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物研究

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物研究

一、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健[1](2019)在《多位点结合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IFV)的爆发给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危害,时常出现的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感染同样会给人类带来致命性威胁,给世界各国带来极大的恐慌。在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中,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负责催化水解宿主细胞表面唾液酸与流感病毒血凝素(Hemagglutinin,HA)之间的糖苷键,使成熟的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表面释放出来从而继续感染其它细胞。另外,NA裂解完子代病毒粒子的HA与宿主细胞之间连接的唾液酸残基后还要行使另外两种重要功能:①阻止子代病毒粒子从宿主细胞释放后发生凝聚;②裂解呼吸道黏膜中的唾液酸,从而阻止子代病毒颗粒灭活,加速流感病毒在呼吸道中的传播,因此,NA是抗流感病毒药物设计的理想靶点。环己烯类NA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s,NAIs)磷酸奥司他韦具有高效、低毒、生物利用度高的优点,是目前唯一的口服NAI。但是由于流感病毒固有的高变异性,快速出现的耐药株(如N1-H274Y和N2-E119V突变株)严重削弱了该药物的防治作用。目前,抗流感病毒药物在临床使用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耐药性问题,因此,研发新型、高效和抗耐药性NAIs已成为抗流感病毒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从NAs的进化关系上看,可分成几个不同的组:group-1 NAs,其中包含N1、N4、N5和N8亚型,group-2 NAs,其中包含N2、N3、N6、N7和N9亚型。N10和N11亚型被认为是NA样蛋白,这是由于它们缺乏正常唾液酸酶活性,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组,可以暂时命名为第三组(group-3)。NAs的X射线晶体学研究表明,在group-1 NAs中,催化中心附近存在开放的150-loop和150-cavity,催化中心通过150-loop与150-cavity连通,而在group-2 NAs中150-loop和150-cavity始终是闭合的。尽管H1Nlpdm09NA(09N1)属于group-1 NAs,但晶体结构研究显示它的150-loop是闭合的,它也不具有开放的150-cavity。该研究表明晶体状态下09N1的150-loop不同于group-1 NAs,而与group-2 NAs相似。但是,最近研究表明,09N1和group-2 NAs的150-loop和150-cavity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呈开放状态。此外,与NA催化中心紧邻的还有一个430-loop,催化中心通过它与430-cavity连通。晶体学结构显示430-loop与150-loop相邻,从构成二者的氨基酸残基上看,二者有一定程度的重叠,这就直接导致两个loop之间存在构象或功能的相互影响。由于靠近催化中心而使150-cavity和430-cavity对开发新的抗流感病毒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理解催化中心、150-loop和430-loop的关系,可以为设计新型、同时靶向两个或三个位点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提供新策略。本论文针对现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不足,通过对奥司他韦与神经氨酸酶NAs复合物结构生物学信息的分析,运用多位点结合策略,对奥司他韦进行基于靶标结构和多样性导向的结构优化,从而发现新型高活性尤其是在抗耐药性方面有所突破的抗流感病毒候选药物。研究工作分为以下几方面:靶向于神经氨酸酶催化中心和150-cavity的双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部分以课题组前期发现的N1选择性抑制剂和其它报道的N2选择性抑制剂为先导化合物,以NAs的催化中心和150-cavity为药物设计的靶点,运用多位点结合思路设计并合成了 11个新型的奥司他韦衍生物。在抑酶活性实验中,I-3b和I-3c强烈抑制group-1和-2 NAs,对09N1、N2、N6和N9亚型的抑制活性分别是奥司他韦羧酸(OSC)的6.8-12.5倍和1.2-3.9倍。它们对N1-H274Y和N2-E119V的抑制活性也优于OSC,并且抑制B型流感病毒NA的能力与OSC相当;在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实验中,它们抑制H5N1、H5N2、H5N6和H5N8毒株的活性优于OSC。此外,I-3b抑制H1N1和H3N2株的活性也与OSC相当。I-3b在体内(鸡胚)中的抗禽流感病毒(H5N2)活性也优于OSC。同时,I-3b显示出较高的代谢稳定性和较低的体内外毒性。分子动力学研究阐明了I-3b对group-1和-2 NAs具有强效抑制活性的原因。总之,该研究首次以新合成的活性化合物验证了 09N1和group-2 NAs的150-1oop和150-cavity可以被诱导打开的猜想,发现了一个具有研究前景的候选药物I-3b,为进一步通过靶向催化中心和150-cavity来发现高效、高选择性和抗耐药性的NAIs提供了重要思路。特异性抑制group-1 NAs和N1-H274Y耐药株的奥司他韦衍生物的发现。在上一部分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150-cavity作为结构修饰位点的化学空间及发现具有高效抗耐药性的新型奥司他韦衍生物,本部分继续以奥司他韦为母核结构,同时参考早期发现的化合物58和59的特征,运用基于生物电子等排、分子杂合等策略设计并合成了五小类共25个靶向NAs的催化中心和150-cavity的N-取代奥司他韦衍生物,并测试了其在细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和抑酶活性。结果发现,化合物Ⅱ-15h在细胞水平抑制H1N1、H5N1、H5N2、H5N6和H5N8毒株的活性优于OSC或与之相当。此外,在抑酶活性实验中,Ⅱ-15h对N1、N8和N1-H274Y的抑制活性是OSC的5-86倍。特别地,Ⅱ-15h能够强烈抑制09N1亚型,该发现再次证实09N1的150-1oop更倾向于以开放的形式存在。在体内(鸡胚)抗禽流感病毒活性评价中,Ⅱ-15h抗H5N2的活性优于OSC。分子动力学模拟为Ⅱ-15h对group-1和N1-H274Y突变型NAs的强抑制活性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此外,Ⅱ-15h具有较低的体内急性毒性和较高的代谢稳定性,尽管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有待提高,但仍不失为具有进一步研究潜力的先导化合物。其它取代类型的双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化合物结构的基础上,本部分运用多位点结合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包含多样性取代基类型的双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取代基涵盖取代苄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杂环、取代或未取代的苯丙烯基、酰基和磺酰基等。细胞水平的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的C-5位氨基取代基上如含有较强吸电子基团,对活性不利;C-5位取代基含有酰胺和磺酰胺基团的衍生物抗禽流感病毒活性很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如含有狭长共轭结构的苯丙烯基则可能有利于与150-cavity结合,从而表现出较强的抗group-1 NAs亚型禽流感病毒活性和抑酶活性,甚至达到与OSC相当的水平。此外,大部分含有C-5位氨基联芳杂环的OSC衍生物选择性抑制禽流感病毒及其对应的group-1 NAs,甚至达到了与OSC相当的水平。总体来看,本章活性化合物的抑酶活性与细胞水平的抗禽流感病毒的活性趋势基本一致,并得到分子模拟的验证。“三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部分根据上述双位点结合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成功经验,依据神经氨酸酶的结构特征与430-cavity的适配性要求,采用分子杂合等药物设计策略,在奥司他韦的C-1位羧基和C-5位氨基位点同时进行修饰,设计合成了一系列(20个)同时靶向催化中心、150-cavity和43 0-cavity的“三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通过抑酶活性测试发现,此系列化合物,如IV-9e,对禽流感病毒NAs的抑制能力显着下降,而在本章中作为对比的双位点结合型化合物IV-1le抑制野生型N1和突变型N1-H274Y的活性分别是OSC的1.5和1.8倍;IV-lle在细胞水平上的抗H5N1活性也优于OSC,且体内外毒性较低。总之,尽管本研究未发现活性突出的三位点结合型NAIs,但获得的构效关系为新一轮设计多位点结合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提供了参考。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现有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在对奥司他韦与靶标结合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NAs催化中心、150-cavity和430-cavity的结构特征、与配体结合的适配性要求以及group-1和-2神经氨酸酶的结构差异性,运用多位点结合、片段杂合等策略,保持奥司他韦母核不变,分别在其C-1位羧基和(或)C-5位氨基进行多样性的修饰,设计合成了五类双位点结合型和一类三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通过抑酶活性、细胞水平及动物(鸡胚)水平的抗病毒活性评价,发现多个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抗耐药的先导化合物。特别是,化合物I-3b在细胞水平抑制H5N1、H5N2、H5N6和H5N8毒株的活性及在体内(鸡胚)抑制抗禽流感病毒(H5N2)的活性均优于奥司他韦;II-15h在细胞水平抑制H1N1、H5N1、H5N2、H5N6和H5N8毒株的活性优于奥司他韦或与之相当,抑制N1、N8和N1-H274Y酶活的能力是OSC的5-86倍;在进一步的初步成药性评价中,发现I-3b和II-15h均具有较高的代谢稳定性和较低的体内外毒性,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候选药物。此外,本研究还首次通过小分子化合物验证了 09N1和group-2 NAs的150-loop和150-cavity可以诱导打开的猜想,为以后基于靶标结构发现高活性、高选择性和抗耐药性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玉婷[2](2019)在《PCBs的结构—活化酶—遗传毒性关系及增强AFB1毒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一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人类致癌物,可经细胞色素P450(CYPs)酶代谢活化,但大部分PCBs化合物的致突变性及其结构-毒性关系尚不清楚。由于致突变是致癌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分析PCBs致突变性对PCBs危险性评估十分重要。依据氯取代基的位置特征,PCBs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因具有与二恶英相似的芳烃受体(aromatic hydrocarbon receptor,AhR)配体活性,又称为二恶英样多氯联苯(dioxin-like PCBs,DL-PCBs),另一类则称为非二恶英样多氯联苯(non-dioxin-like-PCBs,NDL-PCBs)。课题组前期发现多个NDL-PCBs由人CYP2E1酶活化,从而具有致突变作用;邻位仅有单个氯的化合物似乎致突变性最强,但尚无系统的结构-毒性关系研究。DL-PCBs对表达人CYP2E1的细胞未呈现致突变作用,但其可否由其他CYP酶活化为致突变物尚不清楚。PCBs可作用于不同核受体而调控CYPs表达水平,其中DL-PCBs通过激活AhR上调CYP1酶,而NDL-PCBs可激活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和孕烷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诱导CYP2B和CYP3A酶的表达。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一种依赖CYP1A2和CYP3A4活化的人类致癌物,其与PCBs是否具有联合作用尚无直接证据。目的(1)分析含2~4个氯取代基而邻位氯数目不等的NDL-PCBs对表达人CYP2E1和硫酸基转移酶(SULT)1A1 的重组中国仓鼠V79细胞系(V79-hCYP2E1-hSULT1A1)诱发微核与Hprt突变的作用,探讨PCBs的结构-毒性关系。(2)采用表达人CYP1A1、CYP1A2和CYP1B1的重组V79细胞及内源性表达CYPs酶的人肝细胞瘤C3A细胞验证DL-PCBs经CYP1酶活化及致突变作用假说。(3)采用人肝细胞(L-02)系探讨NDL-PCBs对核受体、某些CYP酶表达及AFB1遗传毒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 V79-Mz(对照细胞系)、V79-hCYP2E1-hSULT1A1、V79-hCYP1A1、V79-hCYP1A2、V79-hCYP1B1、L-02和C3A细胞系,以CCK-8法检测受试物的细胞毒作用,微核实验和Hprt致突变实验分析受试物遗传毒性,免疫荧光法分析微核的着丝粒蛋白B(centromere protein,CENP-B)(以区分断裂作用与致非整倍体作用),Western blot法分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8个三氯联苯与四氯联苯化合物以6 h/18 h(暴露/恢复)方案处理V79-Mz和V79-hCYP2E1-hSULT1A1细胞,结果显示各受试物对后者诱发微核作用强度远大于前者;多数受试物对V79-hCYP2E1-hSULT1A1细胞均呈现致突变作用,而对V79-Mz细胞无作用。结合前期报道的其他受试PCBs对上述细胞的致突变作用,发现邻位氯的数目为1时致突变性最强,随着邻位氯数目增加,致突变性降低;变化趋势随化合物氯化程度增高而更明显:二氯联苯受此影响不大,三氯联苯明显受影响,四氯联苯更明显(含3、4个邻位氯者已测不出致突变性)。2,4’,6-三氯联苯(PCB 32)和2,3,3’,4’-四氯联苯(PCB 56)作为代表性化合物对V79-hCYP2E1-hSULT1A1细胞诱导的微核中CENP-B阳性者达60%~70%。(2)采用邻位不含氯取代基的DL-PCBs,即3,3’,4,4’-四氯联苯(PCB77)、3,4,4’,5-四氯联苯(PCB 81)和3,3’,4,4’,5-五氯联苯(PCB 126),以不同时程处理V79-Mz、V79-hCYP1A1、V79-hCYP1A2和V79-hCYP1B1细胞,发现在6h/18 h和18 h/6 h方案下,PCB 77和PCB 81对V79-hCYP1B1细胞在μM 水平诱发微核,而对其他细胞系无作用;PCB 126则对上述细胞系均不能诱发微核形成。三个受试物暴露于C3A细胞54 h均诱导CYP1A1和CYP1A2蛋白,对CYP1B1无影响。在54 h/18 h方案下,PCB 77和PCB 81诱发C3A细胞微核并呈浓度相关性,而该效应可被CYP1B1选择性抑制剂tetramethoxystilbene(TMS,30nM)完全抑制。受试物对V79-hCYP1B1和C3A细胞诱发的微核绝大多数为CENP-B阴性。三个受试物暴露于C3A细胞12 h均引起γ-H2AX蛋白水平升高(提示DNA双链断裂),且此效应被TMS(10nM)完全阻断。(3)2,3,3-三氯联苯(PCB 20)、2,2’5,5’-四氯联苯(PCB 52)和PCB 56作为代表性NDL-PCBs暴露于L-02细胞48 h,在μM浓度可提高CAR、PXR、CYP1A1、CYP1A2和CYP3A4蛋白表达而降低AhR蛋白。PCB 126则在亚nM浓度即升高L-02细胞内上述各蛋白表达。在L-02细胞过表达CAR可致CYP1A2和CYP3A4蛋白增高,且增强各NDL-PCB上调CYP1A2和CYP3A4效应。PCB 126和各NDL-PCB处理L-02细胞24 h,均增强AFB1诱发微核及DNA断裂效应,使后者阈浓度由40 μM降至5 μM或10 μM;PCB 126作用强度远高于各NDL-PCB。结论(1)NDL-PCBs基于人CYP2E1活化的致突变作用有如下结构-活性关系特征:邻位氯数目对PCBs的致突变性具有一定影响,单个邻位氯结构者致突变性较强,而邻位氯数目越多则致突变性越低;然而其影响程度因化合物氯化程度不同而异:四氯联苯最明显,三氯联苯次之,二氯联苯受影响最小;其染色体损害以致非整倍体作用为主。(2)DL-PCBs可经人CYP1B1酶活化而呈现致染色体断裂作用。(3)NDL-PCBs和DL-PCBs在影响细胞核受体和某些CYP酶的表达上既有差异,又有复杂的联系;它们均可因诱导CYP1A2和CYP3A4增强AFB1遗传毒作用。总之,PCBs具有特定的结构-活化酶-遗传毒作用关系,又可通过影响真核细胞核受体表达而诱导CYP1A2和CYP3A4酶,从而增强AFB1遗传毒效应。这些作用对PCBs致癌作用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

