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勘探阶段元素综合利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新[1](2019)在《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全球经济和资源形势面临重大转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地质勘查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战略性矿产的兴起,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将不断拓展地质勘查的空间。新的形势对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提出巨大的挑战,同时为地质勘查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也为内蒙古自治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现阶段探索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更好的把内蒙古自治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在参考借鉴现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全球及国内的地质勘查形势、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等方面,围绕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路径及动力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提出了“新地勘经济体系”,新地勘经济体系是由地勘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径是建立新地勘经济体系,包括地勘产业体系、绿色发展和对外地勘。地勘产业体系是建立行业化管理、专业化细分和企业化经营的地勘产业体系;企业化经营就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打造实体经济就是组建地矿集团公司,地矿集团公司采取勘查开发一体化、大地质、地质跨界的战略。并论述了地质跨界战略实施是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衍生和实体经济的补充。建立了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实现创新驱动就是要创建高效的组织管控制度,完善的人力资源制度,健全的地勘金融机制,充满活力的文化建设以及科技创新机制。以此为基本点构建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为准则层,三级指标为方案层。实施转型升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地勘新经济,地勘新经济就是在地质勘查业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基础上与新经济的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的结合体。
杨占峰[2](2020)在《白云鄂博矿开发回顾与资源潜力再认识》文中研究指明一、概述白云鄂博是蒙古语地名的音译,其意思是"美丽富饶的神山",最初见于丁道衡先生撰写的《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该报告发表于1933年《地质汇报》第二十三号,之后的有关资料都沿用了这一汉语名称。她的美丽在于复杂多变的地质现象,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她的富饶在于蕴藏的巨量稀有、稀土资源,其经济价值令世人瞩目;她的神奇在于大自然亿年造化的丰厚赐予和诸多神话故事,至今未完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现在"白云
黄炳香,赵兴龙,张权[3](2016)在《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理论与技术框架》文中指出提出了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工程背景、科学问题、关键技术、实践等基本问题框架.按开采方式对煤系伴生资源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其赋存特征、分布及储量概况.探讨了煤系伴生多资源共采的资源所有权统一与共探方法、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资源共采规划、协调开采方法、围岩活动与多场演化规律、污染元素迁移规律等理论问题.提出了伴生开采品位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共采工艺、叠加采动影响下的岩层移动与围岩控制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污染元素扩散与环境控制技术等.政府与煤矿企业需转变开采理念,积极探索煤系伴生资源的综合勘探与共采实践,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
刘堃[4](2013)在《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海洋大国。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人口增长、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等问题的必然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转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以此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面临的资源和环境两大发展瓶颈,整体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十二五”以至今后一个时期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攻方向。但是,目前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系统研究还不多见,现有的一些探讨多限于应用分析,缺乏既能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又能体现海洋产业内在属性的深层次理论分析和系统思考。本文以“问题的提出—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对策研究”为研究主线和基本思路,在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案例分析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海洋高效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深海油气业如何培育逐一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结论和贡献包括:(1)对海洋产业、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及组成门类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界定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基于“战略性”“新兴性”两个视角,构建了评价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遴选了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等六类产业作为当前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具体组成门类。