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本质

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本质

一、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论文文献综述)

王惟苏[1](1977)在《“阴谋文艺”——“四人帮”反党的急先锋》文中研究表明 祸国殃民的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实现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罪恶阴谋,动用了他们能够抓到手的一切力量。“四人帮”严密控制文学艺术部门,拉一批,打一批,大搞法西斯统治,积极建立自己的“帮文艺”,把文艺变为反党的阴谋文艺,变为向党和人民疯狂进攻的急先锋。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这个急先锋横行不法,猖獗一时,为祸尤烈。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四人帮”抓的文艺,以写所谓“走资派”为名,肆意攻击和丑化党的领导,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这个英

窦金龙[2](2017)在《“拨乱反正”:过渡期的文学批评——以1976-1978年《人民日报》为中心的梳理》文中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人民日报》等党报的文学批评对文学的流变曾经起到过非常显着的影响,这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尤甚。党报的文学批评某种程度而言可说是政治批评,大多代表着权威意志对文学的发声,作为方向性的纲领引导着文学的动势,这是理解《人民日报》等党报文

峤石[3](1977)在《从五部反党影片看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文中研究表明 王张江姚“四人帮”是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反革命阴谋集团,他们搞修正主义,搞分裂,搞阴谋诡计,罪恶滔天。在文艺方面,他们大搞阴谋文艺,其阴险毒辣与卑鄙无耻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六年相继出笼和炮制的反党影片《春苗》、《欢腾的小凉河》、《反击》、《盛大的节日》和《千秋业》,就是这种阴谋文艺的代表作。剖析一下这五部毒草影片,有助于揭露“四人帮”的阴谋文艺的反革命实质。

苏萱[4](1977)在《彻底粉碎“四人帮”炮制阴谋文艺的理论体系》文中指出 王张江姚“四人帮”在炮制阴谋文艺的过程中,相继抛出了“根本命题”论、“三突出”论、“反对写真人真事”论、“新纪元”论、“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论。为行文方便,我们把这些谬论姑称之曰:“黑五论”。“盗亦有道”,尽管“四人帮”的文艺理论都是一些“肤浅的胡说”,高超的昏话,却也构成了一个庞杂混乱的理论体系。要认清“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反动实质,既需要对“黑五论”中的每个谬论进行细致的剖析,也有必要从整体上对“黑五论”进行总的批判,以便彻底摧毁这个反动的理论体系。

朱捷[5](1977)在《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文中研究表明 我们党的第十一次路线斗争,从思想理论上来说,就是围绕着坚持还魁篡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线革命的理论来展开的。于张江姚“四人帮”抛出的那个“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就是他们全面篡改毛主席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伟大理论的集中的表现,篡改理论是为了篡党夺权。“四人帮”妄图

杨懿斐[6](2006)在《《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文中研究指明《朝霞》月刊是“文革”后期集中且全面地反映激进派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的文学刊物,对于这样一个主流文学的样板性作品,本文进行了整体性的把握和文学形态的研究。一方面将其放在“文革”后期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它的文学主张、创作方法、人物形象、叙事模式、抒情特征、文艺批评,横向地搜集材料,并尽可能原生态地展现《朝霞》月刊的基本面貌;另一方面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框架下对一些的相关概念、理论、文学现象,如,“两结合”、“三突出”、“英雄人物”、“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模式等进行发展脉络的把握,纵向地梳理材料,试图在联系中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极左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在通过《朝霞》月刊来透视“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同时,期待建立《朝霞》月刊与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性联系。

