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南地区的石炭系(论文文献综述)
周晨曦[1](2021)在《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是油气勘探和研究的重点地区。塔里木盆地经历过多期构造运动和多期成藏过程,盆地内油气资源分布情况复杂。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油气勘探逐渐由浅层向深层-超深层方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果。该盆地仍然具有巨大的油气资源勘探潜力。塔中和塔北地区是盆地内重要的产油区,本研究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盆地内烃源岩样品开展油源研究,明确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以及碳同位素分布特征,进而进行油源对比,揭示油气混合充注过程。本研究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中的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中原油样品的生物来源均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2)本研究中大部分地表部面烃源岩样品遭受过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来源为菌藻等低等水生生物,为典型的海相藻类沉积类型;(3)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形成于还原的沉积环境。通过对研究区内138个未经生物降解作用的原油样品和盆地内40个烃源岩样品进行甾烷、萜烷分析,得到以下几点认识:(1)本研究所有原油样品和烃源岩样品规则甾烷分布模式均为C27甾烷>C28甾烷<C29,与盆地内典型海相原油的规则甾烷的分布特征一致;(2)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和塔中地区大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奥陶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塔中地区少部分原油样品表现出寒武系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分布特征;(3)塔中地区部分原油样品C30重排藿烷/C29Ts比值和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较高;(4)本研究中40个烃源岩样品均与前人报道的塔里木盆地寒武-下奥陶统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一致;(5)结合原油样品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异构化指标实验结果,本研究认为大部分塔中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高于大部分塔北地区原油样品的成熟度,塔北地区原油样品中也含有少量成熟度较高的原油样品;(6)根据塔中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与甾、萜烷浓度图版,将甾、萜烷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Tm、C29藿烷和C30藿烷等五环三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快,热稳定性相对较低;第二类包括Ts、C29Ts和C30重排藿烷等五环三萜烷、C27和C29规则甾烷各异构体,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降低较慢,热稳定性中等;第三类包括C27重排甾烷、C21甾烷和C23三环萜烷,随成熟度增高,这类化合物浓度先增高、后降低,降低速率低于前两类化合物浓度,热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常用的甾、萜烷成熟度指标中,Ts/(Ts+Tm)、C29Ts/(C29Ts+C29藿烷)和C30重排藿烷/(C30重排藿烷+C30藿烷)比值是基于第一类和第二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7重排甾烷/(C27重排甾烷+C27规则甾烷)和C21/(C21+ΣC29)甾烷比值是基于第二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30藿烷)比值则是基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化合物之间热稳定性差异,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根据138个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塔中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大而塔北地区原油样品单体烃碳同位素变化范围较窄,主要是因为塔中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多样或者塔中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变化较大;塔北地区原油的来源较为单一,或者塔北地区原油的烃源岩岩相比较均一。根据40个烃源岩样品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和34个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实验结果可知,四组烃源岩样品的沉积环境之间存在些许差异。什艾日克浅钻烃源岩样品、什艾日克剖面烃源岩样品和苏盖特布拉克剖面玉尔吐斯组烃源岩样品的生物母源差异不大。根据研究区内原油样品的甾烷、萜烷和金刚烷类化合物以及原油的各项物理性质的综合研究,本研究认为塔中地区油藏有四期的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为生油高峰时期(生油窗)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二期为生油窗晚期生成的原油组分;第三期充注为湿气阶段生成的油气组分;第四期充注主要是高成熟天然气组分。塔北地区油藏主要经历了第一和第二两期油气充注的过程,未发现湿气阶段产生的原油组分,第四期高成熟天然气的充注对塔北地区原油的影响也较小。塔中地区四期油气充注均很重要。金刚烷类化合物主要是伴随着后期天然气的充注进入到油藏中,由高-过成熟烃源岩直接生成、或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携带高含量金刚烷充注进入油气藏,金刚烷含量和成熟度与油气藏原油成熟度无相关关系。
