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塘沽区街道馆的巩固和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刘荣伶[1](2020)在《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面对当前超大型公共空间建设导致的空间尺度割裂和情感疏离现象,探索以小微公共空间和情感化设计为切入点的城市肌理缝合和情感体验修补。小微公共空间作为公共空间体系构建中的基层组分,是最便捷可达和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圈的情感寄托场所。存量规划和城市微更新运动更是赋予了其良好的发展契机,伴随关注“精度”(细节)与“温度”(人性场所)的城市空间发展趋势,深入剖析和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综合环境心理学、建筑现象学、情感化设计等相关理论基础,本文从尺度、类型、情感关联性等角度明确界定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构建情感化研究体系。通过对天津市不同尺度城区样本下小微公共空间在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的实证研究,凝练控制策略导则。全文包括三大方面研究内容:(1)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及内涵的深入解析提出小微公共空间的广义和狭义概念、规模与内涵,采用类型学法抽取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为建筑贴附型、街道衍生型、“L”围合型、“U”围合型、“口”围合型以及驻留型和穿过型两种使用行为模式。(2)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体系构建借鉴情感化设计和感性工学理论,构建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体系。形成小微公共空间设计语境下的本能、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含义。从情感载体、情感呈现、情感人像及量化方法角度阐述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基础,后综合天津市空间结构及研究对象内涵属性侧重,选取城市新区、历史街区和生活社区三种样本,整理各样本下的情感化设计内容及工具方法。(3)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在不同尺度层面的实证研究城市新区尺度:对天津滨海新区进行本能情感层面的整体感知和公共空间体系分析,辅以小微公共空间分布格局测度,和以L围合型和U围合型类型为主的小微公共空间行为观察及分析。历史街区尺度:针对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进行空间句法和行为观察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实现关键情感影响因子确定。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形态要素中过渡空间、底商及店前空间、临街建筑特征、界面通透性及环境色彩和谐是影响人们驻留型行为发生的关键条件,并结合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完成空间情感二维分布呈现。生活社区尺度:依靠PSPL调查法、访谈和空间行为观察实现基本数据收集,通过空间形态类型和使用行为模式的比对,挖掘反思情感层面的非正规行为对小微公共空间的主动介入与情感寄托,揭示并验证小微公共空间与日常生活的扭结。每部分末尾围绕三个尺度的实证研究结果整理提出具体的控制性策略导则。本文旨在回归本源的“人·空间·情感”话题,以质性理论为基础辅以量化手段支撑,既着眼数据的客观分析更衔接真实的生活图景,以微切入,睹微知着,挖掘和探讨小微公共空间的深层情感厚度。
冯杨钰[2](2020)在《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尤其是大量少数民族人口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使城市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和民族混杂居住的格局。少数民族人口大量涌入对城市社区治理的整体规划和城市体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才能赢得民族工作的未来。本文以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的社区为田野点,运用文献分析法及田野调查法,搜集天津市相关部门开展民族工作的文献资料,了解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况,对社区中居民、居委会成员及政府相关人员进行深入访谈,发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治理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各部门对社区内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情况掌握不同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和执法行政人员之间存在误解、社区治理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有滞后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不到位以及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区中处于“孤立”的状态等。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以社区为依托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尽快融入社区生活,对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民族工作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天津市应采取社区民族关系机制的创新、培育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体意识、构建立体多维的社区协调手段等多样化路径,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治理,建立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而巩固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曾祥兴[3](2019)在《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龙泾大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进行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学术意义,完善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景观研究类型,为城市的建设提供借鉴。实践意义,关注地域性这一区别区域的最本质特征,有助于差别化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制定,更好地完成当前钦州港龙泾大道植物景观的设计与建设,为今后其他类似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借鉴。本文将切入点放在钦州港龙泾大道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上。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第1章是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框架,第2章国内外研究进展。第3章是北部湾地区地域性特色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策略研究,第4章是钦州港龙泾大道工程道路植物景观的设计建议,第5章是论文的结论和展望。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文献综述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对比分析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布局阶段,在规划定位上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空间性质上注重性质的一致性;生态上注重恢复植被,修复生态;建设目标上,要目标明确,不能朝令夕改;景观特色上,要注重本土植物的应用及形式的创新。