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亚热带赤红壤库容和土壤水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保辰[1](2019)在《深圳海绵型绿地土壤水分渗蓄特性及改良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绿地土壤-植被系统通过吸纳、滞留、利用、渗透和净化作用,达到雨洪减排和降污的效果,因此海绵型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圳在光明新区等地已建立少量海绵型绿地试验示范样点,但缺乏对海绵型绿地土壤渗蓄特性的了解,亦无相关土壤改良配套技术作为支撑。本研究以深圳最早的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光明区新城公园及周边道路的5种不同功能区海绵型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普通绿地土壤为对照,分析其水分渗蓄特性的差异,并探讨海绵型绿地土壤改良技术,为深圳海绵型绿地建设工作推进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光明新城公园土壤物理状况整体良好,表层(0-10 cm)土壤容重1.06-1.45g/cm3,土壤总孔隙度45.23-80.99%,非毛管孔隙度均大于40%,毛管孔隙度表现为道路植生滞留槽最大。光明新城公园0-10 cm土壤最大持水量29.06-69.51%,毛管持水量24.44-63.17%,田间持水量22.64-62.35%,土壤持水能力总体良好;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表现为道路植生滞留槽高于其它功能区。海绵型绿地土壤初始渗透率和稳定渗透率普遍高于普通绿地,但土壤渗透系数指标存在较大的变异。(2)12个改良土壤孔隙度指标、持水性指标和渗透性指标整体上均较未改良土壤(CK)明显改进,其容重最小为0.98 g/cm3(CK为1.09 g/cm3),总孔隙度为52.87-64.06%(CK为40.86%),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分别为37.05-56.92%、30.00-53.23%、28.91-51.46%,最大值较未改良土壤增加15.64%、20.22%、27.34%。不同改良土壤渗透性差异较明显,不同处理渗透率排序为T10>T11>T06>T12>T04>T07>T02>T01>T03>T09>T08>T05>CK。当土壤体积比为80%时,添加粉煤灰可提高改良土壤田间持水量;当土壤体积比为70%、80%时,添加园林堆肥能显着改善土壤渗透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改良土壤毛管孔隙度指标与渗透性、持水性关系紧密。栽培试验表明,除T08处理外,其它11种改良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生长良好,其地上部累积生物量均高于对照或与对照持平,但其根系生长情况较差。在80%土壤配比处理下,添加粉煤灰和园林堆肥更有利于植物生长综上,深圳市海绵型绿地土壤渗蓄特性较好且普遍高于普通绿地,但是不同样点变异较大。T12处理(80%土壤+10%粉煤灰+10%园林堆肥+石膏)是最适合当地土壤的改良方式。
钟继洪,谭军,林兰稳,骆伯胜,余炜敏[2](2009)在《广东丘陵红壤土壤水分性能特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不同植被、不同利用方式下广东丘陵红壤水分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自然地带性植被下的赤红壤比较,次生植被、人工植被下红壤类土壤导水性、持水能力和供水能力一般均较低。在同样的吸力下,次生植被、人工植被下红壤类土壤持水量较少,在同样吸力段,土壤释放的水量较少。玄武岩砖红壤持水量较大,但土壤水分有效性低。研究表明,广东丘陵旱地土壤局部干旱的发生,与其本身的土壤水分性能有密切关系,改良土壤水分性状,是调控广东丘陵旱地土壤水分的重要环节。
王改改[3](2009)在《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植被恢复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如何提高降雨的资源化水平,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的需水量和耗水量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地统计学、分形理论、小波分析等新技术的应用,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及农业生态系统水分运移模型等方面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农田水分优化管理与调控技术提供了基础。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带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而在南方季节性干旱的丘陵山地研究较少。丘陵山地具有独特的水文过程,不同水文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复杂性,也影响到普适论的应用,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重庆区域面积的90%以上为丘陵山地,耕地面积的的50%左右为15°以上的坡耕地,该区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季节性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因此,在重庆地区开展丘陵山地土壤水力特性和水分变异的研究,对重庆山区农业水资源调控、降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季节性干旱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科学和现实意义。以为区域水资源优化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为出发点,围绕重庆地区土壤水力特性与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规律,在重庆不同区县采集30个土壤剖面90个土壤样品,通过室内测定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扩散数据探讨13个传递函数模型在重庆地区的适用情况,筛选出重庆地区的最佳点状模型和参数传递函数模型,然后利用筛选出的传递函数结合现有土壤普查资料、土壤质地数据推求重庆地区土壤水力参数,并分析土壤水力参数的空间变异。为深入分析重庆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状况,利用重庆地区169个土壤水分动态监测站点3个土层(0-10cm、10-20cm、20-40cm)的54756个动态监测资料(2006年、2007年3月-10月每隔5日1次)探讨土壤水分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内蕴稳定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持水能力差异大:土壤质地粗,土壤释水快,持水性能低;部分土壤质地粘重,有效水范围窄,易干旱。