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九五八年提出‘两结合’”说质疑(论文文献综述)
邱晓丹[1](2018)在《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成立后,1950-70年代的文学为了服务中国社会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政治的规训和自己的主动谋合下,产生了将文学人物形象,特别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为符合该时期一定道德、精神、才能、阶级等标准的“英雄”的书写倾向。本文将具有这种书写倾向的文学文本称之为“英雄书写”。英雄书写作为一种既描写了英雄人物、又描写了非英雄人物的立体的文学表达,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展现了该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另一方面又在非英雄人物形象在塑造中隐藏下诸多与之相去甚远的异质成分。这使得英雄书写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该时期社会各阶层的思想状况,是分析当时社会整体思想形态的理想文本。关于1950-70年代的社会思想状况,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在该时期社会运行中振聋发聩的一统性地位,学界长期忽略了潜藏在其笼罩之下的其他思想学说的影响。建国后,中国社会进一步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它依然受着儒家传统多方面的影响。1950-70年代英雄书写所竭力塑造的、作为该时期国家话语重要内容的“人民英雄”形象,以集体主义为其核心价值取向,其重要社会功能是提供一种道德规训。道德规训是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的重要联结点。“人民英雄”概念中包含着诸多复杂矛盾的内涵特质,这其中隐藏着对儒家思想的变异性继承。英雄书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对儒家传统社会中的小农社会、宗法制度和社会理想等方面都有所衔接和继承。这表明1950-70年代社会在其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规训之下,仍隐藏着一幅儒家传统社会图景。儒家传统在1950-70年代社会的命运,虽然主要表现为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压制,但也有因其社会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回归而得以加强的一面。儒家学说是一种具有整体观框架的学说,它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兼容的基础是中国传统社会具有的一种天然独立的整体性社会形态。1950-70年代社会人为的封闭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该时期社会整体性形态的回归。改革开放以后,全球化的融合使中国社会的这种整体性形态再次打破,再次成为全球化世界中的一个部分型社会。这与具有整体观性质的儒家思想体系是不兼容的。进入新时期以后,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道德规训特质的英雄书写式微,文学书写朝着彰显个体欲望、去道德化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文学承担的道德规训功能式微,在很大程度上,回归到文学本身。而社会在全面经济转向的冲击下,呈现出人文精神危机和道德困局。1990年代的儒学“复兴”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其中大陆新儒家的一支表达了如同传统社会时期的用儒家思想干预社会运行的“政治儒学”的构想。中国当代社会这一思想脉络的流变,在文学的英雄书写中得到了完美的映照和见证。此后的文学,还将继续承担这一作用和功能。
李国华[2](1984)在《“一九五八年提出‘两结合’”说质疑》文中研究指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在我国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公认是在一九五八年提出来的。《辞海》和大学文科教科书, 包括"文革"前的旧版和近年来的修订版都是这样提的。就是最近几年来文艺界关于"两结合"问题的讨论中,也未见过有
李国华[3](1983)在《“一九五八年提出‘两结合’”说质疑》文中研究指明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下简称“两结合”),在我国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公认是在一九五八年提出来的。《辞海》和大学文科教科书, 包括“文革”前的旧版和近年来的修订版都是这样提的。就是最近几年来文艺界关于“两结合”问题的讨论中,也未见过有
