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质勘查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文英,范丽丽,任龙[1](2021)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发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测绘技术,重点阐述了该技术在我国地质勘查中的发展和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勘探方法的局限性,具有精度高、存储方便、测量简单等优点,通过对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地质勘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地质勘查事业的发展。
张培贤[2](2021)在《遥感技术在四川盐源煤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赵子萱[3](2021)在《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地质工作有序推进过程中,水工环地质勘查占据重要地位,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至关重要。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作为地质工作核心内容之一,勘查实际结果准确性及时效性,直接影响地质工作开展成效。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水工环地质勘查中,促使其工作质量及效率大幅度提升,尤其是遥感技术合理应用,促使最终勘察结果具有可靠性。因此,本文阐述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现状,分析遥感技术及其在水工环领域中价值,以及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和遥感技术实际应用,以期为后续地质工作良好推进奠定基础。
沈书豪[4](2020)在《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资源勘查与煤矿开采深度逐年增大,开采方式逐步向智能化推进,对煤矿深部开采地质条件的探查以及对致灾因素预测精细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查清并研究深部煤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以及深部煤系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不仅是一个地质基础性科学问题,也是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课题,成果可为深部矿井的设计、建设和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准确、完整的地质基础数据,以便提前采取有效手段和防治措施,减少或避免矿井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以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勘查区为研究对象,紧密结合该研究区的地质普查和详查工程,充分利用周边生产矿井等有利条件,通过钻孔资料处理、原位测试、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手段,确定了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赋存的地应力及地温条件,分析了煤系岩石微观成分、沉积环境和结构构造特征,试验获得了常规及地温、地应力等条件下的岩石力学性质,研究了岩石宏观力学性质差异性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揭示了深部煤系岩石力学行为的地质本质性控制机理。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采用岩矿显微薄片鉴定、图像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深部煤系岩石矿物成分、含量和微观结构等进行了统计与分析,获得了研究区不同岩性岩石的微观特征:砂岩主要矿物为石英,平均含量在65%以上,结构以孔隙式胶结为主,且不同层位砂岩碎屑颗粒含量和粒度分布特征区别较大;泥岩矿物成分中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占比60%左右,陆源碎屑矿物占比30%左右,且各层位含量差异不大,自身非黏土矿物如菱铁矿等含量在不同层位泥岩中差异较大。2)基于研究区勘探钻孔岩芯及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了深部主采煤层顶底板岩性类型组成及岩体结构性特征:平面上,深部5个主采煤层顶底板岩性类型均以泥岩型为主,研究区从东到西煤层顶底板砂岩厚度逐渐增加,泥岩厚度逐渐减小;垂向上,砂岩含量最高层位为下二叠统,向上逐渐变小,泥岩含量则相反;岩石质量指标(RQD)和钻孔声波测井可以直接反映深部岩体的结构性特征,主采煤层顶底板RQD值和钻孔测井波速平面分布较为一致,在靠近研究区中部潘集背斜转折端和断层附近,顶底板RQD值和测井波速都较小,岩石质量和岩体完整性都较差,远离大型构造与褶皱区域RQD值和测井波速均有增大趋势,受岩性分布和构造作用影响。3)选用地面千米钻孔水压致裂法和井下巷道应力解除法开展了研究区地应力原位测试工作,结合AE法试验解译结果,得出了深部研究区现今地应力场类型、大小及方向:-1000~-1500m深度范围内最大水平主应力在30~55MPa之间,且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大趋势;最大水平主应力约为垂直主应力的1.3倍,揭示出深部地应力场以水平构造应力为主,最大、最小主应力比值在1.116~2.469之间,平均为1.511,且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研究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E向,随着深度的增加趋向于近EW向;深部现今地应力场受区域大地构造控制,研究区内不同位置地应力大小和方向存在一定差异,受区域性F66断层和潘集背斜共同影响。