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r 放电管中颗粒数分布的测量

CuBr 放电管中颗粒数分布的测量

一、CuBr放电管中粒子数分布的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刘彤宇,李英一,丁宇,蔡军,赵万利,鞠有伦[1](2021)在《氙灯泵浦的2.93μm Cr,Er:YAG激光器(特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了Cr,Er:YAG晶体的能级结构,分析了Cr3+与Er3+能量共振转移和3μm激光的能级跃迁过程。在室温条件下设计搭建了氙灯泵浦源及其泵浦的Cr,Er:YAG激光器,分析了激光器输出能量与泵浦能量、输出能量与晶体温度的关系。在单发自由运转模式下,激光器最高输出能量529 mJ,脉冲宽度103μs,斜率效率0.26%。波长范围2 923~2 940 nm,2个峰值波长分别为2 930 nm和2 933 nm。实验结果表明,Cr,Er:YAG晶体能够有效实现3μm激光运转。

徐晨轩[2](2021)在《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高效的能源储存与转化技术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重要技术支撑。近年来,碳基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因原料丰富、制备经济、调控便捷等特点而广受关注。纳米材料内部及表界面处的能量与物质传递是决定能量储存与转化性能的关键物理机制。围绕纳米尺度能质传递所发展的诸多理论,认为其符合典型的结构—性能规律。边缘结构广泛存在于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管、石墨烯、二硫化钼等纳米材料中,但由边缘结构带来的特殊性能通常被笼统地冠以“边缘效应”,对其物理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对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研究,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在机理认识层面,结合近场纳米成像技术、原位检测技术等实验手段和密度泛函理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计算模拟手段,建立了边缘结构与电子极化行为间的关联,揭示了光诱导边缘局域场增强效应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地,研究了在电解液中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附近离子分布与输运特性,解析了边缘场增强对固液界面相平衡状态的作用机制,为强化固液静电吸附提出新路径;在技术应用层面,基于上述理论成果设计了一系列边缘可调控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基能源材料,构筑了高性能光催化水裂解制氢、电容去离子以及超级电容储能新体系。基于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垂直取向石墨烯具有良好的边缘可调控性。本文采用氩等离子体轰击处理方法,有效调控了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密度。开展密度泛函理论模拟计算,研究了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的电子密度分布,揭示了在石墨烯封闭边缘处,电子存在自发聚集行为。随后开展的暗场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证实了石墨烯表面具有非均匀电势分布,且对表面纳米形貌存在高度依赖性,即在高曲率的石墨烯边缘处呈现出电子聚集行为。研究了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特性。在水系电解液中,响应电流密度最高可达约92 m A cm-2。与半导体材料产生光电流响应的机理不同,垂直取向石墨烯样品中光电流响应可能来源于光激发热电子的定向迁移与聚集。光诱导力显微结果证实,垂直取向石墨烯在可见-红外波段内具有显着的近场光诱导力响应,石墨烯纳米边缘处存在由电子极化引起的近场力梯度。研究还发现,边缘电场增强与入射光波长有关。在红外光激发下,样品的光诱导力图像在边缘处甚至出现显着的“热点”信号,表明石墨烯表面的光激发热电子会迁移并聚集在边缘处,形成边缘处局域电场增强。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指出,纳米边缘处的局域电场增强可解耦为非共振增强效应与共振增强效应两部分。通过调控石墨烯纳米边缘的形貌(长宽比)与费米能级,改变特定激发波长下的共振增强因子,能够实现对边缘电场增强效应进行调控。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的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有望使其成为高活性反应位点,负载半导体光催化剂后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受光照激发的电子与空穴相互分离。本文采用纳米限域合成方法制备了高度分散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GVN/NVG)。相比于未与垂直取向石墨烯复合的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以及将石墨相氮化碳与水平石墨烯机械混合的传统方式复合样品,通过纳米限域合成方法负载在垂直取向石墨烯片层间的石墨相氮化碳充分分散,有效避免了团聚。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相较于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GVN/NVG复合结构中的介孔石墨相氮化碳组分具有局域化的表面电荷分布,禁带宽度也有所下降。