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LJ系列精密板式过滤机通过技术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1](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文中提出2021年第5号关于批准发布《液压二通盖板式插装阀第2部分:安装连接尺寸》等21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3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液压二通盖板式插装阀第2部分:安装连接尺寸》等212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3项国家标准修改单,现予以公布。
王伟[2](2020)在《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文中认为煤矿开采不可避免地排放矿井水,同时部分煤矿位于缺水地区。研究矿井水的处理与利用,有利于缓解煤矿缺水现状,提高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生产水平,促进矿区生态文明发展。本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相关科技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巨野矿区某煤矿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开展了高矿化度水处理技术、中低温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实践,拓展了矿井水综合利用途径,提高了绿色矿山建设和清洁生产水平。该研究可望为改进矿井水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深入分析了某煤矿矿井水化学特征及变化规律。该煤矿建井期间,矿井涌水量一度达到1600m3/h,投产以后很快趋于稳定,涌水量为1200m3/h左右。矿井涌水主要来源于3煤顶底板砂岩水和底板三灰水,3砂含水层涌水量为460m3/h左右,三灰含水层涌水量为430m3/h左右,温度大于40℃,矿化度超过4g/L,水化学类型为SO4-Na型水,为中低温高矿化度矿井水。(2)提出了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方案并开展了工程应用。设计了“超滤+反渗透(BWRO)+一级管式微滤除硬系统+反渗透(SWRO)+二级管式微滤除硬系统+离子交换+脱碳塔+电渗析+MVR蒸发结晶”的组合工艺方案,处理规模为740m3/h,设计进水全盐量、硫酸盐分别为4540mg/L、2510mg/L,出水全盐量、硫酸盐分别低于1600mg/L、650mg/L,满足山东省地方排放标准,同时优化管网布置,将部分出水用于煤矿生活、办公场所及东副立井工业场地。分析蒸发冷冻母液水质,提出后续蒸发结晶脱除氯化钠、杂盐途径,提高出水水质。(3)优化了中低温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方案。根据煤矿供暖现状,进行热量平衡核算,分析利用矿井水余热代替现有锅炉进行煤矿供暖的可行性,结合该煤矿工业广场布局及现有供水管网布置,确定煤矿余热资源优化布局及建设方案,实现了煤矿中低温矿井水余热综合利用。本论文有图30幅,表23个,参考文献82篇。
郑帅可[3](2020)在《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分析及测试系统研制》文中指出油液污染问题是限制液压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油液中的污染物以固体颗粒为主,它对液压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可以引起各类液压元件性能的衰减。液压元件在固体颗粒的影响下其性能变化的程度被称为液压元件的污染敏感度。鉴于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进行分析并建立其测试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分析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的基础上,明确测试系统的设计目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用于测试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的液压系统,在液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试验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了测控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的发展现状,阐述了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课题的研究意义。(2)指出了容积效率是液压泵污染敏感度的评价指标,分析固体颗粒对滑阀、溢流阀性能造成的影响,指出滑阀式换向阀污染敏感度的评价指标为其污染卡紧力,比例阀的污染敏感度评价指标为其静动态特性,溢流阀污染敏感度的评价指标为启闭特性以及动态特性,为设计测试系统以及确定相关元件污染敏感度试验流程提供理论依据。(3)在明确设计目标的基础上,设计液压系统并对系统关键元件进行自主设计或选型。针对系统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即系统的试验项目较多导致管路布局难度大、系统颗粒物沉降以及系统散热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方案。(4)在液压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的试验流程,为了保障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提出分散性试验以及过滤能力试验是进行所有试验的前提。针对液压泵、液压阀类元件的不同测试项目设计不同的试验流程以及测试方法。(5)确定了测控系统的整体结构,即上位机操作软件+下位机PLC控制器,确定相关电控元件的选取,针对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测试的实现设计了电气系统、PLC控制程序以及操作软件。
赵坤[4](2019)在《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矿石资源采选量越来越大,致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大气污染成为了危害人体身体健康主要因素之一。人们在注重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越来越关注生存的环境。而大气污染由于其具有广阔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尤其是对人体危害极大的微细粉尘(PM10、PM2.5),已经成为我国各省市重点空气监控的指标。本文是针对金属矿山在选矿生产工艺中破碎、筛分、转运等工序产生大量扬尘,污染周围环境,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影响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转等问题。为了改善当前矿山企业粉尘污染现状,分析污染的特征,优化设计合理的治理方案,并对选矿厂的选矿系统进行除尘工程设计。除尘效果达到如下要求:(1)厂房内的环境(岗位粉尘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标准;(2)排放粉尘浓度满足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本文以安徽某金属矿为设计研究对象,采用光电控制超声雾化抑尘和机械通风除尘相结合方式治理选矿破碎、筛分、转运等工序扬尘。其中转运工序光电控制超声雾化抑尘系统,通过利用超声波产生雾化的微细雾滴,在局部密闭的产尘点内捕获、凝聚扬起的微细粉尘,同时对物料加湿,减少破碎、筛分等后续工序中扬尘的产生,减轻后续除尘器的处理负荷,提高除尘器的净化效果。破碎、筛分工序的扬尘利用集气罩减少扩散区域,然后由机械通风除尘系统收集起来,最后经除尘器净化后通过烟囱达标排放。机械通风除尘系统中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是影响粉尘排放浓度的关键因素,针对金属矿山粉尘的高浓度、高湿度、颗粒不规则,粒径分布不均匀、细颗粒粉尘比例大等特点,进行多种除尘器比选后选用新型微孔膜过滤除尘器。该除尘器克服常规袋式除尘器出现的粘袋、糊袋现象的缺点,采用新型的高分子材料为基材,通过独特加工工艺和处理方法制成,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阻力低、清灰效果好、微孔膜不吸水等优点。为了控制二次扬尘污染,除尘器收集的粉尘采用湿法造桨处理,泥浆通过渣浆泵输送到主厂房回收利用。本文还阐述了除尘系统运行、日常维护管理以及系统风量分配的方法,为除尘系统的调试和运行管理人员提供了参考。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除尘方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并在矿山选矿粉尘治理得到了成功利用。除尘系统在选矿厂运行后,厂区环境明显改善,经检测厂房内岗位粉尘浓度均小于1 mg/m3,含尘气体经过除尘器净化后排放浓度不超过20 mg/m3(标),满足国家铁矿采选工艺污染物排放标准。