4)基于潘集矿区深部近似稳态钻孔测温数据建立了测温孔温度变化的校正公式,结合井下巷道测温成果对研究区简易测温孔数据进行了校正,得出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地温梯度值变化范围为1.52℃/百米~3.41℃/百米,平均梯度2.46℃/百米;主采煤层底板温度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大关系,计算分析了研究区-1000m、-1200m及-1500m三个水平的地温分布规律,并编制了对应的地温分布等值线图。5)常规条件下研究区煤系岩石力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岩石力学性质参数差异性较大,相同层位相同岩性的岩石力学参数分布也较为离散,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岩性效应明显;研究区各岩性岩石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和凝聚力等参数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垂向上,上石盒子组中11-2煤顶底板砂岩抗压强度最高,下石盒子组中3煤顶板粉砂岩强度最高,各主采煤层顶底板的泥岩平均强度随层位变化不明显。6)开展了符合深部地应力变化范围内的不同围压条件下煤系岩石三轴力学试验,得出了深部煤系岩石强度随围压增加而增大,在试验围压范围内,初期增幅较大,增幅随围压增大而减小;通过对煤系三轴岩石力学试验参数的回归分析,建立了淮南矿区深部不同岩性的煤系岩石力学强度及峰值应变随围压变化的预测模型,并基于大量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研究区煤系岩石的岩性影响系数。7)在深部煤系地温变化范围内开展不同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恒温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煤系岩石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影响要弱于岩性和围压的影响,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整体随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不同层位和不同岩性岩石受温度影响有差异,根据强度随温度的变化特征将煤系岩石力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类型分为Ⅰ型-强度随温度增加而降低型,Ⅱ型-强度波动不变型和Ⅲ型-强度随温度增大型三类。8)分析了研究区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物质组成、微观结构、岩石质量指标(RQD)、钻孔测井波速以及深部赋存的应力和温度环境等因素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作用,阐明了影响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沉积特性、岩体结构特性和围压等主控因素,揭示了深部煤系岩石力学行为的物质性、结构性及赋存性的地质本质性控制作用机理。图[140]表[43]参考文献[245]
邱萍[5](2020)在《当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分析》文中提出矿产资源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依赖性不断提高,矿产地质勘查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以矿产地质勘查理论为基础,借助先进的地质勘查技术方法,能够切实提高矿产地质勘查的有效性,推动矿产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矿产地质勘查的理论着眼,对其基本原则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就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促进矿产地质勘查水平的提高。
魏作文[6](2020)在《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于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电力能源,但是全球资源分布并不均衡,这就促使了电力能源的远距离输送,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技术也能成为了世界各国的研究对象。伴随着输电线路尤其是长距离输电线路的大量建设,传统的RTK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已无法满足工程需求。与此同时,测量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如何将新兴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测量工作来,也逐渐成为了近年来输电线路测量行业研究的对象。但是由于输电线路工程的特殊性,将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难点。本文结合工程案例,从传统的RTK卫星定位测量技术和新兴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两个方向分别讨论,分析它们的优点与缺点,并且结合实际的生产需求,给出了一个两者结合的合理方案,使得输电线路测量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
