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便携式卫星信号接收器(论文文献综述)
郎为民,邹力,王振义,姚晋芳,裴云祥[1](2021)在《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研究》文中认为作为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GCS(地面控制站)是无人机的人-机交互界面。GCS支持对无人机进行远程控制,通过数据链接收和处理来自无人机的数据,支持飞行规划,并通过接口与地面自动驾驶仪面板通信,也可以直接操作无人机携带的各种有效载荷。文章分析GCS的构成与功能,描述GCS操作员的主要任务和设计需求,归纳四类GCS的特点和优势,介绍GCS的通信介质、天线、通信频段以及指挥、控制和通信(C3)模型,说明GCS的设计流程。
吴德华,谢重光,张云霞[2](2021)在《某型飞机GPS射频干扰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文中指出近年来,GPS系统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军用及民用飞机和舰船导航。与传统的地标、无线电罗盘、塔康等导航方式相比,GPS导航具有导航精度高、响应迅速、不受天气条件影响等特点,能够实现全天候、全疆域范围内米级别精度的导航与定位。由于GPS卫星信号采用CDMA制式,因此就存在着被射频干扰的可能。基于GPS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和来源分析,探讨了飞机GPS干扰防护的基本方法以及对飞机系统影响,并为飞行和维修人员提供相关操作建议。
黄涛[3](2021)在《便携式遥控船的设计及其在湿地监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
任佳宁[4](2021)在《基于北斗导航的电力工程作业在线监管平台设计》文中认为
丁永杰[5](2021)在《多无人机协同GPS欺骗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产业的迅速发展,无人机在航拍、植保、表演、监测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由于使用门槛的不断降低,无人机使用管控方面暴露的问题也越发明显。为了对未授权的无人机飞行进行有效管控,当前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使用GPS欺骗攻击对无人机的飞行进行干扰是一种相对简单且可行性较高的管控方法。利用这样的攻击可以对未授权的无人机进行驱离或者捕获,以保护区域安全和隐私。但是,当前的GPS欺骗方法主要以地面平台搭载设备进行欺骗攻击,攻击范围有限且灵活性不高,无法应对波达方向检测等GPS攻击防御技术。本文在现有GPS生成式欺骗干扰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多无人机为平台的多信源GPS欺骗攻击方案,可以在有效应对波达方向感应检测的基础上实现对不同运动状态目标无人机的GPS欺骗。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针对悬停状态的目标无人机,提出了基于NSGA-II的多无人机协同GPS欺骗方案。首先构建了攻击无人机的硬件平台。然后,在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基于NSGAII的多无人机路径规划和任务分配方案,为攻击无人机分配最优飞行路径。最后,针对悬停状态目标无人机设计两种不同的GPS欺骗方案,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的禁飞区欺骗和飞行轨迹欺骗。(2)针对存在自主运动的目标无人机,提出了基于YOLO Nano的多无人机协同GPS欺骗方案。首先设计了基于YOLO Nano的单攻击无人机目标追踪方案,实现单攻击无人机上目标方向准确追踪。然后,在单无人机目标追踪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多攻击无人机协同目标追踪方案,实现对目标无人机的准确定位。最后,提出新的虚假GPS信号计算方法,根据目标无人机自主运动自适应调整攻击无人机飞行轨迹和虚假GPS信号内容。
张青春[6](2021)在《频率校准测量》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从关注用于描述频率校准规范开始。然后,描述各种类型的频率标准和传递标准。最后,讨论如何提供完整的频率校准问题的解决方案。