(2)尝试探讨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培育和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所采取的创新举措,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经验,即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要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发挥引领保障作用;建立有效投融资机制,保证科技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打造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注重国际合作,相互取长补短。(3)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探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具备的基本要素,即技术创新、自然资源、资金支持、人才资源、需求条件、政府行为,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演化路径,即高新技术产业化与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明确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着力点并以此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模型。(4)对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即海洋高效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深海油气业如何培育逐一分析。分别阐述了以上六类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影响我国六类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与现实问题,基于技术创新、投融资、人才引进与培养、需求激励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机制。(5)基于我国六类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的结果,从六类产业的共性问题出发,主要立足政府角度,提出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扮演的角色和应采取的三类政策措施。
王佟,邵龙义,夏玉成,傅雪海,孙玉壮,孙亚军,琚宜文,毕银丽,于景邨,谢志清,马国东,王庆伟,周兢,江涛[5](2017)在《中国煤炭地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与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文中研究表明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发布以来,中国煤炭地质勘查技术研究与找矿取得了重大成就,保障了国家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但当前符合科学绿色开发的煤炭产能比例仍然偏低,在开发条件较好、已经逐渐成为煤炭主力产区的西部地区,水资源破坏和地表生态损伤严重仍制约着西部煤炭资源的绿色开发。煤炭利用面临着大气污染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多重压力。煤炭地质科学研究仍然存在着8个方面的研究重点亟待提升。
陈会军[6](2010)在《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与开发优选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能源日趋紧缺的今天,油页岩作为油气的替代能源,因其巨大的储量和潜在的综合利用价值,其研究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论文采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矿产勘查学、矿床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开展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开发优选方法和经济评价研究。通过野外露头观测、实测剖面、钻井描述和样品分析测试等研究工作获得大量实测数据,深入研究分析断陷湖盆型油页岩的成矿特征,提出了评价区与解剖区可类比的14个成矿类比因子,建立了影响断陷湖盆油页岩成矿的多参数类比因子体系;并应用特征值及特征向量方法,定量计算出每个类比因子的相对权重。统计分析5个断陷湖盆型油页岩解剖区的油页岩资源丰度和含油率,应用等频率法,建立断陷湖盆型油页岩的含油率概论分布函数和资源丰度概率分布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相似类比面积丰度法的资源预测数学模型,预测断陷湖盆型油页岩资源,并应用该方法预测茂名盆地油页岩资源得到很好的验证。创立双因素油页岩含矿区开发优选方法,从地质资源因素和技术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将制约油页岩开发利用的因素划分为一系列递进的参数,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参数的权重;根据评价单元参数特征,分别计算地质资源因素和技术经济因素的得分,在区域中,从二维方向排序评价含矿区的优劣,规划优先开发的顺序,并应用该方法开展油页岩含矿区开发优选。针对油页岩开采→干馏→发电→建材产业经济模式,对其经济效益进行经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高含油率、露天开采成本最低,低含油率、井巷开采成本最高;油页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盈利稳定、盈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强,综合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高于炼油和发电。
张士红[7](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川滇裂谷系中段之会理-东川拗拉槽西端,是我国重要的铜矿资源基地。如何充分利用海量多源地学空间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方法,挖掘内在的、深层次的找矿预测信息,提高找矿预测效果是当前成矿预测的重要研究方向。论文在收集、整理四川会理地区多源地学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机器学习算法在目标类型矿床找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重点探讨了系统样本集构建和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方法流程,圈定了 5处找矿远景区。研究工作对于创新矿产预测方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会理地区拉拉式铜矿勘查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1)综合“拉拉式”铜矿成矿地质条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和航磁数据的分布模式及其与已知矿床(点)的空间关系,筛选出河口群地层、基性岩体临近度、Cu元素含量、主成份分析第二主分量和航磁△T化极异常5个重要预测变量,建立了综合信息预测模型。以此为基础,开展证据权法、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单隐层感知机模型的成矿预测性能对比研究。(2)构建了—套系统、规范的样本数据集,为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奠定了基础。以研究区内代表性矿床勘探所获取的矿体平面投影范围网格化单元为中心,通过样本扩充,得到1468个矿化窗口样本;与随机获取的同等数量的非矿窗口样本结合,形成了系统的可用于深度学习的样本数据集。研究表明利用代表性矿床勘探获取的矿体范围构建样本集,训练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是可行的,模型也更有针对性,对特定类型的找矿预测工作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3)引入集成学习的思想,结合深度学习之卷积神经网络,创新性地提出了“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Random Samples Integrating CNN,RSI-CNN)成矿预测技术。并在MATLAB平台编程实现了从基本预测要素数据处理、矿化与非矿窗口样本集形成和随机组合,到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和成矿预测的完整过程。研究表明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在数据层面增加了训练样本的多样性,在模型层面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稳定性。(4)使用最大值和均值基学习器组合策略,依据成矿有利度,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嵩枝坝、落凼—红泥坡、打厂坡西、黎洪、吊井洞等5片找矿远景区,为该地区进一步的铜矿找矿勘探提供了决策依据。
