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边地区烟草农业生产现状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翟晏彬[1](2020)在《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SCP范式分析》文中指出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是我国珍贵的中药材,其药用价值被世界公认。抚松县作为我国人参种植的主要核心产区,素有“人参之乡”的美誉。人参种植不仅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特色产业,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目前,抚松县不同人参种植组织,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等问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人参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如何有效的优化人参种植组织模式,实现以质提价、稳定参农收入、解决供需矛盾问题、维护“人参之乡”美誉、实现人参种植绿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为指导,以实地调研和逻辑归纳等方法,分析抚松县人参种植主要模式的问题及其成本收益,研究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的优化路径。论文首先阐述了抚松县人参种植模式及其演变,包括人参种植的基本状况、人参种植组织的演变历程和主要种植组织模式的类型;其次,从个人特征、决策方式、品种、种植要素投入、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方面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四种人参种植组织模式的结构特征和行为进行具体分析;再次,采取定性描述的对比方法,对不同人参种植组织模式中的绩效,从成本、收益、利润三个方面逐一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最后,从国际市场对人参需求趋势的角度并结合各类种植组织模式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思考确定人参种植组织模式合理的选择与发展方向进行优化,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本研究主要发现以下结论:(1)抚松县人参种植的主要模式有四种:小规模参户独立开展人参种植、规模大户开展人参种植、龙头企业带动参户开展人参种植、人参种植联盟组织种植。(2)抚松县四种人参种植组织模式中,人参种植联盟的效益是最优的,其次是“龙头公司+参户”模式,小规模参户以及规模大户。(3)小规模参户与规模大户,需要投入大量科学技术推广并在其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优化;其次,“龙头公司+参农”模式,政府应给予政策倾斜,向集约化、精细化方向优化发展;最后,人参种植联盟,应作为目前抚松县人参种植发展的主导模式。本文得出以下几点保障人参种植组织模式优化的对策建议:(1)协调种参组织相关群体的关系,以此保障各方利益主体;(2)通过提高参户的合作意识,来引导人参种植组织模式转变;(3)加强科技投入支撑,提升社会化服务体系;(4)加强政府干预和调控,来促进人参种植组织模式的优化与整合。
李莲花[2](2019)在《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行业、产业或是企业、公司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的是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和谐同步发展。就是说可持续性发展需要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稳健进步以及自然环境和谐三位统一。烟草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紧密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利税的增长。当今社会,烟草行业也面临着较多的困难,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因美好的生活需要而产生相关消费升级需求的矛盾,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提高质量。延边是我们国家唯一的朝鲜族民族自治州。延边州烟草业不仅对延边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延边州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又是我们财政当中分量非常大。更重要的是,烟草这一行业对民族地区起到了更加特殊的作用。所以研究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这对延边州发展至关重要。在对延边州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方面,本论文克服了以上三个方面的不足。首先,本文充分利用国内外以及延边州烟草行业近几年的商业销量数据资料,对企业在行业深层次改革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企业在行业特殊时期所处的各种环境进行了客观分析,得出对应措施。其次,本文利用可持续发展分析工具: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分析,对延边州烟草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了既全面又客观的分析,探讨了延边州烟草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机会以及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劣势和威胁。延边州烟草业面对这些优势、机会、劣势、威胁,行业需要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并定制出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举措。