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风型内燃机车的冬季保养常识(论文文献综述)
姜启堂[1](2018)在《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东风4B型内燃机车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牵引动力之一,其维护和保养也成为铁路运输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承担着日益繁重的国防科技试验、物资和人员运输任务,进出中心的设备和物资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来实现,作为首当其冲的排头兵--东风4B型内燃机车则承担着机车牵引动力的重任,为载人航天试验运输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动力保障。为确保东风4B型内燃机车正常、安全运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部东风4B型内燃机车因常年运行于气候条件恶劣的环境,如风沙、低温和高海拔等因素对内燃机车的影响;并指出了当前其故障特点、维修状况和计划预防修处在维修过剩与维修不足两大弊端。然后,依据多年来这款内燃机车在特殊气候条件下运行过程中的维修与保养经验,进行了总结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检修方案,在机车柴油机原空气滤清系统增加“附加抽尘装置”,提高了整个滤清效率;并对管内机车维修策略优化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取的一系列工作,探索新形势下铁路运输发展规律,查找和应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更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机车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类似管内机务段运用区段提供参考。东风4B型内燃机车维修与保养及时与否、有效与否都将直接影响其运行的安全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内燃机车的维修与保养,是保证机车正常营运所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保证铁路运输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要求。
於湘江[2](2013)在《石化企业铁路运输系统中内燃机车输送安全评价与研究》文中提出内燃机车是石化企业铁路运输的重要设备,一些石化企业对铁路运输的投入受到限制,企业铁路部门的安全管理系统不完善,事故隐患引人关注。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企业铁路内燃机车运用风险进行分析和有效的安全评价,并结合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研究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本文结合吉林石化公司铁路内燃机车运用实际情况,以安全评价理论为技术支持开展安全评价。选取国家铁路发生的与内燃机车运用相关的事故案例,对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内燃机车运用事故事件发生的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四方面因素。在对企业内燃机车运用中发生的事故事件总结的基础上,采用事故树的方法对影响内燃机车运用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地辨识和分析,本文将四方面因素作为准则层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指标层评价指标共计30个,以构建的内燃机车运用安全评价模型为基础,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人员责任心权重系数最大,即人员责任心最重要。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情况,应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各指标的安全可靠程度进行了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内燃机车运用一级、二级指标的各系统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通过对内燃机车运用管理的安全评价,发现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理顺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提高安全预防能力等建议。
陈萍[3](2013)在《基于改进模糊PID的机车停车保温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铁路交通的大力发展,其运输安全性与节能减排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柴油为动力源的内燃机车,在目前的铁路动力结构中仍然有广泛应用。在寒冷季节,为了保证内燃机的机动性和安全性,防止因为停车时间过长后发生冻害事故,在停车时需要对机车进行保温控制,以确保机车可以顺利启动作业。因此设计高效节能的停车保温控制系统对于内燃机车在低温条件下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的停车保温系统采用电加热器的方式对冷却水进行加热,柴油和机油则通过载热体的循环来加热。接通加热器后,预热水泵抽取高温水,泵出的水灌到中冷水系,从而形成一个大循环,当水温达到一定温度时,再启动辅助柴油泵和机油泵,用水系统的水来分别加热热交换器内的机油和柴油。机车保温系统的油水换热过程具有参数时变、非线性、大惯性、纯滞后等特性,因此传统的PID控制不能实现较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采用带Smith预估器的模糊控制实时整定PID参数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将其应用到停车保温控制的油水换热温度控制系统中,并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与PID控制以及Smith-PID控制方法的对比,证明了所设计的Smith-模糊PID控制方法的良好性能,实现了停车保温系统对于温度的精确控制,使控制系统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好的鲁棒性,同时又能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对所设计系统的分析,选择了维控触摸屏及S7-200PLC作为上下位机,并设计了扩展模块接线图以及能实时反映水温、柴油温度和机油温度的组态界面,组态界面上还能实现实时监控加热器和水泵、机油泵以及柴油泵的工作状态。并在Step7环境下编写了系统的PLC程序。