李晓璐[7](2020)在《基于非局部均值算法的地震数据降噪》文中指出地震勘探是石油勘探的重要手段,由地表激发产生的地震数据可以反演地下地质结构及石油蕴藏情况,而采集的地震数据含有大量噪声,不利于后续数据分析。非局部均值算法(Non-Local Means,NLM)自提出以来,被广泛用于彩色图像降噪并获得让人满意的效果,而在地震数据降噪领域的应用却仍需深入研究。本文充分分析含噪地震数据的特点,以NLM为框架开展对地震数据的降噪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融合边缘检测的非局部均值地震数据降噪针对NLM在地震数据降噪中出现的同相轴被平滑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边缘检测的非局部均值地震数据降噪算法(Sobel8-NLM)。首先用八方向Sobel算子检测含噪地震数据的同相轴,再用检测到的同相轴改进NLM的权值,使相差较大的邻域权值减小,在实现降噪的同时,较好地恢复地震数据中的同相轴。实验以合成、海上和陆上地震数据为样本,与NLM、结合经典Sobel算子的非局部均值算法(Sobel2-NLM)、结合Canny算子的非局部均值降噪算法做对比,验证算法在地震数据降噪中的优势。(2)基于自适应快速改进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针对Sobel8-NLM存在滤波参数无法随噪声大小发生适应性变化、计算量较大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快速改进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算法。对含噪地震数据采取两次Sobel8-NLM降噪,并改进滤除参数,同时用互相关函数替代卷积运算,在提高地震数据降噪效果的同时减少运算时间。实验以合成、海上和陆上地震数据为样本,对比NLM,Sobel8-NLM和基于最近邻选择策略的非局部均值算法的降噪效果和降噪时间,验证了算法对地震数据的降噪性能。最后通过对野外采集到的地震数据做降噪实验,证明算法具有鲁棒性。(3)基于全变分正则化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全变分正则化约束可以有效保持地震数据中同相轴,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全变分正则化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算法。利用NLM对地震数据的降噪结果,更新权值以去除抖动效应,对更新权值后的NLM降噪结果进行全变分正则化约束。实验以合成、海上和陆上地震数据为样本,并与NLM,基于最近邻选择策略的非局部均值算法的降噪效果进行比较,并在最后对比算法效率,验证了算法在地震降噪中的优势。
黄丹[8](2019)在《邢东矿深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邯邢矿区煤系基底为奥陶系厚层灰岩,具有埋深大、岩溶发育、富水性强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开采深度向深部发展和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煤层底板灰岩含水层水压变大,特别是进入深部开采以来,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较浅部明显增加。因此开展矿区深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邢东矿为研究对象,从深部煤层底板水害防治问题入手,为解决研究区内深部断层难以识别和煤层底板破坏深度难以预估等问题,借助理论分析、相似材料模拟实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研究区深部煤层底板含水层断层识别、煤层底板采动效应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与认识:1、理论分析了深部开采底板突水水害特点及防治重点。分析近年来发生的煤层底板突水事故概况,发现深部突水事故具有突水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浅部明显、突水通道形成后的演化模式不同、突水具有滞后性特征。根据突水原因分析和突水危险性评价,得出深部开采防治水工作的重点是垂向导水构造的探查与防治。2、探讨了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深部奥陶系灰岩地层中断层识别方法。基于三维平行定向孔组随钻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资料,论证了施工于深部奥陶系八段纯灰岩地层中的平行定向孔组可获得在频域对断层带响应敏感的自然伽马测井值。通过时频分析得出自然伽马测井值对断层带的响应特征,并结合研究区采掘揭露地质资料,得出在倾角小于55°正断层分布区,经由平行定向孔进行的随钻自然伽马测井值在频域若具有明显的高振幅、波峰陡现象,且振幅高于200db时,即认为该处为断层带位置。3、分析了采动过程中非完整底板不同水平及断层两侧变形破坏规律。根据三维全场变形应变测量分析系统监测结果,发现煤层底板同一水平监测点垂向位移变化历经五个阶段:平稳变化阶段、―波形‖显现阶段、―波形‖缓慢增加阶段、大幅下降阶段、―滞后位移‖阶段。两条不同倾角的断层两侧垂向位移变化历经三个阶段:位移量迅速增加阶段、位移量平稳变化阶段、位移量―V‖型变化阶段(反向位移出现阶段)。结合现场测试与水平位移变化趋势,指出底板岩层破坏主要发生在―滞后位移‖阶段,断层带裂隙扩展、破坏主要发生在位移量―V‖型变化阶段。根据研究区垂向位移量分析得到煤层底板滞后破坏加深的深度超过48.39 m。从互相关分析的角度分析得出下盘推进方式产生的滞后位移变化更加剧烈,推进方式对煤层底板滞后位移变化的影响大于监测点到煤层底板的距离、埋深的影响。4、建立了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数值模型,根据数值试验模拟了不同开采方案、推进方式影响下的煤层底板塑性区发育程度及断层的稳定性评价,提出将断层下盘工作面放至最后的工作面开采顺序和优先上盘推进方式。从含断层底板采动过程中应力、垂向位移、水平位移、塑性区发育范围、最大主应力偏转角度等方面出发,创新性地提出阶梯状断层四边形防水煤岩柱体稳定性结构力学模型,总结了采动条件下断层贯通型底板变形破坏机理。5、提出了在深部煤层底板突水防治方案优化设计流程。结合突水实例,系统分析了工作面突水涌水量变化及突水通道可能性,依据前文所得深部断层判识、采动过程中煤层底板滞后破坏深度加深和开采方案确定等结论,与传统的防治水方案相比,提出了采前导水构造探查-采前治理-开采方案确定-采中监测-采后治理的综合性防治水方案。