最后,面对着公司的内外部环境、波特五力模型以及SWOT分析,延边州烟草业需要加强品牌管理,坚持市场化改革、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推进全员营销创新、加强公司文化建设、实施发展烟草循环经济等方面上做好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赵亚迪[3](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后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对于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以鸡西地区为研究对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研究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有助于明确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阶段,为更好的推进其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等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归纳汇总相关文献资料,撰写文献综述,为论文研究找到切入点;其次,对相关概念、理论以及国外研究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结合图表分析以及描述性分析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进行具体剖析;再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结合2013-2017年的截面数据,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以及内部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主要内容涉及7个部分:第一,论文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等方面内容,为全文谋篇布局提供基础;第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部分,对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产业结构优化等相关基础理论;第三,从农业经济、农业科技、农业环境以及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层面对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第四,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第五,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选取典型国外案例,对鸡西地区提出启示;第六;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七,研究结论与展望。研究表明:第一,乡村振兴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农业经济进步的重中之重,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必然要求,二者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第二,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这五个子系统之间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推进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才能加快鸡西地区乡村振兴步伐。第三,通过实证结果分析我们发现:2013-2017年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呈平稳增加的趋势,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持续加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水平得分呈现下降的趋势,农业社会和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综合得分情况呈现上升趋势。第四,基于全文分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优先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以技术创新驱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业环境资源保护;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杨显威[4](2019)在《奉节县烟农增收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其目的是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各贫困区域、贫困农村不仅需要政策的支持,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出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道路。奉节县属国家级贫困县,无区位优势,经济发展较为困难,但具有烟草种植的气候、土质等生态资源优势,便促进了奉节县农村地区烤烟种植的发展,为农村农民增收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渠道,也是更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将奉节烟区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烟草产业链利益的分配中,烟农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话语权,与烟草产业的高速增长相比,烟农收益的增长显得微不足道。因此,促进烟农增收,深入分析烟农增收的影响因素,探索烟叶生产过程中减工、降本、增效的途径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奉节县烟区为研究目标区域,探索烟区烟农增收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通过对烟农增收、现代烟草农业以及烟叶种植方面的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研究,挖掘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现有生产技术、先进装备以及相关政策。为本文后续研究工作指出了清晰的研究思路和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其次,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与烟农、管理人员面对面交谈,摸清目标区域烟叶生产环境、烟农、管理人员以及烟叶种植的等方面的现状,分析并总结出奉节烟区在烟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土地流转矛盾突出;劳动力供需矛盾;合作社专业化能力偏弱;烟农风险控制意识差;烟田连作现象严重;先进技术推广缓慢、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等。最后,为促进奉节烟区现代烟草农业的稳步发展和烟农稳步增收,结合前人理论研究以及实证研究的基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意见:一是改善烟区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生产要素充分利用;二是提升烟叶产量、质量水平,增加产出效益;三是强化政策引导,保障烟农收益;四是培养职业烟农,稳定烟叶生产。
