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68例火器伤远达效应分析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珊[1](2018)在《轻武器典型杀伤效应测试与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轻武器终点效应的研究成为各国国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展开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轻武器军事意义。论文正是针对轻武器典型杀伤效应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从实验材料的选取、测试系统的搭建、空腔图像的处理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设计、计算和分析,实验研究了典型杀伤元冲击、侵彻有/无防护条件下明胶靶标时压力波的发展规律、典型杀伤元侵彻明胶靶标时瞬时空腔的演化规律和手枪弹冲击防护条件下生物靶标时压力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为轻武器杀伤机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根据典型杀伤效应物理参量:靶前、靶后速度,明胶内压力和瞬时空腔体积搭建了综合测试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和各设备技术指标;针对明胶内压力波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传感器的埋设和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杀伤效应特征量拍摄测量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数字高速摄影和脉冲X光机的布置方法,以及脉冲X光机正交拍摄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压力波幅值和传播速度的测量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在详细分析高速摄影拍摄的杀伤元侵彻明胶靶标图像特征的基础上,对空腔图像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灰度线性变换、分段线性灰度变换、灰度非线性变换和基于指数的非线性分段灰度变换几种典型灰度变换算法,确定具有最佳增强效果的变换算法;对比分析常用滤波算法、空域和时域滤波算法,选择能够保护图像轮廓线细节的方法;对比分析基本全局灰度阈值分割、直方图阈值的双峰法、最大熵阈值分割法和Otsu阈值分割法,得出能够获取清晰、连续的空腔轮廓线的方法;对比分析常用边缘检测算法和基于简化M-S模型的水平集边缘检测算法,得出能够准确提取空腔轮廓线的算法;基于以上最佳图像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图像,对明胶靶标的毁伤参数:杀伤元侵彻速度、翻转角度和空腔体积进行了求解。对三种典型杀伤元φ4.8mm钢球、9mm手枪弹和5.56mm步枪弹侵彻明胶靶标时压力波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压力波峰值的形成原因和压力波的传播速度,通过对比分析多种杀伤元侵彻明胶靶标时压力波的特性,找出了压力波差异的原因;对5.56mm和7.62mm步枪弹冲击防护条件下明胶靶标时压力波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有/无防护条件下明胶内压力波传播的经验模型。对三种典型杀伤元φ4.8mm钢球、9mm手枪弹和5.56mm步枪弹侵彻明胶靶标时瞬时空腔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瞬时空腔的基本特性和形成原因;找出了不同杀伤元所形成瞬时空腔差异的原因;在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具有普适性的瞬时空腔直径变化的经验模型。通过在生物靶标体内布置压力和加速度传感器建立了防护条件下生物靶标多物理量测量系统,分别对有防护生物靶标的头部和胸部易损部位进行了手枪弹射击试验,测量生物靶标中的压力和加速度,力求揭示压力和加速度的特征及变化规律。
刘苏苏[2](2017)在《轻武器典型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仿真及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战争中,轻武器得到了大量使用,即使在未来海陆空一体化联合作战的战场上,轻武器仍将是不可或缺的武器。枪弹是现代轻武器最基本的杀伤元,主要功能是杀伤人员等有生目标。有效地仿真和评估轻武器杀伤元杀伤效应对战伤救治以及枪弹性能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国内在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实验、仿真和效能评估方法的研究及相关平台建设方面还有较大不足,无法满足枪弹迅速发展的需求。因此,开展轻武器杀伤元杀伤效应仿真和评估系统平台建设及相关关键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降低利用有限元方法仿真分析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的专业性要求,提高用户建模与仿真的效率,开展了基于Visual Basic和APDL的杀伤元侵彻明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并基于该方法分析了杀伤元参数对杀伤效应的影响。理论研究了步枪弹在侵彻明胶过程中有效接触面积的变化,通过引入面积分离率的概念和弹头长径比的影响,提出了阻力系数、升力系数与翻转角的关系式,进而建立了基于关系式的步枪弹侵彻明胶的运动方程。考虑弹体姿态与弹头能量释放的关系,基于明胶中步枪弹运动方程建立了明胶瞬时空腔运动模型。利用实验数据和数值仿真结果对新建立的关系式和运动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人体横断面切片图像数据集CVH,构建了三维人体体素模型,结合伤道重建方法、损伤评估准则和人体损伤评估算法,建立了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可用于定量评估人体被杀伤元击中后的创伤严重程度和组织器官损伤引起的战士战斗力丧失情况。以人体体素模型为模拟靶标,提出了基于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的杀伤元杀伤效能评估方法。此外,将本体技术引入到了人体损伤评估领域,结合SWRL规则和Jess推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方法。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方法和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快速准确地从杀伤效应研究的历史试验数据中得到隐藏的知识,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方法,建立了基于K-Means聚类和模糊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模型。利用该方法对不同杀伤元侵彻肥皂的关联规则进行了挖掘,并对强关联规则进行了验证。设计和开发了轻武器杀伤元杀伤效应仿真与评估系统(Effectiveness Simulation and Assessment System of Small Arms Ammo,ESAS-SAA),给出了 ESAS-SAA 系统的系统框架、总体结构和功能模型,并说明了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和实现方法。
郭瑛,贾连顺,黄剑侯,黄智,刘来生,张世新,彭波[3](2015)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脊髓火器伤早期肾功能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高温高湿条件下脊髓火器伤伤后6 h内肾功能的变化。方法 18头南方实验用猪随机分成常温常湿火器伤组(A组)、高温高湿对照组(B组)及高温高湿火器伤组(C组),构建胸腰段脊柱脊髓火器伤动物模型,受伤前后抽血检测肾功能指标,同时观察受伤动物肾脏的病理学表现。结果单纯高温高湿条件下通过代偿机制机体内环境及肾脏功能未见明显影响,而火器伤能引起机体内环境及肾功能改变,二因素叠加影响更甚,早期即出现肾功能衰竭。结论脊髓火器伤对肾脏影响明显,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损害更大,须进行相对应的处理。