张程鹏[2](2021)在《基于SWAT模型的西南岩溶区旱涝特征分析》文中提出西南岩溶地区旱涝频发,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本文选择贵州省毕节市的倒天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基于分布式水文模型,从流域尺度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变化下的旱涝特征,通过构建研究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和旱涝评价模式,从流域水文要素(出口流量、蒸散发量、土壤含水量等)的变化分析了研究区不同情景下的水文响应,基于Palmer指数建立研究区旱涝评价模式,明确了旱涝事件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并揭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研究区旱涝的影响程度。通过本研究,以期为西南地区开展旱涝灾害防治、治理石漠化、打造岩溶区青山绿水提供科研基础,对于岩溶流域旱涝灾害防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一)针对岩溶地区地下河影响SWAT模型流域划分的问题,本次研究在进行充分的地质调查和野外示踪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区地下河的位置和流向,通过直接修改DEM的方式概化SWAT模型中的地下河,概化地下河的方法提高了SWAT模型在岩溶区的适用性。同时,在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二)本次研究分析了研究区3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和历史气候特征,设置了8种土地利用情景和10种气候情景。研究表明,该区草地类型在减少,但人类活动下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水文响应变化不明显;该区降水量减少和温度升高趋势明显,降水改变产生的水文响应月际变化不明显,温度改变产生的水文响应月际变化明显。(三)研究区的旱涝特征通过旱涝指数分析,基于Palmer指数构建了适用于倒天河流域旱涝评价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易发生春旱和伏旱,洪涝易发生在6月;研究区中部地区易干旱,西部地区易湿润;1995年-2005年期间,人类活动引起旱涝指数变化不超过0.04,气候变化引起旱涝指数减小0.21到0.29,气候变化是导致研究区旱涝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张亮[3](2021)在《毛坪铅锌矿岩溶地下水系统及结构辨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近六成的金属矿床分布在岩溶广泛发育的长江以南地区。岩溶广泛发育的西南山区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本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金属矿山数目更是占了我国金属矿山总数的20%。同时,西南地区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岩溶发育,而岩溶水系统是由岩溶洞穴、管道、裂隙、孔隙等多重介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岩溶含水介质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西南地区的金属矿山多与碳酸盐岩共存,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深部开采过程中极易诱发岩溶突水问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目前,我国西南金属矿山岩溶地下水防治普遍遇到的困难主要有岩溶含水介质的极度不均匀性、多套岩溶含水层发育、多期次的构造作用、矿区充水水源多样、充水途径复杂、矿体穿插、长期疏干开采等。解决这些难题的根本,在于查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厘清不同岩溶含水层的水力联系,分析岩溶水系统内部结构。毛坪铅锌矿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开采历史悠久,至今已超过300年。其铅锌矿产资源品位高、储量大,并具有成为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潜力,是西南地区岩溶金属山的典型代表。现阶段矿区已形成5个中段和较完整的开采系统,矿体以洛泽河为界分为河东矿区和河西矿区。矿区构造十分复杂,且发育多套岩溶含水层,属岩溶裂隙水含水层直接充水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型矿床,目前主要采用强排降压疏干的方式确保生产安全。随着矿区开采中段的延深,矿体围岩的水头压力、矿坑涌水量明显增大,井下作业面临高压地下水带来的安全隐患,岩溶地下水已成为制约该矿床深部安全开采主要因素。与此同时,长期的疏干排水,不断地改变着矿区充水条件,使得以往勘察阶段获取的数据资料已经无法揭示人工长期强烈扰动下矿区充水条件的变化,也不能有效指导矿区防治水工程。目前关于矿区主要充水来源、通道和影响范围,仍存在较大的争论与疑问。因此,迫切地需要开展毛坪矿区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辨识研究,厘清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指导矿区防治水工作。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从岩溶水系统结构特征的辨识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毛坪铅锌矿原勘察阶段及采掘过程中积累的水文地质资料,综合运用地下水动态监测、放水试验、示踪试验、水力计算等种技术方法对矿区岩溶水系统内部结构展开研究,查明了各系统间的关系,构建了研究区演变中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并初步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辨识我国西南金属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的模式,为毛坪铅锌矿及同类矿山防治水工程优化及深部开采工程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基于地下水含水系统和水流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圈划了矿区岩溶含水系统,界定了相应的岩溶水流系统。圈划区域岩溶水系统,促使研究范围突破传统矿区勘察范围的限制,有助于厘清强烈疏干背景下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演变。区域岩溶含水系统可划分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岩溶含水系统,二叠系梁山组、石炭系万寿山组作为隔水层或隔水边界将三套岩溶含水系统分隔开来。泥盆系岩溶含水系统主要由陈家湾泉岩溶水流系统、河东矿区泥盆系岩溶水流系统组成,河东矿区泥盆系岩溶水流系统又可分为北部110-118线、中部90-94线,以及南部帷幕三个富水区;石炭系岩溶含水系统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可分为水炉电站泉岩溶水流系统、林家坪岩溶水流系统;矿区二叠系岩溶含水系统主要由塘坊泉、龙洞水两个次级水流系统组成。岩溶发育特征也整体表现为由外围向内圈、由高往低呈渐弱的趋势,即二叠系灰岩岩溶发育程度最高,石炭系岩溶水系统次之,泥盆系岩溶水系统相对较差。(2)利用降雨事件、涌突水事件等分析了矿区岩溶水系统动态响应特征。水位动态响应,是反映岩溶水状态的主要变量,也是岩溶水系统结构功能的集中体现。矿区岩溶水系统不同的结构,导致其对降雨事件、涌突水事件等地下水系统的激励,产生了不同的响应。矿区泥盆系岩溶水系统北部110-118线富水区水位响应快、涨幅大,且与石炭系岩溶水系统紧密相关;南部帷幕富水区水位基本未表现出对降雨补给事件的响应,呈明显滞后;中部92-94线富水区响应速度较北部110-118线慢,且水位涨幅较小。石炭系岩溶水系统对降雨补给事件响应快、涨幅大,以接受快速补给为主。(3)结合放水试验、示踪试验等水文地质试验,辅以水力计算,查明了矿区充水条件。单一手段获取的信息较为孤立,多手段的有机结合,才能更为精准确定补给来源与径流通道。从结果上看,二叠系岩溶水对矿区含水层不构成主要充水水源,二叠系、石炭系岩溶水系统之间并不存在大型的、集中的导水通道,来自矿区东侧的顺层裂隙径流是石炭系的主要充水水源与通道。同时,河西、河东矿区间虽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但以压力传递为主,河西石炭系岩溶水系统对河东石炭系岩溶水系统充水程度有限。此外,石炭系与泥盆系岩溶水系统之间在矿区范围存在直接水力联系,石炭系岩溶水系统经由NE向、NS向通道向泥盆系岩溶水系统北部110-118线一带富水区径流补给。泥盆系南部帷幕富水区地下水主要接受深部远处径流的缓慢补给,深部水流系统调蓄作用强,中部92-94线一带矿区疏干降落漏斗中心则接受不同水源的混合补给。