王金春[5](2019)在《移动式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开发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与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为此,国家不断加强对工业污染整治的力度,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对工业“三废”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进行全面的治理。实验室作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重要条件保障,在支撑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同时,实验设备工作中产生的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其中实验设备废弃油液的处理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课题针对实验设备废弃油液回收困难、污染环境的现实问题,运用超速离心技术、液压传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进行了实验设备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研发工作,研制了可移动式油液净化自动处理设备。重点对该设备的净化方式、机械结构、控制系统和废弃油液的收集方式进行研究和设计,为实验设备油液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首先是在对设计要求、工况分析以及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净化原理和方式,制定整体方案,构建移动式油液净化自动处理体系。并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净化处理装置的整体机构结构进行三维建模,并对主要承重部件角钢框架和油箱进行结构外形设计和有限元分析检测。其次,通过对设备控制要求的分析明确了设备在控制系统软件方面的需求,然后对于设备的整个净化过程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了设备控制原理和设备整体控制方案,在此的基础上设计出合理的控制流程,最后利用对程序的编写结合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以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行。第三,基于对设备硬件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了移动式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硬件整体方案。并分别对设备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硬件进行分析,设计了独特的净化液压回路和完整的硬件控制系统原理,两者结合实现了设备的油液净化处理的相关功能。最后通过对设备预期功能和处理能力的分析和计算,对液压和控制系统系统各元器件进行了选择。最后,在前期对油液净化自动设备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设备样机的研制,并在研制过程中不断对设计进行改进,达到对设备不断完善的目的。在设备样机完成之后,对其进行油液自动处理过程的测试试验,并对其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研究,验证实验设备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王娟[6](2019)在《杜仲红枣复合饮料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杜仲是我国着名的中药材,现已被国家卫计委列入新资源食品征询目录,其含有的绿原酸、丁香树脂醇双苷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降血压、改善肾脏功能、抗疲劳等功效。本文以杜仲叶为主要原料,优化了杜仲红枣复合饮料配方工艺,优化了饮料澄清和灭菌工艺条件,研究了饮料在常温储藏条件下的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绿原酸得率为指标,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进行响应面实验,优化杜仲叶绿原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比较醇提与水提绿原酸得率,最终选择水提法。提取条件: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50min,液料比35:1,提取2次。2.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进行响应面实验,优化最佳杜仲红枣复合饮料配方,结果显示杜仲叶最适宜添加量为0.28%,蔗糖6.89%、柠檬酸0.03%、甜菊糖苷0.0052‰、枣 1.56%。3.研究杜仲红枣复合饮料澄清工艺,以饮料透光率为指标,最终选择壳聚糖与加速离心澄清相结合,壳聚糖浓度0.7g/L、温度50℃、时间50min,3000r/min离心15min。4.为保证杀菌工艺的稳定可靠,最终选择85℃杀菌20min。5.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杜仲红枣复合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和归类分析,共检测出2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5种醇类化合物,16种羰基类化合物,1种酸类化合物,2种杂环类化合物和3种酯类化合物。6.研究杜仲红枣复合饮料贮藏期稳定性,将其置于室温条件下,定期观察6个月内饮料绿原酸浓度、pH值、感官评分、透光率、△E及微生物指标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饮料在室温下贮藏,微生物指标符合卫生标准且感官品质良好。7.产业化示范:进行设备选型、绘制工艺流程图和工厂平面设计图。
