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岩溶地质研究所 二、验收成果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韦跃龙[1](2021)在《岩溶景观旅游开发方式演变及主题融合式开发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景观资源特色、区域发展水平、区位条件、知名度和管理水平等,将中国近千处岩溶景观区分为四大类,即岩溶旅游胜地、岩溶旅游经典目的地、岩溶旅游新目的地、岩溶旅游新开发区。以时间为主线,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类比分析法,深入分析中国岩溶景观近70年以来的旅游开发方式。结果表明:1) 1950年以来实施并分别取得不同实施效果的主要旅游开发方式有9类38种,它们分别有不同的条件要求,与不同类型岩溶景观的特征/特色相匹配。2)不同或同一岩溶景观资源共同体/景观区往往具有多种在重要程度、开发效益、发展趋势等方面差异较大的旅游开发方式;反之,同一旅游开发方式则可能在不同岩溶景观资源共同体/景观区的开发中具有不同的实施效果、开发效益和发展趋势。3)总结出特征-利益驱动型无主题分离式开发、特色-科学驱动型主题融合式开发两大开发模式,认为它们均是岩溶旅游在特定阶段的产物,其中前者对促进岩溶旅游的发展和繁荣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后者则融"资源共同体及其特色、科学研究、开发、保护、管理、反馈"等多位一体的新模式,是新形势下岩溶旅游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最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探索主题融合式开发的基本流程:资源共同体及其特色与科学研究分别是"内、外发动机",以主题为灵魂"发动"衍生出开发、保护、管理、研究(后期)、反馈等运行体系。
徐衍[2](2021)在《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结合目前我国资源开发趋势以及金属矿山井壁设计理论及方法现状,依托十三五“深部金属矿建井与提升关键技术”重点研发计划,进行了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研究。研究目的为通过研究得出胶东地区千米井筒深部高地应力、高水压条件下的井壁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该研究填补了国内金矿(金属矿)千米立井井壁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空白。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几点:1、开展了金矿千米立井围岩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标准研究。以及基于统一尺度和试验条件的对比试验数据分析,建立统一的金矿千米立井围岩和混凝土的材料力学性能评价方法和准则。现有的两种材料(岩石、混凝土)的力学试验规范中标准实验尺寸并不统一,考虑到试件的“尺寸”效应,两种试验规范下试验得出的参数值不能同时使用。由于上述原因,进行了金矿千米深井筒支护系统材料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两种尺寸不同支护系统材料的动、静力学参数关系,提出金矿千米井筒支护材料的力学参数实验的统一标准试件尺寸。2、基于现代流固耦合原理,研究金矿高水压千米深井筒不同注浆加固参数(注浆后的渗透系数、弹性模量、泊松比)下井筒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和渗流场;基于达西和非达西渗流原理,建立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渗流条件下的微分方程,求解不同注浆范围、不同注浆参数下的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围岩应力场和渗流场分析理论。为合理确定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的注浆参数,提供理论基础。研究井筒原岩应力场,基于我国统一的[BQ]围岩分类标准,结合深立井围岩条件特点,提出金矿深立井井壁设计的围岩分类完善方法。3、研究金矿千米深立井井筒破碎围岩锚固机理。研究立井井筒锚固、注浆井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将包神衬砌设计公式进一步应用到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设计理论中。结合解析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开展井筒破碎围岩的锚固力学理论分析研究。研究和掌握立井围岩的锚固作用机理,并进行相应的模型试验,研究提出等效简明的理论分析方法,便于工程设计和施工。4、研究井筒原岩应力场,将注浆加固和锚固结构纳入金矿立井井壁设计范畴,提出完整的金属矿山立井井壁设计方法。本研究以室内力学试验、声波试验、理论推导、数值计算、模型试验作为研究手段。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及成果:1、本文依托新城金矿千米新主井,开展了金矿立井围岩和混凝土力学性能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对比研究及室内声波力学性能的对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适用于金矿立井的衬砌和围岩的室内声波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形成了一套实验室试件无损检测的力学参数的转换方法。将两种材料超声波测试出的参数在相同尺寸试件条件下进行了统一。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井筒原设计使用的设计中使用的C25混凝土横、纵波速度比岩石小,C25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比围岩差。在金属矿山井筒中围岩完整段的混凝土井壁衬砌对围岩的支护能力有限。2、推导了基于“流固”耦合作用下的井筒围岩有效应力场公式和注浆加固半径计算公式;通过公式推导得出了考虑非达西渗流系数的井筒注浆加固的渗流场及应力场、位移场公式,以及注浆加固范围设计计算公式。同时得到了金矿(金属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应力场及渗流场的分析方法。将工程岩体[BQ]分级引入金属矿井筒设计中。3、依据锚固参数等效原理,提出了金矿立井井筒锚杆支护参数的相似模型试验正交试验方法;设计并制造了井筒锚杆支护力学试验研究的模型试验设备;相似模拟试验结论为对围岩等效剪切模量影响因素排序:单根锚杆加固角度为重要因素,锚杆直径次之,施加的锚杆的预紧力影响最小;确定剪切模量G后为金矿立井井壁设计时使用包神公式创造了条件;得出了包含预紧力因素的锚固结构等效弹性模量的修正公式4、依据围岩情况,提出了金矿千米深立井的围岩破碎无水段(Ⅳ级围岩)和围岩破碎高水压段(V级围岩)的两种井壁设计方法;并对依托工程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以深破碎含水围岩进行了井壁设计;绘制出新城金矿新主井的千米以深井壁结构设计图纸。并对新城金矿新主井千米以深的井壁设计进行了验算。最终确定了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结构的设计方法。
刘威[3](2021)在《广西桂林市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及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漠化是岩溶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到生态安全。广西桂林市是典型的岩溶地区,本文以2005、2010和2015年三次石漠化监测结果为数据基础,在遥感技术和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桂林市十年间不同地类、不同程度等级的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并通过马尔可夫模型预测该区域2020及2025年的石漠化土地面积,阐明研究区石漠化治理效果,为广西桂林市有效治理石漠化土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⑴2015年桂林市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137765.95、194220.15和652760.34hm2,较2005年增加了-61732.4、57361.35和4371.05hm2。其中,石漠化土地转变为潜在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62128.90hm2和4312.18hm2;潜在石漠化土地转化为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3870.70hm2和4467.45hm2;非石漠化土地转化为潜在石漠化和石漠化土地面积分别为3570.60hm2和837.98hm2。