都颖[3](2018)在《细胞色素酶P450 1A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抑制活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细胞色素酶P450 1A2是重要的P450氧化酶之一,能够将环境中的芳胺或者杂环胺代谢成有效的致突变或者致癌物。因此,P450 1A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对肿瘤的预防以及治疗药物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研究,大量的天然以及合成的多环芳烃、蒽醌、香豆素、芪类、黄酮以及生物碱类等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已经被鉴定为有效的P450 1A2抑制剂。对这几类抑制剂的结构骨架以及抑制活性进行分析,从中筛选出对P450 1A2具有抑制潜力的化合物结构。结果发现,平面性结构好且含有疏水性基团的分子能够高效的抑制P450 1A2。以抑制效果较好的化合物苯并(a)芘骨架为模板,该化合物拥有良好的平面结构。在设计的化合物骨架中引入疏水性基团(酰胺、氨基),有利于化合物形成分子内氢键,维持较好平面性的同时减小了化合物稠合度,以降低设计化合物的毒性。研究表明平面三角形分子对P450 1A2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因此,设计的化合物为平面三角形分子。对于设计的化合物,利用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进一步优化分子结构,对已知的化合物骨架进行合理的修饰。根据资料显示,当配体与酶活性中心位点的距离为4?时,化合物的抑制效果较好。通过Auto Dock软件进行目标分子与P450 1A2的对接,将设计的小分子docking进入P450 1A2的活性空腔,计算设计的化合物与P450 1A2的活性中心位点的距离,通过对接结果,对设计的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确定设计的化合物结构。调研文献,筛选出成本低且效率高的合成路线。该合成路线以2-溴吡啶和2-萘硼酸作为初始原料,经过催化、酰化、取代反应,合成含有Boc保护基团化合物,进一步的脱保护得到目标化合物。合成的化合物通过1H NMR(氢谱)、13C NMR(碳谱)以及HR-ESI-MS(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确定化合物结构。设计、合成的小分子酶抑制剂,通过体外诱导实验,评价其生物活性。在体外测试中,以reserpine为内标,建立LC-MS/MS的测试方法,采用“鸡尾酒(cocktail)法”的孵育体系,利用ESI正离子选择反应检测,在不同浓度抑制剂分子存在下,通过LC-MS/MS技术测定P450酶代谢特定药物的生成量。绘制抑制曲线求算小分子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和时间依赖性抑制的IC50偏移值,进而评价化合物的抑制作用。八种化合物的测试结果显示,七种化合物对P450 1A2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值分别为0.56、0.94、1.68、4.07、4.67、6.23、33.52μM,对P450 2A6、P450 2C9的抑制作用不明显。通过实验结果,发现设计的此类化合物对P450 1A2的抑制作用较好,为P450 1A2抑制剂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陶颜霞[4](2013)在《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在硫丹胁迫下毒性效应与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硫丹(Endosulfan)作为一种持久性有机氯化合物,已经被世界上很多环境保护组织列为剧毒物之一。本研究选择重要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Venerupisphilippinarum)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酶学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了硫丹对菲律宾蛤仔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效应,构建了硫丹胁迫下的菲律宾蛤仔的cDNA消减文库,筛选、鉴定了差异表达基因,为硫丹的毒性效应研究尤其是对水生无脊椎动物的毒性研究提供参考,为海洋环境中硫丹污染的生物监测提供依据,丰富了海洋双壳贝类的基因库;同时,对于保障贝类健康养殖和海产品食品安全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硫丹对菲律宾蛤仔毒性效应的研究本文研究了硫丹对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的毒性作用,实验选取菲律宾蛤仔幼贝、成贝壳高分别为(1.00.15) cm、(4.6±0.2)cm。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0.1、1、10、100μg/L,在实验时间内各处理组同一染毒时间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或染毒时间的延长,菲律宾蛤仔成贝和幼贝存活状况良好,均无死亡。硫丹处理浓度随后增加到硫丹最大溶解度(0.99mg/L)进行同样实验,菲律宾蛤仔成贝和幼贝仍无死亡,硫丹对菲律宾蛤仔未产生明显的急性毒性效应。另外,设置0.005、0.05和0.5μg/L的硫丹染毒浓度对菲律宾蛤仔的亚慢性毒性进行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硫丹(0.005、0.05和0.5μg/L)对菲律宾蛤仔鳃丝和消化盲囊组织解毒代谢酶酶活性、抗氧化指标和DNA损伤水平均发生显着影响,且具有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在0.05μg/L和0.5μg/L硫丹处理组暴露1d后,菲律宾蛤仔消化盲囊组织中EROD活力即出现明显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或P<0.01),并且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EROD活力持续增加,然而鳃组织中EROD活力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着;两组织GST活力、GSH含量和LPO水平在各硫丹处理组均被显着诱导(P<0.05),且在一定染毒时间内呈峰值变化;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织中SOD活力在低浓度处理组首先被诱导,随后降低并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但在0.05μg/L和0.5μg/L处理组均被显着抑制,且在一定染毒时间内呈峰值变化;两组织中0.005μg/L硫丹处理组F值(DNA损伤水平)在3d内呈峰值变化,于3d达到最小值,并于3d后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在0.05μg/L和0.5μg/L处理组,两组织的F值在染毒1d时就显着减小(P<0.05),随着染毒时间的延长慢慢升高,但仍显着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鳃丝和消化盲囊组织中F值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由此可见,硫丹对菲律宾蛤仔虽没有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但组织解毒代谢酶活力、抗氧化指标变化和DNA损伤水平与硫丹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而且相关性分析可知,菲律宾蛤仔鳃丝和消化盲囊组织GST活力、SOD活力、LPO水平以及DNA损伤水平与硫丹染毒浓度呈线性相关性,可作为硫丹海洋污染监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2菲律宾蛤仔在硫丹胁迫下差异基因的筛选与表达分析本研究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分别成功构建了1d和10d硫丹胁迫下(0.5μg/L)菲律宾蛤仔正、反向cDNA消减文库,测序分析结果显示,1d正、反向消减文库中分别含有56种和50种Unigene与GenBank中的己知功能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E<0.1);10d正、反向cDNA文库中分别有40种和72种Unigene与GenBank中的己知功能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E<0.1)。对EST序列进行功能注释分类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以下功能相关:转录及转录后修饰、翻译、能量产生和转换、外源物质解毒、机体免疫、机体代谢等,还有一些其它未分类基因。ESTs序列信息均已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cDNA消减文库编号为LIBEST027859,部分基因的GenBank序列号为JK845831-JK845901。对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浓度硫丹(0.05和0.5μg/L)胁迫下的荧光定量实验结果显示,CathepsinL2、Amine sulfotransferase(SULT)、AChE和Hydroxysteroid (17-beta) dehydrogenase等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硫丹浓度有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可作为硫丹污染监测的潜在分子生物标志物。

