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有产权的本质规定与内在矛盾(论文文献综述)
荣兆梓,华德亚[1](2021)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文中提出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畴与方法,从平等劳动的内在矛盾出发,论证集体主义社会意识与公有产权代理人制度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进而指出中国共产党内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构成部分。平等劳动的内在矛盾,一方面表现为劳动者二重人格导致的集体决策悖论,另一方面表现为分工平等与管理平等的矛盾。解决矛盾需要加装特殊的制度构件:一是要营造集体主义的社会意识和决策文化,以保障集体决策符合劳动者的整体与长远利益;二是要利用公有产权代理人制度,在保证代理人忠诚尽责的同时,提高公有制经济的管理效率。两方面的制度需求聚焦到同一个根本制度,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一种主动代理关系。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主动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在百年历史中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充分信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论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之间的逻辑关系,从一个重要角度阐释了共产党领导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卢现祥,李慧[2](2021)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依据、基本特征与制度效应》文中指出关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起源的理论主要包括基于界定产权成本收益分析的自然资源资产排他性产权起源论、阿姆拜克的自然资源资产强力产权论、奥斯特罗姆的自然资源资产共有产权起源论。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经济体制改革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相互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不断升值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的矛盾推动着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自上而下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相互促进;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构建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形成相互促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由于其特殊性,可以产生市场化效应、资源配置效应、资本化效应与生态化效应。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将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遵循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演变规律结合起来;健全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何颜隆[3](2020)在《制度变迁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进逻辑》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深入研究其形成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分析其演进过程的内在逻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为分析工具,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进的主要路径与内在逻辑。通过研究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与意义,对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及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制度变迁和基本经济制度等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作出详细说明。第二章:重点研究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来源和实践基础。研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以及党在不同时期对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并分析了它们地位演变的内在逻辑。最后论述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征。第三章:首先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列宁、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以及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期建立单一公有制的过程中造成的影响。其次,运用路径依赖理论分析我国单一公有制得以实行和持续存在的原因。再次,论述改革开放后党对于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以及我国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变迁,阐述从增量改革到存量改革体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进的渐进性特征。最后,阐释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四章:本章首要分析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产权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对资源配置效率与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而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和界定、保护私有产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同时要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公有制经济的引领,公有产权与非公有产权的效率高低必须代入一定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比较。进而解释了市场如何通过价值规律、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最后通过分析改革前后我国的产权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强调在现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第五章: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演进路径。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角度入手,探索制度变迁的演进路径与内生动力。论述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优势与弊端,进而解释两种变迁路径的协同推进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的必然选择。以发现和抓住市场获利机会为主要特征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变革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党的领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则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顺利施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并保证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蔡钰珏[4](2020)在《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自我更新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逐步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而存量实质是每个产权单元加总的集合。历史街区是存量中的代表类型,自我更新的需求不断上升。历史街区自我更新是在历史街区范围内,所有产权业主在规划蓝图的指引下,结合业主自身偏好,各自主动地对所属房产进行更新,并承担相应开支。然而,历史街区自我更新的过程中会面临更新前的启动困境、宏观群体上的共识困境和微观个体上的产权困境。因此本文以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作为研究对象,对店头街自我更新历程进行梳理,对公房、私房两大类,公产单位房、公产租赁房、公产社团房、私转公产房、私有产权房、共有产权房,六小类产权类型代表个案进行研究,归纳总结每类产权的更新路径。提出公房更新要点是要将产权处置权通过产权整理,从消极部门转入积极部门,从分散部门转入集中部门。私房更新的要点是要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降低政府和业主双方的自我更新的交易成本。在对每类产权自我更新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分别提取店头街在应对自我更新三个困境方面的经验:通过成立主管机构、先行完善基础,试点示范,出台公开、公平的更新政策作为自我更新的执行基础,来诱发业主启动更新;通过奖补激励,社区规划师和更新清单制度,标准化运行的方式建立自我更新的运作机制,来凝聚群体业主间的共识;通过对建筑进行分类、确权、整合,作为自我更新的实施抓手,来整理产权问题。与此同时,文章还分别指出店头街应对困境的不足之处,并给出针对优化策略。