⑵桂林市各地类岩溶土地动态分析结果表明:石漠化土地面积中,草地和灌木林地面积减少,而旱地和有林地面积增加;潜在石漠化土地中,草地面积大量减少,而灌木林地面积大量增加,有林地面积增加9.24%;非石漠化土地中,草地、灌木林地、旱地和未成林地均减少,但建设用地和其他分别增加66.56%和6.26%。⑶分析研究区石漠化面积变化结果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桂林市仅轻度石漠化面积增加431.11hm2,增加6.95%,而中度、重度以及极重度石漠化面积分别减少29.33%,28.79%,94.45%。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发现桂林市石漠化治理效果显着。研究区石漠化顺向演替面积为89125.21hm2,其中林草措施如封山管护、封山育林等措施导致顺向演替77175.95hm2;逆向演替面积12998.7hm2,其中以人为破坏和灾害因素为主,分别为2337.32hm2和4453.83hm2。此外,马尔可夫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2020年及2025年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将持续减少,以2020遥感数据进行验证发现该预测结果良好,具有可靠性。因此,研究区顺向演替面积大于逆向演替面积,表明石漠化状况得到较好的改善。结论:由于林草措施显着促进石漠化顺向演替,广西桂林市2005-2015年石漠化面积不断减少。结合马尔可夫预测2020和2025年石漠化数据和2020年遥感实测数据分析发现,未来石漠化面积也正在不断减少,该区域石漠化治理效果显着,而林草措施是有效治理广西桂林石漠化的重要手段。
赵阳[4](2021)在《中国濒危洞穴鱼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的种群多样性和保护》文中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洞穴鱼类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其中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是中国特有属,属内所有物种都具有洞穴生活的习性。洞穴鱼类相比于地表种出现了明显的形态差异,以往对于洞穴鱼类的研究多集中在种上水平,针对同种鱼类不同种群间的关注较少。本研究以金线鲃属典型洞穴鱼类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7个地理种群103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和种群遗传学的研究方法,探究不同种群间形态差异和遗传多样性,并根据研究结果评估小眼金线鲃的濒危程度,为种群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建议。形态学研究方面,本研究主要通过传统形态测量法和框架测量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小眼金线鲃不同种群的形态进行测量,同时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研究形态特征在不同种群间的异同以及环境对形态的影响。种群遗传研究主要基于全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和线粒体中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联合序列,构建小眼金线鲃种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探讨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分化程度和进化关系。保护生物学方面通过整理实地考察过程中收集相关的生存环境信息,以IUCN红色名录评估体系为基础重新进行物种濒危程度评估,根据评估内容和结果提出保护对策。针对江洲种群(JQP)、甲篆种群(JZP)、金牙种群(JYP)、福源种群(FYP)和泗城种群(SCP)5个种群的形态学差异研究发现:JQP明显区别于JZP、JYP、FYP和SCP,JQP的臀鳍基部起点紧邻肛门,其余4个种群的臀鳍基部起点至肛门均分开一短距,约为腹鳍起点至臀鳍起点的1/8。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5个种群根据形态可分为2个类群:JZP和JQP的形态较相似,其余JYP、FYP和SCP 3个种群的形态较相似。JZP和JQP的体高、头长以及眼球直径3项比例性状显着大于JYP、FYP和SCP 3个种群(P<0.001),结合生境,JZP栖息的洞穴食物来源充足,同时有光线射入,而另外3个种群的生境与之相反,说明生态环境对物种形态分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每个类群内部的种群间形态相似,表明相似的环境可能导致不同种群间形态产生相近的适应性特征。针对逻楼种群(LLP)、三门海种群(SMHP)、JZP、JYP、FYP和SCP 6个种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发现:小眼金线鲃在物种水平和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低,表明小眼金线鲃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弱。小眼金线鲃6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37-0.00448,其中JYP和JZP的遗传距离最大,表明两个种群的亲缘关系最远。种群间的分化系数表明,仅JYP和SMHP间为中等分化,其余种群间为高度分化,基因流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洞穴生活习性、扩散能力弱和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缺乏基因交流的机会。小眼金线鲃种群间的分化开始于中更新世,JZP种群于距今约0.46 Mya最先分化出来,然后距今0.33 Mya前又分化出两大分支,其中一个分支于距今0.26 Mya前分化形成LLP和SCP,另一个分支于距今约0.24 Mya分化形成JYP,约于0.07 Mya分化形成FYP和SMHP。6个种群间的分化可能是由于地质抬升、气候变化等导致的洞穴/地下水体的长期隔离,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受到限制,促使种群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演化。中性检验和误配分析的结果表明6个种群在历史上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并未发生过明显的种群扩张。小眼金线鲃濒危等级重新评估的结果表明,小眼金线鲃的受危等级为濒危(EN)。主要面临的威胁来自旅游开发、地下河取水以及人类捕捞,建议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治理污染、科学管理洞穴旅游以及加强执法力度等措施尽快对小眼金线鲃实施保护。
吴昱芳[5](2021)在《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迅速,公路隧道建设规模逐年递增。公路隧道施工是一个动态多变的过程,且工程隐蔽性高、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和投入资金大。隧道建设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施工安全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专家调查、理论分析和仿真推理等方法,开展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以莆炎高速三明段YA19项目部金珠帕隧道工程为依托,进行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用,在精细化方向、定量化或半定量方向进行了研究探索。论文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收集整理国内隧道施工风险事故并结合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相关指南和规范,分析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各类风险因素,建立以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施工条件和资料完整性为主要指标的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公路隧道总体风险评估指标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利用反熵权法求解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离差最大化的思想进行组合赋权,得到较为合理的组合权重。(2)将传统属性测度区间函数的分段线性部分正态化,提出一种把分段正态分布函数用于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的方法,并引入均化系数将测度区间转换为实数值。结合指标组合权重和单指标测度计算得到多属性测度,基于置信度准则对属性识别进行分析,从而确定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3)建立项目分解结构和风险分解结构耦合矩阵用于公路隧道施工精细化风险辨识,通过分析隧道事故风险因素,选择相互独立的风险源作为故障树底事件,构建坍塌事故T-S模糊故障树结构,形成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模型。(4)以T-S故障树为基础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对风险事件进行定量分析和诊断推理,得出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针对风险源对事故影响的重要程度问题,进行根节点敏感性分析,为风险事件评估和确定重大风险源提供依据。