赵仕华[8](2019)在《新疆北部准噶尔和伊犁盆地主要煤田煤质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本文以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准东煤田、准南煤田、和什托落盖煤田和伊犁盆地伊宁煤田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煤田勘探成果、已发表的文献和实际的取样分析,运用层序地层学、煤地质学、煤岩学、煤化学和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总结了这些煤田的煤质特征,揭示了煤质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煤质特征变化规律的地质控制因素。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新疆侏罗系煤中有机显微组分总体以镜质组和惰质组为主,具有相对高的惰质组含量为特征,但是不同盆地、不同煤田和不同含煤单元的煤层中,有机显微组分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从这几个煤田西山窑组煤层的对比来看,和什托洛盖煤田和准南煤田西山窑组煤层中镜质组含量明显高于准东煤田和伊宁煤田。从八道湾组煤层和西山窑组煤层的对比来看,准南煤田和伊宁煤田八道湾组煤层镜质组含量明显高于西山窑组煤层。单一煤田内,例如:准东煤田由西向东西山窑组煤层镜质组含量明显增高。含煤岩系厚度与煤中镜质组含量具有好的正相关性。另外,在层序地层格架下,湖扩体系域煤层镜质组含量明显高于高位体系域煤层煤层镜质组含量。煤层中有机显微组分的这种差异性变化主要与沼泽覆水程度和埋藏速率有关,其主要受盆地类型、盆地构造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内不同构造单元基底活动性、湖平面变化和沉积体系分布的控制。总体来看,快的盆地基底构造沉降速率和湖平面的上升有利于泥炭沼泽保持相对高的潜水面和快速保存,形成相对还原的沉积水体环境。准东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带,西山窑组煤系地层相对较薄,煤层相对厚,物源沉积体系相对较少,表明具有较低的基底沉降速率和较少的物源供给,因而易于形成相对弱氧化还原环境。以干燥森林沼泽相为主的高位突起泥炭沼泽,显微组分以惰质组为主。准南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以及和什托洛盖煤田受控于伸展背景下的边缘断裂控制,具有较快的基底沉降速率,故沼泽类型以湿地草本沼泽-潮湿森林沼泽相为主,显微组分以镜质组为主。2、新疆侏罗系煤中矿物含量总体相对较低。矿物主要以高岭石和石英为主,含不同含量的碳酸盐矿物(例如方解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铁矿)和微量的硫化物矿物(例如黄铁矿)和硫酸盐矿物(例如石膏和重晶石),以及硅铝酸盐矿物(微斜长石、伊利石、钙长石、斜绿泥石、皂石、坡缕石和霞石)。不同煤田煤层中的矿物种类具有较大变化,准东煤田西山窑组煤层矿物以高岭石和石英为主;准南煤田西山窑组以碳酸盐、石英和高岭石矿物为主;伊宁煤田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以高岭石和石英为主,但西山窑组煤层具有相对高的菱铁矿含量,八道湾组煤层具有相对高的方解石含量。高岭石和石英主要为碎屑成因,少量为同生自生成因;碳酸盐、硫化物以及硫酸盐矿物为成岩后生成因。3、新疆侏罗系煤总体以低-中灰煤为特征。从这几个煤田西山窑组煤层的对比来看,和什托洛盖煤田总体灰分产率最高,准南煤田和伊宁煤田次之,准东煤田最低。单一煤田内,准东煤田由西向东和由南向北西山窑组煤层灰分产率总体具有增高的趋势;和什托洛盖煤田和伊宁煤田自南北边缘向盆地内部灰分产率具有降低的趋势。新疆侏罗系煤中灰分产率主要受基底沉降速率和沉积体系分布控制。基底沉降速率控制着源区的物源供给强度,进而影响到沉积体系的分布和规模。例如:准南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冲断带,较快的基底沉降速率导致煤中灰分产率明显高于准东煤田(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带,较慢基底沉降速率)。盆地边缘煤层灰分产率一般高于盆地内部,沿盆地边缘灰分产率呈现低灰带和高灰带的交替出现,这主要受控于物源供给方向和沉积体系空间配置。例如:受南北两侧物源供给影响,和什托洛盖煤田和伊宁煤田煤中灰分产率自南北边缘向盆内整体减小;受三角洲朵体分布影响,低灰带出现于朵体之间,而高灰带出现于朵体之上,呈现低灰和高灰带交替展布。4、新疆侏罗系煤总体以中高-高挥发分的长焰煤、不粘煤为主,准南煤田局部出现中变质烟煤。在含煤岩系剖面中,原煤挥发分产率在垂向上没有明显的梯度变化。从八道湾组与西山窑组煤层对比来看,八道湾组煤层挥发分产率通常高于西山窑组煤层,出现挥发分产率反梯度现象。原煤挥发分产率与煤的镜质组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在煤化作用演化过程中,煤中挥发分产率主要受温度、压力和作用时间的影响。在深成区域变质作用下,煤层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随地热增温率的增高,煤中挥发分产率逐渐降低。在深度剖面中,地热增温率的高低决定挥发分产率梯度的高低。由于准噶尔和伊犁盆地边缘具有相对低的地热增温率,因此,形成的煤变质梯度较低。在低煤级阶段,煤中的挥发分产率主要受煤岩成分的影响;在显微组分中壳质组具有最高的挥发分产率,惰质组具有最低的挥发分产率,镜质组介于两者之间。很明显,八道湾组煤层挥发分产率通常高于西山窑组煤层,出现挥发分产率反梯度现象,主要与八道湾组含有更高的镜质组含量有关。5、新疆侏罗系煤盆地为内陆淡水盆地,总体以低硫含量为特征,相对高硫含量煤主要分布在煤田边缘浅部区和煤层火烧区附近。这可能主要与煤层的火烧和靠近煤层露头硫的次生富集有关。6、新疆和什托洛盖煤田、准东煤田、准南煤田和伊宁煤田侏罗纪含煤地层形成期,上述煤田的源区母岩以酸性岩为主,中性岩次之。新疆侏罗系主要含煤盆地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含量低,主要与煤中低的矿物含量有关。伊宁煤田、和什托洛盖煤田和准东煤田煤中富集钠。煤中钠的富集可能受控于富钠的地下水渗入煤层和以水合离子的形式赋存于煤的孔隙中,富钠的流体来自于地下水对顶底板岩层的淋漓或来自于后期盐渍化的地表水。和什托洛盖煤田煤中富集的Sr主要赋存于碳酸盐矿物和硫酸盐矿物(如重晶石),为次生热液流体成因。
苟建林[9](2013)在《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优质、高效的化石能源,是现代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天然气大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已经进入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评价偏重于经济评价,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偏重于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系统性不强;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以定性为主,定量评价不多。因此,急需建立全面系统的以定量为主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以科学地评价和指导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的运作和管理,实现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地方、企业和当地百姓的共赢。