(4)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框架,结合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充分利用矿区现有帷幕巷道,针对性地对矿区帷幕防治水工程进行优化调整。基于对矿区北部、南部帷幕区充水条件的讨论与研究,认为北部帷幕工程应当以矿区东侧石炭系浅层充水水源为主要防治目标,南部帷幕工程的主要防治目标则是泥盆系南侧深层充水水源。因此,没有必要采用全线封闭式帷幕工程,在优先针对北部帷幕东北段浅层水源、南部帷幕深层水源进行有效防治后,即可有效地、大幅度地提高堵水效率。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1)基于地下水含水系统和水流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综合采用多种现代水文地质技术手段,对人工强烈干扰下的高度非均质岩溶水系统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开展了辨识研究,并初步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辨识我国西南金属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的模式,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对我国西南岩溶金属矿山深部开采的地下水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放水试验、示踪试验和水力计算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成果,解释了矿区岩溶水水位动态与水质变化不匹配的原因,分析了岩溶水系统之间水力联系模式,深化了岩溶水系统结构辨识研究,丰富了利用示踪技术解决地下水系统结构辨识问题的应用。
黄荷[4](2021)在《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文中认为我国西南地区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滇川地区是全国五大铅锌矿采选冶生产基地之一,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的毛坪铅锌矿区作为该区域典型代表矿床品位高、储量大,且开采历史长、开采深度大。随着矿区的延深开采,矿区地下水位显着下降,涌排水量不断增大,成为制约矿山安全开发的主要因素,也构成了典型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系统。因此,系统地、准确地辨识矿区充水水源及径流通道显得十分迫切,是矿区地下水防治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也帮助认识人类活动影响下复杂岩溶水系统的响应与表征。毛坪铅锌矿区以石炭系、泥盆系碳酸盐岩地层为主要赋矿地层,矿区外围以二叠系灰岩、峨眉山组玄武岩为主,而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这三套主要岩溶含水层则分别为二叠系下统梁山组、石炭系下统万寿山组组成的相对隔水层所间隔。矿区区域构造活动强烈、岩溶含水层结构复杂,属于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其充水来源与通道问题复杂且一直未有定论:虽然矿区充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但其主要充水岩层、补给区域、径流方向有待商榷;矿区延深开采中不断揭露深层低温热水,其来源与成因尚未明确,贯穿矿区的洛泽河渗漏是否构成矿区主要补给来源也仍存疑。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是岩溶水系统补给来源与径流通道认识的重要、有效的工具。本文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基础,基于不同路径、不同深度、不同时期的矿区水化学取样及分析工作,针对性地综合利用多种水化学指标对矿区主要充水水源与径流通道等进行系统辨识,并结合水文动态监测的系列数据加以论证,同时拓宽了若干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指标对于充水条件研究的指示意义。结合历史时期数据,分析总结了矿区在长期开采过程影响下的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演化特征与规律,及其反映出的矿区充水条件变化。本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和认识:(1)基于硝酸盐组分总结了矿区浅层水源的补给来源与径流通道。矿区岩溶含水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硝酸盐污染,这种硝酸盐污染通常伴随着低水温、富集重同位素等特征,指示了来自东侧洼地区的浅层水源补给。地下水硝酸盐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指示了矿区岩溶含水层的优先径流通道,并帮助揭示了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间由断层控制的北东向或北东向的直接的水力联系通道。尽管并未发现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大的趋势,但矿区地下水受硝酸盐污染影响深度之大,揭示了随矿区不断延深开采浅层地下水径流深度加大的结果。同时,矿区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浓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且在各次降雨事件中反映出的先升高后下降的动态特征表现为淋滤作用控制,结合地下水的其他物理化学指标,可以很好说明矿区所处的岩溶水系统的含水介质仍是以裂隙介质控制为主。总的来说,硝酸盐组分是矿区地下水补给来源、径流通道、滞留时间的良好示踪剂。(2)基于热储系统研究认识了矿区深层热水的补给来源与循环特征。矿区所揭露的深部低温热水氢氧同位素组成比当地泉水或冷水异常偏负,普遍适用的高程效应理论难以解释其偏负的组成特征,反映其主要接受古气候环境下偏冷时期的大气降水补给。该类低温热水属未成熟水,阳离子温标基本不适用,K-Mg温标和石英温标最为合适估算该类热储系统平衡温度,计算所得热储温度为50~65℃,循环深度约1900m,矿区低温热水主要是降水入渗后深循环过程中受地温增温梯度控制而形成。偏重的硫、碳同位素等数据及其表现出的p H降低,HCO3-、SO42-等浓度显着升高的特征,指示了与成矿背景相关的深部CO2、H2S等来源影响,从而使得碳酸盐岩继续溶解、硫化矿物氧化生成硫酸盐。深部地下水与围岩的长期水岩相互作用使得深部低温热水富集了放射性成因锶,并为深部水源贡献比例评价提供了更为适宜的混合模型。综上,矿区深层低温热水水化学组成特征与成矿地球化学背景密切相关。(3)基于低电导率背景揭示了地表水渗漏补给矿区的模式与程度。长期采矿活动影响下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导致矿区主要地表水系—洛泽河目前属于亏水河状态,构成了河流渗漏补给地下水的客观条件。地表水直接入渗补给河床下部孔隙水后,主要是在松散含水层中沿平行河流的方向快速径流,因此上下游监测孔对河床扰动试验表现出即时、同步的水位响应;受第四系下部粘土层的控制,孔隙水向下伏岩溶水垂向补给河床扰动后需经数天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并在阳离子交换过程下形成极低电导率,这种低电导率背景指示了孔隙水与下伏岩溶水之间垂向补给过程之缓慢;钻孔稀释试验证明,河床下部岩溶含水层周边存在径流滞缓带,经多方法估算地下水流速在10-2m/d数量级,指示投入示踪剂后需数月才可消减迁移。总体而言,受控于河床沉积结构,地表水渗漏补给并不构成矿区主要充水水源。(4)基于矿区地下水化学时空演化规律阐明了开采影响下充水条件变化。