TLR22基因m RNA表达量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4%的杜仲皮水提物可以明显上调虹鳟肠道TLR1和TLR3基因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TLR5基因m RNA的表达量。4.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1%和4%组肠道IL-6、IL-12和MyD88基因mRNA表达量无显着差异(P>0.05),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CD40、TNFα、NF-κBie、NF-κBid、IRAK4、IL-8及IL-1β基因mRNA表达量组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饲料中添加1%和4%的杜仲皮水提物均可以显着上调虹鳟肠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IL-6、IL-12和MyD88基因mRNA的表达量,并通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起到免疫调控作用。综上所述,虹鳟饲料添加4%杜仲皮水提物能有效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并通过调控TLRs/MyD88/NF-κB信号通路而调节虹鳟肠道健康。
汤新[4](2020)在《桑叶清蛋白与酶解物的体外发酵特性以及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桑叶(Morus alba 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资源丰富、食用安全的特点。桑叶清蛋白(MP)作为桑叶蛋白的主要构成,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可控酶解技术制备的桑叶清蛋白酶解物(HMP)同样也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本文以桑叶清蛋白和酶解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两者的功能活性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首先利用静态体外模拟消化方法,对桑叶清蛋白和酶解物进行模拟胃肠消化,用SDS-PAGE分析消化前后的分子量变化,并对消化前后的蛋白和肽进行体外模拟发酵,分析其对肠道菌群组成及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然后利用胎牛血清诱导的脂肪变性细胞模型初探模拟消化前后蛋白及肽的降脂活性。与此同时通过体外炎症细胞模型探究酶解物的抗炎活性,最后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评估酶解物的体内抗炎活性并分析肠道菌群在其中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静态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发现,MP在经过胃消化后分子大小为245k Da、70 k Da的两个亚基被降解,仅保留了分子量为55 k Da、10 k Da的两个亚基。在经过小肠消化后,桑叶清蛋白中分子量为55 k Da、10 k Da的亚基仍有部分保留。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酶解物的分子大小均小于10 k Da。以上结果表明MP在模拟胃肠消化后仅有部分被完全降解。2.探究模拟消化前后的桑叶清蛋白和酶解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利用志愿者粪便样品作为接种物对桑叶清蛋白及酶解物进行体外发酵(采用Hungate tube法),研究结果发现:与空白组相比,SCFAs(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及支链脂肪酸BCFAs(异丁酸、异戊酸)含量均显着增加(p<0.05)。其中丁酸增量最为明显。发酵24 h后,与菊粉组相比,除DMP(桑叶清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组外,其他组丁酸产量与菊粉组无显着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桑叶清蛋白和酶解物中含量最高的谷氨酸被发酵产生丁酸。由于桑叶清蛋白和酶解物中支链氨基酸(Leu,Val,Ile)的存在,使得异丁酸和异戊酸含量高于空白组和菊粉组,且酶解物的支链氨基酸含量比桑叶清蛋白高,故发酵酶解物后产生的BCFA含量高。3.体外发酵后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1)清蛋白和酶解物可以降低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之比(F/B),表明清蛋白和酶解物可能具有降脂的功能;(2)清蛋白和酶解物可以促进与抗炎相关的菌群(Phascolarctobacterium、Parabacteroides、Oscillospira)相对丰度的增加,这说明清蛋白和酶解物可能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达到抗炎的作用。此外利用q PCR对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绝对定量实验发现未经模拟消化的酶解物可以促进其生长。以上结果说明桑叶清蛋白和清蛋白酶解物可能具有潜在的改善肥胖和抗炎的作用。4.利用胎牛血清(FBS)诱导的人肝细胞系LO2脂肪变性模型研究模拟胃和小肠消化前后的桑叶清蛋白和酶解物的降脂活性。研究表明:1000μg/m L MP、HMP、DHMP(HMP的胃肠消化产物)均能显着改善脂肪堆积、降低TG/TC含量,其中MP、DHMP效果最为显着,TG/TC含量表现出与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说明MP、DHMP在此浓度具有很好的降脂活性。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实验中发现,不同浓度的HMP的抗炎效果不同,其中浓度为125μg/m L的HMP抗炎活性最优。5.采用结肠炎小鼠模型探究酶解物对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雄性C57BL/6小鼠灌胃HMP 14 d(第1-14 d,PHD组,预防性干预组)和7 d(第8-14 d,DPH组,治疗性干预组),并使用3%的葡聚糖硫酸钠(DSS)通过饮用水诱发急性结肠炎(第8-14 d)。结果表明,PHD组和DPH组均可增加饲料摄入量,缓解体重和结肠长度减少,降低结肠炎小鼠的DAI评分和组织学评分,减少杯状细胞耗竭和粘液破坏,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提高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缓解F/B值的失调、增加有益菌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降低有害菌Escherichia-Shigella的相对丰度)及增加SCFA的产生。此外,在炎症发作期间,与DPH相比,PHD在促进杯状细胞成熟和增加粘蛋白分泌方面更有效。但是,DPH增加了肠道菌群α多样性。总之,HMP可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改善粘膜屏障和调节肠道菌群来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此外,预防性干预效果优于治疗性干预。这些结果表明HMP可能是一种新颖且有吸引力的膳食干预剂,其可以减轻患有肠炎的患者的病症。
富天昕[5](2020)在《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和结构鉴定及生物利用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绿豆蛋白是一种植物源的杂豆蛋白,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其酶解得到的多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锌是人体必需元素之一,锌离子在日常饮食中若摄入不足会引发多种疾病。近年来食源性蛋白肽微量元素螯合物因其天然、无毒副作用而被广泛关注。螯合物的结构稳定,进入人体胃肠道后不易产生沉淀从而能够被人体较好的吸收,但螯合物的结合模式和转运吸收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与研究。实验以绿豆蛋白为原料,制备具有锌结合能力的绿豆多肽,纯化后对其螯合能力、结构性质及其生物利用率等进行研究,明晰其肽锌结合位点与生物活性。具体实验内容及结果如下:(1)绿豆多肽锌螯合工艺优化。以水解度和螯合能力为指标,对五种蛋白酶进行筛选。结果显示通过碱性蛋白酶是制备绿豆锌螯合肽的最佳蛋白酶;以螯合能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结合的方法对螯合工艺进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肽锌质量比为6.20: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83 min,p H为6.3,此条件下螯合率达到52.11±0.51 mg/g。(2)绿豆蛋白肽的分离纯化。实验首先利用超滤的方法对绿豆蛋白肽进行分离,将其分为>10 KDa(P1),10 KDa5000 Da(P2),3000 Da5000 Da(P3),<3000 Da(P4)。分别在最佳螯合工艺条件下与锌离子进行螯合,结果显示P4的肽段的螯合能力最强为58.16±0.37%mg/g;利用体积排阻和高效液相色谱C18对P4进行纯化,纯化后螯合能力最佳,为80.82±0.49 mg/g。并通过LC-MS/MS对纯化后的肽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匹配度最高的肽段分子质量为1192.56 Da,其氨基酸序列为Ser-Ser-Glu-Asp-Gln-Pro-Phe-Asn-Leu-Arg。(3)绿豆蛋白肽及其螯合物结构的分析。