论文在界定相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主要涉及的基础理论,然后从系统论的思想观点出发,运用系统与环境关系理论,借鉴系统工程中霍尔三维结构体系和PEST宏观环境分析方法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的概念,从过程-逻辑-主体的三维视角建立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强调,在过程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是集环境影响前评价、环境影响中评价和环境影响后评价于一体的全过程评价;在逻辑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要从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资源能源环境影响、经济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和科技环境影响等六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价;在主体维度上,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强调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项目建设主体、环境主管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相结合的全方位评价。在资源能源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分析了天然气资源的可耗竭性、稀缺性和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了能源资源的消耗与贡献,从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科学开发、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提出了资源能源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分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各个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影响问题,研究了天然气勘探开发者应该承担的环境预防、控制和保护责任,提出了天然气不同于其他能源的环境特性和自然生态效益,从环境污染、生态影响、环境治理、环境效益等方面提出了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经济环境影响研究方面,系统分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对地区GDP、财税收入、产业发展、商业收入、居民收入等方面的影响,从区域GDP贡献、区域财税贡献、配套产业拉动、居民收入贡献四个方面构建了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社会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在全面分析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对当地社会环境正负影响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影响、社会适应性、社会公益投入四个方面提出了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政策法规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在深入分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涉及的政策法规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三个方而提出了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科技环境影响研究方面,在介绍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从科技创新贡献、新技术推广应用和科技知识普及三个方面给出了科技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在综合各方面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思想和层次分析法理论建立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四层次递阶结构体系模型,该模型包括1个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总指数、6个具体环境影响评价分指数、21个评价因子和52个评价指标;把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很差五个等级,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构建了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我国西部某个具体的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和模型运算,检验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成果。
张磊[10](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二、试论勘探阶段元素综合利用的评价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勘探阶段元素综合利用的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
1.2.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和实现方式 |
2.3 转型升级研究评价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4.1 国外地质勘查行业的管理体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地质勘查行业形势分析 |
3.1 全球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2 国内地质勘查形势分析 |
3.3 小结 |
4 内蒙古矿产资源及其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
4.1 综述 |
4.2 矿产资源 |
4.3 地质矿产勘查 |
4.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
4.5 小结 |
5 内蒙古地勘行业现状分析 |
5.1 内蒙古地勘行业单位情况 |
5.2 内蒙古地勘行业从业人员 |
5.3 内蒙古地勘行业资产状况 |
5.4 内蒙古地矿集团发展历程 |
5.5 内蒙古地矿集团SWOT分析 |
5.6 小结 |
6 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 |
6.1 转型升级发展模型构建 |
6.2 深耕地勘产业体系 |
6.2.1 行业化管理 |
6.2.2 专业化细分 |
6.2.3 企业化经营 |
6.3 服务绿色矿业发展 |
6.4 “走出去”拓宽地质市场 |
6.4.1 海外发展方案 |
6.4.2 境外投资架构 |
6.5 小结 |
7 实现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的动力 |
7.1 发展动力指标构建 |
7.2 构建新型组织管控制度 |
7.3 激发人力资源潜能 |
7.4 强化地勘金融管理 |
7.5 探索科技创新途径 |
7.6 小结 |
8 结论 |
8.1 成果和认识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白云鄂博矿开发回顾与资源潜力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
二、开发回顾 |
1. 功勋地质队——241队 |
2. 建设包钢 |
3. 两次“4.15”会议 |
4. 包头矿攻关 |
5. 综合利用不断探索 |
三、发展中的变化 |
1. 矿体和矿物赋存情况变化 |
2. 矿质和储量变化 |
3. 钢铁产能和自产矿匹配发生变化 |
4. 稀土产业快速发展 |
四、再认识 |
1. 研究矿床成矿规律 |
2. 勘探并圈定矿床深部及外围资源 |
3. 实现精准采矿 |
4. 加强白云鄂博矿石工艺矿物学和选矿过程中的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
5. 开展高效、绿色选冶一体化有价资源综合提取新技术与新工艺研究 |