梁兵[5](2018)在《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调查分析红河烟区烟叶品质与生态环境因子状况及关系,并以生态环境因素为依据对烟区进行区划和质量风格特征定位。在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影响红河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此为基础开展调控技术研究,集成匹配红河烟区生态环境优势的优质特色烤烟生产关键技术体系,有利于实施红河独特红土高原特色优质烟叶生产布局,有利于实施“原料差异化”战略和特色原料供给,有利于卷烟产品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析红河州各植烟区县烟叶品质特征表明:整体上红河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含量均值在适宜范围内或接近于适宜范围,烟叶感官质量以弥勒、泸西两县总分最高,其余各县区评吸总分差异不显着。总体表现为:香气质、香气量充足,烤烟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2.通过对红河烟区植烟气象条件、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分析发现:总体上,红河州烤烟大田期的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等气象条件,以及植烟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适宜优质烤烟生长需求,87.24%的植烟土壤养分适宜性等级属于Ⅰ-Ⅲ级,适宜性较好;但12.76%植烟土壤适宜性属于Ⅳ级,适宜性稍差。且48.66%植烟土壤有效硼和17.34%土壤交换性镁离子含量偏低,需调整调整现有施肥方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以此为基础,将红河烟区划分为3个主要生态类型区域,并明确各生态类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生态1区包括弥勒和泸西两县的15个乡镇,植烟面积2.08万hm2,属于高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完全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2区包括弥勒、石屏、建水和开远4县共25个乡镇,植烟面积1.67万hm2,属于中纬中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能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生态3区包括建水、个旧、蒙自和屏边4县共14个乡镇,植烟面积0.66万hm2,属于低纬高海拔植烟区域,气候及各项生产条件基本满足生产优质烟叶原料的要求。3.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红河烟区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域烟叶品质特征及配方功能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 3个生态种植区域的烟叶品质特征:生态1区: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好,清甜香最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优,回甜性好,有11.1%可做高端原料,42.6%用于一类原料,46.3%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2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较好,清甜香突出,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较优,回甜性较好,有3.7%可做高端原料,27.8%用于一类原料,61.1%用于二三类原料;生态3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性一般,清甜香、愉悦性、圆润性、甜度、浸润感与回甜性不如1区和2区烟叶,有11.1%用于一类原料,66.7%用于二三类原料,22.2%用于四五类原料。通过与云南其他典型烟区(昆明、曲靖和保山)的生态条件、烟叶品质对比分析,从烤烟种植生态特色、烟叶质量特色以及配方功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红河州烟叶原料风格特色。种植生态特色:红河烟区属于中低海拔、大田均温较高、降雨量中等、较强日照区域,土壤养分相对协调。烟叶质量特色:糖、总氮和烟碱含量适宜,钾含量中等;香型为清香型,清甜香和干草香为主体香韵,辅以焦甜香、烘烤香;香气质细腻,香气量充足,透发性好,香气厚实绵长,吃味饱满,浓度浓,杂气有,刺激稍大。配方功能:在卷烟配方中承担强化烟气、夯实烟气底韵、增强香气浓度和透发性的作用。4.通过开展红河烟区气象因子、植烟土壤因子与烟叶品质的关系研究,揭示了红河烟区生态因素与烟叶品质之间的关系:烤烟大田期气候条件(降雨量、均温、日照时数等)是影响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主要因素,并对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影响明显,在一定气候条件下,烟叶感官评吸总分较高,且变幅较小;而土壤理化性状对烟叶化学成分有显着影响,且植烟土壤硼和镁元素的缺乏是制约红河烟叶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需针对关键因素开展优化技术研究。5.针对影响烟叶品质的关键因素,开展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研究。红河烟区中低海拔段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较常规移栽提前10d,高海拔条件下的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与常规移栽节令相同;利用GIS技术对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种植环境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和区划,结合不同海拔段最佳移栽时间,明确了红河各县(市)不同海拔段小苗膜下最适宜栽烟时段;烟区适宜的施肥方法为:有机肥料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25%~50%,硼肥基施1.50kg/hm2或者75mL/hm2兑水225kg喷施,镁肥60kg/hm2掺拌细土 150kg塘施或者15mL兑水15kg叶面喷施。
孙笑璇[6](2017)在《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近十年全国范围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过程中,各植烟区都对烟农合作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发现烟农合作社的发展确实在烟草生产规模化、分工专业化、管理信息化、经营集约化等方面有了显着成效。然而,受到经验缺乏、机制缺陷、认知水平等因素的限制,烟农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很多问题,影响了部分地区烟农合作社的正常运行,制约了现代烟草产业的优化升级和烟农利益空间的增容拓展。因此,对烟农合作社发展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是特别有意义的。