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种设计参量对中功率行波管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1](1973)在《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文中提出 一、微波管发展简况微波管自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获得很大的发展(见表1)。最初,微波管主要用于雷达设备和现形加速器,特别是二次大战末期,各中新型微波管
夏伟[2](2020)在《新型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军事电子技术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迫切需要行波管具有更宽的频带,更大的输出功率,更高的频率、和更小的体积等其他工作特性。慢波结构是行波管的核心组件,其高频特性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行波管的性能参数。传统行波管因体积大、热耗散能力低、加工难度高以及效率低下等因素而难以满足这些要求。与圆柱形电子注相比,带状电子注因其自身具备较低的空间电荷效应,较大的电流和较高的功率等优点而成为一种毫米波器件比较理想的辐射源。正因为如此,探究能与微加工技术(MEMS)相兼容同时方便和带状电子注相互作用的新型慢波结构便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下行波管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例如,平面螺旋线、微带曲折线以及变形曲折波导等。本文基于此思路,在对螺旋线慢波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慢波结构——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本论文通过计算机仿真计算方法,从慢波特性、传输特性和束-波相互作用特性三个方面对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可方便与带状注互作用的新型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该结构具有平坦色散、耦合阻抗大、与微细加工技术相兼容、易于批量精细加工等优势,适合作为毫米波慢波结构以及应用于微波功率模块。2.研究了不同结构尺寸参数对半矩形环螺旋线高频特性的影响,并完成了对常规半圆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色散特性相近的情况下,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的互作用阻抗要明显高于半圆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的互作用阻抗。设计出该慢波结构的输入/输出耦合装置,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其散射特性,结果显示设计的输能装置具备较小的反射性和良好的传输性。3.设计了S波段圆形电子注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与常规半圆形环螺旋线结构相比,在色散特性相近的情况下,采用相同的电气参数,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在2.53.4GHz的频率范围,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产生大于600W的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达到1028W。相比于半圆形环螺旋线行波管,最大饱和输出功率提高了约14%,互作用长度缩短约18.5%。4.设计了140GHz带状注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在相同的结构尺寸参数下,本文将其与矩形螺旋线行波管进行对比。高频特性模拟结果显示,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相比较矩形螺旋线慢波结构具有更低的相速度以及相近的色散平坦度,同时该结构几乎在整个工作频段内具有更高的耦合阻抗。粒子模拟结果表明:120GHz-166GHz频段内,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输出功率超过30W,其在140GHz达到40W的输出功率,增益为26.02dB。相较于矩形螺旋线行波管,100GHz-162GHz的频带内,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的输出功率明显的提高,在140GHz处功率提升了54%。
王凡[3](2019)在《8-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具有宽频带、大功率、高效率、高增益等优点,螺旋线行波管在微波/毫米波电真空器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电子对抗、雷达和通信等军事电子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螺旋线行波管具有更宽的频带,更大的输出功率,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好的散热性能等。基于以上原因,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论文对工作在8-18GHz的螺旋线行波管进行了建模仿真分析。为了拓展行波管的带宽,本文选用了T形翼片-T形夹持杆的螺旋线慢波结构,并对该螺旋线行波管的高频系统,能量输入输出装置以及注-波互作用特性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确定了慢波结构及尺寸。在研究大量慢波结构的基础上,首先选取了T形翼片-T形夹持杆的螺旋线慢波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其次为了使该慢波结构能满足设计需求,我们对该慢波结构的高频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各个结构尺寸对高频特性的影响,得到适合工作在该频段内的慢波结构参数。