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理科低成本自制教具及实践教学研讨班”(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琦[1](2017)在《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刘炳昇先生是享誉中国中学物理教学与高等师范物理教育界的知名学者,为中国物理教育事业,尤其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小实验,大智慧”的物理实验教育思想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物理教育工作者,堪称当代“苏派物理”的领军人物。研究刘炳昇先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个案研究法对刘炳昇先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刘炳昇先生少年的成长经历入手,了解到刘先生在空间逻辑与操作实践方面天赋秉然,智能突出,初中到大学阶段参加航模小组的经历以及两位恩师都对刘先生在物理实验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见兴趣的培养与专家的引领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次重点研究了刘先生的文献、视频与教材资料,整理并分析出了刘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精髓:1.倡导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着力物理实验自制教具的设计与改进,全面提升中学物理实验品质;2.全面开发物理实验、物理玩具的教学功能,较早的提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的观点,积极推进科学实践训练活动在我国的发展;3.将“小实验,大智慧”思想特色融入新课程建设,对新课程理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体现出继承、发展与摒弃、改革与辩证的科学态度,及时制止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错误走向。然后访谈了曾与刘先生有过接触的学生、同事以及刘先生本人,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刘先生多年来钟情于物理实验研究,将毕生奉献给物理实验教学,以及他善良正直,谦逊和蔼的性格特点,这些也都是他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成因。并且他对物理实验的执着精神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物理教师,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每一个物理教学工作者。基于对刘先生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研究以及他为人治学的经验,文章最后得出了三个方面的启示:物理教师应将兴趣与工作相结合,同时锻造高尚的师德与人格来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发现物理之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的方法来促进物理学科的学习;通过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内涵,完善实验设施配备,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的方法来增强中学物理课程建设。
程桦,林荣芹[2](1991)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理科低成本自制教具及实践教学研讨班”》文中指出受国家教委师范司和世界银行贷款办公室委托,由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理科低成本自制教具及实践教学研讨班”于1991年9月2日至12日、16日至26日分两期举行。9月3日的开幕式上,江苏省教委冒瑞林副主任代表国家教委和江苏省教委致贺词并作了指示,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屠国华教授致开幕词,外国专家组组长、英国牛津大学理科教育系艾尔索博士(Dr.R.T.Allsop)简要介绍了研讨班的目的和日程安排。来自全国22所师范院校、教育学院理科教学法的代表及江
刘慧娟[3](2020)在《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制作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着重提升其核心素养,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并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物理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而实验作为物理学的主要学习手段,学习物理必定离不开实验教学仪器,但是物理学中所有的知识点都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是不现实的。这时,在物理教学中自制教具便成为实验教具的有力补充,极其有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笔者通过文献调研,了解到国内外自制教具的研究现状,发现关于中学物理力学模块的系统性研究和相应自制教具较少。深入一线调研,了解到现阶段实验室器材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并发现中学多数教师缺乏自制教具的经验和相应的培训,他们自制教具的能力有待提高,但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对自制教具的需求却是非常大的,广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本文就是研究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制作与应用,凸现自制教具的教育功能。查阅相关文献、书籍,总结了自制教具改进和创新的基本要求、方法及流程。从设计思路、制作方法、教学中的应用、教具的特点四个方面,详细制作了力学部分自制教具,如相互作用力探究仪、平抛运动演示仪等,为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教学需要提供补充,同时也为一线教师自制教具提供参考。结合自身制作教具的经验,总结出关于改进或创新教具的四点建议:一是教师要善观察、勤思考、敢动手、重合作;二是教师要经常留意或组织学生收集材料;三是学校要大力支持并提供自制教具的工具、场地和资金等必要条件;四是教育相关部门组织培训,比如组织培训或开展相关研讨会。在理论知识的指引下,将自制教具应用于教学中,进行实践研究。笔者在实习学校选取两个班级,实验班选择融入自制教具的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制教具的活动中。通过实践发现,自制教具能够将生活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做中学”,在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建设;学生参与自制教具,一方面通过亲身实践锻炼了动手能力,另一方面还有效提升了其团队意识及合作能力。