章浩天[6](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地质灾害多发区风险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大数据在地质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数据来源广泛、结构复杂,具明显大数据特征,大数据方法下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具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大数据相关技术,以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为对象,以GIS为平台,探讨了地质数据的获取、清洗、存储等问题,分析了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因子的选择与分级,构建了基于地质大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以舟曲县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评价。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系统阐述了不同类型地质数据的搜集方法和策略。对于以电子和纸质资料为主的二手数据,可通过大数据技术搜集关键信息,如Python,实现信息爬取和图文识别;对于无法搜集但研究需要的原始数据,通过现场试验,予以补充。(2)提出了地质异常数据的解决办法。探讨了地质数据在时间、空间上特殊性,给出数据缺失、数据噪声和不一致数据的清洗方法。以Python为手段,进行地质异常数据处理。利用预测、插值,解决数据缺失问题;利用正态分布提剔噪声;通过Python库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3)基于地质数据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类型,分析了地质数据库的存储特征,建立了用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地质数据库逻辑框架。(4)构建了基于地质大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出发,探讨地质灾害风险性因子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确定地质灾害影响因子的分级,利用层次分析处理因子间权重分配。建立地质灾害风险因子库存储数据,结合相关理论建立风险评价模型。(5)将系统应用于甘肃省舟曲县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针对舟曲县地质环境,选取重要地质因子,通过地质大数据灾害风险评价系统建立风险性评价模型,以历史灾害资料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基于地质大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取得了很好效果。
银元[7](2021)在《四川甘孜八美变质岩石林成景机制及脆弱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八美石林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境内,是至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唯一的一处发育在变质岩地区的一种全新的石林景观类型。八美石林景观是在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物质构成、成景环境、成景过程、景观特点等方面与碳酸盐岩、砂岩、花岗岩和玄武岩等类型石林有着根本性的差异。目前,对于八美石林物质构成和成景机制还存在诸多分歧,需要对八美石林成景机制进行更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以地质学、地貌学、地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统计分析、管理工程等有关技术方法,在已有地质遗迹成景机制、脆弱性评价,以及八美石林、鲜水河断裂带等研究基础上,对八美石林区域地质背景、成景岩石特征、景观类型及特点、成景机制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多因子的八美石林景观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八美石林景观的保护机制和策略。本文是第四纪地质学在地质遗迹景观保护与开发、景观地学方向研究上的应用和实践。通过研究取得以下认识和结论:(1)八美石林在地质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存在着较多特殊性,八美石林景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3个地质时期,其形成演化大致可以分为裂谷盆地发生、发展形成原始沉积建造、沉积物成岩及遭受变质作用、新构造运动期鲜水河断裂活动形成断裂破碎岩、走滑拉分盆地发育导致差异升降、断裂破碎岩被风化侵蚀形成石林景观等过程。(2)通过文献研究、野外调查、薄片鉴定、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等技术方法,检测确定八美石林成景岩石为一套碳化、泥化的破碎千枚岩和千枚状板岩,并进一步验证成景岩为脆性的断裂破碎岩,属于脆性变形的动力变质岩,完全不具备韧性剪切带形成的糜棱岩特有的结构构造。据此提出八美石林的“糜棱岩说”是可能由于传统“糜棱岩”定义改变、“千糜岩”易混淆及对鲜水河断裂带韧性-脆性多期活动和构造层次转化不清楚引起的误会。同时,进一步观察分析得出八美石林成景岩还具有带状分布、易被侵蚀、残留原岩复理石韵律结构等特征。(3)利用无人机航拍合成研究区全景三维模型,按照空间结构将研究区分为5个景观区,借鉴喀斯特石林、土林等类似景观有关类型划分标准,将八美石林景观分为峰丛和峰林两大类,并进一步划分为尖棱状、刀刃状、石墙、石柱、石槽、塔状、合掌状、不规则状(象形石)等景观类型。(4)八美石林成景机制是“构造-地表过程-气候”的系统耦合。长期频繁发生呈带状发育的断裂构造活动是八美石林成景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受鲜水河断裂带左行走滑下的拉分盆地体制影响,使断裂破碎岩抬升出露地表,在青藏高原东缘高原气候作用下,特别是流水作用下,断裂破碎岩接受风化和差异侵蚀后形成石林景观。八美石林景观演化过程大致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景期、消亡期,并展现出沿山脊展布、差异侵蚀、植被影响明显等特点。(5)通过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分法,借助SPSSAU、yaahp等软件,构建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为一级指标,地质背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活动、保护活动为二级指标,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岩石类型、地貌特征、降水、气温、土地利用、保护措施等14个因子为三级指标的八美石林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指标体系,通过专家评分得出八美石林景观具有显着的脆弱性,并通过2007年与2019年典型景观外观变化的对比,进一步验证了八美石林景观具有显着的脆弱性,为制定八美石林保护措施提供了依据。(6)从生态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现实背景出发,立足八美石林的脆弱性现状、保护现状、开发情况等发展状况,以政府、社区、市场为三大响应主体,以机制创新为响应关键载体,构建八美石林“背景-驱动-状态-响应”(BDSR)保护机制,提出制定和严格实施分级保护规划、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突出政府主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市场主体的主力作用、激活社区主体的主体作用等保护开发对策建议。