何松龄[5](2020)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相比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实践而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改革是明显滞后而又存在诸多问题的。在七十年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通过一系列以“暂行规定”、“指导意见”为载体的制度供给行为初步建立起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制度体系,但这一体系并没能真正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塑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产权安排。受此影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离小”的现象依然突出,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治理长期混乱,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发挥。究其根源,是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制度供给抑制问题。一方面,健全农村金融支农体系迫切需要有效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作为支撑;而另一方面,当下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制度供给在实践中又难以真正地对这一迫切需求做出有效的回应。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制度供给与健全农村支农金融组织的产权制度需求之间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制度供需失衡。有鉴于此,本研究从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异化出发,以“理论框架—实证分析—对策研究”三层结构为研究框架,系统解读“什么是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存在何种问题,症结何在?”以及“如何推动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与创新?”的三重问题。全文除绪论外共有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理论基础”。沿着“产权——金融产权——金融机构产权——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进路,本章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情况引入企业产权理论与制度金融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为研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提供跨学科的分析框架。本章认为现有研究将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机械地解读为“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的产权”,缺乏对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本质的把握,存在一定的误区。受制于此,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改革并没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到底什么是农村金融机构产权,还有待研究的重新解答。第二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框架”。遵循“功能——结构”的范式,本章重新界定了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与特征,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层面对农村金融机构产权进行解构。本章认为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是在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金融需求的功能约束下,由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基于一定农村金融资源而享有的权利的总称。较之于一般的企业或金融机构产权,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在功能、主体、客体以及模式上有着明显的特征。在宏观维度上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指向农村金融机构的所有制形式,是农村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法律形态;微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则是农村金融机构运行的具体规则,反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二者共同塑造了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整体结构,决定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效率。第三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程、逻辑与经验”。本章从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演化语境入手,系统梳理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七十年的演化历程,并在此基础之上深刻阐释其内在的深层逻辑与改革经验。本章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演化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所有权改革为主导的演进模式以及顶层设计缺位下的试错性改革思维的三重逻辑。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历史逻辑根源。在演化的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坚持推进市场化改革、坚持渐进性的改革方式、坚持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的协同推进以及坚持以实际问题为到导向的改革经验。第四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异化”。本章从对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安排现状的梳理和总结入手,系统分析了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异化表现。本章认为在宏观层面上,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呈现出结构性的国有资本垄断与产权目标营利化的异化现象;在微观层面上,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产权主体虚置、内部人控制、外部人控制、产权关系倒挂、产权约束机制失效。当下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严重偏离了既定的制度供给目标,直接制约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的实现。第五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归因”。在前文的基础上,本章主要从制度供给的层面对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和论证。本章认为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是农村金融产权改革过程中制度供给缺位、错位、越位的共同结果。其根源在于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缺乏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准确把握、缺乏统一的制度供给目标三者共同导致的制度供给抑制的长期积累。第六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经验借鉴”。以历史为视角,本章对域外国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实践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本章认为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与创新需要在总结自身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充分借鉴域外国家实践的历史经验,重视法律制度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发展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在制度设计中坚持合作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主导地位,明确国家作为产权主体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过程中的扶持性作用,强调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中的产权联结。第七章“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度创新”。在前文的基础之上,本章就如何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改革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章认为破解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关键在于从供给侧层面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结构性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以我国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为指引,明确改革的核心目标,树立优化配置、支农本位、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明确法制化的基本路径,坚持合作制的改革方向。在此基础之上,以制度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是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功能实现的必然要求,应当从构建以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制度、建立有序的农村金融机构国有股权退出制度、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治理制度、推动省联社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推动合作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法律重构五个方面予以落实。
牛唯芳[6](2020)在《马克思和科斯产权思想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产权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既是经济高效运行重要基石,也是市场及其他制度安排的根基所在。目前,我国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化阶段,产权改革得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产品的供给质量与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影响着整体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进程。因此,优化产权结构仍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产权理论和以科斯为代表的西方产权理论对中国改革实践的指导意义重大。本文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产权思想与科斯产权思想演进过程、重新梳理了二人的理论框架,并对马克思产权思想与科斯产权思想的核心观点进行比对分析。本文认为,两种产权思想既有共通性也存在差异性。共通之处在于:二人都承认产权界定对市场运作的重要意义;在概念上二人都指出产权不是单一权利而是一组权利的集合;两者的思想都涉及交易费用思想;两人在企业内部产权关系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共识。差异之处在于:马克思的产权属于经济学范畴,科斯的属于法律范畴;马克思主张公有产权而科斯主张私有产权;马克思重点研究生产关系,科斯主要研究交易关系;马克思使用集体分析与纵向分析法,科斯使用个体分析和横向分析法。本文在充分对比两者的产权思想后,进行了理论互补性分析,得出两者的理论在宏观与微观层面、本质与实践层面、动态与静态层面均可以实现理论互补。最后紧密结合中国产权改革的实践,用马克思与科斯的理论深入审视我国产权问题的本质与规律,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农地产权改革的深入推进献计出力。