在长期开采影响下,矿区岩溶水系统演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矿区涌排水量逐渐增大,水位下降的同时形成明显的降落漏斗,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间水力联系增强,且泥盆系岩溶含水层的补给来源和径流方向则明显改变;石炭系、泥盆系岩溶含水层在矿区开采影响下的水化学演化模式不同,前者水化学组成变化较小,而后者包括硫酸盐浓度在内的离子组分、矿化度大幅减少,SO4型、SO4·HCO3型向HCO3型、HCO3·SO4型转化;黄铁矿等硫化矿物氧化过程仍是矿区岩溶水硫酸盐组成的主要来源之一,这是集中开采前期异常偏高SO42-组成及当前南部深层热水SO42-浓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泥盆系岩溶含水层水化学变化主要得益于北部石炭系浅层水源的跨层补给、南部泥盆系深层水源托顶补给及其两者的混合过程。综上,地下水径流条件变化越大,水化学组成变化程度也就越大,长期开采活动下的径流条件变化是矿区水化学演化的主要控制过程。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在于:(1)基于水化学、同位素的方法全面地讨论了毛坪铅锌矿可能的充水来源及其贡献,包括浅层大气降水补给、深层低温热水补给及地表河水渗漏补给,这些水源问题在滇川铅锌矿集区具有共性,可以为研究区其他复杂岩溶金属矿区的防治水研究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在传统水文地球化学方法解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相关水化学指标的指示意义,如硝酸盐组分对于补给来源与通道的示踪、锶同位素混合模型较之氢氧同位素混合模型的优势等;(3)矿区作为典型的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岩溶水系统,本研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长期开采活动对地下水径流条件的改造,及其径流条件变化控制下的水化学演化特征与规律,是后续进一步探讨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耦合演化规律的基础。
邢振兴[5](2021)在《青藏高原东部囊谦盆地古近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文中认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形成了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有“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高原形成过程不仅记录了大陆碰撞过程、岩石圈和地壳变形规律(大陆动力学规律),而且它的隆升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亚洲内陆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最终形成如今山川地貌和水系河流分布的格局。因此,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变形过程和隆升机制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囊谦盆地是青藏高原东部沿横断山脉-金沙江构造带上分布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群的典型代表。囊谦盆地内广泛分布着巨厚的古近纪贡觉组地层,其储存着盆地演化和相邻造山带构造活动的信息。根据盆-山耦合关系,本文主要通过对青藏高原东部囊谦盆地新生代贡觉组不同层位进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研究,并结合盆地古流向、砾石成分、沉积相特征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探讨了囊谦盆地古近纪物源变化以及区域构造演化,主要获得以下认识:(1)通过对囊谦盆地的野外调查、地层对比和六条控制性实测剖面的研究,对盆地新生代充填序列进行了梳理,将贡觉组地层由下而上划分为三段:下段(E1-2a),主要出露于盆地北部和西部,为一套红色砾岩、砂砾岩、砂岩组成,不整合于石炭系之上,属于冲积扇-河流相沉积产物;中段(E2b),在盆地广泛分布,主要由湖相紫红色泥岩、粉砂岩夹灰白-灰绿色膏岩和泥灰岩组成,属湖相沉积产物;上段(E2-3c)应为晚始新世-早渐新世(35Ma以后),主要出露于盆地南部,为红色大套砾岩、砂岩,属冲积扇相沉积产物。(2)囊谦盆地贡觉组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200-500Ma,还有少量52-35Ma和>600Ma的组分,其中优势峰集中在200-300Ma和400-500Ma,物源主要来自东羌塘地块。结合古流向等,古近纪期间囊谦盆地发生了三次物源变化:早始新世52Ma以前物源主要来自盆地西-西南地区石炭-三叠纪地层,始新世52-35Ma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周缘山体及同期火山活动喷发产物,晚始新世-渐新世35Ma以后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山体。(3)囊谦盆地古近纪经历了三次构造事件,古新世63Ma左右区域构造活动使玉树-囊谦褶皱带发生变形和隆升成为囊谦盆地的物源,囊谦盆地前陆盆地开始接受近源洪积扇-辫状河流沉积。早始新世52Ma左右区域构造活动使囊谦盆地由前陆盆地转变为拉分盆地,沉积环境由洪积扇-辫状河流转变为湖相沉积,52-35Ma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周缘和同期火山喷发产物。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区域构造活动使盆地再次抬升,造成盆地由湖相转为近源洪积扇-辫状河流沉积。
周鑫[6](2021)在《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与勘查布局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材料,云南省是有色金属大省,其中的铅锌矿占比很大,随着社会工农业不断的发展,铅锌矿需求越来越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为缓解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需要对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加强研究,同时对成矿条件好的地区进行勘查布局。云南省铅锌矿资源规模庞大,大致分布于滇东北的巧家、鲁甸、彝良、会泽,滇西的兰坪、腾冲、保山一带,滇西南的澜沧、芦子园一带,滇东南的文山、蒙自等地。当前云南地区已发现的铅锌矿资源储量中的80%都集中于以上几个矿产地。本论文系统的资料收集,较好地阐述了云南省主要铅锌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及区域成矿要素、成矿模式等,同时,总结了云南省铅锌矿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并对铅锌资源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划分了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类型,主要有滇东北会泽及毛坪碳酸盐岩型铅锌矿、滇西兰坪金顶砂砾岩型铅锌矿、滇西南澜沧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芦子园矽卡岩型铅锌矿、滇东南都龙矽卡岩型铅锌矿,以及其他类型的铅锌矿等。云南省铅锌资源前景相对较好,铅矿静态保障年限小于5年,动态保障程度为10-20年,锌矿静态保障年限小于5年,动态保障程度为5-15年。云南省主要的铅锌矿产勘查布局地段是:(1)滇东北会泽及毛坪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及周缘、(2)滇西兰坪金顶砂砾岩型铅锌矿及周缘、(3)滇西腾冲一带矽卡岩型铅锌矿、(4)滇西保山及周缘矽卡岩、碳酸盐岩型铅锌矿、(5)滇西南芦子园-班老一带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铅锌矿床、(6)滇西南澜沧海相火山岩型铅锌矿及周缘、(7)滇东南都龙矽卡岩型铅锌矿及周缘。