李晓飞[7](2019)在《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研究 ——以ZM公司为例》文中提出面对当前环境污染风险严重的精细化工行业,为达到降低成本消耗、保护环境,实现发展与环境共赢的目的,创造性的建立了基于化学品车间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以ZM公司化学品车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法进行了验证,并取得较好效果。ZM公司化学品车间是以铝酸钠溶液为主要原料生产高纯度超细氢氧化铝粉体颗粒的车间,该产品可大规模化生产,该行业属于化工制造精细化工行业序列,该产品工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以ZM公司化学品车间为例进行精细化管理研究具有广泛的、重要的实践指导价值意义。首先介绍精细化管理理论渊源和最新成果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经过消化吸收建立了基于化学品车间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理论并应用于实践中,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归纳、实地调查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了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对化学品车间生产的工艺流程管理、现场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及绩效管理进行了精细化优化,针对化学品车间生产管理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对症实施精细化管理变革,解决了车间组织架构不合理、劳动绩效市场化考核不彻底、生产过程监控不严格、环保污染预警预防不足、全员质量管控意识不强、工艺流程衔接不紧密和绿色生产理念未落实等问题。运用指标层次分析法将数学处理与主观判断相结合,将边界不太清晰的模糊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将分析人员的思维过程系统化、模型化,最终构建了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成效评价体系,对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得以科学对比,证明了该精细化管理理论的正确和精细化措施的得当。通过对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研究得出一些体会和总结如下:第一、把绿色生产理论纳入精细化管理理论是对这一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建立的基于化学品车间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理论是生态文明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精细化管理是我国化工行业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管理的现实必然选择,基于化学品车间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理论非常契合精细化工行业的管理需要,并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同行业精细化学品生产管理升级指导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导意义。第三、本次研究把精细化管理理论与精细化工行业的化学品车间生产一线紧密结合,针对化工行业车间生产层面进行了仔细的精细化管理剖析,接近生产一线的现场剖析、查找、求证、应用、验证,创新细化了关于精细化工生产方面精细化管理理论,使该理论向精细化工行业的生产一线更加深入发展。第四、该研究只是针对车间的生产过程展开的调查研究,没有涉及财务管理、销售管理、客户管理等其他范围,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参考价值意义不大。
刘向阳[8](2018)在《面向深海的水压换向阀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海(淡)水液压传动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流体传动及控制学科前沿的、有广阔应用前景的一门新兴技术。海水液压换向阀是海水液压传动系统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控制元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实现海水液压传动系统的作动元件(如液压缸、液压马达等)可靠动作,可在水下作业装备、消防、冶金、食品、农业机械、高压水清洗、核工业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海水液压换向阀的研制涉及流体传动与控制、新材料、摩擦学、机械设计等学科前沿,集中反映了水压传动的许多关键技术难点。因此,对于海水液压换向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面向深海的水液压换向阀为研究对象,针对海水环境中液压阀的关键技术问题,对比研究了海水液压阀口密封常用配对材料的摩擦磨损机理和电化学腐蚀机理,定量分析了材料的腐蚀磨损交互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湿式电磁铁的压力自平衡采样阀技术,探讨了海水液压电磁阀用全浸式电磁铁方案的可行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建立了海水液压锥阀阀口密封泄漏量分形模型,揭示了密封比压对阀口泄漏量的影响;基于应力-强度干涉理论,考虑失效模式相关性开展了阀口密封弹簧可靠性分析;以所研制的海水三位四通插装式电磁换向阀为例,进一步完善了海水液压换向阀实验室试验和海上试验方法。本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分述如下:(1)分析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水液压换向阀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国内外水液压换向阀的性能特点和发展状况,重点阐述了插装式水液压换向阀的应用前景,概括了海水环境下的材料腐蚀磨损和液压阀口密封可靠性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的关键技术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2)阐释了海水环境对阀口密封副材料的腐蚀磨损机理,定量描述了腐蚀磨损交互作用数学关系;搭建了海水腐蚀磨损电化学综合试验装置,通过摩擦学试验和电化学腐蚀试验,得到了阀口密封材料腐蚀磨损重要参数;深入探讨了腐蚀与磨损的交互作用,对比分析了腐蚀磨损的“负”交互作用。(3)介绍了静水压能驱动的深海采样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湿式电磁铁的压力自平衡采样阀技术,利用多物理场耦合理论对电磁铁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湿式电磁铁的静动态性能,在此基础上设计并研制了深海采集用两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开展了实验室和深海模拟试验研究,通过仿真和试验对比,验证了采样器样机能够在深海环境下完成天然气水合物的采集工作。(4)在考虑海水腐蚀磨损、高压流量、高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出一种基于全浸式电磁铁的海水插装阀设计方案,通过试验验证了海水电磁阀用全浸式电磁铁的可行性,建立了海水插装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数学模型,并对换向阀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单参数影响因素和多参数遗传算法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实现了影响换向阀动态性能的关键参数优化,提高了换向阀的动态响应时间。(5)针对海水液压锥阀阀口密封泄漏失效问题,建立了锥阀阀口泄漏量分形模型,开展了海水背压下阀口密封副材料的全面均匀腐蚀试验,修正了海水背压情况下的材料腐蚀衰减模型,提出了海水液压阀口密封失效相关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基于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对阀口密封弹簧进行了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为水压换向阀阀口密封可靠性提供了理论依据。