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通过常用的幂函数表示土壤水分随压力的变化特征,土壤水分在低压力下下降速度较快,在5×105Pa后高压力段下降非常缓慢,接近平缓。当土水势由-0.10~-1×105Pa降至-1~-5×105Pa段,再降至-5~-10×105Pa段,比水容量有10-1个数量级降至10-2个数量级,再至10-3个数量级。在土水势低于-5×105Pa时,土壤的释水量低,是土壤容易发生旱灾的重要原因。土壤扩散系数随土壤水分变化表现出在低水分含量时,其值较低,当含量接近饱和时,其值急剧增加,可用指数形式D=aθeb表达,非饱和导水率的变化也表示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壤质土壤较高的持水能力和低土壤基质势较高的非饱和导水率,能提高土壤水分的有效性。设定l=0.5,采用Van Genuchten方程拟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扩散率的水力参数,结果发现:土壤质地越粗,θr和θs的值就较低,a、n值反而较大;饱和导水率变异大,难以如实的反映当地的实际情况。土壤颗粒组成、容重、有机质、孔隙率影响土壤持水性能。砂粒与各压力下水分含量显着负相关(P<0.01),粘粒与各压力下土壤水分显着正相关(P<0.01或P<0.05),有机质与<0.33×105Pa压力下水分含量显着正相关(P<0.05),容重、孔隙率的相关性不显着,但在低压力段正相关,高压力段负相关。土壤的砂粒、粘粒是影响土壤持水能力的重要因素。(2)EPIC和神经网络传递函数模型可用来预测该区水力参数,水力参数空间变异存在尺度效应。土壤水力参数空间变异的研究是进行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分析的前提条件,利用SOILPAR软件的12个传递函数模型和RETC模型估计了土壤田间持水量和萎蔫含水量,并采用IRENE软件中的SB、RMSE、EF、MBE、FB、MAE和1∶1线性方程的坡度(Slope)、截距(intercept)对模型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其他传递函数,在重庆地区更适合用EPIC和RETC软件中的神经网络模型来估测土壤水力参数和特定压力下的土壤水分。基于传递函数模型进行土壤水力参数空间变异的分析发现:θr在0-20cm和20-40cm可分别采用指数模型和直线模型进行拟合,其块金值为分别为0.41和0.87;采用球状+指数套合结构模型对2个层次拟合的参数均为正值,R2在0.87以上,存在小尺度变异。0-20cmθs用直线模型进行拟合,20-40cmθs在整个空间存在漂移,局部稳定性用直线模型进行拟合,R2为0.77;0-20cm和20-40cmθs的块金值分别为0.34和0.71,均不为0,存在小尺度变异。0-20cmα直线模型拟合参数的纯块金值非常接近0;20-40cmα及lnα不具备空间结构特征。0-20cm和20-40cm的n及ln(n)在整个空间发生了漂移,未呈现良好的空间结构,但ln(n)存在局部稳定性,可用球状模型拟合。(3)土壤水分的季节分配、剖面分布、空间格局多为中等程度变异,但仍为平稳时间序列。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分析是进行土壤水分空间分析的基础,采用Pachepsky et al提出的稳定性指数方法利用重庆地区2年的监测数据分析了采样点的时间稳定性指数,结果发现不同土壤层次的时间稳定性指数的幅度为0.22-0.34,表层时间稳定性指数最高,稳定性最差;采用柯尔莫哥洛夫-斯米诺夫方法对间隔5d、10d、15d的采样频率下的时间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高间隔频率仍具有时间稳定性。采用非相关参数的spearman相关参数发现3-5月各采样时间间的相关性高于水分剧烈波动6-9月的相关性。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的存在有助于区域水分平均值代表站点的选择,发现采样点黑水、木洞的水分最能代表重庆地区水分的平均值,间隔5天、10天、15天的监测频率下,区域水分平均值的代表监测样点发生变化。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是定量理解植被对水分胁迫响应、土壤养分循环的水文控制、植物水分竞争等生态系统动态的关键。利用2006年-2007年每隔5天的土壤水分监测数据,研究了重庆代表墒情站点的木洞地区土壤水分的动态。结果表明: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干旱年份(06年),土壤水分的年内变异越大;平水年(07年)土壤水分的年内变异较小。其季节动态可划分3-5月蒸发消耗期,6-9月剧烈波动期。土壤水分的随机动态特征为,06年各层土壤水分概率分布的峰值出现在80%左右,07年出现在90%左右,无论在枯水年、平水年各层土壤水分峰值出现的位置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层土壤水分垂向变异并非完全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时间尺度下土壤水分的剖面分布分为4种构型即:稳定型、增长型、波动型、降低型。根据各层季节变异的方差和变异系数,0-40cm土壤水分的垂直层次相应可以分为0-10cm活跃层和10-40cm次活跃层。土壤水分的剖面分布具有相似的变点分布及周期性特点,0-10cm的变点分布最多,土壤各层的互谱系数接近1,层次间水分的上、下运行因果关系明确。平面变异上,土壤水分的结构系数C0/C+C0在50%左右,中等变异,即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占整个空间变异的50%以上。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普通克里格法插值法,可反应土壤水分分布格局季节动态的时间稳定性;以地形为辅助变量的回归克里格方法,其预测的0-10cm、10-20cm、20-40cm土层土壤水分平均误差分别比普通克立格法降低了0.35%、24.29%、17.71%,而均方根误差则分别比普通克立格法降低了0.51%、11.35%、11.40%,显着提高了预测精度,其空间插值更能反映土壤水分随地形的变化规律。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与土壤水分库容关系密切,通过对丘陵山地土壤库容各组分的分析发现,丘陵山地土壤的通透库容变异超过了70%,为强变异;总库容、有效贮水库容、无效贮水库容的变异幅度为10%-50%,为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差结构存在方向变异,不同库容的变异方向并不相同,可采用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模拟,R2均在0.6以上;土壤水库的各组分中仅20-40cm无效贮水库容的空间异质的61.88%是空间自相关索引起的,其他库容的空间异质中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占到75%以上,空间相关性较强。(4)多元时空模型可模拟生长季节土壤水分动态,剧烈波动时期模拟效果较差。采用多元线性模型的逐步筛选法建立3个土层的3个时空预测模型。