对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勘查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嘉琦,范存辉,裴森奇,龙虹宇,李荣容,秦启荣[7](2021)在《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利用野外观测、钻录井、薄片、常规测井等资料,综合分析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的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区内火山岩储层主要发育在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之中。火山熔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构造缝为主,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孔渗相关性差,为孔隙–裂缝型储层;火山碎屑岩的储集空间以气孔等原生孔和粒间扩大孔、微孔等次生孔隙为主,可见冷凝收缩缝,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物性均优于火山熔岩,但孔渗相关性一般;熔结凝灰岩有较好的孔隙度和孔渗相关性,为孔隙型储层,储集性能优良。有利的岩性岩相是储层发育的基础,爆发相是储层发育最有利的相带;地表的风化(淋滤、溶蚀)作用对储层进行改造,次生溶蚀孔隙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构造作用是储层形成的重要条件,构造作用形成的裂缝作为储集空间的同时也连通了火山岩中部分原生的孤立孔隙。
袁远[8](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认为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张磊[9](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申震[10](2020)在《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文中认为本文基于西准噶尔和华南7条剖面、300余件孢粉样品进行处理,识别出西准噶尔和华南法门期疑源类30属55种、孢子35属54种,并对西准噶尔地区1个联合种进行修订和多个属种在该地区进行首次报道;新疆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部孢子组合可与东欧Cyrtospora cristifer–Diaphanospora zadonica(CZ)孢子组合带和西欧Knoxisporites dedaleus–Diducites versabilis(DV)孢子组合带进行对比,这两个孢子组合带分别对应早法门期地层。基于孢粉带,对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进行了重新厘定,孢粉学证据表明洪古勒楞组下段底部可能缺失法门期最早期沉积;弗拉期末期-法门期最早期的全球大海退事件可能造成了该区域部分地区下伏朱鲁木特组顶部弗拉阶最顶部和洪古勒楞组最底部的地层缺失,因此,F-F事件在该区域某些地区可能没有沉积记录的保存;孢粉相分析认为洪古勒楞组下段经历了滨海-浅海-深浅海-浅海的沉积环境演变;本文建立了中国泥盆纪孢粉和疑源类数据库,据此重建了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变化模式。分析认为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与全球同期孢子与植物大化石多样性动态变化趋势一致,该模型可代表全球植物孢子多样性演替过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孢子多样性的增加与全球大氧化事件的协同性,并分析了泥盆纪陆生植物和海生无脊椎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变化的响应;基于数据库,本文建立了全球晚泥盆世海生微体浮游植物生物古地理分区(分别为西冈瓦纳大区、东冈瓦纳大区、北方大区),论证了纬度和洋流控制下的表层古海水温度和洋流循环模式可能是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的主控因素。
二、西南地区的石炭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南地区的石炭系(论文提纲范文)
(1)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生物标志化合物 |
1.1.2 金刚烷类化合物 |
1.1.3 碳同位素与油气地球化学 |
1.1.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油源和成熟度研究现状 |
1.1.5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1.2.2 金刚烷类化合物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
1.2.3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
1.2.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
1.3 样品信息与工作量 |
1.4 研究方法与实验流程 |
1.4.1 烃源岩Rock-Eval岩石热解分析 |
1.4.2 烃源岩TOC分析 |
1.4.3 干酪根稳定碳同位素分析 |
1.4.4 烃源岩可溶有机质的提取和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原油样品的族组分分离 |
1.4.5 饱和烃组分色谱(GC)分析 |
1.4.6 饱和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
1.4.7 异构烷烃组分质谱(GC-MS)分析 |
1.4.8 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GC-IRMS)分析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及区域概况 |
2.2 区域构造和演化特征 |
2.3 研究区沉积发育特征 |
2.4 塔里木地区主要烃源岩分布及特征 |
第三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烃源岩评价 |
3.2 烃源岩样品岩石热解分析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 |
4.1 烃源岩与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1.1 原油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1.2 烃源岩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烷烃组成特征 |
4.2 与有机质来源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及油源对比 |
4.2.1 原油样品 |
4.2.2 烃源岩样品 |
4.3 与成熟度相关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特征 |
4.3.1 原油样品 |
4.3.2 烃源岩样品 |
4.4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甾、萜烷浓度与热稳定性 |
4.4.1 原油甾、萜烷成熟度指标对比分析 |