魏松[4](2008)在《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输需求急速增加,既有铁路的供给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面对此现状,全国铁路进行了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此次提速是铁路部门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在此次提速中,铁道部积极推进运输组织方式改革,推行机车长交路、轮乘制等,全面优化运输生产力布局。事实证明,大力实施挖潜提效,利用有限的运输能力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是缓解铁路阶段性、区域性能力紧张的有效措施。论文以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这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系统思想,探讨通过改革机车运转方式和值乘方式加速机车周转的措施。论文通过分析国内货运机车采用短交路、单回运转制和肩回运转制交路的弊端、机车循环(或半循环)运转所带来的效益,得出货运机车应采用长交路运转方式的结论,并通过哈尔滨局采用机车长交路运转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实例进行论证。机车运转制度的改革必然引起值乘方式的改变,通过分析现有机车值乘方式的优缺点,得出长交路轮乘制将成为代表着我国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机车乘务制度。论文最后对于机车采用“长交路、轮乘制”运用模式所带来的管理体制改革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结论对于提高铁路货运机车运用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胡德忠[5](2004)在《机车柴油机低温条件下使用低标号柴油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寒冷气候条件下机车柴油机使用低标号柴油是铁路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冬季影响使用低标号柴油的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分析,掌握了相关理论、方法、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绥化机务段的储油罐、输油管等进行了保温处理,合理组织了柴油装卸和发放,保证了供应机车的柴油油温保持在0℃以上,使机车柴油机冬季可以燃用-20#轻柴油。针对运用中DF4型内燃机车预热系统出现的问题,对其进行了改造试验,即燃油泵进油管、连接燃油旁通管和燃油系统回油管加装电热套,并在机车燃油预热器进油口前安装了温度控制阀。运用考核试验表明,系统改造后机车柴油机预热效果良好,能保证机车柴油机在寒冷的冬季使用-10#柴油。
陈军[6](2004)在《中国石油润滑油品牌经营模式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时代中,品牌已成为企业决胜市场的战略工具。国际大企业集团挟资金、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大举进入中国,通过合资、合作、兼并、收购等各个方式在全国各地逐个树起“洋品牌”的旗帜。品牌的市场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中国人已开始经营自己的品牌,在现代商战中,无疑品牌是制胜的最佳利器。如何打造这支利器已成为当前各个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围绕所研究的主题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经营模式与策略,结合现代西方市场营销学和品牌营销学的基础理论,采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以及实证研究等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首先分析了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目前营销工作的现状,揭示了其成功与不足之处和构成润滑油品牌核心价值的要素;接着对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所处的营销环境及竞争对手进行了分析,认识到中国润滑油市场已经进入品牌化运营时代。最后本文通过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经营模式的设计、应采用的品牌经营策略(如品牌定位策略、形象策略、保护策略等)和品牌营运中应注意的问题的阐述,力求对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如何建设品牌及实施品牌化经营有一全面、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使我国的本土企业在品牌营运的过程中能够有所借鉴,有效地把自己的品牌发扬光大,振兴民族经济。
王德志[7](1993)在《对国产内燃机车换代产品的十点期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实际运用情况和外国内燃机车的一些特点,提出了电器屏柜互换化,车轴结构改进等十项改进建议,期望在换代机车上采纳。
崔方[8](1967)在《东风型内燃机车的冬季保养常识》文中提出 一、柴油机的冬季保养常识1.柴油机散热器各百叶窗、车体门窗及车体顶部各孔盖都要严密,开关灵活,防止冷风由上述处所的缝隙处侵袭柴油机;在外界气温低于零下10℃时,散热器百叶窗要加挂棉被;对燃
二、东风型内燃机车的冬季保养常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风型内燃机车的冬季保养常识(论文提纲范文)
(1)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内燃机车运用概述 |
1.1.2 企业情况简述 |
1.2 内燃机车发展概况 |
1.3 内燃机车运行中的典型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管内内燃机车介绍 |
2.1 管内内燃机车的基本介绍 |
2.1.1 构成与功能 |