2.对工作在818GHz频段内的螺旋线慢波系统进行注-波互作用仿真。为了抑制返波振荡,设计出大功率的螺旋线行波管,我们研究了一种螺距和内径都渐变的螺旋线慢波结构,并最终确定该结构的尺寸参数以及工作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流为2A,电压不大于16kV左右时,该行波管可在818GHz频段内产生5200W以上的脉冲功率。3.设计了慢波系统的输入输出装置。在行波管的输入部分设计了同轴阻抗变换部分以及同轴输能窗;由于该行波管部分频点输出功率超过6000W,为了承载大功率输出,在行波管输出部分设计了双脊波导的模式变换部分以及双脊波导窗。4.对该螺旋线行波管进行了热、力、电仿真研究。首先使用ANSYS对未加载散热片的慢波结构进行热分析,在对螺旋线内表面上的热源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后,仿真得到螺旋线行波管上的温度分布以及热应力形变分布;其次用同样办法对加载了散热片的慢波结构进行了热分析。可以发现,螺旋线上靠近输出窗的位置处温度最高。通过增加散热片以及调整散热片的位置对行波管进行散热,可以使该螺旋线行波管能在指标要求范围内正常工作。该螺旋线行波管能在8-18GHz频带范围内输出超过5200W的功率,超宽的带宽以及超高的输出功率充分说明该管在电子装备中的应用价值。
付春华[4](2013)在《大功率脉冲行波管性能提高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行波管的重要种类,耦合腔行波管除了具有一般行波管宽带宽、高增益的优点外,还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这使其作为微波功率末级放大器,获得广泛的应用。耦合腔行波管在功率方面的提升一向是其发展改进的主要方向之一。本文结合一型X波段大功率耦合腔行波管的改进研制工作,对耦合腔行波管的振荡抑制、流通率提高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行波管的振荡是影响其工作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对于采用休斯结构的耦合腔行波管,尤其要重点解决好带边振荡和反射振荡的问题。本文重点针对此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带边振荡的抑制本文研究分析了损耗钮扣技术。有别于以往的分布衰减方法,损耗钮扣加载后仅在2π模式频率附近产生明显损耗,而对工作频带内的损耗非常轻微,减小了带内增益、效率受到的影响,保证了行波管高增益、高效率时的稳定性。本文利用计算机CAD技术的最新成果,借助大型电磁软件,对加载了损耗钮扣的慢波系统的高频特性和色散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对损耗钮扣的加载位置、钮扣腔尺寸等因素对抑制带边振荡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本文对于反射振荡分析了其机理,对行波管慢波线中重点产生反射的部分借助大型电磁软件进行优化,节约了设计和调试时间,获得良好效果。在令慢波线获得较理想匹配特性的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增益波动,间接有利于减小散焦,提高动态流通率。本文中提高流通率的工作集中在电子枪和周期永磁聚焦方面。本文分析了栅控电子枪层流性的影响因素,基于本文研制的行波管的具体需求,结合计算机仿真软件对新设计的电子枪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在永磁聚焦方面对双周期永磁聚焦进行了探讨,并将之应用于实践。最后通过对依照文中原则设计的行波管的实际测试,验证了各项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吴常津[5](2001)在《毫米波耦合腔行波管高频系统的基本特点与工艺结构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国外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工作实践,对毫米波耦合腔行波管高频系统的基本特点以及有关的工艺结构问题进行探讨,可供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
程福懋[6](1995)在《电子枪的结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结构设计是电子枪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给出了电子枪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一把无截获栅控电子枪──芯柱-叠片式电子枪,它简化了工艺结构,并可获得精确的设计参量和高可靠性。
四机部电真空专业技术情报网微波管组[7](1975)在《国外行波管长寿命氧化物阴极概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前言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电子工业战线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广大革命职工执行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深批孔孟之道,不断提高思想水平,为发展我国电子工业作出新贡献。近年来,长寿命行波管的研制工作已在许多单位开展起来,并作出了一定成绩。阴极是电子器件的心脏。为制造出长寿命行波管,必须首先提供长寿命的阴极。因此各有关单位都在长寿命