张丽[5](2010)在《细胞色素P450的高效原核表达及应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文中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是包含一个血红素蛋白的超大家族,它被发现存在于所有的生物有机体中:从细菌、酵母、真菌、植物、动物以至于人体,这个酶引人注目的特点是能够催化广泛的有机化合物的反应,能使有害物质转变成为可溶物从体内排出。因此它在各种生物合成和生物降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对家蝇细胞色素P4506A1(CYP6A1)和大鼠细胞色素P4501A1 (CYP1A1)这两个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克隆和表达进行了研究,表达的蛋白质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和纯化,并构建生物传感器以分别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艾氏剂、七氯和苯并芘的分析检测。在此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CYP1A1基因在烟草表达与组织定位,以用于环境中苯并芘的生物修复研究。通过PCR扩增得到CYP6A1及CYP1A1基因的ORF序列,并经过一定的改造与原核表达载体pCW连接,构建了重组载体pCW/CYP6A1和pCW/ CYP1A1,转化到大肠杆菌菌株DH5α中,并用IPTG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表明,CYP基因的表达产物的分子量大小与预期相符,对CYP6A1及CYP1A1基因表达产物进行初步提取纯化。用表面活性剂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SAB)和双十六烷基磷酸(DHP)分别固定初步纯化的蛋白CYP6A1和CYP1A1于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构建相应的生物传感器,并分别应用于其相应底物艾氏剂和七氯及苯并芘的催化氧化研究和分析检测。用植物表达载体pCANMBIA1302(含绿色荧光蛋白GFP)构建CYP1A1基因蛋白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转化法转入烟草中,经PCR检测得到阳性转化植株,并对其中大部分阳性植株进行RT-PCR分析其表达量。对鉴定的阳性植株进行农杆菌瞬时表达,含GFP的融合蛋白主要定位于叶片的叶脉中。