据此,针对教学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传道授业”要激发学生兴趣,促其课后主动参与;二是开设特色校本课程,设置教具展示场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发现学生的思维开阔,总会有一些新的思路展现给教师和其他学生。因此,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融入来自学生的动力,能不断地改进或创新教具,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补充高中物理力学实验的教学需要,还可以为一线教师自制教具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使自制教具的教育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杨晓燕[4](2019)在《中学物理自制教具设计制作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制教具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国内外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现阶段大多数自制教具方面的研究都比较宽泛,对自制教具的具体实践的研究较少,对与现代化技术相结合的自制教具的实践案例研究更少。本文给出了多种自制教具的设计制作方法。其中一部分自制教具的设计制作,如“无线同屏光传感器”、“无线同屏温度传感器”、“平抛运动演示仪”等的设计制作,结合了传感器技术、光电技术、单片机技术等三大现代较为前沿的技术。而另一部分自制教具的设计制作,如“小孔成像演示仪”、“反射定律演示仪”等的设计制作,遵循了制作成本低、材料简便易寻的原则,都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最常见的材料及一些废旧物品制作而成。最后给出了将这些自制教具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三个详细案例。本研究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梳理国内外自制教具相关研究,阐述研究意义,确定本文研究内容。第二,阐述自制教具的相关概念、设计原则、对制作者及材料选取的要求。第三,梳理自制教具设计的一般程序,教具创新设计的出发点及注意事项等;结合自己实际设计制作的自制教具案例,介绍教具制作的常用方法及自制教具制作的具体步骤。第四,给出了五件自制教具详细的设计制作方案。每一件都分别从该教具的装置图、背景、工作原理、仪器特点及用途、设计制作的方法和使用方法进行说明和分析。第五,将设计制作好的自制教具应用于教学实践,给出三个详细的案例。
石佳灿[5](2020)在《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研究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教育也随之发生着变革,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物理学科中概念规律的建立,都是以实验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悟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充分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更好的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本文对中学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主要针对中学物理实验的设计开发及其在课堂中的应用开展研究。首先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指出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在物理教学和学生整体素养的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接着梳理国内外关于物理实验和自制教具的文献与书籍,分析实验创新与改进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实习学校学生,了解实验教学的实施状况。结合教材内容和课程标准,提出了研究途径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发展,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设计和制作出一批改进与创新实验,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给出教学设计,然后在一线教学中实施。通过对实验教学改进实践后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及两个班级几次考试成绩的分析,结果表明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一些可行性较强教学效果较好的实验案例,希望为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切实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改进创新能力。
韦颖怡[6](2018)在《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教育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提升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物理实验不仅是物理教学中必不缺少的教与学的方式,也是推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践行新课标理念的重要途径。而实验教具又是物理实验教学中重要的措施和手段,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具不仅可以弥补实验教学不足,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的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全方位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使用自制教具能够较好地满足高中物理教学需求。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针对目前国内外在中学物理自制教具教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笔者通过国外的研究发现许多国家对自制教具、低成本实验较为重视,给予许多借鉴和启发;通过国内的研究发现,对自制教具笼统而宽泛的研究比较多,对物理学具体每一部分的系统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高中物理自制教具的使用现状以及电磁学部分的教学现状,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一些学校的实验仪器配置老化、短缺,只能满足最基础的教学需要;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多数教师更偏向于使用快捷方便的多媒体来满足教学需要;并且教师在自制教具的观念认知上对自制教具的意义了解甚少。