模型0-10cm、10-20cm的截距与本层土壤水分平均值基本相等,20-40cm的截距为3.48,低于该层平均水分;各层模型R2修正值在0.5以上,即模型各要素能解释50%以上土壤水分的变化,预测模型的最优性、稳定性在3月、4月、5月较好,但是在6、8、9均较差,绝对无偏性在8月、9月模型的也较差。因此模型在土壤水分波动剧烈时期的预测性能较差。总之,重庆山丘陵山地持水能力变化大,比水容量小,有效水范围较窄,土层浅薄,抗旱能力差,土壤水分垂向运移速度快,是该区土壤易于发生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的根本原因。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在大区域范围仍具有时间上的稳定性,3-5月生长季节,均受作物耗水量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基本相同;6-9月受高温伏旱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受地形的影响较大,甚至表现出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土地利用方法、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和山地地形的影响也是诱发该区发生土壤水分季节性、区域性干旱的重要原因。因此,在重庆丘陵山地大力推行工程、农艺、生物、化控等措施相结合的集雨增效旱作农业技术,提高降雨转化效率,增强土壤水库在农田水分的调蓄是提高降水资源化效率的必然要求。
张静,张有利,谢锦升,郭剑芬,杜紫贤[4](2007)在《荔枝果园治理措施对侵蚀退化赤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提出通过对稻草覆盖和客土措施(Ⅰ和Ⅱ)建立荔枝果园14年后严重侵蚀赤红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建立荔枝园后,采取措施的果园土壤的物理性质有明显改善,表层土壤容重和结构体破坏率呈措施Ⅰ<措施Ⅱ<对照的变化趋势。措施Ⅰ和措施Ⅱ表层土壤最大持水量分别是对照的1.75倍和1.65倍,措施Ⅰ和Ⅱ>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51.88%和42.52%。②措施Ⅰ和措施Ⅱ表层土壤有机质、全N、全P、全K和土壤速效性养分含量明显提高,其中土壤速效K含量增加幅度最大。③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果园不同治理措施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排列顺序为:措施I(1.000)>措施II(0.782)>对照I(0.333),措施I(0.923)>措施II(0.801)>对照I(0.333),表明果园覆草措施是改良侵蚀退化赤红壤的有效途径之一。
杨恬,朱照宇[5](2007)在《珠江三角洲丘陵赤红壤开发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利用》文中研究表明丘陵赤红壤是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土壤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的人为干扰和不合理利用使土壤性能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丘陵赤红壤的可持续利用。文中总结了丘陵赤红壤的基本特性及利用现状,探讨其生态环境重建及实现可持续利用的途径。认为丘陵赤红壤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养分贫瘠、表土砂质化、土壤结构退化、土壤水分性能退化、酸雨和重金属造成的污染等。指出实现其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主要有: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培育土壤肥力,调节土壤水分;增加生物多样性,建立良好的生态结构;防治"三废"污染,使用清洁能源;发展绿色农业与观光农业。
周佳[6](2007)在《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以荣昌县大坝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水农业是21st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作为节水农业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资源平衡分析和降雨积蓄利用两个方面。很多学者从降水、径流、土壤水和作物蒸散量方面进行了水资源平衡分析:利用3S技术分析区域的降水可蓄积潜力。但是将水资源平衡分析,降水潜力和工程布局结合起来的研究较少,且研究较多地集中于西北、华北或东北地区,对于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如何提高降水资源的利用率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在综合考虑降水、作物需水量、土壤水库贮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水资源的供需平衡,进行农田水量工程布局,以实现农业水资源的良好配置,有效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选择的样区为国家节水农业示范基地荣昌县大坝村,由于地形破碎,不利于进行工程设施的配套配置,因此,研究尺度选择为局地尺度。通过研究,得到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存在春旱、夏旱、伏旱现象,且土壤干旱情况比气象干旱更严重。研究区气象干旱的发生频率为春旱频率为45.0%,夏旱频率为22.6%,伏旱频率为35.5%,表现为春旱发生概率>伏旱发生概率>夏旱发生概率。春旱、夏旱、伏旱的频率均各自低于3月~4月、5月~6月上旬、6月下旬~9月上旬中枯水年和偏枯年发生的总概率。土壤干旱的发生概率为:春旱61.2%,其中中旱和重旱的发生概率均略低于平稳分布概率,但干旱总发生概率略高于平稳分布概率;夏旱的发生概率为52.6%,各干旱程度的发生概率和平稳分布概率基本一致;伏旱的发生概率为64.5%,其中轻旱和中旱的发生概率均低于平稳分布概率,而重旱的发生概率高于平稳分布概率,但干旱发生的总概率要高于平稳分布概率。(2)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格局与坡度密切相关,并影响着作物蒸散量。研究区以耕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其中旱地的面积为81.8105hm2,水田的面积为33.5616hm2。旱地主要分布在8°~15°、15°~25°两个坡度级中,水田主要分布在<2°的坡度级中。旱地年蒸散量平均为460mm。水田(水稻-冬水)年蒸散量平均为456mm,集中在5~8月;水田(水稻-油菜)年蒸散量平均为592mm,水稻的蒸散量占到77.03%。作物的蒸散量和土地利用模式密切相关,当水田选取的种植模式为水稻-油菜时,随着坡度的上升,总的蒸散量逐渐减少,当研究区水田选取的种植模式为水稻-冬水时,随坡度的上升,总的蒸散量逐渐增大。