许川[6](2009)在《邻苯二甲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类代表物质联合雌性生殖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环境污染物低剂量联合暴露对机体的健康危害是目前环境及毒理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众多化学污染物中以POPs污染最为严重。三峡库区水环境POPs污染的主要特点是以邻苯二甲酸酯类(Phthalates acid esters, PAEs)和多环芳烃类(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物质为代表的复合性污染。PAEs和PAHs类物质大多具有明确雌性生殖毒性,但两者联合是否具有协同或拮抗生殖毒性尚不得而知,探究低剂量联合作用雌性生殖毒性及其机制势在必行。基于PAEs和PAHs类物质潜在的女(雌性)性生殖危害,本研究选取PAEs和PAHs的代表性物质,具有明确雌性生殖毒性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cxyl) phthalate, DEHP)与苯并[a]芘(benzo[a]pyrene, B[a]P)及其代谢产物单-(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MEHP)与反式二氢二醇环氧苯并芘(BPDE),以整体动物和细胞模型为手段,探讨两种毒物低剂量联合作用下的雌性生殖危害的特点,并从颗粒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PPARs-Arom/17β-HSD信号通路调节雌激素合成等方面探讨其机制。此外,采用统计学析因分析对DEHP和B[a]P(MEHP和BPDE)的联合生殖毒性作用进行定性评价。最后,结合三峡库区水环境PAEs和PAHs类物质的现实污染状况,本研究构建了水环境POPs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应用前期水环境污染监测资料,对三峡库区干流主要断面6种PAEs和PAHs代表物质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旨在探讨DEHP与B[a]P联合作用下雌性生殖毒性危害的特点及作用机制,并对环境PAEs和PAHs暴露对人群的健康危害进行评估,研究将为POPs的防治和人群健康的保护奠定基础,为决策机构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研究内容:第一部分DEHP和B[a]P联合暴露对雌性大鼠的生殖毒性及其机制研究1. 4~5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随即分7组,每组12只。实验分组为:正常对照组(玉米油);B[a]P高、低剂量组(B[a]P10mg/kg和B[a]P5mg/kg);DEHP高、低剂量组( DEHP600mg/kg和DEHP300mg/kg ); B[a]P+DEHP高、低剂量组(B[a]P10mg/kg+DEHP600mg/kg和B[a]P5mg/kg+ DEHP300mg/kg)。2.采用隔日灌胃方式连续染毒60 d,受试动物于染毒30 d和60 d结束后分两批次,清晨1%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心脏取血,进行各项指标的取材、检测。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脏器系数、动情周期、血清激素水平、卵巢卵泡发育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颗粒细胞凋亡等指标。运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雌激素合成通路PPARs、P450Arom和17β-HSD等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差异。第二部分MEHP和BPDE低剂量联合对体外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及其机制1.采用机械分离结合胰蛋白酶消化与低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培养卵巢颗粒细胞。2.筛选MEHP和BPDE染毒剂量,建立MEHP和BPDE低剂量联合染毒颗粒细胞模型,进行联合染毒3×3析因分析。染毒分组:Control(1%DMSO); MEHP(25μM; 50μM); BPDE(10 nM; 100 nM); MEHP+BPDE(25μM+10 nM;25μM+100 nM;50μM+10 nM;50μM+100 nM)。通过MTT实验与细胞形态学观察评价MEHP和BPDE联合作用对颗粒细胞的毒性。3.采用RT-PCR、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MEHP和BPDE联合染毒后颗粒细胞PPAR-γ和P450Arom基因和蛋白表达,在细胞水平探讨联合毒性机制。第三部分三峡库区水环境邻苯二甲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类代表物质健康风险评价1.三峡库区干流设置7个水质监测点,采集2005年2月和8月枯、丰水期水样,采用瓦里安GC3800/MS200型气质联用仪进行水中POPs分析测定。2.介绍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水环境致癌物/非致癌物健康风险评价模型。选取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基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萘(NA)、芘(Pyr)、萤蒽(FLA)等6种主要PAEs和PAHs物质,分析污染数据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第一部分DEHP和B[a]P联合暴露雌性大鼠的生殖毒性及其机制1. B[a]P、DEHP单独与B[a]P+DEHP染毒可造成动物体重增长减缓,但与正常对照相比未见显着差异(P>0.05)。B[a]P+DEHP染毒30 d即可导致卵巢重量减轻,卵体系数下降(P<0.05)。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剂量增加,呈现剂量与时间反应趋势。B[a]P与B[a]P+DEHP相比,卵体系数具有显着差异(P<0.05)。析因分析表明,B[a]P+DEHP染毒30 d和60 d对卵体系数无显着交互作用。2. B[a]P、DEHP单独与B[a]P+DEHP染毒导致EC延长、E逐渐缩短。染毒30 d, B[a]P10mg/kg+DEHP600mg/kg组EC和No E时间延长(P<0.05)。染毒60 d,各染毒组(B[a]P5mg/kg组除外)EC和No E时间显着延长(P<0.01),B[a]P+DEHP和DEHP染毒可导致E时间显着缩短(P<0.05);B[a]P10mg/kg+DEHP600mg/kg组分别与B[a]P5mg/kg+DEHP300mg/kg组和B[a]P10mg/kg组相比,EC和No E具有显着差异(P<0.01)。析因分析表明,B[a]P+DEHP染毒对EC和E无显着交互作用。3. B[a]P+DEHP染毒导致血清E2、P和T含量显着降低。染毒30 d,DEHP600mg/kg和B[a]P10mg/kg+DEHP600mg/kg组大鼠血清E2和P含量明显降低(P<0.05)。染毒60 d,各染毒组(B[a]P5mg/kg组除外)血清E2和P含量继续下降(P<0.05);高、低剂量B[a]P+DEHP组分别与高、低剂量B[a]P组相比,血清E2水平显着降低(P<0.05)。染毒60 d,各组(DEHP300mg/kg组除外)血清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着降低(P<0.05)。各染毒组血清FSH和LH含量未见显着改变。析因分析表明,B[a]P+DEHP联合染毒30 d和60 d对大鼠血清E2和P无显着交互作用(P>0.05)。4. B[a]P+DEHP染毒导致卵巢原始卵泡和初/次级卵泡数目减少,闭锁卵泡数目增多。染毒30 d,B[a]P、DEHP(DEHP300mg/kg组除外)和B[a]P+DEHP染毒导致原始卵泡和初/次级卵泡数目减少(P<0.05),DEHP600mg/kg组和B[a]P10mg/kg+ DEHP600mg/kg组闭锁卵泡明显增加(P<0.05)。染毒60 d,B[a]P和B[a]P+DEHP染毒可导致原始卵泡、初/次级卵泡数目减少(P<0.05),DEHP和B[a]P+DEHP染毒可导致闭锁卵泡数目增多(P<0.05);B[a]P+DEHP组与DEHP组比较,原始卵泡数目具有显着差异(P<0.05),B[a]P10mg/kg+DEHP600mg/kg组与B[a]P10mg/kg组比较闭锁卵泡显着增加(P<0.05)。析因分析表明,B[a]P+DEHP染毒30 d和60 d对大鼠原始卵泡、初/次级卵泡、卵泡闭锁和黄体的数目无显着交互作用。5.光镜下,B[a]P、DEHP单独与B[a]P+DEHP染毒均导致颗粒细胞结构疏松,变性、脱落,细胞数量减少;B[a]P和B[a]P+DEHP染毒出现颗粒细胞与膜细胞间隙增宽,细胞坏死。电镜下,B[a]P、DEHP单独与B[a]P+DEHP染毒均造成颗粒细胞线粒体肿胀与空泡化,内质网扩张甚至髓鞘样结构形成,可见凋亡小体。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剂量增加,颗粒细胞损伤加重,局灶性坏死和髓鞘样结构形成增多。6. B[a]P、DEHP单独与B[a]P+DEHP染毒30 d和60 d均造成颗粒细胞凋亡增加,呈现剂量-反应趋势(P<0.05),Caspase-3的激活参与了细胞凋亡启动,联合染毒卵泡闭锁增加与细胞凋亡发生高度关联。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和剂量增加,B[a]P和B[a]P+DEHP染毒组细胞凋亡反而出现下降趋势,B[a]P+DEHP组与B[a]P或DEHP组相比出现显着差异(P<0.05)。析因分析表明,B[a]P+DEHP染毒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均具有交互作用(P<0.01),提示两者联合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7.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蛋白检测与基因表达结果一致。无论染毒30 d或60 d,B[a]P、DEHP和B[a]P+DEHP染毒导致P450Arom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450Arom mRNA下调与PPAR-α和PPAR-γmRNA蛋白表达上调高度关联(P<0.05);此外,DEHP和B[a]P+DEHP染毒组卵巢17β-HSDΠmRNA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5)。在就PPARs/P450Arom通路而言,DEHP在联合作用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析因分析表明,B[a]P+DEHP染毒对P450Arom、PPAR-α、PPAR-γ和17β-HSDΠmRNA表达无显着交互作用,而对P450Arom和PPAR-γ蛋白表达存在交互作用(P<0.05)。第二部分MEHP和BPDE低剂量联合对卵巢颗粒细胞毒性及其机制1.采用机械分离法结合胰蛋白酶消化及低速离心法分离培养的卵巢颗粒纯度高、活性好,48 h~96 h大量增殖,生长旺盛。HE和FSHR表达染色鉴定颗粒细胞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2. MEHP和BPDE对体外培养卵巢颗粒细胞具有毒性,BPDE对颗粒细胞的毒性明显大于MEHP。MEHP 200μM染毒24 h颗粒细胞活性明显抑制;BPDE 10 nM染毒24 h颗粒细胞生长即出现显着抑制(P<0.05)。3. BPDE和MEHP+BPDE染毒12 h和24 h均从一定程度上抑制颗粒细胞活性(P<0.05),析因分析表明,MEHP+BPDE染毒对颗粒细胞活性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作用。BPDE和MEHP+BPDE染毒可导致细胞萎缩、胞核缩小、出现空泡化与坏死,随着染毒剂量增加,毒性作用更为明显。4. MEHP+BPDE染毒在一定剂量水平可导致颗粒细胞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P450Arom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PARs/P450Arom途径可能是MEHP和BPDE联合作用颗粒细胞的毒性机制。析因分析表明,MEHP+BPDE染毒对颗粒细胞P450Arom和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提示联合毒性表现为协同作用。第三部分三峡库区水环境PAEs和PAHs代表物质健康风险评价1.三峡库区2005年枯、丰水期水源水分别检出有机物178种和144种,其中属于美国环保局优先控制污染物有18种,属于我国水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7种;检出率较高的是PAHs和PAEs两类物质。在7个监测点中,水体DBP、DEP、DEHP、NA、Pyr、FLA等6种物质检出范围为ND~3.60×10-3。2.三峡库区水源水6种有机污染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危害的个人年风险介于6.34×10-14 a-1~3.99×10-11 a-1范围,按年风险大小排列为:DEHP>DBP>Pyr>NA>FLA>DEP;水中6种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年平均总风险仅为8.86×10-12 a-1,远低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5.0×10-5·a-1。在库区各断面中,处于长江和嘉陵江汇合的寸滩断面有机物健康危害风险最大,涪陵和开县断面次之。结论1. PAEs类和PAHs类代表性物质,DEHP和B[a]P及其代谢产物(MEHP和BPDE)联合具有雌性生殖毒性,卵巢颗粒细胞是两者共同作用的靶细胞。2. DEHP和B[a]P联合染毒导致大鼠卵体系数降低,动情周期延长和动情期缩短,大鼠血清E2、P和T水平明显降低,卵巢原始卵泡、初/次级卵泡数目减少,闭锁卵泡数目增多,细胞结构出现病理损伤;DEHP和B[a]P联合对上述指标不具有交互作用,DEHP在毒性效应中发挥主导作用。MEHP和BPDE低剂量联合染毒导致体外培养颗粒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出现萎缩、空泡化与坏死;MEHP和BPDE低剂量联合染毒对卵巢颗粒细胞活性不具有交互作用,两者联合表现为相加作用。3. DEHP和B[a]P联合染毒诱发颗粒细胞凋亡发生增加,细胞凋亡与卵泡闭锁增加高度关联;Caspase-3的激活在细胞凋亡发生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DEHP和B[a]P联合染毒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和Caspase-3表达具有交互作用,两者联合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4.体内与体外实验相继证实,DEHP和B[a]P(MEHP和BPDE)联合毒性效应大于每种化学物质的单独作用,主要表现为毒性增强作用,联合类型以非交互作用为主。就毒性机制而言,DEHP和B[a]P(MEHP和BPDE)干扰PPARs/P450Arom信号通路导致雌激素合成障碍是联合毒性作用机制之一,DEHP和B[a]P(MEHP和BPDE)对P450Arom和PPARs蛋白表达具有交互作用,联合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5.三峡库区水环境PAEs和PAHs类有机物检出种类和含量较高,6种POPs污染物所致的健康危害年风险度目前还处于很低水平,但应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宁大亮[7](2009)在《白腐真菌细胞色素P450转化难降解有机物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普遍存在于各类生物细胞内的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与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转化密切相关。白腐真菌的模式菌种黄孢原毛平革菌是目前所知的P450基因最丰富的真菌,但目前对该真菌P450的降解功能却缺乏研究。本研究在优化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分离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多种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对该真菌P450的诱导作用,利用P450光谱特性和微粒体P450反应特征揭示该真菌P450的降解功能,综合利用色谱、质谱、光谱手段及P450抑制剂探讨P450在该真菌总体降解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其它降解酶系的关系。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适宜的分离检测方法是:采用高速分散结合玻璃研磨破碎细胞、经差速离心分离微粒体,采用CO结合差光谱检测并严格控制通气与还原条件。正己烷、苯巴比妥、苯甲酸、氯代苯甲酸、甲苯、氯苯、2,4-二氯酚、五氯酚、菲、萘等物质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均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诱导后微粒体P450含量达37137pmol/mg;P450的诱导量受营养条件、诱导剂浓度、诱导时间、培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明显变化。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对苯甲酸的降解活性可达29mol/(min·mol P450),胞外酶液中的锰过氧化物酶无法降解苯甲酸,抑制P450对苯甲酸降解效率没有明显影响,该真菌中存在其他苯甲酸降解酶系。该真菌P450对五氯酚的降解活性可达179mmol/(min·mol P450);在营养丰富条件下,五氯酚的降解主要依赖甲基转移酶,抑制P450会使甲基转移酶活性增强;在营养限制条件下,五氯酚的降解主要依赖甲基转移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抑制P450对五氯酚降解没有明显的影响。该真菌P450对菲的降解活性可达638mmol/(min·mol P450);在营养丰富条件下,菲的降解依赖P450参与催化的二氢二醇途径,抑制P450会明显降低菲的降解效率;在营养限制条件下,菲的降解依赖P450和锰过氧化物酶,抑制P450会明显降低菲的降解效率和菲-反-9,10-二氢二醇的生成,但不会影响锰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此外,抑制剂试验表明P450会参与该真菌对萘、芘、2,4-二氯酚、2,4,6-三氯酚的降解,并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张驰[8](2007)在《多氯联苯和苯并(a)芘联合作用的遗传毒性与代谢酶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是目前国际上极为关注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是一组由氯原子置换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而形成的氯代芳烃类化合物,早期曾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后期由于处理不当,使得大量PCBs进入环境中。2001年包括我国在内的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联合签署了旨在严格禁止或限制使用POPs的《关于对某些持续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将PCBs列为要控制的12类持续性有机污染物之一。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致癌物,也是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的代表,它具有很高的致癌性。大量研究表明,PCBs和PAHs常共存于多种环境介质和人体生物样本中[1-2],这使得对PCBs和PAHs联合作用时的损伤效应和损伤机制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本文选择了PCB153和PCB126这两种PCBs作为研究对象,它们不但都属于国际公约中要控制的12种POPs中的PCBs家族,而且又分别具有其代表性,论其危害性,PCB153是人体血液和乳汁中检测到的最多的PCB之一,而PCB126是毒性最强的PCB之一;论其诱导代谢酶的模式,PCB153是PB诱导型,而PCB126是3-MC诱导型;论其化学结构,PCB153是非共面结构而PCB126是共面结构。有研究表明,PCB126和PCB153皆能诱导细胞色素P450酶活化[3-5],而细胞色素P450酶在B(a)P等多环芳烃化合物由前致癌物代谢活化为终致癌物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PCB153和PCB126有可能通过诱导代谢酶的活化从而增强B(a)P对机体的遗传毒性,故我们采用PCBs和B(a)P联合染毒的方式,探讨环境中共存的这两种污染物是否会比单独存在造成更强的损伤,而毒性增强的途径是否归因于PCBs可诱导代谢酶这一特性从而对B(a)P的遗传毒性造成影响。