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锈钢门窗的发展与高性能窗的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靳顺兴[1](1998)在《不锈钢门窗的发展与高性能窗的开发》文中指出回顾了我国不锈钢门窗的发展历程、生产状况及现行不锈钢窗存在的问题。为适应中、高档建筑用窗的功能与装饰和谐配套,同时推出了GrNi90和GrNi70系列窗用型材。较详细地介绍了该新型高性能不锈钢门窗型材的开发设计、结构特点、投资预测及经济效益分析。
张新开[2](2019)在《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零能耗技术策略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文中认为零能耗建筑被广泛认为是解决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工程实践证明零能耗建筑具备技术可行性,但其经济性仍有待研究。零能耗建筑其技术策略和经济性与建筑类型、气候环境特点、社会经济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针对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怎样的零能耗技术策略经济性更佳?其是否具备经济可行性?为寻求答案,本文首先建立了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原型,接着归纳总结出7类常用单项零能耗技术并应用于原型建筑,然后建立了零能耗整体技术策略构建及经济性分析方法,最后应用该方法组合出54个零能耗技术策略,模拟并分析了其能耗和经济性。结果显示:原型建筑仅利用自身表面进行光伏发电供给其能耗需求,进而实现零能耗目标时,并不具备经济可行性;但是,原型建筑如果可通过租赁现场其他建筑屋面进行光伏发电供能,从而实现零能耗目标时,则上述技术组合策略全部经济可行。其中,经济性最佳的零能耗技术策略可产生净现值656万元,并在28年内收回增量成本。本研究发掘了适用于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的单项零能耗技术和整体技术策略,加深了对该地区零能耗办公建筑经济可行性的认识。同时,建立起的零能耗技术策略构建及经济性评价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地区或建筑类型的零能耗技术策略设计和经济性研究。全文字数:53000余字图片:37幅表格:27张
任志鹏[3](2020)在《基于能耗分析的寒地农宅建筑优化设计研究 ——以大庆市杏树岗村为例》文中指出大庆市地处严寒地区,农村住宅的建造技术落后,采暖方式传统,农宅的建造面积大,农宅占用土地面积广。在采暖期室内的温度一直得不到保障,并且农宅的采暖能耗居高不下,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如何能够更好的设计出适合农户居住的农宅,是大庆市农村住宅能够友好节能的当务之急。大庆市农宅能耗高,冬季的保暖性能差,导致农户的室内居住热环境差强人意,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向。本文在能耗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庆市的农宅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模拟选用的软件为Ecotect,根据大庆市农村住宅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结合软件仿真的问卷测量研究方法,发放足够有效问卷的调研方法能够及时找到农村居民生活、农村住宅运行过程中的大量问题。通过对农村住宅单体、围护结构、采暖设施等实地测量,将农宅进行模型化的统计与分析,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对大庆市农村住宅进行调研分析,保证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对于农宅现状的调研中,发现了三个方面主要的问题:一是农宅单体和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围护结构建造技术的落后和未采取有效的节能技术,二是采暖设施不科学且对于能源的利用效率太低,造成用能方式的低效和采暖能耗的居高不下,三是室内居住环境在粗放型能源利用的背景下无舒适度可言。就对于农宅整体的能耗降低效果而言,节能的效果依次为:外门窗>外墙体>屋顶>地面。所以在进行农宅的优化设计过程中,按照以上的顺序进行展开。热舒适性结果表明,农宅围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对于农宅平均辐射温度、预期平均评价、不满意百分比有显着的提升,基于提高室内居住人群的热舒适度,最佳的方式就是对农宅的围护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农宅节省的煤炭为1.06吨,农宅在保温材料方面的方面的经济投入为15882.372元,每年采暖期燃煤节省604.02元,投资回收期为26.3年,农宅正常使用寿命为40年,因此对农宅的保温节能改造能够在后续的采暖能耗支出中回收回来。