李治海[9](2019)在《地质工作中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地质工作在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将直接影响到地质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的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遥感技术在其中的合理利用,为勘查结果的准确性可以提供有效保障。因此,本文针对地质工作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水工环地质勘查以及遥感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实践情况进行分析,为提高地质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张元涛[10](2019)在《龙首山铀成矿区断裂构造遥感识别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龙首山地区是我国的一个重要铀成矿区,区内铀矿化与构造关系密切。由于区内地形复杂,传统地质调查方法对区内断裂构造难以做到系统和全面识别。遥感技术虽然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但区内基于遥感的构造研究主要是利用目视解译识别断裂构造的形迹特征,未对区内断裂构造的力学性质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开展系统研究。本文以高分二号影像(GF-2)、Landsat 8陆地成像仪(OLI)影像以及ASTER GDEM为数据源,开展了线性构造自动提取和断裂构造力学性质影像分析研究,并用于龙首山铀成矿区构造识别,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地质构造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研究了图像类型和空间分辨率对线性构造提取效果的影响,发现OLI影像(B2B7)经过主成分变换后的PC5有利于构造识别。其中低空间分辨率PC5适合于提取主要构造,而OLI与GF-2融合生成的更高空间分辨率(10m)图像的PC5适合提取次要构造。2.开展了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入研究,构建了多尺度影像集。即利用彩色合成、主成分分析及图像融合构建了低、中、高三个尺度的影像,从而有利于断裂构造解译及其力学性质分析。3.利用PCI软件Geomatic中的LINE模块自动提取了研究区线性形迹,利用ArcGIS软件去除了道路、山脊及图像边缘的干扰,由此建立了遥感断裂构造的半自动识别流程。该流程包括图像筛选、主要与次要线性形迹提取、干扰去除和组合连接等步骤。4.结合地学知识,通过对多尺度影像数据集的详细研究,分析了研究区主要断裂构造力学性质。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成果初步归纳了不同力学性质断裂构造的影像特征。5.开展了线性构造的密度、分形特征研究,结合地质资料,发现研究区铀矿化受岩体接触带和构造共同控制,矿床主要分布于线性构造分形维数及密度的高、低过渡地带。同时,分析了断裂构造方位及力学性质与已知铀矿床的关系,认为龙首山地区铀矿形成于后期近SN向扭性断裂走滑作用造成的早期NWW、NW向挤压破碎带的松弛区。
二、地质勘查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勘查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发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数字化测绘技术概述 |
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
3.1 测图与图形的自动化特点 |
3.2 高精度的测图,方便更新与保存 |
3.3 输出形式的多样化、有利的加工利用和为GIS提供相关信息 |
4数字化测绘的具体方法 |
4.1 摄影测量 |
4.2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
5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发展应用 |
5.1 作业模式的选择 |
5.2 数字测绘流程 |
5.3 数字化测绘的操作流程 |
5.4 推动地质勘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
6结语 |
(3)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工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发展现状 |
(1)不同地理条件造成影响。 |
(2)经济环境变化。 |
2 遥感技术及其在水工环领域中价值 |
2.1 遥感技术及其发展 |
2.2 遥感技术在水工环领域中价值 |
(1)光谱信息应用。 |
(2)多元信息融合。 |
(3)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
3 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实际应用 |
3.1 GPR技术 |
3.2 TEM技术 |
3.3 GPS技术 |
4 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应用 |
4.1 地下水勘查 |
4.2 调查水土流失 |
4.3 宏观观测 |
5 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中应用前景分析 |
6 结语 |
(4)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炭深部开采及赋存条件探查研究现状 |
1.2.2 深部赋存条件下的岩石力学性质研究现状 |
1.2.3 沉积特性和岩体结构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与工作量 |
2 研究区工程概况与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勘查工程概况 |
2.1.1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
2.1.2 潘集矿区深部勘查工程概况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2.1 区域地层 |
2.2.2 研究区含煤地层 |
2.3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
2.3.1 区域构造及演化 |
2.3.2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4.1 区域水文地质 |
2.4.2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
2.5 本章小结 |
3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沉积特性及岩体结构特性分析 |
3.1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学特征 |
3.1.1 煤系岩石显微薄片鉴定 |
3.1.2 煤系砂岩岩石学特征 |