(6)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了全浸式海水插装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样机,搭建了海水液压换向阀试验系统,系统研究了海水换向阀性能测试方法,完成了海水换向阀样机的实验室动静态性能试验研究、深海模拟试验和海上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样机额定压力为14 MPa,额定流量为160 L/min,动态开启时间为109 ms,动态关闭时间为128 ms,满足既定技术指标要求,能够在深海环境下正常工作。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崔云云[9](2018)在《大豆豆粕制备血管活性小肽及其纯化、鉴定与活性研究》文中认为食源性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因其纯天然来源的属性在补充基础营养素的同时且还能有益身体健康,提高抵抗力,降低血压或舒张血管,因而功能性食品备受现代人们的关注。大豆作为易获得的优质蛋白质,其蛋白制品常被用于制造营养保健产品并很受欢迎,市场前景广阔,例如婴儿配方乳大量使用了完全水解的大豆分解氨基酸。而大豆豆粕是大豆压榨油后的副产物,富含大豆蛋白而油脂较少,在我国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易获得。虽然其营养价值较高,但存在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因此利用成本低廉的天然大豆压榨副产物二浸豆粕制备大豆血管活性小肽,不但获得高附加值大豆水解蛋白产品,还完成了大豆加工副产物二次再利用,获得了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和生物功能的大豆活性肽,且规避了功能食品开发中漫长的毒理学实验。大豆豆粕经过微生物作用降解为更彻底的大豆豆粕发酵产物,所含蛋白质分子量更小,营养更容易吸收,预计还可以投用于水产品的高级饲料,市场前景极佳。因此本课题主要以大豆豆粕为原料,对豆粕蛋白进行特定菌种的发酵和特别的酶水解制备,对发酵物的水提物精制纯化、对小分子蛋白和肽混合物分离出来的纯品肽类进行序列鉴定及其血管活性筛选,旨在获得大豆血管活性小肽,对其血管活性效果进行探讨,为制备大豆蛋白血管活性小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本文首先从陕西民间豆豉中筛选产蛋白酶的菌株,通过以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初筛出9株产蛋白酶的菌株,而其中以Y2、Y3、Y4、Y5、Y6、Y7比值较大,这6株菌再经过复筛,以蛋白酶酶活力为指标,Y4的蛋白酶活力最高。通过菌落形态和分子生物16S rRNA鉴定出Y4的基因序列,得到的基因序列提交到GenBank数据库,获得登录号为:KY419575.1,经GenBank数据比对和菌株系统发育树,Y4与蜡样芽孢杆菌在同一支,相似度达到了98%,可以判断出优势菌株Y4属于蜡样芽孢杆菌属。大豆豆粕采用微生物发酵法分解豆粕蛋白,用本文筛选出的产蛋白酶活力最高的Y4菌株发酵大豆豆粕,发酵后水提取得到豆粕发酵粗提液。粗提液通过2次8层纱布过滤、静止沉降、活性炭和DA201-C大孔树脂吸附、400目滤袋、板式过滤机过滤得到更澄清的发酵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000、1000、500 Da的超滤膜分级过滤得到3个多肽混合液组分F1(10000 Da)、F2(1000 Da)、F3(500 Da),浓缩并干燥。血管活性的实验结果显示,F1和F3组分都具有血管舒张活性,EC50值分别为5.22 mmol/L、2.37 mmol/L,而F2则无血管舒张活性,相反具有收缩血管的效果,同样在高低剂量实验中所呈现出相同的结果,F1和F3组分可以看出不论剂量高低,F1和F3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血管舒张活性。从F3分离纯化出的6个小肽的血管活性测定结果显示,GPANV、PANV 2个小肽表现出了较高的血管活性,EC50值分别为0.42 mmol/L、0.72 mmol/L,而其中小肽则显示CQ无血管舒张活性而相反表现出了血管收缩的效果。另外,判断3个组分ACE抑制率的高低,F1、F2、F3组分ACE抑制率分别为28.78%、38.98%、40.40%,选取活性最高F3为分离纯化目标组分。F3组分经过凝胶过滤色谱分离并收集出P1、P2、P3、P4这4个主峰,4个峰又经过2遍HPLC色谱分离纯化,共分离出6个单峰物质,利用PPSQ-21和MALDI-TOF-TOF/MS双重定性对6个目标肽段的氨基酸序列结构进行鉴定,鉴定出这些小肽分别为GPANV、PANV、CQ、QC、CGAAP、HAGR。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25个氨基酸序列的寡肽。ACE抑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这6个小肽都表现不同的ACE抑制率,其中3个小肽QC、CGAAP、CQ的ACE抑制率分别为80.66%、79.77%、76.17%,其他的小肽均表现出较低的ACE抑制率,最低的为小肽YN,ACE抑制率只有12.19%,这一点与血管活性数据不完全相关。从血管活性和ACE抑制率的数据来看,ACE抑制率高的小肽并不一定表现出较强的血管活性,血管活性的强弱与ACE抑制无关,两者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或许这存在其他潜在作用机理,其结构-功能等机理研究还需要后续进一步实验的研究去证实。
王晓梅[10](2018)在《5000吨/年聚苯硫醚生产中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工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N-甲基吡咯烷酮(NMP)具有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高、沸点高、低粘度、无腐蚀、毒性低、挥发性低、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石油化工萃取剂、涂料、农药等行业。在使用硫化钠法合成聚苯硫醚(PPS)的过程中作为溶剂的NMP使用量很大,并且NMP的价格较贵,所以对于NMP的回收工艺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工厂目前采用的NMP回收工艺中存在的精馏塔堵塞和由于NMP在碱性环境下分解导致NMP回收率低的问题进行实验研究。根据PPS缩聚反应后滤液中可能存在的成分分析以及实验数据,本文采用水沉的方法除去滤液中的PPS低聚物,有效的解决了在精馏回收NMP的过程中出现精馏塔堵塞的现象;然后,在除去PPS低聚物的滤液中加入盐酸(1mol/L)将混合液调至中性环境,并通过真空蒸馏回收NMP,此方法有效的降低了NMP的分解。工艺改进后通过水分检测仪和气相色谱(GC)检测到NMP回收率大幅度提升。具体工艺为:首先,将PPS缩聚反应后滤液经水沉除去PPS低聚物,然后将除去PPS低聚物后的滤液的pH调至中性后进行真空精馏除去料液中的水。将溶剂NMP留于釜液中,并且催化剂LiCl也可以得到回收并循环利用。该工艺不仅不需要将NMP蒸出只需将处理后料液中的水分除去即可,而且还将料液中的催化剂LiCl也进行了回收利用,从而大大降低了PPS的生产成本。本文通过软件Aspen Plus对NMP的回收工艺进行了模拟与分析,通过对年生产5000吨PPS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料液(含有95.44%NMP)的数据进行模拟,在开工时间为300天/年的工况下,对NMP回收工艺流程中的设备进行了计算与选型,对主要设备精馏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与校核。并对整个回收工艺流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技术经济估算,在确保生产的安全性的基础上,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软件Auto CAD绘制了NMP回收工艺的流程图以及车间布置图。
二、GLJ系列精密板式过滤机通过技术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LJ系列精密板式过滤机通过技术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2)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1.3 煤矿矿井水的利用现状 |