(3)研究区旱地土壤库容较小,但是有效水库容占的比率较大,影响土壤水库的因素主要为坡位、土地利用方式。研究区红棕紫泥的容重变化较大,在1.33~1.58之间,土壤水分特性差异较大,就变幅来说,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含水量>萎蔫含水量。在剖面上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含水量变化最大的是0~20cm层次,但是有效水含量最稳定也是0~20cm层次。士壤水分特性与土壤容重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容重不断增大,总孔隙度、饱和含水量、田间含水量不断减小,有效含水量、萎蔫含水量不断增大。其中饱和含水量与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0.982),当容重越大时,这种相关性越好。旱地总库容为1812 m3/hm2,贮水库容为1365 m3/hm2,有效水库容804m3/hm2,有效水库容占贮水库容的比率为58.9%。影响土壤水库的因素主要有土层厚度、坡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总库容、贮水库容、有效水库容、有效水库容占贮水库容的比率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坡顶-坡腰-坡底的坡位变化方式、水田-旱地-林地的土地利用变化方向不断增大。(4)研究区存在降水与作物需水时间上严重不匹配,需要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合理布置来解决这个问题。经过水资源平衡分析,研究区的旱地和水田均存在需水缺口,其中旱地需水缺口出现在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7月、8月,各月的最大需水缺口为21 mm、28 mm、32 mm、15 mm、30 mm、42 mm、58 mm、53 mm.。最小缺口为11 mm、18 mm、21 mm、1 mm、0 mm、0 mm、0 mm、0 mm。根据研究区的汇水能力共布置蓄水池27个,其中100m3的蓄水池8个,50 m3蓄水池19个。但研究区所布置的蓄水池不能完全满足旱地作物的需水要求,尤其是7~9月份红薯需水量较大,需要依靠水田提供部分灌溉水源。水田的供水缺口主要出现在3~4月份,需水缺口为1.57×104m3,通过分散布置囤水田可以解决蓄水不足的问题,研究区共布置囤水田5.05hm2。本文对研究区的农业水资源配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布置囤水田来作为微型农田水利工程来解决局地水田春季供水不足的问题。其结论可为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进行局地农业水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下一步工作主要集中在将降水与土壤水库变化、作物蒸散量进行时间上的拟和,设计符合研究区的具体灌溉措施方面。
蒋太明[7](2007)在《贵州喀斯特山区黄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如何提高降雨的资源化水平,用好有限的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的需水量和耗水量已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课题。土壤水分是作物生长、植被恢复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生态系统水分运移模型,农田水分优化管理与调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带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而在南方季节性干旱地区,尤其是西南喀斯特地区此类的系统研究工作较少。地处西南地区的贵州,碳酸盐类岩石分布面积大、范围广,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季节性干旱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黄壤是贵州主要的农业土壤类型,占贵州国土面积的41.9%,占全国黄壤面积的25.3%,在全国具有典型代表性。为此,本研究选择具有喀斯特山区典型代表性的修文县久长镇为试验区,以黄壤为供试土壤,开展喀斯特山区坡地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为贵州山区开展集雨抗旱技术示范与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试验研究以为贵州喀斯特山区季节性干旱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为出发点,围绕坡地黄壤水分时空变异规律,在6.5度、9.5度和16度坡耕地上,按10.0m×4.0m的规格设置试验小区,以裸地为对照,设置了玉米—小麦套作、蔬菜—蔬菜连作两种作物种植方式,于2001年6月~2003年7月期间,采集坡地径流数据66次、共594个,每10天采取0~10cm、10~20cm、20~40cm、40~60cm土层土样,每20天采取60~80cm、80~100cm土层土壤样品进行含水量测定,获得76批次、共3420个土壤水分数据。按照不同坡度、不同作物种植方式分别对径流与土壤水分数据进行分类整理,采用常规数据统计和互谱相关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黄壤水分的空间变异进行了探讨,完成了贵州喀斯特山区黄壤的持水性能、降水转化、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的探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黄壤质地粘重,持水力强,比水容量小,有效水范围极窄,易于发生干旱。黄壤剖面中粒径<0.01mm的物理性粘粒含量691.7~880.5g·kg-1,粒径<0.001mm的细粘粒占物理性粘粒的44%以上,为重粘土。黄壤20~40cm土层的粘粒含量最高,不利于降雨入渗。黄壤粘粒含量与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分含量显着正相关;砂粒、粉粒、容重与田间持水量、凋萎系数和有效水分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当土水势由-2.5~-10kPa段降至-10~-30kPa段,再降至-100~-300kPa段时,黄壤比水容量由10-1数量级降至10-2数量级,再降至10-3数量级。当土壤水吸力S小于100kPa时,土壤含水率下降很快,土壤水分释放快,量大;当吸力S大于100kPa时,土壤水分释放缓慢,量小。黄壤0~20cm土层田间持水量高至282.2g·kg-1,凋萎系数也高达250.0g·kg-1以上,有效水范围仅30~50g·kg-1,是黄壤易于干旱的主要原因。0~100cm土体黄壤总库容为5515.3 m3·hm-2;贮水库容达4094.1 m3·hm-2,占总库容的74.23%;通透库容仅1421.26 m3·hm-2,占总库容的25.77%,不利于土壤水分的上、下运行;有效水库容只287.1m3·hm-2,占贮水库容的比例仅9.69%,易于发生干旱;无效水库容占贮水库容的比例高达90.31%,对作物供水价值不大。