3.1.3 煤系泥岩岩石学特征 |
3.2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性组成特征 |
3.2.1 研究区13-1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2.2 研究区11-2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2.3 研究区8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2.4 研究区4-1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2.5 研究区1(3)煤顶底板岩性类型及分布特征 |
3.3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沉积环境分析 |
3.3.1 研究区煤系砂体剖面分布特征 |
3.3.2 研究区煤系沉积环境分析 |
3.4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体结构特性分析 |
3.4.1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质量评价 |
3.4.2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体完整性评价 |
3.5 本章小结 |
4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赋存条件探查及其展布规律研究 |
4.1 潘集矿区深部地应力测试与分布特征研究 |
4.1.1 深部地应力测试工程布置 |
4.1.2 深部地应力测试方法与测试结果 |
4.1.3 淮南潘集矿区深部地应力分布特征 |
4.1.4 深部构造对地应力场的控制作用分析 |
4.2 潘集矿区深部地温探查与地温展布特征评价 |
4.2.1 深部地温测试与测温数据处理 |
4.2.2 研究区地温梯度及分水平地温场展布特征 |
4.2.3 深部主采煤层地温场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5 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5.1 深部煤系岩石采样与制样 |
5.1.1 研究区采样钻孔工程布置 |
5.1.2 煤系岩石样品采集与制备 |
5.2 深部煤系岩石物理性质测试与评价 |
5.3 常规条件下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5.3.1 常规条件岩石力学试验与结果分析 |
5.3.2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参数相关性分析 |
5.3.3 不同层位岩石力学性质变化特征 |
5.3.4 本节小结 |
5.4 围压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5.4.1 室内三轴试验装置与试验过程 |
5.4.2 深部煤系岩石三轴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3 深部地应力场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变化规律与预测模型 |
5.4.4 本节小结 |
5.5 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
5.5.1 温度条件下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案 |
5.5.2 深部温度条件下煤系岩石力学参数变化特征 |
5.5.3 温度条件对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分析 |
5.5.4 本节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差异性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
6.1 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差异性分布 |
6.1.1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参数分布的差异性 |
6.1.2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垂向分布的差异性 |
6.1.3 主采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平面分布的差异性 |
6.2 深部煤系岩石沉积特性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
6.2.1 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岩性效应 |
6.2.2 煤系岩石矿物成分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
6.2.3 煤系岩石微观结构对力学性质的控制作用 |
6.3 深部岩体结构性特征对力学性质的影响 |
6.3.1 岩体结构性特征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
6.3.2 深部构造特征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
6.4 深部赋存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
6.4.1 深部地应力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 |
6.4.2 深部地温环境对煤系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当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矿产地质勘查理论 |
2 矿产地质勘查基本原则 |
2.1 科学布局原则 |
2.2 适度规划原则 |
2.3 突出重点原则 |
3 矿产地质勘查技术内容 |
3.1 生产矿山勘查 |
3.2 闭坑矿山勘查 |
3.3 危机矿山勘查 |
4 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 |
4.1 综合勘查找矿技术 |
4.2 化学勘测找矿技术 |
4.3 新型勘查找矿技术 |
5 结语 |
(6)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输电线路发展现状 |