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沂南县域范围内的烟农合作社,通过文献查阅、书籍参考,首先对国内外农民合作社、烟农合作社的发展历史、理论、模式进行综合论述;其次对合作社、农民合作社、烟农合作社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进行明确界定;接着从沂南县烟农合作社的实际出发,采用文献检索、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沂南县仅有的彩蒙综合服务烟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在分析烟草行业特殊性、烟农合作社特殊性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总体概况及其成效,明确了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组织管理不够规范,包括组织文化建设不成熟、组织管理沟通不畅、规章制度理解不到位三个方面;二是社员参与程度不高,烟农主体地位受到削弱;三是人才匮乏,人才梯次结构也不合理;四是运营管理不到位,包括融资渠道不畅通、风险管理不到位、多元化经营能力较弱、盈余分配不完善四个方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第一,规范组织管理,转变思想,建设组织文化,培育社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社员与烟农合作社之间的依存关系;第二,重视组织沟通,对外烟农合作社积极要积极与政府、烟草公司协调争取保障、优惠及政策,对内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实现不同等级人员直接接触、直接沟通;第三,摆正烟农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第四,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以人为本,用人唯才;第五,争取多方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第六,发挥合作社组织优势,建立完备的风险应对机制;第七,在做好烟叶生产经营主业的前提下,优化烟农合作社经营范围与规模;第八,政府、烟草公司、烟农合作社共同努力,做好做细烟农合作社盈余分配;第九,做好法律法规完善、土地流转加速、发展培育职业烟农等其他促进烟农合作社发展的配套措施。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烟农合作社是烟草行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工作方针的重大举措,是现代化烟草生产的发展方向;二是烟农合作社确实做出了不少成绩,为烟农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若干生产环节的服务,推进了烟草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强了烟农抵御风险的能力,完善了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配套措施,促进烟农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郭可谦[7](2017)在《广元烟区土壤因素对烤烟品质特色的影响及相似性区域划分》文中提出为了研究广元烟区土壤因素对烤烟品质特性的影响及对其烟叶品质风格进行区域划分,本文选取该地区各烟草种植点的土壤样品和烤烟样品,测定了土壤中pH、有机质、碱解N、速效P、速效K含量等指标,并分析了在这些土壤因素影响下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就烟叶物理特性来讲:随着pH的升高,烟叶的叶长、单叶重、梗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叶宽、抗张力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有机质含量的影响下,烟叶叶长和单叶重不断减小,叶宽先下降后升高,梗重大小先升高后下降,抗张力大小先升高而后不变;随着土壤碱解氮的升高,叶长、单叶重、抗张力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而叶宽、梗重则先升高后下降;随着土壤速效磷含量不断升高,烟叶的叶长、单叶重、梗重、抗张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而叶宽则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的趋势;当速效钾含量的升高,烟叶中叶长、抗张力先升高后下降,叶宽、单叶重、梗重则不断下降;(2)就烟叶化学成分来讲:随着pH的升高,总糖、还原糖呈现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烟碱和氯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总氮和钾还有蛋白质的含量呈现下降趋势;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升高,总糖、还原糖含量不断增加,总氮和烟碱含量不断减小,而氯和钾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蛋白质含量却不断下降;总糖、还原糖含量在碱解氮含量的影响下先下降后升高,烟碱和氯的含量先升高后下降,而总氮、钾和蛋白质含量却不断升高;随着速效磷的升高,烟叶总糖、还原糖和氯的含量先下降后升高再下降,总氮含量先下降后升高,烟碱、钾和蛋白质则不断升高;在土壤速效钾含量作用下,烟叶总糖、钾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还原糖含量不断下降,总氮、蛋白质含量不断升高,烟碱、氯含量先升高后下降。(3)通过对广元烟区气候、海拔、土壤类型和质地以及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香气风格等多种因素,将广元烟区分为3类,即中西部东北部中高海拔正甜香韵烟区(Ⅰ区)、西南部中低海拔正甜香韵烟区(Ⅱ区)、东南部中高海拔正甜香韵烟区(Ⅲ区)。并对各个烟区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进行评价,同时根据烟叶香韵的分类对烟区进行了风格描述。对3个烟区进行综合评价后,认为:以Ⅲ区烟叶最好,其次是Ⅰ区和Ⅱ区。单独评价后发现,其中Ⅰ区颜色和油分最好,Ⅲ区的成熟度和叶片结构最好,Ⅱ区烟叶身份最好;化学成分综合评价得出:Ⅱ区的化学成分综合结果最好,其次是Ⅰ区,而Ⅲ区最差。但是Ⅲ区总糖、还原糖含量最高。从感官评吸方面比较得出,Ⅰ区最好,其次是Ⅱ区、Ⅲ区,其中Ⅰ区香气质和香气量最好,Ⅲ区的柔和度、细腻度以及干燥感最好。本文结合前人研究和本试验结果,初步明确了广元烟区烟叶香韵风格的主要特征:Ⅰ区为干草香、正甜香、辛香、木香、青香、清甜香、豆香;Ⅱ区为干草香、正甜香、辛香、木香、青香、焦甜香、焦香、豆香;Ⅲ区为干草香、正甜香、辛香、木香、青香、焦香、豆香。
王建华[8](2016)在《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烟草现代化应当充分利用现代技术、现代组织管理形式和经营理念,体现现代水平的机械化、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及信息化,是一种土地产出和生产效率较高的烟草农业形态。土地流转是实现我国烟草现代化的基础、可以降低我国烟叶生产的劳动力投入、可以扩大内需的同时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并且为资本下乡进入烟草农业生产提供平台。经笔者的调查走访,可以看出湘西州烟草土地流转存在着日趋频繁、政府的引导作用较为明显以及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以及地形特征不适合机械化种植等重要特征。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对于土地流转仍普遍存在疑虑、政府对于烟草农业土地流转的公共服务比较滞后等。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包括法律层面对烟草农业用地产权的制度保障不够明晰、我国社会保障不健全、城市化进程中农业人口就业渠道不畅通等。湘西州现有的烟草农业土地流转主要包括两种模式:种烟大户转包模式和农村“土地银行”模式。为了促进湘西烟草土地流转,建议完善农业土地产权相关法律制度、推广湘西州的烟草规模化种植、设置土地流转的制度底线、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完善湘西州土地经营与流转制度以及加大烟草种植的扶持力度等。