本文通过体外培养来源于人类的代谢酶完全的肝肿瘤细胞株HepG2,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比色法、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CBMN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HepG2细胞经PCB153或PCB126预处理48h,再与B(a)P联合染毒24小时后,其Ⅰ相代谢酶CYP1A1、CYP1A2、CYP2B以及II相代谢酶GST活性的变化、细胞中微核的生成、芳烃受体(Ah受体)mRNA表达的改变,探讨PCB126和PCB153对B(a)P致HepG2细胞遗传损伤的影响及其代谢酶机制,并通过加入P450酶抑制剂α-萘黄酮(ANF),验证在PCBs和B(a)P联合染毒的情况下,Ⅰ相代谢酶对遗传毒性变化所起的作用。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PCB153和B(a)P联合作用致代谢酶改变对HepG2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设PCB153四个浓度组(0.1、1、10和100μmol/L),B(a)P 50μmol/L浓度组,DMSO(10ml/L)为溶剂对照。对靶细胞HepG2经PCB153和B(a)P单独染毒和PCB153处理48小时后再与B(a)P联合染毒24小时,检测各处理组HepG2细胞CYP1A1标志酶EROD活性、CYP1A2标志酶MROD活性、CYP2B标志酶PROD活性、GST活性、微核(MN)率和核分裂指数(NDI)。并且加入Ⅰ相代谢酶抑制剂ANF后再次测定以上指标,结果显示:(一)50μmol/L的B(a)P和0.1、1、10和100μmol/L的PCB153均可显着诱导EROD活性(1.05±0.05、0.81±0.02、0.87±0.03、1.10±0.09和1.38±0.14 pmol/min/mg protein),与DMSO溶剂对照(0.72±0.03pmol/min/mg protein)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浓度的B(a)P和PCB153也可使MROD活性(1.01±0.05、2.44±0.07、2.81±0.09、3.34±0.14和3.80±0.30pmol/min/mg protein)显着增高,与DMSO溶剂对照(0.83±0.03pmol/min/mg protein)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浓度的B(a)P和PCB153对PROD活性(1.48±0.09、1.65±0.06、2.51±0.20、2.77±0.31和3.67±0.31pmol/min/mg protein)也表现出增强效应,与DMSO溶剂对照(1.08±0.04pmol/min/mg protein)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0μmol/L的B(a)P可使GST活性增加(2.14±0.06),而0.1、1、10和100μmol/L的PCB153可抑制GST的活性(0.85±0.18、0.70±0.05、0.65±0.10和0.29±0.14U/mgprot),与DMSO溶剂对照(1.09±0.13U/mgprot)相比,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CB153和B(a)P联合作用的试验条件下,即经PCB153(0.1、1、10和100μmol/L)预处理再与B(a)P(50μmol/L)联合染毒后,代谢酶活性改变如下:①EROD值分别达1.27±0.01、1.39±0.06、1.47±0.08和1.85±0.06pmol/min/mg protein,较B(a)P单独作用升高了22%、34%、42%和80%,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析因设计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联合作用对EROD酶的诱导呈现出协同效应;②MROD值分别为3.10±0.08、3.33±0.06、3.44±0.01和3.58±0.06 pmol/min/mg protein,较B(a)P单独作用升高了209%、232%、243%和357%,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析因设计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联合作用对MROD酶的诱导在低浓度时呈现协同效应而在高浓度时呈现拮抗效应;③PROD值分别为1.64±0.24、2.45±0.07、2.61±0.27和3.66±0.32pmol/min/mg protein,较B(a)P单独作用升高了16%、80%、113%和218%,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析因设计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的交互作用无意义。④GST值分别为2.12±0.19、1.73±0.06、1.66±0.09和0.56±0.06U/mgprot,较B(a)P单独作用降低了2%、41%、48%和158%,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析因设计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联合作用对GST的活性呈现出拮抗效应。ANF对PCB153单独作用以及PCB153与B(a)P联合作用所诱导的EROD、MROD和PROD的酶活性增加表现出抑制,对GST则表现出酶活性诱导增加。(二)50μmol/L的B(a)P和0.1、1、10和100μmol/L的PCB153诱导的HepG2细胞微核率分别为52±6.00‰、27±1.15‰、26±2.00‰、29±4.16‰和49±4.04‰,与DMSO溶剂对照(23±3.05‰)相比,除50μmol/L的B(a)P和100μmol/L的PCB153能显着诱导微核率增加外,其余浓度的PCB153均无增加MN的作用;PCB153对NDI也均无显着影响;经各浓度的PCB153预处理再与50μmol/L的B(a)P联合染毒后,其微核率分别为55±10.07‰、71±6.11‰、76±4.73‰和83±8.00‰,较B(a)P单独作用增高了3%、19%、24%和31%,除0.1μmol/L的PCB153外,其余浓度的PCB153与B(a)P联合作用均较B(a)P单独作用的微核率明显增(P<0.05)。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表明PCB153与B(a)P联合作用时,对MN的诱导主要表现为协同效应。加入ANF后,联合作用下的微核率增加得到明显的抑制,但在最高浓度的PCB153和B(a)P联合作用条件下,微核率仍保持较高水平。综上所述,PCB153和B(a)P在一定剂量水平上均能诱导HepG2细胞Ⅰ相代谢酶CYP1A1、CYP1A2、CYP2B活性的增加,二者联合作用对Ⅰ相代谢酶活性升高具有一定的协同效应;PCB153能抑制Ⅱ相代谢酶GST的活性,PCB153和B(a)P联合作用对GST的诱导呈现拮抗效应;除最高浓度外,其余浓度的PCB153对HepG2细胞MN的生成无显着影响,PCB153和B(a)P联合作用则对MN的诱导呈现协同效应。加入ANF后对Ⅰ相代谢酶的抑制和对Ⅱ相代谢酶的增强,以及对微核率的抑制,验证了在PCB153和B(a)P联合作用的模式下,B(a)P被代谢活化遗传毒性得以增强的过程中,PCB153对代谢酶所起的关键性调控作用。第二部分:PCB126和B(a)P联合作用致代谢酶改变对HepG2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设PCB126四个浓度组(0.01、0.1、1、10nmol/L),B(a)P 50μmol/L浓度组,DMSO(10ml/L)为溶剂对照。对靶细胞HepG2经PCB126和B(a)P单独染毒和PCB126处理48小时后再与B(a)P联合染毒24小时,检测各处理组HepG2细胞CYP1A1标志酶EROD活性、CYP1A2标志酶MROD活性、CYP2B标志酶PROD活性、GST活性、微核率和NDI。并且加入Ⅰ相代谢酶抑制剂ANF后再次测定以上指标,结果显示:(一)50μmol/L的B(a)P和0.01、0.1、1、10nmol/L的PCB126均可引起EROD活性(1.05±0.05、1.14±0.20、1.50±0.28、1.63±0.25和2.10±0.14pmol/min/mg protein)显着增高,与DMSO溶剂对照(0.72±0.03pmol/min/mg protein)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样浓度的B(a)P和PCB126也可引起MROD活性(1.01±0.05、2.66±0.35、2.84±0.12、3.12±0.07和3.17±0.04pmol/min/mg protein)增强,与DMSO溶剂对照(0.83±0.03pmol/min/mg protein)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和PCB126(0.01μmol/L浓度除外)还可引起PROD活性(1.48±0.09、1.01±0.35、1.59±0.22、1.66±0.17和1.95±0.11pmol/min/mg protein)增强,与DMSO溶剂对照(1.08±0.04pmol/min/mg protein)相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50μmol/L的B(a)P使GST活性增加(2.14±0.06U/mgprot),而各浓度的PCB126可抑制GST的活性(1.11±0.15、0.29±0.04、0.26±0.02、0.25±0.02和0.24±0.12U/mgprot),与DMSO溶剂对照(0.83±0.13U/mgprot)相比,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CB126与B(a)P联合染毒,即经PCB126(0.01、0.1、1、10nmol/L)预处理再与B(a)P(50μmol/L)联合染毒后其代谢酶活性变化如下:①EROD值分别为1.89±0.01、1.90±0.09、1.96±0.07和1.99±0.18pmol/min/mg protein,与B(a)P单独作用升高了117%、189%、195%和198%,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析因设计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联合作用对EROD的诱导主要呈现协同效应,仅在PCB126达最高浓度时,二者联合作用显示出拮抗效应;②MROD值分别为3.15±0.32、3.43±0.24、3.46±0.05和3.84±0.03pmol/min/mg protein,较B(a)P单独作用升高了214%、342%、345%和383%,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析因设计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联合作用对MROD酶的诱导呈现出协同效应;③PROD值分别为0.45±0.04、1.12±0.10、2.19±0.18和2.25±0.07pmol/min/mg protein,与B(a)P单独作用比较,PCB126在低浓度时与B(a)P联合作用使PROD活性降低,而在PCB126较高浓度时,二者联合作用可使PROD活性升高71%和117%,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析因设计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联合作用对PROD酶的诱导主要呈现出拮抗效应;④GST值分别为1.11±0.17、0.99±0.11、0.85±0.08和0.71±0.11U/mgprot,较B(a)P单独作用降低了1%、13%、26%和40%,PCB126在较高浓度时与B(a)P联合作用引起的GST活性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析因设计的多变量方差分析表明二者联合作用对GST酶的交互作用主要呈现协同效应。ANF对PCB126单独作用以及PCB126与B(a)P联合作用诱导的EROD、MROD和PROD的酶活性增加表现出抑制,对GST则表现出酶活性诱导增加。(二)50μmol/L的B(a)P和0.01、0.1、1、10nmol/L的PCB126诱导的HepG2细胞微核率分别为52±6.00‰、22±8.14‰、30±10.5‰、35±7.76‰和36±6.50‰,与DMSO溶剂对照(23±3.05‰)相比,除B(a)P能显着诱导微核率增加外,其余浓度的PCB126均无诱导MN增加的作用,对NDI也无显着影响;经0.01、0.1、1、10nmol/L的PCB126预处理再与B(a)P联合染毒后,其微核率分别为52±4.51‰、73±5.51‰、79±4.24‰和86±2.00‰,后三者较B(a)P单独作用诱导的MN(52±6.00‰)增高了21%、27%和34%,且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表明PCB126与B(a)P联合作用时,其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效应。加入ANF后联合作用组的微核率得到了明显的抑制。综上所述,PCB126和B(a)P在一定剂量水平上均能诱导HepG2细胞Ⅰ相代谢酶CYP1A1、CYP1A2、CYP2B活性的增加,PCB126则能抑制Ⅱ相代谢酶GST的活性。PCB126与B(a)P联合作用对代谢酶的影响,因PCB126的浓度而呈现多样化,总趋势是:对CYP1A1、CYP1A2和GST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协同效应,对CYP2B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拮抗效应。受试浓度下的PCB126无诱导微核率增高的作用,PCB126与B(a)P联合作用对MN的诱导呈现出协同效应。加入抑制剂ANF后抑制了Ⅰ相代谢酶的活性,增强了Ⅱ相代谢酶的活性,并使微核率下降,验证了在PCB126和B(a)P联合作用的模式下,B(a)P被代谢活化遗传毒性得以增强的过程中,PCB126对代谢酶所起的关键性调控作用。由于PCB126是Ah受体高亲和力的配体,它可通过影响Ah受体而改变Ⅰ相代谢酶酶活性,以下第三部分以PCB126和B(a)P联合作用时Ah受体的mRNA的改变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二者在联合作用时B(a)P遗传损伤增强的途径。第三部分:PCB126和B(a)P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Ah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设PCB126四个浓度组(0.01、0.1、1、10nmol/L),B(a)P 50μmol/L浓度组,DMSO(10ml/L)为溶剂对照。采用对靶细胞HepG2经PCB126处理48小时后再联合染毒B(a)P 24小时的方式,运用RT-PCR法检测各处理组HepG2细胞Ah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B(a)P处理组和PCB126四个浓度的Ah受体的mRNA光密度比值明显增高,分别为0.111±0.018、0.258±0.036、0.416±0.068、0.717±0.041和0.929±0.060,与DMSO溶剂对照(0.015±0.004)相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各浓度PCB126与B(a)P联合染毒后,Ah受体的mRNA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424±0.011、0.616±0.033、0.832±0.040和0.886±0.007,较B(a)P单独作用增高了31%、51%、72%和78%,差异具有显着性(P<0.001)。加入ANF后Ah受体mRNA表达明显下降,与DMSO溶剂对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PCB126与B(a)P联合作用时CYP1A1和CYP1A2的活性与Ah受体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8(P<0.01)和0.900(P<0.01);而Ah受体mRNA的表达与微核率也呈现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899(P<0.01),故可推测由Ah受体介导的Ⅰ相代谢酶活性增高对微核率的增加有明显的影响,提示Ah受体在PCB126和B(a)P联合作用产生的协同效应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综上所述,PCB126和B(a)P在一定剂量水平上均能诱导HepG2细胞Ah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二者联合作用对Ah受体的诱导主要表现为协同效应。由于PCB126属3-MC代谢酶诱导类型,Ah受体通路是其诱导代谢酶的主要通路,作为Ah受体高亲力的配体,PCB126能通过影响Ah受体增加Ⅰ相代谢酶的活性从而增强B(a)P的遗传毒性。本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主要结论:1.PCBs能诱导Ⅰ相代谢酶,抑制Ⅱ相代谢酶,通过改变代谢酶的活性,使B(a)P的遗传毒性明显增强;2.作为非共面结构的PCB,PCB153对B(a)P遗传毒性增强的具体机制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但显而易见与Ⅰ、Ⅱ相代谢酶活性的改变有很重要的关系;3.作为共面结构的PCB,PCB126对B(a)P遗传毒性的增强主要是通过与Ah受体结合,促进Ⅰ相代谢酶合成增加的途径而实现,证实了Ⅰ相代谢酶在PCBs对B(a)P遗传毒性起协同效应时的关键作用。创新点:1.首次将两种有代表性的PCBs和B(a)P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进行联合染毒从而建立了PCBs-PAH联合作用的模型,证实了PCBs可通过改变Ⅰ、Ⅱ相代谢酶的活性从而使B(a)P的遗传毒性得到增强,为进一步揭示POPs联合暴露对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2.首次发现PCB153和PCB126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可抑制GST的活性,为今后探讨PCBs对Ⅱ相代谢酶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穆景利[9](2006)在《苯并(a)芘在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体内代谢转化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BaP在海洋鱼类体内代谢转化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化学、生态毒理学和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黑鲷生物标志物(肝脏EROD、GST活性和肝脏中BaP的蓄积浓度以及胆汁中BaP代谢产物3-OH BaP浓度)的变化,研究BaP对黑鲷产生的生物效应,并初步探讨BaP在黑鲷体内的代谢转化机制;现场实验比较研究了具有不同生活习性和食性的两种鱼-黑鲷和黄斑篮子鱼对BaP胁迫的反应情况,探讨了养殖鱼类对BaP污染的生物指示作用。取得如下的成果:1.黑鲷暴露较低浓度BaP (0.5μg/L和1.0μg/L)时:在暴露期间,黑鲷肝脏EROD活性随肝脏中BaP的蓄积浓度不断增加而不断被诱导,在暴露2d后达到最高值,然后有下降的变化趋势,两者间的变化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而GST活性在暴露期间变化不大,胆汁中3-OH BaP浓度在暴露早期变化不大,但在后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鱼体暴露较低浓度时,肝脏CYP1A反应被不断的激活,并起到解毒作用,防止了过度的基因毒性发生。2.黑鲷暴露较高浓度BaP (2.0μg/L和5.0μg/L)时:黑鲷肝脏中BaP蓄积浓度急剧升高,在12h达到峰值,然后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而此时3-OH BaP的浓度却急剧升高,在4-7d达到峰值;EROD和GST均被显着诱导,EROD活性被极显着诱导的时间提前于低浓度暴露,但暴露2d和7d后GST与EROD活性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这表明黑鲷高浓度BaP的暴露和蓄积可以提高肝脏对BaP的代谢转化率,但肝脏CYP1A受到高浓度BaP和其代谢产物刺激时,高浓度化合物对酶的毒性作用会导致活性降低,造成肝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3.黑鲷BaP暴露后的净化实验表明,本次实验的暴露浓度没有超出严重损伤黑鲷自身恢复能力的浓度范围;也说明鱼体被低浓度BaP污染后,通过净化、自身调节和修复,MFO系统可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4.现场实验研究表明,黑鲷肝脏EROD活性和胆汁中3-OH BaP比黄斑篮子鱼更适合指示BaP污染;在现场监测中,胆汁中代谢产物比肝脏中污染物的含量更适于作为监测指标。