陈羽璇[8](2021)在《基于GIS和CSLE模型的珠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制图》文中认为土壤侵蚀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阻碍了健康土壤提供正常的生态系统服务,已成为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关注的环境问题。珠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南部,湿润多雨,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且位于珠江流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高度发达。相对于北方,珠江流域的土壤侵蚀研究较薄弱,除水土保持监测公告外,对全流域总体性认识比较薄弱,暂时没有公开发布的珠江流域区整体的较高分辨率土壤侵蚀速率图;同时,珠江流域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高,目前的研究和治理尚与珠江三角洲繁荣的经济不相适应,不能满足水土保持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珠江流域土壤侵蚀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CSLE模型,使用地图代数和空间插值两种方法,对珠江流域(包括海南省等区域)土壤侵蚀速率制图,分析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主控因子及敏感性。主要结论如下:(1)降雨侵蚀力大、植被覆盖度高和坡度较陡,是研究区的主要特征。土壤侵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的影响因素各地区有所不同。珠江流域地处亚热带南部,降水量大,植被覆盖良好,但丘陵区坡度较陡。坡度坡长因子高值见于云贵高原、东部山地和海南五指山等地,是土壤侵蚀的主要诱发因子。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较高,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抑制因子。(2)利用地图代数法和空间插值法可完成研究区土壤侵蚀速率制图。本研究采用地图代数和空间插值两种计算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土壤侵蚀速率制图,其土壤侵蚀速率均值分别为791.78 t/(km2·a)和615.37 t/(km2·a),两者值较接近(差值小于该地区允许流失量的一半)。研究区土壤侵蚀广泛分布,均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内贵州省及云南省、广西中部和广东省沿海区,其中强烈和极强烈侵蚀区域范围较小且分布在较零散的坡耕地上。地图代数和空间插值两种方法制图结果相比,由于空间插值法是基于抽样调查单元获取较详细精确的水土保持措施信息,其结果更接近土壤侵蚀的实际情况。(3)土地利用类型为影响土壤侵蚀的主控因子。基于地理探测器方法,各地区土壤侵蚀因子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序均基本为土地利用、水保措施(特别是B因子)、地形、土壤和降水。其中,土地利用类型为影响土壤侵蚀速率的主控因子,其次为B因子;通过两因子交互作用,均为土地利用类型与其他影响因子协同作用增强了对土壤侵蚀形成影响,进一步说明土地利用类型为土壤侵蚀量的主控性因子。(4)滇黔桂山地丘陵区和南岭山地丘陵区是土壤侵蚀敏感性较高的区域。研究区中轻度敏感广泛分布,在水土流失治理管控中,首先考虑山地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滇黔桂山地丘陵区注意土壤结构的改良、通过修建梯田等改变微地形,在华南沿海丘陵台地区和海南及海南诸岛丘陵区这两区中应注意防范暴雨事件的影响,整个研究区主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同时,应集中考虑滇黔桂山地丘陵区和南岭山地丘陵区这两个分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张金龙[9](2021)在《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隧道支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隧道围岩变形控制是交通隧道设计施工的难题,也是国内外学者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问题之一。随着我国铁路建设向中西部地区延伸,越来越多的隧道面临着高地应力、软弱破碎围岩等复杂及特殊地质条件,围岩变形控制问题愈加突出。既有变形控制理论和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在部分隧道应用时效果不甚理想,因此需进一步对变形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国内外调研、归纳总结、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从典型工程案例出发,调研总结了隧道围岩变形特性和影响因素,分析了既有支护方法对围岩变形控制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从支护理念、支护型式和实施要点三方面阐述了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支护方法;研究了主动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和支护效应,对主动支护相关的工程材料技术和质量管控技术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11座典型大变形隧道工程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其隧道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地质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围岩变形影响,分析了各工程案例中主要变形控制措施的适应性。调研了我国一般地质条件常规变形隧道的设计参数及变形控制特点。(2)分析了新奥法、岩土控制变形分析法、松动圈理论、主次承载区支护理论、隧道支护结构体系协同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从支护理念、主要结构型式和实施要点三方面初步提出了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支护方法。(3)分析了掌子面锚杆、预应力锚杆(索)、喷射混凝土支护的作用机理。研究了掌子面锚杆长度及密度,预应力锚杆垫板、锚固方式及组合方式,喷射混凝土厚度及粘接力等参数对围岩承载和变形的影响规律。以玉磨铁路景寨隧道为依托开展了主动支护现场试验。(4)研究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材料技术,围绕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及弯曲韧性两方面,研发了早高强喷射混凝土并在郑万高铁高家坪隧道开展现场试用,探索了钢纤维和钢筋网对喷射混凝土的增韧机理。研究了快凝早强的锚固材料技术,提出了水泥基注浆料、水泥卷锚固剂的性能要求。研究了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技术和基于声波反射法的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