马研[4](2010)在《《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党报党刊指由中国共产党所掌握、主导的报纸刊物,它是体现、传达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意志的最主要、最权威媒介,是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管控的重要途径。在文学层面,党报党刊具有政党性、文学性和规约性,为显现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学中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平台。除了能够反映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对文学的态度和具体要求外,党报党刊作为当代中国无法回避的文学载体,在文学历史的长河里发挥着多种独特的作用。本文欲以我国主要党报党刊——《人民日报》、《文艺报》上刊载的文学文本和相关文学的评论文章为研究基础,结合不同时期文坛的发展趋势,抓住最具代表性的、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流变,兼顾党报党刊自身独特的内在机制,力求以全景的视角,揭示党报党刊文学的自身特点和党报党刊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产生的影响。首先,本文通过将党报党刊对各种文学体裁的具体影响进行点面结合的归纳梳理,在创作层面全景展示、总结党报党刊与文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最重要党报《人民日报》在“十七年”时期之于文学的影响,分阶段进行总结和研析,以期能将党报党刊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把握得更加全面、深入、细致。在深入讨论文学思潮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以《人民日报》、《文艺报》为代表的党报党刊的具体影响的前提下,全面解析《人民日报》、《文艺报》的译着热点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文学批评是党报党刊上最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本文梳理了以《人民日报》、《文艺报》为代表的党报党刊层面文学批评独具特色的发展变化,并分时期总结了其带给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整体格局的种种影响。党报党刊有保障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属性,这对文学形成了益处和弊端并存的多重影响,本文从编辑规则等多个角度切入对其进行研讨。在以上各个方面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在最后对党报党刊影响文学方式的变化进行了总结、梳理和解析。
张同胜[5](2007)在《《水浒传》诠释史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水浒传》的诠释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水浒传》诠释史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人们对《水浒传》理解的此在性。这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论文上编探讨了在封建社会这个伦理文化大背景下,人们对于《水浒传》的理解和解释究竟是如何进行的?伦理道德视域中的“忠义”说、“诲盗”说或“忠奸斗争”说这些具体的《水浒传》主题解读是如何生成的?第一章以容与堂本《水浒传》李贽的评点为考察对象,论述了李贽评点的指导思想“童心说”在当时并不是孤峰现象,而是王学左派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罗汝芳“赤子之心”说的阐发。李贽虽然出入儒释道三教,但是他具有浓厚的忠义报国思想,这也成为了他评点这部小说的前视域,并以此作为他对《水浒传》意义理解的何所向的规定性,从思想内容上形成了李贽评点的时代性面貌:从忠义报国和用人制度的角度来理解和解释《水浒传》;同时,王学左派思想对他的影响体现在他以“真”与“趣”作为他艺术赏鉴的标准。第二章以贯华堂本《水浒传》金圣叹的评点为考察对象,分析了金圣叹在《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序言中为统治阶级代言的政治立场与他在具体文本批评中赞美水浒好汉立场之间的矛盾张力,揭示了金圣叹欲有所为而不得的现实苦闷是其小说评点的前视域,这个前视域决定了他在与小说文本中的视域进行视域融合过程中反贪官污吏而不反皇帝的政治立场,梁山泊好汉杀戮贪官墨吏成为了金圣叹发泄心中“己才不用、己志不伸”愤懑的酒杯。金圣叹生活的历史时代,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接受朝廷招安却又在叛降之间反复无常的事实引起了金圣叹的反思,其结论就是坚决反对朝廷招安盗贼,这就是他腰斩《水浒》的现实原因。