在详细设计阶段,包括中间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在气候上注重防台风;地形上注重削土降坡、填土增坡,美化地形;土壤上注重客土回填,改良土质;空间尺度上注重因地制宜;种植结构上注重乔灌搭配;在色彩和季相上,注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合理搭配,观花观果及彩叶植物的合理运用;遮荫防晒上,注重冠大荫浓深根性乔木的运用;养护上,在粗放管理的区域选用易生易长的植物品种,在精细管理的区域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周晋[4](2018)在《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方法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在经历了三十多年以土地、能源、环境等资源迅速消耗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后,城市的生产和发展已经开始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政府长期依赖的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土地财政也开始以提升存量土地利用效率的城市更新为主要经济突破点。中国的城市发展进入了“存量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城市设计该如何面对存量土地中复杂现状问题,将决定了城市设计能否胜任城市规划核心技术的关键。事实上,国内的规划设计师所掌握的城市设计方法都是以解决增量规划的工程性的方法,而存量型城市设计重点解决的是产权转移、利益平衡、产业升级、土地升值等问题,是更倾向于以经济学和社会学为基础的空间设计。然而这方面的知识是大多数规划与设计从业人员所不擅长的,这将难以支撑起城市设计面对存量问题所能发挥的能力。本研究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存量型城市设计要解决的存量问题入手,提出城市设计在空间设计之前要进行预先策划,借助行动规划的理念方法,构建了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的方法框架,并通过安达市铁路两侧地段更新的实际项目,展开了对策划方法框架的运用和具体策划内容的详细介绍。本文认为,城市设计要通过空间设计手段去解决或者适应存量空间中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就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策划工作,让策划先行,通过策划阶段对现状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全方位梳理,对未来空间设计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做出预先评估,并进行概念性、框架性的策划和成果设计,从而对空间创作设计进行控制和引导。关于策划的方法,本研究引入了行动规划的理念,以近期现实目标为主,以需求为导向,将设计方案项目化、时序化,并具备弹性。首先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对设计地块现状的物质空间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政策要素进行全面解读,明确出关键问题;然后通过目标谋划、项目策划、空间规划、行动计划四大规划设计的逻辑步骤,对设计方案作出预先安排,得出设计和实施的策划成果。行动规划理念的引入,让策划过程有条理、有逻辑,使一下阶段的城市空间设计有章可循,符合市场运营和利益群体的现实需要,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空间的综合效益。
裴海菊[5](2017)在《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研究(1956~196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亦随之相应改变。随着社会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救助事业逐渐走上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正是在社会整体救助事业发展的背景之下,天津市社会救助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前行。1956~1966年间,中国的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民众的生产、生活。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弱势群体相应的社会救助政策。天津市建立了以政府领导为核心,民众广泛参与为辅助,政府、民间相辅相成的社会救助制度。天津城市社会救助使贫民的贫困生活得到基本保障,救助灾民保障了他们的生产生活,救助孤老残幼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废有所依”。总之,1956~1966年,天津市贫民、灾民、孤老残幼的社会救助是有效果的,保障了弱势群体基本的生存、生活问题,维护了社会稳定。社会救助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1956~1966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的制度完善与实践,对当今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陈芸芬[6](2017)在《兰州市主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效率与公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使得城市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直接影响了具有政府计划性的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均衡性,特别是中小学校空间布局的均衡性。而中小学校空间布局的均衡性问题必将影响中小学校空间布局的效率与公平性。因此,本文从空间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兰州市主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的效率与公平性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1)城关区和西固区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与中小学校点分布相一致,其格局类型都为聚集分布;安宁区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与中学校点分布相一致,其格局类型都为聚集分布,而小学为随机分布;七里河区居民点的空间分布与中学、小学校点的分布都不一致,居民点为聚集分布,小学为随机分布,而中学为均匀分布。(2)不同空间单元中小学服务区覆盖效率差异显着:在研究的50条街道中,有很大一部分街道中小学服务区的覆盖范围严重不足,非服务区面积较大。总体来看,城关区的中小学覆盖效率最高,西固区最低,七里河区与安宁区则介于二者之间。不同空间单元中小学服务区重叠覆盖效率的差异也很显着:在研究的50条街道中,部分街道的中小学服务区重叠面积过大,使得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浪费程度严重,这些区域主要位于各大区的核心地带。总体来看,城关区的中小学服务区重叠覆盖效率最高,安宁区的小学和七里河区的中学服务区重叠覆盖效率最低。(3)不同空间单元居民点上的中小学生就学公平性差异显着:在1285个居民点上到小学和中学的可达性较为理想的居民点小学占了25%、中学占了35%;可达性尚且能够接受的居民点小学占了48%、中学占了49%;可达性偏低的居民点小学占了27%、中学占了16%。不同空间单元上中小学校空间布局公平性的差异显着:总体来看,中小学空间布局接近公平合理所占比例最高的都在城关区,最低都在西固区;中小学空间布局需要调整的学校所占比例最高都在城关区,所占比例最低的小学在七里河区,中学在安宁区;中小学校空间布局需要在将来进一步完善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城关区,最低的是西固区。