2.1.2 内燃机车的原理 |
2.2 管内内燃机车故障分析 |
2.2.1 机车自然损耗 |
2.2.2 机车故障特点 |
2.3 管内内燃机车检修特征 |
2.3.1 机车维修种类 |
2.3.2 机车检修特点 |
2.3.3 机车维修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特殊气候对管内内燃机车影响分析 |
3.1 春秋风沙对内燃机车影响 |
3.1.1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电器影响 |
3.1.2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走行部影响 |
3.1.3 多风沙气候对机车柴油机影响 |
3.2 冬季气候因素对内燃机车影响 |
3.2.1 低温对机车运行影响 |
3.2.2 温差对机车运行影响 |
3.3 地理环境因素对内燃机车影响 |
3.3.1 坡道对内燃机车影响 |
3.3.2 海拔对机车运行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管内内燃机车安全行车和维修改进措施 |
4.1 风沙对管内内燃机车的安全行车和维修措施 |
4.1.1 保障机车电器部分安全性采取措施 |
4.1.2 保障机车走行部安全性采取措施 |
4.1.3 保障机车柴油机安全性其改造方案设计 |
4.2 冬季气候对内燃机车的维修保养 |
4.2.1 冬季气候柴油机保养措施 |
4.2.2 电机及电器的冬季保养常识 |
4.2.3 制动走行部分的冬季保养常识 |
4.3 管内内燃机车维修改进措施 |
4.3.1 明确机车检修周期指标 |
4.3.2 实施机车状态维修 |
4.3.3 优化机车维修间隔期 |
4.3.4 强化机车维修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5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内燃机车安全行车分析 |
5.1 实施效果 |
5.2 存在问题与差距 |
5.2.1 人员素质相对滞后 |
5.2.2 部分装备落后性能老化 |
5.2.3 部分行车设备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 |
5.2.4 科研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
5.2.5 行车安全保障体系尚需完善 |
5.2.6 缺乏可靠性指标 |
5.3 改善措施 |
5.3.1 探索新措施提升安全行车 |
5.3.2 建立健全管理法规提高人员素质 |
5.3.3 进行设备改造提高设备性能 |
5.3.4 加快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 |
5.3.5 确立以小修和临时抢修为主检修理念 |
5.3.6 划分模块,加强乘务员的检查 |
5.3.7 逐步建立机车可靠性评价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石化企业铁路运输系统中内燃机车输送安全评价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内燃机车运用概述 |
1.1.2 吉林石化铁路运输情况简介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标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1 安全评价的概念 |
2.2 安全评价的程序 |
2.3 国内外安全评价研究概述 |
2.3.1 国外安全评价研究概述 |
2.3.2 国内安全评价研究概述 |
2.4 安全评价方法 |
2.4.1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
2.3.2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
2.3.3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
2.5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 |
第3章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
3.2 权重确定方法 |
3.2.1 客观赋权法 |
3.2.2 主观赋权法 |
3.2.3 权重确定方法的选择 |
3.2.4 层次分析法的使用方法 |
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3.1 综合评价法与模糊模型简介 |
3.3.2 单级模糊综合评价 |
3.3.3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3.3.4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的分析 |
3.3.5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
第4章 内燃机车运用安全系统因素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 与内燃机车运用有关典型事故案例研究 |
4.1.1 人为失误触发事故案例 |
4.1.2 设备因素触发事故案例 |
4.1.3 环境因素触发事故案例 |
4.1.4 管理因素触发事故案例 |
4.2 内燃机车运用事故统计分析 |
4.2.1 内燃机车运用作业流程 |
4.2.2 常见事故统计分析 |
4.2.3 危险货物事故风险评价 |
4.2.4 内燃机车运用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3 评价体系的建立依据 |
4.4 评价体系的内容 |
4.5 构建内燃机车运用安全系统评价体系 |
4.5.1 安全的评价目的 |
4.5.2 安全评价主体 |
4.5.3 安全评价的客体 |
4.5.4 安全评价的原则 |
4.5.5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5章 内燃机车运用系统安全评价及应用 |
5.1 构建内燃机车运用系统安全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5.2 内燃机车运用系统中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构造判断矩阵 |
5.2.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2.3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5.3 内燃机车运用系统安全综合评价 |
5.3.1 内燃机车运用系统安全评价构架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一 |
附表二 |
(3)基于改进模糊PID的机车停车保温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低温条件下柴油机起动困难原因 |