GVN/NVG-3H样品在全光谱光照激发、无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牺牲体系中的光催化制氢活性可达41.7μmol h-1 cm-2(相当于每24小时225L m-2,标况下)。与对照组中普通块状石墨相氮化碳样品的活性(2.5μmol h-1 cm-2)相比高一个数量级。首小时内平均表观量子产率达到1.54%。随后,本文拓展了边缘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的应用,发展了太阳能纳米离子学相关理论。通过石墨烯纳米边缘介导的光-电场能量传递过程,将入射太阳光能量输入固液界面相平衡系统,有效缩短双电层厚度,并实现了对离子传输机制的有效调控。在该理论指导下,开展了高性能电容去离子研究。将典型的赝电容活性物质二氧化锰(α-Mn O2)经电化学沉积负载到富边缘垂直取向石墨烯表面,构筑了Mn O2@e VG吸附电极。在光照下,Mn O2@e VG电极展示出3倍于无光照时的电极吸附量(33 mg g-1)与较快的电极吸附速率(0.06 mg g-1 s-1)。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原位检测证实,非平衡态热力学条件的下固液界面离子输运机制受到光诱导电场控制,即在光照下,正极中的离子传输机制从离子交换主导转变为异性离子吸附主导,有助于电容脱盐性能的提升。此外,本文基于边缘增强的电化学活性以及对生长基底广泛的适应性,提出了采用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电极来适应高粘度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的技术途径。制备的石墨烯泡沫电极具有分级多孔结构,优化了电极内部传质过程。其中,继承自泡沫金属模板的微米级孔起到预存储电解液作用,缩短了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的扩散距离;由石墨烯壁面围成的亚微米级孔具有垂直的取向性和均匀的孔径,确保了畅通的离子传质过程;垂直取向石墨烯骨架提供了连续电子传导通道,暴露的石墨烯边缘则为离子提供了大量易于接触的静电吸附位点。在电解液方面,采用了共阴离子离子液体共混策略。通过引入不同阳离子降低离子排列有序度,抑制了室温离子液体混合物中的离子间相互作用势,从而降低了流动粘度并改善了润湿性。上述石墨烯泡沫电极在1-甲基-1-丙基哌啶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PIP13TFSI)与1-正丁基-1-甲基吡咯烷二酰亚胺(PYR14TFSI)质量配比为2:3的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表现。这部分工作为高能量密度与高频率响应这一对位于天平两端的性能目标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即采用高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室温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以满足对储能能量密度的需求;遵循取向性阵列式和分级孔结构的微纳米形貌设计原则以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高粘度,并充分发挥边缘结构的电化学活性优势,实现高频率响应储能。

魏绪波[3](2021)在《6×1012n/s强流中子发生器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DD/DT强流中子发生器是重要的准单能中子源,可应用于中子照相、核数据测量、中子探测器标定、抗辐射加固及材料辐照等,在科研、医疗、生产与军事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价值。兰州大学在研制一台强流中子发生器,预期DD中子产额6×10109)/,DT中子产额6×1012n/s。该中子发生器主要由倍压高压电源、2.45 GHz电子回旋共振(Electron Cyclotron Resonance,ECR)离子源、前分析系统、加速管和旋转靶等几部分组成,ECR离子源产生的强流氘离子束经前分析系统注入400 k V静电加速管,加速后轰击氘靶或氚靶产生中子。本论文围绕6×1012n/s强流中子发生器的离子束需求,完成了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的研制。ECR离子源用于为强流中子发生器提供所需离子束,设计目标是引出60 m A氘离子束,调试状态下引出80 m A氢离子束。前分析系统主要作用是分离离子源引出束流中的多原子离子,降低加速管电流负载,提高靶寿命和中子产额,同时调整束流以匹配加速管注入需求,前分析系统束流强度设计指标为输出35 m A D+束或50 m A质子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完成了一台全永磁ECR离子源束流调试与改进工作。引出孔为6 mm,引出电压为50 k V时,离子源能够引出大于80 m A的氢离子束。离子源可以在较大的进气量(0.5-10 sccm)与微波功率(300-800W)变化范围内工作,引出束流强度峰值一般出现在进气量为1.7-2.0 sccm,微波功率400-700 W之间。放电腔中轴线上磁感应强度接近875 G,微波窗附近磁感应强度较高且存在ECR共振面时,更容易引出较强的离子束。微波窗材质与厚度对引出束流强度和质子比有显着影响,2 mm厚的氮化铝微波窗可以获得更高的引出流强与质子比。针对ECR离子源强直流束引出工作状态下,微波窗易损坏的问题,研究了微波窗在微波、等离子体和回流电子作用下的温度和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增强水冷效果可以降低微波与等离子体对微波窗影响,增加陶瓷微波窗表面氮化硼厚度可以降低回流电子束的影响,减小微波窗损坏概率,延长离子源寿命。针对ECR离子源引出区打火问题,总结分析了不同打火现象成因及应对,在此基础上改进了离子源引出系统,降低了引出区打火频率。完成了前分析系统设计,前分析系统可传输80 m A/50 ke V的氢离子束或60m A/50 ke V的氘离子束,能够完全分离束流中的多原子离子并匹配加速管注入需求。前分析系统由螺线管、校正磁铁、分析磁铁、三重四极透镜及真空系统等组成,计算了前分析系统束流传输包络和各磁铁磁场分布。完成了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和调试。离子源引出氢离子束大于70 m A时,前分析系统末端质子束流强大于50 m A,束流半径小于20mm,可以满足强流中子发生器对束流强度的需求。