徐沛拓[7](2021)在《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研制及典型探测结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洋环境信息的感知是保障海洋环境安全的基础,尤其是在当下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极端天气不断增多的背景下,人们对全方位、高精度的海洋观测有了更迫切的需求,激光雷达便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观测工具。本文研究了集偏振、多视场、荧光和拉曼等多种信号探测能力于一体的高性能船载海洋激光雷达,并进行了信号仿真论证和系统定标校验,同时在中国近海、千岛湖等诸多典型水域中开展了外场实验及应用研究。本文工作贯通了海洋激光雷达的模型机理、仪器研制、反演算法与应用分析,为船载激光雷达观测海洋提供了全链路的解决方案,是未来发展星载海洋激光雷达的基础,对准确估算海洋碳通量、阐明海洋环境动态变化过程和机制,以及更准确地预估未来地球气候系统的变化趋势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开发了一套功能完善、性能稳定、操作便捷的多功能船载海洋激光雷达系统。从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和控制系统等方面全面解析了海洋激光雷达的一般性设计原则,历经三代更新,至今已发展为一套兼具米散射激光雷达、偏振激光雷达、荧光和拉曼激光雷达以及多视场激光雷达等功能的综合性海洋激光雷达系统,满足多样化的探测需求。从激光雷达探测原理入手,给出了兼容各种体制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的设计方案;从激光雷达数据预处理出发,厘清了水体光学参数和生物参数的反演算法。海洋激光雷达仪器可快捷地部署于科考船,通过走航观测获得一系列的水体光学特性、生物特性垂直剖面,例如颗粒物后向散射系数、漫射衰减系数、退偏比和叶绿素a浓度等。构建了以解析模型和蒙特卡洛(Monte Carlo,MC)仿真为核心的海洋激光雷达多参数多体制辐射传输正演方法。激光在水体中传输时伴随着强烈的多次散射效应,相较于单次散射近似下的普通激光雷达方程,解析模型和MC仿真将多次散射考虑在内,构建了高效准确的海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正演模型,前者胜在仿真效率极高,后者胜在能够模拟最为接近真实情况的激光雷达信号。基于上述仿真手段,探讨了工作高度、接收视场角、水质和水体分层等因素对激光雷达弹性散射信号的影响,分析了平行偏振通道和正交偏振通道信号的变化特点,论证了由荧光拉曼信号比反演叶绿素a浓度的可行性。建立了仪器定标以及原位数据和正演模型相结合的海洋激光雷达信号精准校验的体系。从系统响应、背景偏置、时域偏移、增益非线性等方面阐述了海洋激光雷达仪器定标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对激光器和探测器固有性质、环境光干扰等因素造成的信号失真进行定标校正。基于原位仪器同步测量的水体参数,采用激光雷达方程、MC仿真、解析模型等正演方法对不同水质和不同接收视场角下的激光雷达回波信号和激光雷达反演结果进行定量化校验。融合贯通了多种水体光学及生物特性反演方法,并应用于千岛湖、东海和南海等典型水体的探测分析。针对复杂水体探测需求,单一算法难以实现各类目标特性的准确反演,本文综合了斜率法、扰动法、Fernald法、生物光学模型法、拉曼校正荧光法等光学特性和生物特性反演方法,并结合原位仪器数据和水色卫星数据,对典型水体的生物光学特性进行了全面的对比、验证和分析。对夏季千岛湖全域水体进行了走航观测,探讨了这一典型内陆水体受局部气象事件以及地表径流的影响过程;在东海、南海进行了长距离跨度的走航观测,对浙闽粤沿海、珠江口和琼东三大区域的水体特性有了连续、全面的观测数据,并对走航过程中发现的散射层次分布特征进行了具体分析。综上,本文从系统设计、仿真论证、定标校验以及实验应用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一套多功能船载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的研制过程,该仪器在千岛湖、东海、南海等走航观测实验中展现出了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研究对推进海洋激光雷达的实用化、进一步构建全球上层海洋三维观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张旭[8](2021)在《基于指纹算法的室内可见光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室内可见光定位作为一种新兴的室内定位解决方案,相比于传统的定位方法,定位精度高、成本低、无电磁干扰、安全性高以及频谱资源丰富,凭借这些优势可见光在室内定位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和研究价值。本文针对室内可见光定位的指纹算法,在离线阶段构建指纹库的过程中工作量大且场景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构造,以及在线定位阶段采用的加权K近邻(Weighted K Nearest Neighbors,WKNN)算法定位精度不高、定位时间长的问题。对传统的指纹算法提出改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离线构建指纹库的过程中,提出利用光信号的朗伯传播模型,在测量少数位置光信号强度的情况下,通过已知的测量值计算出其余位置的未知值,构建虚拟指纹库。