宋硕[4](2017)在《被动房在多层办公建筑上的可行性设计研究 ——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能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的严重,节能减排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现今,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已经势在必行。在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而公共建筑数量约占城镇建筑总量的1/3。“十一五”规划提出以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为先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既有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编制并实施节能率为50%的《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标准》;“十二五”规划提出实现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10%,其中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降低15%的节能目标。以上都说明发展节能型公共建筑是建筑节能与国家政策的必然需要。而被动房技术可以使建筑的能耗降到最低,是在建筑区域内,减少能源消耗最简单、最有成本效益以及对环境最有利的建筑形式。因此借鉴被动房的设计策略对于我国公共建筑的节能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研究针对多层办公建筑中存在的节能问题,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多层办公建筑为例,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梳理被动房的发展历程、设计原理,办公建筑的建筑特点、能耗特点。了解被动房的先进设计理念及办公建筑的节能问题,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为被动房在多层办公建筑上的运用提供参考与借鉴。(2)调研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中办公建筑的节能现状,分析被动房在生态科技创新城上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的有利条件,提出意见与建议,推动被动房在生态科技创新城中的发展。(3)从定性的角度归纳总结被动房在多层办公建筑上的可行性设计策略,再从定量的角度出发,以实际的办公建筑为例,利用软件模拟该建筑能耗,通过的不断对比分析,选择合理可行的被动式设计策略,最终使该建筑满足被动房标准中的冷热负荷指标。通过以上两个方面,为今后将多层办公建筑建设成被动房提供了参考价值。本研究属于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领域。研究内容涉及被动房技术及办公建筑节能,从而制定多方面的被动可行的设计策略,希望可以完善国内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并对实际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张琦[5](2010)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既有建筑存量大,每年消耗大量能源,对不符合节能设计规范的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成为实现建筑节能目标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本文运用工程管理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前期管理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提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方案评价和投资效益分析方法,节能改造服务合同定价机制以及银行担保和优惠贷款模式,并对某教学楼建筑节能改造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1、通过查阅文献、考察国内节能设计标准以及咨询专家等信息渠道,提出既有建筑围护结构和用能系统节能改造设计要求;在分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方案评价的原则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价值工程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方案评价方法。2、指出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所费,包括围护结构再造费用、用能设备更新费用和其他费用;节能改造投资收益,即建筑物在进行节能改造活动中取得的有用成果,包括节能改造成果和项目交付使用成果;对项目预期经济效益有决定影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项目成本、项目收益、投资支出、改造周期、工艺技术等,并介绍了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资风险分析中的应用。3、运用现代契约理论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服务合同进行分析,指出现有合同定价没有充分考虑定价过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没有通过合理的定价机制来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提出具体的风险分摊比可通过简单采购模型的动态风险分摊模型进行分析,风险分摊比的确定要依据不同采购项目的风险特征和承包商的风险厌恶特征来决定。4、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我国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现状以及利用银行贷款融资时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结合银行的授信原则,应用Yehning Chen模型,分析了抵押和担保对节能服务公司银行融资的影响;指出政府有必要通过无偿或低价的方式对中小节能服务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提出了节能服务公司银行融资对策,以及信用担保和优惠贷款两种模式。