陈庆有[8](1964)在《螺旋线型功率行波管的工程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总结了前人有关螺旋线型功率行波管的工程设计方法,并在较详细的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较完善的设计方法,给出了效率的修正公式,螺距的较精确计算和一些参量的选择方法。本文还应用此设计方法对6支不同工作状态、不同波段及不同功率范围的管子进行了验算,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廖燕[9](2005)在《MPM用小型化行波管的研究和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称为“超级器件”的微波功率模块MPM,由电源调节器,固态集成电路和真空微波器件组成,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电子诱饵、相控阵列、空间通信等军事与商用领域。小型化TWT 是MPM 设计中重要的一环。本论文论述了MPM 用小型化行波管的组成结构,以及各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工艺实施等问题。包含以下4 个方面的内容: 螺旋线慢波系统的分析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行波管制造的难题。行波管的冷参量是电磁波与电子注互作用计算的基础。作者利用CST MWS 高频仿真软件进行了螺旋线慢波系统的冷参量的模拟仿真,使得冷参量数据能够指导实际制管;并编制了基于CST MWS 的螺旋线慢波系统的冷参量计算宏程序,该程序适用于任何加载或不加载的螺旋线结构,数据处理全自动化;结合一定的网格划分经验,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精度较高的结果:在设计频带内,色散特性平均误差小于1.6%,耦合阻抗平均误差小于3.5%。对电子枪设计方法进行了回顾、讨论,对迭代综合法进行了严格的公式推导,修正了阴极半锥角初值定义公式,解决了该方法不能设计低压缩比电子枪的问题,扩展了的迭代综合法的适用范围情况,提高了电子枪初值设计精度,缩短了设计与优化时间。在电子枪实际电极形状及位置的设计过程,采用两种电子光学仿真软件EGUN 和Orprogr,相互印证共同进行仿真验证,以得到满足设计指标的电子枪。对周期永磁聚束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过程进行了描述,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选,从仿真结果上看,能够保证电子注动态流通率在98%以上,避免螺旋慢波系统的损坏并有助于互作用结束后的电子注进入降压收集极进行能量的回收。 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多级降压收集极的特点。详细介绍了轴对称分散透镜型收集极的设计流程,在Excel 中编制了用于收集极级数确定及电压优化的VBA宏程序,简化了数据处理过程,避免了电压选择的盲目性,提高了设计效率。针对宽频带特性,对收集极的电极工作电压点及电极形状位置进行了综合考虑,
朱兆君[10](2008)在《MPM用小型行波管CAD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下一代雷达、通讯、电子战等系统,对微波功率器件的性能提出了新的挑战,如要求高的峰值和平均功率、极宽的频带、低的噪声、增益和相位的一致性等。同时,先进的机栽和空间武器系统对器件体积、重量、效率、寿命、可靠性等也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微波功率模块MPM(MicrowavePower Module)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出现的一种新型微波功率器件。历经十余年的发展,MPM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现广泛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电子诱饵、相控阵列、空间通信等军事与民用领域。被称为“超级器件”的MPM,是由高压开关电源、固态功放和小型行波管组成。小型行波管处于MPM的输出末端,是整个模块的核心和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模块的性能。因此,研制MPM必须首先解决小型行波管的设计与制作问题。另外,小型行波管除用于MPM外,还可单独用在雷达、电子对抗、空间通讯等装置中,达到装备小型化的目的。小型行波管除了要求体积小以外,还要求工作电压低、效率高、工作频带宽等,完全靠传统的经验设计和理论分析已基本失效,必须更多的依赖现代CAD技术进行设计和研究。本论文主要对MPM用小型行波管各组成部件,进行理论分析和CAD研究,在此基础上实际制作并实验测试。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设计出了2~6GHz MPM用小型行波管,实测边频带输出功率超过50W,中间频带输出功率超过100W,整管尺寸小于260ram×30mm×25mm。二、小型行波管高频特性方面的研究:①使用场匹配的方法对脊头支撑脊加载螺旋慢波系统的高频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在螺旋导电面模型和有限翼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脊头区域和夹持杆区域作扇形等效的处理方法,从而使求解过程更加简洁明了,在此基础上推导了色散方程、耦合阻抗和衰减常数的计算公式;②为了能将三维通用仿真软件用来计算螺旋慢波系统的高频特性,对CSTMicrowave Studio、Ansoft HFSS、CST Mafia三种电磁仿真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编制了能计算不同类型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的宏程序模块,这比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更简洁,大大方便了行波管研制人员的使用;③利用三维仿真软件,对传统的微扰法测量慢波系统耦合阻抗所引入的假设和近似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讨论,第一个提出了直接采用耦合阻抗定义法的三维模拟仿真,使其成为低成本、高精度获取慢波系统耦合阻抗的工程实用方法;④对2~6GHz小型行波管慢波电路加工公差对高频特性和输出功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计算,为生产厂家在成品率和成本之间作出折中和有效控制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三、小型行波管注-波互作用方面的研究:①对注-波互作用进行了非线性理论分析,在考虑高次谐波作用的情况下,从新推导了田炳耕的非线性工作方程,在考虑电流和场在电子注截面横向分布的情况下,从新推导了瓦因斯坦的空间电荷场计算公式;②同时使用分别基于一维和两维非线性解析理论的大信号软件,对行波管的注.