郭皓天,韩晓霞,刘俊杰,余来华,肖骥[4](2021)在《凝结核粒子计数器的研究及校准技术现状》文中研究表明凝结核粒子计数器(CPC)是针对亚微米及纳米量级气溶胶颗粒的检测仪器,其在环境监测、气象研究等领域有重要应用。国际上有少部分机构已经实现了CPC的规模化生产,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却相对滞后。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于CPC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近40年CPC的发展历程。我们介绍了不同种针对CPC结构的优化方案,并围绕生长温度、颗粒浓度、工作液性质等参数对CPC检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发现鞘流的加入可以显着降低CPC的切割粒径,工作液的性质直接决定了CPC的计数效率,合理控制冷凝器和饱和器的温差以及颗粒浓度也对CPC计数效率有改善作用。随后介绍了几种主流的CPC校准装置以及校准技术,并对比分析了其优劣性;最后讨论了不同类型CPC的测试性能以及主要应用。

李森,王小兵,马婷婷,李栋,戴健男[5](2021)在《氮气介质阻挡放电激发态氮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流体模型模拟了不同工作气体下N2介质阻挡放电。并利N2等离子体用发射光谱进行了实验对比。该模型考虑了10种反应物和28种反应。压力在1~5 atm之间,不同能级的N2(C)分子是典型的活性物质。模拟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中,随着压力的增加,反应物N2(C)分子的数密度呈指数级下降。平均电子密度与压强的关系是复杂的,受中性粒子数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影响。电子温度随压力范围的增大而降低。仿真结果可以描述等离子体参数的详细时空分布。由光谱计算得到的等离子体的平均电子温度、电子密度和N2(C)的激发趋势与模拟结果一致。

孔相植[6](2021)在《旋转滑动弧降解典型垃圾气化焦油组分及阴极斑点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油是垃圾及生物质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害副产物,其去除困难,是垃圾气化技术面临的重要难题。低温离子体技术无需高温,启停方便,降解率高,在焦油处理方面潜力巨大。本研究采用了气流与磁场协同驱动的旋转滑动弧反应器,将其用于焦油组分的降解。本文重点关注反应器对多苯环组分的降解,并首次将旋转滑动弧反应器用于实际焦油的降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完成对稠环物质及实际焦油的降解实验,本研究开发了新型反应器系统。使用新反应器系统对旋转滑动弧反应物理特性进行研究,并解决了积碳问题。此外,研究了滑动弧反应器阴极斑点现象产生及消除特性,为同类反应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指导。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高速摄影仪以及高精度示波器,对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的电弧移动特性以及电参数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关注反应器的两种放电模式:断点放电模式和连续放电模式。断点放电模式由阴极斑点现象导致,相比于连续放电模式放电不稳定,反应效率更低。反应器中气体的回流是反应器积碳的重要因素,采用旋流程度低的气流虽然会降低电弧转速,但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电极积碳。焦油进样的连续性以及水蒸气含量也会对反应器的积碳产生影响。(2)选取萘与甲苯混合物,以及萘、甲苯和菲的混合物,研究了气体流速、焦油浓度、水蒸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放电电流等对几种焦油成分降解率以及能量效率的影响,对降解焦油的副产物进行了分析。测试了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耦合催化剂降解焦油的可能性,评估了催化剂的作用。萘、甲苯混合物实验中,二者达到的最高降解率分别为89.1%和94.2%。在保证高降解率的同时能量效率最高可达20 g/k W·h。甲苯、萘和菲的降解实验中,三者降解效率分别达到95.2%、88.9%和83.9%。水蒸气的加入大大增加了氢气产量,并提升CO和CO2气体的选择性,然而过高或过低的水蒸气会导致降解率下降。增加放电电流也会提升氢气产量以及含碳气体的选择性。Ni/γ-Al2O3催化剂在高气体流速下可以产生一定效果。(3)使用发射光谱法,研究了水蒸气浓度、焦油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对等离子体反应过程中典型活性粒子的特定激发态浓度、振动温度、转动温度以及电子激发温度的影响。掺入3%的氩气以计算电子激发温度,并选取氩气谱线,研究其强度变化。