孟麟[7](2015)在《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联系当地发展实际,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农村社区发展与治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模式。首先,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从社会保障、医疗、基础设施和环境、教育、农业生产、治安稳定及文化体育等七个方面对农村社区居民开展调查,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居民对公共服务的真实看法,了解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其次,通过对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发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些问题。调查研究发现,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基础设施供需失衡、供给主体单一、生态环境堪忧、农业生产服务水平不高、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等问题。并从城乡二元结构,事权财权不对称,供给沟通机制不健全和供给主体单一等方面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完善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譬如,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多主体供给机制,完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完善农村社区沟通渠道等等,通过这些对策使农村社区能够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为全国各地区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杜曼[8](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效果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适应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自身的城市建设需求,北京市的行政区划多次调整,主要集中于撤县设区、区县合并、功能区整合等方面,最终形成如今14区和2县的行政格局。但是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向纵深方向发展,和现代交通通讯设施的日益发达,当前的行政区划格局在某些方面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文章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效果,提出未来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的目标、原则和方案设想。通过系统梳理北京行政区划的调整历程,针对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趋势特点和现存问题,运用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计算方法,分别对撤县设区、中心城区合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区的行政资源整合三个方面的调整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出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为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但是仍然存在行政区划与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并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城市发展三方面阐述了影响北京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因素。通过对几个国内外特大城市尤其是首都直辖市行政区划调整特点的对比分析可见,他们行政区划调整对北京市的借鉴启示主要体现在行政区划层级设置、市-区两级政府间关系、政区空间形态的均衡布局、行政区与功能区的整合等方面。北京未来应该秉持稳定均衡的原则,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继续探索进行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
李祎[9](2015)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城市中心区工业企业开始大量搬迁,导致大量的工业遗产被闲置和废弃,这给城市更新与社会发展造成了许多严峻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工业遗产现存问题的分析以及对国内外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的相关经验的学习借鉴,尝试提出适宜的保护与改造策略,以及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初步方案。本文主要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对工业遗产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以及相关概念进行论述;第二章:对江南水泥厂进行实地调研与结果分析,从厂区的历史沿革、工业遗产现状等方面进行资料的梳理,并对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了初步评定,根据江南水泥厂的现状,分析其在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第三章:从多个角度分析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的业态重置、用地性质、功能转化等方面所能采取的策略,并辅以国内外相关案例来佐证其可行性及发展前景。第四章:针对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中工业建筑单体与工业景观的现状,对分级后的工业建筑单体以及西侧生产区中的工业景观进行保护与再利用设计,为未来厂区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国内其他地区大规模的工业遗产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第五章得出结论,本文充分总结了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的多种价值,对各级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了策略与设计方案,并尝试对该区域工业遗产改造为可持续的且具有工业特色的城市开敞空间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同时也指明了研究中的不足。
李莺莺[10](2015)在《街镇建设独立运作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知识工程""共享工程"等文化工程的推进,很多街镇设置了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分馆。目前我国人均拥有图书的数量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街镇建设独立运作的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满足基层群众公益阅读的需要,而且是提高我国居民人均拥有图书数量的需要。长远来看,也是市、区(县)公共图书馆外延服务发展到一定时期需要做出调整的必然结果。
二、塘沽区街道馆的巩固和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塘沽区街道馆的巩固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动态评述 |
1.3.1 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动态 |
1.3.2 小尺度城市公共空间研究 |
1.4 研究对象、内容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范围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并解析其内涵 |
1.5.2 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 |
1.5.3 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策略与导则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理论基础 |