在调研的基础上,与部分一线教师进行深入访谈,通过教师访谈发现部分一线教师对于自制教具有心无力,有自己独到的想法与见解却因缺乏制作的方法与经验而放弃制作。在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笔者的教具开发经验、教具指导老师的理念以及与各一线教师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总结了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开发制作的原则、方法和流程。以此为基础,对笔者在王德法老师指导下与开发的“探究磁感应强度大小演示仪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演示仪器”等部分电磁学教具的制作与使用进行案例分析,从教具制作背景、制作方式、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以及该教具的特点等进行阐述。本人在烟台某高中选取两个班级,在一个班级将自制教具实际应用于教学中,对照班级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通过实际应用一个学期后,对比实验班与对照班的随堂检验、学业成绩、课堂表现以及与学生的交流反馈等,发现在物理教学中融入自制教具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与态度等方面有显着成效。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广大高中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中进行自制教具的开发及使用提供一定的参考,能使自制教具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其的最大价值,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丁娅[7](2017)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具的改进与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实验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中学物理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手段。同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也是目前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物理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诸多普通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或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还存在着实验教学仪器或器材等教具资源数量匮乏、质量较低、更新速度慢、损毁率较高、演示中直观性不强、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因此,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具进行改进或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论文从研究背景出发,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了目前国内关于该问题研究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研究内容,拟定了课题的研究方法,明确了研究的意义。其次,根据已有理论基础,提出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具改进与创新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安全性、直观性、趣味性、探究性等;探索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具改进与创新的基本途径。随后,结合初中物理“大气压强”一节进行实验教具改进与创新的案例研究,重点介绍了改进或创新后的九个典型案例,如“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会喝水的杯子”等,并将改进后的实验教具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之中,之后进行了关于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和同行专家评定,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最后,对本课题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阐述了本研究当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分析了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拟定了今后的研究打算和计划等。中学物理实验教具的改进与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是一个广袤无垠的实验田,也是一项永不枯竭的教学资源,对此,我们应满怀信心、永不止步,怀着无与伦比的热情和勇气去实践探索。
陈娴,叶兵[8](2014)在《物理实验的教育思想及启迪——刘炳昇教育思想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文献和个案研究,对刘炳昇教授的物理实验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刘先生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希望本研究能够对物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促进实验教学有所启迪。
王丽娟[9](2018)在《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化学自制教具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化学教师运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能够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通俗化和直观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化学学习中的重难点,但是现在许多教师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很多教师更加注重研究新技术,而传统化学自制教具的研究却逐渐弱化,目前对初中化学自制教具的研究仅仅还停留在理论层面,较少有量化的评价标准体系和具体案例应用。