1.2.2 输电线路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文章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输电线路测量技术方法 |
2.1 卫星定位测量技术 |
2.1.1 静态卫星定位测量 |
2.1.2 RTK卫星定位测量 |
2.2 摄影测量技术 |
2.3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 |
第三章 景德镇浮梁中岭风电35kV集电线路工程 |
3.1 景德镇浮梁中岭风电35kV集电线路项目概述 |
3.1.1 项目概况 |
3.1.2 工作内容 |
3.1.3 执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
3.2 RTK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作业流程 |
3.2.1 首级控制网布设 |
3.2.2 定线测量 |
3.2.3 平断面测量 |
3.2.4 内业处理 |
3.3 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方法作业流程 |
3.3.1 航带设计 |
3.3.2 像控点布设 |
3.3.3 数据处理流程 |
第四章 RTK卫星定位方法与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方法对比 |
4.1 工作效率对比 |
4.2 数据精度对比 |
4.3 RTK卫星定位测量方法与无人机搭载雷达方法优劣势对比 |
4.4 无人机搭载雷达技术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基于非局部均值算法的地震数据降噪(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地震数据中的噪声 |
1.2.2 地震数据降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3 非局部均值算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4 边缘检测算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5 偏微分方程与全变分正则化算法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全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非局部均值算法与降噪评价指标 |
2.1 基于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原理 |
2.2 基于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实验 |
2.2.1 算法流程 |
2.2.2 合成地震数据降噪 |
2.3 降噪实验环境及评价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融合边缘检测的非局部均值地震数据降噪 |
3.1 引言 |
3.2 边缘检测原理 |
3.2.1 Roberts算子边缘检测原理 |
3.2.2 Sobel算子边缘检测原理 |
3.2.3 Prewitt算子边缘检测原理 |
3.2.4 Laplacian算子边缘检测原理 |
3.2.5 Canny算子边缘检测原理 |
3.3 基于Sobel算子的同相轴检测原理 |
3.4 融合边缘检测的非局部均值地震数据降噪实验 |
3.4.1 同相轴检测结果 |
3.4.2 合成地震数据降噪 |
3.4.3 实际地震数据降噪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自适应快速改进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 |
4.1 引言 |
4.2 自适应快速改进非局部均值的算法原理 |
4.3 自适应快速改进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实验 |
4.3.1 合成地震数据降噪 |
4.3.2 实际地震数据降噪实验 |
4.3.3 野外地震数据降噪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全变分正则化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 |
5.1 引言 |
5.2 全变分正则化非局部均值算法原理 |
5.3 全变分正则化非局部均值的地震数据降噪实验 |
5.3.1 合成地震数据降噪 |
5.3.2 实际地震数据降噪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8)邢东矿深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煤层底板突水机理 |
1.2.2 煤层底板岩体结构研究 |
1.2.3 断层探查方法研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2.1 区域构造 |
2.2.2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2.3 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质条件 |
2.3.2 水文地质条件 |
2.4 采煤对矿区岩溶水资源量的影响 |
2.4.1 采矿对岩溶水水量的影响程度 |
2.4.2 采矿影响下岩溶水水量演化规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深部开采煤层底板水害问题 |
3.1 不同类型煤层底板水害 |
3.1.1 煤层底板岩体结构类型 |
3.1.2 断层组合方式 |
3.1.3 矿区深部底板水害类型 |
3.2 深部煤层底板突水概况 |
3.3 深部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3.3.1 突水系数评价 |
3.3.2 煤层底板破坏深度分析 |
3.4 深部煤层底板水害原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部煤层底板含水层断层探查 |
4.1 深部地层中三维平行定向钻孔组 |
4.1.1 钻孔组平面位置及构造 |
4.1.2 奥陶系灰岩揭露情况 |
4.1.3 钻孔轨迹空间分布概况 |
4.2 自然伽马测井原理 |
4.3 深部断层分段识别方法 |
4.3.1 数据来源 |
4.3.2 频谱分析 |
4.3.3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时频分析 |