2.1 小微公共空间介入日常化城市实践中的活跃性 |
2.1.1 犬吠工作室微公共空间(Micro Public Space)探索 |
2.1.2 “一日停车位”(Parking Day)改造活动 |
2.2 永未停息的抽象现象探索——普适的情感研究 |
2.2.1 情感与情绪的概念辨析 |
2.2.2 基本情感和维度情感论 |
2.3 “空间与情感”——从宏观到微观的多元理论解读 |
2.3.1 情绪地理学——研究地理空间、人、情绪三者关系 |
2.3.2 环境心理学——侧重人的行为与物理环境互动机制 |
2.3.3 建筑学语境下的空间情感营造实践关注与思考 |
2.3.4 建筑现象学——来源现象哲学的身体在场体验 |
2.3.5 情感在空间感知领域被关注度提升 |
2.4 以“感性工学”为代表的产品情感化设计探索 |
2.4.1 情感化设计(Emotional Design) |
2.4.2 感性工学(Kansei Engineering) |
2.5 小结 |
第3章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
3.1 小微公共空间的尺度明确 |
3.1.1 以人为基本尺度的空间规模讨论 |
3.1.2 基于行业标准和案例分析 |
3.2 小微公共空间的概念界定 |
3.2.1 广义和狭义角度的综合释意 |
3.2.2 本研究对象的具体范围指向 |
3.2.3 依托城市空间的主体附属性 |
3.2.4 相关概念辨析 |
3.3 空间界面和行为使用视角下的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划分 |
3.3.1 小微公共空间的空间形态类型 |
3.3.2 小微公共空间的使用行为类型 |
3.4 小微公共空间的内涵解析 |
3.4.1 小尺度——内在属性特质 |
3.4.2 系统性——空间网络完善 |
3.4.3 微设计——空间操作态度 |
3.4.4 日常化——贴近生活使用 |
3.4.5 四点内涵的内在相互关联 |
3.5 小微公共空间的优秀案例解析 |
3.5.1 案例的选取原则 |
3.5.2 调研区域及概况 |
3.5.3 调研内容及方法 |
3.5.4 调研结果及讨论 |
3.5.5 案例的设计启示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体系研究 |
4.1 空间体验的情感诉求层次 |
4.1.1 产品情感化设计的建筑学转译 |
4.1.2 本能层面情感诉求(Visceral level) |
4.1.3 使用层面情感诉求(Behavioral level) |
4.1.4 反思层面情感诉求(Reflective level) |
4.2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同场所营造理论内核辨析 |
4.3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载体——情感影响要素构成 |
4.3.1 空间形态要素的直接作用——情感诱因(显性要素) |
4.3.2 非空间形态要素的间接作用——情感滤镜(隐形要素) |
4.3.3 非空间形态要素和空间形态要素的相互影响 |
4.4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呈现——空间行为模式对应 |
4.4.1 驻留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4.2 穿过型空间行为的情感呈现及侧重 |
4.5 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人像——群体体验差异性 |
4.5.1 老年人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2 少年儿童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5.3 女性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情感诉求及空间体验侧重 |
4.6 “测量不可测量”——情感化设计量化方法的比较研究 |
4.6.1 基于主观体验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2 针对外部表现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3 面向生理唤醒的情感量化方法 |
4.6.4 多种量化方法应用及优劣比较 |
4.7 小结 |
第5章 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 |
5.1 情感化设计方法体系构建思路 |
5.2 基于大众点评的城市公园点评开放数据解读 |
5.2.1 语义数据——文本情感语义的正负情绪值评定及分类 |
5.2.2 图片数据——挖掘使用者关注的空间微观要素 |
5.2.3 位置数据——评价热力图呈现 |
5.3 明确情感化设计研究区域选取及尺度等级 |
5.3.1 研究区域小微公共空间问题 |
5.3.2 研究样本选取标准及侧重点 |
5.3.3 宏观区域尺度——城市新区 |
5.3.4 中观区域尺度——历史街区 |
5.3.5 微观区域尺度——生活社区 |
5.4 情感化设计的量化方法具体操作 |
5.4.1 侧重于不同尺度层面小微公共空间内涵的方法选取 |
5.4.2 情感呈现方式原始数据获取——空间行为观察法 |
5.4.3 空间形态要素宏观布局分析——空间句法 |
5.4.4 情感载体关键影响因子确定——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
5.4.5 情感数据的形象呈现方式——Emoji Grid(情感表情网格) |
5.5 小结 |
第6章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例 |
6.1 城市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6.2 重点调研区域选取及小微公共空间基本认知 |
6.2.1 两处重点调研区域的选取 |
6.2.2 以“L”和“U”围合型为主要空间类型 |
6.2.3 三维空间的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6.2.4 滨海新区的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6.3 本能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空间整体感知 |
6.4 使用和反思层面情感诉求分析 |
6.5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6.5.1 控制策略通则 |
6.5.2 控制策略细则 |
6.6 小结 |
第7章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五大道历史街区为例 |
7.1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7.2 五大道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类型基本认知 |
7.2.1 五大道历史街区的空间发展概况 |
7.2.2 二维空间形态类型的特征及分布 |
7.2.3 三维空间使用行为类型及其特征 |
7.3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调研样本的选取 |
7.3.1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分布 |
7.3.2 空间句法街道轴线和线段分析 |
7.3.3 街角调研样本的最终选取 |
7.4 街道衍生型小微公共空间的情感量化测度 |
7.4.1 微观空间形态要素指标 |
7.4.2 数据收集和相关性筛选 |
7.4.3 同驻留行为的相关分析 |
7.4.4 影响因子的贡献率解读 |
7.4.5 Emoji Grid情感维度呈现 |
7.5 历史街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7.5.1 控制策略通则 |
7.5.2 控制策略细则 |
7.6 小结 |
第8章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证研究——以天津市生活社区为例 |
8.1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方法明确 |
8.2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的基本认知 |
8.2.1 二维形态类型提取及其特征 |
8.2.2 三维空间基本活动类型分析 |
8.3 本能和使用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 |
8.4 反思层面的情感诉求分析——积极主动的私有领域改造 |
8.4.1 社区样本1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2 社区样本2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4.3 社区样本3 的空间行为观察分析及访谈结果整理 |