张波[4](2012)在《步枪弹致背部复合防弹衣后脊柱脊髓钝性损伤特点及损伤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一、研究背景防弹衣的雏形可追溯至远古时期人们制作的人体装甲。现代防弹衣的发展开始于一次世界大战,那时出现了以蚕丝和其它天然纤维为衬里并配以钢板制成的防弹衣。防弹衣可以避免投射物(如子弹或爆炸物形成的弹片)对人体胸腹部形成的穿透伤,并降低伤员的死亡率。据统计在一次世界大战因为防弹衣的使用使英国士兵的伤亡率降低了58%。但防弹衣并不能完全消除投射物对机体的伤害,防弹衣后钝性损伤(Behindarmor blunt trauma, BABT)就是其损伤特点之一。防弹衣后钝性损伤是指投射物击中防弹衣后导致机体内脏器的非穿透性损伤。防弹衣后钝性损伤既可发生软式防弹衣也可发生在硬式防弹衣防护下的机体。投射物,尤其是高速投射物,与防弹衣碰撞后产生的能量可通过防弹衣向机体内传导并导致体内各脏器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时可以致死。近年来随着防弹衣和高能量武器的广泛使用,人们对防弹衣后钝性损也越来越重视,并对胸部防弹衣后钝性损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胸部防弹衣后钝性损伤从轻微的皮损到严重的内脏损伤,如肺挫伤、心肌挫伤和肝破裂等均有相关报道。在战斗中背部也是防护的重点,对于防弹衣防护下背部中弹后各脏器钝性损伤特点尚未见相关报道。背部的脊柱脊髓与颅骨和脑组织紧密相连,对于背部防弹衣后钝性损伤是否也会导致脊髓以及脑组织的伤害,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关于这种损伤形式对中枢神经(脑)功能的影响,以及伤后血清和脑脊液中特异性神经损伤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也不明确。阐明这些问题不仅对背部防弹衣后钝性损伤特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为背部防弹衣钝性损伤所致的中枢神经损伤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充分的实验依据,同时还可为致伤后作战人员的作战能力的评估提供依据。防弹衣后钝性损伤生物力学机制是什么呢?通过生物力学和计算机仿真模型研究得出防弹衣后钝性损伤与碰撞后产生的压力波与剪切力有关。但既往的研究大多局限与胸部中弹后力学传导,对背部防弹衣后钝性损伤产生的压力波在生物体内的传导规律尚无报告。关于压力波的大小与子弹动能以及损伤的关系目前也不明确。阐明这些问题可以为防弹衣的改进以及防弹衣后钝性损伤的预防提供依据。二、研究目的本实验研究目的是明确步枪弹致背部防弹衣钝性损伤后:①脊柱脊髓以及中枢神经(脑组织)损伤特点;②胸腔重要脏器的损伤特点;③实验动物的运动以及认知功能的改变;④步枪弹与防弹衣碰撞后产生的压力波在生物体内的传导规律以及产生加速度大小。在了解以上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背部防弹衣后钝性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为防弹衣的改进以及防弹衣后脊柱脊髓和中枢神经(脑组织)损伤的预防、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实验依据。三、研究内容用复合式防弹衣(软31层超高分子聚乙烯防弹衣+4.2mm Al2O3陶瓷防弹板)对实验动物的背部进行防护,以背部T8椎体部位为致伤点,在25m处用三种不同速度(590m/s,740m/s,910m/s)的某型步枪弹致伤并研究以下内容:1、致伤后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及脑组织)的病理损伤特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与相关电生理(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以及与中枢神经损伤标志物(NSE,MBP,S-100β)表达水平的关系。2、致伤后胸腹腔重要脏器(肺、心、肝、肾)的病理损伤特点以及对相关生理功能的影响;3、不同速度枪弹致伤后对实验动物双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高速步枪弹(910m/s)致伤后对实验动物认知的影响。4、三种不同速度的步枪弹致伤后产生的压力波在椎旁软组织内的传导规律,致伤点附近加速度的大小;探讨压力、加速度与脊髓和脑组织损伤的关系。四、结果(一)防弹衣损伤情况:三种弹速的某型步枪弹均未击穿防弹衣,并在硬式防弹衣后形成半球形的凸起,当弹速为910m/s时,所形成凸起的高度和面积与740m/s和590m/s有显着差异(p <0.01),740m/s组与590m/s组无显着差异。(二)实验动物损伤情况1局部皮损特点:致伤后早期,致伤区的皮肤会形成苍白区和红晕区,910m/s所形成的苍白区与590m/s有明显差异(p=0.026),所形成的红晕区与740m/s和590m/s有明显差异(p=0.008,740m/s;p=0.000,590m/s)。740m/s和590m/s所形成的苍白区无明显差异,但红晕区面积有显着性差异(P=0.009)。皮损中心(着弹点)与T8椎体的距离分别是2.86±0.90cm (910m/s),3.33±0.58cm(740m/s),3.20±0.44cm(590m/s)2胸腹脏器损伤特点(1)大体损伤特点:三种速度的步枪弹均未导致椎体骨折。不同速度的步枪弹可致胸腹腔脏器不同程度的钝性损伤,其中910m/s步枪弹致伤后表现为:肺表面点片状出血(100%),心脏瓣膜缘出血(33%),肝包膜下出血(33%),肾脊柱缘出血(50%)。740m/s致伤后表现为肺表面点片状出血(100%),肾脊柱缘出血(33%)。590m/s致伤后表现为肺点状出血(40%)。(注:括号内百分数为损伤比率)(2)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损伤特点:三种速度致伤后的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在测定的时间范围内伤前伤后均无明显改变。(3)心电图损伤特点:各致伤组伤前伤后心电图无显着变化。3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特点(1)大体及显微病理损伤特点:910m/s步枪弹致伤后表现为:脊髓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2%);显微病理显示:脊髓神经元变性,轴突脱髓鞘改变,海马无髓神经元变性。当弹速为740m/s和590m/s时,肉眼和光镜下脊髓和脑组织未见明显损伤。(2)中枢神经损伤标志物(MBP、NSE和S-100β)变化特点:当弹速为910m/s时,中枢神经损伤标志物在脑脊液和血清中均高表达,致伤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 <0.01)。弹速为590m/s和740m/s时,致伤组与对照组的中枢神经损伤标志物没有明显差异。(3)脑电图损伤特点:当致伤速度为910m/s时,脑电波在伤后1min出现了抑制并在伤后3-6min内恢复。740m/s和590m/s致伤组脑电图伤前伤后无显着差异。(4)右下肢股神经诱发电位损伤特点:与致伤前相比,致伤后各组潜伏期变化无明显差异,但波幅均出现明显降低,且随着速度的增加,波幅降低越明显。各实验组波幅降低值与对照组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910m/s;p=0.002,740m/s;p=0.023,590m/s);910m/s与590m/s有显着性差差异(p=0.004)。(5)实验动物运动和认知功能损伤特点:速度为910m/s的步枪弹致伤后可出现双后肢肌力和感觉减退,严重时表现为双侧后肢的拖行(33%),运动功能在48h内恢复;所有实验动物(100%)均出现记忆力障碍并在24h内恢复;740m/s的步枪弹致伤后表现为感觉和肌力减退但对实验动物的行动无明显影响;590m/s的步枪弹致伤后未见运动功能的改变。(注:括号内百分数为损伤比率)4MAIS (Maximum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评分:910m/s组MAIS评分平均值为2.22±0.67;740m/s组MAIS评分平均值为2.00±0.00;590m/s组MAIS评分为平均值1.17±0.41。(三)生物力学损伤特点:随着弹速的增加各物理指标(压力和加速度)均不同程度的增加。在脊柱旁软组织内测定的压力大小与致伤点的距离呈指数关系,在颅内测得压力高于颈动脉内测定值(p <0.05)。