王凤瑞[6](2012)在《高性能建筑的门窗设计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目前的重要发展战略,而在建筑工程中的可持续设计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可持续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建筑的更好的利用资源并不断减少对环境影响。而窗户的选择和设计在实现建筑节能和环保的目标上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高性能建筑门窗设计的问题着手,重点阐述了高性能建筑门窗设计的基本问题。
宁艳杰[7](2006)在《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提出伴随城市住宅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住区环境问题引起人们普遍关注,城市生态住区建设成为城市住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通过系统总结国内外与城市生态住区产生、发展过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明确“城市生态住区”的内涵;并阐述相关理论对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的深远影响。本文提出了城市生态住区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基本理论构建的思想,建立城市生态住区包括物质生态层和精神生态层构建体系;并阐述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体系。本文建立了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目标层、准则层和因素层3层的层次结构。目标层为城市生态住区建设目标,准则层包括住区生态规划,住区节能设计,住区生态绿地系统,住区水循环系统,住区废弃物处理,居民生活基础设施,住区与周边沟通设施,住区网络智能化,住区生态化管理9个方面,因素层为51个影响因素指标;建立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因素,多层次综合排序的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影响城市生态住区环境质量的指标权重,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城市生态住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本研究建立的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析结果,结合北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居住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实例,对影响城市住区生态环境各项因素进行分级递阶计算权重,计算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物质环境建设目标评价值为3.504;针对回龙观文化居住区――文化特色,建立城市住区生态文化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生态文化目标评价值为3.164。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大量生态住区建设实例进行分析,认为城市生态住区应以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住区物质环境建设,规范和正确引导居民活动,培养居民的生态意识,并作为创建城市生态住区的主题;城市生态住区建设是对自然的尊重,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尊重;是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城市住区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许嘉文[8](2020)在《钢化真空玻璃力学性能及钢化损伤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真空玻璃是一种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的绿色建筑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建筑门窗、幕墙等外围护结构。目前已有的真空玻璃几乎均由普通玻璃制成,普通玻璃制成的真空玻璃因抗弯、抗冲击强度低,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而利用钢化玻璃制成钢化真空玻璃可显着提高产品强度,是真空玻璃未来发展的趋势。钢化真空玻璃为一扁平板状结构,故可将其近似简化为一块等效厚度的矩形薄板,建立力学模型,运用弹性力学等相关理论,分析其在大气压均布载荷以及支撑柱集中载荷下的应力与应变响应,为钢化真空玻璃的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有限元分析理论,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钢化真空玻璃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支撑柱排布间距、高度和直径条件下的钢化真空玻璃模型进行了支撑应力和变形分析,结果表明,钢化真空玻璃的最大支撑应力与变形受支撑柱间距和直径影响较大,而与支撑柱高度关联较小,综合多角度考虑对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结构进行了选型优化。针对钢化真空玻璃支撑柱缺位开展分析,并对钢化真空玻璃的支撑柱缺位许可进行了界定。