8.5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导则 |
8.5.1 控制策略通则 |
8.5.2 控制策略细则 |
8.6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以微见着”明确界定小微公共空间概念及内涵 |
9.2 “以微系情”构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
9.3 “精微设计”提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控制策略与导则 |
9.4 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德国柏林小微公共空间案例调研整理 |
附录B 大众点评抓取的全部广场、公园基本信息 |
附录C 五大道街角空间空间感知问卷调查表整理 |
附录D 五大道街区街角微观空间形态要素记录表 |
附录E 滨海新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附录F 生活社区小微公共空间情感感知问卷调查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第一章 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况 |
第一节 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基本情况 |
一、天津市少数民族人口概况 |
二、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概述 |
第二节 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状况 |
一、经济适应状况 |
二、社会适应状况 |
三、心理适应状况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天津市发展中的作用 |
一、促进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 |
二、加强流入地、流出地之间的沟通交流 |
三、促进民族间文化的交融互鉴 |
第二章 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现状 |
第一节 天津市社区治理中的民族工作状况 |
一、社区治理的涵义及类型 |
二、天津市职能部门在民族社区中的参与活动 |
三、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治理中的主要措施 |
一、建设“志愿者”队伍 |
二、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
三、树立法律意识 |
四、增加外部合作 |
第三章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 |
一、相关管理部门信息掌握不一致 |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不完善 |
第二节 社区管理者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之间沟通不足 |
一、社区管理者没有很好的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沟通 |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社区管理者间的互信构建仍需强化 |
第三节 社区治理工作理念和方法比较滞后 |
第四节 各少数民族群众间的交往交流亟待加强 |
第四章 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治理的路径 |
第一节 社区民族关系调控机制的创新 |
一、构建互嵌式社区以打破碎片化模式 |
二、以社区为中心搭建流入地与流出地的疏通管道 |
三、提升社区服务管理者的工作理念和能力 |
四、构建“线上+线下”的管理模式和互动模式 |
第二节 培育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人翁意识 |
一、培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干部和储备人员 |
二、激发社区的内在动力 |
三、增强社区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适应能力 |
第三节 构建立体多维的社区协调手段 |
一、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社区文化 |
二、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
三、设立心理辅导、文化交流等辅助机构 |
四、加大对社区内部“民间组织”的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3)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龙泾大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 |
2.1.2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 |
2.1.3 地域特色 |
2.1.4 案例选择——钦州港龙泾大道 |
2.1.5 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国内研究和实践 |
2.2.1 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2.2.2 相关研究 |
2.2.3 相关实践 |
2.2.4 小结 |
2.3 国外研究 |
2.4 相关案例分析 |
2.5 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现状和问题综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研究 |
3.1 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地域性特色研究 |
3.1.1 广西北部湾地区概况 |
3.1.2 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规划建设历程 |
3.1.3 广西北部湾地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现状问题与问题分析 |
3.1.4 广西北部湾地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的地域性特色构成要素的提取 |
3.2 北部湾地区城市道路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设计策略的提取 |
3.2.1 要素提取 |
3.2.2 策略的提出 |
3.3 布局阶段的规划策略 |
3.3.1 应对规划定位的规划策略 |
3.3.2 应对建设目标的规划策略 |
3.3.3 应对空间性质的规划策略 |
3.3.4 应对周边生态的规划策略 |
3.3.5 应对景观特色的规划策略 |
3.4 详细设计阶段的设计策略 |
3.4.1 中间分车绿带设计策略 |
3.4.2 两侧分车绿带设计策略 |
3.4.3 行道树绿带设计策略 |
3.4.4 路侧绿带设计策略 |
3.4.5 滨水特色设计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钦州港龙泾大道工程植物景观设计 |
4.1 概况 |
4.1.1 区位条件 |
4.1.2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
4.2 龙泾大道工程绿化改造设计概述 |
4.2.1 现状和问题分析 |
4.2.2 龙泾大道植物景观地域性特色问题分析 |
4.3 钦州港龙泾大道工程绿化改造的植物景观布局阶段的规划设计 |
4.3.1 设计要求 |
4.3.2 设计原则 |
4.3.3 绿化设计 |
4.4 道路植物景观布局规划 |
4.4.1 规划定位的策略 |
4.4.2 空间性质规划 |
4.4.3 周边生态规划设计 |
4.4.4 建设目标规划 |
4.4.5 景观特色设计 |
4.5 龙泾大道植物景观详细设计阶段设计 |
4.5.1 中间分车绿带设计 |
4.5.2 两侧分车绿带设计 |
4.5.3 行道树绿带设计 |
4.5.4 路侧绿带设计 |
4.5.5 滨水特色设计 |
4.6 设计策略应用评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方法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开发及存量规划的趋势 |
1.1.2 全面推进城市设计的要求 |
1.1.3 国内城市设计实践的通病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解析 |
1.3.1 存量型城市设计 |
1.3.2 城市设计策划 |