刘珈毓[7](2020)在《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历史片区中的建成遗产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与积淀形成了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空间形态以及精神内涵。随着遗产保护观念的逐渐深化,建成遗产这一语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将遗产保护的关注点从保存本体逐渐转向保护本体及环境,从对“精英式”遗产的推崇转向“一般性”遗产的关注,从对特定价值的阐述到对综合价值的挖掘。伴随着快速城市化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纵观我国遗产保护工作虽取得丰富成果但是城市历史片区仍旧面临着开发过度与特色迷失的困境,历史遗存在单一静态的保护观念及手段之下,同大规模粗犷的地段更新一起造成了城市历史片区空间品质持续下降,片区风貌趋于同质,历史遗存屡遭破坏,这些日益严重的现象使人们意识到了传统文物保护观念已无法适应当下遗产保护与城市共生共荣的语境。今天,城市发展从传统的增量扩张开始转向城市建成领域的环境品质提升,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历史片区而言,优化与改善人居环境空间,挖掘和传承文化特色,于是历史文化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共生成为了当下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新要求。有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与城市发展巨大机遇的双重身份的西安,面临着城市历史片区空间活力提升、文脉延续等重要使命。位于北院门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回坊片区,是明城区乃至整个西安市中都较为特殊与典型的民族聚居区,作为内城重要的历史片区,其不仅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是保护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的地方,至今仍有保存较为完好的空间特质,与城市的其他片区呈现截然不同的风貌,呈现出历史与当下,遗产与生活交织叠加的状态。本研究首先梳理并总结了建成遗产的概念及其内涵指向,试图以建成遗产理论为视角梳理并整合分析历史片区的遗产辨识及其价值认知的框架,并且以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为研究对象,整理了回坊片区的历史脉络与空间发展并客观描述了其社会与空间环境的现状,而后对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进行辨识并对其建成遗产的要素进行分类及特征分析并对其空间分布、形态、生活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呈现,揭示当下历史片区遗产保护及片区发展的矛盾,进而探索出符合历史与当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共生的城市建成遗产辨识的路径与方法,并对内城建成遗产保护及片区发展进行展望,为后续建成遗产保护、空间建设发展与环境品质提升等提供基础资料以及新的思路。
孙高源[8](2020)在《非正规建造视野下的西安回坊商业街巷风貌评析》文中指出在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三十年里,现代城市在“自上而下”的规划控制下形成了一系列大尺度、秩序化的正规城市空间。目前主流的城市建设依然是以效率为导向,强调的是空间集约化、资源效率化与外观“吸睛化”。通过大拆大建的方式,把饱含“恋地”情感的地域场所和符合使用者日常需求的生活空间更新为超尺度的新城空间。这些新建的城市正规空间由于忽略了城市居民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差异性,并没有像规划蓝图预期那样富有活力、富有人情味,相反那些生命力旺盛且活力经久不衰的空间往往是处在城市边缘的、看似拥挤不堪、缺乏秩序的旧城片区。伴随着城市规划发展由“增量发展”转向“存量治理”,城市建设路径也从“宏大叙事”转向关注“平民场景”,基于日常生活“自下而上”供需关系的城市非正规建造,如流动摊贩、自发建造、非正规聚落等,开始被人们所关注。本研究将西安回坊商业街巷作为研究对象,回坊商业街巷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西安内城活力最为旺盛的商业旅游地。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变革,商业街巷中的非正规建造与正规建造杂糅并置,共同造就了现今独特的街巷风貌。街巷中居民以及商户自发的更新改造与建设是本研究的重点,首先梳理出回坊商业街巷历史发展背景及街巷空间现状,明确了非正规空间与正规空间的界限以及回坊商业街巷非正规建造产生的原因、动力机制和价值意义。对商业街巷中非正规空间风貌的构成进行提取、整理、分类及对比,进而研究街巷中各类型非正规风貌出现的原因、产生的结果以及影响等。采用街巷图像的定量研究方法,并构建差异模型对非正规建造下的街巷整体风貌与街巷原始风貌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这种完全基于居民和店铺经营者自发的建造行为拥有诸多优势,适度的非正规建造有利于塑造高品质和独具特色的街巷风貌。通过对此进行的总结,客观认识非正规建造价值,基于非正规建造的引导原则与协调机制针对不同的风貌构成提出相应的治理和空间引导策略,对于推动既有旧城更新、城市街巷特色风貌的保存,实现城市的空间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欧阳亦梵[9](2020)在《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问题,是事关中国土地产权制度体系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住宅建设用地期间届满后的自动续期问题更是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2007年《物权法》确立了国有土地上住宅和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双轨制”。2015年至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已取得重要制度成果,并已经落实到2019年土地管理法修正案中,但当前各界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期间届满续期问题缺乏关注。本项研究拟建构中国特色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针对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以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展开分类研究。总体来看,目前学界对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有意义的研究,这些研究在视角、方法和分析框架上有较大差异。其中,有不少研究往往脱离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而孤立地探讨续期问题。从域外经验看,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时的续期制度均是嵌入其土地产权制度体系总体中的一个构成部件,中国也不会例外。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构建了一个嵌入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分析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中国公有地权体系与其续期制度之间存在着一个因果反馈关系结构,即:一方面,我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内在规定性对其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发展和形成起着决定、约束和塑造的作用,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是公有地权体系的内在逻辑展开的结果;另一方面,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又必然是对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的表达,公有地权体系的内核也将通过续期制度得到再现和巩固,但续期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又势必推动着中国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创新发展。同时,土地使用权的续期问题并非中国大陆所独有,其他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在土地“两权分离”中使用权续期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这些理论和经验可资我们借鉴。对于国有土地上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自动续期,由于住宅建设用地具有存续期限长、产权人数量众多、续期规模极大、与公民的居住权密切关联等特殊属性,住宅建设用地到期后的续期问题绝非一个单纯的合同期限延长的法律问题,而是一项涉及公有地权改革、事关政治和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制度变革。2007年《物权法》提出的住宅建设用地实行“自动续期”,明确了这一重大改革方向。本研究表明,自动续期的要义是土地使用权人无须申请,无须与原出让人达成合意,也无须交付对价即可自行启动续期程序。而要保障续期自动机制的实现,最终须将其落实到法定续期的轨道上,即使用权期间届满时使用权人可依法自动地完成续期,原出让人得依法予以配合。但是,自动续期程序之启动不以交付对价为要件,这并不意味着使用权人无须承担新期间的土地使用费。针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收费制度,本研究引入特征价格模型,以杭州市住宅二手房市场成交数据为基础,对二手住宅成交价格的各项特征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的长短对二手成交房价格具有正向影响,但相比较于交通条件、医疗条件、容积率、装修程度、户型等其他影响因素,剩余年限因素对房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低,这表明住宅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剩余年限问题是有所反应的,购房者对未来住宅建设用地70年产权到期后采取有偿续期是有预期的,但重新缴纳类似于建设用地首次出让时的高昂土地出让金则超出了购房者的心理预期。基于这样的民意基础,本研究引入有偿续期的年金制度,在法定续期的制度框架下,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在新的使用期间内应履行缴纳年金的法定义务。在年金的征缴方式设计上,可通过设置房地产税附加,在未来开征的房地产税的基础上,设置合理的房地产税附加税率,对期间届满续期后的房地产按不同情形依法征缴数额不同的年金。