2 巨野矿区某煤矿矿井水水质特征 |
2.1 矿井水来源分析 |
2.2 水质变化情况 |
2.3 现状及存在问题 |
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艺设计 |
3.1 处理规模 |
3.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3.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技术路线 |
3.4 工艺比选 |
3.5 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 |
3.6 小结 |
4 中低温矿井水热源应用 |
4.1 热源应用技术 |
4.2 煤矿热源需求及供暖现状 |
4.3 煤矿余热资源赋存及利用现状 |
4.4 煤矿余热资源利用布局优化 |
4.5 余热利用效果分析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分析及测试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的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工作内容 |
1.4 本章小节 |
第2章 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理论分析 |
2.1 固体颗粒对液压元件的基本危害形式 |
2.2 液压泵污染敏感度理论分析 |
2.2.1 液压泵污染敏感度评价指标 |
2.2.2 污染条件下液压泵输出流量分析 |
2.3 液压阀污染敏感度理论分析 |
2.3.1 固体颗粒对滑阀性能影响分析 |
2.3.2 固体颗粒对溢流阀性能影响分析 |
2.4 液压元件极限尺寸分析 |
2.5 本章小节 |
第3章 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测试台液压系统设计 |
3.1 设计指标以及功能需求 |
3.2 液压系统总体设计 |
3.3 液压元件选型 |
3.3.1 液压系统管网计算 |
3.3.2 试验油箱计算 |
3.3.3 试验泵的选型 |
3.3.4 电机及变频器的选型 |
3.3.5 冷却器及工业冷水机的选取 |
3.4 液压系统的布置安装设计 |
3.5 设计难点以及解决方案 |
3.6 本章小节 |
第4章 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试验设计 |
4.1 液压泵污染敏感度试验设计 |
4.2 滑阀式换向阀污染敏感度试验设计 |
4.3 比例阀污染敏感度试验设计 |
4.4 溢流阀污染敏感度试验设计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测控系统设计 |
5.1 测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
5.2 污染敏感度测控系统硬件选型及设计 |
5.2.1 传感器选型 |
5.2.2 上下位机选型 |
5.2.3 测控系统电气系统设计 |
5.3 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
5.4 上位机操作软件设计 |
5.4.1 操作软件总体设计 |
5.4.2 操作软件界面设计 |
5.4.3 污染敏感度试验功能实现 |
5.5 本章小节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4)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粉尘尘化机理与控制技术的研究 |
2.1 矿山粉尘颗粒的分类 |
2.2 矿山粉尘的性质 |
2.2.1 粒径 |
2.2.2 粉尘密度 |
2.2.3 粘附性 |
2.2.4 安息角 |
2.2.5 润湿性 |
2.2.6 电性 |
2.2.7 磨损性 |
2.2.8 流动性 |
2.3 矿山粉尘的危害 |
2.3.1 矿山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
2.3.2 矿山粉尘对设备产品的影响 |
2.3.3 矿山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
2.4 矿山粉尘产生机理 |
2.4.1 矿山粉尘尘化分析 |
2.4.2 产尘设备与尘源分析 |
2.4.3 工作场所粉尘控制措施 |
2.5 干雾抑尘机理分析 |
2.5.1 空气动力学原理 |
2.5.2 “云”物理学原理 |
2.5.3 斯蒂芬流的输送机理 |
2.6 潮湿环境粉尘过滤机理分析 |
2.6.1 传统滤料过滤机理 |
2.6.2 微孔膜过滤机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除尘系统优化设计 |
3.1 选矿厂基本概况 |
3.1.1 破碎筛分 |
3.1.2 磨矿磁选 |
3.2 除尘方案的优选 |
3.2.1 治理方案论证 |
3.2.2 除尘系统的划分原则 |
3.2.3 除尘工艺分析 |
3.2.4 设计原则 |
3.3 通风除尘系统的设计 |
3.3.1 尘源密闭 |
3.3.2 主要扬尘设备的密闭 |
3.3.3 密闭罩设计 |
3.3.4 除尘排风量设计 |
3.3.5 吸尘罩设计 |
3.3.6 管网水力计算 |
3.3.7 除尘器选型和计算 |
3.3.8 风机选型及计算 |
3.3.9 排气筒设计 |
3.4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设计 |
3.4.1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组成 |
3.4.2 超声雾化抑尘系统设计计算 |
3.5 除尘系统控制 |
3.5.1 光电控制雾化抑尘系统 |
3.5.2 通风除尘系统控制 |
3.6 粉尘处理与回收 |
3.6.1 卸尘装置 |
3.6.2 粉尘处理与回收 |
3.6.3 喷水量设计 |
3.6.4 泵坑设计 |
第四章 除尘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风量调整 |
4.1 除尘系统的单体调试与运行 |
4.1.1 除尘器与输灰系统 |
4.1.2 除尘风机 |
4.2 除尘系统中主要设备的开停机 |
4.2.1 除尘器的开停机 |
4.2.2 除尘风机的开停机 |
4.2.3 输灰系统的开停机 |
4.3 除尘系统的日常维护及管理 |
4.3.1 风管系统 |
4.3.2 除尘风机 |
4.3.3 布袋除尘器 |
4.4 除尘系统风量调整 |
4.4.1 风量调整的目的 |
4.4.2 风量调整前的调试准备 |
4.4.3 除尘系统风量调整基本原理 |
4.4.4 测试内容与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除尘系统实施效果 |
5.1 测试必备的条件 |
5.2 测试操作点的安全措施 |
5.3 采样要求 |
5.3.1 采样位置的选择 |
5.3.2 采样孔的结构 |
5.3.3 测试的操作平台要求 |
5.4 采样仪器 |
5.4.1 原理 |
5.4.2 主要技术指标 |
5.5 检测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经济分析 |
6.1 工程投资 |
6.1.1 除尘系统主体设施投资 |
6.1.2 给排水设施投资 |
6.1.3 电气设施投资 |
6.1.4 工程直接投资 |
6.1.5 工程建造其他费用 |
6.1.6 工程总投资 |
6.2 运行费用 |
6.2.1 电费 |
6.2.2 人工费 |
6.2.3 运行水费 |
6.2.4 维修费 |
6.3 折旧费用 |
6.4 该矿山粉尘处理单价 |
6.5 经济性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移动式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开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油液净化技术概况 |
1.2.1 油液机械过滤净化技术 |
1.2.2 真空分离技术 |
1.2.3 静电过滤技术 |
1.2.4 离心净化技术 |
1.3 油液净化处理设备概况 |
1.3.1 国外油液净化处理设备 |
1.3.2 国内油液净化处理设备 |
1.3.3 油液净化自动处理设备的趋势分析 |
1.4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目标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设计要求与工况分析 |