刘聪[10](2021)在《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的DEM-SPH模拟分析方法》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蓬勃发展和“一带一路”宏伟战略实施,交通路网以及水电项目向遍布崇山峻岭的西部地区纵深拓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隧道建设规模与难度最大的国家。隧道修建规模和难度不断增大,数量不断增多,修建过程中突水灾害频发,已经成为制约隧道与地下工程安全建设的世界级难题。根据渗流通道与隔水阻泥结构的不同,可以将隧道突水灾害划分为两大类型:裂隙岩体渐进破坏诱发突水和充填结构渗透失稳诱发突水。其中充填结构失稳突水是指隧道施工中遭遇到宽大裂隙、断层破碎带、岩溶管道等充填结构,内部介质在施工扰动和地下水渗流作用下失稳涌入隧道而诱发突水灾害,该类突水更易形成瞬间喷薄式高压大体量突水灾害,灾变演化机理犹为复杂。本文以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模拟分析方法为研究主题,深入研究了地下水渗流和水力侵蚀作用下充填介质体强度弱化进而诱发突水灾变演化机理,提出 了基于 DEM-SPH(Discrete Element Method-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mics)的两相介质流-固耦合模拟分析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并依托永莲隧道断层突水突泥、尚家湾隧道岩溶管道突涌水以及引松供水工程TBM隧洞突涌水等典型案例开展了三维隧道充填结构突水突泥灾害演化数值模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隧道充填结构骨架颗粒-侵蚀细颗粒-地下水三相物质组成假定,推导了考虑水压力作用的多孔介质骨架弹塑性变形控制方程,引入可以同时考虑法向力(压)和剪切力作用的Hyperbolic屈服破坏模型,建立了充填结构骨架介质屈服破坏准则。基于细观尺度颗粒受力平衡分析,推导了细颗粒侵蚀发生的临界水力条件,引入了细颗粒侵蚀速率控制方程和水力侵蚀弱化因子的概念,推导了细颗粒侵蚀作用下骨架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控制方程,建立了可以定量表征粘聚力和抗拉强度与细颗粒侵蚀之间弱化关系的充填介质水力侵蚀弱化本构模型。同时引入了可以描述从侵蚀初期至失稳破坏全过程的双曲型流体粘度演化本构模型,建立了泥水混合流体非线性动力学控制方程。最后,从地下水渗流、细颗粒侵蚀、骨架颗粒应力变形的三场耦合角度出发,阐明了“充填体孔隙率增大、介质粘结强度弱化、混合流体粘度变大”的充填结构失稳“三变”演化过程,系统地揭示了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诱发突水突泥灾变演化机理。(2)基于颗粒离散元基本原理,引入了超二次曲线型颗粒形状表征方法及其配套接触检测算法,实现了岩土类材料真实颗粒形状的准确模拟。在第二章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三变”演化机理的基础上,开发了离散元颗粒粘结水力侵蚀软化本构模型,并通过自主编程,将其嵌入现有离散元模拟方法中,建立了基于DEM的岩土体侵蚀软化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开展了岩土材料三轴压缩、直接剪切等数值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力侵蚀作用下材料宏观强度的影响规律。(3)根据泥水混合物非牛顿流动特性,引入了双曲线型非线性流体粘度流变模型,定量地描述了混合流体动力粘度随细颗粒侵蚀率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自主编程将该混合流体变粘度流变本构模型嵌入现有的SPH计算程序中,开展了经典的二维方腔剪切流、流体溃坝过程模拟以及流体溃决对刚性圆柱体的冲击过程数值试验,验证了现有程序的有效性,实现了混合流体变粘度流动演化过程模拟分析,为隧道突水过程中地下水真实流态演化的提供了模拟方法。(4)针对充填结构中岩土介质和地下水两相物质组成特点,建立了分别由DEM方法模拟岩土固体介质力学变形和破坏过程、由SPH方法模拟多孔介质中地下水流态演化过程的两相介质耦合模型,同时引入适用于大尺度粒子类流-固耦合问题高效模拟的双向耦合不求解策略,形成了基于DEM-SPH方法的两相介质流-固耦合模拟分析方法。针对复杂工程模型流-固耦合模拟,提出了复杂数值模型构建方法、基于Linux集群的混合并行加速算法和三维可视化处理技术,开展了隧道充填结构失稳诱发突水涌泥过程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充填固体分数、颗粒尺寸、流体粒子间距以及耦合网格尺寸等条件下泥水混合物流动速度、堆积演化状态。(5)依托江西吉莲高速永莲隧道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水突泥灾害、湖北保宜高速尚家湾隧道充填岩溶管道突涌水灾害和吉林引松供水工程3#TBM隧洞突涌水灾害等典型充填结构突水突泥灾害案例,采用本文提出的基于DEM-SPH的充填结构两相介质耦合模拟分析方法,开展三维充填结构失稳诱发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深入分析了突水(突泥)灾害发生过程中固体和流体介质的演化状态以及它们流动速度变化规律,监测并记录了关键监测断面处固体和流体突水涌泥流量(质量)的变化。最后,针对TBM隧洞掘进突水涌泥案例,分析了 TBM掘进机刀盘所承受的突水涌泥冲击力变化和刀盘扭矩变化,以数值模拟成功地诠释了现场施工中由于突水涌泥灾害发生造成TBM掘进机刀盘卡顿、无法正常工作的现象。
二、岩溶地质研究所 二、验收成果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溶地质研究所 二、验收成果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岩溶景观旅游开发方式演变及主题融合式开发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岩溶景观组合特征的演变及岩溶景观区的类型划分 |
1.1 岩溶景观组合特征的演变 |
1.2 岩溶景观区的类型划分 |
2 岩溶景观主要旅游开发方式 |
2.1 岩溶景观主要旅游开发方式分类 |
2.2 各类典型岩溶景观对应旅游开发方式分析 |
3 岩溶景观旅游开发利用模式及其演变 |
3.1 特征-利益驱动型无主题式分离开发及其演变 |
3.1.1 内涵和特征 |
3.1.2 演变 |
3.2 特色-科学驱动型主题融合式开发 |
3.2.1 主题融合式开发是岩溶旅游特定发展阶段的产物 |
3.2.2 存在空间条件的约束性和限制性 |
3.2.3 主题融合式开发实施的关键是统一性 |
4 主题融合式开发基本流程的分析和构建 |
4.1 主题融合式开发基本流程 |
4.2 主题融合式开发基本流程的分析和构建 |
4.2.1 管理体系的建立 |
4.2.2 研究(前期)体系的建立 |
4.2.3 开发方式和模式的选择 |
4.2.4 开发体系的策划与实施 |
4.2.5 保护体系的策划与实施 |
4.2.6 反馈体系的实施 |
5 结论 |
(2)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表 |
1 引言 |
2 选题与文献综述 |
2.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2.1.1 国内外金矿资源的开发与井筒建设 |
2.1.2 选题的必要性与意义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立井井壁设计的发展历程 |
2.2.2 围岩分级理论在地下支护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
2.2.3 流固耦合和现代新奥法理论研究发展 |
2.3 研究内容、目的与技术路线 |
2.3.1 金属矿硬岩井壁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2 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 |
3 基于围岩衬砌统一尺度的力学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
3.1 岩石混凝土强度对比试验 |
3.1.1 井筒地质与围岩评价 |
3.1.2 井筒支护体系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的研究方案 |
3.1.3 力学性能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3.1.4 试验参数的进一步研究和讨论 |
3.2 岩石混凝土超声波对比试验 |
3.2.1 实验目的与实验设计 |
3.2.2 混凝土与岩石超声波性能对比研究 |
3.3 本章结论 |
4 基于流固耦合原理的深立井永久支护力学分析的基础理论研究 |
4.1 深立井原岩自重应力场 |
4.2 基于达西渗流的流固耦合力学模型解答 |
4.2.1 注浆加固的流固耦合数学模型 |
4.2.2 注浆加固井筒的流固耦合问题解答 |
4.2.3 注浆加固井筒的流固耦合解答验证 |
4.2.4 注浆效果对渗流场与应力的影响 |
4.3 基于线性与非线性渗流的井筒流固耦合对比研究 |
4.3.1 基本假定 |
4.3.2 渗流场解推导 |
4.3.3 应力场解推导 |
4.3.4 应力及流量分析 |
4.4 井筒围岩稳定性分析与围岩分级方法 |
4.4.1 [BQ]围岩分级 |
4.4.2 [BQ]围岩分级的改进和金矿井筒井壁结构分类 |
4.5 本章结论 |
5 基于围岩锚固的结构力学性能参数等效的模型试验研究 |
5.1 基于锚固原理的井筒力学模型理论及参数等效原理 |
5.2 相似模拟试验设计 |
5.2.1 试验的相似比及相似材料的选择: |
5.2.2 实验设备的设计及制作 |
5.2.3 监测系统及锚杆 |
5.2.4 正交试验设计 |
5.3 相似模拟试验过程 |
5.4 相似模拟试验数据分析 |
5.4.1 围岩的位移分析 |
5.4.2 井筒锚固结构参数影响分析与经验修正 |
5.5 模型试验的数值分析研究 |
5.5.1 预应力全长粘结锚杆数值模型建立的实现方法 |
5.5.2 相似模型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
5.6 本章结论 |