(2)常规种植方式下黄壤地表径流量大,降雨资源化效率低。贵州喀斯特山区黄壤径流与降雨在时间上同步,5~8月径流高峰期,频率高,变幅大;3~4月和9~11月平缓,频率低,变幅小。对降雨的接纳始于3月,3~4月中旬的降雨接纳较少;4月下旬~6月降雨接纳频率高,数量大;7月降雨接纳频率低,单次接纳量较大;8月降雨较多,接纳量不大;9月降雨接纳偏少;10月降雨接纳频率高,接纳量小;11月~次年2月,基本没有降雨接纳。4~10月是坡地黄壤增加深层土壤降雨入渗和提高降雨资源化水平的关键时期。黄壤坡地径流(Rs)和“土壤—植物”系统对降雨(P)的接纳(Pe)表现为P=Pe+Rs的数量关系,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加速增加,表现为Rs=-a+bP-cP2+dP3的函数关系;降雨接纳量在初期随降雨增大而升高,当降雨到达一定量时,降雨接纳数量逐步降低,表现为Pe=a+bP+cP2-dP3的函数关系。6.5度、9.5度和16度黄壤坡地年产流降雨占年降雨量的72%。裸地的年径流量占年产流降雨量的42.4%,“土壤—植物”系统对产流降雨的58.6%;常规种植方式下的径流系数为31.8%,降雨接纳系数为68.2%,作物种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植物”系统对降雨的接纳比例。(3)黄壤水分的季节分配及在剖面上的分布差异大。黄壤水分随时间变化而呈有节律的周期性摇荡,周期30~60d。黄壤水分的季节性分配不协调,春季为土壤水分强烈上升蒸发期,土壤水分分布层下移现象明显,水分贮量处于负相位,不利于浅根系作物的水分供应;夏、秋季为土壤水分恢复补充期,降水补充较多,土壤水分分布层明显上移,水分贮量处于正相位;冬季为土壤水分缓慢蒸发补充期,土壤水分蒸发散失较缓慢,土壤水分分布层仍有下移的现象,水分贮量在正、负相位间交替变化。由于黄壤有效水范围极窄,在夏、秋季也常常受到干旱的影响。黄壤剖面相邻层次间具有相似的变点分布及周期性特点,层次间水分的上、下运行因果关系明晰。20cm深度是黄壤水分垂直变异的“拐点”,黄壤含水量在20~40cm土层急剧增高,40~100cm土层水分贮量处于一个较高且稳定的状态。黄壤水分变异系数cv随土层(h)加深而减小,表现为cv=0.5197h0.4894的函数关系。因此,根据水分变异系数cv可将黄壤剖面划分为:0~20cm为水分活跃层(cv>0.0876)、20~60cm土层为水分次活跃层(0.0876≥cv≥0.0665)、60~100cm土层为水分相对稳定层(cv<0.0665)。其中:活跃层是土壤与大气进行水分转化的通道与界面,次活跃层是相对稳定层和活跃层之间的水分传输通道,相对稳定层是土、气界面水分转化的库,三个层次间的水分差异较大,具有较强的水势梯度。黄壤水分活跃层含水率250~400g·kg-1,次活跃层含水率400~500g·kg-1,相对稳定层的含水率在500g·kg-1以上,维持较稳定的土壤水分正梯度剖面构型,水分活跃层水分含量相对较低。(4)坡度和作物种植是黄壤坡地降雨转化及水分保蓄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贵州喀斯特山区,随坡度增大,黄壤地表径流量增加,产流降雨量的资源化水平降低。坡度是黄壤水分剖面垂直变异的主要因素,除水分活跃层外,20~100cm土层内的各土层水分含量表现出9.5度>16度>6.5度的趋势。菜—菜和裸地方式下水分活跃层的水分含量表现出9.5度>6.5度>16度的趋势,6.5度与16度间的水分差异达到了0.01的极显着水平,在玉—麦种植方式下这种差异又消失了。6.5度坡地黄壤粘粒含量过高,严重地制约了6.5度坡地上黄壤的降水入渗。排除土壤粘粒过高所带来黄壤水分异常的6.5度坡耕地后,9.5度坡地黄壤较一致地保持着高于16度坡耕地的水分含量。黄壤水分的时间动态变异主要受制于降水,0~40cm土层尤为明显。玉—麦、菜—菜种植方式对降雨的转化效率随季节更替而相互交替变化。与裸地相比,作物种植增加了坡地黄壤的降雨转化效率。不同作物种植方式下,黄壤水分时间动态与降水保持着较一致的规律性,0~100cm土体,特别是0~20cm土层,其水分与降水在时间上的演变节点基本保持在相同或相近的位置。作物种植在增加降雨入渗的同时,也加大了对土壤水分的蒸腾损耗,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黄壤水分的变异程度与频率,这种影响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衰减,使相对稳定层的水分含量能够维持在较高含量水平。在高含水量时,玉—麦方式对活跃层黄壤水分变异的效应大于菜—菜方式;裸地方式的水分消耗低,土壤水分含量高。总之,贵州山区坡地黄壤质地极粘重,持水能力强,比水容量小,有效水范围极窄,水分上、下运行困难,耕层水分含量有限,是黄壤易于发生季节性干旱的根本原因。黄壤坡地常规农耕系统的径流系数高,降雨接纳与转化量低,春季是水分贮量的低值时段,黄壤水库的周年均衡供水能力差。坡度对径流具有正效应,对降雨资源化和土壤水分含量都具有负效应;降雨时作物种植增加了降雨接纳量,其余时间则加大了对土壤水分的消耗,一定程度上作物种植加剧了土壤水分的数量变异。因此,在贵州山区坡地黄壤上实施集雨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工程、农艺、生物、化控等措施相结合的集雨增效旱作农业技术,提高降雨转化效率,增强土壤水库在农田水分调蓄上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蒋太明,魏朝富,谢德体,肖厚军,夏锦慧,邓英[8](2006)在《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黄壤持水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在贵州中部采取0100cm土层的黄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贵州中部低山丘陵区黄壤粘粒含量高,<0.01 mm颗粒含量806.23686.2 g/kg,<0.001 mm粒径颗粒含量651.05263.57 g/kg,粘粒含量高,犁底层透水性差,不利于降雨入渗。黄壤的持水量高,有效水的范围极窄;0100 cm土层总库容5 515.3 m3/hm2,贮水库容4 094.1 m3/hm2,有效水库容仅9.69%,其比例较广州赤红壤、华北潮土和东北黑土低35.65,43.17和41.19个百分点;黄壤的通透库容小,不利于水分的上、下运行。
周佳,李燕,张贞,魏朝富[9](2006)在《节水农业背景条件分析》文中认为综述了气候、地形、水文过程和土壤水分状况在节水农业研究与应用中的作用。干旱指标法被广泛采用以分析干旱情况,但它不能很好地反映季节性干旱;地形对节水农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降水和水土流失情况来影响水资源利用率和节水配置;对水文过程的分析从流域尺度出发主要采用TOPMODEL、SWAT、MODFLOPW、FEFLOW、MIKE-SHE等模型,从局地尺度出发主要采用TOPMODEL、WEPP等模型,从农田尺度出发,研究主要集中在农田蒸发、蒸散和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方面;土壤水分状况受土壤类型、土壤性质、土地利用方式、地表覆盖物、气候因素、以及人为作用的影响,利用这些因素对土壤水影响的规律培育“土壤水库”和对作物进行非充分灌溉或者调亏灌溉能够有效地节约灌溉用水。