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多肽与螯合物在表面微观结构和结晶程度上均有较大改变;紫外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多肽的氨基、羧基与酰胺基参与了反应。(4)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锌离子体外生物利用率实验。结果发现,在p H8.0时绿豆多肽锌螯合物锌离子的可溶率为72.30±0.54%,显着高于无机锌盐。此外,利用体外肠道消化模拟-透析法对绿豆肽锌螯合物的生物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绿豆肽锌螯合物在模拟胃肠道中的溶解率和在肠道中的透析率分别为98.85±0.39%和44.24±0.73%均高于无机锌盐,说明螯合物在肠道中的吸收利用较好。(5)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细胞实验研究。采用Caco-2细胞模型,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以细胞学的角度探讨不同浓度绿豆蛋白肽对促锌离子转运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促锌离子转运吸收最适的绿豆蛋白肽的浓度为0.4 mg/m L。对螯合物锌离子利用率进行测定,得到绿豆多肽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为60.54±0.45%。
叶展[6](2020)在《典型膳食油脂胃肠道消化吸收特性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油脂是人体代谢活动所必需的宏量营养素,膳食油脂被摄入后,在胃肠道中经过消化,通过小肠被吸收,不同油脂由于组成的差异性,其消化吸收特性不同,长期摄入对肠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棕榈油、猪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是国内五种典型的膳食油脂,是天然油脂中富含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亚麻酸(C18:3n3)的代表,但目前缺乏对其消化吸收特性,及其摄入对肠道健康影响方面的研究,而这对于评价其营养品质和指导油脂消费至关重要,本论文对此开展系统性探讨。通过构建体外消化模型,并结合短期动物实验,对比分析不同油脂消化吸收特性,通过长期动物实验,考察不同油脂长期摄入对小肠粘膜结构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分析可能的促炎过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油脂对肠道菌群和胆汁酸代谢过程的干预作用,并考察对肠道稳态和肠道吸收作用的影响。本论文为阐明不同油脂的消化吸收特性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基本认识。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通过构建体外消化模型,探讨了五种膳食油脂在模拟胃肠道中不同消化阶段中的消化特征,分析各油脂在小肠消化过程中水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各油脂在不同消化阶段中的消化性质具有明显差异,不同油脂在整个胃肠道消化过程中整体变化趋势相似,在同一消化阶段中,但各油脂间的消化特性差异较小。经口腔消化后,脂肪乳滴发生桥联絮凝和损耗絮凝作用,粒径增加,稳定性降低,在唾液黏蛋白的作用下,脂肪乳滴吸附水相中游离蛋白,使界面膜蛋白含量升高。在胃消化过程中,强酸环境使脂肪乳滴界面静电屏蔽作用降低,诱导发生桥联絮凝作用,乳液稳定性变差。胃蛋白酶水解脂肪滴界面膜蛋白,经胃消化后,界面蛋白膜基本被完全消化,乳滴中心暴露,絮凝作用加强,脂肪乳滴界面蛋白可能不再是阻碍小肠阶段胰脂肪酶竞争吸附脂肪乳滴,发挥脂解作用的限制因素。在小肠阶段,胰脂肪酶水解油脂,并释放FFA,各油脂最终水解程度为:棕榈油≈菜籽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猪油,FFA释放一阶动力学常数为:棕榈油>葵花籽油≈菜籽油>猪油≈亚麻籽油,棕榈油消化程度和消化速率均最高,这与其TAG结构和脂肪酸组成有关。(2)分析不同油脂在小肠消化阶段脂肪酸的释放规律,并通过对健康雄性SD大鼠灌喂不同膳食油脂,考察餐后血脂和血清脂肪酸组成,分析脂肪酸组成与餐后血脂状态之间的相关性。对各油脂在小肠消化过程中脂肪酸含量进行相对和绝对定量后发现,不同组脂肪酸释放情况不同,但油脂中含量较高的脂肪酸,释放程度和释放速率也更高。灌胃后餐后血脂TG、LDL-C水平和LDL-C/HDL-C比值受到明显影响,棕榈油和猪油组TG水平分别在90和150 min时达到最高,并且其能在灌胃后更长时间内维持LDL-C和LDL-C/HDL-C比值处在较高水平。各组大鼠餐后血清中C16:0、C18:0、C18:1和C18:2含量发生显着变化,灌胃猪油120 min后,C18:2、C18:1和C16:0水平开始急剧增加,150 min时达到最高;菜籽油组这三种脂肪酸达到最高水平的时间较短,持续时间长;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组脂肪酸含量虽呈现波动,但总水平较低。对油脂脂肪酸组成与血脂和血清脂肪酸组成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FA与餐后血脂TG和LDL-C水平,以及LDL-C/HDL-C比值呈显着正相关;C18:3n3及UFA/SFA与LDL-C和LDL-C/HDL-C呈显着负相关,而ω6/ω3与TC呈显着正相关。此外,SFA与血清中UFA/SFA呈显着负相关,而MUFA与UFA/SFA显着正相关,与C18:3n3呈显着负相关。这说明脂脂肪酸组成影响餐后血脂状态,这与不同脂肪酸吸收不同有关。(3)采用含脂量为15%的复配饲料喂养SD大鼠15周,分析不同油脂摄入对小肠组织粘膜形态结构,小肠粘膜Muc2基因、TLRs基因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考察各油脂长期摄入对小肠组织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油和猪油组大鼠腹脂率和肝脏指数显着升高,棕榈油、猪油和菜籽油显着导致大鼠脂代谢紊乱和血脂异常。棕榈油、猪油和菜籽油长期摄入可显着降低十二指肠组织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猪油组十二指肠绒毛末端出现明显损伤;各油脂组空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均显着下降;棕榈油组回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均显着降低,猪油组隐窝深度显着降低,且回肠绒毛结构稀疏,肠绒毛出现损伤导致的弥散状。各油脂长期摄入对小肠组织Muc2基因,TLRs基因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产生影响,其中猪油和棕榈油长期摄入更易下调Muc2表达水平,其通过上调促炎因子表达水平,降低抗炎因子表达水平而促进小肠粘膜炎症,且二者对回肠组织的促炎效果更明显。菜籽油可显着促进十二指肠和回肠组织中Muc2基因表达水平,葵花籽油和亚麻籽油能够显着上调十二指肠和空肠组织中抗炎因子的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不同阶段小肠中,油脂脂肪酸与促炎或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相关性不同,UFA/SFA与抗炎因子呈显着正相关,而与促炎因子呈显着负相关,并且ω6和ω3脂肪酸的效果也不同,脂肪酸组成和比例对调节炎症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肠粘膜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4)采用占日粮15%剂量的油脂灌喂SD大鼠6周,考察不同油脂对结肠组织健康、胆汁酸代谢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棕榈油和猪油组大鼠出现血脂异常,肝脏指数显着上升,并出现脂肪堆积。棕榈油和猪油组结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显着降低,肠绒毛末端出现损伤,且Muc2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分析表明棕榈油和猪油灌胃可能通过Toll样受体依赖途径导致结肠粘膜炎症和损伤。测定发现,各油脂灌胃均降低结肠内容物中SCFA含量,其中乙酸、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显着降低,分析表明,PUFA与SFA对SCFA含量影响不同,特别是异丁酸、丁酸和异戊酸含量,SFA与异丁酸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而ω6脂肪酸与丁酸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不同油脂对血清和结肠内容物胆汁酸含量,及胆汁代谢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影响不同,棕榈油、猪油、菜籽油和亚麻籽油组结肠内容物胆汁酸含量显着升高,猪油组肝脏中Cyp27a1基因,及结肠中FXR和TGR5基因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其他各组。各油脂处理使肠道中放线菌门和阿洛巴氏菌属的丰度显着上升,而柔膜菌门,瘤胃菌科,消化链球菌科和Romboutsia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葵花籽油对差异菌群丰度的影响更显着。分析发现,富含SFA,特别是C18:0的油脂可能通过刺激胆汁酸的次要合成路径,促进胆汁酸合成,但尽管结肠胆汁酸受体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上升,胆汁酸重吸收作用却并没有显着增强,这表明油脂脂肪酸组成不仅影响肠道菌群结构,还在胆汁酸代谢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分析各油脂灌胃6周后SD大鼠粪便或结肠内容物中宏量营养素和金属元素的含量,考察不同油脂干预对营养物质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组大鼠粪便样品中C16:0和C18:0含量最丰富,对比第二和第六周脂肪酸组成,发现各油脂灌胃6周后,粪便中脂肪酸组成发生显着变化,这表明大鼠对不同脂肪酸的吸收情况可能不同。虽然大鼠对脂肪酸具有高效吸收率,但高脂摄入也导致高含量的脂肪酸损失,而葵花籽油对于限制SFA的吸收可能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棕榈油、猪油和菜籽油灌胃处理,对于水分、水溶性蛋白和还原糖含量的吸收代谢影响显着。猪油组粪便样品中Fe元素含量显着升高,Na元素和K元素含量也高于其他组,而各油脂组Cu元素均低于对照组,表明不平衡油脂摄入可能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结构,破坏肠道稳态环境,进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作用。