在真空环境下对预应力120 MPa的钢化玻璃进行了退火试验,试验表明350℃以上环境加热后钢化玻璃表面应力退化明显,在350℃环境加热3小时后残余应力降至接近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最低预应力值90 MPa。为保证钢化真空玻璃制备成型后仍然具有一定的预应力,须进一步压缩封接时间,或使用封接温度低于350℃的低温焊料。使用Pb-Bi-B体系玻璃粉按封接温度350℃制备了钢化真空玻璃,并测试其表面应力分布情况,研究发现钢化真空玻璃支撑点外表面拉应力与钢化玻璃表面压应力叠加,造成该处钢化玻璃表面应力下降,钢化真空玻璃表面应力总体呈波浪形变化。针对影响钢化真空玻璃钢化性能的参数进行测试和评价,得到钢化真空玻璃钢化性能的基本参数矩阵。运用主成分分析将参数进行降维,避免了各参数间的线性相关性对钢化真空玻璃的综合评价造成影响。运用分层聚类分析,将钢化真空玻璃样品根据其各项指标特征,按照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将样品进行分类,建立了一种钢化损伤评价方法。
刘哲铭[9](2013)在《哈尔滨大型商场中庭热环境分析及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品质逐渐受到人们关注,建筑空间是否舒适已经成为了使用者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中庭空间微气候是整个建筑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将中庭比喻成整个建筑的肺空间,这一点都不夸张,因此在设计中缺乏对中庭的考虑,会直接影响建筑整体的空间功能,不仅造成能源大规模浪费,而且中庭环境舒适度也得不到保证,设计中庭的意义将不复存在。所以目前重点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为使用者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中庭环境。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地区商场中庭情况进行现场调研分析后,根据本文研究的具体要求和哈尔滨居民活动特点,选取了两处最具代表性的商场作为本文研究对象。这两处商场基本囊括了最主要的中庭空间类型,并且所处区域对居民生活较为重要,使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能够覆盖哈尔滨地区更多的商场中庭空间,令研究结果更具普遍性。本文研究对象分别是哈尔滨新一百购物广场和哈尔滨金安国际购物广场的中庭空间,通过对现场调研数据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利用surfer软件模拟了中庭各层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的水平分布状况,阐述了不同物理因素对商场中庭热环境的影响。从商场中庭的空间环境、物理环境、个体差异三方面进行分析,对满足顾客热舒适需求的中庭环境进行了探索,提出一些控制建筑中庭室内热环境的建筑设计方法及控制策略。另外,本文就可再生能源在商场中庭上的利用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商场中庭是个较复杂的空间形式,关于热环境方面的研究还仍处于探索阶段,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哈尔滨新一百购物广场中庭和金安国际购物广场中庭的测试和分析研究,能给建筑设计工作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李魁[10](2019)在《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研究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等能耗逐步增加,我国的能源短缺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农村住宅建筑面积居全国建筑总面积的首位,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能耗高、农村既有住宅大多是非节能建筑,因此对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进行节能改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对既有住宅节能改造主要集中于城镇住宅,鲜少涉足农村住宅、尤其是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而且农村住宅具有独特性、无法照搬城镇住宅的节能改造方案和经验,这导致我国对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都尚处于初级阶段。随着我国构建美丽乡村的不断推进和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要求,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终将加快实施步伐。因此,亟需加强对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研究,以期提高节能改造的管理水平。