在线定位阶段提出改进的WKNN算法,研究k值的选择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采用自适应变化的k值代替固定的k值;对比不同距离度量下的定位精度,用平方弦距离度量来代替欧式距离度量;根据光强大小将定位区域进行划分,采用分步定位的方法,先确定定位目标的大概区域,再与所处区域的指纹库进行匹配,减少了与整个指纹库匹配的工作量,降低定位时间;考虑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稳定性对定位系统的影响,在k值权重的计算中引入LED信号强度的方差,以此来提高定位精度。最后搭建真实的可见光定位系统,采集光信号强度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可行性。经过实验仿真以及搭建真实的定位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光信号传播模型构建的虚拟指纹库比克里金插值和矩阵填充构建的虚拟指纹库精度更高,同时还有效的简化指纹库的构建过程;改进的WKNN定位算法相比于压缩感知和极限学习机定位算法,可以取得更高的定位精度,解决了边缘区域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同时定位时间也大大降低,达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图[52]表[5]参[84]
沈云飞[9](2021)在《可见光通信多用户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发展迅速,被列为6G/B5G的重点研究技术,因其鲜明的特点和照明与通信相融合的天然优势,可预期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目前对于VL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想环境下的端到端方面,适用工程应用的系统相对少见。本文围绕某单位预研项目需求展开,总体目标是设计实用型的可见光多用户接入通信系统,在发挥VLC照明与通信相结合优势的同时,以保密通信的原则部署在易电磁泄密的敏感区域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系统的性能需求和关键光电器件的特性,对可见光收发链路进行设计。考虑可靠性以及成本效益下,在光发射链路中以OOK调制方式设计驱动电路,来控制LED的快速亮灭变化完成电光转化;在光接收链路中选用面积大、性价比高的PIN-PD设计光电转化电路,并针对转换后的电信号的衰减和噪声叠加现象,设计了高通滤噪后置放大电路,使电信号波形恢复完整。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可见光收发链路在10m传输距离、3Mbps通信速率下,误码率结果在10-6量级,超过需求指标。2.在高性能Zynq数控系统中设计了基于AXI-DMA的PS-PL数据交互方案,并在PS侧Linux中开发了多线程的网络通信程序,最终搭建了双工可见光通信平台,通过测试验证了平台实时双工通信的稳定性。3.在上述平台的基础上,基于UDP组播协议和TDMA多址接入通信方案,本文设计了多用户接入通信系统,并分别从应用层和数据链路层对关键功能进行实现。针对系统业务数据包的类型,设计了一种时隙共享的TDM传输方案以提高下行链路吞吐量。实验测试表明本文设计的可见光多用户接入通信系统可以满足预研项目的工程需求,并且系统下行链路在1Mbps光路速率下传输多用户数据包时,时隙共享TDM方案的实测吞吐量比常规方案的理论值提高了大约N倍(N为用户数)。
田入运[10](2021)在《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勘探方法利用地震仪接收人工震源激发的地震波,可以直观的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具有勘探深度大、施工效率高的优点,在矿产资源勘探行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和易开采资源的减少,地震勘探方法对勘探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深部开采、智能开采、绿色开采”是未来我国矿产资源开采理念的三大发展方向。然而,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传统的有缆遥测地震仪器由于大线连接,导致排列布设困难,具有施工成本高,勘探效率低,维护困难等问题,需要解决地震探测仪器装备的复杂环境适应性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便携式节点地震仪是一体化集成式的地震采集系统,一般独立的节点便可以完成地震数据采集任务,省去了布置大线的繁琐,通常情况下,节点内部电池可以支撑整个施工过程,不必频繁的更换供电模块,给勘探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便携式的节点设备也意味着更灵活的勘探方案设计和更广的勘探范围。