李梦[7](2020)在《维生素A缺乏通过诱导Ⅱ类固有淋巴细胞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免疫应答在包括肺癌在内的癌症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型免疫反应可以促进具有抗肿瘤特性的经典活化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CAM);Ⅱ型免疫应答可以导致替代激活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AAM)极化,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既往研究表明,维生素A缺乏可以促进Ⅱ型免疫反应,但不能促进I型免疫反应。本研究通过建立小鼠Lewis肺癌模型,探讨维生素A缺乏对肺癌小鼠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免疫学机制。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饮食诱导2周建立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模型,然后在VAD模型基础上将溶解在基质凝胶中的Lewis肺癌(Lewis lung cancer,LLC)细胞植入小鼠肺部左下角建立Lewis肺癌模型。实验具体分为四组:Ctrl组(对照组)、VAD组(维生素A缺乏组)、LC组(肺癌组)和LC+VAD组(维生素A缺乏肺癌组),每组12只。肺癌模型建立28天后处死小鼠,CT扫描确定小鼠肺部肿瘤位置及大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肺部IL-4、IL-5、IL-13和IFN-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细胞构成及数量,通过RT-PCR测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水平。使用GraphPad Prism软件计算各组小鼠生存率,并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或Student t检验对组间差异进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意义。结果:1.维生素A缺乏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Ctrl组和VAD组小鼠存活率为100%,LC+VAD组小鼠存活率(8%)低于LC组(41.7%)(c2=6.862,P<0.001),且肿瘤体积更大(111.33 V.S.65.00,t=2.651,P<0.05)。2.维生素A缺乏对Lewis肺癌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LC+VAD组小鼠其总免疫细胞数和淋巴细胞数均高于LC组小鼠(总免疫细胞数:13.63×105V.S.9.08×105,t=13.43,P<0.001;淋巴细胞数:4.01×105 V.S.2.67×105,t=4.775,P<0.001)。两组小鼠的巨噬细胞(5.31×105 V.S.4.21×105,t=2.081,P>0.05)、嗜中性粒细胞(0.30×105 V.S.0.20×105,t=2.190,P>0.05)和嗜酸性粒细胞(2.55×105V.S.2.15×105,t=1.236,P>0.05)无明显差异。3.维生素A缺乏对Lewis肺癌小鼠肺部Ⅱ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与正常饮食喂养的小鼠相比,维生素A缺乏饮食荷瘤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Ⅱ型细胞因子的浓度更高(IL4:23.00 V.S.12.50 pg/ml,t=2.329,P<0.05;IL-5:25.00V.S.9.00 pg/ml,t=3.501,P<0.01;IL-13:72.56 V.S.34.66 pg/ml,t=2.788,P<0.05),且基因表达明显增加(IL4:2.16 V.S.1.50 folder changes,t=2.543,P<0.05;IL-5:2.95 V.S.1.80 folder changes,t=2.608,P<0.01;IL-13:4.06 V.S.2.50 folder changes,t=2.445,P<0.05)。而两组间IFN-γ浓度(7.80 V.S.5.10pg/ml,t=0.654,P>0.05)及基因表达(1.21 V.S.1.10 folder changes,t=0.286,P>0.05)均未见明显差异。4.维生素A缺乏对Lewis肺癌小鼠肺部Ⅱ类固有淋巴细胞和AAMs的影响:维生素A缺乏饮食荷瘤小鼠肺部检测出更多的Ⅱ类固有淋巴细胞(4.36×104V.S.2.10×104,t=7.680,P<0.001)及AAMs(0.44×106 V.S.0.08×106,t=6.315,P<0.001)。结论:1.维生素A缺乏可促进小鼠肺部肿瘤生长;2.维生素A缺乏可增强免疫细胞向肺部的浸润;3.维生素A缺乏可提高小鼠肺组织中Ⅱ型细胞因子的水平;4.维生素A缺乏通过诱导Ⅱ类固有淋巴细胞和极化替代激活巨噬细胞促进肺癌的疾病进展。
胡晓祎[8](2020)在《黑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文中认为灵芝,在亚洲国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现代医学也证明灵芝具有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降血压血脂血糖、抗氧化等诸多功效。多糖被认为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本论文以产自江西赣州地区黑灵芝中分离纯化得到的黑灵芝多糖PSG-1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胞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基于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和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肠道炎症模型,探讨黑灵芝多糖PSG-1对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和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肠道炎症模型的调节作用及机制。主要结论归纳如下:一、黑灵芝多糖PSG-1对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具有保护作用,PSG-1能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COX-2、ROS等炎症介质的表达抵抗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与下调MAPK通路ERK1/2、JNK和p38三个亚基的磷酸化水平,激活Nrf2通路有关。二、利用细胞共培养技术,建立LPS诱导的Caco-2-RAW264.7细胞共培养肠道炎症模型,模拟肠道微环境。结果表明,黑灵芝多糖PSG-1能通过提高IAP、DAO活性,增加ZO-1、Occludin、Claudin-1三种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降低Caco-2-RAW264.7共培养模型通透性,从而改善LPS刺激引起的屏障功能损伤。三、黑灵芝多糖PSG-1对LPS诱导的Caco-2-RAW 264.7细胞共培养肠道炎症模型具有保护作用。黑灵芝多糖PSG-1不仅对RAW 264.7巨噬细胞具有直接调控作用,在肠上皮细胞的阻隔下,对RAW 264.7巨噬细胞仍具有间接调控作用,并且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COX-2、ROS等炎症介质的过表达,调节MAPK通路ERK1/2、JNK和p38三个亚基的磷酸化水平,激活Nrf2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杨倩婷[9](2020)在《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结核病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在抗结核免疫中T细胞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主要为CD4+和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相关研究来源于外周血免疫细胞的研究,在感染组织局部免疫调控的情况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群存在于组织局部的免疫细胞-组织驻留记忆性T细胞(Resident memory T cells,TRM),该细胞被认为是抗外来病原体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与机体的保护免疫有关。在结核研究中发现,结核菌感染的小鼠肺组织驻留T细胞起保护作用。另外,在结核疫苗研究发现疫苗免疫小鼠能诱导TRM细胞产生并且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与TRM细胞有关。