“《易》终于《未济》而非终于《既济》”是金圣叹艺术审美的哲学指导思想,因此无论是金评本《西厢记》还是金评本《水浒传》,都被删去了结末部分。第三章以明清时期《水浒传》的续书与水浒戏作为考察对象,指出《水浒传》续书其实就是对《水浒传》原着的诠释,因为续书作者的期待视野超出了原着文本所具有的视野,因此他们便以创作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水浒传》的理解和解释。这种诠释也是原着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即它的一种存在方式。续书现象有力地说明了诠释处境与文学意义解读之间的关系;续书现象也反映了“应用”性理解的历史特征。水浒戏则是以舞台艺术表现的形式演绎了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其应用性色彩更浓,但仍然是对《水浒传》的一种理解方式,也是这部小说的存在方式之一。第四章考察了封建社会里的读者在伦理道德和国家法律视角之下对《水浒传》的理解,因为道德与法律都是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统治阶级及其文人从这一视角下对《水浒传》所进行的理解也有其合理性和现实性。权力话语的诠释也是《水浒传》存在方式的一种。对“诲盗”说合理性的解读还体现了哲学诠释学的灵魂即从他人的视角出发发现其立场的真理性和合法性。“忠义”说、“忠奸斗争”说以及“盗贼”说等都是当时读者问题视域的产物。论文下编是在依据自晚清以来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即西方文化思想成为了话语主流的大文化环境中探讨读者是如何对《水浒传》进行理解和解读的。第五章探讨自清末民初到新文化运动期间人们对《水浒传》的解读和理解。晚清政府丧权辱国,引起了仁人志士的思考。清朝末年,救亡图存的各种救国方案纷纷出笼,既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又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其中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思想是他们的主流话语。立宪派前见的政治性和封建性决定了他们对《水浒传》的理解仍然还是“诲盗”说,而受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影响之下的解读则有“独立喻言”、“军事小说”、“政治小说”和“社会主义小说”、“索回人权”说等等。在新文化运动中,西方各种启蒙思想更是蜂拥而至。在西方资产阶级人性论作为前见的解读中,《水浒传》被新文化人认为是“非人的文学”。马克思主义视野下对《水浒传》的解读则是这部小说反映了农民阶级反抗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第六章考察民族救亡时期人们对《水浒传》的解读。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于中华民族抵抗外族入侵、进行民族救亡的原因,《水浒传》被诠释为抗金英雄的讴歌(张恨水)、国防文学的典范(周木斋)。国民政府领导了反抗日本侵略战争正面战场的抗战,因此国统区中《水浒中传》《太湖水浒传》《水浒新传》等《水浒传》的续书是当时历史情境之中读者对原着的诠释。宋江等梁山泊好汉征辽的故事与当时反抗日本侵略中国的民族战争形成了一种视域融合的契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以马克思主义尤其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思想对诸如《逼上梁山》和《三打祝家庄》等水浒戏的新编,体现的是对官逼民反、阶级斗争的诠释和打入敌人内部、里应外合等战争策略的宣传。第七章集中考察建国以来人们主要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水浒传》的诠释。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占据了意识形态的主流话语权,马克思主义对于农民起义的历史进步作用的宣传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成功的实践,是理解和解释《水浒传》的前视域,它作为人们的前理解,依据金评本《水浒传》改编的七十一回本被诠释为“农民起义”说;而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水浒传》则被认为反映了“农民革命战争”的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一九七五年,“反修防修”的政治需要作为一种问题视域对《水浒传》的解读具有意义何所向的规定性,于是《水浒传》就成为了教育人民反对修正主义的“反面教材”,其主题的解读就是“投降主义”说。新时期以来人们从意识形态层面对《水浒传》的诠释主要包括“市民”说、“游民”说和从人性论视角的理解。新时期以来,计划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理解《水浒传》的前视域。