本文以寒冷地区的农村既有住宅为研究对象,以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结合国内外在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操作经验,比较了不同的节能改造模式,分析了我国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现状、特性和不足;以河南省新郑市的四个行政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为例,通过现状、技术方案、配套政策、融资途径、实施流程、成效等六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情况;通过宏观和微观的节能改造分析,提出完善当前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对策,即:创建现状数据库并加以应用、形成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完善规范政策和激励政策、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以拓宽融资途径、通过招投标管理和宣传教育以完善实施流程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二、不锈钢门窗的发展与高性能窗的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锈钢门窗的发展与高性能窗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2)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零能耗技术策略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办公建筑能耗 |
1.1.2 零能耗建筑的兴起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零能耗建筑的发展 |
1.2.2 零能耗建筑的定义与评价 |
1.2.3 零能耗建筑的技术研究 |
1.2.4 零能耗建筑的经济性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4.1 长三角地区 |
1.4.2 办公建筑及其原型 |
1.4.3 零能耗建筑 |
1.4.4 单项零能耗技术方案 |
1.4.5 零能耗整体技术策略 |
1.5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原型 |
2.1 办公建筑案例 |
2.2 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原型的标准层平面形式和尺寸 |
2.2.1 标准层平面布局模式分析 |
2.2.2 标准层平面尺寸 |
2.3 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原型的能耗相关参数 |
第三章 零能耗技术及其在原型建筑上的应用 |
3.1 零能耗建筑设计原则和常用技术 |
3.2 被动式设计 |
3.2.1 外墙及屋顶保温 |
3.2.2 高性能窗 |
3.2.3 遮阳 |
3.2.4 自然通风 |
3.3 主动式节能 |
3.3.1 高能效照明 |
3.3.2 暖通空调系统 |
3.4 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
第四章 零能耗技术策略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分析方法 |
4.1 单项零能耗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4.1.1 效益成本率 R_(BC) |
4.1.2 全生命周期成本 LCC |
4.1.3 全生命周期效益 LCB |
4.2 零能耗整体技术策略经济评价指标 |
4.3 零能耗整体技术策略构建及经济评价流程 |
4.4 基础经济数据 |
第五章 零能耗技术策略的能耗和经济性 |
5.1 单项零能耗技术的能耗与经济性 |
5.1.1 外墙及屋顶保温 |
5.1.2 高性能窗 |
5.1.3 遮阳 |
5.1.4 自然通风 |
5.1.5 高能效照明 |
5.1.6 暖通空调系统 |
5.1.7 光伏发电系统 |
5.2 零能耗整体技术策略的能耗与经济性 |
5.3 敏感性分析 |
5.3.1 光伏组件价格 |
5.3.2 社会折现率和能源价格年均增长率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案例详细信息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 |
(3)基于能耗分析的寒地农宅建筑优化设计研究 ——以大庆市杏树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大庆地区农村居住建筑实例调研与分析 |
2.1 单体现状 |
2.1.1 营造方式 |
2.1.2 空间布局 |
2.1.3 农宅体形 |
2.1.4 平面设计 |
2.2 围护结构现状 |
2.2.1 外墙 |
2.2.2 外门、窗 |
2.2.3 屋面 |
2.2.4 地面 |
2.3 农村居住建筑采暖设施现状 |
2.3.1 火炕 |
2.3.2 火墙 |
2.3.3 土暖气 |
2.3.4 其他方式 |
2.4 居住建筑存在问题分析 |
3.大庆市杏树岗村农宅优化设计 |
3.1 农宅单体优化设计 |
3.1.1 营造方式 |
3.1.2 空间布局 |
3.1.3 住宅体形 |
3.1.4 平面设计 |
3.2 农宅围护结构优化 |
3.2.1 外墙优化 |
3.2.2 门、窗优化 |
3.2.3 屋顶优化 |
3.2.4 地面优化 |
3.3 采暖设施优化 |
3.3.1 火炕优化 |
3.3.2 火墙优化 |
3.3.3 土暖气优化 |
3.3.4 新能源采暖 |
4.典型农宅优化效果模拟分析 |
4.1 典型农宅的选取 |
4.1.1 典型农宅的界定 |
4.1.2 典型农宅选取 |
4.2 农宅节能效果的模拟 |
4.2.1 模拟软件的选取及介绍 |
4.2.2 建筑模型建立设定 |
4.2.3 模拟结果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能耗结果分析 |
4.3.2 热舒适性结果分析 |
4.4 农宅优化设计综合性分析 |
4.4.1 农宅造价分析 |
4.4.2 资源消耗分析 |
4.4.3 环境影响分析 |
5.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4)被动房在多层办公建筑上的可行性设计研究 ——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危机 |
1.1.2 政策要求 |
1.1.3 建筑节能需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 |
1.3.1 被动式节能措施 |
1.3.2 被动房 |
1.3.3 多层办公建筑 |