这些结果提示TRM细胞在结核免疫中起保护作用。然而,目前在结核中有关TRM细胞的研究主要是在小鼠中进行,在结核病人中TRM细胞的表达和作用如何,目前尚没有相关的研究。为此,本研究收集结核病人不同类型的组织,利用全基因组测序、质谱流式、细胞流式等技术系统描绘结核病人组织中TRM细胞的蛋白和基因表达图谱,系统的揭示该细胞在结核病中的表达特征。进一步通过体外实验明确结核病人组织TRM细胞对巨噬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本研究结果揭示了结核病人组织TRM细胞的表达、表型和功能,为我们目前对结核感染局部免疫环境提供了新的认识。研究方法1.利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核病人不同类型组织中TRM细胞的表达水平。2.利用质谱流式技术检测结核病人不同类型组织中28个蛋白分子的表达。3.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检测TRM细胞全基因图谱。4.体外利用结核菌感染TRM细胞,利用谱流式技术检测18个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5.流式细胞仪分离结核病人TRM细胞后,与感染了结核菌的巨噬细胞共培养,观察TRM细胞对巨噬细胞的杀菌能力、细胞因子和极化的影响。结果1.结核病人不同组织有不同水平的TRM细胞表达,并且表现为效应性T细胞。2.结核病人TRM细胞表达高水平的活化、趋化和凋亡标记物。3.结核病人TRM细胞表达高表达多种活化、趋化和细胞因子的基因。4.结核病人TRM细胞产生多种结核抗原特异性的细胞因子,并且表现为多功能T细胞的表型。5.结核病人TRM细胞能增强巨噬细胞杀伤结核菌的能力,并且增加IFNγ和TNFα的表达、诱导巨噬细胞向M1分化。结论1.TRM细胞在结核病人不同组织中表达,并且为效应性、活化性、细胞毒的表型。2.结核病人TRM细胞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3.结核病人TRM细胞表现为结核抗原特异性多功能T细胞的表型。4.结核病人TRM细胞可能通过诱导高水平细胞因子表达及诱导巨噬细胞向M1分化从而增强巨噬细胞杀菌能力。
刘嘉欣[10](2020)在《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早产儿脑软化的关系》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与新生儿胎龄、分娩方式、早产高危因素的关系;探讨早产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早产儿脑软化的关系。研究方法1.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于我院产科出生并转至新生儿科治疗的129例新生儿(其中男73例,女56例,早产儿114例,足月儿15例)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28≤胎龄(GA)<42周;(2)出生24h以内;(3)获得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新生儿存在先天发育异常、红细胞增多症、遗传代谢性疾病、血小板减少症、有窒息抢救史;(2)母亲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可能对新生儿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的相关疾病。2.选取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10月1日在我院NICU住院的胎龄≤34周、生后4~6周时头颅超声以及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同时提示脑软化的早产儿18例,每例脑软化早产儿按照1:1或1:2比例纳入同时期住院的性别、胎龄、生后日龄、出生体重、基础疾病接近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共计31例。排除有免疫相关性疾病及出生前后接触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早产儿。本研究获家属知情同意。研究分组:(1)按照胎龄:将129例新生儿分为早期早产儿组(28~31+6周,n=99)、中晚期早产儿组(32~36+6周,n=15)、足月儿组(≥37周,n=15)。(2)按导致早产的原因:将114例早产儿分为胎膜早破组(n=40)、医源性早产组(n=51)、自发性早产组(n=23);(3)按分娩方式:将114例早产儿分为剖宫产组(n=83)、阴道分娩组(n=31)。(4)按有无早发型感染:将99例早期早产儿按照《2019版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分为早发型感染组(n=47)和无早发型感染组(n=52)。(5)将49例胎龄≤34周早产儿依据生后4-6周头颅影像学检查是否存在脑软化分为脑软化组(18例)和对照组(31 例)。符合标准的129例新生儿于生后24h内留取静脉血1ml,生后4~6周期间影像学提示脑软化的18例早产儿于确诊后立即留取静脉血1ml,同时留取符合研究标准的对照组早产儿静脉血1ml,常温放置,8小时内采用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试剂盒,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γδ-T、总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围生期因素及脑软化的关系。结果1.中晚期早产儿及足月儿γδ-T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早期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儿γδ-T细胞百分比高于中晚期早产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组间CD3+、CD4+、CD8+、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剖宫产组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CD8+、γδ-T、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例均高于阴道分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胎膜早破组、医源性早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间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CD3+、CD4+、CD8+、γδ-T、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早发型感染组与无早发型感染组间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CD3+、CD4+、CD8+、γδ-T及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生后4~6周外周血CD3+、CD4+、CD8+、γδ-T及总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生后24小时内外周血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脑软化组外周血CD8+、γδ-T及总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外周血CD3+、CD4+百分比以及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新生儿外周血γδ-T细胞比例与胎龄有关,随胎龄增加,γδ-T细胞比例增高。2、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导致早产的围生期因素无关,与分娩方式有一定相关性。3、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发生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外周血CD8+、γδ-T细胞可能能够作为早产儿脑软化的预测指标。
二、锌缺乏对小鼠巨噬细胞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锌缺乏对小鼠巨噬细胞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剥脱苔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剥脱苔研究进展 |
1 剥脱苔的形成原因 |
2 剥脱苔的治疗进展 |
综述二 胃、食管癌前疾病及胃、食管癌剥脱苔舌象与菌群研究进展 |
1 胃、食管癌前疾病剥脱苔研究进展 |
2 胃、食管癌剥脱苔研究进展 |
3 舌象与菌群研究进展 |
综述三 肠道菌群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 |
1 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
2 肠道菌群免疫系统调节机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剥脱苔患者的肠道菌群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胃食管癌前疾病、胃食管癌患者剥脱苔肠道菌群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检验年龄、性别、BMI指数对分组的影响 |
2 高通量测序结果 |
3 总结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1 肠道特征及差异菌群 |
2 关于代谢通路 |
第二章 剥脱苔患者肠道菌群移植实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移植前无菌造模情况 |