经济基础的改变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反映无疑将改变人们的成见。质疑“农民起义”说的各种观点见诸报刊杂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忠奸斗争”说、“市民”说、“游民”说以及人性论等。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官僚阶级的腐败与反腐倡廉的呼声使得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重提“反腐败”说。新时期以来,读者对《水浒传》的诠释有多种视角,相应地也就有了对其文学意义的多种理解和解释。第八章主要是从文化现象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了人们对《水浒传》的各种理解:阴阳思想、侠义文化、政治文化、神话原型、宗教文化、狂欢文化、当代大众消费文化以及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的种种解读。这些都是从文化的不同层面对《水浒传》的诠释,也说明了这部伟大的小说耐得住人们从不同角度的解读,所有这些理解都是《水浒传》在当代的存在方式。论文也指出了西方文论下的一些似是而非的解读并不符合《水浒传》诠释的实际情况。余论一章针对与《水浒传》理解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了尝试性的分析:一是从理解的现实视角和学术视角这两种视角下对《水浒传》诠释的讨论:一是《水浒传》相关知识的认知与文学意义理解之间关系的分析;一是关于《水浒传》误读问题的探析;一是意义理解与诠释方法之间关系的摸索。这些问题都是文学意义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探讨的必要。论文并不反对或指责从政治视角或现实视角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而是认为这是理解之中分内应有的事情;论文分析了考证考据方法的利弊,认为考据法只是对小说中的历史相关问题进行认知,从而有助于对文学意义的理解,但毕竟还不是对意义的解读。误读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认知知识面的匮乏、伪问题、前见解的封闭性等等。诠释方法对文学意义的理解有影响,不同的诠释方法对意义理解何所向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有时候乃至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文学意义的理解是一个真理的问题,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简而言之,论文的结论就是:一部《水浒传》的诠释史,就是这部小说“此在”的存在史,历史上人们对于它的各种解读就是它作为文学作品在具体诠释处境中的表现。也就是说,人们对《水浒传》文学意义的解读产生于这部小说此在的根本性运动之中,而根本不是单纯地或片面地产生于对作者主观意图的探求之中、小说文本自身的独白之中或读者现实视角下的创造性理解之中;新的理解的生成是读者的成见视域与小说文本视域的一种视野融合,是一种效果历史关系,是《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存在的一种事件。《水浒传》的理解史就是它的存在史、效果史;人们对《水浒传》的各种理解就是它的存在方式;各种历史性理解都是时代性问题视域的产物。
豆海锋[6](2011)在《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江中游的江汉地区、洞庭湖水系区、鄱阳湖水系区商时期遗存的系统梳理,初步建立起了各区域内商代文化的时空框架,并对各区域内诸文化的关系及各区域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为了讨论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文化互动关系,本文将目前能够反映文化互动的考古材料划分为三大层次,即器物、聚落、宗教与技术。通过不同互动层次的分析,获得了各层面不同的互动模式。从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互动关系出发,本文最后还对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辖属关系,商王朝政治秩序的维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可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界定,对以往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进行简单回顾,并提出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理论及研究思路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对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对江汉地区自然地理及商代之前文化背景的梳理,为廓清商时期区域内诸文化与外界文化的交往通道提供了研究基础。