1.4 研究特点及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特点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被动式多层办公建筑概述 |
2.1 被动房发展历程 |
2.1.1 研发历程 |
2.1.2 建设情况 |
2.1.3 推广经验 |
2.2 被动房设计理论 |
2.2.1 设计基础 |
2.2.2 基本能效指标 |
2.2.3 主要设计措施 |
2.2.4 质量保障 |
2.3 多层办公建筑特点 |
2.3.1 建筑特点 |
2.3.2 能耗特点 |
2.4 被动房在多层办公建筑上的应用 |
2.4.1 被动房在多层办公建筑上的应用 |
2.4.2 国外应用案例解析 |
2.4.3 国内应用案例解析 |
3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中被动房可行性分析 |
3.1 多层办公建筑节能现状调研 |
3.1.1 调研区域选取 |
3.1.2 建筑能耗现状 |
3.1.3 总平设计现状 |
3.1.4 单体设计现状 |
3.2 可行性存在的问题 |
3.2.1 节能设计 |
3.2.2 设计标准 |
3.3 可行性的有利条件 |
3.3.1 研究基础 |
3.3.2 政策与理念支持 |
3.3.3 资源优势 |
3.4 被动房推行的计划与建议 |
3.4.1 计划 |
3.4.2 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4 被动房在多层办公建筑上的可行性设计策略研究 |
4.1 总平设计 |
4.1.1 建筑选址 |
4.1.2 建筑布局 |
4.1.3 室外环境设计 |
4.2 单体设计 |
4.2.1 体型设计 |
4.2.2 平面布局 |
4.2.3 自然采光 |
4.2.4 自然通风 |
4.2.5 建筑遮阳 |
4.3 细部技术设计 |
4.3.1 保温设计 |
4.3.2 门窗设计 |
4.3.3 无热桥结构设计 |
4.3.4 气密性构造 |
4.3.5 新风系统设计 |
4.3.6 其他技术设计 |
4.4 新能源利用 |
4.4.1 太阳能 |
4.4.2 风能 |
4.4.3 地源能 |
4.5 本章小结 |
5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多层办公建筑优化试设计 |
5.1 DEST能耗模拟法 |
5.1.1 DEST软件简介 |
5.1.2 DEST特点 |
5.2 优化前能耗模拟分析 |
5.2.1 模型建立 |
5.2.2 参数设置 |
5.2.3 模拟分析 |
5.3 能耗模拟辅助优化设计 |
5.3.1 总平模拟 |
5.3.2 单体模拟 |
5.3.3 细部模拟 |
5.4 优化后模拟分析 |
5.4.1 优化设计方案 |
5.4.2 能耗模拟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案例建筑作息模式 |
附录B 德国被动房标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 |
1.1.1 建筑节能 |
1.1.2 我国既有建筑 |
1.1.3 既有建筑能耗 |
1.1.4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
1.1.5 合同能源管理 |
1.2 研究意义 |
1.2.1 我国建筑节能的紧迫性 |
1.2.2 我国建筑节能的必要性 |
1.2.3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建筑节能技术研究 |
1.3.2 建筑节能项目评估研究 |
1.3.3 建筑节能项目投资效益研究 |
1.3.4 建筑节能服务管理研究 |
1.4 研究内容、结构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方案评价 |
2.1 节能改造设计要求 |
2.1.1 围护结构节能改造设计要求 |
2.1.2 用能系统节能改造设计要求 |
2.2 节能改造设计方案评价 |
2.2.1 节能改造功能分析 |
2.2.2 功能评价指标权重 |
2.2.3 功能评价系数与成本系数 |
2.2.4 方案最终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投资效益分析 |
3.1 节能改造费用 |
3.1.1 围护结构改造费用 |
3.1.2 用能设备更新费用 |
3.1.3 其他费用 |
3.1.4 节能改造投资估算 |
3.2 节能改造投资收益 |
3.2.1 节能量计算 |
3.2.2 能源价格预测 |
3.3 节能改造效益评价 |
3.4 投资风险分析 |
3.4.1 盈亏平衡分析 |
3.4.2 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服务合同定价 |
4.1 现代契约理论 |
4.1.1 委托—代理理论 |
4.1.2 交易费用理论 |
4.1.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4.1.4 几种契约理论的对比 |
4.2 节能改造服务合同模式与定价 |
4.2.1 节能量保证模式 |
4.2.2 节能效益分享模式 |
4.2.3 租赁 |
4.2.4 合同定价问题 |
4.3 节能改造服务合同定价机制 |
4.3.1 节能改造服务的委托代理框架 |
4.3.2 委托-代理关系的若干假设 |
4.3.3 逆向选择的合同解决机制 |
4.3.4 道德风险的风险分摊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服务银行融资 |
5.1 节能服务融资渠道 |
5.1.1 国外节能服务融资渠道 |
5.1.2 我国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渠道 |
5.2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银行融资调查 |
5.2.1 我国建筑节能服务银行融资现状 |
5.2.2 商业银行授信原则 |
5.2.3 抵押和贷款担保 |
5.3 节能服务公司银行融资对策 |
5.3.1 节能服务公司银行融资建议 |
5.3.2 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模式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某教学楼节能改造管理 |