2 菌群移植过程及结果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肠道菌群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实验部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动物指标检测方法 |
4 统计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免疫器官指数 |
3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
4 对小鼠细胞因子相对含量的影响 |
5 对小鼠Toll样受体、NF-κB及sIgA相对含量的影响 |
6 对脾脏淋巴细胞CD11c+、CD80+阳性表达的影响 |
第四节 小结与讨论 |
1 无菌状态造模及菌群移植情况 |
2 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3 对小鼠免疫细胞的影响 |
4 对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
5 对小鼠免疫分子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干酪乳杆菌发酵蓝莓果渣对高脂膳食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2 肠道屏障功能研究进展 |
2.1 肠道屏障的组成及作用 |
2.2 肠道屏障功能的研究模型 |
3 膳食与肠道屏障功能研究进展 |
3.1 高脂膳食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
3.2 功能性膳食与肠道屏障功能 |
4 蓝莓果渣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研究进展 |
4.1 蓝莓果渣研究现状 |
4.2 提高蓝莓果渣功能活性的方法 |
4.3 蓝莓果渣改善肠道屏障功能进展 |
5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5.2 研究内容 |
5.3 技术路线 |
5.4 创新点 |
第二章 FBP的活性评价及对粪便菌群的改善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活化4株乳酸菌并测定生长曲线 |
3.2 测定4株乳酸菌发酵蓝莓果渣的菌落总数 |
3.3 筛选用于发酵蓝莓果渣的L.casei的接种量 |
3.4 测定不同发酵时间的FBP中活菌数及pH值 |
3.5 测定FBP中 TPC含量的变化 |
3.6 测定FBP的抗氧化能力 |
3.7 体外模拟胃、小肠消化和结肠发酵 |
3.8 检测粪便中菌群的变化 |
3.9 应用16S rRNA Illumina测序技术分析高剂量发酵42 h的FBP对粪便菌群的影响 |
3.10 测定结肠发酵液中SCFA浓度 |
3.11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4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及pH值 |
4.2 最适生长条件下4种乳酸菌发酵蓝莓果渣中的活菌数 |
4.3 用于发酵蓝莓果渣的L.casei的最适接种量 |
4.4 FBP中活菌数及pH变化 |
4.5 FBP中 TPC、抗氧化能力及两者的相关性分析 |
4.6 FBP对粪便中菌群的影响 |
4.7 高剂量发酵42h的FBP对粪便菌群的影响 |
4.8 FBP对 SCFA浓度的影响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三章 FBP改善高脂膳食小鼠小肠机械、化学屏障功能及作用机制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2.3 实验试剂 |
2.4 主要实验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测定FBP的成分 |
3.2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3.3 测定肝脏及小肠组织氧化应激水平 |
3.4 测定小肠组织细胞因子及MPO活性 |
3.5 观察小肠组织形态学 |
3.6 应用qPCR法测定小肠组织中基因表达 |
3.7 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的表达量 |
3.8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FBP中主要化学物质及多酚类化合物的组成 |
4.2 FBP对小鼠生长性能的影响 |
4.3 FBP对肝脏及小肠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4 FBP对小肠组织炎症水平的影响 |
4.5 FBP对小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
4.6 FBP对小肠组织机械、化学屏障相关功能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
4.7 FBP通过NF-κB和 MLCK信号通路提高小肠机械、化学屏障功能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FBP改善高脂膳食小鼠大肠机械、化学和微生物屏障功能及作用机制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2.3 实验试剂 |
2.4 主要实验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3.2 观察大肠的组织形态 |
3.3 测定大肠中氧化应激水平 |
3.4 测定大肠中炎症水平 |
3.5 分析大肠的机械、化学屏障功能 |
3.6 分析大肠微生物屏障功能 |
3.7 测定大肠中MAPK、NF-κB和 MLCK信号分子表达量 |
3.8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FBP对结肠指数及结肠形态的影响 |
4.2 FBP对大肠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3 FBP对大肠组织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FBP对大肠机械、化学屏障功能的影响 |
4.5 FBP对大肠微生物屏障功能的影响 |
4.6 FBP通过MAPK-NF-κB-MLCK信号通路提高大肠机械、化学和微生物屏障功能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五章 FB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脂膳食小鼠小肠和大肠的免疫屏障功能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
2.3 实验试剂 |
2.4 主要实验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3.2 测定小肠中sIgA的产生和分泌 |
3.3 测定大肠中sIgA的产生和分泌 |
3.4 分析小肠中PPs内化菌群组成及丰度 |
3.5 分析盲肠内容物中有益菌群丰度 |
3.6 测定盲肠内容物中SCFA含量 |
3.7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FBP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4.2 FBP对小肠sIgA分泌的影响 |
4.3 FBP对大肠sIgA分泌的影响 |
4.4 FBP对小肠PPs中内化菌群的结构和丰度的影响 |
4.5 FBP对盲肠内容物中有益菌群的影响 |
4.6 FBP对盲肠内容物中SCFA含量的影响 |
4.7 FBP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高脂膳食小鼠肠道sIgA分泌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六章 FBPE促进小肠细胞和大肠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
1 前言 |
2 材料与设备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主要实验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对IPEC-J2和Caco-2 细胞进行复苏、传代及冻存 |
3.2 测定FBPE对 IPEC-J2和Caco-2 细胞的毒性作用 |
3.3 测定IPEC-J2和Caco-2 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mRNA表达量 |
3.4 测定IPEC-J2和Caco-2 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 |
3.5 数据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FBPE对 IPEC-J2和Caco-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4.2 FBPE对 IPEC-J2 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4.3 FBPE对 Caco-2 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
致谢 |
(3)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菌群及肠道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杜仲的药用机理 |
1.1 杜仲的主要活性成分 |
1.2 杜仲的主要功效 |
1.2.1 增强免疫功能 |
1.2.2 抗氧化功能 |
1.2.3 改善糖尿病功能 |
1.2.4 其他功能 |
2 肠道菌群研究进展 |
2.1 肠道菌群对宿主的影响与功能 |
2.1.1 肠道菌群对胃肠道结构的影响 |
2.1.2 肠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 |
2.1.3 肠道菌群对宿主的保护 |
2.2 肠道菌群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
2.2.1 肠道菌群与胃肠道疾病 |
2.2.2 肠道菌群与恶性肿瘤 |
2.2.3 肠道菌群与肥胖 |
2.2.4 肠道菌群与Ⅰ型糖尿病 |
3 Toll样受体与先天免疫 |