郭庆荣,钟继洪,张秉刚,谭军,高淑涛[10](2004)在《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水库容状况及水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总库容、贮水库容、有效水库容和通透库容的特征及差异,0cm~100cm土层的总库容为4550 4m3/hm2,比华北潮土的小9 53%,比东北黑土的小11 06%;0cm~100cm土层的贮水库容为3265 7m3/hm2,比华北潮土的小16 84%,比东北黑土的小23 16%;有效水库容为1474 8m3/hm2,比华北潮土的小29 03%,比东北黑土的小29 77%;0cm~100cm土层通透库容,丘陵赤红壤为1284 7m3/hm2,比华北潮土大181 7m3/hm2,比东北黑土大424 7m3/hm2。阐述了其目前存在的水分问题。表5,参8。
二、南亚热带赤红壤库容和土壤水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亚热带赤红壤库容和土壤水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海绵型绿地土壤水分渗蓄特性及改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文献综述 |
1.1 城市土壤蓄水特性 |
1.2 城市土壤入渗能力 |
1.3 土壤渗蓄改良研究进展 |
2.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2 技术路线 |
3.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深圳市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
3.1.2 新城公园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
3.2 绿地土壤水分渗蓄特性调查 |
3.2.1 样品采集 |
3.2.2 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
3.3 土壤渗蓄性改良配方筛选试验 |
3.3.1 供试材料 |
3.3.2 试验处理与方法 |
3.3.3 测试项目和测试方法 |
3.4 数据处理和统计 |
4.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类型绿地土壤水分渗蓄特性 |
4.1.1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4.1.2 土壤持水特性 |
4.1.3 土壤渗透性 |
4.2 海绵型绿地土壤改良技术研究 |
4.2.1 不同配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 |
4.2.2 不同配方土壤持水特性 |
4.2.3 不同配方土壤渗透性 |
4.2.4 配方土渗透率与容重、孔隙度的典型相关分析 |
4.2.5 配方土持水量与容重、孔隙度的典型相关分析 |
4.2.6 不同配方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5.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不同类型绿地土壤水分渗蓄特性 |
5.1.2 不同改良土渗蓄特性和植物生长状况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广东丘陵红壤土壤水分性能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土壤采集区概况 |
1.2 土壤采集 |
1.3 水分性能指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植被与利用方式下丘陵红壤导水性能的比较 |
2.2 不同植被与利用方式下丘陵红壤持水性能的比较 |
2.3 不同植被与利用方式下丘陵红壤供水性能的比较 |
3 讨论与结论 |
(3)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水力特性 |
1.1.1 土壤水力特性测定 |
1.1.2 土壤水力特性推求-传递函数 |
1.2 土壤水力特性时空变异 |
1.2.1 土壤水力特性时空异质性 |
1.2.2 土壤水力特性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 |
1.3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 |
1.3.1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
1.3.2 土壤水分时间变异及预测 |
1.3.3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结构在时间上的稳定性 |
1.3.4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因素 |
1.4 结语 |
第2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方法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3 研究区概况 |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4.1 样点布设与样品采集 |
2.4.2 土壤水力特性 |
2.4.3 Van Genuchten模型 |
2.4.4 土壤传递函数模型 |
2.4.5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分析 |
2.4.6 土壤水分时空预测模型 |
第3章 皇陵山地土壤水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1 比水容量C(θ) |
3.2 扩散率D(θ) |
3.3 非饱和导水率K(θ) |
3.4 影响因素 |
3.5 讨论 |
第4章 丘陵山地土壤水力学特性传递函数分析 |
4.1 模型评价及分析 |
4.1.1 拟合特征 |
4.1.2 最优性 |
4.1.3 绝对无偏性 |
4.1.4 稳健性 |
4.1.5 影响因素 |
4.2 θ_r的空间变异结构 |
4.3 θ_s的空间变异结构 |
4.4 α的空间变异结构 |
4.5 n的空间变异结构 |
4.6 结论 |
第5章 丘陵山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 |
5.1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时稳性 |
5.1.1 时间稳定性特征 |
5.1.2 时间稳定性点选择 |
5.1.3 监测频率对监测点选择的影响 |
5.1.4 讨论 |
5.2 土壤水分的时间变异 |
5.2.1 年际动态 |
5.2.2 年内动态 |
5.2.3 随机分布特征 |
5.2.4 讨论 |
5.3 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 |
5.3.1 土壤水分垂向异质性 |
5.3.2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
5.3.3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插值方法 |
5.4 土壤水库空间变异 |
5.4.1 土壤水库的描述性统计 |
5.4.2 土壤水库的空间变差结构 |
5.4.3 土壤水库的空间分布格局 |