节点地震仪凭借着其仪器排布的灵活性、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和高效率的施工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复杂地质勘探环境中,是实现“地壳结构透明”的新利器。目前我国的节点式地震仪器长期依赖进口,国产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与国外先进的仪器具有很大差距。在复杂的地质勘探环境进行大规模的地震勘探时,现有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排列布设和野外维护困难,工作效率低,尤其是在被动源地震探测方法中,需要仪器采集微弱的地脉动信号,勘探周期长达几天或十几天,现有仪器的噪声和功耗性能难以适应不断更新的地震探测方法。除此之外,国内节点式地震仪器大部分是采用内部时钟进行仪器授时,随着采集时间的增加,采集站上晶体振荡器的频率漂移将带来显着的时间误差积累,因此需要研究大规模地震勘探环境下不受节点数量限制和勘探时间限制的高精度无线多节点时间同步系统。由于节点地震仪采集的数据需要施工完毕后经过回收装置下载合成才能观测到数据质量,滞后的数据获取极大影响了施工效率,具有封闭性的技术缺陷,需要研究无线实时数据质量监控系统以便在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对勘探情况进行评估。本文分析了当前节点仪器的特点,针对各个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和实现了低噪声、低功耗的微弱地震信号采集系统、基于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多节点高精度数据同步方法和基于能量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探测系统GEIWSR-Ⅲ,通过野外应用实例验证了新系统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低噪声、低功耗的高精度地震信号采集系统研制。首先分析了模拟信号采集通道的噪声来源,分别针对各个噪声来源进行抑制,利用最小噪声原理和阻抗匹配技术设计了低噪声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针对当前主流?-Σ型A/D转换器进行对比和选择,设计了高精度的数据采集通道,经过技术指标测试,采集系统的短路噪声水平为0.8μV@500Hz,动态范围达到126.7d B@500Hz,信噪比达到131.53d B@500Hz,谐波失真水平达到124.4d B@31.25Hz。针对节点系统在地震勘探中的工作流程及硬件结构,设计并实现了系统的动态功耗管理技术。分别对节点地震仪中的各个硬件的工作过程及功耗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低功耗控制策略,使得仪器达到162m W@自主工作模式,291m W@无线监控模式的功耗水平,通过合理配置仪器工作模式,使得系统的平均功耗达到198m W,提升了仪器的野外工作时长。(2)高精度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无线多节点地震数据同步方法研究。针对大规模、高密度地震勘探方法中多节点的时间同步问题,讨论了当前节点地震仪数据同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节点地震仪器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和本文设计的节点采集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了一种利用GPS和高精度恒温晶振的低功耗时间同步系统,采用高精度恒温晶振连续授时,GPS间歇性校准的方式,补偿ADC时钟晶体漂移造成的累积误差,设计了基于GPS秒脉冲(PPS)中断、GPS串行中断以及主程序流程之间的精准时间服务流程,使得节点之间的同步精度达到0.688μs。场地试验证明本文设计的同步方法的稳定性不受传感器节点位置、节点数量和探测时间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满足大规模、高密度地震采集任务的时间同步需求。(3)满足复杂地形、大规模、数据传输可靠的混合通信系统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研究。针对大规模、密集型地震勘探无法进行有效的数据质量监控限制,提出了基于核心网和扩展多跳网的混合通信系统,设计了基于远距离、高速数据传输的Wi-Fi无线通信单元的核心网络架构和基于低功耗的Zig Bee无线通信单元的扩展网络架构,根据提出的网络架构,设计了网络仿真模型,提出了可变权重的分簇和路由算法以均衡网络负载和能量,并根据该算法提出了节点在无线网络监控中的数据融合技术和数据质量监控方法。仿真实验表明,可变权重的分簇和路由算法可以在整个网络周期内不断地调整影响网络能耗的因素(簇头节点与成员节点、网关节点之间的距离和节点的剩余能量)的权重,使整个网络的能量更加均衡。网络性能对比测试中,本文提出的方法相比LEACH方法和EEUC路由方法相比分别降低35%和12%的网络能耗。