通过对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肌力)与相关物理参数(弹速、压力、加速度、着弹点距T8距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防弹衣后脊柱脊髓钝性损伤所致实验动物的运动功能障碍(y)主要与致伤点的加速度(x)有线性关系(F=137.052,p=0.000),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13.282-0.002x,其中y值越小,损伤越重。五、结论在复合式防弹衣(软31层超高分子聚乙烯防弹衣+4.2mm Al2O3陶瓷防弹板)防护下,以某型步枪弹在25m远处致伤背部(T8椎体部位)后会导致多脏器的钝性损伤,具体损伤特点如下:1、胸腹腔脏器(肺、心、肝、肾)钝性损伤且主要表现为点片状出血,其损伤程度同枪弹的速度(动能)呈正比;2、高速步枪弹(910m/s)可引起致伤点下脊髓表面挫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脊髓神经元的变性和有髓神经纤维脱髓鞘;导致实验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48h),严重时表现为双侧后肢拖行;3、高速步枪弹(910m/s)致伤后可导致脑组织的远达损伤,表现为脑实质的损害(海马无髓神经纤维的变性)和伤后一段时间内(<24h)认知功能(记忆力)的障碍;4、、枪弹与防弹衣碰撞后产生的压力波和加速度是导致脏器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椎体的加速度是评估脊髓损伤程度的主要物理参数,压力波主要通过椎体传导并导致脑组织的远达损伤。
仲倩[5](2012)在《燃料空气炸药爆炸参数测量及毁伤效应评估》文中指出为了更好地开展燃料空气炸药(FAE)武器毁伤威力的测评工作,促进FAE武器的研制与发展,本文建立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比冲量测试系统与多谱线测温系统,测量了FAE的爆炸场参数,进而结合毁伤理论,分析了FAE冲击波、破片、热辐射与窒息等单项伤害效应,建立了FAE综合毁伤效应评估模型,并根据研究结果开发了爆炸毁伤效应综合测评软件。建立了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超压测试系统,实验研究了TNT爆炸相似律,拟合出能更好地描述冲击波超压峰值与对比距离关系的表达式。结果表明:拟合值与试验数据之间相对偏差小于5.3%,与参考文献内试验数据相对偏差的平均值为5.57%。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探索了一种新的比冲量测量方法——滑块法。试验结果表明:与TNT相比,一次型燃料空气炸药(SEFAE)的冲量及作用时间均有较大的提高;该方法可有效地测量爆炸波传播过程中比冲量的变化规律。在原子光谱理论基础上,研制了一套瞬态多谱线连续测温系统,对几种SEFAE爆炸过程中温度的测试试验表明:由于后续燃烧作用,存在两个温度峰值;多谱线测试系统相对偏差低于2.6%。同时根据红外热成像仪和高速录像测试结果,分析得到爆炸火球尺寸、持续时间等参数,并给出了基于等效热辐射强度的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根据红外热成像仪所测的SEFAE和TNT爆炸火球的表征参量数据,分析建立了火球热辐射动态模型,与静态模型相比,其能够较好地模拟火球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更合理地评估炸药的热辐射毁伤效应。并借助所建立的动态模型,对比分析了SEFAE和TNT爆炸火球热毁伤效应。结果表明:SEFAE的热辐射剂量可达TNT的3.58~4.84倍;在研究具有后燃效应的SEFAE的热辐射时,需要考虑CO2对热剂量值的影响。建立了两种综合毁伤评估模型:1)以毁伤后果为基础,建立了FAE综合毁伤后果模型,毁伤结果可量化为经济损失或丧失战斗力规模等;2)针对人员目标,建立了FAE综合毁伤概率模型,利用概率统计的方法得出FAE对人员的综合毁伤概率。以70kg量级的SEFAE的静爆试验数据为例,验证了两个模型的实用性。综合毁伤后果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SEFAE对目标的毁伤作用范围从大到小依次为:破片、冲击波、热辐射,窒息;在野外空旷靶场,窒息对人员几乎无作用;在已知爆炸场内人员密度、建筑物和设备财产密度的条件下,可计算得到总经济损失。综合毁伤概率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50%致死概率对应的对比距离分别为6.25 m/kg1/3(立姿),5.53m/kg1/3(卧姿)。根据上述研究成果,开发了基于Microsoft.NET 2.0 C#的爆炸毁伤效应综合测评软件,从而使爆炸毁伤效应的研究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高洁[6](2011)在《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指由于生命受到威胁、遭遇悲剧导致的精神、躯体症状持续的临床综合征。我国的情况是:伍志刚、张本等分别对洞庭湖严重洪涝灾区成人和唐山大地震所致孤儿PTSD发病率调查情况显示为33.89%和23%。2008年“5.12”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幸存者三个月后罹患失眠、梦魇、闪回等PTSD典型症状困扰的人约有18.4 %。可见PTSD的患病与社会因素有直接相关性。因此,PTSD以其发病率高,病程长,疗效差等严重影响创伤救治,业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难点。PTSD最显着特征是闯入性记忆(intrusive memory),表现为不由自主地回想创伤场景(有别于人们正常情况下从记忆中搜索、自主提取相关信息),自发提取创伤性事件信息的每一个成分包括声音、颜色、情景等引发创伤再体验,具有不期而至、无法拒绝的侵入性特点;反复出现有创伤内容的噩梦,伴随持续、重复、强烈的精神痛苦,具有固化性;闯入性记忆导致患者警觉水平持续性升高,出现为防止“触景生情”而表现出持续性回避行为,是PTSD症候群的核心症状,也是PTSD与其他精神障碍(如躯体化障碍、精神异常、焦虑障碍等)的区别点。既往PTSD研究认为:闯入性记忆的表征是记忆紊乱,由特定知觉系统启动。认为PTSD信息加工可能存在创伤信息记忆网络,包括创伤事件的刺激信息、人们对创伤的认知、行为反应信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信息。当创伤事件的提示物激活网络,使信息进入功能区引发闯入性记忆症状,从而启动试图回避和压抑相关信息,导致回避反应症候群出现。然而这些理论都有待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从信息加工角度研究其编码过程、记忆现象和影响因素,从而有助于拓展我们对PTSD中复杂记忆现象的理解。海马是应激反应的高位中枢,对情绪、学习、记忆行为起重要作用,也是哺乳动物脑内保持神经再生能力的重要区域。有证据证明,多数PTSD患者并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改变,亦有器质性病理改变。与记忆和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海马区,可因长期的PTSD影响而出现类似萎缩性改变。PTSD中闯入性记忆的发生是否与海马神经元病变有关也有待观察。同时细胞凋亡是一种不同于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是受细胞内源性基因、酶和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的一个“瀑布式”激活过程,受促凋亡基因与抗凋亡基因的协同作用。非创伤性的外界刺激因素所引起的一些变化,能否导致海马区神经细胞的凋亡,PTSD状态下闯入性记忆是否是由于神经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平衡变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PTSD患者存在多项神经电生理指标检测异常,主要表现为对非相关刺激的鉴别能力受损,对创伤特异声音、图像等刺激反应增强,事件相关诱发电位降低,脑电图皮层同步化作用减弱等,皆提示有相关的神经解剖结构和(或)功能异常。目前认为额叶、边缘系统(包括海马、杏仁核、隔区、内嗅区等)神经环路可能为其解剖基础。其中海马结构接受来自多感觉系统和高级皮层的输入,在各种感觉信息的整合、由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中起重要作用。越战老兵影像学观察显示,患者右侧海马体积较对照组缩小8.0%,左、右侧海马分别缩小26.0%和22.0%,且海马缩小的程度与PTS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也提示海马体积缩小仅是PTSD发生的易感因素。