6. 系统评估白云鄂博资源价值,明确白云鄂博资源战略地位 |
7. 制定合理的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储备政策 |
五、结语 |
1. 制定明晰的白云鄂博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
2. 开展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
3. 强化白云鄂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引领作用 |
(3)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理论与技术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煤与煤系伴生资源的赋存特征 |
1.1 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分类 |
1.2 煤系伴生资源成因及赋存状态 |
1.2.1 煤系伴生金属、非金属资源 |
1.2.2 煤系非常规天然气 |
1.2.3 煤系地热资源 |
1.2.4 煤系水资源 |
1.3 煤系伴生资源分布及储量 |
2 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基本框架 |
3 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理论问题 |
3.1 煤系资源所有权的统一与共探方法 |
3.2 伴生资源开采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
3.3 共采规划方法 |
3.4 多种伴生资源共采的方法 |
3.4.1 固体资源的开采 |
1)固态沉积层状矿体开采 |
2)固态非层状矿体开采 |
3.4.2 流体资源的开采 |
3.5 资源协调开采的围岩活动与多场演化规律 |
3.5.1 围岩活动 |
3.5.2 多场演化规律 |
3.6 共采导致的污染元素迁移规律 |
4 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关键技术问题 |
4.1 工艺 |
4.2 岩层移动与围岩控制技术 |
4.2.1 沉积层状矿体开采 |
4.2.2 脉状矿床开采 |
4.2.3 流体资源钻井抽采 |
4.3 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 |
4.4 污染元素扩散与环境控制技术 |
5 结论 |
(4)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0.2.1 国外研究进展 |
0.2.2 国内研究进展 |
0.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0.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0.5.1 可能的创新点 |
0.5.2 不足之处 |
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分析 |
1.1 海洋产业 |
1.1.1 概念界定 |
1.1.2 海洋产业分类 |
1.2 海洋新兴产业 |
1.2.1 海洋产业发展时序与海洋新兴产业 |
1.2.2 海洋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 |
1.2.3 海洋新兴产业的选择 |
1.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
1.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
1.3.2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内涵 |
1.3.3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它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
1.4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 |
1.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1.4.3 运算过程及结果分析 |
2.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2.1 海洋高效渔业 |
2.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2.3 海洋生物医药业 |
2.4 海水利用业 |
2.5 海洋电力业 |
2.6 深海油气业 |
2.7 主要经验与启示 |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理论分析 |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素 |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化路径 |
3.2.1 高新技术产业化 |
3.2.2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
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 |
3.3.1 技术创新机制 |
3.3.2 投融资机制 |
3.3.3 人才配置机制 |
3.3.4 需求激励机制 |
4. 海洋高效渔业培育机制分析 |
4.1 海水健康养殖业培育机制分析 |
4.1.1 产业界定 |
4.1.2 海水健康养殖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3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4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5 我国海水健康养殖业的培育路径 |
4.2 远洋渔业培育机制分析 |
4.2.1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历程 |
4.2.2 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现状 |
4.2.3 我国远洋渔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
4.2.4 案例分析:南极磷虾产业的培育机制 |
5.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培育机制分析 |
5.1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
5.2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5.3 产业集群视角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培育路径分析 |
5.3.1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必要性 |
5.3.2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的特征 |
5.3.3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5.3.4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
5.3.5 提升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途径 |
6. 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机制分析 |
6.1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6.2 产业链视角下海洋生物医药业培育路径分析 |
6.2.1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一般形式 |
6.2.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特殊性 |
6.2.3 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4 优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链的路径选择 |
7. 海水利用业培育机制分析 |