2.1.1 设计要求 |
2.1.2 设备工况分析 |
2.2 油液净化自动处理功能分析 |
2.2.1 净化功能的分析与选择 |
2.2.2 机械结构的功能分析 |
2.2.3 自动处理功能分析 |
2.3 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总体方案 |
2.4 油液净化自动处理装置的结构设计 |
2.4.1 箱体结构设计 |
2.4.2 油液净化器的安装结构设计 |
2.4.3 机架选材与受力分析 |
2.4.4 油箱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控制方案设计 |
3.1 自动控制方法与思路分析 |
3.2 自动处理工作循环分析 |
3.3 自动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
3.3.1 自动净化处理控制总体方案 |
3.3.2 核心处理器PLC |
3.4 自动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 |
3.4.1 控制程序设计 |
3.4.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油液净化自动处理装置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分析 |
4.2 控制系统硬件结构总体方案 |
4.3 液压控制装置的设计 |
4.3.1 液压原理的设计 |
4.3.2 液压元器件选择 |
4.3.3 液压系统性能校核 |
4.4 电气控制回路的设计 |
4.4.1 主电路设计 |
4.4.2 控制电路设计 |
4.4.3 电气控制元件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油液净化自动处理设备样机的研制与试验 |
5.1 样机的研制和结构完善 |
5.1.1 液压装置的装配与调整 |
5.1.2 电气装置的装配和调整 |
5.1.3 前置面板、对外管接口及电缆箱的安装 |
5.1.4 控制程序的安装 |
5.1.5 设备试验样机整机展示 |
5.2 样机的调试和试验 |
5.2.1 调试和试验目的 |
5.2.2 调试和试验过程 |
5.2.3 设备调试和试验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1.1 主要研究成果 |
6.1.2 主要创新点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6)杜仲红枣复合饮料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杜仲 |
1.1.1 杜仲简介 |
1.1.2 杜仲主要化学成分及功效 |
1.1.3 杜仲的药理活性 |
1.1.4 杜仲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市场前景 |
1.2 枣概况 |
1.3 其他 |
1.4 饮料的概述 |
1.4.1 饮料的定义与分类 |
1.4.2 我国饮料行业的发展现状 |
1.4.3 功能性饮料发展现状及前景 |
1.5 澄清技术 |
1.5.1 自然澄清法 |
1.5.2 酶解澄清法 |
1.5.3 壳聚糖澄清法 |
1.5.4 硅藻土澄清法 |
1.5.5 加速离心澄清法 |
1.6 风味 |
1.6.1 植物性食品风味物质 |
1.6.2 饮料风味物质检测前处理技术 |
1.6.3 萃取方法 |
1.7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7.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原料、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工艺流程 |
2.2.2 杜仲叶基本成分测定 |
2.2.3 绿原酸测定方法 |
2.2.4 杜仲叶水提工艺优化 |
2.2.5 杜仲叶乙醇提取工艺优化 |
2.2.6 不同品种枣基本营养成分测定 |
2.2.7 红枣加热软化工艺 |
2.2.8 红枣汁澄清工艺 |
2.2.9 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检测饮料中挥发性风味物质 |
2.2.10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原料制备 |
2.2.11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的配方优化 |
2.2.12 感官品质评定标准 |
2.2.13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感官评定 |
2.2.14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澄清工艺研究 |
2.2.15 加热杀菌条件确定 |
2.2.16 统计与分析 |
2.2.17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 |
2.2.18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质量评价 |
2.2.19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产品标准的制定 |
2.2.20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贮藏期稳定性检测 |
2.2.21 产业化示范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杜仲叶基本成分的测定 |
3.2 杜仲叶水提法工艺优化 |
3.2.1 单因素实验 |
3.2.2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
3.3 杜仲叶醇提工艺优化 |
3.3.1 单因素实验 |
3.3.2 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
3.4 澄清枣汁制备 |
3.4.1 不同品种枣基本营养成分测定 |
3.4.2 枣加热软化 |
3.4.3 枣汁酶解 |
3.5 枣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3.6 配方工艺研究 |
3.6.1 杜仲叶添加量的确定 |
3.6.2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配方单因素实验 |
3.6.3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感官评定 |
3.6.4 响应面试验 |
3.7 预杀菌 |
3.8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澄清工艺研究 |
3.8.1 最大透光波长确定 |
3.8.2 壳聚糖澄清 |
3.8.3 硅藻土澄清 |
3.8.4 加速离心澄清 |
3.8.5 自然澄清 |
3.8.6 小结 |
3.9 杀菌条件确定 |
3.10 红枣杜仲复合饮料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
3.10.1 红枣杜仲复合饮料中香气成分总离子流色谱图 |
3.11 产品质量评价 |
3.11.1 感官评价 |
3.11.2 理化指标 |
3.11.3 微生物指标 |
3.12 杜仲红枣复合饮料产品标准的制定 |
3.12.1 感官要求 |
3.12.2 理化指标 |
3.12.3 微生物限量 |
3.13 红枣杜仲复合饮料贮藏期稳定性检测 |
3.13.1 饮料贮藏期绿原酸浓度测定 |
3.13.2 饮料贮藏期pH测定 |
3.13.3 饮料贮藏期感官评分 |
3.13.4 饮料贮藏期透光率和△E变化 |
3.13.5 饮料贮藏期微生物总数变化 |
3.13.6 小结 |
3.14 产业化示范 |
3.14.1 设备选型 |
3.14.2 工艺流程图 |
3.14.3 车间平面设计图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2 论文创新点 |
4.3 论文不足之处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7)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研究 ——以ZM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的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相关管理理论 |