陈小薇,肖颖[10](1993)在《1—及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分析了1—硝基苯并[a]芘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体外有氧条件下的代谢产物及代谢速率,并同单一的1—硝基苯并[a]芘和3—硝基苯并[a]芘的代谢产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及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的代谢产物与单一的1—或3—硝基苯并[a]芘的代谢产物是相同的;而且两者按摩尔比等量混合后的代谢速率也是一致的。实验还表明,需要把高压液相色谱仪的反相柱和正相柱结合起来使用,才能把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的代谢产物完全分开。

二、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多位点结合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流感的流行性
    第二节 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1 流感病毒的结构特征
        2 流感病毒的分类、分型及命名
    第三节 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与突变机制
        1 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
        2 流感病毒的突变机制
    第四节 流感的预防与治疗
        1 流感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 流感的疫苗预防及其问题
        3 小分子抗流感病毒药物
        3.1 M2离子通道阻滞剂
        3.2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3.3 以聚合酶为靶点的流感病毒抑制剂
        3.4 广谱抗病毒药物
    第五节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特点及功能
        1 神经氨酸酶的结构特征
        2 神经氨酸酶的生物学功能
        3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位点及其抑制剂的设计
    第六节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1 上市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发展历程
        2 新型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发现及优化策略
        2.1 对上市药物的外周取代基修饰
        2.2 生物电子等排和骨架跃迁策略
        2.3 多位点策略
        2.4 多价态结合策略
        2.5 多靶点策略
        2.6 共价结合策略
        2.7 前药策略
        2.8 天然产物及化合物库的高通量筛选
        3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性问题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靶向于GROUP-1和-2 NAS催化中心与150-CAVITY的双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3 合成实验讨论
        4 主要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和结构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
        1 目标化合物NA抑制实验(酶水平)
        1.1 测试原理
        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1.3 主要材料和试剂
        1.4 测试溶液的配制
        1.5 测试方法
        1.6 实验结果与讨论
        2 目标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的活性筛选实验(细胞水平)
        2.1 测试原理
        2.2 主要仪器和耗材
        2.3 主要材料和试剂
        2.4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和细胞保存方法
        2.5 测试方法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胎内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1 主要仪器和耗材
        2 主要材料和试剂
        3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4 测试方法
        5 活性结果分析
    第五节 分子动力学模拟(MDS)研究
        1 配体和蛋白质结构的制备
        2 配体结合构象的生成
        3 分子动力学模拟
        4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讨论
    第六节 活性化合物的临床前初步成药性评价
        1 人肝微粒体(HLM)中的代谢稳定性与人血浆中的稳定性研究
        2 急性毒性研究
        2.1 动物准备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和讨论
        3 化合物I-2b和I-3b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3.1 给药与血样采集
        3.2 结果和讨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结构优化的GROUP-1 NAS选择性和抗N1-H274Y耐药性奥司他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3 合成实验讨论
        4 主要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和结构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
        1 目标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的活性筛选实验(细胞水平)
        1.1 测试原理
        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1.3 主要材料和试剂
        1.4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和细胞保存方法
        1.5 测试方法
        1.6 实验结果与讨论
        2 目标化合物NA抑制实验(酶水平)
        2.1 测试原理
        2.2 主要仪器和耗材
        2.3 主要材料和试剂
        2.4 测试溶液的配制
        2.5 测试方法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胎内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1 主要仪器和耗材
        2 主要材料和试剂
        3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
        4 测试方法
        5 活性结果分析
    第五节 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1 配体和蛋白结构的制备
        2 配体结合构象的生成
        3 分子动力学模拟
        4 MM-GBSA计算
        5 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讨论
    第六节 活性化合物的临床前初步成药性评价
        1 人血浆与人肝微粒体(HLM)中的代谢稳定性研究
        2 急性毒性研究
        2.1 动物准备
        2.2 材料和方法
        2.3 结果和讨论
        3 化合物Ⅱ-14h和Ⅱ-15h的临床前药代动力学研究
        3.1 给药与血样采集
        3.2 结果和讨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其它靶向于GROUP-1 NAS催化中心和150-CAVITY的双位点结合型(GROUP-1 NAS选择性)奥司他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3 合成实验讨论
        4 主要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和结构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
        1 目标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的活性筛选实验(细胞水平)
        1.1 测试原理
        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1.3 主要材料和试剂
        1.4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和细胞保存方法
        1.5 测试方法
        1.6 实验结果与讨论
        2 目标化合物NA抑制实验(酶水平)
        2.1 测试原理
        2.2 主要仪器和耗材
        2.3 主要材料和试剂
        2.4 测试溶液的配制
        2.5 测试方法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目标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靶向于NAS催化中心、150-CAVITY和430-CAVITY的三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活性研究
    第一节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节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1 仪器与试剂
        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与步骤
        2.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步骤
        3 合成实验讨论
        4 主要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编号和结构
    第三节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活性评价结果与讨论
        1 目标化合物NA抑制实验(酶水平)
        1.1 测试原理
        1.2 主要仪器和耗材
        1.3 主要材料和试剂
        1.4 测试溶液的配制
        1.5 测试方法
        1.6 实验结果与讨论
        2 目标化合物抗流感病毒的活性筛选实验(细胞水平)
        2.1 测试原理
        2.2 主要仪器和耗材
        2.3 主要材料和试剂
        2.4 化合物溶液的配制和细胞保存方法
        2.5 测试方法
        2.6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目标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
    第五节 化合物IV-11E的小鼠急性毒性研究
        1 动物准备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和讨论
    第六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一 基于NAs催化中心和150-cavity结构的新型双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的发现
        二 基于NAs催化中心、150-cavity和430-cavity结构的新型多位点结合型奥司他韦衍生物的发现
        三 本论文创新点和标志性成果
        四 本论文不足之处
    第二节 展望
        一 对本课题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二 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附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PCBs的结构—活化酶—遗传毒性关系及增强AFB1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NDL-PCBs邻位氯取代基数目对其依赖人CYP2E1致突变性的影响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DL-PCBs依赖人CYP1B1酶的遗传毒性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PCBs通过CAR诱导CYP1A2和CYP3A4酶而增强AFB1遗传毒作用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3)细胞色素酶P450 1A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抑制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细胞色素P450酶的研究概况
    1.2 P450 1A2抑制剂的研究概况
        1.2.1 多环芳烃类
        1.2.2 萘醌类和蒽醌类
        1.2.3 芪类
        1.2.4 黄酮类
        1.2.5 香豆素类
        1.2.6 生物碱类
        1.2.7 其他天然产物
        1.2.8 药物
    1.3 抑制剂总体设计思路
    1.4 抑制活性评价方法
第2章 抑制剂的设计、结构优化与合成
    2.1 抑制剂的设计方案
    2.2 抑制剂的结构优化
    2.3 抑制剂的合成
        2.3.1 实验材料
        2.3.2 中间体的合成
        2.3.2.1 N-羟基氨基苯基甲酸叔丁酯的合成
        2.3.2.3 3-(2-吡啶基)萘基-2-胺中间体的合成
        2.3.2.4 3-(2-(3-甲基)吡啶基)萘基-2-胺中间体的合成
        2.3.2.5 3-(2-(4-甲基)吡啶基)萘基-2-胺中间体的合成
        2.3.2.6 3-(2-(5-甲基)吡啶基)萘基-2-胺中间体的合成
        2.3.2.7 3-(2-(6-甲基)吡啶基)萘基-2-胺中间体的合成
        2.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3.3.1 3-(2-吡啶基)萘基-2-胺(4A)
        2.3.3.2 3-(2-(3-甲基)吡啶基)萘基-2-胺(4B)
        2.3.3.3 3-(2-(4-甲基)吡啶基)萘基-2-胺(4C)
        2.3.3.4 3-(2-(5-甲基)吡啶基)萘基-2-胺(4D)
        2.3.3.5 3-(2-(6-甲基)吡啶基)萘基-2-胺(4E)
    2.4 谱图分析
        2.4.1 氢谱分析
        2.4.2 碳谱分析
        2.4.3 高分辨质谱分析
第3章 抑制剂的抑制活性测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药品
        3.1.3 实验试剂
    3.2 溶液的配制
    3.3 LC-MS/MS分析方法
    3.4 抑制活性测试
        3.4.1 直接抑制活性测试
        3.4.2 4C对P450 1A2的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研究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抑制活性测试结果
        4.1.1 直接抑制作用
        4.1.2 4C对P450 1A2的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
    4.2 抑制曲线及IC_(50)值
        4.2.1 直接抑制作用曲线及IC_(50)值
        4.2.2 4C对P450 1A2抑制的时间依赖性曲线及IC_(50)值
    4.3 讨论
        4.3.1 抑制剂抑制活性
        4.3.2 4C对P450 1A2的时间依赖性抑制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A
附表B
附表C
附表D
附表E
附表F
附表G
附录H
作者简历