王广锋[7](2016)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召开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文代会)的形式,为一段时间内全国文艺工作设定方针、政策和任务,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管理文艺事业的主要方式和手段。自1949年9月起,中共已经连续召开了9次全国文代会。作为开拓新时期文艺事业繁荣的“里程碑”,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既面临着深重的历史遗留问题,也面临复杂的现实困境,有着十分丰富的时代蕴含。从学理层面,将第四次文代会作为一个研究视点,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本文借助179期大会简报、大会组织材料等为主的直接史料,以及大量的与会者回忆录、日记、个人传记,对第四次文代会(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的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还原和勾勒,力图展现出历史本来的“众生喧闹”景象。同时,本文还对大会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进行阐释和生发,寻求其对当下文艺管理工作的借鉴意义。本文共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主要包括研究缘起、学术综述、研究方法、创新点、难点以及内容简述。正文内容共分五章:第一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该章节从两个部分着手:一,对第一次至三次全国文代会进行简要介绍,以讲明第四次文代会的历史制度由来;二,简要探析了文艺界面临的历史、现实和政策难题,以阐明第四次文代会召开的必要性及历史意义。第二章: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工作及召开简况。该部分共分两节:第一部分从文艺机构的重建、大会代表的产生及大会文件的起草等几个主题来探讨这次大会的筹备工作;第二部分则是这次大会召开全程的概览,主要包括大会党员代表会议、大会日程安排以及邓小平的大会《祝词》、周扬的主题报告等内容。第三章: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审视。该部分共分为两节:第一节,与会代表对建国后“十七年”时期文艺发展的讨论,包括对“‘十七年’时期的文艺路线”、“电影《武训传》批判运动”、“胡风事件”、“文艺界反右斗争”、“毛泽东‘两个批示’”等历史问题的探讨;第二节,对“文革”十年及“文革”结束以来文艺发展概况的讨论,包括“给大会的一封信”、“对‘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讨论”、“如何看待社会上流行歌曲”、“对两部倾向性作品的讨论”等几个主题。第四章:大会代表对如何繁荣新时期文艺的思考和讨论。该部分共分为四节:文艺体制改革(改革现行文艺体制成为与会者共识,与会代表对“文艺体制改革”的思考,与会者对电影体制改革的热议);禁止横加干涉(“横加干涉”的表现及危害、造成“横加干涉”的原因、如何实现“禁止横加干涉”现象);加强文艺队伍建设(文艺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措施);加强文艺工作的法制建设;加强对文艺遗产的抢救、整理和使用工作。第五章: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该部分主要包括:主流媒体及文艺刊物的宣传和报道;《中共中央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的下发;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召开。结语部分主要阐释了大会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以及局限性。历史意义: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道路,促进了由革命文艺观到社会主义建设文艺观的更新,实现了中共文艺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取得了对文艺队伍的重建及文艺机构恢复后的进一步调整。现实启示:文化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当社会上文化领域出现问题时,允许争鸣,并从政治方面进行必要的规劝和引导。历史局限性:由于大会上突出强调“团结”,一些问题未能得到充分议论,致使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诸如“胡风事件”,未能在这次大会上给以恰当的判定。

吴亦文[8](1977)在《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批判“四人帮”鼓吹“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的反动谬论》文中指出 一九七六年初,“四人帮”反党集团刮起了一阵“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的腥风恶浪,以写所谓“走资派”为名,肆意攻击和丑化党的各级领导,把文艺变成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为他们的反党阴谋活动呼风唤雨,推涛作浪。毛主席指出:“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阴谋文艺为“四人帮”推行反革命政治纲领,妄图推翻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大造反革命舆论,具有极大的反动性。我们必须彻底揭露它的政治阴谋,批判它的反动实质。

史朝华[9](1977)在《于会泳与阴谋文艺》文中研究说明 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次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中,点了“四人帮”死党于会泳的名,并指出:“四人帮”“他们抓的文艺,以写所谓‘走资派’为名,肆意攻击和丑化党的领导,变成了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强烈谴责了“四人帮”及其亲信于会泳等疯

初清华[10](2006)在《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文中指出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二、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论文提纲范文)

(2)“拨乱反正”:过渡期的文学批评——以1976-1978年《人民日报》为中心的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肇始于阐释毛泽东对电影《创业》的批示
二、文艺理论和作品的“拨乱反正”
三、政治批判思维中的混乱和保守