3.1 Toll样受体概述 |
3.2 Toll样受体家族基因功能 |
4 TLRs/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 |
5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关键基因研究进展 |
5.1 白细胞介素(IL) |
5.2 TNF-α |
5.3 MyD88 |
5.4 IRAK4 |
5.5 CD40 |
6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试剂 |
1.3 试验设备仪器 |
1.4 试验方法 |
1.4.1 试验设计 |
1.4.2 样品采集 |
1.4.3 肠道DNA的提取 |
1.4.4 PCR扩增 |
1.4.5 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 |
1.4.6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虹鳟肠道菌群16SrDNA扩增结果 |
2.2 Illumina Miseq测序结果 |
2.3 虹鳟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分析 |
2.4 虹鳟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分析 |
2.5 虹鳟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
2.5.1 门水平上物种差异分析 |
2.5.2 属水平上物种差异分析 |
2.6 科、属分类水平下肠道菌群结构分析 |
3 讨论 |
3.1 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比较 |
3.2 科、属水平上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菌群多样性比较 |
4 小结 |
第三章 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组织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实验设计 |
1.3.2 样品采集 |
1.3.3 肠道组织切片的制作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Toll样受体家族(TLRs)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设计 |
1.3.2 样品采集 |
1.3.3 总RNA的提取 |
1.3.4 cDNA模板的合成 |
1.3.5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
1.3.6 普通PCR扩增探索反应条件及c DNA质量检测 |
1.3.7 荧光定量实验方法 |
1.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肠道总RNA质量检测 |
2.2 肠道总RNA样品反转录质量检测 |
2.3 内参基因与TLRs的普通PCR扩增探索条件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特异性分析 |
2.5 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TLR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设计 |
1.3.2 样品采集 |
1.3.3 总RNA的提取 |
1.3.4 cDNA模板的合成 |
1.3.5 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 |
1.3.6 普通PCR扩增探索反应条件及c DNA质量检测 |
1.3.7 荧光定量实验方法 |
1.3.8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 |
2.1 肠道总RNA质量检测 |
2.2 肠道总RNA样品反转录质量检测 |
2.3 内参基因与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普通PCR扩增探索条件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产物特异性分析 |
2.5 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桑叶清蛋白与酶解物的体外发酵特性以及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桑叶及其有效成分概述 |
1.2 蛋白质与肠道菌群 |
1.2.1 肠道菌群与健康 |
1.2.2 蛋白质在结肠内发酵涉及的代谢途径 |
1.2.3 蛋白质结肠内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 |
1.2.4 蛋白质在结肠发酵时涉及的主要菌种 |
1.3 结肠炎 |
1.3.1 结肠炎的简介 |
1.3.2 结肠炎发病机制 |
1.3.3 结肠炎的动物模型 |
1.4 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 |
1.4.1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
1.4.2 Clostridium |
1.4.3 Bacteroides |
1.4.4 其他 |
1.5 食源性蛋白、生物活性肽与结肠炎 |
1.6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和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桑叶清蛋白与酶解物的体外模拟消化与发酵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桑叶清蛋白的提取及蛋白酶解物的制备 |
2.3.2 桑叶清蛋白主要成分的测定 |
2.3.3 肽含量测定 |
2.3.4 体外胃肠消化 |
2.3.5 接种人体粪便菌群的体外发酵 |
2.3.6 SDS-PAGE电泳 |
2.3.7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2.3.8 发酵液细菌QPCR分析和16S rRNA测序分析 |
2.3.9 数据处理 |
2.4 结果分析 |
2.4.1 桑叶清蛋白的主要成分含量 |
2.4.2 桑叶酶解物的肽含量 |
2.4.3 SDS-PAGE分析模拟消化后蛋白分子大小变化 |
2.4.4 体外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的变化 |
2.4.5 模拟消化前后桑叶清蛋白及酶解物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消化前后桑叶清蛋白与酶解物的抗炎、降脂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基的配制 |
3.3.2 细胞复苏 |
3.3.3 细胞培养 |
3.3.4 细胞传代 |
3.3.5 细胞冻存 |
3.3.6 脂肪变性细胞模型的建立 |
3.3.7 油红O染色 |
3.3.8 MTS法检测细胞毒性 |
3.3.9 TC(总胆固醇)和TG(总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 |
3.3.10 BCA法测蛋白浓度 |
3.3.11 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 炎症模型的建立 |
3.3.12 NO含量的测定 |
3.3.13 数据处理 |
3.4 结果分析 |
3.4.1 模拟消化前后蛋白和酶解物对LO2细胞的毒性 |
3.4.2 油红O染色观察模拟消化前后蛋白和酶解物对LO2细胞脂肪变性的作用 |
3.4.3 模拟消化前后蛋白和酶解物对TC、TG含量的影响 |
3.4.4 HMP 对 RAW264.7 细胞活力的影响 |
3.4.5 HMP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分泌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清蛋白酶解物对DS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动物 |
4.2.2 试剂与药品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结肠炎小鼠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分组 |
4.3.2 样本收集 |
4.3.3 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 |
4.3.4 结肠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病理学评分 |
4.3.5 结肠组织的AB-PAS染色和杯状细胞计数 |
4.3.6 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测定 |
4.3.7 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测定 |
4.3.8 盲肠内容物中SCFA含量的测定 |
4.3.9 盲肠内容物中细菌DNA的提取和16S rDNA测序分析 |
4.3.10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HMP对结肠炎小鼠临床症状的缓解 |
4.4.2 HMP对结肠炎小鼠结肠长度的影响 |
4.4.3 HMP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的影响 |
4.4.4 HMP对结肠炎小鼠黏蛋白分泌和杯状细胞数目的影响 |
4.4.5 HMP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促炎症因子含量及其表达量的影响 |
4.4.6 HMP对结肠炎小鼠盲肠内容物中SCFAs的影响 |
4.4.7 HMP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4.4.8 HMP 对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5)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和结构鉴定及生物利用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绿豆与绿豆蛋白的应用 |