1.3.3 行动规划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研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础研究 |
2.1 存量型城市设计 |
2.1.1 存量型城市设计的内涵 |
2.1.2 存量型城市设计的愿景 |
2.2 城市设计策划 |
2.2.1 城市设计的预先设计阶段 |
2.2.2 策划的“三次订单”作用 |
2.3 行动规划 |
2.3.1 行动规划理念内涵 |
2.3.2 行动规划的特点 |
2.4 传统城市设计难以应对的存量问题 |
2.4.1 重置空间实现存量资本收益最大 |
2.4.2 协调博弈实现多元主体利益平衡 |
2.4.3 权衡项目分散问题实现整体导控 |
2.4.4 结合政府市场能力确保可操作性 |
2.5 引入行动规划理念的必要性 |
2.5.1 增强城市设计的需求导向能力 |
2.5.2 增强城市设计的利益平衡能力 |
2.5.3 增强城市设计的市场适应能力 |
2.5.4 增强城市设计的实施落地能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机制与内容 |
3.1 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的特征 |
3.1.1 策划理念的务实性 |
3.1.2 策划内容的可操作性 |
3.1.3 策划过程的可参与性 |
3.2 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的运作机制 |
3.2.1 以城市设计策划流程为工作步骤 |
3.2.2 以行动规划理念为逻辑思路 |
3.2.3 以存量开发要点为知识支撑 |
3.3 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的核心内容 |
3.3.1 需求导向下的存量设计目标构想 |
3.3.2 项目媒介下的城市资源再度分配 |
3.3.3 规模控制下的项目空间布局引导 |
3.3.4 行动安排下的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
3.4 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的成果要点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方法构建 |
4.1 存量现状分析 |
4.1.1 预先解读项目 |
4.1.2 调查研究 |
4.2 存量问题明确 |
4.3 现实目标谋划 |
4.3.1 存量地段发展定位 |
4.3.2 设计目标体系构建 |
4.4 行动项目策划 |
4.4.1 目标体系的项目化演变 |
4.4.2 业种业态构想 |
4.4.3 项目及业态业种选择方法 |
4.4.4 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 |
4.5 承载空间规划 |
4.5.1 项目空间落位原则 |
4.5.2 空间设计导控要素 |
4.5.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4.6 实施行动计划 |
4.6.1 行动时序安排 |
4.6.2 行动模式预设 |
4.6.3 项目库构建 |
4.6.4 策划效益评价 |
4.7 策划方法框架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安达市铁路两侧地段城市设计策划实践 |
5.1 地段现状分析 |
5.1.1 地段概况 |
5.1.2 城市发展环境分析 |
5.1.3 用地条件需求分析 |
5.1.4 利益主体诉求分析 |
5.2 地段问题总结 |
5.3 目标谋划 |
5.3.1 土地结构重构与特色资源挖掘 |
5.3.2 历史地段再造与商业档次升级 |
5.3.3 公共空间塑造与生态环境提升 |
5.3.4 文娱生活丰富与场所精神营造 |
5.4 项目策划 |
5.4.1 历史街区开发项目 |
5.4.2 文创街区开发项目 |
5.4.3 街道广场整治项目 |
5.4.4 公园绿地打造项目 |
5.4.5 文体设施升级项目 |
5.4.6 社区环境更新项目 |
5.5 空间规划 |
5.5.1 项目空间落位 |
5.5.2 空间设计导控 |
5.5.3 经济可行性分析 |
5.6 行动计划 |
5.6.1 行动模式 |
5.6.2 行动时序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安达市居民调查问卷1 |
附录2 安达市居民调查问卷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相关界定 |
第1章 1956~196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概况 |
1.1 社会背景 |
1.2 社会救助群体概况 |
1.2.1 社会性弱势群体和生理性弱势群体 |
1.2.2 灾害性弱势群体 |
第2章 1956~196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制度 |
2.1 社会救助主体 |
2.1.1 政府救助 |
2.1.2 社会互助 |
2.2 社会救助制度 |
2.2.1 各类弱势群体的救助制度 |
2.2.2 救济标准的适时调整 |
2.3 社会救助金 |
2.3.1 社会救助金的来源 |
2.3.2 社会救助金的使用与管理 |
第3章 1956~196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一) |
3.1 贫困救助 |
3.1.1 冬令救济 |
3.1.2 生产自救 |
3.2 灾害救助 |
3.2.1 城市中的灾民 |
3.2.2 灾害救助措施 |
3.2.3 灾害救助成效 |
第4章 1956~1966 年天津城市社会救助(二) |
4.1 孤寡老人救助 |
4.1.1 孤寡老人救助工作的开展 |
4.1.2 孤寡老人救助成效 |
4.1.3 孤寡老人救助存在的问题 |
4.2 残疾人救助 |
4.2.1 残疾人救助工作 |
4.2.2.残疾人救助成效 |
4.3 儿童救助 |
4.3.1 儿童救助措施 |
4.3.2 儿童救助成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兰州市主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效率与公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政策背景 |
1.1.2 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 |
1.1.3 兰州市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GIS技术未被应用到地理空间研究之前 |
1.3.2 GIS技术被应用到地理空间研究之后 |
1.3.3 研究述评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兰州市简介 |
2.1.2 主城区简介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预处理 |
2.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3.1 整体思路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方法及模型简介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所用模型简介 |
2.5 相关概念界定 |
2.5.1 效率 |
2.5.2 空间公平性 |
3 中小学空间分布格局 |
3.1 分布状况 |
3.2 分布密度 |
3.3 点格局类型 |
3.4 空间分布现状小结 |
4 中小学空间布局效率分析 |
4.1 中小学服务半径的确定 |
4.1.1 小学服务半径分析 |
4.1.2 中学服务半径分析 |
4.2 FSAC模型与评价指数设定 |
4.2.1FSAC模型分析过程 |
4.2.2 评价指数设定 |
4.3 学校布局效率分析 |
4.3.1 服务区覆盖效率分析 |
4.3.2 服务区重叠覆盖率分析 |
4.4 学校布局效率比较 |
4.4.1 小学布局效率比较 |
4.4.2 中学布局效率比较 |
4.4.3 中小学布局效率的类型和数目比较 |
5 中小学空间布局公平性分析 |
5.1 可达性与Huff模型 |
5.1.1 可达性 |
5.1.2 Huff模型 |
5.2 分析过程和评价指数的设定 |
5.2.1 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
5.2.2 评价指数的设定 |
5.3 居民点就学可达性的公平性分析 |
5.3.1 各区居民点到小学的可达性分析 |
5.3.2 各区居民点到中学的可达性分析 |
5.4 学校空间布局的公平性分析 |
5.4.1 小学空间布局公平性分析 |
5.4.2 中学空间布局公平性分析 |
6 中小学空间布局总体评价与对策分析 |
6.1 空间布局总体评价 |
6.1.1 学校布局及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
6.1.2 中小学生就学可达性不均衡 |
6.2 对策分析 |
6.2.1 合理布局,优化教育资源 |
6.2.2 居民就学可达性均衡发展的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阐述 |