1.1.2 寒冷环境下内燃机车的预热问题 |
1.2 国内外停车保温系统现状 |
1.3 模糊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4 模糊 PID 概论 |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机车停车保温系统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机车停车保温总体结构和原理 |
2.2 机车油水换热过程模型分析 |
2.2.1 系统组成 |
2.2.2 油水换热过程静态特性分析 |
2.2.3 油水换热过程的动态建模 |
2.3 控制阀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车油水换热过程控制方案设计 |
3.1 控制系统的方案选取 |
3.2 系统控制器设计理论 |
3.2.1 模糊控制概论 |
3.2.2 模糊控制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
3.2.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
3.2.4 Smith 预估补偿控制 |
3.3 控制器控制算法的实现 |
3.3.1 Smith-模糊 PID 控制器的设计 |
3.3.2 仿真研究及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PLC 的机车停车保温系统设计 |
4.1 可编程控制器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
4.2 系统输入输出设计 |
4.3 系统硬件组成 |
4.3.1 PLC 及扩展模块选型 |
4.3.2 触摸屏及其通信 |
4.3.3 停车保温系统 PLC 软件设计 |
4.3.4 组态界面设计及通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PLC 控制程序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现状 |
1.2.1 货物运输 |
1.2.2 重点物资运输 |
1.2.3 铁路口岸运输 |
1.3 实施货运机车长交路的优点 |
1.3.1 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 |
1.3.2 实现机车连续循环运用 |
1.3.3 运输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 |
1.3.4 运输安全相对稳定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方案及措施的研究 |
2.1 铁路货运机车交路的种类及特点 |
2.1.1 设置机车交路的目的 |
2.1.2 确定机车牵引交路的原则 |
2.1.3 机车牵引交路的总类 |
2.1.4 机车运转制 |
2.2 现行货运机车交路情况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2.2.1 短交路 |
2.2.2 单回运转制或肩回运转制 |
2.2.3 机车乘务组包乘制 |
2.2.4 机车乘务员外段换班制 |
2.3 机车运用效率主要考核指标 |
2.3.1 从牵引能力利用方面考核 |
2.3.2 从时间利用方面考核 |
2.3.3 综合考核指标 |
2.4 提高运用机车经济效益的途径 |
2.4.1 调整布局,优化结构 |
2.4.2 用科学检修和运用管理的方法保证机车质量 |
2.4.3 提高机车牵引重量 |
2.4.4 加速机车周转 |
2.4.5 挖潜提效的运输组织措施 |
第3章 机车值乘方式和运转制的研究 |
3.1 机车值乘方式 |
3.1.1 包乘制 |
3.1.2 轮乘制 |
3.1.3 轮包结合制 |
3.1.4 机车乘务制度的选择原则 |
3.2 改革机车交路的研究 |
3.2.1 循环交路及半循环交路概念 |
3.2.2 循环或半循环交路的优点与肩回运转制比较 |
3.2.3 实行循环(或半循环)运转制存在的问题 |
3.2.4 改革机车交路的综合经济效果 |
3.3 实施货运机车长交路经济效益分析 |
3.3.1 减少运用机车数量的经济效益 |
3.3.2 减少机车乘务员的经济效益 |
3.3.3 列车运行节约燃料的经济效益 |
第4章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措施 |
4.1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必要性分析 |
4.2 加强机车管理及保养维修的具体措施 |
4.2.1 加强机车质量管理 |
4.2.2 改革修程修制 |
4.3 建立货运机车长交路的管理制度 |
4.3.1 安全管理 |
4.3.2 机车运用管理 |
4.3.3 机车质量管理 |
4.3.4 人员管理 |
4.3.5 强化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
第5章 哈尔滨铁路局实行货运机车长交路的效果与建议 |
5.1 实行长交路后取得的效果 |
5.2 实行长交路后产生的几点问题 |
5.3 对实施长交路后提出的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机车柴油机低温条件下使用低标号柴油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方法 |
1.1.1 燃用高标号柴油 |
1.1.2 兑油提号法 |
1.1.3 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 |
1.2 柴油储运的保温技术研究 |
1.3 柴油机低温启动的辅助措施 |
1.3.1 冷态启动 |
1.3.2 热态启动 |
1.3.3 汽车使用的低温预热启动装置简介 |
1.3.4 柴油机低温启动的辅助装置实例 |
1.4 内燃机车的保温技术研究 |
1.5 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性的研究 |
2.1 柴油的性质及使用要求 |
2.1.1 机车柴油机燃烧对柴油的要求 |
2.1.2 轻柴油的性质、牌号和适用范围 |
2.1.3 寒冷条件对柴油的影响 |
2.2 柴油机冬季使用低标号柴油的可行性 |
2.3 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性的常用措施 |
2.3.1 兑油提号法 |
2.3.2 流动性改进剂 |
2.4 柴油供应时的保温技术 |
2.4.1 柴油储存的保温技术措施 |
2.4.2 卸油加油装备的技术进步 |
2.5 结论 |
3 柴油机及机车的保温技术的研究 |
3.1 寒冷地区柴油机使用的问题 |
3.1.1 柴油机低温启动困难的原因 |
3.1.2 寒冷气候条件对柴油机启动和运行的影响 |
3.1.3 寒冷气候条件对机车运用的影响 |
3.2 寒冷地区内燃机车的防寒与预热 |
3.2.1 内燃机车的防寒措施 |
3.2.2 寒冷季节内燃机车的预热问题 |