4.4.2 Tm、Ts、C_(29)藿烷和C_(29)Ts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3 C_(30)藿烷和C_(30)重排藿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4 C_(29) ααα 20R和 20S甾烷浓度、C_(29) ααα (20S + 20R)和 C_(29) αββ (20S +20R)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5 C_(27)规则甾烷和C_(27)重排甾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4.6 C_(29)规则甾烷总浓度(ΣC_(29))、C_(21)甾烷和C_(23)三环萜烷浓度与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图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和浓度与高成熟油气成熟度研究 |
5.1 金刚烷类化合物含量特征 |
5.2 金刚烷异构化指标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碳同位素特征研究 |
6.1 单体烃碳同位素特征 |
6.1.1 原油样品 |
6.1.2 烃源岩样品 |
6.2 干酪根样品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原油充注混合情况研究 |
7.1 生物标志化合物成熟度参数与相应生物标志化合物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1 20S/(20S+ 20R)C_(29)甾烷和αββ/(ααα+αββ)C_(29)甾烷比值参数与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2 C_(23)三环萜烷/(C_(23)三环萜烷+C_(30)藿烷比值参数与C_23三环萜烷和C_(30)藿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3 Ts/(Ts+Tm)比值参数与Ts和 Tm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4 C_(27)重排甾烷/(C_(27)重排甾烷+C_(27)规则甾烷)比值参数与C_(27)重排甾烷和C_(27)规则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1.5 C_(21)/(C_(21)+ΣC_(29))甾烷比值和 C_(21)甾烷和 ΣC_(29)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2 金刚烷类化合物指标与原油的混合充注 |
7.2.1 金刚烷浓度和甾烷浓度的变化关系 |
7.2.2 金刚烷浓度和(Pr+Ph)/(n-C_(17)+n-C_(18))比值的变化关系 |
7.2.3 金刚烷浓度和Σn-C_(15–35)/Σn-C_(9–14)比值的变化关系 |
7.2.4 金刚烷浓度与原油密度、GOR和干燥系数(C_1/ΣC_(1-4))的变化关系 |
7.3 原油充注期次与混合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
8.1 论文主要结论 |
8.2 论文主要创新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基于SWAT模型的西南岩溶区旱涝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
第二节 气象水文特征 |
第三节 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溶流域SWAT模型构建与验证 |
第一节 SWAT的原理及结构 |
第二节 SWAT数据来源及数据库的构建 |
第三节 SWAT模型调参与率定 |
第四节 基于地下河概化方法的研究区SWAT模型 |
第五节 研究区SWAT模型的搭建、调参及验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的水文响应 |
第一节 研究区土地利用历史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不同土地利用情景下水文响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气候情景的水文响应 |
第一节 研究区气候历史变化特征 |
第二节 不同气候情景下水文响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区旱涝特征分析 |
第一节 研究区历史旱涝灾情 |
第二节 旱涝评价方法与指标 |
第三节 历史旱涝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
第四节 不同情景下旱涝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3)毛坪铅锌矿岩溶地下水系统及结构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系统及结构辨识 |
1.2.3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
2.1 自然地理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区域地质条件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划分 |
2.3.2 矿区主要控水构造 |
2.3.3 矿区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2.4 矿山开采历史及地下水防治主要难点 |
2.4.1 西南岩溶金属矿山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
2.4.2 矿山水文地质工作主要难点 |
第三章 岩溶水系统的圈划及空间特征 |
3.1 地下水系统理论概述 |
3.2 区域岩溶水系统划分 |
3.2.1 划分原则 |
3.2.2 划分结果 |
3.3 矿区岩溶含水系统结构特征 |
3.3.1 矿区地下含水系统结构分析 |
3.3.2 矿区地下含水系统岩溶发育基本特点 |
第四章 基于水文监测的矿区岩溶水流系统结构辨识 |
4.1 矿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 |
4.2 长期开采条件下矿区岩溶水系统动态变化特点 |
4.3 降雨事件下的矿区岩溶水流系统动态响应 |
4.3.1 二叠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特征 |
4.3.2 石炭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特征 |
4.3.3 泥盆系岩溶水流系统响应特征 |
4.3.4 河东-河西矿区响应特征 |
4.4 涌突水事件下的岩溶水流系统响应 |
第五章 基于水文地质试验的矿区岩溶水流系统结构辨识 |
5.1 放水试验揭示的矿区岩溶水流系统结构 |
5.1.1 放水试验基本原理 |
5.1.2 放水试验布置与实施 |
5.1.3 放水试验揭示的泥盆系岩溶水流系统结构 |
5.1.4 放水试验揭示的石炭系岩溶水流系统结构 |
5.2 基于示踪试验的石炭-二叠系岩溶水流系统结构分析 |
5.2.1 示踪试验基本原理 |
5.2.2 示踪试验布置 |
5.2.3 示踪试验实施 |
5.2.4 示踪试验结果讨论 |
5.3 基于水力计算的石炭-二叠系岩溶水流系统结构分析 |
5.3.1 水力模型概化 |
5.3.2 水头损失 |
5.3.3 水力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矿山地下水系统结构辨识模式及对防治水工程指导 |
6.1 西南金属矿山岩溶地下水系统结构辨识模式 |
6.1.1 矿山岩溶含水系统结构辨识模式 |
6.1.2 矿山岩溶水流系统结构辨识模式 |
6.2 毛坪铅锌矿充水条件 |
6.3 矿区帷幕防治水工程优化 |
6.3.1 矿区现有帷幕防治水工程设计概况 |
6.3.2 帷幕区水文地质条件 |
6.3.3 帷幕防治水工程优化方案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区充水条件研究 |
1.2.2 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 |