2.3.1 系统管理 |
2.3.2 行为科学管理 |
2.3.3 绿色生产 |
2.4 精细化管理在化学品车间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2.4.1 工艺流程、岗位分布、组织结构的研究 |
2.4.2 质量管理、绩效考核、成本效益的研究 |
2.4.3 生产监控、问题预警、绿色生产的研究 |
第三章 ZM公司化学品车间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
3.1 化学品车间管理现状 |
3.1.1 车间简介 |
3.1.2 组织机构和岗位分工 |
3.1.3 质量管理和绩效考核 |
3.1.4 历史回顾 |
3.2 存在问题分析 |
3.2.1 班组组织结构不合理与人员绩效考核不科学 |
3.2.2 生产过程监控不严密以及预警响应预案不足 |
3.2.3 质量管控节约意识不强与生产经营状态亏损 |
3.2.4 工艺流程衔接不紧密与绿色生产理念未落实 |
第四章 ZM公司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
4.1 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实施框架 |
4.2 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
4.2.1 组织架构精细化 |
4.2.2 绩效考核精细化 |
4.2.3 安全管理精细化 |
4.2.4 质量管理精细化 |
4.2.5 绿色生产精细化 |
第五章 ZM公司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评价 |
5.1 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 |
5.1.1 层次分析 |
5.1.2 判断矩阵构造 |
5.1.3 权重计算 |
5.1.4 确定隶属度函数 |
5.2 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
5.2.1 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评价指标选择 |
5.2.2 评价指标权重设定 |
5.3 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实施情况 |
5.4 精细化管理实施效果综合评价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A 车间绩效考核指导制度 |
附B 班组考核价格表 |
附C 主控工岗位操作规程 |
附D 主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
附E 主控工绩效考核标准 |
附F 生产班组对个人考核办法及制度(岗位公共部分)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面向深海的水压换向阀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和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海水液压换向阀国内外研究概述 |
1.3.2 海水环境下材料的腐蚀磨损研究现状 |
1.3.3 海水液压阀口密封可靠性研究现状 |
1.4 关键技术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关键技术问题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海水环境下阀口密封材料的腐蚀磨损研究 |
2.1 海水腐蚀磨损及对液压阀的影响 |
2.1.1 腐蚀磨损介绍 |
2.1.2 海水腐蚀磨损特点 |
2.1.3 腐蚀磨损交互作用分析 |
2.1.4 海水液压阀的腐蚀磨损机理 |
2.2 海水环境下的磨损分量测定 |
2.2.1 试样制备及海水配置 |
2.2.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2.3 试验结果 |
2.2.4 试验总结 |
2.3 海水环境下的腐蚀分量测定 |
2.3.1 腐蚀试样制备 |
2.3.2 试验装置及方法 |
2.3.3 试验结果 |
2.3.4 试验总结 |
2.4 海水环境下的腐蚀磨损交互作用机理 |
2.4.1 磨损加速腐蚀 |
2.4.2 腐蚀加速磨损 |
2.4.3 腐蚀磨损试验中的“负”交互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湿式电磁铁的压力平衡式采样阀技术研究 |
3.1 静水压能驱动的深海采样方法研究 |
3.2 基于湿式电磁铁的压力平衡式采样阀设计 |
3.2.1 采样阀压力平衡式阀芯结构设计 |
3.2.2 基于海水背压的压力平衡阀芯受力分析 |
3.3 水压阀用湿式电磁铁仿真及试验研究 |
3.3.1 水压阀用湿式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 |
3.3.2 水压阀用湿式电磁铁仿真分析 |
3.3.3 阀用湿式电磁铁试验研究 |
3.4 静水压能驱动的深海采样装置及采样阀仿真及试验研究 |
3.4.1 系统仿真模型 |
3.4.2 仿真结果分析 |
3.4.3 深海采样阀样机研制及系统集成 |
3.4.4 深海采样阀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全浸式电磁铁的海水插装阀技术研究 |
4.1 全浸式电磁铁的设计及试验研究 |
4.1.1 全浸式电磁铁的设计 |
4.1.2 硫化及耐压试验研究 |
4.1.3 全浸式电磁铁性能试验研究 |
4.2 基于全浸式电磁铁的海水插装阀方案设计 |
4.2.1 海水三位四通插装式电磁换向阀工作原理 |
4.2.2 海水三位四通换向阀关键结构设计 |
4.3 海水三位四通插装式电磁换向阀结构优化 |
4.3.1 海水三位四通插装式电磁换向阀数学模型 |
4.3.2 海水三位四通插装式电磁换向阀AMESim仿真模型 |
4.3.3 基于AMESim批处理的单参数动态特性分析 |
4.3.4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参数影响变化关系分析 |
4.3.5 单参数与多参数影响变化关系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海水液压阀口密封性能的可靠性分析 |
5.1 锥阀阀口密封的泄漏量模型 |
5.2 锥阀阀口密封副接触表面的分形研究 |
5.2.1 分形理论介绍 |
5.2.2 粗糙表面的分形特征 |
5.2.3 阀口密封副端面泄漏量分形模型 |
5.2.4 密封副端面密封比压试验研究 |
5.3 海水液压阀口密封可靠性分析 |
5.3.1 海水环境下金属的腐蚀失效研究 |
5.3.2 基于Copula的弹簧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水换向阀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6.1 样机研制及实验室性能测试方法研究 |
6.1.1 海水插装式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研制 |
6.1.2 试验原理及试验系统 |
6.1.3 试验项目 |
6.2 深海模拟试验方法研究 |
6.2.1 试验系统原理及深海高压舱内试验方案 |
6.2.2 开式海水液压系统集成及调试 |
6.2.3 水池试验 |
6.2.4 换向阀深海模拟试验方法 |
6.3 海上试验方法研究 |
6.3.1 海上试验装置和条件 |
6.3.2 海上试验前准备 |
6.3.3 海上试验方法及步骤 |
6.3.4 海上试验结果的评定准则及试验结果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豆豆粕制备血管活性小肽及其纯化、鉴定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豆蛋白及其功能活性肽 |
1.1.1 大豆蛋白 |
1.1.2 大豆肽的生理活性 |
1.2 大豆功能肽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
1.2.1 大豆降压肽的生产制备方法 |
1.2.1.1 化学法制备 |
1.2.1.2 商业酶解法制备 |
1.2.1.3 发酵法制备活性肽 |
1.2.2 大豆降压肽的分离纯化 |
1.3 大豆功能肽的活性检测 |
1.3.1 抑制ACE降压原理 |
1.3.2 ACE抑制活性检测方法 |
1.3.3 血管活性降压原理 |
1.3.4 血管活性检测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