杏仁核位于颞叶内有广泛的上下行纤维联系投射到海马、下丘脑、前额叶等,是情绪信息的加工中心,其中基底核与情绪直接相关。从影像学和实验研究提示海马、杏仁核可能参与PTSD闯入性记忆形成。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是从宁夏枸杞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近年研究发现,LBP参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反应,具有免疫调节、抗衰老、护肝、防辐射、抗疲劳、抗肿瘤、抗氧化等功能。有研究报道,LBP可对抗锰中毒小鼠神经元数目减少,改善脑卒中的缺血症状,促进自由基清除和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这些都提示LBP在抗应激方面有可能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本实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PTSD动物模型的制备和病理、行为学观测:利用幽闭+电刺激,以及单刺激延时制作PTSD大鼠实验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观测动物运动行为改变及其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改变,获得优化的动物模型;(2)中枢神经系统海马神经元凋亡与再生变化:通过检测PTSD动物模型中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凋亡和BrdU阳性神经元再生变化,对闯入性记忆形成的神经再生机制进行初步探讨;(3)PTSD动物模型闯入性记忆的神经元电信息线性、非线性特点及其与杏仁核的关系;(4)枸杞多糖在PTSD动物模型中的防治作用:以灌胃法观察应激前后分别预防性和治疗性给予枸杞多糖对PTSD实验动物行为学以及海马神经元再生与凋亡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旨在揭示严重应激影响海马认知功能的机制,以期揭开PTSD的病因、发病机制的关键,并为研究及防治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用幽闭+电击可制备大鼠PTSD模型,导致实验动物处于持续恐惧状态,但不造成实验动物外伤。经行为学检测,发现该PTSD模型可造成动物体重下降,运动减少。动物可表现出再次处于应激环境中的闯入性记忆的干扰化行为:回避行为增强,探索兴趣减弱、焦虑情绪、记忆保持能力下降。空间定位和空间记忆保存能力下降等行为,与临床PTSD行为表现类似。以上均说明本实验制备的PTSD大鼠动物模型与临床表现接近,很好地模拟出含有情绪特征的闯入性记忆,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可靠性高。2.幽闭电击PTSD大鼠海马齿状回区的BrdU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门区,应激后1 w持续减少,应激后4 w无阳性细胞。海马齿状回区神经元DG皆有凋亡,应激后1 w凋亡率最高,且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与海马神经元齿状回凋亡率呈负相关。应激4 w后海马体积缩小11.7%,表明可能是应激对海马内环境的改变引发海马神经元凋亡或坏死,以及再生减少从而导致体积缩小。3幽闭电击大鼠在激发闯入性记忆时,检测其麻醉状态下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可表现出海马锥体细胞频率变化,ISI序列复杂度渐进性减少,不规则性减少,优势模式单一化。中间神经元复杂度受应激影响明显,无优势模式。毁损双侧杏仁核后同状态下海马锥体细胞和中间神经元呈一致性变化,表现为复杂度增加,优势模式增加,表明基底外侧核可能在闯入性记忆的启动或者调节中发挥作用,可能存在海马-杏仁核通路。4.本实验通过给予幽闭电击PTSD大鼠预防灌胃3d较低剂量(10 mg/kg)枸杞多糖和应激后治疗性灌胃高剂量灌胃(20 mg/kg)。实验结果证实,枸杞多糖预防性服用,海马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及行为虽然有降低,但较应激组减轻;高剂量治疗组能够改善PTSD大鼠行为学表现,使之紧张性和焦虑程度下降,有改善PT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效果。同时证实,枸杞多糖可减缓PTS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促进BrdU阳性细胞再生能力恢复。提示,LBP对PTSD发生不仅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有部分治疗或缓解效果。
吴同亮[7](2010)在《颅脑火器伤临床救治研究(56例分析)》文中指出目的:1.调查1966~2009年入院治疗的所有颅脑火器伤患者的一般情况、致伤原因、致伤因素、人员构成、致伤火器分类、损伤类型、程度以及是否手术、手术效果、主要临床表现及合并症、并发症,以及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2.总结治疗经验,探讨提高颅脑火器伤的疗效,降低重型、特重型颅脑火器伤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诊疗策略。方法:1.资料来源通过对福州总院神经外科及空军医院神经外科1966-2009年颅脑创伤病案的排查,提取收集所有颅脑火器伤详细病历资料。2.调查指标制定资料整理表,对已搜集MCI病例资料进行系统整理:(1)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职业、籍贯、文化程度、致伤因素、诊疗经过、致伤原因及时间、颅脑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颅外合并伤及预后;(2)临床表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肝肾功能、血糖等生理改变、并发症、治疗与结果。3.治疗方法:主要救治原则及手段、不同类型损伤的治疗手段比较、不同时期的主要救治手段的比较、密切观测与监护、生命支持、一般治疗、原发伤诊断与治疗、合并伤诊断与治疗、并发症及其治疗、营养支持、康复治疗。4.治疗结果:出院时状况、预后状况、死亡原因分析、随访。结果:1.颅脑火器伤的发病年龄多在11-40岁,尤其以21-30岁多发,对该年龄段的人群加强教育和监控对减少颅脑火器伤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发病年代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高发年代,其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巨大发展及各项政策法规的完善,其发生率已经大大减少。2.颅脑火器伤的发病人群的文化程度以中、小学人群多发,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3.发病人群的职业类型以工农及军警多发,对该人群必须加强预防教育工作,提高该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4.致伤原因以气枪、手雷及猎枪(土枪)致伤多见,应严格加强枪支管制等措施。5.颅脑火器伤均为开放性创伤,以盲管伤为主要类型,严重程度多为重型(GCS6-8分),致伤部位多见于额颞部,临床应加强对重型开放性颅脑火器伤的救治水平的提高。6.颅脑火器伤的原发伤、继发伤多见脑内血肿、硬膜外血肿及广泛脑挫裂伤,颅外合并伤以胸腹外伤、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多见。加强对该类疾病的密切关注及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7.(1966-2009年)56例颅脑火器伤患者存活54例(96.4%),其中恢复良好36例(64.3%)、中残15例(26.8%)、重残1例(1.8%)、植物生存1例(1.8%),死亡2例(3.6%)。8.对颅脑火器伤伤员清创越早预后效果越好。一线救治应迅速对患者开展现场急救、正确地进行伤情评估、包扎止血、初步清创及积极的组织转运。二线救治要再次的进行伤情的评估,充分的进行术前准备,根据伤情、伤势、临床表现及金属异物的位置决定手术方式,对于金属异物的摘除一般采取直接开颅清创+金属异物取出术,对于位置深、病情复杂的可采取立体定向或导航技术。在基层医院的伤员应尽快转送至上级医院,最好可通过空运转送。结论:提高MCI治愈率,降低并发症、致残率及致死率的关键措施:1.要迅速对患者开展现场急救、正确地进行伤情评估和急诊手术处理。在基层医院的伤员应尽快转送至上级医院,最好可通过空运转送。2.早期意识的严密观察,积极生命营养支持,维持内环境稳定。3.尽早行严格的颅脑清创术,尽早清除颅内血肿和金属异物、去除骨折碎片及其它异物。4.积极防治并发症、颅外合并伤以及结合病情稳定后的积极的康复医学治疗。5.影响颅脑火器伤预后的因素很多,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处理,才能提高疗效。