本研究的实验工况下,滑动弧的电子温度一般为20000 K左右,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随工况变化较大,且振动温度通常比转动温度更高。振动温度多在4000-6000 K,转动温度多在3500-4500 K,振动温度、转动温度与所选氩气谱线的强度随工况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4)使用旋转滑动弧反应器降解实际焦油,研究了水蒸汽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放电电流对实际焦油降解率和气体产物的影响。对垃圾和生物质焦油中主要成分的降解率可达90%以上,各组分中稠环的物质较难降解。具有含氧官能团如-OH的物质相较于芳香烃更容易被降解。垃圾气化焦油及生物质气化焦油降解率和气体产物略有区别,可归因于两者元素和基团含量的差异。(5)综合分析了阴极斑点产生及消失时电学特性、光谱特性、电弧形态以及运动特性的变化。调整阴极材料、水蒸气浓度、管式炉温度、流量、CO2浓度以及反应器预热时长,获得阴极斑点出现的临界条件,分析了实验中阴极斑点产生及消失的原因。粗糙度低,熔沸点高的阴极材料不易产生阴极斑点。水蒸气浓度越高,越容易产生阴极斑点,其它各种因素均通过影响阴极放电位置的温度来影响阴极斑点的产生。在一定范围内,阴极温度越高,越不易产生阴极斑点。

黄就欢[7](2021)在《射频容性微束放电中模式转换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射频容性微束放电在合成纳米粒子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相较于其它的气溶胶过程,采用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合成纳米粒子,存在粒子充电、粒子约束和选择性的纳米颗粒加热现象,这使得非热等离子体合成的纳米粒子具有更狭窄、可控的粒径分布且合成的纳米粒子更易收集。采用射频容性微束工艺可以很好地控制颗粒结晶度、颗粒形态和颗粒大小,并且这一工艺通常会使等离子体形成一个旋转的丝状放电通道,该现象对于合成高度规则的粒子非常有利,同时丝状放电的现象也极大地决定了气体的解离。在以往的研究中,Ar和H2是这一工艺常用的气体,Ar常被应用在含H气体中如Si H4,而H2通常则作为含卤族元素气体如Si Cl4的反应物,参与纳米粒子的合成。因此,本文利用ICCD、单反相机、高压探头和电流探头等对Ar、H2以及不同比例的Ar/H2混合气体中进行射频容性微束放电的物理特性研究。主要测量了不同放电条件下,等离子体的空间分布情况、放电模式的转换。研究发现:(1)在Ar射频容性微束放电中,低气压下等离子体充满整个微束放电管,此时放电是辉光放电模式;随着气压的增加,等离子体逐渐收缩,发光区域逐渐变短、变细;继续增加气压,等离子体在高压电极附近会收缩成两个丝状放电通道,然后向地电极输运时再汇聚成一个放电通道,此时放电是辉光放电与丝状放电的混合模式;进一步增加气压,等离子体逐渐收缩到两个电极之间,并且出现明显的两个或者三个丝状放电通道,而且等离子体在微束管内旋转游动,此时放电是多通道丝状放电模式。(2)在Ar/H2混合气体放电中,低气压时是全空间分布的辉光放电模式,中等气压时是向轴心收缩的辉光放电模式,最后到高气压的“环状”辉光放电模式;(3)在H2射频容性微束放电中,低气压是全空间分布的辉光放电模式,高气压是“环状”辉光放电模式。放电模式的转换是由电子加热、趋肤效应和气体的热传导过程共同导致的;尤其是H2的热传导系数远高于Ar的热传导系数,从而使得在高气压Ar放电中的多通道丝状放电模式不在混合气体和H2放电中出现。

余涛[8](2021)在《高气压等离子放电特性实验及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仕远[9](2021)在《细长管内表面双空心阴极放电及Cu薄膜制备研究》文中提出

余鑫[10](2021)在《同轴枪强流正、负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同轴枪强流脉冲放电装置能够产生具有高定向动能、高电子密度的等离子体,因此在空间碎片防护的地面模拟、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托卡马克燃料注入,以及磁惯性约束聚变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相比于其他同类型装置,高速、高密度是同轴枪最典型的特色,故无论从应用以及基础研究的角度,了解其内在机制以及如何有效地提高等离子体参数都是同轴枪研究中的重要方向。在之前的研究中,人们通过改变同轴电极的结构与尺寸产生了不同特性的等离子体,但对于一固定电极的同轴枪而言,除充电电压、送气方式外,脉冲的极性同样会对等离子体特性产生巨大的影响,但目前相关工作仅有一些实验观察的结果,缺乏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因此,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极性脉冲对等离子体特性的影响机理,本文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共同出发,对同轴枪正、负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特性展开了研究。不同的脉冲极性对离子和电子空间分布的影响不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是电流片的形态。通过磁压和等离子体压强建立平衡方程,运用高超音速流理论,分析了同轴枪内电流片磁压力和等离子体压力达到的平衡状态,由此得到理想的正、负脉冲电流片形态。结果发现负脉冲电流片的扫掠效率更高,轴向分布相对密集,且离子主要分布在内电极附近。与正脉冲相比,负脉冲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更高,但速度稍慢。使用不同轴向位置的两个光电探测器观察等离子体形态。通过计算两个光电流信号爬升点的时间间隔,计算同轴枪等离子体的喷射速度,发现在相同放电条件下正脉冲放电等离子体速度更快。使用光谱仪对Hβ谱线的Stark展宽进行计算得到电子密度,发现在相同放电条件下,负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更高。通过数码相机、高速相机观察到正、负脉冲等离子体在石英玻璃输运通道内的分布、输运状态、电流片的形态以及负脉冲放电过程中的中心亮柱。证实负脉冲等离子体输运状态更加稳定、轴向分布更紧凑,这也与理论分析的结果相符。此外,还比较了不同电极烧蚀情况下正、负脉冲放电周期以及峰值电流大小,发现电极烧蚀会降低等离子体的能量利用率,导致等离子体的速度和电子密度减小。不同极性放电对等离子体的影响,源于不同极性下电流片形态和离子分布的差异。在正脉冲时,离子主要分布在外电极,电子主要分布在内电极附近,内电极等离子体稀薄且更容易被加速,因此轴向速度更高。负脉冲电流片轴向分布更加紧凑,离子主要分布在内电极附近,导致负脉冲等离子体电离效率更高,密度更高,同时输运稳定性更好。