5.5 讨论 |
第6章 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模拟 |
6.1 模型 |
6.2 模型评价 |
6.2.1 线性拟合性 |
6.2.2 预测性 |
6.2.3 最优性 |
6.2.4 绝对无偏性 |
6.2.5 稳定性 |
6.3 讨论 |
第7章 主要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点传递函数模型 |
附录2 参数传递函数 |
致谢 |
论文发表与参加课题情况 |
(4)荔枝果园治理措施对侵蚀退化赤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1.1 荔枝果园稻草覆盖处理 (措施I) 。 |
1.1.2 荔枝果园客土处理 (措施II) 。 |
1.1.3 严重退化地 (对照) 。 |
1.2 采样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果园治理措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2.1.1 果园治理措施对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 |
2.1.2 果园治理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
2.2 果园治理措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2.2.1 果园治理措施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2.2.2 果园治理措施对土壤全N、全P、全K的影响。 |
2.2.3 果园治理措施对土壤速效性养分的影响。 |
2.3 土壤理化性质综合评价 |
3 结论 |
(5)珠江三角洲丘陵赤红壤开发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赤红壤的基本特性 |
1.1 化学性质 |
1.2 物理性质 |
1.2.1 颗粒组成状况 |
1.2.2 易干旱 |
2 丘陵赤红壤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
2.1 利用方式不合理导致水土流失 |
2.2 丘陵赤红壤开垦利用后的不良变化 |
2.2.1 养分的变化 |
2.2.2 表土砂质化 |
2.2.3 土壤结构变化 |
2.2.4 土壤水分性能变化 |
2.3 重金属污染和酸雨的危害 |
3 丘陵赤红壤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3.1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保证坡地可持续利用 |
3.2 培育土壤肥力, 调节土壤水分 |
3.3 增加生物多样性, 建立良好的生态结构 |
3.3.1 改良小气候环境 |
3.3.2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 |
3.3.3 增加害虫天敌, 减少农药使用 |
3.4 防治“三废”污染, 使用清洁能源 |
3.5 发展绿色农业与观光农业 |
(6)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以荣昌县大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气候与节水农业 |
1.2 地形与节水农业 |
1.3 水文与节水农业 |
1.4 土壤水与节水农业 |
1.5 结语 |
第2章 引言 |
2.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区概况 |
2.5 研究方案 |
2.5.1 季节性干旱研究方法 |
2.5.2 土地利用格局 |
2.5.3 作物蒸散量研究 |
2.5.4 土壤水库贮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5.5 农业水资源的配置 |
第3章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季节性干旱特征 |
3.1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气象干旱 |
3.1.1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气候基本特征 |
3.1.2 气象干旱特征 |
3.2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壤干旱 |
3.2.1 土壤可能蒸散量 |
3.2.2 土壤干旱指数 |
3.3 小结 |
第4章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对蒸散量的影响 |
4.1 土地利用格局 |
4.1.1 同一坡度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 |
4.1.2 同一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坡度级的分布 |
4.2 作物蒸散量分析 |
4.2.1 不同作物在各个月份的蒸散量 |
4.2.2 作物蒸散量的空间分布 |
4.3 小结 |
第5章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土壤水库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5.1 土壤水分特性的变化 |
5.1.1 土壤水分特性的剖面变化 |
5.1.2 容重对水分性质的影响 |
5.2 土壤水库贮量及其影响因素 |
5.2.1 土壤水库 |
5.2.2 土壤水库贮量的影响因素 |
5.3 小结 |
第6章 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的配置 |
6.1 旱地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蓄水池布局 |
6.2 水田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囤水田布局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参加课题及发表文章 |
(7)贵州喀斯特山区黄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持水性 |
1.1.1 土壤持水性的影响因素 |
1.1.2 描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通用模型 |
1.1.3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测定和推求 |
1.2 降水入渗与地表径流 |
1.2.1 降水入渗 |
1.2.2 地表径流 |
1.2.3 降雨入渗的影响因素 |
1.3 土壤水分转化 |
1.3.1 SPAC与水分转化 |
1.3.2 根系吸水 |
1.4 土壤水分时空变异 |
1.4.1 时间变异 |
1.4.2 空间变异 |
1.5 南方亚热带红黄壤的水分研究 |
1.5.1 关于红壤的水分研究 |
1.5.2 关于黄壤的水分研究 |
1.6 结语 |
第2章 立题依据与研究方法 |
2.1 立题依据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2.3 技术路线 |