笔者在延安玉章实验中学进行教学实践,通过一些简便易行的化学自制教具进行课堂教学来说明自制教具的应用价值,为其他初中化学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论文基于初中化学教学实际,主要选用了文献查阅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教学实践法等几种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和国外对自制教具的研究成果以及笔者的理论和实践积累,主要分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首先,从学科衔接、课程改革、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四个方面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其次,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最后,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叙述了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是自制教具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首先,提出了研究自制教具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界定了教具和自制教具的概念;最后,介绍在本课题中所用到的几种重要研究方法。第三部分是初中化学自制教具的调查和评价。首先,通过对延安市部分初中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建立了化学自制教具评价标准体系量表,为自制教具的评价提供了一种量化的方法。第四部分是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该部分内容是本研究的重点和笔者所做的主要工作。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方案和过程;其次,以笔者所在教学中应用的水果模型和化学扑克牌自制教具为重点,进行了案例分析,其他化学自制教具在附录中进行了展示;最后,通过对化学自制教具进行了具体量化评价。第五部分是结束语。首先,概括了本研究所得出的几点重要结论;其次,反思了本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最后,笔者对于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中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展望,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参与到自制教具的研究中来,为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本论文主要的成果包括:(1)初中化学自制教具评价标准体系量表的构建,对自制教具进行了具体评价;(2)以《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的课题顺序系统整理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自制教具资源;(3)制作了一些比较实用的自制教具,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和案例分析;(4)通过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初中化学自制教具的实践和不足。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理科低成本自制教具及实践教学研讨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理科低成本自制教具及实践教学研讨班”(论文提纲范文)
(1)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章 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概况分析 |
2.1 建构主义与物理实验教学 |
2.2 物理实验教学价值 |
2.3 物理实验教学变革发展情况 |
2.4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
第3章 刘炳昇先生少年成长经历简述 |
3.1 科技兴趣小组经历激发探索自然的热情 |
3.2 航模小组经历奠定对物理实验的热爱与操作基础 |
3.3 两位恩师的重要影响 |
3.3.1 高中物理老师提供了个性发展的优渥土壤,激发对物理的热爱 |
3.3.2 大学老师朱正元先生言传身教,坚定物理实验研究的信念 |
第4章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内涵分析 |
4.1 文献资料分析 |
4.1.1 论文与书籍数量统计 |
4.1.2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思想发展史 |
4.2 低成本物理实验视频整理 |
4.2.1 实验视频内容整理 |
4.2.2 实验特点分析 |
4.3 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特点分析 |
4.3.1 注重激发和保护学生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
4.3.2 教材结构设计关注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发展的统一 |
4.3.3 教材内容关注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
4.3.4 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 |
4.3.5 教材的呈现方式新颖独特 |
第5章 访谈纪实——多方面深入了解刘炳昇先生 |
5.1 钟情创新物理实验,课堂生动有趣 |
5.2 为教学奉献毕生精力,孜孜不倦 |
5.3 实验特色鲜明突出,让人印象深刻 |
5.4 师道的传承——“小实验、大智慧”思想影响几代人 |
5.5 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众人 |
第6章 刘炳昇先生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的启迪 |
6.1 对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启迪 |
6.1.1 兴趣与工作结合,永葆好奇心 |
6.1.2 行为世范,人格魅力远胜一切 |
6.2 对莘莘学子学习物理的启迪 |
6.2.1 发现物理之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
6.2.2 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
6.3 对中学物理课程建设的启迪 |
6.3.1 完善实验设施配备,加大实验室开放程度 |
6.3.2 关注课堂以外,大力开展物理课外科技活动 |
6.3.3 创新物理实验,丰富物理课程资源内涵 |
附录 |
附录Ⅰ 刘炳昇先生发表的论文一览表 |
附录Ⅱ 刘炳昇先生的低成本实验视频整理表 |
附录Ⅲ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3)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制作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 |
1.2.1 教具 |
1.2.2 自制教具 |
1.3 理论依据 |
1.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3.2 “从做中学”理论 |