3.3 结论 |
4 机车柴油机冬季使用低标号柴油的试验研究 |
4.1 机车柴油机冬季使用-20 #柴油的试验研究 |
4.1.1 储油罐、输油管进行保温处理方案 |
4.1.2 储油罐保温的热工计算 |
4.1.3 运用效果 |
4.2 机车柴油机冬季使用-10 #柴油的试验研究 |
4.2.1 DF4型内燃机车预热系统介绍 |
4.2.2 DF4型内燃机车预热系统的改造试验 |
4.2.3 改造试验结果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中国石油润滑油品牌经营模式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品牌概述 |
2.1 品牌的涵义和作用 |
2.1.1 品牌的定义 |
2.1.2 品牌含义的六个层次 |
2.1.3 品牌的重要作用 |
2.2 决定品牌价值的要素模型 |
2.2.1 品牌价值 |
2.2.2 决定品牌资产价值的要素模型 |
2.3 品牌决策 |
2.4 品牌设计的要点 |
2.5 品牌营销的误区 |
3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简介 |
3.2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2.1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建设的现状 |
3.2.2 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 润滑油市场的特点 |
3.4 润滑油品牌核心价值的构成 |
3.4.1 质量是润滑油品牌的立足之本 |
3.4.2 服务是润滑油品牌腾飞之翼 |
3.4.3 价格因素仍然是品牌的基础 |
4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经营模式设计 |
4.1 主要竞争对手和公司的SWOT分析 |
4.1.1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1.2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的SWOT分析 |
4.2 确定实施品牌战略 |
4.2.1 实施品牌经营管理是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持续发展的要求 |
4.2.2 实施品牌战略的主要内容 |
4.3 建立企业品牌制度与组织机构 |
4.3.1 成立专门的品牌决策和营销机构-品牌管理委员会 |
4.3.2 设立明智的品牌决策人 |
4.3.3 建立企业品牌制度 |
5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经营的主要策略 |
5.1 企业品牌定位与品牌决策 |
5.1.1 品牌定位与品牌重新定位的概念 |
5.1.2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的品牌定位策略 |
5.1.3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的品牌决策 |
5.2 企业品牌形象策略 |
5.2.1 品牌形象的重要性 |
5.2.2 品牌形象的构成要素 |
5.2.3 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原则与策略 |
5.2.4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形象的塑造 |
5.3 企业品牌的传播策略 |
5.3.1 广告传播策略 |
5.3.2 人际传播机制 |
5.3.3 营业推广和公关型传播 |
5.3.4 品牌传播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
5.4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的品牌统分与延伸策略 |
5.4.1 常见的企业品牌统分与延伸策略 |
5.4.2 品牌拓展与延伸的准则及应注意的问题 |
5.4.3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的品牌统分与延伸策略 |
5.5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评估策略 |
5.5.1 品牌价值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意义与必要性 |
5.5.2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价值评估体系设计 |
5.6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保护策略 |
5.6.1 品牌保护的含义 |
5.6.2 品牌保护的原因 |
5.6.3 品牌保护的误区 |
5.6.4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品牌保护的策略 |
6 对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实施品牌经营的几点建议 |
6.1 设计适合的产品功能,令品牌伴随目标市场成长 |
6.2 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
6.3 培养品牌忠诚者 |
6.3.1 开发新顾客 |
6.3.2 留住老顾客 |
6.3.3 加强员工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
6.4 加快品牌的创新 |
6.4.1 品牌创新的重要作用 |
6.4.2 品牌创新的主要内容 |
6.5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东风型内燃机车的冬季保养常识(论文参考文献)
- [1]特殊气候对载人航天工程内燃机车设备的影响与维修改进措施[D]. 姜启堂.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2]石化企业铁路运输系统中内燃机车输送安全评价与研究[D]. 於湘江. 华东理工大学, 2013(06)
- [3]基于改进模糊PID的机车停车保温控制系统研究[D]. 陈萍. 沈阳工业大学, 2013(11)
- [4]提高货运机车运用效率相关问题研究[D]. 魏松.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 [5]机车柴油机低温条件下使用低标号柴油的技术研究[D]. 胡德忠. 南京理工大学, 2004(02)
- [6]中国石油润滑油品牌经营模式及策略研究[D]. 陈军. 西南石油学院, 2004(02)
- [7]对国产内燃机车换代产品的十点期望[J]. 王德志. 内燃机车, 1993(09)
- [8]东风型内燃机车的冬季保养常识[J]. 崔方. 火车头, 196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