7.1 我国海水利用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1.1 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1.2 海水直接利用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7.2 我国海水利用业存在问题分析 |
7.2.1 成本问题 |
7.2.2 管理问题 |
7.2.3 生态问题 |
7.3 我国海水利用业培育机制 |
7.3.1 技术创新机制 |
7.3.2 管理协调机制 |
7.3.3 投融资机制 |
8. 海洋电力业培育机制分析 |
8.1 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资源储量及分布状况 |
8.2 我国海洋电力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8.3 我国海洋电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8.3.1 成本方面 |
8.3.2 政策规划方面 |
8.3.3 投融资方面 |
8.4 我国海洋电力业培育机制 |
8.4.1 技术创新机制 |
8.4.2 政策引导机制 |
8.4.3 投融资机制 |
9. 深海油气产业培育机制分析 |
9.1 产业界定 |
9.2 深海与浅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区别 |
9.3 深海油气资源分布 |
9.4 我国深海油气开发历程及现状 |
9.5 典型的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模式 |
9.5.1 不定量税收 |
9.5.2 PSA 模式 |
9.6 我国深海油气业的培育路径 |
9.6.1 制定国家级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战略 |
9.6.2 选择适应于南海深水油气开发的技术装备 |
9.6.3 打造以产业链为核心的产业基地 |
10. 促进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
10.1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
10.2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
10.2.1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供给型政策措施 |
10.2.2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性政策措施 |
10.2.3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其它政策措施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中国煤炭地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与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煤炭地质研究十大重要进展 |
2.1 含煤岩系沉积学研究跨上新台阶 |
2.1.1 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 |
2.1.2 成煤系统及多元聚煤理论 |
2.1.3 超厚煤层成因 |
2.1.4 含煤岩系与地质信息 |
2.2 构造控煤与煤田滑脱构造研究 |
2.2.1 构造控煤研究 |
2.2.2 控煤构造样式 |
2.2.3 煤田滑脱构造 |
2.3 煤系气资源综合研究与共采 |
2.3.1 煤系气的资源特点 |
2.3.2 煤层气勘探开发 |
2.3.3 煤系天然气水合物研究 |
2.3.4 煤系气的综合开发 |
2.4 煤系锂镓等“三稀”矿产综合利用 |
2.4.1 煤中共伴生有益矿产勘查研究 |
2.4.2 煤中共伴生有益矿产成因研究 |
2.4.3 煤中共伴生矿产开发利用研究 |
2.5 煤炭开发中矿井水害防治与“保水采煤” |
2.5.1 矿井突水预测方法 |
2.5.2 矿井水害防治关键技术 |
2.5.3 保水采煤关键技术 |
2.6 煤炭清洁利用及煤基材料综合利用 |
2.6.1 洁净煤地质 |
2.6.2 煤炭清洁利用与主要加工转换研究 |
2.7 煤系与煤岩纳米结构及其纳米成矿成藏理论 |
2.8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研究与煤炭勘查中的物探及遥感技术 |
2.8.1 煤炭地质综合勘查理论研究 |
2.8.2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煤炭资源勘查与矿区环境调查监测 |
(1) 建立了以遥感为先导的综合找煤模式 |
(2) 矿区环境遥感调查监测迈向定量化、动态化 |
2.9 煤矿地质保障与灾害救援技术 |
2.9.1 矿山灾害救援钻探工程关键技术 |
2.9.2 地面多分支水平井注浆加固煤层底板技术 |
2.9.3 煤矿大口径工程井钻井技术 |
2.9.4 煤层气 (瓦斯) 高效开发钻完井技术 |
2.1 0 煤矿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 |
2.1 0. 1 采矿对地表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诊断技术 |
2.1 0. 2 酸性废石堆的治理技术 |
2.1 0. 3 矿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 |
(1) 高强度开采的植被保育修复技术 |
(2) 微生物复垦关键技术体系 |
(3) 生态修复的土壤有机生物改良关键技术与材料 |
3 煤炭地质今后需要重点突破的几个研究方向 |
3.1 深地资源勘查理论与开采地质条件评价方法研究 |
3.2 煤炭资源开发与水资源保护的关系研究 |
3.3 绿色煤炭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 |
3.4 煤炭资源安全开采的地质保障技术研究 |
3.5 煤系及煤盆地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与利用评价技术研究 |
3.6煤矿区地质环境承载能力与矿山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
3.7 煤系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
3.8 煤炭地质工作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研究 |
4 结论 |
(6)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与开发优选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4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国内外油页岩资源研究现状 |
2.1 国内外油页岩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
2.2 油页岩资源评价与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 |
3.1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方法概述 |
3.2 油页岩成矿模式及控矿因素分析 |
3.3 相似类比法评价油页岩资源潜力的解剖区建立 |
3.4 相似类比法估算茂名盆地油页岩资源潜力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油页岩资源勘查与基于开发的优选方法研究 |
4.1 油页岩资源勘查 |
4.2 基于开发的油页岩含矿区优选指标体系 |
4.3 优选方法及优选评价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油页岩含矿区开发目标优选 |
5.1 优选单元的划分 |
5.2 优选参数的获取及等级划分 |
5.3 优选与评价 |
参考文献 |
内部资料 |
第6章 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
6.1 矿产资源经济评价方法 |
6.2 国内外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经济性分析 |
6.3 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经济评价 |
附表 |
参考文献 |
结论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7)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矿产资源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