张兴伟,冯全福,杨爱国,任民,佟英,邢丽敏,王志德[9](2016)在《中国烟草种质资源分发利用情况分析》文中指出烟草种质资源是烟草新品种选育、遗传理论研究、生物技术研究和烟叶生产的宝贵资源和重要战略物资,也是我国烟草行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详细统计分析了1983-2014年这32年间我国烟草种质资源的分发利用情况,尤其是自200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式启动"中国烟草种质资源平台建设"专项以来我国烟草种质资源的利用效果。阐述了当前我国烟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加强完善我国烟草种质资源工作的相关对策。旨在为我国烟草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收集、保存以及更加全面充分的利用提供理论和应用基础。
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10](2012)在《2006-2007烟草农业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提出烟草遗传育种学科一、主要科研进展1、烟草种质资源①烟草种质资源数据库数据录入、网络平台软件开发基本完成,具有实物层、数据层及网络层的共享系统已基本形成。②编目、繁种、鉴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
二、延边地区烟草农业生产现状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边地区烟草农业生产现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SCP范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范畴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及其演变 |
3.1 抚松县人参种植的基本概况 |
3.2 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的演变 |
3.3 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的主要类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参种植不同组织模式与行为分析 |
4.1 小规模参户种植行为分析 |
4.2 规模大户种植行为分析 |
4.3 “龙头公司+参户”模式种植行为分析 |
4.4 人参种植联盟下参户种植行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参种植不同组织模式的成本收益分析 |
5.1 不同种植组织模式下成本比较分析 |
5.2 不同种植组织模式下收益比较分析 |
5.3 不同种植组织模式下利润比较分析 |
5.4 不同种植组织模式绩效的总体评价 |
5.5 不同种植组织模式优劣势对比分析 |
5.6 不同人参种植组织模式整体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优化分析 |
6.1 国际市场需求现状及趋势分析 |
6.2 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6.3 人参种植组织模式的选择及优化方向 |
6.4 保障人参种植织模式优化的政策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人参种植户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 |
2.3 分析工具简介 |
第三章 国内外烟草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 国外烟草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1 国外烟草行业发展现状 |
3.1.2 国外烟草行业发展趋势 |
3.2 国内烟草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
3.2.1 国内烟草行业发展现状 |
3.2.2 国内烟草行业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延边州烟草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4.1 延边州烟草业现状 |
4.2 延边州烟草业卷烟销售情况 |
4.3 延边州烟草业卷烟品牌现状 |
4.4 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现状 |
4.5 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环境分析 |
5.1 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外部环境PEST分析 |
5.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5.1.2 经济环境分析 |
5.1.3 社会环境分析 |
5.1.4 技术环境分析 |
5.2 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5.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5.2.2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
5.2.3 新进入者的威胁 |
5.2.4 替代品的威胁 |
5.2.5 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
5.3 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5.3.1 优势 |
5.3.2 劣势 |
5.3.3 机会 |
5.3.4 威胁 |
第六章 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品牌管理,坚持市场化改革 |
6.2 加强队伍建设 |
6.3 全面推进全员营销创新 |
6.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5 发展烟草循环经济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战略 |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
3.1 鸡西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
3.2 鸡西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 |
3.3 鸡西地区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 |