4.3.4 断层对GRLWD的响应特征 |
4.3.5 断层带分段识别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相似模拟 |
5.1 工作面地质概况 |
5.2 深部开采相似模拟实验 |
5.2.1 实验原理及目的 |
5.2.2 实验参数确定 |
5.2.3 实验方案 |
5.3 三维全场变形应变测量分析系统 |
5.3.1 测量分析系统 |
5.3.2 数字散斑相关法计算原理 |
5.4 相似模拟实验结果分析 |
5.4.1 深部开采非完整底板岩层位移特征 |
5.4.2 深部开采断层带岩层位移特征 |
5.4.3 煤层底板岩层关键点垂向位移特征 |
5.5 煤层底板破坏时滞性特征 |
5.5.1 底板破坏滞后性时间特征 |
5.5.2 底板破坏滞后性空间特征 |
5.6 底板破坏深度理论计算及实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数值模拟 |
6.1 数值模型建立 |
6.1.1 数值分析软件特点 |
6.1.2 摩尔-库伦岩土本构模型 |
6.1.3 参数选取及边界条件 |
6.2 开挖顺序对非完整底板变形特征的影响 |
6.2.1 "BAC"开采方案底板变形特征 |
6.2.2 其他开采方案底板变形特征 |
6.3 推进方式对煤岩层的影响 |
6.3.1 不同盘推进断层带垂向应力变化特征 |
6.3.2 不同盘推进主应力偏转特征 |
6.4 "阶梯状"断层影响下底板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
6.5 断层带煤柱留设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部含断层煤层底板突水防治建议 |
7.1 工作面突水概况 |
7.2 突水通道分析 |
7.3 深部开采防治水方案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地质工作中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
2. 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查中的具体应用 |
2.1 遥感技术在宏观观测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
2.2 遥感技术在地下水勘查工作中的实践应用 |
3. 结束语 |
(10)龙首山铀成矿区断裂构造遥感识别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断裂构造形迹的遥感解译研究 |
1.2.2 断裂构造力学性质遥感分析研究 |
1.2.3 龙首山区域遥感地质应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技术方法及实物工作量 |
1.3.1 技术方法 |
1.3.2 实物工作量 |
2 龙首山地质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地层 |
2.2.3 岩浆岩 |
2.2.4 构造 |
2.3 典型铀矿床地质特征 |
3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
3.1 数据源及其特点分析 |
3.1.1 GF-2 影像 |
3.1.2 Landsat-8 OLI影像 |
3.1.3 DEM数据 |
3.2 图像预处理 |
3.2.1 几何校正 |
3.2.2 辐射校正 |
3.2.3 图像裁剪 |
3.3 图像增强处理 |
3.3.1 彩色合成 |
3.3.2 主成分分析 |
3.3.3 图像融合 |
4 图像边缘检测与线性构造自动识别 |
4.1 边缘检测 |
4.2 边缘连接 |
4.3 线性形迹的自动提取 |
4.3.1 LINE模块 |
4.3.2 图像选取及线性形迹提取 |
4.4 线性干扰去除与线性构造识别 |
4.4.1 道路目视解译 |
4.4.2 图像边界信息提取 |
4.4.3 非构造成因山脊线提取 |
4.4.4 非线性构造剔除 |
4.5 遥感断裂构造识别流程 |
4.5.1 图像筛选 |
4.5.2 主次线性形迹提取 |
4.5.3 线性干扰的去除与遥感断裂构造连接 |
5 断裂力学性质的分析及影像标志 |
5.1 龙首山铀成矿区断裂构造特征 |
5.2 主要断裂的力学性质分析 |
5.2.1 马路沟断裂 |
5.2.2 革命沟断裂 |
5.2.3 大红沙沟断裂 |
5.2.4 玉石沟断裂 |
5.3 断裂构造力学性质的影像标志 |
6 遥感识别构造的分析验证与应用 |
6.1 识别构造的分析验证 |
6.1.1 主要构造方向的分析验证 |
6.1.2 空间一致性分析验证 |
6.2 铀成矿分析 |
6.2.1 构造密度与铀成矿关系 |
6.2.2 构造分形特征与铀成矿关系 |
6.2.3 构造方向和力学性质与铀成矿的关系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地质勘查中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发展应用研究[J]. 文英,范丽丽,任龙. 信息记录材料, 2021(09)
- [2]遥感技术在四川盐源煤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 张培贤.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 赵子萱. 中国金属通报, 2021(05)
- [4]淮南潘集矿区深部煤系岩石力学性质及其控制因素研究[D]. 沈书豪. 安徽理工大学, 2020(07)
- [5]当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分析[J]. 邱萍. 中国金属通报, 2020(08)
- [6]输电线路测量中传统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研究与讨论[D]. 魏作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3)
- [7]基于非局部均值算法的地震数据降噪[D]. 李晓璐.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8]邢东矿深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机理研究[D]. 黄丹. 长安大学, 2019(07)
- [9]地质工作中水工环地质勘查及遥感技术的实践研究[J]. 李治海. 西部资源, 2019(05)
- [10]龙首山铀成矿区断裂构造遥感识别及其应用研究[D]. 张元涛.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9(03)