1.2.1 农村社区 |
1.2.2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 |
1.2.3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调查 |
2.1 调查目的与调查方法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方法 |
2.2 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
2.2.1 问卷编制 |
2.2.2 访谈提纲设计 |
2.2.3 调查数据可靠性检验 |
2.3 调查实施与统计 |
2.3.1 调查实施 |
2.3.2 调查对象群体概况 |
2.3.3 调查问卷题项统计概况 |
3 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结果分析 |
3.1 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现状概述 |
3.1.1 金州新区农村社区现状 |
3.1.2 主要做法及成绩 |
3.1.3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现状概况 |
3.2 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现存问题 |
3.2.1 社会保障水平亟待提高 |
3.2.2 医疗卫生资源短缺 |
3.2.3 基础设施供需结构失衡 |
3.2.4 生态环境状况堪忧 |
3.2.5 基层农业生产服务水平不高 |
3.2.6 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 |
3.3 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问题成因 |
3.3.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
3.3.2 地方政府财力不足 |
3.3.3 公共服务供给沟通机制不合理 |
3.3.4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
3.3.5 公共服务问责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
4 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策 |
4.1 完善金州新区农村社区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对策 |
4.1.1 建立系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4.1.2 健全社会保障筹资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流程 |
4.1.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监督机制 |
4.2 完善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对策 |
4.2.1 优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4.2.2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4.2.3 大力推进公共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
4.2.4 加强基层公共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
4.3 完善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
4.3.1 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
4.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制度配套 |
4.3.3 加快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人才队伍建设 |
4.4 完善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体系的对策 |
4.4.1 加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管理 |
4.4.2 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素质的培养 |
4.5 完善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对策 |
4.5.1 加强农村社区基础教育建设 |
4.5.2 加大公共教育基础设施建设 |
4.5.3 加强基层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4.6 完善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安全和治安体系的对策 |
4.6.1 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室的作用 |
4.6.2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安全政策 |
4.6.3 加强农村社区公共安全服务队伍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核心概念和研究范围界定 |
1.2.1 市辖区(县) |
1.2.2 行政区划的含义和特点 |
1.2.3 行政体制改革的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历史及现状特点 |
2.1 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历程 |
2.1.1 改革开放以前北京行政区划变动历程 |
2.1.2 改革开放至今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历程 |
2.2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特点分析 |
2.2.1 改革开放至今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总体趋势 |
2.2.2 改革开放至今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现存问题 |
3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效果分析 |
3.1 北京市撤县设区的调整效果分析:运用断裂点公式 |
3.1.1 撤县设区效果测评方法 |
3.1.2 撤县设区效果分析 |
3.2 北京市城区合并调整效果分析:运用SPSS统计软件 |
3.2.1 北京市城区合并调整效果指标体系构建 |
3.2.2 北京市城区合并调整效果分析 |
3.3 经济功能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效果分析: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
3.3.1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历程 |
3.3.2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调整效果分析 |
4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政治经济因素 |
4.1.1 受制于国家行政区划制度 |
4.1.2 政府职能定位和管理水平的影响 |
4.1.3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 |
4.2 历史地理因素 |
4.2.1 历史文化因素 |
4.2.2 自然地理因素 |
4.3 城市发展因素 |
4.3.1 城市化进程加快 |
4.3.2 城市功能开发的需要 |
5 国内外特大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发达国家首都直辖市行政区划调整的特点和经验分析 |
5.1.1 华盛顿、伦敦、巴黎三大世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特点 |
5.1.2 华盛顿、伦敦、巴黎三大世界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经验分析 |
5.2 国内其他三大直辖市行政区划调整的特点和经验分析 |
5.2.1 天津、上海、重庆三大直辖市行政区划调整特点的对比分析 |
5.2.2 国内其他三大直辖市行政区划调整经验对北京市的借鉴意义 |
6 未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方案设想 |