3.4 鸡西地区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现状 |
3.5 鸡西地区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现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系统性 |
4.1.2 科学性 |
4.1.3 可操作性 |
4.1.4 代表性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4.2.1 指标评价体系 |
4.2.2 指标说明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测度及分析 |
5.1 测度方法 |
5.1.1 熵值法 |
5.1.2 灰色关联度分析 |
5.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5.3 指标权重求解及评价结果 |
5.3.1 指标权重求解 |
5.3.2 评价结果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4.1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 |
5.4.2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
5.4.3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水平 |
5.4.4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 |
5.4.5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 |
5.4.6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水平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6.1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1 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2 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6.1.3 印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借鉴 |
6.2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对鸡西地区的启示 |
6.2.1 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和引导 |
6.2.2 重视技术创新和升级 |
6.2.3 农业发展理念创新 |
6.2.4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先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 |
7.2 以技术创新驱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
7.3 加强农业环境资源保护 |
7.4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奉节县烟农增收的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烟农增收典型地区分析及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烟农增收典型地区分析 |
一 山东省烟农增收的先进做法 |
二 广西烟农增收的先进做法 |
三 安徽省烟农增收的先进做法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 现代烟叶农业的研究 |
二 烟叶生产技术研究 |
三 烟农增收的相关理论研究 |
四 小结 |
第三章 奉节县烟区烟叶生产现状案例分析 |
第一节 县域概况 |
第二节 烟叶种植概况 |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
一 数据来源 |
二 分析方法 |
第四节 奉节县T乡烤烟烟区 |
一 土地流转现状 |
二 烟叶种植、烘烤技术现状 |
三 风险控制能力现状 |
四 烟叶产销现状 |
五 合作社管理现状 |
六 烟叶生产成本现状 |
七 烟叶产出收益 |
第四章 奉节烟区影响烟农增收的主要因素 |
第一节 土地流转矛盾突出 |
第二节 劳动力不足,质量不高 |
第三节 烟叶产销结构性矛盾 |
第四节 合作社专业化服务能力偏弱 |
第五节 烟农风险控制意识差 |
第六节 烟田连作现象严重 |
第七节 先进技术推广缓慢 |
第八节 现代烟草农业产业化程度偏低 |
第九节 小结 |
第五章 奉节县烟区烟农增收的主要对策 |
第一节 改善烟区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生产要素充分利用 |
一 加强烟区道路网络建设,降低生产成本 |
二 大力提倡使用农机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
三 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农田水利设施 |
第二节 提升烟叶产量、质量水平,增加产出效益 |
一 加大先进农技推广力度 |
二 鼓励烟农烟田轮作,增加烟农烟外收益 |
三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体现规模效益 |
四 加强生产管理,增加管理效益 |
第三节 强化政策引导,保障烟农收益 |
一 实施生产奖励性补贴 |
二 加强风险保障意识 |
三 缓解烟叶产销结构性矛盾 |
第四节 培养职业烟农,稳定烟叶生产 |
参考文献 |
致谢信 |
(5)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烟叶质量评价方法与烤烟种植区划 |
1.1.2 我国不同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分区 |
1.1.3 植烟生态环境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1.4 栽培措施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技术路线 |
2 红河烟区烟叶品质特征及产值产量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红河州烟叶品质特征 |
2.3.2 红河州烤烟产量和效益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红河烟区植烟生态环境分析及区域划分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气象因子 |
3.2.2 土壤样品采集 |
3.2.3 检测方法 |
3.2.4 评价指标 |
3.2.5 数据统计 |
3.3 气象因素 |
3.3.1 年降雨量 |
3.3.2 年均温 |
3.3.3 年日照时数 |
3.4 土壤肥力 |
3.4.1 样品分布 |
3.4.2 土壤质地 |
3.4.3 土壤肥力及其评价 |
3.4.4 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 |
3.5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
3.5.1 红河烟区的生态区划 |
3.5.2 红河烟区不同生态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3.6 讨论 |
3.7 结论 |