6 基于广义包神井壁设计理论及应用 |
6.1 基于围岩分级与广义包神力学模型的井壁设计理论 |
6.1.1 深部无水破碎围岩(IV级)的井壁设计理论 |
6.1.2 深部高水压破碎围岩(V级)的井壁设计理论 |
6.2 基于涌水量计算的注浆(锚杆)加固范围确定(新城金矿应用) |
6.2.1 新城新主井井筒工程概况 |
6.2.2 新城金矿新主井锚杆设计参数的确定 |
6.3 新型井壁结构设计方案 |
6.4 验证井壁设计可靠性及深部井筒力学分析 |
6.4.1 深部不同水平的井筒力学建模及分析 |
6.4.2 深部井筒设计可靠性验证 |
6.5 本章结论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广西桂林市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及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石漠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1.3 我国及广西石漠化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状况 |
2.2 研究方法和技术标准 |
2.2.1 技术标准 |
2.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桂林市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 |
3.1 石漠化土地地类分布及动态变化 |
3.2 石漠化土地变化 |
3.3 潜在石漠化土地变化 |
3.4 非石漠化土地变化 |
3.5 石漠化程度动态变化 |
3.5.1 轻度石漠化变化情况 |
3.5.2 中度石漠化变化情况 |
3.5.3 重度石漠化变化情况 |
3.5.4 极重度石漠化变化情况 |
3.6 小结 |
第四章 石漠化动态变化原因分析 |
4.1 石漠化土地变化原因分析 |
4.1.1 石漠化土地变化原因 |
4.1.2 潜在石漠化土地变化原因 |
4.1.3 .非石漠化土地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 |
4.2 石漠化程度变化原因分析 |
4.2.1 顺向演替原因分析 |
4.2.2 逆向演替原因分析 |
4.3 石漠化程度变化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 |
4.3.1 石漠化程度顺向演替相关性分析 |
4.3.2 石漠化程度逆向演替相关性分析 |
第五章 石漠化马尔可夫预测 |
5.1 不同程度石漠化面积预测 |
5.2 马尔可夫预测结果验证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石漠化演替趋势及演替原因分析 |
6.2.2 石漠化治理效果显着,继续加强治理技术研究 |
6.3 展望 |
6.4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濒危洞穴鱼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的种群多样性和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洞穴鱼类研究现状与发展 |
1.1.1 洞穴的概念及特征 |
1.1.2 洞穴鱼类的概念及特征 |
1.1.3 中国洞穴鱼类现状 |
1.2 小眼金线鲃及其研究简史 |
1.2.1 小眼金线鲃 |
1.2.2 小眼金线鲃的研究简史 |
1.3 方法论 |
1.3.1 形态测量学 |
1.3.2 种群基因组学 |
1.4 洞穴鱼类的保护 |
1.4.1 中国洞穴鱼类面临的威胁 |
1.4.2 中国洞穴鱼类保护现状 |
1.4.3 小眼金线鲃的保护现状 |
1.5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野外工作 |
2.2 形态学材料与方法 |
2.2.1 形态学材料 |
2.2.2 形态学实验方法 |
2.3 分子系统学材料与方法 |
2.3.1 基因组学材料 |
2.3.2 基于全基因组的实验方法 |
2.3.3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实验方法 |
2.4 物种威胁因子评估材料与方法 |
2.4.1 物种威胁因子评估材料 |
2.4.2 物种威胁因子评估方法 |
2.5 濒危等级评估材料与方法 |
2.5.1 濒危等级评估材料 |
2.5.2 濒危等级评估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小眼金线鲃分布 |
3.2 小眼金线鲃种群的形态学差异 |
3.2.0 形态多样性 |
3.2.1 聚类分析 |
3.2.2 主成分分析 |
3.2.3 判别分析 |
3.2.4 单因素方差分析 |
3.3 小眼金线鲃种群全基因重测序结果 |
3.3.1 种群遗传学结果 |
3.4 小眼金线鲃种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果 |
3.4.1 小眼金线鲃种群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 |
3.4.2 小眼金线鲃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 |
3.5 威胁因子分析 |
3.6 物种濒危等级评估 |
第四章 讨论 |
4.1 小眼金线鲃种群的形态学差异 |
4.2 小眼金线鲃的种群遗传多样性 |
4.3 种群分化研究 |
4.4 小眼金线鲃的保护 |
4.4.1 威胁因素分析 |
4.4.2 保护对策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2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理论概述 |
2.1 风险的定义 |
2.2 风险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
2.3 公路隧道工程施工风险机理分析 |
2.3.1 风险产生机理 |
2.3.2 风险发展机理 |
2.3.3 风险演化机理 |
2.4 风险管理流程 |
2.4.1 风险界定 |
2.4.2 风险辨识 |
2.4.3 风险估计 |
2.4.4 风险评价 |
2.4.5 风险控制 |
第三章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3.1 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3.1.1 施工安全事故统计及分析 |
3.1.2 总体风险评估指标 |
3.2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权重 |
3.2.2 基于反熵权法的客观权重 |
3.2.3 组合权重模型优化 |
3.3 总体风险等级的确定 |
3.3.1 属性区间识别模型 |
3.3.2 单属性测度的计算 |
3.3.3 多属性测度的计算 |
3.3.4 属性识别分析确定总体风险等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4.1 精细化风险源辨识 |
4.1.1 项目分解结构 |
4.1.2 风险分解结构 |
4.1.3 风险WBS-RBS矩阵 |
4.2 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
4.2.1 基于T-S模糊故障树构造贝叶斯网络 |
4.2.2 节点故障状态模糊描述 |
4.2.3 节点故障概率模糊描述 |
4.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T-S故障树正向推理 |
4.3.1 叶节点故障状态模糊子集 |
4.3.2 叶节点故障状态发生概率 |
4.4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T-S故障树反向推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珠帕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应用 |
5.1 工程背景 |
5.2 金珠帕隧道施工总体风险评估 |
5.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2 风险等级初步确定 |
5.3 金珠帕隧道施工风险辨识及评估模型建立 |
5.4 金珠帕隧道坍塌风险定量评估 |
5.4.1 基于底事件先验概率计算坍塌发生概率 |
5.4.2 基于底事件实际故障程度计算坍塌模糊可能性 |
5.5 风险评估实施效果与应对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大数据的地质灾害多发区风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大数据 |
1.2.2 地质大数据 |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1.2.4 现有研究问题分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地质数据获取 |
2.1 地质数据分类与搜集流程 |
2.2 二手地质数据搜集 |
2.3 原始地质数据生产 |
2.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数据搜集 |