1.3.3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现状调研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一线调研概况 |
2.2.1 实验器材的配置情况 |
2.2.2 一线教师的调查情况 |
2.2.3 教学内容的分析情况 |
第3章 高中物理力学教具的改进和创新 |
3.1 关于改进和创新教具的基本问题 |
3.1.1 改进和创新教具的基本要求 |
3.1.2 改进和创新教具的方法 |
3.1.3 改进和创新教具的步骤 |
3.2 尚需改进或创新的教具 |
3.3 教具的制作 |
3.3.1 相互作用力探究仪 |
3.3.2 平抛运动演示仪 |
3.3.3 胡克定理探究仪 |
3.3.4 静摩擦力演示仪 |
3.3.5 伽利略理想实验演示仪 |
3.3.6 其他的自制教具 |
3.4 改进或创新教具的建议 |
第4章 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教学实践 |
4.1 自制教具的教学实施 |
4.1.1 教学实践对象 |
4.1.2 实验方案 |
4.1.3 运用自制教具的教学设计 |
4.2 自制教具的教学效果 |
4.2.1 力学知识测试效果 |
4.2.2 学生的课堂表现 |
4.2.3 学生自制教具展示 |
4.3 自制教具的应用启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 |
(4)中学物理自制教具设计制作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制教具的重要性 |
1.1.2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自身经历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理论依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理论依据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对自制教具的认识 |
2.1 自制教具相关概念界定 |
2.2 自制教具的原则 |
2.3 自制教具对制作者及材料选取的要求 |
2.3.1 自制教具对制作者的要求 |
2.3.2 自制教具对材料选取的要求 |
第3章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的设计与制作 |
3.1 自制教具的设计 |
3.1.1 教具的设计的一般程序 |
3.1.2 教具创新设计的出发点 |
3.2 制作自制教具的常用方法 |
3.2.1 仿制法 |
3.2.2 组合法 |
3.2.3 改造法 |
3.2.4 模拟法 |
3.3 自制教具制作的具体步骤 |
3.4 小结 |
3.4.1 自制教具的评价 |
3.4.2 自制教具的策略 |
第4章 中学物理自制教具设计制作的案例 |
4.1 无线同屏光传感器的设计制作 |
4.2 无线同屏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制作 |
4.3 小孔成像演示仪的设计制作 |
4.4 反射定律演示仪的设计制作 |
4.5 平抛运动演示仪的设计制作 |
第5章 将自制教具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的实践案例 |
案例1 |
案例2 |
案例3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
1.1.2 物理学科特点 |
1.1.3 实验教学的实际现状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杜威的“做中学”理论 |
2.2.3 核心素养 |
2.3 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设计理论 |
2.3.1 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特点 |
2.3.2 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方法 |
2.3.3 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过程及步骤 |
2.3.4 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基本方向 |
2.3.5 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要求 |
3 实施学校情况调研分析 |
3.1 学生问卷的编撰与实施 |
3.1.1 调查目的 |
3.1.2 问卷的编制 |
3.1.3 问卷的实施 |
3.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对策分析 |
3.2.1 调查问卷内容及数据统计 |
3.2.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3.2.3 实施学校物理实验教学调查总结及对策分析 |
4 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设计及制作案例 |
4.1 案例一大气压的存在与方向系列实验 |
4.2 案例二自制简易吸尘器 |
4.3 案例三动态气体流速与压强关系演示仪 |
4.4 案例四飘出来的窗帘与自己打开的门 |
4.5 案例五吹不下来的小球与逆流而上的乒乓球 |
4.6 案例六液体流速与压强演示仪 |
4.7 案例七草原犬鼠洞穴演示实验 |
4.8 案例八滑轮组实验模拟情境解决典型错题 |
5 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实践案例 |
5.1 基于典型错题的创新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
5.2 “寓教于乐”基于实验与情境体验的教学设计案例——以“大气的压强”为例 |
5.2.1 课时一大气压的存在与大小 |
5.2.2 课时二大气压与生活 |
5.2.3 课时三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
5.2.4 教学反思 |
6 访谈与实践效果分析 |
6.1 实践效果分析 |
6.1.1 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6.1.2 对学生思维与兴趣的影响 |
6.1.3 对学生与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 |
6.2 对学生和教师的访谈 |
6.2.1 学生访谈 |
6.2.2 教师访谈 |
7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自制教具的特点及意义 |
2.2.1 自制教具的特点 |
2.2.2 自制教具的意义 |
2.3 理论基础 |
第3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问卷调查与教师访谈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3 教师访谈 |
3.4 调查访谈的结论分析 |
第4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开发的原则、方法与流程 |
4.1 自制教具开发遵循的原则 |
4.2 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 |
4.3 自制教具制作的流程 |
4.4 自制教具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
4.5 自制教具的评价 |
第5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自制教具的开发案例分析 |