二、CuBr放电管中粒子数分布的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uBr放电管中粒子数分布的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氙灯泵浦的2.93μm Cr,Er:YAG激光器(特邀)(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情况
2 Cr,Er:YAG激光器设计
    2.1 泵浦源设计
    2.2 实验装置设计
3 实验结果及分析
4 结论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概述
        1.2.1 传统碳基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1.2.2 低维度碳纳米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
        1.2.3 取向性碳纳米材料
    1.3 能源储存与转化材料中的能质传递机理
        1.3.1 电子传递强化基本策略
        1.3.2 离子输运与固液界面静电吸附机理
        1.3.3 纳米尺度下的界面能质传递过程
    1.4 能质传递过程中的边缘效应
        1.4.1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边缘结构调控
        1.4.2 边缘效应及能源储存与转化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实验和数值计算方法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3 材料表征分析
        2.3.1 形貌结构分析
        2.3.2 材料构成分析
        2.3.3 表面光电特性分析
        2.3.4 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分析
    2.4 性能评价分析
        2.4.1 光催化水裂解制氢性能评价系统
        2.4.2 超级电容储能性能测试及应用平台
    2.5 数值计算方法
        2.5.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2.5.2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简介
        2.5.3 建模、模拟软件及相关数据后处理方法
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调控及能质传递强化机理
    3.1 引言
    3.2 垂直取向石墨烯的PECVD制备与边缘生长调控
        3.2.1 等离子体源的选择
        3.2.2 生长基底的选择
        3.2.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调控方法
    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研究
        3.3.1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形貌结构表征
        3.3.2 PECVD法制备垂直取向石墨烯的基底适应性分析
        3.3.3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生长模式与密度调控研究
    3.4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学与光电响应特性
        3.4.1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吸收性能研究
        3.4.2 垂直取向石墨烯光电响应行为研究
        3.4.3 石墨烯边缘光电场时域有限差分模拟
    3.5 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电子结构与光诱导电场增强效应
        3.5.1 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研究
        3.5.2 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表征
        3.5.3 近场光诱导力显微表征
    3.6 本章小结
4 边缘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及光催化制氢研究
    4.1 引言
    4.2 GCN/NVG复合结构设计与限域制备
        4.2.1 目标结构设计
        4.2.2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的石墨相氮化碳限域制备
    4.3 材料表征与分析
        4.3.1 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光学性质与表面浸润性表征