对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续期问题,由于非住宅建设用地所涉及的个人业主相对较少,受众范围相对较窄,同时其土地利用活动具有多样性,且主要以私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营与生产活动,这决定了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的续期不宜采法定续期的方式,而应选择申请续期制度,为土地使用者提供表达个人续期意志的空间和途径,以满足非住宅建设用地之上差异性土地利用活动的多样化续期需求。不同于住宅建设用地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申请续期本质上是“合意续期”。从法律关系上来说,非住宅建设用地的“合意续期”是在公法规范约束下的意思自治,即土地使用权人与原出让人双方通过达成约定、订立合同的行为来实现新的合同期限的延展。其中,保障土地使用权人相对于原出让方的相对优势地位,公法给予一定的规范,这一制度逻辑体现在续期申请、行政审批、土地出让金缴纳及地上物处理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诸关键环节上。就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而言,续期问题是当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具有地域性、经营性与高风险性的特征,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内部关系上虽然以公法规范为主,但在对外关系上则以遵从私法规范为主,这决定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总体上属于私法领域内对等的私法主体之间的民事行为。基于私法自治的基本理念,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应当走“合意续期”的路径。与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相比,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合意”的程度更高、范围更广,在不涉及公共利益和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公权力可不予以干预。依私法自治原则,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续期的基本制度是:双方已作约定的,即依其约定;未作约定的,须协商一致。在这一续期法律关系中,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发送续期申请,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则有权决定是否同意。至于集体内部对续期同意与否的决策,则应遵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土地管理法等相关公法规范。纵览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续期,这三类建设用地的续期在“意思自治”尺度上存在分异。本研究发现,在国有住宅建设用地、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逻辑中,公法规范介入的广度和深度呈递减状态,而私法规范作用的力度则呈递增状态。亦即,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的意思自治的广度与深度依次递增,续期的法定性程度则依次递减,我国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方案设计要遵从这一基本逻辑。在续期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问题上,这三类建设用地续期制度呈现出从“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绝对优势地位”、到“保护土地使用者的相对优势地位”和“保护双方相对平等地位”的分异格局。
赵子坤[10](2019)在《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动机、绩效及其影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实现路径,其中,民营企业是此轮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坚力量,然而学术和实务方面对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的关注相对较少,并且更多市场声音集中在国有企业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优势、地位、作用、路径以及机理等。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民营企业在生存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其面临融资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资源关系弱等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问题在国有企业中的限制和影响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国有企业通常拥有制度优势、资金和资源优势、人才技术优势等,但国有企业在市场化运作、运营效率、制度灵活性等方面弱于民营企业。因此,民营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引入国有资本可实现取长补短从而产生协同效应,即理论上可以实现“1+1>2”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聚焦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并购行为,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本文分别构建了我国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动机、并购绩效以及并购影响机理模型,以LOGISTIC、PSM、TMM、配对样本T检验、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模型为支撑,使用2007年至2018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样本,系统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背后的原因,即相比于民营企业并购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是否会产生协同效应,以及协同效应背后的作用机理。全文主要内容如下。本文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的动机、并购绩效以及绩效背后的影响机理三个方面系统且深入地展开。首先,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的动机,即在所有民营上市公司并购样本中,具有哪些特征的民营上市公司更有可能选择进行或参与跨所有制并购行为,哪些具体的影响因素会增加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的动机;其次,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我国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的绩效,利用配对样本方法对每一个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样本进行相应的配对,研究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是否会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并且进一步从短期和长期并购绩效两个角度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结合上述两方面的研究结论,揭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绩效的影响机理,即从资本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两个角度对所有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样本进行绩效作用机理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上市方式为直接上市的民营上市公司实力相对较强,其是否跨所有制并购的动机相对独立,即民营上市公司并不会依赖所处同一行业或相同地域的群体行为而出现盲目并购的现象与行为;第二,在公司特征匹配法下,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民营企业相比,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对资本市场表现具有正向效应,并且体现在并购后6个月、9个月和1年的累计超额收益上;在倾向的分匹配法下,与民营上市公司并购民营企业相比,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对短期资本市场表现具有负面影响,而对长期资本市场和盈利能力表现具有正向效应;第三,当以资本市场表现度量并购绩效时,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对上市公司资本市场价格的影响通常表现在长期,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是否为关联并购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统一也未获得统计支撑,但被并购方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并购方民营企业上市方式为直接上市,均对跨所有制并购后长期的资本市场表现具有显着的正向效应,即民营企业自身竞争实力是企业价值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当以并购后盈利能力度量并购绩效时,被并购方是否为上市公司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不统一也未获得统计支撑,但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为关联并购、并购方民营企业上市方式为直接上市的情况下,跨所有制并购公司的盈利水平分别显着高于非关联并购、并购方民营企业上市方式为间接上市的情形,即民营上市公司并购属性(重大资产重组、关联并购)以及自身能力对并购绩效具有显着影响。第四,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具有协同效应,且协同效应的大小与并购交易的属性以及民营企业的异质性特征存在关联。协同效应的根源在于通过跨所有制并购,民营上市公司实现了自身资源和国有企业资源的效率整合,这有助于提升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率,进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价值,获得资本市场投资者的认可。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国企业并购领域的文献,而且实证结果对民营企业、监管部门、资产并购领域市场主体、专业化投资者、普通投资者等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第一,本文以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为切入点研究并购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能够为监管部门规则制定、资源整合等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第二,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民营企业并购决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证据。民营企业可以拓宽资本运作渠道,借助自身市场化优势,通过整合国有资源提升自身经营能力,为股东创造价值;第三,从本文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结果可以为投资者投资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即从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角度、借助模型挖掘新的投资机会和投资价值。