5.1 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分析 |
5.2 自制教具详细案例分析 |
5.2.1 磁感应强度演示仪器 |
5.2.2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演示仪器 |
5.2.3 几种常见的磁场自制教具 |
5.2.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学仪器 |
5.2.5 自感现象实验教具 |
5.2.6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作用力自制教具 |
第6章 高中物理电磁学自制教具的实践应用 |
6.1 实验对象及方案 |
6.2 学生自制电磁学部分教具展示 |
6.3 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的应用效果分析 |
6.4 应用后反思 |
6.5 应用结论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作者简历 |
(7)中学物理实验教具的改进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学物理实验教具改进与创新研究的意义 |
2.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2 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 |
2.3 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
2.4 可丰富物理实验课程资源 |
第3章 中学物理实验教具改进与创新的基本原则 |
3.1 科学性 |
3.2 直观性 |
3.3 趣味性 |
3.4 创新性 |
3.5 探究性 |
3.6 安全性 |
第4章 中学物理实验教具改进与创新的基本途径 |
4.1 选择常规实验教具进行改进 |
4.2 结合生活中物理现象进行教具的创新 |
4.3 结合综艺节目中的科学素材进行教具的创新 |
4.4 结合自然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教具的创新 |
4.5 结合教材插图进行教具的改进与创新 |
第5章 中学物理实验教具改进与创新的案例研究 |
5.1 实验教具的改进 |
5.1.1 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教具的改进 |
5.1.2 覆杯实验教具的改进 |
5.1.3 托里拆利实验教具的改进 |
5.2 实验教具的创新 |
5.2.1 气球变大实验 |
5.2.2 蛋清分离实验 |
5.2.3 模拟肺部实验 |
5.2.4 倒不进去水的瓶子 |
5.2.5 会喝水的杯子 |
5.2.6 会爬的试管 |
第6章 改进与创新实验教具实验效果的检测和鉴定 |
6.1 问卷检测与分析 |
6.1.1 检测问卷的设计 |
6.1.2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取 |
6.1.3 问卷检测结果分析 |
6.1.4 检测结论 |
6.2 同行鉴定及结果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反思 |
7.1 研究总结 |
7.2 反思 |
7.3 今后计划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附录 |
(8)物理实验的教育思想及启迪——刘炳昇教育思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分析与讨论 |
1.长期深入思考的奇葩 |
2.反复实践的结晶 |
3.不断学习的硕果 |
4.智能天赋的闪烁 |
五、结语 |
(9)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科衔接之需 |
1.1.2 课程改革之需 |
1.1.3 教学实践之需 |
1.1.4 学生学习之需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杜威的“做中学”教学理论 |
2.1.2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2.1.3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 |
2.1.4 戴尔的“经验之塔”教学理论 |
2.1.5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教具 |
2.2.2 自制教具 |
2.3 研究方法 |
2.3.1 文献查阅法 |
2.3.2 比较分析法 |
2.3.3 问卷调查法 |
2.3.4 课堂观察法 |
2.3.5 教学实践法 |
第三章 初中化学自制教具的调查与评价 |
3.1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现状调查 |
3.1.1 调查方案 |
3.1.2 数据统计分析 |
3.1.3 调查结果分析 |
3.2 初中化学自制教具评价标准的构建 |
第四章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4.1 研究方案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对象 |
4.1.3 研究内容 |
4.1.4 研究时间 |
4.1.5 干扰变量的控制 |
4.2 研究过程 |
4.3 案例分析 |
4.3.1 水果模型 |
4.3.2 化学扑克牌 |
4.4 后期问卷调查 |
4.4.1 调查目的 |
4.4.2 调查对象 |
4.4.3 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反思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四、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理科低成本自制教具及实践教学研讨班”(论文参考文献)
- [1]刘炳昇中学物理实验教育思想研究[D]. 胡晓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2]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理科低成本自制教具及实践教学研讨班”[J]. 程桦,林荣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1991(04)
- [3]高中物理力学自制教具的制作及应用研究[D]. 刘慧娟. 鲁东大学, 2020(01)
- [4]中学物理自制教具设计制作的案例研究[D]. 杨晓燕.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5]中学物理实验改进与创新的案例研究[D]. 石佳灿.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6]高中物理电磁学部分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D]. 韦颖怡. 鲁东大学, 2018(10)
- [7]中学物理实验教具的改进与创新研究[D]. 丁娅. 信阳师范学院, 2017(01)
- [8]物理实验的教育思想及启迪——刘炳昇教育思想的研究[J]. 陈娴,叶兵. 物理教学, 2014(01)
- [9]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 王丽娟. 延安大学, 2018(06)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