1.2.2 机器学习及其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
1.2.3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 |
3 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 |
3.1 矿床地质特征 |
3.1.1 矿床规模 |
3.1.2 赋矿层位与岩性 |
3.1.3 构造对矿体的控制 |
3.1.4 基性侵入岩体对成矿的意义 |
3.1.5 矿体与矿石特征 |
3.2 矿床成因与控矿要素分析 |
4 综合数据处理及异常分析 |
4.1 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及提取 |
4.1.1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4.1.2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4.1.3 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
4.1.4 多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提取 |
4.2 地球物理异常分析及提取 |
4.2.1 地球物理方法在成矿预测领域的应用 |
4.2.2 岩(矿)石磁性特征 |
4.2.3 航磁异常处理 |
4.2.4 航磁异常分布特征 |
4.3 小结 |
5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研究 |
5.1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
5.2 ROC曲线 |
5.3 综合信息预测模型 |
5.4 小结 |
6 经典算法综合信息集成与成矿预测 |
6.1 训练样本 |
6.2 预测变量 |
6.3 证据权方法 |
6.3.1 证据权方法原理 |
6.3.2 证据权法成矿预测 |
6.4 多层感知机 |
6.4.1 多层感知机原理 |
6.4.2 多层感知机建模 |
6.4.3 多层感知机成矿潜力制图 |
6.5 支持向量机 |
6.5.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6.5.2 支持向量机建模 |
6.5.3 支持向量机成矿潜力制图 |
6.6 随机森林 |
6.6.1 随机森林原理 |
6.6.2 随机森林建模 |
6.6.3 预测变量重要性及其边际效应分析 |
6.6.4 随机森林成矿潜力制图 |
6.7 模型性能评价 |
6.8 成矿潜力分析 |
6.9 小结 |
7 随机样本集成卷积神经网络成矿预测 |
7.1 深度学习发展历程 |
7.2 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 |
7.3 卷积神经网络的架构 |
7.4 数据 |
7.4.1 预测变量 |
7.4.2 样本扩充 |
7.4.3 集成学习模型 |
7.5 结果与讨论 |
7.5.1 训练单元选择的有效性 |
7.5.2 性能评价 |
7.5.3 模型集成 |
7.5.4 成矿潜力分析 |
7.6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1.1 主要成果 |
8.1.2 创新点 |
8.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历 |
(8)新疆北部准噶尔和伊犁盆地主要煤田煤质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矿物学研究现状 |
1.2.2 煤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3 新疆煤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范围及煤田分布 |
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2.1 伊犁盆地 |
2.2.2 准南煤田 |
2.2.3 准东煤田 |
2.2.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2.3 区域地层及主要含煤地层 |
2.3.1 伊宁煤田 |
2.3.2 准南煤田 |
2.3.3 准东煤田 |
2.3.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 |
3.1 层序地层划分 |
3.1.1 伊宁煤田 |
3.1.2 准南煤田 |
3.1.3 准东煤田 |
3.1.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3.2 沉积体系配置 |
3.2.1 伊宁煤田 |
3.2.2 准东煤田 |
3.2.3 和什托洛盖煤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的岩石学特征 |
4.1 煤中有机显微组分 |
4.1.1 伊宁煤田 |
4.1.2 准南煤田 |
4.1.3 准东煤田 |
4.1.4 和什托落盖煤田 |
4.2 煤的矿物学特征 |
4.2.1 伊宁煤田 |
4.2.2 准东煤田 |
4.2.3 准南煤田 |
4.3 煤相特征 |
4.3.1 伊宁煤田 |
4.3.2 准南煤田 |
4.3.3 准东煤田 |
4.3.4 和什托落盖煤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化学特征 |
5.1 煤中水分 |
5.1.1 伊宁煤田 |
5.1.2 准南煤田 |
5.1.3 准东煤田 |
5.1.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5.2 煤中灰分 |
5.2.1 伊宁煤田 |
5.2.2 准南煤田 |
5.2.3 准东煤田 |
5.2.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5.3 煤中挥发分 |
5.3.1 伊宁煤田 |
5.3.2 准南煤田 |
5.3.3 准东煤田 |
5.3.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5.4 煤中硫 |
5.4.1 伊宁煤田 |
5.4.2 准南煤田 |
5.4.3 准东煤田 |
5.4.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
6.1 煤中元素丰度和分布特征 |
6.1.1 伊宁煤田 |
6.1.2 准南煤田 |
6.1.3 准东煤田 |
6.1.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6.2 煤中元素赋存状态 |
6.2.1 伊宁煤田 |
6.2.2 准南煤田 |
6.2.3 准东煤田 |
6.2.4 和什托洛盖煤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煤质特征的地质控制因素 |
7.1 源区母岩性质 |
7.2 构造沉降速率对煤质特征的影响 |
7.3 物源沉积体系分布对煤质特征的影响 |
7.4 湖平面变化对煤质特征的影响 |
7.5 煤中显微组分对挥发分产率的影响 |
7.6 地球化学异常的地质控制因素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其他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研究的借鉴 |
1.2.5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内容结构 |
第2章 论文研究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论文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 |
2.1.1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界定 |
2.1.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2.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环境科学理论与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
2.2.3 系统科学理论与系统评价理论 |
2.2.4 HSE管理理论 |
第3章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的背景 |
3.1.1 传统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局限性 |
3.1.2 系统论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创新的启迪 |