以目前考古发现为基础,本文将江汉地区商代遗存划分为六类,对各类遗存及其与邻近地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该地区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分析,最后还对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结构及其演进模式进行了考察。第三部分是对洞庭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的研究。首先对区域内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进行简要概括,揭示区域内史前时期文化分区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系;其次,将区域内商代及其相关遗存划分为九类,对各类遗存的时空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再次,对区域内出土晚商阶段铜器进行了分区及文化背景方面的探索;最后,重点探讨了区域内诸文化之间及其与邻近地区文化间的关系,并对区域内文化的演进及模式进行了考察。第四部分主要是对鄱阳湖水系区商代文化进行研究。首先是对区域内自然环境与文化背景的概述;其次,将区域内商代遗存划分为八类,并对各类遗存的年代、文化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再次,对区域内出土商代铜器进行了分析,并对赣江流域铜器出现及发展的文化背景及礼仪意义进行探讨;最后,对区域内诸遗存及周边考古遗存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并对区域内文化的演进进行了考察。第五部分是对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商文化中心区互动关系所进行的讨论。本文依据文化互动方式的差异,将体现文化互动的考古材料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器物层面、聚落层面和宗教与技术层面。通过各层面的讨论,揭示出不同层面存在不同的互动模式,且不同层面也会产生不同的文化影响力。第六部分主要从长江中游与商文化中心区的关系出发,讨论商王朝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所体现的商代国家的政治秩序问题。通过长江中游地区与商王朝中心区互动关系的分析,本文发现不同时期商王朝对长江中游的统辖存在不同方式。这种方式变化不仅仅反映在长江中游地区,从商时期周边地区的文化格局及晚商阶段青铜器在周边地区广泛出现等现象,亦可体现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结合甲骨文材料,本文认为早商时期商王朝对周边地区多实行“直辖”统治,而晚商阶段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则变得更为复杂,其中应存在一种与边远方国“联盟”关系,维系这种“联盟”的主要手段应是青铜礼器在内的意识形态方面地拢络行为。第七部分为结语部分,是对以上内容的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
二、“一九五八年提出‘两结合’”说质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九五八年提出‘两结合’”说质疑(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文学的“英雄”主题 |
0.1.2 建国后的“英雄”书写 |
0.1.3 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 |
0.1.4 英雄书写的80年代转向 |
0.2 研究意义 |
0.2.1 社会思想史意义 |
0.2.2 文学意义 |
0.3 研究方法 |
0.4 文献与研究综述 |
0.4.1 50-70年代的英雄研究 |
0.4.2 新时期的英雄研究 |
0.4.3 现当代文学中的儒家传统研究 |
0.5 论文大纲 |
1. 文学英雄书写的形成 |
1.1 当代文学的权力受封 |
1.1.1 “一体化”研究范式之外 |
1.1.2 文学的主动性 |
1.2 社会建设事业与文学部门 |
1.2.1 建国初社会的理想氛围 |
1.2.2 胡风的诚挚理想 |
1.2.3 文学内部的竞争与格局确立 |
1.3 革命思维与文学真理标准 |
1.3.1 社会建设的革命思维 |
1.3.2 革命的文学标准 |
1.4 文学的英雄书写时代 |
1.4.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两结合” |
1.4.2 “谁当主角”? |
1.4.3 英雄的“工农兵”出身 |
1.4.4 说不尽的“知识分子”与《青春之歌》 |
1.4.5 文学的选择与浩然的崛起 |
2. 道德:英雄特质与儒家伦理 |
2.1 成长型英雄与神化型英雄 |
2.1.1 集体的“人民”与个体的“英雄” |