1.2.3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滇东北毛坪铅锌矿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基础地质与成矿背景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2.3 成矿背景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含水岩组划分 |
2.3.2 矿区开采历史 |
2.3.3 关键水文地质问题 |
2.4 研究工作概况 |
2.4.1 水文地质调查 |
2.4.2 河床扰动试验 |
2.4.3 样品采集分析 |
第三章 基于硝酸盐组分的浅层水源识别 |
3.1 地下水补给来源 |
3.1.1 地下水硝酸盐特征 |
3.1.2 浅层水源补给识别 |
3.2 地下水径流通道 |
3.2.1 跨层联系通道 |
3.2.2 优先径流通道 |
3.2.3 通道深度特征 |
3.3 硝酸盐动态特征 |
3.3.1 季节尺度的动态特征 |
3.3.2 暴雨事件中动态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元同位素的深层水源识别 |
4.1 热水补给来源 |
4.1.1 热水水化学特征 |
4.1.2 补给高程与时期 |
4.2 热水循环深度 |
4.2.1 热储温度计算 |
4.2.2 循环深度计算 |
4.3 水岩相互作用 |
4.3.1 放射性Sr来源 |
4.3.2 深部碳源补给 |
4.3.3 硫同位素组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区地表河流渗漏补给模式辨识 |
5.1 渗漏条件分析 |
5.1.1 前人研究基础 |
5.1.2 河道沉积结构 |
5.2 低电导率指示 |
5.2.1 低电导率背景 |
5.2.2 钻孔稀释试验 |
5.3 水文动态指示 |
5.3.1 水温序列监测 |
5.3.2 河床扰动试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采影响下的矿区充水条件演化 |
6.1 水文地球化学演化 |
6.1.1 时空演化特征 |
6.1.2 地球化学过程 |
6.1.3 演化过程研究 |
6.2 矿区充水通道变化 |
6.2.1 地下水位变化 |
6.2.2 径流途径变化 |
6.3 矿区充水水源变化 |
6.3.1 补给来源变化 |
6.3.2 补给比例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青藏高原东部囊谦盆地古近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
1.1.1 青藏高原初始碰撞时限 |
1.1.2 青藏高原隆升高度 |
1.1.3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与过程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 研究工作量和创新性成果 |
1.4.1 研究工作量 |
1.4.2 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青藏高原东部地质特征 |
2.1.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1.2 金沙江缝合带 |
2.1.3 羌塘地块 |
2.2 囊谦盆地地质概况 |
2.3 新生代地层 |
2.4 研究剖面地层和分析样品位置 |
第三章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原理 |
3.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应用 |
3.3 实验操作步骤 |
第四章 囊谦盆地与周缘潜在源区锆石U-Pb年龄 |
4.1 周缘潜在源区锆石U-Pb年龄 |
4.2 囊谦盆地古近系碎屑锆石U-Pb年龄 |
第五章 囊谦盆地古近纪地层物源分析和构造演化 |
5.1 囊谦盆地古近纪地层物源变化 |
5.2 囊谦盆地古近纪地层沉积与构造演化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与勘查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研究现状 |
1.2.2 铅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研究现状 |
1.2.3 铅锌矿产资源地质勘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3 论文主要成果 |
第二章 国内外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
2.1 世界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
2.2 国内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
2.3 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概况 |
2.3.1 自然概况 |
2.3.2 铅锌矿产资源基本概况 |
2.3.3 铅锌矿产资源储量概况 |
2.4 铅锌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
第三章 云南省主要铅锌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 |
3.1 云南省主要铅锌矿分布特征 |
3.2 云南省主要铅锌矿床类型及成矿特征 |
3.2.1 碳酸盐岩型铅锌矿 |
3.2.2 砂砾岩型铅锌矿 |
3.2.3 火山岩型铅锌矿 |
3.2.4 矽卡岩型铅锌矿 |
第四章 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
4.1 云南省铅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
4.2 云南省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
4.3 铅锌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分析 |
第五章 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勘查布局 |
5.1 矿业环境分析 |
5.1.1 矿产资源整合 |
5.1.2 云南地缘经济地位优势 |
5.2 铅锌矿产资源勘查布局 |
5.2.1 加大铅锌资源勘查力度意义重大 |
5.2.2 勘查布局原则 |
5.2.3 勘查布局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7)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岩石学特征及岩相展布 |
3 储层特征 |
3.1 储集空间类型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4 储层主控因素 |
4.1 岩性岩相 |
4.2 风化(淋滤、溶蚀)作用 |
4.3 构造作用 |
5 结论 |
(8)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9)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
1.2.3.2 弧内盆地 |
1.2.3.3 弧后盆地 |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基底 |
2.2.2 沉积盖层 |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
2.3.3 深部地质结构 |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
2.4 构造单元划分 |
2.5 盆地演化简史 |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
3.1.1 滴水泉组沿革 |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
3.1.3 双井子组沿革 |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
3.1.5 石钱滩组沿革 |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
3.2.1 下石炭统 |