    4.4 光催化裂解水制氢性能表征
        4.4.1 固载式光催化试验体系
        4.4.2 光催化活性与表观量子产率
    4.5 GCN/NVG复合结构中载流子动力学特征研究
        4.5.1 GCN/NVG复合材料电子结构
        4.5.2 光激发载流子分离强化研究
        4.5.3 垂直取向石墨烯促进光催化机理
    4.6 本章小结
5 边缘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优化及电容去离子研究
    5.1 引言
    5.2 电容去离子技术概述
        5.2.1 技术背景
        5.2.2 性能指标
        5.2.3 电极材料
        5.2.4 共离子效应与电荷效率
        5.2.5 太阳光驱动/促进电容去离子相关研究
    5.3 光促进电容去离子性能研究
        5.3.1 电极制备与电容去离子试验系统
        5.3.2 电极微观形貌表征
        5.3.3 电化学性能测试
        5.3.4 光照吸脱附性能测试
    5.4 光照促进电容去离子机理研究
        5.4.1 基于光诱导力显微的边缘电场探测
        5.4.2 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固液界面相平衡结构研究
        5.4.3 基于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的离子输运行为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适应室温离子液体的富边缘电极构筑及滤波电容储能研究
    6.1 引言
    6.2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与表征
        6.2.1 富边缘石墨烯泡沫电极制备
        6.2.2 电极微观形貌与结构表征
    6.3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性能表征
        6.3.1 混合离子液体电解液配制
        6.3.2 电解液物性表征
    6.4 基于混合室温离子液体电解质的石墨烯泡沫储能性能
        6.4.1 电化学表征方法
        6.4.2 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形貌对储能性能的影响
        6.4.3 基于垂直取向石墨烯泡沫的交流滤波应用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3)6×1012n/s强流中子发生器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子源概述
    1.2 中子发生器
    1.3 2.45 GHz ECR离子源
        1.3.1 ECR离子源在中子发生器领域的应用
        1.3.2 2.45 GHz ECR离子源的起源和发展
    1.4 强流中子发生器分析系统
    1.5 选题意义
第二章 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设计
    2.1 ECR离子源基本原理
    2.2 ECR离子源基本结构
        2.2.1 微波产生与传输系统
        2.2.2 源体与引出
    2.3 ECR离子源整体设计
    2.4 前分析系统设计
        2.4.1 相关理论
        2.4.2 元器件介绍
        2.4.3 方案设计
    2.5 小结
第三章 ECR离子源束流强度与质子比调试
    3.1 ECR离子源设计要求
    3.2 束流强度影响因素
        3.2.1 磁场
        3.2.2 放电腔与微波窗相对距离
        3.2.3 其他影响因素
    3.3 质子比测量
        3.3.1 ECR离子源配置
        3.3.2 测量系统
    3.4 质子比影响因素
        3.4.1 引出电压
        3.4.2 微波窗结构和材质
        3.4.3 进气量和微波功率
        3.4.4 阻抗匹配
        3.4.5 磁场和放电腔大小
        3.4.6 管道真空
    3.5 总结与讨论
第四章 ECR离子源工作稳定性研究
    4.1 ECR离子源工作稳定性问题
    4.2 微波窗结构与损伤分析
        4.2.1 微波窗介绍
        4.2.2 微波窗损伤表现
        4.2.3 微波窗损伤分析
    4.3 微波窗温度与应力分布计算
        4.3.1 模型设置
        4.3.2 结果分析
        4.3.3 解决方案
        4.3.4 实验验证
    4.4 电极打火现象及原因分析
    4.5 引出区改进措施
    4.6 小结
第五章 前分析系统设计与调试
    5.1 前分析系统物理设计
    5.2 前分析系统束流传输模拟
        5.2.1 氘离子束引出与传输
        5.2.3 氢离子束的引出与传输
    5.3 磁场和真空腔
        5.3.1 磁铁设计和磁场测量
        5.3.2 真空管道
    5.4 前分析系统调试
        5.4.1 主要结果
        5.4.2 问题与改进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凝结核粒子计数器的研究及校准技术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CPC的研发及相关技术
    1.1 CPC的研发历程及现状
        1)采用不同结构的CPC
        2)采用不同工作液的CPC
        3)超低粒径检测的CPC
    1.2 理论研究及CFD模拟