高志明[8](2010)在《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损伤特点与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周围神经损伤(peripheral nerve injury,PNI)是最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医疗花费巨大。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主要依靠于电生理等神经功能检查,其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但通常需连续观察数月以上,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因此,急需寻找新的较为理想的形态学诊断方法,以早期明确诊断,提高救治水平。周围神经火器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神经损伤,在战时发病率高达15%以上。现代高速、高能爆炸性武器发展迅猛,其产生的不规则破片具有初速快,伤道复杂,瞬时空腔压力大,能量传递高等特点,易导致广泛而复杂组织损伤,同时其具有较高远达效应发生率,全身损害重。相对于传统低速火器伤而言,高速不规则破片所致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伤情复杂,神经损伤的准确定性和定量难度大。因此对高速不规则小破片所致周围神经损害的伤情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新的早期准确诊断方法,对于提高周围神经高速投射物伤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所致坐骨神经及全身损伤的特点,研究猪坐骨神经及高速三角破片伤后神经及伤道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 HRCT)影像学改变特征,以及HR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HRCT三维重建及CT灌注成像(Perfusion CT,PCT)在周围神经火器伤早期诊断中准确性及可行性,CT灌注成像在伤道分区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以期寻找有效的周围神经及软组织火器伤早期诊断方法,为提高周围神经及软组织高速火器伤诊治水平奠定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1.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特点采用53式滑膛枪,0.37g三角破片弹,射距40cm,初速773.1±12.4m/s,分别射击坐骨神经干及旁2cm,制备稳定的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直接伤和间接伤模型,分别于伤前、伤后1h、24h及48h测定猪坐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及神经传导速度。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伤前、伤后1h、6h、24h及48h肝肾功、心肌酶谱变化。动物于伤后48h解剖,观察神经大体、光镜及透射电镜下病理改变,以及伤道和体腔脏器大体及组织病理改变。2. HRCT在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研究采用64排容积CT于伤前、伤后1h、24h及48h对猪下肢进行平扫及灌注成像。分析正常及伤后猪坐骨神经HRCT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显像特点及其测量的神经解剖学参数与大体解剖的一致性;结合肌肉、脂肪组织CT灌注成像,分析正常神经CT灌注成像时间-密度曲线(Time Density Curve,TDC)、血流量(Blood Flow,BF)、血容量(Blood Volume,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特点,以及伤后上述指标变化与神经损害程度的关系。3.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后伤道软组织CT灌注成像特点及其在组织活性判定中的价值分别选定垂直于原发伤道0-3mm(A区)、5-8mm(B区)、10-13mm(C区)处组织选取约6mm大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 ROI)进行灌注,分析伤前、伤后1h、24h及48h时其TDC、BF、BV、MTT、PS变化特点及与病理学改变的关系,寻找敏感而准确的早期软组织活性判定指标。主要结果和结论1.本研究所致的猪坐骨神经高速投射物直接伤和间接伤模型稳定,合乎实验要求。此模型造成伤道入口面积为破片本身的30倍,局部组织损伤严重,挫伤区与震荡区交错存在;伴有明显远隔脏器损害,肺损伤率达64.2%,远高于制式弹头及钢珠弹;其他脏器虽无明显器质性损伤,但伤后1 h血清中ALT、AST、Urea、CREA、CK、LDH等酶学指标即出现显着升高,且48h均显着高于正常值。因此,在治疗原发损伤的同时,应密切关注各器官功能情况,防治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预后。2.高速三角破片所致神经直接伤断裂率高,髓鞘及轴索严重变性,损伤范围广,损伤近端CMAP及MCV严重下降甚至无法测出。间接伤亦可导致神经出现形态学及功能改变,出现混合性损伤,损伤程度与神经和原发伤道距离相关。坐骨神经高速破片伤后损伤近端CMAP改变与病理损害程度基本一致;伤后48h神经损伤远端CMAP即出现显着下降,提示神经出现华勒变性。电生理检查能早期分辨神经有无器质性改变,但不能完全分辨神经病理损害的具体类型。3. MPR在同一层面显示了猪坐骨神经出梨状肌至胫腓神经分叉处整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三维重建可显示神经及与股骨等重要组织的空间位置关系,CT所测得坐骨神经各部位横径、前后径、截面积均与大体解剖学一致(P>0.05),打破了传统的CT无法对周围神经显像的观点,为神经病变的诊断提供基础。伤后MPR及三维重建可显示神经与伤道位置关系,神经断裂、肿胀、受挤压、与周围组织粘连程度,肌间隙变化情况以及神经与毗邻组织整体损害特点,与病理变化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综合运用MPR及三维重建等后处理技术,可提供多平面、多方位的整体神经显像,提高神经损伤诊断准确率。4.在正常猪坐骨神经CT灌注成像中,灌注曲线为低平或平缓的上升曲线,CT均值为-21.17±5.71HU ,显着高于脂肪而低于肌肉(P<0.01) ; BF值2.54±1.24 ml/min/100g,显着低于肌肉和脂肪(P<0.01);BV值0.88±0.25 ml/100g,显着高于脂肪(P<0.01) ; MTT值23.46±0.30s ,远慢于肌肉和脂肪(P<0.01) ; PS值1.71±0.52 ml/min/100g,显着高于脂肪(P<0.01)。神经与脂肪、肌肉组织在CT灌注成像中的显着差异为神经的识别奠定了基础。高速三角破片伤后各时间点神经TDC、BV、BF、PS值均较伤前出现不同程度上升,MMT显着缩短,CT灌注指标变化幅度与病理损害程度有关。神经CT灌注成像从神经微循环的角度反映神经病理损害程度,为神经损害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5.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后伤道CT灌注成像的特点为:A、B、C区TDC均较伤前下降,其中A区下降最为显着,B区次之,组间差异显着;A区BF、BV、PS值均较伤前出现显着下降,提示毛细血管容量及流量均下降,有功能的毛细血管量减少,B、C区BF、BV、PS值却较伤前出现升高;MTT均出现显着缩短,组间无显着差异。经病理证实A、B、C区分别对应挫伤区、挫伤区与震荡区交错并存区、震荡区。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后伤道旁软组织微循环的改变出现早而敏感,通过PCT可以早期监测软组织的微循环灌流情况,从而提示软组织活性程度。其中TDC、BF、BV、PS四项指标对软组织活性早期判定有重要意义。