2.4.1 工程地质数据 |
2.4.2 人类活动数据 |
2.4.3 其他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质数据清洗和存储 |
3.1 异常数据研究 |
3.2 地质数据清洗 |
3.2.1 常见清洗工具 |
3.2.2 地质数据清洗 |
3.3 地质数据库的类型 |
3.3.1 关系型数据库 |
3.3.2 非关系型数据库 |
3.4 地质数据库系统 |
3.4.1 地质数据库原理 |
3.4.2 基本地质数据存储 |
3.4.3 GIS平台存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
4.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因子研究 |
4.1.1 自然因子研究 |
4.1.2 社会因子研究 |
4.1.3 地质灾害风险因子库 |
4.2 因子分析 |
4.2.1 因子等级划分 |
4.2.2 因子权重分配 |
4.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系统构建 |
4.3.1 综合评价方法 |
4.3.2 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模型 |
4.4 基于地质数据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体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舟曲县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 |
5.1 舟曲地质环境研究 |
5.1.1 舟曲地质数据集成 |
5.1.2 舟曲环境特征 |
5.1.3 人类活动 |
5.2 舟曲评价因子风险性划分 |
5.2.1 舟曲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
5.2.2 舟曲地质灾害风险因子等级划分 |
5.2.3 舟曲地质灾害风险因子权重分配 |
5.3 结果可视化与检验评价 |
5.3.1 风险划分 |
5.3.2 模型验证 |
5.4 模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7)四川甘孜八美变质岩石林成景机制及脆弱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科考价值和保护的需要 |
1.1.2 厘清学术争议的需要 |
1.1.3 典型示范的需要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变质岩地质景观研究 |
1.2.2 地质遗迹成景机制研究 |
1.2.3 地质遗迹脆弱性研究 |
1.2.4 八美石林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 |
2.2 自然地理 |
2.2.1 地形和地貌 |
2.2.2 气候和气象 |
2.2.3 水文特征 |
2.3 地质背景 |
2.3.1 地层概况 |
2.3.2 岩浆岩 |
2.3.3 变质岩 |
2.3.4 区域地质演化 |
第3章 八美石林成景岩石特征 |
3.1 地质露头与地层系统 |
3.1.1 地质露头 |
3.1.2 出露地层系统结构 |
3.2 成景岩石类型 |
3.2.1 样品采集 |
3.2.2 岩石类型及特征 |
3.2.3 石英颗粒镜下特征对比 |
3.2.4 成景岩确认 |
3.3 成景岩石特性 |
3.3.1 带状分布 |
3.3.2 易于侵蚀 |
3.3.3 复理石韵律结构 |
3.3.4 芒硝析出 |
第4章 八美石林景观分区及类型 |
4.1 地貌原始数据 |
4.1.1 技术方法 |
4.1.2 数据获取 |
4.2 景观分区 |
4.3 景观类型 |
4.3.1 峰丛景观 |
4.3.2 峰林景观 |
第5章 八美石林成景机制 |
5.1 成景特点 |
5.1.1 沿山脊展布 |
5.1.2 差异侵蚀明显 |
5.1.3 植被“伞状效应” |
5.1.4 典型景观 |
5.2 成景主控因素 |
5.2.1 地质构造因素 |
5.2.2 流水因素 |
5.2.3 多期构造活动因素 |
5.3 景观形成过程 |
5.3.1 初始阶段 |
5.3.2 成型阶段 |
5.3.3 地表改造与气候作用阶段 |
5.4 石林景观对比研究 |
5.4.1 主要石林景观类型 |
5.4.2 石林景观特征对比 |
第6章 八美石林脆弱性评价 |
6.1 地质遗迹脆弱性内涵 |
6.2 地质遗迹脆弱性评价思路 |
6.2.1 评价难点 |
6.2.2 评价目的 |
6.2.3 技术路线 |
6.3 地质遗迹脆弱性评价影响因子 |
6.3.1 第一轮因子筛选 |
6.3.2 第二轮因子筛选 |
6.4 八美石林脆弱性评价过程 |
6.4.1 思路及方法 |
6.4.2 指标体系及权重 |
6.4.3 评价及操作 |
6.5 八美石林脆弱性评价结果 |
6.5.1 评价情况 |
6.5.2 等级判定 |
6.6 八美石林脆弱性演化 |
6.6.1 演化实例 |
6.6.2 演化结论 |
第7章 八美石林保护开发机制 |
7.1 保护开发背景 |
7.1.1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需要 |
7.1.2 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需要 |
7.1.3 推进生态建设的需要 |
7.1.4 发展生态经济的需要 |
7.2 保护开发历程 |
7.3 保护开发动力机制 |
7.3.1 BDSR动力机制模型 |
7.3.2 BDSR动力机制内涵 |
7.4 保护开发对策建议 |
7.4.1 制定和严格实施分级保护规划 |
7.4.2 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
7.4.3 突出政府主导作用 |
7.4.4 强化市场主力作用 |
7.4.5 激活社区主体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附录 |
(8)基于GIS和CSLE模型的珠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制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土壤侵蚀模型研究 |
1.2.2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研究 |
1.2.3 土壤侵蚀抽样调查 |
1.2.4 土壤侵蚀遥感调查 |
1.2.5 珠江流域调查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总体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据与研究方法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的位置 |
2.1.2 研究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
2.1.3 研究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土壤侵蚀因子计算 |
2.3.2 土壤侵蚀评价方法与制图 |
2.3.3 主控因子分析方法 |
2.3.4 敏感性分析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分析 |
3.1 自然因子分析 |
3.1.1 降雨侵蚀力分析 |
3.1.2 土壤可蚀性分析 |
3.1.3 坡度坡长因子分析 |
3.2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度分析 |
3.2.1 土地利用现状 |
3.2.2 植被覆盖度分析 |
3.3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分析 |
3.3.1 生物措施因子分析 |
3.3.2 工程措施因子分析 |
3.3.3 耕作措施因子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壤侵蚀制图与分析 |
4.1 土壤侵蚀制图 |
4.1.1 地图代数法制图 |
4.1.2 空间插值法制图 |
4.2 两种计算方法下土壤侵蚀的对比分析 |
4.2.1 空间分布特征对比分析 |
4.2.2 统计特征对比分析 |
4.2.3 土壤侵蚀强度对比分析 |
4.3 制图结果合理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壤侵蚀主控因子分析 |
5.1 水土保持分区的土壤侵蚀速率及影响因子统计 |
5.2 基于地理探测器土壤侵蚀主控因子分析 |
5.2.1 土壤侵蚀各影响因子的显着性分析 |
5.2.2 各水土保持区土壤侵蚀主控因子的单因子分析 |
5.2.3 各水土保持区土壤侵蚀主控因子的交互作用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 |
6.1 土壤侵蚀敏感性单因素分析 |
6.1.1 降雨侵蚀力敏感性分析 |
6.1.2 土壤可蚀性敏感性分析 |
6.1.3 坡度坡长因子敏感性分析 |
6.1.4 植被覆盖度敏感性分析 |
6.2 土壤侵蚀敏感性综合评价 |
6.2.1 土壤侵蚀敏感性多因子分析 |
6.2.2 水土保持分区的土壤侵蚀敏感性分析 |