2.1.2 成长型英雄书写 |
2.1.3 神化型英雄书写 |
2.2 英雄与儒家的道德联结 |
2.2.1 儒学的道德教化历程 |
2.2.2 英雄书写的道德规训:正己与正人 |
2.2.3 儒家方法的运用:“致广大,尽精微” |
2.3 文本英雄的儒家道德特质 |
2.3.1 “公私”观念向宋学传统的回归 |
2.3.2 “人人英雄”与“满街皆圣人”? |
2.3.3 从积极入世到“人定胜天” |
2.3.4 圣人“三不朽”与英雄“立功” |
3. 英雄书写中的儒家传统社会图景 |
3.1 小农社会特质的遗存 |
3.1.1 向土地回归的“人民” |
3.1.2 《武训传》与扫盲运动 |
3.1.3 《不能走那条路》与农地欲望 |
3.2 宗法:“女英雄”书写中的男权机制 |
3.2.1 女性事业心:最合乎理想的嫁妆 |
3.2.2 《李双双小传》与孙庄 |
3.2.3 《春暖时节》:启蒙人丈夫对妻子的改造 |
3.3 宗法:“改造”不了的家庭与血缘 |
3.3.1 “落后”人物集锦 |
3.3.2 《山乡巨变》与家庭价值认同 |
3.3.3 《艳阳天》与“阶级”概念的儒化 |
3.4 “大同社会”还是“共产主义”? |
3.4.1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礼运篇》 |
3.4.2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答顾东桥书》 |
3.4.3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大同书》 |
3.4.4 《吃饭不要钱的日子》与共产主义 |
3.4.5 两种乌托邦理想的融合 |
4. 历史转型与英雄书写的没落 |
4.1 整体中国与儒学基础 |
4.1.1 “完整的历史世界” |
4.1.2 儒家的自然整体观 |
4.1.3 近代历史的转型 |
4.2 50-70年代的回归与终结 |
4.2.1 《叶里藏金》与一元价值 |
4.2.2 《千重浪》与自力更生 |
4.2.3 《铁军的步伐》与路线斗争 |
4.3 整体观与英雄书写 |
4.3.1 天地万物非一体下之“仁” |
4.3.2 50-70年代的整体观与集体主义 |
4.3.3 加入全球化 |
5. 美丽新世界 |
5.1 英雄书写的余韵 |
5.1.1 “伤痕”文学与英雄的“思想解放” |
5.1.2 新时期的社会共同理想 |
5.1.3 社会经济转向与理想书写转型 |
5.2 现实主义文学的拐点:从路遥到王朔 |
5.2.1 路遥理想中的集体性取向 |
5.2.2 王朔反叛的个体性倾向 |
5.2.3 文学显学地位与80年代文学 |
5.3 成为“文学”的文学 |
5.3.1 “人文精神大讨论” |
5.3.2 《我爱美元》与去道德化的90年代文学 |
5.3.3 纯文学的失落 |
结语:道德困局与儒学“复兴”?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一、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谈起 |
二、研究现状及党报党刊层面文学的总体特征 |
(一) 研究现状 |
(二) 从“重大主题”看党报党刊文学基本特征 |
(三) 从《文艺报》看“十七年”党报党刊文学的不稳定状态 |
第一章 党报党刊与文学创作 |
一、党报党刊与叙事散文的发展 |
(一) “延安散文”的接续 |
(二) 再掀高潮:党报推动“散文年” |
(三) 文革后的流变 |
二、党报党刊与杂文的两次繁荣 |
(一) 以党报党刊为平台的杂文第一次兴盛 |
(二) 党报党刊支撑下的杂文第二次繁荣 |
三、党报党刊与诗歌的发展 |
(一) 党报党刊助推“新民歌”盛行 |
(二) 党报党刊与诗歌理论的争论和建构 |
四、党报党刊与小说的发展 |
(一) 党报党刊对小说创作主题的影响 |
(二) 党报党刊促进短篇小说创作思想和艺术的提高 |
(三) 党报党刊:长篇小说理论研讨的阵地 |
(四) 从赵树理现象看党报党刊的人物塑造理念 |
五、党报党刊与戏剧的发展 |
(一) 党报党刊与历史剧的艺术定位 |
(二) 党报党刊与样板戏 |
六、党报党刊影响文学创作的整体特征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对“十七年”文学的影响 |
一、《人民日报》对“十七年”前八年文学的影响 |
(一) 《人民日报》对“十七年”前八年文学总体特点形成的影响 |
(二) 《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的正式创立对散文的影响 |
(三) 《人民日报》杂文带动短暂思想争鸣 |
二、《人民日报》对鲁迅杂文的继承与发展 |
(一) 对鲁迅杂文的继承 |
(二) 对鲁迅杂文的发展 |
三、《人民日报》对“十七年”后九年文学的影响 |
(一) 否定已有成果,强化阶级观念 |
(二) 树立经典文本 |
第三章 党报党刊助澜各时期文学思潮起伏 |
一、“十七年”:营造权威批评氛围,助推“大众创作潮” |
(一) “基本批评标准”下的党报党刊的宣化作用 |
(二) 助推大众创作潮流 |
二、80 年代:覆旧立新,统一观念 |
(一) 树立新概念,破除旧观念 |
(二) 终结文学思潮,统一理论纷争 |
(三) 力挺新潮流 |
(四) 文学相关问题争论,引导文学思潮向纵深发展 |
三、90 年代:审视潮流,扞卫理念 |
(一) 审视新潮流 |
(二) 扞卫精英理念 |