二、公有产权的本质规定与内在矛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公有产权的本质规定与内在矛盾(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平等劳动 |
1.平等劳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规定性 |
2.平等劳动的历史性质 |
3.平等劳动的基本内容 |
二、平等劳动的矛盾与解决矛盾的途径 |
1.矛盾的根源 |
2.劳动者二重人格与共同决策难题 |
3.分工平等与管理平等的矛盾 |
4.公有产权代理制 |
5.大规模公产组织的双向代理链与科层的平等劳动 |
三、 共产党领导是公有制的根本制度安排 |
1.劳动者利益与马克思主义政党 |
2.公有产权代理人与中国共产党 |
4.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 |
5.忠诚与信任:代理成本的视角 |
四、小结 |
(2)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依据、基本特征与制度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变革的理论解释 |
(一)基于界定产权成本收益分析的自然资源资产排他性产权起源论 |
1. 诺思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起源论 |
2. 德姆塞茨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起源论 |
3. 利贝卡普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起源论 |
(二)阿姆拜克的自然资源资产强力产权论 |
(三)奥斯特罗姆的自然资源资产共有产权起源论 |
二、我国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历程与基本特征 |
(一)经济体制改革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相互促进 |
(二)自然资源资产不断升值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滞后的矛盾推动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三)自上而下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相互促进 |
(四)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体系构建与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形成相互促进 |
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制度效应 |
(一)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市场化效应 |
1. 明晰的产权可使外部性内在化,减少市场失灵现象 |
2. 利用和创建市场可以有效配置自然资源 |
3. 明晰产权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发现功能 |
(二)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资源配置效应 |
1.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资源配置功能 |
2. 自然资源经济价值与配置效率不断提升 |
3. 自然资源配置低效问题仍然存在 |
(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资本化效应 |
1. 自然资源资本化价值不断增加 |
2. 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受限,城乡收入差距较大 |
(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生态化效应 |
1. 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的生态化功能 |
2. 自然资源生态服务价值不断提升 |
3. 探索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权制度,进一步发挥生态化效应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将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遵循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演变规律结合起来 |
(二)健全中国特色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
(3)制度变迁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进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制度变迁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制度变迁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2.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思想来源 |
2.1.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原理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
2.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形成的实践基础 |
2.2.1 国有企业“承包制”改革的实践 |
2.2.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践 |
2.2.3 引进外资的实践 |
2.3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阶段 |
2.3.1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探索阶段 |
2.3.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阶段 |
2.3.3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深化和完善阶段 |
2.4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特征 |
2.4.1 公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 |
2.4.2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 |
2.4.3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第3章 制度变迁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3.1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单一公有制的确立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想 |
3.1.2 列宁关于未来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想 |
3.1.3 苏联模式与我国单一公有制的初步形成 |
3.2 改革开放与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变迁 |
3.2.1 路径依赖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进的渐进特征 |
3.2.2 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
第4章 制度变迁与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 |
4.1 经济效率是我国产权结构演变的内生动力 |
4.1.1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初期产权效率低下 |
4.1.2 改革开放后产权制度变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
4.1.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
4.2 单一公有制的弊端是我国产权结构演变的现实选择 |
4.2.1 单一公有制时期产权制度的特点与弊端 |
4.2.2 改革开放后对优化产权安排的认识及其发展 |
4.2.3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
第5章 制度变迁两种路径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 |
5.1 强制性制度变迁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指明方向 |
5.1.1 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内涵 |
5.1.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具有明显强制性制度变迁特征 |
5.2 诱致性制度变迁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提供动力 |
5.2.1 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内涵 |
5.2.2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明显诱致性制度变迁特征 |
5.3 两种路径相互作用构成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现实形态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自我更新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从增量规划走向存量规划 |
1.1.2 历史街区自我更新需求出现 |
1.1.3 规划实施的“制度设计”缺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自我更新与制度设计 |
2.1.2 产权与交易成本 |
2.1.3 历史街区与规划实施 |
2.1.4 公房与私房 |
2.2 历史街区更新的相关理论 |
2.2.1 有机更新理论 |
2.2.2 微循环式理论 |
2.2.3 城市针灸理论 |
2.3 历史街区更新的相关实践 |
2.3.1 “表里皆去”的三坊七巷模式 |
2.3.2 “仿表去里”的桐芳巷模式 |
2.3.3 “存表去里”的宽窄巷子模式 |
2.3.4 “表里皆存”的乌镇、南池子模式 |
2.3.5 四类模式关联比较 |
2.4 历史街区规划实施的相关研究 |
2.4.1 实施难点的相关研究 |
2.4.2 实施方法的相关研究 |
2.5 历史街区产权视角的相关研究 |
2.5.1 产权分类 |
2.5.2 应对策略 |
2.6 地方基础研究 |
2.6.1 现状叙述 |
2.6.2 技术应用 |
2.7 评述 |
第3章 历史街区自我更新的困境剖析 |
3.1 启动困境:被抑制的更新积极性 |
3.1.1 基础设施落后 |
3.1.2 更新结果不确定 |
3.2 共识困境:更新共识难以统一 |
3.2.1 项目迟滞:更新意愿不统一 |
3.2.2 风貌迥异:业主偏好不统一 |
3.2.3 质量参差:工程标准不统一 |
3.3 产权困境:历史街区衰败之源 |
3.3.1 产权缺位:所有者弃置停滞更新 |
3.3.2 产权细碎:使用者逐利透支空间 |
3.3.3 产权模糊:处置权行使遭遇掣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店头街历史街区更新历程与成效 |
4.1 店头街概况 |
4.2 店头街历史发展进程 |