6.3 各土壤侵蚀强度等级的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隧道支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铁路隧道围岩变形及支护技术调研 |
2.1 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破坏特征 |
2.1.1 隧道变形情况调研 |
2.1.2 隧道变形特征分析 |
2.2 围岩变形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1 围岩变形机理 |
2.2.2 地质因素调研 |
2.2.3 地质因素分析 |
2.2.4 人为因素调研分析 |
2.3 软岩大变形隧道支护措施分析 |
2.3.1 隧道支护措施统计 |
2.3.2 隧道支护措施评价 |
2.4 一般地质隧道支护措施分析 |
2.4.1 支护参数统计 |
2.4.2 支护体系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支护方法 |
3.1 围岩变形控制基本理论及方法简介 |
3.1.1 基本原理 |
3.1.2 适应性评价 |
3.2 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支护理念 |
3.3 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支护型式 |
3.4 主动支护实施要点 |
3.5 本章小结 |
4 主动支护结构作用机理及支护效应研究 |
4.1 超前支护 |
4.1.1 作用机理 |
4.1.2 支护效应 |
4.2 预应力锚杆(索)支护 |
4.2.1 作用机理 |
4.2.2 支护效应 |
4.3 喷射混凝土支护 |
4.3.1 作用机理 |
4.3.2 支护效应 |
4.4 本章小结 |
5 围岩变形主动控制支护关键技术研究 |
5.1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材料技术研究 |
5.1.1 喷射混凝土早期强度研究 |
5.1.2 喷射混凝土弯曲韧性研究 |
5.2 高性能锚固材料技术研究 |
5.3 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测技术研究 |
5.4 锚固质量无损检测技术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的DEM-SPH模拟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与目的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充填结构失稳诱发突水灾变演化机理 |
1.2.2 离散元模拟方法及粘结强度模型 |
1.2.3 非线性流体动力学无网格法数值模拟 |
1.2.4 隧道充填结构突水流-固耦合模拟方面 |
1.2.5 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诱发突水机理 |
2.1 基本假定 |
2.2 多孔介质骨架弹塑性变形控制方程 |
2.2.1 考虑水压力作用的弹性体平衡方程 |
2.2.2 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屈服准则 |
2.3 细颗粒水力侵蚀软化本构模型 |
2.3.1 侵蚀发生的临界水力条件 |
2.3.2 骨架孔隙率和渗透率演化方程 |
2.3.3 骨架介质强度弱化规律 |
2.4 混合流体非线性渗流控制方程 |
2.4.1 连续性方程 |
2.4.2 动量守恒方程 |
2.4.3 双曲线型流变本构 |
2.5 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灾变机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EM的水力侵蚀软化模型及模拟分析方法 |
3.1 非球形颗粒离散元模拟方法 |
3.1.1 基本方程 |
3.1.2 超二次曲线颗粒模型 |
3.1.3 接触检测算法 |
3.1.4 砂石堆积算例验证 |
3.2 水力侵蚀软化本构模型及算法实现 |
3.2.1 颗粒粘结模型 |
3.2.2 水力侵蚀软化模型 |
3.2.3 模型求解与计算流程 |
3.2.4 模型测试与分析 |
3.3 细颗粒含量对材料宏观强度的影响 |
3.3.1 岩石力学基本数值试验 |
3.3.2 单轴抗压和抗拉强度影响分析 |
3.3.3 抗剪强度指标影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PH的混合流体非线性渗流模拟分析方法 |
4.1 SPH方法的计算原理及优势 |
4.1.1 积分插值近似方法 |
4.1.2 控制方程及SPH离散形式 |
4.1.3 边界处理方法 |
4.1.4 时步确定与积分求解 |
4.1.5 SPH方法的优势 |
4.2 混合流体非线性流变模型与求解 |
4.2.1 混合流体的流变模型 |
4.2.2 SPH运动方程与离散求解 |
4.3 典型算例验证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
4.3.1 二维静水箱测试 |
4.3.2 溃坝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
4.3.3 粒子间距对溃坝模拟结果影响分析 |
4.3.4 流体粘度对刚体冲击力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DEM-SPH的两相介质流-固耦合模拟分析方法 |
5.1 基于DEM-SPH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 |
5.1.1 岩土体-地下水两相介质模型 |
5.1.2 流-固耦合求解算法 |
5.1.3 流-固耦合作用力 |
5.1.4 固体孔隙率计算 |
5.1.5 双向耦合计算流程 |
5.2 程序模块化设计及前-后处理方法 |
5.2.1 程序计算框架与模块 |
5.2.2 复杂地质体三维数值模型构建方法 |
5.2.3 基于Linux集群的混合并行加速算法 |
5.2.4 数值结果三维可视化后处理方法 |
5.3 充填结构体突水涌泥数值模拟 |
5.3.1 概化数值模型与计算参数 |
5.3.2 固体充填分数影响分析 |
5.3.3 充填颗粒尺寸影响分析 |
5.3.4 耦合网格尺寸影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充填结构失稳诱发突水灾变演化过程数值模拟 |
6.1 尚家湾隧道充填岩溶管道突水模拟 |
6.1.1 现场突水情况 |
6.1.2 工程地质分析 |
6.1.3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6.1.4 模拟结果分析 |
6.2 永莲隧道富水断层突水突泥模拟 |
6.2.1 现场突水情况 |
6.2.2 工程地质分析 |
6.2.3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6.2.4 模拟结果分析 |
6.3 吉林引松TBM隧洞突水过程模拟 |
6.3.1 现场突水情况 |
6.3.2 模型建立与参数选取 |
6.3.3 模拟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博士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软件着作权 |
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岩溶地质研究所 二、验收成果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岩溶景观旅游开发方式演变及主题融合式开发的探讨[J]. 韦跃龙. 热带地理, 2021(05)
- [2]胶东地区金矿高水压千米深立井井壁设计理论与应用[D]. 徐衍. 北京科技大学, 2021
- [3]广西桂林市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及预测[D]. 刘威. 广西大学, 2021(12)
- [4]中国濒危洞穴鱼小眼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microphthalmus)的种群多样性和保护[D]. 赵阳. 河北大学, 2021(11)
- [5]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D]. 吴昱芳. 广西大学, 2021(12)
- [6]基于大数据的地质灾害多发区风险性评价[D]. 章浩天. 兰州大学, 2021(09)
- [7]四川甘孜八美变质岩石林成景机制及脆弱性评价研究[D]. 银元.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8]基于GIS和CSLE模型的珠江流域土壤侵蚀评价与制图[D]. 陈羽璇. 西北大学, 2021(12)
- [9]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隧道支护技术研究[D]. 张金龙.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10]隧道充填结构渗流-侵蚀-应力耦合失稳突水的DEM-SPH模拟分析方法[D]. 刘聪. 山东大学, 2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