第四章 党报党刊上的译着热点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
一、党报党刊与苏联文学在中国译介的兴衰 |
(一) 打造中苏文学的“蜜月期” |
(二) 快速切换角度,冰封苏联文学 |
二、党报党刊中译着热点与报告文学的发展 |
(一) 报告文学与党报党刊的渊源 |
(二) 苏联文学译介影响下的“干预生活”创作 |
第五章 党报党刊与文学批评 |
一、“十七年”期间党报党刊文学批评的格局及总体形态 |
(一) “十七年”党报党刊文学批评的基本格局 |
(二) “十七年”党报党刊文学批评的形态特征 |
(三) “十七年”党报党刊维护批评规范的方式 |
二、文革后党报党刊文学批评的发展和变化 |
(一) 80 年代:从“理清关系”到审视“启蒙” |
(二) 90 年代:坚守批评学理性,创建纯批评空间 |
第六章 党报党刊机制和属性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
一、党报党刊的编辑规则对文学的多重影响 |
二、“十七年”党报党刊管理模式带给文学的“副作用” |
第七章 党报党刊影响文学方式的流变 |
一、党报党刊权威性的形成及变化 |
二、党报党刊影响文学方式在文革及文革前后的不同特点 |
(一) 文革前:在政治取向与世界观之间周旋 |
(二) 文革:机械二元对立的政治思维 |
(三) 文革后:回归学理性 |
三、党报党刊影响文学在八九十年代的渐变 |
(一) 引导方式多样化 |
(二) 兼容并包,保持理论丰富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5)《水浒传》诠释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诠释理论中的文学意义探讨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案 |
上编 古代部分:自晚明至晚清 |
概述 伦理文化语境下的理解 |
第一节 忠义思想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二节 伦理视角与时文手眼 |
第三节 版本、叙事与意义 |
第一章 李贽《水浒传》评点 |
第一节 李贽其人其文 |
第二节 "童心说" |
第三节 李贽的《水浒传》评点 |
第二章 金圣叹《水浒传》评点 |
第一节 金圣叹其人其文 |
第二节 金圣叹批改《水浒传》述论 |
第三节 现实反思与话语矛盾 |
第四节 李贽评点与金圣叹评点之比较 |
第三章 《水浒传》续书与水浒戏 |
第一节 明清时期《水浒传》的续书 |
第二节 明清水浒戏 |
第三节 诠释与语境 |
第四章 道德与法律的理解视角 |
第一节 道德理解的视角 |
第二节 法律的阐释视角 |
下编 近现当代部分:自鸦片战争迄今 |
概述 近现当代西方思想视野之下的诠释 |
第五章 思想启蒙论 |
第一节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与《水浒传》的诠释 |
第三节 社会进化论的思想启蒙 |
第四节 其它理解 |
第六章 救亡图存论 |
第一节 救亡图存与《水浒传》的政治性诠释 |
第二节 民族革命战争与《水浒传》 |
第三节 解放区"水浒戏"改编和创作 |
第七章 意识形态论 |
第一节 "农民起义"说 |
第二节 "投降主义"说 |
第三节 "市民"说 |
第四节 人性论理解之分析 |
第五节 "游民"说 |
第六节 其它理解 |
第八章 文化现象论 |
引言 |
第一节 《水浒传》与《周易》的"阴阳"思想 |
第二节 侠义文化视角之下的解读 |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诠释角度 |
第四节 神话原型理论的解读 |
第五节 宗教文化与《水浒传》的理解 |
第六节 狂欢化理论对《水浒传》的诠释 |
第七节 当代大众消费文化与"水浒"的诠释 |
第八节 中西比较:对《水浒传》意义的诠释 |
余论 |
第一节 历史视角与现实视角 |
第二节 对《水浒传》的认知与理解 |
第三节 《水浒传》的误读问题 |
第四节 诠释方法与意义理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时空范围 |
一、空间范围 |
二、时间范围 |
第二节 发现与研究简史 |
一、第一阶段 |
二、第二阶段 |
三、第三阶段 |
四、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方法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
一、相关理论的说明 |
二、相关研究方法说明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江汉地区商代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 |
一、自然地理 |
二、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商代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
一、盘龙城类型 |
二、意生寺类型 |
三、大路铺遗存 |
四、荆南寺遗存 |
五、周梁玉桥文化 |
六、辽瓦店子遗址商文化遗存 |
第三节 出土青铜器分析 |
一、江汉地区早商青铜器 |