(4)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在硫丹胁迫下毒性效应与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硫丹的污染状况及危害
        1.1 硫丹的物理化学性质
        1.2 硫丹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及危害
        1.2.1 硫丹在环境中的污染状况
        1.2.2 硫丹的危害
    2 硫丹对生物体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3 有机污染物对贝类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3.1 贝类标准化毒性试验
        3.2 贝类生物标志物的研究
        3.2.1 生物标志物技术
        3.2.2 贝类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3.3 差异基因的筛选与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的应用
        3.3.1 SSH 技术的原理
        3.3.2 SSH 技术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4 论文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硫丹对菲律宾蛤仔毒性效应的研究
    第一节 硫丹对菲律宾蛤仔急性毒性效应的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染毒梯度设置
        1.2.2 实验管理
        1.2.3 数据处理和分析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硫丹对菲律宾蛤仔解毒代谢酶和生物大分子损伤的影响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2.1 染毒梯度设置
        1.2.2 实验管理
        1.2.3 样品制备
        1.2.4 解毒代谢酶活力的测定
        1.2.5 DNA 损伤的测定
        1.3 数据处理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硫丹对菲律宾蛤仔组织解毒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2.2 硫丹对菲律宾蛤仔组织脂质过氧化和 DNA 损伤的影响
        2.3 硫丹浓度与菲律宾蛤仔组织解毒代谢酶、LPO 和 DNA 损伤水平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菲律宾蛤仔在硫丹胁迫下差异基因的筛选与表达分析
    第一节 菲律宾蛤仔在硫丹胁迫下差异基因的筛选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实验仪器
        1.1.4 接头和引物
        1.2 实验方法
        1.2.1 染毒梯度设置
        1.2.2 实验管理
        1.2.3 cDNA 的合成
        1.2.4 抑制性消减杂交
        1.2.5 消减文库的构建
        2 实验结果
        2.1 总 RNA 质量鉴定
        2.2 双链 cDNA Rsa I 酶切效率验证
        2.3 接头连接效率检测
        2.4 抑制性 PCR 扩增消减杂交效率验证
        2.5 cDNA 消减文库文库重组率及片段大小分析
        2.6 消减 cDNA ESTs 序列统计与分析
        3 讨论
    第二节 菲律宾蛤仔在硫丹胁迫下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实验仪器
        1.1.4 引物
        1.2 实验方法
        1.2.1 染毒梯度设置
        1.2.2 实验管理
        1.2.3 cDNA 模板的合成
        1.2.4 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论文发表情况

(5)细胞色素P450的高效原核表达及应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及英文对照
第1章 绪论
    1.1 持续性有机污染物
        1.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特性
        1.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国内研究进展
        1.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分析和处理技术的研究
    1.2 细胞色素P450 概述
        1.2.1 名称由来与研究历史
        1.2.2 物种特性和体内分布
        1.2.3 细胞色素P450 的作用原理
        1.2.4 重要的代谢有机污染物的P450
        1.2.5 生理功能与应用前景
    1.3 转基因植物增强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耐受、吸收、转化和降解能力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家蝇细胞色素P450 6A1 的表达及纯化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试剂与设备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总RNA 完整性的鉴定
        2.3.2 RT-PCR 产物
        2.3.3 CYP6A1 和重组质粒的限制内切酶酶切鉴定
        2.3.4 测序结果
        2.3.5 SDS-PAGE 凝胶分析
        2.3.6 柱纯化蛋白检测图
        2.3.7 紫外光谱分析
        2.3.8 各纯化步骤的蛋白含量
    2.4 结论
第3章 家蝇细胞色素P4506A1 的直接电化学及应用于有机氯杀虫剂的催化氧化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设备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紫外-可见光谱
        3.3.2 DSAB 膜内CYP6A1 的电化学行为
        3.3.3 DSAB 膜内CYP6A1 的的催化行为
        3.3.4 DSAB 膜内CYP6A1 的电解催化
    3.4 结论
第4章 大鼠细胞色素P4501A1 的高水平表达及应用于苯并芘的安培检测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YP1A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2 CYP1A1 蛋白的提取
        4.3.3 基于CYP1A1+的直接电化学及用于苯并芘的检测
    4.4 结论
第5章 大鼠细胞色素P4501A1 基因在烟草中的特异表达及组织定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试剂与设备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5.3.2 超表达载体的烟草转化
        5.3.3 T0 代植株DNA 水平鉴定
        5.3.4 候选植株RNA 水平的检测
        5.3.5 CYP1A1-ORF 表达的组织定位
    5.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已发表的论文目录