4 红河烟区各生态区域烟叶质量风格特征及其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化学成分的差异 |
4.3.2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产量、质量、评吸总分及差异 |
4.3.3 不同生态区域烟叶风格与感官质量评价 |
4.3.4 红河生态因子与烟叶品质特征的关系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红河烟叶品质特征提升技术 |
5.1 引言 |
5.2 不同海拔烤烟小苗膜下最佳移栽期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3 红河州烤烟小苗膜下移栽适宜性区划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4 红河烟叶品质提升施肥技术 |
5.4.1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技术 |
5.4.2 硼肥、镁肥合理使用技术 |
5.5 讨论 |
5.6 结论 |
6 全文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简要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合作社 |
2.2 农民合作社 |
2.3 烟农合作社 |
2.3.1 烟农合作社的概念 |
2.3.2 烟农合作社的特殊性 |
3 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现状分析 |
3.1 烟草行业发展概况 |
3.2 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总体概况及成效 |
3.2.1 烟农合作社发展概况 |
3.2.2 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成效 |
3.3 沂南县烟农合作社运行管理情况 |
3.3.1 组织管理情况 |
3.3.2 运行营业情况 |
3.3.3 利益收支分配情况 |
4 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组织管理不够规范 |
4.1.1 组织文化建设不成熟 |
4.1.2 组织管理沟通不畅 |
4.1.3 规章制度理解不到位 |
4.2 社员参与程度不高 |
4.3 人才匮乏 |
4.4 运营管理不到位 |
4.4.1 融资渠道不畅通 |
4.4.2 风险管理不到位 |
4.4.3 多元化经营能力较弱 |
4.4.4 盈余分配不够完善 |
5 促进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
5.1 促进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措施 |
5.1.1 规范组织管理 |
5.1.2 摆正烟农主体地位 |
5.1.3 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
5.1.4 拓宽融资渠道 |
5.1.5 建立风险应对机制 |
5.1.6 优化经营范围与规模 |
5.1.7 做细做好盈余分配 |
5.2 促进烟农合作社发展的配套措施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广元烟区土壤因素对烤烟品质特色的影响及相似性区域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不同土壤因素对烤烟品质形成的影响 |
1.1.1 土壤pH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1.2 土壤有机质对烟叶质量的影响 |
1.1.3 土壤氮素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1.1.4 土壤磷素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1.1.5 土壤钾素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
1.2 烟草品质相似性区划研究进展 |
1.2.1 烟草品质的区域划分 |
1.2.2 品质区划的研究方法 |
1.2.3 国外烟草品质的区域划分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采样地点 |
3.2 样品采集 |
3.3 指标测定与方法 |
3.4 数据分析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广元烟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特征 |
4.1.1 土壤pH |
4.1.2 土壤有机质含量 |
4.1.3 土壤碱解氮含量 |
4.1.4 土壤速效磷含量 |
4.1.5 土壤速效钾含量 |
4.2 土壤pH对烟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
4.2.1 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2.2 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4.3 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烟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
4.3.1 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3.2 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4.4 土壤碱解氮含量对烟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
4.4.1 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4.2 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4.5 土壤速效磷含量对烟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
4.5.1 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5.2 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4.6 土壤速效钾含量对烟叶品质指标的影响 |
4.6.1 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4.6.2 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
4.7 广元烟区烤烟特色区域定位及品质生态相似性区划研究 |
4.7.1 广元烟区烤烟品质生态区划结果 |
4.7.2 广元不同品质生态类型区的土壤养分特点分析 |
4.8 广元不同品质生态类型区的烟叶品质特点分析 |
4.8.1 外观质量比较 |
4.8.2 化学成分比较 |
4.8.3 感官评吸质量比较 |
4.9 广元不同品质生态类型区的烟叶风格特征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关于土壤pH对烟叶物理及化学品质的影响 |
5.2 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对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
5.3 关于土壤碱解氮对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