波互作用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两套2~6GHz小型行波管的加工方案,并对直流工作点、截断、集中衰减等对互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③采用粒子模拟PIC(Particle-In-Cell)软件MAGIC,编制了螺旋线行波管2.5维PIC代码,对注.波互作用的非线性物理过程进行了粒子模拟分析,并优化了管子的最佳化运行参数;④对行波管提高电子效率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输出段采用正.负双跳变慢波结构,将一支8~11GHz行波管的电子效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⑤对色散成型和谐波抑制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研究,通过重加载慢波结构形成反常色散,来对谐波进行了有效抑制,将2~6GHz小型行波管低端的二次谐波改善了6dB。四、小型行波管输能接头方面的研究:①要实现输能接头的良好匹配,就必须首先要知道慢波系统的特性阻抗,首次提出了“有效网络法”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推导了脊头支撑脊加载螺旋慢波系统的特性阻抗表达式;②从网络级联矩阵出发,从带双接头的螺旋慢波系统的整体S参数仿真中,推导出了单接头的S参数矩阵;③最后对一同轴到同轴的转换,进行了优化计算,设计出了同轴转换小型接头。五、小型行波管电子光学系统方面的研究:使用基于两维非线性解析理论的大信号软件,对电子枪、周期聚焦系统和多级降压收集极进行了设计。六、行波管冷、热测试的实验工作:①选择行波法和非谐振微扰法分别作为色散和耦合阻抗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行波管冷测系统,对两支不同类型的慢波结构样品进行了冷测实验;②装配了2~6GHz小型行波管多支样管,进行了热测实验;③装配了8~11GHz提高电子效率的行波管样管,进行了热测实验。
二、各种设计参量对中功率行波管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各种设计参量对中功率行波管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新型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真空电子器件简介 |
1.2 行波管概要 |
1.2.1 行波管工作原理 |
1.2.2 行波管发展趋势 |
1.3 行波管的主要性能参数 |
1.4 行波管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1 行波管国内发展现状 |
1.4.2 行波管国外发展现状 |
1.5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新型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新型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的提出 |
2.3 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的分析方法 |
2.4 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色散特性和耦合阻抗的计算 |
2.5 尺寸参数的变化对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的影响 |
2.6 与常规半圆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高频特性对比 |
2.6.1 相同尺寸参数下两种螺旋线高频特性比较 |
2.6.2 相同工作电压下两种螺旋线高频特性比较 |
2.7 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传输特性的研究 |
2.7.1 传输特性的理论分析 |
2.7.2 传输特性的仿真计算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波段新型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粒子模拟方法 |
3.3 S波段半矩形环螺旋线注-波互作用模型 |
3.4 S波段半矩形环螺旋线注-波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分析 |
3.5 与S波段常规半圆形环螺旋线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特性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140GHz带状注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特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140GHz半矩形环螺旋线慢波结构高频特性的计算 |
4.3 140GHz半矩形环螺旋线输入/输出结构的设计 |
4.4 140GHz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注-波互作用特性的初步模拟 |
4.5 140GHz带状注行波管中自激振荡问题 |
4.5.1 自激振荡的原理及类型 |
4.5.2 反射振荡发生的机理及预防措施 |
4.6 切断行波管慢波线后的注-波互作用仿真及分析 |