4.3 店头街历史街区更新历程 |
4.3.1 准备:更新与运营机构的成立 |
4.3.2 启动:改善基础设施环卫水平 |
4.3.3 试点:更新公房打造示范样板 |
4.3.4 推广:执行私房更新实施方案 |
4.4 店头街历史街区更新成效 |
4.4.1 经济效益 |
4.4.2 社会生活 |
4.4.3 空间风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店头街历史街区公房的更新路径 |
5.1 店头街公房概况 |
5.2 公产单位房(G1)更新路径 |
5.2.1 公产单位房案例研究 |
5.2.2 公产单位房更新的核心矛盾与策略 |
5.2.3 公产单位房更新程序 |
5.3 公产租赁房(G2)更新路径 |
5.3.1 公产租赁房案例研究 |
5.3.2 公产租赁房更新的核心矛盾与策略 |
5.3.3 公产租赁房更新程序 |
5.4 公产社团房(G3)更新路径 |
5.4.1 公产社团房案例研究 |
5.4.2 公产社团房更新的核心矛盾与策略 |
5.4.3 公产社团房更新程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店头街历史街区私房的更新路径 |
6.1 店头街私房概况 |
6.2 私转公产房(R)更新路径 |
6.2.1 私转公产房案例研究 |
6.2.2 私转公产房更新的核心矛盾与策略 |
6.2.3 私转公产房更新程序 |
6.3 私有产权房(S1)更新路径 |
6.3.1 私有产权房案例研究 |
6.3.2 私有产权房更新的核心矛盾与策略 |
6.3.3 私有产权房更新程序 |
6.4 共有产权房(S2)的更新路径 |
6.4.1 共有产权房案例研究 |
6.4.2 共有产权房更新的核心矛盾与策略 |
6.4.3 共有产权房更新程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店头街历史街区自我更新的经验、不足与优化 |
7.1 诱发启动:自我更新的执行基础 |
7.1.1 成立主管机构,先行完善基础 |
7.1.2 甄选试点先行示范 |
7.1.3 出台公开、公平的更新政策 |
7.2 凝聚共识:自我更新的运作机制 |
7.2.1 激励机制:奖金激励自我更新 |
7.2.2 风貌统一:社区规划师+更新清单制度 |
7.2.3 质量控制:更新标准化运作 |
7.3 整理产权:自我更新的实施抓手 |
7.3.1 分类:调查归类产权 |
7.3.2 确权:明确权责主体与空间边界 |
7.3.3 整合:统合、登录零散产权 |
7.4 店头街应对自我更新困境的不足之处 |
7.4.1 应对启动困境的不足 |
7.4.2 应对共识困境的不足 |
7.4.3 应对产权困境的不足 |
7.5 店头街应对自我更新困境的优化策略 |
7.5.1 应对启动困境的优化策略 |
7.5.2 应对共识困境的优化策略 |
7.5.3 应对产权困境的优化策略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1.1 店头街各类公房、私房的更新要点 |
8.1.2 诱发启动是自我更新的执行基础 |
8.1.3 凝聚共识是自我更新的运作机制 |
8.1.4 整理产权是自我更新的实施抓手 |
8.2 展望 |
8.2.1 实践存量自我更新必须补充制度设计 |
8.2.2 制度设计有纳入规划业务的发展潜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历史街区自我更新各角色阶段性任务 |
(5)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产权:一个比较视角的认知 |
二、金融产权:产权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延伸 |
三、金融机构产权:金融机构发展的制度基础 |
四、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亟待深入的关键领域 |
第二节 理论借鉴 |
一、企业产权理论 |
二、制度金融理论 |
第二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框架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的演进与本相 |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演进 |
二、农村金融机构的本相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与特征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概念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特征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结构 |
一、宏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二、微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第三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程、逻辑与经验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语境 |
一、从亲缘信用向契约信用的农村信用转型 |
二、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的“三农”落后 |
三、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要求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程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 |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 |
第三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史逻辑 |
一、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
二、以所有权改革为主的演进模式 |
三、顶层设计缺位下的试错性改革思维 |
第四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历史经验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基本成效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演化的经验总结 |
第四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异化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现状分析 |
一、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安排 |
二、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安排 |
三、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安排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表现 |
一、宏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 |
二、微观维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 |
第五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归因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异化的制度成因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供给缺位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供给错位 |
三、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供给越位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异化的深层机理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中的法制缺失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中的供需失衡 |
三、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中的目标冲突 |
第六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演进 |
一、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二、法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三、日本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四、韩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演进 |
一、巴西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二、印度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三、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 |
第三节 域外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历史经验借鉴 |
一、重视法律制度的根本性作用 |
二、坚持合作制的基础性地位 |
三、重视国家的扶持性作用 |
四、优化机构间的产权联结 |
第七章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制度创新 |
第一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框架 |
一、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指引 |
二、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 |
三、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原则 |
四、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路径 |
五、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方向 |
第二节 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制度创新 |
一、构建以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制度 |
二、建立有序的农村金融机构国有股权退出制度 |
三、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组织治理制度 |
四、深化省联社管理体制改革 |
五、推动合作制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的法律重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马克思和科斯产权思想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对马克思产权思想的研究 |
1.3.2 对科斯产权思想的研究 |
1.3.3 马克思与科斯产权思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权问题的研究视角与理论基础 |
2.1 产权问题的提出 |
2.2 产权范畴的界定 |
2.2.1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的定义 |
2.2.2 马克思产权理论中的“所有权” |
2.2.3 马克思‘所有权’与西方的‘产权’概念的关系 |
第三章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概述 |
3.1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演进 |
3.1.1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萌芽期 |