(6)《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节 “文革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朝霞》月刊的研究价值
    第三节 本文的思路和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朝霞》月刊的产生
    第一节 杂志创刊的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节 《朝霞》月刊的自我定位
第二章 《朝霞》月刊的文学主张
    第一节 《朝霞》月刊对毛泽东《讲话》的阐释
    第二节 《朝霞》月刊对马列文论的阐释
    第三节 《朝霞》月刊对鲁迅的阐释
第三章 《朝霞》月刊的创作方法
    第一节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第二节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第三节 “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创作
第四章 《朝霞》月刊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英雄人物”
    第二节 其他“正面人物”
    第三节 “反面人物”
第五章 《朝霞》月刊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锻炼成长”模式
    第二节 “完成任务”模式
    第三节 “观念冲突”模式
第六章 《朝霞》月刊抒情作品的抒情特征
    第一节 抒情主人公及其情感内涵
    第二节 意象系统及其特征
    第三节 情感表达方式
第七章 《朝霞》月刊的文艺批评
    第一节 《朝霞》月刊文艺批评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朝霞》月刊文艺批评的标准
    第三节 从“写作组”的写作看《朝霞》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7)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难点
第一章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第一至三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
        一、“大会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的确立:第二次全国文代会
        三、“批资反修”:第三次全国文代会
    第二节 文艺界面临的历史、现实及政策问题
        一、历史遗留问题十分深重
        二、出现了新的思想混乱状况
        三、文艺政策亟需进一步调整
第二章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筹备及召开
    第一节 大会的筹备工作
        一、筹备工作的起步
        二、大会代表的产生
        三、主题报告的准备工作
    第二节 大会召开简况
        一、党员代表会议
        二、大会日程概览
        三、邓小平的《祝辞》
        四、周扬做主题报告
第三章 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的审视
    第一节 对“十七年”时期文艺发展的探究
        一、“十七年”时期文艺路线的判定问题
        二、对《武训传》批判运动及“胡风事件”的讨论
        三、对“反右”斗争及毛泽东“两个批示”问题的争论
    第二节 如何看待“文革”十年及结束以来文艺发展
        一、给大会的一封信
        二、对“歌颂与暴露”关系的讨论
        三、社会上流行歌曲引起的争议
        四、对《“歌德”与“缺德”》处理方式的不同意见
        五、对两部有倾向性问题作品的辩论
第四章 对繁荣新时期文艺措施的探讨
    第一节 改革现行文艺体制
        一、对文艺体制进行改革成为共识
        二、“文艺体制改革”的三个方面
        三、讨论“焦点”:电影体制改革
    第二节 禁止对文艺工作横加干涉
        一、“横加干涉”的表现及危害
        二、造成“横加干涉”的原因探析
        三、如何实现“禁止横加干涉”
    第三节 加强文艺队伍建设
        一、文艺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
        二、加强文艺队伍建设的措施
    第四节 繁荣新时期文艺的其他建议
        一、加强文艺工作的法制建设
        二、加强文艺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第五章 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
    第一节 主流媒体及文艺刊物的宣传
    第二节 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精神的通知下发
    第三节 剧本创作座谈会的召开
结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历史意义、现实启示及局限性
    一、历史意义
        (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发展道路
        (二)实现了中共文艺观的更新
        (三)推动了中共文艺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四)实现了文艺队伍、文艺机构的重建和调整
    二、现实启示
        (一) 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方式来推动文化政策的制定、调整工作
        (二) 以允许争鸣和政治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文化领域中的现实问题
    三、局限性与不足
参考文献
    一、出版文献类
    二、内部资料类
    三、个人着作类
    四、学术期刊类
    五、报纸杂志类
    六、网络材料类
后记

(10)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第三节 “苦恋”风波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后记
详细摘要

四、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论文参考文献)

  • [1]“阴谋文艺”——“四人帮”反党的急先锋[J]. 王惟苏. 徐州师院, 1977(Z1)
  • [2]“拨乱反正”:过渡期的文学批评——以1976-1978年《人民日报》为中心的梳理[J]. 窦金龙.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2)
  • [3]从五部反党影片看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J]. 峤石. 天津师院学报, 1977(06)
  • [4]彻底粉碎“四人帮”炮制阴谋文艺的理论体系[J]. 苏萱. 江苏师院学报, 1977(Z1)
  • [5]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实质[J]. 朱捷. 山西师院, 1977(04)
  • [6]《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D]. 杨懿斐. 吉林大学, 2006(10)
  • [7]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研究[D]. 王广锋.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8]货真价实的阴谋文艺——批判“四人帮”鼓吹“写与走资派斗争的作品”的反动谬论[J]. 吴亦文. 福建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04)
  • [9]于会泳与阴谋文艺[J]. 史朝华. 人民戏剧, 1977(10)
  • [10]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 初清华. 苏州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揭露“四人帮”阴谋文艺的反动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