2.3 试验区背景 |
2.3.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2.3.2 气候及降水状况 |
2.4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4.1 供试黄壤主要理化性质 |
2.4.2 试验研究与测定方法 |
2.4.3 数据统计方法 |
第3章 黄壤持水特性及影响因素 |
3.1 黄壤水分特性 |
3.1.1 水分特征曲线 |
3.1.2 比水容量 |
3.1.3 田间持水量和萎蔫系数 |
3.1.4 持水性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
3.2 黄壤水分库容 |
3.2.1 黄壤水分库容 |
3.2.2 黄壤水分库容的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第4章 黄壤地表径流特性及降水资源化 |
4.1 黄壤坡地水量平衡 |
4.2 地表径流及其影响因素 |
4.2.1 时间分布特征 |
4.2.2 径流与降雨的相关性 |
4.2.3 坡度对径流的影响 |
4.2.4 作物种植对径流的影响 |
4.3 “土壤—植物”系统的降水资源化及影响因素 |
4.3.1 时间分布特征 |
4.3.2 降雨接纳量与降雨的相关性 |
4.3.3 坡度对降雨接纳的影响 |
4.3.4 作物种植对降雨接纳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5章 黄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 |
5.1 黄壤水分贮量 |
5.1.1 土壤水分贮量 |
5.1.2 空间垂直变异 |
5.1.3 时间变异 |
5.1.4 土壤水分活动层次划分 |
5.2 黄壤含水率 |
5.2.1 空间垂直变异 |
5.2.2 时间变异 |
5.3 黄壤水分的垂直响应关系 |
5.3.1 各层段土壤水分的互谱分析 |
5.3.2 土壤水分变点的分布差异 |
5.4 黄壤水分与径流、降雨的相关性 |
5.5 讨论 |
第6章 坡度对黄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
6.1 活跃层水分动态 |
6.1.1 季节性变异特征 |
6.1.2 数量差异 |
6.1.3 不同种植方式下坡度对θ_m的影响 |
6.2 次活跃层水分动态 |
6.2.1 20~40cm层段黄壤水分动态 |
6.2.2 40~60cm层段黄壤水分动态 |
6.2.3 小结 |
6.3 相对稳定层水分动态 |
6.3.1 60~80cm层段水分动态 |
6.3.2 80~100cm层段水分动态 |
6.3.3 小结 |
6.4 讨论 |
第7章 作物种植对黄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
7.1 活跃层水分动态 |
7.1.1 季节性动态特征 |
7.1.2 数量差异 |
7.1.3 不同坡度条件下种植方式对θ_m的影响 |
7.2 次活跃层水分动态 |
7.2.1 20~40cm层段水分动态 |
7.2.2 40~60cm层段水分动态 |
7.2.3 小结 |
7.3 相对稳定层水分动态 |
7.3.1 60~80cm层段水分动态 |
7.3.2 80~100cm层段水分动态 |
7.3.3 小结 |
7.4 讨论 |
第8章 主要结论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发表与参加课题等情况 |
(8)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黄壤持水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区概况 |
1.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1.3 数理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壤物理特性的剖面特点 |
2.2 土壤水分参数 |
2.3 黄壤水库 |
2.3.1 总库容 |
2.3.2 贮水库容 |
2.3.3 通透库容 |
2.3.4 有效水库容 |
2.3.5 无效水库容 |
3 讨论 |
(9)节水农业背景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气候与节水农业 |
2 地形与节水农业 |
3 水文与节水农业 |
4 土壤水与节水农业 |
5 结语 |
(10)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水库容状况及水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的水库容 |
1.1 丘陵赤红壤的总库容 |
1.2 丘陵赤红壤的贮水库容 |
1.3 丘陵赤红壤的通透库容 |
2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的水分问题分析 |
2.1 降水分布不均, 蒸发与降雨变化的不同步, 导致明显的季节性干旱 |
2.2 贮水库容、有效水库容小, 贮水量及有效水含量低 |
2.3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深层贮水丰富, 但利用困难 |
3 结 论 |
四、南亚热带赤红壤库容和土壤水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海绵型绿地土壤水分渗蓄特性及改良技术研究[D]. 李保辰.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2]广东丘陵红壤土壤水分性能特征比较研究[J]. 钟继洪,谭军,林兰稳,骆伯胜,余炜敏.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6)
- [3]丘陵山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其模拟[D]. 王改改. 西南大学, 2009(01)
- [4]荔枝果园治理措施对侵蚀退化赤红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张静,张有利,谢锦升,郭剑芬,杜紫贤.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7(04)
- [5]珠江三角洲丘陵赤红壤开发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利用[J]. 杨恬,朱照宇. 热带地理, 2007(05)
- [6]四川盆地紫色丘陵区局地农业水资源配置研究 ——以荣昌县大坝村为例[D]. 周佳. 西南大学, 2007(06)
- [7]贵州喀斯特山区黄壤水分动态及其影响因素[D]. 蒋太明. 西南大学, 2007(04)
- [8]贵州中部喀斯特地区黄壤持水性能的研究[J]. 蒋太明,魏朝富,谢德体,肖厚军,夏锦慧,邓英. 水土保持学报, 2006(06)
- [9]节水农业背景条件分析[J]. 周佳,李燕,张贞,魏朝富.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6)
- [10]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水库容状况及水分问题研究[J]. 郭庆荣,钟继洪,张秉刚,谭军,高淑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