3.2.2 上石炭统 |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
3.4.1 陆梁隆起 |
3.4.2 中央坳陷 |
3.4.3 东部隆起 |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
4.1 不整合面特征 |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
4.3 构造-地层层序 |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
6.1.1 克拉美丽露头 |
6.1.2 索索泉地区 |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
6.2.1 石西地区 |
6.2.2 三南地区 |
6.2.3 滴水泉地区 |
6.2.4 石钱滩地区 |
6.2.5 梧桐窝子地区 |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
6.3.1 莫索湾地区 |
6.3.2 白家海地区 |
6.3.3 北三台地区 |
6.3.4 吉木萨尔地区 |
6.3.5 古城地区 |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2.1 陆梁地区 |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2.1.5 运动学特征 |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 大井地区 |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
7.3.1 白家海地区 |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
7.3.2.4 运动学特征 |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
8.1.2 陆梁弧内盆地 |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简短摘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中国泥盆纪孢粉学研究现状 |
1.1.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研究现状 |
1.1.2 中国泥盆纪疑源类研究现状 |
1.2 存在问题 |
1.2.1 西准噶尔和华南广西上泥盆统孢粉学研究薄弱 |
1.2.2 泥盆纪植物、孢粉多样性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鲜有关注 |
1.2.3 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不尽人意 |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创新点与工作量 |
1.3.1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西准噶尔和华南晚泥盆世孢子和疑源类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西准噶尔 |
2.1.2 华南 |
2.2 地层剖面 |
2.2.1 布龙果尔剖面 |
2.2.2 根那仁剖面 |
2.2.3 乌兰柯顺剖面 |
2.2.4 查王陶盖勒剖面 |
2.2.5 广西宜州拉利剖面 |
2.2.6 广西桂林杨堤剖面 |
2.2.7 广西武宣南峒剖面 |
2.3 微体植物化石的实验处理流程 |
2.4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孢粉生物地层和地质时代 |
2.4.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孢子组合特征 |
2.4.2 洪古勒楞组的地质时代 |
2.5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和华南上泥盆统微体植物及意义 |
2.5.1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的古环境 |
2.5.2 西准噶尔洪古勒楞组疑源类与同期全球其他古地理单元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泥盆纪孢子多样性及其与生物-环境事件的关系 |
3.1 泥盆纪环境背景 |
3.2 方法和数据 |
3.2.1 中国泥盆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新数据库 |
3.2.2 数据分析方法 |
3.3 中国泥盆纪陆生微体植物演替与多样性模式 |
3.4 讨论 |
3.4.1 基于多指标下的泥盆纪孢粉植物多样性模式 |
3.4.2 泥盆纪陆生植物孢粉分异度与F-F事件的关系 |
3.4.3 泥盆纪植物多样性与海洋氧化事件的关系 |
3.4.4 泥盆纪陆生植物多样性与海洋动物多样性和古气候的关系 |
3.4.5 植物孢子多样性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泥盆世疑源类组成与生物古地理 |
4.1 疑源类的概念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数据收集 |
4.2.2 方法 |
4.3 结果 |
4.3.1 聚类分析 |
4.3.2 非度量多维测度分析 |
4.4 讨论 |
4.4.1 劳伦大陆和冈瓦纳大陆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 |
4.4.2 葡萄牙和比利时 |
4.4.3 玻利维亚和加纳 |
4.4.4 东冈瓦纳大区 |
4.4.5 晚泥盆世疑源类生物古地理分布的主控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古生物学 |
第六章 结束语 |
6.1 成果与认识 |
6.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图版与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西南地区的石炭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塔里木盆地台盆区海相原油油源、成熟度与充注期次研究[D]. 周晨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基于SWAT模型的西南岩溶区旱涝特征分析[D]. 张程鹏.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3]毛坪铅锌矿岩溶地下水系统及结构辨识研究[D]. 张亮.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4]复杂岩溶矿区地下水化学组分演化研究及充水条件辨识 ——以云南毛坪铅锌矿为例[D]. 黄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青藏高原东部囊谦盆地古近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D]. 邢振兴. 兰州大学, 2021
- [6]云南省铅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与勘查布局研究[D]. 周鑫.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川西南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层特征[J]. 王嘉琦,范存辉,裴森奇,龙虹宇,李荣容,秦启荣.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21(01)
- [8]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9]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10]泥盆纪孢子和疑源类的时空分布及其意义 ——以西准噶尔、华南和数据库为例[D]. 申震. 中国地质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