4.7 与140GHz矩形螺旋线行波管注-波互作用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及工作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8-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螺旋线行波管的概述 |
1.2.1 螺旋线行波管的基本组成结构 |
1.2.2 螺旋线行波管的基本工作原理 |
1.2.3 螺旋线行波管的发展历史 |
1.3 宽带行波管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问题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8-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高频特性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螺旋线行波管中的高频特性 |
2.2.1 色散特性 |
2.2.2 耦合阻抗 |
2.2.3 衰减 |
2.3 螺旋线慢波结构的选取 |
2.4 高频特性的研究 |
2.4.1 螺旋线螺距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4.2 螺旋线内半径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4.3 翼片深度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4.4 翼片角度度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4.5 管壳内径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8-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注-波互作用仿真模拟 |
3.1 引言 |
3.2 螺旋线行波管中的返波振荡 |
3.2.1 返波振荡产生的原理 |
3.2.2 行波管中的自激振荡 |
3.2.3 抑制返波振荡的方法 |
3.3 互作用初始参量的确定 |
3.3.1 整管模型的确定 |
3.3.2 工作电压 |
3.4 螺距以及螺旋线半径渐变的结构设计 |
3.4.1 注-波互作用电路的设计 |
3.4.2 互作用后的输出结果 |
3.4.3 返波振荡的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8-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输能结构的设计 |
4.1 引言 |
4.2 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输能结构的设计 |
4.2.1 输能结构的选取 |
4.2.2 阻抗变换理论基础 |
4.3 8-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输能结构的设计 |
4.3.1 同轴线与慢波电路仿真设计 |
4.3.2 同轴线输入部分阻抗变换仿真设计 |
4.3.3 同轴输能窗的仿真设计 |
4.3.5 双脊波导输出部分的仿真设计 |
4.3.6 双脊波导输能窗的仿真设计 |
4.3.7 输能装置与高频结构的仿真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8-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热分析以及热形变分析 |
5.1 引言 |
5.2 行波管慢波结构的热性能分析 |
5.2.1 热分析的基本理论 |
5.2.2 热量传递的基本原理 |
5.2.3 接触热阻 |
5.3 ANSYS进行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热力分析过程 |
5.3.1 预处理 |
5.3.2 热载荷以及边界设置 |
5.3.3 慢波结构的热力分析 |
5.3.4 增加散热片提高慢波结构散热能力 |
5.4 形变对高频特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大功率脉冲行波管性能提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 |
1.1 功率行波管概述及原理 |
1.1.1 行波管概述 |
1.1.2 功率行波管基本结构 |
1.1.3 功率行波管基本原理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耦合腔行波管振荡的抑制 |
2.1 带边振荡的抑制 |
2.1.1 耦合腔结构高频特性 |
2.1.2 带边振荡 |
2.1.3 损耗钮扣抑制带边振荡 |
2.2 反射振荡的抑制 |
2.2.1 反射振荡 |
2.2.2 集中衰减器 |
2.2.3 高频匹配特性 |
2.2.4 高频输出系统 |
第三章 流通率的改善 |
3.1 无截获栅控电子枪 |
3.1.1 皮尔斯电子枪 |
3.1.2 高导流系数电子枪 |
3.1.3 栅网的问题 |
3.1.4 无截获栅控电子枪的层流性 |
3.2 双周期永磁聚焦 |
3.2.1 电子注的磁聚焦 |
3.2.2 周期永磁聚焦 |
3.2.3 双周期永磁聚焦 |
第四章 制管验证 |
4.1 聚焦系统 |
4.2 高频系统 |
4.2.1 损耗钮扣的测量 |
4.2.2 色散特性 |
4.2.3 传输特性 |
4.2.4 衰减器和单段匹配 |
4.2.5 输能窗 |
4.3 电子枪 |
4.4 整管性能测试结果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MPM用小型化行波管的研究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微波功率模块(MPM) |
1.1.1 MPM 的起源与技术难点 |
1.1.2 MPM 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
1.2 小型化行波管TWT |
1.2.1 慢波系统 |
1.2.2 强流电子光学 |
1.2.2.1 强流电子光学基本方程 |
1.2.2.2 仿真软件 |
1.2.3 小型化TWT 的关键技术与指标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螺旋慢波系统冷参量计算 |
2.1 解析法 |
2.2 实验测试法 |
2.2.1 色散特性的测量 |