3.1.2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发展期 |
3.1.3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跃升期 |
3.1.4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成熟期 |
3.2 马克思产权思想的主要观点 |
3.2.1 研究假设——阶级人 |
3.2.2 产权的起源: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 |
3.2.3 产权的本质: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 |
3.2.4 .产权的具体内容:三大阶级产权 |
3.2.3.1 资本产权 |
3.2.3.2 劳动力产权 |
3.2.3.3 土地产权 |
第四章 科斯产权思想的概述 |
4.1 科斯产权思想的演进过程 |
4.2 科斯产权思想的主要观点 |
4.2.1 .理论起点:产权的重要意义 |
4.2.2 .核心概念:产权是一组可分解的权利束 |
4.2.3 .关键逻辑:产权运作方式 |
4.2.4 .重要结论: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
第五章 科斯与马克思产权思想的比较 |
5.1 马克思与科斯产权思想的共识之处 |
5.1.1 对产权的权能结构理解存在共识 |
5.1.2 对产权制度的重要意义存在共识 |
5.1.3 交易费用思想存在共识 |
5.1.4 对企业内部产权关系的理解存在共识 |
5.2 差异之处 |
5.2.1 产权范畴的差异:经济学产权与法学产权 |
5.2.2 理论倾向的差异:公有产权与私有产权 |
5.2.3 .研究重点的差异:生产关系与交易关系 |
5.2.4 研究方法的差异 |
5.2.4.1 .集体主义的分析法vs个人主义的研究方法。 |
5.2.4.2 纵向分析法vs横向分析法 |
5.3 理论互补性分析 |
第六章 马克思与科斯产权思想的实践与启示 |
6.1 马克思对产权本质的理解为我国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总体方向 |
6.2 马克思与科斯产权理论对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指导 |
6.3 马克思与科斯产权理论对农地制度产权改革的指导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观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1.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2 研究对象、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遗产保护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城市及历史片区保护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西安明城区及回坊片区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历史片区保护与建成遗产理论解读 |
2.1 历史片区保护的现实状况 |
2.1.1 历史片区保护的两种现状背景 |
2.1.2 影响历史片区保护现状的外部因素 |
2.1.3 影响历史片区保护现状的内在因素 |
2.2 建成遗产理论的提出 |
2.2.1 建成遗产的概念 |
2.2.2 建成遗产理论的演进 |
2.2.3 建成遗产的内容构成 |
2.2.4 建成遗产的属性特征 |
2.2.5 建成遗产的界定标准 |
2.2.6 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 |
2.3 建成遗产视角下历史片区遗产辨识的路径 |
2.3.1 建成遗产视角研究历史片区遗产保护的意义 |
2.3.2 历史片区建成遗产的研究维度 |
2.3.3 历史片区建成遗产辨识的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回坊片区的社会与空间现状调查 |
3.1 回坊片区历史沿革与发展进程 |
3.1.1 回坊片区历史发展脉络 |
3.1.2 回坊片区空间发展演变 |
3.2 回坊片区社会生活现状调查 |
3.2.1 回坊片区社会基本构成 |
3.2.2 回坊片区民族社会结构 |
3.2.3 回坊片区生活方式分类 |
3.2.4 回坊片区行政体系与相关制度 |
3.3 回坊片区物质环境现状调查 |
3.3.1 回坊片区地块划分 |
3.3.2 回坊片区土地利用现状 |
3.3.3 回坊片区街巷交通现状 |
3.3.4 回坊片区建筑综合现状 |
3.3.5 回坊片区配套设施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4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辨识 |
4.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原则 |
4.1.1 遗产特征的真实与完整 |
4.1.2 社会生活的持续与多元 |
4.1.3 环境要素的系统与关联 |
4.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过程 |
4.2.1 影响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辨识的因素 |
4.2.2 回坊片区的建成遗产总体特征 |
4.3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要素的识别 |
4.3.1 建成遗产本体要素的识别 |
4.3.2 建成遗产环境要素的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5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特征与价值评析 |
5.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本体特征分析 |
5.1.1 “居住类”建成遗产本体 |
5.1.2 “宗教类”建成遗产本体 |
5.1.3 “公共类”建成遗产本体 |
5.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环境特征分析 |
5.2.1 “居住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
5.2.2 “宗教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
5.2.3 “商业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
5.2.4 “公共生活类”建成遗产环境 |
5.3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价值评析 |
5.3.1 场所环境价值 |
5.3.2 社会生活价值 |
5.3.3 精神文化价值 |
5.4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问题评述与优化建议 |
5.4.1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现状问题 |
5.4.2 回坊片区建成遗产的优化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研究内容总结 |
6.1.2 启示与思考 |
6.2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8)非正规建造视野下的西安回坊商业街巷风貌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时代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2.3 城市及地段发展背景 |
1.3 研究内容界定 |
1.3.1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既有研究综述 |
1.5.1 国内外非正规建造相关研究成果 |
1.5.2 既有商业街巷相关研究成果 |
1.5.3 西安回坊片区相关研究成果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非正规建造的机制与价值意义 |
2.1 非正规建造的理论研究 |
2.1.1 非正规建造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1.2 非正规建造与正规建造 |
2.2 非正规建造的动因分析 |
2.2.1 社会因素 |
2.2.2 市场因素 |
2.2.3 制度因素 |
2.3 非正规建造的发生机制 |
2.3.1 非正规建造的一般机制 |
2.3.2 非正规建造的组成要素 |
2.3.3 非正规建造的主要特征 |
2.4 非正规建造的价值意义 |
2.4.1 社会层面价值 |
2.4.2 空间层面价值 |
2.4.3 文化层面价值 |
2.4.4 管理层面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回坊商业街巷空间演进与现状分析 |
3.1 回坊商业街巷的空间背景分析 |
3.1.1 回坊片区地理区位 |
3.1.2 回坊商业街巷概况 |
3.1.3 回坊商业街巷演变 |
3.2 回坊商业街巷空间使用 |
3.2.1 街巷空间使用人群构成分析 |
3.2.2 街巷空间使用人群生活方式 |
3.2.3 业态构成分析 |
3.2.4 产权属性分析 |
3.3 回坊商业街巷空间形态 |
3.3.1 空间肌理 |
3.3.2 空间尺度 |
3.3.3 建筑高度 |
3.3.4 建筑形态 |
3.3.5 建筑材质与色彩 |
3.4 回坊商业街巷非正规建造动因与价值意义 |
3.4.1 商业街巷非正规建造的内在动力 |
3.4.2 商业街巷非正规建造的一般机制 |
3.4.3 商业街巷非正规建造的价值意义 |
3.5 回坊商业街巷非正规空间界定与分布特征 |
3.5.1 商业街巷非正规空间界定 |
3.5.2 商业街巷非正规空间分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4 回坊商业街巷非正规空间风貌的构成与评析 |
4.1 非正规空间风貌的构成 |
4.1.1 临街非正规商业建筑 |
4.1.2 非建筑类商业摊位 |
4.1.3 街巷环境设施 |
4.2 临街非正规商业建筑 |
4.2.1 非正规加建型建筑 |
4.2.2 非正规改建型建筑 |
4.2.3 非正规重建型建筑 |
4.2.4 非正规扩建型建筑 |
4.3 非建筑类商业摊位 |
4.3.1 固定经营摊位 |
4.3.2 半固定经营摊位 |
4.4 非正规环境设施 |
4.4.1 商业类环境设施 |
4.4.2 休憩类环境设施 |
4.4.3 环保类环境设施 |
4.4.4 照明类环境设施 |
4.4.5 绿化类环境设施 |
4.5 本章小结 |
5 回坊商业街巷整体风貌量化与评析 |
5.1 街巷风貌量化测度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
5.1.1 街巷风貌测度方法与差异测度模型构建 |
5.1.2 街巷风貌测度数据来源及处理 |
5.1.3 街巷风貌测度指标选择及量化 |
5.2 街巷整体风貌的双重维度指标量化对比分析 |
5.2.1 客观物质空间维度指标量化结果对比分析 |
5.2.2 主观心理感知维度指标量化结果对比分析 |
5.3 街巷整体风貌综合量化结果对比分析 |
5.3.1 非正规建造下的街巷风貌综合量化结果分析 |
5.3.2 街巷原始风貌综合量化结果分析 |
5.3.3 街巷整体风貌综合量化结果对比分析 |
5.4 非正规建造对回坊商业街巷风貌的影响 |
5.4.1 积极影响 |
5.4.2 消极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回坊商业街巷非正规空间风貌引导策略 |
6.1 非正规建造的引导原则 |
6.1.1 非正规建造价值肯定 |
6.1.2 人文关怀原则 |
6.1.3 包容共生原则 |
6.2 非正规建造的协调机制 |
6.2.1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协同作用 |
6.2.2 决策转向弹性 |
6.2.3 公众参与决策 |
6.3 非正规空间风貌的引导策略 |
6.3.1 非正规商业建筑引导策略 |
6.3.2 非正规商业摊位引导策略 |
6.3.3 非正规环境设施引导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成果的归纳与总结 |
7.1.1 非正规建造的理论研究 |
7.1.2 回坊商业街巷非正规建造的空间基底研究 |