6.1 某教学楼节能改造概况 |
6.2 节能改造工程方案评价 |
6.2.1 评价指标的计算 |
6.2.2 方案评价结论 |
6.3 节能改造工程投融资管理 |
6.3.1 节能改造工程投资估算 |
6.3.2 节能改造工程财务评价 |
6.3.3 节能改造工程融资对策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本文的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节能服务公司融资方式与融资障碍调查问卷 |
(6)高性能建筑的门窗设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性能建筑门窗相关内容 |
二、高性能建筑门窗设计的基本问题 |
(7)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城市住区研究现状及展望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 |
2 概念界定 |
2.1 生态住区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 城市生态住区及其本质特征 |
3 城市生态住区研究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 |
3.1 思想渊源追溯 |
3.2 理论基础探究 |
4 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 |
4.1 城市生态住区多学科综合研究 |
4.2 城市生态住区战略规划理论 |
4.3 城市生态住区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5 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建设 |
5.1 城市生态住区水环境建设 |
5.2 城市生态住区绿化环境建设 |
5.3 城市生态住区节能环境建设 |
5.4 城市生态住区废弃物处理 |
6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环境建设 |
6.1 生态文化与城市住区生态文化 |
6.2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体系 |
6.3 构建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保障体系 |
6.4 城市生态住区文化建设案例 |
7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1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重要程度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城市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8.1 城市生态住区物质环境目标评价 |
8.2 城市住区生态文化目标评价 |
8.3 城市生态住区单项评价的应用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奖情况 |
附表 |
致谢 |
博硕士学位论文同意发表声明 |
(8)钢化真空玻璃力学性能及钢化损伤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真空玻璃概述 |
1.1.1 真空玻璃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1.1.2 真空玻璃的性能 |
1.1.3 真空玻璃的局限性 |
1.2 钢化真空玻璃概述 |
1.2.1 钢化玻璃概述 |
1.2.2 钢化真空玻璃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钢化真空玻璃力学模型 |
2.1 应力分析 |
2.1.1 支撑部位玻璃上表面应力分析 |
2.1.2 两支撑点对角连线中点处玻璃下表面应力分析 |
2.1.3 支撑柱支撑应力分析 |
2.1.4 封接边缘部位应力分析 |
2.2 变形分析 |
2.2.1 玻璃基片弯曲变形分析 |
2.2.2 支撑柱压缩变形分析 |
2.2.3 支撑柱与玻璃基片压缩变形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钢化真空玻璃力学性能数值仿真 |
3.1 有限元分析简介 |
3.2 钢化真空玻璃有限元模型 |
3.2.1 模型建立 |
3.2.2 参数选取及网格划分 |
3.3 支撑结构选型分析 |
3.3.1 支撑柱排布间距影响分析 |
3.3.2 支撑柱高度影响分析 |
3.3.3 支撑柱直径影响分析 |
3.4 支撑柱缺位影响分析 |
3.4.1 中部支撑柱缺位影响分析 |
3.4.2 边缘支撑柱缺位影响分析 |
3.4.3 角部支撑柱缺位影响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钢化真空玻璃力学性能试验 |
4.1 钢化真空玻璃的制备 |
4.1.1 钢化真空玻璃制备工艺 |
4.1.2 制备关键技术及难点 |
4.1.3 制备过程中影响性能的因素 |
4.2 力学性能试验 |
4.2.1 试验原理 |
4.2.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2.3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钢化玻璃退火试验结果 |
4.3.2 钢化真空玻璃表面应力测试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钢化真空玻璃钢化损伤评价方法 |
5.1 评价指标 |
5.1.1 表面应力评价依据 |
5.1.2 支撑柱缺位评价依据 |
5.1.3 封边样貌评价依据 |
5.1.4 表面微裂纹评价依据 |
5.1.5 评价数据 |
5.2 评价模型构建 |
5.2.1 主成分分析 |
5.2.2 分层聚类分析 |