二、江汉东部地区晚商铜器 |
三、鄂东南出土晚商铜器 |
四、江汉西部地区商代晚期青铜器 |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 |
一、区域内考古遗存的时空特征 |
二、各类遗存间相互关系 |
三、各类遗存的文化传承关系 |
四、区域划分及区域内文化的演进模式 |
五、与周邻文化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洞庭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区域自然地理及文化背景 |
一、自然地理 |
二、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商时期文化遗存编年研究 |
一、铜鼓山类型 |
二、樟树塘遗存 |
三、费家河文化 |
四、皂市遗存 |
五、斑竹遗存 |
六、朱家台遗存 |
七、山门脚遗存 |
八、斗篷坡遗存 |
九、炭河里文化 |
第三节 出土商代青铜器分析 |
一、研究概述 |
二、青铜器区域划分及其文化特征 |
三、各区铜器的文化特征比较及与商文化中心区铜器关系探讨 |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 |
一、区域内考古遗存的时空特征 |
二、各类遗存的相互关系 |
三、诸遗存的文化传承关系简析 |
四、区域文化特征分析 |
五、各区文化演进及其模式 |
六、与周邻地区的关系 |
第四章 鄱阳湖水系区商代文化研究 |
第一节 区域自然环境及文化背景 |
一、自然环境 |
二、文化背景 |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编年研究 |
一、龙王岭类型 |
二、吴城文化 |
三、石灰山文化 |
四、秋形垴遗存 |
五、万年文化 |
六、茅坦庄遗存 |
七、竹园下遗存 |
八、禁山下遗存 |
第三节 出土青铜器分析 |
一、发现与研究 |
二、有关大洋洲铜器群的讨论 |
三、其他地点出土铜器分析 |
四、赣江流域商代铜器的文化背景及礼仪意义探讨 |
第四节 区域内文化结构及演进模式考察 |
一、区域内商时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时空分布 |
二、各类文化遗存的相互关系 |
三、各类遗存的文化承继关系 |
四、区域划分及区域内文化的演进及模式 |
五、与周边地区文化之间的关系 |
第五章 长江中游及其邻近地区与中心区文化互动关系讨论 |
第一节 从器物层面看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中心区的文化互动 |
一、陶瓷器类 |
二、铜礼器 |
三、玉石器 |
第二节 从聚落形态看长江中游地区与中心区的文化互动 |
一、长江中游地区商文化聚落考察 |
二、长江中游地区非商文化聚落考察 |
第三节 从技术与宗教层面看长江流域与中心区的互动 |
一、技术 |
二、宗教 |
第四节 区域文化互动方式探析 |
第六章 由中心区与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互动看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 |
第一节 商王朝与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的政治关系探讨 |
一、文化互动体现的商文化南部“边缘”结构 |
二、长江中游及邻近地区与商王朝中心区的政治关系 |
三、有关商王朝“疆域”与考古学文化分布关系的探讨 |
第二节 由文化互动看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 |
一、有关商王朝与周边地区关系的已有观点综述 |
二、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关系讨论 |
三、从商王朝与周边地区的政治关系看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统治方式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一九五八年提出‘两结合’”说质疑(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当代文学英雄书写与儒家传统[D]. 邱晓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一九五八年提出‘两结合’”说质疑[J]. 李国华.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1984(00)
- [3]“一九五八年提出‘两结合’”说质疑[A]. 李国华.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 1983
- [4]《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D]. 马研. 吉林大学, 2010(08)
- [5]《水浒传》诠释史论[D]. 张同胜. 山东大学, 2007(03)
- [6]长江中游地区商代文化研究[D]. 豆海锋. 吉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