    1.3 参数及性能优化技术
        1)生长温度
        2)接触角
        3)颗粒浓度
        4)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5)其它因素
2 CPC校准技术的现状
3 CPC的性能及其他应用
    3.1 性能测试
        1)实验室环境
        2)实际测量环境
    3.2 其他应用
4 结 论

(5)氮气介质阻挡放电激发态氮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模型
    1.1 N2等离子体反应机理
    1.2 控制方程
    1.3 边界方程
    1.4 试验方法
    1.5 模拟方法和网格
2 结果与讨论
    2.1 放电特性
    2.2 电子密度
    2.3 电子温度
    2.4 N2(C)的分布
3 总结

(6)旋转滑动弧降解典型垃圾气化焦油组分及阴极斑点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垃圾气化焦油
        1.2.1 城市生活垃圾的气化
        1.2.2 焦油的成分及特性
    1.3 焦油的去除方法
        1.3.1 物理净化法
        1.3.2 化学净化法
    1.4 等离子体技术
        1.4.1 等离子体的概念及分类
        1.4.2 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及特性
        1.4.3 低温等离子体降解气化气中的焦油
    1.5 全文主要内容及框架
2 实验装置和方法
    2.1 引言
    2.2 协同驱动旋转滑动弧反应器
    2.3 旋转滑动弧降解模拟焦油的实验系统
    2.4 旋转滑动弧降解实际焦油的实验系统
    2.5 光谱仪系统
    2.6 分析检测方法
        2.6.1 高精度示波器
        2.6.2 高速摄影仪
        2.6.3 发射光谱系统
        2.6.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2.6.5 气相色谱仪(GC)
        2.6.6 热成像仪
    2.7 反应评价方法
3 旋转滑动弧物理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电弧移动特性及电参数分析
        3.2.1 反应器的电压、电流波形特性
        3.2.2 电弧移动特性
        3.2.3 电弧形态特性
        3.2.4 电弧的亮度与颜色
    3.3 反应过程中的积碳问题与解决方法
        3.3.1 反应器内部流场的影响
        3.3.2 液体进样连续性的影响
        3.3.3 水蒸气浓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模拟焦油成分的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旋转滑动弧裂解萘与甲苯混合物的实验研究
        4.2.1 气体流速的影响
        4.2.2 焦油浓度的影响
        4.2.3 水蒸气浓度的影响
        4.2.4 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4.2.5 液体副产物分析
    4.3 旋转滑动弧裂解甲苯、萘和菲混合物的实验研究
        4.3.1 焦油浓度的影响
        4.3.2 水蒸气的影响
        4.3.3 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4.3.4 电流的影响
        4.3.5 等离体子耦合催化剂降解焦油
        4.3.6 液体产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裂解焦油的光谱研究
    5.1 引言
    5.2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5.2.1 发射光谱的强度
        5.2.2 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的计算
        5.2.3 电子激发温度
    5.3 无焦油气氛下旋转滑动弧的光谱研究
        5.3.1 水蒸气浓度的影响
        5.3.2 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5.4 旋转滑动弧降解焦油条件下的光谱特征研究
        5.4.1 焦油浓度的影响
        5.4.2 水蒸气浓度的影响
        5.4.3 CO_2浓度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实际焦油的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垃圾气化焦油与生物质气化焦油成分对比分析
    6.3 旋转滑动弧等离子体裂解生物质气化焦油的实验研究
        6.3.1 降解率受不同工况的影响
        6.3.2 气体产物受工况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旋转滑动弧裂解焦油过程中阴极斑点现象的研究
    7.1 引言
        7.1.1 阴极斑点
        7.1.2 阴极斑点的逆行
        7.1.3 阴极斑点的特点
    7.2 实验系统与方法
        7.2.1 实验系统与实验方法
        7.2.2 反应评价标准
    7.3 有无阴极斑点现象时电学、光谱、电弧形态及运动特性的对比
        7.3.1 电学特性对比
        7.3.2 光谱特性对比
        7.3.3 电弧形态及运动特性对比
    7.4 阴极斑点出现的临界条件