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测试表明,当数据抽取因子e值为0.2时,可以获得保真率99.44%的监测数据,大大减少了无线监控网络的数据传输压力,提高了勘探效率。(4)基于上述关键技术,开发了集信号拾取、数据采集、多节点数据同步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功能于一体的新型节点式地震仪器系统GEIWSR-Ⅲ。通过与GEIWSR-Ⅱ系统(吉林大学研制的代表性无缆地震仪器)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新系统的等效噪声水平由1.2μV@500Hz降低到0.8μV@500Hz、平均功耗由单通道500m W降低到198m W、数据同步能力由10μs提高到了0.688μs,添加了基于能耗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系统,解决了仪器封闭性的技术缺陷。最后,利用本文研究的无线低功耗地震采集系统GEIWSR-Ⅲ与SE863轻便分布式遥测地震勘探系统、Sercel 428XL地震探测系统在松原市查干花镇进行了联合探测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GEIWSR-Ⅲ系统与Sercel 428XL系统采集的数据质量相当,相比于SE863系统,GEIWSR-Ⅲ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分辨率。在仪器的便携性和施工效率上,GEIWSR-Ⅲ相比Sercel 428XL系统、SE863系统具有更大优势。综上所述,GEIWSR-Ⅲ系统具有设备轻便、性能稳定、时间同步精度高和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性能稳定的特点,大大增强了我国节点式地震勘探设备的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复杂地质勘探环境下进行大规模、密集型的地震探测奠定了基础。
二、便携式卫星信号接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便携式卫星信号接收器(论文提纲范文)
(1)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GCS的构成与功能 |
1.1 GCS的构成 |
1.2 GCS的功能 |
2 GCS操作员 |
2.1 主要任务 |
2.2 设计需求 |
3 GCS类型 |
3.1 手持式控制器 |
3.2 便携式GCS |
3.3 移动卡车 |
3.4 中央指挥站 |
4 通信系统 |
4.1 通信介质 |
4.2 天线 |
4.3 通信频段 |
4.4 指挥、控制和通信模型 |
5 GCS设计流程 |
6 结束语 |
(2)某型飞机GPS射频干扰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2 射频干扰产生原因及对飞机系统的影响 |
2.1 GPS信号构成 |
2.2射频干扰产生原因 |
2.3 RFI对飞机位置计算的影响 |
3 射频干扰主要来源及防护基本方法 |
3.1 射频干扰主要来源 |
(1)个人隐私保护装置 |
(2)保护敏感区域和重要人物 |
(3)全球定位系统(GPS)中继服务器 |
(4)电视广播电视台故障 |
(5)军事冲突地区发生的GPS RFI |
(6)模仿GNSS信号 |
3.2 现代飞机GPS系统防干扰系统 |
3.3 GPS电缆电磁防护 |
3.3.1 屏蔽引线端接 |
3.3.2 屏蔽线端连接 |
5 GPS受到干扰的应对措施 |
5.1 应对GPS信息消失的措施 |
5.2 维护注意事项 |
6 结论 |
(5)多无人机协同GPS欺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转发式欺骗研究现状 |
1.2.2 生成式欺骗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背景知识介绍 |
2.1 GPS系统 |
2.1.1 GPS导航电文 |
2.1.2 GPS信号载波与调制 |
2.1.3 GPS定位方法 |
2.2 GPS欺骗 |
2.2.1 GPS欺骗攻击 |
2.2.2 GPS欺骗攻击检测 |
2.3 遗传算法 |
2.3.1 遗传算法原理 |
2.3.2 NSGA-II算法 |
2.3.3 NSGA-II算法与其他算法的对比 |
2.4 目标检测 |
2.4.1 目标检测算法分类 |
2.4.2 YOLO及 YOLO Nano算法 |
2.4.3 YOLO及 YOLO Nano算法与其他算法的对比 |
第三章 基于NSGA-II的多无人机协同GPS欺骗方案 |
3.1 攻击方案概述 |
3.2 攻击平台设计 |
3.2.1 协同攻击平台硬件构建 |
3.2.2 协同攻击平台算法设计 |
3.3 攻击方案设计 |
3.3.1 禁飞区欺骗设计 |
3.3.2 轨迹欺骗设计 |
3.4 实验分析 |
3.4.1 定点欺骗实验设置 |
3.4.2 轨迹欺骗实验设置 |
3.4.3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YOLO Nano的多无人机协同GPS欺骗方案 |