1.2 绿豆蛋白肽的生物活性 |
1.2.1 抗氧化作用 |
1.2.2 抗炎作用 |
1.2.3 免疫调节作用 |
1.2.4 降血压作用 |
1.3 锌 |
1.3.1 锌重要的生理功能 |
1.3.2 锌的吸收与代谢 |
1.3.3 补锌剂的发展 |
1.4 肽锌螯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1 肽锌螯合物的结构特点 |
1.4.2 肽锌螯合物的转运机理 |
1.4.3 肽锌螯合物的其他生物功能 |
1.5 评价锌生物利用率的方法 |
1.5.1 体外消化模拟实验法 |
1.5.2 动物模型实验法 |
1.5.3 人体营养评价实验法 |
1.5.4 Caco-2 细胞模拟实验法 |
1.6 立题背景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8 实验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样品 |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绿豆蛋白的制备 |
2.3.2 绿豆多肽的制备 |
2.3.3 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 |
2.3.4 绿豆多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2.3.5 绿豆多肽及其锌螯合物的结构分析 |
2.3.6 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锌离子可溶率测定 |
2.3.7 体外消化模拟试验 |
2.3.8 绿豆多肽促锌离子转运吸收试验 |
2.3.9 绿豆多肽锌螯合物锌生物利用率试验 |
2.3.10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绿豆蛋白的制备 |
3.2 绿豆多肽的制备 |
3.2.1 蛋白酶的选择 |
3.2.2 绿豆多肽制备工艺优化分析 |
3.2.3 绿豆多肽成分鉴定 |
3.3 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 |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2 响应面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绿豆多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4.1 超滤纯化结果及分析 |
3.4.2 体积排阻纯化结果及分析 |
3.4.3 C18 纯化结果及分析 |
3.4.4 LC-ESI/MS氨基酸序列测定结果及分析 |
3.5 绿豆多肽及其锌螯合物结构测定与分析 |
3.5.1 紫外光谱分析 |
3.5.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5.3 扫描电镜分析 |
3.6 绿豆多肽锌螯合物锌离子溶解率测定 |
3.7 体外消化模拟试验结果 |
3.8 绿豆多肽促锌离子转运吸收试验 |
3.8.1 CCK8 毒性评估 |
3.8.2 不同浓度绿豆多肽的促锌离子转运吸收能力测定 |
3.9 绿豆多肽锌螯合物锌离子的生物利用率测定 |
4 讨论 |
4.1 多肽-锌螯合物的构效关系 |
4.2 多肽的结构与螯合能力的关系 |
4.3 多肽-锌螯合物的生物利用率研究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典型膳食油脂胃肠道消化吸收特性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膳食油脂在胃肠道中的消化过程 |
1.2 膳食油脂在胃肠道中的吸收过程 |
1.3 膳食油脂组成对胃肠道消化与吸收过程的影响 |
1.3.1 膳食油脂组成对消化过程的影响 |
1.3.2 膳食油脂组成对吸收作用的影响 |
1.4 膳食油脂摄入与肠道慢性炎症 |
1.4.1 膳食油脂总摄入水平 |
1.4.2 饱和脂肪酸(SFA) |
1.4.3 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 |
1.4.4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 |
1.4.5 脂肪酸链长 |
1.5 膳食油脂与肠道微生物稳态 |
1.5.1 高脂膳食与肠道微生物 |
1.5.2 油脂组成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1.5.3 膳食油脂、肠道微生物和胆汁酸代谢 |
1.6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典型膳食油脂在模拟胃肠道消化过程中的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脂肪酸组成分析 |
2.3.2 TAG结构分析 |
2.3.3 体外消化模型构建 |
2.3.4 消化产物性质表征 |
2.3.5 消化过程中脂肪酸释放动力学表征 |
2.3.7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油脂组成 |
2.4.2 不同油脂在胃肠道消化阶段理化性质的变化 |
2.4.3 胃消化过程中脂肪乳滴界面蛋白变化情况 |
2.4.4 不同油脂在小肠消化过程中总脂肪酸释放行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油脂肠道消化脂肪酸释放规律及其摄入对大鼠餐后血脂组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模拟胃肠道消化试验 |
3.3.2 小肠消化过程中脂肪酸释放情况表征 |
3.3.3 动物饲养及样品采集 |
3.3.4 血脂四项指标测定 |
3.3.5 血清样品中脂肪酸组成分析 |
3.3.6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油脂在小肠消化过程中脂肪酸释放情况 |
3.4.2 不同油脂灌胃对餐后血脂指标的影响 |
3.4.3 不同油脂灌胃对餐后血清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4.4 膳食油脂脂肪酸组成与餐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 |
3.4.5 膳食油脂脂肪酸组成与餐后血清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油脂长期摄入对大鼠小肠组织结构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饲养 |
4.3.2 组织样品收集 |
4.3.3 H&E切片制作 |
4.3.4 肠道组织形态学观察 |
4.3.5 血脂指标测定 |
4.3.6 肠道粘膜屏障基因、Toll样受体基因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分析 |
4.3.7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油脂长期摄入对大鼠表观指标的影响 |
4.4.2 不同油脂长期摄入对大鼠小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4.4.4 大鼠小肠粘膜屏障、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
4.4.5 膳食油脂脂肪酸组成与炎症基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油脂摄入对大鼠结肠组织健康和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动物饲养 |
5.3.2 组织及样品收集 |
5.3.3 血脂指标测定 |
5.3.4 结肠内容物和血清中胆汁酸含量测定 |
5.3.5 结肠H&E切片制作及组织形态学观察 |
5.3.6 结肠内容物SCFA含量测定 |
5.3.7 肠道微生物组成 |
5.3.8 结肠和肝脏组织中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3.9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大鼠表观指标 |
5.4.2 不同油脂对结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5.4.3 不同油脂对结肠内容物中SCFA含量的影响 |
5.4.4 不同油脂对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
5.4.5 不同油脂对SD大鼠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
5.4.6 相关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油脂摄入对大鼠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实验动物及样品 |
6.3.2 粪便样品中脂肪酸含量测定 |
6.3.3 结肠内容物样品水分含量测定 |
6.3.4 粪便样品中还原糖、水溶性蛋白和金属元素含量测定 |
6.3.5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粪便样品中脂肪酸分布 |
6.4.2 结肠内容物水分含量、粪便还原糖和水溶性蛋白的含量 |
6.4.3 粪便样品中金属元素含量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和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维生素A缺乏通过诱导Ⅱ类固有淋巴细胞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肺癌概述 |
1.1.1 肺癌的流行病学 |
1.1.2 肺癌的危险因素 |
1.1.3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肺癌进展中的作用 |
1.2 维生素A的代谢与功能 |
1.2.1 维生素A的代谢 |
1.2.2 维生素A的功能 |
1.3 维生素A缺乏与肺癌关系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动物及模型建立 |
2.2.1 实验动物 |