(6)邻苯二甲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类代表物质联合雌性生殖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对照词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邻苯二甲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类代表物质联合雌性生殖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DEHP 和B[a]P 联合暴露对雌性大鼠的生殖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第一节 DEHP 和B[a]P 联合染毒对雌性大鼠的生殖毒性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节 DEHP 和B[a]P 联合染毒对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节 DEHP 和B[a]P 联合染毒对雌激素合成通路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MEHP 和BPDE 低剂量联合对体外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及其机制. ..
        第一节 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模型构建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节 MEHP 和BPDE 低剂量联合染毒对卵巢颗粒细胞的毒性效应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节 MEHP 和BPDE 低剂量联合染毒对颗粒细胞雌激素合成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三峡库区水环境邻苯二甲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类代表物质健康风险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结论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环境化学混和物联合毒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论着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着述与承担科研课题

(7)白腐真菌细胞色素P450转化难降解有机物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1.1.2 细胞色素P450 及其与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关系
        1.1.3 白腐真菌及其对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1.2 白腐真菌P450 的研究现状
        1.2.1 白腐真菌P450 基因的分析
        1.2.2 白腐真菌P450 的降解功能
        1.2.3 白腐真菌P450 的酶学性质
        1.2.4 白腐真菌P450 的调控规律
        1.2.5 白腐真菌P450 与其他降解酶系的关系
        1.2.6 小结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与主要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的分离和检测
    2.1 概述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仪器
        2.2.2 真菌培养与P450 诱导
        2.2.3 真菌胞内酶液的分离
        2.2.4 兔肝胞内酶液的分离
        2.2.5 CO 结合差光谱检测P450
    2.3 结果与讨论
        2.3.1 黄孢原毛平革菌 P450 分离方法研究
        2.3.1.1 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分离提纯程度的选择
        2.3.1.2 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破碎方法的选择
        2.3.2 黄孢原毛平革菌 P450 检测条件研究
        2.3.2.1 通气条件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检测结果的影响
        2.3.2.2 还原条件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检测结果的影响
        2.3.2.3 操作流程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检测结果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难降解有机物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的诱导
    3.1 概述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材料
        3.2.2 真菌培养与P450 诱导试验
        3.2.3 微粒体酶液的分离
        3.2.4 P450 含量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难降解有机物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的诱导
        3.3.1.1 P450 典型诱导剂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的诱导
        3.3.1.2 苯甲酸类物质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的诱导
        3.3.1.3 甲苯和氯苯类物质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的诱导
        3.3.1.4 氯酚类物质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的诱导
        3.3.1.5 多环芳烃类物质对黄孢原毛平革菌P450 的诱导
        3.3.2 黄孢原毛平革菌 P450 诱导量的影响因素
        3.3.2.1 诱导剂浓度和诱导时间对P450 诱导量的影响
        3.3.2.2 营养条件对P450 诱导量的影响
        3.3.2.3 培养方式对P450 诱导量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苯甲酸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4.1 概述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材料
        4.2.2 真菌反应体系
        4.2.3 胞内外酶液的分离
        4.2.4 酶的定量分析
        4.2.5 苯甲酸的检测
        4.2.6 胞外酶反应体系
        4.2.7 微粒体反应体系
        4.2.8 P450 底物结合差光谱
    4.3 结果与讨论
        4.3.1 黄孢原毛平革菌 P450 降解苯甲酸的功能
        4.3.2 营养丰富条件下苯甲酸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4.3.2.1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苯甲酸的降解效率
        4.3.2.2 P450 在苯甲酸降解过程的作用
        4.3.3 营养限制条件下苯甲酸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4.3.3.1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苯甲酸的降解效率
        4.3.3.2 胞外木质素降解酶在苯甲酸降解过程的作用
        4.3.3.3 P450 在苯甲酸降解过程的作用
    4.4 小结
第5章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氯酚类物质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5.1 概述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仪器与材料
        5.2.2 真菌反应体系
        5.2.3 化学分析的前处理
        5.2.4 五氯酚降解产物及氯酚类物质的检测
        5.2.5 胞内外酶液的分离与酶的定量分析
        5.2.6 胞外酶反应体系
        5.2.7 菌丝体反应体系
        5.2.8 微粒体反应体系
    5.3 结果与讨论
        5.3.1 五氯酚降解量分析方法的优化
        5.3.1.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5.3.1.2 五氯酚检测条件的优化
        5.3.2 黄孢原毛平革菌 P450 降解五氯酚的功能
        5.3.3 营养丰富条件下五氯酚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5.3.3.1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五氯酚的效率及产物
        5.3.3.2 P450 在五氯酚降解过程的作用
        5.3.4 营养限制条件下五氯酚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5.3.4.1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五氯酚的效率及产物
        5.3.4.2 胞外木质素降解酶对五氯酚的降解作用
        5.3.4.3 菌丝体降解五氯酚的效率与产物
        5.3.4.4 P450 在五氯酚降解过程的作用
        5.3.5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二氯酚、三氯酚的降解与P450 的关系
        5.3.5.1 营养丰富条件下氯酚类物质的降解与P450 的关系
        5.3.5.2 营养限制条件下氯酚类物质的降解与P450 的关系
    5.4 小结
第6章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多环芳烃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6.1 概述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仪器与材料
        6.2.2 真菌反应体系
        6.2.3 化学分析的前处理
        6.2.4 菲降解产物及多环芳烃类物质的检测
        6.2.5 胞内外酶液的分离与酶的定量分析
        6.2.6 胞外酶反应体系
        6.2.7 微粒体反应体系
    6.3 结果与讨论
        6.3.1 黄孢原毛平革菌 P450 降解菲的功能
        6.3.2 营养丰富条件下菲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6.3.2.1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菲的效率与产物
        6.3.2.2 P450 在菲降解过程的作用
        6.3.3 营养限制条件下菲的降解及P450 的作用
        6.3.3.1 黄孢原毛平革菌降解菲的效率和产物
        6.3.3.2 胞外木质素降解酶对菲的降解作用
        6.3.3.3 P450 在菲降解过程的作用
        6.3.4 黄孢原毛平革菌中菲的降解机制
        6.3.5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萘、蒽、芘的降解与P450 的关系
        6.3.5.1 营养丰富条件下多环芳烃的降解与P450 的关系
        6.3.5.2 营养限制条件下多环芳烃的降解与P450 的关系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苯甲酸、五氯酚、菲等物质的毒性危害
    附录B 各类污染物的来源、使用情况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附录C 环境法规中多环芳烃和氯酚类物质的浓度限值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多氯联苯和苯并(a)芘联合作用的遗传毒性与代谢酶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词汇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CB153 和B(a)P 联合作用致代谢酶改变对HepG2 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第二部分 PCB126 和B(a)P 联合作用致代谢酶改变对HepG2 细胞遗传毒性的影响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第三部分 PCB126 和B(a)P 联合作用对Ah 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发表的文章
致谢

(9)苯并(a)芘在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体内代谢转化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前言
    第一节 涉及BAP 代谢转化机制研究的几种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1 7-乙氧基-3-异吩恶唑酮-脱乙氧基酶(EROD)研究进展
        1.2 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研究进展
        1.3 胆汁中苯并(a)芘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第二节 BaP 代谢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2.1 BaP 在哺乳动物体内代谢转化机制研究进展
        2.2 BaP 在海洋鱼类代谢转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3.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第一节 生态毒理实验
        1.1 实验动物
        1.2 生态毒理实验设计
        1.3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1.4 仪器和试剂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1 肝脏中BaP 蓄积浓度的测定
        2.2 肝脏EROD 活性的测定
        2.3 肝脏GST 活性的测定
        2.4 胆汁的水解和胆汁中3-OH BaP 的测定
        2.5 蛋白含量的测定
    第三节 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方法
第三章 实验室初步研究BAP 在黑鲷体内的代谢转化机制
    第一节 结果
        1.1 BaP 暴露后黑鲷肝脏中BaP 蓄积浓度的变化
        1.2 BaP 暴露后黑鲷肝脏EROD 活性的变化
        1.3 BaP 暴露后黑鲷肝脏GST 活性的变化
        1.4 BaP 暴露后黑鲷胆汁中 BaP 代谢产物 3-OH BaP 浓度变化
    第二节 讨论
        2.1 BaP 对黑鲷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2.2 BaP 在黑鲷体内代谢转化机制的初步探讨
第四章 现场研究 BAP 在黑鲷和黄斑篮子鱼体内不同的代谢转化
    第一节 现场研究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现场概况和实验动物
    第三节 现场样品的采集和现场暴露实验
    第四节 样品的测定和结果
    第五节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 结论
    二 与国内以往的研究相比,本研究的主要特色和贡献在于: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参加的科研活动
     发表的论文

四、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位点结合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D]. 张健. 山东大学, 2019(09)
  • [2]PCBs的结构—活化酶—遗传毒性关系及增强AFB1毒作用[D]. 陈玉婷.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3]细胞色素酶P450 1A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其抑制活性分析[D]. 都颖. 鲁东大学, 2018(09)
  • [4]菲律宾蛤仔(Venerupis philippinarum)在硫丹胁迫下毒性效应与分子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陶颜霞.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5]细胞色素P450的高效原核表达及应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D]. 张丽. 中南民族大学, 2010(02)
  • [6]邻苯二甲酸酯类和多环芳烃类代表物质联合雌性生殖毒性与健康风险评价研究[D]. 许川. 第三军医大学, 2009(05)
  • [7]白腐真菌细胞色素P450转化难降解有机物的功能研究[D]. 宁大亮. 清华大学, 2009(05)
  • [8]多氯联苯和苯并(a)芘联合作用的遗传毒性与代谢酶关系的研究[D]. 张驰.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 [9]苯并(a)芘在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体内代谢转化机制的初步研究[D]. 穆景利. 厦门大学, 2006(01)
  • [10]1—及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代谢产物的探讨[J]. 陈小薇,肖颖.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3(03)

标签:;  ;  ;  ;  ;  

1和3-硝基苯并[a]芘混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物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