4.1 攻击方案概述 |
4.2 多机协同的目标检测定位方案 |
4.2.1 基于YOLO Nano的单F-UAV目标检测方法 |
4.2.2 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的多F-UAV协同追踪策略 |
4.3 攻击信号计算方案 |
4.3.1 目标无人机的定点欺骗 |
4.3.2 目标无人机的轨迹欺骗 |
4.4 实验分析 |
4.4.1 实验设置 |
4.4.2 目标检测定位结果分析 |
4.4.3 欺骗攻击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频率校准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规范:频率偏移和稳定度 |
1. 频率偏移 |
2. 稳定度 |
二、频率标准 |
1. 晶体振荡器(晶振) |
2. 原子振荡器 |
2.1铷振荡器(铷钟) |
2.2铯振荡器(铯钟) |
2.3氢脉泽(氢钟) |
3. 光振荡器 |
3.1超稳定腔——稳激光器 |
3.2原子光钟 |
三、传递标准 |
1. 无线频率传递标准 |
1.1罗兰-C(LORAN-C) |
1.1.1 LORAN-C概述 |
1.1.2 LORAN-C性能 |
1.2全球定位系统 |
1.2.1 GPS概述 |
1.2.2 GPS接收器 |
1.2.3 GPS性能 |
2.光纤频率传递标准 |
2.1超稳光纤链路 |
2.2超稳光纤链路示例 |
2.2.1实验装置描述 |
2.2.2实验结果 |
四、校准方法 |
五、结束语 |
(7)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研制及典型探测结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海洋激光雷达的总体设计 |
2.1 海洋激光雷达通用结构 |
2.2 海洋激光雷达方程 |
2.3 海洋激光雷达仪器设计 |
2.4 海洋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 |
2.4.1 数据预处理 |
2.4.2 水体光学参数与生物参数的反演 |
2.4.3 激光雷达系统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 |
2.5 本章小结 |
3 海洋激光雷达信号的仿真分析 |
3.1 海洋激光雷达探测目标的特点 |
3.1.1 水体的主要成分 |
3.1.2 水体的光学特性 |
3.2 水下激光传输的正演模型 |
3.2.1 激光雷达信号的解析模型 |
3.2.2 激光雷达信号的MC仿真 |
3.3 海洋激光雷达信号的仿真结果 |
3.3.1 多视场弹性散射信号的仿真 |
3.3.2 偏振信号的仿真 |
3.3.3 荧光和拉曼信号的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4 海洋激光雷达仪器定标与校验 |
4.1 海洋激光雷达仪器的定标 |
4.2 海洋激光雷达回波信号的校验 |
4.2.1 不同水质下的校验结果 |
4.2.2 不同接收视场角下的校验结果 |
4.2.3 偏振信号的校验结果 |
4.3 海洋激光雷达反演光学参数的校验 |
4.3.1 不同水质下的校验结果 |
4.3.2 不同接收视场角下的校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在内陆水体的典型实验及分析 |
5.1 千岛湖概况及水体特性 |
5.2 千岛湖实验航次 |
5.3 观测结果的时空分布特征 |
5.3.1 光学参数的观测结果 |
5.3.2 叶绿素a浓度的观测结果 |
5.4 激光雷达与原位仪器数据对比 |
5.4.1 荧光信号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
5.4.2 光学特性剖面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6 在中国近海的典型实验及分析 |
6.1 实验区域及航次介绍 |
6.2 观测结果 |
6.2.1 浙闽粤近海观测 |
6.2.2 珠江口“S”型观测 |
6.2.3 琼东“S”型观测 |
6.2.4 石梅湾昼夜观测 |
6.2.5 与原位仪器数据的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本论文完成的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基于指纹算法的室内可见光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2 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的特点 |
2.1 室内光信号的传播模型 |
2.2 多路复用方法 |
2.2.1 时分复用 |
2.2.2 频分复用 |
2.2.3 正交频分复用 |
2.2.4 波分复用 |
2.3 可见光定位参数 |
2.3.1 接收信号强度 |
2.3.2 到达时间与到达时间差 |
2.3.3 到达角 |
2.4 室内可见光定位评价指标 |
2.4.1 定位精度 |
2.4.2 定位复杂度 |
2.5 本章小结 |
3 虚拟指纹库的构建算法 |
3.1 克里金插值法构建指纹库 |