5.3 评价模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哈尔滨大型商场中庭热环境分析及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建筑中庭存在的问题 |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2章 商场中庭及其热环境特征分析 |
2.1 中庭的概念 |
2.2 中庭的分类 |
2.3 商场中庭的基本特征 |
2.3.1 商场中庭空间环境特点 |
2.3.2 商场中庭的空间类型 |
2.3.3 商场中庭人流密度特点 |
2.4 商场中庭的热环境和节能研究状况 |
2.4.1 室内热环境与人体舒适的关系 |
2.4.2 商场中庭的热环境评价方法 |
2.4.3 商场中庭的热工特性 |
2.4.4 商场中庭热舒适度分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商场中庭热环境调研及结果分析 |
3.1 研究样本的选择 |
3.2 商场中庭空间热环境客观数据测量 |
3.2.1 测试时间选取 |
3.2.2 测量仪器的选用 |
3.2.3 测试方法 |
3.3 商场中庭空间热环境问卷的设计 |
3.3.1 商场中庭空间热环境问卷的设计程序 |
3.3.2 问卷内容的设计 |
3.4 商场中庭环境调研实施 |
3.4.1 实地调查 |
3.4.2 调研结果统计分析 |
3.4.3 热环境分析 |
3.4.4 个体差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大型商场中庭热环境设计策略 |
4.1 商场中庭方位设计 |
4.2 商场中庭空间体型设计 |
4.3 商场中庭围护结构设计 |
4.3.1 朝向选择 |
4.3.2 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 |
4.3.3 围护结构构造设计 |
4.4 商场中庭通风设计 |
4.5 商场中庭遮阳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大型综合商场主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研究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步骤 |
2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外研究与实践 |
2.3 国内研究与实践 |
2.4 国内外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现状与不足 |
3.1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现状 |
3.2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特性 |
3.3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不足 |
3.4 本章小结 |
4 新郑市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情况 |
4.1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现状 |
4.2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 |
4.3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 |
4.4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融资途径 |
4.5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实施流程 |
4.6 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的成效 |
4.7 本章小结 |
5 改善现有节能改造的对策 |
5.1 创建节能改造的现状数据库 |
5.2 完善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案 |
5.3 完善节能改造的配套政策 |
5.4 拓宽节能改造的融资途径 |
5.5 完善节能改造的实施流程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不锈钢门窗的发展与高性能窗的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不锈钢门窗的发展与高性能窗的开发[J]. 靳顺兴. 新型建筑材料, 1998(01)
- [2]长三角地区办公建筑零能耗技术策略的全生命周期经济性研究[D]. 张新开. 东南大学, 2019(06)
- [3]基于能耗分析的寒地农宅建筑优化设计研究 ——以大庆市杏树岗村为例[D]. 任志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4]被动房在多层办公建筑上的可行性设计研究 ——以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为例[D]. 宋硕. 大连理工大学, 2017(04)
- [5]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研究[D]. 张琦. 天津大学, 2010(07)
- [6]高性能建筑的门窗设计分析[J]. 王凤瑞. 企业导报, 2012(09)
- [7]城市生态住区基本理论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宁艳杰. 北京林业大学, 2006(01)
- [8]钢化真空玻璃力学性能及钢化损伤评价方法研究[D]. 许嘉文. 扬州大学, 2020(01)
- [9]哈尔滨大型商场中庭热环境分析及设计研究[D]. 刘哲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10]寒冷地区农村既有住宅节能改造研究 ——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D]. 李魁. 郑州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