6.1 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6.1.1 稳定延续性与变革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
6.1.2 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原则 |
6.1.3 循序渐进的原则 |
6.2 未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的整体设想 |
6.2.1 适当调整行政管理层级 |
6.2.2 科学界定市、区两级政府的职能定位 |
6.2.3 郊区区划调整 |
6.2.4 新城规划与区划调整 |
6.2.5 功能区整合 |
6.2.6 优化层次规模和政区空间形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工业遗产 |
1.2.2 保护 |
1.2.3 再利用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情况综述 |
1.3.2 国内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情况综述 |
1.3.3 南京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现状及其保护与再利用面临的困境 |
2.1 江南水泥厂的自然条件及历史沿革 |
2.1.1 区位及其自然环境概况 |
2.1.2 江南水泥厂历史沿革 |
2.2 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
2.2.1 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分布特点 |
2.2.2 江南水泥厂现存工业景观及交通状况 |
2.2.3 江南水泥厂工业遗存物的现状及其格局特点 |
2.3 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在保护与再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
2.3.1 江南水泥厂业态长期疲软,亟需重新激活 |
2.3.2 江南水泥厂用地现存的问题 |
2.3.3 江南水泥厂出现功能衰退,亟待更新 |
2.3.4 江南水泥厂中存在环境污染、破坏与低绿化率问题 |
2.3.5 江南水泥厂工业遗存物品质与风貌参差不齐 |
2.4 小结 |
第3章 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策略探索 |
3.1 业态重置与激活,促使江南水泥厂地区经济活力焕发生机 |
3.1.1 场地多元功能复合式开发 |
3.1.2 营造地域特色的场景空间 |
3.1.3 多层次开发定位的选择 |
3.1.4 引入新型产业,使地块实现可持续发展 |
3.2 更改工业遗址用地性质,促使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顺利转型 |
3.2.1 更改为丰富人居活动的公共设施用地 |
3.2.2 更改为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园绿地用地 |
3.2.3 更改为城市路网组成与园区观光节点的道路广场用地 |
3.2.4 更改为提升地区活力的居住用地 |
3.3 功能更新与转化,使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能重新融入城市 |
3.3.1 功能定位为文化创意产业园 |
3.3.2 功能定位为博物馆 |
3.3.3 功能定位为工业景观公园 |
3.3.4 功能定位为商业办公设施 |
3.3.5 功能定位为居住建筑 |
3.4 废弃物处理与污染治理,为江南水泥厂自然景观重塑打下基础 |
3.4.1 厂区内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
3.4.2 工业生产中污染的治理 |
3.5 小结 |
第4章 江南水泥厂工业遗存物现状及其保护与再利用构想 |
4.1 江南水泥厂工业建筑遗存状况及其保护与再利用构想 |
4.1.1 文物保护单位——昆德故居与小黄楼的保护与再利用 |
4.1.2 不可移动文物——民国风貌区中其他民国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 |
4.1.3 历史建筑——1970年代建设的单身公寓的保护与再利用 |
4.1.4 一般建筑——1980年代建设的游泳馆的保护与再利用 |
4.2 江南水泥厂工业景观遗存状况及其再利用构想 |
4.2.1 生产区中工业景观遗存现状 |
4.2.2 江南水泥厂生产区工业景观价值评估与保护范围的划定 |
4.2.3 生产区中工业景观再利用设计 |
4.3 小结 |
第5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10)街镇建设独立运作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层群众应该公平享有在街镇一级公共图书馆阅读的权利 |
1.1 经济文化高速发展, 基层群众基本的公益性文化阅读需求得不到满足 |
1.1.1 经济文化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 基层公益性文化阅读服务极度匮乏。 |
1.1.2 公益性文化阅读机构设施落后, 发展滞后, 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 |
1.2 基层群众平等享有公益性阅读服务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
1.2.1 基层群众文化阅读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 |
1.2.2 街镇公共图书馆财政投入缺乏保障。 |
2 市、区 (县) 公共图书馆在街镇设立分馆等延伸服务方式需要调整 |
2.1 不同层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需明确 |
2.1.1 不同层级公共馆的行政隶属关系需要统一。 |
2.1.2不同层级公共图书馆应该各谋其职, 各司其职。 |
2.2 现有公共阅读资源的重组与利用 |
2.2.1 城市中心街道与城郊、乡镇公共文化阅读服务基础的差别。 |
2.2.2 现有公共阅读资源的重组与利用。 |
2.3 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条例的落实问题 |
3 国内外在街镇一级建设公共图书馆方面的实践探索与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体系的构筑 |
3.1 国内东南沿海地区街镇图书馆已率先发展 |
3.2 国外街镇公共图书馆的探索经验 |
3.3 构筑公共图书馆整体阅读服务体系 |
4 结语 |
四、塘沽区街道馆的巩固和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城小事·睹微知着 ——城市小微公共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D]. 刘荣伶. 天津大学, 2020(01)
- [2]天津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治理研究[D]. 冯杨钰.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3]广西北部湾地区滨海城市道路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以龙泾大道为例[D]. 曾祥兴. 广西大学, 2019(06)
- [4]行动规划理念下的存量型城市设计策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 周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天津城市社会救助研究(1956~1966)[D]. 裴海菊. 河北大学, 2017(10)
- [6]兰州市主城区中小学空间布局效率与公平性研究[D]. 陈芸芬.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7]金州新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研究[D]. 孟麟.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3)
- [8]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辖区(县)行政区划调整效果研究[D]. 杜曼.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5(02)
- [9]南京江南水泥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李祎. 南京工业大学, 2015(06)
- [10]街镇建设独立运作公共图书馆的必要性研究[J]. 李莺莺.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