3.2 矩阵填充构建指纹库 |
3.3 改进光信号传播模型构建指纹库 |
3.3.1 改进光信号传播模型 |
3.3.2 构建虚拟指纹库 |
3.4 不同指纹库构建算法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改进定位算法 |
4.1 WKNN算法 |
4.2 改进的WKNN算法 |
4.2.1 距离度量的选择 |
4.2.2 最佳k值选择 |
4.2.3 定位过程 |
4.3 改进定位算法的性能分析 |
4.3.1 定位复杂度 |
4.3.2 定位精度 |
4.4 本章小结 |
5 可见光定位系统实现 |
5.1 系统框架 |
5.1.1 发射端设计 |
5.1.2 接收端设计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可见光通信多用户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的系统需求 |
1.4 主要工作与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可见光通信相关原理 |
2.1 可见光通信系统基本架构 |
2.2 关键光电器件 |
2.2.1 LED分类及工作特性 |
2.2.2 PD分类及工作特性 |
2.3 室内可见光通信传输信道分析 |
2.4 系统设计关键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工可见光通信平台设计 |
3.1 平台方案设计 |
3.2 可见光收发链路设计 |
3.2.1 光发射链路设计 |
3.2.2 光接收链路设计 |
3.3 数控系统设计 |
3.3.1 数控系统的选型 |
3.3.2 数据传输结构设计 |
3.4 平台搭建与测试 |
3.4.1 传输性能测试 |
3.4.2 传输功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用户接入通信系统设计 |
4.1 系统方案设计 |
4.1.1 系统架构设计 |
4.1.2 多址接入通信方案 |
4.1.3 逻辑功能框架设计 |
4.2 系统关键功能实现 |
4.2.1 多VLC-AP接入的网络编程 |
4.2.2 光路多址接入通信模块 |
4.3 系统的搭建与测试 |
4.3.1 搭建测试环境 |
4.3.2 功能测试 |
4.3.3 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节点式地震采集仪器的发展现状 |
1.3 节点式地震仪器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3.1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
1.3.2 节点式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中的应用现状 |
1.3.3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被动源探测中面临的问题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论文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1 论文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节点地震仪在主、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需求分析 |
2.1 引言 |
2.2 节点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施工流程 |
2.2.1 二维、三维地震勘探方法 |
2.2.2 节点式地震仪在主动源勘探方法中的施工流程 |
2.3 节点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应用及施工流程 |
2.3.1 微动探测技术 |
2.3.2 短周期密集地震探测法 |
2.3.3 节点式地震仪在被动源勘探方法中的施工流程 |
2.4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式地震仪的需求分析 |
2.4.1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采集性能需求分析 |
2.4.2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功耗需求分析 |
2.4.3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时间同步性能需求分析 |
2.4.4 主、被动源勘探方法对节点地震仪的数据质量监控需求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功耗高精度采集系统设计及实现 |
3.1 引言 |
3.2 系统架构与总体设计方案 |
3.2.1 系统架构 |
3.2.2 总体设计方案 |
3.3 低噪声、高精度微弱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
