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边城》人物的审美特征

论《边城》人物的审美特征

一、论《边城》人物的美学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勾娟[1](2021)在《探析沈从文小说语言艺术的独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沈从文是我国现代京派小说的代表性人物,他不仅在小说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而且在散文、历史文物研究上也有着一定的建树。沈从文在文学创作上有着独特的语言表现力,例如用质朴含蓄的语言表达人性的自然之美,借助抽象化的抒情方式来感悟人生哲理等,这些无不感染着众多读者。基于此,本文对沈从文小说中语言艺术所具有的独特性进行探究。

张明慧[2](2021)在《从创伤理论视角解读《边城》悲剧成因》文中指出《边城》的悲剧美是其文学价值的深层体现,其悲剧的成因也涉及到各个层面。本文将运用创伤理论视角,通过对创作层面上的时代文化背景和作者本人境遇进行分析,结合小说本体层面上的人物命运分析,从两方面入手解读《边城》的悲剧成因,为《边城》作品研究提供一个更为立体、纵深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将《边城》至于中国新时期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的整体视角之下,探索了创伤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魏家文[3](2021)在《莫言与沈从文的死亡书写比较论》文中研究说明莫言和沈从文的乡土小说都涉及到大量的死亡书写,但二者对死亡的领悟与言说方式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莫言在书写死亡时采用了一种越轨的笔致,把死亡视为生命价值意义的最终实现,认为自杀是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人自我反思后的理性选择,彰显了"向死而生"的生死观;沈从文则用冷静从容的笔墨写死亡,把死亡视为人的宿命和生命的真正休息,认为聪明的作家用微笑写人类的痛苦,作家的"生命"可以通过他的文字得到延续,彰显了"顺天由命"的生死观。二者的死亡书写从不同的层面彰显了死亡的审美价值,共同将中国文学中的死亡书写提高到一个新高度,为中国作家如何践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李慧[4](2021)在《《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文中认为

刘小艺[5](2021)在《湖南省歌舞剧院舞剧创作的湖湘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翁晓翠[6](2021)在《图像阅读语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文中提出

李莎[7](2021)在《沈从文《长河》的景观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沈明烨[8](2021)在《统编本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艺斐[9](2021)在《沈从文小说中的色彩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沈凤珠[10](2021)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乡土小说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论《边城》人物的美学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边城》人物的美学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探析沈从文小说语言艺术的独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运用质朴含蓄的语言凸显人性的自然之美
二、艺术和理性双重思维下的抽象的抒情
三、富有诗化、散文化的叙述形态
四、象征描述手法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五、结语

(2)从创伤理论视角解读《边城》悲剧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一.创伤理论的本土化适用
二.悲剧成因的外部因素:《边城》创作中创伤体现
    1. 创伤写作:作者人生的创伤经历
    2. 文化创伤:湘西民族文化创伤的影响
    3. 时代创伤:都市文明苦闷的回应
三.悲剧成因的本体性因素:《边城》人物命运的创伤体现
    1. 爷爷:失去女儿的创伤
    2. 翠翠:失去父母的创伤
    3. 傩送:失去兄长的创伤

(3)莫言与沈从文的死亡书写比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越轨的笔致与冷静的笔墨
    (一)人物故事情节上的传奇化与写实化
    (二)过程与结果的叙事重心转移
    (三)生命感觉的突出与隐藏
二、“向死而生”与“顺天由命”
三、莫言与沈从文死亡书写的中国特色与中国经验

四、论《边城》人物的美学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探析沈从文小说语言艺术的独特性[J]. 勾娟. 参花(上), 2021(12)
  • [2]从创伤理论视角解读《边城》悲剧成因[J]. 张明慧. 文学教育(上), 2021(11)
  • [3]莫言与沈从文的死亡书写比较论[J]. 魏家文.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21(05)
  • [4]《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D]. 李慧.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5]湖南省歌舞剧院舞剧创作的湖湘文化研究[D]. 刘小艺.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6]图像阅读语境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 翁晓翠.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7]沈从文《长河》的景观书写研究[D]. 李莎. 吉首大学, 2021
  • [8]统编本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教学研究[D]. 沈明烨.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9]沈从文小说中的色彩叙事研究[D]. 张艺斐.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10]高中语文教材中乡土小说教学研究[D]. 沈凤珠. 西南大学, 2021

标签:;  ;  ;  ;  

论《边城》人物的审美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