5.4 关于土壤速效P对烤烟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
5.5 关于土壤速效钾对烟叶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影响 |
5.6 广元烟区烤烟品质区划研究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作者简介 |
(8)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文献综述 |
第2章 烟草现代化背景下农业土地流转的价值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烟草现代化 |
2.1.2 农业土地流转 |
2.2 烟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2.2.1 促进烟草现代化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2.2.2 促进烟草现代化,有利于解决农业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
2.2.3 促进烟草现代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 |
2.2.4 促进烟草现代化,可以提升我国烟草的国际竞争力 |
2.3 土地流转对于我国烟草现代化的重要价值 |
2.3.1 土地流转是实现我国烟草现代化的基础 |
2.3.2 通过土地流转解放富余劳动力,从而降低我国烟草农业的劳动力成本 |
2.3.3 促进土地流转可以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 |
2.3.4 促进土地流转,为资本下乡进入烟草农业生产提供平台 |
第3章 湘西地区烟草农业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及特征 |
3.1 湘西地区烟草农业土地概况 |
3.2 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 |
3.2.1 种烟大户转包模式 |
3.2.2 农村“土地银行”模式 |
3.3 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地域特征 |
3.3.1 凤凰县 |
3.3.2 花垣县 |
3.3.3 永顺县 |
3.4 湘西州烟草农用土地流转的整体特征 |
3.4.1 湘西州烟草农用土地流转呈上升趋势,但相对全国其他区域仍比较缓慢 |
3.4.2 在烟草土地流转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较为明显 |
3.4.3 政府与烟草部门对基础设施投入非常大,为湘西州烟草农用土地流转提供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
3.4.4 从土地流转的形式来看,以出租、转包和互换为主 |
3.4.5 湘西州的地形特征不适合机械化种植,这是烟草土地流转的重大障碍 |
第4章 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农民对于土地流转仍普遍存在疑虑 |
4.1.2 客观来说,政府对于烟草农业土地流转的公共服务比较滞后,没有充分发挥政府的效用 |
4.1.3 湘西州的地形因素影响烟草农业土地流转的大规模进行 |
4.1.4 土地流转资金缺乏金融支持 |
4.1.5 烟草土地流转形式不规范 |
4.2 制约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的成因分析 |
4.2.1 法律层面对烟草农业用地产权的的保障力度不足 |
4.2.2 我国社会保障不健全,使得烟农对于土地的依赖性较强 |
4.2.3 城镇化过程中的农业人口就业渠道不畅通 |
第5章 推进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的主要对策建议 |
5.1 制定相关政策,推广湘西州的烟草规模化种植 |
5.2 加强制度保障,保护土地流动中的农民土地权益 |
5.3 政府主导,建立统一高效、拥有健全服务功能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
5.4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湘西地方性土地流转制度 |
5.5 加大投入,增加对烟农的扶持力度 |
5.6 发挥PPP模式对于烟草农业基础建设的作用 |
5.7 因地制宜加强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烟草种质资源分发利用情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1983-2014年我国烟草种质资源分发概况 |
1.1我国烟草种质资源分发数量变化情况 |
1.2我国不同类型烟草种质资源分发情况 |
2烟草种质资源的利用效果 |
2.1 在重要性状鉴定评价等方面的利用 |
2.2 在育种方面的利用 |
2.2.1 烤烟育种 |
2.2.2 白肋烟育种 |
2.2.3 香料烟、马里兰烟及晒烟育种 |
2.3 在科研上的利用 |
2.3.1 生物技术领域应用 |
2.3.2 在功能成分研究方面的利用 |
2.3.3 在其他研究方面的利用 |
2.4 支撑各地方烟草种质资源库的建设 |
3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
3.1 我国烟草种质资源的引进收集工作仍需加强 |
3.2 烟草种质资源利用结构尚待优化 |
3.3 烟草种质资源平台条件建设尚需完善 |
四、延边地区烟草农业生产现状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抚松县人参种植组织模式优化研究 ——基于SCP范式分析[D]. 翟晏彬.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2]延边州烟草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莲花. 延边大学, 2019(04)
- [3]乡村振兴战略下鸡西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赵亚迪. 吉林大学, 2019(03)
- [4]奉节县烟农增收的影响因素的研究[D]. 杨显威.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5)
- [5]红河烟叶品质特征、影响因子及其提升技术研究[D]. 梁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18(02)
- [6]沂南县烟农合作社发展问题研究[D]. 孙笑璇.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7)
- [7]广元烟区土壤因素对烤烟品质特色的影响及相似性区域划分[D]. 郭可谦. 河南农业大学, 2017(05)
- [8]湘西州烟草农业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建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9]中国烟草种质资源分发利用情况分析[J]. 张兴伟,冯全福,杨爱国,任民,佟英,邢丽敏,王志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6(03)
- [10]2006-2007烟草农业学科发展研究报告[A]. 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2007年烟草学科发展报告,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