3.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的三维分析框架 |
3.2.1 三维分析框架模型 |
3.2.2 三维分析框架的特点 |
3.3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分析框架建立的意义 |
3.3.1 理论意义 |
3.3.2 实践意义 |
第4章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资源能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4.1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资源能源环境影响评价 |
4.1.1 天然气资源的可耗竭性、稀缺性与可持续利用 |
4.1.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的资源能源消耗与资源能源贡献 |
4.1.3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资源能源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4.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
4.2.1 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的主要自然生态环境影响问题 |
4.2.2 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环境责任承担 |
4.2.3 天然气资源的环境特性与自然生态效益 |
4.2.4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第5章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5.1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经济环境影响评价 |
5.1.1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对资源所在地经济发展影响的系统分析 |
5.1.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经济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5.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5.2.1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5.2.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社会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第6章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政策法规环境与科学技术环境影响评价 |
6.1 引入政策法规环境与科技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
6.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 |
6.2.1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的政策法规环境影响分析 |
6.2.2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政策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
6.3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科技环境影响评价 |
6.3.1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科技环境影响的界定 |
6.3.2 天然气勘探开发主要涉及的科学技术 |
6.3.3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科技环境影响的分析 |
第7章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模型 |
7.1 评价模型构建的思路 |
7.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7.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7.3 指标权重确定 |
7.3.1 指标权重确定的基本方法 |
7.3.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 |
7.3.3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与分析 |
7.4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7.4.1 环境影响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
7.4.2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步骤 |
第8章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 |
8.1 项目概况 |
8.2 项目评价指标分析与指标评价结果 |
8.3 项目综合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 |
8.3.1 模糊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
8.3.2 模糊综合评价 |
8.3.3 项目A综合环境影响结果的分析 |
第9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9.1 基本结论 |
9.2 主要创新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两两比较调查表 |
附录2 项目A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定性评价指标专家评级投票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试论勘探阶段元素综合利用的评价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地勘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研究[D]. 王建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2]白云鄂博矿开发回顾与资源潜力再认识[J]. 杨占峰. 稀土信息, 2020(03)
- [3]煤与煤系伴生资源共采的理论与技术框架[J]. 黄炳香,赵兴龙,张权.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6(04)
- [4]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研究[D]. 刘堃.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1)
- [5]中国煤炭地质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与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J]. 王佟,邵龙义,夏玉成,傅雪海,孙玉壮,孙亚军,琚宜文,毕银丽,于景邨,谢志清,马国东,王庆伟,周兢,江涛. 中国地质, 2017(02)
- [6]油页岩资源潜力评价与开发优选方法研究[D]. 陈会军. 吉林大学, 2010(09)
- [7]基于深度学习的四川会理“拉拉式”铜矿找矿预测研究[D]. 张士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8]新疆北部准噶尔和伊犁盆地主要煤田煤质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分析[D]. 赵仕华.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9]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综合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 苟建林. 西南石油大学, 2013(06)
-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