2.2.2 耦合阻抗的测量 |
2.3 计算机三维模拟计算 |
2.3.1 CST MWS 简介 |
2.3.2 利用MWS 计算色散与耦合阻抗 |
2.3.2.1 色散特性分析 |
2.3.2.2 耦合阻抗分析 |
2.3.2.3 CST MWS 仿真结果与参数设置 |
2.3.3 MSW 中的色散、耦合阻抗计算宏 |
2.4 小结 |
第三章 电子枪设计 |
3.1 电子枪初值设计 |
3.1.1 迭代综合法 |
3.1.1.1 电子枪的分区分析 |
3.1.1.2 计算电子枪几何参数 |
3.1.2 迭代综合法再讨论 |
3.1.2.1 低压缩比情况下的迭代综合法 |
3.1.2.2 修正阴极半锥角初始值 |
3.1.2.3 编程实现迭代综合法 |
3.1.2.4 延伸讨论迭代综合法 |
3.2 电子枪电极结构设计 |
3.3 电子枪结构设计及工艺实现 |
3.3.1 整体结构设计 |
3.3.2 零、部件结构设计 |
3.3.2.1 阴极组件 |
3.3.2.2 其他零件 |
3.3.2.3 夹具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周期永磁聚束系统设计 |
4.1 磁体基本知识 |
4.2 磁性材料的选择 |
4.3 磁聚束系统的选择 |
4.4 周期永磁聚束原理 |
4.5 周期永磁聚束系统的设计 |
4.5.1 周期永磁聚束系统设计目标参数的确定 |
4.5.2 周期永磁聚束系统设计步骤 |
4.5.3 周期永磁聚束系统设计方案选取 |
4.5.4 检验设计结果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多级降压收集极设计 |
5.1 收集极选型 |
5.2 收集极设计 |
5.2.1 收集极效率与级数初确定 |
5.2.2 收集极入口参数的获得 |
5.2.3 收集极级数与各电极工作点确定 |
5.2.3.1 VBA 宏计算收集极级数 |
5.2.3.2 宽带系统的收集极工作点 |
5.2.4 收集极各电极位置与形状的确定 |
5.3 收集极电极材料选择 |
5.4 收集极结构设计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MPM用小型行波管CAD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功率模块 |
1.1.1 MPM的发展概况 |
1.1.2 MPM的现有水平及难点 |
1.1.3 MPM的应用 |
1.2 小型行波管TWT |
1.2.1 引言 |
1.2.2 高频特性 |
1.2.3 注-波互作用 |
1.2.4 电子光学系统 |
1.2.5 小型行波管的关键技术 |
1.3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 |
1.4 整个学位论文的组织 |
第二章 高频特性研究 |
2.1 脊头支撑脊加载螺旋慢波系统高频特性的理论分析 |
2.1.1 物理模型 |
2.1.2 色散方程 |
2.1.3 耦合阻抗 |
2.1.4 衰减常数 |
2.1.5 结论 |
2.2 螺旋慢波系统高频特性的模拟仿真 |
2.2.1 三维仿真软件简介及其宏开发 |
2.2.2 色散特性模拟 |
2.2.3 耦合阻抗模拟 |
2.2.4 衰减常数模拟 |
2.2.5 结论 |
2.3 微扰试验法测试螺旋线行波管耦合阻抗的讨论 |
2.3.1 引言 |
2.3.2 微扰试验法的理论描述 |
2.3.3 微扰试验法的讨论和分析 |
2.3.4 结论 |
2.4 螺旋慢波电路的容差分析 |
2.4.1 引言 |
2.4.2 理论简介 |
2.4.3 计算结果和讨论 |
2.4.4 结论 |
第三章 注-波互作用研究 |
3.1 注-波互作用的理论分析 |
3.1.1 考虑高次谐波的田炳耕非线性工作方程 |
3.1.2 考虑电子注及场横向分布的瓦因斯坦空间电荷场计算 |
3.2 注-波互作用的计算 |
3.3 注-波互作用的粒子模拟 |
3.3.1 引言 |
3.3.2 粒子模拟方法简介 |
3.3.3 粒子模拟过程及其优化 |
3.3.4 结论 |
3.4 提高注-波互作用效率的模拟研究 |
3.4.1 引言 |
3.4.2 模拟仿真的理论基础 |
3.4.3 模拟研究和结果分析 |
3.4.4 结论 |
3.5 谐波抑制技术的模拟研究 |
3.5.1 引言 |
3.5.2 色散成型及谐波抑制的理论基础 |
3.5.3 模拟计算和分析 |
3.5.4 结论 |
第四章 输能接头研究 |
4.1 脊头支撑脊加载螺旋慢波系统的特性阻抗计算 |
4.2 单接头S参数提取 |
4.3 同轴接头转换 |
第五章 电子光学系统设计 |
5.1 电子枪设计 |
5.2 周期永磁聚焦系统设计 |
5.3 多级降压收集极设计 |
第六章 冷热测试验研究 |
6.1 冷测试验研究 |
6.2 2~6GHz MPM用小型行波管热测试验 |
6.3 8~11GHz提高电子效率行波管热测试验 |
第七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四、各种设计参量对中功率行波管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J].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 电子管技术, 1973(06)
- [2]新型半矩形环螺旋线行波管的研究[D]. 夏伟.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3]8-18GHz大功率螺旋线行波管的研究[D]. 王凡.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4]大功率脉冲行波管性能提高的研究[D]. 付春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5)
- [5]毫米波耦合腔行波管高频系统的基本特点与工艺结构综述[J]. 吴常津. 真空电子技术, 2001(03)
- [6]电子枪的结构设计[J]. 程福懋. 真空电子技术, 1995(02)
- [7]国外行波管长寿命氧化物阴极概述[J]. 四机部电真空专业技术情报网微波管组. 电子管技术, 1975(01)
- [8]螺旋线型功率行波管的工程设计[J]. 陈庆有. 电子学报, 1964(02)
- [9]MPM用小型化行波管的研究和设计[D]. 廖燕. 电子科技大学, 2005(07)
- [10]MPM用小型行波管CAD研究[D]. 朱兆君.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