2.2.2 维生素A缺乏模型的建立 |
2.2.3 Lewis肺癌模型的建立 |
2.3 实验方法 |
2.3.1 流式细胞术 |
2.3.2 CT扫描 |
2.3.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收集及细胞计数 |
2.3.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2.3.5 实时定量PCR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小鼠肿瘤生长情况比较 |
3.2 各组小鼠BALF中免疫细胞构成及数量比较 |
3.3 各组小鼠BALF中 II型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
3.4 各组小鼠ILC2s和 AAMs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维生素A缺乏对小鼠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4.2 维生素A缺乏对肺癌小鼠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
4.3 维生素A缺乏对肺癌小鼠ILC2s和 AAMs影响 |
4.4 维生素A缺乏与肺部疾病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黑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黑灵芝多糖研究进展 |
1.1.1 概述 |
1.1.2 黑灵芝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 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的调控作用 |
1.3 Caco-2细胞模型的应用 |
1.3.1 Caco-2细胞模型与转运 |
1.3.2 Caco-2细胞共培养模型 |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细胞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与传代 |
2.3.2 细胞实验分组 |
2.3.3 细胞因子检测 |
2.3.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生成 |
2.3.5 Western blotting |
2.3.6 数据处理 |
2.4 实验结果 |
2.4.1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2.4.2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内ROS生成的影响 |
2.4.3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COX-2表达的影响 |
2.4.4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2.4.5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的RAW 264.7巨噬细胞中Nrf2/Keap1介导的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屏障功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2 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 |
3.3.3 Caco-2单层细胞模型跨膜电阻值的测定 |
3.3.4 建立Caco-2-RAW 264.7细胞共培养模型 |
3.3.5 肠碱性磷酸酶活性测定 |
3.3.6 二胺氧化酶活性测定 |
3.3.7 Western Blot |
3.3.8 数据处理 |
3.4 实验结果 |
3.4.1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中TEER值、IAP活性、DAO活性的影响 |
3.4.2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中ZO-1、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灵芝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肠道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培养与传代 |
4.3.2 建立Caco-2单层细胞模型 |
4.3.3 Caco-2单层细胞模型跨膜电阻值的测定 |
4.3.4 建立Caco-2-RAW 264.7细胞共培养模型 |
4.3.5 细胞因子检测 |
4.3.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生成 |
4.3.7 Western blotting |
4.3.8 数据处理 |
4.4 实验结果 |
4.4.1 黑灵芝多糖对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
4.4.2 黑灵芝多糖对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中ROS生成的影响 |
4.4.3 黑灵芝多糖对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COX-2表达的影响 |
4.4.4 黑灵芝多糖对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中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
4.4.5 黑灵芝多糖对Caco-2-RAW 264.7共培养模型中Nrf2/keap1介导的氧化应激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结核病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结核病人不同组织TRM细胞的表达水平 |
引言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实验结果 |
1.3 小结 |
第二章 结核病人不同组织中TRM细胞的表型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3 小结 |
第三章 结核病人不同组织中TRM细胞的基因表达 |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小结 |
第四章 结核病人TRM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
引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核病人TRM细胞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
引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3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英文缩略词表 |
附录二:在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早产儿脑软化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1 引言 |
2 材料及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γδ-T细胞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锌缺乏对小鼠巨噬细胞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剥脱苔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D]. 袁菊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干酪乳杆菌发酵蓝莓果渣对高脂膳食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及机制[D]. 程玉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4)
- [3]杜仲皮水提物对虹鳟肠道菌群及肠道健康的影响[D]. 李礼. 贵州大学, 2020(01)
- [4]桑叶清蛋白与酶解物的体外发酵特性以及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的缓解作用[D]. 汤新. 暨南大学, 2020(03)
- [5]绿豆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和结构鉴定及生物利用率研究[D]. 富天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6]典型膳食油脂胃肠道消化吸收特性及其对肠道健康的影响研究[D]. 叶展. 江南大学, 2020(01)
- [7]维生素A缺乏通过诱导Ⅱ类固有淋巴细胞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研究[D]. 李梦. 吉林大学, 2020(08)
- [8]黑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肠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共培养模型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D]. 胡晓祎. 南昌大学, 2020(01)
- [9]组织驻留记忆T细胞在结核病人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和功能研究[D]. 杨倩婷.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10]新生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早产儿脑软化的关系[D]. 刘嘉欣. 郑州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