        7.4.1 阴极材料对阴极斑点的影响
        7.4.2 水蒸气含量对气体温度的影响
        7.4.3 管式炉温度预热温度对极限水蒸气浓度的影响
        7.4.4 气体流量对极限水蒸气浓度的影响
        7.4.5 二氧化碳浓度对阴极斑点现象的影响
        7.4.6 连续预热时,水蒸气浓度极限随气体温度的变化
        7.4.7 气体温度与水蒸气浓度对应关系汇总
    7.5 本章小结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本文创新点
    8.3 不足之处与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射频容性微束放电中模式转换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等离子体概述
    1.2 低温等离子体源综述
        1.2.1 容性耦合等离子体源
        1.2.2 感性耦合等离子体源
    1.3 研究进展
        1.3.1 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合成纳米晶体的研究进展
        1.3.2 丝状放电的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安排
2 实验装置和诊断方法
    2.1 实验装置
    2.2 实验诊断装置
        2.2.1 ICCD
        2.2.2 单反相机
        2.2.3 VI probe
3 Ar射频容性微束放电模式的实验研究
    3.1 外界放电参数对Ar射频容性微束放电模式的影响
        3.1.1 气压的影响
        3.1.2 射频电压的影响
        3.1.3 射频电流随气压的变化
    3.2 本章小结
4 H_2与Ar/H_2混合气体射频容性微束放电的实验研究
    4.1 外界参数对H_2射频容性微束放电模式转换的研究
        4.1.1 气压的影响
        4.1.2 电压的影响
        4.1.3 射频电流随气压的变化
    4.2 99%Ar与1%H_2混合气体射频容性微束放电的实验研究
        4.2.1 放电模式的演化
        4.2.2 射频电流随气压的变化
    4.3 90%Ar与10%H_2混合气体射频容性微束放电的实验研究
        4.3.1 放电模式的演化
        4.3.2 射频电流随气压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情况
致谢

(10)同轴枪强流正、负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等离子体概述
    1.2 同轴枪紧凑环注料
    1.3 同轴枪加速尘埃颗粒
    1.4 同轴枪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
    1.5 同轴枪等离子体惯性约束聚变
    1.6 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2 同轴枪实验平台及其物理模型
    2.1 同轴枪放电实验平台
    2.2 同轴枪放电等离子体物理模型
        2.2.1 雪犁模型
        2.2.2 磁流体动力学Rankine-Hugoniot模型
3 不同极性电流片形态的理论分析
    3.1 电流片平衡模型分析
    3.2 不同极性等离子体速度理论分析
4 同轴枪正、负脉冲放电的实验研究
    4.1 5Pa氩气不同电压放电实验对比
    4.2 10Pa氩气不同电压放电实验对比
    4.3 高速相机、数码相机诊断分析
    4.4 电流、光、磁信号诊断分析
        4.4.1 同轴枪等离子体速度对比
        4.4.2 同轴枪等离子体密度对比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CuBr放电管中粒子数分布的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氙灯泵浦的2.93μm Cr,Er:YAG激光器(特邀)[J]. 刘彤宇,李英一,丁宇,蔡军,赵万利,鞠有伦. 光电技术应用, 2021(05)
  • [2]垂直取向石墨烯边缘能质传递强化机理及能源应用[D]. 徐晨轩. 浙江大学, 2021(01)
  • [3]6×1012n/s强流中子发生器ECR离子源与前分析系统研制[D]. 魏绪波. 兰州大学, 2021(12)
  • [4]凝结核粒子计数器的研究及校准技术现状[J]. 郭皓天,韩晓霞,刘俊杰,余来华,肖骥. 仪器仪表学报, 2021(07)
  • [5]氮气介质阻挡放电激发态氮的数值模拟研究[J]. 李森,王小兵,马婷婷,李栋,戴健男.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1(07)
  • [6]旋转滑动弧降解典型垃圾气化焦油组分及阴极斑点形成机制的实验研究[D]. 孔相植. 浙江大学, 2021
  • [7]射频容性微束放电中模式转换的实验研究[D]. 黄就欢.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8]高气压等离子放电特性实验及模拟研究[D]. 余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9]细长管内表面双空心阴极放电及Cu薄膜制备研究[D]. 刘仕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10]同轴枪强流正、负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研究[D]. 余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CuBr 放电管中颗粒数分布的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