7.1.3 非正规建造下回坊商业街巷风貌评析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致谢 |
(9)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的若干问题 |
2.1.1 自动续期的内涵 |
2.1.2 自动续期的期限问题 |
2.1.3 续期次数问题 |
2.1.4 自动续期有偿无偿的争论 |
2.1.5 自动续期的程序 |
2.1.6 自动续期的立法安排 |
2.2 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问题 |
2.3 地上建筑物续期的法律后果 |
2.4 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域外研究 |
2.4.1 国内外关于英美法系土地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
2.4.2 国内外关于大陆法系地上权制度相关研究成果 |
2.5 评论与展望 |
3.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 |
3.1 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的续期因果反馈结构 |
3.2 中国特色公有地权体系的理论构造 |
3.2.1 城乡土地所有权二元分立 |
3.2.2 公有土地所有权“公私二重性” |
3.2.3 公有土地所有与使用“两权分离” |
3.2.4 土地使用权“物债二分” |
3.3 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分析框架 |
3.3.1 逻辑起点:土地用益物权和土地债权续期的分野 |
3.3.2 制度内核:土地用益物权续期的有期性与有偿性 |
3.3.3 制度路径:国有与集体土地续期“意思自治”的分异性 |
3.3.4 改革目标:用益物权在地权体系中的轴心地位 |
3.4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及类型化 |
3.4.1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一般 |
3.4.2 建设用地续期制度的类型化 |
4.土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的域外经验 |
4.1 两大法系下土地权利制度的差异 |
4.2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
4.2.1 英国租赁地产权 |
4.2.2 我国香港地区土地租业权 |
4.2.3 英美法系租赁地产权的续期经验 |
4.3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
4.3.1 德国地上权 |
4.3.2 日本借地权 |
4.3.3 我国台湾地区地上权 |
4.3.4 大陆法系地上权的续期经验 |
4.4 两大法系土地权利续期的比较与启示 |
4.4.1 续期的法律关系 |
4.4.2 续期机制 |
4.4.3 续期期限 |
4.4.4 续期有偿性 |
4.4.5 地上物处置 |
5.国有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制度 |
5.1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5.1.1 住宅建设用地的特殊性 |
5.1.2 民意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的诉求 |
5.1.3 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
5.2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的制度逻辑 |
5.2.1 法定续期权 |
5.2.2 土地出让制度的重大创新 |
5.2.3 续期制度运行成本最小化 |
5.2.4 防止土地占有不公的长期固化 |
5.3 二手房市场对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有偿性的预期与响应 |
5.3.1 二手房价格与剩余年限的关系 |
5.3.2 特征价格模型及其理论的适用性 |
5.3.3 基于杭州市二手房数据的实证分析 |
5.4 国有住宅建设用地自动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5.4.1 自动续期制度的法定续期机制 |
5.4.2 自动续期的法定义务:年金制 |
5.4.3 不予自动续期的情况及纠纷处理机制 |
6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
6.1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6.1.1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范围界定 |
6.1.2 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特征 |
6.1.3 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解读与反思 |
6.2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的制度逻辑 |
6.2.1 公私法交融下的合意续期 |
6.2.2 反映非住宅建设用地利用的多样化需求 |
6.2.3 体现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地位的相对优越性 |
6.3 国有非住宅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6.3.1 合意续期的域外范式 |
6.3.2 申请续期程序 |
6.3.3 续期土地出让金 |
6.3.4 地上物的处理 |
6.3.5 区分建筑物所有权人的申请续期 |
6.3.6 续期纠纷的处理机制 |
7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申请续期制度 |
7.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概述 |
7.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及其使用权界定 |
7.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特质 |
7.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续期实践之验视 |
7.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的制度逻辑 |
7.2.1 对等私法主体之间的合意续期 |
7.2.2 保持双方利益的相对平衡 |
7.2.3 私法调整为主、公法调整为辅 |
7.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申请续期制度的方案设计 |
7.3.1 发送续期通知 |
7.3.2 续期的集体决议 |
7.3.3 续期价格评估 |
7.3.4 行政审核 |
7.3.5 地上建筑物的处置 |
7.3.6 土地续期中的纠纷 |
8.研究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动机、绩效及其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跨所有制并购动机研究 |
1.2.2 跨所有制并购绩效研究 |
1.2.3 跨所有制并购绩效影响机理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协同理论 |
2.2 委托代理理论 |
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 资源基础理论 |
第三章 我国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
3.1 民营企业界定 |
3.2 我国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的理论分析 |
3.2.1 我国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理论依据 |
3.2.2 我国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实践依据 |
3.2.3 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实现形式 |
3.3 我国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的经验分析 |
3.3.1 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
3.3.2 我国混合所有制的发展 |
3.4 我国民营企业并购国有企业的状况 |
3.4.1 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年度分布 |
3.4.2 民营企业跨所有制并购行业分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动机研究 |
4.1 理论分析及模型设计 |
4.1.1 理论分析 |
4.1.2 模型设计 |
4.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4.3 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分析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绩效研究 |
5.1 理论分析 |
5.2 模型设计 |
5.2.1 配对公司的选择 |
5.2.2 配对样本T检验 |
5.2.3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
5.3 样本选择及基本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5.3.2 基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4.1 配对样本T检验 |
5.4.2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绩效影响机理实证分析 |
6.1 理论分析及模型设计 |
6.2 样本选择及基本描述性统计 |
6.2.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2.2 基本描述性统计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跨所有制并购绩效影响机理之资本市场表现 |
6.3.2 跨所有制并购绩效影响机理之盈利能力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
四、公有产权的本质规定与内在矛盾(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主义公有制与中国共产党领导[J]. 荣兆梓,华德亚. 人文杂志, 2021(07)
- [2]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理论依据、基本特征与制度效应[J]. 卢现祥,李慧. 改革, 2021(02)
- [3]制度变迁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演进逻辑[D]. 何颜隆.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4]长汀店头街历史街区自我更新实证研究[D]. 蔡钰珏. 华侨大学, 2020(01)
- [5]农村金融机构产权研究[D]. 何松龄. 西南政法大学, 2020(07)
- [6]马克思和科斯产权思想的比较研究[D]. 牛唯芳. 西北大学, 2020(07)
- [7]建成遗产视角下的西安明城区回坊片区遗产辨识与价值研究[D]. 刘珈毓.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8]非正规建造视野下的西安回坊商业街巷风貌评析[D]. 孙高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嵌入公有地权体系结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制度研究[D]. 欧阳亦梵. 浙江大学, 2020(06)
- [10]民营上市公司跨所有制并购动机、绩效及其影响机理研究[D]. 赵子坤.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