1.4.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4.3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豆豉中产蛋白酶菌的筛选与鉴定 |
2.1 材料与设备 |
2.1.1 样品 |
2.1.2 主要培养基 |
2.1.3 主要实验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民间豆豉中产蛋白酶菌种的初筛 |
2.2.2 菌种活化 |
2.2.3 细菌型豆豉中产蛋白酶菌种的复筛 |
2.2.4 酶活实验测定 |
2.2.5 菌种鉴定 |
2.2.5.1 菌落形态学观察 |
2.2.5.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豆豉中产蛋白酶菌种的初筛 |
2.3.2 产蛋白酶菌种的复筛 |
2.3.3 菌种鉴定 |
2.3.3.1 菌落形态学观察 |
2.3.3.2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发酵豆粕血管活性小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及鉴定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原料与菌株 |
3.1.2 主要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豆粕发酵液制备 |
3.2.2 豆粕发酵液(F1、F2、F3)的蛋白质含量 |
3.2.2.1 主要试剂配制 |
3.2.2.2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的制作(0~100 mg/m L) |
3.2.3 F3 组分的分离纯化(500Da) |
3.2.3.1 凝胶渗透色谱(GFC)法分离 |
3.2.3.2 一次HPLC法分离纯化 |
3.2.3.3 二次HPLC法再分离纯化 |
3.2.4 小肽的分子量测定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2.5 小肽固相合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豆粕发酵液制备 |
3.3.2 豆粕发酵液(F1、F2、F3)的蛋白质含量 |
3.3.2.1 蛋白质含量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2 豆粕发酵液F1、F2、F3 组分的蛋白质含量 |
3.3.3 F3 组分的分离纯化 |
3.3.3.1 GFC分离 |
3.3.3.2 一次HPLC法分离纯化 |
3.3.3.3 二次HPLC法再分离纯化 |
3.3.4 大豆小肽的分子量测定及氨基酸序列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豆豆粕小肽的血管活性研究 |
4.1 材料与设备 |
4.1.1 样品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小鼠主动脉血管环的制备 |
4.2.2 小肽血管舒张效应活性测定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F1、F2、F3 组分的血管活性 |
4.3.2 小肽血管活性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豆豆粕小肽的ACE抑制活性研究 |
5.1 材料与设备 |
5.1.1 样品 |
5.1.2 主要实验试剂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绘制马尿酸标准曲线 |
5.2.2 大豆豆粕小肽ACE抑制活性测定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HA标准曲线的制作 |
5.3.2 抑制活性测定 |
5.3.2.1 F1、F2、F3 组分的ACE抑制活性 |
5.3.2.2 小肽ACE抑制活性的测定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5000吨/年聚苯硫醚生产中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苯硫醚简介 |
1.1.1 聚苯硫醚的性质 |
1.1.2 PPS的应用 |
1.1.3 PPS的发展史 |
1.2 溶剂NMP的回收 |
1.2.1 NMP简介 |
1.2.2 NMP的性质 |
1.2.3 NMP的应用 |
1.2.4 NMP的回收现状 |
1.3 AspenPlus软件介绍 |
1.3.1 AspenPlus的主要功能 |
1.3.2 AspenPlus的主要特点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4.1 生产规模及回收要求 |
1.4.2 技术路线及方法 |
第2章 NMP回收工艺路线选择实验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步骤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水沉过程中水量的确定 |
2.3.2 水沉过程对NMP回收率的影响 |
2.3.3 调节pH对NMP回收率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回收工艺方案设计 |
3.1 NMP回收工艺概述 |
3.2 AspenPlus软件模拟 |
3.2.1 模拟流程概述 |
3.2.2 AspenPlus流程模拟 |
3.3 精馏塔灵敏度分析 |
3.4 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 |
3.4.1 物料衡算 |
3.4.2 能量衡算 |
第4章 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
4.1 精馏塔的选型 |
4.2 精馏塔的设计 |
4.2.1 塔径计算 |
4.2.2 塔高的计算 |
4.2.3 塔板工艺尺寸的设计计算 |
4.2.4 精馏塔接管尺寸的计算 |
4.3 精馏塔的校核 |
4.3.1 塔板压降 |
4.3.2 液面落差 |
4.3.3 漏液 |
4.3.4 液沫夹带 |
4.3.5 液泛 |
4.3.6 负荷性能图 |
第5章 其他设备选型 |
5.1 换热器 |
5.2 泵 |
5.3 储罐 |
5.4 搅拌容器 |
5.5 过滤器 |
5.6 地槽的设计 |
5.7 设备一览表 |
第6章 车间布置 |
第7章 技术经济评估 |
7.1 NMP回收成本估算 |
7.2 税费及收入 |
7.3 企业利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件 |
四、GLJ系列精密板式过滤机通过技术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J].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国标准化, 2021(11)
- [2]巨野矿区某煤矿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与综合利用[D]. 王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液压元件污染敏感度分析及测试系统研制[D]. 郑帅可. 浙江大学, 2020(06)
- [4]金属矿山选矿工艺粉尘治理研究与设计[D]. 赵坤.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8)
- [5]移动式油液净化自动处理系统的开发设计研究[D]. 王金春. 扬州大学, 2019(06)
- [6]杜仲红枣复合饮料研究与开发[D]. 王娟.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7]化学品车间精细化管理研究 ——以ZM公司为例[D]. 李晓飞. 郑州大学, 2019(03)
- [8]面向深海的水压换向阀关键技术研究[D]. 刘向阳. 北京工业大学, 2018(04)
- [9]大豆豆粕制备血管活性小肽及其纯化、鉴定与活性研究[D]. 崔云云.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10]5000吨/年聚苯硫醚生产中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工艺设计[D]. 王晓梅.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