陆丹[9](2010)在《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影像学变化及机制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海战条件下开放性颅脑爆震伤动物模型颅脑影像学的变化特点。方法:以狗颅中线向左(右)1cm,眶上缘向上1cm交界处为爆炸中心位置。将15只犬根据爆炸距离(爆炸源最低点距爆炸点的距离)分为3组,分别为3mm组、3.5mm组、4mm组。比较各个组的爆炸效果,选出最适的爆炸距离为3.5mm。再将20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非海水浸泡),实验组(海水浸泡)。以爆炸距离3.5mm致伤后,实验组犬受伤脑组织浸泡于海水环境中,比较两组犬致伤3h、5h、8h后颅脑CT的动态变化。结果:经颅脑动态CT观察,实验组犬8小时内脑水肿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同时脑水肿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海水浸泡在8小时内可以明显延缓脑水肿出现。
吴同亮,张小军,王守森,王如密[10](2009)在《现代战争环境下颅脑火器伤的研究概况》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高尖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武器注入了小质量、高速度、高能量及多机制致伤的特点,杀伤力不断加大,颅脑战伤的部位、类型及程度
二、68例火器伤远达效应分析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68例火器伤远达效应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轻武器典型杀伤效应测试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弹道模拟靶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轻武器杀伤效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典型杀伤元侵彻明胶力学模型 |
1.3.2 瞬时空腔效应 |
1.3.3 压力波致伤效应 |
1.3.4 钝击伤效应 |
1.4 轻武器杀伤效应测试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轻武器典型杀伤效应试验系统 |
2.1 测量方案 |
2.1.1 系统组成 |
2.1.2 试验材料 |
2.2 明胶内压力波测量方法研究 |
2.2.1 明胶内压力波的特点 |
2.2.2 压力测量系统设计 |
2.2.3 压力传感器的布置方法 |
2.2.4 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
2.3 典型杀伤效应特征量拍摄测量系统 |
2.3.1 数字高速摄影测量系统 |
2.3.2 脉冲X光机拍摄测量系统 |
2.4 压力波幅值和传播速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2.4.1 压力波幅值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2.4.2 压力波传播速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图像的典型杀伤效应特征量提取方法研究 |
3.1 瞬时空腔图像特征的分析 |
3.2 空腔图像灰度变换方法研究 |
3.2.1 灰度线性变换 |
3.2.2 分段线性灰度变换 |
3.2.3 灰度非线性变换 |
3.2.4 基于指数的非线性分段灰度变换 |
3.2.5 实验结果 |
3.3 空腔图像降噪方法研究 |
3.3.1 常用滤波方法 |
3.3.2 空域低通滤波 |
3.3.3 频域低通滤波 |
3.3.4 基于小波变换的空腔图像降噪 |
3.3.5 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3.3.6 实验结果 |
3.4 空腔图像阈值分割方法研究 |
3.4.1 空腔图像灰度特性分析 |
3.4.2 基本阈值分割方法 |
3.4.3 Otsu阈值分割法 |
3.5 空腔图像边缘检测方法研究 |
3.5.1 常用边缘检测算子 |
3.5.2 基于简化M-S模型的水平集边缘检测 |
3.5.3 实验结果 |
3.6 典型杀伤效应特征量的计算求解 |
3.6.1 图像参数比例变换方法 |
3.6.2 空腔体积计算求解 |
3.6.3 窄伤道长度计算求解 |
3.6.4 杀伤元侵彻速度计算求解 |
3.6.5 弹丸翻转角度计算求解 |
3.7 本章小结 |
4 无防护条件下明胶靶标内压力波的测量与分析 |
4.1 4.8mm钢球侵彻明胶时压力波传播规律的实验研究 |
4.1.1 试验过程 |
4.1.2 4.8mm钢球侵彻明胶时压力波传播速度 |
4.1.3 4.8mm钢球侵彻明胶时压力波传播规律建模 |
4.1.4 同生物肌肉中压力波传播速度和幅值衰减对比分析 |
4.2 SS109步枪弹侵彻明胶时压力波特性的实验研究 |
4.2.1 试验过程 |
4.2.2 压力波传播速度 |
4.2.3 SS109步枪弹侵彻明胶时压力波传播规律建模 |
4.2.4 压力波峰值形成原因分析 |
4.2.5 典型杀伤元侵彻明胶形成压力波特性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防护条件下明胶靶标内压力波的测量与分析 |
5.1 试验材料和试验过程 |
5.2 5.56mm SS109步枪弹撞击靶标时压力波特性的实验研究 |
5.2.1 压力波特性和传播速度 |
5.2.2 压力波衰减规律经验模型 |
5.3 7.62×39mm步枪弹撞击靶标时压力波特性的实验研究 |
5.3.1 压力波特性和传播速度 |
5.3.2 压力波衰减规律经验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明胶靶标内空腔演化规律的实验与经验模型研究 |
6.1 4.8mm钢球侵彻明胶和生物肌肉时空腔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
6.1.1 4.8mm钢球在明胶内部速度衰减规律 |
6.1.2 4.8mm钢球侵彻明胶时空腔变化规律 |
6.1.3 与侵彻生物肌肉时形成空腔对比分析 |
6.2 92A手枪弹侵彻明胶时空腔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
6.2.1 空腔的基本形成过程 |
6.2.2 侵彻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经验模型 |
6.2.3 侵彻过程中空腔直径变化规律经验模型 |
6.3 SS109步枪弹侵彻明胶时空腔演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
6.3.1 空腔基本形成过程 |
6.3.2 侵彻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经验模型 |
6.3.3 空腔直径随侵彻时间的变化规律 |
6.3.4 与7.62×39mm步枪弹形成空腔对比分析 |
6.4 空腔形状和经验运动模型分析 |
6.4.1 典型杀伤元空腔形状分析 |
6.4.2 典型杀伤元空腔运动方程经验模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防护条件下生物靶标多物理参量特性的实验研究 |
7.1 防护条件下生物靶标多物理参量测量方法 |
7.1.1 钝性损伤的关键物理参量 |
7.1.2 实验材料和要求 |
7.2 传感器的安装方法 |
7.2.1 压力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
7.2.2 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型和安装方法 |
7.3 实验数据分析 |
7.3.1 生物靶标头部试验结果 |
7.3.2 生物靶标胸部试验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工作总结 |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轻武器典型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仿真及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杀伤元侵彻模拟靶标的运动模型 |
1.2.2 杀伤元侵彻模拟靶标致伤效应的研究 |
1.2.3 杀伤元与模拟靶标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
1.2.4 数字化人体模拟靶标发展 |
1.2.5 致伤判据研究 |