3.3.1 地震检波单元 |
3.3.2 模拟信号采集通道噪声分析 |
3.3.3 低噪声模拟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3.3.4 高分辨率模数转换器的选择 |
3.3.5 高精度数据采集单元设计 |
3.4 系统工作模式及功耗分析 |
3.4.1 系统工作模式 |
3.4.2 系统功耗分析 |
3.5 系统的低功耗设计 |
3.5.1 微控制器低功耗设计 |
3.5.2 GPS低功耗设计 |
3.5.3 SD卡低功耗设计 |
3.5.4 无线监控单元低功耗设计 |
3.5.5 以太网单元低功耗设计 |
3.5.6 低功耗电源管理单元设计 |
3.6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6.1 噪声水平测试 |
3.6.2 动态范围及信噪比 |
3.6.3 谐波失真水平测试 |
3.6.4 频率响应测试 |
3.6.5 功耗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分时索引插值截距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 |
4.1 引言 |
4.2 节点采集系统时间同步设计 |
4.2.1 采集系统的时间同步架构分析 |
4.2.2 高精度时间同步结构设计 |
4.3 采集系统时间同步精度性能分析 |
4.4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4.1 时间同步稳定性测试 |
4.4.2 场地同步性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能耗均衡的无线数据质量监控系统设计 |
5.1 引言 |
5.2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通信技术及网络架构 |
5.2.1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
5.2.2 节点地震仪中的无线网络架构 |
5.3 无线传感网中的能耗均衡技术 |
5.4 基于GEIWSR-III的无线网络架构设计及网络模型构建 |
5.4.1 无线网络架构设计 |
5.4.2 网络模型与符号说明 |
5.5 能量均衡算法设计及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方法 |
5.5.1 距离计算 |
5.5.2 组簇 |
5.5.3 多跳路由 |
5.5.4 无线数据质量监控与数据融合 |
5.6 .无线通讯网络仿真与测试 |
5.6.1 无线数据质量监控测试 |
5.6.2 分簇与路由功能测试 |
5.6.3 网络性能对比 |
5.6.4 性能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研制及实验 |
6.1 引言 |
6.2 轻便化节点式无线低功耗节点式采集系统研制 |
6.3 海量数据回收系统研制 |
6.3.1 地震数据量分析 |
6.3.2 数据回收系统设计 |
6.4 一致性测试实验 |
6.5 吉林松原探测实验 |
6.5.1 区域地质概况 |
6.5.2 场地仪器布置 |
6.5.3 主动源勘探结果 |
6.5.4 被动源勘探结果 |
6.6 系统技术指标对比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便携式卫星信号接收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研究[J]. 郎为民,邹力,王振义,姚晋芳,裴云祥. 电信快报, 2021(10)
- [2]某型飞机GPS射频干扰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吴德华,谢重光,张云霞.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3)
- [3]便携式遥控船的设计及其在湿地监测中的应用[D]. 黄涛. 安徽大学, 2021
- [4]基于北斗导航的电力工程作业在线监管平台设计[D]. 任佳宁.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5]多无人机协同GPS欺骗研究[D]. 丁永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6]频率校准测量[J]. 张青春. 现代传输, 2021(03)
- [7]海洋激光雷达系统研制及典型探测结果[D]. 徐沛拓. 浙江大学, 2021(01)
- [8]基于指纹算法的室内可见光定位研究[D]. 张旭.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9]可见光通信多用户接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沈云飞. 北方工业大学, 2021(11)
- [10]无线低功耗节点式地震采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田入运.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