1.2.6 数据挖掘及知识发现在创伤弹道中的应用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杀伤元杀伤效应参数化建模及仿真研究 |
2.1 概述 |
2.2 杀伤元侵彻弹道明胶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
2.2.1 基于VB和APDL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2.2.2 有限元参数化模型建立 |
2.3 球形破片参数对侵彻明胶靶标作用仿真研究 |
2.3.1 参数化模型验证 |
2.3.2 球形破片参数对其杀伤效应的影响 |
2.4 步枪弹参数对侵彻明胶靶标作用仿真研究 |
2.4.1 参数化模型验证 |
2.4.2 步枪弹参数对杀伤效应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步枪弹在明胶中运动及瞬时空腔运动模型研究 |
3.1 步枪弹侵彻明胶运动模型 |
3.1.1 步枪弹头翻转运动 |
3.1.2 阻力系数和升力系数理论研究 |
3.1.3 步枪弹侵彻明胶运动模型 |
3.1.4 模型验证及分析 |
3.2 瞬时空腔运动模型研究 |
3.2.1 瞬时空腔膨胀理论研究 |
3.2.2 瞬时空腔运动模型验证与分析 |
3.2.3 步枪弹的瞬时空腔轮廓验证 |
3.3 本章结论 |
4 基于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的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
4.1 概述 |
4.2 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建立 |
4.2.1 基于解剖结构的人体体素模型建立 |
4.2.2 基于人体体素模型的伤道建立 |
4.2.3 损伤评估准则 |
4.2.4 人体损伤评估方法 |
4.3 基于数字化人体损伤模型的杀伤元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
4.3.1 基于人体损伤模型的杀伤元效能评估原理 |
4.3.2 k值和基准的确定 |
4.4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
4.4.1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模型 |
4.4.2 本体论概述 |
4.4.3 人体损伤评估的知识库构建 |
4.4.4 人体损伤领域本体推理 |
4.4.5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实现过程 |
4.5 应用实例 |
4.5.1 7.62mm步枪弹侵彻人体胸腔部位损伤评估 |
4.5.2 5.8mm手枪弹侵彻人体腿部损伤评估 |
4.5.3 效能评估实例 |
4.5.4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算例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方法与应用 |
5.1 聚类算法和关联规则挖掘的理论研究 |
5.1.1 关联规则挖掘概念及分类 |
5.1.2 Apriori算法描述 |
5.1.3 模糊关联规则挖掘 |
5.1.4 经典聚类算法 |
5.2 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存储 |
5.2.2 数据预处理 |
5.2.3 面向杀伤效应预测的挖掘算法 |
5.3 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实例 |
5.3.1 破片侵彻肥皂的杀伤效应预测 |
5.3.2 枪弹侵彻肥皂的杀伤效应预测 |
5.4 规则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轻武器杀伤元杀伤效应仿真与评估系统设计与开发 |
6.1 ESAS-SAA系统框架 |
6.2 ESAS-SAA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6.3 ESAS-SAA系统功能设计 |
6.3.1 ESAS-SAA系统功能模型 |
6.3.2 杀伤效应预测功能 |
6.3.3 人体损伤评估及杀伤元效能评估功能 |
6.3.4 资源管理功能 |
6.4 ESAS-SAA系统开发 |
6.4.1 参数化建模与仿真模块 |
6.4.2 基于理论模型的杀伤效应仿真模块 |
6.4.3 基于数据挖掘的杀伤效应预测模块 |
6.4.4 基于体素模型的人体损伤和杀伤元效能评估模块 |
6.4.5 基于知识的人体损伤评估模块 |
6.4.6 资源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高温高湿条件下脊髓火器伤早期肾功能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
1.1实验动物与实验设备 |
1.2方法 |
1.3观测指标 |
1.4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各组肾功能变化情况 |
2.2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表现 |
3讨论 |
(4)步枪弹致背部复合防弹衣后脊柱脊髓钝性损伤特点及损伤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某型步枪弹致背部复合防弹衣后脊柱脊髓钝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和生化特点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某型高速步枪弹致背部复合防弹衣后脊柱脊髓钝性损伤对实验动物认知功能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某型步枪弹致背部复合防弹衣后脊柱脊髓钝性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文献综述一 投射物穿透性损伤时的速度效应及非穿透性损伤的钝击效应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脊髓损伤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燃料空气炸药爆炸参数测量及毁伤效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FAE研究现状 |
1.2.2 爆炸冲击波参数测量 |
1.2.3 爆炸火球参数测试 |
1.2.4 毁伤效应评估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2 爆炸冲击波参数测量 |
2.1 引言 |
2.2 冲击波超压的测量 |
2.2.1 测试系统建立 |
2.2.2 表征参量获取 |
2.2.3 影响因素分析 |
2.3 冲击波比冲量的测量 |
2.3.1 测试系统建立 |
2.3.2 参量获取 |
2.3.3 影响因素分析 |
2.4 TNT经验公式研究 |
2.4.1 已有经验公式偏差分析 |
2.4.2 新经验公式拟合 |
2.5 本章小结 |
3 爆炸火球参数测量 |
3.1 引言 |
3.2 火球温度 |
3.2.1 火球温度测试方法的选择 |
3.2.2 多谱线测温系统 |
3.2.3 红外热成像仪测温系统 |
3.3 火球尺寸 |
3.3.1 火球尺寸测量方法 |
3.3.2 火球尺寸提取 |
3.4 火球持续时间 |
3.5 本章小结 |
4 SEFAE爆炸试验 |
4.1 试验条件 |
4.1.1 试验样品 |
4.1.2 靶场布置 |
4.1.3 测试仪器布置 |
4.2 试验结果 |
4.2.1 冲击波超压测试结果 |
4.2.2 比冲量测试结果 |
4.2.3 红外热成像测试结果 |
4.2.4 多谱线测试结果 |
4.2.5 高速录像测试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FAE单项毁伤效应评估 |
5.1 目标毁伤理论 |
5.1.1 基础定义 |
5.1.2 目标毁伤研究内容 |
5.1.3 毁伤效应积累 |
5.2 FAE毁伤效应 |
5.2.1 冲击波毁伤 |
5.2.2 破片毁伤 |
5.2.3 热辐射毁伤 |
5.2.4 窒息毁伤 |
5.3 火球热辐射动态模型 |
5.3.1 动态模型计算方法的建立 |
5.3.2 动态模型基本参数的确定 |
5.3.3 动态模型计算结果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FAE综合毁伤后果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6.1 后果模型的建立 |
6.1.1 对人员的综合毁伤后果模型 |
6.1.2 对建筑物的综合毁伤后果模型 |
6.1.3 对设备综合毁伤后果模型 |
6.1.4 综合毁伤后果模型 |
6.2 单项毁伤参数计算 |
6.2.1 冲击波对目标毁伤效应 |
6.2.2 破片对目标的毁伤效应 |
6.2.3 热辐射对目标毁伤效应 |
6.2.4 窒息效应 |
6.3 综合毁伤后果模型的应用 |
6.3.1 单项毁伤模型参数计算 |
6.3.2 综合后果模型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7 FAE综合毁伤概率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7.1 FAE综合毁伤概率模型的建立 |
7.1.1 冲击波毁伤概率 |
7.1.2 破片致死概率 |
7.1.3 热辐射毁伤概率 |
7.1.4 综合毁伤概率模型 |
7.2 综合毁伤概率模型的应用 |
7.2.1 冲击波对人员的毁伤概率 |
7.2.2 破片对人员的致死概率 |
7.2.3 热辐射对人员的毁伤概率 |
7.3 综合毁伤概率 |
7.4 本章小结 |
8 爆炸毁伤效应综合测评系统 |
8.1 设计思路 |
8.2 软件设计 |
8.2.1 目标类型 |
8.2.2 毁伤评估 |
8.2.3 计算项目 |
8.3 应用示例 |
8.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PTSD 闯入性记忆动物模型的制备和评价 |
实验一 幽闭电击大鼠PTSD 模型 |
结果 |
实验二 单刺激延长应激大鼠PTSD 模型 |
结果 |
实验三 幽闭电击模型与单刺激延长应激模型的比较分析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PTSD 大鼠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再生和凋亡机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PTSD 大鼠闯入性记忆的神经信息编码机制 |
实验一 幽闭电击致PTSD 大鼠的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信息编码特征 |
结果 |
实验二 杏仁核毁损对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的海马神经元信息编码的影响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四部分: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大鼠PTSD 症状的改善 |
实验一 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致PTSD 大鼠行为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 |
结果 |
实验二 枸杞多糖对幽闭电击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再生和凋亡的影响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创伤后应激障碍闯入性记忆的生物学机制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中枢神经系统冲击波损伤及救治原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文章、专利及承担课题 |
(7)颅脑火器伤临床救治研究(56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颅脑火器伤临床救治研究(56例分析)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致谢 |
研究生介绍 |
(8)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损伤特点与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损伤特点与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特点 |
实验一 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模型的建立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伤情特点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 |
实验一 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CT 影像与病理学对比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猪后肢高速三角破片伤后伤道CT 灌注成像与病理学对比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致谢 |
文献综述 周围神经火器伤特点及临床诊断方法进展 |
参考文献 |
学习期间参加学术会议及发表的论文 |
(9)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影像学变化及机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引言 |
实验一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模型的建立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实验二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影像学变化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现代战争环境下颅脑火器伤的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战伤概况 |
1.1 现代MCI发生率1979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以及 |
1.2 战争武器及其致伤特点 (1) 伤情、伤势多元化。 |
2 现代MCI致伤因素 |
2.1 一般因素MCI的严重程度同致伤因素密不可 |
2.2 武器弹药性质据统计[3], 中越边境战争中我军 |
2.3 个人防护装备我军在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中, |
3 诊断手段的进步 |
4 救治 |
4.1 急救MCI患者早期多合并颅内压增高及缺氧, |
4.3 战伤急救器材研究一般认为, 如能现场进行早 |
4.4 预后评估 |
4.4.1 GCS评分被认为是预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 |
4.4.2 头部损伤预测指数Tender等[23]应用新的头部 |
4.4.3 生理代谢指标Ucar等[24]对GCS≤8的脑损伤 |
四、68例火器伤远达效应分析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轻武器典型杀伤效应测试与分析研究[D]. 黄珊.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2]轻武器典型杀伤元与靶标相互作用仿真及评估研究[D]. 刘苏苏.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3]高温高湿条件下脊髓火器伤早期肾功能变化研究[J]. 郭瑛,贾连顺,黄剑侯,黄智,刘来生,张世新,彭波.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5(04)
- [4]步枪弹致背部复合防弹衣后脊柱脊髓钝性损伤特点及损伤机理研究[D]. 张波. 第三军医大学, 2012(12)
- [5]燃料空气炸药爆炸参数测量及毁伤效应评估[D]. 仲倩.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6]PTSD大鼠闯入性记忆神经信息编码及病理机制研究[D]. 高洁. 第三军医大学, 2011(12)
- [7]颅脑火器伤临床救治研究(56例分析)[D]. 吴同亮.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0(04)
- [8]猪坐骨神经高速三角破片伤损伤特点与早期影像学诊断研究[D]. 高志明. 第三军医大学, 2010(04)
- [9]海水浸泡开放性犬颅脑爆震伤影像学变化及机制实验研究[D]. 陆丹.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6)
- [10]现代战争环境下颅脑火器伤的研究概况[J]. 吴同亮,张小军,王守森,王如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11)
标签: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